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中学生

2024-08-26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中学生(精选6篇)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中学生 第1篇

《地球上的星星》高中学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产地:印度宝莱坞。

以下是小小剧透——不喜者,勿入

怎样样,片名展示的画面美丽吧?片名——地球上的星星,副标题——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一样。

伊夏是一个乐于观察身边事物的孩子,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兴趣,甚至是学校楼边的水塘。

伊夏是个绝对的慢性子,不是他快不起来,而是因为他完全没有把精力投在学习上。文章开头的视频就能说明问题了:伊夏完全没有学懂。但是伊夏会用天马行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然而因为成绩太差,最后不得不终止走读上学。家人决定将他送往寄宿制学校,一学期回家一次。

孩子表现出了极大的逆反,因为寄宿制学校的学习也还是不习惯。老师、同学们的嘲笑让他难以忍受。他完全没有办法在学校的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孩子的问题被一位名叫尼克的细心老师发现了,孩子的所有出错的作业中,不论是数字还是字母都是反的。

在前往伊夏家家访的过程中,尼克发现了孩子在绘画方面的天赋,结合他同相关专业人士的请教、探讨,他判定孩子只是有字母识记困难,并不像所有人认为的孩子是个懒蛋、笨蛋。

就这样,伊夏开始了一次新的成长!

校方应尼克的请求,开始精心准备一场活动——全校师生同绘画,优秀作品将作为学校宣传册封面图被刊登出来。不出意外,伊夏创作了容色彩、布局于一体的优秀作品,色彩的娴熟运用超过了很多同龄孩子。是的`,伊夏的作品成了宣传册的封面资料。

这部电影的亮点很多,除了印度电影所惯有的唱歌舞蹈外,这部电影最伟大之处在于深挖一个遇到困难的孩子内心与行为之间的纠结与冲突,从而为向我们阐释了“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一样”这一理念做好了完美铺垫。

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小红必须要按照小花的成长路径去发展自我?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独到、擅长的学习方式,帮忙孩子发现自我所擅长的领域、学习方法不是更好么?茫茫人海中,笨孩子的比例太低了,更多的孩子其实是在等待被人关注与引导。

当然,抛开艺术创作的视角不谈,影片的主题设定存在一个问题:一个老师为了一个孩子而投入超多精力,其他孩子怎样办?

回归到教育中来看的话,电影中的这个尼克其实更像是一位父亲或母亲,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是超过学校教育的。毕竟,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其所应对的至多是两个孩子,而学校老师要应对的是一群孩子。从教师精力的投入分配角度来看,学校老师会将其80%的精力分配给成绩优秀以及调皮捣蛋的孩子,至于其他的孩子,说实话,家长会上,老师们是无法细致讨论中间一大层孩子们的问题和状况的。说到那里,你就应明白了,孩子真正的状况是无法在学校层面完全获得的。那么,谁还有机会发现一切的奥秘呢?不二之选——父母!

如何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遗漏细小却又重要的信息,最终成就这个独一无二的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我们静下心来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中学生 第2篇

终于有一天,伊桑因为惹出的麻烦太大了,而将被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在去往新学校前,伊桑画了一幅翻图画,画中的父母紧紧搂着伊桑的哥哥,而伊桑也和父母越隔越远,越隔越远,到最后甚至不见了。在新学校中,有一个片段令我无法遗忘:一次翻译课中,老师让伊桑翻译一段片段,伊桑说:“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是真的,看不到,感觉不到就是假的。

但有时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真的,我们所看不到的却是真的。”不出所料,老师把伊桑骂了一顿,导致伊桑再没了勇气,我想,如果当初老师愿意将伊桑的话听完,可能一切都会变一个样。这次的翻译课并不是结束,伊桑在寄宿学校里被咒骂的频率越来越多,同学们也用异样的眼光排斥着他,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愿意聆听他心中的声音,伊桑的眼睛慢慢从阳光快乐变得浑浊不堪,嘴角的笑容也渐渐垂了下来。

他开始变得沉默了,他所有的信心全被他们击垮了,他就这么理所当然地患上了抑郁症。他曾经想从学校的天台上跳下去,若不是有人阻拦,伊桑可能真的会死去。就像这部电影里的一句话:在所罗门群岛,原住居民要砍伐树木的时候,他们不会直接把树砍倒,他们只会聚集在树木周围大声咒骂,过了几天那棵树就会枯死了,它自己会孤独死掉。

幸好老天有眼,原来的美术老师去了新加坡,一位有责任心的美术老师尼库巴来到了他们的班级,对他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教导。尼库巴老师很快就发现了伊桑的不一样,他并不快乐。尼库巴老师也很快寻找到了原因——伊桑具有阅读障碍症。他就像一位睿智的伯乐循循善诱地对伊桑这匹千里马,进行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最终在他的帮助下伊桑找回了原来的自己。

在一次学校绘画比赛中,伊桑的绘画天赋被公之于众,得到了每个人的认可,他夺得了冠军,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满堂喝彩,他的泪眼婆娑地绽放出了一生中最为幸福快乐的笑容。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中学生 第3篇

关键词:叙事研究,成长,生命性,心理需求

本文从一个教育研究者的视角, 用教育叙事的方式重新叙述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主人公Ishaan Awasthi的成长故事, 在反复观看和回味影片的基础上, 通过不同镜头深描故事细节, 并着重从“成长与成绩”、“关注与惩罚”、“规范与自由”三个角度进行教育叙事与分析, 进而揭示影片的深刻教育意蕴, 给予读者更强烈的精神震撼。

一、重叙故事中的事

与电影这一艺术领域中的“叙事”相比较, 教育“叙事研究”有其基本特征, 教育叙事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 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一是教育叙事研究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 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 是“实然”的教育实践活动, 而不是“应然”的教育规则;二是教育叙事的内容必须是与某个或几个具体教育生活中的“人”有关的故事;三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1]。按照对教育叙事研究基本特征的理解, 展开对影片《地球上的星星》的叙事研究, 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理清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及重叙有意义的教育情节, 深描镜头下的若干细节。

1.故事中的“人”

Ishaan Awasthi:一个八岁的小男孩, 其内心世界充满了别人不以为然的惊奇, 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绘画天赋, 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知欲, 但他有读写障碍的缺陷, 所以他善于用想象满足自己, 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Ram Shankar Nikumbh:寄宿学校新来的美术老师, 关爱每一个学生, 善于把握学生向往自由、想象丰富的心理特点, 大胆打破常规的教学规则, 用欢笑和乐观感染每一个学生,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由地想象和思考。

Maya Awasthi:Ishaan的母亲 , 勤劳、善良的女性 , 对孩子、家庭照顾得无微不至。

Mr. Awasthi:Ishaan的父亲, 对孩子严格要求, 望子成才的心情十分迫切, 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代价。

Yohan Awasthi:Ishaan的兄长 , 学习刻苦 , 门门功课拔尖 , 是家长及老师的骄傲。

2.故事情节

镜头一:校长办公室里, Mr.Awasthi和夫人Maya Awasthi满脸羞愧地坐在那里, Ishaan充满恐惧地愣在办公室书架旁边, 数学老师和英文老师愤怒且无奈地数落着Ishaan的“罪状”。

镜头二:Ishaan和邻居家孩子Ranjit发生冲突后, 气急之下踢坏了邻居家的盆栽。邻居找到家里和Mr. Awasthi理论, Ishaan躲在家门外面不敢进去 , 被Mr. Awasthi发现 , 大声呵斥到跟前, 边打边责骂。

镜头三:英文课堂上, 老师发现Ishaan在开小差, 愤怒地让他起来阅读, Ishaan读起来十分困难并告诉老师:“字母在跳舞 (The letters are dancing) ”, 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 老师觉得他故意扰乱课堂愤怒至极, 将Ishaan赶出课堂并惩罚其站在教室门口直至下课。

镜头四:Ishaan到了寄宿学校, 入学第一天, 在宿舍里, 校长严肃地对Ishaan说:“在这所寄宿学校, 我们按照唯一规则生活, 那就是纪律。我们这里制服了最难对付的学生。”

镜头五:Nikumbh的第一节美术课上, 所有孩子都玩得很开心, 唯有Ishaan闷闷不乐, 并且什么也没有画, Nikumbh并没有责备他并试图与他交谈, Ishaan沉默不语。为了进一步探索Ishaan学习问题背后的原因 , Nikumbh到Ishaan家里访问 , 由此, 找到了Ishaan学习困难的原因, 同时惊奇地发现了Ishaan在绘画方面惊人的资质。

二、成长与成绩

成长, 乃是个体生命的成长, 是生命质量的提高, 是精神生命的不断丰腴。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 通过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2]教育的追求不是成绩的增长, 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 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 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和谐的境界, 一句话, 教育要引导人的生命进入实践、创造、发展的新天地[3]。影片中Yohan Awasthi紧跟父亲Mr. Awasthi的步伐, 因而他与父亲一样在自己的领域拿第一, 而Ishaan永远跟不上他们的节奏, 成人足够强健, 能负担得起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但是如Ishaan一样本该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的孩子们, 正在成长, 他们的肩膀还很稚嫩,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和梦想, 怎能担负起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伐, 手指尚长短不一, 为什么要让孩子在竞争中成为考试的奴隶, 在学习中丧失快乐, 错过生命健康成长的时机。

三、关爱与惩罚

关爱是一种感情的集中投入,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育, 更离不开关爱, 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是以爱育爱, 以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平等沟通为前提, 而并非自上而下地提要求, 施加压力。关爱, 必须关注每一个细节, 细节往往是问题根源所在, Maya Awasthi与Mr.Awasthi对Ishaan关爱或是表达方式不对, 或是未关注到细节, 当Nikumbh家访以后他们才半信半疑地相信自己一直关心、头疼的儿子出现学习障碍的根源在于儿子有读写障碍, 同样对儿子投入了大量的关注与爱, 为什么问题的症结是与儿子接触几次的老师发现的?老师关注Ishaan的细节表现, 从言行、表情、作业乃至老师和家长不以为然的一张画, 从作业中发现错误的规律, 诊断其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读写障碍, 更重要的是, 通过Ishaan的绘画作品, Nikumbh发现了Ishaan的艺术天赋及丰富的想象力。

当付出关爱未果时, 教师和家长可能会选择通过惩罚唤起孩子的自觉。影片中, 当Ishaan与邻居家孩子发生冲突并踢坏邻居家的盆栽时, Mr.Awasthi惩罚Ishaan, 但结果只是让Ishaan不以为然, 因为父母没有给他申辩的机会 , 惩罚只会让他觉得委屈, 而不能让他自我反省。惩罚并不是治愈伤痛的良方, 更重要的是要用关爱唤起孩子的自觉, 给予孩子所需要的, 时而一个拥抱、一个亲吻, 以示自己的关心, 鼓励孩子如果遇到困难就可以找自己作为依靠, 只有每时每刻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关爱才能帮助孩子真正成长。Nikumbh对关爱有正确的理解, 所以他能找到Ishaan学习困难的根源, 并且走进Ishaan的世界, 和他沟通, 帮助他成长。

四、自由与纪律

生命成长的终极追求在于快乐, 快乐源于自由, 自由地生活,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自由地想象。在现实学校生活中, “纪律之网”和“规范体系”密布, 孩子没有更多自由想象的时间, 没有自由表达感情的机会。在寄宿学校, 校长推崇纪律, 当Nikumbh给孩子们创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时, 遭到了其他老师的攻击与“教育”:“校长推崇纪律, 在这样的学校培养孩子去生存, 孩子必须竞争、成功、创造未来。学校的校训是‘遵守秩序, 服从纪律, 刻苦勤奋’, 这是成功的三个要素, 是完善教育的基石。”在Ishaan刚入学时就明白“在这所学校里 , 按照唯一的规则生活 , 那就是纪律 , 这里制服了最难对付的学生”。寄宿学校的纪律并没有“制服”Ishaan, 真正把他从自闭中解救出来 , 并找回自己 , 找回自信的是Nikumbh。

成长具有生命性, 关爱是孕育生命并促进生命成长的主要养分, 自由的空间是生命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成长的孩子正如小鸟, 他们向往自由, 向往广阔的蓝天。因而, 教育者和家长在关注孩子的成长时, 更多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关注成长的生命性。教育工作者施教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必须采取有针对性且利于青少年接受的方式, 而不是家长、教师居高临下靠高压方法进行“育人”[4]。

参考文献

[1]刘良华.论教育叙事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 2002 (4) .

[2]胡凡华, 刘效莉.生命成长是教育的终极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 2009 (2) .

[3]秀慧.唤醒生命成长的自觉[J].江苏教育, 2005 (4) .

地球上的星星 第4篇

坐在校长办公室里,聽着各科老师带着嘲讽与斥责地列举着伊夏在学校里的“斑斑劣迹”,伊夏的父母又羞又恼。因为着校长的劝退,只好把儿子带回了家。爸爸始终无法接受,为什么大儿子一直都是成绩出众,名列前茅,伊夏却学不好,被老师认为是启智儿呢。妈妈尽管很心疼孩子,却也恨铁不成钢,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把伊夏送到离家很远的一所寄宿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伊夏害怕、抗拒,反复央求爸爸妈妈,可是没用。爸爸还是没改变主意,小伊夏站在校门口,噙着泪水目送着爸妈还有哥哥开车径直回家去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在这里。新学校里,伊夏面对的情况并没有改变,还是每天都要上自己不喜欢的课,甚至这里的老师要求更加严格,开始伊夏很努力去学,可是一翻开书本,书上的字母就好像都跳起舞来,伊夏总是无法把字写好把音读对。“为什么不好好学?你是白痴吗?” “上课不要老走神!”“这里又错了,蠢货!”伊夏经常被打手心、罚站、罚跪,没人理解,同学嘲笑,家人也“抛弃”了他,渐渐地,伊夏变得郁郁寡欢,封闭自我,课业也不学了,完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而就在伊夏都快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新的代课老师,美术课老师尼克先生。嘿,这位老师特别有趣呢,第一次见面,吹着笛子扮成小丑就进来了,惹得孩子们开心大笑。“那是树吗?还是一个穿着斗篷的人?外面在下雨吗?还是天空不小心忘了关水龙头?……”尼克老师很轻松地带动起孩子们的活跃性,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创意,可以天马行空,随心作画。很快,尼克发现了伊夏不同于其他孩子,伊夏一直不说话也不动笔。洞察力敏锐的尼克觉得伊夏的眼里充满着害怕与绝望,细心的他找到伊夏的同学询问,和其他老师交流,甚至不辞辛苦地跑到伊夏的家里了解情况。他发现其实伊夏并不是智力有问题,他只是先天性地对于“阅读”和“书写”有障碍,并且意外得知小伊夏很喜欢画画, 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尼克决心要帮助伊夏,所以先在课堂上告诉伊夏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名人们小时候同样有着阅读障碍,但后来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现身说法”表示自己小时候跟伊夏有一样的境遇,但自己并没放弃而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帮伊夏重新树立起自信。在课余时间通过做游戏的方法,从沙盘勾画、用颜料、橡皮泥写字,再到用电脑玩游戏来改变伊吓对字母的敏感性,逐步地教伊夏克服了障碍学会了阅读和书写。还因材施教,让他的绘画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并最终在全校的绘画比赛上赢得了冠军。在尼克的帮助下,伊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他第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得奖后的他哭着扑进了尼克的怀里,是的,他成功了,也是尼克成功了。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大学生 第5篇

我想对所有的大人说每一个小孩都是最棒的,每一个小孩都会创造出奇迹,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超出大人想象的。伊桑就是,他的潜力在心里面只是没有机会给他想象。

我十分支持教伊桑画画的美术老师,他不像别的家长那样是让孩子死记硬背的,他是一点一点的教孩子,他不嫌孩子学胡慢,他会给孩子想象的机会。伊桑的老师还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画展,我觉得这样十分好,因为伊桑的老师明白他画画很好,想专门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我觉得伊桑的爸爸妈妈的选取不怎样对。因为他们是让孩子死记硬背的,而且还把伊桑送到了寄宿学校,如果我是伊桑的爸爸妈妈,我就会让他一点一点的去学。

我想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奇迹,每一个孩子的聪明都藏在孩子们的内心里。要好好给他们表达的机会。

地球上的星星影片小学生观后感 第6篇

电影中讲述的是一个八岁的男孩伊桑,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他自己一切的方式与陌生的世界进行交流,同时,也正在享受着万物大地的慷慨赠予。可是在老师与同学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另类的问题小孩,他从小学习成绩在倒数最后一名,作业本里总是永无止境的红圈圈,成绩总是一成不变的零分。

记得有一次,他找自己的哥哥冒充家长写请假条给老师,结果通过了,去外面的花花世界玩耍,后来被父母发现,狠狠地批评了一次。时间像离了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到了学校考试的时间,他盯着难解的数学题,发现这些数字都在跳舞,便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画起了画,最后被老师叫家长,老师告诉他的父母他们的儿子智力有问题,甚至驱除学校,而他们的父母忍无可忍迫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

他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被自己最亲爱的父母抛弃,在离开父母的那一天晚上,他冲进卫生间嚎啕大哭起来,问他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要他,为什么抛弃他,什么时候来接他回家,他好害怕好害怕……可是这一切的问题却没有给他回答,他开始变着茫然。每次上课的时候,他那双无助的眼睛里,充满了无助与彷徨,直到他的来临。

那位美术代课尼克老师走近了伊桑的生活,和以前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有所不同,尼克主张保持孩子们的个性与思想、自由的发展,在他的课堂上,把所有的桌子椅子放在一旁,播放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同学们一起快乐的玩耍与跳舞,使伊桑仿佛忘记了所有的忧愁与烦恼,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他非常认真的读和写,慢慢的开始变得开朗自信起来,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只要你努力,可能现在还跟以前一样的状态,但是总会有一些不同,在未来的某一天,会乘倍的偿还给你。”最后,他在一次画画大赛中得到了奖项,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

上一篇:产科质量检查标准下一篇:老年人健康管理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