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2024-07-05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精选10篇)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第1篇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一、参保手续:

(1)个体工商户需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身份证、户口原件和复印件。

(2)城镇居民需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

二、缴费标准;

缴费基数原则上统一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过度办法,目前允许上述人员在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100%之间自主申报。

三、缴费方式:

续保人员在资中县内的中国银行各营业点办理,补缴和新参保人员到社保局大厅办理相关手续。

四、退休条件:

男年满60周岁,女管理人员年满55周岁、女工人(个体人员)50周岁;从事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并符合从事特使工种规定年限条件的,可提前5年办理退休。由本人或代理机构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退休。

五、退休待遇:

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不满15年的,个人缴费的全部(含个人账户利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六、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如下:

1、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人员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增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未建账累计缴费年限×1.3%

调节金=70元×计算比例(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分别为90%、70%、50%、30%、10%,2010年起不在计发调节金)。

2、1996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人员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符合增发养老金条件(如持独生子女证书)的人员享受增发养老金

增发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累计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七、其他

咨询电话:5601899

地址:资中县城南开发区东干道劳动巷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第2篇

昨日,记者从兰州市人社局获悉,榆中县人社局采取网络、上门服务、部门联动等方式,完成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生存认证70346人,认证率达99.3%。

首先,榆中县人社局利用信息网络,对居住地较远或行动不便无法到人社局认证的122名企业退休人员开展视频“面对面”生存状况认证。全年共完成全县城镇职工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3746人,认证率92.3%。并集中20天时间进村入户,上门对完全失地农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定远、金崖等10个乡镇39个行政村开展生存认证,共完成认证4112人,认证率99.2%。同时,协调公安、卫生、计生、残联、新农合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密切配合,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强化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全年共完成全县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生存认证62488人,认证率99.8%。

资中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 第3篇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介绍

2008年, 资中县全面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全县, 是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后的又一次土地集体林权到户的重大举措, 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是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进一步理顺林业生产关系, 解放林业生产力, 积极调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要素三者平衡量化体系, 是实现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重要目标。

1.2 资中县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实践

资中地处四川盆地中部, 成渝两地中段, 沱江河川流而过, 幅员面积1 734km2, 人口132万人, 是农业人口大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4.67万hm2, 活立木蓄积230万m3, 森林覆盖率34.5%, 辖区33个乡镇, 其中重点林区乡镇10个,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林地4.37万hm2, 分布在33个乡镇、782个村、8 243个社、25万户农户、103万人。林业在全县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涉及全县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资中县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 精心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全面组织实施。

1.2.1 强化宣传, 提高认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归根结底就是“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明确”, 建立林农为主体的市场经营主体, 落实林业经营者对林木的处置权, 确保林地经营者的收益权, 建立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权经营管理的新机制, 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实现森林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良好的总体目标。因此应明确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为建设和谐资中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实事, 尊重农民意愿, 确保全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坚持分类指导, 先试点, 后展开, 确保集体林权的制度改革切合实际;坚持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确保农民享有的集体林权改革的承包经营权利;坚持依法、公正、公平、公开的办事原则。资中县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台、宣传栏、标语、流动宣传车形式广泛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目的、意义。全县发放公开信30万份, 公告1 500份, 政策问答1 500本, 各种宣传标语18 800条。

1.2.2 精心组织、周密布暑、扎实推进

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小组组长, 将责任制度层层落实到各级领导, 并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各级干部的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林业管理, 推进依法治林、综合整治, 妥善处理林权纠纷, 调处和化解各类矛盾, 营造有利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氛围;同时加强骨干力量的培训学习。认真组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骨干力量到外地考察、调研, 学习外地典型经验, 开展现场练习, 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资中县共培训骨干900余人次, 确保了林改的有序进行;认真组织调查研究, 用心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案和措施。根据资中县实际和外地林改经验, 制定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并贯彻执行。在方案中为确保政策落实、社会稳定, 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不变”, 即:“自留山稳定不变, 责任山承包关系不变, 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政策不变, 谁造谁有政策不变, 退耕还林政策不变”的原则;这其中值得强调的是要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备经费。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2.1 资中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否促进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有利于林农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是否促进了森林总量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是否有利于完备森林生态环境的建立和森林可持续经营, 这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宗旨和目标, 也是衡量集体制度改革的重要标准。

2.1.1 林业经营绩效明显提高

通过林权制度改革, 资中县4.37万hm2林地权属清晰, 26万农户领取了《林权证》, 同时林权经营者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和林业资源保护意识大为高涨。通过广泛开展《土地法》、《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宣传, 增强了林农的法制观念, 提高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林农的利益得到了根本保障, 有效遏制了乱砍滥伐林木。据林业部门统计, 每年乱砍滥伐林木案件都在200起以上, 通过林改, 乱砍滥伐林木每年不足100起, 前后对比, 乱砍滥伐案件下降65%以上, 下降率160%。通过林改, 群众的潜在生产力得到迸发, 据调查统计, 在2010年冬到2011年春, 全县新增造林面积0.1万hm2由于利益的牵动关系, 农户大量进行补植补造, 并向市场前景良好, 经济效益突现的经济林、商品林发展, 如巨桉、金钱桔、柠檬等。

林业投入加大, 投入主体发生了变化。过去靠政府投资、财政补贴栽树变为了现在的自我投资、银行贷款栽树, 据调查统计2009年林改以来至今, 新造林、补植补造、换代更新各种林木品种, 其林业投入达1 500万元。林地产权明晰后, 群众对山林资源十分珍惜, 保护意识普遍增强, 管好自己的山林, 除草、施肥、防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1.2 林业产业迅速发展, 规模化经营提高

自改革推行以来资中县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企业增至15个, 增幅为25%。其中年产5万m3木材企业1个, 年产0.5万m3木材企业3个, 林下养殖企业3个, 松香生产企业2个 (新增1个) , 林业产业企业6个。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350人, 劳动力务工收入新增700多万元。由于市场经济因素, 木材由过去的480元/m3增加到现在的620元/m3, 增加率为30%, 林地出租、转让、承包费用由林改前每亩150元上升为每亩320元, 增加率为110%。2010年, 全县共计采伐自留山、责任山以及农户房前屋后的零星林木18 000m3, 仅此项就增加销售收入400万元。全县拥现出一批家庭联合经营实体, 如资中的枇杷生产联合社、塔罗科生产联合社、柠檬生产基地等。

2.2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2.2.1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政府制定宏观管理及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支持林业的产业发展, 使生态林、商品林统一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景观资源, 开展林下套种和非木质利用, 增强生态林、公益林自我补偿能力。

2.2.2 加大科技服务力度, 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做好林业人才的培养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培育的关键,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以科技开路、优质品种为本, 开发出优质的林产品, 才能给林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要采取林业科技入户工程, 开展示范片, 建立示范点, 吸引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到林业生产经营体系中来, 保证林业发展的科学性。

2.2.3 加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现代林业合作组织作用, 积极组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公司+农户+基地”等林业经营实体, 合理利用资金、技术、人才, 开创主导产业, 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多种经营, 开发森林旅游资源经营, 使林农安心, 政府放心, 建立林业资源稳定增长、林产品销售畅通的科学体系。

3 结语

在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基本原则、实现总体目标的基础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资中县累计完成林权确权面积4.37万hm2, 其中公益林1.03万hm2, 商品林3.3万hm2, 确权率为100%, 发放林权证26万本, 发证率98%, 签订家庭承包合同13万份, 面积1.53万hm2, 林地家庭承包到户率100%, 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行以及达到的绩效为我国其他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冬亮, 肖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实施与成效反思——以福建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53~54.

[2]贺东航, 朱冬亮.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 (16) :312~313.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第4篇

一、新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色

新农村养老保险是指农村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者是因为年老病弱丧失了劳动能力以至于失去工作的基本生活保障时,国家为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而推出的一种惠民措施。它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规定由国家、集体组织、个人三方按一定比例分担养老保险缴纳义务,因而也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新农保最大的特色是将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三个筹资渠道相结合,比之过去的主要由农民自己缴费和自我储蓄的旧农保,是一项更健全、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新惠民政策。

二、新农保监管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是指将农村的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是合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使农民彻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要措施,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必须注重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并加强新农保法律监管,从而提高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实施的信心和关注度。通过财政、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和新农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新农保指定的经办机构、受托专门管理基金的银行、乡镇新农保的专管员进行严格监督,才能较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惠民工作,保护参保人的利益。

另外,建立新农保,其出发点虽然是为了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并最终缩小甚至消除城乡居民的差距,但是,如果不进行立法监督,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跟不上新农保发展的步伐,就无法使“三农”政策顺利实施,中央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缴纳的养老金很容易被挪用于其他地方,从而出现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被拖欠的问题。

三、目前新农保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的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当前的《社会保险法》仅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五种社会保险的法律监管作了综合性概括性的规定,对新农保的法律监管缺乏可操作性。而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对新农保基金的监管性规定也相当原则化,缺乏明确具体且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定,对新农保的法律监管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很难适应对新农保全方位、立体法律监管的需要。很多模棱两可的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为监管机关互相推诿指责留下诸多漏洞,最终导致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监管体系设定不尽合理,影响监管体制高效运转

首先,新农保监管部门及人员配置有待优化。目前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监督主体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管的对象是新农保基金的收缴、保管、运营和发放等环节,但各级人大常委会并没有把新农保的监管放到应有的位置来对待,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管缺乏深入。财政部门的监管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存在着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嫌疑。其次,新农保制度的弹性设计影响新农保法律监管严格化。在新农保法律监管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极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从而最终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农民对新农保监管的认知度不高

主要问题是监管力度不到位,使得农民缺乏缴费的内在积极性,加上新农保监管混乱,农民对缴费存在抵触心理,因为农民毕竟文化水平偏低,对由政府组织的新农保制度宣传持怀疑态度。同时,新农保在监管形式上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由于村委会工作人员不够重视,新农保协办员兼职过多难以顾及,同时还存在上级监督检查督促不力等情况,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农保制度的公信力。

(四)新农保基金安全性存在较大监管漏洞

新农保基金的安全性是直接关系新农保是否能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新农保基金监管效率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否有保障。目前,我国新农保的现状是保费投资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增值途径,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形式目前主要实行以县级为单位的分散管理模式,而这就极易造成新农保基金被挪用和占用的风险,这些现象给新农保基金安全性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性,加之作为集新农保基金运营和监管于一体的各县级财政部门,由于其自管自监的特殊权力模式,极易形成“监守自盗”的情况,从而严重危及新农保基金的安全,造成新农保资金的流失。

四、完善新农保监管的路径

(一)完善新农保法律制度,强化各级部门的监管责任

首先应提高立法位阶,使新农保法律监管更具权威性,在《社会保险法》审议的过程中,新农保制度还刚刚开始试行,不可能对新农保监管规范得太具体,所以建议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作为《社会保险法》的特别法加以实施。同时法律规定应当明确具体,使新农保法律监管更具可操作性,应该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参保人的补贴标准,同时明确依据各地消费水平逐年递增的比例。其次要强化各级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新农保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不但要公开各项保费收缴和发放工作,还要强化对受委托银行的监管,定期对该部分款项进行检查,确保资金流向正规渠道,确保各项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转。

(二)强化新农保监管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

深入持续地加强宣传,提高广大村民对新农保的认知度,是搞好新农保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所以,要不断探索,用群众最易接受的方式将新农保相关政策措施宣传到位。应当配备好宣传队伍,将宣传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可根据农村的具体数量配备相应的宣传力量,定期深入农村,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召开新农保动员大会等形式,为农民维权打好理论基础,使其懂得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农民关注各级监管机构的动向和工作情况,从而在外部为各级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使其认真履职,从根源上杜绝监管不力的不良现象。

(三)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安全性监管

新农保基金是参保农民的保命钱,是新农保制度监管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新农保基金由县级政府财政部门进行管理,极易出现被挤占挪用的可能,所以应当将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制定监管措施,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基金的安全性运作,收托代保管银行负责基金的直接管理,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则作为监管的牵头机关,对基金的整个运作进行监管,新农保经办机构则具体负责监督工作的实施。同时,应当建立并健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制度,并将新农保基金的筹集和支付信息公正、公开、透明,把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特别是将监察部门、财政部门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相结合,从而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总之,新农保的推行,是我国根据农村的特定社会政治背景与农民相互推动形成的结果。在新农保政策实行的过程中,应加强立法建设,用法制规范并指引新农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认可度,为新农保的进一步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新农保在农村推行中的种种困难,真正落实新农保惠民利民的政策实惠,不断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最终实现农村养老方式的社会性转变,真正落实新农保惠民利民的社会实效性目标。

【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FX011)、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32400410826)、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B460896)的阶段性成果】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第5篇

榆中县社保局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拓展工作方式,圆满完成了2014年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生存认证工作。

一是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网路技术,创新做好城镇职工退休人员生存认证。针对部分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居住在外地,或者是行动不便无法到榆中社保局进行生存认证的问题,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居住地较远或行动不便的122名企业退休人员开展了视频“面对面”生存状况认证服务。全年共完成全县城镇职工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3746人,认证率92.3%。

二是通过进村入户,做好完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生存认证。为了进一步做好完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享受人员生存工作,2014年10月份开始,榆中县社保局集中20天时间,对完全失地农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定远、金崖、来紫堡、连搭等10个乡镇39个行政村,进行进村入户办理生存认证手续,共完成4112人,认证率99.2%。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第6篇

与此同时,烟台住民根基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最低尺度从本年5月份起,由每人每月65元进步到每人每月75元,105万烟台住民已享受了报酬。

住民根基养老保险分10个缴费档次

今朝,烟台黎民的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无缝包围。烟台城乡住民根基养老险每年最高缴5000元,最低为500元,分10个缴费档次。

市人社局有关事恋职员汇报记者,20,烟台开始试探成立新农保制度,到了207月份正式实施城乡一体化打点,只要是烟台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门生),未介入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住民,就可以在户籍地介入住民根基养老保险。

眼下,烟台住民养老保险小我私人缴费尺度为500、600、800、1000、1500、2000、2500、3000、4000、5000,参照山东省尺度。该尺度自201月施行,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缴费档次,采纳按年缴纳的方法,每年到指定金融机构缴纳,多缴多得。对重残、重疾等失去劳下手段的缴费坚苦群体,可以不受最低缴费尺度的限定,但最低不得低于100元。

切合参保前提的住民,可携带户口簿和住民身份证原件,到户籍地址地村(居)委会提出介入住民根基养老保险申请,填写《参保挂号表》,选择缴费档次后,持“缴费关照单”到指定所在或银行缴费。往后每年度在划定的时刻内到指定所在或银行继承缴费。

缴费年限不能低于15年

介入住民养老保险,除参保人本身缴费外,当局还会给以必然的津贴。首要有以下两部门,一是当局对切合领取报酬前提的参保人全额付出基本养老金,今朝全市基本养老金为每人每月最低75元;二是处所当局对参保人缴费给以津贴,烟台市今朝的津贴尺度是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参保人缴费后即补入小我私人账户。

记者在采访中相识到,凭证政谋划定,45周岁(不含)以上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现实年数到60周岁的剩余年纪,应承补缴,但补缴后累计缴费年限不高出15年;45周岁(含)以下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少于15年。必要声名的是,凡不是按年缴费,在之后补缴的部门,当局按政策是不给以缴费津贴的。领取养老金尺度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挂钩,缴费多老来领取的也多。

年满60岁可领养老金

按政谋划定,年满60周岁按划定参保、未享受其他社会养老保险报酬(如职工根基养老保险)的住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在之前的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实验时已年满60周岁的晚年人不缴费,直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值得留意的是,与职工养老保险差异的是,住民养老保险男女“退休年数”沟通。

到达领取前提后,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尺度:小我私人账户所有储存额除以139 (139是按照今朝我国60周岁以上晚年人均匀预期寿命按保险精算理论计较出来的计发系数),为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另外当局会全额付出给每个按划定缴费的参保人每月75元,这部门是基本养老金;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和当局给的基本养老金加在一路,就是参保人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报酬。国度划定,住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报酬不得同时享受。

《意见》划定住民养老金报酬领取人衰亡后30天之内治理社会养老保险注销挂号的,当局还会一次性发给丧葬补贴费。今朝,烟台已对切合前提的住民养老金报酬领取职员,将凭证800元的尺度发放一次性丧葬补贴金。一次性丧葬补贴金发放从207月30日开始执行,所需资金由县市局财务包袱。客岁应发的丧葬补贴金,已在客岁12月尾前发放到位。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第7篇

---------江苏省江阴华西村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在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探访了具有神秘色彩的华西村,它从“七十年代造田”成为农业样板村,到“八十年代造厂”实现农村工业化;从“九十年代造城”实现农村城镇化.到“二十一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华西村以及其领头人吴仁宝的事迹早已是家喻户晓。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学习华西村学习它的新农村建设和养老保险制度是重中之重。华西村正是胡锦涛总书记所称的“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新农村的典型代表。我们将就各方面开展调查,学习华西经验,完善保障体系。

一.华西村探索生产发展新路子——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混合型经济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是生产发展,找到一条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华西村的经济发展之路,既保留了集体经济的精华,又吸收了现代股份制经济的优势,向我们展现了“天下第一村”的新风采。从上世纪起,华西村就跳出原模式,探索新路子。他们实行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经济,也可以从事个体经营;实行抓大放小,对大企业抓住不放,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同时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转给个人经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华西集团整体上市,成为“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兴的经济发展新路子。透过华西村,可以窥见日益显现出混合经济的发展趋向。以往单纯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模式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暴露出不足。而华西村适时适度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基因,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自我变革和成功转型,进一步开拓和展示出广阔前景。

二.树立生活宽裕新追求——把致富群众作为第一责任,走共同富裕之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

华西村从分配入手,在积累和分配的平衡中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就是实行“多提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转制”的分配方式。农民每月领取固定的生活费作为工资,另外大部分工资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把奖金作为股金投入企业,第二年进行分红,村民称之为“转制”。这种分配方式,使闲置资金在统一经营中实现裂变增值,既避免了收入差距过大,又保证了广大农民在资产的不断增值中持续增加收益;既使华西人更加关心集体,又使个人资本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华西,没有暴发户,也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实现了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富、长期富、和谐富。华西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按劳分配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但是,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华西体制的弊端是过分注重公平,容易造成共同贫穷。随着21世际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动力和竞争力与日俱增,效率、效益特别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华西村就会拉起警戒。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华西村以混合经济为主要选择,发展和驾驭市场经济,通过按劳分配、少取多留、共同投资的分配方式,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既把传统模式中的长处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扬光大,又成功避免了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这两个极端。这也是我国其它城市乡镇所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看华西乡镇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勤奋拼搏,风雨兼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质重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一扇尘封的大门被推开,释放出压抑已久的旺盛生命力,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华西村在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同志的带领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实践,建成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长江滚滚,沃土莽莽,演绎30年沧桑巨变,见证30年辉煌历程。华西村从60年代的穷乡僻壤转变成为如今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村”,这一飞跃值得全中国乡村、城镇学习。

四.问卷调查华西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开创新的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一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在走访华西村的大部分地区,对于华西村的村民们进行了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问卷调查,透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华西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给群众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将他们的生活幸福度提高到了一个更优越的层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华西村党委牢固树立“有福民享、有难官当”的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集体和个人共同富、健康富、长期富。华西村积极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村民在充分就业中实现增收。村里50多家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统一规划、规模经营、效率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增加村民的保障性收入。目前,华西村凡年满50岁的妇女和55岁以上的男子,均享受各种福利补贴,包括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以及教育保障。

华西村的经济建设有目共睹,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组织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变化,社会保障工作将会遭受着更多新的课题,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加强政策和理论的研究,必须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结合华西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订、修改社保制度,完善体系建设。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中央及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财政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针对实际,引导社会力量注入资金投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中来。努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财政要先期投入部分资金,加以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和个人捐赠;规范公益捐助活动。鼓励各类企业和单位参加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职工互助保险,以及其它方面的社会救助保障。鼓励企业和个人向商业保险投保,探索社保资金在商业保险中对个人进行再保险,增强社保资金的保障能力。

五.观华西村公共设施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多层次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多处华西村的公共设施建筑群:广场、展观、健身等,可以看到人们已能将自己的空闲时间充分运用到积极健康的方面来了。在这样的成果后面,华西村委和华西村的各乡镇企业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华西村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坚持均衡统筹的生态观,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环境统一起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华西村把旅游业和优质高效、生态观光农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旅游业产值比重已占全村经济总量20%以上,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且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村庄。华西村重视营造优美洁净的生产、生活环境,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和污水处理厂,强化环保监管力度,着力改善水、气环境。2004年,毅然关掉年产值1.5 亿元、利润超千万元的3家化工厂;还先后投资数亿元,综合治理工业园区环境,使工厂变成了花园。

华西村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把村民的心、华西村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祖国联系在一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西村逐渐形成了包括华西精神的特色教育活动,把村民的朴素情感引导到坚持社会主义信念上,引导到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将思想教育的内容逐渐内化为全体村民共同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此凝心聚力,形成发展合力。华西村重视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把“德”作为立村之本、治村之策,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不断吸纳时代精神,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为华西人普遍接受的道德体系。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精神内涵为己任,向着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的共同富裕不断发展前进。

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说,我们华西的医疗保障已经30多年,现在社会上听听是新鲜事,我们从1973年开始就弄了,我们包括到老年人,一个是每人都有3800的基本生活保障,另一个每月最少的有500元,每月都可以拿的,实际老年人一年要超过1万元,这个我们不去提倡,因为人家没有这个条件,实际上他们没有想我们老早就做了,而且我报还不容易坚持下来,说华西搞大锅饭,后来他们说自己搞独吃饭,还批评我,其实不是大锅饭。

千百年来,从中国农村里只走出去过零星的暴发户,一个区域的整体富裕则是从未有过的事。想着吴仁宝书记的一番话语,我们不难猜想,为何华西村可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不被湮灭,而是越走越远。当我们发现时,他们已经开创了一条通往富裕和谐的康庄大道,而且通过他们的努力,这条道路会更加光明:积极开拓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道路,发展共同制富,分享富裕的道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奠定了精神思想基础,为保证人民的生活安康建立良好的法制体系。

新时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点 第8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内的各方面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在上述背景下,具体、有效地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全面贯彻和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步骤,也是保障全体国民基本医疗费用支出安全的客观要求。新时期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在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下,正确处理以下四方面的关系。

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与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关系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到现在,参保人数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末已经覆盖了96%的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体上实现了全面覆盖。

基本医疗保险整体上实现全面覆盖,并不意味着基本医疗保险能够保障国民的全部医疗费用支出安全,这是由基本医疗保险的定位决定的。国民就医的部分费用还没有被基本医疗保险所报销,部分人群的特殊医药服务需求的费用还不能被基本医疗保险所报销,部分人群因病致贫、返贫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国家应该在保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覆盖的同时,倡导全社会大力发展补充医疗保险。我国的补充医疗保险发展历史较短,但是种类较丰富,目前主要包括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互助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这五种形式。在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的情况下,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将有助于直接减轻参保人员的医药费用负担,间接地减轻基本医疗保险的压力,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形成。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能力提升的关系

最近社会上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较多关注度很高。其实,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较多主要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较多,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从全国范围来看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基金管理目标。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金结余。首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符合该制度的建制初衷。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财务制度,实现就医资金的纵向积累是最初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标之一。因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较多很正常。其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较多主要是个人账户资金累计结余较多。个人账户基金大约占到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一半,而个人账户恰恰具有积累的性质,当然就会导致大量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较多,是否意味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呢?不尽然。

第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个人账户资金没有实现有效的横向再分配,从而使诸如老年人等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个人账户资金不足,而健康状况较好的年轻人,其个人账户资金大量沉淀。这必然会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体上保基本目标的实现。

第二,尽管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基本医药费用的报销比率大约在80%,但是这一报销比率是对基本诊疗目录内费用的报销比例,有相当一部分质量可靠、疗效较好的创新药物还不在基本药品目录内。因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要想进一步提升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其保基本的目标,则需要进一步弱化个人账户。比如,允许参保人员个人账户基金在其家庭成员或者规定范围的家族成员之间实施一定程度的横向再分配,或者允许参保人员运用自己的个人账户基金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或者直接取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把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费的所有资金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实施更大范围内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横向再分配。再则,在把医药费用报销比率稳定在80%左右的同时,应该及时、准确地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用药目录。

人口流动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效协调的关系

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我国目前以常住人口数量计算的城市化率大概为54%,而以户籍人口数量计算的城市化率大概为36%。目前我国每年城市化率大约提高1%,所以我国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时城市化率才能达到75%—80%的水平,完成正向城市化过程。因此,在未来的三四十年中,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过程所引致的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动态势将会持续。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使城—城人口流动数量逐步增加。因此,目前我国人口流动总体上表现出流动频次多、规模大、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增加、以乡—城人口流动为主、城—城流动人口逐步增多等特点。这种人口流动态势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协调提出了客观要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协调应该始终秉持公平、普惠、可持续的理念,以保障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险权益为根本目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协调应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以及激励相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协调要以化解央地政府关系中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走出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困境、打破地方政府和当地用人单位的利益合谋、实现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口的公平博弈为具体抓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协调的实施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人单位以及流动人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合作完成。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补助与城乡居民缴费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指单独存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或者是指已经合并后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综合体。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虽然在制度层面规定了多主体缴费的筹资机制,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实际可以成为持续筹资主体的不外乎各级政府和城乡居民参保者。目前,财政补助已经占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总额的90%以上,居民缴费所占比例小于10%,这已经偏离了该制度建立之初政府和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筹资的比例关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近乎演化成为一种基本医疗福利制度,而非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种筹资状况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处理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财政补助与城乡居民自身缴费的关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应该随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要确定不同筹资主体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中的合理比例关系,逐步降低政府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中所占的比例,提升城乡居民自身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中所占的比例,实现各级政府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责任的合理划分。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深圳养老保障制度新变革 第9篇

从3月1日开始,外地公事员被选调到深圳任职,将实施聘用制打点,执行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相团结的养老保障制度,其选调措施和前提也将更为果真和严酷――克日出台的《深圳市市外公事员转任暂行划定》对此作出了划定。

据相识,今朝面向应届结业生和社会职员果真招考,如故是深圳增补公事员的首要渠道。而部门单元在必要增补少量具有必然构造事变履历的职员时,颠末市级公事员主管部分赞成后,也可以从市外切合必然前提且具有公事员身份的职员中举办选调。按照《深圳市市外公事员转任暂行划定》,市外公事员转任本市后实施聘用制打点,须按划定与用人构造签署聘用条约,并按本市有关划定执行社会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相团结的养老保障制度。

《深圳市市外公事员转任暂行划定》对异地公事员的选调措施制定了详细类型:市外公事员转任本市处级职务的,应满意“在市外构造接受同级可能以上率领职务”、“4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可能学士以上学位”等五项根基资格前提。市外公事员转任本市综合打点类科级以下职务可能其他职类职务的,应满意“35周岁以下”、“具有整日制平凡高档院校本科以上学历及学士以上学位”等四项根基资格前提。而市外公事员转任本市法律员的人,他们的出发点职级由学素来抉择。

资中县养老保险新制度 第10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我国传承下来的优秀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的一段话。在我国古代人的思想中,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善良了,只不过是外部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性格和习性,才使得人有善恶之分。这也是我们现在大部分国人的观点。在资中筠的演讲中,她一开始就先讲出了她对人性的观点:认为人性是两重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但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性善、性恶是中外哲学、宗教的出发点,也是分歧很大的问题,在不同的环境和教养中,人可以发展善的一面,也可以发展恶的一面”我个人是比较赞同她的“人性两重论”

在现代的社会里,人性的是多重化的。在我国最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好几起扶起老人被讹诈的事件,在社会上发生了强烈的反响。身为一个被救助者,却去讹诈一个救助自己的人,这些事情都是对于道德影响非常恶劣的事件。然而我们在唾弃这些讹人的人时,时时在感叹何为我国世风日下?我国一直以来不标榜者”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的国家吗,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再去看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加拿大有一款节目“轻松一笑”,节目组中的工作人员化身需要帮助的对象向路人求助,路上的人们见到需要帮助的人基本上二话不说直接上去帮助工作人员。虽然这些都是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的闹剧,但是帮助者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而且还非常开心。因为在欧美的教育里面,一直灌输着帮助别人的思想,而且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在贯彻着这么一种行为。基本上不会有人利用这种行为谋取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这样做损害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在中国,虽然我们也一直教育着“助人为乐”思想,但是整个社会并没有全部践行。有些人还利用这种方法谋财,所以逐渐人们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总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不是骗子,会不会对我有伤害?”

所以说资中筠说的“人性两重伦”结合《三字经》“性相近,习相远”刚好可以解释出为什么我国会出现这些社会现象。如果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只能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立法与社会的践行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文化在无形之中约束着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伦理以及行为等。甚至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在我国历代以来,文化都成为统治者重要的控制工具。我国历代的统治者如何利用文化控制文人思想乃至控制社会这个我就不必多说。在现代社会潮流里,思想的开放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原本的守旧思想,接受新的思想的洗礼。但是在节目中资中筠说到文化方面的一些话让我感觉很有意思。她大意是说现在的中国政府在给孩子的教育中有这么一个现象,给孩子看一些封建社会里面的“忠臣孝子”是如何忠于君主,如何孝敬父母。但是这些内容里面很多时候充斥着违背人伦的事情的的。而中国政府的教育却在大力弘扬这种思想。资中筠认为是这取到了历史流传下来文化的糟粕。她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让我很意外,因为看了她的一些个人简历,知道她是前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多次跟随前国家领导人出国接见外宾,而且还是我国某高校的博士生导师。资中筠认为这种教育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会让我们国人的下一代不断的产生流传着这种“愚昧”的忠君思想。现场的观众在后来提出的一个问题与她所说的那几句话道也有几分搭调。一位观众以“政府在向香港地区输送的一批教材中含有“洗脑”的内容,遭到了香港少数一部分人的反对与抗议,这件事是否能说明政府对大陆的思想控制蔓延到了香港?”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与资中筠先生倒有一些相似。文化是一种传承下来的思想,后天虽然能够改变思想,但是要改变传承下来的文化是很困难的。虽然香港被外国统治了几百年,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身为中国人的一些行为以及看法还是和大陆存在很大的相似。因为香港本来就是大陆传承下去的,所以说再怎么变有些思想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那是深深地埋在骨子里面的。所以资中筠在最后说了一句“你们认为区区的几本书就能把自己洗脑了吗?我想香港人不是那么容易被改变思想吧”其实,我也这么认为。国家之本,乃制度也。世界上的国家制度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本主义社会,一种就是我国现行使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当初为了收回台湾香港等领土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制度。在一个国家拥有两种制度可以说是比较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的部分领土问题。但是其中也带来的不少新的问题。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度成为外国的殖民地。所以现在香港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演讲中资中筠提出了我国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制度问题。“现在中国人纠缠不清的中西文化问题,实际上是制度文化。当前,官方把发展文化提上优先日程,高调唱响“主旋律”,要以政权的力量建设“核心价值观”,国家财政投鉅资支持主流文化产业,并且努力“走出去”以加强“软实力”,这一切都是为了与西方抗衡。实际上,这是以文化问题掩盖了制度问题。一个民族或群体在某一种制度长期统治下、熏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或称之为“民族特色”;反过来,这种文化惯性又可以影响制度,或阻碍制度的革新。许多民间谚语,也是长期制度造成的,例如“祸从口出”,是中国人长期在言论受到钳制的制度下通过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在言论自由的国家就不会有这种谚语;例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不会在公民社会流行。中国的农耕文明和与之配套的皇权专制时间最长,在两千年中形成一套思维习惯,精英和草民都有共同之处。例如等级观念、重人治、轻法治,重官权、轻民权,重家世、轻个人奋斗;熟人社会形成的亲疏远近的观念导致对公益的冷漠;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明君、青天,而不是自己维权,等等。”

上一篇:科技公司岗位说明书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老师成长计划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