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科研心得体会

2024-08-10

美术教科研心得体会(精选6篇)

美术教科研心得体会 第1篇

美术教师教科研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师教科研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师教科研总结1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己近七个年头,这份美好的工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次次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回回与学生的心灵碰撞,都让我的生命多了一份惊喜,多了一份幸福,多了一份期待。我惊喜于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幸福于学生无尽的求知热情,更期待着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理念的诞生。

一次偶然的翻阅,让我知道了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而且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一次新课程的培训,—次新课程讲座的聆听,一次新方法的尝试,让我隐隐感觉到了这场变革将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也就是说,新一轮国家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所处的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让我欣喜,让我深感自己的责任将越来越重大。

作为一名站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智能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因此,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我将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新时代、新思潮、新理念、新尝试、新改变……一切都会悄悄的发生变化。

第一、我将由原来的美术知识的传授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角色。

在此之前,反思、剖析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种不中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以前我们教师以成人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就怎么画,该画什么就画什么,这种完全由老师规定课业内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使学生不赶轻易出手,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而且,老课程本身具有许多的弊端,且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又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即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学习内容单—、高深、繁多,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倾向,完全背离了个性发展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则不然,它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更不能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使学生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愿意和你接近,愿章和你交流,愿意你分享他们的欢乐……

有了这些新的思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些新的尝试,慢慢的觉得这些变化是可行、效果是不错的。

第二、我将改善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围绕教科书做一些新的资源开发和累积。

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越发的觉得新课程迫切需要的、呼唤的是知识面广且多才多艺的综合型的教师,这是—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一直以来音乐教学和美术教学活动都是分科进行的,各自的角色—旦确定,就只管吸收自己领域内的知识了,往往在自己所教学科的外围砌起下高墙、且悠然自得的满足于现状。如今的改革,使我很敏感的意识到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艺术课程改革的需要了。如我年教艺术七年级下册《春日抒情》之《播种希望》一课时,里面所涉及到了乐器知识、语文中的诗词解读知识,还有关于春天气候方面的知识等,我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所以,越发的感受到新的艺术课程迫切的要求艺术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

除了要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艺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解决起来游刃有余。以综合艺术课程为例,每—个单元都是—个主题,比如《艺术与数》、《秋天的节日》、《线的情感》、《黄土地的畅想》等,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和其它的学科知识,同学们在学习美术、音乐知识的同时感受各种知识的快乐。作为每一个美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要不断的攀登知识的颠峰,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学生—个艺术的诠释。

知识无边,资源无限。正是因为如此,我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越发觉得仅仅靠教科书为唯一资源上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艺术课程资源需要不断的开发并要很好的利用,才能上课的质量保证上课的量和效果。原有的音乐、美术教科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动—动脑,自己思索一下,学校里学生的艺术作品展览室、图书馆、省级市级艺术馆、各种民间团体、校内外的网络资源及美好的大自然,不都是我们艺术教学的最好的资源吗!

充足的资源找到了,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要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社会的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如我在上《春之歌》那课时,就带着学生到江边放风第,让学生在广阔的、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自由的翱翔。

那么,这些艺术课程资源如何来开发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艺术文化,正是美术与音乐综合课程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如藏族的歌舞、朝鲜族的荡秋千、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以及汉族的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族艺术文化的体现。对课外、校外艺术资源的开发,包括家庭艺术活动(如休息天的郊游,参观博物馆等),社区艺术活动(如镇上组织的书法、绘画比赛,演唱比赛等),少年宫艺术活动(星期天及节假日的各种美术音乐兴趣班等),区、县艺术比赛等等。还有,对蕴涵着艺术的自然地理资源也可以进行开发,独特的地形地貌,壮丽的山河……“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我想这些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将给我们的艺术老师带来全新的艺术感悟,也将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

第三、将对学生的艺术学习作出合理的、充满人性的评价,不断的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支红笔,优良中下,“好”与“不好”,“象”与“不象”……一切都那样的自然。除了这样的评价方式,就再没别的让我觉得站在我的立场评价学生的最合理的评价方式了,且不知这样的评价方片面强化了评价的界限,让我尴尬的扮演着终结性和惟—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被动境地,给了他们自卑和压力,就好比在他们的脖子上挂着石块,而要求他们轻松的游过河。

经过全新的思索和实验,印证了新课程标准评价理念要求美术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从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角色。经过实践,我发现要这样把握: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如讲《春日抒情》那课时,我播放春天来临时大地发生变化地影片,同学们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积极的讨论着,尽情感受春天所带给人们的欢乐……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冰雪融化,大地一片生机到处都有生命在萌动。我还经常用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在美的环境中自然轻松地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那反之学生若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教学就轻松多了。

又如在上《线的情感》的时候,我让学生用线来描绘一样事物,随便什么的事务都可以,我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可以按客观去描绘,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既可以用写实地手法,也可以夸张、变形,画完了还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见解。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教师要用发展地眼光看特学生,会给他们的学生时代留下美好的回忆。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在辅导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降低标准,不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门的作品,也不用“画得像不像”作为衡量的唯—标准,大大的鼓励了我的学生,使他们对学习美术充满了兴趣。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边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的是老师的—顿毒打,庆幸的是这并末让小画家夭折。今天,这样的事将不再发生。作为老师,特别是从事充满色彩的艺术教学的教师,千万不要吝备用最美好的语言激励你的学生,如:“你画的真棒!”你的画色彩搭配的真漂亮!“”你比老师画的好“……学生们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作完这些思考,我并未觉得轻松,反而觉得些许的沉重,中学艺术改革中的美术教师们还将面临更多的考验,接受更多的挑战。作为一名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美术教师,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尽自己所能为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

美术教师教科研总结2

忙碌的一学期又将结束,在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初二的美术教学,现在我把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好朋友。

二、课堂教学

美术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初一上学期的时候,很多学生的理解就是美术就是画画,经过一学期的知识传授,学生对美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在下学期的教材上,初一年跟初二年的美术重点稍微有了不同的侧重点,初一年侧重学生对印刷体美术的体验,而初二年更是侧重学生对美术的深层理解,每一节课涉及的内容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学起来也有了比较大的兴趣。

所以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以便于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更多的美术作品。在上每堂课前我都要认真的备课,使上课时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并适当的布置课后作业,引导他们完成高水平,有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工作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的参加学校的每一次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听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同时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活动任务。

学期初,在许副校长的带领下,和同事一起完成校园的美化,宣传工作,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并且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本学期也带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同时也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活动,虽然未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继续努力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四、课外活动

在课堂中我也积极挖掘美术人才,并利用周末兴趣小组时间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培训,这样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水平,同时也能很好地带动班上其他同学学习美术的兴趣。

五、考试

本学期我采用了笔试和平时作业的评比,笔试主要是书本上的基本知识为主,平时他们交上来的作业我也做到认真批改,分等级评比,所以平时作业对于期末成绩占了百分之七十,所以总体起来每个班及格率都达到百分九十以上,优秀率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六、其他

我经常收集各种美术作品,以便于让学生多看、多体验,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在教学上,我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来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关于美术的器材,能有更好的兴趣学习。同时在课外我也主动的学习专业上的知识,做到自已一是股活的泉水,能够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水资源,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美术教师教科研总结3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比较顺利圆满的。可以说,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但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取长补短,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一、美术课堂

这学期我担任初二年和高一年的美术课教学工作。初中学生的美术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在动手作业这块会表现不尽理想,但是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在指导技巧的同时,鼓励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在美术认知领域里,初中生也表现得较为懵懂,但是教材里丰富的课题可以给他们带来许多新奇的感受。我认为牢牢抓住他们的新奇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美术课的一个情感要素!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将教材里的课题进行扩展,在上好教材重难点的情况下,不忘介绍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上绘画课时,我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他们去画什么,而是给学生提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大胆的去画、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通过多媒体使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在每次上课时,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当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道理吧。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相反,当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后画面就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

再者,提高学生的表现欲也很重要。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学习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高一年这边课堂教学以美术鉴赏为主,重点从对各类艺术作品的欣赏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课堂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宽,需要精心备课,收集大量可能被学生提问到的资料。精心准备用于多媒体幻灯片的图片和视频,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主题。另有开设美术特长生的课,为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第三节第四节课,旨在注意挖掘有美术禀赋且有意踏上艺术道路的学生,提高其欣赏及艺术感悟能力,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学生在课后也很积极的自动留下提问和绘画。虽然超出工作时间,但是看到学生那么积极也是一种很大的动力。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都以培育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自己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按时上岗,尽职尽责,与同事们和谐相处。

这一年的工作中,有收获也有不足。比如控制不好课堂长度、纪律控制不够理想等。我会好好总结教学经验,再接再厉。

美术教师教科研总结4

在上一学年的教研工作中,本人能以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配合区教研室做好我区的美术教研工作。现将本人在美术教研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以利今后不断进步和提高。

1、帮助美术教研室积极申报省级美术课题《建筑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

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提高科研能力,为教育教学服务。本人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了此项课题《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工作及开题会的准备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课题得以顺利开题,并得到了省、市教育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开题会后,本人又完成了《开题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的修改和整理工作。目前,有关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已全面展开。

2、认真组织了全区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我区骨干教师,更好地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区美术教研室常年开展全区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今年的基本功比赛内容为书法和教学设计。基本功比赛的开展,不仅使教师们在专业素质方面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与也交流的机会。

3、学期一开始,在教研室的安排下,本人积极认真地组织了全区美术教师的业务培训。在培训中,我以《居室的色彩搭配》一课的教学设计为内容,在会上与全体美术教师做了交流。

4、针对我区美术教师现状,加强艺术学科教师的艺术创作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为此美术教研室组织了全区美术教师走进美术馆活动,让美术教师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到美的呼唤,激发对欣赏美、创造美的热情,不断的完善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艺术感知能力,更好的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本人积极组织并和马老师一起带领老师们前往参观。

5、认真组织区级美术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

每学期的区级公开课是展示我区美术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活动,为此本人积极组织相关教师,通过认真准备,集体备课,多次研讨修改,推出了两节美术课,我本人也担任了其中的一节公开课。于5月20日在望龙学校三楼多媒体教室,进行了美术学科区级公开课展示活动,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6、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在备课中注意发挥组内备课、教研优势,鼓励各校教师互相听、评课,以有经验的教师带新成员教师;以骨干教师带全体教师。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7、积极组织我区美术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

本学期先后组织了我区教师参加了在65中举行的市级公开课和在滨湖新区46中等学校举办的全市中小学美术学科课堂观摩课的听课活动,使广大美术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本人还代表蜀山区教师在会上对上述课程做了点评。

8、3月份,组织各校参加由省教育协会主办的全省中小学师生文学艺术作品大赛,区美术教研室积极布置各校认真准备,并在各校报送的大量作品中进行了筛选,最终,有大量师生作品获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9、4月份,认真组织各校参加蜀山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得到全区美术教师的积极响应,在教育局基教科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

10、5月30日,组织参加了合肥市中小学生现场绘画比赛。从通知、报名到带队参加比赛我都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最终我区取得优异成绩。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18名,我区颐和佳苑小学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1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及《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一书,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努力转变观念,并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尝试,不断总结。

美术教科研心得体会 第2篇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共同体教学工作精神为指导,结合学校和自身情况,本着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的原则,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努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有效研究。依托教育共同体这一强大后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组织开展好学校各类教师竞赛和学生竞赛活动。积极参与共同体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

2、立足课堂,以实用美术为载体,开展校本课程。

3、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参与教学活动

4、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实现 “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的教学理念。

三、工作重点:

(一)、组织参与好学校各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组织教学公开课、校级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举办“我来露一手才艺展示”、“体育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优课竞赛活动、案例评选等活动、学生绘画摄影比赛活动。注重日常教研活动的资料管理,严格按管理制度完成好自己的各项工作,注意做好校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的积累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有整改、有实效,撰写教学反思、典型案例、心得体会等。

(二)立足课堂,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校本课程。

开展每周两次,分别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美术校本课程活动。以制定教学计划、自编教材、收集教学资源为主,开展校本课程,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同时,引导和鼓励教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记录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注重现场性、真实性。对教学中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通过研讨活动,集体备课来解决、深化。

(三)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教学研讨内容。

学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及时反映教科研动态,以利于掌握信息、借鉴运用先进的理念,服务教学。倡导教师在学校网站和个人博客上发贴与跟贴,与时俱进地推动教育科研方式的创新;将教学论文,精彩教学片断、课堂设计、教学随笔、最新教科研信息等挂于自己的“博客”和校园网、各教科研网页上,增进交流与学习,利用优秀教育网站实现学习与互动、交流与共享。

(四)依托校本培训,提升业务素养。

校本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培训形式一是走出去,请进来;二是常规业务学习例会;三是自学反思;四是同伴互助。更新观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要做一名合格的现代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感,更符合时代要求。

(五)加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我校与城西学校学共同承担的课题《创想式儿童绘画的教学研究》已进入初步研究阶段。我们将坚持以课题带动教学,以课题提高科研水平,以课题形成学校特色,发挥课题研究对教学深入的促进作用,为日常教育教学服务,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宗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捕捉、筛选、提炼、加工经验和做法,把研究成果作为一笔宝贵的资源,再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整个研究过程要紧紧贴近教学过程。通过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主要工作安排:

2010年3月:

镇美术教师优课和课件制作评比活动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素描基础、儿童画 教育共同体交流活动

第十届体育文化艺术节,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展 2010年4月: 校级美术公开课

校本课程学生绘画阶段性作品展示 2010年5月: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儿童水墨画、儿童想象画 2010年6月:

美术教科研心得体会 第3篇

一、对人教版《美术》的分析

1. 特点:

(1) 本书共有三十讲, 中国美术部分占十六讲, 外国美术部分占十四讲, 中外美术所占比例相当, 中外两大部分都是按类别划分, 类别中按照时间的直线顺序来编排, 每类前有此类的概说。整个体系类似于美术简史, 内容结构严谨, 知识性和系统性较强。

(2) 在具体内容中, 点线面相结合, 以点带面。即在每一重点介绍中, 欣赏一、两件作品, 以此为中心带动其它作品, 统摄全局, 在具体表述上也注意时间顺序和发展脉络。

(3) 在版面设计上采用随文插图, 将主体文字与作品相对照, 将主要欣赏作品尽量放大, 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局部图, 可以给学生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而且图文的编排很整齐, 间距紧凑, 图文一目了然, 符合阅读的视觉习惯。

2. 不足:

(1) 缺少一些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的介绍。比如, “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三种美术作品的语言——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美和形式美”等内容都没有。

(2) 编排体例比较单一, 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 课后安排了复习题和思考题, 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合作性活动的安排, 不太符合当代学生学习的心理年龄特点。

因此,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学生对中外美术的分类、起源、发展、演变以及这些画类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都会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但是, 对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如何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 则没有很好地解决。也就是说, 这本教材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美术知识, 增强美术素养, 但对欣赏能力的提高不够理想。

二、对人美版《美术鉴赏》的分析

1. 特点:

(1) 本书共有20课, 也分两个部分。前8课讲的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创作意图的分析、意义与价值的判断问题, 后面12课以对比法介绍中外绘画、雕塑、建筑等美术类别。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美术鉴赏方法, 也能多了解和认识一些美术作品, 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有帮助。

(2) 课文标题富有文采。一般有主副两个, 比如, 主标题是“培养审美的眼睛”, 副标题即是“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主标题“理想与现实的凝结”, 副标题即是“外国雕塑撷英”, 等等。一般主标题诗意, 副标题传统。这些课题名称生动、优美, 非常贴近课本内容。

(3) 前8课的教学内容编排得最好, 也是这本教材最精彩最有份量的部分。首先, 它每一课都是由几个小问题组成, 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是围绕这些问题来进行——先提出问题, 然后通过或纵向或横向的多个例子的分析比较, 说明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 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是由“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如何理解意象作品”两个问题组成, 第二节通过英国画家培根的作品《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1953年) 和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 (1650年) 的对比分析, 让使学生直观地、准确地解决“如何理解意象艺术”这个问题。其次, 这几课小字部分的引言, 大多是以故事、典故开头, 也就是以故事设疑导入。这些安排有利于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本的“思考与讨论”、“学习活动”、“自我评价”里所设计的活动和问题大部分都贴切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 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5) 有更多的图例。更特别的是在每一页的页眉处有一排整齐的如邮票般大小的图例, 加上“知识窗”、“名家论述”等文字内容, 对扩展学生的知识量和拓展美术视野都有很大帮助。

(6) 第20课是城市建设与保护的内容, 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和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这本书是依据美术课程新标准,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编排设计的。相比之前一本教材来说, 它可以更好地解决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问题, 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 提高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 发现这本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 不足:

(1) 本书后12课中有关美术史内容的时间脉络, 文字表述不清晰, 使学生对画类的起源、发展、演变不能很好地了解, 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思考。比如, 第13课《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第一节“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2) 中国画内容安排太少, 使学生错失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机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画部分仅安排了一课内容, 因篇幅所限, 以至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人物画、“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的早期山水画以及“黄筌富贵, 徐熙远逸”的花鸟画等独具特色的中国画没让学生品味到, 中国传统艺术也少了一个展示的机会, 这对现在本来就缺失传统文化的学生来说非常可惜, 也达不到新课标所说的“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 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这个要求。

(3) 条理不清, 重复罗嗦, 顺序也不合理。比如, 第2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第6课《艺术美和形式美》重复, 两课本可合为一课。另外, 这两课的内容都与第3、4、5课 (走进具象、意象、抽象) 有重复, 都涉及到艺术语言如何区别、如何运用以及如何欣赏的问题。笔者认为, 这两课合为一课后可简洁些, 到3、4、5课再具体学习。这个问题在后面第17、18、19课的建筑艺术类也存在。

(4) 文图不符。课文文字重点介绍的内容没有及时的随附图片或者图片太少, 太小, 位置也不恰当, 而随附的图片却往往是与所讲内容不相关的。比如, 第18课的第一节“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中主要讲的是故宫建筑和凡尔赛宫, 共用了两面的篇幅。课文仅在页眉处配了一幅故宫图, 在引言处配了一幅凡尔赛宫镜厅图片, 两幅图均只有邮票大小。而与此相反的是占据大半版面的三幅图片却是文中没涉及到的, 其中二幅是属于神庙建筑内容, 尤其是《玛雅文化中的雨神恰克面具雕像》竟占了半页版面。这样的安排学生无法体会到故宫和凡尔赛宫的空间对称之美, 又对文中配置的三幅大图例无法理解, 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像这样的问题在本书后12课中随处可见。

(5) 部分文字理论性太强, 学生不容易理解, 易产生厌学心理。其实有些内容没必要列出来, 没有学习的必要。比如, 第13课《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第二节“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但解答的内容太深奥了, 完全可以简化、浅化它, 腾出版面来, 加入学生喜看、爱学的内容。

三、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比较来看, 这两本教材的优缺点可互为补充。何不将两者结合起来, 再作些适当的增减, 形成一本更加注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可操作性的新教材, 让学生喜看、爱读, 教师好教, 愿教的教材呢?以下是笔者以人美版的编排结构为基础, 提出的一些建议:

1. 保留前8课的编排思路和方式。后面的美术类别介绍内容要借鉴人教版《美术》的编排方式:点线面相结合, 以点带面。即在每一重点介绍中, 欣赏一两件作品, 以此为中心带动其它作品, 统摄全局, 在具体表述上注意时间顺序和发展脉络。这样可以达到新课标所说的“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 了解和探索美术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的要求。

2. 增加中国画的内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 向其它学科一样有专题, 有精读。这个内容可安排在一些大类问题解决的后面。比如, 可以在《走进意象艺术》后紧接一课《达利专题》、《凡高专题》, 在《西方现代艺术》后来个《波普艺术专题》、《毕加索专题》、《印象主义专题》等。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对前一课的知识有个真实生动的理解, 使知识得到巩固, 又拓宽了美术视野,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 在文图排版上, 可借鉴人教版《美术》的做法, 将主体文字与作品相对照, 将主要欣赏作品尽量放大, 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局部图, 次要的图片可放在页眉处, 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 又避免了无关信息的干扰, 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效果。比如, 人教版的《宫殿建筑》中对“故宫”的介绍, 随文配了有鸟瞰图、远景图、内景图、平面简图、栏柱檐的局部图等计15幅图片, 通过这些全方位的图文介绍, 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对称”之美, 还增强了对祖国古建筑的热爱, 课后直呼“要去故宫实地感受一番”。

对于以上几点建议,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实践证明, 这样的安排也是受学生欢迎的, 对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也是有用的。新课改进行不久, 一切都在摸索和实践中进行, 教材的编写也是如此, 有问题出现是在所难免、可以理解的。只要所有美术老师都有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之心, 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美好的, 新课程的理想就一定会实现的。

参考文献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第4篇

【摘 要】美术教科书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材料,正确使用美术教科书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就具体的使用策略而言,可以从教材使用观念的变革、全面整体地理解教科书、挖掘教科书中的教学要素、加强教科书与现实的关联因素、构建个性化的数字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加以考量。

【关键词】美术教科书 使用 教材观 教学要素 数字资源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科书是一种非常特殊而又复杂的出版物。说其特殊,主要在于它的编写、出版与使用必须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可、审定和发行。说其复杂,形式上它是课程的代表,内容上它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载体,功能上它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美术教科书是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时使用的主要教材。美术教科书是美术课程内容最重要的载体,它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发挥美术教科书的作用,如何通过使用美术教科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改善学校美术教育,是当下备受关注和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变革教材使用观念

观念的变革实质上是对事物认知的改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教材使用观念的变革在于对教材价值认知的改变,不同的认知,就会有不同的教材观。

(一)传统教材观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其实质是控制教学,控制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它认为教学的目的是落实知识点,教师必须要遵从教材,不能超本,而且视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不能自行选择教学内容或增添教学资源,更不主张教师自主开发教科书视野以外的教学资源。传统教材观更注重美术学习的内容而非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忽视了美术教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教材观的指导下,美术课堂教学中把美术教科书当作“圣经”或者“圣旨”,绝对依照教科书来教学。

(二)现代教材观

现代教材观基于后现代课程理论,它将教材视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文本”和“材料”。现代教材观主张:1.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的文本;教材只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制的“教学材料”,不具有作为教学权威及裁决教学的意义,美术教学的根本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达到此标准所用的材料可以多样化;教师不必绝对服从教材,有能力的教师可依据自己的研究对教材做自主改造,以怀疑的精神和研究的态度对待教材。2.“教材”仅仅是一个主题、一点启示、一种资源或一些范例,是为师生提供可选择、可开发、可创造的契机。

(三)用新的教材观指导教学

肇始于2001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材尤其是美术教科书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设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除了美术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外,各地编写出版了大量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现代教材观的反映。现代教材观鼓励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将教材视为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平台和教学活动的中介。在这个观念指导下,教师通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解调整美术教学内容。一般而言,美术教科书在处理内容时都比较均衡和全面,但有的内容并不适合一些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教学内容,也可以调整一些内容的分量。其次,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发校本课程。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虽然只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但有利于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助于理解地方文化,也能加强对一些特殊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教科书使用观念变革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还需要有积累和准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美术教师而言,需要对美术课程标准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能充分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对美术教育的总体价值判断以及美术教育要达成的总体目标要有明确意识,同时还需要了解美术教学各种手段。

二、全面整体地理解教科书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国一共编写出版了11套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5套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些美术教科书都有各自的编写特点。用好这些教科书,必须全面整体地理解教科书,唯有此,才不至于“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美术教科书编制的基本结构有三种方式:一是单课式,是指以单个课例为主,编写重心在单课的主题、内容以及基本方法、案例设计上。二是单元式,以几个主题组合成一个教学单元,主题之间的内容有关联,美术知识和技能有逻辑推进的关系,课题之间前后相互呼应。这些教学单元可以是多个单课组合一起,也可以是一个大课形成多层次的教学要求,形成一个单元。三是单元和单课结合的方式。此外,从美术知识、技能的编写组织形式来看,教科书编写也有两种逻辑架构形式:一种是直线型的,也就是指美术知识和技能从易到难,不重复出现;另一种则是采用逻辑上升型,美术知识和技能根据年级学段螺旋上升,教学的要求逐渐提高,最后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为例,美术教师在理解不同版本教科书整体编制体系时,可以整体罗列每一册的目录,然后根据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不同的学习领域归类,也可以在不同学习领域下做二次归类,这个二次归类既可以按照主题,也可以按照美术学习的知识点或者技能点来划分。通过这样的一个归类整理,对美术教科书整体编写内容一目了然。只有全面、整体地理解教科书后,才可以根据其他逻辑重新安排教学内容。美术教科书中的内容总是依据一定的逻辑进行安排的,但是这种逻辑不一定适合千差万别的教学情况,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美术教学的理解灵活地调整或者设计自己的逻辑。比如,频繁地变换工具和材料可能会使学生忘记携带和难以准备,增加授课的难度。为此,美术教师可以将一些使用同一材料的美术学习活动集中在一起,比如将一个学期的版画内容或者国画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中,这样可以提高画材使用的有效性。整体理解教科书是活用教科书的基础,不了解教科书的活用是没有基础的乱用,必然偏离正确使用教科书的轨道。

三、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教学要素

(一)美术教科书中的教学要素

美术教科书中的教学要素一般包含了课题、教学目标、课文、范图、提示语、学习建议等。课题一般以主题形式呈现,如“向日葵”“来来往往的车辆”“瓶子变个样”等;也有直接以美术语言点出要学习的内容,如“中国的传世名作”“木版年画”“做做陶艺”等。教学目标一般是隐含在课文中的,也有教科书直接有教学目标的提示,如浙美版的美术教科书在课题右边用比较精练的语言列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范图是美术教科书中最重要的要素,图就是美术教科书的“语言”,是视觉的语言。教科书中的范图包括生活情境图、美术作品图、辅助认知图、方法步骤图、学生作业图、学生活动图等。提示语包括提问、小知识、提示、想一想等,在美术教材中通常会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想一想”“提示”等方式插入许多提示语,用来要求学生展开讨论并尝试创作,还会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绘画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与技巧,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活用美术教科书中的教学要素

1.强化学习目标。每一课的 “学习目标”,既有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又重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还有对美术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的提示,其目的是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有明确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紧紧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围绕重点,结合每课实际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为了能准确把握这些学习目标,教师还可对照“学习建议”来理解。因为,教材编写一般是围绕学习目标来展开的,最后总要落实到学习建议上。因此,“学习建议”就是用来检验“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的,尤其是一些关涉知识性内容和技能型体验的教学目标。

2.以问题为纽带。每课的结构一般为“课题—学习目标—提出问题—提供作品范例及教学辅助图—提示—学习建议及延伸”。这种结构和体例的安排,遵循了学生美术学习的规律,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纽带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感到困难的往往是该如何设问。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当充分体现其教学意图,并且有助于教学活动朝着既定方向发展。例如在课题导入阶段,教师的问题设计就应当考虑如何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自己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其探究欲望,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究,以成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视觉资源,强化审美欣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视觉资源,因为美术教材本身就是好的教学内容,它的版面设计、范图选用等,更可以作为一种隐性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教材中所呈现的示范作品,尤其是一些中国传统艺术,图片精美,强化视觉冲击,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无须过多依赖多媒体设备,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高品质的图片,直接影响并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多角度拓展教科书关联

用好教科书必须注重教科书的关联性。任何教科书都不是脱离实际而真空存在的,它一定和生活发生密切的关联。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沉浸在情境中学习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闭环。教科书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与时代关联、与地方资源关联、与学生实际关联三方面。

(一)加强教科书与时代的关联

与时代的关联,主要因为教科书内容相比较于社会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如浙美版的八年级《现代生活的视觉语言》一课,教科书编写时还没有举办北京奥运会,出现的标志还是中国申奥标志。因此,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后的美术课中,教师就可以将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补充为教学内容。与时代内容关联,是教科书内容拓展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加强教科书与地方资源的关联

与地方资源关联,是指结合地方课程资源,特别是可以活用传统文化课题。浙美版的教科书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中国结、十二生肖、端午节、节日徽标、迎春祈福等,应该说都是一些“活态化”的传统文化。编者在选择这些题材时,特别注重现实生活与这些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应该体现浓厚的地域色彩。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结合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对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考察研究,然后将教材内容和所收集整理的其他材料进行有效整合、统筹组织,设计并实施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加强教科书与学生实际的关联

与学生实际关联,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创造性地用活教材。如在教学顺序上,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在作业上尽可能将个体作业转变成集体作业,在内容上,加入自编的校本教学内容。

五、构建个性化的数字教学资源

21世纪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教育传播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对其他领域,教科书本体因其面对的受众广,在数字化实践尝试中趋向保守。但是数字时代的学习方式为美术教科书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路径和方法,那就是以海量的数字教学资源支撑教科书的应用。

所谓数字教学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态存储的教学资源总和。美术数字教学资源除了图片、文字,还包括音频、视频、动画等。音频、视频的教学资源尤其体现了当下数字时代学习的特点,将静态的教科书所不能呈现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有《日落》一课,教科书中只能呈现落日景象的图片,利用数字资源,就可以将日落时分的动态影像展示给学生,可以加深学生的视觉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用好美术教科书,仅仅依赖网络搜索引擎来找寻相关的数字资源是不够的。网络上的数字资源浩如大海,在搜索的过程中,往往会事倍功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材版本以及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字教学资源。这样的数字教学资源和教学结合的紧密度高,和具体教学环境关联性强,比如可以将教师示范步骤、学生的作业等建成专属教师自己的个性化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是用好美术教科书的有力保障。

理想境界的美术教学,教师处于核心位置,一切教学软硬件都从属于教师,教科书也不例外,甚至有学者提出美术教学可以不需要教科书。但是当下的中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考虑到我国师资队伍现状以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现阶段还不可能将教科书降到与普通学习资料同等的地位,甚至弃之不用。因此,高质量的美术教科书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用好美术教科书,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能以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捷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月茹.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管慧勇.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验教科书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8(2).

[4]叶怡妲.利用教材“提示语”提高教学效率的探究——以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J].中国美术教育,2016(2).

[5]吴丽进.对小学课堂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J].时代教育,2009(3).

[6]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310000

美术教科研心得体会 第5篇

美术组

教科研工作计划

福州市江南水都小学

2013年9月1日

2013—2014学第一学期美术组教科研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校总体工作安排,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为课堂教学引领道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日常工作中,要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加强对本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抓好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开展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组织并开展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并落到实处,为提高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工作。

二、本学期的任务目标

(一)通过常规月查督促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做到按表上课,不使美术教学成为虚设,而使美术教学落到实处。

1.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教师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2.优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模式。创造性的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力求形式多样,重视和强化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展开研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的赏析、研讨、观

摩优秀教学录象等活动。

3.加大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以新的教改理念指导美术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强化年青教师的业务培养和提高。计划组织好组内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等活动。

4.积极围绕美术学科各学段确立的创新、实践类教研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严格请假制度,每单周集体备课所有人员无特殊原因必须参加。并作好每次的活动纪录,材料整理。

(二)积极围绕美术课程开展美术活动培养优秀人才。

1.通过各种美术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能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并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2.终生学习的意识: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新时代要求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本组教师必须掌握自制设计课件的能力。上组内研究课必须使用自制的课件和教学挂图。并能协助学校参与校园网站的设计与使用,提高自身水平。

3.通过课内教学活动和组织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一批美术特长生,以点带面足以带动其他学生学好美术,从而全面提

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方法和措施

1.根据教导处的教学要求,并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杜绝不备课而上课的现象,使美术教学能正常开展。

3.通过听评课和研讨会,促进全体美术教师的经验和信息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励美术教师充分利用美术室现有模具和自制教具进行教学,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5.合本校实际情况,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6.建美术兴趣小组并积极开展好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

四、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收缴美术教学计划。

2.重组校美术兴趣小组

3.学生参加中秋节手抄报活动。

十月份:

1.校第五届安全手抄报活动。

2.美术研讨观摩课及研讨活动。十一月份:

1.美术组片段教学比武。

2.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十二月份

1.元旦联欢会会美术作品展示。

2.族谱比赛方案制定。

一月份

小学美术科研组工作总结 第6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1、学习新课改,把握教改动向。全体美术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有关书籍,进一步端正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明确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教研组征订了《中国美术教育》、《少儿美术》、《中小学美术教育》等专业杂志,课余时间经常钻研、探讨,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

3、美术教师理论与专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提高教学素质的同时,加强美术专业的提高。

二、抓好教学质量检测 积极参加教研组评优活动

根据上级下发的教学质量检测标准,我组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反思,从基础入手,重新回顾以往制定的低、中、高学年段的教学重点,补充不足,重新在教学中检验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课课检、课课练、课课学的习惯,为参加教研组评优活动打基础。虽然我校在参加教研组评优活动中,硬件有一定的不足,但在这方面我校也在积极的努力,加强硬件的配备和提高,我们也在按照优秀教研组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评优活动做着积极的努力。

三、抓好学科教学常规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美术教师在学期初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排出教具、学具及使用日期,平时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学生带好学具,期末写好小结。

2、这学期,在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论。通过学习,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潜能和个性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并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3、积极辅助学校开展特色粘贴画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四、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探索新颖的美术教法。

1、新的课程理念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摈弃那种无视学生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做法。我们在教学中把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轻松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通过探究与发展,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性能,再综合各种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我们在教学中认识到,美术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艺术化。

四、其他工作

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我们组的全体教师不仅能够认真的完成了各自的教学任务,而且还不断帮助各位教师,做到“有求必应”; 完成了每个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到“随叫随到”。无论是不是我们分内的工作,我们都毫无怨言的去完成。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虽然没有大的成绩,可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勤劳工作的印记。不需要回报,只希望得到大家和领导的认可。

上一篇:再见老同桌作文下一篇:辅导员工作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