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国学朗诵

2024-09-16

小学经典国学朗诵(精选14篇)

小学经典国学朗诵 第1篇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小学经典国学朗诵 第2篇

菩萨蛮 张 先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论小学语文国学经典阅读 第3篇

一、初识经典, 让孩子喜欢阅读

1. 唐诗宋词, 走进一个诗意的世界

“熟读唐诗300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 正因为它的简洁明了, 朗朗上口, 而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洗礼, 唐诗宋词, 以它独特的魅力,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 独树一帜, 源远流长,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 我们有责任, 也有义务, 将这些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并发扬光大, 在初始阶段, 我们只要让孩子一遍遍反复地读, 引导他们都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感受诗词中蕴含的美好画面和情感。

2. 国学经典, 感悟一种教育情怀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也许你经常在课堂上和课外听到充满稚气的朗读声。不错, 它们作为我国的国学经典, 早已被语文教师列入孩子们的第一本阅读书目, 放在了班级书架, 放进了孩子的书包。早自修时, 伴着窗外射进来的缕缕阳光, 孩子们美美地读着它;课间, 作业完成了, 孩子们又拿出它, 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朗诵着;放学后, 走在回家的路上, 孩子们还背着它,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它一直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书中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是非善恶、学会了感恩父母、懂得了为人基本道理。读着它们, 孩子们慢慢懂事, 慢慢成长。从一二年级的《百家姓》《千字文》再到高年级的《大学》《中庸》, 一路走来, 他们阅读着, 快乐着。

3. 四大名著, 见证一种历史变迁

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 其中的人物更是影响深远,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 如果真要把这几本名著一一看一下来, 是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的。所以在看《红楼梦》之前我精心设计的一节大导读课。以“刘姥姥出进大观园”作为重点的阅读内容, 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之后, 还让学生了解此书以“贾, 史, 王, 薛”四大家族荣辱兴衰的描写, 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 包容万象, 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蕴藏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 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教师边引导, 边和孩子们一起读, 原本很难读的名著没多久就被大家“攻克”了, 在此基础上, 学生接着读完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二、走进经典, 让孩子期待阅读

1. 课前导读——以情激趣, 以趣诱知

五年级下册学生再次接触到了宋词。“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读着读着, 一幅幅清新、朴实的农家生活画面真实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眼前。从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里, 我知道, 他们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上课开始, 我这样引导, 孩子们, 今天大诗人辛弃疾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的一户农家小院, 那儿风景秀丽, 空气清新, 长满青草的小溪边有一座茅草屋, 那一家人的生活是如此恬静, 如此安逸, 想去看看吗?“想!”孩子们, 异口同声, 美妙的课堂之旅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2. 课中延趣———举一反三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挂”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地描绘出远望瀑布的壮丽景象。教学过程中, 可先让学生读读全诗, 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读到“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诗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这是一种怎样的画面?请学生说说“挂”字的近义词, 在进行比较的体会, 然后质疑李白为什么要“挂”而不用“流”和“悬”呢?学生们各抒己见, 但始终没有领会。这时, 再给学生播放一段录像: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峰顶端喷涌而下, 犹如白练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 胜似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此逼真的画面, 能很快将学生带入意境, 相信学生的精神也会因这奔腾不息的庐山瀑布而振奋。

3. 课后留趣——内外结合, 兴趣盎然

四大名著在我国一直备受青睐, 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 可以说是历久弥新。小学五年级下册, 就安排了四大名著的阅读材料, 《西游记》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 所以在教学《猴王出世》一文时,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特别浓厚零。文章结尾, 因石猴为众猴寻得“水帘洞”这一安身之处, 得到众猴拥戴, 乘称作“美猴王”。学到这儿, 一个顽皮、机灵、勇敢的猴王形象跃然纸上, 深受学生喜爱。这时, 我顺水推舟, 说道:“这个故事, 只是《西游记》的一个开头, 它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魅力可不仅仅在此哦, 像‘大闹天空’, ‘大战红孩儿’‘三打白骨精’等, 都是不朽的名篇。如果大家想看, 我们何不利用图书馆这一资源, 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呢!”经我提醒, 中午图书馆员就为大家借来了《西游记》, 一拿到手, 都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

总之,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使学生掌握了自行阅读, 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

摘要:本文从“初识经典, 让孩子喜欢阅读”, “走进经典, 让孩子期待阅读”, 这两个方面来论述阅读国学经典的有益之处。通过经典阅读, 引领学生走进沉积了5000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 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 “享受经典, 沐浴书香”。

小学阶段扎实推进国学经典诵读 第4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时间;形式;背诵

一、6~12岁左右的少年适合读哪些国学经典

一部五千年中国文化史,儒释道三家,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因为孔孟更入世一些,他们讲的多是人情世故,语言也更为朴实,文风也更为扎实,更适合孩子。都要以人为本。讲孝道,讲师道,讲仁爱,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国学的,最宜从蒙学读物学起。根据儿童心理认知特点以及年龄特点蒙学读本《三百千》《幼学琼林》《笠翁对韵》等。如果之前接触过蒙学经典,可以渐进到“四书五经”及“老庄”。

二、怎样读国学经典

1.时间

每天十五分钟左右读起,循序渐进。可以早读、午读时间,可以是自习闲暇,可以是在家里亲子共读。重要的还是培养坚持的韧性。这样的安排是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理解能力,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童就在这一步步的积累中拓宽自己的“见识”,吸取人生的智慧,形成丰富的“文化教养”。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感悟。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是在大量阅读、背诵、积累、运用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2.形式

多彩的活动,培植诵读经典的兴趣通过设计不同的朗读方式,或快或慢,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低吟浅唱,就是师生对国学经典的语言、节奏、情感交融的过程;诵读理解后,再引导学生讲经典故事、编经典故事、演经典故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画经典,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或者插图;演经典,表演展示、内化了学生学习的所得。当学生有创意地把国学的精髓部分用“读、唱、讲、品、书”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时,国学经典便如音乐般流入每个学生的心田,营造了更浓厚的诵读氛围。

3.关于背诵

如果一味强调让孩子背诵,孩子压力大,在短期内记下了,但时间一久又忘了。不如让学生在轻松、安定、愉快的状态下多读、熟读、常读、长读,水到渠成,背的结果自然就实现了。

我国优秀的古典国学经文意存高远,它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诵读国学经典,就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长期坚持诵读的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深邃,习作充满意趣;对人文、历史见识广博,谈吐不凡;蒙童养正,熏陶品格,培养意志。

参考文献:

黄亢美.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小学生国学经典朗诵 第5篇

醉垂鞭 张 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 第6篇

梅、兰、竹、菊,号称花中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纳芳尽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赵以夫《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事当时林下香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梅兰竹菊·蒙汉良书[2]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杜牧《题新竹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菊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陈毅《幽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

花》.著名画家张大林教授全国政协礼堂作品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 卜算子 咏梅》.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广群芳谱 清 刘灏(最初是《种兰》苏辙写的)《中华,中华》柯岩这一片土地叫中华,这一片碧波叫中华,这一片彩云叫中华,中华,中华,我们慈祥的母亲,我们可爱的家,我们胸中沸腾的热血,我们心中璀璨的宝石花。喊一声中华啊,情如

泉涌;喊一声中华啊,泪如雨洒。我们曾遭凌辱、奴役、践踏,战斗的旗帜在硝烟中高挂;

我们曾被封锁、禁运、制裁,高昂的头颅从不低下。爱中华,是血脉相连的爱,从来掺不得

半分虚假。爱你的三山五岳、江海湖泽,爱你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爱你的诗词歌赋、诸

子百家,爱你的宫殿城阙、石窟宝塔,爱你的松柏杨柳、梅兰竹菊,爱你的江南春雨、塞北

雪花。爱中华啊是梦魂萦绕的爱,请看亿万儿女彩笔绘新画:工人迎涛涛洪峰挺身筑大堤,炉前拼搏高温不知有冬夏,农民抗旱抗涝汗水化金谷,扬尽晒干一片忠心交国家;战士海南

高脚屋里日夜伴波涛,雪山上餐风露宿守边卡;知识分子千山万水寻宝藏,课桌前熬白了多

少黑发!真正爱中华,把血肉之躯铸长城,化做人民英雄纪念碑,朝阳下一朵胜利花。真正

爱中华,默默奉献甘当砖和瓦,筑起人民共和国,我们共同的千秋大厦!灿烂的蓝图已铺开,让我们用忠诚与爱装点它,让我们用汗水与热血,描绘它,绘一幅万里锦绣黄土地,绘一幅

国学经典朗诵 第7篇

甲:中华古诗词赞美壮丽河山,抒发豪情壮志。《望庐山瀑布》 生合:《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甲:提起乡村美景,大家都会联想到小山,绿水,亭台,小桥,白鹅,好一派田园风光。《一去二三里》 生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甲:碧绿的荷叶,自由嬉戏的鱼儿。乙:采莲女孩温润柔美的歌声。

生合: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甲:雪白的毛,红色的掌。

乙:在绿水中拨起清澈的水波。生合:《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甲:黄鹂在翠绿的柳间鸣叫,乙:白鹭在蔚蓝的天空高飞,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唐 杜甫 甲:夜已深,月光皎洁 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生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 李白 甲:小草青青,乙:但意志顽强。生合:《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甲:一粒米,一滴汗,乙:无不包含着农民的辛苦

生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甲:豆子是寻常之物,古人也可入诗。乙:诗人七步成诗,才思敏捷。生合:《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甲:国学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乙:国学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甲:作为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人 乙: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甲:学知道,明道理

小学经典国学朗诵 第8篇

一、何为国学———国学经典的含义

国学,是属于中国的特有文学。中国国学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用简要明了的文字对人文伦理、道德教育进行深刻的描述,使人们不需要过多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就能明白其中包含的教育理念,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二、用出世之智,做入世之事———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价值及其实践应用

( 一) 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分辨人性的善恶, 还有助于人们日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诵读国学经典,并不需要彻底学会国学经典所包含的所有道理,只要对国学经典进行熟读,在熟读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

( 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应用

1. 志当存高远,有志事竟成———激励学生前进,掌握正确原则

小学生这个群体与步入青年甚至成年的学生群体有所不同,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年龄和心理年龄较为相近,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而且,每个学生又分别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针对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应该把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鼓励和赞美性原则。在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老师要经常对学生鼓励和赞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批评次数甚至不批评学生,让学生渐渐对诵读国学经典甚至学习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

( 2) 差异性原则。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一般情况下都是整个班级一起进行的,但是,学生之间的记忆和思维必然会存在一些差异。对于某篇国学经典,有些学生可能已经能够背诵了,有的学生可能还无法通顺的进行诵读。因此,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老师可以让读的好的同学领读,无法通读的同学跟读,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 3) 模糊性原则。对于诵读的国学经典,老师可以进行大致意思的讲解,不要求小学生对其要表达的含义彻底理解,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不成熟,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国学经典想要表达的大量信息。

( 4) 自主学习性原则。多多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国学经典进行诵读,不局限于课堂、书本上的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如鱼得水。

2. 别类而分门,因材而施教———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内容

不同年纪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对知识的需求种类也是不同的。所以,选取的国学经典要适应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年龄。

一年级正是学生启蒙的最佳时期,应该选择一些启蒙性国学经典。例如,拥有“蒙学之冠”美誉的《三字经》。其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可以让学生学会善意待人。

二年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教育人伦道德的国学经典,例如《弟子规》,其中的“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教育学生要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开始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因此,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国学经典。例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能够教导学生要虚心接受学习,不能认为自己学得好就骄傲自满。

四年级可以让学生阅读《大学》中的节选,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可以让学生懂得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五年级则可以让学生读一些《诗经》《老子》等国学经典中的节选,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情趣。

六年级可以让学生读一些《陋室铭》等短篇的古文,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

3. 春风未开了,却似笑春风———纠正汉字读音,规范学生读法

( 1) 适当选择有拼音标注的书籍。在一到三年级的时候,学生认识的字数较少,因此可以选择一些标明拼音的书籍让学生阅读,规范学生的汉字读音。

( 2) 老师应适当纠正读音。文言文中通假字较多,如“见”字,它通用的是“现”字,属于发现的意思,意思不同,读音也就不同。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诵读前纠正通假字的读音。

( 3) 规范领读。对于一些文言文类的国学经典,有些汉字读音和正常口语读音是不同的,如“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的“常”字读音就和平时有所不同,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常”字语气应该加重,声音适当延长。有一个规范领读的例子,学生们就能轻松掌握阅读的节奏。

4.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设置相关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 1) 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可以将国学经典的内容编成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描述,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 2) 设置情境。小学生的想象力最为丰富,老师可以先将文章内容进行大致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文章的内容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的场景,从而提高学生诵读兴趣。

( 3) 引人入胜。老师可以通过将文章中的内容编成一个情景剧的模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对故事进行演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三、结语

国学经典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对提高学生的认字水平、朗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国学文化素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友爱他人。

摘要:国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国学经典则是整个国学的精髓,国学经典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的智慧结晶。将诵读国学经典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实践应用,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还能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在语文教学中,选择合适小学生的国学经典文章进行诵读,对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都有着巨大的有益影响。通过对国学的含义进行阐述,分析国学经典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探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具体实践方案。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管见 第9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阅读管见;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平时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在平时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人们比较重视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策略的实施,业已开始获取阶段性的成果。窃以为,任何学生都存有诸多的不同,这就是生情。任何班级也存有诸多不同,这就是班情。任何人对学生所运用的阅读国学经典之策略也当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现拙于笔端的是自己对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某些思考,若有不当恳请不吝赐教。

一、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知行统一

应当这样去说,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已经就不是什么一年两年的事儿啦,可以说是从幼儿园即已经开始涉猎比较简单的内容,像图画版的又带有拼音的,孩子们一进幼儿园就已经跟随老师去朗读起来,《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小学生也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但小学生是否就是那样完全意义上的感悟,抑或就是比较理想意义上的熏陶感染?可以说还不是那样的完全。作为教师,让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不应当以小学生的多能背得滚瓜烂熟即为满足。我们还需要从学生人格意义上的精神成长之哲学角度多多进行思考。譬如,在相关小学已经开始思考和实践着小学生的哲学之课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去利用相关国学经典去寻觅学生哲学意义上的精神支柱,给学生以启迪。国学经典之内容中,有着许许多多关于幸福成分的资源因素,当学生去阅读诸多国学经典时,学生则可以去感悟出国学经典中的许多幸福来。如从幼儿园就开始去朗朗上口进行朗读的《弟子规》,内容上是对儿童言语行动所提出的要求,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其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在小学阶段,虽然学生对《弟子规》是那样的感觉其浅显易懂,但是否就是那样的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孝弟仁爱?还是没有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实现着知和行的统一。

二、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读悟统一

在平时学生的国学经典的阅读中,我们似乎在做着一个比较过于倾向性的工作,一般都是在让学生比较自由地读着,总以学生能够去背熟多少方面的国学经典之内容即为满足,不少学生虽然读在嘴上,而且可以说是那样的烂熟于心。任其教师怎样去抽查,点到哪个学生也就能够背熟哪段给大家听,看似令人比较心悦诚服。但学生能够基本感悟那国学经典了吗?应当可以说是近乎没有。从一定角度讲,现在要求小学生能够完全感悟国学经典是不应该的,但所有的都是小学生的囫囵吞枣也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值得。窃以为,小学生的国学经典的阅读当应思考学生的读悟统一,我们所理解的小学生之国学经典的阅读,不要完全去求量,而要去求一定的质,最好当是量质的完美结合,既要求得相当的量,又要求得比较完美的质。因为小学生已经开始具备比较具有感悟经典之潜质的发挥,他们一旦开始感悟经典之经典含义,那将会显得越发不可收拾地去感悟所阅读到的经典,也许不仅仅就是去弘扬经典,且也完全有可能在欣赏鉴别经典的基础上去批判经典。譬如笔者在让学生阅读那《七步诗》时,应当说,我们是不可能去想到学生会对《七步诗》有任何意义上的反感的,因为那诗可以说是相当的言恳意切。但有学生开始产生这样的怀疑,一个皇帝要其为臣之兄怎样不就怎样,何苦让其言诗呢?什么借口都是可以去找的。应当说,小学生能够感悟到这样的地步着实很不简单。我们不求学生去批判国学经典,但真实意义上的自主阅读基础上的感悟还应当是极为需要的。

三、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悟成统一

何谓悟成统一?这里的“悟成”也许人们认为这是生造的一个词语,请允许笔者在这里做个生造匠,但是可以做如此解释,“悟成”就是感悟成功的略写。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悟成统一就是力图让学生也能够去感悟成功,力求让一个个学生有感悟就有其成功。让小学生能够感悟成功,作为教师不能去作壁上观,需多为学生的感悟成功进行一定的思考,尤其能够促成学生的感悟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生只要有着或者就是有了自己阅读感悟的心得,恐怕都不应当就让我们去予以轻易否定的,小孩子定有小孩子的思想,小孩子的思想也完全具有其自身的或者就是公认的道理,只不过是这些道理还没有让我们去发现罢了。还以让学生去感悟《七步诗》为例,说实在的,在网上曾看过郭沫若先生的《反七步诗》,当时不以为奇,也没有去细看,反认为那是文人之舞文弄墨罢了。当学生存有如此感悟时,笔者特地进行了百度,还真百度出结果《反七步诗》是这样写的“煮豆燃豆萁,豆熟箕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再将其进行仔细辨考,又继续进行百度,则发现郭老对此所进行的考辨更具实在意义。但也比较理想地发现,学生也有和郭老“英雄所见略同”之意味儿。当将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去欣赏时,无论是学生中的发现者还是未发现者都是那样的洋洋喜气,因为学生中有获取成功的,因为学生也在期望着今后自己多出现感悟的成功。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应当是永远都思考不尽的。作为教师既需要思考大语文环境建设下学生之国学经典的阅读,又需要思考小学哲学课堂教学乃至相关哲学课程的建设前提下学生之国学经典的阅读。当我们的学生能够置身于国学经典的愉悦阅读感悟之氛围中时,作为我们的教师有谁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常莉.论国学经典教育——引经典入课堂[J].考试周刊,2013(22).

[2]刘浩辉.倡导国学经典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4).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国学经典朗诵稿 第10篇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芼[ mào ]:有选择之意。 荇菜:水草名。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注:

葛:植物名。 覃:借作藤。 濩[ hùo ]:煮。

綌[ xì ]:粗葛布。 斁[ yì ]:厌。

絺[ chī ]:细葛布。

卷 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

卷耳:野菜菜名,嫩苗可当菜吃。

寘[ zhì ]:放置。 陟:登高。

痡[ pǔ ]:义同瘏。

隤[ túi ]:隤=颓;虺隤[ hūi tūi ]:疲惫。

罍[lěi]:酒尊。 兕觥:犀牛角制的大酒杯。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

瘏[ tú ]:疲病。 砠[ jū ]:有土有石的山丘。

樛 木

南有樛木,葛藟系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注:

樛[ jīu ]:乔木的树枝下垂。

藟[ lěi ]:葛类。 福履:福禄也。

螽 斯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

螽[ zhōng ]:蝈蝈。 诜诜:音申,多也。

薨薨:音轰,形容螽的齐鸣。

蛰:音知,和集也。

桃 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夭夭:木少盛貌。 于归:指姑娘出嫁。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方案 第11篇

一、目的与意义: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国学”博大精深,国学所蕴涵的关于人本的关怀、人性的向善,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凝聚和责任,关于坚忍、刻苦、拼搏和进取等文化精神实质。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二、国学教育目标:

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

三、经典诵读内容

诵读《三字经》及《小学生必背古诗》前20首

四、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为了使活动能更好的展开,提出如下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阅读课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

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各班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3.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4.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五、活动流程

1.班主任致辞

2.诵读展示

3.投票评奖

4.班主任对本次活动做总结

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主持词 第12篇

A: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A: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

B:漫过时间的河堤,海角天涯,仿佛就在眼前。

A: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B: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A: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B: 火红的青春,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A: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通过诗歌,我们知道了该如何认真学习。B: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通过三字经,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A:今天,在这里举行“勤学悦读,修身洁行”经典诵读活动, 让我们和经典诗歌一起(合)----神采飞扬!

B:今天我们邀请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做评委,他们是老师师……..B:让我们以掌声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A: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比赛规则:主要从演讲效果7分、精神面貌2分、演讲材料1分三部分对演讲选手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参赛选手最后得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结果取小数点后两位。

C:下面我来宣读一下演讲比赛秩序表…..B: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学校领导致开幕词。

A:感谢

合:石峡湾中心小学“传承文明、诵读经典”诵读活动正式开始!

A: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第1位参赛选手,来自石硖湾学区的 李校长,他带给我们的是《 中国梦》。

B:请评委亮分…...下面是 江红》。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号选手 班 何志盼 带来的《将进酒》。

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2 号选手何丽娟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4号

五年级全体同学带来的《月是故乡明》诗歌串烧。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号选手 何志盼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由王俊玲、梁忠老师 带来的《我们的中国梦》。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4 号 五年级全体同学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6号选手四年级李承泽 带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5 号组合王俊玲、梁忠老师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7号选手三年级 何京锡带来的《今日歌》。

手二 年级 张佳盈带来的《满江红》。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7 号选手 何京锡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9号一 年级 全体同学 带来的 《三字经》选段。

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8 号选手张佳盈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10 号选手 马文娟老师带来的 《沁园春·长沙》。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一年级全体同学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选手 六·一 班韩春月带来的 《孟子(节选)》。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10 号 马文娟老师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12号 六·二 班全体同学带来的 《沁园春·雪》。

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11 号选手 韩春月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13 号选手

五 年级张婷带来的 《如梦令》。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号 六·二 班全体同学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号组合 李睿、梁忠老师 带来的《美哉诗经》。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13 号选手 张婷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15 号四 年级 全体同学带来的《少年中国说》。

号选手 三 年级 张广乐带来的 《明日歌》。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年级)。下面请欣赏选手一年级 李艳玲带来的 《登鹳雀楼》。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16 号选手 张广乐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18 号肖桃霞老师 带来的《感恩的心》。

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号选手 李艳玲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级 全体同学 带来的 《古诗五首》。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18 号选手 肖桃霞老师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20 号选手 三 年级付婷带来的《诫子书》。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19 号 二年级 全体同学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21 号选手 六·一 班全体同学 带来的 《诫子书》。

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付婷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六·二 班 李艳娜 带来的 《陋室铭》。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21 号 六·一 班全体同学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23 号选手 五年级 王炜杰 带来的 《满江红》。

李机灵老师 带来的 《点燃一盏心灯》。

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23 号选手 王炜杰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25 号选手 四年级 王智宏带来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24 号 李机灵老师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26 号三年级 全体同学 带来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分,王智宏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号选手剡湘栋 带来的 《明日歌》。

A: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26 号 三年级 全体同学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28号选手 一 年级 马少霞 带来的 《古朗月行》。

B: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27 号 剡湘栋 的最后得分是()。下面请欣赏 29号梁忠老师 带来的 《雪》。

C:请评委亮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马少霞 的最后得分是()。

B:去掉一个最高分()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分,号 老师的最后得分是()。

C:所有参赛选手的精彩朗诵至此告一段落,让我们耐心等待结果的揭晓。

A:下面请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各班班主任组织同学们稍作休息。

B: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评委组组长宣布比赛结果。

C:请学校领导给优胜的集体和个人颁奖。

A:掌声响起来吧(停顿),让我们用激情向他们祝贺,向我们祝贺。C: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停顿),欢迎学校领导何校长为本次活动做总结致辞,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结束语)

A:中华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C:不读诗、不赏诗、不爱诗的人心灵是荒芜的,不读诗、不赏诗、不爱诗的民族文化是单薄的。

A: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C: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A: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C: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A:在这盛世歌声,欢欣鼓舞之时,我们感叹时间的匆匆。

C:感谢所有同学们的精彩演出;感谢所有老师的积极参与。

A: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C: 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做一名感情丰富,心灵高尚,会生活、懂生活、爱生活的人,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管见 第13篇

一、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知行统一

应当这样去说,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已经就不是什么一年两年的事儿啦, 可以说是从幼儿园即已经开始涉猎比较简单的内容, 像图画版的又带有拼音的, 孩子们一进幼儿园就已经跟随老师去朗读起来,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小学生也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但小学生是否就是那样完全意义上的感悟, 抑或就是比较理想意义上的熏陶感染?可以说还不是那样的完全。作为教师, 让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 不应当以小学生的多能背得滚瓜烂熟即为满足。我们还需要从学生人格意义上的精神成长之哲学角度多多进行思考。譬如, 在相关小学已经开始思考和实践着小学生的哲学之课程, 那么, 我们就可以去利用相关国学经典去寻觅学生哲学意义上的精神支柱, 给学生以启迪。国学经典之内容中, 有着许许多多关于幸福成分的资源因素, 当学生去阅读诸多国学经典时, 学生则可以去感悟出国学经典中的许多幸福来。如从幼儿园就开始去朗朗上口进行朗读的《弟子规》, 内容上是对儿童言语行动所提出的要求, 教以应该怎样待人处世。其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 在小学阶段, 虽然学生对《弟子规》是那样的感觉其浅显易懂, 但是否就是那样的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孝弟仁爱?还是没有的,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实现着知和行的统一。

二、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读悟统一

在平时学生的国学经典的阅读中, 我们似乎在做着一个比较过于倾向性的工作, 一般都是在让学生比较自由地读着, 总以学生能够去背熟多少方面的国学经典之内容即为满足, 不少学生虽然读在嘴上, 而且可以说是那样的烂熟于心。任其教师怎样去抽查, 点到哪个学生也就能够背熟哪段给大家听, 看似令人比较心悦诚服。但学生能够基本感悟那国学经典了吗?应当可以说是近乎没有。从一定角度讲, 现在要求小学生能够完全感悟国学经典是不应该的, 但所有的都是小学生的囫囵吞枣也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值得。窃以为, 小学生的国学经典的阅读当应思考学生的读悟统一, 我们所理解的小学生之国学经典的阅读, 不要完全去求量, 而要去求一定的质, 最好当是量质的完美结合, 既要求得相当的量, 又要求得比较完美的质。因为小学生已经开始具备比较具有感悟经典之潜质的发挥, 他们一旦开始感悟经典之经典含义, 那将会显得越发不可收拾地去感悟所阅读到的经典, 也许不仅仅就是去弘扬经典, 且也完全有可能在欣赏鉴别经典的基础上去批判经典。譬如笔者在让学生阅读那《七步诗》时, 应当说, 我们是不可能去想到学生会对《七步诗》有任何意义上的反感的, 因为那诗可以说是相当的言恳意切。 但有学生开始产生这样的怀疑, 一个皇帝要其为臣之兄怎样不就怎样, 何苦让其言诗呢?什么借口都是可以去找的。应当说, 小学生能够感悟到这样的地步着实很不简单。我们不求学生去批判国学经典, 但真实意义上的自主阅读基础上的感悟还应当是极为需要的。

三、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悟成统一

何谓悟成统一?这里的“悟成”也许人们认为这是生造的一个词语, 请允许笔者在这里做个生造匠, 但是可以做如此解释, “悟成”就是感悟成功的略写。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需思考学生的悟成统一就是力图让学生也能够去感悟成功, 力求让一个个学生有感悟就有其成功。让小学生能够感悟成功, 作为教师不能去作壁上观, 需多为学生的感悟成功进行一定的思考, 尤其能够促成学生的感悟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小学生只要有着或者就是有了自己阅读感悟的心得, 恐怕都不应当就让我们去予以轻易否定的, 小孩子定有小孩子的思想, 小孩子的思想也完全具有其自身的或者就是公认的道理, 只不过是这些道理还没有让我们去发现罢了。还以让学生去感悟《七步诗》为例, 说实在的, 在网上曾看过郭沫若先生的《反七步诗》, 当时不以为奇, 也没有去细看, 反认为那是文人之舞文弄墨罢了。当学生存有如此感悟时, 笔者特地进行了百度, 还真百度出结果《反七步诗》是这样写的“煮豆燃豆萁, 豆熟箕已灰。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 缘何甘自毁?” 再将其进行仔细辨考, 又继续进行百度, 则发现郭老对此所进行的考辨更具实在意义。但也比较理想地发现, 学生也有和郭老“英雄所见略同”之意味儿。当将相关内容呈现给学生去欣赏时, 无论是学生中的发现者还是未发现者都是那样的洋洋喜气, 因为学生中有获取成功的, 因为学生也在期望着今后自己多出现感悟的成功。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应当是永远都思考不尽的。作为教师既需要思考大语文环境建设下学生之国学经典的阅读, 又需要思考小学哲学课堂教学乃至相关哲学课程的建设前提下学生之国学经典的阅读。当我们的学生能够置身于国学经典的愉悦阅读感悟之氛围中时, 作为我们的教师有谁不亦乐乎?

摘要: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 已经是人们所热议的话题。为了学生精神意义的成长, 人们多在学生阅读之策略上做出比较深刻的思考和认真的探求。本文对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相关思考, 希望能够对同行有一定意义上的启迪。

关键词:国学经典,阅读管见,策略思考

参考文献

[1]常莉.论国学经典教育——引经典入课堂[J].考试周刊, 2013 (22) .

[2]刘浩辉.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09 (4) .

小学生如何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第14篇

小学生怎样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键在于强记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在于积累、传承、弘扬国学经典文化精髓。小学生缺乏古汉语知识,很难理解国学经典中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正处于记忆力黄金时期的特点,把时间还给孩子,把重心放在诵读和背诵上,引导他们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博闻强识,让他们大量地存储国学经典篇目,完成量的积累。

一名小学毕业多年的学生对我说:“小学时诵读‘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这句话,只是朦朦胧胧地知道字面意思,不能深刻体会其含义。后来,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常常要面临取舍问题,逼着自己做出选择,渐渐地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它与‘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指导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犹如播下文明的种子,期待着未来的收获。这些种子会慢慢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我们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成就了孩子们一生的发展与幸福。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组织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教师用国学经典的精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用国学中的知识引导学生改善言行举止。如用儒家的仁、孝、礼、义、信等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的好习惯;以道家的清静、淡泊、和谐、自然等精神,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格修养。

国学经典中有大量的名言警句,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寄寓传统的美德,或彰显母语的魅力,这些句子或对仗工整,或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容易理解并便于记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背诵、体会、效仿,以此启迪学生,弘扬传统美德。

此外,我们还可以编排文艺节目,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表演中去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如,我班的学生在近几年的国学经典朗诵活动课上,自编自导了《南辕北辙》《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等节目,学生竞相展示才艺,在表演中收获了快乐。

三、榜样示范引领

要开展好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教师就必须掌握更多的国学经典内容,从而体现良好的言行风范,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诵读不是将学生诵读的内容先行备课,而是把握国学经典的核心精神,有选择地进行诵读。近几年我一直在研读《孟子》《老子》《三字经》《弟子规》等书,每次研读我都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在诵读的同时,要自觉地感悟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改善自己的言行,从而在学生面前展示良好的师德、文雅的语言和优雅的体态。

四、尊重经典

有的老师和家长担心,国学经典中有些内容体现出封建色彩或统治阶级的功利思想,对学生身心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担忧可以理解,如何处理好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也是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国学诵读的一个重要环节。打个比喻,打开了窗户,我们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但同时进来了几只苍蝇。难道我们就再也不打开窗户了吗?不,我们既要呼吸新鲜空气,又要截住趁机而入的苍蝇,所以我们给窗户加了窗纱。我们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应该进行如下处理。

1.必须诵读经典原著,不必躲躲闪闪。这样能整体把握其原著面貌,又体现出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尊重。不同朝代著作中的所谓糟粕内容都有其历史的原因,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这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上一篇:大学生从严治党心得_大学生学习从严治党心得体会下一篇:美术示范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