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2024-09-17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精选9篇)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第1篇

劝学(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建陵中学教师备课用纸

(年9月19日备9月20日授)

课题 《劝学》教案

课型 讲授、自学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掌握积累课文中文言虚实词、古今字和通假字。

教学

重点

难点 1、探究词义,

2、学习比喻论证等的方法

教具

准备

要学--怎么学:从师而学

阅读经典

思考创新

作业

布置 1、背诵全文

2、翻译重点语句

3、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第一教时:

1.朗读,画出疑问处

教师作朗读提示:

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

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

/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

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

点符号的停顿来读。

2.交流

3.学生翻译

4.整理字词句式

(1)实词:劝、已、中、就、励、疾、彰、假、致、绝、兴、功、舍、一、

躁;虚词:于、而、焉

(2)通假字:揉、知、暴、有、生

(3)词类活用:日、水、上、下、高

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形容词作名词:登高而招

(4)古今译义:博学、用心、爪牙、寄托

(5)句式

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倒装句: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介宾短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建陵中学教师备课用纸

(2005年9月19日备9月21日授)

课题 《劝学》教案

课型 讲授、自学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了解本文比喻论证的写法。

3、掌握积累课文中文言虚实词、古今字和通假字。

教学

重点

难点 1、探究词义,

2、学习比喻论证等的方法

教具

准备

计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2个比喻)

改变自己(3个比喻)喻证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5个比喻)道理明白

积累(4个比喻)具体生动

学习的方法、态度:恒心(4个比喻)对比论证深入浅出

专心(2个比喻)

作业

布置 1、背诵全文

2、翻译重点语句

3、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复习字词

(1)《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

“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

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

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为什么要劝学?

(2)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

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

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

自然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

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

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

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

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

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人性恶”之说,是作者劝学之因,学而知之,完善自我。

3、文章的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的?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

教学过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

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

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

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

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

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

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

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

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

“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

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

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

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

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学习的方法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

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

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

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

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

教学过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

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

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

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

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

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4.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

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

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

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

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

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

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

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

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

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

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

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

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

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

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教学过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小结: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

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

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

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

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劝

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

传诵不衰。

六、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完成学习评价。

2.背诵全文。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第2篇

江西省遂川中学语文组 冯小兵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2、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教时:1课时。重点与难点:同1、2点。教法:边读边鉴赏。

教学过程:一、导入。先看两首词:

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唐词)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O洲!

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人。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注释:①斜晖:偏西的阳光。②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③白O洲:长满了白色O花的小洲。

分析:起首两句,记一个怀人的女子早起用心梳洗后,倚着那面临江水的楼,切盼重逢。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眼前已是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故末句,提出肠断之意,余味隽永。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 “过尽”两句,寓情于景。此处女子凝望之投入、凝恨之深重可见一斑,因而人称“千帆”二句“黯然魂消”也。

2、【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其中有几句“想佳人妆楼(yǒng仰慕)望(望: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不但“归楼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②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③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④ 苒苒物华休。⑤ 惟水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⑥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⑦ 想佳人妆楼望,⑧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⑨ 争知我,⑩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⑾

【作者】柳永是宋仁宗朝进士,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在世时不为人重,但因擅长填词,却深受歌妓们的欢迎和赏识,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是当时一大词家,他写下的几篇名阕,境界高绝,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千古传颂。如《雨霖铃》、《八声甘州》等,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所写内容不限于男女风月,尤工羁旅行役,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有相当多的词篇抒写了与歌妓舞女的诚挚恋情, 有部分作品反映了她们悲酸的生活和她们要求过合理生活的愿望。

。【注释】①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词谱》以柳永为正体。九十七字,平韵。 ②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③凄紧:一作“凄惨”。 ④是处:到处,处处。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零落。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翠:一作“绿”。 ⑤苒苒:茂盛的样子。一说,同“冉冉”,犹言“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⑥渺邈:遥远。 ⑦淹留:久留。 ⑧望:凝望。一作“长望”。 ⑨天际识归舟:语出谢I《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⑩争:怎。 ⑾恁:如此,这般。凝愁:凝结不解的深愁。

【品评】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 作者的羁旅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赵令《侯鲭录》引。《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如此着笔,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虽然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中互通款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

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二、简介作者。(见课本注释①)

三、范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五、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分析: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

2、问: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

教师应该写作文教案 第3篇

某市教研室对所属学校进行年度督导检查时, 语文教研员意外发现, 各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没有作文教案。教研员很感奇怪, 在最后的督导检查反馈会上厉声质问语文教师:“作文教案是不是应该写的常规教案?为什么没有作文教案?你没有作文教案怎么开展作文教学?”语文教师听了之后反应强烈:“是啊, 我们从来没写过作文教案!多少年都是这样啊!”“学校也从来没检查过作文教案啊!”“作文教案咋写啊?”

不仅该市, 即便是从全国来看, 语文教师写作文教案的又有几人?长期以来, 语文教师都是这样指导学生作文的:到作文时间了, 教师选一个作文题给学生, 稍微进行一下作文指导, 然后让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作文后, 再进行简单讲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们一直都习惯这样操作, 也没有感觉不合适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完整的作文教案。即便是实施新课程以来, 仍然是这样操作。现在教研员突然提出这个问题, 着实令人深思:教师为何不写作文教案?

二、原因透析

从上世纪使用的《语文教学大纲》到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 在作文方面都是一些政策和理念上的宣示, 缺乏具体的实践路径指向和策略的建构引导, 使语文教师无所参照和依托, 作文教学陷入极度迷茫和散漫的原始状态。就以2002年4月教育部出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为例, 在作文方面进行了九个方面的要求, 主要是:观察生活、感受社会和人生, 负责任地作文, 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观点、内容、感情、思路、选材、结构的相关要求, 正确使用各种表达方式, 语言积累, 作文修改、展示和评价, 作文时间和次数要求等, 而且都是很笼统的目标性描述。至于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大纲中只字未提。再看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 关于“表达与交流”中的“书面作文”方面同样提出九条要求, 主要是:观察生活、生活经历和体验、感受和思考社会和人生, 负责任作文、表达真情实感, 观点、内容、感情、思路、选材、结构的相关要求, 有个性、有创意表达, 正确使用各种表达方式, 语言修炼, 修改文章、展示和评价, 作文时间和字数要求等。和《大纲》相比, 内容雷同。至于“实施建议”是这样描述的:“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热点, 激发作文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作文需要搜集素材, 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 按照要求进行加工, 汇编成册, 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还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 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 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这哪里是教学建议, 除了少有的实践方式的指引外, 更多的则是原则和目标性描述, 根本没有实践路径和策略的具体建构。而且, 没有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又缺乏丰富的教育文化和思想资料作为依托。于是, 广大教师就依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中随意而为, 吃苦流汗不少, 收效却甚微。时间长了, 就心灰意冷, 淡化作文教学了, 更不要说写完整的“作文教案”了。

至今为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推出权威的、有很高实践价值的, 并且为广大教师乐于接受的作文教学实践指导用书。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 面对着新的教育理念和作文理念的提出, 广大教师显得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一些省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开始编写配套的新课程作文教学用书。这些资料, 虽然以课程理念为指导, 对各阶段、各年级的作文有了一个大体的设计和规划, 而且围绕课程目标, 在作文知识、技法和经验上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阐释和举证, 但因为零散、杂碎、粗糙, 实践价值不高, 所以, 教师大多不用。作文指导上, 仍然是各敲各的锣、各吹各的号。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很难有统一的安排和总体规划。有些教师在学生学习初始阶段, 干脆就不让学生写作或者少量写作, 在大考来临之际, 就推出一些“套路”或“模式”, 让学生强化写作。提起作文, 教师叫累, 学生喊苦。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作文指导方面的真实情况和上世纪的情况没有大的区别, 广大语文教师仍然沿用的是原先的一套作文指导策略, 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实质性改善。

专家、学者脱离实际、高谈阔论, 引领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一线的名家、名师的实践经验个性化的成分居多, 不能从本质上诠释作文指导的规律和路径, 教学缺乏有很高实践价值的作文经验资料。长期以来, 一些专家、学者经常居于“云端”, 手捧“天书”, 传递着一些“理念”和“术语”, “高谈阔论”一些“规律”“本质”“意蕴”等, 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向和策略建构, 让一线的教师如坠十里迷雾之中。当然, 也有一些一线教师在自己大量的实践基础上, 总结出了一些对他本人来说是有效的“模式”和“策略”, 但因为这些名师的经验和策略多带有突出的个性化色彩, 所以很多教师在模仿、实践之后, 效果很不理想, 于是又回归原始状态。这些年来, 很时尚、很流行的“新概念作文”“绿色作文”“体验作文”“个性作文”等, 往往是起始阶段喊得震天价响, 应者如云, 然而时日不长, 不足以持久。如此等等, 理论素养并不都很高的教师, 在严重缺乏可以信赖的作文经验资料的背景下, 怎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呢?

无须讳言,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对教师作文教案也疏于引领和管理。也可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从来没有或很少对教师的作文教案进行过引领, 提出过明确的目标指向、总体规划和规范要求, 甚至从不提作文教案。检查教案实际上只检查文本教案, 根本不提作文教案;各种教案评比活动, 也往往不提作文教案;各种各样优质课评比, 也很少看到教师上作文指导课。很多管理者也认为, 作文问题很大, 作文指导也很成问题, 但这一问题在全国语文教育界极为普遍, 所以, 很多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 在这方面经验积淀都很贫弱, 真正成型的作文教案没有几个。年轻一点的教师更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储备, 大多教师提起写作文教案, 都很茫然, 不知道格式是什么, 写什么, 怎么写。如此种种, 积重难返, 着实令人心忧。

大量的作文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读出来的, 练出来的, 不是凭教师的精心指导, 学生就能写出锦绣文章的。我们纵观中外文学史上那些文学巨擘, 有几个是靠教师的有效指导, 就能创作璀璨环宇的煌煌巨著?再考察这些年来, 各省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 又有几个是靠名师的指点就能写出一手漂亮文章的?其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大量的阅读和作文实践。实事求是地说, 教师指导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没有丰厚的阅读积淀, 没有艰苦的练笔和深刻感悟, 纵然是遇神人指点, 也难以写出文采斐然的佳章。当然, 在思维方法、观察人生和社会、作文知识和技法方面, 教师可以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指点, 但从根本上说, 作文能力的提升还靠学生自身的修为和历练。正像著名专家王荣生所说那样, 作文不可教, 尤其是“文学性的散文”。试问, 神来之笔如何教?精妙的构思如何指导?这恐怕也是教师疏于写作文教案的原因之一。

三、因应之策

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一流专家, 编写权威实用的作文教学用书, 给教师的教提供有用的明确指向、参考和凭借。几十年来, 权威的实用的作文教学用书的缺失, 不仅严重影响到教师作文指导的品质, 而且已经深深妨碍了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基于此, 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一流专家,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以古代优秀作文理论和现当代优秀的作文范例为支撑, 编写权威的实用的作文教学用书。内容包括:总的作文宏观规划和作文目标分解, 教学实践路径指向和策略建构, 生活储备, 文学积淀, 作文知识积累, 文章技法识记和实践, 美文赏析, 作文层级提升, 社团活动和作文评比等。同时每个阶段、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月的作文目标和力求所达到的层级都要有明确的分解和界定。实践的路径和策略一定要具体、明确、易操作、易见成效。拒绝粗制滥造。这样才能给教师的作文指导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凭借, 指导教师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教案。

专家、学者应深入一线, 搞好调研、指导和示范工作。教师们迫切希望专家、学者不再立足于云端“指点江山”, 而要“从高高的理论神坛”中走下来, 深入一线, 与广大的教师深入交流, 探讨实用的作文指导策略和实践路径;深入课堂, 接触师生, 倾听他们的愿望和呼声, 为他们排忧解难;现场上作文指导示范课, 给教师以明确的导向;搞好调研工作, 为决策部门提供真实的原始资料, 提出科学的前瞻性建议;指导教师以科研为突破口, 在研究中深化对作文规律的认识, 探究优化作文指导路径;引领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独辟蹊径, 建构实效的作文指导路径。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对教师作文教案要加强引领和管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作文教案写作指导规范, 从目标、内容、体例、格式、编写质量和数量进行明确界定。这样, 为教师编写教案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和范式。同时, 还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制定作文教案编写奖惩条例, 加强教案的检查力度, 将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每学期组织几次作文教案评比和优秀作文教案展览活动;鼓励教师多上作文指导课等等。

教师要克服懒惰情绪, 认真钻研作文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 锐意创新, 积极探索作文指导新路径, 努力建构适合自身教学的作文指导策略。虽然作文能力的提升主要靠学生自身的修为, 但如果教师指导目标明确, 方法、策略得当, 一定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 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基于此, 广大教师要克服懒惰情绪, 树立责任意识, 认真钻研作文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 锐意创新, 加快专业成长。要与时俱进, 敢于探索, 勇于探究, 大胆实践, 直面困难, 正视挫折和失败。要利用课题研究、培训进修、理论研究、学术调研、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 不断对自身的作文指导状况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探讨, 抽象经验, 总结教训, 尽快提升作文指导的层次和品位;要善于借鉴学习和汲取各种作文研究成果和优秀经验;学会独立思考, 善于反思, 使每一个指导细节都能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让每一堂作文指导课都成为学生成长和个人智慧的增长点;要巧妙制定作文教学方案, 科学设计教学思路, 艺术地开展课堂教学, 让每一堂课都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个性和风格、显示出构思的别具匠心, 又能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琼浆玉液”;要勇于自我解剖, 科学的自我评判;要虚怀若谷, 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 团结协作, 经常分享各种信息资源,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我们认为, 教师的每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方案应包含以下内容:学期作文目标和知识、能力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手段和策略, 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 能力达成目标检测, 作文训练等。从教师的作文指导过程来看, 作文教案应包括作文前的知识、技能的指导, 评改记录和综述, 作文评讲等三部分组成。从学生整个作文系统能力的形成来看, 作文教案应该包括学生读书、看报指导案, 观察、思考生活指导案, 素材积累沉淀教学方案, 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案, 写作知识、技能积累和运用教学案, 优秀作文赏析教学案, 作文评讲教学案, 文学社团活动指导案等等。总之, 教师应依据学段、学期的写作目标、作文活动的特点, 结合校情和学情,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为每一堂课编写出科学、实效的作文指导方案, 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教师不写作文教案的原因是:《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方面都是一些政策和理念上的宣示, 缺乏具体的实践路径指向和策略的建构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推出权威的、有很高实践价值的作文教学实践指导用书;专家、学者脱离实际、高谈阔论, 引领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一线的名家、名师实践经验个性化的成分居多, 不能从本质上诠释作文指导的规律和路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对教师作文教案也疏于引领和管理。改进措施: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编写权威的实用的作文教学用书, 给教师教提供有用的明确指向、参考和凭借;专家、学者应深入一线, 搞好调研、指导和示范工作;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对教师作文教案要加强引领和管理;教师要认真钻研作文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 锐意创新, 积极探索作文指导新路径, 努力建构适合自身教学的作文指导策略。

关键词:作文教案,原因,因应措施

参考文献

用个性化教案解决教师教案之惑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教案;个性化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迷惑。很多不成问题的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教师要不要写教案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我想没有人会提出来上课不需要备课,但却有人提出上课可以不写教案,这是对备课和写教案的关系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把备课和写教案隔离开了。其实备课和写教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备课,就是上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一节课的必备工作。写教案就是将“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要做的相关准备工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程序。

反对写教案的教师认为,我们可以在心中备课,提出了“心案”的概念。我个人比较羡慕这些老师,也许他们有着超人的记忆能力,我只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教案不仅可以在教学时给我们思路的提示,也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智慧成果记录下来,便于日后回忆、总结。而且没有教案这一“工作历程”的物质化形式,谁能知道你是否真有“备”这一“工作历程”呢?也许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们大部分教师还是能认真备课的。为什么又有这么多教师质疑写教案呢?

其实,大部分教师反对的不是写教案,而是旧的教案管理模式。教案是对备课这一工作历程的记录,照理说是如何思就如何写。但旧的教案管理模式不仅对教案的格式有规范化的要求,还要用各种要求来评判教师的工作:书写是否认真、是否提前几天完成等等。当写教案已经不是备课的需要,而变成了应付检查的无奈时,教师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面对管理,我们无法不写教案,但是写的是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了,于是,胡写教案、抄写教案、教案翻新等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笔者认为,教案还是要写的,但大可不必拘泥于规范格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思路写出来就可以了。我们可以通过写个性化教案的形式来提高教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主管部门也大可不必非要对教案制定出个“子、丑、寅、卯”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不是更好?至于教学质量的监督,可以通过听课、调查、说课等方式实现。只有做到没有强制的规定,没有规范化的要求,写最适合自己的教案个性化教案,才是每个教师的心愿。那么何为个性化教案?

个性化教案是指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通过研究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参考编者的编排意图,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创设出能体现学生个性、文本个性、教师个性的教案,并且依据课堂动态情境弹性灵活地进行教学;概言之,个性化教案是教师整合教材、学生、教学情境和教师自身等多种因素而形成教学活动的蓝本,其本身就是一种课程,一种基于人(学生和教师)、情境(教学过程)对学科课程进行二次加工的课程。个性化教案融入了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分析,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追求,使得教案不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鸡肋”,而是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成果,并通过课堂教学体会到教学的尊严与快乐,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个性化教案的好处不用多说,关键是如何写好个性化教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个性化教案要体现学生学习个性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前提,我们必须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个性化教案设计应以“分析学习需要”为起点,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分析”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科学进行教案设计的基础。了解学生,可分为了解共性和了解个性两类。了解共性指对学生一般心理特征的了解,是对学生共同的、规律性特点的认识;了解个性则是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性化了解。个性化教案就应该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依据,重点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二、个性化教案要體现文本个性

文本是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文本是固定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但文本也是活的,是一个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处理。现实中教师写教案是用来应付检查的,但每个教师对文本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处理,真正的上课依据也是来源于这种处理。但不管如何处理,都应抓住该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也就是文章所独有的价值。华东师大郑桂华老师认为,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主要从“具有语文特点、具有明显特征、具有统领性、具有类概念”等方面考虑。只有掌握了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才能使我们的教案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当然,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结合编者的编排意图,考虑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这样设计的教案才能体现文本的个性,否则很容易出现“把诗歌教成了散文、把散文教成了小说”的笑话。

三、个性化教案要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即课程”,教师的个人修养、性格特点、知识底蕴等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参与并影响着教学。因此才有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设计出不同的教案;同一篇教案不同的教师上出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创设教案在遵循学情、文本等重要因素的同时,还要尽可能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擅长思辨的设疑,擅长朗读的范读,擅长写作的多下水;在这一方面,很多有名的教师可以给我们启示:谈到于漪,我们会想到她的激情;谈到李吉林,我们会想到他的巧妙的情境设计;谈到朱震国,我们会想到他的天籁之音;谈到余映潮,我们会想到板块教学……总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

四、个性化教案要体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即时学习状况,机械执行教案,必然会使课堂僵化呆板,效率低下。那些通过多次排练而成的“示范课”是一种“表演课”,是上给听课者看的,而不是为学生的成长而上。因此,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应依据课堂情境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成”教学。但是生成型的课堂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是一定的不可控性,要想处理好,需要极大的教师智慧,难度很大。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用个性化教案来满足动态生成的需要?我们可以在教案设计时进行弹性预设,有了弹性预设,自然更有利于弹性地进行教学。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满足教学生成的需要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保留足够的余地。

参考文献:

杨啸云.教师教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第5篇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

作者介绍《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和方苞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绛皓驳色——驳:杂,错杂。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理清文章思路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

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再写:山麓——山顶。路程:四十五里(远)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明确:(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第6篇

山东省垦利一中丛明娟

[教学目标]

1、领会《冬天之美》对乡村冬天的出色描绘中寄寓的作者的精 神追求。

2、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1、课文的有感情朗诵。

2、作者情感、情操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出示谢灵运和毛泽东的诗词,并比较二者,得出:同是冬天美景,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心态不同。法国著名雕塑家曾经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引出:对于冬天,人人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国外友人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作者简介)

二、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自读。

三、讲解:

在这遍朗读的基础上,相信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首先来看题目,“冬天之美”,那位同学能根据课文内容给题目加上一个定语?

很好,是“乡村”。

第二个问题,一篇文章中最能奠定感情基调、表达作者感情倾向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是这篇文章心灵的窗户--眼睛,也就是“文眼”。那么,本文的文眼是什么呢?

很好,“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要重读,是哪两个?为什么?

对,“乡村”,它说明作者爱的是“乡村”的冬天;“从来”也需要重读,这说明这种感情由来已久。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乡村的冬天,那么到底美在什么地方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做出了描写?

很好,是第二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里描写了那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对,阳光、麦田、苔藓、常春藤、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还有鸟儿、白雪和冰凌。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太麻烦,谁能总结一下?

很好,阳光、麦田、鸟儿、白雪。那么,这几种景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阳光是“最灿烂、最辉煌”的。

鸟儿是“喧闹”而“美丽”的。

白雪是“璀璨”而“神奇”的。

麦田是“广阔而鲜艳”的。花草是“生机盎然”的。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在对课文理性理解的基础上,再参看图片感性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冬天,在我们的眼里,是很寒冷而枯燥的,但是作者却把它描绘得如此美丽,你是否也开始喜欢冬天了呢?相信大家一定会期待着今年的冬天吧!下面就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所描绘的这幅冬景是否完美,有没有缺陷呢?

提醒大家一下:茅盾曾经说过:“自然是美的,但如果缺少了人的活动,自然又有什么美可言呢?”

很好,景物虽然很美,但却美中不足。因为缺少了“人”!

乔治桑真是位丹青高手,最后作为整幅画的点睛之笔,她隆重地推出了人。请一位同学将这一部分朗读一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漫漫冬夜里,大家不分男女老少、长幼尊卑,围着炉子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这样的夜晚无疑是--和谐而融洽的。“围炉夜话”从自然之美写到冬天之美,乡村的冬天带给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自然美与精神美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这一自然段,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出愉悦之情和美的感觉。

茅盾先生在《风景谈》中曾经说过:“自然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的确,美景也许易寻,而真情却是无价的。人,才是冬天“美”之灵魂、“美”之根本。这真是景美--情更美!

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冬天之美”,那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否多余呢?如果不多余,那又起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是的,第一自然段中城市的“丑”与下文形成了对比,还为下文作了铺垫与衬托,从而突出了乡村冬天之美。而且,第一自然段也深刻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感情与作者高尚的精神追求。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的突出特点就在于情景交融。请同学们用心体会。

好,课文我们就学到这儿,下面我们来做练习。

(见课件)

伶官传序教案(教师中心稿) 第7篇

邱龙涛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 组 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时: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导入。2、简介背景:五代史(放入文中介绍)。3、简介作者:欧阳修。4、阅读课文。5、讲析课文,重点第三段,着重体味语气。6、拓展练习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分钟)

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思考本文体裁。

学生质疑。师答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

四、讲析课文:

(一) 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的体裁?

本文是一篇史论。

(二)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A、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B、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果写的。

(四)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匣子装……” 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

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八)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第8篇

刘星河

一、自读目标

《死水》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赞美》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二、自读程序

1.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2.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并解释。

3.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4.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5.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6.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7.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三 、自读点拨

《死水》

一、重点难点分析

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他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

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2.反讽手法。

3.具有音律美。“现代格律诗”的“三美”

《赞美》

一、重点难点分析

1.要紧扣民族的悠长历史、浴血的艰难年代和人民苦难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斗争这三点,并结合全诗哀歌式的.艺术风格来分析这些意象,去体察到它的内蕴。

2.从表面上看,每节诗最后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关键句)与前面的内容似乎联系不紧,但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如第二部分,写到了一位农夫的觉醒和勇敢斗争,他以必死的决心踏上民族解放的大道,他的大义大勇正是整个民族已经觉醒并付诸行动的必然结果。

3.对少数意象比较晦涩的难句,我们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理解上的精确,只要了解其大意即可。而且,由于作者当时身处国民党的统治区,也不可能把他政治上的倾向表达清楚。

二、表现手法解说

1.穆旦是九叶派诗人,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穆旦的诗风基本上是雪莱式的抒情格调,又揉杂某些现代派诗歌的因子。”他的诗风“徐缓、整饬、押韵。情调是哀歌式的,遂循了英国古典诗歌的特点。

2.作者善于捕捉意象,意象横越时空,缤纷多彩,内蕴深远,气势宏大,又加上哀歌式情调,故全诗拥有雄浑美和沉郁美。

3.诗中广泛地运用了排比、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竟象的表现力。

四、自读思考

《死水》

1.依据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说说“死水”象征了什么?

2.“死水”的形象有两层,一是其本来面目,二是添加脏物后更加腐烂的面目,请在书上作出标志。

3.第一节中的“不如”“爽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作者要“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你的剩菜残羹”?

4.第二、三、四节描绘的种种景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可用诗中哪一句话来概括?

5.“让丑恶来开垦”中的“丑恶”指什么?

6.“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期望?

7.“反讽”手法在诗歌中的第二、三、四节中得到了具体表现,请画出有关词句。

8.第五节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赞美》

第一节:

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3.“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对整节诗的一个诠释,请加以具体说明。

第二、第三节:

5.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6.“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7.“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该怎样理解?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第9篇

《人生寓言》的教案设计

02中文(1)班       王艺        62号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反复练习朗读。读出语气、情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重点: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难点: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白兔和月亮》

教学目标:

1、解寓言的含义;

2、把握得与失的人生态度。

3、反复练习朗读。读出语气、情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重点:

1、寓言的含义;

2、把握得与失的人生态度。

难点:把握得与失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

师:拥有财富会快乐吗?

学:不一定。

师:人们只要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得与失将会伴随我们今生今世。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必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患得患失,意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态度,《白兔和月亮》是一面透亮的镜子。

二、进入新课

1、寓言是什么呢?

明确: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师:那现在我请天下来读一下课文

学1:(略)

师: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口头叙述)

师:那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

学:是得失之患

师:完全正确

2、兔赏月的心情有变化吗?如果有是什么导致的呢?

明确:有变化,导致她变化的原因:是诸神之王将月亮赏赐给白兔这个慷慨的决定。

师:请同学门用词来描述一下月亮归白兔前后她赏月的心情?

学3:前有“无优无虑”,后有“紧张不安”

师:还有没有?

学4:前还有“心旷神怡”或是“闲适”;后还有“心痛如割”或是“患得患失”

师:补充得很完整。

3、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月亮,同样的阴晴圆缺,同一只白兔赏月的心情却起了如此大的变化?尝试着比较前后语句来分析为什么回这样。

明确:月亮归属白兔前,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情圆缺无不具有风韵”就是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无优无虑”的。可是,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她后,她与月亮的关系完全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的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优无虑变得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这样又怎么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4、这一则寓言提到了人类,含有什么意义呢?

明确:最后一段提到,暗示了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道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即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师:现在同学们齐读课文。

三、小结

换句话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关键不在于拥有与否,而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只要我们不为生活所累,成为荣誉、财富等的奴隶而是超脱人,心胸宽阔,那就能真正能享受生命的乐趣,那就是积极的。

四 作业

1、完成练习中的相关作业。

2、搜集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

3、预习《落难的王子》。

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寓意:患得患失

得到月前:“无优无虑”“ 心旷神怡或”或“闲适”

得到月后:“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或“患得患失”

第二课时

《落难王子》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城实劳动获取财富

4、坦然的面对挫折或失败,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

重点:

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作用?

难点:

体会寓言给我们的启示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讲过,大凡做事,就必然有得有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好生活中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同困难、挫折甚至灾难打交道。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它可能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警示。

二、进入新:课

全班齐读,要求揣摩人物心理,注意语气。

1、用两个词语概括王子遭厄运前后的性格特点?

明确:前:脆弱         后:坚强

2、这篇寓言说了个什么故事?(略)

(要求学生熟练地复述课文)。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个什么道理?

明确: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4、.“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线索人物。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

5、“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明确:这句话表现了一个旁观者对不幸者的叹息。第一次是王子对天灾人祸的消息而言;第二次是“我”对王子落难而言;第三次是后人对“我”遭受厄运而言。这是叹息者未经磨难的一种虚妄的假设。(其实未必如此,假如灾难真的落到了人们的头上,谁也得受,而且都受得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揭示了它在现实中的普遍性。

6 第一人称“我”来构思文章,有什么好处?

明确:王子一出生就是高贵的,把我设想为王子的同时代的人,亲眼见过王子,还有一段对话,似乎不是寓言故事,而是亲身见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三、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1.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揭示中心。

明确;开始很脆弱,后来坚强起来。原因:-是他经历了厄运,二是他没有被厄运所吓倒,挺了过来。

2.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编排情节有何用意?

明确:让学生理解作者设置这样的极端情节的典型意义。

3.“我”是王子落难全过程的见证人,然而,厄运也落到“我”的头上,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人生在世,不幸和灾难可能不期而至,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与其担惊受怕.不如勇敢面对。

4.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明确:王子落难的故事还会不断发生,而旁观者的叹息也将无限循环地延续下去,只有经历厄运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而且都受得了。一-厄运能使人的性格变得坚强起来。

四、比较阅读

与《白兔和月亮》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辨析: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

(学生可自由评说,教师适当点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问题归结到以下几点。)

1.在主题上,两篇寓言都是写人生态度的。但角度不同,《白兔和月亮》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落难的王子》写人在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表现了大起大落,而《白兔和月亮》写“好事”可以变为坏事;《落难的王子》写“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决定于当事者的思想观念。)

3.在表现手法上,都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而寓言的特征就是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但《白兔和月亮》的寓言成分更浓些.而《落难的王子》写得更像是事实。

4.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以叙事为主(这是叙事作品的主要特征)。而《白兔和月亮》在叙事的基础上,多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且多议论;《落难的王子》则重在叙事。

以上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根据情况处理。

五、小结:

我们学习了两篇寓言故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我现在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是叫“塞翁失马”(略)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六、作业:

1. 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板书设计

落难王子

寓意:厄运使脆弱的人变坚强

面对好运:坦然

平常心=积极的人生态度

面对厄运:勇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公开教案教案07-26

劝学教案范文05-19

孙权劝学教案07-01

荀子《劝学》优质教案05-18

《荀子·劝学》教案设计06-09

关于劝学教案汇总09-19

劝学教案用范文05-24

劝学的教案范文05-24

劝学教案免费范文06-05

孙权劝学教案范文06-06

上一篇:庄上学校应急疏散演练简讯下一篇:置身于市场经济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