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2024-08-02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精选8篇)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1篇

2018湖南湘潭教师招聘考试数学学科知识点(413)1.罗马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2)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装饰教堂。(3)具有封建城堡的特点。

(4)建筑内部雕刻或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都被夸张和变形,表情恐怖、冷漠。构成中世纪艺术中特有的造型方式。

2.中石器时代的拉文特岩画主要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1)表现人类活动的情节性绘画。

(2)以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作为特点,把运动中的任务表现成剪影效果,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但忽略细节刻画。

(3)构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3.古代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

埃及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典型代表。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又必须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的法则和程式。总的说来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4.法国印象派对油画艺术发展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突破了色彩运用上传统的“固有色”概念。

树立“条件色”概念,并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自然呈现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和气氛。

(3)使油画的色彩显得更加丰富灿烂。(4)在欧洲绘画史上是一次色彩上的重大革新。5.简述法国后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

(1)不满于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2)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3)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4)创作特色表现为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page] 6.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

(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7.古希腊米隆的阿佛洛狄忒(断臂的维纳斯)。【答案要点】

希腊化时期,雕刻艺术在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上,越来越趋向世俗化。优美典雅的女性神话人物大量出现。

(2)塑造了一尊全身直立的爱与美的女神雕像。

(3)躯体富有转折的螺旋上升似的节奏感。表情宁静、温柔、端庄。集中了人间女性的一切美质,达到了古典理想美的高度。

(4)是古代人对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颂。作品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8.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答案要点】

(1)文艺复兴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2)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3)人物仪态安详、表情平静。金字塔形构图增加了人物的端庄和稳重。双手刻画精确、丰满、背景运用“空气透视法”使主题愈加鲜明。充分突出了人物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

(4)体现了画家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是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9.伦勃朗的《夜巡》。【答案要点】

(1)荷兰独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带有风俗题材性质的团体肖像画应运而生。

(2)描绘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形象,在白天执行一件紧急任务而即将出发前的情景。

(3)画面整体处理得富有戏剧性,人物动态各异、形象生动,明暗变化强烈。

打破了“巴洛克”风格的豪华与奢侈,建成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原则。在艺术性或思想性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文章来源于长理职培供稿!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2篇

(三)现代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考试内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考点梳理】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和冷战的结束 深化认识: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①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得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敌视与遏制,这使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该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①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②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2.表现:

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1998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轰炸南联盟。

②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目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解决全球化问题,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各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5.深化认识: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格局吗? 多极化在当前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格局呈现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归纳总结】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

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而两大阵营的对立又具体表现为三种关系:美苏关系、北约和华约关系、美中关系。

苏东剧变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力量重又处于动荡、分化和改组之中。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极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营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大国作为对立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三.结合具体史实,分析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1.欧洲走上联合的道路,由建立欧共体到组织欧盟,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日本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迅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国际政治大国地位,不断加强对世界事务的干预能力;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拥有足以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经济形式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很大改善;4.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5.不结盟运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6.美国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落。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3篇

一、案例解读

案例一:我市2007年小学教师招聘数学科的面试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说课及答辩。在面试现场, 我发现很多在师范院校里读了三、四年书的大学生 (有些是数学专业毕业) 面对评委提出的“请您说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这个问题时结结巴巴, 说不出个所以然, 答非所问的大有人在。

解读:读了几年数学专业的大学生对这些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含糊不清, 其中的一部分大学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教师队伍, 如果不注意补充学科知识, 那就别谈成长与发展了。

案例二:在我市2007年上半年举行的全市五年级语、数两科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的评卷过程中, 我发现有位教师对很多学生解“求最小公倍数”的题目有误判。比如, 题目是“求16和36的最小公倍数”。学生的解法是:

4 16 36

4 9

16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4×4×9=144。

评卷老师认为学生这样的解题过程是错误的。

后来, 我找到这位教师, 她给我的理由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时候只能用一个质数同时去除这两个数, 不能用一个合数同时去除这两个数, 因为4是合数, 所以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我哑然。

解读:这位老师不正确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数理, 只是根据课本上的例题和自己的感性认识来进行教学, 认为求最小公倍数只能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这是一种知识缺失的具体体现。

案例三:一位五年级教师在复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出示这样一道题目:如右图,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6厘米和12厘米, 求斜边上的高是多少。

解读, 应该说这道题的设计十分巧妙, 不仅巩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并且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公式逆向求三角形的高,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即4×÷6+12) 。

但是, 稍有数学知识的人都会看出这道题存在着两个错误。一是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不符合“勾股定理”, 即42+62-7≠122。另外的一个错误是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不符合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必大于第三边, 而题目中的数据:4+6<12。

案例四:笔者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向十位年轻的 (30岁以下) 五年级数学任课教师提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又是轴对称?”这个问题。在接受询问的这十位教师当中没有一位能准确、全面地说出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解读:虽然小学五年级的教材里面没有明确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做出比较, 也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两个概念。但是, 作为教师应该准确理解这两个概念,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出现知识的错位。

二、原因分析

(一) 有些教师本身的数学基础较差

(1)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原始学历是中师毕业, 而在中师开设的科目比较广泛, 内容相对分散, 没有具体的针对性。所以, 中师毕业生的数学系统知识不够全面。虽然很多教师参加工作以后都选择了学历提高进修, 但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选择的是其他专业, 而非数学教育专业。 (2) 最近几年, 我省的几所中等师范学校都升格为五年一贯制的大专院校, 但招生录取的分数却大大低于各市县的重点中学。可以说, 这些学生在进入师范院校之前的数学基础就是较差的, 这也是一种先天性缺陷。 (3) 数学教师队伍的组成比较复杂, 很多的乡村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 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毕业的教师也被推上数学课堂的讲台。

(二) 很多教师对自身的学科知识缺失认识不够

一般来说,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从小学到中师毕业算起来一共读了十二年书, 很多年轻教师认为, 读了十二年书的大人去教小孩子, 自己本身的学科知识应付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绰绰有余了。因此, 很多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缺失不重视, 面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也不深究, 缺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

(三) 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对学科知识的关注不够

(1) 在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高度关注教师的成长。课改的几年, 我们也组织了很多次各层面的教师培训, 但一提到教师培训与学习, 大家想到的都是数学教育的专业技能、专业方法、专业情感和专业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而数学学科知识往往受到冷落。 (2)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淡化了概念和方法的学习, 这导致教学内容中好多概念性的知识教师也把握不清, 显得迷糊。更有一些教师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握不准, 在教学的过程中“错教”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四) 部分教师学科知识被“低年级化”

有些教师, 教学了十几年、几十年都是在教一、二年级。一方面原因是这些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不高, 难以胜任一到六年级的循环教学,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 是学校拒绝他们自我提高的机会。一般来说, 常年教高年级段的教师常常会接触到低年级的数学知识, 而常年教低年级的老师, 一般就较少接触高年级的知识。记忆的客观规律是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 甚至可以说没有遗忘就没有记忆, 对于那些常年教低年级的教师来说, 时间一久, 那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不该遗忘的数学知识就会遗忘掉了。

三、对策研究

(一) 唤起教师自身的警觉

弥补知识缺陷, 需要外界帮助, 更需要自身努力, 但大多数教师并不意识到自己学科知识缺陷的问题。因此, 唤醒教师的警觉, 提高对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自我监控意识, 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激发、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让他们自觉地发现并恢复被遗忘了的学科知识, 在教学困惑中引起对知识的疑问, 进而通过学习与探究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

(二) 加强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

作为小学教师, 既要熟悉小学数学内部的系统结构, 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及小学数学知识的背景、地位、作用和蕴含的数学文化, 也要加深对小学数学教材的认识, 提高对教材的分析能力。同时, 教师应多了解与小学数学知识有关的扩展内容、数学思想和方法, 扩宽知识视野, 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小学教师也要多研究初中数学知识, 因为数学课程标准的编写已经是以九年义务教育来整体考虑了, 所以现行的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在知识点和教材编排上都有紧密的联系, 多一点研究初中数学教材更有利于我们对小学教材的理解, 也有利于帮助我们科学地构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三) 加强培训的实效性

教师的培训要关注教师学科知识的再学习, 我认为较有效的培训方法是结合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实践表明, 结合教材分析、介绍有关数学知识, 教师听得懂、听得进、用得上, 培训效果较为明显。如介绍“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同时介绍“轴对称”, 要让教师把握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学科教学知识(PCK);数学教育;熟手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0-0029-05

一、问题提出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通过教学策略与学科内容知识交互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知识。毋庸置疑,学科教学知识已成为教师知识范畴中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1,2〕幼儿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和发展情况决定了幼儿的学习需要在教师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实现。为了支持和引导幼儿有效学习,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科教学知识。

查阅我国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文献资料发现,针对幼儿园教师群体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均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数学学科领域为切入点来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为幼儿园教师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择

(1)为了方便收集研究素材,同时考虑到重庆市主城区公办幼儿园有较正规的数学教学活动,本研究拟从重庆市主城区公办园教师中选择研究对象。(2)本研究采用的是个案研究法。(3)考虑到熟手型教师的选取对本研究的重大意义以及研究对象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对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教师的选取采取“联合提名法”,〔3〕即由幼儿园领导、同事推荐,最终确定,化名为N教师。N教师具有以下特点:教龄在6年以上;学历为本科;具有丰富的资历和教学经验;是幼儿园的骨干教师;经常积极反思;参与幼儿园的教研工作。

N教师所在的W园是一所有着60年办园历史的重庆市示范幼儿园和全军示范幼儿园。

2.N教师基本情况

N教师2003年毕业于阿坝师专舞蹈专业,教龄8年。工作后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继续教育,取得了本科学历。目前职称为小教一级,是W园的骨干教师,现所带班级为大班。N教师一直在W园工作,平时积极学习相关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为幼儿、家长服务的意识,有胜任各年龄班各科教学的能力。该教师还积极参加园内的教研活动,多次承担园、区的公开教学活动任务,多次获奖。

3.研究工具及方法

采用自编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课堂观察记录表对N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同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N教师进行访谈,观察记录表和访谈提纲所涉及的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均包含四个维度:数学内容知识、数学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幼儿的知识和数学教学情境知识。〔4-9〕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N教师采用的教材是重庆市幼儿活动发展课程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幼儿活动发展课程方案》(大班上册),表1是对N教师的课堂观察情况。

1.数学内容知识

(1)重视幼儿数学内容知识学习的衔接性

教师的教学对于人类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0〕研究发现,N教师注重对幼儿进行数学内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重视幼儿数学内容知识学习的衔接性。

我带的是大班,大班孩子很快将进入小学学习,所以我现在所教的数学内容知识主要是为他们上小学一年级服务的。我认为幼儿园大班期间的数学知识学习就是要为小学的数学知识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幼儿园期间传授数学知识主要是帮助孩子初步形成数、量、形的概念,为小学乃至初中、高中的学习打下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但具有连续性的教育阶段,幼小衔接反映了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从上述观察及访谈记录可以看出,N教师认为幼儿园数学学习中“图形、数的分合、创编加减法和应用题等”都与小学数学内容知识的学习密切相关,是为以后的小学数学内容知识学习做准备。可以说,N教师是十分重视本班幼儿数学内容知识学习的衔接性的。

(2)重视幼儿数学内容知识学习的全面性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空间和时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重要”。〔11〕可见,幼儿数学内容知识应包含“数、形、量、空间和时间等”。N教师正是这样理解和加以落实的,“我认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数、量、形、时间和空间,它们都很重要,都不应该被忽视”。

2.数学教学策略知识

(1)在教学中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和探索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地与材料和环境互动,主动尝试,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12〕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以观察者的身份了解幼儿,最低限度地适时介入幼儿的自由操作活动,启发引导幼儿,给予幼儿支持性的帮助。N教师认为,“孩子的动手操作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她“运用得最多的教学策略就是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和操作”。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N教师确实是一有机会就“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索”的。

师:你们很聪明。现在请把你们的正方形分成四等分,注意小心使用剪刀。

幼:(动手操作)

师:每个小朋友自己分好,如果有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也可以请小朋友帮忙。哦!我看到了有的小朋友正在尝试把圆形、三角形四等分。正方形四等分学会了,就可以尝试圆形、三角形的等分了,二等分和四等分都可以试一试。

幼:(继续动手操作)

师:好,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分好了。我们再尝试圆形的,看看圆形等分出来是什么形状?

……

(2)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材料进行演示

运用直观材料进行演示是指选择并运用教玩具、实物或实验方式组织幼儿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策略。〔13〕在课堂教学中,N教师比较擅长运用这种教学策略。

师:你们看,我拿出了小剪刀,想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变成一张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的纸,可是老师忘记了怎么变,你们赶快告诉我(拿出剪刀,准备裁剪)。

幼:正方形的各条边是一样长的(个别幼儿回答)。

师:一样长的,对了(沿着自己所折的边,用剪刀剪出了正方形)。你们看老师是怎么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原来两个三角形慢慢地打开就是正方形了(边说边演示)。小朋友们真棒!看啊,这个正方形和其他图形不一样,它的四条边一样长(把图形贴在黑板上)。而长方形只是对着的边相等。四条边都相等的,才叫什么?

幼:正方形。

师:现在我把正方形取下,又要开始变了(手拿正方形,按对角线对折)。你们看变成什么了?

幼:三角形。

N教师通过演示直观材料,既引导幼儿跟随自己一起思考和探索,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既锻炼了幼儿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一定的数学内容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3.关于幼儿的知识

(1)关注幼儿已有数学知识的经验准备

已有知识及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设计数学教育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的数学内容知识及经验。N教师在访谈中说:“每一次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自己都会考虑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例见表2),包括幼儿已有的数学内容知识以及相关经验,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幼儿已有的数学内容知识。”幼儿的数学内容知识学习虽然带有启蒙色彩,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数学内容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应遵循数学内容知识的逻辑和幼儿数学学习的逻辑,体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前后联系的特点。〔14〕比如:幼儿学习“数”的知识,必须了解一些关于“数”的基本概念。幼儿只有通过对应、排序、分类等活动获得一些前期数学知识经验,才算是为“数”的学习做好准备了。

(2)对本班幼儿有较全面的了解

就“有关幼儿的知识”而言,N教师对本班幼儿的了解总体上是较为全面的:“本班幼儿年龄在5岁~5岁半。总的来说,他们各方面能力都还可以,但这个班比较特殊,是艺术特色教育班级,在艺术方面比较突出一些,而且本班女孩比较多,男孩只有7位。总体上他们动手能力、各方面的操作能力还是很强的,比如画画、剪纸、做手工等。”

N教师不仅对本班幼儿有整体上的了解,还对他们当中需要特别照顾的幼儿有一定的认识。她说:“在学习和生活上我会特别关注娇气的、自尊心很强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孩子,一般会先慢慢地引导这些孩子,多给他们一些挫折教育,另外,和家长进行一些沟通交流,共同帮助他们。”

此外,N教师还能够根据活动组织情况判断幼儿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对幼儿加强引导。N教师说:“我们班幼儿刚开始上大班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数字运用不规范。”“我是根据活动组织情况知道幼儿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的。一旦发现问题我都会非常注意,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可见,N教师对本班幼儿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内容知识的学习,还涉及了幼儿的情绪情感甚至其他方面。从中足见,N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是较为全面、深入的。

4.数学教学情境知识

(1)以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情境中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使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N教师常常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呢?他今天要和小朋友做游戏,你们欢不欢迎呢(从背后拿出一只纸质兔子〈结构不完整〉,贴在黑板上)?

幼:小兔子。

师:今天我们把小白兔请到了活动室里。小白兔说话了(模拟):“小朋友们,你们在做什么?我很高兴和你们做朋友,但是我遇到了一个麻烦,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到我身上哪些部分的数字是单数,哪些是双数?”我们能不能帮助小白兔呢?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N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为小白兔解决问题”的游戏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N教师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开展教学,巧妙地协调、平衡和整合了幼儿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认知与情感等多方面因素。这样的游戏情境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出自己的创造潜力。

(2)为幼儿的数学知识学习创设问题情境

设疑是教师在幼儿活动前结合所学内容设置问题,使幼儿产生疑问或惊讶,从而产生了解和学习的渴望。〔15〕N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为幼儿设置问题情境。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请小朋友自由地数数,从1数到50。

幼:(齐声数数)

师:哎呀!数数有一定的规律,大家知道吗?好,我请L说。

幼(L):1最小,往后数变大了。

师:哦,L说1最小,后来越数越什么?

幼:大(很多幼儿齐声回答)。

师:哦。数字越来越大。这是L发现的规律。很了不起,把掌声送给她。还有没有其他不一样的答案呢(做出举手示范动作)?我请B说。

幼(B):(没有回答)

师:好,没关系。除了刚才说的由小变大,老师还知道一个规律,你们发现没有?

幼:(讨论交流)

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强化幼儿的求知欲。从以上教学片段可以看出,N教师为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设置了适当的问题情境,为幼儿的数学知识学习制造了悬念,营造了氛围。正如N教师自己所言,教学问题情境基本上是每个活动都要创设的,那是必须的。可见,N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视。进一步访谈了解到,N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会根据数学教学目标、数学教学内容、幼儿原有的认知水平及其特征等合理设置问题。

四、相关建议

学科教学知识之所以能够作为区别高效和低效教师、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熟手与新手教师的依据,关键在于学科教学知识的实质是一种“转化”智能。〔16〕这种“转化”智能体现在教师将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学科知识的过程当中。学科教学知识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各种知识,这些知识包含教师的学科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情境知识等。熟手幼儿园教师的各种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情境知识等)较为丰富,能够将丰富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学科教学知识,从而顺利地实现“转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幼儿园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得到良好发展,成长为熟手型教师,必须夯实自身学科内容知识,不断学习,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关注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积极反思;积极与优秀教师“互动”,取长补短,形成“学习共同体”;将反思成果运用于实践,养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好习惯;争取培训机会给自己“充电”;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书,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好组织“公开活动”和“考核活动”的机会,认真准备,让自己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7〕廖元锡.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5,(6):38.

〔2〕王政,任京民.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养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3):30.

〔3〕〔4〕童莉.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基于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的转化〔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59.

〔6〕GROSSMAN P L.The making of a teacher: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education〔M〕.New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0:7-9.

〔8〕常妮.高中政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9〕杨彩霞.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1):61-62.

〔10〕熊川武.教学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

〔11〕〔14〕〔15〕张慧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7.

〔12〕〔13〕陈世联.幼儿园课程与活动指导〔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5):160-161.

〔16〕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青浦实验的新世纪行动之四〔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50.

Study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A Case Study of a Skilled

Kindergarten Teacher

Xiang Qin

(Jiulongpo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50)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status of an experienced kindergarten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by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The results are listed: (1) the teacher paid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ach part; (2) while teaching, the teacher encouraged children to operate and explor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wills; (3) the teacher paid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exist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4) the teacher frequently created a situation while teaching and could create question situation for those young children.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5篇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九)【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作为研究文学普遍规律的学科,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渗透。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如果文学理论不根植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混乱的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这三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由此可以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有一个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即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文学不是以成品这种形式而存在的,而是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的。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理论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

真题点睛

美国当代著名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一切文学活动都由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是()。

A.世界作者作品读者B.作家时代读者社会 C.作品社会生活读者D.创作阅读批评审美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答案】 A 【名师点评】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因此本题选A。

(三)文学理论的品格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形态的学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个别理论家杜撰出来的,而是从长期的、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换言之,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文学理论的真正科学不但在于这些学说形成之时,而且在于尔后为文学实践所印证之日。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不但在于它来源于文学活动的实践,而且在于它必须经得起文学活动的实践的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文学理论既然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文学理论家在总结实践经验时,总是要依据一定的哲学、政治、道德、美学观点等,从而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肯定什么作品,否定什么作品;赞扬什么文学现象,批判什么文学现象;提倡什么艺术趣味,反对什么艺术趣味,都应该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目前而言,我们的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和现代的。

【文学活动】 文学的含义 ★★★★

文学包括诗、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文学等多种样式,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在中国,文学最初泛指一切文章,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所谓的“诗以言志”“陈诗以观民风”,并没有着意去寻求诗的特殊审美属性,而主要关注其一般文化内涵——由诗歌发现民俗文化状况。当然,随着文学活动的逐步发展和演化,诗的特别的审美意义也受到重视。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2015山西教师资格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在西方,18世纪以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古希腊时代尚无一般文学概念,而只有特定的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概念。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这是从文学的观感的文化含义中分离、独立出来的狭义文学观念。文学不再指代用语言或文字传输的所有文化现象,而仅仅指其中富有审美属性的那一部分。这也是文学的特性之一所在,它与一般的文化形态不同,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上述两种文学含义,分别突出了文学概念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意义,各有其合理处。但在现代,通行的还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第一,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丰富与发展,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第二,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语言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这样,文学的通行含义就大体形成了: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就不属于文学范畴,而成为非文学了。当然,这种通行含义的采用,并没有简单地意味着把文学局限在狭义审美领域中。

(四)文学与非文学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主要在于: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更多山西教师考试信息请关注:中公山西教师招聘网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6篇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二

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3.五音:宫、商、角、徵、羽。

4.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5.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6.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7.五行:金、木、水、火、土。

8.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9.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10.五谷:稻、麦、黍、菽、麻。

11.五彩:青、黄、红、白、黑。

12.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3.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14.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15.五官:耳、目、口、鼻、身。

16.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17.五味:甜、酸、苦、辣、咸。

18.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9.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20.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21.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22.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23.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24.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运城中公教育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7篇

一、填空题:

1、新课程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2、地理学科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3、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不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师生多元(互动),对话(交往)。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行为的模式化运作,而是教师机智地促进学生(生成)。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应该注重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发展。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5、地理课程标准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采取因内容而异的策略,多种思路并举。基于(问题)的思路、基于(案例)的思路、基于(情境)的思路。

6、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

7、地理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是:(基础性)原则、用(案例)方式学习区域地理和体现(探究)的思路

8、地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9、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10、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11、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始终把握的四个原则是:满足(基本)要求、突出(学习)方法、注重(拓展)空间、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12、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区域内容组织的原则是:(基础性)原则、(拓展性)原则、(探究性)原则。

13、《地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14、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客观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情感性)原则。

15、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二、选择题

1.“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A)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

5.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D)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含A、B、C

三.简答题:

(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二)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

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2.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3.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

4.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三)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特色是什么?

1.在内容的表达上寻求多种思路。

2.在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

3.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使教材有亲切感。

5.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四)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地理教材中对世界区域的选择,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重视中国所在区域、周边地区和国家。

2.重视世界上重要的或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

3.重视与中国政治、经济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区和国家。

(五)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以学生发展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六)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师招聘数学学科知识 第8篇

一、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教学内容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对象的年龄区间通常在三到六岁之间,这些学龄前幼儿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幼师在对其进行数学教学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幼儿基础性的数字的认识跟掌握,对于数字之间联系进行理解,认识图案符号并能进行区分,对数字进行基础计算等。幼儿具有思维跳跃性快,精神不易集中,对新鲜事物好奇时间短等特点,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类枯燥乏味的理论学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不易保持。这就要求幼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创新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1.幼儿教师数学教学体系模糊

国家教育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规定,幼儿经过幼儿园的数学教学,应能够初步将数学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能够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体会图案形状跟空间形状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幼师自身的数学教学体系模糊,在对幼儿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数学教学的深度,并未考虑到幼儿心智的实际发展情况。因此,在对幼师进行数学教学体系培养时,应对幼师的教学方式和思想进行引导,帮助其建立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体系,丰富幼师数学教学方法,这才是幼师数学教学体系培养的基础。

2.幼师数学教学意识薄弱,学习动力欠缺

幼儿教师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幼儿老师本身数学基础较弱,二是幼儿教师大多为女生,相较于男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女生对于数学的空间想象以及逻辑处理能力欠缺。使得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数学教学意识薄弱,在对幼师进行数学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培养时,幼师的学习动力欠缺,严重限制了幼师数学教学知识的系统养成,进而使得幼师在对幼儿的数学教学上将回避,厌恶的负面信息传递给幼儿,影响幼儿的数学学习效果。

3.幼师学校数学教学观念的欠缺

幼师培养学校在对幼师进行教学培养时,对于数学教学缺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幼师专业技能的培养,轻视甚至忽略文化课程对于幼师的重要性。甚至在幼师培训学校中,正逐渐减少对理科课程的教学,这其中尤以对数学学科的缩减更甚。使得幼师自身无法完成对数学的学习,进而无法深入研究数学教学方法,形成专业的数学教学知识系统,致使幼师在对幼儿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不专业甚至误导学生情况的出现。

4.幼师学校数学学习氛围差,学习内容缺乏创新

因为幼师培训学校对数学课程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学校的数学课程学习教材落后,学习内容缺乏创新。教材大多沿用常规高中教学中的数学课程,忽视了幼师教学的专业特点,缺乏实际应用,课程内容复杂且深奥,与幼儿实际教学特点相悖。致使幼师对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氛围差,不利于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培养的形成。

5.幼师教学方式传统,模式单一

幼师培训学校对学生的数学教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数学课堂上教学教师作为主导,缺乏实际运用,无法刺激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分析掌握,限制学生的数学教学创新力,对学生的思维,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力进行越苏,不利于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爱的形成。因此,现有对幼师数学教学系统培养的过程中,幼师培训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操作性,为幼师数学教学模式的形成创造条件。

三、幼儿教师数学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

1.创新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抽象的学科。幼师因为其数学基础以及逻辑思维的限制,要想形成专业系统的数学教学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幼师学习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完成对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培养。

(1)减轻幼师数学教学难度:通过对原有数学教学课程的改变,减轻幼师学习数学难度,从幼儿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幼师数学教学体系进行培养。

(2)从幼儿角度出发对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培养,增设对幼儿心智和幼儿思维方式的分析,培养幼师对幼儿数学意识行为的分析能力,帮助幼师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效果,搭建系统的幼儿数学教学模式。

(3)联系幼儿心理及认知规律,对幼师的数学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培养。从幼儿的心理认知出发,摈弃传统枯燥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幼师进行开放性教学,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幼师对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自我吸收,无意识地培养幼师的数学教学体系,帮助幼师对幼儿进行数学知识传播,提升对幼儿心理行为的了解和认知,丰富幼师数学教学方式,形成专业系统的数学教学知识体系。

2.创新教学模式

(1)利用新思维进行幼师教学,以幼师为学习主体,帮助幼师积极主动地完成对数学项目的学习,将幼师划分为不同的学习组,通过数学问题激发幼师的参与度,改善学习氛围,提高幼师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借鉴总结幼师不同的数学思维模式和方法,帮助幼师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进行自我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促进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培养。

(2)以数学游戏和幼儿游戏的方式,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带入,带动幼师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借助简单的推理、三只小熊的故事达到数学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充分理解了数学模型以后,再由培训老师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帮助幼师从幼儿的角度对数学进行理解,表现数学的趣味性,建立幼师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延伸的意识,促进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形成。

(3)将幼师带入实景,通过竞赛教学的方式,帮助幼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数学教学体系,借助于幼师之间的竞争教学,帮助幼师对自我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改进,促进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四、实例分析

以辽宁省某机关幼儿园为例,该校有24名幼师,其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专业老师5名,分别为A、B、C、D、E。通过观察发现,这五名幼师教学的课堂情况如表1所示:

在这五名幼师中,A、C、D三位幼师是经过系统的幼儿数学教学知识体系培养的,在其学习过程中,培训学校从幼儿心理和思维方式出发,对幼师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系统培养,通过创新性思维和教学方法达到完成幼师数学教学体系建设的目的,因此,在幼师将数学教学方式运用于实际幼儿教学过程中时,幼儿的接受性强,课堂学习效果好。而B、E两位幼师的数学教学方式是受到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熏陶,未充分考虑到幼师的教学特性,其学习方法枯燥,乏味,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简单,幼师的数学教学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对该幼师的教学方式无法接受,课堂数学教学效果差。

五、总结

综上所述,幼师的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培养和时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幼师的数学学习阶段,注意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数学教学方式,帮助幼师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幼师对幼儿阶段数学教学模式的认识和分析,激发幼师自觉地建设数学教学知识体系,并通过实际教学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是当前幼师数学教学知识模型培养的重要途径。期望通过本文对幼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培养研究,能为实际教学中提高幼儿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摘要:幼师的教学素养关系着直接影响着幼儿知识体系的构建成功与否。本文对幼师在数学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从不同角度对幼儿教师数学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案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幼儿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系统的培养措施,为幼儿教师数学知识系统的形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培养

参考文献

[1]黄俊.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知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156.

[2]潘月娟,王艳云,汪苑.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比较研究[J].2015(4):76-81.

[3]黄瑾,刘杜鹃.中美幼儿园教师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67-171.

[4]鲍银霞,詹青春,杨慧敏.行动学习: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5):93-98.

上一篇:工会会议通知范文下一篇:新时代教师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