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验报告个人

2024-09-06

测量学实验报告个人(精选10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个人 第1篇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日期地点班级组别 测 量 学 实习报

姓名

成员

目录

1、前言………………………………………………………2

2、内容说明…………………………………………………4

3、测区概况及现有资料……………………………………6

3.1 测绘任务……………………………………………………………6 3.2 测区概况……………………………………………………………7

3.3 现有资料……………………………………………………………8

4、踏勘选点…………………………………………………8

4.1 选点要求……………………………………………………………8

4.2 构建控制网…………………………………………………………9

4.3 建立标志……………………………………………………………9

5、控制测量…………………………………………………9

5.1平面控制测量………………………………………………………9

5.2 高程控制测量………………………………………………………10

6、碎部测量…………………………………………………11

6.1 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11

6.2 碎部测量……………………………………………………………11

6.3 地形图绘制…………………………………………………………12

4.控制测量 5.展点测图

6.测设

7.测绘新技术演示及讲座

8.总结

四.注意事项

㈠确保仪器的安全

按照规定仪器损坏责任人实习成绩不及格、赔偿损失、下学年插班补实习,责任人查不出全组负责。

1)仪器一经拿出仪器箱就要上紧在三脚架上,观测者完成出箱、安置仪器、观测、看护、迁站及入箱全过程,不要七手八脚;仪器螺旋不要硬拧硬上,否则容易造成螺旋失效;仪器一经上架,不要离人,以免以外损坏;

2)标尺脚架不用时要平放在马路一侧的人行道上,以免被摔坏或被碾断; 3)钢尺拉到25m左右即可,拉到头易脱落,用过后要收好,不要缠绕或放在马路上任人车践踏;

4)本次实习采用动态考核的方法,指导老师一旦发现任何违反操作规定的行为,会作出记录,从而影响小组及个人的成绩。㈡周密计划,合理安排

1)仪器的出入:不要每天把所有的仪器都带上,测什么内容带什么仪器,否则既浪费人力仪器也不安全;

2)注意各个环节间的衔接,有的小组没做完导线就开始测图,结果导线不闭合,不仅控制要返工,碎部也白做;

3)晚上一般都要处理观测数据或整饰图板,组长应在前一天考虑第二天将要完成的工作,需要拿出的仪器工具,组员每天都应该写一些心得体会,实习完一整理实习报告就有内容了,指导教师每天应召集正副组长开会检查工作进度,总结经验教训,组长也应主动与老师联系,如选点完毕后,最好征得老师同意选点方案后再开始测量; ㈢善于思考,敢于实践

1)实习期间要养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就象在生产中一样,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应巧妙地加以解决,不能蛮干或出力不讨好。

2)有的同学不善于操作仪器,也就只甘于充当跑龙套的角色,实习结束后也学不到什么知识技能,建议角色轮流做,自己找机会练习。

3.控制测量

1)先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按照普通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要求: ①应在水准路线间进行往返观测,总测站数应为偶数,②采用两次仪器高法,其互差应不大于3mm,③必须连测到已知高程的控制点上,高差闭合差fh允12nmm,④尺垫的正确使用,已知点和自选点上均不可用尺垫,尺垫只能在转点上使用,一般用不到,⑤外业观测结束,结果合格后在规定的表格上进行高程平差计算。2)平面控制测量 即导线测量,①外业观测前应在示意图上标明导线前进方向,需要观测的转折角、导线边,明白观测角度是左角还是右角;

②以测回法观测转折角,每个转折角观测一测回,半测回互差不大于40″,角度闭合差f40n;

③导线边长测量必须采用钢尺量距,每条导线边均应往返丈量,丈量的相对精度应不大于1/3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T12000。

此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①使用钢尺量距时应分清楚零点在哪里,有坡度时应将钢尺拉直抬平,大于一尺段的情况应采用经纬仪法进行直线定线,对于跨河等不便量距的情况可用间接法确定距离;

②经纬仪最好采用光学对中,瞄准目标时应尽量靠近底部;

③闭合导线需要两个已知点的坐标,附合导线需要四个已知点坐标,已知数据可到指导老师或实验师处抄录,鉴于点少组多,在已知点上尽可能地节省观测时间,已知点被占用时,先到自选点上测角或完成别的环节;已知点上禁止进行碎部测量。

4.展点测图

1)绘制坐标格网

用坐标格网尺在聚脂薄膜的毛面上绘制坐标格网,绘制结束应按以下要求严格进行检查:各方格的角点应共线,偏离值应小于0.2mm;方格对角线长度为14.14cm,误差为0.2mm;图廓对角线长度误差为0.3mm。超限时应重绘。坐标格网线旁边按地形图图式要求加注坐标值。展绘控制点,并按要求加注点号和高程。

2)碎部测量

用经纬仪测绘法,将仪器安置在图根控制点(自选点)上,以地物为单位,依次各碎部特征点。

①碎部点与测站点相距较近时,可用皮尺量距,较远时以视距测量法确定距离,但要注意观测技巧,如将望远镜放平等;

②一般情况下,每一幢建筑物需要加注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的高程,道路每隔一段距离要加注一个点的高程;

③碎部测量时应注意随测随算随绘的原则,及时连线,不允许在室外观测,室内绘图,更不允许先在白纸上绘草图然后再转绘在图纸上。

④绘图必须规范,严格按照图式要求进行,应轻画辅助线,仪器迁站后容易察除。图面的检查整饰接边也必须严格进行,超限应返工,切忌弄虚作假。

精度应不大于1/300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T12000。

此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①使用钢尺量距时应分清楚零点在哪里,有坡度时应将钢尺拉直抬平,大于一尺段的情况应采用经纬仪法进行直线定线,对于跨河等不便量距的情况可用间接法确定距离;

②经纬仪最好采用光学对中,瞄准目标时应尽量靠近底部;

③闭合导线需要两个已知点的坐标,附合导线需要四个已知点坐标,已知数据可到指导老师或实验师处抄录,鉴于点少组多,在已知点上尽可能地节省观测时间,已知点被占用时,先到自选点上测角或完成别的环节;已知点上禁止进行碎部测量。

2、展点测图

1)绘制坐标格网

用坐标格网尺在聚脂薄膜的毛面上绘制坐标格网,绘制结束应按以下要求严格进行检查:各方格的角点应共线,偏离值应小于0.2mm;方格对角线长度为14.14cm,误差为0.2mm;图廓对角线长度误差为0.3mm。超限时应重绘。坐标格网线旁边按地形图图式要求加注坐标值。展绘控制点,并按要求加注点号和高程。

2)碎部测量

用经纬仪测绘法,将仪器安置在图根控制点(自选点)上,以地物为单位,依次各碎部特征点。

①碎部点与测站点相距较近时,可用皮尺量距,较远时以视距测量法确定距离,但要注意观测技巧,如将望远镜放平等;

②一般情况下,每一幢建筑物需要加注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的高程,道路每隔一段距离要加注一个点的高程;

③碎部测量时应注意随测随算随绘的原则,及时连线,不允许在室外观测,室内绘图,更不允许先在白纸上绘草图然后再转绘在图纸上。

④绘图必须规范,严格按照图式要求进行,应轻画辅助线,仪器迁站后容易察除。图面的检查整饰接边也必须严格进行,超限应返工,切忌弄虚作假。

3、测设

在已经测绘完成的地形图上空白之处设计一矩形建筑物或延伸的管线中心线,要求有四个待定点,总长大于100m。在图上解析确定出点的设计坐标,根据附近的至少两个已知点(自选点)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待定点,打桩或标记出这些点,让指导老师检查。

3.2 测区概况

1、组成

(1)第一教学楼及周围花坛

(2)第四教学楼前段及机电工程系大楼

(3)行政楼及周围花坛

(4)篮球场西侧花坛

(5)图书馆及门前广场

(6)图书馆门前大花坛

2、测绘对象种类

(1)建筑物

(2)花坛

(3)喷水池

(4)配套基础设施

3、综合概述

(1)属于教学区域,建筑物密集,路况良好.(2)道路复杂多变,测量难度偏大.(3)测量对象(建筑物、花坛等)造型复杂.3.3现有资料

1、指定测量点

(1)1501

(2)1502

(3)1507

2、自定测量点

(1)F261

(2)F262

(3)F263

(4)F264

4、踏勘选点

4.1 选点要求

(1)相邻点之间应通视;(2)便于量距以及观测周围地物;

(3)点位应易于保存,如道路交叉口,马路一侧,尽量避开停车位、马路中间及运动场上,对于观测不到的地物,还应便于布设导线支点。

(4)边长均匀,点位足数

边长应在20—60m之间,6-7个自选点(即图根控制点),(5)用油漆做标记,点的编号为三位:即班号、组号、点号,字体小巧工整,标记清晰,字头朝北,(6)图根控制点(自选点)与已知点间应构成闭合或附合导线,根据实际情形可以使用图幅外的已知点,但自选点一般应在图幅内,

河等不便量距的情况可用间接法确定距离;

(2)经纬仪最好采用光学对中,瞄准目标时应尽量靠近底部;

(3)闭合导线需要两个已知点的坐标,附合导线需要四个已知点坐标,已知数据可到指导老师或实验师处抄录,鉴于点少组多,在已知点上尽可能地节省观测时间,已知点被占用时,先到自选点上测角或完成别的环节;已知点上禁止进行碎部测量。

5.2 高程控制测量

(1)应在水准路线间进行往返观测,总测站数应为偶数,(2)采用两次仪器高法,其互差应不大于3mm,(3)必须连测到已知高程的控制点上,高差闭合差fh允12nmm,(4)尺垫的正确使用,已知点和自选点上均不可用尺垫,尺垫只能在转点上使用,一般用不到,(5)外业观测结束,结果合格后在规定的表格上进行高程平差计算。

6、碎部测量

6.1 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

要求:绘制坐标格网

用坐标格网尺在聚脂薄膜的毛面上绘制坐标格网,绘制结束应按以下要求严格进行检查:各方格的角点应共线,1

7、建筑物放样 7.1 放样方案设计

7.2 测设数据计算

7.3 测设方法

在已经测绘完成的地形图上空白之处设计一矩形建筑物或延伸的管线中心线,要求有四个待定点,总长大于100m。在图上解析确定出点的设计坐标,根据附近的至少两个已知点(自选点)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待定点,打桩或标记出这些点,让指导老师检查

7.4 测设结果验证

尺是个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很辛苦的工作,要保持尺的平衡不能动,保证读数的准确性。另外,跑尺还要学着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阻碍,保证读数者能清楚的看到尺上的刻度。跑的时间一长,手臂、小腿和脚难免会开始变得酸痛,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考验耐性的工作。之前房屋建筑学实习就曾让我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我选择了坚持。

一开始的测量比较顺利,一组数据很快就诞生了,但后来碰到高低不平的楼梯时,我们由于经验不足和立尺位置的错误导致了多次的返工重测,我们的耐性和信心受到了挑战。就在这时,老师的及时出现化解了我们的问题。他耐性的指出了我们的错误,我们的测量才得以继续进行,上午的测量终于在磕磕绊绊中顺利完成了。

下午一点半,小组再次集结,下午进行的是各测点之间距离的测量,但就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犯了错误。一开始,我们采取的是和其他小组一样的方法——用塑料绳先在两点之间拉一根直线,再在这根直线的基础上用钢尺分段测出它的总距离。我们以为这样的方法是可取的,但老师发现了这种方法后很生气,坚决要求我们重新测,坚决要求用经纬仪定线的方法进行测量,否则直接扣分。迫于压力,我们不得不擦去了之前的测量数据,采取了更加麻烦但更准确的经纬仪定线法。后来的测量结果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永远不会骗人。

今天的测量过程还真是一波三折,经验的欠缺,不遵循正确

望,仪器的架设,读数的精确性,立尺是否到位这些细节问题又成为阻碍我们继续下去的绊脚石

最终,我们今天的实习过程并不顺利,当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也为明天的工作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五点半,为了解决昨天留下的问题,我们早早的就来到了实习场地,问老师,问同学,自己研究,通过各种渠道的努力之后终于将昨天的问题逐个击破,所有成员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测量学实验报告个人 第2篇

学校:江西农业大学

学院: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

指导老师:陈英俊

实习周:

小组:

组长:

成员:刘

土地资源管理1101班十四、十五周第一小组刘洋(学号20113568)洋(学号20113568)王巧丽(学号20113564)朱瑾(学号20113567)李志华(学号20113524)饶育旺(学号20113547)周小烛(学号20113538)

实习总结

为了巩固我们前段时间所学的内容,加深我们对仪器操作的印象,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计划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两周的测量学实习周,在这两周的过程当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测量学和测量学以外的知识,当然也产生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所以在测量学实习周即将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适时必要的总结。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

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量绘图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习,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在我们小组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的时候,其他的小组有因为不够团结或某个人偷懒影响他们小组进程的现象,提醒了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一定得用团队的力量去克服一个个难题,最后我们小组进展非常顺利,当然这也离不开陈老师和仪器保管的那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当我们测完了高程和水平角后,都及时的进行了检验,并请老师再次帮我们检验,我们才肯放心的画图,后来我们准备进行碎部测量时,面对北区复杂的地形,我们开始犯难了,多亏了两位老师的及时指导,我们后面才能进展开来,碎部测量又一次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

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我们在分工的基础上又安排了合作,两位女

生王巧丽和朱瑾心细一点,他们对画图就多付出了努力,几位男生就多进行实际仪器操作,当然,我们不是一味的分工,我们的工作每一天都互相交叉,最后我们大家都对整个实习的过程做到了心里有数。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而且为了保证我们能及时完成任务,我们好几个中午都依然在外面继续测,好几个傍晚都是到天黑才收工,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每一位小组成员的耐心付出,而且我们这组做的很认真,每个组员都有进行独立的调试仪器并独立观察的机会,记录每一站,在现场进行计算,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

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也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4)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水准仪施测过程得使用以及架仪器过程中气泡的精确对中和整平,还有就是我们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对所用的仪器要精心呵护,在学校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烦等等吧。

测量学实验报告个人 第3篇

1 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

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如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和应用的技术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传统的测绘理论向现代的测绘理论转变,传统的经纬仪、水准仪等光学仪器逐渐被现代的全站仪、GPS等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仪器设备代替,手工绘制地形图被数字化成图软件所替代,地形图的应用由纸质地形图向电子数字地形图转变。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现代测绘技术具有空间信息采集集成化、实时化、动态化,测绘成果数字化,测绘操作自动化的特点。

2 目前测量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测量学或工程测量学是资源环境及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开设理论课时一般为40,48或56学时等几种,其中实验课时分别为12,16或20学时。传统的讲授内容主要是以测绘理论和测绘方法为基础,以三大传统的测量工作—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为主要内容,实验内容以传统的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罗盘仪等常规光学仪器为讲授对象,以纸质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为目的。传统的测量学教学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现行的测绘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需要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教学内容以水准仪、经纬仪为主导,以纸质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为主要目的,而实际生产以全站仪、GPS数字化成图及数字电子地图应用为主导。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教学内容落后于实际生产。如土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施工基本上采用了全站仪、GPS等新技术作业。

(2)实验教学内容多与实验课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测量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要学好测量学必须了解一定的测绘专业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验熟悉和掌握各种测绘仪器,仅仅通过十几个课时的实验教学,难以让学生掌握各种测绘仪器,最终的教学效果只能是似懂非懂,不甚了解。

(3)由于各专业对测绘技术的需求各不相同,测量学的实验教学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测量学教学的重点在全站仪、GPS-RTK的施工放样和工程控制测量,林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专业测量学教学的重点在纸质、电子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如何结合不同专业的要求,开设实验项目,讲授相应的测量学知识和要点,并保持测量学实验课程体系的相对完整性,是实际教学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不分专业,都开设相同的实验项目,似乎是“以不变、应万变”,其结果是重点不突出,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专业测绘知识没有掌握。

随着电子水准仪、全站仪、静态GPS、动态GPS-RTK、手持GPS、数字化成图软件、平差软件、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现代测绘硬件设备和软件出现,必须对开设的实验课程进行调整和重组,对测量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讲授的内容应以现代的测量理论与测量仪器为主线,实验内容以水准仪、全站仪、GPS(静态GPS和动态GPS)为讲授对象,以纸质地形图的应用和数字化地形图应用为目的。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结合课时安排,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组合。学生在掌握传统测绘理论的同时,对现代的空间信息获取技术和测绘仪器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全站仪数字化成图、GPS在测绘中应用等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有较深的认识。

3 模块化测量学新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方案

结合测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大胆改革现阶段测量学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了模块化测量学新实验教学体系:以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采集、处理、管理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实验教学体系,应以全站仪、GPS-RTK数字化成图、电子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为主体,让学生能熟练使用全站仪、GPS接收机(手持GPS,静态GPS和GPS-RTK)等现代数字化空间信息数据采集仪器设备,掌握相应空间信息数据采集方法;掌握多种数据处理与成图软件及电子地图的应用,掌握数字化、电子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空间信息新技术。

3.1 模块化测量学新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设计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为宗旨,根据空间信息技术内容本身的必然联系和人的认知规律,重新确定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将新的测量学实验教学内容分为4个模块:测绘仪器基本操作模块、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模块、综合应用模块和工程测量模块,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综合、从传统到前沿、从理论到实际应用逐级提高的测量学实验教学新体系(见表1)。

3.2 模块化测量学新实验教学体系的特点

3.2.1 实验教学体系分层设计,逐层提高,循序渐进,分阶段教学

以培养学生综合测绘能力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验项目分为3个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开展实验,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第一层次为测绘仪器基本操作与使用阶段,强调操作的规范性与熟练程度,采用现场示范讲解,手把手的指导。

第二层次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践训练阶段,强调综合性和具体运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采用教师总体指导,学生具体设计、分析的实验模式,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第三层次为研究性实验的高新技术训练阶段,强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实验前根据选题要求,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实验,实验后整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实验,在实验中有所创新。

3.2.2 实验教学体系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项目比例增加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制定测量学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在原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造、新增。其中测绘仪器基本操作模块含8个实验项目,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模块含3个实验项目,综合应用模块含11个实验项目,工程测量模块含8个实验项目。将测量实验项目分为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4种实验类型,其中验证型实验项目共8个,占总实验项目的26.7%,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项目数分别为13个、4个、5个,分别占总实验项目数的43.3%,13.3%和16.7%,其中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实验项目数占总实验项目数的73.3%。

4 建立模块化的测量学实验课程体系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4.1 全面调整和重组测量学理论教学内容

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理论课程体系的配套改革与调整。测量学理论教学内容应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的测量理论和方法,摈弃已经过时的光学仪器采集数据的方法和手段,扩充现代的数字化空间信息采集方法。

4.2 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设置不同实验项目组合

由于实验课时相对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不足,因此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设置不同实验项目组合,使所有实验课程成为一个内容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光学及电子水准仪的使用、全站仪的基本使用、全站仪数字化成图、数字地形图的综合应用等实验项目为大部分专业共同开设,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和计划实验课时开设其他实验项目。重点突出与所学专业、学科的结合及应用。

4.3 建立项目选修制度

建立实验项目选修制度是解决实验课时与实验内容矛盾的另一种办法。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采取自选、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测量实验课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弥补实验教学课时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实验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发展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课外实验,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殊要求。但这需要对测量实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

摘要:通过对现代测绘科技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测量学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模块化测量学实验教学体系。新的实验体系具有培养能力,分层次设计,逐层提高,分阶段教学的特点。实施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需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项目组合,通过实验项目选修制度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关键词:测量学,实验教学体系,模块化,非测绘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冯仲科,韩熙春.高校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7~139

[2]袁春.非测量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3,1:32~33

[3]赵夫来.现代测量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讨[J].昆明冶金高专学校学报,2003,4:62~64

[4]刘丹.对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4:76~78

[5]李岚发.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实践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工程,2000,6:68~71

[6]王登杰,庄勇,王秀民.工程测量学实验能力指标的建立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69~72

测量学实验报告个人 第4篇

关键词: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设计实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GPS定位技术、GIS理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不少高校的测量学实验课程教学在内容和模式上都在进行改革探索。

一、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以我院为例,目前我院所开设的地理相关专业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有开设测量学课程,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制订新的实验计划和大纲,选定或编写新的实验教材。

根据实验教学对象和内容,按以下方案构建测量学实验课程新体系:

1.第一层次为基础性实验

该部分实验三个专业都开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仪器,学会实验方法,为专业实验准备条件、打好基础。

2.第二层次为专业性实验

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按专业不同而不同。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开设专门的为城乡规划类所服务的实验内容。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主要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开设为资源环境类所服务的实验内容。

3.第三层次为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课程内容以研究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自主实验、初步培养科研能力。本部分实验主要面向大四的本科学生做本科畢业设计的时候使用。

二、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条件

为了保证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争取学校、院系领导的重视,进一步完善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3.编写测量学实验教材,形成适应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教材体系

4.更新实验室设备,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5.加大学校在测量学方面的宣传力度,在学校的范围内组织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所以测量学实验教学改革非常重要也非常迫切。通过测量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培养一些有高度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测量人才势在必行。

作者简介:黄秋华,1981年出生,女,籍贯辽宁,城市与环境科学系讲师。

应变测量实验报告 第5篇

1、学习应变片粘贴、使用的基本方法

2、学习电桥的联线方法及电桥的测量原理和特点

3、学习使用WS-3811应变仪测量应变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惠斯登电桥原理进行测量

三、实验仪器

微型计算机、WS-3811数字式应变仪、桥盒、应变片及其附件

四、实验内容

1.选择与桥盒内置电阻相匹配的应变片;

2.用砂纸打磨钢片表面测点,使测点表面平整、光洁,并做清洁处理;

3.用胶水把应变片和转接片贴到测点上,尽量使应变片与被测物紧密贴合,如图1所示: 4.放置几分钟,使它自然干燥; 5.如图2把导线接到桥盒插头上;

6.打开应变数据采集程序,进行测试和设置:应变量程设置为±40000με,滤波频率 设置为20Hz,界面如图3;

7.校准仪器,选择“自动校准”,设置界面如图4所示;

8.动态应变数据采集。把桥盒连接到试验仪上,试验仪已与电脑连接。把被测金属长 片的一端用手按在桌沿,使它伸出桌面。设置好参数,点击“开始示波”,此时波形为一条直线,说明连接正常,再用手拨动金属长片伸出桌面的那一端使它振动,这时波形如图5,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

9.截图,保存数据。实验完成。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六、思考题

1.半桥接法应用于两个应变片,1/4桥接法应用于一个应变片,前者的桥盒上多接了一根两个应变片的共用线,少了一个短接插片。

地籍测量实验报告 第6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掌握测制地籍图的方法和步骤。

2、学习利用新增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二、实验原理

根据给定的数据,参照CASS实习指导书介绍的内业成图(“草图法”和“简码法”)方法按一定的步骤用指定的数据文件完成地形图的绘制。

三、实验内容

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如何绘制地籍图〔绘权属图〕; 如何绘制宗地图;如何绘制地籍表格; 如何管理地籍图中的信息。

四、实验步骤

1、生成平面图

示例文件E:\CASS70\DEMO\SOUTH.DAT是带简编码的坐标数据文件,故可用“简码法”来完成。

2、生成权属信息数据文件

(1)权属合并

(2)由图形生成权属

先用“绘图处理”下的“展野外测点点号”功能展出外业数据的点号,再选择“地籍成图生成权属由图形生成”项,命令区提示:

请选择:(1)界址点号按序号累加

(2)手工输入界址点号<1>,按要求选择,默认选1。下面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地籍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名,保存在合适的路径下,如果此文件已存在,则提示:

(1)文件已存在,请选择

(2)追加该文件

覆盖该文件,按实际情况选择。然后按提示依次往下做,得到结果所要的图。

(3)用复合线生成权属

选择“绘图处理”菜单之“用复合线生成权属”项,输入地籍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名后,根据命令区提示依次往下做。

(4)用界址线生成权属

如果图上没有界址线,可用“地籍成图”子菜单下“绘制权属线”生成。

3、绘权属地籍图

(1)手工绘制 使用“地籍成图”子菜单下“绘制权属线”功能生成,并选择不注记,可以手工绘出权属线,这种方法最直观,权属线出来后系统立即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属性,点“确定”按钮后系统将宗地号、权利人、地类编号等信息加到权属线里。

(2)通过权属信息数据文件绘制 首先可以利用“地籍成图地籍参数设置”功能对成图参数进行设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注记方式,绘权属线时要作哪些权属注记。如要将宗地号、地类、界址点间距离、权利人等全部注记,则在这些选项前的方格中打上钩。参数设置完成后,选择“地籍依权属文件绘权属图” CASS界面弹出要求输入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名的对话框,这时输入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命令区提示:输入范围(宗地号街坊号或街道号)<全部>:根据绘图需要,输入要绘制地籍图的范围,默认值为全部

(1)修改界址点点号

选取“地籍成图”菜单下“修改界址点号”功能。点取你要修改的界址点圆圈,也可按住鼠标左键,拖框批量选择。对话框的左上角就是要修改点的位置,提示的是它的当前点号,将它修改成所需求的数值,回车。系统会自动在当前宗地中寻找输入的点号。如果当前宗地中已有该点号,系统将弹出对话框,说明该点已存在,如果输入的点号有效,系统将其写入界址点圆圈的属性中。当选择了多个界址点时,在下一个点的位置将出现图3-10所示对话框,当然,点号变成当前点点号。

(2)重排界址点号

选取“地籍成图”菜单下“重排界址点号”功能。

(3)界址点圆圈修饰(剪切消隐)

选取“地籍界址点圆圈修饰剪切”功能。屏幕在闪烁片刻后即可发现所有的界址点圆圈内的界址线都被剪切,由于执行本功能后所有权属线被打断,所以其他操作可能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建议此步操作在成图的最后一步进行,而且,执行本操作后将图形另存为其他文件名或不要存盘。一般来说,在出图前执行此功能。

(4)界址点生成数据文件

用此功能可一次性将全部界址点的坐标读出来,写入坐标数据文件中。选取“地籍成图”菜单下“界址点生成数据文件”功能屏幕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生成的坐标数据文件名。输入文件名后点“确定”。

(5)查找指定宗地和界址点

选取“地籍”菜单下“查找宗地”功能弹出对话框。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查找的内容后,查找到符合条件的宗地居中显示。选取“地籍”菜单下“查找界址点”功能,弹出对话框。根据已知条件选择查找的内容后,查找到符合条件的界址点居中显示。

(6)修改界址线属性

点取“地籍修改界址线属性”,屏幕提示选择界址线所在宗地,选取宗地后屏幕提示指定界址线所在边<直接回车处理所有界址线>,选取界址线后弹出如图3-14所示对话框。除了可以查看该线当前的性质,还可以按调查的情况添加界址线信息。

(7)修改界址点属性

界址点圆圈中存放界址点号、界标类型和界址点类型等界址点属性。点取“地籍/修改界址点属性”屏幕提示请啦框选择要处理的界址点,选择界址点后弹出。

5、宗地 属性处理(1)宗地合并

选取“地籍成图”菜单下“宗地合并”功能。分别选取两条宗地的权属线。(2)宗地分割 选取“地籍成图”菜单下“宗地分割”功能。选择要分割宗地的权属线,选择用复合线画出的分割线。(3)修改宗地属性

选取“地籍成图”菜单下“修改宗地属性”功能。用鼠标点取宗地权属线或注记均可。

(4)输出宗地属性

输出宗地属性功能可以将上图所示的宗地信息输出到ACCESS数据库。

选取“地籍成图”菜单下“输出宗地属性”功能。屏幕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ACCESS数据库文件名,输入文件名。请选择要输出的宗地,选取要输出的到ACCESS数据库的宗地。选完后回车,系统将宗地属性写入给定的ACCESS数据库文件名。

6、绘制宗地图

(1)单块宗地

该方法可用鼠标划出切割范围。打开图形E:\CASS70\DEMO\SOUTHDJ.DWG。选择“地籍绘制宗地图框(可缩放图)A4竖单块宗地”。弹出对话框,根据需要选择宗地图的各种参数后点击“确定”,根据屏幕所示操作,一幅完整的宗地图就画好了。

(2)批量处理 打开SOUTHDJ.DWG图形,选择“绘图处理宗地图框A4竖批量处理”。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最后得图。

7、绘制地图表格

(1)界址点成果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界址点成果表”项,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名,输入E:\CASS70\DEMO\SOUTHDJ.QS。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得到结果。

(2)界址点坐标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界址点坐标表”命令,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

(3)以街坊为单位界址点坐标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以街坊为单位界址点坐标表”命令,则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

(4)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项,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权属信息数据 文件名,输入E:\CASS70\DEMO\SOUTHDJ.QS则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

(5)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项,则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

(6)街道面积统计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街道面积统计表”项,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名,输入E:\CASS70\DEMO\SOUTHDJ.QS,则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7)街坊面积统计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街坊面积统计表”项,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

(8)面积分类统计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面积分类统计表”项,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

(9)街道面积分类统计表

选择“绘图处理绘制地籍表格街道面积分类统计表”项,根据命令区提示操作。

六、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的实验和学习,学会了利用新增功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了解了测制地籍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绘制地籍图〔绘权属图〕、如何绘制宗地图、、绘制地籍表格和管理地籍图中的信息的方法。

水深测量实验报告 第7篇

班级姓名学号

(一)目的(1)掌握水深测量平面定位及测深观测、记录、计算等方法。

(2)掌握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水位观测的方法。

(3)熟悉灵舟 SDE-28测深仪的使用性能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的内容及步骤

(1)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量水位标高。两次往测高差较差限差:fh允6nmm。

(2)布设水深测量断面。在河两岸各确定一个基点。采用6”光学经纬仪在基点设站,瞄准另一基点,标定水深测量断面方向。沿水深测量断面方向布设若干个水深测量点。

(3)水深测量点的平面定位测量。视现场及仪器条件的不同,可从以下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平面定位测量:

A:光学经纬仪交会法。

B:全站仪极坐标定位法。参考各类品牌及型号的全站仪使用说明书。C:GPS实时动态定位法(RTK)。参照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的《GPS数据处理软件操作手册》。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第8篇

姓名: 性别: 班级: 学号:

实训内容:血压测量(水银台式血压计)

实训地点:护理实训楼437农村医学实训室

实训日期:年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训对象:

实训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训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再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袖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 轻压之。

5. 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第9篇

姓名:xxx 性别:xx

班级: xx学号:xx

实验内容:血压测量(水银台式血压计)

实验地点:xx

实验日期:20xx年xx月xx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在实践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查出错误,在改正中不断进步。

4.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验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在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压脉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指,松紧适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肱动脉平第4肋软骨.把袖带平整的缠在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5. 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

6. 在听诊器中听到的第一声,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音消失或减弱时,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7. 测量后,放尽袖带中的空气,解开袖带.测血压完毕.

8.将血压计右倾45°,关闭气门,气球放在固定的位置,以免压碎玻璃管.

总结:收缩压范围90-140mm/Hg,舒张压范围60-90mm/Hg.正常人高血压为90/mmHg~130/mmHg,低血压为60mm/Hg~80mm/Hg,所以实验对象的血压是正常的。

六、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查,以保持其准确性,并应放置平稳,切勿倒置或震荡。

2.被测者的衣袖不应过紧,以免阻碍血循环,如果过松,会影响测试结果。

3.读数时,最好水平目视,以防误读数值。

4.如发现血压计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使汞柱降至“0”点再测,心要时测双上臂以资对照。

5.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测量学实验报告个人 第10篇

【目的要求】

了解X线头颅侧位片的描图方法。熟悉常用标志点的定位,测量平面及其意义。

【实验内容】

l.示教x线头测量常用标志点定位,头影图描绘,常用平面。

2.学生练习描记一张x线头颅侧位片,完成头影图描绘、标志点、平面的确定。

【实验器材】

头颅侧位片、X观片灯、描图纸、3H硬质铅笔、橡皮、三角尺、量角器等。

【方法和步骤】

使用X线投影测量技术进行面部软硬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这种方法不但显示了面部的形态特征,还能揭示覆盖软组织与其深部牙,骨骼的相互关系。

一、手绘法描图头颅侧位片:

(一)描图示教

1.头颅侧位片的描图:在暗视野环境中,于观片灯上,用尖细的(笔尖细度小于0.5mm)

较硬质铅笔(3 H)在透明描图纸上绘制,侧位片的描绘应包括软硬组织侧貌、上、下颌轮廓、颅底轮廓(蝶鞍)、眼下缘、翼上颌裂、鼻底、腭顶、上下颌第一恒磨牙、中切牙等。

2.在头侧位片描图上定出常用的标志点

(1)颅部标志点:

鼻根点(N):正中矢状平面上鼻额缝的最前点。

蝶鞍点(S):蝶鞍影像的中心。

耳点(P):外耳道之最上点。

颅底点(Ba):正中矢状面上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

Bolton点:枕骨髁突后切迹的最凹点。

(2)上颌标志点:

眶点(Or):眶下缘最低点,通常取两侧眶点影像之中点。

前鼻棘点(ANS):前鼻棘之尖。

后鼻棘点(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

翼上颌裂点(Ptm):翼上颌裂轮廓之最下点。在x片上象一倒挂的泪珠。

上齿槽座点(A):前鼻棘与上齿槽缘点间上齿槽突前部外形最凹点。

上齿槽缘点(SPr):上中切牙间齿槽突的最前下点。

上中切牙点(UI):上中切牙切端最前点。

(3)下颌标志点:

髁顶点(Co):髁突的最上点。

关节点(Ar):为下颌升支后缘与颅底外缘X线影像之交点。

下颌角点(Go):位于下颌下缘与升支后缘交界处。常通过下颌平面和下颌支平面交角的角平分线与下颌角的交点来确定。

下齿槽座点(B):下颌骨联合前面下齿槽座的最凹点。

下齿槽缘点(Id):下齿槽突之最前上点。

下切牙点(L i):下中切牙切端最前点。

颏前点(Po):颏部的最前点。

颏下点(Me):颏部之最下点。

颏顶点(Gn):颏前点与颏下点之中点。

(4)软组织侧貌标志点:

额点(G):额部最突点。

N′点:前颅底平面S-N与软组织侧貌轮廓的交点。

软组织鼻根点(Ns)鼻额缝表面所覆盖之软组织的最凹点。

鼻顶点(Prn):鼻部软组织之最突点。

上唇突点(UL):上唇之最突点。

下唇突点(LL):下唇之最突点。

下唇凹点(B′):颏唇沟之最凹点。代表下唇之基底部。

软组织颏前点(Pos):颏部软组织的最前点。代表软组织颏部的位置。

软组织颏顶点(Gs):蝶鞍点与颏顶点间连线(S-Gn)延长线与颏部组织外形轮廓之交点。

软组织颏下点(Mess):软组织颏部最低点。

3.在头侧位片描图上定出常用的平面:

(1)基准平面:基准平面是在头影测量中作为相对稳定的平面。由此平面与各测量标志

点与其他测量平面构成角度、线距及线距比测量项目。目前最常用的基准平面为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和Bolton平面。

1)前颅底平面(SN):即蝶鞍点与鼻根点N间之连线。位于头颅的正中矢状平面上,代表前颅底的前后范围。由于这一平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生长方向还是生长速度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常作为其他各结构对颅底关系的定位平面。

2)眼耳平面(FH):这是人类学上的一个定位平面。由耳点P与眶点Or连线构成。

大部分个体在正常头位时,该平面与地面平行。

3)Bolton平面:由Bolton点与鼻根点N连线构成。多用作重叠影图的基准平面。

(2)测量平面

1)腭平面(ANS-PNS):前后鼻棘点的连线。

2)颅底平面(Ba-N):颅底点与鼻根之连线。该平面将头颅划分成颅部与颌面部两部

分。

3)牙合平面(OP):牙合平面一般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第一恒磨牙的咬牙合中点与上下

中切牙切缘点间连线的中点的连线; 另一种能够使自然的或称功能的牙合平面,由均分后牙牙合接触点的连线构成,通常使用切牙的任何标志点。

4)下颌平面(MP):下颌平面的确定方法有三种:

① 通过颏下缘下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条。

② 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

③ 下颌角点与颏顶点间的连线。(Go-Gn)。

5)下颌升支平面(RP):下颌升支及髁突后缘的切线。若X片上髁突影像不清楚,也

可以关节点与下颌角后缘的切线代之。

6)面平面(NP):由鼻根点N与颏前点,Po间连线构成。

7)NA平面:鼻根点N至上齿槽座点A连线。

8)上下齿槽座平面(AB):上、下齿槽座间连线。

9)AP平面;上齿槽座点A与颏前点Po连线。

10)Y轴(Y axis):蝶鞍点S与颏前点Gn之连线。

(3)软组织测量平面

1)审美平面(E plane):鼻顶点Pm至软组织。

2)H平面:上唇突点UL至软组织颏前点Pos的连线。

【注意事项】

1.解剖标志定位要准确。

2.描绘图的点线必须细小精确。

【实验报告与评定】

评定学生头影测量描图的标志点、常用测量平面的正确性。

实验二X线头影测量项目

【目的要求】

了解X线头颅侧位片的描图方法。熟悉常用测量项目的组成及其意义。

【实验内容】

l.示教x线头测量常用测量项目。

2.学生练习描记一张x线头颅侧位片,完成头影图描绘、常用角度和线距的测量。

【实验器材】

头颅侧位片、X观片灯、描图纸、3H硬质铅笔、橡皮、三角尺、量角器等。

【方法和步骤】

使用X线投影测量技术进行面部软硬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这种方法不但显示了面部的形态特征,还能揭示覆盖软组织与其深部牙,骨骼的相互关系。

常用的测量项目:

1)上齿槽座角(SNA)

前颅底平面与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连线所形成的后下交角。

2)下齿槽座角(SNB)

前颅底平面与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连线所形成的后下交角。

3)上、下齿槽座角(ANB)

为SNA和SNB角之差。

4)面角(Facia1 ang1e)

面平面与FH平面相交的后下交角。(FH-NPog)

5)下颌平面角(MP—FH)

下颌平面与FH平面的交角。

6)上中切牙一前颅底平面角(UI—SN)

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的后下交角。

7)下中切牙一下颌平面角(LI—MP)

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的后上交角。

8)上、下中切牙角(UI—LI)

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

9)上面高(N—ANS)

以FH为参照,N点和ANS点两点间的垂直距离。0)下面高:

以FH为参照,ANS点和Me点两点间的垂直距离。

【注意事项】

1.解剖标志定位要准确。

2.描绘图的点线必须细小精确。

【实验报告与评定】

评定学生头影测量描图的常用项目的正确性。

实验三常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

【目的要求】

了解X线头颅侧位片的描图方法。熟悉常用测量项目的组成及其意义。

【实验内容】

l.示教x线头测量常用测量分析法。

2.学生练习描记一张x线头颅侧位片,完成头影图描绘、常用分析法分析。

【实验器材】

头颅侧位片、X观片灯、描图纸、3H硬质铅笔、橡皮、三角尺、量角器等。

【方法和步骤】

使用X线投影测量技术进行面部软硬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这种方法不但显示了面部的形态特征,还能揭示覆盖软组织与其深部牙,骨骼的相互关系。

1.Downs分析法

2.Tweed分析法

3.Wits分析法

4.北京大学口腔正畸科临床综合分析法

【注意事项】

1.解剖标志定位要准确。

2.各分析法对定点的特殊要求。

【实验报告与评定】

上一篇:单位履职报告下一篇: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观后感想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