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2024-09-19

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精选6篇)

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第1篇

,.s , , ,从近两年高考试题特点谈高中历史教学

2010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新课改结果终于有了两年的高考检验。回顾近两年文综历史试题,特点明显。总结其特点,既有利于今后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有利于备考。

一.近两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一)、全面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高考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凸显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上。从选择题到非选择题,从材料的选择到问题的提出,从以历史的主干知识到基础知识的考查,无不围绕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加大考查力度。

(二)、试题灵活性强,跨度大。回顾近两年的高考题,无不以小切口,大跨度地将必修、选修、课外知识特别是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试题更具灵活性和挑战性。尤其是今年试题灵活性强,跨度大,更加体现了历史学科考查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2010年高考题为例:

29题,涉及到的历史知识有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独立宣言》发表(1776年)、约克镇大捷(1781年)、英国最后被迫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这些知识点以及独立战争的背景都是现在教材需要教师拓宽但又一带而过的内容。

30题是一道比较性的选择题。其特点是知识的切点广,跨度大,思维角度宽,知识运用灵活,除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即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涉及的历史知识有西学、甲午战争、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知识,要答好这道题,必需调动必修模块(一、三)和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的知识点,综合思考,便可选出正确答案来。

(三)、各学科之间的综合联系加强,能力考查加大成为亮点。这告诫历史教师无论是教学过程中还是最后的复习中,不仅要注意历史本学科各模块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2010年文综:

24题,就是一道以史为载体,落脚在地理知识上,体现了史地结合的选择题。

28题为新材料、创设的新情景的综合性选择题。其特点:以历史人物亚里士多德为切点,知识的考查以历史为引子,更多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具体的说:既要求学生有阅读理解能力、有哲学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也要求学生有分析问题的能力。从知识的考查上看,不仅涉及到历史知识,也涉及到政治课中的逻辑推理知识等等。从内容的考查看上,是对两个观点的分析,并在对观点的评述中进行选择。此题只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动用多种能力,才能得出“比值平等”这一正确答案,尤为突出地了跨学科能力的考查。

有如:33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再现历史知识(本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能力的选择题。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经验丰富”“分散于广阔地区的多数小部队”和所学知识,经过分析、判断,选出百团大战正确答案。

二.高二历史教学做法

(一)加大课堂训练力度。

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灵活性,不只要求我们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更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变通。如何能把死记硬背的知识加以变通应用?这是我校历史教师一直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多讲不如多练。目前我们的做法就是加大课堂限时训练力度,除高一年级外,我们要求高二高三的每堂历史课都保证有10~15分钟课前训练。训练习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专题的形式交互进行。试题主要来源于全国各地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选择题专题训练我们一般设计15~20个题,非选择题我们设计一个题,都要求学生在10~15分钟内完成。当堂收卷并及时批改和反馈。通过这样的办法,学生既巩固的基础知识,也提升了解题能力。

(二)将大量史料引入课堂,培养学生能力。

给出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这是目前高考试题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尽快的适应这一变化。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大量的材料引入课堂。材料分背景材料和概念材料,我们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时要引入背景材料。通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教材加以认证,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生必将会形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思维定势。另外,对课标中涉及到的而我们的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历史概念,我们必须通过材料展示给学生,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三)坚持主题教学,重点凸显三大史观。(文明史/近现代化史/全球史)

将文明史观、近现代史观、全球史观等做为命题学科思想的理论依据,考查历史学科相关能力,这是近年来高考试题的显著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把三大史观作为我们历史教学的主题。坚定不移地以三大史观统领整个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三大主题,同时又在具体的讲授中将三大主题分解于每个模块和每个单元以至于每节课中。如:文明史,其主题就是人类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而农耕文明的代表在中国古代,从政治文明上看中国古代就是专制和人治,因此,必修一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物质文明上看中国古代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必修二主要讲述的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从精神文明上看中国古代虽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最终还是走向了愚昧和迷信。工业文明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随后在炮舰的武装下,对古老的农耕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导致人类文明政治上走向民主法制,经济上走向工业化和城镇化,精神上走向科学和理性。

文明史是核心,只有使学生把握文明史的脉络,近现代史和全球史才能迎刃而解。

(四)关注学科内联系和跨学科联系。

针对高考历史试题知识涉及的广度、宽度越来越大,综合联系性越来越强的特点,我们历史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既要体现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又要我们教师依据考纲把必修与选修,老教材与新教材的内容揉合起来,按历史编年的体系系统的过一遍,这虽然加大了学生的负担,但应对漫无边际又无章可循的历史高考题,提高成绩还是有效的。同时还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是我们无奈的选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学生高考能多得几分,(五)规范学生答题。

为了让学生高考能多得几分,我们必须规范学生答题。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我们从高一就开始注重学生答题的规范训练,要求学生做到:一“审”二“读”三“列”四“答”。“审”即审题,要求学生审出题干的要求(是依据材料还是结合所学,还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是指出/概括还是分析/论证等具体要求。)时间空间和内容等指向。“读”即要求学生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列”即要求学生在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时,对有效信息在草纸上简明扼要地逐一列出。2

“答”要求学生做到“五化”。即序号化/提示化/段落化/素语化/整洁化,切忌杂乱无章,字迹潦草。实践证明,经过长期的努力,学生答题基本规范,多得几分也是必然的。

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第2篇

关键词:物理试卷分析,反思

一、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覆盖面广

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物理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3个 (未涉及到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如下:14题:热学;15题:平面镜;16题:能级跃迁, 估算;17题:安培力;18题:电场, 电场线、电场强度;19题:万有引力, 估算;20题:振动和波动;21题:碰撞, 动量和能量;22题:应用多用电表检测电路故障;23题: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24题:电阻定律;25题: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动量和能量;26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1、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力度大于往年高考

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 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46分, 占38.3%;电学56分, 占46.7%;力学和电学共102分, 占85%。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用动量和能量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电路的基本理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

2、非主干知识重视对重要知识的考查

热学6分 (14题) , 占5%;光学 (15题) 6分, 占5%;原子物理学 (16题, 能级跃迁) 6分, 占5%;非主干知识的考查共3道题, 共18分。和大纲及教材内容的比例基本一致, 但电学内容明显偏大。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要求不高, 但不出现死记硬背的问题, 以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

二、贯彻以“能力立意”命题, 稳中有变, 区分度高

1、从试题的结构来看, 客观题没有多大变化, 但主观题中的实

验题由一道大题变为两道大题, 但依然保持着一力一电两个实验题的格局。而计算题依然为三道大题。

2、从试卷难度来看, 总体上比2008年有所提升, 但是区分度很好。

(1) 选择题部分。2个估算题 (16题和19题) , 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光学题 (15题) , 难度不大, 但是却是初中物理竞赛的改编题目, 在高考中出现, 值得商榷。

(2) 实验题部分。相对往年应该是更容易得分, 但从分值和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来看, 将主打实验由电学调换为了力学, 这也是与往年不同之处。应用多用电表检测电路故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 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 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3) 计算题部分。第一个计算题有点出乎意料之外, 第一个计算题是由奥赛题改编而成, 实际上造成考试的不公平, 因为一些学校设置的竞赛班里的学生在一些奥赛辅导资料上有可能见到过这些知识, 甚至竞赛辅导老师还讲解过类似的题目。而没有参加过竞赛辅导的大部分学生被新颖的内容吓到了, 感觉难度大、无从下手。并且该题在运算上运用数学特殊处理的技巧可能会对考生的心理和时间上是个大的挑战。当然, 从处理信息、知识迁移的角度来说, 本题要求的能力较高, 还是很好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应该是比较经典的题型。从知识点上来看, 如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均为高中物理核心知识点, 但第二个计算题和选择21题在知识点考查上有重复。并且两个题目对考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 运算量较大。第三个计算题虽然是经典题型, 但却是本套试卷物理部分中对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道题目, 涉及到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n次情况, 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对n的取值范围的确定, 此题确实能够选拔出优秀的考生, 区分度很好。

3、从高考的选拔功能来看, 由于受题量的限制, 物理试题在适

当照顾知识覆盖面的前提下, 突出对物理学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 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振动和波、场的概念、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等, 这些内容在考试大纲中基本都是用Ⅱ标出的, 这些内容也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高考的区分度和效度都很好。

三、反思: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综上分析, 09年高考理综卷一 (物理部分) 立意明确, 对考试大纲中提出的5种物理学科能力分别在不同的试题进行了考查。试题考查的虽然都是基础知识, 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由此, 对于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来说,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 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十分必要。当然, 高考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教学当中, 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不可忽视。对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加强基础、主干知识的地位。

2、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 观察自然现象, 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正确的结论, 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 明确每课时

中能力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情况, 认真备课, 确定完成方案,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因人因材施教, 完成培养方案。

4、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 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

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第3篇

关键词:分析高考历史题;反思教学;对应策略

201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对高考试题的看法乃至质疑却与往年一样此起彼伏。对陕西省来说,2010年高考是具有里程碑的一年:它是我省实施新课改以来的第一次高考,意味着我们已经搭上了新高考的列车。在“去旧迎新”的时刻,对我省今年高考历史试题(采用由教育部命制的新课标全国卷)进行细致的分析、探究、总结,无疑对以后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对2010年陕西省高考历史试题的看法

1.学生看法。

6月8号高考一结束,我就迫不及待地给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打电话、发短信、登录他们的QQ群等来了解他们对这次高考历史试题的看法。现部分摘录如下:

昵称为祭lily的同学说:一个字,难;两个字,超难;三个字,太难了!

昵称为冰激凌童话的同学说:文综題普遍都难。历史题又在政治、地理的后面。答完前两门,留给历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胡乱答了一气,到现在什么印象也没有。

王同学打电话告诉我:考完后再拿试题看,不是很难。考场上时间太紧,错了好几个。悔呀!

昵称为洛馥的同学说:40题的最后一问,恩格斯的那个观点认识题我无从下手。

……

2.历史老师的看法。

考试结束见到试题和答案后,我就历史试题的难易程度、与教材的关联程度等问题咨询了六位老师。他们反映的情况我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综合以上,我对今年我省高考文综卷的基本认识是:试卷整体继承了往年的命题特点和风格,题型、题量和政、史、地的占分比例未发生大的变化。体现了“大稳定、小调整,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就历史部分而言,试题难易程度:中等偏上,较之去年,稳中有降。与教材的关联度:必做题与教材关联度较大。就拿选择题来说,12道题中除35题考历史研究方法外,只有28题与所学内容无关。非选择题40题则主要考查了历史必修二的相关知识。选作题里不管是改革、民主进程还是人物题,都未涉及教材。这也是今年争论最大的地方。知识的涉及面方面:选择题必修一考了6道题;必修二考了1道题;必修三考了3道题。非选择题40题则主要考查了必修二经济史的两个知识点。我认为作为一道37分的大题,涉及的面还是有点窄。

二、反思以往教学及以后的应对策略

分析问题是为了发现问题。结合对今年高考题的以上分析,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好的方面有:

1.考点的落实到位。基本做到了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规定为依据,扎扎实实地落实了每一个考点。

2.帮助学生构建起了系统的知识网络。高一、高二教学阶段主要着眼于纵向构建。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则主要从横向方面对三本必修教材进行构建。

3.突出了重点问题的讲解。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后期复习阶段,对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搜集和细致的讲解。比如民主政治等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知识;再如大国崛起、和谐社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等对理解当前热点问题有帮助的知识;还有如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社会转型、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及重要制度和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等。

4.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尤其是对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的历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了重点的训练。

5.进行过细致的、全面的答题方法指导。

不足之处:

1.对一些知识点的扩展与补充还不到位。如这次高考历史选择题24题考到的分封制这个考点。应该说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里最重要的一个制度,而且在近两年高考题里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上海历史和广东文科基础,2009年广东卷和北京卷都考查了分封制。但这次我们好多同学在这道题上还是栽了跟头,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对这个知识点的扩展还是不到位。只要向学生稍稍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的几个大的诸侯国,这道题轻而易举就可得分。

2.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训练欠缺。通过对这次考试后学生的调查,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还有待在解读材料、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方面进行训练和提高。

3.对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史学前沿动态和重大考古成就等关注较少,史学观念陈旧。

分析问题更是为了解决问题。综合以上反思,我认为要想提升我们的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历史复习备考优质高效,就应取长补短、勇于探索。以下几个方面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复习中亟待要做。

1.历史老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方法有三:(1)通过阅读史学专著,丰富专业知识。如斯塔夫里阿斯诺的《全球通史》(他著作里的文字经常被大段的摘录,作为考题中的材料)。(2)通过阅读历史教学类杂志,紧跟教学研究前沿。如陕师大杂志社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3)通过阅读教育理论著作,提高教育理论修养,以最新的理论和观念来指导课改与教学。

2.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重中之重。高一、高二教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学习能力。高三复习阶段,则应更偏重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我想重点谈谈后者: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近年历史高考试题的一个特点。今年我省高考历史题40题和后面的选作题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以下方法谨供参考。(1)总结题型规律。同一类题型有着相同的答题技巧,利用技巧可以指导帮助解决同一类题型。(2)提供材料让学生命题或给出答案让学生设问。这样的训练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一般在初始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后,就可以完全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3.更多关注有关史学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近几年高考历史题非常注意考查基本的史学理论、方法和素养。如今年高考历史选择题35题、选作题47题的最后一问。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复习中,这一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举例来说,在史学理论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几种基本历史观,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在史学研究方法方面,掌握基本的几种,如搜集与考订材料的方法(考据法)、历史比较法、统计方法、计量方法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等。同时,在复习备考中,还应努力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全球意识、民主与法制精神、宽容与理性精神,养成从实际出发,辨证的、宏观的、全面的看问题的思想和习惯,培养整体思维、战略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第4篇

(一) 试题总体分布。

本试卷300分, 历史科占100分。其中, 第一卷客观题占48分, 包括第12-23题, 共12道题, 每小题4分;第二卷主观题占52分, 包括37题和39题的第 (1) (2) 两小问, 其中37题32分, 39题20分。

(二) 试题的内容结构。

试题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史部分:2006年的中国古代史32分主要分布在主观题上, 客观题上基本没有涉及, 占卷面总分值的32%, 比2005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2007年试题中的12分分布在客观题, 20分分布在主观题, 总分值与2006年相同;2008年较前两年本部分分值增加到40分, 其中, 主观题分值共36分, 占总分值的40%。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全部分布在客观题13~18题上, 合计24分, 占总分值的24%, 与往年有所降低。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布在客观题的12小题、主观题37题和39题, 共40分, 占总分值的36%, 与去年持平。

(三) 试题结构及考查功能。

从试卷结构上看, 与以往相同。仍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从考查功能看, 仍以能力立意为主, 着重考查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四个层次。命题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为立意, 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思想。

二、试题分析

(一) 选择题。

选择题在2007年打破以专题考查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 命题不再以专题形式出现, 增加了知识的覆盖面, 从而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12题考查地名与山水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历史的常识知识, 又可以说是文学知识。这就需要考生要有相当的文化史功底。

13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通过美国人士的一段书评, 来判断著作的作者。从思路上说, 首先, 需要考生理解“近代中英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这一时间限定, 排除C、D两项;然后, 再比较A、B两人著作内容的不同和证明了中国“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这一作用, 选出正确答案B。

14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首先, 要读懂材料, 理解材料指的是官督商办的形式;再在“洋务运动时期”这一时间限定下, 排除非洋务企业, 然后再根据对“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方式”这一基础知识的理解, 选定正确答案B。

15题考查历史阐释能力。通过材料所提供的时空和内容限定, 在分析后得出结论。审题时, 由时间1920年, 可知背景是一战结束后;由著作《欧游心影录》, 可知关注点是欧洲;观点是通过科学技术在一战中的作用, 指出“科学万能说”的片面性。由此得出答案C。

16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由时间是“抗战”、地点是“边区”、中心词是“参选议员”, 可知问题焦点指的是选举, 由此选定A。

17题考查在一定时间情境下,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审题的关键在“1943年1月”这个时间限定, 答案中A、B、C分别指的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11月《开罗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 时间都不相符。答案:D。

18题是对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 要求考生在新中国成立这一情境下,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结论的含义。A错在“已经完成”上, 实际建国后, 还有新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需要完成;B错在“彻底”, 只能说基本被清除;D错在时间, 其确立时间为1954年而非1949年。

19题考查根据“1750”和“两个世纪后”这两个时间限定词, 再认、再现两个时间所反映的, 对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间剧变阶段的特征和对发展过程的历史认知能力。B和D过于单一, 人口问题和国际交往问题无法体现材料“什么都不认识, 甚至什么都不理解”;C错在时间, 全球化加速在20世纪90年代而非50年代。答案:A。

20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现象的认知、理解能力, 是以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这一现象入手, 考查对其有无实质性的理解。

21题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后, 从与一个历史事件相关的诸种因素中找出这一事件的原因。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理解“背景”的问题。历史讲的就是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做为“事件的背景”的事件, 一定发生在这一事件之前或同时。有了这一理解, 就会发现B、C、D三个选项都发生在1932年之后, 不可能成为该事件的背景。答案:A。

22题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考生要通过实物史料再现“柏林墙”和“两德统一”两个历史事件, 再透过历史现象阐释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答案:B。

23题考查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两极格局期间, 两极格局在朝鲜半岛的反映的认知能力。具体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阶段特征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审题关键在时间。

综观这部分试题, 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从选择题类型看, 试题以材料解析型为主, 除

1 2、18、20、23题外, 都属于材料解析型。充分显现了“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

2.从命题的立意来看, 主要从考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从命题考查的功能看, 体现了考查由单一能力考查向多种综合能力考查的转变。其中, 更多的题需要学生在材料处理的基础上,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阐释历史。

(二) 材料解析题。

37题以唐代科举制和英国文官制度为考查内容, 考查“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及“通过历史分析、综合、比较, 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 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很高, 每一问都需综合归纳试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作答, 其综合性更强。

〖分析〗

试题通过四层设问, 考查考生在最大可能地获取有效信息基础上, 抓住历史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1) 主要考查阅读、归纳和比较能力。考生要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2) 考查归纳和比较能力。考生需在分别对唐代科举制和中世纪英选官制度进行归纳的基础上, 选定方式和来源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3) 着重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考生需要依据“经济决定政治”这一原理, 完成对“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阐释。

(4) 在前3小题的基础上聚合, 考查两种选人制度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从答案看, 在兼顾过去的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文化繁荣等角度外, 更重在从现代社会的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角度, 突出其社会性, 贴近和谐社会。

39题, 是一道以“土尔扈特人回归”为切入点的史地政综合主观题。

〖分析〗

(2) 考查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考生需围绕“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 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 在分析后, 得出结论。

(4) 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考生应主要围绕“祖国统一”这一中心组织语言作答。

试卷中的这一部分材料解析题, 充分挖掘和发挥了材料题的功能, 较好地体现了能力考查要求。例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的能力。其中, 37题的第 (3) 、 (4) 难度较大。

三、试题特点

(一) 充分彰显新课程的思想。

首先, 知识和能力立意相统一, 强调知识学习, 更注重能力立意, 强调能力与知识相结合。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高考历史试题是对学生知识的识记储备、再现和灵活运用能力的一次检验, 即考查历史学科能力。所谓历史学科能力, 就是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不局限于教材的广泛的史学知识信息, 并以此为基础, 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未知历史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的, 知识和能力是不可截然分割的。本次试题, 皆需通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背景, 在分析思考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其次, 突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考查, 不但要“学会”, 而且要“会学”。反映了新课程“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 充分体现历史知识获得的过程, 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材料解析题强调对历史的认识, 亦即历史结论形成的过程, 要求从材料中总结答案, 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考查。

这些要求和特点都体现了新课程下, 由“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教材观的转变。

新课程的高考背景下。如何处理一纲多本“教材不同而考试统一”这一矛盾, 成为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今年的高考, 实际上反映了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例如, 今年的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答案, 从教材上无处可找, 而只能从材料本身寻找;材料的背景内容教科书有可能涉及到, 但教科书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材料, 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材料的功能并不是引导学生回忆教科书, 而是提供新的历史信息。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 而不是考查学生对教科书的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旧有的“历史教科书至上”、“唯教科书是瞻”的思想, 科学运用教科书, 把教科书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历史学习的媒介, 向广泛信息源拓展、延伸。

(二) 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征。

首先, 体现了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特征。历史具有一度性, 即事件一旦发生不可重现。因此, 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要依据相关的媒介———史料。在本卷中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成为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2道中有8道属材料解析型, 占选择题总量的三分之二。主观题都是以材料形式出现, 既有大量的文字史料, 也有如22题体现出的实物史料, 这正反映了这一学科的历史特征。

其次, 今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 突出了历史学科阅读量大的特点。历史学习离不开史料, 因此, 材料解析题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鉴于高考考试时间的有限性, 在材料解析题的选材方面, 以往命题者为了减少考生在阅读文字上的障碍, 减少考生在考场上的阅读量, 把具有一定干扰性的无效信息几乎删节掉了, 剩下的近乎全是有效信息, 只要考生能读懂材料, 答案很容易做出来。2005年、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Ⅱ卷材料字数合计分别是357字和303字, 2007年增至996字, 相当于前两年的三倍;今年增至1334字, 阅读量明显增大, 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四、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当前, 高考仍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 文综历史部分难度居高不下, 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今年历史部分主观题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但选择题部分难度又提升了。对于这一现状, 报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们只能直面应对, 去适应, 去挑战。而从教师角度来看, 我认为最重要莫过于由强调学科知识转向重视课程知识, 由单纯强调掌握史实现象向重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这个前提下, 应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 贯彻历史新课程的思想。

彰显新课程的思想是2007年和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重要特征。因此, 在教学中, 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并努力贯彻执行。

在教学目标上, 落实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关注过程及方法和培养良好道德情操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本着“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原则, 转变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第二, 强调基础知识教学, 夯实课程基础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

施方良先生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中说:“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 使人们可以运用它来思考。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 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这很好地解释了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形成高一层次思维能力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质量的能够理解新知识的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知识的运作, 缺乏必要的历史课程知识, 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 更谈不上创新。因此, 要防止矫枉过正, 不要一强调了能力, 就又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学。

当然, 在知识的给予方式上, 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 不仅要“授之以鱼, 而且授之以渔”。不能把历史知识看作是“死”的知识, 而应看作对历史的认识;不能把历史教学简单地看成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诵, 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全面、客观、发展、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 学会创造。这样, 学生才能在掌握“知识”中提升“能力”, 在提升“能力”中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迁移运用知识以及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三, 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历史课程知识体系。

历史课程的基础知识可分为三类: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在复习三类知识时应做到三个联系:1.纵横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纵横两大坐标。纵, 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 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特点, 具有连贯性;横, 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历史的各个侧面在同一时期有不同特点。复习中作分析、归纳和综合时要注意横向和纵向联系。2.中外联系。教材中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别编写的, 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复习时应尽可能将课本中的中外历史知识相结合, 相互呼应对照, 做到复习中国史时, 把历史现象、事件置于整个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学习世界史时要联系到中国。把整个教材中历史知识融为一体, 答题时就能触类旁通。3.知识与理论联系。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 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复习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用一些基本理论去理解分析如用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因果关系等去理解分析、解释历史现象。用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国家、政党等理论去揭示社会规律。通过这三个联系, 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体系, 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迁移和运用知识。

第四, 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 教师还要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追寻热点。

高考的历史学科关注现实, 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已成为其命题的一大特点。例如今年的37题和39题分别以“公务员制度改革”和“民族团结”作为背景。但所答的内容却不是热点知识, 而是相关的历史知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特点, 反映了历史高考重热点命题但绝非片面为“热点”找寻历史依据, 而是一种热点的折射。热点问题往往是“隐性介入”, 即现实热点问题只能作为历史学科命题的一种切入点或背景材料而存在, 或隐含于历史材料之中, 其价值在于进一步体现“知古通今, 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

此外, 高考命题还反映着近期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新的史学观点、研究方法和命题者的研究方向。反映了“探究真理, 尊重历史, 追求真实”的学科特点。因此, 从备考的角度来看, 我们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历史学术的学习, 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五, 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审题能力欠缺一直是高考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训练。例如, 要指导学生解答一些较为典型的习题, 例如:问题的关键词是什么, 求答项是什么, 有没有时间、空间、知识领域、范围等限定;同时, 要重视创设问题新情景, 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题训练,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指导学生寻求全面、辩证地分析以及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审题能力。

要注重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每一项能力, 把考试说明的要求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高考题目的训练来强化学生对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理解, 避免对考试说明学习的形式化和能力训练的盲目性,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第5篇

现在的考试卷上的阅读材料题目无外乎有两种:

一、给你一段材料,它设置的答案大多数在书上。

二、所谓的课改下的创新试题,它设置的答案一般答案在材料中。这也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地方,针对高考的趋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对材料题的训练力度,将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所抓的重点工作。下面谈一谈在这方面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学生材料题的解题思路(1)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2)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以提示自己。(3)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4)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述。此外,在解答过程中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答,不要同时带着几个问题读材料,干扰自己的思路。其次,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要做到精选、精炼,不能看见材料上来就做,而应有选择的去做,更多的是要教给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方法,换角度、换思路整合试题。在试题的选择上还要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强调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时事材料,热点材料与风尚习俗为背景创设情境,设计试题。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定能有所收获。

两年的高考试题,每道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考核能力要求的四个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考核,是历史学科考核的主要目标,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年的高考中对以上能力的考查,也循序渐进不断增加,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能力提高的要求越来越大,可以说能力的考核是高考的核心并贯穿始终。我想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平时复习中,对已经形成的历史结论、历史现象、阶段特征、相关材料等多问“为什么”,多将句号变问号。

两年高考所涉及的内容来看:知识覆盖面不求全,但求精。2年高考试卷所涉及的内容和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可以看到:

①三册必修内容的分值基本趋于合理,要求在2012年复习中,文化思想部分仍要加强。以往学习及备考中,我们常常会重必修一、二,轻必修三。2010和2011年高考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信息,思想文化史部分在高考中的地位在上升,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我想,加强对思想文化史的考查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在当前商品经济大潮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弊病,如急功近利、环境恶化、社会道德沦丧等现象,而高考历史中对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视则与呼唤文化回归,重塑道德权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调是吻合的。

②从知识点的覆盖面看,高考试题的知识覆盖面不全、知识点的量也不大,但这不是说教学复习中可以忽略或减少一些知识点,相反,复习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还要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还要讲透、讲精。如:

2010年40题第(2)问要求学生说出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大生产阶段。

2011年40题,文综卷对“秦至唐官员选拔”知识点的考查就在于,让学生熟练的掌握“选拔人才”政策的变化及原因和新认识等等。

新教材上“秦至唐官员选拔”与“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没有明确深入的表述,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将历史的主干知识进行拓展讲精、讲透,让学生不但知其一,而且还要知其二。

反思 对2010年宁夏历史高考部分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第6篇

一、对3+x高考文综的反思

研究《高考“x”综释》《高考能力测试与试题设计》以及遍观五年“3+X”文综考试试题, 深为改革者的远见卓识、命题者的老到灵活所折服。但掩卷之余, 总感玉中有瑕, 不吐不快。

1. 理论与实践的背离性

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三项原则, 把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历史科高考改革无疑也要始终坚持这三项原则, 但现实是更多的中学实施的是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高等学校选拔的人才是既要有学习和研究能力, 又要能在高等教育的不同专业和学科中, 适应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不同类型的人才。但3+x高考文综 (历史) 大多题目的角度、形式显得平淡无奇, 梯度不分明, 很难有效地区分考生的真实水平, 为高校招生提供考生的独特的信息。尤其是跨学科的综合, 历史问题的设问成为“点缀”, 答案的作答几乎直接迁移课本内容即可, 如将历史问题从中剥离出来, 不过是简答题或列举题而已。高考文综不是政、史、地等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 而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

2. 主观与客观的脱节性

命题主张“遵循大纲, 但不拘泥于大纲”, 易为“超纲”“超考试范围”留下伏笔。譬如, 2002年全国文综卷第26题“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表现”, 不属于2002年全国3+x高考文综历史高考范围。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24题“下列关于早期殖民帝国西班牙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该题正确选项恰恰是老教材所有, 但新教材所删内容。第38题材料二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以及设问 (1) 有关内容恰好不属于本年考试范围。2004年全国文综卷第18、19、37题中所设计的宋元经济、文化及经济全球化内容亦不属于本年高考范围。高考命题范围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察的科学性、客观性, 违背高考命题改革“减负”原则。3+x尽管试题的难度确比3+2高考降低, 但实际科目比3+2高考增加一门, 由于其题量少、覆盖率低、分值高的试卷特点, 反而会使学生更加注重了全面性、系统性, 以免遗失分数, 客观上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 题目与答案的争议性

3+x高考文综历史由于题量少、答案简洁, 因此较3+x在题目与答案的争议性方面少些。但其不足, 也应正视。譬如, 200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37题 (长城题) , 第 (2) 问的给定答案与“长城的历史作用”的设问不甚吻合。第 (5) 问“为什么长城是中国民族的象征”的答案的“开拓进取”似有牵强拔高之嫌。第26题“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的表现不包括”, 该题答案选为B项, 即美国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对苏全面强硬政策。从尼克松主义的“三原则 (实力、伙伴关系、谈判) ”以及里根上台后, 对前苏联重新采取强硬政策等相关内容来看, B项不甚严谨。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13题中的甘薯、玉米视为科学技术的发明欠稳妥。尤其是问答题答案的划分又无层次的递进性, 故使具有发散性思维、多角度作答的学生被埋没, 也使“综合能力测试”所强调的“统一与个性相结合, 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 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 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的设想落空。全国文综卷从试题的类型、材料的形式及语言, 答案的变通性、开放性等都较鲜活、务实、有梯度的上海历史试卷相差甚远。

4. 命题的前瞻性与教材的单一性、课程的畸形性成反差

高考命题高于教材是必然的, 但在很大程度上又依托于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最主要的依托, 是实现高考命题目的最基本的途径。目前一个大的行政区域常常统一用一本教材, 即使一纲多本, 也往往编写思路、结构雷同落俗, 内容狭窄, 就史论史。教材中对问题的说明和判断是固定的唯一的, 提供学生思考探讨的线索和余地不大, 不甚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与思想品质的生成规律。教材的新颖性、多样性、现代感不强, 最终不利于学生独立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另外历史缩为x科之一, 分值比重下降, 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分配上过分偏重3主科, 家长、学生也更视为决定前途、命运的敲门砖。而x学科则相对遭到冷落, 易造成教师缺乏外在动力钻研教改, 学生没有精力、兴趣探讨人文科学知识的恶性循环, 不利于科学与人文素养兼备人才的造就。

二、面对3+x高考文综, 中学教与学的反思

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中, 三个“有助于”里两个“有助于”都指向高等教育, 以利于其“选拔人才”。“不在于检验中学教学”, 而是着重考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高考指导思想及考查能力的变化给中学的教与学带来连锁反应, 从中也凸显诸多问题。对此, 师生应顺应改革要求, 适时调整中学历史教与学备考方略, 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1. 主体与主导性问题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但在教学实践中, 为突出主体而放任自流及突出主导而唱独角戏已成为一种自然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教材、教法及高考命题意图三者未能有机整合。综观文综试题, 无论是学科内抑或跨学科题目, 答案大都源于课本或给定的材料之中。尽管文综测试是以“能力立意”为主, 尽管知识与能力本非完全成正比, 但历史学科自身特点决定了没有对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及重要的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 就无真正的历史能力而言。掌握者最终是学生, 高考者是学生, 强化学生“勤于学习, 勇于质疑, 敏于反思, 贵于变通”理念, 并将其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学习要勤, 而且永远不会晚;敢于质疑老师所讲, 教辅材料所编甚至高考答案也不盲从;每日必省所学学科关键内容, 反思咀嚼的东西, 才能真正吸收, 为己所用, 最终才能举一反三、举三归一;才能由大见小, 有小见大。因此, 以本为本, 以人为本并加以落实是至关重要的。而科学地融合教师主导思维的学案教学是最佳途径, 它以书面的形式, 将教材内容线索 (问题) 化、线索 (问题) 要点化, 要点又做到条理化、全面化, 使知识与能力思维角度展现学生面前, 促使学生动手、动脑, 教师则相机点拨, 从而使学生与课本相扣, 与教师共振, 达到省时高效之目的。

2. 章节推进与专题命题性问题

传统的章节推进教学符合教材编写体系及学生认知心理, 强调横线联系, 但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学科内综合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体现鲜明的纵向专题性特点, 因此教学更应强化专题性, 培养规律性、技巧性。但历史文综专题性又有别于传统的大专题, 它跨度相对更大些, 中外结合、古今联系更强些。因此, 要以历史学科的主体知识、焦热点知识构建新的专题。通过新的专题的角度变换, 进一步刺激学生的记忆、理解、变通应用能力。在知识的基础上, 形成答题的规律性、技巧性。譬如, 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问题, 对因果关系的分析, 对各种专题角度的把握, 对历史文综极为简要答案的作答等等。势必要求师生平时自觉强化训练, 史论结合, 真正会学历史、学透历史。

3. 主体知识与细微知识性问题

主体知识是历史的框架、核心, 是高考考察的重点, 师生在注重主体知识时, 往往淡化、忽略细微知识。事实上, 跨学科综合测试的切入点多是政治、地理知识, 那些能与此相联系的历史知识多不是主体知识和重点内容, 而多是细微、具体的历史知识。因此平时要两者兼顾, 但应有所侧重即可。

4. 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性问题

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 往往不能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或者割裂、或者结合过度。究其原因, 教师理论功底及关注归纳时政不够, 学生不闻窗外事、社会实践不够等。而3+x高考最大功效是引导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 打破学科之间狭隘界限,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未来, 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并重。因此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用历史关联时务, 以焦点、热点激活史实, 达到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的效果。教师要摒弃过去单纯围着书本搞“应试教育”的指导方式, 不仅要对三十年高考题了如指掌, 要对近十年各地模拟题熟烂于心, 要对命题专家的观点加以关注, 要对不同版本内容的异同心中自明, 还要广泛涉猎中央电视台许多热点栏目, 了解高校学习和科研需运用的高中基础知识状况。还应立足学科主体知识教学、关注综合、强调学科能力培养和发展。要掌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尤其应深刻领会文综历史命题四原则, 将其原理原则揉进讲练之中, 渗学思之时, 从而最终增强高考的针对性、有效性、竞争性。

历史因改革而发展, 改革成为现代的潮流。高考三十余年, 改革几度春秋, “变则通, 通则久”, 高考改革给中国教育以启迪、给中国社会以发展。我们关注高考改革, 赞赏改革者奋力而前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探讨宗教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下一篇:《安全生产法》立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