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初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2024-08-15

省初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省初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

江西省初中化学新课标学习

学习了《义务教育化学修订课程标准解读》,让我对新课程新课标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从教几年,课程改革至今也有十年,教学中有不少收获,也有不少的困惑:

一、修订后的主要变化

(一)关于“化学”概念

导言第1自然段对“化学”这一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

——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二)“科学探究”主题中的变化:

原来三个方面的内容调整为四个方面,(原来是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增加了“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要求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以下8类实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燃烧的条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酸碱的化学性质。这是在教学实践层面最大的变化。(三)“内容标准”中9个核心知识点降低了学习水平 如:

1.“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级主题中:“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降低为“知道”;“了解结晶现象”降低为“能举例说明”;“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降低为“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会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降低为“了解…的方法”。2.“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级主题中:“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降低为“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降低为“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为“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中:“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降低为“知道…”;“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降低为“知道一些…”。

(四)“内容标准”中一些条目的学习要求表述得更明确 如:

1.“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级主题中:“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表述为“能结合实例说明…”;“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变为两条,分别表述为“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和“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表述为“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表述为“认识常见…,知道…”。

2.“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级主题中:“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变为两条,分别表述为“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和“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表述为“记住并能书写…”。

3.“物质的化学变化”一级主题中:“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表述为“知道…,认识…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变为两条,分别表述为“能正确…”“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从四个视角增加了一批新的“学习情景素材” 1.化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的视角:“自来水的生产工艺;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氮气的用途;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氢能源汽车;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保措施;我国能源消耗和化石燃料分布;新型陶瓷;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

2.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视角:“不锈钢餐具;食品中的乳化剂;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桂花十里飘香;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干电池和充电电池;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

3.元素化学知识的视角:常见铵态氮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海水的主要成分;铁的几种氧化物;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4.化学实验的视角: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固体质量的变化;电解水实验及其微观解释。

(六)重写或调整了“实施建议”,增加了11个典型实例 1.重写了“教学建议”:

本次修订中,结合十年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实验稿中的7条建议整合为4条,突出了重点,增强了建议的针对性。

(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本建议对如何落实、统整三维目标,学会规划、设计教学目标体系进行了指导。(2)“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加强实验教学”。

(3)“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4)“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低效”、“形式化”问题仍然是当前需要下功夫解决的现实问题。本建议从学习情境创设、多样化教学方式、复习和习题教学、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2.重写了“评价建议”: 3.调整了“教材编写建议”

4.调整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目前课堂教学情景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三种: 1.导入情景

简单高效的导入情景设计能令学生耳目一新,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推断题专题复习”的课堂导入时,将综艺节目中猜猜看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逐渐呈现某一物质的一些特征,要求学生不断思考,并将解答化学推断题这种大胆猜想、小心验证的思维方式结合在导入过程中,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同时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在目前各学校多媒体设备越来越普及,我们还可以很好地利用它,使用视频动画等手段,使课堂导入更加直观,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如“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课的课堂教学中便采用了一段新闻中的视频片断。

化学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情景导入法、热点导入法、问题导入法、任务驱动导入法等。教师可以根教学内容和学情等因素,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而事实上,高效的课堂导入往往是将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如在“燃烧与灭火”的导入过程中,某教师将近两年春晚走红的魔术师刘谦的一个魔术做为课堂导入的素材,从导入方法上看,他有机地结合了情景导入、问题导入和热点导入三种方法,效果自然很好。总得来说,能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产生对某一化学问题的疑问,就是理想的引入方式。

2.问题情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有多种多样,但其实质都是为了引导学生指出核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去发现、去实现、去观察、去探究。问题情景根据所采用的问题素材可分为以下四种:

(1)利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景

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化学实验的神奇变化和鲜明现象是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并产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

比如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整合湘教版教材上的实验,设计三组对比实验,分别对燃烧的三要素进行探究,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创设问题情景。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景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来创设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主动地学习。如进行一氧化碳内容的教学时,可先回忆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再引导学生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异同,进行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促进学生思考。又比如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内容教学时,也可以与氧气的制取相关内容进行联系对比,创设相关的问题情景。

(3)利用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完成基本定律的学习之后,可进行在敞口容器中的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利用实验中出现与学生期待相异的实验结果,从而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设计的探究教学活动自然而然地展开。

(4)从社会生活现象及知识应用入手,创设问题情景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问题情景,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可选取“屠狗洞”做为情景素材。

3.课堂情景,即整个课堂就是一个情景,学生至始至终都处于这一情景中,教学内容与情景有机结合,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复习课《酸碱盐复习》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在这节课中,教师将药剂师资格考试做为本课的课堂情景,学生依次进入三个环节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又比如省优质课《二氧化碳》,教师以寻找碳足迹为主线,展开教学。要创设简单有效的教学情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要从教学内容的具体问题入手,避免设计大而空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问题情境不要过于繁杂和开放,特别是探究性实验的设置,可将问题控制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便于学生实现探究目标,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样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设置的问题情境要避免抽象化和简单化,要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

就初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掌握的化学知识毕竟有限,生活经验不很丰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思维活动正处于形象思维、抽象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渡阶段。

(3)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善于从周围的社会现象、生活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更要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当今社会上的焦点、热点问题。

(二)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1. 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 2. 网络技术的应用

(三)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复习课和习题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使之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但这一类型的课往往使老师感到难讲,学生感到乏味。学生认为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学得没劲,老师上得累,学生学得腻。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在这类课堂中,教师更应注意花些心思。1.将复习课当成“新课”来上

2.让学生在考试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中应时刻关注探究思维的培养

教师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将探究思维的培养与知识的巩固有效结合,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切实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课标理念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是学生。课标在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描述中,每一条都有“学生”两个字。怎么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2.关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素材

3.关注学生的差异

省初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第2篇

太和六中 孙峰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有幸参加2016太和县暑期教师培训班。通过太和三中郭老师对新课标的认真解析,我感觉使我受益匪浅:视野开阔了、理念更新了,能力提升了,方向明确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更主要的是对新课程又有了新认识,体会到了一些教育教学的真谛。

一、主要收获

学习是紧张而忙碌的,但又是充实而快乐的,我们在享受“学习”这种乐趣。聆听专家的讲座,与专家老师近距离的对话,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教学理念、心理学知识、科研的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教研活动的形式等方面都得到较多收获。

(一)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具人文性

九年级化学课程既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的方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又要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在面对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够做出更理性、更科学的决策。这个标准更具人文性,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去编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

1、科学素养理念。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贯穿始终。具体这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结果。为此要求新课程目标要体现人文性,内容上要体现社会性,教学上体现体验性,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活动过程掌握方法,形成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探究意识。

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习化学方式的转变,要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性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并通过亲身经验与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弄清了新课堂的本质和教学中的切入点,改变了教学中陈旧的观点

第一,课堂教学教学的本质是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活动。通过开展平等对话、交流、勾通活动,实现师生的教和学的相长。改革教师表演为主的单向流程教学模式,创建学生全面参与的多种教学模式。

第二,创造性设置课堂教学情景。从生活经验,生产实际,原有知识质疑,出乎意料的实验,化学史,热点新闻,播放视频资料等中,创造性在设置课堂教学情景,深动地展示课堂教学。

第三,注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出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提供质疑,让学生在矛盾中感知其道理,认识真理所在,从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

第四,化学用语要准确,书写要规范。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书写,不容错写、别写的地方,这化学的学科特点的基础要求。

第五,课堂教学评价与分析,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分析要从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学方法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状态是否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面去评价和分析。

第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把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转变为如何获得技能,就如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但我会去探索、解决,而不是躲避,因为希望就在前面!

三、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

作为一个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教师在博览群书之外,还要做有心人,通过下面两种途径获取知识与经验:一是向同事学习,二是向学生学习。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社会成员获得的信息渠道多元化、即时化。在当今时代,教师真正需要的是虚怀若谷的态度,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虚心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争取通过不断的学习,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思想意识都与时代同步。

2、把学生放在首位。

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化学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促使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使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展示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实行弹性教学设计,除遵照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必学内容外,还要考虑拓展性课题等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注重学生实际。

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注重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对于概念的定义不过于强调严密性,改变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性的倾

向。加强学生参与力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科内容与社会相关内容相结合,化学知识与化学事实相融合,并融入学习过程、方法及价值观等,体现人文精神,实行弹性设计,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结构上采用单元课题式,突出主题,并具有综合性,加强实验,并注重改革习题,赋予其新的功能。

4、重视学生探究性学习。

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5、加强反思。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等进行的反思。应通过不断地自学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学会反思技术,进行反思性教学,并让反思成为习惯,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一学,学习教育理论文章,以及别人的先进经验;二读,坚持读业务文章,读与校本课题有关书籍,掌握最新的;三写,写读书笔记、写评课记录、写读书体会等,教师是新课程的促进者,在培训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要以主动的态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教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我会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更好从事教育事业。

省初中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第3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情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的导入最为关键,好的引入能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学习的欲望。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上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三、精讲多练,抓好重难点的教学

“精讲”就是要讲清讲透教材的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要讲清讲透,非重难点内容可以略讲,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可以不讲。总之,“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能从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

“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即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生动的学习情境。所以化学新课程把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探究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让学生动手实验,而且要求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从实验中收集证据,验证假设,获得问题的解决或取得探究的结果。《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41个实验系列,其中80%以上的试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作为科学探究的方式呈现的。可见化学实验不再仅仅是学生验证化学知识、训练操作技能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因此在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科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素质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丰富、优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如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集于一体,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送效率,同时还可以把化学反应“由快变慢”(如用慢动作播放爆鸣气燃烧现象)、“由慢变快”(如把铁制品锈蚀的现象用几个镜头浓缩表现出来),把某些图像“由静变动”(如用Flash动画模拟分子的运动和变化,模拟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等),等等,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形象直观的现象,又能更深刻地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部分可见度不高的演示实验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实况直播”,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和可见度。教师用电脑多媒体灵活自如地移动、修改、叠加实验装置,绘制装置图,比在黑板上绘制省时,效果又好。另外,互联网上有异常丰富的化学资源,教师可以参考和借鉴,学生也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学习或与同伴交流。所以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应根据课程特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有选择性地加以使用,切实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六、加强课堂检测,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长期以来被许多师生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检测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课堂检测后,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提高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后可制订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它也可以检查教师教的情况。教师的备课,往往是将精力主要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估计不足。所以,只有当进行了课堂检测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才能及时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高效课堂的实现更离不开及时的检测。当堂测试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法宝,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试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6.

新课标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生活经验;科学探究能力

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普及,使得初中化学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些许变化。以下,笔者将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试对新课标理念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这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者将短暂的学习欲望转化成为持续学习动机的最根本原因。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并致力于实现的重要目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多渠道、多措施的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促使学生能始终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进而为其化学的长远发展及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就格外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如,在教学“化学与健康”这部分知识时,我在课堂导入中向学生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用茶水服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多饮茶?为什么人多吃蔬菜可减缓大脑衰老?染发剂到底会不会致癌?……之后,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已有常识及生活经验,就上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认识与看法。这样一来,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还促使他们认识到了化学与人体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对于端正学习态度、切实提高当节化学课的教学效率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开展初中化学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具体的化学教学活动”,致力于打造和落实“生活化”的初中化学课堂。

通过对新课标精神的学习与研读,我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了我自身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如,学习“常见的酸和碱”这章知识时,我就从日常常见的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等酸碱物说起,再逐渐过渡到化学酸碱物这一专业术语及概念上。如此,既让学生了解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又借助熟悉的生活事物帮助他们实现了对于酸碱这一化学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掌握,真正实现了一举双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著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主动体验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态度,着重培养与发展其创新精神及科学探究能力。”

我将新课标的这一指示同样灵活运用到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学习“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这一章节时,我就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回忆生活中钢铁锈蚀以及人们用来防护的具体措施;并以此为基础,共同探讨钢铁锈蚀的必要条件以及切实可行的防护办法。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以及沟通协调的社交能力,二来更是对他们的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与发展,为当节教学活动的更好展开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化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等的革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将其灵活运用于自身的日常教学实践。唯有如此,方能在切实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真正且有效地推动初中化学教育事业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西市后寨中学)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第5篇

初三学生,需要培养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生活当中学会发现和寻找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来理解各种化学现象,学习化学就会感觉很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感觉有趣,就会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初三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乐于学习,主动接受学习,让学习化学成为自己的兴趣。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要讲究策略,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化学学科在九年级才开始学习,以前都没有相关学习,学习化学的时候,要从一开始就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化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学科,有很多知识需要进行背诵,这也是所有学科的一个特点,不掌握基础知识,就很难提高学习能力。化学的学习,不是简单背诵就可以掌握的,要学会有效记忆,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也可以用联想记忆。学习化学知识,一定要学会理解,然后进行概括,列出提纲,从而完整把握所学知识。

初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会归纳课本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构建知识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熟能生巧,通过反复强化,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点,通过强化,巩固学习过的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记忆,学会记忆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灵活的方法来掌握所学知识。

初三学生,各科学习任务比较重,需要合理进行安排,注意各科的时间分配。初三化学是入门学科,内容相对简单,要注意打好基础,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学好。初三学生,不能轻视化学的学习,要灵活安排各科复习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022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第6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1

我参加了初中化学新课程培训,我收获颇丰,感触也颇多,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有一桶水。可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今天的教师需具备源源不断的自来水。面对新课程体系,新课程理念,化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化学基本功,另外,还应培养和提高以下几种能力,以便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学的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用好教材,拥有知识就不等于能驾驭好教材,教师要在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的前期下,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二、根据课程目标体系和教材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

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教育价值。依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增强探究意识,强化探究实验教学的能力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2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准》,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努力提高学习化学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4、努力使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追求教学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3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可见,从古时开始,人们便很注重学习方法,现在,我们正积极备战中考,对于化学这门分值不高,但相对而言又重要的学科,学习方法对我们至关重要。

首先,学会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我们学的知识比较杂乱,#如果只知按着书本来,不仅消耗时间和精力,而且易记混淆。学会分类,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会使我们学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我们的复习。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样循序渐进,将物质的从属关系弄清楚。我们也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依次将物质的各种性质分门别类。

大的一些概念理通了,对于一些更具体化、单一化的问题,我们还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处理。比如说“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章,主要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便需要我们理解记忆。而关于“溶液”和“酸、碱、盐”的知识,则需要我们在熟记的基础上,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在化学学习中,如果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禁锢了思维,就会阻碍你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建高楼大厦一定要打好基石,不要盲目地好高骛远。

或许有的同学会问:像元素化合物和溶液的溶解度这类东西总容易弄混淆或忘记,这该怎么办呢?甚至有同学还怨自己脑子“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的脑子的记忆功能都是有条件的,刚开始你会对知识记得很清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过的知识又很快被忘记,然后稳定在一定程度内。所以适时的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通常,人们可根据自己个人的记忆能力选择适当的时间定期复习,这样,记忆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要学好化学的方法确实不少,对于某些要熟知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写在易事贴上,贴在书桌旁或床边,随时看两眼,这样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化学与生活联系较紧,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问题时,可以多想想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形成“化学头脑”,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化学学习的一点看法,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在交流中互助互进吧!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4

学习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角色的转化。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5

织全县化学教师召开化学教研活动。本次教研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师讲课、评课、老教师经验介绍、专家领导点评等。教研过程中充分重视了每位教师的参与和体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主动参与到教研中的积极性,让教师在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得到提升。

一、重视实验探究,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讲课教师应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引者。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合作,鼓励学生创新。这样在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为创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化学天地中自由翱翔,真正改变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被动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民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教的热情高涨,学生好学乐学,课堂气氛活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的`课应充分体现出这一点,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地强调教的权威,而是完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每堂课都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关爱学生,学生信任老师。所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够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师要较好地体现和反映了这一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要”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需要,能够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走向学生,贴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营造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居高临下,唯我独尊,一言堂等家长式作风,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样就真正让学生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反思。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

但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

通过本次听课学习,我看到了别人的优点,也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别人是自己最好的镜子,我感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自身的素质也急需提高。课堂教学犹如演戏,编、导、演每个环节都要充分地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教师愉快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的目的!

总之,通过这次教研对我来说有了很大的收获,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这次教研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通过这次教研,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6

历时两个多月的学习,感受深刻,学习收获很大。在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专家讲解,细心做好学习笔记,用心记下随时获得的学习感受,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这次学习,共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讲解精彩,体现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用什么新的教学策略,用什么教学素材,怎样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讲授了新的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师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教师从教书匠变为教学研究着。

这次学习中,感受最新的是如何定位化学,专家把初中化学教学定位为公民的化学,有用的化学,而不是专家化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到的化学是有用的,在实际生活中能体现出化学,让学生在化学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从而体现化学学习的价值观,不像以往那样,把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轨。所以,通过本次学习我全新的明白了学生要学什么样的化学。

感受最全面的是,重新认识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如何鉴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三维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三维目标只有真正落实下来,才算真正完成二节课堂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只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基本略掉了。在学习中,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比如,学习氧气的知识,在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工业制法后,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只形成在理论表面上,认识不是很深刻,如果把氧气的抽取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加强把氧气的相关知识比较系统地呈现在实际操作中,换句话说,在书本中学习知识,在实验操作中整合,强化知识体系,从而把能力和知识充分地体现出来。

其次是情感、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以饱满地热情进入化学课堂教学,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而实际上把教学生学变成学生学会学习这种行为习惯的落实是很重要的,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利用作素材,让学生有效地去主动获取资源,获取素材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比如,在学习水一节中,对水的的净化的学习,教师布置学生去自有来水厂参观或组织学生去参观,学生会为参观主动获取素材外,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通过主动获取本地资源,把素材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比老师用语言生动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情绪要重要的。因此,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教学资源形成素材,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本次学习的感受,即,把专家讲座“溶解”在学习行为中,再把获取的知识体系从学习行为“结晶”出来。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变化,用途,制备等的一门自然学科。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化,反映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体现了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化学课程内容:化学课程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即“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五个学习主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实质性联系。其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学习主题,是传统的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两个学习主题,侧重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反映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凸显育人价值。

教学建议:化学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深刻领会核心素养内涵,科学制定化学教学目标;全面理解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组织化学教学内容(基于大概念来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价值,积极开展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积极探索大概念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8

在学习过程中,我细心做好学习笔记,用心记下随时获得的学习感受,及时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次初中化学新课程远程培训,我感受深刻,学习收获很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新的教学形势下,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化学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用什么新的教学策略,用什么教学素材,怎样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均得到详细的解答,本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对必须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分别作了专题讨论;第二部分,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五个主题内容,提供了一部分设计案例供教师们参考;第三部分,作为尝试,提供了一些“学材”;第四部分,提供了部分资料供教学设计时选择使用。

1、正确树立化学课程理念。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方式。

2、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落实。

感受最全面的是,重新认识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如何鉴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为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三维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三维目标只有真正落实下来,才算真正完成二节课堂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只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基本略掉了。在学习中,学生实验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情绪,以饱满地热情进入化学课堂教学,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而实际上把教学生学变成学生学会学习这种行为习惯的落实是很重要的,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此,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教学资源形成素材,是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3、构建师生的和谐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效应及质量。

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片面强调教师的传授功能,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是非的唯一裁判。教与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总是被动的。课堂上,总是教师为中心,学生为附庸,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师生关系停留在一种不平等的情感之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4、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

(1)教师每时每刻都要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研修,多学习、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多读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和时代的挑战。

(2)认真备课,关注教学知识的背景,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本身,而且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同时合理设计学案、教案,精心设计练习题,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

(3)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合作交流学习,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过程。

总之专家的讲座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获益匪浅。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方式有了转变,通过对许多优秀案例的学习,与同行的网上研讨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起到借鉴作用,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积极探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9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全县中学理科实验(教师)管理员培训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实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生事物,都是一种挑战。作为一名参加培训的教师,我非常感激这次培训班,也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了学习,悉心聆听了夏学茂、王立春等专家的专题报告,刘奇国站长的新课程实验配备标准解读。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拓宽了知识层面和认知深度。

通过学习夏学茂老师就中学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报告,是我对于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场所。加强化学实验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才能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严格遵循实验室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职责;仪器、设备、药品保管、使用制度;仪器维修、损坏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制度;化学危险品领用制度等。做到在使用中逐步完善,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一切按制度办事,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守。

王立春老师就实演的改进的专题报告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学中对实验研究还是大有可为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所用仪器、操作步骤,虚心向同行学习交流,及时总结改进实验,研究实验成败的原因。认真阅读实验杂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根据大纲要求,能开足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配合学校对学生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

从刘站长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报告总我认识到: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并运用于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上。可有效弥补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通过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可有效提高我们实验教学的精度和效度。

培训中也学习到了山丹二中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如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充分施展其才能的空间,促使他们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同学们课外的科研性实验,小制作等顺利开展。

总之,这次培训组织得力,效果良好,受益匪浅,我们要把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力推广,以其全面提高我县的实验教学水平。

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10

初三学生,想学好化学,就需要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化学学习。有的同学对学习化学有不正确的观点,认为化学只需要简单背诵即可,也有的认为化学危险性大,从而产生误解。化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学好化学有助于更好造福社会,让我们享受美好生活。

初三学生,需要培养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在生活当中学会发现和寻找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来理解各种化学现象,学习化学就会感觉很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感觉有趣,就会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初三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乐于学习,主动接受学习,让学习化学成为自己的兴趣。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要讲究策略,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化学学科在九年级才开始学习,以前都没有相关学习,学习化学的时候,要从一开始就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化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学科,有很多知识需要进行背诵,这也是所有学科的一个特点,不掌握基础知识,就很难提高学习能力。化学的学习,不是简单背诵就可以掌握的,要学会有效记忆,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也可以用联想记忆。学习化学知识,一定要学会理解,然后进行概括,列出提纲,从而完整把握所学知识。

初三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会归纳课本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构建知识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熟能生巧,通过反复强化,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点,通过强化,巩固学习过的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记忆,学会记忆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灵活的方法来掌握所学知识。

初三学生,各科学习任务比较重,需要合理进行安排,注意各科的时间分配。初三化学是入门学科,内容相对简单,要注意打好基础,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学好。初三学生,不能轻视化学的学习,要灵活安排各科复习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学习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第7篇

学习初中化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课标的内容核心是以科学素养和三维目标为特征的化学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构建主体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用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多样化评价。必然引领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变。学习新课标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认知的浅薄,感悟到实验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去干事情,而不仅仅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实验教学的功能价值,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

课标中提出了课堂与科技进步的理念,使我对化学学科进行重新定位。面对我们基层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实现承载化学学科的功能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是认识物质到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新课标教学呈现的情景素材的与时俱进,让学生认识到了化学与科技的关系。面对食品添加剂的泛滥和能源困乏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从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经验知识的课程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教育思想的化学课程转变。在青少年人格定性的中学时代,我们不能只拘于知识经验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给予他们批判质疑反思的机会。在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化学新课标使用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第8篇

一、实验探究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主要采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而对化学学科而言, 结合学科特点, 特别强调采取实验探究方式, 实践也证实了实验探究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同时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我校及我县兄弟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直按照新教材要求开展实验探究, 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实验探究比较费时 , 得由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解决问题, 如果有多个探究实验就会占用较多时间, 以至于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2.学生在动手实验以后 , 兴致很高 , 讨论问题的声音也较大, 这样到了一定时间阶段, 需要停止实验继续教学任务的时候, 学生很难及时听到老师的指挥,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得花一些时间组织教学, 也会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不了, 由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 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3.要开展实验探究 , 得事先准备好 , 这些工作本应由实验员完成, 但我县很多学校 (特别是农村中学) 目前还没有配备专职的化学实验员 (我校只有1个, 且不是专业的) , 实验室管理员只能帮忙提供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成功与否取决于化学教师能力的强弱, 这样, 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 还要备实验, 忙得团团转, 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得而知。

针对以上几个实际问题, 我校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教训, 我们认为, 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是新课标的要求, 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然而, 实验探究并不是要求每个实验都由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 有些实验只需由教师演示即可, 教师可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并用以解决相关问题,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很好, 学生虽然没有动手, 但可以多动脑、多思考, 并借此机会总结经验, 为亲自动手做实验打下扎实基础, 也可以避免农村中学的学生因基础较差而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另外, 针对各中学缺少化学实验员的问题,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引起重视, 综合考虑, 抓紧培养一批比较专业的化学实验员, 并对各中学现有的化学实验员或实验室管理员进行专门培训, 使实验探究活动的教学模式得以深入、广泛地开展。当然, 化学实验员是相当辛苦的, 他们上班期间都泡在实验室里, 长期与化学药品打交道, 由于化学药品的挥发, 他们长期处在受污染的环境中, 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以文件的形式强制性地提高化学实验员的津贴和待遇, 才能使他们更安心、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二、使用PPT教学模式的喜与忧

PPT教学手段在我县投入使用的时间虽然不长, 却深受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喜爱,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 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并具有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的优点, 还可结合动画演示, 生动形象, 吸引学生注意力。现今有很多教师, 特别是年轻教师很热衷于在课堂上使用PPT进行教学, 虽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很多教师习惯于整堂课都使用PPT进行教学 , 虽然所讲授的知识容量较大, 但往往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多, 学生多数是在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 对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很不利, 同时, 学生的一些基本功 (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不够扎实, 他们没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教师不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 这样, 学生在考试中因非智力因素而丢的分就会较多, 有的甚至会达到十几分, 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使学生感到很懊恼, 也使家长、老师感到头痛。

2.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习惯使用PPT进行教学 , 使得自身教学的基本功得不到应有锻炼, 粉笔字写得很差, 甚至学生看不清楚, 对一些补充的内容无法做好笔记, 就不能掌握好知识点, 而有的教师甚至不懂得如何进行板书设计, 整个黑板东打一枪, 西打一枪, 窜来窜去, 没有一点系统性, 使学生晕头转向、满头雾水, 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针对以上情况, 我们认为, PPT教学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但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 不必每堂课都使用, 特别是一些以练为主的课程, 宜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 而需要采用PPT教学时, 也不能整堂课都使用, 根据我们的经验, 应以二十分钟左右为宜。现在一些地方在招聘新教师时, 要求教师以“黑板加粉笔”上课, 而不采用PPT, 这说明学校更注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三、教材的选择与深广度的把握

目前,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在我省投入使用的新教材版本主要有三种, 即苏教版、鲁科版和人教版, 三种教材的编写内容均有其优缺点, 且不同模块的编排及内容不尽统一, 我市各中学采用的是苏教版教材, 部分教师在参阅了其他版本的教材后, 对正在使用的教材中没有的、或比较不详尽的知识内容进行知识的补充或加深, 就是希望能使所讲授的知识更全面、更详尽, 其实不然, 不同版本教材对不同模块知识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不能把它们都综合起来强加给学生, 这样不仅会使学生不堪重负, 而且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扎实和深入。我们认为, 教学时应以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考试说明备好每一节课, 该深入的知识点就深入一些, 该带过去的就一带而过, 有的放矢, 而不能把所有版本的知识综合起来全部抛给学生。同时, 对一些旧教材中没有、新教材中增添的, 且来自大学教材、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如电子排布式、sp杂化轨道、晶胞和配合物等, 应该尽量降低要求, 使学生能够认识这些概念即可, 切不可加深。

四、教辅材料的使用

现今市场上的教辅材料满天飞, 经常有人来学校推销, 教师必须选好教辅材料, 不同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的差异应选择不同教辅材料, 难度上要控制好, 要能适应学生的水平特点。当然,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教辅材料, 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如教辅材料中总会有一些试题内容超前, 学生还没有学习, 或是试题难度过大。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同时备教辅, 对教辅材料中超前或难度过大的试题大胆舍去, 更不能以教辅材料中的试题内容指导教学, 本末倒置, 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

上一篇:市政工程公司挂职锻炼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