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2024-06-09

思考与练习及答案(精选6篇)

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1篇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作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选自《中国教育报》)

(四川广安中考语文试题)

知识智囊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典型误答】读书与思考

【正确答案】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阅卷笔记】此题考查的指向非常明确,要求学生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提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不加思考,忽略结论,一味把论题当成中心论点,正是本题误答的原因。这样的误答显然是不能得分的。

2.先回答: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再选择其中的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4分)

【典型误答】道理论证、引用论证。例如:作者引用论语中的话,证明了读书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正确答案】事例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各1分)例如:作者把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青年人盲目追逐国外思想、学说作为事例,来论证思考的重要性。(2分)

【阅卷笔记】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及论证过程。第一问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辨认论证方法。盲目追逐外国思想、学说的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不加思考的事例,它属于事例论证。误答成道理论证是没有没有正确把握好作者边举例边评论的语体。第二问要求学生阐释出作者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引用论语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无非是要证明思考的重要性,没有思考的读书学习就不能区分好坏,有思考的读书学习才能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误答显然是没有把握作者的意图的。

3.结合语境,在文章第③段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2分)

【典型误答】思考,才能取得成功。

【正确答案】例:思考,才能启迪智慧。(句式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阅卷笔记】这是典型的根据语境,仿写句子,它要求学生在形神兼备地续写一句。误答的内容从形似角度上看是可以的,从神似上看,这个思考的好处与“取得成功”就不搭配了,只能得1分。

4.文章用名言警句论述了读书时思考的作用。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另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典型误答】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正确答案】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博学与慎思共同碰撞出智慧之光。

【阅卷笔记】此题考查的补充道理论据,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学习多积累,调用储备的思考对读书的作用的句子。误答的第一句是读书对写作的作用,第二句是强调实践比读书重要。它们都与题目指向无关,究其原因,一是积累过少胡乱填写,二是不加筛选。

5.结合文章,填充下面读书卡片(其中“内容摘要”一项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分)

读书卡片

类别:文化教育 编号:001

题目: 作者:

出处:《中国教育报》

内容摘要:

【典型误答】内容摘要:思考比较重要。其他两空大都能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题目:读书与思考 作者:钟敬文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读书方面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的观点。

【阅卷笔记】此题考查学生的读书习惯。其中内容摘要的目的正是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将作者在“读书与思考”论题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论点的过程表述即可;误答的根源在于没有读懂文章中心内容,很随意、很轻率地写出一个摘要。

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2篇

然而,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张鸿声指出,该奖项认可了莫言的文学成就,但还不能过于乐观地认为中国文学已被世界文坛接纳。

文学评论家徐妍认为,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源远流长的本土文化,造就了拥有独立古典审美体系的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不过百年,虽然涌现了大量文学巨匠和优秀作家,但仍不得不接受“西方中心论”的文学现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文学因社会变动而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当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文学创作呈现多元化趋势。

然而,目前中国文学受市场导向和过度产业化影响,发展态势令人担忧。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薛永武认为,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很多文学作品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在反映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欠缺。

“作者缺乏思考能力和表达勇气,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和对人性的关怀,致使文学创作日益脱离真切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吴子林说。他呼吁作家沉下心来,从日常生活中探寻历史演进的真理,让作品回归现实,回归人性。

“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薛永武说。作品应立足于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揭示,同时注重对艺术美的创造。

优秀的文学作品植根于适宜的土壤。王本朝呼吁加速中国文学体制改革,探索有益于文学发展的管理方式,为作家提供自由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应注重培养青年作家,为文坛注入新生力量。

薛永武希望中国作家在不断提高文学创作水平的基础上,关注海内外读者的审美需要,加强与外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的交流,不断完善作品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以吸引世界文坛的`关注。

“世界文坛需要中国,中国作家需要走向世界。”他认为艺术风格的多元化以及与世界文学相融合是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王本朝鼓励中国作家保持与当代世界文学发展潮流的密切联系,坚持中国立场,培养世界眼光,尝试文学观念和手法的创新,书写当代中国的独特故事。

“中国文学的复兴需要广采博取,推陈出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薛永武说。中国作家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富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和形式,体现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议题。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莫言热”引发了中国文学界怎样的“冷思考”?(3分)

小题2:“优秀的文学作品植根于适宜的土壤 ”,划线句“土壤”具体指什么?(2分)

小题3:从文中材料来看,目前中国文学发展态势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小题4:面对当前各地方电视媒体的“选秀热”、“造星热”、一些青少年朋友的“追星热”现象,你有怎样的“冷思考”?(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中国文学期待融入世界

或者引原文的句子:审视自身弊病,理性思索如何吸引国际文坛的更多关注。

小题2:指中国文学体制(或文学发展的管理方式)。

小题3: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很多文学作品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在反映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欠缺。

小题4:(1)电视媒体做节目不能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应寓教化于娱乐,多策划一些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人性关怀的节目。(2)现在的选秀节目大都是年轻人参赛,以名利刺激为手段或以金钱高奖为诱饵,会引发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可怕心态。(3)这些选秀节目的胜出者都是万里挑一,绝大部分参赛者必须面对被淘汰的现实,这种受挫心理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会影响人的生活态度。(4)有天赋有特长的青少年想一展身手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忽视了知识文化的学习,对于广大中小学生崇拜明星更要把握好“度”和时间的选择。

小题1:试题分析:“然而,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张鸿声指出,该奖项认可了莫言的文学成就,但还不能过于乐观地认为中国文学已被世界文坛接纳”—— 中国文学期待融入世界。

小题2:试题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植根于适宜的土壤。王本朝呼吁加速中国文学体制改革,探索有益于文学发展的管理方式,为作家提供自由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应注重培养青年作家,为文坛注入新生力量”—— 中国文学体制。

小题3:试题分析:“目前中国文学受市场导向和过度产业化影响,发展态势令人担忧。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薛永武认为,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很多文学作品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在反映人性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有欠缺”。

初中科学课堂练习设计与思考 第3篇

一、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紧紧围绕大纲要求, 制订适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 是优化课堂练习的前提。适当, 即力求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把握课堂练习目标。一方面, 要根据“静态”的教材, 把学生真正能够独立解答习题作为练习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 要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 “动态”地调整教学目标。学生基础差, 学习困难较大时, 只要求达到基本目标, 在达到基本目标又学有余力时, 则适当提高目标。

2. 层次性原则

课堂练习可以分为三个梯度:A组题、B组题和C组题, 依次将知识层面向深推进。A组题为一些紧扣课本内容的模仿性题目, 给出的数据尽量简单, 以给大多数学生熟练操作、内化知识为目的。B组题为一些有点灵活性、综合性的“跳一跳, 够得着”的题目, 主要还是要照顾大多数学生。C组题为一些策略型的题目, 使有能力的学生有充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天地, 使他们及时将知识强化。

例如:在上完阿基米德原理后, 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堂练习:

(1) 重为100牛顿的物体浸入煤油中, 排开30牛顿重的煤油, 则F浮=________牛顿。

(2) 将100克的小球投入盛满水的烧杯中, 排开80克水,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牛顿。

(3) 将40克的小球投入盛满水的烧杯中, 排开50毫升水,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牛顿。

这三个练习按一定层次要求一步步提高, 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原理。

3. 典型性原则

课堂练习要典型精练, 练习不在于多, 而在于典型、在于精。由于课堂练习的时间不长, 所以必须设计一些紧扣教学要求, 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题目, 从而使学生不但将知识熟悉, 而且能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及规律, 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区别和理解, 能从练习中获得科学方法和思想 (如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等) 的理解和应用心得。

4. 趣味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 应适时地变换练习的形式, 切记千篇一律, 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如以不同的角度, 采取不同的形式, 形成多样化的练习, 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学习情境的创设。例如现在高铁的安全很引人关注, 在学完惯性知识后笔者选设了如下一题目:某科普杂志报道《火车为何频频出轨》的一篇文章, 文中叙述:“……高速行驶是近年来火车出轨的重要原因。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实施火车提速的计划。火车速度越大, 惯性也就越大。火车提速后, 必将面临类似出轨的安全问题……”。

(1) 上述文章科学性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 当我们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时, 能感觉到迎面而来的火车速度特别快, 是因为我们以________为参照物。 (填“自己乘坐的火车”或“迎面而来的火车”) 。这类贴近生活的有趣的练习学生乐意去做。

二、课堂练习的类型

通过课堂练习,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获得解题的技能和技巧。课堂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理解概念的练习

在概念教学中, 为促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往往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进行练习。如:在学完溶解度概念之后笔者和学生一起概括了四个字:“温、百、饱、克”, 它们分别指“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单位用克”, 然后设计了下面的判断题以对溶解度概念进一步理解:

(1) 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 A的溶解度是20克。

(2) 20℃时, 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 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3) 20℃时, 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4) 20℃时, 100克水最多可溶解36克氯化钠, 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以上四个判断刚好是针对“温、百、饱、克”四个字的理解。

2. 巩固知识的练习

在学生初学一个科学公式或定理后, 用直接有关的题目进行反复巩固。对这样的练习, 涉及的知识面不宜太广, 否则难于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新知识。如学完密度公式后:

练习1:关于公式ρ=m/V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跟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学完欧姆定律后:

练习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 可推导出R=U/I, 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强度成反比

C.因为I与U成正比, 所以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无关

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中电流强度成反比

3. 运用知识的练习

在学生确切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往往编制一组题目让学生练习。如教学“串并联电路”后, 可以让学生练习下面的习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 (1) 只闭合开关S3, 而开关S1、S2断开时, L1、L2是________联; (2) 只闭合开关S1、S2, 而开关S3断开时, L1、L2是______联; (3) 只闭合开关S1, 而开关S2、S3断开时, L1是______路, L2______路; (4) 当开关S1断开, 而开关S2、S3闭合时, L1是______路, L2______路; (5) 当开关S1、S2、S3均闭合时, 电路中发生___________现象。

4. 突破难点的练习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 可以编制一组题目, 让学生由易到难地进行练习, 从而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例如,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34页例题: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需98%浓硫酸多少毫升?事先笔者编制了如下4个练习:

(1) 配制1000克10%的稀硫酸溶液需纯硫酸多少克?

(2) 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需纯硫酸多少克?

(3) 若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需98%浓硫酸多少克?

(4) 配制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需98%浓硫酸多少毫升?

通过这样把整个例题分解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之后, 学生对这样的例题很容易看懂, 如果按书上方法讲解总有部分学生搞不清楚。

5. 暴露问题的练习

学生由于对某些科学概念掌握得不清楚, 常常在解题中出现错误。针对这种问题, 可以让学生练习类似题目:

(1) 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 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2)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__________来实现的, 当潜水艇从深海潜回内河时, 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三、课堂练习的形式

由于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不同, 课堂练习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通常有以下四种:

1. 边讲边练

这种课堂练习形式大多用在初一年级。由于学生年龄偏小, 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还不很成熟, 认知水平还比较肤浅, 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接受能力相对还不是那么很强, 采用“边讲边练”这种教学手段更符合他们的这种特点, 具有针对性, 对牢固夯实知识更具有实效性。讲中有练, 练中有讲, 讲练结合, 启发学生思考。

2. 先讲后练

这种形式大多用在初二和初三年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需要接受更多的信息量, 需要的是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 如果说初一用“夯实基础”来概括, 那么初二、三的学生笔者觉得可以用“见多识广”来形容。“先讲后练”的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效地处理好课堂的容量、节奏。

3. 先练后讲

讲罢课后让学生自己先做, 老师订正, 再针对错误部分进行讲解, 不仅能够有效地消化吸收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 而且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无裨益。

4. 集中上练习课

当单元教学结束后, 可以集中上一节或若干节练习课。这种练习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解题, 总结解题规律, 归纳解题方法,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总之,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 而信息的载体是问题, 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练习。新课程标准下科学课堂练习应由单一书面机械重复的练习向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转变。科学练习应激励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 每一次练习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练习过程要真正体现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的生成。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消除困惑、解决和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展示才能、升华自我。学生只有在不断优化练习的过程中, 才能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充分调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达到初中科学课堂练习的优质、高效, 并有利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本期练习及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4篇

1. 薄铁片铁2. 磁化S(南)3. 地北4. 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5. C 6. C7. B8. C9. B10. B11. C12. 如图1所示.13. 如图2所示.

14. 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15. 可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吸附,将带有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这里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电生磁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流的强弱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 铁芯通断电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方向强

2. N负变大3. B4. B5. B6. B7. C

8. 如图3所示.9. 如图4所示(提示:两通电螺线管相互靠近的两极均为N极或均为S极,磁感线方向不同).10. (1)小磁针(2)让小磁针跟导线AB平行,且在AB的下方(3)若小磁针转动,导线AB中有电流,若导线AB不动,导线AB中没有电流11. (1)图略.提示: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B(3)N或北(4)①右(左)变小(变大)②变大(5)越强多(少)强(弱)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3. B4. B5. A6. C7. D8. D9. A10. C

11. (1)线圈匝数(2)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3)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4)A、C12.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

(2)如下表. (3)①铁芯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②将大小不同的铁芯分别插入同一线圈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这个线圈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磁生电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磁感应机械2. 切割磁感线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等

4.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B6. D7. 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有关(或与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两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进行比较.

8.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2)①转速②导线长度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电与磁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 S负 N2. 电机械换向器(或换向片)3.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4. 鸽子是否靠地磁场来导航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5. 调换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发电机6. 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7. L2右

8. C9. C10. C11. D12. C13. B14. C 15. B16. D17. 如图5所示.18.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电流(3)线圈停在平衡位置19. (1)磁性强弱(2)a、b(3)b、c (4)电流相等

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5篇

(一)阅读《像山那样思考》文段,完成18—19题。(6分)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就可被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的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大小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的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18、选文第三段画线句中的“这一时代”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19、选文末段末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案

18、不能去掉,作者用“这一时代的和平”强调我们换来的安全只是暂时的,从而引出下面的结论: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3分)

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6篇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⑧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⑨,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⑾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⑿,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选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释]

①第五泄:第五个瀑布。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

②山门:庙门;指五泄寺的大门。

⑧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④寸肤:古代计算长度,一指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

⑤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

⑥怒石横激: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⑦掣折:转折。

⑧欹(q ī):斜靠。

⑨纬:编织物的横线。

⑩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牛鬼是佛经中所说的地狱中的.牛头虎,蛇神指蛇精。

⑾魈(xiāo):山中的鬼怪。⑿谛观:仔细看。

[文言知识]

说“掉”。

现代汉语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钢笔掉了”。

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摇动”、“摆动”,句意为瀑布直泻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动。

“掉臂”指摆动手臂;成语“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摆动不了,比喻机构庞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挥不灵;“掉舌”指搬弄是非。

从这个词看出,不少词古今含义差别很大。理解古文时不能贸然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文言词语。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疾——

观第五泄记

作者:佚名 文章会员整理 点击数: > ②悸——

③沫——

④乍——

⑤恍惚

2.翻译:

①疾趋,度石罅,瀑见

②山行之极观也

③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参考答案:

1.①迅猛 ②因害怕而心跳厉害 ③水雾 ④突然 ⑤仿佛

上一篇:雾霾的作文400字下一篇:武店中学美术组集体备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