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2024-07-29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精选15篇)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1篇

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卫生保健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检查、测试和学生偶发伤害事件医务处理专用室,由总务处负责,卫生保健人员具体管理。

一、经常保持卫生室干净、整洁。

二、卫生室物品陈列有序,器械器具按规定位置摆放。

三、药品、卫生用品专用橱柜放置,明码标签。

四、卫生保健资料齐全,建好台帐。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2篇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腔热情对待师生,提倡微笑服务。2.做好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根据季节变化,因时施教,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

3.抓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慢性病、传染病、特异体质学生的登记工作,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汇总工作。发现传染病疑似病情,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进一步规范药品采购,储存工作。加强药品管理,严禁使用过期、霉、潮、变质、变色、沉淀浑浊的药品。

5.加强对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对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监管力度,严格杜绝食物中毒事件。

6.及时处理意外伤害事故,需要送医院的,做好转诊工作。7.进一步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工作。

8. 指导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开展红十字会员会务知识及紧急救护知识培训。.规范各类健康教育资料保管积累。

10.做好新生《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协助接种单位做好各类疫苗接种的宣传发动工作,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症,及时反馈给接种单位;督促遗漏接种学生(通知家长)进行补种疫苗。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3篇

1 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硬件有效投入

在专职校医实际配备与规定标准配备差距较大的情况下, 一方面通过区 (县) 教委采取公招等逐年解决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要求所有中小学 (含村小) 至少配备一名经过卫生保健机构或其他卫生培训机构专业培训的保健教师, 从人员方面落实基本技术保证。另一方面我区加大对学校卫生 (保健) 室建设投入。2009年, 区教委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学校卫生 (保健) 室建设工作的通知》, 就学校卫生 (保健) 室在资质许可, 人员配备, 硬件投入, 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时保健所指导帮助11所中小学创建了学校卫生室, 34所中小学创建了保健室, 从而保障了中小学校卫生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

2 促进学校的卫生工作指导与管理的规范化

学校卫生工作是通过学校卫生 (保健) 室平台上完成的, 要使学校卫生工作科学、有效, 就必须加强对学校 (保健) 卫生室的管理, 使其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2009年起, 我所统一制定了学校卫生 (保健) 室相关工作制度, 指导全区中小学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如《校医职责》、《卫生室制度》、《学校卫生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档案管理制度》等, 以规章制度为依据狠抓落实, 不断推进工作管理的规范化。2011-2012年, 我所对区内各中小学开展的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视导, 为促进卫生工作更有效开展, 调动学校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 我所拟定了《北碚区中小学校卫生 (保健) 室规范化管理考核评估标准 (试行) 》。

3 狠抓分类培训, 不断提升卫生人员业务素质

在专业队伍建设工作中, 我所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完善的培训体系。我们将培训对象分为四类:学校专兼职校医、食品从业与管理人员、健康教育课教师、公共营养师。2008年, 由区教委发布了《关于定期召开专职校医培训会的通知》, 要求专职校医必须每月参加一次业务培训 (全年共10次) , 专兼职校医每学年必须参加2次 (寒、暑假) 集中业务培训, 保证了专兼职校医培训课时的落实。同时, 保健所落实专人负责统筹管理学校健康教育、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工作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她们依托健康教育优质课赛课、撰写课题论文、指导营养食谱搭配、督查食品安全等工作, 每年至少开展业务培训2次, 以集中培训为主, 辅之以现场交流、专题讨论、上岗考试等。无论哪种培训, 我们都实行分级培训制度, 从管理人员到从业人员, 层层推进、步步强化, 保证培训有效落实。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我所专门建立了培训专用经费, 用于聘请专家, 印发辅导资料、落实场地等。同时, 针对学校卫生人员的职称评定, 我所安排专人负责落实继续教育学分的登记与管理。在保健所的积极争取下, 我们为学校卫生人员每年争取到了教育类和卫生类的继续教育学分12分, 既解决了学校卫生人员的后顾之忧, 也保证了各项培训的积极性和高效性, 提高了各类学校卫生人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4 建立健全对保健教师的跟踪指导与服务机制

由于学校卫生工作涉及部门多、内容杂, 又缺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配备的保健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 出现了管理制度不健全、记录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学校工作的特殊性, 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 造成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卫生管理岗位人员变动频繁, 流动性大。针对这些问题, 我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改变服务方式, 变“办公室遥控指导”为“分片到校包干指导”。即将辖区中小学分成5大片区, 全所卫生专技人员每人负责一个片区, 实行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责任片区的学校卫生工作好坏直接与职工年终绩效挂钩。同时规定每学期必须主动到学校开展上门服务至少2次, 解决学校在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并出具巡查指导意见书, 由学校领导签字盖章。这既保证了工作的全面覆盖, 也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

5 组织引导卫生人员在教科研中提升业务水平

学校卫生工作是在长期实践、总结中提升的, 为了充实学校卫生人员队伍, 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2011年区教委成立了由我所所长任理事长, 各中小学专职校医和体育教师为成员的北碚区体育卫生专委会, 旨在保健所的带领下, 研究部署北碚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开展好各项活动,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从科研中发现问题, 探讨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促进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6 其它影响因素的思考与建议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4篇

一、卫生管理

1. 饮用水卫生

在高温状态下,奶牛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发体热。一般情况下,1头泌乳奶牛饮水量达到100千克时,才能保证牛体的正常代谢,维持生理机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为保障饮用水的供应和卫生,必须保证水槽内有充足的清洁水,并在每次奶牛饮水后将剩余水放掉,洗净水槽后再加入新水。

2. 饲料卫生

在高温高湿状态下,很多饲料如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极易发生霉变,还会导致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而酸败。生产中要严禁饲喂奶牛霉变和带脏水的饲草饲料,青贮饲料要现取现喂,少喂勤添,每天刷洗食槽1次。

3. 环境卫生

炎热季节,牛粪、剩草剩料等容易发酵,同时细菌大量繁殖,对牛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勤打扫牛舍,消除粪便及废弃物,每天用清水冲洗牛床,定期消毒,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凉爽。每周还要对牛舍周围环境,包括排水道、污水沟、储水池等进行两次消毒。

4. 牛体卫生

每天在挤奶前应用较软的刷子由上到下、由前到后刷拭牛体1~2次,对不易刷掉的坚硬泥块,先用水泡软后再刷干净,以利牛体散热,保持卫生。

5. 消灭蚊虫

炎热季节,蚊子、苍蝇、皮肤寄生虫较多,不仅叮咬牛体,影响奶牛休息,造成产奶量下降,而且传播疾病。为防蚊蝇叮咬,经常用灭蚊喷剂喷洒牛体,让奶牛休息好。另外,可按0.2毫克/千克体重的剂量投服伊维菌素,间隔1周同剂量再投服1次,以驱除奶牛体内外寄生虫。

二、保健措施

1. 乳房保健

挤奶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入奶厅后第一道工序是清洗奶牛乳房,清洗时挤奶员应先将牛后躯的泥垢、碎草等污物冲洗干净,然后站在牛的一侧,用湿毛巾先洗乳头、再洗乳房,最后站在牛的后侧,一手扶住牛的坐骨,一手擦洗牛的乳镜、乳房两侧及两大腿内侧,再擦拭乳房的每一个部位,待乳房清洁后上机挤奶。每次挤奶后都要及时对乳头进行药浴,以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方法是将乳头在盛有4%次氯酸钠、0.3%~0.5%氯已定或0.5%~1%碘附的药浴杯内浸泡30秒。

此外,对挤奶设备进行及时清洗,对奶中体细胞定期进行测定,根据细胞数的多少,判定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四肢保健

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凉爽,可相对减少奶牛四肢疾病的发生。每月两次用清水洗刷牛蹄,并涂以10%~15%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及时对奶牛的叉蹄、裂蹄等进行修整,防止造成蹄伤;定期进行蹄部检查,发现患有肢蹄病的牛立即隔离,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患部,再用苯扎溴铵进行消毒,然后剔除腐烂组织,进行敷药包扎,也可配合药物封闭和针灸治疗。

3. 子宫保健

奶牛产后要及时灌服添加红糖的温热麦麸汤或姜水,促进胎衣及时排出。对胎衣滞留的奶牛及时灌服清宫液,多次冲洗子宫,避免继发子宫炎症。奶牛产后15天检查生殖器官,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4. 疫病保健

按免疫程序适时做好乙脑、口蹄疫等传染病疫苗的免疫注射,定期进行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检测、净化工作。每15天投服1次驱虫药物,降低炎热季节焦虫病的发生风险。

5. 防暑保健

适当降低舍内奶牛的饲养密度,安装大功率排风扇,促进空气流动。在无树木遮阴的情况下,运动场上要搭设遮阳网,以防奶牛遭到日晒。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应于每天10时饮服藿香正气水20毫升/只,于16时饮用添加维生素C 5~10克/只的水,防止中暑。

小学卫生保健室规章制度 第5篇

二、卫生室购买药品必须在正规医药部门购买,不得直接跟厂方和药商购买,买药时要逐个进行药品检查,发现有伪劣药品及不合格药品一律退货,并调查追究经办人。

三、每学期初对医疗器材和药品进行清理,对已损坏的器材和过期药品、变质药品进行登记,然后经有关部门验证后再销毁,同时对所缺器材和药品要及时添置。

四、经常检查卫生室电器设备,用电开关及线路若有漏电、断电,应立即报告总务处进行检修,防止火灾的发生。

五、医务人员要坚持规范操作,严防医源性交叉感染,各种常用卫生器械要定期消毒、浸泡。

六、卫生室使用高压锅消毒时,谁消毒、谁负责,避免超压发生爆炸事故。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6篇

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和卫生技术指导工作,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

2、经常利用健康教育课、宣传栏、板报、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3、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定期健康检查,全面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学生器质性疾病,应及时配合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4、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认真做好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工作和定点追踪监测。

5、加强对学生视力的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近视率。每学期第一周为“防近宣传教育周”,每学期初检查学生视力一次,检查结果要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制定措施。

6、积极开展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并做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

7、加强传染病、流行病管理,实行计划免疫,定期预防接种,指导监督饮食、饮水卫生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8、对教学和体育锻炼进行医务监督,加强学生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

9、保持卫生室的清洁卫生,药品器械放置整齐、合理。卫生保健室管理人员职责

1、每期拟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并定期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培养学生“五要”、“六不”的个人卫生习惯。认真做好各项预防、接种和消毒工作。

3、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保健工作。新生入学要进行卫生接种查验工作,完善保存资料。经常掌握学生疾病情况,分析患病原因,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4、组织红十字小卫生员队伍,定期对小卫生员培训,保健教师坚持对全校进行健康教育。

5、负责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主动配合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开展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6、加强课间巡视,处理好师生各种偶发伤痛事件,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工作制度 第7篇

为全面预防和控制学生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完善学生健康档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定《深圳市翠竹小学保健室工作制度》如下

1、学校卫生人员应在校长的领导下,为全体学生服务,业务上受卫生保健所的指导,每学期初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期末作出工作总结。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外出要向领导请假。

2、加强对相应政策,法规,制度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学校卫生档案内容的填写。注意各种器械及药品的正确保管与使用,物品摆放整齐,器械干净,室内空气新鲜。

3、定期组织学生体格检查,对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做出比较、评价、分析,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掌握生长发育及学生健康状况。制定矫治方案,搞好矫治工作,努力降低学生发病率。总结和积累学生健康资料,包括:(1)卫生宣传讲座记录。(2)学生疾病处理记录。(3)疫情报告记录。(4)常见病矫治记录。(5)其他统计、资料、报表等。

4、有目的有计划的向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卫生员的培训工作。参加学校有关保健工作会议,当好领导的参谋,定期向学校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

5、做好教学、体育、劳动、设备、环境、饮食、饮水及个人等 1 各项卫生监督监测。搞好卫生督工作,同地方疾控门相配合,搞好学生预防接种。每学年组织两次卫生讲座。对教学、体育、饮食等方面的卫生进行监督,每位医生每学期听文化课和体育课各4节以上,对食堂饮食卫生进行全面监督。

6、深入班级检查采光照明情况及阅读、书写姿势;做眼保健操、遵守卫生制度等情况。积极开展近视、沙眼、肠道蠕虫、营养不良、贫血、龋齿及牙周疾病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

7、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蔓延,负责学生预防接种和组织工作。发现传染病立即报告校领导及有关防疫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8、做好学生常见疾病和一般外伤的治疗救护和转诊工作。凡到卫生室看病的师生,认真对待及时诊治,并做好相应记录,对不能诊治的疾病要及时建议去医院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9、卫生室所有的药品、器械未经许可不得动用,用后及时做好记录。

10、结合季节性疾病和学生常见病,经常宣传卫生防病常识,开展广播宣传,编写卫生专栏,坚持各种登记制度,建立教师慢性病档案,以便检查督促治疗。

11、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搞好体育卫生、教育学生经常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进行监督。根据卫生评比检查制度要求,掌握评比检查情况,督促学校环境卫生,搞好绿化。

12、组织接触饮食人员,炊事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本工作制度自修订之日起开始实施。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8篇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服务与工作的能力, 不断拓展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教科研的职能, 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和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不断创新探索, 努力融合多方资源, 积极搭建“三个支撑平台”, 实施“三个行动计划”, 为促进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1 搭建“三个支撑平台”, 提升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科研能力

2008年以来, 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积极创新、引导和团结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联合全国10余家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进行广泛科研合作, 至今已基本形成了校所联合的合作模式, 打造出了“三个支撑平台”, 即“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主形成科研技术支撑平台, 以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为主形成科研现场支撑平台, 以《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为主形成科研成果发布支撑平台”。通过打造三个平台, 有效地整合了全国资源, 并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进而提升了学校卫生工作的能力, 拓展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1.1 搭建三个平台, 实现共利多赢

“三个支撑平台”的建立, 形成了互利多赢的良好局面。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建立并提供科研技术支撑平台, 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收益:一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4年来, 协作开展了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卫生行业专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等;二是实现了全国性科研大协作, 进一步推进了学院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 完成了我国青少年身心病理症状、体育锻炼行为、睡眠质量、饮食结构、自伤行为数据库;三是经过科研现场的锻炼、学习, 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 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奠定了基础, 协作单位共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四是成为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如开展我国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中国儿童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中国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等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合作和技术培训, 不仅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人员科研能力提升“授之以渔”, 同时也使高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得到提高。

全国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科研现场支撑平台的建设, 一是打破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长期以来主要以开展学生体检工作为主的僵局, 在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 推动了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转变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长期以来形成的“日常工作难以开展科学研究”的旧观念;三是有效提升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四是部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帮助下已开始积极申报当地的科研项目, 并有成功范例;五是开始收获高质量的科研硕果, 一批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已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以专版刊出, 在学校卫生研究方面发出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的声音。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搭建的科研成果发布平台, 一是真正实现了从被动“编”杂志到主动“办”杂志观念的转变, 全面提升了期刊编辑水平;二是通过科研合作、协作和积极融入, 进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三是确保了杂志高质量的稿源, 使组稿和约稿走向科研前沿, 实现订单式约稿。

1.2 搭建三个平台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2007年12月30-31日, 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联合发起, 在合肥首次召开国家“863”项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课题培训和协作组会议, 邀请全国9个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部分高校参与课题研究, 来自哈尔滨、北京、太原、武汉、重庆、广州、贵阳、绍兴、蚌埠等地共22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高校的儿少卫生专家参会。安徽医科大学科研处与9家课题协作单位签订科研合作协议, 并给予科研资助。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先后派出30余人次的专家和研究生到现场指导, 2010年顺利结题。目前这一研究共发表文章30余篇, 其中在SCI, S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篇;合作单位发表文章21篇, 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 并于2010年第12期出版了“绍兴市研究专版”。

2008年8月, 召开了国家“863”课题资料分析会议, 9个地市的16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参会并得到培训。同时, 邀请8位来自全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的专家参加了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承担的国家“十一五”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分课题“中小学健康体检表标准研究”的咨询。

2009年10月, 成立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青春期学组, 邀请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贵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家担任常委或委员, 16家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工作者参加了“青春期发育与健康”论坛。

2010年8月13-15日,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发起“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其健康危害效应”论坛及全国协作组会议, 来自哈尔滨、沈阳、天津、上海、广州、昆明、武汉、郑州、太原、宁夏、重庆、马鞍山等地的25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和高校的学校卫生专业工作者以及儿少卫生学专家与会, 共同研究我国儿童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健康问题和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健康危害效应, 提出了研究策略和研究选题, 形成了来自哈尔滨等13个单位合作的“中国儿童青春发动事件评定标准协作研究组”, 部分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率先发表, 近期在国际上发表我国城乡男女儿童青少年青春期主要发育事件的时间进程、评定标准等方面的论文3篇, 再次展示了校所联合开展大协作研究的成功经验, 为制定中国儿童青春期性和第二性征发育评定标准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2011年4月22-24日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健康监测与队列研究论坛暨全国协作组会议”在合肥市召开。本次会议是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科研水平而召开的。来自北京、广州、中山、阳江、厦门、重庆、郑州、沈阳、呼和浩特、太原、西安、乌鲁木齐、新乡、蚌埠等地市的16家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学校卫生专业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就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精神健康状况和评价方法的挑战、世界范围内重要队列研究等进行学术交流。陶芳标教授和与会的27位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家就我国儿童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设计构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研究设计构想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初步达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中国儿童发育与健康队列研究”两个协作研究。几年来的实践显示, 三个平台的建设推进了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科研能力、服务能力和信息提供能力的提升, 对促进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0年9月,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与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全面合作, 认真总结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30年来发展的经验以及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方面的成就, 全面反映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现状和变化, 5篇较高质量的论文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11年第5期发表。同时,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还与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合作。这一合作模式正在全国部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推行。

2008年以来,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利用全国合作的课题, 成功地培养了博士生1人, 硕士生2人。

1.3 三个平台在未来学科发展中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 三方合作力度将会不断深入, 合作前景极其广阔。正如陶芳标教授所言, 通过高校、学术期刊以及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合作, 必将锻炼一支高水平的学校卫生队伍, 这支队伍不仅具备应对学校卫生工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还能结合日常工作需要, 开展科学研究, 并创新研究内容;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儿童发育与健康研究队列, 利用我国学生人口基数大、民族多样、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家庭、教育、营养、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提出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建立一个多产出的青少年身心健康与行为监测体系, 在青少年生理病理症状、心理病理症状、意外伤害、故意伤害、体力活动行为和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饮食模式和心理社会促进因素以及评价教育、健康促进的效果等方面, 每2年形成一个专题报告, 为教育和卫生部门开展决策咨询和政策规划等服务;形成一批科学研究成果, 通过5年合作, 在中国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青少年健康和发育评价方法、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学校健康服务策略及措施研究等领域, 形成具有大样本、多指标、多产出、应用强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儿少卫生与学校卫生研究领域展现中国学者的成就。

2 实施“三个行动计划”, 提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实施“三个行动计划”, 目的是建立健全与实施学校健康促进发展战略、推进与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机制, 使社会各方参与的学生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 全面促使中小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学生健康素养明显提高, 心理社会应对能力显著增强, 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 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2.1 推进学校阳光体育与体教结合行动计划

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 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应成立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每周各年级安排2节体育活动课 (共90 min) , 确保在学校推行“阳光体育课间活动”, 并作为限定性拓展课程排入课表;学校将落实每天校园体育锻炼方案并向家长公布。因地制宜地开展“双A体力活动”, 即适宜的 (Appropriate) 、有氧的 (Aerobic) 、每天2次、每次30 min的体力活动。依托“体育社团”平台, 5年内实现80%的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 结合体育课教学, 让每一名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 为其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2.1.1 “双A”体力活动

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双A体力活动”为基本原则, 遵循探索“因地制宜、学校-家庭-社区配合、有氧运动为主、每次0.5 h~每天1 h”的体育活动模式, 如组织学生每周参加“五个一”活动 (一次跳绳、一次踢毽、一次立定跳远、一次俯卧撑、一次耐力跑) 。

2.1.2 阳光体育课间活动

统一规定全校的早操活动内容以集体跑操为主;课间活动内容为校园集体舞、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分班级特色体育活动 (如武术操、抖空竹、器械操、健身操、球操等项目) , 其中校园集体舞为必须开展的项目。推荐实行35 min大课间活动,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阳光。

2.1.3 组建体育社团

组织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田径、长绳、围棋、跆拳道等多种社团, 为全体同学提供交流平台。规定各个社团的活动时间 (如周四16:30-17:30) , 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热情, 在全校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 吸引学生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学校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进行, 做到既有规定项目, 又有各校特色。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初中主要开展舞蹈、韵律操等技能项目;在小学主要体现小场地、小器材、小游戏、小活动为主的快乐体育活动。深入拓展阳光体育运动内涵。要求全校教师每天早操、课间操同学生一起参加运动;将阳光体育运动与社会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积极组织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2.2 落实学生健康素质监测及干预行动计划

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学生健康素质监测制度, 针对性地在新生入学2周内、期中或期末考试前2周进行学生肥胖、近视、饮食模式、睡眠质量、情绪健康、健康行为等健康素质监测, 保证每学年每个年级学生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建立学生的健康素质档案。

根据健康素质监测结果进行三级预防服务。针对普遍存在的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 采取健康教育、行为训练、环境改造等措施, 共同建立包括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社区、专家相结合的社会生态学干预联动机制。

2.2.1 学生身心健康监测

学生身心健康监测要覆盖中小学所有年级学生, 并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内进行。 监测内容包括: (1) 生长发育状况。是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从下列方面挑选指标。 ①体格生长指标, 如身高、体重、腰围、肩胛下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体脂百分比等。 ②心肺功能指标, 如肺活量、耐力跑等。 (2) 疾病或异常, 包括近视、伤害等。 (3) 因病缺课状况, 包括因病缺课率及其病因分析等。 (4) 生活方式与行为指标, 如睡眠行为、视频行为、饮食模式、体育锻炼、用眼行为等。 (5) 心理健康监测, 包括身心生理病理症状、抑郁焦虑情绪、自杀和自伤行为、心理应对方式、亲子依恋行为等。

2.2.2 学生健康促进与常见病干预

学生健康促进与常见病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学生健康素质档案。对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视力不良、营养不良、饮食、阳光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等健康指标及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2) 学生近视眼综合防治。建立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机制, 创设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用眼卫生环境, 改变不良用眼习惯, 推广适宜技术, 设计教室环境模板,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和眼放松行为, 遏制近视低龄化和高发率。 (3) 学生肥胖综合防治。推广体质量指数个人监测, 营养教育要强化家庭和个人饮食结构的改变, 积极推广“双A”体力活动。 (4) 建立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立因病缺课动态分析与 (往年) 同期比较制度, 加强与当地CDC合作报告和监测传染病防控的合作机制, 组织专家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安全事件关键控制点, 研究突发公共事件桌面演示、演练等制度。

2.3 实施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计划

针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 如焦虑、抑郁情绪、自杀意念与行为、考前焦虑等, 由儿童发育心理学专家指导学校心理辅导教师,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倡导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包括传授心理知识、学科渗透心育、创设教育情境、坚持团体心理应对能力训练、实施心理健康监测、开展心理咨询、改善家庭氛围等, 倡导学校和家长共同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面向全员 (师生、家长、社会) 、全程 (深入课外、校内外、特别是班级与家庭) 、一个部门为主 (心理教育中心) 、设置专兼职心理教师、多种工作方式 (心理辅导课、展板、专刊、心理健康监测、学生心理小组、家长学校、专业化教师培训、个别辅导、电话专线、网上信箱、讲座) 等。

2.3.1 以心理社会应对能力和生活技能教育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健康促进模式 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 主要形式有心理游戏、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旨在提高儿童青少年对健康行为的执行能力和对问题行为的预防能力,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减少行为问题, 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 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 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充分开发潜能,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能与质量。

活动包括学生训练、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学生训练主题包括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有效沟通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等。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将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由专业儿童精神卫生工作者到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转变。家长培训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了解训练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同时也可以在行为上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2.3.2 组建学科渗透师资队伍 组建“以专职带兼职, 以兼职带全员”的学科渗透师资队伍。学校成立心理辅导中心 (负责管理与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由一至两名专职心理教师牵头, 面向全校组建兼职心理教师队伍, 要求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 有“B证”以上资格或有参加过较系统的心理专业培训班培训经历的教师均要加入心育队伍, 努力使学校心育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学科渗透”。

2.3.3 新课程中学科渗透心育 学科渗透心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心理的有效渠道, 各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和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学科类课程: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自然学科类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3 小结

打造三个支撑平台和推行三个行动计划, 将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拓展三个工作职能和促进三项工作。拓展的三项职能是:教育的职能、科研的职能、健康管理的职能;促进的三项工作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疾病防控工作、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希望全国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卫生专业机构积极参与, 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 为全面促进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而不懈努力。

浅谈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 第9篇

[关键词]幼儿园;卫生保健;检查;管理

一、完善组织建设,健全各项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涉及面广,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机构。我园由一名领导主管卫生保健工作,同时建立起一支由保健医生、班组保教人员、保育员、后勤炊事人员的队伍,形成了既纵向又交叉管理的网络群体,在组织上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并根据需要成立专项工作组织,将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组织建设完善后,我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度,并根据执行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业务技能

我园注重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专职培训,有上岗前培训、上岗中培训,通过外出、在园、请专家来讲课等多种形式,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们还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如:对保育员进行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比赛,理论方面的内容包括教育、保育、消毒、疾病防治,以笔试和口试、抢答赛的方式进行。操作方面分铺床单、洗餐巾、教幼儿穿脱衣服等,从而实现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检查指导,抓好细节管理

完善制度,配备充足人员,通过检查和考核使制度真正贯彻并落到实处。首先,明确分工,定期检查。我园的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各班级的午睡、用餐、卫生、消毒、幼儿护理等工作进行检查。其次,把日常工作检查与考核紧密结合,做到检查与奖惩挂钩,业绩与先进同步,考核高分与奖金对等,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职工的自律意识。

我们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实践中,努力践行“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幼儿园日常工作虽然平凡琐细,却与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决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大意疏漏,否则,将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保健医生每天做好晨检细节工作,从而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让家长安心放心。

四、定期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水平

通过学习,我园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健康的幼儿应该有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状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疾病与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实践,我们做到:

(一)科学饮食。(1)根据季节编排食谱。如秋季气候干燥,可多选择营养丰富的暑类和根茎类蔬菜,冬天因天气寒冷,体力消耗大,则需安排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2)增加含铁高的食物,增长幼儿的血色素,积极防治贫血。如鱼、肝脏、蛋黄、肉、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C,以促进铁的吸收,同时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混搭,促进互相吸收。(3)改进烹调方法。我园以一物多制的办法调动幼儿食欲,把食物的几十种制作方法收集在我园的一份菜单录里,每周排食谱就轻松自如了。(4)饭量跟踪调查。我们根据小中大班中餐进食量按每班称好,教师每天检查幼儿的进食量,减少倒饭、剩饭现象。

(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预防疾病的发生。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生活场所,幼儿餐具、用具,洗刷不彻底,消毒不到位,就会病从口入,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我园补充完善了各类消毒制度,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定责任。配备专门消毒餐具的蒸汽消毒柜,每班配小消毒柜,教室、食堂配有紫外线消毒灯,严格按时按要求消毒。

(三)严格幼儿食品管理,严把质量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四把关”制度,一是把好进货关,幼儿园的荤素菜、各类食品全部在浙北超市购买,严格食品索证准入制度,入库时专人查点、验收登记。二是把好保管关。仓库保管员及时检查,不得把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的货物发放出库,三是把好制作关。严格生熟分开制度,炊事员严格按程序进行烹制。四把好入口关,教师在分饭时,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把好幼儿入口关。相关责任人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使保健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

(四)加强体育锻炼。户外体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形式多样,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活动。我园每班每天保持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由保健医生和分管领导抽查齐抓共管,使幼儿每天得到户外活动。

(五)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幼儿入睡后会分泌生长激素,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求老师加强午睡管理,巡回检查幼儿的睡姿、盖被情况,园长经常下班检查幼儿的入睡率等情况,并把它记载在月考核中。

(六)严把安全关。我们成立了负责安全的小组,负责园内的安全工作,针对园里的大型玩具,户外活动器械,电器、水电管线进行安全检查,要求全体职工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教育幼儿不佩戴首饰、不带危险品入园等。

五、开展丰富活动创新常规工作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创新促常规,取得很好效果。如,为了把幼儿们的菜肴推陈出新,幼儿园向家长征集宝宝食谱,家长们积极响应,提供了许多幼儿喜欢吃的自创菜谱,孩子们吃得很开心。

六、小结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今后的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和科学化,再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新辉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S].

[2] 黄世勋.幼儿园体育活动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3] 谭惠玉.少年儿童营养大全[M].上海文汇出版社.

小学学校卫生保健制度 第10篇

二、划拟并实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制度,做到学校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卫生保健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结合学校工作规律和季节特点,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和学生健康咨询活动,每学年组织观看两次卫生教育录像片,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四、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和班主任做好学生和健康检查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建立传染病上报制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防疫站、市教育局、市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和转诊工作,严防扩散传染。

五、协助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和视力检查工作和近视眼的防治矫正工作,严格控制病率。

六、对各种教学实施卫生监督,配合体育教师对体育卫生定期检查测定,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做好有关卫生保健工作。

七、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检查环境、饮水、食物、食堂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搞好培训和指导学生卫生的工作。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每学期出4—5期黑板报式常规卫生教育。

八、建立学生病假登记制度,由教导处负责记载,学生因病缺课请假条由校医、保健教师汇总。

九、保管和使用好卫生工具,添置必要的常用药品并严加管理,以防变质。

小学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第11篇

学校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其学习和工作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我校把卫生放在重要方位,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有专人分管,使《条例》各项规定在学校中进一步得到落实。特制定以下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一、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章办事。

二、认真抓好教学卫生:要以学生各种生理活动的可能性为基础,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保证教和学的高效率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要注意授课卫生、读书卫生、写字卫生、考试卫生等,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三、每学期举办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班主任要利用《小学生健康教育手册》,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卫生室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卫生健康知识。

四、做好学生眼保健工作,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指导、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五、搞好学生的每年体格检查,建立和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建立学生病假、因病缺课登记制度。

六、对传染病要实行“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当地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并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和转诊工作,严防扩散传染。

七、对学生常见病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近视眼、龋齿、蛔虫病、蛲虫病等,认真开展健康教育,上好健康教

育课,向少年儿童传授卫生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和学生健康咨询活动,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八、全校教室、办公室、各特室做到地上无纸屑、果皮、痰迹,墙上无污迹,桌上无杂物,门窗灯管无灰尘,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办公学习用品放置整齐。

九、建立经常性的卫生检查制度。教室、各功能室、卫生区等的卫生列入文明班评比内容之一,每天检查一次,并及时评分,公布成绩,对卫生好的班级和部门要给予表扬、鼓励。

十、学校要健全晨检制度,坚持对学生实行晨检制度,发现学生有身体发热不适现象,应密切注意观察(有无传染病现象)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往医院检查。

十一、督促学生搞好个人卫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常剪指甲、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

十二、抓好学生饮食卫生,认真落实好食堂各项制度,确保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

岞山第二小学 2014年9月

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岞山第二小学

18.滨兴小学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第12篇

1、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章办事。

3、每学期卫生工作要有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汇报。

4、建立和健全学生健康档案。

5、积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对急症病人的抢救处理要认真,转诊要及时。

6、建立学生病假登记制度。

7、建立传染病上报制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防疫站、教育局,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和转诊工作,严防扩散传染。

8、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和学生健康咨询活动,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9、做好学生眼保健工作,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指导、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0、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每学期刊出黑板报或卫生保健教育专栏。

11、室内外卫生打扫工作做到每日两小扫,每周一大扫,并及时评分,公布成绩,对卫生好的班级要给予表扬、鼓励。

滨兴小学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13篇

1 主要做法

1.1 政策支持

社区口腔疾病的防治技术以去除局部致病因素为主要内容, 操作技术含量高, 需要专业机构提供专门的设备、器械和材料, 由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实施技术操作。要改变闵行区口腔预防诊疗资源匮乏的问题, 必须依靠行政机构和领导的力量, 通过政策调控来推进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闵行区2004年开始对口腔病防治实行项目化管理, 口腔病防治经费通过该项目的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调配, 取得一定成绩, 但青少年的口腔健康状况离《上海儿童发展“十五”计划》提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 2005年政府加强了政策支持力度, 由区卫生局局长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签订了口腔病防治契约书, 明确了口腔病防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 制订了质控和考核方案, 并落实了专项经费。

对于口腔病防治的重点人群———青少年, 卫生部门应尤其重视, 积极与教育部门磋商, 专门下发文件, 明确了学生免费进行检查治疗的方案;对于学校牙防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 制订了《学校龋齿普查普治告知书》, 《告家长书》, 尽可能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 全面提高了学校、社区及家长对青少年口腔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

1.2 经费保障

没有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不足, 则社区牙病防治工作就不可能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牙病防治 (简称牙防) 服务, 按上海市物价局收费标准收取费用, 但预防性收费明显低于门诊收费, 如果政府补偿不足, 社区卫生机构就将缺乏从事口腔病预防工作的积极性。2005年, 区卫生局根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进行拨款, 共拨付金额100万元。经核算其收益已明显高于门诊的利润。

在政策导向和经济杠杆的双重作用下, 各社区落实了15支专业口腔防治小分队, 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口腔病防治工作。

1.3 过程管理

为确保工作质量, 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重专业队伍建设, 对从事牙防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行上岗证制度,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水平, 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 不断提高学校、家长对牙防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与此同时, 整个项目更注重阶段性评估和现场的指导和考评, 区疾控中心制订了《闵行区学校口腔病防治工作流程》、《闵行区牙防小分队消毒隔离要求》。按《闵行区学校普查普治跟踪考评记录表》对完成普查普治的每所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查, 对检查质量、龋齿充填质量及报表质量进行评估并现场反馈, 直接交流, 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质量。

2 主要成效

2.1 出现牙防工作新局面

通过项目化管理, 闵行区口腔病管理初步出现了“两个纳入、两个重点、两个加强”的新局面。即口腔病防治纳入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工作考核;重点做好健康促进和青少年服务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不断摸索, 学校的“三进三出”工作模式初步建立。“一进一出”指“公关队伍”与校方领导及老师沟通, 说明来意, 确定工作时间, 争取学校支持和配合。“二进二出”:健康教育队伍在校内开展龋病防治的重要性授课;全校发放告家长书;放学时在校门口为家长答疑解惑, 争取学生及家长支持。“三进三出”:口腔医生进校开展普查普治。三支队伍各司其职, 紧密衔接, 互相配合, 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努力。

2.2 服务数量增多, 服务质量提升

通过契约化管理, 各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龋齿普查普治工作。2005年服务覆盖率达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数的71.6%, 检查人数达2000—2004年的总和, 充填牙数是2000—2004年总和的2.89倍 (表1) 。虽然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但由于跟踪考评的落实及资源的充实, 质量没有下降, 全区龋齿漏检率为4.5%, 充填物脱落率小于4.0%, 肿胀率小于1.0%, 充填物不良率小于3.00%, 均达到上海市牙病预防保健工作考核指标, 未出现家长、学校等投诉, 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

2.3 普及口腔知识, 提高健康水平

通过大规模龋齿普查普治, 普及了口腔健康知识,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有显著上升, 知晓率达85.0%。同时, 通过龋齿普查普治, 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减少了医疗支出, 减轻了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3 问题及建议

3.1 加强母婴口腔保健

WHO提出2000年全球5~6岁儿童患龋率低于50.0%, 闵行区的现况 (闵行区5岁儿童患龋率66.4%) 离WHO提出的口腔健康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据研究, 乳牙自1岁开始患龋率呈直线上升, 因此儿童龋齿的防治工作关口必须前移, 即从学龄前儿童提早到0~3岁阶段。应加强母婴口腔保健, 利用信息系统及母婴保健体系, 将口腔检查列入孕妇体检过程中, 并建立个人口腔疾病信息系统。这样可以一方面维护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 另一方面为婴儿未来的口腔保健提供准备。

3.2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闵行区青少年口腔防治虽然在服务数量和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后仍有近20.0%的家长拒绝为孩子治疗。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家长对社区工作人员缺乏信任有关。因此, 有必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了解家长对于龋齿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可以成立示范牙防小分队, 组织家长参观, 了解龋病治疗的整个流程, 让家长对消毒隔离、充填质量等敏感问题放心。

3.3 政府购买健康服务

通过契约化管理, 有效解决了社区成本的补偿,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效的防止人浮于事。但根据目前以龋齿充填数量来进行经费给付的方式, 如果社区填充的龋齿数量越多, 则获得的经费越多, 这些可能导致社区一味追求填充数量, 却忽视了填充质量。社区卫生服务口腔病防治的真正目的在于维护居民口腔健康。因此, 行政部门必须由初期的购买服务数量转化为购买居民健康。口腔健康可以通过充填比、12岁恒牙龋均、65岁以上无牙合比等指标来衡量, 而不再是简单的以龋齿充填数量来进行经费给付。

3.4 探索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青少年是我们口腔病防治的工作重点人群, 但社区口腔病防治应面向广大人群。在闵行区口腔卫生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整合医疗资源, 以及如何进一步扩大服务受益人群, 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我们应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 社会各种医疗机构为补充, 二级专业医疗机构为后盾的服务体系。同时扩大受益人群, 将工厂、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应逐渐纳入服务对象中。充分发挥社区牙防小分队的核心作用, 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

中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14篇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卫生保健、管理质量

中国分类号:G617

幼儿园务必要将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幼儿园相关管理人员要建设和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开展幼儿园全园教职工的教育培训,实施细节管理,定期地检查和总结,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保教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保证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幼儿创设更好地成长环境,下面就从本园实际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出发,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建设和完善各项制度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这就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因此在实施管理工作中,会由一到两名主管人员来统领这个卫生保健队伍,同时配备相应的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和炊事人员等,从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该队伍要组织一些专项的检查工作,保证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教育培训管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很多幼儿园教职工对卫生保健的管理并不是很重视,这就使得在实际的操作中,幼儿的卫生和健康很难得到保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对幼儿园所有的教职工進行专项的培训教育,包括了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等,并且邀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到幼儿园进行讲课和教授,从而极大的开拓教职工的视野。

三、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

在建立和健全各项卫生保健制度之后,还需要对相关的保教人员进行考核和检查。具体来说,就是要定期地对各个班级的午睡情况、用餐情况、卫生打扫和消毒工作等进行检查和评分,同时将检查的结果和平时的考核挂钩,完善考核分数和奖惩相结合的制度,从而增强教职工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在工作中自觉地将幼儿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

四、预防为主,抓住细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在实施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时,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关注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细微的变化,从而保证幼儿有健康的身心。

(一)合理安排饮食

首先,保健医生可以依据气候、季节的变化来设计幼儿的食谱,比如在冬季寒冷的环境下,可以适当地增加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来补充幼儿的体力消耗;如果在秋季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则要给幼儿增加一些根茎类的蔬菜等;其次,还要关注幼儿的血色素问题,尽可能地增加一些含铁量比较高的事物,从而有效地预防贫血;第三,根据幼儿的口味来灵活地改变烹调方式,幼儿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炊事人员要尽量改变烹调方式来适应幼儿的胃口,从而增加幼儿的食欲;另外,保健医生还要对幼儿的饮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倒饭、剩饭的情况有没有有所减少。

(二)定期消毒,杜绝病源

要知道,幼儿的健康意识是比较薄弱的,即使老师说“饭前要洗手”“不能乱含东西”,但是幼儿并没有意识到这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在实际的用餐中,很少幼儿会遵循老师的教导,这就可能会出现“病从口入”的问题,从而引发疾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强化幼儿的卫生意识,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相关的保教人员要定期地对各种幼儿餐具、用具、洗漱用品进行消毒,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可以配备相应的紫外线消毒灯,为幼儿营造健康卫生的用餐环境。

(三)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杜绝食物中毒

很多时候,由于一些教职工的疏忽大意,对幼儿食品的质量不够重视,使得幼儿食物中毒现象屡次发生。因此,为了减少这种情况出现,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质量,相关人员务必要对幼儿的食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首先采购人员要到正规的食品市场进行采购,在各类食品进入幼儿园食堂时,要做好相应的等级和验收,从而有效地记录各种食物的来源;其次,则要将一些过期、发霉的食品进行销毁,切不可进入幼儿的口中;第三,食堂工作人员在烹饪时务必要按照科学的程序,避免意外;第四,要有专人负责食品试尝和留样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最后就是老师在给幼儿分饭之前,自己要先对饭菜的质量进行检查。通过层层的食物质量把关来保证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开展丰富活动,创新管理方式

在实施卫生保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对常规的工作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创新管理的方式,使得管理的质量能够得到提高。举个例子,为了增强幼儿的食欲,让幼儿能够自觉地吃饭,幼儿园老师可以联合家长举办“宝宝食谱大会”,让家长展示自己孩子最喜欢吃的菜式,从而给幼儿园的炊事工作创新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启发。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幼儿园相关管理人员务必要在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不断建设和完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使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为幼儿提供更好地成长环境,从而真正地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实庆,邓红,吴珍珍.安庆市城区幼儿园卫生保健存在问题及建议[J].江苏卫生保健,2013,05:40-41.

[2]朱婉青.把脉 诊断 处方——提升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质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16-17.

卫生保健室管理制度 第15篇

学校卫生保健室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增 强其体质,促进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其学习及工作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卫生,大力消灭“四害”,要做到经常与突击相结合。要定期召开会谈;定期检查评比;定期总结。

二、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学生齐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对小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要制订防治计划,采取具体措施。并取得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四、做好学校环境和教学设备的卫生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之符合卫生要求。

五、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实行计划免疫,定期预防接种。做好饮食和饮水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六、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七、积极做好学生中蛔虫、沙眼、贫血、营养不良、龋齿、视力低下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其他一般急救工作。

八、做好学校环境卫生的检查及卫生评比工作。

卫生保健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卫生员是学校的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是 学校领导在卫生保健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在主管部门和校长领导下,在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南,积极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并认真贯彻学校卫生有关文件,积极参加业务学习。

二、根据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全年或学期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提交主管校长审阅后,付诸实施。期末(年末)做好总结,经校长审批后,分别上报上级教育、卫生部门。

三、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培训卫生员。

四、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并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控制蔓延。

五、积极组织学生健康检查、监测,建立健康卡,及时总结、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向领导、班主任及家长报告。

六、认真开展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做到情况明确,防治措施具体,使患病率逐年有所下降,切实做好保护学生视力、急救、转诊等工作。

七、对教学、体育、劳动、饮食(水)设备、环境、个人卫生进行督导。

八、要经常积累学生健康、生长发育、疾病、因病缺课、死因、运动外伤等各种资料、数据,及时总结、分析并上报教育、卫生部门,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九、负责对学生食堂的饮食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对学生宿舍卫生进行指导、监督,并按时检查食品卫生法执行情况。

新生入学体检制度

为了保证入学新生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促进学生这一健康群体,在校园环境中有序的学习、生活,特拟定新生入校体检制度:

一、新生入校后应统一参加校医务室组织的体格检查。

二、新生临床检查的内容包括:血压、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皮肤等。

三、新生体检的内容包括:视力、身高、体重、肺活量、胸围等。

四、新生化验的内容包括:肝功能+两对结核菌素试验及胸小片拍照。

五、新生应当接受有关疫苗的接种,如麻苗----预防麻疹、白喉疫苗----预防白喉(在三年级接种)、乙肝疫苗----肝功正常澳抗阴性的接种此疫苗。

六、如发现疫情及时上报上级防疫部门,并做好现场或局部消毒工作。

七、建立新生健康档案,其体检结果记入健康档案。

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学生健康档案属于公有财产,应有专人负责,完善保管。

2、学生健康档案任何人不得占为私有,不得随意撕毁、篡改、损坏。

3、建立必要的借阅制度,原始材料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学校领导书面批准。

4、严格档案管理,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5、档案管理要求制度化、规范化,分、年级等类别,便于查询。

上一篇:应聘行政文员的求职信下一篇:特许经营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