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保险的发展趋势

2024-07-25

海外保险的发展趋势(精选8篇)

海外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1篇

保险营销的基本策略与发展趋势

——统计040

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潜力已凸现出来,这也意味着保险业的一个激烈竞争时期的到来,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的到来。要在保险竞争中取得优势,制定适合市场的保险产品和合理有效的保险营销策略是开发保险业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众的保险意识,同时也是提高中国人的生活保障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增加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从市场的角度看,我国保险营销基本策略主要有: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和信用策略五个方面。

保险产品策略。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石。虽然产品开发的力度在加大,然而,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险种却很少,无法形成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乃至一家公司的产品不可使每一位消费者都满意。因为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作为产品研发人员就得从市场细分开始,根据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定位自己的目标购买者,使开发的险种能满足目标消费群的需求。

保险价格策略。价格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保险企业如何合理地确定产品价格,又如何通过价格竞争去有效地占领目标市场,这是保险公司能否得到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要合理确定价格。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必须重视数据积累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强精算,使保险产品的费率科学合理,减少由于定价给公司经营造成风险。二是要理性降低产品价格。降价是竞争的手段,但不是核心手段,如果盲目降价会给公司造成巨大风险,作为经营者,降价必须理性。

保险分销策略。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不同的分销渠道将会产生不同的经营效果。突破目前自销和个人代理人销售的单一模式,充分利用专业代理是保险公司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诚然也要积极发展银行代理。银行不仅有着点多、面广、现代化程度高的优势,而且有着资信高的特点,对于理财型的保险产品,通过这一分销渠道可以快捷有效地进入目标消费群。

保险促销策略。一是要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通过保险知识的宣传,逐步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使保险的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二是要加大保险新闻宣传力度。

作为保险宣传企划部门应选好结合点,找准切入点,进行新闻宣传。三是要充分发挥营销员的促销作用。由于保险产品的无形特征,即便通过广告也很难让公众接受。因此,必须将营销员促销作为整个促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作用。

保险信用策略。信用作为伦理的核心内容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不但要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培育保险诚信文化。保险公司必须加强对员工伦理道德的教育,通过道德教育规范员工在人际交往和业务往来中的行为。还要逐步引入信用评级,推动保险诚信建设。同时监管部门应制定对失信的处罚办法,让失信者付出昂贵的代价,通过法规强化保险的信用建设。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营销已成为保险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营销使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保险公司在网络上销售、做广告等等业务所支付的佣金与传统营销手段所支付佣金相比,只能用低廉来表达。网络可以使营销深入到更多的个人客户,使保险业务实现大量化和多样化,在理论上更符合大数法则的要求,分散风险,增加经营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在网络中能得到更多信息,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提高保险服务质量。网络营销的这些优势决定了其在保险营销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网络营销在现阶段由于安全风险、法律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因素制约还不能成为主要保险营销手段,但网络营销的诸多优点,足以产生使保险营销向网络营销发展推动力。可以预见网络营销必将成为保险营销的重要手段。

海外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2篇

新疆保险市场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保险市场份额发生了变化;保险业务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保险业险种结构有所调整;保险监管得到加强,市场秩序得到规范.

作 者:程是东 施志新 作者单位:程是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施志新(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

论保险销售方式的发展趋势 第3篇

一、保险销售方式的现状

随着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保险主体的多元化, 保险销售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目前, 保险销售方式主要以个人代理、银行代理为主, 邮寄、电话、网络等新型销售方式为辅。但各种销售方式是独立的, 出现的新型销售方式还未能被重视以及很好地利用, 对于保险公司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销售体系。目前, 保险销售方式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代理保险

个人代理保险是保险公司一种间接的销售方式, 这种销售方式为保险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 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保险的销售量, 只注重人员的增加而忽视了人员管理。在招聘保险代理人的过程中不注重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 导致所招代理人不符合保险业发展的需求, 进而出现保险业较为严重的问题———诚信危机, 例如:保险诈骗等。第二, 保险代理人流动性大, 所需成本较高。对于保险代理人来说并没有合法的用工身份, 没有基本工资更不用说“五险一金”, 卖保险单是惟一的收入途径, 因此, 会导致代理人的流失率较高。第三, 在代理人的激励方面远远不够。保险公司与代理人之间只是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只存在着短期的物质激励, 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

2.银行保险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 银行保险已成为保险公司获得大量保费的重要销售方式。但目前这一销售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合作目前还处在较为简单的层面, 双方在合作上还仅限于代理和收取手续费的关系, 每一次的合作协议都属于短期, 使得保险公司无法取得稳定的保费。第二, 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强有力的地位导致所需的代理佣金过高, 保险公司的销售成本增加;同时银行保险产品较为单一, 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 最终盈利水平较差。第三,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对保险业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而在银行保险销售方面缺乏专业的销售人员, 无法介绍各类保险产品, 不能为投保人提供专业的服务, 进而影响投保人的选择和判断。

3.保险中介机构

目前, 我国的保险中介机构已经大规模的出现, 保险公司通过中介机构销售, 可以降低其业务推广费、员工成本费等, 同时大规模增加保费。这一销售方式在保险业未来发展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但同时也会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第一, 虽然保险公司与中介机构之间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但彼此的经营是相互独立的, 保险公司无法对中介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掌控, 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为完任务而违规的行为。第二, 中介机构相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在财务管理方面不是特别规范, 可能出现账簿混乱、手续费收取不合理等问题, 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

二、保险销售方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 保险销售方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虽然每一种销售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但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市场需要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 保险销售方式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来说是共存、整合和优化的。

1.在稳步发展中完善保险直销方式

直销方式是保险业最传统的销售方式。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风险意识以及控制风险的手段相对落后, 企业在保险业中的参保率较低, 有优势的保险直销在企业财产险上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和存在的必要性, 通过直销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参保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另外, 许多生产企业自己建立股份制保险公司, 内部人员可以直接为股东公司建立风险管理计划, 并直接提供所需要的保险, 这样保险直销方式更具有优势。因此, 传统的保险直销方式应该适当保留, 并在稳步发展中求完善。

2.完善中介人代理制

中介人代理制主要表现为保险代理人, 为保险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保险业未来的发展中, 可以不断完善传统的中介人代理制, 逐渐发展为职员制和代理制并存的模式。一方面, 建立职员制。在目前的代理销售方式下, 保险公司可以雇佣专门的销售人员作为本公司的正式员工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薪资, 建立完整的销售人员工资体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 从而降低保险销售人员的流失率以及他们生存的压力。另一方面, 改进已有的代理制。代理制中代理佣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保险公司可以根据目前的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代理佣金支付标准, 改进原有的支付方式;为了避免诚信危机的出现, 保险公司应该将诚信与业绩、服务同时纳入考核体系中, 最终在原有的代理制基础上, 发展为代理制与职员制并存。

3.深入优化银行保险

目前, 银行经营网点多、客户广等自身优势能够为保险业扩大市场,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银行保险这一销售方式获取更多的利润。首先, 深入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合作关系, 将以前的销售协议转向战略联盟, 保险公司逐渐与银行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并朝着深入合作这一方向努力发展。其次, 建立专门地银行保险合作方式。银行可以由最初的柜台销售逐渐涉及到相关保险产品配套服务、售后服务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 促进双方经营的多元化、一体化, 同时还可以通过银行建立保险公司, 更有助于双方的合作。最后, 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 发掘和研发更多高附加值的银行保险产品, 使保险产品多元化, 并通过双方资源共享的方式发现客户更丰富的保险价值, 促进双方互利共赢。随着目前混业经营模式的开放, 保险公司和银行双方的资源和产权的结合, 为银行保险这一销售方式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4.实现保险销售方式差异化

第一, 根据不同的保险种类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不同的保险类型自身所拥有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有的保险注重保障, 有的侧重分红。对于一些设计较为简单的保险来说, 不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比较容易理解, 对投保人的门槛要求较低, 风险控制也容易把握, 这一类保险便可采用电话销售或网络销售方式;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且风险较大的, 投保人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讲解才能理解的, 例如企业的财产险, 这就需要采取保险直销的方式或是个人代理销售的方式进行。

第二, 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人们在进行投保时,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人的需求是不相同的, 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销售时, 应结合投保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销售, 将投保人的投保意愿和销售方式进行匹配。对于一些年轻家长来说, 他们更倾向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保险, 对于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怕被欺骗, 因此, 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个人代理销售或银行保险销售方式。

4.重视并推进新型销售方式

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是主要的两种新型保险销售方式。保险公司应该在原有销售方式下加强维护客户关系, 提高自身品牌和产品开发能力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电话、网络销售互补的模式。

首先, 电话销售。这种销售模式较为简单, 可以使保险销售简单化, 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这一销售方式要求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 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并解释清楚客户所需要的保险业务, 同时防止电话诈骗。

其次, 网络销售。对于网络销售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销售:第一, 保险公司官网平台销售。客户可以通过浏览各保险公司的产品, 通过网上咨询和购买, 保险公司所有的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都进行在线交易, 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费、交易成本费。第二, 微信销售。随着微信平台的迅速兴起, 保险公司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建立本公司的微信公众号, 客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应的产品以及随时更新的一些产品, 同时通过微信了解和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在微信平台进行购买交易和售后服务。第三, 微博销售。保险公司可以在建立微信平台的同时建立微博账号, 随时更新本公司的产品, 客户可以通过微博来了解所需要的保险产品, 扩大保险产品的宣传渠道, 从而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

三、结束语

保险销售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共存的, 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各种销售方式, 保险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对应的市场目标和自身的产品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 并随时调整和整合, 以降低公司的经营成本, 提高销售业绩, 实现保险公司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慧玲.我国保险营销渠道的创新及发展趋势的探析[J].营销策略, 2013, (1) .

[2]廖丽达.中国保险营销渠道发展趋势探析[J].观点评论, 2012, (11) .

海外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4篇

海外并购的定义及现状

海外并购,即指一个国家的某个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及手段,将另一国某企业的部分乃至全部份额吞并,以扩大本企业规模的行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让海外并购现象日益普遍,海外并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非发达经济体比例逐年上升;并购领域逐渐向发达国家转移;主权财富基金跨境逐年生长。中国企业如今也越发离不开海外并购来得以进一步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

中国在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中,海外并购也逐年升高,在世界中排名领先。在交易数目方面,中国居于世界第六,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首位。在“走出去”政策的不断推动下,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如今已具备了较大规模,而这样的成果,亦经历了曲折的三个发展阶段:1982~1991年的萌芽起步阶段;1992~2001的稳步发展阶段;2002至今的迅速发展阶段。

1982——1991年的萌芽起步阶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中国的海外并购也拉开了序幕,促使了我国“走出去”政策针对海外投资的初次尝试,由于刚刚涉猎海外并购,中国仍秉持着谨慎的作风,中国公开宣布和实际完成的交易数目和交易金额普遍较小。

随着几宗大型交易的完成,我国政府的政策有所调整,取消了一些限制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政策、法令。80年代早期,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资金稳定的国有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业务,如中国国际信托集团(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CITIC)、首都钢铁公司在并购等。内容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交通通讯等行业,而这些企业的海外并购不仅为自己开设了新的发展方向,更为中国日后的海外并购发展指明了方向。

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1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资本更加充足、视野更加开阔,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海外并购起步十年之后,终于步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海外并购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比如针对海外发展中国家的矿产、能源行业的并购,主要是为了降低我国的能源成本,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针对金融行业的并购,主要是为了加速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针对电信业、交通运输业的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西方先进的技术。而我们注意到,在这一阶段的海外并购,仍然以有国家背景的中央企业和国营企业为主,同时行业虽然趋于多元化,但基本上仍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工业和经济金融领域。

迅速发展阶段

步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由于政策的放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跨国并购中来,扩大了我国海外并购的规模,促进了我国在跨国并购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海外并购现象的普遍化,也让人们越发关注这一领域。特别是在当前一段时期,金融海啸的影响余波未减,全球经济普遍增长乏力,海外资产价格较低,我国大量民营企业抓住机会,主动出击,进行了大量的海外并购。2016年11月,万达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好莱坞制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2016年8月,腾讯以86亿美元价格收购supercell,一举成为游戏巨头;苏宁集团更是以2.7亿欧元的对价,成为国际AC米兰的最大股东,“国米”变国产。由此可见,如今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海外并购的领域更是一度扩大到文化与社会方面,海外并购不再只是书中的代名词,而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人们着重关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总体趋势

从1982年开始,我国的海外并购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虽然并非一帆风顺,几经曲折,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发展速度有区别。但从整体上看,交易额和成交量都一直在稳步提升。三十多年前,我国经济实力弱,国企底子薄,能够用于海外并购的资金极其有限,同时各家企业普遍缺乏海外并购的经验,因此并购的方向主要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工业领域,并且这种并购往往是以过高的资金购买西方垄断技术的形式发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是效益并不可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本优势有所提升,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逐渐加入到海外并购的队伍中来,海外并购的规模快速提升,并且增长数目逐年增加,每一年都有新的超越。

从区域分布角度来看,根据世界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按照亚洲、拉美、欧洲、非洲、北美、大洋洲几个区域来分,分别占比为68.5%、12.8%、7%、4.1%、4.8%、2.8%。从数据来看,中国的主要并购方向仍集中在亚洲,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在产业分布方面,整体上看,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中,产业分布趋于多元化,早期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中期向营收较高的资源行业转型,现在逐渐向轻工业和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企业海外导致的政治风险较高。政治风险是指未预期到的政治因素给国际经济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政治风险越来越来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大阻碍因素。华为收购多个美国科技和信息公司的计划因政府的阻拦而失败,收购英国科技公司也遭到政府的反对。中兴进军印度市场也遭到印度情报部门的反对。中海油斥巨资收购优尼科的意图也遭到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反对,甚至美国社会舆论也力挺政府的决定,而加拿大政府在得知中国企业打算收购其矿业公司后,甚至公开表示不希望中国企业参与。中石油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也因其政府的反对而搁浅。由此可见,如今,阻碍中国海外并购的一主要因素便是被收购公司所在国家政府的阻碍,国际间由海外并购而引发的经济利益冲突越发尖锐,从而也导致国际间的海外并购道路越发艰难,中国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也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阻力。

民间企业海外并购融资困难。与资质好、信用评级高、海外运走经验丰富的国有企业比较,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更为严峻。由于资金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所主导的能源资源领域,而大多数民企规模有限,自有资金少,若要进行对外投资需要大量融资,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国企挤压融资空间等难题。目前中国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还有待完善,产业衔接还不够紧密,信用程度也不够高,从而导致在于国有企业相并相行的跨国并购发展中,民间企业由于并购融资困难而时时处于落后阶段。

海外并购国内审批手续复杂。在海外并购环节中,由于中国以资源能源型为主,关乎国家经济命脉,从而容易引起目的国猜疑,而国家为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引发的政治尖端矛盾,也设置了较高的并购门槛。一方面,只要进行海外并购,就需要为国内审批付出较为高昂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力物力成本),因此只有信用度高、实力强的企业才适合进行海外并购;另一方面,并购金额越大,审批手续越复杂,因此大型并购案往往耗时较长,可能导致企业错失并购良机;同时,并购审批产生了较大的潜在成本,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型并购的发生。

结论和发展趋势

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5篇

这些年,互联网保险发展迅猛,各大保险公司业绩空前繁荣,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市场鱼龙混杂,行业百弊丛生。保监会虽然出台了一则《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停办法》,将第三方平台纳入监管体系,叫停许多打着“互联网保险”旗号,实则兜售理财产品的行为,让市场稍稍得到规劝,但从市场反映来看,监管力度仍有待提高。

在此次大会上,行业大佬们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两个概念:“保险姓保,监管要信监”,背后反映的逻辑便是保险要更加注重保险的本质和功能。诺亚财富的一份白皮书显示,目前整个社会高净值人群对于保险本身的保障功能更加关注,而对它的投资功能相对来说更加弱化一点。也就是说,未来互联网保险有望回归保险逻辑,而市场的合规化将成必然趋势。

我国香港的保险市场监管就很成熟,无怪乎近年内地客户赴港投保成为热潮,例如按照香港保险监理处的有关规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可以享受在规管上的宽免政策,包括降低最低股本规定以及偿付准备金规定等。再比如香港80万以下的保诉案例,发生分歧可以投诉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不需要花一分钱,超过80万的索赔案例,才需要动用法律程序。

显然香港保险市场,在人才、资源、信息、监管等方面都要完善一点,内地的互联网保险或许可以借鉴香港的保险逻辑,有针对的进行借鉴和创新。

二、利益驱使下,互联网保险B端会迎来大爆发

在意识到C端(客户端)获客难、互联网的人口流量红利消退、转化程度低等痛点后,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把目标转至容易变现、用户黏度高且不会轻易流失的B端(包括企业客户和保险代理人)。

根据曲速资本统计的数据显示,初至12月31日,互联网保险行业共有50家公司获得投资,近四分之一的创业公司获得资本支持,融资总额近百亿元。其中,20成立并获得融资的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共6家,其中5家为面向企业端、代理人或者顾问服务的平台。

过去两年,C端市场被看作是风口,但基于保险行业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很多保险公司的报价、核保、理赔、支付等接口没有打通,于是2B公司成了关键作用一环。

如今可以看到,在B端的互联网保险企业正受资本青睐,未来为获得更多的资本加持,互联网保险也必将“跑马圈地”转战企业端,因此未来或有大爆发趋势。

三、新技术推动下,互联网保险模式迈上全新台阶

互联网保险以其平等、透明、直接、便捷以及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交流、交易,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其中互联网保险的核心是“保险”,互联网是技术和手段。

目前可以运用到保险行业的互联网技术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这些技术也将会给互联网保险带来消费场景、产品形态和保险营销三大维度的颠覆,推动互联网保险向新技术密集型经营模式转型。

其一,互联网保险相对于传统保险来说最亮眼的点无疑是场景化消费,区块链和AI技术等则是实现这一职能的关键载体。一方面区块链提供信息透明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解决了保险条款晦涩难懂的问题;另一方面AI又能丰富消费者的产品体验,刺激用户更专业的保险需求,由此一来今后的互联网保险势必往新技术驱动型经营靠拢。

其二,场景的转变驱动保险产品走向细分化,例如人群、险种、投保时间等保险要素都将细分,因此以往“低频、大额、高门槛”的传统保险产品将会转变为“高频、小额”的互联网保险产品。

其三,在保险营销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用户长期大量的互联网踪迹,还原用户社会背景、财富结构、消费习惯等特征,用以指导和驱动保险产品研发和营销,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有真实需求的客户,改变传统模式下推销产品导致的扰民、误导等问题,实现精准营销。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人们这些年受到互联网思维的熏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和信任,未来保险公司或许会直接使用机器人来代替销售人员。据悉已经有一家保险代理公司与Facebook公司进行合作,借助聊天机器人Chatbot通过社交媒体卖保险。另外以云端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投资方面已有部分应用,在投资收益率方面已经足以媲美甚至击败诸多人类投资者,完全可以用来给险资带来稳定的收益率。

以新技术为核心手段从前端到后端对保险经营实施全流程改造,会引发三大维度的改变。另外在新技术驱动下,互联网保险通过构建生态圈,不但可以利用跨界竞合战略建立竞争优势,还可以利用技术应用深耕保险领域,通过产品优势压缩渠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使整个保险业的商业模式迈上全新台阶。

四、科技发展下,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或将减少

保险科技的力量发展了,在一定程度上消费者的可保风险或相应地减少。而在可保风险减少之后,带来的可能是保费规模的减少。

例如互联网保险中很火的UBI保险,当人工智能发展后,申能设备后台端根据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对其进行定价,若是一个驾驶能力强的司机,保费就相应的降低。波士顿咨询有一个研究成果,未来的一段时间,比如一到两年或者稍微更长一点的时间,UBI保险会对全球带来大致300亿到500亿美金的保险降低。

可以看到,科技进步的结果就是产品定价更精准,从互联网保险行业来讲,赔付率低了,相应的业务规模会减少。但在今后几年内,得益于互联销售渠道的便利性和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性,互联网销售保险仍有着很大的潜力。

五、资本加持下,互联网保险从初露锋芒走向爆发前夜

在发现互联网保险这个充满潜力的领域后,嗅觉敏锐的互联网巨头们率先纷纷杀入:腾讯杀入寿险业,子公司参股和泰人寿获批筹建;蚂蚁金服继众安保险后,又收购国泰产险,同时还联合中国太平、太平人寿等公司成立阿里健康保险;苏宁也将联合卫宁健康等成立金诚保险;百度也和安联保险等也成立了百安保险服务......

再者是传统巨头们,中国移动、中国邮政、前海金控、居然之家等各个领域的巨头们,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和泰人寿、招商局仁和财险、招商局仁和寿险、前海再保险等等,都已获批成立。

还有一类是牌照加持的平台,例如汇友建工、众惠财产、信美人寿是今年6月首批获得批筹的相互保险组织,保险覆盖面、渗透度必将进一步扩大。

这些巨头们的纷纷入场,一则证明了互联网保险是朝阳产业,二则预示了在巨头入局后,这片领域便会被搅动起来,或真正迎来爆发前夜。

互联网保险已然进入3.0时代,在当前态势下,对于那些传统的保险企业,未来也势必将互联网纳入发展战略中,互联网云计算、AI技术、区块链等新技术会推动整个保险行业快速变革,在政策、资本和市场的力量作用下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也会远远超过一些海外市场。

当然,这些新技术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UBI车险依然存在缺乏前装市场、核心计算模型、统一标准等问题,并且暂时难以实现从车因子向人因子转变等;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设计和理念过于理想化,目前难以规模运用,以及加密机制采用私钥唯一验证方式,难以满足监管部门对金融交易多种身份交叉验证需求等。

可见行业的深度创新目前还未实现,如何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深挖细分市场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是互联网保险公司需要长期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未来谁能介入互联网行业更深,谁能抓住某一细分领域的核心,将会更有可能成为创新领域的领导者。

海外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6篇

作者:院系:专业:年级: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浅析中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提 纲

一、我国“三农”保险发展现状

(一)农业保险实现快速发展

(二)大力推动了农民人身保险发展

(三)积极探索其它涉农保险试点

二、大力发展“三农”保险的必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发展农村保险来服务“三农”

(二)“三农”保险的发展将会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三、“三农”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强政府作用

(二)保险公司要加强在“三农”保险中的作用

浅析中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抵御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家庭养老负担,我国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调查研究农村养老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新途径。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强调,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但保险在农村普及不够。从现有农业保险试点情况看,农村、农民和农业确实很需要保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中,保险业应有所作为,甚至是大有作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农村保险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如何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村保险市场发展,发挥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成为摆在中国保险业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当前,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应该包括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本文从“三农”保险的现状出发,说明了发展“三农”保险的必要性和“三农”保险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了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保险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将会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身保险,为农村居民提供人身保障,是服务“三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保险市场只有吸引8亿农民参与,惠及8亿农民,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我国“三农”保险发展现状

(一)农业保险实现快速发展

2007年,全国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529.22%,累计赔款支出29.75亿元,同比增长403.42%。一是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二是积极推动生猪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工作。

(二)大力推动了农民人身保险发展

一是发展了农村简易人身保险;二是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三是发展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四是发展了外出务工农民保险。五是组织推动了农村计划生育保险试点。

(三)积极探索其它涉农保险试点

一是发展了小额信贷保险;二是利用小额保险方式解决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三是为农民的基本生活设施提供了保险。

二、大力发展“三农”保险的必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发展农村保险来服务“三农”

1、农业发展需要保险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发挥保险业风险管理作用。合理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可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积极性,消除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后顾之忧。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保险业积极参与

由于历史、体制的原因,目前农村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业务,构建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养老、医疗等保险保障,可以为建设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谐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3、发展“三农”保险,有利于农村改革深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三农”保险的发展将会促进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1、中国国情决定农村是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保险市场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农村人口在中国的惊人比重决定了中国农村是最大、最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保险市场。目前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欠发达、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生活的贫困,所以要想让农村保险从潜在需求变为现实的购买力,就需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将农村潜在的保险市场变为现实的前提和基础。

2、保险业的发展决定农村是最大最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市场

目前,中国已开业的保险公司有100多家(含中资、外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虽然保险主体增加很快,但保险业务却呈现不均衡态势,车险等传统保险业务占到85%以上,而且保险业务主要分布在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几乎还没有开发。所以说农村保险的发展能够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三、“三农”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如投资1377亿元继续退耕还林工程。农村教育2181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设农村公路1000多亿元,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通公路。投入超过300亿元建立与农民收入相适应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和鼓励计划生育。这种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投入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保险提供服务和保障支持,给保险业提供一个巨大的业务拓展空间。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保险制度

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三农”保险如果完全交由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业务难以发展,起不到应有的功能作用;如果都由国家承担,风险太大,国力难以承受,也不可能。因此,需要国家、公司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保险模式。

(一)加强政府作用

1、政府应通过经济政策,加大对“三农”保险的支持

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利率、信贷政策等经济手段,制定国家“三农”保险计划,提出相应配套措施。从而能更好地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广农业新技术,满足农民的保险需求,调动农民和保险业的积极性,引导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监管,促进“三农”保险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加强对“三农”保险市场行为监管。采取多种手段惩治违规行为,防范化解经营风险;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

3、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尽快制定有关“三农”保险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界定“三农”保险的性质、组织形式、基本目标、经济原则、业务范围、资金运用、政府支持方式、巨灾保险的补偿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再保人的职责和义务等,使经营者和监管者有法可依。

4、加强宣传的力度

“三农”保险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农民对保险知识了解不多,保险意识不强,接受保险业务的过程缓慢,这需要各级政府发挥组织领导的资源优势,宣传保险知识,发动农户参保,协调解决问题。

(二)保险公司要加强在“三农”保险中的作用

1、推动产品创新

(1)创造适应农村需求的保险产品是“三农”保险市场发展的基础。保险公司应该充分发挥基层分支机构以及保险专兼业代理机构贴近市场、了解需求的优势,让基层机构参与产品开发过程,因地制宜设计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交费灵活、投保简便的农村产品。

(2)建立保险产品创新的激励和保护机制。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弱化了保险公司的创新动力,导致保险公司的竞争手段局限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造成保险市场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建立保险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农村保险产品的创新和保险业整体的创新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加强对“三农”的服务

(1)将保险机构网点延伸到业务有需要、管理跟得上的基层,增加从业人员,壮大保险营销队伍。

(2)切实转变重销售、轻服务的经营理念,树立一切为“三农”服务,一切依靠“三农”的思想,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

(3)加强保险知识宣传和诚信教育,让每个保险从业人员认识到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个人的诚信行为与公司经营、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4)以提高理赔服务水平为中心,着力提高理赔的速度和透明度。

另外,还有要遵从农民自愿的原则,这在“三农”保险的发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在“三农”保险中除国家规定强制保险之外,其余的业务都应属于商业保险范畴,任何商业保险的购买都应尊重农民的选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强迫农户和农企购买“三农”保险。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政府要从政策引导好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又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才能推进农村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险业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海外保险的发展趋势 第7篇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

策分析

姓名:卫栋梁学号:080603234班级:金融(2)班

【论文摘要】纵观我国保险业20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市场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内在需求相比,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也显滞后。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国保险市场状况及其走势,对规范中国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出分析,以期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对策。

【关键词】保险市场 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 对策分析 发展趋势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1.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2.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

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3.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4.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

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规模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应该看到,我国保险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

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保险深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年保费收入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目前,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而我国2007年的保险深度为2.8%。保险密度指标是指人均保费。发达国家已达2000—3000美元,日本高达4600美元。而我国人均保费只有127.7元,约15美元,美国1600美元,人均保费是我国的107倍,日本是我国的307倍。保险深度和

保险密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

保险观念还较差人们对保险在稳定社会经济,维护个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认识不够。主动买保险的个人寥寥无几,整个保险业,特别是人身保险是个买方市场,迫使百万保险推销大军四处奔波,推销保险产品。保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必须让人们从切身利益上认识其作用。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对策

1.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继续深化保险业的企业改革,继续落实各项改变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入深化,鼓励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保险企业。继续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继续培育和发展国际的大型保险集团,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需要整合内部资源,成为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企业集团。完善保险市场的准入机制,增加市场主体,为保险市场注入活力。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支持保险公司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参股设立保险公司,增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整体承保能力。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和促进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发挥专业经营优势,逐步建立同意、开放、有序竞争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

2.确立保险竞争规制的市场化理念

所谓市场化理念,就是对以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种信仰、期待和追求。市场化理念应该是保险市场竞争规制基本价值体现。因为:①市场化理念是竞争规制的重要理论基础。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规制强调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从经济角度分析,它主要通过对该行为的鼓励、限制或惩罚给竞争者以压力,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虽然这种压力的形成也依赖于直接的行政约束,但更多的或主要的通过市场的力量问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在这里,市场仍在资源配

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也是市场规制与市场管制的实质区别所在。②市场化理念是WTO法律制度的灵魂。WTO所架构的是一种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应当是完整的、开放的,市场机制是完善的,市场监管是有效的,市场运行是规范的,这就要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必须有限度。这是WTO法律制度的一个基本前提。

3.提高监管水平,防范风险

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加强国际保险监督合作。一是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及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三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深入、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中国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是世界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保险业必将在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4.借鉴保险竞争规制的国际经验

保险市场的国际化决定了保险竞争的国际化,这就要求我国应开展和加强保险竞争规制领域的国际合作。WTO要求成员方在制度变革上应能逐渐地接受金融自由化理念。我国应在维护国内保险市场秩序的同时,要大胆地为保险法制的国际化创造条件,为我国保险市场早日真正地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

据瑞士再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库博预测,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保险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10%。其中,他预测中国寿险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2%,而非寿险业务则在9.6%左右。去年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最快的一年,全国保费收入3053.1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4.7%,其中,财产险增长13.6%,人身险增长59.8%。瑞士再保险公司亚洲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师黄硕辉分析说,尽管去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增长幅度惊人,但从长期

来看,不可能持续这样高的增长速度。而且,前几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的大幅增长中,很大部分是个别险种特别是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的热销造成的,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观念的趋于理性,单一险种搅热整个市场的现象将很难再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参考文献

我国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探讨 第8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全球保险业保费收入总额平均每年增长4-5%, 1998年全球保费收入总额为21550亿美元, 比1997年的21310亿美元增长了1.1%。其中, 寿险业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4.4%, 达12649亿美元。非寿险业保费收入则比上年减少0.8%, 为8910亿美元。寿险业保费收入占全球保费收入总额的比重已上升至59%。

发达国家继续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长期以来, 北美、西欧和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在世界保险业居于支配地位, 1998年他们实现了全球保费收入总额的90.7%。目前, 全球保险业明显呈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美国、日本两国合在一起的保费收入超过全球保费收入总额的一半;整个欧盟的保费收入约占全球保费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 其中主要来自英、法、德三国。

新兴市场加速发展, 但很不平衡近10年来, 全球保险业的新兴市场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但地区间很不平衡, 有的地区保费收入年增长率超过20%, 而有的地区则不升反降。各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显著

2 我国保险业务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整体实力、发展动力和内在活力明显增强。2007年, 我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 是2002年的2.3倍, 世界排名第9位, 比2000年上升了7位, 自十六大以来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 是2002年的4.5倍;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 比2002年增加68家。与此同时, 我国保险业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较弱。我国保险业在社会和人民急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等业务领域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 在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三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发展粗放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保险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 普遍存在重业务规模扩张、轻价值管理和效益增长的倾向, 很多公司通过铺设机构、跑马圈地实现外延式、粗放型规模增长, 产品服务创新不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费用支出居高不下, 盈利能力不强。三是在金融竞争的基本格局中处于劣势。当前, 我国金融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 金融市场新格局形成的步伐正在加快。保险业整体规模虽然显著扩大, 但在金融资产增量中获取的份额仍远低于银行业和证券业, 竞争实力和业务规模相对薄弱。要从根本上逐步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充分认识国际保险业发展新趋势,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中把握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未来。

3 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

入世后, 对我国保险业既产生了积极影响, 创造许多新的机遇.也有许多不利影响, 带来客观挑战。据中美商会提供的文件显示:作为中美WTO协议的内容之一, 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取消全部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域限制, 同时, 未来2至3年, 中国将开放主要城市, 并允许外资财产险和意外险保险公司为全国的大规模风险承保。中国同意仅基于审慎原则授予营业执照, 不在数量上予以限制。中国将在5年内逐步扩展外资保险机构的业务范围至团体险、健康险和养老险。中国同意外资可在中外合资的寿险公司中拥有50%的所有权等。由于中国保险业尚处于不发达阶段, 随着保险业的全面开放, 中国保险市场不得不面临着外资保险公司涌人的挑战。第一, 现有的保险市场格局势必被打破。第二, 民族保险业受到一定的冲击。第三, 保险监管不断进行改革。外资保险公司的进人, 使我国保险市场上竞争主体不断增加, 成份愈益复杂, 给政府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管造成一定的困难。第四, 要求现行的有关保险的法律法规作出修订并予以完善。第五, 资金外流面临潜在可能危险。第六, 保险人才的流失将趋于频繁。第七, 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保险业的挑战。

4 我国保险业务的发展趋势

保险业的分工更加专业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全面建立和加入WTO, 现代化的、完全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将逐步建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 保险公司在有限的资源下, 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 除了保留公司中的关键资源和经营功能, 将经营重点放在风险管理和发展决策上, 而将某些其它功能如展业、定损等业务, 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如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行、保险代理人公司, 借助外力对此类业务功能进行整合弥补, 自身则专心进行险种开发, 基金投资等决策规划和保险业务的控制选择及风险管理。

以创建核心竞争优势为目标, 通过实施后援集中、共享服务、外包等, 实现保险运营模式的不断优化。全球性金融保险集团都在世界各地拥有强大的后援服务系统, 通过搭建统一、集中、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 统一作业标准及服务标准, 进行后援集中, 建立统一的后援中心, 在业务品质、成本控制、服务时效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 实施后援集中改变了服务模式, 许多公司由“多站式”服务升级到“一站式”服务, 并逐步向“无站式”服务过渡, 提升了服务手段, 大大提高了服务能力。在优化运营模式的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选择将保单数据录入、保单打印装订、保单寄发等技能要求较低的非核心辅助性业务环节外包给专业服务商, 以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保险经纪公司, 拓展营销渠道

(1) 个人代理。个人代理人素质不高, 行为不规范, 缺乏相应的知识, 恶意招揽, 保费回扣, 携款私逃等现象严重。个人代理是保险营销中的重要一环, 从事保险营销的个人要具有必要的保险知识, 营销技巧, 实践能力, 以及对这一行业的情感和道德品质。

(2) 保险中介。银行代卖保险存在很多问题, 寿险代理险种较少, 支付渠道单一, 宣传不充分, 当银行作为中介渠道的主要垄断者时, 佣金和手续费也会大大提高。因此发展保险经纪公司是一个趋势, 保险经纪人在保险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英国有3200多家保险经纪公司, 其保险业务收入的60%以上是通过保险经纪人取得的。保险经纪人的出现会促进我国保险市场的公平交易, 被保险人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在一定条件下, 可提高保险需求的数量, 解决保险供需矛盾。对保险代理人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弥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不足。

(3) 互联网营销。近年来宽带网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已为各行各业进军电子商务奠定了物质基础, 保险业涉足电子商务也是大势所趋。基于互联网的保险销售模式可以消灭中间人佣金, 大大降低销售网点的维持费用及许多其他相关开支, 通过大力发展此种保险模式可以降低保险价格、刺激保险需求。此外, 通过互联网, 访问相关保险网站, 客户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得保险信息, 了解保险品种, 避免了个人查找保险信息的不便。

保险业的分工更加专业化。面临顺县变得市场和激烈的竞争, 保险公司在有限的资源下, 为了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 除了保留公司中的关键资源和经营功能, 将经营重点放在风险管理和发展决策上, 专心进行的险种开发, 基金投资等决策规划和保险业务的控制选择及风险管理。

摘要:现代保险业是经营与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 是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深入到社会生活诸多层面, 保险逐渐被赋予社会保障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和社会信用管理等多项功能。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保险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将日益提高。

关键词:保险业务,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蒲成毅.世界保险产业结构演化的特征及趋势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2007, (07) .

上一篇:建筑电气技术简报下一篇:三、网络新媒体冲击党员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