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

2024-08-17

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精选14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 第1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很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散文。这篇文章可以咀嚼的内容很多,比如写景对人物形象的衬托,比如结尾含蓄地写法等等。无疑,通过外貌和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是这篇散文最明显的特征。

1.两次外貌描写

第一处: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第二处: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两处外貌描写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是值得玩味的。

先说同:“精瘦”“瘦削”。

再说异。①第一次是偶遇,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仅仅写了老人的衣着和整体的大概印象:精瘦。第二次是惊讶之后的打量,所以将老人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具体生动。

②前后两次外貌描写,语句中藏着作者对老人的不同态度,第一次是萍水相逢,第二次饱含着了解以后的敬佩,尤其体现在“黝黑”“炯炯有神”等词汇中。

尤需要老师进行点拨的是: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展现老人的精神风貌,热情、爽朗、豁达、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既不显得很突然,又不显得很虚假。这,就是人物外貌描写的艺术。

2.三次对话

第一处:“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第二处:“您老有60岁了吧?”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第三处: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鲁迅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这些对话中可以教的就是:“删掉了不必要之点”从而“推见每个说话人”。

老人的三句话,集中表现了他的豁达、开朗。但这个“豁达”,是需要和学生仔细扒一扒的,不能是贴个标签。爬山是很累的,联系第二节和第五节,就能知道,70岁的老人自然累。但是,他能够把“累”丢在一边,看到“累”以外的美。人生中肯定有很多不如意,很多累和苦,像老人那样把苦和累看淡,去看甜和美的一面,这就叫豁达。扫路人的收入肯定不高。喝山里的水,吃大米饭和青菜,这样的生活清苦。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清苦的生活,在老人眼里,却能那么诗意,这就叫豁达。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100岁的人毕竟少,这一点,老人自然明白,这就叫豁达。非常容易令学生想象的是,作者与老人相处了那么久,他们的对话肯定不止于这3句。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3句?从而让学生明白语言描写要根据人物性格,有所选择,凸显人物性格,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这样教有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割裂,人为造成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线索理解的难度,也容易让语文教学陷入过于理性地审视,缺少了语文的情趣。比如第二次外貌描写是穿插在第一次对话之后的,正是有了这次对话,“我”对老人的了解已进了一层,所以才有“仔细打量”。换句话说,人物对话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也是有作用的,这样教就忽视了这一作用。第二个弊端是,所有的内容仍然是纸上谈兵。最好还能有一个针对外貌描写或对话描写的训练,比如对习作的修改,比如对类似文本的鉴赏。总之,落实到运用中了,才能称之为能力训练。

作者| 田小秋

公众号:时间的流里

★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 天游峰的扫路人二年级作文500字

★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及教后感

★ 语文教学反思简短

★ 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 教学反思语文

★ 《揠苗助长》语文教学反思

★ 高考语文教学反思

★ 《黄果树瀑布》语文教学反思

★ 四下语文教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 第2篇

课文描写了作者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武夷山第一险峰的险峻”,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边朗读边通过关键词语想象天游峰的“高”与“险”,在写法上让学生明白从远到近,有具体数据的体现,也有侧面的烘托,然后练习朗读,读出天游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通过交流和品读课文,同学们充分认识了天游峰的“高”与“险”。

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 第3篇

如果读一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品一品文中陶醉于琅琊山风景之乐, 人与人之间亲密淳朴之乐, 人禽和谐共乐的太守, 就会发现天游峰扫路人与醉翁欧阳修形象的核心都集中在一个“乐”字上。因为典型环境的不同, 相对于醉翁欧阳修纵情山水、旷达自放之乐,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乐, 则是劳动之乐、山水之乐、生活之乐、天地人合一之乐。

劳动之乐

天游峰扫路人的劳动之乐, 在老人出场时就表现出来。老人的出场在课文的第3自然段:“在一片静寂中, 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 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由远而近, 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上去, 及至到了眼前, 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老人出场的描写, 如何能够表现出他的劳动之乐呢?“哗———哗———”是老人用一把竹扫帚扫路的声音, 但扫路声是颇有节奏的。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扫路声能够颇有节奏, 暗示出老人扫路工作的进程是均匀地、有规律地进行, 是充满乐感的。老人的扫路声能够充满乐感, 富有节奏, 足以表明他在扫路的时候心情是愉悦的。如果老人扫路时感到苦不堪言, 扫路的声音则变成了杂乱无章, 就不会颇有节奏地发出“哗———哗———”的声音了。

扫路人用“哗———哗——”扫路声传递的劳动之乐, 踏着暮色, 沿着小溪散步的作者, 深深地感受到了, 否则他又怎么会“循声迎了上去”呢?“循声迎了上去”, 表明作者不是与老人偶然相遇, 而是因悦耳动听的“哗——哗——”声, 让他感受到了快乐, 因此产生了喜爱之情, 于是主动顺着颇有节奏的“哗——哗———”声去寻找老人。一个“迎”字, 从作者的视角写出了老人劳动的快乐。

山水之乐

扫路人劳动之乐来自哪儿?来自他在劳动中陶醉于好欣赏山水融合为一。扫路人的语言就是最好的注脚:“‘不累, 不累, 我每天早晨扫上山, 傍晚扫下山, 扫一程, 歇一程, 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这一段话中, 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把“扫一程”“歇一程”“看一程”中的“一程”进行反复, 侧重于强调每天的扫路劳动与欣赏山水紧密结合, 突出了扫路人陶醉于山水的快乐。而“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的神态, 则是说明老人虽然每天要进行艰苦的体力劳动, 但他把扫路与欣赏山水融合为一, 所以在扫路中拥有了安闲、舒适、自得的工作态度。

如果说扫路人关于不累的自我言说, 是直接表现他陶醉于山水之乐的话, 那么, 作为游人的一员, 作者把自己登山获得的快乐, 与扫路人劳动中沉浸于山水之间的快乐进行比较, 则是间接地突出了扫路人在劳动中陶醉于好山好水之乐的美好情感。作者登山中的表现与扫路人边攀登边打扫石阶的表现, 存在很大的差异。“我”登顶后的态度是得意, 所获得的快乐是登上险峰后的兴奋, 而扫路人却是轻轻松松、自在悠闲, 毫无得意之态。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对待登山的认识:“我”登山后获得了克服困难、征服峰顶的兴奋;而老人却在登山打扫石阶的过程中, 获得了寓情于山水的快乐。这种强烈的比较中, “我”不由自主地惊骇于老人对待扫路的态度, 惊骇于老人在扫路中获得了与山水融合为一的美妙体验。在巨大的心理冲击下, 于是“我不禁倒抽 (倒抽, 表示惊骇) 了一口气”。

生活之乐

扫路人在劳动中感到快乐, 是他在劳动中沉醉于山水之乐。而沉醉于山水之乐的动力是什么?是老人在天游峰上充分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热爱自己的生活, 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老人“喝的是雪花泉的水, 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 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 而且还有花鸟作伴”, 喝的、吃的、呼吸的、花鸟成为伙伴, 无疑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爱这里的山, 爱这里的水, 爱这里的花鸟, 爱这里的生活, 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他已与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融为一体。天游峰上的一切, 已经成了老人生活的一部分, 生命的一部分。正因为在天游峰上生活得快乐无比, 所以才拥有了在劳动中能够欣赏山水美景的美好心境, 才能沉醉于山水之乐。反问句“我能舍得走吗”, 更加凸显了老人在天游峰上生活的快乐。

老人用话语表达着自己生活的快乐, 而说话时的“悠然”神态, 也在表达着这种生活的快乐。“悠然”神态中表达的生活快乐, 与第6自然段表达沉醉于山水之乐的神态“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 形成了结构上的呼应与对比。“轻轻松松, 自在悠闲”表达的是老人沉醉于山水之乐, 而“悠然”则表达的是老人对自己在天游峰上快乐生活的怡然自得。这徐缓的语调, 意味深长, 充满感慨, 似乎在向作者解释他劳动中沉醉于山水之乐的真正原因。不经意的呼应与对比中, 老人生活的快乐跃然纸上, 令人回味无穷。

天地人合一之乐

如果说老人的劳动之乐、山水之乐、生活幸福之乐, 是表层的, 是读者在阅读中或隐或显可以感受到的, 那么, 老人形象中的天地人合一之乐, 则是深层次的, 需要细细开掘。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 迷恋于山水之间的生活, 俨然已有了天地人合一之乐的意味。“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 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又悄悄地落回原处。”笑声惊动了宿鸟, 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为什么又落回原处, 而没有离开?也许是鸟儿已经与老人成为了朋友, 能够听懂老人的笑声。也许这宿鸟就是老人的象征, 象征老人每天在享受到劳动、山水、生活之乐后, 依然回到天游峰, 在天地人合一中尽享愉悦、幸福。

老人在天游峰上的天地人合一之乐, 成为老人不愿意离开天游峰的思想基础, 是他生活快乐的不竭源泉, 浸满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 具有对世界万物的朴素哲学认知。老人对快乐的朴素哲学认知, 作者是深深体会到了。“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 能够“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是我对老人的理解, 对老人天地人合一之乐的回味, 是老人美好品质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这个角度看, 《醉翁亭记》中的欧阳修因为他人不知其乐, 就略微显得孤独了。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段评析 第4篇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

生:“九百多级石梯”说明它是很高的,“银丝”“飘飘悠悠”说明它是很险的。

师: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了,那么,谁能把我们带到那高而险的天游峰上去呢?(生读)

师:怎么样,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险”吗?

生:我觉得不够险。

师:是啊,听他朗读,只好像把我们带到了六百多级台阶,谁能再读得更险一些?(生再读)

师:读得有进步,如果在读时能强调出“险”“银丝”“飘飘悠悠”“断掉”“抛”这几个词语,读得会更好。(生再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天游峰的险。这么险的山峰,怎么会有一位老人在这打扫卫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扫路人。

【片段二】

师:自由朗读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天游峰的高、险。(生读,但语气很平淡)

师:天游峰的高险你可能还没真得见识过吧?(放天游峰的图片,欣赏完图片)

生:天游峰真高。

生:天游峰的石梯真陡。

师:我们走进课文,欣赏作者是如何又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来展现天游峰的高和险的。

生:我从“第一险峰”“银丝”“飘飘悠悠”“仿佛”“断掉似的”这几个词语感受到了天游峰的石梯很细、很长、很陡,从而看出天游峰很高、很险。

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去品读,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理解课文方法。

生:一个“抛”字让我感受到石梯好像没有一点份量。

师:一字写出,境界全活,你读出了“抛”的够味。

生:“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这句中的破折号让我看到了天游峰在整个武夷山中所处的地位和这座山峰的独有的特点。

师:你真会读书,从一个标点符号也能读出隐藏在背后的文字。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几句,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会感到特别生动呢?

生:“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一句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让我读起来,感觉像是石梯真的再动,真得很险。

师: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让文章增色很多。我们今后在写文章时,希望大家也能学习运用这样的手法来描写你眼中的事物。

生:我从“终于”一词读出了作者爬上天游峰后的得意,这也可以看出天游峰的高和险。

师:你能抓住作者的心理来品读课文,很好。如果说前面两句是直接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这最后一句是什么描写?

生:侧面描写。

师:同学们,从这短短的三句话,不仅读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还读出了文字背后体现的写作方法。相信接下来的朗读一定会更精彩。

【反思】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意识,都能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去品读相关语句,能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去理解,去读书,但第一位老师的教学暴露出我们通常课文中易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细节设计不够精细,没有层次性。怎样让细节设计凸显层次性呢?

1. 朗读指导不能平面化。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缺乏真切的感悟,并没有由“感”而生“情”,但是我却将自己主观的读书感受强加于学生身上,这样的读书指导是无效的或效果很低的,学生全无读的兴趣,只是怀着“老师让读我就读的心理”。而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朗读平淡现象,教师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走进画面,在画面中感受,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在一步步的设计中,情感也就加深了一层,把读真正引向深入。

2. 评价语言不能泛泛化。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判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老师的评价不能令他满足,不能引导他做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就有可能禁锢他的思想。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评价语就缺少针对性,过于单一,朗读指导轻易地“滑”了过去。第二位老师就特别注意到了评价语的个性化、针对化的使用,面对学生精彩的话语,灵活的进行着肯定性的评价,并发现学生话语中生成性的要素去引领学生朝新的层面去探索,力求让每一次的评价都能真正起到鼓舞学生去学习去探究的作用,真正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言语习得能力。

3. 写作方法不能忽视。在第一位老师的教学一点都没有涉足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读句子,学生自然读不出深层的意思,读不出理趣。第二位老师在引领学生理解文意之后,进一步地让学生品词析句,想想为什么这样写,好处是什么,这就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渗透写法的训练。而学生的精彩发现证明他们完全有能力学得更好,只要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创造思维发展的情境,学生就能尝到学习的乐趣,就能学生得积极主动,学得有效果。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第5篇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在课堂导语的设计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这课时,开篇就布设疑阵:同学们去过武夷山吗?哪里有一处景色极秀丽的地方……(板书;天游峰)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包揽天游峰的美丽风光。不过在一路的游览中,我们还要和作者一起去认识一位可敬的老人――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扫路人)而且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与这位老人成为朋友的。巧设悬念,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教材中的人物美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它强烈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审美教学活动。

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在指导《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的朗读时根据文章抒发的情感引导学生。情感低沉、缠绵柔缓采用个别读,体会到节奏的阴柔美。激昂、热烈的文字,采取集体诵读,体会节奏的奔放美。。这样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线,读出扫路老人的精神之美。

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的第7小节写了游人攀登天游峰的不易及扫路老人打扫天游峰的艰辛。这时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在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出示天游峰的插图,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想象当时作者的内心,从而更加突出扫路老人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征。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径,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一个主持人的角色。问题的设计不仅关系到教学内容的落实,更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根据课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自主合作解决一些主要问题,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至于“他是哪里人”、“他就一个人吗”、“他的工资收入有多少”等等,则放到课外,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语文,增长知识。

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不仅是他们对课文内容的不同感悟,也是他们不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为他们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其中,在讨论“老人累不累”、“环境美不美”与“三十年后是否能喝到老人的这杯浓茶”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发表不同的观点。例如,一个学生说:三十年后,我们能喝到老人的这杯浓茶。因为老人豁达开朗,加上天天坚持锻炼,他的身体非常健康,再说,现在我们国家的百岁老人也越来越多。另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喝不到。因为老人生活艰苦,加上他本来就瘦,可能营养不良,况且七十岁了,还要干这么重的体力活,他能吃得消吗?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第6篇

1、读通课文;

2、学习字词;

3、一读课文,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

4、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天游峰的高与险,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

导入学习还是要扣题而下,师生介绍天游峰,收获一个感性的认识。齐读课题,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组织学生读上一轮课文,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这是常规做法。在这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好“颇”、“褪”等字。

第三个环节,给学生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然后师生一起来完成这一任务。

有学生根据第3自然段说,这是一位艰苦朴素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7自然段说,这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10自然段说,这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10自然段说,这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老人;有学生根据第7自然段说,这是一位自强不息的老人。

唐凯亮根据第6自然段发表意见,这是一位自在悠闲的老人。我说:“是吗?”他还演读一番:“你看,老人不是自在悠闲吗?”为了“打消他的嚣张气焰”,我发动大家一起来研读课文。联系第6自然段中的“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大家读一读第7自然段。学生读起了“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我问:老人自在吗?悠闲吗?我再引导学生比较写游客与老人的句子,圈出“可是”一词,再细细地品味一番。实际情况是,我们班里的孩子当时似乎“脑筋转得慢”了,于是我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来pK,读游客们的表现;等二人读完之后,我再“强调”说“可是――”,学生们领悟了,这儿是把游客和扫路老人进行对比。我说:课文是怎么对比的呢?这儿的省略号是要说什么呢?学生做补充。我说,这儿运用的就是侧面描写,用游客反衬扫路老人的自强不息,毅力惊人,任劳任怨。我对唐凯亮说:“现在还能说扫路老人自在悠闲吗?”他摇了摇头。我说,但是为什么老人的神态是如此的自在悠闲呢?这需要我们“由表及里”地去思考,从他的神态看到他的内心。这一句启发了学生,有的说老人豁达开朗,有的说老人乐观自信,有的说老人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四个环节是品读第二自然段,这个并不是问题,通过体会比喻句,学生能顺利地体会到天游峰高与险的特点。我有意说,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每一句都表现了天游峰的高与险。学生们都点头,邵菲感觉到“有陷阱”,举手说,第三句不是。我说:真的不是?她立即反映过来:“不,我说错了,第三句也能表现天游峰的高与险。”我“不依不饶”:从哪里看出来的?她找出了“终于”一词。我再引导学生再读第7自然段,大家拿游客的表现来比较,深入地体会到了登上天游峰峰顶的不易。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第7篇

在教学中,我试图抓住课文对扫路老人的外貌描写和三次对话描写来贯穿全文,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来朗读品位,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因此设计了一个大问题,即“你从这段文字中对老人有什么印象”。通过这个问题串起全文,引导逐步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内在精神。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课文对天游峰的又险又高的文字描写,设计了相应的环节让学生读中体会。

但是由于经验尚浅,对自己所设计的种种问题想放又不敢放,因此造成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局限,使自己的主导性过强。同时,对于文章中峰与人的关系没有能够将钻研教材时的处理实施贯彻,造成了文本上的分裂。是一个遗憾。

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 第8篇

一、基于文本相似,锤炼言语

1. 提炼典型言语,进行句式训练。

“模仿———变化———创造是人们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只要引导得法,山寨版的“克隆”必然会指向原创性的创造。课文中“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此句突出了天游峰在武夷山的象征性地位,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没爬过长城的人,不能算到过_______。

没游览过______的人,不能算到过西湖。

没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

指向迁移运用的积累才有效,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其特色鲜明的亮点所在,它们或是巧妙的修辞,或是独特的句式,只要教师正确引导,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加以运用,在一点一滴中慢慢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语言水平就会得到逐步提升。

2. 比较推敲语言,感受精彩表达。

“‘不累,不累……’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这是扫路人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老人真的不累吗?从他的话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一眼看到“歇一程”,由此可见扫路人扫山也很累,否则歇个什么劲儿呢。客观上累,但主观上,老人并不感觉累,他从中获得的是享受。什么享受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教师可安排学生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1)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2)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一边扫一边把好山好水看个够。

(链接清朝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此时,学生会感悟到老人说的话虽然平平常常,但却诗意浓郁,细细品味原来妙在独特的排列组合。一篇白话文,在缺乏发现的眼睛里就是一杯白开水,就像大多学生无法发现语言的奥秘,或发现了也无法把握,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提炼调制,精心预设,引进“相似信息”,充分设置对比、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切入文本,发现表达的精妙之处。高林生说:“一位成功的教师……首先就要具有调制、输入与学生相似的信息的本领。”

3. 联想再现情境,感悟优美意境。

“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教师暗示学生:“这样的场景,我们似曾相识。有印象吗?”看学生一脸迷惑,教师吟诵到:“争渡,争渡……”学生接到:“惊起一滩鸥鹭”。教师说道:“大笑,大笑……”学生:“惊起一对宿鸟。”章武眼前之景与李清照船前之景真可谓异曲同工。对于一篇文学作品,意境是重要概念之一,对于意境的把握与否、体验深浅往往既是阅读能力高下的体现,更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雅俗区别之所在。“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这句话的用意显而易见,“惊起”衬托老人的豁达,“落回”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这句话本身人与自然互动的意境之美往往被忽略,学生也难以发现此处意境的诗味。此时,教师借助学生曾经学过的诗词,通过相似性的类比,运用联想来体会语言的诗意,而李清照的诗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正是此意境最好的诗意注脚。

4. 补白心路历程,丰润人物内心。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仅仅只有笑声一直伴随着作者回到住地吗?作者一定还想到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来说一说。”

__________天游峰___________游人

__________浓茶________老人(相貌)

烈日下,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暴雨里,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病时,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好的结尾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再三,这类结尾或者包括文章中作者刻意留下的空白,常常会成为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想象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契机和作用点。上述这个补白练习,既引领学生回顾了全文内容,更加深了对扫路人由外而内的认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个人。认识一个人是困难的,因为需要了解的元素太多,每个人都有“背景”,扫路人的“背景”就是天游峰,天游峰是扫路人之所以成为扫路人的重要诠释,因为天游峰既是扫路老人生存之本,更是老人心志的砥砺之石。扫路人的性格个性很大程度是天游峰赋予的,天游峰就是扫路人心路历程的起点和终点。这样的内涵未必需要学生探得,关键是通过再现“我”的心路历程,感悟“我”的内心世界,体会“我”对扫路人的认知和敬佩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理由。

二、基于文本相异,直击构思

1. 同中求异,体会表达的目的性。

写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文章是记载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还是解决一个问题或发表自己的主张、见解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在比较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和《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关注描写对象入手,学生会发现这两篇课文的主人公都是只有一面之缘的普通的陌生人。“他们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写一位普通的陌生人呢?”学生通过研读,发现作者写作的原因同中有异。章武是因为在与扫路人的接触中被老人豁达开朗的个性深深地折服,而田野(《难忘的一课》的作者)则与文中的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所表达和传递的爱国之情发生了强烈的共鸣,所以,他们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或表达对老人的敬佩,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这就是他们作文的目的指向。从微观上讲,表达目的还体现在选材、组材、表达方式的运用,甚至细节描写、遣词造句等方面。通过比较批注阅读,细心的学生会发现《难忘的一课》里“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反复出现了三次,逐层叩击读者心扉,因为作者正为抗日战争胜利而欣喜不已,直抒胸臆的感情表达也是必然;而《天游峰的扫路人》则没有这样强烈的抒情线索,情感比较含蓄。有同学发现《难忘的一课》没有外貌描写,而《天游峰的扫路人》里却有两处外貌描写。经过深思,学生体会到《难忘的一课》目的指向爱国之情,无论高矮胖瘦都热情洋溢地表达着爱国之情,所以具体某个人的外貌就不重要了。相反,《天游峰的扫路人》目的指向扫路人的豁达自信,外貌描写跟老人生活的朴素、精神的矍铄、品性的豁达分不开。分两次写外貌,也是因为作者对被描写者的认识和感情在步步加深。还有同学发现两文的结尾差异很大,一篇感情炽热,直抒胸臆,一篇景语作结,意味深长。同样是因为不同的目的,作者选择了不一样的结尾。

2. 同异互见,感悟表达的个性。

每一位作者都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官层面、思维角度、情感体验等去观照世界与世态人情,他们只能通过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去甄别、提炼和熔铸,甚至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在不同作者笔下也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姿态。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和《姥姥的剪纸》,笑源对姥姥是熟到了骨髓,而章武对扫路人的认知则很肤浅。当然,熟并不代表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不熟也不代表就写不出好文章,关键在于作者如何处理所掌握的素材。姥姥如何为邻里乡亲剪纸,自小与姥姥相伴的笑源一定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但作者没有纵横铺陈,而是只从面上惜墨如金地描述了姥姥的“广结善缘,有求必应”,相反,作者泼墨似水地铺陈了刁难姥姥和姥姥剪的各式各样的老牛和兔子。从姥姥的剪纸里表现出的是作者与姥姥之间深厚的祖孙情,取舍得宜,详略得当。章武与扫路人从相逢到相识再到告别可能只有短短几十分钟,没有办法掌握更多的素材,但章武凭借其匠心独运的构想将其仅有的材料架构成一篇美文。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发现《姥姥的剪纸》通过几件事来表现姥姥,《天游峰的扫路人》却似乎没有一件成型的事,但是人物形象同样血肉丰匀。教师让学生比较两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的异同及其作用,在交流碰撞、总结提炼中,学生发现章武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反复进行渲染与衬托。两次外貌描写,朴实而又矍铄的老人形象呼之欲出;三处人物语言,好客豁达的个性跃然纸上;山的险峻、“我”的得意、游客的不堪,统统从侧面衬托出老人的敬业与豁达,这些表现手法与《姥姥的剪纸》一文同异互见,各自呈现出表达的个性。构思最能体现作者匠心独运与艺术造诣,也是作为一个文本个体最具价值之处,自然也是学习者最应用心之处。比较阅读为阅读指明方向,为读者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学生细致入微的比较,加上教师恰如其分的指导,通过分析、解剖,文本的奥秘就会层层剥笋般显山露水,照亮学生的语言智慧之门。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例谈 第9篇

一、 在通读中整体感悟

课文描写了一位热爱劳动、勤劳俭朴、乐观自信、豁达开朗、充满生命活力的扫路老人。今天的学生与老人之间有着空间、时间的距离,较难理解老人心甘情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辈子在一千八百多级石阶的山峰上往返扫路,而乐此不疲。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位老人的生活态度、思想行为进行整体感知并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材料,深入到文章的形象世界里去,从天游峰的高耸险峻,游客的望而生畏,老人的音容笑貌,到作者与老人的深情对话以及宿鸟惊飞的细节,披文入情,激活文本世界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尽管学生理解的层次存有差异,但他们都能从总体上感悟这位老人“实在离不开这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表白;对扫路工作的无限热爱是老人生命的组成;作者对老人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是内心迸发出的真情祝愿;“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出老人的豁达自信。

学生从文字中,充分地整体感知,自然地读出老人的可敬、可亲、可爱,从作者的审美体验中,亲切地感悟到人间的真、善、美。

二、 在讨论中交流感悟

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留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读了课文,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让每个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碰撞闪光。有的学生对老人发自内心的敬重,认为老人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精神可贵;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像老人那样爱家乡,爱家乡的山,爱家乡的水,保护好家乡的自然环境;有的学生觉得做人就要像老人那样勤劳节俭,艰苦朴素,乐观开朗;有的学生评价老人热情好客,热爱平凡工作,乐意在大山里生活一辈子……

接着,我让学生围绕“你对老人终老山林的人生意愿有什么感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情感发展,再次研读课文,涵泳“我”与“老人”的深情对话,从老人的言谈举止,朗声大笑的精神世界里,获取新的认知。

三、 在揣摩中深化感悟

我还指导学生扣住课文中关键性的语言,联系生活实践,调动已有经验,揣摩体悟作者的情感内涵。课文中“我”喝着老人沏的热茶,情深意切地问:“您老工作挺累吧?”一个“挺”字透发出“我”对老人工作繁重、艰难、辛苦的关切之情,可是老人的回答却让“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这“倒抽了一口气”是内在情感的外显,是在特定情境中不由自主的情态行为。“倒抽了一口气”也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甚至有过深刻体验的情感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积累,联系傍晚时分,听到寂静中传来的扫路声——暮色中,见到一位精瘦的扫路老人——暮色中,抬头仰望顶天立地的山峰——想象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的游客——可这位老人每天……引领学生们在文字里自由徜徉,真切地感悟“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是作者情感流淌的自然结果,是作者情感真实、准确的表达。

对课文的感悟,还应包括对课文语言现象和作者的语言行为进行深入细致地揣摩体验。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思路和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由外而内,进入文本情境,体悟作者情感。我的做法是:学生自读自画,在文字叙述顺序、事情发展过程、“我”的活动行踪中,寻找作者情感表达的线路。从“上山——下山——品茶——交谈——相约”的线路,揣摩文中“我”的情感发展过程;从登上顶峰“‘好不得意’——暮色寻声见老人——茶香暖流‘沟通心灵’——握手祝愿激情迸发”,体验作者的内在情感活动。这一过程,让学生充分阅读,感知语言文字材料,表达形式不具一格:可以在课本中画出相关文字;可以在书眉、行间批注;也可以在笔记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者用文字加线条图示。总之,让每一个学生读起来,脑筋开动起来,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地、自由地“入境”“明象”“会意”“悟情”,从字里行间触摸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揣摩文章的表达思路,体悟作者的真情实感。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反思 第10篇

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天游峰的“高”、“险”进行教学。通过“气喘吁吁”“飘飘悠悠”“一根银丝”“抛”等一些词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品味、感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激扬的想象浸透他们的思维;当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的时候,学生的感悟,对于阅读的期待,对于阅读的思考,对于阅读个性化的解读,就会显得格外生动。

二、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朗读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培养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说和写的基础,是语言文字训练最常用的方法。诗圣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朗读是我国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呼吁朗读,提倡感悟。

在学生品味了天游峰的特点之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再现天游峰的高、险。可是一开始学生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及时地进行范读,力求使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得更深。

三、难点,实现情感共鸣。

对于“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有什么精神?”这一难点的突破,我作了精心的安排。由初读课文时问题的抛出,到帮助学生解决在理解此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再让学生谈对“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这一句的看法,并让学生反复的读,从读中去体会老人的豁达与自信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接着反复读“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这一句领悟老人的开朗与乐观;最后再次直接抛出“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有什么精神?”让学生把前面领悟到的情感加以归纳与升华,实现与教师以及文本的情感共鸣!

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反思 第11篇

五、练习五共同组成。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继续实施了批注式的教学,近一学期的语文教学,一直鼓励孩子在书上圈圈画画,批批写写,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与评价能力,实现阅读过程中与文本的对话。

《天游峰的扫路人》“我”与扫路人对话描写特别细致,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除了环境的衬托,我让学生走进文本抓住人物的语言,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如“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等语句,朗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教学本课时,重点让学生体会文章写法,学习作者如何描写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

环境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生活背景衬托出人物的可贵品质。而在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会忽略对环境的描写,本课描写的是自然环境,作者在第一和第七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天游峰的高而险的特点,课堂上,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围绕“天游峰是什么样的”和“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何要花笔墨来写天游峰”这两个问题来思考,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自主品读这些句子,做适当的批注,从具体的文字中感受天游峰的“高”和“险”。学生抓住了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等词句,边朗读、边想象,最终感悟出作者描写天游峰的高而险,是为后面理解老人扫石阶的艰辛作好铺垫。同时,还用游客爬山的疲惫衬托老人的劳动的辛苦。最后进行写法总结,对学生提出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 第12篇

学反思

《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

首先谈话揭题,让学生知道本文写的是天游峰的扫路人。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想想“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人?”通过学生质疑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层次,并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武夷山第一险峰的险峻”的教学也尤为重要,我先让学生读读这一段,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等词句边朗读,边想象一根银丝在云雾中飘飘悠悠的险。最后练习朗读,读出巍峨险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为后面理解老人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

“我”与扫路人的对话描写特别细致,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这是教学的重难点。我让学生走进对文本的研读,认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相关段落。主要围绕“想想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老人扫山路真的很轻松吗?”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从天游峰的险峻中体会老人上山扫九百多级、下山扫九百多级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及“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等语句来体会老人扫山路是十分艰辛的。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扫山路是一件很艰难、很辛苦的事,那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再次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语言:“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等语句,朗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最后,联系课文最后一句“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来理解体会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次体会老人热爱生活、豁达自信的性格特点,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赞美。另外,对老人外貌的描写,从“瘦削”“黝黑”“慈善”“炯炯有神”等词语中朗读感受到这是一位身体健朗、和善可亲的老人。

我始终以“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什么?”为主线展开学习,通过读读、画画、议议,让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感受不到位时,我适时点拨;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我顺

天游峰的扫路人反思 第13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教学本篇课文, 我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设计:

一、与天游峰对话——感受天游峰的高而险

环境描写可以展示人物所生活的特殊背景, 烘托出人物具有的可贵品质。体会“武夷山第一险峰的险峻”的教学也尤为重要, 让学生读读课文, 围绕“天游峰在哪儿, 它是什么样的”用笔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这些句子, 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深入讨论,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银丝”、“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等词句边朗读, 边想象天游峰的高而险, 最后练习朗读, 读出巍峨险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 为后面理解老人扫山路的艰辛作好铺垫。

二、与扫路人对话——感受老人的自信与豁达

我与扫路人对话描写特别细致, 表现了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性格, 这是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走进文本研读, 认真自读课文, 画出有关语句, 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上批注, 引导学生通过老人朴素的话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找出描写老人语言的相关段落。主要围绕“想想老人扫路到底累不累?”、“老人扫山路真的很轻松吗?”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让学生从课文描述的语句中去寻找事实依据。从天游峰的险峻中体会老人上山扫九百多级、下山扫九百多级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及“那层层叠叠的石阶, 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 大汗淋漓, 甚至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等语句来体会老人扫山路是十分艰辛的。接着, 我进一步引导, “既然扫山路是一件很艰难、很辛苦的事, 那老人为什么说不累呢?”再次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语言:“扫一程, 歇一程, 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 我照样请您喝茶!”等语句, 朗读感悟老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体会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最后, 联系课文最后一句“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 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来理解体会老人那令人敬慕的豁达的人生态度。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再次体会老人热爱生活、豁达自信的性格特点, 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赞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训练, 理解文中一些重点句的思想感情。

3.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 感受“天游峰的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15课, 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扫路人。 (补全题目, 板书:天游峰的扫路人)

2.齐读课题, 突出“天游峰”和“扫路人”。

3.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课文既写了天游峰, 又写了扫路人)

4.课文洋洋洒洒几百字, 实际上就是写了这两个方面, 那么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 这位扫路人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目标:

与天游峰对话:找找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 读这些语句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再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

与扫路人对话: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扫路人外貌、语言、动作及神态的语句, 说说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自学方法:默读思考———标出句子———大声读)

2.生自学课文。

三、讨论交流

(一) 走近天游峰

1.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用“”画出文中写天游峰的语句, 读读这些语句, 想一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 学生带问题默读课文, 自读自画自悟, 师巡回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3. 交流: (指名说, 相机出示第2节、第7节 (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 ,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感悟天游峰的高、险)

(1) “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险) “九百多级石梯”, (高, 台阶多) “银丝”、“抛”、“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险) 。教学时抓住“抛”字用换词法 (落) 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2) “终于”、“好不得意” (以人物的心情来反衬天游峰的高和险, 天游峰很高, 要上去很不容易, 正因为不容易, 所以作者上去了才会“好不得意”)

(3) “顶天立地” (高) “上山九百多级, 下山九百多级, 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台阶多, 要登上去很累)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游人上去都很吃力, 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险)

(4) 指导看图体会。

4. 整体出示第2、7两节 (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 。听课文配乐朗读, 体会天游峰的高、险。

5. 齐读这两节。

6. 天游峰是这样的高这样的险, 台阶是这样的多, 可是有一位老人却要天天扫这些台阶——— (红色显示第7节最后一句)

(1) 齐读。

(2) 我为什么要倒抽一口气? (因为天游峰又高又险, 老人的工作量很大, 令人敬佩。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 不顾劳累地扫石阶, 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3) 可不可以把“一级一级”改为“一级级”?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苟)

(4) 指导朗读:“一级一级”要慢些, 要读出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苟, 是一点一点扫的。省略号要慢两拍, 因为扫地扫得很累, “倒抽一口气”要轻些。

7. 过渡:

天游峰很高很险, 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这位老人却要每天重复做着这样繁重的工作,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

(二) 走近扫路人

过渡:让我们随着作者, 一起踏上天游峰的台阶, 走近这位扫路人, 和这位老者亲密对话, 深入了解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吧。

1. 看图, 说一说你眼中的扫路人。

2. 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扫路人外貌、语言、动作及神态的语句。

3. 分角色朗读课文。问:从我们的对话中, 你对扫路人又增加了什么了解?

板书:年过七旬

4. (所闻) 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老人语言的?

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不累、早该退休了……”———老人对天游峰的爱, 对扫路工作的热爱。

5. (所感) 作者在与老人的交谈的过程中, 想了些什么?

“我抬头……”———运用对比的手法, 突出了扫路老人乐观、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6. 指名朗读: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 我再来看您!”

“30年后, ……伴随我回到住地。”

7. 组织读议, 启发思考:

(1) 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老人有一颗对生活充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2) “这充满自信, 豁达开朗的笑声, 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作者听了老人的话, 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 他的话表达了对扫路老人的祝福, 但愿老人永远健康快乐, 活到100岁, 所以由衷地说出了“30年后, 我再来看您”的话;扫路老人也是个快乐的人, 他生活在山清水秀、有花鸟做伴的地方, 呼吸着清爽的空气, 很满足、很幸福, 他有一颗对生活充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他也相信他们30年后一定会再相聚的, 老人最后的笑声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 他深深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 你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四、总结拓展

这是一位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呀!虽然已经70多岁了, 但他是如此的热爱天游峰, 热爱生活, 热爱他的工作, 甚至把他的工作看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也许他身体很累, 但他的心灵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所以他会不会觉得累? (不累)

老师想从内心里赞美一下这位老人, 所以写了一首小诗, 谁来读一下?

读小诗: (略)

1.抽生读。

2.鼓励学生写几句赞美老人的话。

五、课堂练习

(一) 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老人 () 地清扫

() 的天游峰 () 地打量

() 的星光 () 地抓住

() 的笑声 () 地说

(二)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 我游兴未尽, () 踏着暮色, 沿着小溪散步。

2. 天游峰 () 一上一下有一千八百多级, () 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 再一级一级扫下来。

3. 这里 () 能呼吸清爽的空气, () 还有花鸟做伴, 我能舍得走吗?

(三) 仿照课文写法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侧面烘托) , 观察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 反映人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1 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高险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教学谈 第14篇

[关键词]据言得意 据意识言 以言表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对语文这门人文学科来说,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一个是言语,一个是言意。言语是个较为广泛的话语范畴,其中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符号性语言和个性化语言,是一个文本的自然状态,而言意则是一个动态的个性化范畴,是客体的自我理解和感悟。由此可知,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将言语转化为言意的过程,通过言语的吸纳而后进行言意转化,实现言语倾吐和表达。这样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形成了言意共生的语文模式。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语言朴素,着力描写天游峰上一位年过七旬的扫路人,并由此生发出对人生的诸多感慨,使文本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让六年级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同时,既能够受到语言的滋养,又能够催生言意共生的自我表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笔者从话题入手,提纲挈领,实现言语符号的个性领悟,然后从说、写的角度激发学生得言得意,最后言意共生。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话题一:据言得意,感知形象

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文本中,作者用平实而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年过七旬依然精神矍铄的扫路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不是平面的,而是从多重侧面、多个角度来渲染,作者的着墨点分散在各个地方,烘托出一个豁达、自信、阳光、有活力的扫路人的形象。

为了让学生感知并在心中建立这样一个形象,我做了这样的话题引导:你从哪里能看到作者对老人的深深敬意?学生找到句子“我紧紧抓着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并从“紧紧抓住”这个短语体会到“我”和老人的心靠得很近。“再”这个字眼,也凸显出老人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一个“紧紧”,一个“再”,表现出作者对扫路人的深深敬意。“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从“一直伴随”这个词语,学生体会到扫路人在“我”心中的分量。为何“我”会对这位老人如此敬重呢?学生以此为问题起点,展开文本探索:老人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而且默默无闻地坚守着,每天从不间断,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开朗豁达,面对这样危险而辛苦的工作,不但无怨无悔而且自得自乐。学生由此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个词语“顶天立地”,透过言语的色彩和意蕴,初步在头脑中建构了一个令人钦佩的老人形象,为下一步深入体会这个形象奠定了基础。

二、话题二:据意识言,体会形象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停留在据言知意的层次上,对文本缺乏深刻的体验,在言语的输出环节上有困难,难以提高学生文字的敏感度。为此,在教学中,我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言语之意,而且要带领学生探寻意义的言语所在,知道作者是怎么表达的,怎么渲染建构出这样一个形象。

我展开话题探究:老人是什么样的?学生找到了两处细节,一是正面描写,二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如老人穿着褪色的衣服,一双运动鞋,样子精瘦,眼睛炯炯有神。侧面描写则着重写了天游峰的险。通过探究,我引出话题:为什么对老人的外貌描写不是一次概括地写完,而是要分为两次呢?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学生抓住文本的脉络,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第一次写老人的外貌主要是从穿着上来写,表现出了老人的朴素和淡定,而第二次则着重写老人的精神状态,抓住了几个突出的特点(瘦削、目光有神、面容慈祥),表现出老人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这说明作者是一步步走近老人的,从外到内逐步理解老人。学生在探究中对文本产生疑问:面对天游峰,我为什么倒抽一口气?我紧接着追问:哪里突出描写了天游峰的险?明明是写扫路人,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险呢?学生投入自己的感受,体会到“我”倒抽一口气,更渲染出老人的从容和淡定,而天游峰的险更衬托出老人的开朗和豁达。

三、话题三:以言表意,升华形象

通过言语的分析和体悟,学生逐渐将其内化并实现了意蕴的酝酿和生发,教师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也彰显出来了。为了让学生头脑中建立的人物形象更鲜明立体,我带领学生以言表意,实现言语的输出,用自己的眼睛看老人,用自己的语言表现老人,逐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升华。

我让学生探究话题: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从老人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在话题的互动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言语感知、体悟,实现了言意的互转,认为老人是一个不计得失、不抱怨、活得自在的人,也有学生认为老人心态健康、身体健康、是个活得很漂亮的人。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扫路人让学生学会反观自己的生活,并关照自己身边的人和环境。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扫路人”,虽然从事着最平凡普通的工作,繁重而又辛劳,但依然开朗乐观,自得自乐。由此,学生从“一个扫路人”完成了对“多个扫路人”形象的升华和解读,实现了从一个言语转化为对多个言语的超越。

对阅读教学而言,学生缺乏的不是思考能力,而是发现问题并由问题深入探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从言语入手,从话题展开,实现言意互转,言意共生。

上一篇:设计心理学课程教案下一篇:项目合作建议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