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024-07-29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精选11篇)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1篇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上好每一堂课,我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学生们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根本就谈不上怎么样去上好这堂课。以前上课时,我发现每节课中总有那么几个调皮鬼,总爱上课打岔。有几次正好被我发现了,我就故意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一开始这招还很有效果的,渐渐的就他们也不足为奇了,而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后来在一次听一位低段老师课中发现,这位老师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控制的非常好,学生自然而然的围着老师转。当然,一方面这位老师的有很强的能力,一方面他的课上的生动,很好的掌握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比赛。听了这位老师的课,我很受启发,所以后来也尝试运用这种课堂艺术。每堂课前我都在黑板上给每个小组100分的.积分,然后在课上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加分和减分,每次加分或者减分的分值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如果有学生有进步,可以进行单人奖励,如果小组内有调皮的或者注意力分散的,就进行减分(原则上是还是以加分为主)。当孩子看到那一分分的积累时,注意力更集中了,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开始踊跃发言,而且当那几个调皮鬼“老毛病”又犯时,同桌或组上的同学会主动制止他,因为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加上一分。另外,我还在课上,用这个进行小组的纪律评比。另外我还经常关注“哪组坐的整齐”,“哪组同学听的最认真”,“哪组的合作最默契”等等一些关于合作的小细节。经过了这几周的尝试,我有了一点小体会,其实每次加分不一定都很公平,但是一定要把为什么这么加分的原因说出来让学生服气。比如说,同样都是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我也许加10分,可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说了,我就加20分,其他同学都知道老师是在鼓励那些孩子,就不会在课堂上发生关于“老师偏向,分值不等”的争执了。

湖北省宜昌市白沙小学  沈军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2篇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迫使你停下讲课来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完这篇文章并运用到你的课堂中,相信你的课堂会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而变得更高效!以下就是资深教师、某教育咨询公司总裁特里斯坦·德·弗朗德维列提供的教师在课堂上用于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九大有效策略。

1.上课一开始做脑力热身

一个经典的热身就是让学生找错(上课前把材料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指出错误时,不一定只是让单个学生站起来一问一答,还可以组织小组间的合作与竞争。

具体操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黑板上的材料找错,让他们在找出全部错误后举起手来,并用手指表示他们找到了多少处错误。找到错误最多的小组起来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表示不同意见。

2.通过身体运动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叫所有学生站在课桌后面,做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这对大多数学生都会很提神,而且教师很容易监督。

具体操作:对于小学生,可伴随儿歌或算术口诀让他们做拍手游戏。

对于初中生,设计一个拍手或弹指的节奏,教师做,学生学。每隔15~20秒变换节奏,以让他们紧跟你的变化。

对于包括高中生在内的所有年级,可让他们做“交叉爬行”:让学生都站起来,排队向前进,高抬左膝,伸出右手摸向左膝,然后交换,持续1分多钟。(也可以有很多变换,在每次摸膝动作之前让学生在头顶上拍手)。

3.教学生如何合作

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培训,在进行项目学习或其他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时就会出现很多“无效时间”。教师可以在项目进行之前教给学生团队合作的技能,把无效时间降到最低。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活动可以跟教学内容没有关系。

具体操作:给每个小组一把剪刀,两张纸,10个回形针,一条10英寸长的胶带,让他们用这些材料搭建一个可自行站立的尽可能高的塔,时间20分钟。

在这个活动之前,跟学生一起制定一个团队合作的规则,包括在小组合作中大家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先让一半的小组开始行动,其余的学生安静地站在他们四周,当观察员。

20分钟后是汇报的环节。训练观察员在提出意见之前先给出正面的评价,比如“他们……很好,我想他们是不是可以……”然后,两部分学生角色交换,此前做观察员的小组来建塔,看他们是否能够做得更好,此前建塔的小组做观察员,并对对方的表现进行评论。

4.通过快速写作让学生安静下来并独立思考

当你感到学生对你的讲授兴趣减弱,或你想让学生在吵嚷的团队活动之后安静下来,你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快速小作文的作业。

具体操作:对小学生,可以问“你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对……感到困惑?”“你对什么理解得最清楚?”“你对……感到很厌烦?”

对中学生,可以说“总结你所听到的内容。”“根据刚才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个考试题目。”“选择刚才讨论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教师通常不情愿布置这样的作业,因为批改起来比较费力。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让学生用彩色笔在他们希望你阅看的回答旁边画圈,有时你也可以让他们在旁边写下几句话,解释他们为什么希望你阅看这一条。让他们知道,你一定会看他们画圈的段落,如果时间允许,你也会看其他的段落。

5.在程序上完全掌控

当你在给学生进行讲解或布置要求时,防止学生走神显得尤其重要。在你开始讲话之前,对学生作出以下要求是很关键的:(1)绝对安静;(2)全神贯注;(3)“5只眼球”都在教师身上(两只在脸上,两只在膝盖上,还有一只在心上)。KIPP初中甚至对学生有更严格的“SSLANT”要求,即微笑(Smile)、坐直(Sit up)、聆听(Listen),询问(Ask)、如果听懂就点头(Nod when you understand)和眼睛跟踪教师(Track the speaker)。

具体操作:在第一次给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连续训练学生5遍:先让学生自行讲话,然后发出一个让他们安静的信号(从1数到3,摇铃,等等),等他们完全安静后开始讲话。

在最开始的两周,经常提醒学生。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确告诉他们,你复述一遍之后,你不会再重复讲解。

6.用抽签决定谁来回答问题

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可以让全班同学都保持高度警觉。需要强调的是,你营造的课堂氛围越是具有相互的支持性,那么,学生就越有回答问题的胆量,而不过于担心受挫或被嘲笑。

具体操作: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贴在小棍的一头,朝下放入一个杯子中。通过贴有学生名字的小棍来抽签,决定由谁来发言或回答问题。注意,你需要多准备一些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回答的。这样,成绩排在后三分之一的学生也能很好地参与进来,不至于总是碰到很难的问题而难堪。

7.通过信号让每个人都回答你的问题

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在积极思考,经常性地提出一些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要准备至少一个答案,并让他们知道,你期待他们的回答,并等待所有学生作出他们准备好回答的手势。

具体操作:比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问,“心算54-17有几种方法”(先减去10,再减去7,或先减去20,再加上3,等等)。或,在让学生作陈述或展示之前问学生:“这个展示你准备讲几个要点?”

如果回答是数字,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来告诉教师他们的答案。比如,让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胸前,用手指来表示他们的答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相互看见,不给那些爱炫耀自己想法多、想得快的学生机会)。

8.综合使用各种教学风格

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还可以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综合使用以讲解为主和以学生积极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具体操作:在向学生作讲解之前,让学生两人一组,与对方交流各自此前已有的相关知识,并列出他们想知道答案的4个问题。教师在教室里快速走动,确保所有学生都投入。

为鼓励学生积极聆听,老师在讲解前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单。在讲解途中插入“快速写作”(见方法4),让他们两人一组分享各自的回答。通过抽签(方法6)选择一对学生向全班同学陈述他们的想法。

9.设置强调责任制的团队合作策略

要求学生“问我之前问三人”,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向教师寻求帮助之前,先向本组内的所有成员寻求帮助。

具体操作:为了强化这条规则,当某组的学生想问教师问题的时候,教师询问该组的另一名学生,问他是否知道他的同学有某个问题。如果这个学生不知道,教师便有礼貌地走开,该组学生于是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在语文课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3篇

一、语文课堂的现状

由于语文教学中需要朗读、背诵和理解大量的词句、片段、文章,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给出很多时间让学生自由浏览与朗读, 并不进行监督与检查。然而, 大部分学生的自制力并不强, 在没有学习目标的情况下, 学生很容易分心。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会造成学生学习方向混乱。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学生也很容易放纵自己, 不重视语文学习, 只是在教师关注他时才假装在认真听讲, 一旦教师转移注意力, 学生便会马上自己玩自己的。

某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一般情况是先让学生预习, 然后指定班长领读, 最后讲解文章的意思并布置作业, 整个教学环节也没有与学生互动, 也没有设计出比较出彩的地方吸引学生注意, 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丧失兴趣, 面对枯燥乏味的语文课本与单调的教学方式时, 他们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语文课中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式

根据上文对语文课堂现状的概述可知, 引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 对语文学习不重视,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2) 遇到难点重点无人讲解, 教师授课方式乏味,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程设计结构单一, 教师授课无法控制课堂气氛与教学节奏, 没有与学生互动, 学生参与感不强。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与总结, 提出了以下几种解决措施:

(一) 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 否则, 教学安排会没有头绪。在实际教学中, 老师应该对学生宣传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根据课本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每天教授的知识点都要围绕着教学计划内容进行, 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教师应列出本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反复讲解, 详细认真。将每日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建立奖惩机制, 全面检查学生的情况, 目标完成优秀者奖励一些小的文具用品, 没有完成学习目标的负责打扫卫生与购买文具用品。

(二) 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语气温柔, 将教学内容的要领精简成容易学习的段子或口诀, 控制整个教学节奏, 通过语言与动作加强授课时的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尊重孩子, 当发现有学生做一些小动作的时候, 不要当场拆穿, 可以慢慢走近, 向其提问刚刚讲述的知识点, 让学生产生紧张感, 进而集中注意力投身于课堂的学习, 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总之, 教师要尽量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尽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机会, 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现风采,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 与学生多互动, 增加其学习兴趣

如果让学生从简单的开始做起, 然后慢慢打开局面, 逐步引导学生对课文研读思考, 交流讨论, 品读赏析, 那么, 一切都会变得顺畅。从简单出发最后达到不简单, 这才是一节语文课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根据教学目标, 教师可设置一些考查知识点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分别将问题分配给小组讨论与解决,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触摸春天》这节课, 可以利用给文章分段的方式, 让学生从自己的小组中推举一人来进行朗读, 另几个人进行小句的解释, 其他小组对他们的解释给予评价。通过不断的设问, 环环紧扣, 层层深入来解剖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利用科学的知识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既要有恒, 又要有变。有恒, 是教会学生学习和做事的方法, 让学生会计划, 会预习, 会听讲, 会复习, 会总结, 发现语文学习有章可循。有变, 就是在形式方法上推陈出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是时间问题了。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教育质量逐渐成为政府与人民所关心的头等大事, 而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语文课堂中有很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本文通过探讨分析这些因素, 给予了解决措施, 希望可以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奠定理论依据。

摘要: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精神上的一次次沟通,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有效的语文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知识。本文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给出解决措施, 希望对提高我国语文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语文课,注意力,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莫群力.让“有意注意”闪闪发亮——语文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J].试题与研究 (教学论坛) , 2014 (8) :40-42.

[2]崔翠莲.浅谈课堂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J].课外阅读 (中下) , 2012 (2) :40-40.

[3]韩顺民.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J].学园, 2014 (30) :97-97.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4篇

一、 引人入胜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有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人们往下读。同样,一堂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才能吸引学生往下听。“开场白”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可以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所以,上课伊始,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提出造成悬念的问题,以及愉快的游戏,欢乐的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都能创设愉快的环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分数大小比较”时,可利用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画面引出课题:有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个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回来的,应该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6。”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1/6给八戒,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西瓜,可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说:“傻瓜,究竟1/6大,还是1/4大呢?”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八戒个忙,比较1/4和1/6的大小呢?”一段生动形象地小故事把教学推向高潮,通过这样的教学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 直观形象的讲解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新知识不断同化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的过程,每点新知识的接受都必须以原有知识为支点。学生的注意力缺乏持久性与稳定性,他们的兴趣往往左右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学活动组织得活泼多样,教学方法新颖,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平形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数一数长与底、宽与高分别相等的长方形和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看他们的面积是否相等,再引导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动手活动,把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宽与高相等的长方形,让学生去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找出平形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样,在教学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也可照此方法教学。

直观形象的操作讲解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它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一种方法。

三、 动手操作,吸引学生

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符合儿童思维的认识过程,顺应儿童好奇喜动的特点,又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愉快地获得“真正理解”。因此,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如:教学“圆锥体体积”时,用实验法推导圆锥体体积公式,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组给定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圆柱、圆锥和砂子;然后提出问题:“把圆锥里装满砂往圆柱里装,直到装满为止。你们能发现什么?”同学们边操作,边思考,边议论,兴趣甚浓。分小组汇报时,第一,二,三组都报告了相同的结果“用圆锥装满砂往圆柱里倒,三次正好装满,说明了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这时第四组的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说:“我们用圆锥装满砂往圆柱里装,装了五次才装满,(当众进行演示),”并说:“如果圆柱还大些的话,可能八次十次……才能装满。”同学们顿生疑惑。老师因势诱导,画龙点睛地说:“请你们将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比试一下。”学生又一次动手操作,同学们发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1/3,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等底,等高。”从而深刻理解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像这样动手操作来推导圆锥体体积公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理解透彻,空间观念得到培养,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 情趣盎然的结尾

“编筐编篓,贵在收口”,可见,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注重结尾,即根据所学内容精心设计,以便收拢学生繁杂的思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收到“课虽终而味无穷”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最后我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到银河系上去需要经过多远的路程,学生回答“千米”,我告诉学生“千米可以,但还是太小了,我们到银河系的路程式千米的成千上万倍,这就需要一个比千米更大的单位,那么这个单位式什么呢?只要我们以后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研究就会发现它”。这样的结尾设计,自然地给课内外学习活动架起了一座桥,学生松散的思绪又得以集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可谓“一箭双雕”。

教学结尾形式多样化,教师应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给学生以美的遐想和有益的启示。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5篇

【内容摘要】底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尤其是二十分钟以后,学生注意力不再集中,前面的活动也使学生有些疲惫,很有可能不能再很好的配合及参与教师教学。此时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后的课堂的有效组织的成败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它做一些尝试性、探索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注意力不集中 有效组织课堂

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小学生疲惫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精心准备的课,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的付诸于课堂上。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还有上课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很容易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此时,教师进行课堂的有效组织就显得甚为必要,那么教师在学生分散注意力后如何有效组织课堂,使其重新产生兴趣并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中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根据这几周的实习所收集的资料,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认识:

一、在课堂管理上巧设置,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当学生在课堂进行中出现疲惫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

当学生坐立不定时,老师发出口号:“请你跟我这样坐”,学生答:“我跟老师这样坐。”或师:“ 123”,生:“坐端正”。或师:“谁坐好?”,生:“我坐好”。学生一边应答,一边跟老师做坐好的姿势。

要求学生看黑板时,老师发出:“小眼睛”,学生答:“看黑板”或 师:“抬头挺胸”,生:“看黑板。”等。

要求学生保持安静时,师:“小嘴巴”,生:“休息”。

要求学生规范举手时,师:“小树长在”,生:“桌子上”。

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手的动作进行训练,告诉学生这些动作代表什么意思,学生看到老师做手的动作后迅速作出反应。

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在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

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听到很多节课上(无论是我们实习生还是实习学校的老师)都采取了这种方法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如孙彦真的英语课上的“one two be good!”,美术课上的“123”,音乐课上的老师领唱一首儿歌,慢慢的所有学生都安静下来和音乐老师一起唱起来,从而进入了课堂。还有一年级的六一汇演上,主持人在会场躁动时也带领孩子们一起大喊“123,请坐端”。在很多老师和同学的课上也包括我自己的课上都有使用手的动作进行训练,两手平放胸前,学生就会自动按正确姿势做好。这些小小的细节上的设计也足以让小学生走出疲惫,重新集中注意力全心投入课堂。

二、在活动设置上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惫,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想方设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小竞赛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如果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同时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小笑脸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活动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从而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

如黄丽芬在讲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这节课时,在上到一半时孩子们大概也疲惫了,小动作多了,注意力不集中了,也不积极配合了。这时她灵机一动,让孩子们把手都伸出来和她一起拍手:一下,两下,一下,两下„这是一个很好的环节,孩子们伸手和他一起来做就会放下手头玩弄的东西;有序的一下、两下的拍手动作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找规律的体现,也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进行有规律的拍手,从而又把学生引向了课堂。实现了在学生疲惫时对课堂的有效组织,并且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在我听得课中,这样的组织也数不胜数。如崔楠的猜字谜,孙彦真的给衣服分类放置等等。此外我们每个实习生手里几乎都有一叠小卡贴:笑脸的,苹果的,红旗的,还有各班讲桌上放置的各种类型的小印章。事实验证了在学生兴趣下降时采取这种小奖励的方式组织课堂,对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是十分有效的。

三、任务驱动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集中。

当任务当前时,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会特别重视,孩子也不例外。只要老师让他们明确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也会全力以赴,争取有个好结果。

正好学校要进行“六一汇演”,我们班要唱两只老虎,我鼓励他们要为荣誉而战,捍卫班级的尊严。本来对音乐课不放在心上的他们,上课变得很积极,早早地拿好书和文具坐在了音乐教室,任课老师反映,平时唱歌有些学生是皱着眉头的,现在都面带微笑,很投入地样

子,唱歌也成了他们喜欢的事情。

在魏文婷的统计课上,她用幻灯片出示一组不同的车的图片让学生来统计不同车辆的数量。在此之前学生已略显疲惫,面对老师制作的飞驰的各种车辆的第一遍统计都有些跟不上,刚写完一辆,一抬头看早已又过去了一辆。于是魏老师加了第二个环节,让学生们再认真的统计一遍,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学生们全都高度集中,我坐在教师后边看着他们的小脑袋迅速的抬起、低下,手里也忙碌的记录着,真是可爱。

学生们都是争强好胜的,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利用这一心理,便可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巧妙设置一个小环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在课堂评价上做有心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底年级的孩子更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最好说一些具体性有针对性的评价。比如我在《丑小鸭》一课的教学中进行“你想对丑小鸭说些什么”环节时,当张鑫说“你回家看望鸭妈妈吧,她最爱你了。”时,我及时评价说张鑫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在评价其它学生发言时也是一样,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题目,从不同方面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从而鼓励其他孩子敢于发言,不怕出错。也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 “你说得真好” “你真聪明”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从而保持对课堂的兴趣和对学习的主动。例如还是在《丑小鸭》这节课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讥笑”的同义词,我忽然看到李炳信(一个对什么都表现冷漠的小男孩)犹豫的举起了小手,我连忙抓住机会,把这个机会给了他。可他的回答却是“微笑”,从别的孩子们的笑声中,他知道他的答案错了,迅速的低下了头,我在说除了两个词的区别以后又故意提高声音说虽然这个题你说错了,不过老师却看到了你的进步,因为你勇敢地举手了,老师奖励你一个小笑脸。以后继续努力。这样李炳信自信了,变得主动了,其它小朋友也都更加踊跃了。学生都积极了感兴趣了,还会倦怠吗,即便会,也会在这样互相尊重的氛围里重新燃起热情,在快乐中学习进步,在自信中得到自我的实现。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于孩子们赏识更为重要。

很多同学还都采取了小组竞争的方式,在课堂气氛不是太好的情况下,说一句第一组同学这一会表现最好,都做得特别直还都特认真听讲,老师奖励一颗幸运星。类似这样的环节也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课上都出现了吧,小学生们此时会立刻全部坐直坐正,那种齐刷刷的动作又一次验证了在学生出现疲惫时和注意力涣散时的及时有效组织地必要和价值。

五、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提高。

正如吴正宪老师说过的,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孩子们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朋友。教师拿出一颗真心来,真心的爱孩子们,真心的服务于孩子,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孩子们喜欢你了,信任你了,依赖你了,自然也就会喜欢你的课,这样的课堂自认也就有效了。老师讲课时还要使用儿童化语言。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这就需要在平时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不断去和学生们磨合,成为一名孩子们满意的教师也许是每一位老师内心最真切地声音吧。去做一个有心人,用纯净的心做专业的事,从而享受职业幸福。再比如说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希望有机会发言的孩子却没有得到机会,这时教师要在课下稍稍安抚一下,让孩子们明白,老师看到我了,下次老师会尽量给我机会,下次我还会继续努力地。从而让孩子们心中那失落感不见了,他们会依旧积极的。诸如此类的与学生的点滴交往上应做到:在育人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为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为重要;在交往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为重要;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为重要。

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6篇

火神庙中学 姚红冰

教学质量的优与劣,关键取决于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效率。而如何有效地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则得看如何去吸引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了。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神情专注地听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学生跟成年人一样,如果他们不被眼下的事情吸引,他们就会找别的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对待学生的不专心,教师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毕竟,任何人长时间坐着听别人说话,都会有走神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时间称为“无效时间”,它不仅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还具有传染性。它会让其他原本专心的学生想“其他人都没有专心,我为什么要专心?”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掌握一整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1.精心设计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指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开场白最主要的作用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教师的授课。因此,教师每一次课的开场白都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力求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为正课的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场白设计应做到既能吸引学生,又不喧宾夺主,如同主餐前的“开胃汤”一样,是为进食主餐服务的,而不要影响主餐的进食。开场白的形式有:通过复习旧课,引入新课,作为一次课的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可以从歌曲、故事、寓言、格言、谚语、问题、直观教具等开始。趣味幽默的开场白、哲理性开场白、抒情性的开场白、情感激励性开场白都能很好的为正课做好铺垫。但是教师需要把控好时间。

2、讲课中突然停顿,此处无声胜有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尔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人在教室之内而心却在教室之外,甚至做一些小动作,或者小声说话。这时,如果教师因此停止授课,直接到学生面前,大声训斥,对其进行制止,给予公开批评的话,一是使学生感到很没面子;二是停止讲课去批评学生,一般要占用较多的授课时间,对整个班级授课的影响较大;三是学生的违纪现象严重影响教师的情绪,进而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又不能置若罔闻,不管不问。这时,最佳的方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突然停顿下来,目光关注做小动作或者小声说话的个别学生,引起该生甚至全班学生的适当注意。一般学生都会感到不好意思而停止说话或停止做小动作。这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影响最小而又能教育学生认真听课的一个好方法,因为,此处无声胜有声。

3、讲课抑扬顿挫,对学生的刺激信号不断变化

学生从早到晚每天一般要听8节课,如果教师的授课语调平铺直叙,讲课缺乏抑扬顿挫,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像催眠曲一样,学生听的时间长了,就会打不起精神,甚至昏昏欲睡。因此,教师授课语言要有起伏变化,当抑则抑,当扬则扬,给学生的刺激信号是起伏变化的,让学生始终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掌握抑扬顿挫的方法,善于抓住语句的重点来着重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通过增加声音的强度来运用重音,通过改变语速,变换语调,引起学生注意老师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或者强调所表达的重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听着有兴致,避免一成不变的语调让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失去了学生对教师的关注,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本应是有人“教”且有人“学”,却变成了“教而不学”,甚至于不少学生实在忍不住就趴在桌子上睡觉,连抬头看教师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可想可知,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4、强调重点,引起学生的重视

教师的教学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有很多,而讲课抓不住重点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大纲,授课面面俱到,缺乏重点,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次课结束了,学生不知道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师企望学生什么都掌握,结果是学生什么都没有掌握,学生上课打不起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地强调教学重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谓重点内容就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其次是要求熟悉的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等,这些内容也是学期测试的重点范围内容,利用学生重视考试的心理,课堂上适当强调教学与考试的重点范围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的目的。

5、列表比较,帮助学生鉴别易混淆的知识

学生遇到类似内容容易发生混淆,找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会产生很大的疑问。这时,教师可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把类似的问题逐条列出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差别。也可以列出表格中的大致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表格的填写,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从书中找出答案,填入表中,这种调动学生动脑动手的做法,可以防止学生课堂思想开小差。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找出易混淆知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把相近的,或相似的知识加以有区别地记忆而不是混为一谈,形成鲜明的对比,便于牢固记忆,持久不忘。

6、督促检查笔记,强行入围

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凡养成这种好习惯的学生,上课前就会做好记笔记的准备工作,上课期间会认真听课,或在笔记本上记录,或在教科书勾划,做上标记,使之全部精力都集中教师的授课上,以便把笔记完整地记录下来。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必须记笔记,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也可以在教科书上记录或做一些标记,其实,在哪里记和记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每次上课前都要督促学生记笔记,或在书上做一些“掌握”、“熟悉”、“了解”的记号,让学生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教学内容之上,防止学生思想上开小差;每次下课后都要对学生记的笔记进行检查,时间久了,养成了习惯就能解决这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听课的问题。

7、布置检查作业,及时给予鼓励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都会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包括课堂作业、课后练习甚至家庭作业等,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如果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的话,就难以完成作业,这样对促使学生课堂认真听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教师布置作业以后,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按老师要求,动手去做,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无动于衷,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及时、认真检查作业,及时给予学生表扬、鼓励,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听课的方法之一。

当然,在课堂上我们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你的经验上加你的理论,再认真的去落实,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好的收获。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7篇

“为了能让自己在上课的时候集中精力,我通常会这样要求自己:尽量看老师的眼睛,并保证视线随着老师移动;大脑随着老师讲课的思维运转,积极地相应老师的提问。当我这样做时,老师很快就能注意到我在认真听讲了,这时,他就会投给我一个鼓励的目光。有了老师的鼓励,我听课的积极性更是大为高涨,课堂上从来就不会出现走神的情况。”

的确,当你的视线、你的思维始终围绕老师转时,你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落到老师身上,只关心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这样的话只怕你想注意力不集中都很困难了。

当然,在听课过程中,调控注意力的技巧不止紧盯老师一种,你还可以在老师讲话的间隙小声地或者在心里把老师讲的内容重复一遍,或者准备一个小本子,要求自己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随时记下来。相信在课堂上你有了一定的听课目标,走神的现象就能大大减少。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8篇

一、注意的概念及其特征

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所具有的一种意识状态。注意是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完成各种动作练习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要掌握三级跳远动作,必须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观摩示范和自身体验练习,在此过程中只有集中注意才能领会动作技能的主要特征、要领和原理,才能保证知觉、记忆和思维有良好的效果,并使练习成为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有效活动。

2. 注意有许多特征,它主要表现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紧

张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易变性、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配等特征上。

(1)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够同样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在知觉任务相同的情况下,知觉对象的特征不同,注意的范围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队列队形练习时,队伍整齐、口令洪亮的小组要比队形不齐、口令低沉的小组注意的范围大一些。体育课上,有经验的老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各种动作的正确与否。

(2)注意的紧张度是指心理活动对某个事物的高度集中,而同时离开其余一切事物的强度方面的特征。例如,学生在看老师做动作示范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周围的无关事物根本不能引起他的注意。但长时间高度紧张的注意会导致疲劳,因此,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教学生学会调节注意的紧张度。例如,在进行一般体育教学任务时,不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但在完成新的或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任务时,就要求学生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方面的特征。例如,学生上体育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看老师做示范,自己还要尝试模仿老师所教动作,这一切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学这一总任务进行的,因此,他们的注意是稳定的。

(4)注意的易变性指注意强度随意变化的可能性方面的特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提高或降低学生的注意强度。如支撑跳跃教学时,轮到某个同学做动作,此时他必须提高注意的强度,努力做好过山羊的动作。当这位同学已经跳过了山羊,这时,就可以降低注意的强度,稍作喘息,缓解大脑皮层的疲劳。

(5)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特征,这是注意的动力特征。在体育课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的转移。

二、注意在学生进行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注意划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1. 外部注意是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例如,学生在练习跳山羊动作时,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注视就属于外部注意。当学生专心思考或想象某一动作时,眼睛似乎凝视着远方,以便排除干扰,使注意的内容清晰地保持在意识中。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注意的外部表现判断其注意是否集中。例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学生的眼神是看着老师,目不转睛,全神贯注,跟随动作,还是不看教师,眼看别处,无具体目标。

2. 内部注意是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在内部注意状态下,学生的目光似乎指向自我,并集中于某一点,与自己谈话或内心想象。例如,学生在完成篮球三步上篮动作之前,他头脑中重复想着脚下步子的迈法,这时他的集中注意是典型的内部注意。

3. 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是相互抑制的,学生在练习时很难同时既集中于外部信息,又集中于内部的感觉或思想。

所以,学生很难一下子完成这两项任务。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是交替出现的。刚开始练习时,学生从教师的讲解示范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产生“练习的模子”或观察自己完成的动作,主要依赖于外部的注意。然而,当学生自己完成动作练习时,脑子里应该重复这一练习,这主要依赖于内部注意。所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注意动作的细节,反复体会正确动作。

三、体育课堂上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注意的类别,合理利用注意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为体育教学服务。

1. 利用无意注意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任何意志上的努力而产生的注意。比如,大家都在听讲,忽然有一个人走过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集中在那个人身上,这就是无意注意。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规律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教师丰富多变的表情,抑扬顿挫的声音,干净利落的示范,都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运用无意注意要恰当,过多的无意注意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 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对于学生掌握动作技能,强化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意注意是自觉的、需要作一定意志上的努力而产生的注意。在室外上课,外界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需要努力克制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课上,这就是有意注意。

(1)激发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是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主要途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注意听讲。例如:信号提醒,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突然停止讲课或用哨声提醒;在教师给予信号之后,可一边凝视分神或做小动作的学生,一边向他走近,并站在其身旁口头警示,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对不认真练习或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教育等激发他们的有意注意。

(2)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1) 在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时,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方法是: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确定每堂课的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教师还应检查学生是否接受它,是否理解它。

(2) 讲解示范时,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富于趣味性,还要生动形象。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表述其感知动作的特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观察对象的动作特征反映在直观形象中。学生已经领悟或者过去已经掌握得很好的动作技能,教师就不要多次重复。

(3) 在进行练习时,要选择适宜的活动节奏,活动节奏太慢会引起学生懒散,注意力分散;节奏太快,学生会很快出现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练习密度也要适当,当学生完成全体进行的练习时,如篮球一对一的练习,注意的指标最好;当某个动作练习到熟练程度较高、逐步地表现出越来越小的进步时,选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这类已经学会的练习,将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采取形式多样的、带有比赛或游戏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使他们保持有意注意。

课堂上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9篇

笔者连续三年从事大班幼儿教育工作,发现每个班级都有为数不少的“本科生”,也就是我们口中的复读生。这些幼儿大多出现在农村幼儿园,入园年纪偏小。但由于没到入小学的年龄,只能继续留在幼儿园,过着重复的大班生活。在与其他大班教师交流中发现复读幼儿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复读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

二、问题的描述

情景:课堂上,复读幼儿程晨把目光落在了走廊上的植物角。他的注意离老师越来越远,完全沉浸在绿色的世界里。程晨今年虽然才5周岁,但是与其他幼儿不同,今年已经是他第二次坐在大班的课堂上了。语言课上,老师在分段讲述故事《月亮船》,这时老师提问:“请大家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程晨马上举手回答:“老师,我知道,这个故事我听过了,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长城脚下。”老师一听愣了,程晨的回答让整个故事的悬念全部消失了,其他幼儿也丧失了想象的热情,她无奈地摇摇头。接下来的时间,程晨对故事完全没有了兴趣,他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和身旁的男孩子讲话,再也没有专心听课。

这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碰到的事。幼儿在上课时走神了,把注意转移到课堂外的地方。教师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你还不必惊奇在课堂上儿童盯住了树的影投在教室墙壁上的跳跃的光点……”像程晨这类幼儿重新回到大班,听重复的课,学习重复的知识,因此,常常会出现学习倦怠、听课习惯不好甚至影响其他幼儿听课的行为。

三、问题的分析

1.幼儿对同类刺激的兴奋度会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多而减弱

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注意的对象可以是外部事物,也可以是自身的行动或观念。幼儿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里,每瞬间都有大量的事物作用于感官。但是幼儿不能同时反映周围所有的事物,只能有选择地反映少量的事物。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在他的行为主义理论中提出:“所谓适应,我们仅指有机体通过运动改变了他的生理状态,那个刺激不再引起反应。”对复读幼儿而言,他们对重复的学习内容已经产生了适应感,难以对此保持初学时的好奇。孩子有寻求新事物的本能,他们喜欢新事物,新刺激。对于程晨而言,故事《月亮船》属于旧刺激,而窗外的风景、身旁的男孩子则是新刺激,当新旧事物同时呈现且新事物具有不可预见性时,孩子通常选择新事物。

2.幼儿具有好动、好奇的天性,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对较短

幼儿期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幼儿对有意注意的控制能力较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多次给予不同类型的刺激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案例中程晨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和男孩子讲话,可见他已经对故事失去了兴趣,并无法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好动去注意课堂。在旧事物不能满足好奇天性的时候,外界的新鲜刺激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长时间从事单调活动,产生疲劳,注意力随之涣散。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活动中可以相互转化。那些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工作,开始时都必须依靠意志努力去维持注意,一旦对此工作产生兴趣或者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之后,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继续保持注意了。

3.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缺少对特殊群体、个体的思考与把握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往往只关注群体的教学效果,当大多数幼儿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时,教师通常会认可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部分不适宜此类教学方法的幼儿则被教师忽略了,如案例中老师的提问方式对程晨来说并不适宜,教师可以这么问“孩子们,你们觉得故事接下来有哪几种可能?”这样的提问更加具有开放性,教师并不执意要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孩子说说自己的猜想,这样有助于孩子展开想象,阐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告诉其他幼儿自己学过的知识。此外,教师可对语言活动做一些微调,让那些学过的孩子感受故事与原来不一样的地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幼儿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而对幼儿听课时的状态缺少关注。如案例中教师对于程晨“一会儿看看窗外,一会儿和身旁的男孩子讲话”的行为并没有进行干涉。在一些幼儿园中,常听一些老师对家长说“你们孩子很调皮,上课总是做小动作,不过很聪明,上课我说一遍他就懂了”,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反映出教师重知识、轻习惯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也让孩子错过了培养良好听课习惯的关键期,这对今后的学习有很不利的影响。

四、问题的实施

1.实施时间:2012年9月—2013年9月

2.实施地点:湖塘中心幼儿园大一班、大四班

3.具体措施

(1)改变课堂策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微调教学内容,增加内容的趣味性与新鲜感。对于复读幼儿来说,重复的教学内容既没有悬念又缺少思考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做一些微调,特别是对于活动中的素材——故事,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氛围的需求,适当增减故事的内容。如大班语言活动《城里来了大恐龙》中涉及“恐龙”的故事,教师可以在故事中穿插各种恐龙的绘本故事,如《你看起来很好吃》《永远永远爱你》《我是霸王龙》《你真好》,让孩子感受故事的变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复读幼儿从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转变为教师的合作者、孩子的帮助者。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请学会歌曲的复读生做小指揮,帮助其他幼儿找准节拍。

(2)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上课习惯

良好的上课习惯是幼儿认真学习、学会学习的保证,对幼儿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摒弃“反正他已经学过了”的想法,要把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引导重点。教师可经常性地鼓励程晨认真听课,也可尝试用“代币法”激励孩子,一开始当孩子能坚持5分钟的时候奖励孩子一个“代币”,到后来坚持十分钟、二十分钟再奖励代币,逐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3)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制订适合“复读幼儿”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教师可在大班教研组申请开展相关的研讨活动,具体计划有:“复读幼儿施教中存在的问题”“对复读幼儿施教的经验”,通过这类研讨,逐步制订适合本班“复读幼儿”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教师也可对班级中复读幼儿的家长发放问卷,问卷围绕复读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在家与家长交流的情况,在园需要哪些方面的指导等等,了解幼儿究竟需要哪些帮助,以此完善细化个性化教学方案。

(4)家园合作

教师可定期与幼儿的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情况,一方面掌握幼儿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听课习惯的养成。

(5)个案观察

继续关注程晨的学习情况,定期观察他们在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引导下的听课状态,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问题的总结形式

1.个案记录及反思笔记

2.撰写论文,分享经验,共享成果

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 第10篇

我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坐的方面的要求;二是听的方面的要求。学生怎么坐我要求的不严格,只要好好坐着就可以,手不必背在后面,可以放在桌子上,也可以自然垂在两侧…低年级时要求会具体些,不具体要求听不懂。在听的方面要求会高一些,关键是眼神是否专注地听。有很多学生坐的端端正正,实际上他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盘算着自己的事情。教师讲课时要时时关注学生的眼神,及时地提醒以免出现知识上的断层。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要求。

1、语言要抑扬顿挫,语调要富于变化,不能用一种语速,一个语调讲课,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

2、语言要带着情感,没有情感的语言是缺少渲染力的,不会吸引人,尤其是语文课。在数学课堂上没有尝试过,我想不必如此。

二、教师上课时不妨幽默些,让学生在笑声中放松身心。我当然不喜欢那种很牵强的、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幽默”,应该是教师个人性格及内涵的自然流露。

三、教师要多研究教材,多看书,多积累,让自己丰富一些,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就会很丰富,教师的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自然就会牵住学生的心。

四、教师应带着自己的性格走进课堂。我产生这样的想法来自于窦桂梅老师。她在课堂上能淋漓尽致地毫不掩饰地展示自己的性格,因而她的课堂教学充满个性,充满个人魅力。这样的课堂当然会吸引人。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我一直认为对教学效果乃至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不会听课的孩子很难适应初中、高中及今后的学习。反过来说,教师精当的讲解,学生没有认真听,教师的劳动不就是无效的吗?因而教会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是尤为重要的。

网络学习体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进行反思,几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只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没有长期坚持下来,更没有认真学一学如何进行反思,具体怎样去做。所以当我学习到这一内容的时候真是感到很惭愧,教学反思这么多年竟然对这一知识了解很少。好在学校的业务辅导中学习过这一知识,自己的反思还不算太离谱。教师反思的基本方法有六种:(1)自我提问法。(2)教学诊断法。(3)行动研究法。(4)交流研讨法。(5)案例研究法。(6)观摩分析法。在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是第4和6种方法。

交流研讨法也就是教师间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以促进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发展的研究方法。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常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尤其是同教研组的教师之间。当自己在教学中遇到难点,或是教学进行的不顺利时就会向其他教师去取经:这个环节你是怎么处理的?交流中自己就会找到差距,教学水平自然也就得到提高。

观摩分析法就是教师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比较“我”与他人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方法的异同,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听什么样的课总能从中得到启示:不足之处让我警醒,精彩之处又使我受到启发。教师间再通过交流、评析就更使我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有时会让我一下子有顿悟。

除此之外我用的方法就是写教学反思,把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或是很小的一点收获记录下来。有时也把自己教学中的喜与忧,愁与苦记录在反思中,这样反思有时就成为了自己自由倾诉的去处了。

实际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惑,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有时反思仅仅是在头脑中把当时课堂上出现的情形过一遍,想一想怎么会这样,该怎样去补救,告诫自己今后应该避免。也就是如此而已。这种习惯性的反思会常常进行,甚至会每天进行,这也许是教师长期工作形成的职业道德下的一种本能吧。

学习了这一知识,今后会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

“漫不经心”与“隔靴搔痒”

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呈现出那种漫不经心的状态。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很难出动他们,虽然有时也表现出些许的积极状态。,但大都是因为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做出质量不高的回答。表面的热闹掩饰不住学生内心漫不经心地凑热闹。数学课上这种状态就好些。每一节都有一个特定的问题去研究,只要教师调理清楚地去讲,学生都会瞪圆了双眼好好听,进入这种境界师生都会越来越投入。有时我们也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语文课上则不然,即使有争论,给人的感觉也无关疼样。因而我觉得教师的“精彩讲解”对学生来说也如同“隔靴搔痒”。这样的漫不经心使我想到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漫不经心:值日劳动时学生是漫不经心的;做眼保健操、体操时学生也是漫不经心的、、、玩耍时则不然,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便能立刻投入其中,十分钟的时间便能玩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可见学生的投入程度。学生语文课上的这种状态使我想到这样一些原因:

1、语文教材不够鲜活,总是在说教。从一年级说教的六年级,学生不爱读这类文章,没兴趣。实际上六年的说教没有多少说道学生的心里,表现在行动上,这源于教材本身,2、教师的教学缺乏艺术。无论如何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揣摩好学生的心里,精当地设计好每一课的每一环节,总是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的。

请同学们看着我

这几天 的语文课上得很顺利,心里也特别舒畅。也说不准为什么学生的听课状态、积极参与程度都相当高。也许是我积极充分备课;也许是我越讲越找到感觉;也许是学生特别喜欢这类课文。对于学生状态的好坏,老师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那是很令人心急的事。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们,学生们不愿意参与,没兴趣,逼得老师就得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通常情况下,我喜欢这样去组织学生们:“请同学们看着我”,然后我与学生们互相对望着,我的目光从每一位学生的眼睛上一一扫过,之后我望着学生的眼睛讲课。我投入地一字一句清晰地讲述,从学生的脸上我觉得能映出我的影子。因为学生的表情能清楚地告诉我他们是否进入了状态。其实我的这种方法是在要求学生们进入学习状态。我觉得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课堂的趣味性也是些许的,学习本身需要些约束和意志的坚持。所以运用“请同学们看着我”的方法使学生立刻进入到学习之中是必要的。

一枝枫叶

小学语文课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 第11篇

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要苦练“内功”。要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钻研所教的学科,精心备好课、上好课,将一堂堂精彩的课呈现给学生。既要讲究学科知识的严密性、科学性,又要讲究授课过程的互动性、艺术性,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地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求知的快乐与满足。其次,教师要真“爱”学生。要真心地关心和爱护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既教书又育人。严以为表、爱以为里、严慈互济、宽严有度的老师是最手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健康的心理、健美的体魄,应该成为新时代教师的标志。

二、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注意习惯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针对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且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我想应该先培养学生的注意习惯。注意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认为应从细微的地方做起。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还得从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这样,学生就会非常容易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同时我还借鉴了一些口诀用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一二三四(师),做好姿势(生);五六七八(师),闭上嘴巴(生)。”等等。再就是注意抓好课堂常规工作,如上课前要求学生必须及时地准备好所需要的教科书、练习本和学习用具,经常进行组织纪律教育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形成专心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三、引导质疑,激发注意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第一目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要的一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若能在看了无疑的自然之处产生出疑问来,那么就开启了学生敏锐观察事物的明眸,燃起了探究的学习热情,激起了敢问、会想的质疑勇气,激活了寻求真知的创新意识。其实有些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不问之问,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却充分说明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鼓励,要引导,一个好问题,哪怕是一个小的问题,都能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使学生在质疑问题难惑中增强创新意识。

四、巧用比赛、竞赛,集中学生注意力

很好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比赛。每堂课前我都在黑板上给每个小组100分的积分,然后在课上抓住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加分和减分,每次加分或者减分的分值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如果有学生有进步,可以进行单人奖励,如果小组内有调皮的或者注意力分散的,就进行减分(原则上是还是以加分为主)。当孩子看到那一分分的积累时,注意力更集中了,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也开始踊跃发言,而且当那几个调皮鬼“老毛病”又犯时,同桌或组上的同学会主动制止他,因为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加上一分。另外,我还在课上,用这个进行小组的纪律评比。

另外我还经常关注“哪组坐的整齐”,“哪组同学听的最认真”,“哪组的合作最默契”等等一些关于合作的小细节。经过了这几周的尝试,我有了一点小体会,其实每次加分不一定都很公平,但是一定要把为什么这么加分的原因说出来让学生服气。比如说,同样都是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我也许加10分,可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说了,我就加12分,其他同学都知道老师是在鼓励那些孩子,就不会在课堂上发生关于“老师偏向,分值不等”的争执了。另外,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五、正确对待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上一篇:翻译中词义的具体化与抽象化下一篇:优秀医师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