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梯队实施计划

2024-06-22

人才梯队实施计划(精选9篇)

人才梯队实施计划 第1篇

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

制定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是公司人才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公司实际需要及集团工作要求,货代公司制订本计划如下:

一、梯队人才分类:

公司梯队人才分为两大类,其一,管理型梯队人才;其二,技术型梯队人才。

二、梯队人才之基本条件

1、管理型梯队人才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上进心强、责任心强,纪律性强,团队意识强。②、知识面广,业务技能较强。

③、学习能力突出,思维有逻辑,工作有条理。

④、善于沟通交流,善于抓问题要点,善于给出解决方案。

⑤、性格开朗,处事沉稳,服务我司两年以上,考核优异,年龄不超过30岁。

2、技术型梯队人才:

①、认同企业文化,品德端正,考核优异,业绩显著,业务娴熟,②、具备从事本专业(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③、年龄25-40岁之间,④、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梯队人才设置

管理型梯队人才按组织机构干部编制的30%设置,技术型梯队人才按高档业务岗位编制的40%设置。

四、梯队人才选拔

公司梯队人才选拔工作,坚持上述基本条件,每年进行一次,其选拔程序为:

1部门(分公司)推荐----人力综合部考察---公司领导确定。

被选拔的员工将作为梯队人才,纳入公司的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

五、梯队人才培育:

(一)目标引导:

1.公司设定明晰的梯队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顺、完善职业生涯发展通路,明确人才推荐、储备、培训、见习、考核、晋升等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制度与流程;增强员工自我提升的信心与动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引导员工通过努力提升自己获得职业发展;结合公司人才资源现状,积极稳妥、有步骤地实施变革,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2.公司通过设立两条相对独立的职业发展通路,给予员工职位上的晋升和薪资的提升。

(1)管理通路。公司员工自荐通过审核后即可参加管理提升三阶培训,培训合格并在岗位见习期考核合格即可在公司产生管理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者免见习期上岗。

(2)技术通路。公司员工自荐通过审核后即可参加技术提升三阶培训,培训合格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即可在公司规定的绩效系数、绩效档次调整期升档(符合《员工绩效系数(档次、级别)评定调整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二)培训安排:

1.总体安排:

梯队人才培养计划按照金字塔结构布局,形成固化的培训系统,每年定期举办三阶培训。员工参加三阶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即可获得岗位晋升及绩效系数、档次提升的机会。

2.课程设计:

管理/技术提升三阶培训按照下表所示科别及权重总体把握配置课程。附表①《管理提升三阶培训课程配置表》

附图①:《三阶培训结构图》

(三)岗位匹配与实践参与

公司建立与梯队人才培训安排相适应的岗位匹配系统,并在日常管理中开发各岗位帮带教练。管理通路发展的员工通过相应阶段培训后即安排至晋升岗位轮岗或

实习,并作为岗位工作经历记入员工培训档案系统。技术通路发展员工通过相应阶段培训后增加跨部门轮岗实践机会,拓展专业技术面。

(四)考核考察:

梯队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培训考核应遵照量化、多维度、体现核心价值的原则予以实施,抓住人才考核重点,发挥专业人才特长,综合评价。

1.考核要素:针对不同岗位的关键胜任力及公司选育人才的要求,制定有侧重的考核指标系统。考核过程中应根据附表③④设计体现应试人员关键胜任特征的试题及考核方法。

附表③《管理人员关键胜任特征量表》

附表④《技术人员关键胜任特征量表》

2.考核方法: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岗位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系统考核方法。考核系统性、复杂性随岗位层级从低至高逐步增加,实际应用中可采用面试、笔试、360°民主测评、情景模拟、性格测试、项目实战、管理体验等多种方式组织考核,并由富有经验的中高层管理、技术人员实施测评。

(五)竟聘上岗:

1.竞聘条件:公司产生相应职位空缺时,已通过对应职位等级阶段培训为参加竞聘之必要条件,即公司内部产生的所有职位空缺由梯队人才竞聘上岗。

2.操作流程:①公司内部产生空缺岗位,人力综合部发布内聘信息→②自荐人员至人力综合部报名应聘→③人力综合部审核资质→④公开组织面试评审→⑤录取人员岗位晋升及薪资调整。

六、梯队人才管理 管理职责: 1.公司高层领导: ①审核梯队人才储备规划;

②落实梯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人才晋升及薪资调整; ③落实创新实践奖励; 2.各部门经理:

①识别并推荐优秀员工,每年至少培养、推荐两名优秀员工; ②落实部门帮带教练开发计划,培养教练队伍;

③鼓励创新实践,每季度至少提报两份创新实践方案或案例; 3.人力综合部:

①组织实施梯队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人才规划、培训、测评、轮岗实习、竞聘等所有涉及工作;

②建立员工培训档案管理平台,进行归口管理;

③固化梯队人才培养体系,汇编成文,形成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人才规划、培养、测评及激励制度;

④规范创新实践管理制度,组织各部门开展创新实践,并将创新案例纳入公司培训案例库,评审创新成果,于全公司推广学习或应用。

人才梯队实施计划 第2篇

为使我院高层次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国家“百千万工程”、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以及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相衔接,把我院的优秀教师培养成为国家级、省级优秀人才和后备人才,根据学院首届师资工作会议制定的“345人才工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体目标

从2002年起,通过为期4年的选拔和培养,力争有若干名教师成为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名左右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0名左右院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0名左右系级优秀青年教师,努力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教学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二、选拔条件

(一)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条件、推荐办法均按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确定(兹从略)。

(二)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评选的基本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45周岁以下。

3、所在学科为院重点扶植学科及以上,或院重点专业的骨干教师,具有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能在本学科主流和前沿领域指导和开展研究工作,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学科研手段。

4、已系统熟练地讲授过两门以上课程(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

5、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善于团结协作,具有组织带领学科梯队建设的能力。

6、科研成果较丰硕。近三年科研累计积分在360分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①在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

②有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1部(排名在前3位);

③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1项(排名在前3位);

④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

(三)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的基本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学位的讲师,年龄在4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具有本学科领域内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能力,能在本学科前沿开展工作,在省内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已系统讲授过两门以上课程(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效果突出。

5、科研上形成稳定的科研或教学研究方向,且在该方向上有较显著的研究成果,近3年内科研累计积分240分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共同承担(排名在前3位)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或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②出版专著1部(排名在前3位);

③获市厅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1项(排名在前3位);

④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二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⑤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青年教师优质课奖;

⑥主持市厅级教学科研项目。

(四)系优秀青年教师:

评选对象为优秀讲师或硕士,年龄在35周岁以下。评选条件、办法由系参照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办法自行制订,按院师资办下达的指标自行评选,报院师资办备案。

三、选拔程序

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思想政治、业务表现和实际贡献为依据,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自下而上逐级择优推荐评选。

1、本人根据条件如实填写《湖州师范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推荐表》。

2、各系对推荐对象进行全面评议,确定推荐人选,并形成书面意见。

3、各系将推荐对象的材料上报师资办。上报材料包括:①推荐表一式2份;②近期代表论著原件;③各种获奖证明材料复印件。

4、学院师资办、科研处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对各系上报推荐人选的材料进行联合初审,淘汰不符合条件者。

5、院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并投票,确定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只申报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经审核即可直接评定。

6、入选对象公示一周。

7、院长办公会议审批后公布入选名单。

四、培养措施

1、学院自2002年起从师资建设专项经费中拨出相应经费,用于资助省级、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系级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各系应配套一定的自筹经费,加大培养力度。省“151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配套资助经费按上级有关文件执行。学院给予每位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资助经费为4万元,原则上每年1万元;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资助经费为2万元,原则上每年5000元;系级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资助经费为4000元,原则上每年1000元,由学院和系各承担一半。已有科研启动费的教师,该启动费也列入培养资助经费,且基数不另行增加。

2、确定为培养对象后,由本人提出培训进修、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计划,所在系要提出初步的培养方案,落实培养措施。各系制定师资建设计划时,优先考虑上述四级人才梯队成员的培训进修需要。

3、所在系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给省级、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定位置、压担子,把他们推到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第一线,主持或参加重大课题,在实践中长才干、出成果。

4、院级以上培养对象的具体培养政策措施:

①安排一次高层次的培训进修,优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等。

②优先提供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积极改善教学、科研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③培养期内若未参加进修,可享受一次学术假(时间不少于半年),以利于集中精力撰写论文、论著或完成某一重点科研项目和科技开发课题。

④对作出突出成就的人员,学院积极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和成果,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⑤系领导经常了解、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

5、系级优秀青年教师的具体培养措施和政策由各系自行制定。

五、目标任务

1、入选“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计划”的中青年教师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成为全院教师学习的榜样。

2、在为期4年的培养周期内,省级、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要申请到至少1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院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要争取到至少1项市厅级以上的科研课题。

3、省级、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两年内应在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含录用,下同)论文1篇及以上,或二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文科教师4年内应有学术专著、编著(译著)或主编教材正式出版;院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两年内应在二级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

4、省级、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应负责指导本学科1-3名青年教师,按照学科梯队后备力量的要求进行全面指导和培养。

5、省级、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要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应主持完成院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不少于1项,或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一次及以上。

6、经过4年培养,应达到下列发展目标:

①省“151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进入高一层次的培养计划;或成为硕士点主持人;或获省级及其以上奖励2项以上;或成为省级以上重点(扶植)学科负责人。

②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省“151人才工程”;或成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负责人,或成为院级重点(扶植)学科负责人,或成为重点专业负责人。入选时为副高者应晋升为正高。

③院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成为院级或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成为院教学骨干,力争晋升为正高。

④系级优秀青年教师:成为院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力争晋升为副高或获得博士学位。

六、管理办法

1、实施“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各部门、系的密切配合,需要全院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共同来实现培养目标。

2、以师资办为主负责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跟踪管理培养,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和考核工作。各系负责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与考核。各系要把“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工作作为主要任务来抓,认真负责地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3、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搞终身制。师资办要建立业绩档案,跟踪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4、院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每年的考核与教师考核同步进行,期中和期满各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进行全面考核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滚动发展。考核评估和再次选拔同时进行。

5、考核程序:

①本人提交期中或期满的业绩总结报告和《考核表》。

②本人向系党政班子进行全面汇报,系党政班子组织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有关专家进行综合评估,作出书面评价意见,并整理材料报院师资办。上报材料包括:A、本人总结报告;

B、考核表(一式2份);C、代表性科研成果;D、各种获奖证明材料复印件。③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对各系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

④召开院学术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评议、投票,确定考核档次(分优秀、合格、不合格)。

⑤院长办公会议审定考核结果。

6、考核结果及相关问题:

①对省级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和考核结果只作为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考核的基础性材料工作。

②对院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的考核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布,并通知相关系和本人。对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培养资格;对考核“合格”及其以上者,继续予以培养。对考核“优秀”的予以奖励和重点培养。

人才梯队实施计划 第3篇

人才是指认同企业的文化和核心价格观, 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或技能, 并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如果修长城, 人才就是基石;如果建大厦, 人才就是栋梁;如果搞企业, 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证目前, 很多企业的老板已经意识到人才在重要性, 很多企业也已开始推行人才管理工作,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几种现象:

现象一:心里重视人才, 眼中无视人才

很多企业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但没有为员工搭建晋升的通道和展示风采的舞台, 员工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更感受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 导致优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现象二:担心员工跳槽, 直接高薪外聘

有些企业认为培养员工投入产出比较差, 保持三天可以, 但保持两三年成本是很高的, 而且这个人才是不能储备的, 他要有机会把价值体现出来。同时又担心员工刚培养好就跳槽, 风险太大, 不如直接高薪聘用来的实际。

现象三:培养聘用不同步, 员工老板不满意

企业的人才管理机械化, 未营造人才良性循环的环境。一方面企业大张旗鼓储备人才, 组织培训和岗位见习;另一方面长时间没有聘用机会。员工觉得是企业虚张声势, 老板觉得培养未达到预期效果。

现象四:看学历不看能力, 不懂识别人才。

我们发现有时聘用的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 出现“高能低用”的现象, 学历不代表一切的时代到来了, 企业缺乏科学的人才甄选工具和方法, 不具备“伯乐”能力去发现“千里马”。

如何真正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呢?我们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现实的人才配备情况如何?如何盘活现有的人才资源, 让每一个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现有人员中哪些人是人才, 是什么样的人才?哪些人才用得其所, 哪些人才用非所长?年轻人才情况如何, 怎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把这些情况搞清楚了, 发现、培养、使用人才就有了基础和依据。下面我们来通过轮岗机制、岗位资格认证、储备人才培养等三种方法来探讨一下如何推进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一、轮岗机制培养“一岗多能”人才

轮岗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的防范风险, 而且还有利力培养“一岗多能”的人才。采购、财务、市场、销售、人事、工程、广告、投资管理等领域负责政策制定与监控、资源分配与控制、管理审计与监督等管理权限与职责的岗位都属于敏感性岗位, 为了防范风险, 原则上需要定期组织轮岗。

轮岗时要特别注意:周期要长短适宜, 一般以3至6年为宜;轮换岗位要明确, 做好交接记录;转岗培训要到位, 新老交替要衔接。

二、岗位资格认证让人才持证上岗

目前社会上各类从业资格培训认证越来越多, 证书的取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员工已受到相应的专业培训并顺利结业。很多集团企业也率先开展岗位资格认证, 程序更加规范, 培训内容更加系统, 考试更加严格, 经过认证后员工方可上岗。

岗位资格认证要特别注意:培训内容要全面实用, 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考试以客观题为主, 需要强大的题库做支撑。

三、储备人才培养让人才流动起来

储备人才培养可以让企业形成人才闭环, 是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来进行。

1. 完善制度流程, 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

成功的企业共同点之一是拥有规范的制度流程, 因此人才培养的制度和流程也需要固化。某学校老师流失率很高, 经过原因分析我们发现离职原因80%是老师没有提升的机会, 因此很多优秀的老师选择了离开。人才梯队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尤为重要, 好比一个梯子, 一侧是管理通道, 另一侧是业务通道, 中间横向的隔段就是两大通道的交叉转换点。两类不同人群可以在擅长的领域内进行挖掘和提升。

2. 实施人才盘点, 优化核心岗位人才库

企业的需求是动态的, 我们要随着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不仅要切好脉, 还要对症下药。人才盘点的工具有很多种, 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是“九宫格”。企业可以通过业绩、绩效、潜能等维度依照企业需要将所需人才“对号入座”。根据人才所处的位置纳入核心岗位人才库, 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员工的潜能, 它的能量发挥可能是巨大的。

3. 组织培训见习, 提升储备人才符合度

员工培养是个长期工程, 除了组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共性培训外, “师带徒”是个不错的选择。人力资源部门要明确员工的见习岗位, 提供见习的机会, 让员工有意识的学习见习岗位的专业知识, 并在实践中摸索和体会需具备的技能, 这样可以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如果没有见习机会的话, 也可以创造机会, 例如:每周一天在岗位上见习, 让储备人员由易至难逐渐处理部分工作。

4. 评估人才技能, 推行人才的动态管理

员工的发展是动态的, 技能提升速度也是动态的, 因此企业要好建立人才的动态管理台帐, 定期更新和维护。很多企业表示, 培养效果的评估无从下手。的确评估结果是否公正、公正, 反应员工的真实技能水平有些难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综合评估:一方面, 储备人才参加系统培训班的结业成绩, 可以反应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 培养人对储备人才的全方位综合评估, 可以反应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提供晋升机会, 做到培养聘用不脱节

当出现岗位空缺时, 企业需要优先考虑人才库中的已准备就绪的储备人才;当已准备就绪的人才长时间没有晋升机会, 企业可以提供轮岗或增加职能等方法给予储备人才新的挑战, 这样既可以鼓励聘用的人才, 更能激发其他储备人才努力自我提升。

人才梯队建设最佳实践 第4篇

这些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规模大,业务持续发展,人才是驱动绩效的利器。他们均在梯队建设方面不遗余力,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精力和财力。

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他们有哪些共性的实践做法呢?

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参与

在这个方面,GE的原CEO韦尔奇是典范。韦尔奇曾说“领导人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他花费至少一半的个人时间用于培养领导人。韦尔奇任CEO后,每月都要到GE的领导力发展中心两次,与GE最优秀人才面对面地交流,给他们上课。国内公司的高层领导,同样对核心人才的队伍建设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如华润公司举办“60班”,是一个高级领导人才发展项目,历时18个月,由董事长宋林亲任班主任。

以行动学习法为例,如果没有高层的发起和参与,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各个层级培养梯队人才

梯队人才建设只有从底层开始,并在各个层级开展卓有成效的务实工作,才能确保业务需求的全面和持续满足。如2010年IBM出台的第三个领导力框架,是针对全球40万名基层员工,即IBMers,而不仅仅面向管理层。

人才是从基层开始成长的,只有经过多岗位、多层级的锻炼,才可能进入高层团队。基层这个底盘越坚实,中高层就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那些以选拔内部人才为主的企业来说,从基层抓梯队建设就更为必要。而且,切记不能出现5年左右的时间都不进新人的现象,否则就会出现人才断层,靠拔苗助长的方式使用人才是有风险的。

对这些大企业而言,校园招聘是补充生力军的主渠道,从中产生未来的领导者。因此,他们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质量把关。

企业不可能在各个层级、各类岗位的梯队建设上平均用力,他们多将主要资源集中在关键的战略性岗位的梯队建设上。即便是在这些岗位上,也会从关键岗位的下几个层级着手进行人才规划、盘点和培养工作。如联想集团2006年开始的高管后备梯队建设工作,确定了两类战略性关键岗位:一类是职能类领导岗位,把直接向CEO 汇报和隔级向CEO 汇报的岗位定义为关键岗位;另一类是经营类领导岗位,包括从CEO 岗位向下看三个层级。

以人才规划和能力模型作为基础

人才规划是梯队建设工作的指引,而人才规划是以战略发展规划和现有人才盘点为依据的。人才规划其实是基于预测做出的,特别是对于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花旗是银行业中首先重视招聘市场营销人员的大银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总裁John Reed就认为,未来银行零售业的成功必须借助于一种全新手段,这种手段将以在消费者市场中合理地运用市场营销为基本方针,之后,花旗银行开始在从事消费者市场营销业务的公司中招募人才。90年代后,行业由买方市场迅速过渡到卖方市场,银行业务人员需要迅速由坐商转变为行商,花旗银行由于储备了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就能迅速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业务模式也迅速完成了转变,在其他银行业务停滞不前时,花旗逆市而行,反而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能力模型是一个指引,为人才指明了统一的行动方向,而模型是以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作为基础的。如IBM最新的三个价值观是: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同时,配合IBM一个战略重点即“智慧地球”,2010年IBMers新的领导力模型包含了9个元素:持续转型、拥抱挑战、做客户的成功伙伴、全球协作、帮助同事取得成功、建立互信、注重沟通实效、以理服人、以系统化观念指导行动。需要强调的是价值观的重要性,这类似俗话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韦尔奇对于价值观不同但业绩不错的人才很头疼,但最终还是担心这类人才的破坏性,而以不使用为结局。华润最近的领导力模型也是为适应组织转型和战略服务的,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八个要素,如下表所示:

遵循70/20/10法则,实施人才加速成长项目

全球最佳实践证明,主动的、有系统的人才培养和自然成长、靠天吃饭式的人才成长模式相比,其成效存在天壤之别。在人才成长方面,这些企业也都遵循了70/20/10法则,如下表所示:

如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在谈及提升个人能力的方法时说:“对于IBM的高阶主管,我们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第一,课堂学习,比重一般为10%。第二,向他人学习,大约占20%,比如导师制、见习制、为高级管理人员担任行政助理等方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是在工作中学习。”

其中,在工作中学习不是靠自然发生,而是依靠一套制度作为保障,如职业发展通道制度、交流轮岗制度等。特别要提的是职业发展通道制度,它是人才成长的根本制度。当组织明确了职业发展通道后,人才就会对照各个职位序列的标准自觉学习和成长,即“不用扬鞭自奋蹄”。

多使用“人才九宫格”进行人才盘点

在梯队建设中,对人才进行盘点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许多企业都使用九宫格或类似的模式进行人才盘点,如下表所示:

人才九宫格按照业绩和潜能高低,将人才分为九个类别,放入对应的格子中。对不同格子中的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如1格人才应尽快提拔使用,9格人才应考虑转岗使用。人才九宫格体现了人才管理的分类原则。

花旗银行也使用人才九宫格工具进行人才管理。其中,花旗对潜能高中低的定义很有特色。人才有三种潜能,从高到低分别为转变的潜能、成长的潜能和熟练的潜能。转变的潜能,即具有提升到高一层级岗位上工作的能力和意愿。成长的潜能,即具有调动到同一层级更具复杂性的岗位上工作的能力和意愿。熟练的潜能,即能够符合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能够不断深化经验和专业知识,在这个岗位上做下去。

有配套机制和文化理念宣贯作为支撑

人才梯队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配套机制和文化环境的支撑。在配套机制中,鼓励各级管理者培养人的制度非常重要。如华润集团《人力资源政策指引》第四部分“人才发展”中明确规定:

人才后备计划是培养组织发展能力的重要工作,是推动组织长期进步的系统保障。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后备人才,是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责任。

为了推动各级管理者培养人才,花旗银行制订了一种特别监督手段:把高级经理们所主管的部门能够为董事会输送人才的数量作为衡量其经营业绩的一个依据,即除了基本的经营业务指标外,花旗把如何对待下属作为考评经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标准。

仅有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投资于人的理念进行宣贯,确保各级管理者从内心认同人才梯队建设的战略价值。

人才梯队建设计划 第5篇

2013年-2015年人才梯队建设规划

人才是现代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对于一个医院是否能够很好的发展下去,人才的储备变的越来越重要。为了我院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医疗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目的为建立和完善医院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有效的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合理的挖掘,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医院的人才梯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二、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梯队建设原则。

三、梯队建设目标

1、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凝聚力。

2、加快医疗科技创新和促进医疗水平有效提高。

3、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工作。

4、通过梯队建设使我院人才构成形成阶梯式模式,即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又有年富力强的骨干,也有潜力无限的年青医生。

四、人才梯队建设机构及主要职能

1、机构

医院成立人才梯队建设发展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指导人才梯队建设。委员会由曹诚院长任主任,黄君儒副院长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进行日常工作由医务科科长肖志敏任主任。

威远同心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发展管理委员会

主任:曹诚

副主任:黄君儒

成员:肖志敏蒋雪艳杨泽霞曹钢

2、职能

(1)负责医院人才梯队建设的指导工作,确定培养计划、甄选标准和程序。

(2)办公室主要负责具体人才梯队建设的工作,初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甄选标准和程序。

五、适用范围

全院

六、梯队构成共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临床、医技各科室的学科带头人;第二梯队为临床、医技各科室技术骨干;第三梯队为有潜力的年青医生。

七、梯队人员来源

1、本院选拔

根据三个梯队人才具体要求,在院内技术人才中进行选拔。

2、院外引进

面向全社会根据一、二梯队要求,拓宽人才引进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

八、政策、资金支持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制度健全

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加大经费投入

九、梯队人员确定程序及审核办法

1、确定程序

(1)院内:第一梯队人员要求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有较大影响力、高级职称的高级技术人才,年龄55周岁以下; 第二梯队人员要求45周岁以下、中级以上职称、掌握较先进技术; 第三梯队人员要求基础知识扎实、技术熟练、有发展潜力的年青技术人员。

(2)院外: 第一梯队人员要求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有较大影响力、能够为医院带来较大经济及社会效益、正高职称的高级技术人才;第二梯队人员要求 42 周岁以下、掌握较先进技术、能够为医院带来较大经济及社会效益、副高以上职称技术人员; 第三梯队人员要求医技方面大学本科(包括本科)以上全日制学校学历,临床方面人员要求硕士(包括硕士)以上学历。审核办法

(1)查看各证书、发表的论文。

(2)调查患者满意度及医疗文献。

(3)群众民主测评

十、梯队人员培训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院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和需求出发,建立各具特色的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对住院医师强化规范化培训管理,加强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两年一度)的执行力度;对中、高级医务人员实施医学继续教育,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重在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坚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制度;抓好在职人员培训,三基训练,定期组织理论技能考核。

十一、奖励机制

鼓励医疗科技的创新和提高,促进医疗水平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要抓好基础医学的学习,还要掌握医学的发展动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瞄准二级医院重点专科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标准为目标,努力开展引进新技术新疗法。通过奖励机制进一步挖掘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人才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建立起公平、合理,符合卫生事业单位特点的激励机制,效益分配向一线倾斜力度加大。为引进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便利,免除其后顾之忧。

开展各类优秀人才评选和表彰活动,对优秀人才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努力营造成才光荣、创新有功的良好氛围。

十二、梯队资质审核办法

1、梯队人员资质采取一年一审核的办法

2、审核内容包括;一年内工作业绩、发表论文情况、医疗风险防范能力、患者满意度、群众民主测评结果。医院根据情况适当制定

细则。

人才梯队实施计划 第6篇

建设计划的通知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提升我院实际竞争能力,现制定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在医疗实践中加快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一)人才无断层

当医院内的某个职位由于人员的变动、长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原因出现空缺时,保证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这个位置。

(二)顺利交接保证目前的人选确实胜过他的前任,而且交接得越快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培训方式

(一)根据和培养对象签定的“协议书”和个人培训计划,采取以在岗位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培训、跟师学习、参加学术交流、进修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人才的培养。根据全院卫生事 1

业发展的需要,医院的卫生医疗服务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三)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在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措施为:

1、合理安排各层次人员比例,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2、积极统筹调动卫生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3、方向明确,形式多样针对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学历、推广适宜技术、讲授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积极开展卫生专科人才培养。培养同时应重视师承,分层开展。

三、以人为本,坚持“三个并重”

(一)培养和使用并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发挥其价值和潜力。人才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我院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将人才的培养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充分注重挖掘人才潜力,积极探索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极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1、不拘一格用人才。

(1)为现有技术骨干提供必要的临床工作条件,为其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

(2)通过延聘、返聘等方式,充分发挥院内老医师的作用。

2、积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我院从政策、财力和时间上对现有人才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充分发挥院内有临床经验医师的传、帮、带作用。

(2)积极鼓励科室内的小讲课。各科室每月都要组织1-2次科内小讲课,或坚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临床经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3)聘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

3、根据需要,医院每年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深造。医院要求每位外出人员学习回来后要向全院讲授所学的内容、体会及外院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医院也会对外出人员开展新技术情况进行评估。

4、对新职工实行业务培训。

(二)积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多形式,多渠道广纳贤才。主动到各医学院校或面向社会招纳贤才。想方设法为优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事业留人,以感情和适当的待遇留人。

(三)激励与考核并重把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重点。临床医师、医技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德、能、勤、绩四方面对医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院内公布,进入医务人员个人档案,并直接奖金挂钩。

四、保障人才队伍稳步发展

重视、关心优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和困难,改善工作条件,为其创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人才梯队继任者计划 第7篇

能力一定会提高

在工作中,在想要成就某项新的事情时,首先必须相信自己的可能性。凭现有的能力,我们常常会很简单地下结论说:“这事太难了,做不了。”抱这种态度,新的或困难的工作就无法完成。

我们的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力一定会提高。为此,相信人的能力具备无限的可能性,不断努力,不断琢磨创新,能力就会提高,就能完成开始认为无法胜任的新的工作或困难的工作。相信人的无限的可能性,拿出勇气去挑战,这种人生态度非常重要。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在确定新目标时,要敢于将这个目标设定在自己的能力之上。现在被认为无法实现的高目标,在将来的某一时点定能实现。据此设定目标。同时,为了在设定的时点达成目标,必须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现有的能力,使之适应实现高目标的要求。

仅凭现有的能力,谁都能断言能做或不能做。但是,不提高现有的能力,就不可能完成新的工作、实现更高的目标。

虽然现在做不到,但到时无论如何也要做到,只有这种态度才能达成高目标。

工作时要“有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有意识地将意识注入”,“将意识高度集中于某一事物”。与此相对应,听到背后的声响,条件反射式地回头,这样运用意识的方式称为“无意注意”。一般人大体上都是“无意注意”,漫不经心地生活。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度过一个不平凡的人生,那么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环境下,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那是什么啊?”自觉地将意识朝向这一事物,在这里将意识聚焦,这一条很重要。开始时做到这一点也许很困难。但只要从平时起,不断地思考“为什么”、“是什么”,“有意注意”就会变成习惯。

如果能这样,那么在任何状况下,全神贯注于某一现象,这种基本能力就能够被我们掌握,因而不管发生什么问题,都能立即抓住其核心,很快地予以解决。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养成对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认真注意的习惯。

战胜自我

人最伟大的能力,就是战胜自我的能力。只要战胜自己,就能克服其他的壁障,取得卓越的成果。

战胜自己,需要强大的意志。在评价人的能力的时候,应该把意志的强弱考虑进去。意志软弱,回避与自身作斗争,一味选择安逸,这种人的能力归于低劣。

加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 第8篇

人才梯队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它的发展蕴含着层次不断递进的规律,是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基础之上的现实化状态。整个实现过程是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推动人才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低层次往高层次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人才梯队建设是指医院对不同水平和层级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遴选,集中培养,提升专业水平以满足医院未来发展需求的过程。

一、当前医院人才梯队建设的不足之处

1.投入不足,引进人才的环境欠佳

人才梯队建设不是一项短期工作,需要做好“十年磨一剑”的准备。该项工程,短期内很难快速呈现效益、打出政绩。一些医院在具体的梯队建设工作中,关注的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有效运行机制。本质上来看,医疗卫生事业带有广泛的公益性质,政府本应该定期划拨专款来引进适合医院需求的高精尖人才。但是,政府每年只是下拨有限比例的款项来提升有编制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根本不具备引进人才的机制,所以大批量优秀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在经历自己和医院之间的双向选择过程中,编制、工资水平、福利多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优秀人才的引进。

2.人才的使用机制不健全、激励考核制度需改善

受利益和多方面综合环境的驱使,人才的流动性变动频繁。很多专业技术受到医院本身的级别和硬件设施的限制,濒临荒废;医院在用人、考核人的时候不具备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有时甚至出现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的现象。院内很多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高级职务人员,充分具备到外面去竞争的素质。为了更好的福利待遇或者理想前景,他们中具有闯劲的人才就会产生“出去闯一闯,获得高福利、高收入”的想法。医院无法彻底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无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造成了现有高级人才流失。

二、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对策

1.提升人才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细则,有步骤有计划的培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积极培养后备力量。通过对人才的分层培养,解决断层问题。采取“内培外训”的方式:一方面,选派优秀人员参加医科大学专业指导和培训学习;另一方面,以远程继续教育为依托,组织内部人员轮训,充分利用院内专家的指导作用。同时,要求各科室定期举行业务学习。诸如举行疑难病例讨论、技术交流等形式的学习讨论,增强业务基础。此外,实施规范化的住院医师轮转培养机制。设定一个培训时间段,分成不同的阶段,培养住院医师遵循专科医师、初级专科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的上升通道。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人才库

人才的引进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强化对临床特殊人才的引进。通过和人事、编办等多方部门的协调研究,规范和编制、待遇相关的政策,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技术专业骨干,快速充实到临床工作中。逐年大力引进大专以上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医院工作,给予实惠的政策确保毕业生留下来深入工作等;此外,积极建立人才库储备人才,以医院内实际人才拥有情况以及急需人才的数据统计为基础,完善人才库,制定详尽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使人才梯队建设养成长效机制、更科学、更规范。

3.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创造“留心留人”氛围

优化人才使用机制,提升人才的整体使用效能。尝试引进竞争上岗和合同聘用机制,杜绝论资排辈,严格执行评聘分离。创造留心留人的氛围,关键在于激励和考核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把医德、业务能力和业绩列为考核的重中之重。资助和激励医务人员申报课题,并且组织院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对通过评审的予以奖励,推动新业务的探索;拨付专款对职工发表的各类研究论文,给予一定比例上费用的报销。如:省级刊物发表文章报销90%,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报销100%。同时,为优秀人才提供合适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诸如提供住房或住房补贴给高层次的人员,拨付科研项目的启动费、给予相应职务晋升等等。

三、结语

人才梯队建设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长期性的工程,必须辅之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确保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医学科研人才在良性循环中拔得头筹。同时,需要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调动全员积极性,才有可能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出声色、做出成效,最终使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走上科学、健康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计划 第9篇

梯队建设计划

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医院发展的兴衰成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卫生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特需人才。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提升我院实际竞争能力,现制定出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在医疗实践中加快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骨干。

二、人才梯队建设的目的(一)、人才无断层

当医院内的某个职位由于人员的变动、长假、退休或辞职等种种原因出现空缺时,保证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这个位置。

(二)、顺利交接保证目前的人选确实胜过他的前任,而且交接得越快越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培训方式

(一)、根据和培养对象签定的“协议书”和个人培训计划,采取以在岗位自学为主,结合集中培训、跟师学习、参

加学术交流、进修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

(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的系统工程。根据全院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医院的卫生医疗服务人员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三)、为实现这一目标,我院在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具体措施为:

1、合理安排各层次人员比例,按照区卫生局的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2、由我院主持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规划的实施,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3、积极统筹调动卫生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优势互补,统筹兼顾。

4、方向明确,形式多样针对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学历、推广适宜技术、讲授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积极开展卫生专科人才培养。培养同时应重视师承,分层开展。

三、以人为本,坚持“三个并重”

(一)、培养和使用并重。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发挥其价值和潜力。人才也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我院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将人才的培养摆上同等重要位置,充分注重挖掘人才潜

力,积极探索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极力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1、不拘一格用人才。

(1)、为现有技术骨干提供必要的临床工作条件,为其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条件 ;

(2)、通过延聘、返聘等方式,充分发挥院内老医师的作用。

2、积极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继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我院从政策、财力和时间上对现有人才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充分发挥院内有临床经验医师的传、帮、带作用。

(2)、积极鼓励科室内的小讲课。各科室每月都要组织1-2次科内小讲课,或坚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临床经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

(3)、聘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

3、每年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根据需要,医院每年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和深造。医院要求每位外出人员学习回来后要向全院讲授所学的内容、体会及外院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医院也会对外出人员开展新技术情况进行评估。

4、对新职工实行对其进行业务培训。

(二)积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多形式,多渠道广纳贤才。主动到各医学院校或面向社会招纳贤才。想方设法为优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事业留人,以感情和适当的待遇留人。

(三)激励与考核并重把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重点。临床医师、医技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德、能、勤、绩四方面对医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院内公布,进入医务人员个人档案,并直接奖金挂钩。

四、保障人才队伍稳步发展

上一篇:测绘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一年级美术玩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