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赏析-李商隐

2024-09-22

《落花》赏析-李商隐(精选15篇)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1篇

落花,落花李商隐,落花的意思,落花赏析 -诗词大全

落花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言律诗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释】 ①参差:高低不齐。

②斜晖:夕阳的光辉。

③归:春光过尽。

④春尽:春晚。【译文】高楼上客人竞相离去,小园里的.落花随风乱飞。参差不齐连着曲折的小路,落花飘得很远送走了落日余辉。心肠已断不忍心打扫,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又要回去。芳心随着春天散尽,所得到的只是落泪沾湿衣裳。【赏析】这首咏物诗作于会昌六年(八四六年)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已构怨于牛党的令狐,境况很不如意。自然景物的变化极易触发他的忧思羁愁,于是便借园中落花隐约曲折地吐露自己的心曲。诗人眼望落花,想着自已的身世。抒发了自已受挫伤怀的心情。为落花悲伤,也是为自已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悲伤。全诗写景咏物,自然凄惋,情景交融,真切感人。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2篇

参差①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②向春尽,所得是沾衣③。

【诗人简介】

李商隐:(约813 - 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荥阳(今属河南)。少习骈文,游于幕府,又学道于济源玉阳山。开成年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宣宗朝先后入桂州、徐州、梓州幕府。复任盐铁推官。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晚年闲居郑州,病逝。其诗多抨击时政,不满藩镇割据宦官擅权。以律绝见长,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为晚唐杰出诗人。

【注释】

①参差:指花影的迷离,承上句乱飞意。

②芳心:指花,也指自己看花的心意。

③沾衣:指流泪。

【简析】

李商隐七绝《为有》赏析 第3篇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这首七言绝句用开头两个字作为题目,题目与诗的内容无关,这样的诗其实也是一种无题诗。李商隐一生创作了许多这样的诗歌,比如《锦瑟》,开头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七律《一片》开头一句一片非烟隔九枝”,七绝《日日》开头一句是“日日“春光斗日光”,七绝《瑶池》开头一句是“瑶池阿母倚窗开”,再如《昨日》一诗开头一句是“昨日紫姑神去也”,《二月》一诗开头是“二月二日江上行”,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

这首七绝《为有》的头两句,写一位闺中少妇害怕春宵来临的现象。在“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中,“为”,因为的意思。“云屏”,指用云母石做的屏风,是一种华贵的装饰品,这里指闺房陈设的富丽。“无限娇”指屏风后面的佳人,也就是那位娇美无比的少妇。“凤城”,即丹凤城,借指京师。这里有一个典故,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有一次在城中吹箫,引来一只凤凰落在城墙上,从此以后,言京师常以凤城相称。“怕春宵”是指害怕春宵夜短。“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这两句大意是说:在华贵的云母屏风的障掩映衬之下,那位少妇显得格外姣美。京城的寒冬已经过尽,但她却害怕起短促的春宵来了。本来人们经受了一冬严寒的侵袭,好不容易熬到冬去春来、风暖花开,高兴还来不及,而这位少妇,为什么倒害怕起春宵来了呢?“凤城寒尽怕春宵”,作者在这里着一“怕”字,让读者感到蹊跷。是啊,对一个闺中少妇来说,当春风送暖、气候宜人之时,正好是她同丈夫两情缱绻缠绵之际,然而她竟凭空产生了一种怕的心理,怎么不使人疑窦顿生呢?从而造成一种悬念,促使读者急切阅读下文,以便尽快弄个明白。

诗的三、四两句,作者直接说出了少妇“怕春宵”的原因:“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无端”就是不料、没想到。“金龟”,指朝服上用金线所绣的龟形图案。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授元年,改内外所佩鱼,并作龟,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金龟婿”就是说丈夫是三品大官,古代妇女也称丈夫为婿。“香衾”,就是香暖的被子。原来,这位少妇是嫁了一个身穿金龟服饰的三品大官,每天天刚亮,丈夫就要辜负温暖的被窝而去早朝,只留下她一个冷冷清清的独守空闺,这滋味太令她难受了,难怪她要“怕春宵”了。

这首诗以一“因”一“果”把四句诗紧紧地粘连在一起,而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倒叙手法,又增加了诗意的表达效果。

七绝《为有》这首诗虽然很短,但写得一波三折,扑朔迷离,曲尽其妙,意境幽深。诗的首句“为有云屏无限娇”所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华丽的精美的房屋和艳丽迷人的佳人,按照一般的常理,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位佳人一定会在春光明媚、春景宜人、春风和煦的季节里,好好地享受大自然所赐予人们的一切恩惠。她也许会走出闺门去游玩,也许会去赏花、荡秋千,也许会去放风筝……总之,她是应该像常人一样感谢春天才符合情理。然而,诗在这里却来了个大转弯,“凤城寒尽怕春宵”,对于严寒冬天的过去,温暖春天的到来,她却害怕起来了。接下来的第三句,诗人再来一次大的转折,“无端嫁得金龟婿”一句,咋看起来,又让人一时想不通和无法接受。作为妻子,谁不愿意自己的丈夫有显赫的地位呢?在封建社会里,祈盼丈夫高官厚禄是大多数妇女梦寐以求的夙愿,诗中的女主人公自然也不例外。她的这位“金龟婿”,也许不仅是一个三品以上的大官,有着显赫的地位,甚至是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才子也说不定。他们一个佳人,一个才子,不是一对非常难得的伉俪吗?然而,这“无端”二字,又令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诗人在这里又给我们设置了一道雾障。诗写到这里,给人仿佛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直到我们接着读了下面的“辜负香衾事早朝”这最后一句,才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笼罩在脑海里的层层迷雾才烟消云散。

在这首《为有》诗里,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极力渲染和描绘闺房的富丽堂皇和女主人的娇媚美艳,然而,笔锋一转,巧妙地设置出一个个不符合人情事理的、使人难以置信的疑团,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了浓雾弥漫的深山幽谷之中。就在读者感到迷茫和不解的时候,作者才让读者走出迷阵。这样写来,整首诗便显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从而达到了“文如看山不喜平”的艺术效果。

李商隐的这首七绝《为有》,看起来是咏闺房怨情的作品,与盛唐诗人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用意相近。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不像,他在表面写闺怨的幌子下,似乎另有所指。李商隐的诗歌,一向是含蓄朦胧、秾丽细密、意蕴深邃,让人费解的,真可谓达到了“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程度。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更令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首绝句《为有》也是这样,它所具有的悠远而深刻的意蕴,也很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和细细品味。若仅仅理解为少妇贪欢而舍不得丈夫离开被窝,因此而怨恨早朝,并由怨恨早朝而怨恨丈夫官位之高和爵位之显,就未免失之于表象和肤浅,也辜负了诗人的良苦用心。因为如果那样理解,那无限娇美的佳人也就显得表里不一了,必然破坏了她的那种美丽形象,因为她总还不至于糊涂到连儿女私情和社稷大事孰轻孰重都分不清的程度吧?所以“辜负香衾事早朝”一定还另有缘由,也就是说这首《为有》诗一定还另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李商隐《锦瑟》赏析 第4篇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在唐诗中,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的诗人,因为其诗的社会意义,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但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北宋初年,以杨億、刘筠等人为首的一群诗人,掀起了一个学习李商隐诗的高潮。他们刊行了一部唱和诗集,名为《西昆酬唱集》,后世就把李商隐风格的诗称为“西昆体”。自从欧阳修、石介、梅尧臣等提倡魏、晋风格的古诗,黄庭坚创立了江西诗派以后,西昆体就不时行了。但是,王安石还说:要学杜甫,应当从李商隐入门。

为了要运用绮丽的字面来结构对偶的律诗句法,有许多思想、情绪,甚至事实,不使用本色词语来表达,于是不得不借助于运用典故。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一般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只要注明典故,诗意也就明白了。但是,李商隐在诗中运用典故,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

南朝宫体诗,使用绮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欢爱的宫廷生活,这些诗的思想内容,不会越出文字意境之外。因此,宫体诗的创作方法,绝大多数都是“赋”。李商隐有许多诗,也是组织了许多绮丽的辞藻,但在文字表面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远的意义。这样,李商隐的艳体诗,或说情诗,仅是他的某一种严肃思想的喻体,我们说他是用“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写这一类诗的。

《锦瑟》实际上是李义山一生遭遇踪迹的概括。宋刊义山诗集把它置于卷首决不是偶然的。首联以“锦瑟”兴起,是虚写。“思华年”三字统摄全篇,是本诗基本主题思想的概括,中四句是纯系自伤生平之辞。“庄生”句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方面是实写,即追忆青年时代仙游生活。“庄生”是诗人自谓,“迷蝴蝶”喻入道仙游;另一方面又是虚写,是说自己青年时代有过许多绮丽美好的理想,后来在冷酷的现实生活中逐一幻灭,化为泡影,晚年回忆起来真是既辛酸,又甜蜜。“望帝”句谓我满腹忧愤,惟有假诗篇以曲传。“春心”寓迟暮之感。“沧海”句取沧海遗珠之意。意思是说:沧海的遗珠长对明月而垂泪。“蓝田”句意思与上句相近,是说蓝田的美玉,每临暖日而生烟。总的说来,这两句义山自慨不遇。珠、玉,诗人自喻美才;泪、烟,抒写沉沦不遇之痛。尾联运用递进句式,今昔对照,突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寂寞。诗用反问句式更有力地肯定正面意思:凡此种种遭际,何待今天回忆,就在当时也够令人惆怅伤感的啊!又诗题曰《锦瑟》,取首二字为题,犹《无题》也。

作者每讲一个词语,都引李商隐其他诗中同一个词语为证。例如庄周梦蝶的典故,李商隐用过好几次,作者都引用来作为旁证,以证明这是写“游仙生活”。看到句中有“沧海”和“珠”字,就说这是“沧海遗珠”之意。从来讲唐诗的,何止数百家,尽有讲得很深奥屈曲的,但没有见过如此穿凿附会的讲法。李商隐原诗虽然不能逐句实讲,但体会其涵义,悼亡之说还是近情。自伤生平的讲法,或者可以聊备一说,但如果用《评传》作者这样的曲解,恐怕无论如何也讲不清这是一首自伤生平的诗。

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尽管注明了诗中所用典故,还是不很容易了解其主题思想。冯浩在几十年的研究及笺注工作以后,写下了两段结论。其一云:“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鼓吹》合诸无题诗而计数编之,全失本来意味,可尤噱也。”

其二云:“说诗最忌穿凿。然独不曰‘以意逆志’乎?今以知人论世之法求之,言外隐衷,大堪领悟,似凿而非凿也。如《无题》诸什,余深病前人动指令孤,初稿尽为翻驳,及审定行年,细探心曲,乃知屡启陈情之时,无非借艳情以寄慨。盖义山初心,依恃惟在彭阳,其后郎君久持政柄,舍此旧好,更何求援?所谓‘何处哀筝求急管’者,已揭其专壹之苦衷矣。今一一注解,反浮于前人之所指,固非敢稍为附会也。若云遁体一无谬戾,则何敢自信。”

冯浩最初不赞成以前许多注释家的观点,他在初刻笺注本中,对前人以为有寄托的好些无题诗,一概批驳,断定它们都是描写爱情的艳诗。但后来对李商隐的生平遭遇,经过深入研究,发觉李商隐并不是一个风流浪子,他的那些艳诗,在很大的程度上,可能是有隐喻的。于是他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索这些无题诗的微意。结果是,在他的重定本《笺注》中,他认为是有寄托的无题诗,反而更多于前人研究的结果。

但是李商隐肯定也有一小部分无题诗,还是赋艳情之作。在这种夹杂不分的情况之下,冯浩认为必须有所区别,而《唐诗鼓吹》把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集中在一起,使读者不能区别鉴赏每一首诗的意味,这是他认为可笑的。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5篇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和张秀才落花有感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的意思,和张秀才落花有感赏析 -诗词大全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晴暖感余芳,红苞杂绛房。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

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6篇

落花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朱朱白白不禁吹,老未忘情作许悲!瑞锦已残犹有梦,明霞初散可无诗?人应偷样传图本,天亦收香付蜜脾。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7篇

落花

作者:朱淑贞  朝代:宋  体裁:七绝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李商隐七绝《为有》赏析 第8篇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这首七言绝句用开头两个字作为题目,题目与诗的内容无关,这样的诗其实也是一种无题诗。李商隐一生创作了许多这样的诗歌,比如《锦瑟》,开头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七律《一片》开头一句“一片非烟隔九枝”,七绝《日日》开头一句是“日日春光斗日光”,七绝《瑶池》开头一句是“瑶池阿母倚窗开”,再如《昨日》一诗开头一句是“昨日紫姑神去也”,《二月》一诗开头是“二月二日江上行”,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

这首七绝《为有》的头两句,写一位闺中少妇害怕春宵来临的现象。在“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中,“为”,因为的意思。“云屏”,指用云母石做的屏风,是一种华贵的装饰品,这里指闺房陈设的富丽。“无限娇”指屏风后面的佳人,也就是那位娇美无比的少妇。“凤城”,即丹凤城,借指京师。这里有一个典故,传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有一次在城中吹箫,引来一只凤凰落在城墙上,从此以后,言京师常以凤城相称。“怕春宵”是指害怕春宵夜短。“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这两句大意是说:在华贵的云母屏风的障掩映衬之下,那位少妇显得格外姣美。京城的寒冬已经过尽,但她却害怕起短促的春宵来了。本来人们经受了一冬严寒的侵袭,好不容易熬到冬去春来、风暖花开,高兴还来不及,而这位少妇,为什么倒害怕起春宵来了呢?“凤城寒尽怕春宵”, 作者在这里着一“怕”字,让读者感到蹊跷。是啊,对一个闺中少妇来说,当春风送暖、气候宜人之时,正好是她同丈夫两情缱绻缠绵之际,然而她竟凭空产生了一种怕的心理,怎么不使人疑窦顿生呢?从而造成一种悬念,促使读者急切阅读下文,以便尽快弄個明白。

诗的三、四两句,作者直接说出了少妇“怕春宵”的原因:“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无端”就是不料、没想到。“金龟”,指朝服上用金线所绣的龟形图案。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天授元年,改内外所佩鱼,并作龟,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金龟婿”就是说丈夫是三品大官,古代妇女也称丈夫为婿。“香衾”,就是香暖的被子。原来,这位少妇是嫁了一个身穿金龟服饰的三品大官,每天天刚亮,丈夫就要辜负温暖的被窝而去早朝,只留下她一个冷冷清清的独守空闺,这滋味太令她难受了,难怪她要“怕春宵”了。

这首诗以一“因”一“果”把四句诗紧紧地粘连在一起,而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的倒叙手法,又增加了诗意的表达效果。

七绝《为有》这首诗虽然很短,但写得一波三折,扑朔迷离,曲尽其妙,意境幽深。诗的首句“为有云屏无限娇”所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华丽的精美的房屋和艳丽迷人的佳人,按照一般的常理,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位佳人一定会在春光明媚、春景宜人、春风和煦的季节里,好好地享受大自然所赐予人们的一切恩惠。她也许会走出闺门去游玩,也许会去赏花、荡秋千,也许会去放风筝……总之,她是应该像常人一样感谢春天才符合情理。然而,诗在这里却来了个大转弯,“凤城寒尽怕春宵”,对于严寒冬天的过去,温暖春天的到来,她却害怕起来了。接下来的第三句,诗人再来一次大的转折,“无端嫁得金龟婿”一句,咋看起来,又让人一时想不通和无法接受。作为妻子,谁不愿意自己的丈夫有显赫的地位呢?在封建社会里,祈盼丈夫高官厚禄是大多数妇女梦寐以求的夙愿,诗中的女主人公自然也不例外。她的这位“金龟婿”,也许不仅是一个三品以上的大官,有着显赫的地位,甚至是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才子也说不定。他们一个佳人,一个才子,不是一对非常难得的伉俪吗?然而,这“无端”二字,又令我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诗人在这里又给我们设置了一道雾障。诗写到这里,给人仿佛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直到我们接着读了下面的“辜负香衾事早朝”这最后一句,才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笼罩在脑海里的层层迷雾才烟消云散。

在这首《为有》诗里,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极力渲染和描绘闺房的富丽堂皇和女主人的娇媚美艳,然而,笔锋一转,巧妙地设置出一个个不符合人情事理的、使人难以置信的疑团,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了浓雾弥漫的深山幽谷之中。就在读者感到迷茫和不解的时候,作者才让读者走出迷阵。这样写来,整首诗便显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从而达到了“文如看山不喜平”的艺术效果。

李商隐的这首七绝《为有》,看起来是咏闺房怨情的作品,与盛唐诗人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用意相近。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不像,他在表面写闺怨的幌子下,似乎另有所指。李商隐的诗歌,一向是含蓄朦胧、秾丽细密、意蕴深邃,让人费解的,真可谓达到了“晦涩和浓得化不开”的程度。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更令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首绝句《为有》也是这样,它所具有的悠远而深刻的意蕴,也很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和细细品味。若仅仅理解为少妇贪欢而舍不得丈夫离开被窝,因此而怨恨早朝,并由怨恨早朝而怨恨丈夫官位之高和爵位之显,就未免失之于表象和肤浅,也辜负了诗人的良苦用心。因为如果那样理解,那无限娇美的佳人也就显得表里不一了,必然破坏了她的那种美丽形象,因为她总还不至于糊涂到连儿女私情和社稷大事孰轻孰重都分不清的程度吧?所以“辜负香衾事早朝”一定还另有缘由,也就是说这首《为有》诗一定还另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9篇

落花

作者:严恽朝代:唐体裁:七绝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10篇

落花

作者:李中朝代:唐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

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11篇

落花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五古 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

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

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

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12篇

落花

作者:黄滔  朝代:唐  体裁:五古   落花辞高树,最是愁人处。

一一旋成泥,日暮有风雨。

不如沙上蓬,根断随长风。

飘然与道俱,无情任西东。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13篇

落花诗

作者:归庄朝代:清体裁:七律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

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14篇

惜落花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体裁:五律 夜来风雨急,无复旧花林。

枝上三分落,园中一寸深。

日斜啼鸟思,春尽老人心。

《落花》赏析-李商隐 第15篇

游城南十六首・落花

作者:韩愈朝代:唐 已分将身著地飞,那羞践踏损光晖。

上一篇:初中英语作文词组下一篇:数学教师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