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2014《经济法》作业答案

2024-06-25

北大2014《经济法》作业答案(精选6篇)

北大2014《经济法》作业答案 第1篇

2014北大《经济法》

名词解释

1、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市场监管法(第三章)

市场监管法是指调整在国家进行市场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经济法理念(第五章)

经济法理念是指人们关于经济法的宗旨及其实现途径的基本观念

4、股东(课件第三讲,学习指导第九章)

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

5、合伙企业(课件第六讲,学习指导第十章)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通过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6、有限责任公司(课件第七讲,学习指导第十章)

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主

要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7、合同(课件第九讲,学习指导第十一章)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8、撤销权(学习指导第十二章)

撤销权是指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行为,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是,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权利。

简答

9、论述我国建立和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的意义(课本第七章,学习指导第八章)

答:(1)是提高经济法制定的质量的需要(2)是保证经济法实施的需要(3)经济法责任独立性问题的考虑

10、简述公司的特征(课件第七讲,学习指导第十章)

答:(1)以营利为目的;(2)以股东投资为基础的社团法人;(3)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学习指导第十章)

答:(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营企业)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中国的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合资方式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简称合作企业)是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依照共同签订的合作经营合同,规定合作各方权利和义务的经济组织。(3)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合作企业不一定用货币计算股份,也不一定按股权比例分享收益,而是按照协议的投资方式和分配比例规定具体做法。

11、什么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什么是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课件第六讲,论述题:

12、论述研究经济法的方法(课本序言,学习指导第一章)

答:研究经济法需要采取下列多种方法:

1、社会调查方法:进行社会调查,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必然要求;

2、历史考察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经济法,必须运用历史考察的方法;

3、阶级分析方法:是指在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社会现象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其所具有的阶级属性的方法;

4、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方法:运用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方法进行经济法研究,有助于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尽可能低的经济与社会成本,取得尽可能高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实现经济法的立法、实施和经济法理论研究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最大化;

5、博弈分析方法:运用博弈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法,有助于经济法的立法者、实施者和研究者在经济法立法、实施和经济法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分别选择最优策略,取得最佳支付;

6、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新质和相应功能的有机整体;

7、比较研究方法: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法,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的经济法现象、历史上的还是现实的经济法现象,都应该认真研究,全面分析,区别对待;

8、语义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语词含义的分析,以明确概念所赋予语词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13、试论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课本第五章,学习指导第六章)答: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本”,含“根本”、“中心”之义。以人为本的“人”,不同的发展观具有不同的内容。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可以诠释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利益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中国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在我国,所谓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当然不是只考虑某些经济法主体的利益不考虑另一些经济法主体的利益,而应该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现各种经济法主体,包括城市与乡村的、涉内与涉外的、中央与地方的、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社会领域的、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符合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

14、试论述我国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课本第六章,学习指导第七章)

答: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法制定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其基本经验而言,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以我国《宪法》为依据,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落实科学发展观;

2、坚持走群众路线,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民主立法;

3、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4、正确处理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

5、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6、认真总结我国的经验,借鉴外国的经验。

北大2014《经济法》作业答案 第2篇

2、(第十五章)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

3、(第三章)(单利)是指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

4、(第五章)主要通过发行支票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来筹措资金,用于发放工商业贷款、消费者贷款和抵押贷款,购买政府债券,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指的是(商业银行)

5、(第六章)属于商业银行负债范畴的是(支票存款)。

6、(第六章)商业银行管理的一般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7、(第七章)(信用风险)是指贷款到期后,借款方不能归还贷款从而使得放款方承受损失的风险

8、(第七章)《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同银行加权风险资本的比率应达到(8%)

9、(第八章)筹资者、投资者、证券商属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

10、(第九章)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单一中央银行)。

10、(第十章)(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之一。

11、(第十一章)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12、(第十一章)在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同利率成(反方向)关系。

13、(第十四章)在古典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垂直)

14、(第十五章)(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15、(第二十一章)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1、(第二章)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时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货币总量。

2、(第六章)银行资本银行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之后的余额。

3、(第七章)流动性风险因银行无力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或正当的贷款申请而造成的风险。

4、(第十章)基础货币又被成为货币基础,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

5、(第十一章)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6、(第十四章)货币中性货币只会引起价格的同比例增减,而不能导致过敏收入的任何变化。

7、(第十五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

8、二十一章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9、第二十一章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影响速度及施加影响的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10、(第二十一章)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三大部分。

1、(第十一章)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货币需求。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称为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大类: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相应地,货币需求被分为三部分: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第一、交易性需求。它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它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第二、预防性需求。它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与收入呈正向关系。第三、投机性需求。它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的一部分货币。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化。

2、(第十章)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基础货币?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是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它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由于公开市场业务能够精确地使得基础货币发生一定数量的增减,从而达到中央银行的预期目的。所以,她成为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最重要的手段。第二、贴现贷款。它是指银行将它为客户办理贴现业务而收进的各种票据拿到中央银行再贴现,以获得暂时的资金融通。中央银行对银行的贴现贷款并不一定是以票据贴现的方式进行。贴现贷款的增加直接表现为获得贷款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贴现贷款的利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需求,从而影响贴现贷款量。

3、(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哪些影响?通货膨胀会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是因为他会引起相对价格的扭曲,从而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第一、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持有现金的成本上升。第二、在高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名义利率往往不能随通胀率的上升而进行调整,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将受打击。第三、在许多国家,价格并不是充分开放。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那些价格放开的行业价格上涨,利润丰厚,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而受政府价格管制严格的行业得不到发展。第四、在高通货膨胀的环境中,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断变化,企业和消费者将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第五、通货膨胀还会造成税负扭曲。因此,由于通胀造成了相对价格的混乱和扭曲,价格作为一种信号机制来反映资源相对稀缺程度、引导资源配置的功能受到削弱,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效率的损失。

4、(第二十一章)论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窗口和贴现率及公开市场操作。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制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和作用,二是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有:(1)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2)控制货币供应量;(3)对以直接控制银行进行结构调整。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有:(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的规定;(2)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及的资产种类的限制;(3)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4)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虽然从理论上,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强有力手段之一,但实际上从未被作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加以运用,其原因在于(1)法定存款准备金威力巨大,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2)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频繁调整势必扰乱存款机构的正常财

务计划和管理。第二、贴现贷款和贴现率。贴现率是一种官方利率,常常用来表达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具有短期性,贴现率的高低对整个市场利率水平具有引导作用。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规定何种票据具有贴现资格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贴现率不处于主要地位,属于辅助性政策工具。第三、公开市场操作。它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由于公开市场业务能够精确地使得基础货币发生一定数量的增减,从而达到中央银行的预期目的。所以,她成为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影响公开市场操作效果的因素也是存在,而且对准备金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这就对中央银行的准备金预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二十一章)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工具;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6、(第九章)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有哪些?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主要有以下三项:(1)、发行的银行。它是指中央银行垄断银行券的发行;并且作为货币政策最高决策机构,在决定异国货币供给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银行的银行。它是指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清算,并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通过这些方式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存、贷款业务,所以称为银行的银行。(3)、政府的银行,它是指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并作为国家最高金融管理当局,执行金融行政管理,为政府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所以称为政府的银行

狭义货币。把流通中的现金,企业、单位在银行可以转账的支票存款,及人们在转账信用卡上的存款加来。得到的这种货币概念称为货币1,用M1表示也称为狭义货币。广义货币。表示现金、支票存款、转账信用卡存款及所有活期、定期储蓄的总和,这就是货币2,用M2表示 货币的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贮藏手段p2

4年利。以年为时间单位计算利息,通常以百分之几计算(分)月利以月为时间单位计算利息,通常以千分之几计算(厘)日利以天为时间单位计算利息,习惯叫拆息,通常以万分之几计算(毫)。

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合到现在的价值。

到期收益率。是使得债务工具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其今天的价格的贴现率

息票债券债券发行人按照债券的本金和票面利息定时向债券的所有者支付利息,到期后再将本金连同最后一期的利息一起支付给债券的所有者。折扣债券。这种债券在发行时,以面值为基数给买主一个折扣,买债券者在持有债券期间得不到任何利息,债券到期时债券的发行人付给债券所有者面值的金额。

永久债券。,永久债券的期限无限长,没有到期日,定期支付固定的利息。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单利。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在加入本金计算的利息。复利。计算时要将每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连续复利则是指在期数趋于无限大的极限情况下得到的利率,此时不同期之间的间隔很短,可以看作是无穷小量。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P48】资产。所有能储存财富的东西。

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债权资产。股权资产。不确定性。预期收益率

资产流动性。是指资产转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这一转换转容易,这一资产的流动性越高。

资产需求的影响因素P73】资产组合如何分散风险p67-68】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的到期收益率和方差的计算p67-68

第二篇、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部分(5-9章)

金融中介是通过发行对自身要求权来获得资金,然后用这些资金去购买证券或发行贷款,从而在资金盈余单位和短缺单位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的金融机构。三种类型存款机构、投资性中介机构和合约性储蓄机构P100

存款机构即接受个人和机构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

共同基金通过向个人出售股份来筹集资金,然后用于购买多样化的股票和债券组合。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是一种特殊的类型的共同基金,与其他共同基金一样,也通过出售股份筹集资金,但是它的投资对象仅限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大的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如短期国债、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契约性储蓄机构。包括各种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它们共同特征是以合约方式定期地从持约人手中收取资金(保险费或养老金预付款),然后按合约规定向持约人提供保险服务或养老金。

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现货市场是指对与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工具市场相对的市场的一个统称。期货市场。P189】场外(OTC)市场p172】金融工具P100 一级市场。即证券的发行市场。二级市场。已发行证券的交易市场

有效市场理论(1)投资者都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力图获得更高的报酬;(2)证券市场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迅速 而准确,证券价格能完全反应全部信息;(3)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旧的均衡过渡到新的均衡,而与新信息相应的价格变动是相互独立的或随机的。

间接金融(融资)间接金融是指资金盈余单位把资金存放(或投资)到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中去,再由这些机构以贷款或证券投资的形式将资金转移到资金短缺单位手中。

直接金融(融资)。直接金融是指资金短缺单位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向资金盈余单位发放某种凭证(即金融工具),比如债券或股票;当盈余单位花钱向短缺单位购买这些凭证时,资金就从盈余单位转移到了短缺单位手中。

衍生金融工具p97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合约,是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作为合约标的物的某一金融工具、指数或其它投资工具)之上,其价格决定于后者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加速经济信息的传递,其价格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有效流动,还可以增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分割,转移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经济效率的作用。

远期合约p97】期货合约P97】期权交易p98】期权合约p98】互换协议p98】股票、套期保值p177】

第6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银行p102】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逆向选择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道德风险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法定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信托业务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中间业务p118是指商业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商业银行在这些业务中基本不承担什么风险。表外业务p121是指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却能够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同时也使银行承受额外风险的经营活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p111】

商业商业银行管理原则p123-126

第7章银行监管(第7讲)★了解:

信用风险p137】流动性风险p139】系统性风险即市场风险,即指由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证券价格所造成的影响。】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对某个行业或个别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的全面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核心资本p149】附属资本p150】普通准备金。

巴塞尔协议p16

1银行监管的基本内容p140

一、对商业银行设立和变更事项的审批

二、银行营运过程中的监管1资本充足率要求2流动性要求

三、资产质量监管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⑤风险集中和风险暴露的监管,目的1维护银行业的稳定2维护存款人的利益,3加强对货币政策的控制4加强政府对资金流向的引导

银行面临的风险1信用风险2国家风险3市场风险4利率风险5流动性风险6操作风险 7法律风险8声誉风险

第9章中央银行(第9讲)

单一银行制p202】复合银行制。P202】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职能p211】中央银行制度类型p202-20

4一、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1、一元式:英、日、法、中

2、二元式:美、德

二、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三、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欧洲中央银行

四、准中央银行制度: 新加坡、中国香港

第三篇、货币供求与利率决定部分(10-12章)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定义为流通中现金(C)和银行准备金(R)之和。通常又称为货币基础或者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优于它对储备的控制。基础货币可以分为两部分。

1、B=C+R(中央银行的负债)

2、B=MB+DL(中央银行的资产)】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高能货币是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紧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第10章)

交易需求p249】预防需求p249】投机需求p249】(第11章)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两个因素1)财富总量弗里德曼认为,利用一般的限期收入指标来衡量财富的指标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会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必须用持久性收入来作为财富的代表。持久性收入是弗里德曼在其消费理论中提出的,是指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

2)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是流动性最差的财富。所以当人力资本占总财富的比重较大时,说明总财富的流动性就比较低,因此对流动性高的资本的需求就大。所以说,人力资本在总财富中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非人力财富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小。3)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1)银行为支票存款支付的少量利息(2)银行为支票存款提供的各种服务

弗里德曼认为,持有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不能简单地看成一个常数,它会随着其它资产收益的变动而变动。4)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1)任何当期支付的所得或所失(债券利息等)

动5)财富所有者的特殊偏好 等因素

货币乘数的推导p224(2)资产项目价格的变

根据定义:

B=C+R

M=D+C

R=rr ×D+ rrt ×TD+e ×D

其中:TD=t ×

D

所以:R=(rr + rrt ×t +e)×D

又因为:C=c ×D

风险升水是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收益曲线又称收益率曲线或利率曲线,描述的是不同期限的同种债券之间利率的关系,或者说是债券的期限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是指利率随预期通货膨胀的上升而上升的想象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p291】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p291】可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p291】利率的期限结构p291】

第13、14章货币传导机制、货币与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

IS曲线p299是使产品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LM曲线p301是使货币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组合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点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p323】货币中性(p339】

通货膨胀的定义p370】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影响p350p370】

第16章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抑制p377-378】金融深化p380】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p486】操作目标p487】中介目标p486】

货币政策工具p486】

货币政策的操作与实践p480-p498

利息的定义(教材第三章利率(Interest Rate),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的本质:

1、资金时间价值的补偿

2、牺牲流动性的补偿

3、违约风险补偿

4、通货膨胀的补偿利率的种类

1、年利、月利、日利

2、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3、市场利率、官方利率

4、短期利率、长期利率

5、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经营范围(教材第五章)P84,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发行发票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来筹措资金,用于发放工商业贷款、消费者贷款和抵押贷款,购买政府债券,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P13

3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教材第七章】掌握《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基本要求。

证券市场的参与人(教材第八章,p188】总供给曲线(教材第十四章,p344】货币供应量(教材第二章p21】金融风险(教材第七章,p137】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教材第十一章,p248】

基础货币的控制方式1公开市场业务 1】对银行的公开市场购买2】对公众的公开市场购买。公开市场购买对储备的作用,取决于债券出售人将所得款项以现金形式持有还是存入银行;但是,不论哪种形式,公开市场购买对基础货币的作用都相同。1.2贴现贷款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贴现贷款利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需求,从而影响贴现贷款量。当然中央银行可以像一般的银行那样,对银行的贷款进行审核,决定是否给予贷款,从而对贴现贷款量进行更进一步的控制。但总的来说,中央银行对贴现贷款量的控制远不如对公开市场业务量的控制那样精确。

1.3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

1、银行贴现贷款的要求

2、政府预算赤字(1)征税:不会影响基础货币(2)发行债券:一般不会影响,但如果利率上升就会影响3)增发货币:会影响基础货币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1)阻止货币升值时,买进外币,增加需求,基础货币增加(2)阻止货币贬值时,卖出外币,降低需求,基础货币减少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

2、贴现贷款和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窗口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即贴现贷款,其利率即为贴现率

3、公开市场业务

4、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准备金制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1)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2)通过建立法定准备金制度,使中央银行多出一种控制货币供给的手段。3)通过各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集中来达到特定的政策目的。二是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2)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限制。3)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期的确定等。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优缺点:优点: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缺点: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法定准备金率不宜频繁调整。

2、贴现贷款和贴现率

1、使用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两种方法:1)规定贴现贷款的条件。2)规定贴现率。贴现贷款的三种形式:1)调节性贷款2)季节性贷款3)延伸性贷款

3、公开市场操作

1、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整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2)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主动性”。

3)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从而避免法定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4)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可逆性”。此外,公开市场业务执行起来也比较灵活。

4、选择性政策工具及其他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直接信用控制。

5、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经常采用的方式有道义规劝、窗口指导等。

通货膨胀(教材第十五章,课件第十五讲)p370

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掌握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能够分析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北大2014《经济法》作业答案 第3篇

来描述;用于描述数据离中趋势的主要指标

正确答案:014.算术平均数又称,包含两类指

正确答案:ABC17.已知9个灯泡中有2个次品,现从中任取3个,问取出的3个灯泡中至少有1个次品的概率是。正确答案:7/1218.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重复地掷4次,则正面向上的次数为两次的0.8,现在此人连续向一目标射击,则此人需要射击3次才能中靶的概率是。正确答案:0.03220.已知一组数据的期望为9,各变量平方的期望为90,则标准差为。正确答案:321.若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a的泊松分布,则它的数学期望。,那么该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正确答案:拉氏指数;帕氏指数28.某地区今年物价指数增加20%,则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去年商

29.一工厂10名工人生产零部件的数量如下:(单位,个)***8151 ***316

3(1)根据以上资料求出以下几个统计量:均值、中位数、众数、全距、方差、标准差、平均差和变异系数。

(2)请把以上资料从150开始分组,以十为组距,分为4组,求出每组的组中值、频数及累计次数分配百分比。(第四章)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1)均值=1680/10=168

中位数=(168+168)/2=168 众数为=168

全距=188-151=37 方差=116.40 标准差=10.79

平均差=每个数与均值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8.6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10.79/168=0.06

4(31.某商店平均每天销售250瓶酸奶,标准差为25瓶,且销售的酸奶瓶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问:

(1)在某一天中,购进300瓶酸奶,全部售出的概率是多少?

(2)如果该商店希望以99%的概率保证不脱销,假设前一天的酸奶已全部售完,那么当天应该购进多少瓶酸奶?(第五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已知X服从正态分布(250,252)(1)P(X300)1P(X300)1(300250

5)1(2)

=1-0.97725=0.02275

在某一天中,购进300瓶酸奶,全部售出的概率是x

2.275%。(2)设购进酸奶瓶数为,有

P(Xx)1P(Xx)1(x250

25)0.0

1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可知:

(2.33)0.99,即x

250

2.33,解得x=308.25

即应购进309瓶酸奶,才能以99%的概率保证不脱销。

33.一工厂生产篮球,其残次品率为p(0,现从中随机抽出500个,发现其中有20个是残次品,试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总体参数p。(第六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若合格品用“0”表示,残次品用“1”表示,则总体

X的分布为:

P(X = x)=pxq1-x,x=0, 1;q=1-p

则样本观察值的联合分布(似然函数)为:

L(x1, x2,, x100;p)=(px1q1-x1)(px2q1-x2)

(px100q1-x100)

=p20q480

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lnL(x1, x2, , x100;p)=20lnp+480ln(1p)

方程两边同时对p求导数并令其为零,可得:

ddplnL20p4801p

0

解得:

p

ˆ=20/500=0.04

34.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测得结果如下: 6,15,3,12,6,21,15,18,12 若已知总体方差为40,试以95

%的可靠性估计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又若未知总体方差,以相同的可靠性估计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第六章第三节)正确答案:下载答案(1)已知正态分布的方差 由已知可得12,240,N(0,1)

30.盒内有10支晶体管,7支一等品,3个二等品。采取不放回抽样的方法

随机地连续从盒中取出3支晶体管,试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A=“3支都是二等品”;(2)B=“2支二等品,1支一等品” ;(3)C=“3支都是一等品”。(第五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第一次从10支晶体管中取出1支,有10种可能的取法,由于不放回,第二次取时是从9支晶体管中取1支,有9种可能的取法,第3次有8种取法。因而,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的个数为n=

=1098。A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1=A

3A10

C

3=321,B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2=

23327,C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3=765。则事件A、B和C的概率为:

P(A)= m1/n=(321)/(1098)=1/120

P(B)= m2/n=(C23327)/(1098)=7/40 P(C)= m3/n=(765)/(1098)=7/24

32.如果有两个投资项目,其未来的收益情况如下:

项目A:当宏观经济高涨时,收益率为10%,当经济萧条时,收益率为0; 项目B:当宏观经济高涨时,收益率为15%,当经济萧条时,收益率为-7.5%。根据预测,未来宏观经济走势高涨的概率为60%,萧条的概率为40%。如果企业投资的风险偏好是风险厌恶的,那么请问,企业会投资哪个项目。(第五章第四节)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企业投资的决策原则是这样的,如果期望收益一样,那么会选择风险小的;如果风险是一样的,那么会选择期望收益大的。一般利用数学期望来表示期望收益,用方差来表示风险。以下分别计算这两个项目的期望收益和风险。

E[R(A)]=10%*60%+0*40%=6%

VAR[R(A)]=60%*(10%-6%)2+40%*(0-6%)2=0.24% E[R(B)]=15%*60%-7.5%*40%=6%

VAR[R(B)]=60%*(15%-6%)2+40%*(-7.5%-6%)2=1.215%

从上面大家计算可以看出,A和B两个项目的期望收益相同,但是项目A的风险远低于项目B的风险,因此应该选择项目A。

p(1.961.96)0.95

其中,1.96是标准正态分布97.5%

对应的分位点

1.961.96

所以有,得:

7.8716.13

即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7.87 , 16.13]。(2)未知总体的方差

由已知可得

12,S2

36

t(91)

p(2.302.306)0.95于是:

其中,2.306是

t0.05(8)所对应的值

2.306于是有2.306

解得,7.38816.612

即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7.388 , 16.612]。

35.某厂家在广告中声称,该厂生产的汽车轮胎在正常行驶条件下的平均寿命高于25000公里。对一个由15个轮胎组成的随机样本作了试验,得到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23000公里和5000公里。假定轮胎寿命服从正态分布。(1)请在5%的显著水平下检验该广告是否真实。

(2)如果得到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8000公里和5000公里,请在5%的显著水平下检验该广告是否真实。(第七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1)先写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由于t2(14)

所以我们应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该广告真实。1.761,H0:25000VSH1:25000

在总体标准差未知的情况下,25000

2/15,把~t(14)

23000

代入,可得25000

50002/15由于t

1.55。

(2)如果广告费为700元,请预测其销售额是多少?(第十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1)设销售额为y,广告费为x,根据公式

14)1.761,所以我们应该接收原假设,即不能认为该广告2(1

(x)(y)=6.5

i

i

i1

n

(x)

i

i1

真实。

(2)先写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0y1x=5000-6.5×500=1750

所以有y=1750+6.5x。

(2)如果广告费x为700,那么消费的预测额为1750+6.5×700=6300元。

H0:25000VSH1:25000

在总体标准差未知的情况下,25000

/15,把~t(14)

28000代

入,可得25000

2/15。

2.32

(2)计算销售额指数。(第十二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下载答案

(1)拉氏价格指数415000006100000026000000

帕氏价格指数420000006120000028000000=1.32

=1.33

31500000410000001.66000000

32000000412000001.68000000

(2)销售额指数

p1q1420000006120000028000000=1.72

北大2014《经济法》作业答案 第4篇

请问“三跨”是“跨系,跨校,跨地”吗?那么大概说的就是我,理工本科,外地考生。

一、先说说这一年的阻力吧:

一年中,我修了40来个学分,两门实验课导致我3月在ppt与报告中度过,而6月在试卷纸中度过。

大四上修了三门课,其中一门院系必修课考试时间在1月7日早10点,即考研转天,因为不好过,导致我考前一个月开始每天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来复习,6号晚上通了个宵,一罐红牛,所幸最后擦边通过,不用延毕。

3月至5月都在重感冒,后来得了慢性病,考试前“大姨夫”频繁来访,较为疲惫。7月前一直都是打算考道口的,后来说变专硕,12万8,压力有些大,遂转考经院,备考道口而看的专业课“货银(易纲),国金,宏微观(高鸿业)”后来用处不大。

这些好像也都不是事儿,但是小事同时发生,就有点麻烦,这么说并不是为了证明我有多厉害,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智力方面真的很普通,只是想说,既然我这样也能考上,那么后来的同学们,不要因为你复习得晚,杂事闹心而灰心放弃,记得一句话,阻碍的存在,是为了让你证明自己能变得更强。

我的考研成绩是政治69,英语77,数学145,专业课107,总398。

我复习总的策略是书不多,但学得精。

关于公共课,我只说几个自己看法,详细的大家可以参考其它经验帖。

二、政治

我用的材料有:田维彬10题,肖4,任4。

今年的政治我个人感觉有反压题的趋势,考前把田维彬10题,肖4,任4背的还可以,但印象里最后只压到了一个点。

三、英语

材料:新东方考研单词乱序版,10年张健阅读黄皮书(基础+提高),13年张健黄皮书(基础),10年新东方分类阅读高分进阶(120篇),13年新东方拆分与组合翻译法(唐静),13年新东方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王江涛),13考研英语阅读理解partB高分突破(新题型50篇)(高教版),黄皮历年真题,海天作文的28道押题(最后压到了大作文)。

英语单词我在5月10号前反复过了x(约等于二十多)遍,之后再没记过,后来阅读都看得懂,但是抠一些细词就记不住了。

阅读9月前做得猛,后期放松,考前状态每天一篇,直接导致考时生疏,所以建议平均用力。

真题做了两遍,第一遍对了答案,只标出错误数,没看详解,并且抽出10,11两年的没

做;第二遍,还是没做10,11的,把其它再做了一遍并对了详解。

作文后来背了一些比较好的句型,自己写了俩框架,个人觉得关键是多琢磨范文。

四、数学

材料:李永乐13年全书(我用的是盗版,貌似没有漏了什么重要消息),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大纲解析(数学三适用),历年真题(98至2012)(注意,不要买成海豚出版社的)。

7月10号至9月10号把全书做了两遍(一题题做);后来把解析做了4遍,前2遍一题题做,后来只看错题和自以为比较经典的题目,最后把真题做了一遍。

对于660,400,我没做过,不算有发言权,但是„„(此处省略)

大家都说12年的真题简单,但是这是我做的第一份真题,当时思路调整不过来,错了很多,110分都不到,所以之后如果有同学碰到这个情况,调整好心态。

真题我只做过一遍(整套地做),平时时间在1.5至2小时,个别状态不好的时候花2.5个小时,考研时,卡了一题,花了2小时40分钟才做完,没什么时间检查,平时做的时候计算错误算多的,可能考场上比较认真,最后145还算对得起各位。所以请大家真的上考场了,真的卡了,记住今天看过这帖子,调整心态考好接下来的试。

五、专业课

关于专业课,我在进复试的人里排名是很靠后的,谈一些失败的经验吧。

正如我说,我复习的策略是书少而精,所以除了政经社会主义,每门课的教材只重点看了一本书,微观的张元鹏,宏观的张延,政经资本主义的崔建华,政经社会主义倒是看了挺多材料,最后认真背的只有刘伟的经济学教程,中国经济分析。

此外,我重复做了好几年来微观的课堂作业(包括12年当年的),微观的课后习题,宏观的课后习题,在10月时把真题浏览了一遍(当时都不会),后来在考前一个月把真题又看了一遍,基本是看看题目,自己想想思路,然后看答案。

今年的分数比例,宏微观一共90分,政经60分。

微观:

今年微观比较难,第一题是证明,三个小题,我就按着张元鹏书上的一点相关知识,写了一通(其中第一个小题我证明的结果与题目结论是相反的,不知道看到此文的其他同学有没有相似经历„„),基本上只有第一小题是我算会的,第二第三都完全是我丰富的想象力!微观的其他题目,我忘了„„„„

宏观:

宏观的第一题在张延的书上都有类似题目,貌似是第二章还是第三章?就是最基础的有关国民经济的计算,答得比较顺利。

第二题是跨期理论,后来跟学长聊,说是高级宏观里面的理论,宏微观相结合。第一小题不难证明,不过后面也都是我想象力的结晶。

政经:

政经的60分是3个大题,每道20分,其中一个资本主义,普宁新闻、揭西新闻chaoshannews.com两个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题目是虚拟资本,崔建华的书足以应付。

社会主义的题目考的都是基本原理,貌似一个是要素收入,还有一个记不清了。因为之前看过纯理论的资料,但是没背过,所以我答题的思路是先扯一些还依稀记得的理论知识,然后结合刘伟的应用,答了一通。

以上是今年题目的情况,我个人分析下近年来题风的变化吧。

在11年以前(包括11年),我的材料都足够应对考试;12年,微观的题目也足够应对(其中比较有争议的微观第二题,是在当年作业原题的基础上加了几个小题),宏观第一题也没问

题,第二题就吃不消了,个人用张延的书答不上来,但是政经用崔建华和刘伟也都没问题,从这一年开始宏微观与政经的分数比例变为90:60;13年,政经资本主义用崔建华的还够,但是社会主义回归基本理论了,具体原因不明,宏观还是要看张延的,但是不够,微观张元鹏完全不够,但是具体要看哪些其他教材我也不清楚。

今年有个同学专业课考了144,如果他(她)之后出经验帖,希望大家关注;此外,虽然我只看了这些书,最后考了107的不高分数,但是复试的时候跟同学交流,有个科班出身的同学可能基础的确比我好一些,她说宏微观也只看了张延张元鹏(不知道她政经看了哪些),最后考了120+。

总结:

出结果的这些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考上的是我,而我身边一起备考经院的同学没考上。

首先,我没有隐藏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内部消息„„

其次,我也没有比他们更努力,在考研后来的两三个月,我每天睡8个小时,平均起床时间是8点;

再次,我觉得我的复习效率也不算高,就是普通的样子;

最后,我也没觉得我的理科背景有什么优势,我的智商也不高,普通而已。

不过,虽然我没有内部消息,但是我把手头的资料都吃得比较透;虽然我起的不早,睡得不少,但是我精神都还可以,到自习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中午趴半个小时;虽然我的学习效率不算高,但是我持之以恒,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事给自己找个理由放松,喜欢看电影与看书的我,9月以后没看过一部电影,一本新书;

最后,我觉得我的心态一直还不错,考研期间我跟人聊天都说今年可能考不上,但我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家都觉得我是说丧气话,为自己的放弃找借口,其实我没有沮丧,没有放弃,说明年再来也不代表我今年就不努力,只是做好面对糟糕情况的心理准备,所幸的是,我今年就考上了。

对了,还有一点,在暑假后的六个月,我一直很专心,像找工作,保研这些事情想都没想,也许也是一个原因吧。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我明白一个道理,当你得到一个结论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停下来休息一下,而是如何更好地去应用推广。

路漫漫,其修远。

祝同学们一切顺利!

北大2014《经济法》作业答案 第5篇

《现代教育技术》

一、名词解释

1、网络教室

答:网络教室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通常又称网络教室。

2、电子邮件

答:子邮件(E-mail:Electronic mail)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系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是Internet最重要、最基本的应用

3、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但可以在研究型课程中运用,也可以在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中运用;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单指研究型课程,指“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

4、教育技术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5、教学媒体

答:教学媒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6、文件传送协议FTP

答:文件传送协议FTP是Internet的一种标准协议。这一协议使用户能在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使用FTP几乎可以传送任何类型的正文文件、二进制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因此FTP文件传输已成为Internet上传递文件的最主要方法。

二、简答题

1、电视的制式是如何划分的?我国采用什么制式?

答:电视制式是指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式,目前世界上有NTSC、PAL、SECAM三种彩色电视制式同时使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采用NTSC制;前苏联、法国和东欧一些国家采用SECAM制;我国(包括香港)和德国、英国及非洲一

些国家采用PAL制。

2、我国的教育类网站有哪几类?

答;从教育网站的功能不同,可以将教育网站划分为学历类高等教育网站、外活动类教育网站、教育服务类网站

3、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

4、简述电视教材的开发过程?

答:电视教材的开发过程:选题、设计、编写稿本、制作、评价

三、论述题

1、论述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答:微格教室的功能(1)教室内除授课的教师和学生外,没有其他摄制和听课人员,整套工作是通过安装在墙上的摄像机及高灵敏拾音器完成的,上课人员感觉不到任何干扰;(2)控制人员可对教室内教师的教态、语态、板书以及学生活动进行全方位拍摄和录像;(3)控制人员可控制电台云台、多倍变焦镜头对教师动作、学生回答、板书内容拍摄特写镜头;(4)可对教室内的声音进行同期录音;

(5)控制人员通过操作录像机制作成品教学录像带,课后教师本人和教学管理人员通过成品带进行对比、提高。

2、简要论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答:加涅的学习论体系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学习结果分类论、学习层次论、学习过程论及学习条件论。其中,在学习结果的分类上,他从人类习得的性能中区分了五种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的结果也称为五种习得的性能。

①.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使个体应用符号或概念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也就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例如,低年级的读、写、算的学习,就是智慧技能的早期形式。学习智慧技能,意味着学习“如何完成”某种智慧行为,它是一种“怎么样”的知识,一般说来,被称为“程序性知识”。个体在学校中所习得的智慧技能是非常多的,但可以根据其心理过程的不同复杂程度进行分类。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五个亚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辨别是能区分不同的刺激,对不同的刺激进行不同的反应。形成概念是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共同属性并给同类事物赋予同一名称,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是具体概念,反映对象各种属性及关系的概念

是定义性概念。规则揭示了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规则指能够运用规则进行操作,作出正确的反应。高级规则是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规则,是更复杂的规则。每一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特性,即都有不同的外在行为表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可以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高级规则来进行问题解决。

②.认知策略

如果说,智慧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那么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一种支配个体自身的学习、记忆和思维行动的技能。它可以包括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认知策略的把握对于学生学会如何思维、如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是一种特别的非常重要的技能,学习者可以选择认知策略作为解决新异问题的模式。③.动作技能

在加涅看来,技能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智慧技能,即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另一类是认知策略,即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第三类为动作技能,即身体和肌肉协调的能力。动作技能可分解为构成整个操作的“部分技能”,学会将已习得的部分技能综合起来,对整体动作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动作技能的学习最好是通过重复练习来完成。

④.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一种我们能够“陈述”的知识,它是“知道什么”或“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由于在数量和组织上有所不同,可分为三种学习情境:学习名称、学习事实和学习有组织的信息。掌握言语信息的外部条件要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同时,信息的重复听和读对学习也是必要的。

⑤.态度

加涅将人类在“情感领域”习得的性能称为态度,它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状态。既然是内部状态,所以,它不是行为本身,而是从对个体行为的观察中推论出来的。由此,可根据个体的行为选择来测量态度。同时,在态度学习和改变中,仅凭言语说教是不起作用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就是呈现榜样。

2014上纲要作业答案 第6篇

一、辨析题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反帝、反封建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答:错误。(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实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正确。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革命。它有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领导,提出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方案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政权,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推动了民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论述题

如何理解戊戌维新是一场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答:(1)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用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的制度取而代之。

(2)百日维新颁布的各项改革措施,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成的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从实际效果看,虽然未能成功的建立起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作业二

一、辨析题:

五四运动是一场学生爱国运动。

答:错误。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数千学生首先走上街头反对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站到了斗争的前面。在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这是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因此,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在这一年(1927年)余下的时间里,为响应刚吃过个共产国际的 号召,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的起义: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8-10月主要在湖北和湖南的秋收起义,12月广州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第五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三点意见的继续,是根据城市必须领导农村,决战必须在城市开展以及革命个高潮正在来临等设想提出的。

材料二:从现阶段向下一阶段的过渡视为可能是不间断的(八七)会议还强调了国家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相互连结。使农民的参加成为绝对的必要。按照这种观点,在没有计划城市起义的情况下,1927年的秋收起义从城市向农村发动进攻,这与一星期的南昌起义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它还提供了反对国民党镇压的唯一可行的手段。

材料三:红军、红色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毫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材料四:如果革命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且坚持要奋斗下去,如果革命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从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根据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完全胜利。

请回答:

1.上材料反映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那两种观点?

答:反映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的观点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观点。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中国革命战略重

心转移的根据是什么?

答: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发生这个转变的根据是:

(1)1927年4月以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国民政府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的统治,实行***和军事独裁,因而成为历史前进的障碍。中国人民要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就必须同国民党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面临及其困难的环境。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全国捕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受到严重的摧残,革命组织遭到破坏。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使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拿起武器进行战斗。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遭到失败,迫使革命者深入到农村坚持革命斗争。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其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一.辨析题

1.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都是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

答:错误。抗战初期,国名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抗战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由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也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再加上英美的纵容,国名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为消极抗战。

2.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答:正确。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反资本主义斗争的道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论述题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发动全国军民共同抗战。

(2)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思想,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场的战略反共准备了条件。

(4)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和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论述题

如何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答: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犯的错误,以“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最严重。对于这些错误,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同时,也要对错误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同时,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人民群众依然把它看作是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对它表示信任并寄予希望。

(2)尽管犯了严重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自己发现错误,正视并用于抵制、纠正错误。

(3)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犯错误的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依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国家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累积起来的。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

材料三: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在这些情况下,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就阐明了的一条历史规律,我们千万不要忘记。

请回答:

1.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

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答: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所经历的变化,是从八大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产阶级道路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把其存在的时期定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

发生这种变化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错误的估计了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把国内在政治思想上出现的问题看做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把党内的认识分歧都看作是阶级斗

争在党内的反映;另一方面,把东欧、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或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探索看作是资本主义复辟、阶级斗争,看作是“修正主义”。

2.如何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上一篇:《繁星.春水》读后感作文1200字下一篇:如何掩饰简历中无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