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2024-07-15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精选6篇)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第1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为建立健全应对各种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不断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手段,提高对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能力。

以防为主。把灾害预防作为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紧密衔接,提高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紧急处置能力。

分级管理。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实行“分级管理、按级负责”。除全市性特大、特殊自然灾害外,一般及重大等级区域性自然灾害由乡政府负责组织处置,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

凡在杨米涧乡地域范围内因发生的局地暴雨洪水、河流超标准洪水、水库垮坝洪水和干旱缺水等水旱灾害,暴雨、冰雹、暴雪、龙卷风、浓雾、高温、雷击、沙尘暴、寒潮、霜冻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及其它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适用于本预案。

二、本预案启动条件

凡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一)预警性自然灾害。

县民政局和县气象台以及县防汛指挥部等灾害管理部门发出自然灾害预警性通知,相关预案即启动。

(二)广泛性自然灾害。

造成全乡较大范围群众无法维持“吃、穿、住”等方面的基本生活必要条件的状况。

(三)区域性自然灾害。

受灾地区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提出紧急援助请求或需要给予紧急援助的灾情。

(四)其他重大自然灾害。

直接危及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灾情。县级预案启动的同时,本预案相应启动。

三、紧急处置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杨米涧乡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由乡党委书记白玉鹏担任总指挥,乡长郑晓东担任副总指挥,其成员由乡属各单位主要领导、派出所所长、乡卫生院院长、学区校长、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乡分管民政领导和民政工作站站长组成,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乡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和乡防汛指挥部的直接指导下,负责救灾紧急援助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一)杨米涧乡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主耍职责是:

预案启动后,会同乡有关站所、乡属有关单位及各村委及时调查统计灾害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以及开展救灾紧急援助工作的综合情况,及时报上级部门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根据具体受灾情况和救灾紧急援助实际需要情况,经乡政府批准后,统一组织实施救灾捐赠活动。

指导乡民政工作站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和救济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确保受灾市民的基本生活,并做好灾民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及时处理和焚化遇难者尸体。

(二)杨米涧乡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宣传动员、后勤保障、转移安置、接受捐赠(募集)、恢复重建以及遗体处理等专门工作小组。

职责分工如下:

综合协调:主要负责灾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等工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提出工作建议,制订具体措施;协助指挥部处理日常事务,办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统计灾民中外籍人士的具体情况,及时上报政府及民政局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

宣传动员:主要负责灾民疏散转移的宣传动员工作;受灾信息在乡政府应急领导下,统一向社会公布,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向媒体提供灾民救助情况及其他公众须知的信息。

后勤保障:主要负责协调应急救灾物资的调配使用;配合有关单位和村委做好应急救灾物资的组织、运输供应和疏散群众工作;保障灾区困难群众“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

转移安置: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受灾或即将受灾居民的转移安置工作,制定转移疏散方案,确定疏散转移的范围、路线,指定安置场所。

社会捐赠(募集):主要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发动组织社会各界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和管理工作。

恢复重建:主要负责调查统计灾区群众生活状况,制定灾民口粮救济、衣被救济、伤病救济等救助标准以及危房修缮和倒房恢复重建的救助规划方案;协助有关单位和部门做好灾后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工作;灾情稳定后,负责做好善后移交工作。

遗体处理:主要负责收集管理遗体,组织群众认领遗体;及时进行遗体火化;对无人认领的遗体进行统一火化安葬或就地掩埋,并做好消毒防污。

四、应急准备

(一)资金准备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乡政府及乡民政工作站应制定救灾资金预算。根据受灾地区群众基本生活状况作出具体安排方案抱县政府和民政局,并建立救灾资金动态调整机制。救灾经费要重点用于灾民基本生活救助。

(二)物资准备

按照救灾物资储备规划,乡民政工作站建立动态的灾民救灾物资储备机制。经常与县民政局保持联系,确保县民政局相关救灾物资的库存保持在一定的数量水平上,以备应急状态下确保急需。

(三)灾时票据准备

制作灾时临时粮票等票据。当灾害发生时,向灾民发放临时票据,在灾民的临时安置点附近设置发放点,由灾民凭借临时票据向发放点领取相应的食品等生存必备物品,防止舞弊和浪费。

(四)救灾装备准备

杨米涧乡根据《杨米涧乡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要求,配备救灾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五)人力资源准备

在乡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和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人员,重点开展灾区的现场讦估及灾害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与公安、武警、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依托乡属各单位、各村委,培育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建立“灾区紧急救灾队”,并对其进行培训指导和专业支持,参与灾区防灾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能够协助本区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助,最大限度减少本区的受害伤亡程度。

(六)灾民安置准备

指导乡政府做好重点防控区域和单位的划定及乡转移安置区域的协调工作,建立杨米涧乡重点防控区、单位和安置场地的档案。同时,乡政府根据本地区成灾规律、人口密度、地理环境等情况,按乡、村行政区域,分级规划和设定安置场所,划定疏散转移路线。已确定为疏散转移通道的,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引导标志(牌)。乡政府应当设定村、户的对口安置场所,建立相互联系方式及联络卡。

(七)社会动员准备

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为灾民救助工作提供资金和物品援助,规范突发自然灾害社会捐助工作。充分发挥现有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站(点)作用,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接受网络,完善社会捐助表彰制度,为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防灾减灾准备

配合乡防汛指挥部积极开展全民减灾教育,通过乡民政办、乡派出所、乡医院等,开展减灾进村入户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为群众提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培训。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增强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五、应急响应和灾后救助

(一)灾害预警

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灾情预警后,在乡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和乡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乡政府应迅速按规程启动预案。

(二)灾情核定及报送

乡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突发性灾情报送工作。灾情发生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核实灾情,在2小时内向县政府和县民政局报告,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灾情严重的,可同时越级上报。并立即组织人员现场核实、评估灾情。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区域、影响范围,受灾的严重程度和等级,人口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字,房屋倒塌和损坏情况,农作物和其他经济损失情况,救灾工作情况以及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灾情稳定前,各村委、民政工作站、和乡政府执行24小时灾情零报告制度,并与乡救灾指挥机构保持不问断通讯联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并随时上报。灾情稳定后,乡政府及相关单位、各村委应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保证灾情数据的准确。乡民政工作站会同乡政府在全面核定灾情的基础上,对因灾死亡、失踪人员情况、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灾民生活困难情况等必须逐户进行核实,登记造册,为实施灾民生活救助提供依据。

(三)紧急转移安置

接到重大灾情预警,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乡民政工作站应配合有关单位迅速引导灾民按指定路线疏散转移到临时指定安置场所,实施紧急避险。安置受灾群众一般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场地集中安置;二是征用设施安置;三是对口转移安置。

(四)灾民生活救助

受灾群众疏散转移后,乡政府及乡民政工作站应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组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调拨,并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保证衣被、帐篷、饮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乡政府应根据灾情和灾害损失程度,按照“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与扶持”的救灾救济工作方针,以保证灾民基本生活需要为原则,制定阶段性灾民生活保障计划,并向县财政部门申请安排救灾资金,必要时可申请应急资金。同时,视灾情严重程度及灾情的发展,及时向上级汇报灾情,申请给予救灾资金及物资支援。县政府安排的救灾资金主要用于灾民转移安置、生活必需品供应、住房恢复重建、灾后生活安排等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伤员的紧急医疗。

(五)组织和接受社会捐赠

预案启动后,根据县民政局的统一部署,乡民政工作站应立即开通24小时捐赠热线,动员社会各界为灾区提供援助。必要时,乡政府成立专门的接受捐赠领导机构和工作队伍,合理安排接受场所和仓储设施,保证接受捐赠的需要。接受的捐赠款物应坚持尊重捐赠者意愿和专款专用的原则,按照规定程序,迅速安排使用,为灾民救助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六、附则

本预案是《杨米涧乡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在有关责任部门启动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启动本预案。

乡属各单位及各村委应根据辖区情况,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

本预案根据《杨米涧乡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调整作相应的调整。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某某集团控股有限单位、区、街等上级有关部门对防汛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汛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编制单位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防汛抢险工作,确保本单位安全度汛,预案编制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本着“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分析实际情况,立足防大汛应对突发性灾害天气,切实做好防汛排涝的各项准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雨季漏雨、倒灌、淹泡等现象,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保障汛期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编制操作性较强的防汛预案,确保单位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二、防汛工作指挥系统

防汛工作严格执行行政首长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制,层层夯实责任,防汛期间各车间部门一把手亲自挂帅,同时为使防汛的各项指挥工作的有序进行,单位成立防汛工作指挥部。成员如下:

总 指 挥:集团单位党委书记、总经理 副总指挥:集团单位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成 员: 单位各分管领导、本部各部门负责人。

联 络 员:xxx

值班电话:

单位办公室:

综 合 部:

夜间值班:

值 班 室:

三、组建抢险应急分队

在汛期,为预防灾害事故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我们按照某某集团(控股)有限单位、区、街防汛指挥部的要求,组建保安队和消防队为主的应急抢险分队,应急抢险分队服从单位防汛工作指挥部领导,在汛情紧急情况下随时进入防汛抢险战斗负责处置紧急情况。

四、建抗洪抢险队伍

1、为了做好防大汛、排大涝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依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的要求,组建以民兵和青壮年职工为主体的二百人抢险队伍,出现特大汛情将服从区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动,做好上堤抗洪抢险的准备。

2、在防汛期间,为搞好单位内部抢险排涝工作,由单位职工组成100人的抢险队伍,一切抢险工作由单位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动。

五、做好防大汛及防雨漏和防倒灌的准备

为安全渡汛,保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在预报大雨及暴雨来临时,各车间、部门应加强防汛力量,保证在岗人员不得少于2人。同时,为确保单位所属企业各生产车间的厂房、库房及重点要害部位的汛期安全,尤其是杜绝各种细菌通过地下排水对食品的感染,车间、部门相应做好汛前防漏雨和对厂区内地下排水管道检查,各库房部位做好防倒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找主管部门解决,对地势低洼部位应采取防倒灌的措施,并切实保证安全渡汛,做到中、小雨不漏,大雨不倒灌,确保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六、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

为搞好今年的防汛抢险、排涝等项工作,做到有备无患,各有关部门做好防汛设施、防汛工具、排水管道、防汛用土、防汛闸板、防水胶堵、通讯线路、值班车辆等各类物资的管理、维修、保养等项工作,使之处于良好战备状态。目前,我单位备有防汛工具:铁锨50把、扁担50条、排水泵3台、箩筐18个。

七、严格防汛值班制度

为确保安全渡汛,在汛期安排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防汛值班。对重点要害部位设专人值班制度,车间及有关部门领导值班制度,特别是遇有中、大雨时各重点部位必须有车间部门领导在岗,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八、防汛工作中各部门职责

在防汛工作中,贯彻“谁领导、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树立全局观念,做好防大汛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此,制定各有关岗位职责:

在汛期积极组织安排好生产并做好防漏雨和防污水倒灌的各项工作,及时掌握汛期的天气变化,结合生产实际协助组织排水、抢险。遇有雨情预报或夜间突发雨情,各车间、部门主要领导及防汛重点部门领导必须立即上岗巡视检查本车间、部门漏雨积水情况,并服从单位安排。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3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

组长:x

副组长:xx

成员:xxx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工作。主要职责是:

1、根据镇政府和瓯海区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科室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护逃生知识演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消防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学校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科室和教师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八、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课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后勤保障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第2篇

为提高我校雪凝天气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雪凝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校舍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防灾与救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的工作措施,做好灾害预防和应对工作。

二、灾害应急机构

1、成立校园雪凝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预防和应对雪凝灾害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陈正廷(校长)

副组长:姚华平(分管副校长)、周朝文(副校长)、李天兰(副校长)

成员:陈君学、罗强、罗福明、邵光德、熊国凤、谢亚刚、彭永强、毛万明、彭德林、唐勇、田儒胜,全体班主任及政教人员02、工作组设置:

后勤保障组:邵光德(组长)成员:王再奎、彭仁福、廖绍娟 医疗救护组:由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联系镇人民医院)宣传报道组:谢亚刚(组长)成员:陈波 :任浩工作督查组:陈正廷、姚华平、周朝文、李天兰

三、工作要求

1、各工作组要迅速将工作安排到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雪凝灾害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紧急会议精神,并认真抓好落实。

2、全体教职工要积极行动起来,要把做好雪凝灾害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按照应急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各工作组的作用,确保在雪凝天气期间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校舍安全。

3、各工作组要深入现场,思考在雪凝天气情况下如何保障师生的学习与生活,要事先谋划,做到心中有数。要层层分解责任,落实 1

到人,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4、各工作组每天15:00前向校雪凝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当天的工作情况,校雪凝灾害工作领导小组汇总后于当天15:30前向塘头镇教办报告。重大事项随时上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误报。

5、各工作组成员要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接受统一调度安排。

四、灾情报告

校雪凝灾害工作领导小组要密切注意气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的灾情预警。在雪凝灾害发生后,必须立即向塘头镇教办报告有关情况,启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等。

五、灾害救助应急反应

1、校雪凝灾害工作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应对工作事宜。

2、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该停课则停课,该转移则转移,并安排好师生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3.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第3篇

一、自然灾害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但是有的时候也给人类带来一些灾难, 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 甚至有些破坏不可恢复。比如, 汶川大地震, 每一个经历此次浩劫的人莫不感叹自然灾害的巨大威力。档案灾害, 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给档案信息造成相对较大的破坏性影响的事物的一个总称。其中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档案在保存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未知的可能到来的灾难。以地震为例, 一旦一个地方发生地震, 一些直接性的破坏就不可避免:档案设备的坍塌、一些装具的破坏、甚至整个档案室都会遭受到毁灭性破坏。除了这些直接性的破坏之外, 放射性的污染、水灾或者火灾等间接灾害都有可能使档案受到损害。汶川地震之后, 汶川、德阳、雅安等一些重大灾区的档案都受到了破坏, 甚至整个四川省的档案库的受损都比较严重。据统计, 重灾区的受灾档案的数目高达530万卷, 在危房里的档案也高达170万卷。北川县档案馆已经完全倒塌, 档案馆中的8.5万册都被埋在坍塌的废墟之下, 经过工作人员奋力抢救, 也只是抢救出来不到三分之一的数量。而在震中位置的映秀镇, 阿坝公司的办公大楼也不能幸免, 档案员全部在地震中遇难, 此次损坏了文件1630件, 破坏了档案180余卷。影视磁带也毁坏数盘, 电厂的科技档案高达6000余卷全部毁于这次地震 (附下表) 。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都能造成档案的毁坏, 给人们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难度。怎样采取比较好的档案管理模式, 减少自然灾害对档案的破坏已经成了一个重要问题。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统计小组统计, 汶川地震的档案损失:绵阳等6个重灾区受灾档案5290524 (卷) ;北川档案馆受灾档案85000 (卷) ;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公司受灾档案6148 (卷) 。

二、建立现代档案管理容灾机制

1. 建立一个容灾中心。

容灾中心的建立可以在灾难来临之后, 为之后的恢复工作提供一些比较基础的保障, 容灾中心同样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的备份。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 一些容灾中心的建立一般应设置在市级以上的综合档案馆, 之所以选择在综合档案馆是因为档案馆可以很好的保存档案, 本身就具有这个条件, 如果加大这个方面的投入就会带来一定的财政支出困难。在综合档案馆建立容灾中心时, 最开始考虑的就是怎样去完善综合档案馆的建设问题, 只有把这个问题考虑在内, 才能建立达到抗灾标准的容灾中心。之后还要制定一定的制度, 对容灾工作做到明确化、负责化。最后, 还可以在容灾中心开展一些社会服务, 加大资源的利用力度, 一些社会机构的重要信息都可以放到容灾中心代为保管。

2. 建立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建立档案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档案馆都没有备份所有档案信息的条件。这样一来, 一旦发生了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 不会让无情的灾害把档案信息破坏掉, 尽量把档案信息丢失的概率最小化。在制订应急预案时要尽可能详细化, 包括在灾害发生之后进行档案恢复的时间以及进行灾难备份的间隔时间段, 甚至包括哪些信息需要进行备份、怎样备份、在哪个城市备份。以此同时, 进行灾难发生之后的演习, 确保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的安全无误, 纠正存在的问题, 使工作人员对灾难恢复的过程进行熟悉, 从而对这个灾难应急方案进行评价, 看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

对自然灾害下的档案备份。同城的档案备份一般选择两个及其以上的档案馆进行信息的备份, 这样方便数据的更新, 并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易于管理。所以, 在通常情况下, 本地数据的备份比较受单位重视, 但是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了, 这个地区出现的灾难情况无可预料, 所以建立异地灾难备份能增加档案管理的安全筹码。异地灾难备份就是不在同一个城市进行档案的备份, 一般都是选择比较远的两个城市, 这样灾难来临时, 可以使档案安全系数增加。一般说来, 电子档案比较方便、快捷, 是进行异地档案数据备份的首要选择。虽然电子档案相对其他方式运用的更多, 实施仍然不能忽视其他介质档案的管理。因为电子档案都是依靠计算机运行, 一旦计算机无法识别这个电子档案, 就可能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一旦这些电子载体遭到破坏, 恢复起来更加的困难。所以,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 也不能忽视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样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建立微缩档案, 这种方式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可以在省会级别城市的档案馆联合投资建立档案微缩中心。不论哪一种方式的运行, 都是为灾害下的应急方案做准备, 减少灾难发生的档案损失。

三、建立档案管理灾害应急体系

档案, 特别是设计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档案, 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所以, 要建立灾害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 在自然灾害突然到来时, 把档案损失的概率降到最低点。

1. 建立档案灾害预警体系。

(1) 档案灾害的预警级别。根据灾害发生的程度是否紧急, 对档案管理的危害是否严重以及在灾害发生之后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情况, 将档案灾害划分为几个等级。一般情况下包括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这几个级别。每一个档案室都要加大对灾害进展的关注力度, 对级别大小作出适时的调整, 之后结果出来再对每一个档案室进行通知, 从而使每一个档案室即使作出应急措施。当灾害的级别比较高时, 就要向国家档案局进行申报, 征求同意后再作出是否对外发布的决定。 (2) 档案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前, 要做到全方位的监测预警信息, 全面地收集各种问题, 从而确定自然灾害对档案管理的影响程度, 这样才能相对有效的防范由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害。根据这种情况,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将灾害在萌芽状态时就给予消灭。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新闻媒体的影响十分强大, 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发布的信息来进行自然灾害信息的收集。网络的不断发展, 致使互联网本身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档案管理部门仍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信息, 进行灾害发生前期的资料整理。另外, 可以和地震监测部门、地质环境部门、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等部门进行合作, 密切关注这些部门的监测动态, 一旦发布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 档案部门就要抓紧时间做好防范工作。与此同时, 档案部门要设置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 一旦发现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就要积极、快速地上报上级领导。 (3) 档案灾害预警体系建立的原则。档案灾害预警体系的建立, 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一旦遭到破坏, 修复难度难以想象。有关人员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灾害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建立专门的负责抢救的队伍, 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档案损失降到最低点。档案灾害预警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及时对自然灾害后的档案管理进行及时的处置、灵活的掌控。在突发事件到来之后, 急速建立档案救济队伍, 在采集相对灾害信息之后急速作出反应, 跟随信息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2. 建立档案灾害应急体系。

(1) 档案应急组织的构建。首先需要建立档案灾害应急指挥小组。这样灾害一旦发生, 能急速投入兵力进行档案工作的救治, 这个小组起到一个中介作用, 通过这个小组向上级主管传达工作进展情况, 同时向下级布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这样才能协调各个部门进行工作, 互相配合档案灾害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一个档案灾害处置领导小组, 这个小组由档案局领导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 这个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在应急工作的前线, 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指导, 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灾害档案的应急预案对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需要有足够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应急预案要根据环境以及档案人员等条件的不同急速作出适时的调整, 保障灾害预案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为以后的工作做出充分的准备。 (2) 档案灾害应急保障措施。档案灾害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组织提供的相关保障。首先就是组织保障, 档案灾害救急领导小组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责任到人, 由专人负责管理工作。由于档案的救急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 所以财政部门在灾害发生之后应下拨一些资金, 作为档案抢救工作的经费。另外, 政府还应该安排一些电力、排水的有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档案救急工作的开展, 只是一些人力方面的保障。与此同时, 物资保障也不能缺少, 档案部门只有比较良好的物资储备, 才能在灾害发生之后, 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权。每一个档案部门都要把物资储备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的范围之内。

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 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警示: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之外, 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档案灾害应急预案。每一个部门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灾害档案应急措施的重要性, 在行动上积极配合, 建立科学的预防制度和应急制度, 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 责任到人, 全力投入到档案救治工作之中, 这样才能给予宝贵的档案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摘要:防灾档案的建立是档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建立健全灾害档案的管理制度, 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 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自然灾害,档案,管理,分布式

参考文献

[1]档案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暂行办法[S].四川省档案局, 2007.

[2]陈国华.区域应急管理实务—预案、演练及绩效[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张丽莎.突发事件来临, 你准备好了吗?[M].科学出版社, 2009.

浅谈气象灾害的应急与处理 第4篇

关键词气象;灾害;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22-0167-01

1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求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黑龙江省2009年11月14~15日、12月5~6日和2010年2月24~25日, 出现三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这次灾害性天气突发性强,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各级气象部门预报预警和应急工作带来新的考验。因此,做好气象灾害的应急与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黑龙江省气象局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管理工作

2.1领导高度重視,提前做好部署工作,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确保每个天气不放过

2.1.1 提前做好部署,科学有序工作

鉴于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的经验教训,2009年入冬以后,黑龙江省气象局即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做好灾害性天气的准备,全面部署入冬以后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应急准备工作。按照要求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黑龙江省暴雨应急预案》、《黑龙江省暴雪应急预案》、《黑龙江省冰雹应急预案》、《黑龙江省大风与沙尘暴应急预案》五项应急预案,年初由省政府印发开始施行。在制定预案时,省气象部门重点考虑了预警信号标准与应急预案标准的关系,把预警信号的等级与应急预案启动标准挂钩,即蓝、黄、橙、红四级预警信号对应四、三、二、一级应急预案的启动标准,使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操作性更强。各级气象部门上下联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全面、主动地做好雨雪天气的监测预报和服务工作。

2.1.2 落实各级责任,强化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工作

11月13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近期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黑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实行24小时负责人带班制度,预报领班坚守在预报服务第一线,及时分析气象资料。11月6日,黑龙江省气象局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2.2各级强化责任意识,迅速启动各类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做好预报服务和应急工作

2.2.1面对各种应急服务需求,做好预报服务和应急工作

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主动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视、新闻媒体、电子显示屏、广播等渠道向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进行全方位服务,《黑龙江省日报》、《黑龙江省晚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重要天气过程,为农业、交通、电力等部门提供灾害天气趋势预报专项材料,避免或减少灾害发生。

2.2.2 部门协同响应,积极应急联动

全省气象部门还按照突出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要求,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了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与各级政府建立了联动机制。投资近三百万元的气象应急移动指挥车已装配完毕并投入使用,在今年春季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扑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3 加强通报,统一口径,做好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引导全民科学抗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抗灾救灾科普知识宣传。黑龙江气象局充分利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及各地市级信息报等媒体发布气象信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为群众提供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在网站建立暴雪天气专栏,编制雨雪灾害防御科普知识,落实到各级部门和个人,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和自救能力,减少灾害发生。

3低温雨雪天气应对工作中的不足

3.1灾害预警薄弱

2009年的低温雨雪天气比往年同期较早,气象部门虽然对突发性天气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但气象预报不等于灾害预报,受气象科学发展技术水平制约,以及缺乏相关部门气象监测的数据和信息,对这种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的社会影响与评估和预测预警还不充分、不到位,这种预警能力问题是气象部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工作的薄弱环节。

3.2缺乏专门针对重大气象灾害的协调机构

因为雨雪冰冻灾害是大范围的,不仅仅影响的是一个地区、一个省,所以往往省与省之间需要联动和沟通。在雨雪冰冻灾害的初期可能会存在一些联动问题,要通过国家层面的预案建立联动机制,重大灾害,国务院要启动国家应急指挥机制,统一领导和指挥,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整体效益。

3.3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需提高

灾害天气发生后,尽管气象部门多次下发防范灾害性天气的通知,但由于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天气的严重程度和影响估计不足,南阳市又属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据较大,公众缺乏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次天气突发性强,城乡居民家庭御寒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严重不足;大多数受灾企业、基础设施、农畜牧林等没有参加保险,灾害保险赔偿比重较低,受灾范围广导致社会救助力量不足,抗灾救灾压力过于集中于政府,这些灾害所反映出来的风险意识不足,也是前期预防和应急工作不充分的一个体现。

参考文献

[1]陈丽娟,许力,江滢.2004年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J].气象,2005,31(4):27-28.

[2]史培军.从应对2008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看我国巨灾防范的对策.

[3]万鹏飞.我们如何更好的应对巨灾—冰雪灾害反思[J].中国应急管理,2008,2.

作者简介: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第5篇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针对近年来我省我地区多发频发的强降、强降雪、大风、大雾(阴霾)、雷电、高温、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以及由此可能对煤矿、非煤矿等重点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采取必要强制措施,坚决预防和遏制生产事故发生。

二、工作制度

(一)分析评估制度

根据本地区地理条件、环境、气象和事故规律及特点,对极端天气可能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组织评估,制度可行的预防防范措施,并做好防灾抢险的必要物资准备。

(二)预警预告制度

厂成立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厂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组长每天公布关于极端气象灾害情况,并由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向职工发布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三)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由各分厂领导担任

(四)、值班带班制度

在极端气象灾害易发季节,厂预防极端气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领导小组要严格遵守矿预防极端气象规定,领导小组成员密切关注和及时收听气象部门灾害预警信息,并在极端气象灾害易发季节安排好值班关注工作,坚守岗位,重点时段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带班并做到双人值班,随时处置可能的突发情况。

(五)、停产撤人制度

在遇到极端气象灾害威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如:雷电、强风、强雨等气象),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对气象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评估,并应采取停产撤人,同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六)通告报告制度

气象部门发布极端气象灾害预警报告后,厂预防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应及时向本单位职工通告,由领导小组提出应对措施,并向上级极端气象灾害预防办公室报告。

三、预案措施规定

当气象部门发布“蓝色”及以上气象等级预警预告后,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必须按照下列预案措施规定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强降雨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详细检查重点防汛部位、地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准备好防汛工具、防汛人员、随时应对灾害的可能发生,做好防汛抢险准备工作。

(二)强降雪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认真检查供暖保温、供水、供气、供电和房屋设施防寒保温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清除积雪。

(三)大风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认真检查房屋房盖、室外设施、高空悬挂物和通信设施,室外焊工作业要备好防火用具,必要时停止作业。

(四)、大雾(霾)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及时检查照明设施,厂工作车辆停止使用,对重点作业场所、地点设灯光警戒。

(五)、雷电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及时检查房屋、库房、机械设备防雷装置,停止高空作业和焊接作业,有雷电时,停止高频生产设备用电,并切断电源。

(六)、高温天气

厂极端气象灾害领导小组要及时检查室内生产车间高温环境通风和室外高温作业场所防范设施并做好防暑作业人员安全工作,合理安排户外作业人员作业时间调整,防范机械设备高温故障。

(七)冰冻天气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第6篇

(一)编制目的

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福建省气象条例》、《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福建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预案。

(三)总体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3、坚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显示、信息收集与共享、组织协调等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建设,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响应、早处置。

(四)适用范围

1、重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大雪、寒潮、大风、低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等涉及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气象灾害。

2、本预案适用于xx行政管辖区内的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等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体系与职责

(一)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组织机构

xx市人民政府设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适时启动实施及终止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具体协调处理预警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副组长由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经贸委、农办、公安局、气象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广电局、教育局、旅游局、电业局、烟草专卖局、水文分局、煤管局、无线电管理局,xx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棉花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万安溪水力发电有限公司、xx电信分公司、xx移动通讯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等有关部门组成。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气象局。各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按照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配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

(二)应急支持保障部门职责

建立相应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流程和制度;贯彻落实指挥部的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以及职责范围内灾情收集上报。

1、防汛抗旱部门:根据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做好防汛抗旱协调、指导、调度工作,并及时提供辖区内的水情、雨情和旱情等监测信息。

2、水利局、水文分局、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江河流域、水文、干旱、地质灾害环境监测等信息,对易于发生气象衍生灾害的地区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

3、农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农办负责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龙头企业灾害影响信息;农业局负责提供农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组织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林业局负责提供林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和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动态信息,组织林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防御工作;畜牧水产局负责组织畜牧水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畜牧水产灾害影响信息。

4、广电局、新闻媒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播发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警报等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其他新闻媒体做好相应的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

5、烟草专卖局:负责提供烟草灾害影响信息,组织烟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6、棉花滩水电公司、万安水电公司:根据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提供实时监测的水情、雨情信息。

7、其他成员单位,收到重大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后,要迅速反应,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传递到所属单位、企业及重点区域的相关责任人,组织做好可能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防灾抗灾应急排险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与报告

1、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来源

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各级气象台站应当做好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警报,及时提供预测预报、警报、实况和气象灾害信息,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最新信息。突发气象灾害发生后,知情单位或个人应及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有关气象灾害信息。

2、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审核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收集到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进行分析审核,符合气象灾害预警标准的,报送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并建议启动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级别的确定

气象灾害日常预警级别及按中国气象局《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试行办法》执行。

xx市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级别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灾害(一级)、重大灾害(二级)、较大灾害(三级)和一般灾害(四级),共四级。预案级别及启动标准详见附表。

(三)预报预警

市、县(市)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情况监测、趋势分析,及时作出准确判断,适时预报预警。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上报上级气象部门、同级人民政府及应急指挥部,提出适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四)预警支撑系统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撑系统建设,保证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顺利进行。市、县(市)气象主管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四、应急预案启动与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程度和区域范围分两级。启动标准按《xx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级别及启动标准表》(见附表)执行。

1、县(市、区)级启动。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在某县(市、区),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预警标准时,启动该县(市、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2、市级启动。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一般(四级)预警标准以上时,启动市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响应

1、市级响应:指挥长主持召开气象灾害应急会议,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

2、县(市、区)级应急响应:依照应急预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响应程序并组织实施。

3、重大气象灾害在本行政区域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当地人民政府根据需要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向邻近行政区域人民政府请求灾害应急救助。

4、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的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领导领班值班制度,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加强天气会商和情报收集,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三)气象灾害信息处理

1、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主管机构处理;其它相关部门在收到气象灾害信息时,应及时报告同级气象主管机构。

2、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3、当地政府应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可能影响的本行政区域周边地区通报。

五、应急结束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终止。由应急办公室提出建议,报经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二)调查评估。应急指挥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调查、统计、分析气象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后避免或减少的损失情况,总结气象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报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

建立多渠道、快速、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灾害应急信息通信网,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

(二)信息保障

气象主管机构应在现有的业务平台基础上,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健全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气象灾害应急资源数据库;明确和规范本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办法,传播渠道、方式等。

(三)装备保障

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资料、器材、装备等的储备与使用管理。各级人工影响天气组织应当加强装备、弹药的日常管理与储备工作,确保一旦接到指令,能够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四)技术保障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专家咨询机制,依托相应的科研、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七、宣传、培训及演练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强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应急常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掌握正确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技能,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对相关责任人员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技能和组织能力培训,适时组织应急演练。

八、附则

(一)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主管机构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由有权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图案。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

(三)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应急指挥部对本预案进行相应的修订,并报市政府批准。

(四)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有突出表现、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五)对本预案实施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有关单位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

(六)本预案由xx市气象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星级评选方案下一篇:青春在风中飘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