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钢琴音乐史

2024-08-07

欧洲钢琴音乐史(精选8篇)

欧洲钢琴音乐史 第1篇

欧洲钢琴音乐史

经过十六周的学习,老师悉心讲授了关于欧洲钢琴音乐史的发展,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一直到民族乐派和印象乐派,每一次上课,我都受益匪浅下面是我本学期的心得体会。

对于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在节奏上生动活跃,力度对比鲜明,风格高雅讲究,色彩华丽鲜明,一半都在教堂演奏,带有比较强的宗教色彩。管风琴,古钢琴等的使用让声音宏达而又庄重。德国人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赋格曲—这种复调音乐形式,在巴赫的手里发挥到完美的境地。毫无疑问,在巴赫的推动下,钢琴音乐有了最初的启蒙。

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由教堂走向民众,作品也有了新的形式,主调音乐占据了绝对优势。乐曲的发展也更加注重逻辑。风格明朗乐观。其中莫扎特和贝多芬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钢琴音乐在浪漫主义时进入了鼎盛时期。很多钢琴家创作的作品,形成了“百家争鸣”式的局面,德国的韦伯,门德尔松和舒曼,华沙的肖邦,奥地利的舒伯特等都在钢琴艺术的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抒情的《夜曲》,舒缓的《威尼斯船歌》,充满想象力的《邀舞曲》„„无一不是经典之作。其中我个人比较喜欢《威尼斯船歌》,清新自然的音乐,思想随着音符游走,情感细腻,真挚。

随着时间进入十九世纪中叶,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产生了,钢琴家们采用本国先进的音乐素材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格里格的《婚礼日》,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福莱的《浪漫曲》„„每一首都带有浓厚的风土人情,这种风格在北欧地区比较盛行,风格典雅,手法简单,丰富了欧洲的音乐文化。

等进入了印象主义时期,音乐抽象和超越现实的色彩愈加鲜明,音乐的感受体现在感官印象上,其中德彪西《月光》,《大海》;拉威尔的《波列罗》,《镜子》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以上的种种流派中,我比较喜欢贝多芬和门德尔松的作品,其中贝多芬的《月光交响曲》是我的最爱,我本性喜欢曲调悠缓的钢琴曲,如《D调卡农》和《秋日私语》等,不过对于乐理知识,我还只是刚刚入门,但这毕竟是我感兴趣的一门艺术,我非常喜欢刘老师的讲授,我收获很大。

欧洲钢琴音乐史 第2篇

学号:20110873班级:工商管理3班姓名:梁婷婷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维亚特卡省卡姆斯克-沃特金斯克附近的村庄,1848年迁家至圣彼得堡。1850年,柴科夫斯基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并选修音乐课,1859年从法律学校毕业,进入司法部任职,同时钻研音乐。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的音乐班学习。1862年在音乐学习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俄国第1所高等音乐学校--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成为该校第1批学生,在扎连芭指导下学习和声与复调,在鲁宾斯坦的指导下学习配器和作曲。由于司法部的职务与学习音乐之间的矛盾,柴科夫斯基几经考虑,于1863年毅然辞去司法部的工作而完全献身于音乐事业。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作品为康塔塔《欢乐颂》,获得银牌奖。同年应鲁宾斯坦之邀,柴科夫斯基来到莫斯科,任教于新成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并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约10年时间,柴科夫斯基写下了许多早期名作,其中包括3部交响曲钢琴协奏曲、歌剧、舞剧、管弦乐序曲、室内重奏等。1876年,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讯友谊,梅克夫人是一位颇有文化教养的富孀,非常喜爱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两人在频繁的通信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梅克夫人从1877年开始,每年给予柴科夫斯基以优厚的经济资助,使柴科夫斯基有可能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创作。从1877年到他去世的10多年间,是柴科夫斯基在创作上获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他的第4、第5、第6交响曲以及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玛捷帕》、《黑桃皇后》、《伊奥兰特》,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以及《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1812序曲》以及许多浪漫曲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名作。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这可以说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上的基本思想倾向。柴科夫斯基虽不直接选取现实的政治生活、社会冲突等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但却通过自己对于时代悲剧性的感受,深刻揭示了对光明理想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柴可夫斯基的旋律纯属俄罗斯风格,凄绝美艳,虽然难免与人以窠臼的感觉,但是却带著一抹悲伤的感情,就好像寡妇夜半的哀哀啼泣。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交响曲、歌剧、芭蕾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柴可夫斯基是在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从创作基本面貌上看,柴科夫斯基的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而后期则更倾向于表现深到的悲剧性。他在70年代末所写的《第四交响曲》和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则属于他在前后两个时期交界时的作品。交响曲在柴科夫斯基作品中占突出地位。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和1部标题交响曲。他的第1、第2、第3、交响曲写于70年代中期以前,均属于前期创作。这3部交响曲体现了柴可夫斯基与М.N.格林卡以来俄罗斯交响音乐传统的联系。这3部交响曲都属于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作品,在主题上往往采用民歌素材。柴可夫斯基的后3部交响曲以及《曼弗雷德》交响曲。属于后期创作,风格上转向深刻的心理刻划,它们的主题思想都属于表现主人公对幸福的渴望和阻挠幸福的“厄运”之间的矛盾冲突。f小调《第四交响曲》写于1877~1878年,作者把此曲献给梅克夫人,但在总谱手稿上只写“献给我的挚友”。柴科夫斯基赋予这部交响曲的序奏主题以极重要的意义,让它贯穿整个交响曲的4个乐章,称它为整个作品的核心,是“厄运”的象征。虽然在第1乐章中个人和厄运间发生了悲剧性的激烈冲突,但在末乐章中则体现了力图摆脱苦闷,走向人民,从人民的欢乐中获得对生活的信心的乐观结局。e小调《第五交响曲》写于1888年。在这部交响曲中也有一个代表“厄运”形象的序奏主题贯穿全曲,并且全曲的最后也是在凯旋式的尾声中结束。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

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标题交响曲《曼弗雷德》写于1885年,这是根据G.G.拜伦的同名诗剧而写的交响曲,抑郁寡欢的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是充满悲剧性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中所蕴含的感情十分丰富,复杂,深刻,感人。正是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不断涌动的情感使他经常打破传统交响曲的模式,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柴科夫斯基的交响曲是最感人至深的。

歌剧是柴科夫斯基创作中另一重要领域。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写过11部歌剧,其中最卓越的作品是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这两部歌剧的脚本都是根据A.C.普希金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在器乐协奏曲方面柴科夫斯基比较突出的作品是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1875)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前者是一部明朗乐观的作品,第1乐章热情洋溢,第2乐章优美抒情,末乐章粗犷豪迈,并在壮丽的凯歌般的音乐中结束了全曲。后者也是一部充满欢乐情绪的作品,主题音调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有着内在的联系,整个作品在质朴的风格中富于青春的朝气和亲切的抒情,并以热烈的具有民间歌舞特点的终乐章结束全曲。

柴可夫斯基一生重要的作品在交响曲方面有《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第一号交响曲是受到俄罗斯冬季景象启发写成,所以又名「冬之梦」,虽然柴科夫斯基自认有点瑕疵,但它无疑包藏了美好青年时期的梦与情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情感元素。《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B小调第六交响曲》(1893年)--这部交响曲又称为《悲怆交响曲》,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学观。《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年)《g小调第一交响曲》(1866年)《c小调第二交响曲》(1872年)《D大调第三交响曲》(1875年)《f小调第四交响曲》(1878年)《e小调第五交响曲》(1888年)《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在1891年4月的美国之旅中,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一部名为“生命”的交响乐,并且记下了一些主题。后来他转向创作其他作品,而这部交响乐一直未构思完,可能他已经放弃了这部作品。但“生命”的一些主题被用来创作他的降E大调交响乐,有时又叫第七交响乐。)b小调《第六交响曲》写于1893年,此曲完成后,柴科夫斯基接受其弟莫杰斯特的建议,题名为《悲怆》。此曲是柴科夫斯基悲剧性交响曲创作的高峰。全曲在经过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之后,达到的是悲剧结局。末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芭蕾舞剧有《天鹅湖》(1876年)《睡美人》(1889年)《胡桃夹子》(1892年)如今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柴科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歌剧有《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年)《黑桃皇后》(1891年)。《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77~1878年。歌剧表现了塔吉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等几个贵族青年由于厌倦了本阶级的生活方式,在朦胧地追求理想的生活道路上所经历的悲剧,表现了历史的趋向。音乐以悠长、抒情的旋律,细致表现人物心理为特征。《黑桃皇后》写于1890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是幸福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的悲剧。音乐在刻划人

物性格、表达戏剧冲突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管弦乐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74年)《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1812序曲》《弦乐小夜曲》(1880年)《意大利随想曲》《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888年)《第三钢琴协奏曲》。其它作品钢琴曲《四季》。

欧洲钢琴音乐史 第3篇

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是前奏曲题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历史性影响的时期。这三个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真正的全球范围内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 他们的存在将钢琴艺术推向了全球艺术的巅峰。

一、前奏曲题材的里程碑人物——约赛·巴赫的前奏曲

在世界范围内钢琴前奏曲题材创作方面的奠基人应该是音乐大师巴赫和亨德尔, 其中对钢琴前奏曲创作最具影响的是约赛· 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年-1750 年) 。十七至十八世纪前半叶, 在约赛·巴赫的作品中, 出现了大量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前奏曲。例如在巴赫的六套《英国组曲》和《二十四首平均律钢琴曲》中, 每一首都出现了比较完成的前奏曲或者与协奏曲第一乐章相似的前奏曲。巴赫的六首《帕蒂塔》 (Partita) 也都以前奏曲作为开篇的序曲, 这个时期的前奏曲已发展的相当成熟, 已经具有了基础性的艺术地位和有代表性的音乐素材。巴赫和亨德尔对这一体裁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他们是处于世界前奏曲创始时期的中心人物, 具有被光环笼罩的中心地位。这个时期前奏曲的标志特征是即兴式的、自由幻想曲的主题动机, 另外还有作为赋格的引曲作用的功能, 也有作为组曲的前沿乐章的作用。此时的前奏曲和字面的意义完全相同, 是出现在乐章之前的预备段落, 是一套组曲的开篇形式。功能和作用是套曲、正曲出现之前的前奏段, 这也是巴洛克时期前奏曲的基本作用。

还有一些比较典型的前奏曲, 例如《平均律钢琴曲集》, 每一首正曲赋格前面都有前奏曲。在探索和研究这些前奏曲的作用时, 首先会发现前奏曲主要是为平均律服务的钢琴作品。因为前奏曲是建立在四个大小调上的, 第一个功能是服务于调性, 即可称为为平均律而创作的音乐作品。由此可以推断巴赫在创作这些作品时考虑的第一作用即是展示他所发明的平均律, 这些前奏曲是为了表现律制而写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除了在调性配置方面特别严格之外, 对于其他方面就较少要求, 如在速度及力度方面的标记就少之又少。除了《c小调前奏曲》有速度和情感标记, 如:Adajlo——有感情的、Allegro—— 活泼的快板;《e小调前奏曲》、《b小调前奏曲》中有较少量的力度标记, 如foree ( 强) 和piano ( 弱) 等等;其他前奏曲很少有这类标记。由此可见, 速度和情感的变化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 或者作者希望演奏者自己展开想象去挖掘速度与情感变化的内在成分。

二、浪漫派音乐家肖邦创作的前奏曲

时间推移至1831 年到1839 年, 波兰旅法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演奏家肖邦 (1810 年-1849 年) 把巴洛克时期巴赫等创作的前奏曲形式加以更新和改进, 使其成为独立的音乐体裁“浪漫时期的前奏曲”, 其本身即成为一种曲目的名称, 而并非巴洛克时期的前奏曲是依托于主题音乐的前面而存在的。肖邦创作的26 首前奏曲, 最先发表的24 首为一个曲集, 后面发表两首也纳入曲集当中。这二十四首前奏曲都能够单独以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而存在, 是完全不依托于任何音乐作品的独立音乐体裁。前奏曲成为特定音乐题材是作曲家、演奏家肖邦为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肖邦在1831 年至1839 年和后来1841、1843 年先后发表多首前奏曲作品。不管其篇幅大小, 都能以独立的音乐思想和结构完整而存在。

回顾和分析肖邦创作的前奏曲, 多半为小型的, 但乐思和主题都是十分完整, 并且其最大的特点是从思想和哲学观点都代表着他人生法则的青年时期的作品。大多数音乐家如乐圣贝多芬, 其早期作品的思想性完全达不如其壮年时期的哲理性强, 贝多芬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遭受磨难后对人性深刻领悟之后而创作的作品, 如具有代表性的“命运”交响乐和“悲怆”钢琴奏鸣曲等。所以学者对于肖邦的评价是天才、神童等, 这些称谓是因为他接近中年和青年时期的作品, 也是他一生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肖邦的前奏曲也因其创作的年龄不够老道, 世界观尚未完全达到成熟, 所以其篇幅比较短小, 例如《肖邦前奏曲集》中的第二十首, 全曲总共只有十三个小节, 该曲的主要思想分布如下:前面四个小节的音乐形象似乎是一个负重行走的音乐形象, 预示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在鞭挞和奴役之下艰难的行走。广板 (Lareo) 的表情表明前面幽暗而广袤, 标志着道路的艰难和遥远。而接下来的四个小节则突出了大调的明亮色彩, 旋律鲜活而充满希望的思想在后四小节充分体现, 表明了被奴役和压迫的民族中, 有更多像音乐家一样有思想, 有行动, 敢于反抗, 敢于用音乐作为武器而斗争的青年。第九至第十二小节是四至八小节的重复音型, 这种重复决不是简单的再来一遍, 而是再次预示把坚定的信念、希望和理想彻底坚持下去的思想动机。最后的十三小节一个长音在结束句上表现一种口号, 或者是叹息。至此在年轻的音乐家肖邦心中, 他所想要表现的音乐动机和思想已经比较全面地表现出来了。

三、近现代发展阶段的前奏曲

一八九二年, 年仅十九岁的俄国近现代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已经开始创作前奏曲, 他此时创作的《#c小调前奏曲》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成功之作, 并且一鸣惊人。拉赫玛尼诺夫是集钢琴演奏和作曲于一身的音乐家, 他经常重复演奏他的成功之作《#c小调前奏曲》, 该曲表现了当时俄罗斯科学领域的学者被压制和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的悲愤情绪。此曲的副标题为:献给阿连斯基, 由此可以看出, 年轻的拉赫玛尼诺夫对知识分子当时的环境和状况深表同情, 因为阿连斯基在当时是比较典型的天才加不幸的艺术家。

阿连斯基 (1861 年-1906 年) , 俄国作曲家、指挥家。其作品多半表示哀悼和抒情的情绪, 如其作品《伏尔加河上的梦》和《埃及之夜》等都是表达优美音乐主题的作品。在艺术地位方面, 阿连斯基也遭受过打击。他曾经为就任过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之一的里姆斯基放弃职位, 遂被降为二流的艺术家, 而其后来也遭遇较多不幸, 酗酒、赌博、未婚等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阿连斯基的作品风格深沉哀怨。

拉赫玛尼诺夫把自己创作的成名之作《#c小调前奏曲》确定为献给阿连斯基的同时也确定了拉赫玛尼诺夫对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知识分子抱有欣赏、同情和切身体会的情绪, 也注定了《#c小调前奏曲》的压抑悲愤的情绪。该作品的主题是痛苦呻吟的音乐思想, 由下行半音发展的旋律, 悲愤激动, 像汹涌的怒涛一样不可遏制。音乐像吼叫一般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情绪在第二部分上得到了推动和发展。但最终的结局表现出了无奈, 音乐的情绪也归于沉寂。《#c小调前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青年时代的作品, 也是他一生代表性的作品, 在这一点上他与肖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是少年成才的典型例子。

摘要:钢琴曲的重要题材——前奏曲, 在欧洲音乐艺术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巴洛克阶段、浪漫主义阶段和近现代阶段。前奏曲体裁的发展, 成就了钢琴艺术的繁荣, 前奏曲的发展与繁荣对钢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

欧洲古典音乐与少儿钢琴教学 第4篇

关键词:欧洲古典音乐;认知与共鸣;情感欣赏;宣泄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64-02

如何引导琴童用情感去支配音乐的表现力,为作品演奏赋予灵魂;而这种情感的驱动,恰恰来源于对这种艺术形式发展过程的认知和感悟。

成功的演绎一首作品,需要演奏者通过娴熟的演奏技巧将作品的思想内涵用更具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因此,无论作品的难易程度如何,扎实的基本功都是演奏的前提。国内的少儿钢琴教学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随着琴童钢琴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攻克演奏技巧上的难题对国内的琴童而言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这完全得益于从小对基本功练习的重视。但是,单纯靠技巧支撑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琴童在面对作品技术层面的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往往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倾入更多的情感,从而使整个作品演奏更具说服力、更加充实饱满。而这种情感,是需要通过了解并认知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感悟作曲家创作之初的思想动机而获得的。现代钢琴教学体系中,我们接触到的作品绝大多数属于欧洲古典音乐作品,受年龄因素制约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这些孩子很难与这些作品中包含的情感达成共鸣;即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作曲家的生平及作品本身的背景进行解读,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缺少对这种情感的认同感,孩子还是很难单纯的从老师营造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作品的情感,从而完美的呈现作品。

在从教的二十余年中,笔者接触过的既有刚刚选择学习钢琴的4~5周岁的学龄前儿童,也有已经结束启蒙课程转入正规学习的小琴童;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直白的对单一作品或作曲家的背景进行解读或是试图通过乐曲曲式、强弱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等使学生感受作品所要呈现的情感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完成演奏,最终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在少儿钢琴教学过程中让这些年龄较小的琴童可以更直观、更有效地感受这些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成了在少儿钢琴教学中不断探索的新课题。通过不断地尝试,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以及情感培养过程中应该着重的方向,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孩子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国内的琴童从小接受的便是传统的中式教育,而钢琴这种传自于欧洲的乐器,其演奏的精髓是对欧洲古典音乐的完美阐释。欧洲古典音乐作为欧洲文化的结晶,其本身带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既是作曲家个人情感的宣泄,同时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的缩影;而作为学龄前的小琴童,是不具备把握这种情感的能力的。所以,我们最初要做的,只是引导孩子们可以本能地、真实的反映出自己听到作品时产生的情感。

许多从事少儿启蒙钢琴教学的同事都喜欢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引导小学员学习演奏,拟声词和意境营造是老师们常用的两种方法;这种以语言形式诱导学生的方法在教学初期还是可以达到一些效果的,但却仍有一些弊端。

学生接受的往往是成人思维下的情感认知而并非自身对接触音乐作品时的第一感受。即便是第一次接触音乐作品的孩子也会对作品本身产生自己的情感,最直接的回答便是“好听”或是“不好听”。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并非是让孩子真正懂得作品所表达意境或是主题,只需要让他们学会在欣赏作品后用语言表达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笔者曾与同事分享过自己赴欧洲比赛时在国外一家少儿钢琴培训中心的所见,偌大的教室中放着五颜六色的颜料,老师在演奏作品的同时让孩子用色彩在地上涂鸦,孩子们用不同的色彩表现自己在听到音乐时的第一感受,这种更直接的传达感受的方式,让他们感觉耳目一新。我们相信,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能力,正是在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中树立并不断得到提升的;而涂鸦的过程正是一种对自身情感的宣泄,学员们已经在这种看似玩闹的过程中学会与音乐作品同步展示情感。

第二,学会欣赏、注重量的积累。在经历了最初的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为目的的官能欣赏过程后,我们需要的便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会情感欣赏。情感欣赏是古典音乐欣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作品时代背景的分析以及对作曲家的深入了解,是情感欣赏的前提;在学员充分了解这些信息后,他们便已经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再对作品呈现出的调式、曲式、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加以系统分析,我们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到每一种演奏形式。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欧洲音乐史的贯穿学习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要怀疑小学员能否真正了解历史,因为他们要做的只是了解,而并非感同身受。任何情感的产生都需要一个时间的沉淀,当我们像讲故事般将欧洲音乐的发展史娓娓道来时,这些他们听到的故事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一同沉淀,最终形成他们对欧洲音乐文化独有的认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钢琴中情感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

此外,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同样需要量的积累。现如今的教育模式下,孩子很难接触到与自己当下技术难度不相匹配的音乐作品,但是我们不妨想想,欣赏,并非要求他们掌握。就像我们从小给孩子们讲睡前童话一般,所有的童话故事又与孩子当下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呢?所以不要让“听不懂”成为他们欣赏古典音乐的绊脚石,因为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对音乐本身是否会产生情感而并非情感的正确与否。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个对音乐作品饱含深情地演奏者,并非预先编排好程序的机器人。

第三,情感的宣泄不是无理由的肆意发挥。通过培养学生在音乐作品中认知情感的最终目的是在演奏过程中宣泄情感,从而呈现更好的作品,但这种情感的宣泄是需要严格尊重作品本身的。钢琴演奏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准确呈现不同作曲家的不同风格,而把握这种风格,也正建立在我们对作曲家的情感认知的基础上。不假思索的宣泄情感将会使整个音乐作品黯然失色。当演奏者在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时无时无刻不闪现肖邦的影子、抑或是在舒曼的作品中呈现出巴赫的气息,这便是严重的歪曲了作曲家的风格。

以巴赫为例,作为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当时政治分裂、经济萧条、文化衰落的社会背景下,宗教势力占据统治地位,其大多数作品均为宗教音乐。其作品深沉、悲壮的格调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因其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又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的突破了传统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了解其作品创作中包含的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掌握其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对复调形式的全面总结和创新,是我们演奏巴赫作品时对学生提出的两项重点要求。在尊重作品创作背景的前提下,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将会帮助我们完美的呈现一首音乐作品。

结束语:欧洲古典音乐是带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欧洲古典音乐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用更饱满的情感呈现这些音乐作品。而学习欧洲古典音乐,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少儿钢琴教学时期便开始引导学生学习,只有经历了时间的沉淀,这种传自于异国他乡的文化艺术才能真正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而只有真正认知并与之产生共鸣,才能实现为作品演奏赋予灵魂。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欧洲经典音乐赏析 第5篇

论 文

题目: 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学号: 20110304310016姓名: 年级: 2011级学院: 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2年11月28日专业: 植物保护(农药方向)一班

欧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的创作背景摘要:《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音乐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

关键词:背景、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一、舞剧 《天鹅湖》:作者简介 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0年他的父亲被任命为圣彼德堡国立大学校长。于是年轻的柴可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并且在音乐系主任的指导下,继续学习钢琴。

1858年离开学校然后进入司法部做部长秘书,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团。后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

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

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

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

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议之后,便写了有名的管弦乐序曲《罗蜜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但于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而逐渐与强调民族素材及风格的国民乐派渐行渐远。

1875年,柴可夫斯基的精神出了问题,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疗养才算康复,但病根未断。

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与米廖科娃的婚姻出现了危机,这次危机几乎把他送上自杀的绝路。在一片吵吵闹闹之中柴可夫斯基逃离了莫斯科,而他妻子在1878年5月同意分居(他们一直没有离婚),但柴可夫斯基在这之前仍完成了3部杰作—《第四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危机期间,他大病一场,幸亏梅克夫人每年向柴可夫斯基提供6000卢布(直至1890年),使他在1878年辞去教职后得以生活无虞。

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

1888年沙皇亚力山大三世授予他年俸。柴可夫斯基多次出访外国,使他名闻遐迩,圈内外人士都知道他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和作曲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至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5月5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乐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

1893年,在首演第六号交响曲《悲怆》九天后,柴可夫斯基死于圣彼得堡的家中。有些音乐学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认为,柴可夫斯基对

2于死亡早有觉悟,而第六号交响曲正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题之后紧接着快速的弦乐变化旋律以及强而有力的和声,随后出现的常号旋律和前后的旋律都没有关连,此种突兀插入的乐段,一般认为是俄罗斯东正教死者弥撒典型的曲式。

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893年11月6日感染了霍乱在圣彼得堡逝世。

二、舞剧《天鹅湖》:时代背景:

1、家庭背景: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 Votkinsk 一个贵族家庭,一个现在乌德穆尔特共和国的小镇子。他的父亲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办矿厂的采矿工程师,母亲是父亲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罗斯人,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柴可夫斯基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

1877年7月,柴可夫斯基与米廖科娃的婚姻出现了危机,这次危机几乎把他送上自杀的绝路。在一片吵吵闹闹之中柴可夫斯基逃离了莫斯科,他妻子在1878年5月同意分居(他们一直没有离婚)

离了莫斯科,他妻子在1878年5月同意分居(他们一直没有离婚),但柴可夫斯基在这之前仍完成了3部杰作—《第四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危机期间,他大病一场,幸亏梅克夫人每年向柴可夫斯基提供6000卢布(直至1890年),使他在1878年辞去教职后得以生活无虞。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的友情被后人传为佳话,据说他俩几乎从来没有见过面,却是书信不断,而且持续了13年之久。梅克夫人的丈夫给她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她本人酷爱音乐,喜欢弹钢琴。在一次听了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乐曲之后,她不禁心醉神迷,对作曲家本人也心驰神往。但他俩却约定“永不见面”,而且确实从未违反。不过,梅克夫人每年提供的那笔钱对柴可夫斯基意义重大,使可以不必为生活担心操劳而专心至志地从事音乐创作。

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梅克夫人宣布公司破产而终止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

2、创作背景:

1871年夏天,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去乌克兰卡明加渡假,拜访了居住在那里的妹妹。做为舅舅,他根据德国作家莫采伊斯的妖精故事《天鹅池》,为可爱的外甥们谱写了一部家庭用的独幕芭蕾曲。1875年8月,莫斯科帝国剧院总裁格里

3采尔与剧作家皮盖切夫合作编写了大型舞剧《天鹅湖》的台本,并以八百卢布的报酬委托柴可夫斯基为之作曲。早就希望能在舞剧领域里进行尝试的柴可夫斯基,就以四年前所写的这部短篇芭蕾音乐为基础,又融合进1869年所创作的歌剧《女水神》的音乐,于次年4月完成了全部谱曲工作,全剧共分四幕二十九曲。不久,《天鹅湖》由德国人列津格尔编导,在莫斯科正式公演,略波夫担任乐队指挥。遗憾的是他们对于柴可夫斯基的创新感到无所适从,在演出中不按原谱,任意加进普尼等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特别是因为编导的平庸,竟然给扮演天鹅的女演员双臂绑上细木棍,让他们仿效飞禽翅膀,终于导致首演的全面失败,只演了几场就中止了。性格内向的柴可夫斯基,把演出的失败归结于自己的音乐,一直打算重新修改《天鹅湖》音乐,但未及动手就与世知辞了。

1894年,彼德堡马林斯基剧院首席编导马留斯•彼季帕在其助手列弗•伊万诺夫的协同下,为柴可夫斯基逝世一周年举行纪念公演时,首先把《天鹅湖》二幕重新搬上了舞台。然后又由彼季帕编导一、三幕,伊万诺夫编导二、四幕,于1895年1月27日在彼德堡上演全剧。他们在指挥德里果的协助下,对舞剧谱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和次序上的调整。在编舞上进行了种种革新,为突出奥杰塔与奥吉丽雅善与恶的鲜明对比,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节奏。当时担任女主角的演员皮埃丽娜•莱格那妮,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完备的技巧创造性的体现了编导的意图,据说在第三幕里天鹅独舞中,一口气做了三十二个Fouette(单腿旋转),首次完成了这一芭蕾舞演员的绝技。《天鹅湖》的重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达到了古典浪漫主义舞剧的光辉顶点。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芭蕾艺术在全世界的推广,《天鹅湖》已成为各国芭蕾舞团演出最多的古典芭蕾舞剧,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中国现有的五个专业芭蕾舞团都将《天鹅湖》作为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成为中国人民最熟知的、也是最喜爱的芭蕾舞剧。芭蕾舞爱好者大多数都是从《天鹅湖》开始感受芭蕾的魅力的舞剧《天鹅湖》。

三、舞剧《天鹅湖》:剧情梗概:

第一幕,城堡的庭院

老国王去世,齐格弗里德王子不久即要继承王位,因此必须要举行大婚。王子深恐失去自由,更不愿娶一位不为自己所爱的人为妻。在王子21岁生日之际,他和朋友们在城堡的庭院中聚会,王子得到了一张弩。王子的仆人班诺安排了宴会想尽力让王子快乐,不料王后突然驾到,她对这种大肆喧闹的宴会大为吃惊,提醒王子王宫还处于国丧期,不日就要迎娶新娘。王后说完离去,留下了沮丧的齐格弗里德。班诺让两名交际花跳舞去取悦王子,乐起舞兴时,班诺也热情地起舞向未来的国王祝酒。舞终人散,一行天鹅结对从王子的头顶飞过,班诺建议王子试试新弩。他们朝天鹅飞去的方向猎捕追去。

第二幕,月光下的湖畔

齐格弗里德和班诺来到了湖边,王子遣班诺去寻找天鹅。独自留下的他引起了恶魔罗斯巴特的注意。突然一只天鹅靠近,齐格弗里德惊奇地看到一只端庄高贵的天鹅慢慢变成了娇美的婷婷少女。美丽的少女向英俊的王子讲述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原来,她是一位名叫奥杰塔的公主,可恶的魔王将她和伙伴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深夜才能恢复人形。惟有坚贞的爱情才能破除邪恶的魔法。王子坚信公主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魔王在一边偷听被发现,齐格弗里德欲射杀他,奥杰

4塔向王子求情不要杀死魔王,否则符咒将永不能破除。奥杰塔警告王子如果他违背了爱的誓言,她将会永远做一只天鹅。黎明破晓,王子发誓要将她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发誓对这永恒的爱永远真心。奥杰塔和她的同伴变回天鹅回到了湖里。

第三幕,城堡内的舞厅

各国佳丽云集,齐格弗里德王子必须从三位公主中挑选出一位未婚妻。她们为王子献舞以讨欢心,可是他的思绪不在她们身上,拒绝做出选择。响亮的号声响起,宣告来了两位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他们是恶魔罗斯巴特伪装的使臣和他的女儿奥吉莉娅。罗斯巴特把奥吉莉娅变成和奥杰塔相似的样子,王子被貌似奥杰塔的不知身份的来访者迷住了,他深信舞池中的就是他那位天鹅公主。

正当王子和奥吉莉娅共舞时,奥杰塔在窗口出现,她祈求王子记起对她的誓言,但此时的王子已被魔王的符咒迷惑分神。王子在魔王的要求下举手对奥吉莉娅许下爱的誓言——魔王的阴谋得逞了,奥杰塔绝望地呼喊离去。顿时电闪雷鸣,舞厅里一片混乱不堪,王子绝望地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他已对别人再次承诺了爱的誓言。受到欺骗的王子冲出去寻找真正的奥杰塔。

第四幕,湖畔

伤心的公主回到天鹅湖畔伤心欲绝。魔王则制造了一场暴风雪阻止王子前去寻找奥杰塔。齐格弗里德最终找到了奥杰塔,并得到了公主的原谅。然而,天快亮了,王子和公主就要天各一方,再也不会有破解符咒的可能。奥杰塔和王子决定不能同生,但求同死。魔王现出了狰狞的面目,将公主和姑娘们变成了天鹅漂流在湖面上。悲愤的王子和公主跃入天鹅湖中,顿时,魔王的魔力消失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坚贞的爱情战胜了万恶的妖魔,魔王也最终死去。天亮了,王子和公主在另一个世界相依相偎,沐浴在旭日的霞光中。

第九交响曲末乐章合唱部分是引用了德国人诗人席勒的《欢乐颂》。青年时期的贝多芬在波恩就曾想过为《欢乐颂》的8节诗全部谱曲。他在1789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起过稿。贝多芬在1795年用德国诗人毕尔格的诗作曲的歌曲《同情互爱》,其曲调与第九交响曲末乐章的《欢乐颂》主题骨架上有近似之处,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

四、总结:

特定

五、上课心得:

早就听说这门课了,这个学期很荣幸能够选上这门课,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很多。首先就是老师幽默的上课方式给了我很多快乐,这是其他很多老师不具有的上课风格,其他老师上课死气沉沉的。接着就是我学到了一些

5关于欧洲经典音乐的知识,了解了欧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各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再者就是欣赏了很多欧洲著名的经典音乐,要是没有上课也不可能特意去听这些歌曲,慢慢的发现经典音乐能够净化心灵,让自己的心跟着音乐转动,心灵就能够得到升华。音乐净化心灵,在闲暇之时听听音乐而不是在电脑屏幕前玩游戏,于是在我的大学生活里又多了一件有趣的事。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传授了那么多的知识,老师的幽默感、责任感是现在很多老师不具有的上课品质。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柴可夫斯基简介。

②:百度百科——舞剧《天鹅湖》 内容梗概。

欧洲音乐 第6篇

所学的东西学以致用,更多地却了解欧洲经典音乐,了解音乐这个奇妙而广阔的世界。相信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一定可以更好地沉淀自己,更好地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在音乐的陪伴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去生活和学习,让自己不付所需的东西。

参考文献

[1]《欧洲近现代音乐文化鉴赏与研究》赵京封 海南出版社 2013年

[2]《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传记小说》克劳斯・曼著著 王泰智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3-07

欧洲音乐教案 第7篇

实习老师:杨尚军 原任课老师:赵峰老师 实习班级:高一381班 教学课题:欧洲民间音乐掠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西欧、西南欧和中欧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愿意运用自己的情感来体验异国音乐的风格特征。

2、能认真聆听西欧的爱尔兰、西南欧的意大利和中欧的奥地利的民间音乐,并积极参加课内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对欧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与掌握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了解交响乐。难点:能了解西欧、西南欧和中欧民歌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走完了非洲和美洲,老师曾经说过,老师要带大家畅游世界的音乐文化,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到欧洲, 欧洲是一片富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土地。作为整体,它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础。千百年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都曾处于世界艺术、人文及自然科学发展的前列。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的地位。从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可以说是近现代交响音乐、歌剧、、芭蕾舞剧的发祥之地。欧洲的民间音乐是一个五彩纷呈的艺术世界,具有多元和多样的艺术特征。欧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西欧、南欧、中欧、北欧、东欧五个地区,不同区域的民间音乐既相互影响,有各具特色。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放视频)

二、西欧和西南欧的民间音乐——爱尔兰和意大利

1、意大利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由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我的太阳》,《我的太阳》这首歌是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的,要是学过美声的人都必须会的,这首是出自哪个国家的呀?(学生回答:意大利)

师:好,大家都知道是意大利的,那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意大利(放意大利简介)

师: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意大利的一些旅游胜地,有比萨斜塔、米兰大教堂和科洛塞竞技场,通过了解我们知道,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远动的发源地,伴随着“文艺复兴”远动时期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意大利歌剧也在那个时候产生。正如人们所说:意大利歌剧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放《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一段视频,放完视频放问题PPT)师:回答得很好,刚才的视频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一段声乐片段叫《快给盲人让路》,刚才看了意大利歌剧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简介(放PPT)

师:说到歌剧就不得不提到歌剧中不可缺少的声乐,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声乐中的美声,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然后老师在来介绍美声,加深你们的印象。

(放帕瓦罗蒂唱的《女人善变》)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由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帕瓦罗蒂演唱的《女人善变》,选自歌剧《弄臣》里面的一首歌,我们看一下美声的简介(放PPT)

师:我们来听一下由我国著名演唱家廖昌永演唱的歌曲《老师我总是想起了你》(放视频)

师:我希望同学们要像这首歌曲唱的一样,不要忘了你们的老师

2、爱尔兰

师:听完了这首歌,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出自哪个国家,师是什么类型的舞蹈?)

(放踢踏舞的视频,学生回答:爱尔兰 踢踏舞)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对,是爱尔兰的著名舞蹈踢踏舞,既然来到爱尔兰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放爱尔兰的简介)

师:我们来欣赏我们书本上117页的《即使你的青春消逝》。(放《即使你的青春消逝》)师:我们来看它有什么音乐特点。(放PPT)

师:刚刚看到踢踏舞,我们在来深入的了解一下它。(放PPT)

师:了解完了。我们看一下《大河之舞》中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将会出现被誉为踢踏舞之王的迈克.弗莱利,我们来看一下。(放视频)

三、中欧——奥地利

师:逛完了意大利和爱尔兰,我们来到中欧的奥地利看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奥地利。(放奥地利介绍)

师:谈起奥地利,无人不知其音乐和歌剧。奥地利历史上产生了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的维也纳也被誉为“音乐之都“的称号。既然说到了这么多的音乐家,我们既先来看一段视频。(放视频)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得知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我们来了解一下,维也纳金色大厅和金色大厅里面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放PPT)

师:每年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现在就过去看看吧!(放视频)

师:在视频中我们看到,坐在底下的观众都穿礼服,老师想我们班的同学以后走向社会也会接触到这些场合,老师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些场合的相关礼仪,希望同学们出去以后,不要说老师没有教过你们这些东西,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听和看。(放PPT)

师: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再来欣赏由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拉德斯基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的结束曲,我们来看欣赏一下。(放《拉德斯基进行曲》)

四、总结

欧洲钢琴音乐史 第8篇

复调音乐的产生早于主调音乐, 但在两者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 使得两者的主导地位在后期发生了转变。

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 逐渐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但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为了推翻这个旧制度, 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思想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另一方面, 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突飞猛进, 为后来的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不少启蒙思想家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探寻到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方法。

宗教对事物的发展影响巨大。在当时, 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密不可分, 复调音乐就是随着宗教音乐的发展而兴盛的, 然而宗教音乐把多声部音乐限制在声乐范围里 (即经文歌、圣咏、弥撒曲等) 而不用器乐伴奏, 直到管风琴产生后才用管风琴音乐作为前奏。由此可见, 宗教不仅仅对音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更严重影响了作曲家们的创作。

二局势发展

18世纪在欧洲广泛开展的“启蒙主义运动”, 作为全欧洲的文化运动, 在思想和行为上展开了人类理性的自我伸张。此次文化运动开始于英国, 勃兴于法国, 继而成为当时波及整个欧洲的思潮——理性精神。然而, 对于作曲家来说, 深受影响的是德国出现的“狂飙运动”——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 它提倡自然、感情和个人主义, 力图推翻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这场运动, 实质上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对腐朽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一次有力冲击, 为推进德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德国的“狂飙运动”犹如昙花一现, 但其对当时及后来的艺术创作带来的影响是空前巨大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出现了新的市场;作品的题材和表现方式等均有了新的突破;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都开始考虑一般群众而非少数专家和行家的喜恶;小说和戏剧开始描绘具有普通情感的故事, 甚至举止和服饰也受到影响, 音乐和其他事物也一同受到影响。

三新形势的到来

“18世纪中、晚期被认为符合理想的音乐可以描述如下:它的语言应该是全球的, 不受民族的限制;应该既高雅又有娱乐性, 它应该在规范的范围内富于表现力;它应该是自然的、无复杂技巧的;它应该能够立即使普通听众感到愉快。” (1) 正是基于这些, 当时的音乐风格由原来继承J.S.巴赫的巴洛克式风格逐渐接受启蒙运动影响而转向主调音乐风格, 为后来的“古典乐派”的风格特色做了铺垫。

在西方音乐领域中, 自1600年歌剧在意大利诞生到1750年的这150年, 被称作“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紧随文艺复兴的文化艺术大发展之后,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和声方面由教会调式的传统形式逐渐向大小调系统过渡, 在之前扎里诺等音乐理论家将其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 拉莫 (Rameau, 1683~1764, 法) 又在1722年发表了第一部和声的专著《和声学自然原理论著》, 使得大小调式和声体系得以真正确立。

巴洛克时期是复调艺术的巅峰时期, 巴赫更是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 但此时也是大小调和声体系确立的前夕, 巴赫的复调作品中的单旋律已深刻包含着和声内涵的思维, 无论是级进、半音进行还是分解和弦的旋律走向, 都在和声思维的深刻影响下, 出现了逐渐削弱复调音乐特有的各个声部地位相等的状况, 进而显示出主调音乐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且在巴洛克后期, 出现了更加秀丽纤巧的洛可可风格, 此时音乐主旋律性更加突出, 音响清晰明亮, 更加通俗, 这些都为主调音乐成为主流创造了条件。

四过渡时期的作曲家

18世纪20年代以后, 巴洛克音乐的风格逐渐发生变化, 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过渡主要发生在巴洛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 通过分析这两个时期的典型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即可看到当时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主次地位的变化情况。此时, 巴洛克风格在法国开始解体, 音乐与其他艺术一起演变为洛可可风格 (典雅风格, style gallant) , 代表人物有弗朗索瓦·库普兰和让·菲利普·拉莫。18世纪下半叶, 德国北部的作曲家如匡茨 (1697~1773) 、W.F.巴赫 (1710~1784) 、C.P.E.巴赫 (1714~1788) 等, 同样为主调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本文篇幅有限, 以下仅对库普兰进行简要分析。

弗朗索瓦·库普兰 (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是18世纪法国键盘音乐之父, 法国最大的拨弦古钢琴与管风琴演奏家, 是库普兰家族中最出色的一员。库普兰被称为“大库普兰”, 也被认为是“在法国, 继音乐家吕利之后, 拉莫之前最重要的作曲家”。

由于库普兰长期担任法国凡尔赛宫的宫廷乐师,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没有重大的社会性题材, 也没有严肃的宗教内容, 大都属愉悦性的音乐。在他的古钢琴作品中, 常见的是刻画宫廷贵妇人的音乐以及对田园景色、生活风俗等充满贵族气息的音乐。在库普兰的古钢琴作品中虽然难以找到哲学般的沉思和深切的情感, 但这些古钢琴音乐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仍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他不但是法国音乐风格的奠基者, 亦是欧洲前古典主义时期主调音乐的先驱者。他首创古钢琴标题小品体裁, 为19世纪钢琴小品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库普兰曾说:“我在写作古钢琴作品时, 心目中总有一个具体的描述对象。”然而, 库普兰的标题小品以描写客观形象占多数, 不像浪漫时期的标题小品, 以作曲家借景抒情、抒发个人主观情感为主。

《恋爱的夜莺》是库普兰创作的《羽管键琴曲集》中第十四组曲中的第一首。例一是《恋爱的夜莺》中的第二段落。仅仅从音符的排列来看, 此时的音乐已不是两条相对独立的旋律的流动, 而是由主旋律与伴奏旋律构成。

和声方面, 可见巴洛克音乐主体的复调音乐发生着急遽的变化, 正逐渐被和声体的主调音乐所取代。而且, 整首乐曲的和声进行也很有规律, 上图的和声进行为:Ⅱ-Ⅴ-Ⅶ-Ⅰ-Ⅱ-Ⅴ, Ⅱ-Ⅴ-Ⅶ-Ⅴ-Ⅴ-Ⅶ-Ⅴ-Ⅰ, 形成了前端对称、后面变化的形式。

旋律形态方面, 主旋律清晰, 且伴奏声部为鲜明的和声织体。不仅旋律安排得整齐明朗, 而且在伴奏织体上也体现出一致性。另外, 大量装饰音的运用是库普兰羽管键琴曲的又一特点, 说明此时主调音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而且在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也会发现大量此类作品。

库普兰的名望虽然无法与巴赫和亨德尔相比, 但他是一位成功的作曲家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创作个性和时代艺术风貌的文化底蕴, 努力地将自身的艺术品位及创作兴趣与具有法兰西特色的“时尚艺术”融为一体, 这亦成为他音乐创作的个性化追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库普兰所在时期的音乐形式旋律主次分明、和声安排合理, 这些都透露出当时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过渡。

历史的发展会使很多事物发生变化, 音乐也不例外。欧洲音乐从最早的单音音乐逐渐发展到多声音乐, 而多声音乐又从起初的单声部演唱的格里高利圣咏, 经过音乐家们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最终成功地将格里高利圣咏处理为一种多声部的形式, 遂产生了复调音乐, 但哪怕发展得再鼎盛, 最终其主导地位依旧被主调音乐取代了。

参考文献

[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2]王凤岐.世界音乐简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3]孙玮.连接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纽带之一——卡尔·菲利浦·艾曼纽尔·巴赫[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0 (2)

上一篇:人类学学习心得下一篇:招标毕业设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