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语的世界诗歌

2024-07-20

物语的世界诗歌(精选14篇)

物语的世界诗歌 第1篇

物语的世界诗歌

题记:这些诗不能混同为南宋那类咏物诗,咏物诗是以物的名义,关切人所逃不出的人生;物语诗则是把人性植入人之外的虫蚁花草、万千世界,关切被人忽视的物世界。换句话说,它们竭力展示一个物道主义的世界。

一、苍蝇

我想看清它的脸

不论幸福还是饥饿都狰狞的脸

想象它体内装满了毒药

想象它恼人的嗡嗡声里,泊着对我的仇恨

其实它和人一样,只是饿了

像饥饿的人推门进来,想要一块饼

但我没有勇气放过它——

要用苍蝇拍啪啪的官话,消灭它嗡嗡的方言

它不得不跳起生死的圆舞曲

也许,它是苍蝇界的信徒

向往去它的圣地——我的厨房

展开翅膀来祷告

嗡嗡的祷文,令它不敢栖息在供品

——我的蛋糕上

也许,它是苍蝇界的文艺青年

想把目光狠狠插进诗集——

它沿诗集爬了一圈,却没找到缝隙

只听见,屋里响起了阴险的脏话

也许,它是苍蝇界的乖孩子

渴望父亲和它嬉戏

这飞来飞去的苍蝇拍,多像它酷爱的飞碟啊

只一瞬,就把它揽入黑暗的怀抱

二、窗帘

风一来,它就秀出妩媚的身姿

用充满爱意的拳法,与风来一场肉搏

有时,它也像薄薄的刀片,唰一声

割断太阳铺向室内的金毯

它更要挡住那些日久生情的目光

不让它们触碰那已忘情的胴体

让瞎了眼的窗户,黑着脸

聆听爱情收藏一个一个浪头

它命中注定是窗户的眼皮

再阴险的主人,也是它亲爱的心灵

它无法干涉它身后的阴谋

不得不与窗外的光明为敌

在梅雨季,它像等了很久的一只蝴蝶

怀着对太阳发霉的思念,缩进墙角

但它更渴望刮来一阵大风

让它舞成一只灵巧的舌头

说出它今生今世的冤屈

三、抽屉

父亲的抽屉里装满了黑夜

儿时,我只能从锁眼窥见死寂

想不通,父亲和我为什么总隔着这个抽屉?

如同太阳和月亮,总隔着茫茫黑夜

这橡木的抽屉,也许有最坚毅的心灵

不怕它藏匿的秘密,被政治的枪口对准

我每天看着它,就像看着琥珀中的昆虫

它张嘴时的无言,成了笼罩我一生的敬畏

不论在春天或寒冬,抽屉永远不动声色

它无需长出警觉的耳朵

也从不炫耀父亲放入的奖状

它用了一生,来聆听爷爷的咳嗽

后来,我成了它称职的伙伴

时常安静得像没有心跳的抽屉

敬重那些不合时宜的档案

学会像它那样,对良知永远怀着饥饿……

四、米

热腾腾的米里,藏着冰冷的心事

它们想为割掉的稻杆叫冤——

春风曾叮嘱稻杆,要照看好弱小的米粒

直到镰刀割断稻杆的母爱

锅里的米,吸足了思念母亲的热泪

想成为愈合母亲伤口的白盐

现在,这群碗中的少女

裸露着白绸般的.肌肤,将我拉入它们行刑前的静穆

我的牙齿冒充米粒,和它们交朋友

我的舌头,冒充献给它们的红玫瑰

它们不识我的真心,柔情似水

用白皙的手臂,挽住舌头和牙齿

直到牙齿卸下面具,把它们碾成白泥

直到我开始回味它们的痛苦

当我起身,离开这把刽子手的椅子

我又会找谁,再献上舌头的红玫瑰?

五、被子

被子是蟒蛇,白天盘在床头

晚上把你吞入腹中

梦是它的胃,你每晚都成功逃出

清晨,当你下床,它饿得只剩一张皮

被子是情人,当你弃它而去

它气得病入膏肓,把自己蜷得像一座坟墓

当你晚上哄它,它又把你揽入怀中

鼾声是你的情话,哄得它呼呼大睡

被子是蜂巢,你是蜜蜂

当你满载而归

你向它吐出最甜蜜的梦

时常,梦的甜蜜又被诗人偷吃

被子是闲话,一辈子都裹着你

黑夜漫长,你在与闲话的搏斗中

等待着天明

六、大风来临

春天累了,大风即将来临

落叶已准备踏上归途

旋成风中再也刹不住的车轮

它们是想逃离,街上一幢幢厌恶的高楼?

我突然静下来,看见落叶高兴地旋转

仿佛找到了爱情的入口

看见乌云伸长脖子,在水面照镜子

只有鱼儿不眨眼睛,一刻不停

读着乌云心里的雷霆

天空也是一个喜欢旅行的背包客

背着乌云大大小小的背包

里面装满了大风呼啸的秘密

街上的纸屑,也旋成一只只老鼠

望着乌云那一只只黑猫,瑟瑟发抖

一艘艘船,像一个个新娘

纷纷退入港口的闺房,不肯出嫁

当大风来临——它用力摇荡的不再是海

是海上那些人的命运

物语的世界诗歌 第2篇

冬阳

阳光暖暖的,

照在身上,

一丝红晕漾在脸颊。

徐徐微风吹过,

树叶在枝头沙沙作响,

几片树叶在眼前飘落,

枯黄,蜷缩,

随风在地面滑过。

一声声爆竹声响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抬头仰望,

烟花灰烬处,

天空澄清,

蓝的没有一点瑕疵,

没有云朵为伴的碧空,

那么远,那么美!

真想沉浸于此,

远离喧嚣,

享受那份静逸。

在枝头互相嬉鸟儿戏着,

叫嚷着,

金黄色的树冠是它们寒冬来临之际安逸的小窝,

片刻的嬉闹,

又恢复了平静,

似与我共享这冬日暖阳,

好不惬意啊!

落叶

弯腰拾起一片落叶,

捧在手心里审视,

它静静地躺着,

没有一丝忧怨。

那种苍然的美,

在其身上尽显无余,

它的纹理是那么的美,

静静地躺着,

没有一丝忧怨。

脉管中已经不再有树的汁液流淌,

因为它不再需要成长,

美已经在这个季节里固定成型,

物语的世界诗歌 第3篇

但是与此同时, 《源氏物语》中所出现的女性却大致有着极为痛苦的人生。不管她们的地位、音容、秉性等千差万别, 但是上到皇后下到下层妇女, 无论是谁都处于相同的境遇当中。所有女性都成为玩物, 无一幸免地走向悲剧的末路。她们的命运无非是三种结果, 或是走入坟墓一了百了, 或是落发为尼遁世绝俗, 或是独守空闺虽生犹死。如果将这数不完的个人悲剧汇集一齐的话, 足以成为震撼人心的社会悲剧, 也即是将善与美毁灭的悲剧。

因此, 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此存在着的善美和罪恶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一、罪恶潜藏于善美深处 (从善美到罪恶)

首先我们必须通过善美的一面看到潜藏于其深处的罪恶。只要我们细细品读《源氏物语》里关于女性的故事, 都会发现她们有着悲惨的命运, 其实这是跟光源氏分不开的。

作者笔下的光源氏是在超越社会伦理道德之上, 不断地在寻求善美的极致。人一旦追求善美的极点, 就会让美中所隐藏的危机、恐怖, 甚至是遭遇死亡成为可能。光源氏对善美的憧憬会导致其对善美的沉溺, 而越发的沉溺则会给书中的女性带去不同程度的烦恼和痛苦, 甚至让她们成为牺牲者。

在《源氏物语》的众多女性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藤壶和紫姬。

出身高贵的藤壶拥有“倾国倾城之貌”, 且因酷似桐壶更衣, 而成为桐壶帝之妃。一开始, 光源氏对于比自己大五岁的继母藤壶, 所寄托的是自己对已故母亲的思念之情, 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 这种情感逐渐演变为一种爱慕。藤壶对于这种爱慕之情虽知有悖伦理, 但因光源氏的光华照人而使其最终还是与光源氏发生了不伦之恋, 且怀孕生下小皇子。此时的藤壶已陷入矛盾而痛苦的深渊里, 一方面她面对桐壶帝的疼爱深感内疚, 另一方面又怕被人发现而恐惧。可是光源氏却日趋堕落, 在设法与藤壶幽会的同时却又开始拈花惹草, 藤壶的悲剧也就因此无限地加深了。时常受到内心责备的藤壶终因无法逃脱对自己的谴责而遁入空门, 后抑郁而死。藤壶的品性在光源氏看来是“没有一点不足之处, 也没有一点越分之处, 真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不难看出, 藤壶的至真、至善、至美, 换来的却是巨大的代价。

紫姬的遭遇又是典型的一例。她是光源氏于诸多夫人中爱得最深的, 也可以说是伤得最深的一位女性。紫姬仅有十岁之时, 却已作为情欲的对象走上社会。紫姬是光源氏偶然间窥视到的一位少女。由于光源氏发现其与所思慕着的藤壶异常相似, 并且心想其将来长大后必定会成为一位容貌出众的美人, 于是被她深深地吸引着, 从而萌发了留她在身边的想法。其实对于光源氏来说, 紫姬只是他众多相遇中的一人, 只是初恋的替身而已。他领养这位少女的初志不过是由于她长得伶俐娇美, 作为替身可以朝夕相见而已。但是, 在紫姬看来, 光源氏是她一生当中唯一的一名男性, 她深信着光源氏, 并且深深地依赖着他。在此基础之上, 紫姬对光源氏的依赖也随之上升为对他的爱恋。作为一名正夫人, 紫姬一方面承受着光源氏的宠幸, 另一方面却眼看着丈夫到处偷香窃玉, 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但是她却从未表露过自己的满腔愁怨, 为了光源氏她宽容忍让、逆来顺受, 能识大体、顾大局, 是个光源氏按照心中理想所塑造的“众善皆备的完人”。然而紫姬虽表面悠然无谓, 但是内心却蕴藏着深远而郁结的哀情。可见, 这种爱恋是产生于完全不同等的基础之上的, 这也就意味着苦痛和罪恶的开始。正是那样, 紫姬的一味容忍, 终积怨成疾。正当她向光源氏提出出家的要求时, 却未得到光源氏的理解和同意, 最终只能含恨离开人世。紫姬如此悲惨的结局实际上是隐藏在有所要求的善美之中的, 正好与光源氏的罪恶是形成一体的。

实际上在《源氏物语》当中, 除藤壶、紫姬之外, 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有着同样命运的“藤壶”和“紫姬”。她们一同构筑女性理想美的世界, 但是这个美的世界却在风雨的摧毁之下变得支离破碎。带来这场风雨的正是她们所寄予希望的理想情人化身的光源氏。光源氏的形象其实是作者理想化的形象:他出身高贵, 集美貌与聪颖于一身, 谈吐高雅, 风度翩翩, 具有美好、博爱、仁慈的特质。作者为其平添了审美观中的种种美。由于这些美, 它使人感动;由于这些美, 它吸引着众多的女性。他为试图找到一位集合各种优美品质的“完美女性”, 而陷入“美”的深渊;反过来这些女性也同样为他身上所体现的“完美”而无法自拔。即使光源氏对他所钟爱的女性是有用情过, 但是他的多情, 他的所作所为, 却无情地撕下了蒙在他头上的光华夺目的五彩面纱, 他的空虚堕落、平庸放荡暴露无遗。他们之间对于善美的追求, 实际上意味着各人物悲剧性命运随之启程。光源氏在伤害这些女性的同时, 也使自己深受其苦;其在追逐女人而乱伦背德的同时, 也使自己受到良心的谴责和折磨。

由此可见, 看得见的美貌和看不见的苦痛, 以及罪恶一起共同构成了光源氏和这些女性的生活。被成就的美可以说是一种折中物, 美越接近一定的目的就越变得难以生存。当为了成就某种美时, 其他事物就往往会被迫妥协, 所以在这里, 作者塑造了美的艺术形象, 同时又赋予了悲剧情调。

二、罪恶重新孕育善美 (从罪恶到善美)

然而, 我们又应该看到, 《源氏物语》里的这些女性身上虽循环着同一悲剧, 即是光源氏将她们一一送进了寺庙或是坟墓, 但是这种结局亦可以说是一种重新追求善美的世界的体现。这些女性因为要脱离苦海, 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超现实的“净土”中去;要到达走向新生的彼岸, 只有借助这样一片希望的白帆。

藤壶、紫姬一样都是美的化身, 但是由于光源氏的风流而给她们带来了许多的痛苦。藤壶和光源氏发生暧昧关系后, 便终日在悔恨、懊恼、忧惧中度过。光源氏的不断纠缠使她陷入两难境地。她在给光源氏的复信中曾写道:“纵使长梦终不醒, 声名狼藉使人忧。”可见藤壶既愧对桐壶帝, 又惧怕被世人唾骂。为了赎罪, 唯有遁入空门, 以求解除心中的无限痛苦。她的生命和故事虽是短暂的, 但是她的夭亡却将她带到了另外一个美而清澄的世界。她的真情、善良, 连同她的痛苦、夭亡, 都构成了美的一部分。紫姬则因光源氏喜新厌旧, 内心抑郁痛苦, 最后她对光源氏已不再抱任何希望, 终起出家之心。出家, 至少可以减轻非人的折磨, 是解脱痛苦, 决别世事的唯一出路。但终因愿望未能获光源氏允诺, 紫姬抱憾终生。她的离世难免令人觉得可惜、怜悯, 但在如此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只有选择这样一条出路才能使得其自身执着美的高洁纯净的心灵永远地脱离尘世之苦。在这里, 死是生的一个延伸, 是美的一种表现。死是爱的极致, 同时也是美的极致, 因为在死亡中美能获得永恒。

而作为主人公的光源氏, 他的形象是矛盾复杂的。他在不断和女性行乐的同时, 也时常责备自己的过错;他在蹂躏女性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的同时, 也时常将和善的感情和慷慨的帮助投于被玩弄的女性身上;他在身居高位, 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的同时, 他也时常以帮助贫弱之人的身份出现……他身上的许多自相矛盾之处, 正是罪恶积累到某种程度的时候, 又被重新唤起构筑善美世界的体现。作为理想化身而出现的光源氏, 他的结局也殊途同归。在光源氏四十岁时, 他将三公主纳为“夫人”。可是, 不久便发现三公主与头中将的儿子柏木私通, 后来三公主怀孕, 生下一子酷似柏木, 这对光源氏的刺激很大。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所犯的种种罪恶, 在此时得到了报应, 对此感到不寒而栗。自此, 藤壶、紫姬的死去……三公主的出家, 这些往事让他回思起来, 不由得心中生起悔恨和愧疚之意。为了解脱各种罪恶, 他终于了却了多年的愿望而落发为僧, 遁入空门。

三、善美和罪恶的对立统一

《源氏物语》中各人物的命运发展既让我们看到了低沉、悲观的一面, 又让我们体会到了超脱、空灵的一面。当他们感到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时, 就只能追求禅所主张的“无”的境界, 即在“无”的境界中, 构筑超越“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的这样一种意识的善美的世界。正因为发生了悲剧, 才存在精神面上的美。这是一种以寂静和没有欲望作为底流的淡泊朴素的美。无论是出家还是离世, 两者都是一种想从彼岸回到善美的世界里继续另类生存的心愿。对于他们来说, 这样的“无”的世界不是什么都没有的世界, 而是超越和“有”与“无”对立的“绝对无”而存在的这样一种状态。换言之, “无”是产生“有”的精神根源, 所以也可以认为所谓“无”即是最大的“有”。正因为如此, 他们面对所受的罪恶, 只有通过出家或离世, 才能将诸多对立因素平衡与协调。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 可见在《源氏物语》里, 善美和罪恶不只是对立的两极世界, 而且也是互通的两个世界。《源氏物语》里所流露的尽是哀伤之感。这种哀伤源于压迫和善之心, 源于压迫美貌, 源于伤害了无数的女性。这即是源于深处里看不见的罪恶的体现。然而, 为了消除来自罪恶的哀伤, 则需要在罪恶的彼岸世界里重新追求和建立所期待的善美。因此, 《源氏物语》所呈现于眼前的不是别的, 正是善美和罪恶对立统一的中和的世界本身。

摘要:《源氏物语》中, 作者紫式部塑造了主人公光源氏和众多女性的美的艺术形象, 同时又赋予他们以悲剧情调;但另一方面, 作者在表现人物的哀伤之情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善美的追求。本文尝试通过光源氏、藤壶和紫姬三位代表人物的人性表现来分析善美与罪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源氏物语》,善美,罪恶

参考文献

[1]代菁.《源氏物语》中悲剧的女性形象之我见.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1) .

[2]韩善英.女性悲剧与物哀美——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5, (4) .

[3]陶力.紫式部和她的《源氏物语》.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4.

[4]紫式部.丰子恺译.源氏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5]张奚瑜.《源氏物语》的女性群像浅读.社会科学论坛, 2006, (18) .

[6]张志海.论《源氏物语》中紫姬的理想性和悲剧性.社科纵横, 2006, (11) .

[7]张伟.不伦之爱亦美丽——试析《源氏物语》的乱伦母题.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 (1) .

光影世界里的青春物语 第4篇

导演:王小帅

主演:崔林、李滨、周迅、高圆圆

贵从农村来到北京打工,找了一份骑自行车送快递的工作,每单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就可以买下他特别喜欢的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就在他快要攒够钱的时候,他的自行车丢了。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寻找他的自行车,然后在街上,他看见一个学生骑着它。新的车主健说这辆车是在旧贷市场上买的,而贵必须要回自行车,于是两人只好设法共用这辆自行车被现实残酷打碎的我们曾经美好的青春。

2、快乐、友情——《摇摆女孩》

导演:矢口史靖

主演:竹中直人、上野树里、平冈裕太

炎热的暑假,女生们还要在学校补课,早就坐不住的她们主动请缨去送午餐给管乐队。一路上嘻嘻哈哈的她们快到终点才发现因为是气炎热饭盒早就变坏了,而队员们毫不知情地吃下去,随即集体身体不适,他们要求女生们负责,组成爵士乐团,可是女生们不懂得演奏乐器。艰苦的训练开始了……

日本难得的无关于颓废的青春励志片,青春,没有什么不可以!

3、自由、叛逆——《迷墙》

导演:艾伦·帕克

主演:鲍勃·吉尔道夫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叫Pink的青年人,他一直在自由和安全感之间寻找平衡点。“墙”是一个比喻。它是隔离痛苦的手段,同时更是限制自由的桎梏。Pink小时候父亲就战死了,他在妈妈的溺爱中长大。Pink对压抑的学校制度心存不满,于是在写作和音乐中寻找自由。但他成功后发现“墙”也与自己一起长大了,他感觉为名所累,为人所伤,绝望之余,决定与世隔绝。在最后,墙被推倒了。

无数的学生排着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变成了统一标准的产品……喜欢Pink Floyd的摇滚乐以及后现代风格的朋友不可错过。

4、性萌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主演:莫妮卡·贝鲁奇、Gluseppe Sulfaro

二战时期西西里岛上宁静的小镇,美艳动人的妇人玛莲娜,撩着波浪长发,穿着时髦的短裙丝袜,踏着诱惑的高跟鞋,征服了镇上所有野人,也包括年仅十三岁的维利图,他悄悄地成为她的小跟班,跟踪、窥视她的生活。她摇曳的倩影、她聆听的音乐、她贴身的衣物……都成为这个被荷尔蒙淹没的少年,最真实、最美好的情欲幻想……

每个青春期的男孩心中都曾有个“玛莲娜”。

5、初恋、亲子沟通——《初吻》

导演:克劳德·皮诺托

主演:苏菲·玛索

薇卡是个13岁的女孩,不同于班上的其他同学父母离异的状况,她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伴随青春期到来的,微卡敏感地渴望父母的爱,渴望异性的情感。然而,父母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母亲与薇卡的德语老师燃起了爱火花;而微卡也在舞会上认识了初恋拉乌尔。有了初吻之后,爱情就能保鲜吗?13岁的初恋能持续到多久?

夏日物语诗歌 第5篇

1、晨光

习惯在江边晨跑

眨眼功夫

江面上,溢满了金色的橙涟

空泛的水域

疯长出,无数的芒点

一只渔船

在波光中摇曳,忽然

有一个人影

向空中抛出一张天网,惊吓出

一湖斑斓

有很多晨练的男女

想融入你的荣光,披一袭温暖的黄衫

可是

一些懒慵的女人

依旧深沉地驻在,你柔软的梦苑

你想征服

今天

所有想得到庇荫的生灵

覆灭一个清凉的世界,让我的灵魂在今夜

无法入眠......

2、梨园

一次又一次

路过你

每一次给我的感觉,总是在

温暖

与凉爽之间

你敞开双臂

在林荫道上叠成无数的春夏诗篇

冬天

残留给你的.那些黑色忧郁

变成伤疤,化作云烟

三月的梨园

一大片

梨树

挂满雪花

成了大街小巷,谈论你的热点

圣洁的白,渐化成

一片绿

怀胎四月,在绿叶中坐下累累青果

依旧不吝赐我

内心的清凉,与甘甜

3、镰刀

麦子被时光割了一茬

玉米又熟了

生锈的镰刀,被岁月磨的锃亮

割了麦穗

割了玉美人的胡须,还要割我最珍爱的时间

你在阳光中挥舞着

咸咸的汗水

沾在你那洁白的刀锋上,我等你悠闲下来

看你长出

苍老的锈斑

捡一块磨石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我把你

磨得锋利

准时在八月,割下一片

村口的稻田

入夜,刀锋的温度

降了许多

面对余温未降的天空,我想借一把

柳梢的钩镰

七夕物语诗歌 第6篇

风,又再次袭来,

这一次,

它带来了西伯利亚的凉爽,卷来了冰莹的雨水,捎带着秋的情谊,

在微凉的月光下缓缓绽放出一段唯美永恒的.爱情神话。

一枚银簪划亮布满星光的夜空,

一条银河牵起无限的思念,

清风浮动微蜷的纱幔,

墙下的玫瑰捧着晚露,披着月色,嗅着醉人的情语,

与梦相约。

盈盈水间渡着音符,载着情思,

落于指尖,颤与心头,

缥缈的琴音,悠远哀叹,

守着机杼,待鹊儿衔来轻羽,

朝朝暮暮的企盼,与鹊桥相会。

从子夜到黎明,

一匹绢布,一亩方田,一颗星辰,

转身眸望历经千年。

雨,依旧下着,

屋檐下低泣的水珠,

落于掌心,垂落花间,

梦中酣睡的玫瑰,乍然惊醒,

撑一柄油纸伞,抬首仰望雨的尽头,

银河之水洒下的朦胧烟雨,

俏丽了江南,诗意了才子,

雨天物语诗歌 第7篇

纪念

不悔的昨天

梦中的痕迹

不曾凋谢

将经历

随风书写

雨天

是否听见

是否了解我的喜悦

不见容颜

同样映红

荧屏前的小脸

没有忧伤

没有哀愁

都如那纯真的眼

固执的想念

似断桥残雪

相思

多了闲愁

就珍藏美好

在雨天

去体会

物语的世界诗歌 第8篇

(一) 王象春推崇李攀龙高古精神

王象春 (1578—1632) , 原名象巽, 字季木, 号文水, 山东新城人。著有诗集《齐音》《问山亭集》。其学诗早期, 推崇李攀龙, 李攀龙注重诗歌格高调古, 宗汉魏盛唐, 以之为法。王象春重视其高古精神。王象春推崇李攀龙高远古雅而又不涉媚俗的诗文风格。钱谦益认为:季木于诗文, 傲睨辈流, 无所推逊, 独心折于文天瑞, 两人学问皆以近代为宗。天瑞赠诗日:元美吾所爱, 空同尔独师。[1]

(二) 王象春“古而不摩”理论

王象春虽推崇李攀龙, 但他看到“前后七子”复古的流弊。加之钱谦益鼓励王象春要“以今人为根本, 以古人为枝叶”[2]。王象春提出“古而不摹, 自我作古矣”。

在友人钟惺和钱谦益的鼓励之下, 王象春对复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公鼒《公浮来小东园诗序》:

诗者亦如八寸三分帽子, 人人可移。一人日:必汉魏必盛唐, 外此则野狐。一人驳之曰:诗人自有真, 何必汉魏, 何必盛唐。一人又博大其说尽:何必汉魏, 何必不汉魏, 何必不盛唐。两袒莫定, 五字成文。今天下盖杂处于第三说矣。三说聚讼, 权必归一, 过瞬成尘, 舀下便扫, 其或继周, 宁能无说?浮来请于此丙下转语, 吾尝赠浮来句云:重开诗世界, 一洗俗肝肠。[3]

“必汉魏, 必盛唐”是七子派提出的复古, 而驳斥七子派认为“何必汉魏, 何必盛唐”之说指的是公安派, 王象春并不趋同于任何一方, 而是提出了第三人之说:“何必汉魏, 何必不汉魏, 何必不盛唐。”王象春做到了“古而不摹, 自我作古矣”。

王象春在“复古”与“性灵说”的道路之外独辟蹊径, 没有走上复古派只注重诗词表面的声调和词典的摹古, 也没有走上性灵派随意轻巧之路。而是抒写了大量的拟古诗和反映时政民生的诗歌。例如其雄放的《再书项王庙壁》:

三章既沛秦川雨, 入关又纵阿房炬, 汉王真龙项王虎。

玉珏三提王不语, 鼎上杯羹弃翁姆, 项王真龙汉王鼠。

垓下美人泣楚歌, 定陶美人泣楚舞, 真龙亦鼠虎亦鼠。

王象春截取了项羽和刘邦的典型事件来分析二人的才能和功德。在对二人的评价上, 王象春独具慧眼, 找到两雄的共同点, 并将史实来进行比较, 特别是将“垓下美人”和“定陶美人”来进行对比, 语奇意新, 全诗跌宕生姿, 波澜起伏。由此可见一斑, 王象春的古体诗不拘成法, 诗意独特。

二、“禅为上, 侠次之”

万历中叶之后, 山左诗人身上的“齐风”和“齐气”逐渐转变为侠气和戾气。王象春被划为东林党人, “意气太盛, 肺肠太热, 善善恶恶, 或溢而为加膝坠渊, 以贻小人口实。”[4]王象春仕途不顺, 在为官和假归时, 了解民生疾苦, 并在诗歌中树立了自我侠士的形象, 让其诗颇具侠气。

王象春鼓励公鼒“重开诗世界, 一洗俗肝肠”, 王象春在探索诗路上自辟门庭, 倡导禅诗和侠诗。在《公浮来小东园诗序》云:

诗固有世界。其世界中备四大宗:曰禅、曰道、曰儒, 而益之曰侠。禅神道趣, 儒痴而侠厉, 禅为上, 侠次之, 道又次之, 儒反居最下。[5]

王象春对诗世界划分为四等, 依次为:禅诗、侠诗、道诗、儒诗。他认为禅诗重神, 侠诗奇警激厉, 道诗重趣, 儒诗过于中和雅正。王象春对当时温和雅正的儒诗和只重视意趣的道诗不满意, 主张禅诗通过顿悟来抒发精见, 破除儒诗的迂腐。侠诗通过警示和激厉来抒发末世诗人的侠气和戾气。

王象春反对公安派随意、率直的诗歌创作, 但是却非常推崇禅诗, 王象春的禅诗, 是注重禅诗神韵。其中王象春的禅诗一部分为淡远富有余韵之作, 重在妙悟。如《雨望》:

齐城宜向雨中看, 万室垂涎晚意寒。须是米颠亲泼墨, 仙人皴法便枯干。

这类诗歌为王象春淡远恬适之作。诗人用简单的意境营造了一幅简单的水墨画, 让诗歌富有余韵而意境飘渺。

王象春的禅诗还有一部分是其晚年的诗作。如《闭关》:

老病山居百不宜, 闭关虔诵陀罗尼。山因人静松筠古, 水共云流日月迟。

医药有天堪托命, 荆榛隘地莫争持。春鸿秋雁黄茅屋, 带索而歌荣啓期。

这类诗歌多是王象春晚年在家时所作, 诗人晚年多病, 多隐居, 不见客, 与僧人交往较多, 其禅诗不再是单纯余韵渺远的诗作, 而更具有神韵。

综观王象春的诗歌, 其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为“侠诗”。正如王士祯在渔洋诗话中写道其叔祖:“天才排奡, 目空一切。”[6]王象春的侠诗传达其对晚明黑暗政治的愤世之情以及刚肠戾气。其侠诗才气奔轶, 颇有杜甫诗歌的风骨, 具有奇警之气。王象春的侠诗树立了自我箕踞的悲骚形象。如诗人的《问山亭》:

问山亭子拱如笠, 屹立湖中阅古今。箕踞悲骚王季木, 时敲石几激清音。

另外王象春的侠诗多是对当时政治黑暗面的揭露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旱》:

蕴雨宁辞毒热来, 密云飞度不曾回。老农泪血迸空进, 禾黍高低牛作柴。

诗人王象春倡导禅诗和侠诗, 在晚明诗坛上发他人未发之音, 其诗歌多抒真情, 抒写愤世嫉俗之作, “不肯坐老温柔乡”, 抛弃儒诗的中和, “发奇警, 自有门庭”。王象春的侠诗成为晚明诗坛的新声。

参考文献

[1][2]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653.

[3][5]公鼒.公浮来先生诗集[M].四库禁毁丛刊本.

[4]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725.

艾安的物语:一个飘荡者的世界 第9篇

之所以选择用对话的形式去了解艾安先生,是因为他具备和作品同等重要的经历,作品是结果,而艺术家的经历是结果来源的土壤,所以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来研究这种土壤的形成。艾安先生经历了中国1949年以后诸多重要的历史变革,他生于“文革”之前,成长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八十年代度过青春,见证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再后来,九十年代经历过自己的创业,同时依旧在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这样繁杂的个人经历,其实并不像艾安作品透出的安静和神秘那么简单。

越是对艺术家了解,越是难以找出对一个展览的准确定性,在艾安先生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飘荡者的世界。早年美院毕业后,艾安先生都一直是一种飘荡的状态。从精神状态来讲,他很少去参与某一流派或者某一组织,对于艺术界,他也保持着冷静甚至游离的状态。从艾安早期的创作中,可以看到诸多孤独的人和彷徨的画面,想必就是这种生活的状态体现。逐渐艾安先生的作品渐渐趋向神秘主义,甚至于有一些宗教色彩,画面从孤独和彷徨逐渐成为一种虔诚和轻盈的状态。

物语(ものがたり)源自日本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从口头文学衍变而来,这也恰好形成了对于这次展览过程中对话的体现。艾安先生所谈及的八十年代和后来的很多艺术家生活,对我和观众来讲,其实都有这种物语的特性,这种交流随着时间流逝,这一代艺术家的故事和经历也必然成为传说。另外一点,物语也可以理解为有物在说,艾安先生作品中所描绘的空间和形象本身就具有诉说的特征。现实中的艾安先生其实并不太愿意去谈自己的过去,而在交流之后再去看他的画才发现,其实艾安很多对于过去和当下的看法都放到了画面里,所以“物语”也是艾安作品的特质。

这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过去两年来20余幅作品,展览名为“物语”,实则艺术家心语。

投资与理财:看您对于戈雅以及莫兰迪等人的论述,我想到一点,那就是艺术家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一个是醒世,一个是传世。最早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读过夏晓虹写的《梁启超传》,梁启超的一生都在这两者之间徘徊矛盾。您是怎么看待八十年代自己的青春期,同时又怎么看待艺术作品的历史属性?是一种醒世,还是传世?

艾安:如果用更遥远的眼光看历史的话,对于八十年代的这一代人来讲,那个年代应该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从1979年到1989年,那是个黄金十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们在封闭了30多年后,面对打开的国门,目睹了陌生的外部世界,西方的一切都是特别新鲜的、充满刺激和挑战的,犹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一般辉煌亮丽。在一个被灌输了百多年来一直受外国欺辱的国家概念里,面对新世界,满是极度渴望融入世界却又心存自卑情节,是那个时候的集体记忆。八十年代于我,就是这样一段沁润了各种复杂情感、如饥似渴学习成长、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十年。

对于历史,我的看法或者说我的历史观是这样的:历史是后人写就的,也只有后人才可能给前代写史,如此,才会有醒世和传世的问题。醒世和传世,基本上还是因为它能给后来人某些启迪或者可“利用”的价值,因此,我觉得醒世传世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艺术家对历史的表达,更多的局限于以艺术的手段去完成,艺术家是以作品示人,艺术作品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更多的体现在那些方寸之间的麻布画幅和笔墨纸砚之中。如果抱持一种青史留名的心态画画创作,投机的心态必定会体现在你的作品之中。好艺术是不用说的,就像好功法是要修练出来,这是同一个道理。

艺术家的传世,更多的是依据艺术的表达,也就是用作品来说话,艺术史的书写,也永远是以艺术作品为第一书写标准。当然,艺术史的书写,不会脱离历史的进程而独立存在,历史的发展也一定会在所有艺术门类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投资与理财:您早期的作品也就是九十年代初的作品,看上去显得压抑,透露出一种彷徨和孤独,而后来是逐渐转向一种纯粹的安静或者带有神秘主义气息的画面。我想知道从早期到现在的创作,您现在回头看,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促使您创作上的感受发生了改变?您对于生活和艺术关注点在这个期间有什么转变?

艾安:今天来理解理想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乃至浪漫主义,是那个八十年代的特色,恰恰是那个时代给予了太多的这样的社会理想情境,才使得今天艺术家走向了它的反面:更倾向于对个性的表达、对现实的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主义已经被打破,我们正处于一个没有理想、没有英雄、没有浪漫的时代。我个人的生活和绘画也是和这个时代的发展相契合的。我想说的是,从沉闷的九十年代开始绘画创作,社会氛围的影响,如果是希望体现技术之外的艺术状态的话,其根本一定会体现在主题的选择和画面情绪上。前面我们谈到了时间的因素,作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它消解了一切,包括绘画。

1.沉默的火山 2012 蛋彩 70×50cm

2.智者 2013-2014 (1)

3.神话5 2015 蛋彩 24×24cm

4.竹·蛛 2014 蛋彩 32×240cm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曾经有一段远离绘画的时间。绘画于我,一直是一种个人处境的描述和个体绘画语言的表达,我的绘画方法注定了我是以一种“边缘”的态度,进行着个人世界的探索。

当完成这个绘画意义的功用后,我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创作停顿期。绘画是我的情感出口,个人的所谓价值在那个“沉默的城”之后,没了方向,我需要寻找新的方向,也需要新的动力去完善自身。我开始从事设计,做和艺术有关的一切设计,那是我真正介入现实的一段生活,所谓“柳暗花明”的一种状态。这样持续了五六年,直至我的第二个阶段的绘画生活,也就是2011年“天空”的个展。

投资与理财: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您的作品里出现了羊这个形象,从最初的完全写实的羊的形象到往后越来越拟人化,画面从风景到现在的这个阶段,有种从现实主义进入超现实主义的过程。

羊在中西方神话传说中都有,我不知道对于您个人来讲,羊的形象意味着什么?或者您认为羊的形象贴合了您怎样的心境?您可以谈谈吗?

艾安:羊的形象是我开始绘画的主要形象,但开始画的是静物和风景。我走向职业画家之路后的第一个展览,是和我的大学同学的一个水彩画二人展,在北京的日坛画廊展出。画面都是些静物:枯萎的向日葵、玉米、干花和一些瓶瓶罐罐。

不过,我没有在那些静物里逗留多久,很快就把羊作为我的绘画中的主要形象了。羊的形象出现在画面里,应该是我的毕业创作的延续。我的毕业创作一共画了两组画,都与动物有关。一组是“佚事一则”,这个是一组十幅的以猩猩为主角的超现实组画,讲了一个荒诞的故事;另外是三张一组的羊与人的画作,这是羊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我的画面里。羊在这个时候还是写实的,景物也是自然里普普通通的山、树和草。2002年,当我重回北京后,安顿在建国门外交公寓后面的那个荒草围绕的建筑工地边的小画室后,羊的形象才开始具备了“沉默的城”中的那样有些超越现实的形象,成为我那个阶段的个人绘画的元素,也是我自己的内心象征。“羊”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人”的替代物。

远去 2014 蛋彩 50×70cm

在我看来,以羊的形象入画,可以探究的是九十年代个人糟糕的境遇在作品里的反映,这和其他画家比如王朔的小说、老方的“光头”、电影“顽主”一类的作品等,应该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表现,只是每个人选择的角度不同,仅此而已吧。

个人性情是左右艺术家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个性情可以是性格、趣味,是人格,也是常识与知识自身的累积,最后是集合这些特点形成的个人的作品风格。漂浮的人和飞起来的树,是对自身生存境遇的比喻,“羊”和“雨衣”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批判。生活在这个日益发展的城市里,我个人的飘离感却愈发的强烈。

晨曦物语诗歌 第10篇

当黑夜来临,

枝头那鸟儿已归隐山中,

所有的楦树已在沉睡,

只能听到叶落的声音。

看呐!

天上的星月,

带着饱满的热情,

把自己所有的光芒挥洒于天地,

好似在窥视着万物变迁。

听啊!

在那遥远的山头,

有狼那悲天长啸,

好似在诉说狼族的悠古神话

夜更深了,

该是沉睡的时候了。

真希望晨曦不要来临,

然而天际再没有祥瑞的.出现。

因为天不再是那样蓝而干净,

水不再是那样清而透明,

居家的人们也不再是那样的忠贞不渝。

唉!

天生的强者们,

当你们再次看到这些时,

是否已追悔于当初,

然而那些已是过往云烟,

世说物语诗歌欣赏 第11篇

有时

沉默是沉重的解脱

办公楼下一片浓荫

等我许久

把沉默放在这里

解释是一杯药酒

喝与不喝

选择只是一个模式

也是一个迷乱

若清醒

无需这么一道药

五点三十七分以来

我像一具僵尸

在冰屉里陈放

不经唱的岁月

不知去了哪里

不经心意的人

又不知去了哪里

小麦要哭泣了

土地就这么放它们流浪

从乡村

到城市

从城市到乡村

到了最后

不知道谁还认识

小麦的锋芒和营养

许多影子

藤条一样爬上我的窗

星星一样落下毛毛雨

走上街道

扑打霓虹

流体的呻吟

怎么懂得佛纳的烟魂

写诗的石头

死了

写诗的蛊钵还在戴娜娜呼唤神蛇

是不是诗的酥麻

带我深入峡谷的暗角

寻找石头

冰雪灵柩沉睡的雕印

某个时刻

花长出针刺

梦长出翅膀

物语的世界诗歌 第12篇

1、多吃时令蔬菜和水果。12月吃春笋、3月吃草莓会造成高速公路上的运输卡车拥堵。

2、给孩子读本故事书。这会使你们更亲近,并促进孩子的想象力。此外,这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开发也是不可或缺的。从未听过长辈讲故事的孩子说话晚,表达能力差。

3、在刷牙时把水龙头关上。否则每分钟会有5升水流进下水道。如此算来1个四口之家每次刷牙将耗费60升水,一年则可以注满109个浴缸!

4、了解一些关于你居住的城市的情况。像是参加一次环城游,你会了解到曾有哪些人住过你那条街、你那个社区或是你那座房子。

5、使用纸的两面。

6、购买公价产品。拿咖啡来说,如果你愿意为每杯咖啡多支付两分钱,那么你将为全球1亿以咖啡为生的人的生活带来决定性的改善。

8、不要因以下建议的数量而气馁。你无需遵循所有的建议。只要记住你喜欢的那个并努力做到就可以了。这就已经有所帮助了!

9、使用菜篮子或是布口袋。一个塑料袋需要600年才能腐烂。而生产纸袋比塑料袋消耗更多的能源。

10、更多地购买生态棉服装。传统棉花田喷洒的杀虫剂占全球杀虫剂总用量的1/4。另外,一件传统T恤衫从灌溉棉花到生产需要2万升水。

11、把座位让给有需要者,在别人为你开门时表示感谢,驾驶时礼貌让行。这样你就会激励其他人做同样的事。

12、献血。医院每天需要大量的鲜血和血浆,但血却越来越少。

13、在度假时学几句当地语言。当地人会更加友善。

15、将室内温度调低一度。这将节约6%的取暖费。

16、时不常地提早一站下车。半小时内你可以走3000步,并消耗大约100卡路里的热量。

17、更经常地购买生态肉。大规模畜牧是一个生态杀手:全球饲料生产和畜牧占了农业面积的近2/3。而且,偶尔放弃吃肉有益健康。

18、买一个保温杯。可带走的咖啡杯虽然可以回收再利用,但却没人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

19、使用再生手纸。每年有2500万棵树为了满足欧洲手纸市场而被砍伐。

20、参与到“全球村庄”活动中。登录网站,那里你可以看到近50个有着各种问题的亚非村庄,你可以给予直接的援助。

22、告诉你的邻居你的电话号码———以备他有不时之需。相应地,这也便于必要时邻居给予你帮助。

23、植一棵树。一株有20万片叶子的成年山毛榉每年可产生两个人一年所需的氧气。

24、花点时间与岁数比你大的人在一起。现在的老年人比以前更有能力也更愿意向年轻人传授他们的生活经验,这对双方都有益。你需要做的只是交流。

25、光顾卖报的流浪汉,并给他买杯热咖啡。

26、与爱人共同沐浴。这会很有情趣,促进爱意,而且省水。

27、在做饭时注意一下调味料。发达国家的人每年要吞下6到7公斤食品添加剂。其中只有1%是食物保存所必需的,剩下的只是令其更甜、更酸、更好看。

29、在限速30公里/小时的地方绝不超速。如果你时速达到50,而前面20米的路上有个小孩在跑,一场碰撞在所难免了。

30、不要将电器置于待机状态下,这会耗费不必要的电。

32、尝试过没有电视的生活。研究证明,看电视过多会让年轻人肥胖、愚笨、病弱和忧伤。

33、看看你的钱是如何投资的。对此漠不关心的人也有可能通过买卖武器赚钱。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发现,在社会形象与环保方面被视为典范的企业股票表现往往好于正常水平。

35、利用因特网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36、用鲜花装点门前道路两旁树木周围的小环境。

37、购买生态牛奶。

38、在看到右翼极端分子闹事时大声呼叫,并立刻上去帮助制止。2005年具有右翼极端主义色彩的身体损伤事件上升了22%,而这还只是警方的统计数字。

39、花时间聆听。许多矛盾因我们聆听技能的荒废而产生。而这十分简单:你只需要什么都不说。

40、给鞋子重新钉个掌,而不是买双新的。这么做既省钱还可以帮助街口的鞋匠维持生计。

41、重温一下你的急救知识。等急救医生赶到平均需要11分钟。这相当快了,但有时还不够快。这时,如果掌握简单的技巧,任何一个实施急救者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

43、更多地与全家人一起吃饭。这会增强家庭的凝聚力,而且孩子的饮食也会更健康。

44、了解一些有关其它宗教信仰的东西。这方面的知识会使人与人更容易和平相处。

45、等洗碗机满了后再使用。一周少用一次洗碗机,一年则可节省1000升水。

46、把等水温合适时放掉的水用来浇花,或者至少偶尔这么做。

47、参观一次本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门票的每分钱都会被用于遗产维护。

48、利用与议员交谈的时间。每个人都有表达政见的权利。

49、盖一个人造巢箱。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鸟儿缺少栖息的地方。

50、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51、使用环保电。平均每月只需多花2欧元。

52、下次开会时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把它说出来。

53、下次短途旅行时放弃坐飞机。仅从汉堡到柏林往返一次,每位乘客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高于一台冰箱一整年的排放量。

54、使用节能灯。

55、不要被偏见所左右。弄清事实的真相,把它用作反击的武器。

物语的世界诗歌 第13篇

关键词:诗歌翻译,文化比较,以“直”求真,形神兼备

梁宗岱 (1903~1983) , 广西百色人, 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梁宗岱少负才名, 中学时期即开始新诗创作, 十六岁获得“南国诗人”的美誉。1923年, 一个偶然又必然的机会, 梁宗岱因将赴美留学的船票赠予学友, 自己改变初衷赴法留学并游学欧洲, 结识法国象征派诗歌大师瓦雷里及大文学家罗曼·罗兰等人, 深受影响, 开始了他一生集翻译、创作与文学批评为一体的学术生涯。尽管梁宗岱在多个领域的学术成果都令人瞩目, 但他的翻译成就在其中仍显得十分突出。首先, 翻译在他的学术活动中起桥梁作用。例如, 他通过翻译吸收了瓦雷里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并将其与中国的新诗进行对比研究, 借用其“纯诗说”对中国的新诗创作进行评论, 并以其为标准进行诗歌创作, 影响很大。其次, 他的翻译活动本身成果累累, 产生了令后辈难以企及的佳作, 如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目前公认最接近原著的译本, 被誉为“形神兼备”, 难以超越, 他的法译《陶潜诗选》备受瓦雷里、罗曼·罗兰等人的赞扬, 现作为珍本被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珍本库。纵观梁宗岱的一生, 他的学术生涯贯穿着翻译, 并终于翻译, 在他垂暮之年, 仍重译《浮士德》不辍。厘清他的翻译思想, 梳理他的翻译活动, 对后辈译者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 具体分析如下。

一梁宗岱的诗人气质和他的译诗标准

少年的梁宗岱以写新诗成名, 但他整个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是在家乡广西百色完成的, 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国教育。这使他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 他能写一手流利的文言文。现存他的两篇文言文章都是在中学时期写就的, 一篇是《左氏浮夸辩》, 另一篇是《留别母校同学书》, 行文都很工整。但这种传统的基础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夯实他的文学功底, 更重要的是对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的影响。他自己说, 他最喜欢的中国大诗人是陶潜, 欧游后花费心血翻译出版了《陶潜诗选》。“学诗当学陶”, 陶渊明的人格境界和诗风对他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大的。一般人看到的是陶渊明的超然世外, 对梁宗岱来说, 他看到的是他的高标, 他的不肯折腰。梁宗岱自己对艺术创作方面有很高的标准, 绝不将就, 这在他做文学批评时显得尤其突出:不惜经常得罪人, 包括前辈。可以说, 在艺术上他是个非常较真的人。事实上, 无论是他的同侪、弟子的评价, 还是他后半生在动乱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持, 都证明了他的确具有陶潜遗风。

另外, 梁宗岱欧游多年, 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除了他的法国导师之外, 他也很崇拜歌德。他的评论集便以歌德的自传名命名:《诗与真》。他们有着同样的追求——艺术上是诗, 美学上是真。他汉译歌德的《浮士德》, 在“文革”中还来不及出版就被付之一炬, 晚年的梁宗岱在病榻上仍坚持重译《浮士德》, 这正是浮士德精神的体现:不断追求, 永无止息。

梁宗岱身上这种糅合了陶潜遗风和浮士德精神的诗人气质, 对他的诗歌翻译标准有很大的影响, 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原作必是精华;二是以诗译诗。这两个标准贯穿了他整个诗歌翻译生涯。

二文化比较的翻译视野

才华横溢的梁宗岱对“他文化”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曾援引歌德的一句话, 称“不懂外文的人, 只懂得本国文学的一半”。在他处于少年还没有这种意识时, 就于十五岁恶补英语考入广州培正中学, 随着他英语程度的突飞猛进, 他很快就开始阅读惠特曼、拜伦、泰戈尔及雪莱等人的原著, 由此开始与外国文学接触。赴法留学后, 他采纳瓦雷里的建议, 放弃攻读学位, 先后赴英、德、意、瑞士等国游学, 在各名校听取名师授课, 得以了解欧洲文化的精华, 并精通法、英、德、意等欧洲多国语言。这样的经历使他在学术上具有文化比较的开阔视野, 在原作的选择上能取其精华, 即传世经典、令人百读不厌的佳作。这正如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名句:“要摘最红最红的玫瑰。”他所翻译的作品的原作者歌德、莎士比亚、瓦雷里、罗曼·罗兰等人都是文豪, 其作品代表欧洲文学的精华。除文学作品外, 他还将欧洲的文学理论如瓦雷里的象征主义诗论译介到中国, 以此为借鉴对汉语新诗进行批评, 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探讨中国新诗整体艺术质量低下的原因, 并试图通过中西诗学比较, 寻找新诗艺术发展的理论依据”。

梁宗岱将外国文学译介到中国, 难能可贵的是, 他同时将中国文学的精华部分译介到国外, 是翻译界极少数同时具有译入和译出能力的精英人物。他在1 9 3 0年出版了法译《陶潜诗选》, 是最早的高水平地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法语并在法国结集出版的中国学人, 引起了很大反响, 而此前在法国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者都是法国人, 译文质量参差不齐, 伴随着翻译的关于中国的研究也不乏偏见。如法国女译者朱迪特的某些唐诗译文完全是一种“创译” (尽管她热爱中国文化) , 而她的译本在法国却流传颇广。梁宗岱翻译陶潜诗的动机在他给友人让·普雷沃的一封信中可以找到, 信中说:“……我对我们诗歌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翻译很反感, 生怕轮到自己糟蹋杰作, 所以从不敢示以相识……”他信中的法文原文écoeuré意为“恶心” (梁宗岱个性率直) , 还不仅仅是“反感”之意。可见, 梁宗岱不愿意看到中国的文学瑰宝蒙尘, 他作为精英文人的使命感促使他以翻译来完成中西方文化比较和文化传播的重任。在他之后, 我国留法学者如徐仲年、何如、罗大冈等相继在法国出版唐诗等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译本, 一时在法国文坛形成汉诗法译的新气象, 使法国读者得以一窥中国古典文学的真面目。

梁宗岱在翻译上的这种文化比较的视野和跨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 在中国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倡中国文化输出的今天, 对后辈译者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以“直”求真的翻译标准

梁宗岱是个诗人, 他自己写诗, 所译的作品也大多是诗。不论中文还是外文, 诗歌都是文学创作的高级形式, 在文学形式上保持着超越散文的地位, 形式之美是诗歌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梁宗岱对形式十分注重, 就他自己的创作来说, 尽管他是中国新诗诗坛的代表人物, 但他幼时接受的旧式教育使他具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 他著名的诗集《芦笛风》便是以词的形式创作的。欧游后, 他亦对外国诗歌的格律作深入的研究, 并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此外, 他深受法国诗坛象征主义大师瓦雷里的影响, 而象征派对音乐性的追求、对诗与音乐最初结合的回归使得这一派诗人对诗歌形式上的韵脚、停顿、节奏等有着本能的注重, 这实际上也是对浪漫主义大肆盛行造成的诗歌形式的涣散松弛的一种反制。瓦雷里曾对梁宗岱说过:“制作底时候, 最好为你自己设立某种条件, 这条件是足以使你每次搁笔后, 无论作品底成败, 都自觉更坚强、更自信和更能自立的。”梁宗岱在博采众家之长并经历过亲身实践后, 也认为:“我从前是极端反对打破了旧镣铐又自制新镣铐的, 现在却两样了。我想, 镣铐也是一桩好事, 尤其是你自己情愿带上, 只要你能在镣铐内自由活动。”对于形式的注重, 是促使梁宗岱认同直译翻译策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 在诗歌的内涵方面, 瓦雷里提出了“处于纯粹状态的诗歌”的说法, 梁宗岱将它引入中国, 主张“纯诗”每个字同时“是声是色是义”, “纯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元素——音乐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 以唤起读者感官的感应和内心的共鸣, 由此达到“契合”的、神游物外的境界。事实上, 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赏析就是一个尽力去理解甚至是猜测其象征意义的过程, 那么在翻译时对其内容只有直译才能忠实于原作, 才能真实地趋近作品的意蕴和风格。

因此, 梁宗岱在《一切的峰顶》序言中说:“至于译笔, 大体以直译为主。除了少数的例外, 不独一行一行地译, 并且一字一字地译, 最近译的有时连节奏和用韵也极力模仿原作——大抵越近依傍原作也越甚。这译法也许太笨拙了。但是我有一种暗昧的信仰, 其实可以说迷信:以为原作底字句和次序, 就是说, 经过大诗人选定的字句和次序是尽善尽美的。”

同时, 从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梁宗岱赞成直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他对原作的崇拜态度。前面说过, 梁宗岱所选的原作都是大文豪的作品, 他本身作为一个多才的诗人, 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些作品的高度, 他对原文几乎是膜拜的, 特别是象征主义的诗作。北京大学的董强教授认为他的翻译观是一种“神秘主义”的翻译观, 他“所处的时代将翻译视为‘圣书’, 并从之进行神秘主义的传译, 是我国翻译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综上所述, 梁宗岱的直译方法与他的文学信仰及他的象征主义的美学观休戚相关:除了对语言工具的高度重视外, 还有对灵魂的追求。唯其如此, 才能达到他所有创作中的另一极, 如同他崇拜的另一位大文豪歌德毕生追求的那样——真。

四形神兼备的传世译作

作为一位学者, 梁宗岱没有留下成体系的学术专著, 他能以不多的诗论和作品立世并流传盛名,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形神兼备的译作。客观上, 他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并精通多门外语, 更重要的是, 他在主观上的治学态度是非常严谨的。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曾说过:“……他充分表现出对于艺术的爱护和作人的真挚……如果艺术也是一种宗教的话, 梁先生真当得起最虔诚的信徒。”他的每一篇译文, 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雕琢, 很多作品发表后仍一改再改, 有时其实只涉及一个字。在这方面, 他堪称一个完美主义者, 例如1937年他在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三十三首时, 最后两句为:

Yet him for this my love no whit disdaineth;

Suns of the world may stain when heaven’s sun staineth.

他初译的译文是:

我底爱却并不因此把他鄙视,

既然天上的太阳也不免瑕疵。

对于该译, 梁宗岱称为“畏友”的朱光潜提出了不同意见, 认为可译为:

我底爱却并不因此向他白眼,

人间太阳会失色, 天日还常暗。

梁宗岱仔细斟酌, 在四十年后人民出版社印行《莎士比亚全集》时, 译文已改为:

我的爱却并不因此把他鄙贱,

天上的太阳有瑕疵, 何况人间!

即使是在他创作的沉默期, 梁宗岱仍然默默修改旧译, 正是这种工不厌精的精神使他的译作得以传世, 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至今仍被认为是难以逾越的佳译。译出作品也是一样, 他早年在法国出版的法译《陶潜诗选》受到法国大文豪的盛赞。罗曼·罗兰曾对他说:“你翻译的陶潜诗使我神往, 不独由于你底稀有的法文知识, 并且由于这些歌底单纯动人的美。它们底声调对于一个法国人是这么熟悉!从我们古老的地上升起来的气味是同样的。”可见, 他的译作使译文读者读起来就像读母语作品一样自然, 且这读者是法国顶级的大作家, 其翻译的功力不能不令人惊叹!

综上所述, 梁宗岱的翻译成就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两个方向。他不仅从事译入, 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 更加难得的是也能译出, 将陶潜诗歌这样的中国文学精华译介给西方世界, 且都是备受赞赏的佳作, 这即使在他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少见的, 如傅雷也只是从事将法国文学译成中文的译入工作, 从未有过译出作品, 而今这样的才俊可以说是基本绝迹了。

其二, 三种外语。梁宗岱精通英、法、德、意四种语言, 从事英、法、德三种语言的译事活动, 若论能与比肩者, 大概只有“诗译英法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 目前大多数译者能将一种语言译好已能令人称道。

其三, 几部传世译作。梁宗岱的译作虽然不多, 但部部皆是传世佳作。他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至今被奉为经典, 余光中称其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最佳翻译”;他的瓦雷里《水仙辞》汉译系首次把法国印象派诗作介绍到中国的作品, 使他一举成名, 奠定了他在中国译坛的地位;他的法译《陶潜诗选》现被珍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珍本库;他的《浮士德》汉译虽然只有半部, 仍被海外学者评为目前《浮士德》最优秀的译本之一。

五结语

百年回首, 梁宗岱的一生是融合了“诗”与“真”的一生, 他在语言文学方面深厚的跨文化学养以及兼具陶潜遗风、浮士德气质的禀性, 使他在诗歌翻译领域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不愧如柳鸣久所赞誉的那样, 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块丰碑。

参考文献

[1]吴世永.“纯诗”的呼唤与境界——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浅析[J].台州学院学报, 2007 (5)

[2]张仁香.论梁宗岱诗学批评“真的追寻”[J].肇庆学院学报, 2011 (1)

[3]梁宗岱.法译陶潜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梁宗岱.梁宗岱选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世界文学视阈下的诗歌世界 第14篇

关键词:世界文学 诗歌世界 《关雎》 《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

Ⅰ.世界文学与诗歌的世界

世界文学是什么?歌德认为世界文学是各民族文学的融合,是各族人民长期交流的产物。歌德曾多次提到“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一概念。歌德把它看作“the circulation of ideas, themes and forms between the literati of, in first instance, Europe, and possibly beyond.”

那么诗歌,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诗歌表现的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情感需求。但是由于地域、种族、语言、宗教的不同,出现了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文化和文学上的差异性,这正是世界文学的价值所在。

本文以中西方的爱情诗来阐述其中的异同之处。笔者选取了《诗经》第一篇《关雎》和莎士比亚的《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两首诗歌进行鉴赏和比较。它们都是在描写爱情,它跨越种族、时空和国界,是人类共同的向往。但由于中、英不同的语言、文化、语境,所以其表现手法和感情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

Ⅱ.《关雎》与《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外在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在开头就描绘了美丽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爱情常始于被对方的形体(窕)吸引,而后才会了解对方的心灵(窈)。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关注女子的形体美,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情绪上的波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不确定的态度引发了他无尽相思。

可以看出,诗人的语言是委婉含蓄的,诗人只用“窈”字来暗示男子对女子的爱始于对美好形体的渴求,通过情绪上的波动来体现男子的感情变化,这含蓄的手法体现出了当时社会所强调的理性和伦理道德。《关雎》产生于高扬主体理性的周朝,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关雎》肯定了人的自然性,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

而莎翁诗的张扬与《关雎》的细腻形成对比。开篇第一句便直抒胸臆,毫不含蓄的点名“她”的美。虽然夏天如此美丽,但仍然不及“她”之美。作者通过疑问句,引出第二句肯定的回答表达一种怜惜之情。后接着的两句“世上娇艳之物都…的局限”,意寓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而消失。接着,诗人用暗喻将她的美比作“长夏”。诗中的夏天既表示爱人的可爱,又暗指她正处于年轻、精力旺盛时期。不同与《关雎》,诗人开门见山地描绘出爱人的模样,从形体上大肆赞扬她的美丽。诗人对文中的“你”感情充沛,呼之欲出与《关雎》中“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不同,它直接对灵魂和肉体歌颂,彰显人性的需求和感情的表达,这和英国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

Ⅲ.结论

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载体,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赫尔德认为“诗歌是人类语言、情感最完美的表达”,它展示出人类共同的价值和情感,但又因不同的因素造就出诗歌世界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是非洲、美洲、亚洲的诗歌,都代表着独特的民族意义和身份认同,而世界文学的宗旨就是去寻找和探索“完整的、纯粹的人类道德的本质和生命的哲学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上一篇:五年级作文观日落下一篇:关于寻觅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