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应如何加强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26

电信企业应如何加强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精选4篇)

电信企业应如何加强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第1篇

学知网(),专注于提供优质的管理培训课程

与服务。

案例:电信企业如何建立合理激励机制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增强绩效考核激励性

1.设计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部门绩效计划书和员工绩效考核评分卡,淘汰、修改难以考核、形同虚设的指标,尽量设立 与工作职责密切相关、可以衡量、易于考评的指标,制定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指标有机结合的指标体系,建立客观而明确的管理标准,定量考核,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同时,对照各部门及每位员工岗位职责的实际情况将绩效目标层层自上而下进行分解,科学制定员工绩效合约,力争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进行考核,让 每位员工对自己的绩效指标既感到压力,又感到可以通过努力实现,从而使员工绩效合约更具导向性与激励性。

2.构建有效绩效考核沟通机制。通过持续动态的沟通真正提高绩效,调动广大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部门主管同员工一起分析其工作质量,就员工绩 效合约内容逐项与员工面谈,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指导、帮助其制订改进和提高的措施,并做好面谈记录,客观公正地打出绩效等级,让员工签字认可。针对员 工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明确下季度绩效目标,使员工客观地认识自己并且改进工作。二是人力资源部认真听取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

海量管理资料下载,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严禁用作商业用途。

员工想法 和建议,及时帮助员工消除误解、找准路线、认清目标,及时反馈信息,更好地改善工作业绩。

3.加强绩效考核的有效应用。在绩效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对优秀、良好、称职、基本称职的员工实行分类动态管理,作为其岗位调整、职级升降、任免的主 要业绩依据,以有效地激活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使绩效考核结果落到实处,促进绩效考核良性发展。同时在建立科学的岗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目前的岗 位细分层级,采取积分制小步快跑,积满一定分数,绩效层级可以上浮一小级,让每一位员工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价值定位。

完善薪酬激励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

薪酬并不是简单地把工资奖金简单分配到员工身上,而是以有限的资金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拉开收入档次。为实现这个目的,泉州电信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创新薪酬激励机制。引进岗位评价系统,实行具有差别化的薪酬政策,实行以岗定薪,不断完善、细化各岗位、层级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标准,使之更具激 励性和个性化,实行薪酬与业绩挂钩,不唯学历、不唯职称,把员工工资从过去的论资排辈式的阶梯式排列彻底改为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工资随着岗位变动而变 动。进一步完善客户经理、话务员和营业员按业绩、计件考核的薪酬分配办

法,探索试行线路、宽带维护等岗位的合理薪酬分配形式,使薪酬分配更适应于岗位特 点。

2.试行收入认购责任制。为进一步引导各单位、各渠道紧密围绕收入目标、充分发挥能动性开展经营工作,泉州电信公司今年试行主营业务收入认购责任 制,推进目标激励机制,在保存量的基础上,对增量主营业务收入实行认购责任制。在全区一级经营单位试行业务收入与绩效工资总额挂钩,年业务收入分为存量和 增量两部分,完成存量业务收入核给上年绩效工资总额的70%,增量部分实行分档认购,按认购档次和完成情况分别对应不同的百元业务收入增量绩效工资含量。

3.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为适应电信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薪酬激励机制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积极贡献 直接挂钩,可以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对在业务拓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以及业务完成情况等方面业绩突出的中层经营管理者进行奖励。

完善职业发展激励体系,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1.构造多渠道人才晋升通道。打通技术和业务晋升通道,使管理岗位上的员工既可以按照管理类职业方向发展,也可以走技术业务专家的通道,有效地解决 管理通道过于拥挤的状况,为技术、业务人员提供了新的发展通道,使各类人才充

分享受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工作成就感和得到承认与尊重的荣誉感,激发全公 司技术、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健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加快建立健全各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如建立岗位纵向和横向发展机制,依据员工绩效积分和竞聘上岗实施岗位晋升、降级、转 岗、轮换和岗位工作扩大化,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社区经理这支一线队伍,主要是通过星级、层级评定等实施如提供保险和相应培训机会等不同奖励,并根据层级评定情况对五级社区经理优先推荐录用为劳务工,打通社区经理职业生涯通道,充分发挥社区经理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社区经理队伍素质和对公司的忠诚 度。

3.充分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以提高员工职业化素质行为为目标,将培训本身作为激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通过加强培训体系建设,规范培训实 施流程,实施差异化、针对性培训政策,逐步推行职业化培训,并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同时根据 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帮助员工树立自我激励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内在的约束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会引导、教育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更大发展增强责任心,培育出一种与企业同

呼吸、共命运的企业精神,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产生永久的激励作用。

1.营造“快乐工作”氛围。今年,泉州电信在全公司内开展“快乐工作”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快乐管理”、“快乐工作”、“快乐服务”、“快乐生 活”和“快乐成长”等具体活动,舒解广大员工的工作压力,为广大员工工作创造快乐、宽松、团结、向上的环境,以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生 根。

2.切实做好关爱员工工作。以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及时做好排忧解难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切实做好关爱员工工作。围绕员工不同层次、不同 年龄和日益增长的合理正当利益需求,建立起制度有保证、领导负责任、信息反应快的系统工作机制,构筑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完善的工作网络,努力为员工的工 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围绕构建企业和谐、快乐、团结的工作环境,积极倡导讲沟通、多理解、重服务的民主管理方式,适时组织员工换位思考,建立公 司统一的论坛,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

总之,电信企业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结合本企业实际,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学知网推荐:企业培训管理培训研修班总裁研修班营销管理研修班房地产研修班清华

大学总裁班企业管理研修班北京大学总裁班工商管理研修班在职博士在职硕士

学知网推荐:企业培训管理培训研修班总裁研修班营销管理研修班房地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班企业管理研修班北京大学总裁班工商管理研修班在职博士在职硕士

电信企业应如何加强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第2篇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企业中最具内生性活力和动力的群体。中小微民营企业,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我国民营企业更多的是以科技含量低, 利润薄的产业为主, 在经济全球化加剧的形势下, 这些中小微企业已毫无竞争优势。所以, 作为民营企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在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的情况下, 增强自身所处行业内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小微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与管理模式中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 中小微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自主创新道路中的重要核心力量。自主创新是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必经之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中小民营企业面临内部和外部创新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挑战, 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会面临许多新问题。现如今,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的阶段,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 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不但对社会经济起到了很大作用, 同时对解决当今社会就业问题也起到了积极效果。中国中小企业协会7月14日发布了2014年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数据显示, 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SMEDI) 为94.1, 比一季度下降1.8点。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已经连续第12个季度低于临界值100。可见,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更多一些。在世界复杂的经济商业化形势之下, 尽管部分民营企业经济抗风险承担与抗冲击能力较强, 但在风险过后自身也遭受到较大冲击与经济损失。事实上, 危机降临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危机中无所思、无所作为。因此, 我们要敢于利用现有的条件下突破创新, 在危机中善于把握机遇, 巧遇在严峻的挑战中抢占发展势头的制高点。可见, 中小微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要克服信息、人才、资金、市场、技术等各方面的困难已刻不容缓, 更直接有效的提升我国中小微民营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就是善于提升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平台搭建的能力

三、探讨国内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经验与举措

在政府支持层面上看, 美国政府提出关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六大政策措施:制定发展占率和计划;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制定有效的科技投入政策;制定激励自主创新主题的政策;创新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民企“走出去”积累了条件。而德国在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 能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中小微民营企业成为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所在。德国的中小型企业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现象, 也不是企业家们自发组织的。在其背后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德国实施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把中小企业提升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 实行战略规划, 机构设置, 信息, 信贷, 培训, 政策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众所周知, 日本政府自认为在实践方面拥有一套完善的, 与众不同的人力资源实站体系。正是由于这种区别于西方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它已经将日本推进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有力位置。但是, 根据最近的研究表明, 先期被认为是日本管理系统中那些“完善的特点”现在已经被确为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并且要为经济系统的冗余和高成本付出经济上的代价。

四、民营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与管理模式方面的建议

1. 管理人员与优秀员工之间结成对子

提高管理水平是统一管理与盈利的前提条件, 管理模式的提升不仅仅是体现在经营方式中的的重大变革, 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一次提高。它要求在管理思想、管理机制、组织机构、具体方式等多方面都要与这种变革相适应。现如今, 中小微型民营企业面临很多的问题, 如:因高科技企业管理人员的匮乏, 对于日常企业管理涉及到的日常行政事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销售管理、知识文档管理、财务管理、个性业务管理等无法面面涉及到, 因此中小微型企业的管理不同于大型企业, 需要专门的管理思维及管理工具, 如中小微型企业管理软件等。再者, 作为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人力、财务、物资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苦练企业内部管理, 不断优化样板企业运作模式。在解决企业规模和管理的矛盾方面, 首先应在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即注锻炼就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初级阶段应该脚踏实地, 集中资源, 缩短战线, 待时机成熟后在发展新的创新模式。其次在企业发展阶段中要确保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营运模式在企业内部能够被成功的应用和推广。最好将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与优秀员工定时定点聚集起来进行经交流, 把成功的经验传授于他人, 取长补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各部门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结成对子。相互学习, 共同进退, 形成集体主义意识, 避免带有“临时饭碗”思想的员工投机取巧, 不尽心而为的情况。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在与许多中小型企业竞争的过程中获得快速成长。

2. 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是企业不断成长的动力之源

在我国,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境外投资的重要有生力量。近年来, 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明白创新的道理, 但却因为人才、资金、技术、政策与管理环境等条件的严重缺乏, 缺少进行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与管理才能升级的推动力量。融资难、税赋重、国家直接支持较少, 成为了多数企业在创新条件方面吃闭门羹的重要原因。无力自主创新是企业的内在与外在环境决定的, 从而致使多数企业无意创新。此外, 中小微型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做的不够完善, 容易在市场风险大的环境下, 因知识产权专利问题在企业技术创新市场风险方面带来的问题甚至比过去更大, 严重打消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 受现实经济利益的诱惑, 在自主经营中追求“短平快”, 导致多数企业放弃创新。实际上, 民营企业最讲究“机会成本”和“利润最大化”, 绝大多数民营企业, 包括相当部分民营科技企业, 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上花精力、投金钱。他们产学研合作能力不强,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大部分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中通过研发活动掌握核心或关键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能力较弱, 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不强。事实上, 人才、技术和资金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我们应该对在信息化建设和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民营企业的先例与经验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和推广。

3. 推进我区中小微民营企自主创新的对策与解决措施

(1) 努力拓展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自主发展空间。

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空间问题, 一是用地指标向中小企业适当倾斜。每年安排的用地指标重点用于发展中小微民营企业, 在主平台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指标专门用于中小高新企业发展。二是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三是总结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 同时, 区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土地指标用于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 为中小企业创业提供必要的空间。四是加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 在企业培育, 公共平台建设, 人才培训等方向出台专门扶持策, 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

(2) 加快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要及时建立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一是加大共性技术开发力度。要鼓励工业功能区、行业龙头企业、大专院校和其它会力量联合创建各类行业技术中心和检测中心, 打造行业共性技术平台, 为中小企业构筑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二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 企业间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 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节约创新的时间, 分摊创新成本及分散创新风险, 让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互惠共生的环境中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创新专业化服务体系。积极整合会资源, 构建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会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和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 为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提供技术成果交易、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五、总结

由此可见, 中小微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不单纯是企业自身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保障和支持, 以及引导, 积极创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在企业管理模式方面也应该尊重”蝴蝶效应”将管理者与员工结成对子, 以其自变量微小的变化可以导致其经济效益质变的不断攀升。自主创新机制与管理模式的有机运行可以填补我国中小微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的空白, 也是对该领域的一次新的推进, 推进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与管理模式方面的调查研究, 有利于我国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的经济的稳定和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各领域的中小微民营企业都大大小小的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 层层深入, 剖析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的结合, 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与方法。分析了目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机制与管理模式

电信企业应如何加强建立合理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第3篇

关键词: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党建

中图分类号:F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036-02

1 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

国有企业通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大量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过去本来健全的“单位”党组织体系已经难以实现对企业的全覆盖,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使传统的党建工作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组织依托的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党的组织难以按照传统原有的功能定位和管理模式开展工作。

因此,国有企业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在坚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本着使党员长期受教育、企业长期增效益、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原则基础上,急需建立相适应的能够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建工作新的激励机制,促进党员、基层党组织自发自主的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2 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实行的普遍做法

多年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从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维护大局稳定,服务职工群众的角度出发,应该说,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动企业深化改革、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强企业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加强企业各级党组织建设,通过有效的工作和活动载体,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研究新时期党员队伍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围绕上述三个作用,企业各级党组织千方百计的创新工作载体,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然而,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普遍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种无规律的循环运动。这种常规的惯性工作方式,缺乏严格而系统的绩效考评体系,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且激励形式单一,仅仅通过不定期的评选表彰来评价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没有多大激励作用,仅能够维护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基本工作职能和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感到,目前企业党建工作目的性不强,目标不明确,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工作普遍缺乏工作动力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 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国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的思想认识不够,措施不力。一些同志对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有推着走、干着看的倾向,认为抓经济是硬指标,抓党建是软任务,抓好抓坏一个样,抓与不抓一个样,形成重生产经营,轻视党建工作,将二者无形的对立起来;重行政领导,轻视党务干部,把那些能力较差、素质较低的人放到党务岗位上;重视企业改革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轻视职工思想教育、培训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党组织不能实施有效地领导,久而久之职工对其失去了信心。

二是党组织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难以体现,难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企业党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有些企业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思路不宽,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行政管理的模式,习惯于用文件贯彻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不敢大胆突破,对一些难点问题没有去研究、去解决,干工作缺乏高标准、创造性,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形式上也比较单一、死板,只是靠惯性、党性、感情和负责人的个人影响,从而失去了职工群众的信任。

三是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 日趋退化,缺乏新意和分类指导。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多数企业处在停产整顿、半停产、转型转制的状况,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不仅基本的“三会一课”无法开展,而且党员的组织生活会也无法开展,甚至党费也无法上缴,党员找不到组织,游离于组织之外现象屡见不鲜。

四是企业党务干部队伍素质明显降低。前面讲过,有些企业重行政,轻党务,将素质较低的人安排到党务工作岗位,党务部门成了安置富余人员的场所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在改制、转型时,往往先从撤并党务工作机构和精简党务工作人员作为首选,致使一兼多职的党务干部数量增多,兼而不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党务工作人员待遇低,使相当一部分人不安心党务工作,相继转行、支部书记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等等,从而导致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下降,队伍不稳定,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甚至有些企业党组织名存实亡,党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削弱了企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综合起来分析,主要是:形势的深刻变化,导致有些党员信念动摇、思想滑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党员思想观念发生扭曲;忽视基层组织建设,导致党员的教育管理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建议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保持和增强党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是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的需要。

企业激励机制最根本的作用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构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激励机制,这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没有建立和运行良好激励机制的企业,是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管理工作如此,企业的党建工作更是如此,更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俗话说“利益、荣誉驱动比号召更有力”。笔者建议,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建立正做合格党员的长效机制中,应该总结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将其纳入党建工作当中,具体讲就是要建立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荣誉激励机制,即设立县级、地市级、省级、全党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激励机制,严格评选条件和程序,逐级申报评比,根据实际需要,作为全党最高荣誉,规定每五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在党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学习,弘扬先进典型,鼓舞、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岗,建功成才,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用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行业党建管理中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考评等级,例如,就电力行业党建工作而言,可以设立本单位级、地区电力公司级、华北电网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级,在国家电网级的基础上向中央、全党推荐,逐级进行评比,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在成立之日起,就有一种更高的荣誉驱动机制,来促使党组织负责人为赢得更高的荣誉去努力、去奋斗。用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党务干部、广大党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党建工作健康开展。这样一来,企业党组织建设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工作有奔头就会有活力。

同时,要将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各项工作的硬指标和硬任务,切实建立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用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来检验衡量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要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建立的党员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培养选拔、表彰激励、监督管理、评估机制和活动的主要经验、做法与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相结合,不断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环境,强化各级党组织和领导人员的政治意识,坚持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和发展同规划、同实施、同考核、同奖惩,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重的政治核心作用。对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要建立荣誉激励机制,党建工作和在党务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该重奖的同样予以重奖,享受与同级科技工作者、技术人员同样的奖励待遇,用更高的荣誉驱动机制调动各级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种有效的运作激励机制,稳定党务干部队伍。用这种选评手段,促使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建立和完善新的工作机制,党务工作者创新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不抹油自传”,从而建立起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

5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后我们衡量企业党建工作的好与差,要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提高”的原则,通过逐级的申报考核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各级党组织实行职责定位、工作定标、考核定性,使各级党组织工作方向明确,使广大党员、党务工作者工作更有奔头,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斗,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如何建立合理的企业医疗保险机制 第4篇

(一) 定义和历史

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保险的方法为居民解决防病治病的问题而筹集、分配、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医疗保险事业的重要运行机制, 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先进制度, 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使用该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1988年, 我国政府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1998年, 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开始在全国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二) 特征

1. 非市场性特征

对于医疗资源, 国家用计划的手段进行高度集中管理, 以单一的行政手段把医疗资源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每一个环节都实行统一计划, 医疗经济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整体合一。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与消费行为由于国家统一负责, 这也意味着谁都可以不负责, 医疗卫生资源消费缺乏约束, 使药品、医疗卫生资源畸型消费, 这种平均主义的形式形成巨大的医疗浪费。

2. 差异性特征

医疗保险制度按居民的不同身份分为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等不同的制度。它们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同, 享受对象不同、范围不同, 这种不同制度, 带来极大的差异, 它强化了居民身份界限, 阻碍人力资源的配置与合理流动。在不同的制度里, 享受的保险与保健程度不同;而在同一个制度里, 由于平均主义使浪费非常严重。

3. 医疗保险二元结构

每种医疗制度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同, 公费医疗由于是国家财政包揽, 个人不需要支付费用, 劳保医疗由于企业与个人共同负责, 局限性大。这体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色, 体现我国社会结构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

二、我国企业医疗保险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 经济投入带来的问题

1.“统账结合”带来的问题

对个人账户约束的问题, 我国企业医疗保险还在建设阶段, 企业医疗改革的覆盖面不大, 因此常常有未参保的人员冒充参保人员的医疗人员。由于退休人员医疗个人账户比在职职工高, 在进行统筹以前需要自付的费用与个人支付比例比在职职工低, 因此老年人的医疗账户常常被冒充。对个人账户积累的问题, 由于管理个人账户的工作量极大, 因此一些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没有做好有效的监督、审核, 甚至有些机构完全不管。对个人账户互济的问题, 在现行的医保制度中, 规定个人账户与统筹基金在财政上进行分账核算, 这就等于医疗保险基金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运营系统, 没有互济性。

2. 医疗费用效率低下

企业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以来, 卫生费用大幅度增长。据2011年统计, 全国医药卫生费用规模已经达到24000亿元, 比2010年净增4000亿, 但是资金运用的效率却非常低下。

3. 个人医疗负担重

卫生总费用包含政府预算卫生、社会卫生、个人卫生支出共同构成。随着医疗改革深入, 医疗总费用每年增多, 个人卫生支出比例上升极快, 而政府预算投入却逐年下降。统过资料统计, 政府每年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到公立医院收入的10%, 医院要自负盈亏, 却要承担国家医疗救助任务, 沉重的负担让医院表现出趋利性。人们通过切身体会感觉到医疗负担非常重, 觉得企业医疗保险制度并不能解决自己“看病难”的问题, 于是小病小痛宁可自己扛过去, 尽量不要上医院。

4. 企业缴费难

在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 国有企业面临负担重, 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部分企业没有资金缴纳医疗资金费用。

(二) 体制陈旧带来的原因

1. 医疗保险覆盖面积小

虽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我国参加各种医疗保险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比如2011年, 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为47292人, 比2008年增长49%, 新农合参保率从2008年的91.5%提升到2011年的97.5%, 总体来看我国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正逐年递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积仍然不够大, 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 没有初级医疗卫生服务

我国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非常不健全, 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医务人员缺乏, 而且常常缺少必要的药物, 民众即使到社区服务中心去治病也常常得不到有效的医疗, 久而久之, 人们习惯生了病直接去大医院, 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存在成为鸡肋。

3. 医药卫生体制与医疗保险体制不匹配

由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 国有医疗必须自负盈亏, 所以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昂贵药, 又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 患者常常接受医院无关的检查与治疗, 医疗对患者进行多收费、乱收费, 使药品价格虚高, 这使企业医疗保险带来更多问题。

(三) 社会结构的原因

1. 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呈现老龄化趋势, 劳动力不够, 医务人员基金面临具大短缺。

2. 法制不健全

目前, 我国的医疗保险法律属于行政法规, 立法层次低, 没有足够的强制性、权威性, 这很难满足日后医疗保险的发展要求, 由于没有统一的医疗保险法律, 因此, 医疗保费的征缴、支付、统筹、管理都存在很多法律漏洞。

三、建立企业医疗保险机制的必要性

(一) 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由于我国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绝大多数企业都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 这使国有企业人员过多、下岗分流多、减员效应多, 这是国有企业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难提。要做好企业改革, 就是要减轻企业职工的负担, 给下岗分流职工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是减轻分流人员负担的方法。扩大现有职工的医疗保险范围, 保障所有职工的基本医疗服务, 才能让职工专心就业, 使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要求

要建立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就需要解放生产力, 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只有保证企业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有序的进行, 而我国企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目前无法健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 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方法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要在原有经济的基础上, 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 其中一个关键环节, 就是要保障人民有健康的生活, 改善医疗环境与条件。而目前企业医疗保险制度不能满足企业单位职工的医疗服务要求, 因此, 要进行改革企业医疗制度, 才能使人民能过上健康的生活, 让人民身与心都感到有医疗的保障。

四、建立企业医疗保险机制的思考

(一) 从经济投入上调整

1. 增加个人缴费比率

根据相关统计可以看到, 企业职工应当承担总基金费用的50%, 这使企业缴纳费用下降, 减轻企业负担, 同时企业职工也树立节约的意识。

2. 建立开放式账户

可以将传统的封闭式账户进行改革, 比如个人账户积累的费用计算利息, 让参保人员愿意主动缴纳个人账户费用、愿意积累账户基金, 使账户基金能有效积累。

3. 调整支出结构

要将经营困难的企业, 或者没有经营能力的企业采取精减、拍卖、出租的方法填补到医疗保险基金中, 使医疗保险基金会能得到保障, 同时这也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优化国家企业的资产结构。

(二) 深化医保改革

1. 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要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就要从医疗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着手, 寻找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扩大保险面积。缴费水平要多层次的建立, 通过服务面扩大, 让自由职业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保。用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参加医保;降低医务人员的缴纳费用, 做好跟踪服务, 让流动人口也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待遇。

第二, 建立医疗保险机构。在医疗保险制度中, 群众普遍认为看病难, 医院有医疗资源的优势, 医疗解释也不透明, 因此要通过第三方的机构, 这也要当作医疗保险服务范围中的一部分。同时, 它可以改变事后按服务项目报销的作法, 通过与医疗机构订立契约, 部分病种进行预付的方法, 让医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三, 落实社区医疗服务。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入定点医院中来, 让群众能用医保卡结算费用。对社区的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 政府部门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医护人员、更换落后的设备, 使社区医疗服务能真正起到实用的效果。只有让社区服务中心有足够的医疗条件, 群众才会意识到, 小病痛找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即可, 没有必要浪费资金去大医院。

第四, 建立健全医保制度。要将医疗保险建设提高到立法的层次中, 而不仅仅表现在地方性法规上, 只有建全全国性的医疗保险法制建设才能使企业医疗保险制度顺序进行。同时这也要求医疗保险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只有健全医疗保险体系, 制定的法律才能得到实现。

(三) 杜绝药物价格虚高

要对医院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制度, 杜绝医疗行为与药品营销行为挂钩。要让医生专心治病, 合理用药, 政府要对公立医院与其它非盈利医疗机构加大补贴力度, 让医院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 同时要提高医疗服务的费用, 让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药品虚高是目前重要的问题, 可以用以下方法解决:

1. 加强药物价格审定

药品的价格要由于相关部门制定, 其它部门不能制定、更改药品的价格。对药品价格的修改要增加流动性与及时性, 比如要了解企业与医院、药店对药品价格的执行情况, 了解企业目前的出厂价、批发价, 再进行合理的审价, 可以2年重新审定一次, 单独定价的药品要了解相关的主管部门的执行情况与药物厂家的财政情况。

2. 减少流通环节

可以用招标采购的办法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通过政府建立专门的采购中心, 统一管理、提高药品透明度, 或者由于药品生产厂家直接代理经销, 让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真正解决。

(四) 呼吁社会共同支持

1. 缴费层面拓宽

加强医保宣传工作, 要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在基层宣传医保政策, 吸引更多的参保。要求参保的单位一定要及时缴纳费用, 这要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要让私营、外企、自由工作人员加入参保行列中。

2. 发行医疗保险债券

用发行专门的医疗保险债券的方法能对医疗基金作一定程度的弥补, 同时可以拉动内需。

3. 发行医疗保险彩票

通过彩票的形式也能让群众积极参与医保活动中, 使医疗保险基金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参考文献

[1]杨晨, 张力文.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讨[J].中外医疗, 2012 (10) .

[2]董曙辉.关于大病保险筹资与保障范围的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 2013 (04) .

[3]钱锡红.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保险研究, 2013 (03) .

上一篇:商场岗位管理制度--财务部下一篇:冬情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