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生墓表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2024-09-07

胡先生墓表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精选6篇)

胡先生墓表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第1篇

胡先生墓表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胡先生墓表

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陵州人,后为泰州如皋人。

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

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

师道废久矣,自明道、景佑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其在湖州之学,弟子去来常数百人,各以其经转相传授。

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

庆历四年,天子开天章阁,与大臣讲天下事,始慨然诏州县皆立学。

于是建太学于京师,而有司请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至今为著令。

后十余年,先生始来居太学,学者自远而至,太学不能容,取旁官署以为学舍。

礼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

其高第者知名当时,或取甲科,居显仕,其余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

其学者相语称先生,不问可知为胡公也。

先生初以白衣见天子,论乐,拜秘书省校书郎,辟丹州军事推官,改密州观察推官。

丁父忧,去职。服除,为保宁军节度推官,遂居湖学。

召为诸王宫教授,以疾免。

已而以太子中舍致仕,迁殿中丞于家。

皇 中,驿召至京师,议乐,复以为大理评事兼太常寺主簿,又以疾辞。

岁余,为光录寺丞、国子监直讲,乃居太学。

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嘉佑元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仍居太学。

已而病不能朝,天子数遣使者存问,又以太常博士致仕。

东归之日,太学之诸生与朝廷贤士大夫送之东门,执弟子礼,路人嗟叹以为荣。

以四年六月六日卒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

以明年十月五日,葬于乌程何山之原。

其世次、官邑与其行事,莆阳蔡君谟具志于幽堂。

呜呼!先生之德在乎人,不待表而见于后世,然非此无以慰学者之思,乃揭于其墓之原。

六年八月三日,庐陵欧阳修述。

参考译文:

先生名叫胡瑗,字翼之。他的先世是陵州人,后来迁到泰州如皋。胡先生做了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亲身教化,他使诚恳聪明的人通达,使昏昧愚鲁的人受到鼓舞,使顽劣傲慢的人革去弊病。所以他教学法则上严格而又守信,道义上恒久而又尊崇。从师之道废弃很久了。从明道、景祐以来,求学者的老师只有胡瑗和泰山的孙明复、石守道等三人,而胡瑗的学生最多。

胡瑗在湖州的府学,学生来来去去经常有好几百人,各自用胡瑗传授的经学转而相互传授,他的教学方法最为完备。这种教学方法实行了几年,东南地区的读书人没有不把仁义礼乐作为学问的。庆历四年,皇帝打开天章阁,和大臣讲述天下大事,才慷慨下诏命各州县都要成立府学县学。于是在京城设立太学,有司请求下到湖州,汲取胡瑗的教学方法作为太学的教学方法,到了今天仍然著名,甚至成了法令。

那以后十余年,胡瑗才来太学任职任教,学习者从远方慕名而来,太学容纳不下,只好用太学旁边的官署作为学舍。礼部主办的贡士考试,每年录取的.人才,胡瑗的弟子往往占到四五成。那些考中高第的,闻名当时,或有人考中甲科进士,做显要的官职;其他的人散在四方,随着各人聪明和愚笨的程度,但都能言行合礼,典雅严谨,他们的言谈举止,使遇到他们的人即使不问也可以知道是胡瑗的弟子。那些学习者相互言谈所称的先生,不用问也能知道指的是胡瑗。

胡瑗起初凭平民百姓的身份觐见天子讲论音乐,被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又被征召做丹州军事推官,改任密州观察推官。遭逢父亲去世,离职。服丧期满,做保宁军节度推官,于是居住在湖州府学。胡瑗被征召任各个王宫的教授,因为疾病而免职。不久以太子中舍的身份退休,在家时调任殿中丞。皇祐年间,胡瑗被驿站征召到京城论议音乐,再次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兼太常寺主簿,又因为疾病辞职。一年左右,胡瑗担任光录寺丞、国子监直讲,才居住在太学。胡瑗调任大理寺丞,被赏赐绯衣银鱼。嘉祐元年,胡瑗迁官太子中允,充任天章阁侍讲,仍然居住在太学。

不久胡瑗因病不能上朝,皇帝多次派遣使者探望慰问,又以太常博士身份退休。胡瑗东归回乡的那天,太学的学生和朝廷贤明的士大夫送他到开封东门,行弟子的礼节,路人感叹认为荣耀。嘉祐四年六月六日胡瑗在杭州去世,享年六十七岁。第二年十月五日,下葬在乌程何山的坡地上。他的世代次序、官职乡邑和言行事迹,莆阳蔡谟详细地记录在墓志里。

呜呼!胡瑗先生的品德表现在别人身上,不必等待墓表而就能在后世显现,然而不这样无法抚慰天下学者的哀思,于是就把这篇墓表发表在他的墓地。嘉祐六年八月三日,庐陵欧阳修记。

5.(3分)A(该:完备)

6.(3分)D(①此为缺点;③高第的意思是考中;⑥表现皇上对他的优待,不能体现奇杰)

7.(3分)C(是把陈子昂降为军曹)

8.(10分)(1)幽州人王适看到后吃惊地说:这个人一定会成为文章为世人所师法的人物啊!(3分,幽、必、文宗各1分。文宗译为文章宗师亦可)

(2)建安郡王(武攸宜)当时正在寻求英勇战斗的人,因为陈子昂平素是文士,拒绝他的意见不肯采纳。(4分,建安、斗士、素、谢各1分。建安不译者扣1分)

(3)于是在射洪县的西山建造了几十间茅屋,靠种树采药作为供养。(3分,构、养、定语后置各1分)

胡先生墓表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第2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忧:指父母丧事

B.稍用其说 稍:稍微

C.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 趣舍:追求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否:贬斥、议论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曼卿“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③请还政天子 ④曼卿上书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

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他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岁。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3分)

(2)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4分)

(3)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3分)

参考答案:

5.B(稍:逐渐)

6.C(①说明他少年有豪气,②只说他做出选择要做官,⑥是他的处世态度)

7.D(“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错)

8.(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禄:使……享受俸禄;状语后置;句意各1分)

(2)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见幸:被宠幸;引:推荐;止:推辞;句意各1分)

(3)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晏然:安宁;弛:放松;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为所动。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第3篇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

胡先生墓表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第4篇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即使他举荐的人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他还是连上奏章推荐,唯恐被举荐的人仕途不通达。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译文: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译文:

答案:

4.A

5.D [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传主胡世宁就是大臣。]

6.B [“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7.(1)(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急速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

(2)(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1493年)榜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被任命为德安推官。歧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母亲死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后又赴京候补去。(胡世宁)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世宁于是骑马急速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打不下来,才撤退走了。

(他)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世宁恼火极了。正德九年(15)三月就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灭绝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就罗列了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世宁不可。世宁当时已升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江西来。潘鹏把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世宁。李承勋当时是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了他。世宁于是逃出,去到北京,自己投案住进了锦衣卫的监狱。

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后无人理会。关押了一年多,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刑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起反来。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右佥都御史前往巡抚四川,因为父亲去世回乡守孝去了。

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惟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大臣压制,他都连章推荐。(胡世宁)与人说话,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常常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好在世宗皇帝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九年(1530年)秋天去世。被追赠为少保,谥号端敏。

亭林先生文言文阅读答案 第5篇

(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二)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④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⑤,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经年:一年左右。

④干:求见。 ⑤甫:刚。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手不释书(放下)

B.或颠坠崖谷(有时)

C.会有土寇(恰好)

D.如是日千百遍(日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

A.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B.必无所疑乃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自练乡兵与之角孔子曰:何陋之有

D.几为所擒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②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小题4】.顾炎武和刘羽冲都是好读书之人,但他们学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答案

【小题1】D (3分)

【小题2】AD (4分,各2分)

【小题3】①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②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渠道灌进村子里,村里的人差点儿成了鱼(淹没了)。(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胡先生墓表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第6篇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①。

甲申②,梦天帝赐之黄冠③,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其子曰眉。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④,谢先生曰:“吾甚惭于郎君。”或出游,眉与先生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戊午,天子有大科⑤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⑥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⑦中报罢⑧而年老者,恩赐以官。于是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日遽归,众皆出城送之。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

(选自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有删节)

【注释】①媕婀(ān’ē):曲意顺从,圆通处世。②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是年李自成破北京,清兵入关。③黄冠:道士的冠。后文的“朱衣”指道士服装。④诘朝:明晨。⑤大科:取士之科,其科目由皇帝到场临时决定。⑥舁(yú):抬。⑦征士:旧称被皇帝征招过的隐士。⑧报罢:没有录取。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孺子,来前肃客 揖拜

B.吾甚惭于郎君 羞愧

C.固辞,有司不可 推辞、拒绝

D.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 指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愤之,乃坚苦持气节 益都乃诣先生曰

B.休担则取书读之 著述之仅传者

C.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 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

D.俄而有负薪而归者 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傅山先生“有气节”的一组是 (3分)

①不肯少与时媕婀 ②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

③抵暮,先生令伴客寝 ④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

⑤而眉以病先卒,固辞 ⑥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

⑦诏免试,许放还山 ⑧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⑥⑧ D.③④⑤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看到明朝末年那些达官贵人多贪腐作恶,傅山先生非常气愤。清朝入主中原后,傅山先生做了道士。

B.傅山先生的儿子傅眉非常勤奋,每天利用上山砍柴的间隙博览群书,但是他的学问还是被中州的名士轻视。

C.经名士举荐,傅山先生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朝廷赐给他中书舍人的官职。

D.傅山先生死后,是按照道士的丧葬仪式安葬的。他一生只写过一部著作,叫《霜红龛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分)

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

②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

答案

5 文言实词 D.拜访

6 文言虚词 A A.都是副词,于是,就;B 代词,它,指代书;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C介词,把,拿;介词,凭借;D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示修饰;连词,表并列,并且。

7 分析筛选 C ③④⑦不是表示气节的。

8 分析概括 A B“他的学问还是被中州的名士轻视”有误,根据文意可知,“他的学问”让中州名士感到羞愧;C“傅山先生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有误,傅山先生并没有参加考试;D原文信息为“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可见,流传下来的著作只有一部,并非“一生只写过一部著作”。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4分)

答案:益都乃诣先生 /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

(共10处,断对2个得1分。总数断对,但多断两处以上扣1分。)

(2)(6分)

①(吏部郎)跟(他)谈中州的文献典籍,(傅眉)才学渊博,滔滔不绝,吏部郎有时还不能完全回答他的问题。

(置:放弃、弃置,引申为停止;与(之),省略句;或,有时。各1分。)

②益都强行架着他让(他)谢恩,(傅山先生)就倒在地上不起来。

(强:强行;掖:搀扶,这里指“架着”;扑:倒。各1分。)

附:文言文翻译

朱衣道人就是阳曲的傅山先生。最初他字青竹,不久改字为青主。他家世代凭借学问高和品行好成为晋中地区的表率。他看到天下将要大乱,那些所谓被称为缙绅的达官贵人,其实多贪腐作恶,其行为不值得称道,为此他非常气愤,就坚持自己的气节,一点也不肯迎合当时的社会风气。

甲申年,清兵入关,他梦见天帝赏赐他道士黄冠,从此就穿上道士衣服,出家居住在山洞里,并以此来奉养母亲。天下安定后,才开始带上道士的黄冠并云游四方。他的儿子叫傅眉,每天在山中打柴时,把书放在担柴的担上,放下担子休息时就把书拿出来阅读。中州有一个吏部郎的官员,是以前的名士,有一次去拜访傅山先生。见面后就问傅先生:令郎去哪里了?傅先生说:请稍等,小孩一会就回来了。不一会,一个挑着柴担的人回来了,傅先生就叫他过来说:孩子,快来谒见客人。吏部郎见后感到颇为惊奇。到了晚上,傅先生就叫他小孩陪伴客人睡觉。吏部郎利用这个时间跟他谈中州的文献典籍,小孩学问渊博,滔滔不绝,吏部郎有时还不能完全回答他的问题。第二天早晨,吏部郎向傅山先生告辞说:相比你儿子的才学,我感到羞愧啊。有时外出游玩,傅眉就与傅山先生共同驾车,到了天黑时就住在旅馆。这时傅眉仍然点灯阅读经史离骚文选之类的书籍。第二天早晨,这些书必定要读到能够背诵才能继续出行,否则他父亲就会杖责他。

上一篇:校车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下一篇:给爱人的圣诞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