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2024-07-10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精选8篇)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第1篇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始兴县,2011年,荣获“中国围楼文化之乡”和“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称号。汉族人口约占 97%,少数民族 3%左右。大的节日活动基本相同,全县较为盛行的大节日有:除夕过大年和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另每月有不同的小节日,如二月春分节、三月清明节、四月立夏节、六月初六太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节、十二月十六圆牙、二十四小年夜等,此外有扫墓祭祖及地方性的安龙、打醮。除夕过年是最大的节日,最隆重。从十二月十六开始为进入年关,至正月十五过完元宵才为解除年关。年前半个月是筹备过年,大年初一开始是新年快乐的十五天。年前,忙忙碌碌为吃穿住用玩作准备,如修补或作炉灶、修整房子和门前屋后的檐街小道,打扫环境卫生,有的添置家具或修理家具。敝帚自珍,家具虽旧,但刷洗锃光,重新摆设,意惑舒适。家家户户张贴门画对联,富豪人家还张灯结彩,人人都设法把旧貌变为新颜,形成一种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准备穿的。农家平时极少穿新衣,辛苦了一年,想换上一件新衣,特别小孩,穿上新衣表示高高兴兴过新年,又增添了一岁。男人服装以唐装居多,少数人穿长大褂,头上戴毡帽,亦有人戴礼帽,脚上穿布鞋,少数穿皮鞋。女人穿托边大襟衫,其中有双托边和半托边及青年穿的托牙边等大襟衫裤。头上戴软耳,额栏,平时做工包扎长方形布巾。脚上穿绣花布鞋,花样款式之多,具有始兴独特风格。准备吃的。年料品种繁多,盛行的灰水糍是送年的礼品之一,大部份人家要做。粳米糍、麻糍也有人同时制作。有制盐水、淡水花生、印米粉饼,做花生糕、炒米糕,有烧油饼、草果、麻筒、豆饼、糍壳、芋壳等油炸食品,还有做腊味、酿黄酒、烧酒,较 有名的是澄江黄酒、清化烧。此外,准备玩的,如舞龙舞狮、彩灯、鞭炮以及小孩玩具等。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过小年,里里外外全面进行大扫除,有的更换炉灶,把家具洗刷干净,晚上祭灶和小加菜。亲友互相送年也开始了。入了年关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如不能在墙上打钉子,不能打骂小孩,尽量少说不吉祥的话,表示接近过年,大家过个团结、祥和的年,这也是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的准备。除夕过年,是大团圆,合家欢乐的一个晚上,家家户户加菜吃团圆饭,饮高兴酒,庆祝一年来辛勤劳动获得的丰硕成果,迎接新一年的顺利吉祥,回顾过去的一年,计划新到来的一年,长辈教育晚辈遵纪守法,和善待人处事,尊老爱幼。同时,老小高高兴兴、热热闹闹,一边试穿新衣新鞋,一边谈笑,很快过了几个钟头,有些当家的还给老人和小孩一点压岁钱。有的家庭睡前鸣放鞭炮,以示封门。大年初一,新年开始的第一天,首先是选择吉辰开门,多数人在零时至三点左右,少数人在寅时开门。良辰到,打开厅门,烧香点烛放鞭炮,迎吉神。接着到就近寺庙里烧香 敬茶拜神求保吉祥。随后,有的地方打锣敲鼓到天亮。白天,晚辈向长辈拜年,互说吉祥话,长辈给小孩发糖果,有钱人家给发小红包,有的地方互相请饮新年酒。初二,是开牙日,据说初一吃斋,初二开始吃荤,叫开牙,所以早晨起来首先要提着大雄鸡或大阉鸡到就近寺庙里开杀。一年里每月初二日和十六日定为牙祭日。故正月初二为开牙,十二月十六日为圆牙。初二的另一个习俗是:亲戚家里头年有老人过世,在这天则要去他家祖堂拜祭一次新置的灵台,表示尊敬,俗称 “拜新台”。初三,俗称 “穷鬼日”,每家都是进行一次打扫卫生,并用香烛纸爆将垃圾送到外面,表示送衰迎旺。衣服也彻底洗刷干净,为走亲访友作准备。初四,是新年的吉日,男女老幼开始相互走亲访友做客数天。妇女带着小孩去娘家住上几晚,老小相会,愉快玩上几天。男人访友交流新年的生财之道。新嫁娶的新郎新娘家里互请新客,男人到女家及其亲房家里轮流吃饭,女人去男家的亲戚家里做客一次。新年期间,每个村庄都可听到老百姓演奏着跷板锣鼓、龙锣鼓、狮头锣鼓、大锣大鼓声音。有些地方还有八音乐队演奏,这是一种民间乐团组织,节日里为了热闹庆祝而表演,平时为民众婚丧大事演奏。其乐器有:锣、钹、鼓、梆、笛、箫、二胡、唢呐等组成。一边奏乐一边唱词,很入耳动听,有时加放三连炮,热闹倍增。舞龙舞狮从初一开始到县城商店、农村大厅拜年,直至元宵结束。细狮头的表演最引人观看,因为舞狮后接着还表演武艺,有打拳、有戈矛、耙头、关刀的比武,有跳台、飞斗斛、穿刀圈„„花样多,武术精彩。在元宵节晚上活动内容更丰富,有舞蚌精、龟精、火龙、有扛春色、迎着彩灯、鸡公灯、走马灯游行,火光四射,热闹非凡,共庆元宵佳节。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盛行做蕉叶糍,裹粽子。据说做粽子是为了怀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注)。五月节那天每户门框上悬挂艾和菖蒲的传说是:福建某地有人被官府定为株连九族问斩之罪,皇宫派出杀手时嘱咐:“除门前挂有树青(带叶树枝)的不杀外,其余的斩光杀绝。”由于挂树青的人在其街头街尾都挂上一棵树青。杀手看见挂有树青就未进入这条街了。树青保了全街人的平安。后来,为纪念这个死里逃生的吉祥日,每年的这天都在门前挂上平安树青,后有人迁居外地传入始兴。后来人们把树青改用生菖蒲和艾,挂后用来泡水洗澡可散风除湿辟邪恶,更为平安。因为这个日子与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沉的日子相近,则同时在农历五月初五纪念。上午挂青迎吉祥,丢粽子入江送水怪及划龙船驱赶水怪,午时喷撒雄黄酒驱除虫蚁毒物,晚上加菜庆平安。端午节日活动主要是观看龙舟。五月初六逢始兴街日,县城附近十多公里的男女老少都云集到县城。墨江河两岸人山人海,观看大井头村和罗所村的龙船表演和比赛。那时的龙船装饰得很华丽,有凉伞、帅旗、彩旗和人字形的各色小旗,有人打鼓,中间有人敲锣,有人对着龙王菩萨摇扇子,船尾有舵手把舵,船两边几十人手拿划桨使劲地划。在龙舟竞渡,众目睽睽,万掌齐挥时,龙嘴里不时吐放出黄色烟雾,河岸上还有人配合放三连炮,热热闹闹,节日气氛浓。民间还有一段龙船歌词:“五月里来五月花,新打龙船照(顺)河下,三十六人齐下水,中间打鼓两边划。” 八月十五是中秋佳节。中秋节盛行月饼是和全国各地一样,传说吃月饼有个小故事:起初,民间在八月十五的月圆日,家里也团圆,大都做圆形饼吃,并互相送圆饼,作为礼物之一。一次民众为了约定时间反贪官污吏,就在大圆饼里包上字条,待打开圆饼时详知一切。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大圆饼,称为月饼,并在饼里添加配料,把月饼做得更好吃。每年八月十五都在月夜里赏月吃月饼。团圆节,除月饼之外还有许多圆形的东西,如把芋头磨刷烂做成圆形用油炸至金黄色叫芋圆,还吃大圆柑子等。在赏月期间,不少地方,女人玩 “扛月光姊”,男人玩“打迷魂童子”活动。扛月光姊。女人聚集在明月下,摆上方桌,桌上摆放着柑子,月饼、苎麻、棉花、女绸衫、缎鞋,一托盘白米,一碗白水,几束鲜花。由两个十多岁的闺女,把后端插上一根筷子的小擦箕(俗称炒米擦)翻倒过来,盖上红绸布,用双手抬着在米上空。另一女人点燃三根香,面对着月亮请神说:“月光姊,月光娘,请你下来料(玩)一场,柑子有你吃,月饼有你尝苎麻有你织,棉花有你纺„„。”之后,过十多分钟,扛着小擦箕的手显得比原来重了许多,而且会自然移动,这就是月光姊下来了。若说 “请月光姊画莲花”,擦箕就慢慢移动,筷子则在米上面画出一朵莲花样,叫画 “月月红花”,它就画出月月红花样,还会写简单的字„„玩得开心。打迷魂童子。在明月下,由一个男子汉伏在桌子上,闭上眼睛,由另一个男人在后面对着月亮请神之后,过十多分钟,伏在桌面上的人会起来行走,自己打拳、唱歌,若有人叫:“师傅捉鱼 ”,他就自然做起捉鱼的动作来,并边说话: “捉鱼”。叫 “师傅捉鸟”,他就做爬树的动作,一边玩 “捉鸟”。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由别人大声叫他才醒过来,又与正常人一样,他不知道刚才做了什么。下面略述其余小节日习俗: 春分至清明为扫墓祭醮祖坟时间,老祖公一般都有蒸尝岭、蒸尝田。山岭可卖木头,良田可收租谷,每年收一大笔款。在祭醮时,裔孙们打锣敲鼓,杀猪杀鸡祭祖很热闹,有的集中吃上一餐饭,有的发人丁肉,有的让绅士(有学历官职)、老者(六十岁以上)陪做头的人多吃几餐饭,有的七十岁以上者加倍人丁肉,八十岁以上老人由他拿肉,能背出祠堂门就可以。祭醮有吃有拿,所以有 “松树尾哩三尺长,大人小孩闹蒸尝”的歌谣。扫墓祭祖,个别坟墓举行两次仪式,一杀生(俗称橙生)祭祀,二用祭品隆重拜祭。具体是:

一、杀生祭祀。派少数或个别人去墓前点燃香烛鸣炮,接着进行杀猪鸡祭醮(一般用鸡),意思是使更旺盛显灵。

二、回神祭祀。男女老少带齐祭品再回到杀猪鸡坟墓祭拜叫回神。其他坟墓则带着在杀猪鸡时备好的长钱血纸和祭品一一拜祭。祭品有猪肉、鱼肉、茶、酒、饼、花生、水果、爆竹、纸钱、蜡烛、香等。到了墓堂,首先清除杂草打扫坟墓,加高坟头泥;第二步,在墓背放些小纸钱表示增添 瓦片修好房子,在坟头泥上挂插香和血纸,在墓前点燃香烛;第三步,鸣炮,表示欢呼唤醒和告诉祖先阴魂,裔孙已前来拜祭;第四步,在墓前奠酒,举行拱手作辑、叩头等拜祭仪式,以表崇敬。另还有醮关社。在立春后第四至第五个戊日为醮关社时间。即头年家里有老人去世或捡金已满百日以上,其孝子在此时间去墓前拜祭一次,但死者的前辈还在世不能醮关社。四月立夏,有吃糍的习惯。俗说:“立夏不吃糍,一年都没时(运)。” “立夏糍人人吃,吃了不减力。”所以,大家都在这天吃点糍。简单的是做磨石糍,用韭菜或葱与米磨成浆,油煎好可吃。有人做艾叶糍,其味有人不喜欢,但对身体有益,据《本草便读》记载:艾叶入肝脾肾三经,可宣通气血,解散风寒湿邪。故艾糍既可治又可补,强身活力,不难怪说:立夏吃糍不减力,其意深长。六月初六日是太阳节,又是晒宝日。民间都在这天曝晒存放的衣物,传说在这天晒过的衣物不易生虫,俗说:“六月六晒爆谷。”“六月六晒得鸡蛋熟。”说明一年里六月六最热。六月六另一个活动是扛菩萨,有的地方把就近庙里的菩萨抬到大厅里放几天又送回庙里。扛菩萨时,打锣敲鼓,擎着凉伞打着彩旗在前面开路,扛入大厅里,用最好的茶叶茶给菩萨洗脸洗身,挂上花红,抬上神台排放六七天,早晚烧香点烛,油灯火不断。传说这是让菩萨能显灵,保佑风调雨顺,所以,这几天家家户户都用五谷做糍奉神。在天大旱之年,有的地方扛猪到寺庙里求水,或扛菩萨游行,求天神显灵降雨。七月七日,民间一说象征北斗七星,一说七姊妹、七仙显灵日,还有说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情人节。说法不一,但习俗活动是一样。这天,每家都煮七种蔬菜,表示蔬菜丰收,希望保佑一年种菜顺利。这天另一种习俗是用茶油浸透灯草,点火烧七粒小孩的肚皮,以保一年少病痛。七月半是中元节。说是“鬼节”。传说是阴府过年,阳间人为孝敬先辈,用烧钱包衣纸祭祖。钱包有统一格式,各家按钱包书填写好钱包袋,把纸钱装入袋里加封口,散些鸭血,待天黑才把钱包衣纸拿到大厅里焚烧掉。用鸭血,据说运送钱包要翻山过水,鸭子会游泳,飘洋过海才有保险。所以,这天晚上人们加菜是吃鸭子。这个节有人过十四,有人过十五,县城附近平原地区都是在十四日晚加菜,因为十五日是中元节。据说中元节原是佛祖叫目莲(佛门尊者)设盂蓝盆会(为超度祖先所举的仪式,拜忏、向饿鬼施食等佛事),供养十方僧侣,救其在地狱的母亲不受苦。定于七月十五日为盂蓝节,后演变为中元节。随后民间组织一个中元会,在这天,领头的组织人力,选一段小路,两旁一步放一小方块纸片,纸上放点米饭豆腐,烧香点烛,表示向野鬼孤魂施食(祭奉行善)。晚上,中元会加菜。九月九日重阳节,是登高日。平原地区十多公里的男女老少习惯在九九那天到县城以南二公里多的玲珑岩胜地登石山,参观岩洞,愉快地游玩一天(可惜玲珑岩 1977年被人为地破坏了)。农家在这天,特地把菜园里的杂草除得一干二净,并放火焚烧掉,据说这天烧草灭虫,以后少虫,种菜 得丰收。所以有 “九九登高避灾,九九清园灭害”的说法。也有人吃重阳糍饮重阳菊花茶的习俗。十一月冬至,有冬至会、五谷汇。冬至会是族人耆老和绅士聚集在祠堂里拜祭和议事。五谷汇(节),是民间用稻、黍、稷、麦、豆五谷做糍,庆五谷大丰收,亦有麻糍、蜘蛛包糍、锅粑糍、杓糍、豆腐糍,品种繁多。做蜘蛛包糍:先用冷水浸透米,磨成浆,放到锅里文火煮熟至固体状,晾一会,做成四五公分大的丸子,用手轻压一下,摆放在竹篮里蒸半小时左右,可用糖水吃,也可吃咸的,味道各异。这种糍做工麻烦一点,吃起来另有风味。冬至这天还有吃冬至鸡的习俗。据说冬至吃鸡最补,煲鸡时有人特意放一大块姜,待煲好鸡,把姜捞起另晒干备用,对身体虚弱的人很适用。冬至过后,民间盛行做米腊粉,一般用冷水浸透的粘米磨成浆,用盆蒸成薄块,晒至半干,切成丝,也有两蒸两晒再切丝,最后晒干作备用。此外,三月初二土地老人生日、三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以及石上菩萨、龙王娘娘生日等也有少数拜祭。个别地方还有各种会、聚集祭拜。至于安龙、打醮和瑶族朝王是地方性、有时间性的,好几年才组织一次。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第2篇

二:订婚,客家人的订婚是男方择良辰吉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以及喜炮花烛,首饰、衣服以及礼金等等送到女方的家中,这就是下聘礼。双方的父母可以商定好娶亲的日子,男方要提前几个月用红贴写婚书送到女方家中。从这个时候开始,男方就要进入紧张的婚礼前的准备,女方的话则是要忙着准备嫁妆。

三:迎亲,迎娶新娘子当天都是要有新郎官亲自去迎接的,女方出嫁的前一天要将嫁妆送到男方的家中,包括衣服、箱子、日常用品等等。迎亲实际上与其他民族都是一样的,要单数去双数回来。新娘子接回就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交拜,新娘要为公公婆婆奉茶,接受公公婆婆的红包。

结婚有什么讲究

1、说亲

说亲其实就是说,不论双方是自己认识恋爱的,还是通过家人介绍的,都要请当地的媒婆来当说客。这个习俗现在被作为一种仪式。

2、送定

送定就是当媒婆上门说完亲之后,女方家里就会提出条件,要让男方准备鸡鱼酒等送给女方。如果是在农村的话,那流程更繁琐,还有米豆面粉等。最后由双方家长写完婚约,各拿一份。

3、报日子送聘金

男方选择接亲的大日子之后告诉女方,称之为是报日子。在两个人结婚前一个月里,男方就要把相应的聘金给女方送过去。称之为送聘金。客家人对于聘金尾数喜欢用9,希望新人们长长久久。

4、斗床

女方在男方这里斗床的时候要把柚子跟木炭送到男方家里去,也是为了表示平生贵子,再一个意思就是有暖新房的意思。

5、拜堂吃面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第3篇

关键词:雷电活动,防雷设计,防雷安装

满堂客家大围始建清道光十六年 (公元1836年) ,竣工于咸丰十年 (公元1860年) ,历时24年,为当时的富豪官乾荣所建,占地面积达13544.96㎡,是始兴县现今保存良好的200座左右的客家围楼中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全广东省最大的一处客家围楼,素有“岭南第一围”之称。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古代的雄浑朴实的气势,又有近代精致高雅的韵味。集古代、近代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客家民俗风情及近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源。(实图如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旅游经济的发展,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已备受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成为了旅游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了一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场所。据了解,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在建时并没有安装防雷设施,而始兴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8d/年,属于高雷暴地区,考虑到为了更好地保护游客和客家围楼的安全,避免雷击安全事故的发生,故而对始兴满堂客家大围采取特定有效的防雷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 始兴的雷暴特征

1.1 雷暴日数多

始兴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8天,最多时可达到90天,是典型的雷击灾害频发地区。

1.2 时空分布不均匀

时间上全年均有雷击发生的可能性。其中6~9月为高峰期,占全年雷暴日数的80%;空间上,南边多北边少。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处在始兴的东南方向,是我县雷击事故发生最频繁区。

2 始兴满堂客家大围的特点及其对防雷的影响

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建在土壤电阻率有突变的山脚边,且周边也比较空旷,易受雷暴侵袭;始兴满堂客家大围结构上雄伟,挺拔,且有高耸的屋脊,有利于雷雨云下行先导放电;始兴满堂客家大围主要是砖木结构,是易燃材料,一旦受雷击,极易引起火灾,且灭火十分困难,易造成人员及财产严重损失。

3始兴满堂客家大围防雷措施

3.1 天面接闪器

为了不影响始兴满堂客家大围的美观和保护建筑艺术特点,我们采用的是避雷带和短支针组合,同时组成一个不大于10m×10m和或12m×8m的网格,并对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屋脊、斜脊等处暗敷避雷带并增设0.4m左右的支持卡,间距1m;另外还在阳角和屋顶装上1/2~3/4镀锌钢管加φ16不锈圆钢作为短针,使得建筑物不但可以良好的接受闪电,而且整个大围都处于被保护的范围之中,又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在铺设避雷带时,为了减小雷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危害,在拐弯处敷设避雷带时采用钝角(即圆弧形弯曲)。

3.2 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及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也是雷电流输散的唯一路径。在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多设引下线外还要考虑路径尽可能短而直。因为引下线根数少雷电流分流就少,每根引下线所承受的雷电流就大,容易产生雷电反击和雷电二次效应危害。同时为了减少引下线自身电感所引起的雷电感应过压,应以最短的接地路径敷设。我们采用φ16不锈圆钢作为引下线,沿建筑物外墙对称布置,上与接闪器连通,下与接地装置焊通连接。在引下线弯曲处采用了“软连接”的弧形弯曲,并在引下线距地面1.8m~0.3m处采用了绝缘水管敷设,为避免与旅客接触产生触电危险。

3.3 接地装置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74-94 (2000版)的要求,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10Ω。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周围都是湿土,土壤电阻率比较低。我们采用的是绕大围一周作闭合式的接地网。这样可以使到接地网界面以内的电场分布比较均匀,可以减小跨步电压对游客的危害,也可以减小室内在被雷击时由于地面电位梯度大而容易产生的反击高压危害。接地装置水平接地采用φ16镀锌圆钢,垂直接地体采用50mm×5mm的镀锌角钢,每隔5M设一根,并于水平接地体和引下线地体焊接连通。并做好焊点的防腐处理。为降低雷电跨步电压对游客的危害,接地体局部埋深1m以下,在深埋有困难处,敷设500~80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地体2m以上。

3.4 雷电过电压波入侵措施

虽然围楼内没有计算机系统之类的电器设备,但都安装了消防报警、监控等弱电系统,一旦受雷击电磁脉冲侵入及其危害也挺大的,所以内部防雷也显得非常重要并应充分考虑,以确保设备的安全。

3.4.1 进入围楼线路应做好屏蔽和接地措施。

围楼室内监控、消防等线路进入室内应严格按照综合布线要求用金属线槽进行布设,金属线槽及监控、消防报警等金属设备外壳必须要做接地措施。供电所有电缆都采用金属线槽埋地并作好接地措施。这样就有利于线路上的感应电压随其屏蔽及接地得到有效的改善。

3.4.2 安装电源避雷器(SPD)保护。

电源系统主要采用通流量(20KA)的氧化锌单相模块式电源避雷器(8/20us),直接安装于围楼配电箱内,这主要是为避免影响美观而不采用一般的箱式避雷器。监控部分分别在控制线和电源线上安装相应型号的信号和电源避雷器(SPD)。消防部分在每对控制线上安装相应型号的避雷器(SPD)。

避雷器要接地良好,接地连接导线采用绝缘皮的10mm2多股铜绞线,避雷器与相线的连接导线采用绝缘的6mm2单股铜芯线,所有连接导线的长度不大于0.5m,连接时采用出线及返回线呈V型连接方法。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年版)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吴从权, 赖琼君, 严金芳.开平碉楼方案浅谈[J].广东气象, 2007, 29:98-99.

客家习俗趣谈 第4篇

山道一头连着山里,另一头连着山外世界。山道延伸着山里人的目光,山道也牵引着山外人的好奇。好奇引来了客,又反客为主形成了客家人。

他们靠山吃山,一脚一脚踩出了山道。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客家人就在这山上,踩出了一条条蜿蜒细长的通道。他们手里有锄头镰刀,自己动手修路,于是有了“路会”。

农历八月上旬路会这天,客家人都自带米、钱和锄头镰刀等工具,到本会路段参加修路。一天三餐伙食由会首筹办。从上届路会后到本期路会前的一年中,凡是会员家庭中有娶了亲的;生了儿孙的,都必须送喜酒和米果等给修路者作点心,名曰送“添丁酒”。生活好的为人大方的,送的米果较多,点心也精美,酒的质量也好。

临近中午,各户送酒人家到齐,于是会首安排桌席,分匀米果点心,把酒坛一字排开,再挑出几坛上乘的,留着晚上修完路庆祝用,然后让各户送酒人家把自带的鞭炮点燃,让鞭炮声唤回修路人来吃点心。过路者、砍柴的遇上了,都可以前来饱餐醉饮,此时修路人反而不愿多喝,因为他们还要修路。到了晚上,“会首”让人把好酒抬出来,大家这才开怀畅饮,“拳手”逐桌打关,会首还会介绍谁家送的是哪坛酒,点心是什么,大家彼此祝贺、干杯,直到酩酊大醉。边吃边喝中还要拈阄确定明年路会的“会首”,公布本年的开支。最后会首在各坛里分匀一些酒,并在酒坛口上蒙块红布,名曰“回坛酒”,表示谢意。

在瑞金的九堡去万田交云石山处,有个沙垅水库路会,会员最多时有近百户,跨三乡(镇)数村。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男女平等逐渐被人们接受,如今,有许多家庭不论生男生女都会送“添丁酒”了。

风雨亭

笔者十余年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有趣地发现:凡是客家乡野,都可见到一种建筑简单,却古色古香的实用型风景——茶亭。以至于用“X亭”或“茶亭”为地名的不胜枚举:瑞金有“茶亭村”,崇义有“古亭乡”,福建有“盘亭乡”……以亭命名的村镇数不胜数。

茶亭,大多建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崎岖难行的山路和人烟稀少的乡道中。这种亭子又叫风雨亭。顾名思义,它是供人躲避风雨、解困散乏的休息场地。

在闽、粤、湘、赣等客乡,有许多修在桥上的亭子,如同长廊,多的有十余间;修在山路上,也有三五间的,但大都只有一间。我见过有的在桥亭中部一侧塑一黑神菩萨,这黑神菩萨左手执锏,右手向前平伸,气象森严。

旧时交通不便,山多路窄,客家人大多肩挑步行,历尽跋山涉水、崎岖坎坷之苦。于是一些行善好义人士,慷慨解囊,在这漫长的旅途上,星罗棋布地建造了一座座充满人间温情的茶亭,亭子两边靠壁摆着长长的石板凳或长条木凳,瓮缸里盛满了清香的茶水或山泉水,无偿地供来往行人休憩畅饮。这些道上,三里亭、五里亭如阁似榭,点缀着客家山乡。

在瑞金万田乡往九堡途中的黄狮寮附近,有个叫茶亭岽的地方,该茶亭不但至今完好,且两根横梁上面的字清晰完整:“光绪戊寅年仲冬月曾彩荣捐造吉旦。”我在上小学时,每天早晚都要经过,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时下起了大雨,当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我和同学挤在茶亭里躲雨,否则肯定会冻病!

近年有许多从海外归来的客家人,回乡后也建起一座座“望乡亭”“思乡亭”,以造福乡梓。

可以想象,烈日当空,酷暑逼人,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或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暴雨将至,走投无路的时候,旅途中突然出现这么一座茶亭,行旅者的惊喜之状和激动之情,该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茶亭,不仅是供人休憩之所,而且是故旧重遇,情人邂逅,亲友送迎的悲欢离合之地。自古以来,留下多少佳话传说,给人以温馨甜蜜或者悲凉凄苦的记忆!

踩桥

“踩桥”这一习俗,在客家地区至今犹存。在建造一座桥时,建桥师傅会用木桩把桥两头钉住,暂时不许人通行。桥竣工后,要举行首通仪式,这种仪式十分隆重,气氛异常热烈,它充满了古朴的乡风,不亚于当今的“剪彩”。这种仪式就是“踩桥’,

要修一座桥,要有“头家”发起组织桥会,组织一些“理事”们到当地附近村镇化缘募捐。这些热心的“头家”“理事”们都带头捐得较多。在乡间,对于修路造桥做茶亭,一般人都乐于捐助,多的几十几百银元,少则几斗几升稻谷等。但也有个别财主惜金如命一毛不拔。若碰到这种财主,修桥头家只能惦记于心,等到财主家有婚丧嫁娶需要经过该桥时再来刁难他。到了那时,他就会脸面丢尽,声名狼藉,成为永久的笑柄。

新桥建成,贴喜报于四乡八村,告诉大家某吉日踩桥,望众乡亲参加。

踩桥时,富门大户不仅要慷慨解囊,而且还要比气魄。一般有相应家业、有点地位者,急公好义的热心人,都会参加。届时骑马坐轿者一到桥头,必须下鞍下轿。一阵爆竹后,头家让工匠拆除桥头木桩,开始“踩桥”。排列于桥头的人们,习惯地依各自身份或家业,排成队列。头家先请一位特选的德高望重长者“踩头桥”。据说过去也有过选36岁牵着孙子踩头桥的例子,谓之“好命人”踩桥。瑞金城里的云龙桥,有“绵贡江流第一桥”之称,最近一次重修,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那次“踩头桥”请的是一位100多岁的小脚老太太,这恐怕是较少见的一例女人踩头桥。

一般头家要给踩头桥人一个红包,踩头桥人也会把“红包”再捐出来。

客家冬至习俗 第5篇

酿冬至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酝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喜酿冬至酒。

祭冬至祖

“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客家人祭祖分春冬两次,祭冬至祖虽不如清明祭祖那样隆重,但一年两次是必须进行的。因有说“关冬至门”,所以祭祖又必须在冬至前进行。

冬至晒萝卜

客家人都有冬至晾晒萝卜丝的传统。这习惯由来已久,它是怎么形成的已经难以考证,但是,无论如何,时至今日,这已然成为客家人的一种习俗。

除了羊肉之外,不同地区的客家人在冬至还有吃鸡炒酒、糯米汤圆、糯米饭等传统。

鸡炒酒(娘酒鸡)

这种酒做起来较为简单方便:只要把鸡肉斩成块,放入砂煲里,再加上娘酒、生姜,煲至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相对于用酒瓮来焗制羊肉酒来说,鸡炒酒的制作方法要简单些。

糯米汤圆

客家人旧时有一种说法是:“冬至挪圆,夏至捡田。”意思是说,冬至吃了用糯米做的汤圆之后,对身体很有益,明年生产劳动的劲头更大,可得到更多更大的经济收入,用劳动所得的钱来“捡田”(买田地),用强壮身体的劳动带来更大的收入。

糯米饭

三明客家婚嫁习俗 第6篇

旧时,三明男女婚嫁基本上沿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以及“早婚”的陋习。婚嫁主要程序与中原“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等婚姻礼俗大体相同,只是名称大同小异而已。

议〓婚

按客家习俗,过去女子不能在娘家过二十岁。十余岁之后,家长便择日做米粉丸,分送亲朋,表示女儿长大成人,可以配婚了。男方家长得知信息,便托媒人向女方“求婚”,旧称“纳采”、“问名”,俗称“提亲”、“说亲”。先从探问开始,女方家长经过调查,认为“门当户对”,有意联姻,便开出女儿生辰八字(称庚贴)交男家(沙县则互换子女庚贴,称此为“请庚”)。男家接到女方“八字”后,便请算命先生将男方“八字”对照,进行推算或拜神问卜,俗称“合八字”,并将双方“八字”压于灶堂神龛下,倘若三日灶灯明亮、且家中一切平安,说是“相生”而不是“相克”,是“天作之合”,就可以托媒人前往女家议聘订婚。

订〓婚

俗称“定亲”。又有称“压礼”、“插记”的。男家择日请媒人带上鸡鸭鱼肉、喜炮花烛、糕饼寿带、耳环戒指、衫裤鞋袜、胭脂花粉及半数聘金等送到女方。关于订婚送戒指,出嫁要戴戒指,还有个传说:有个皇帝,把一个民家女子选进了宫,当晚就传旨要她伴驾。这女子一不愿为妃,二因“身子来了”,但是不好意思明说,只得暗自流泪。幸亏有个宫女献计,给这女子左手指戴了一只白玉环。皇帝驾到一看,忙问:“带这何用?”这女子边揩泪边奏道:“这是戒旨,因为奴家今日见红,用它作为标记。请皇上戒旨,戒旨!”皇帝听说戒旨,只好扫兴地走了。后来,为逃避皇帝挑选美女进宫为妃,家家户户在姑娘成人,特别是出嫁时都给戴戒旨。这样,戴戒指的风俗就传下来。女方收了聘金,双方议定后写上红贴(即婚书,俗称“乾坤书”),之后女方宴请女婿亲朋,分发糕饼,并且回赠女婿衣裤鞋帽等,还有回赠雌雄雏鸡的,取其日后生育有男有女。订婚后,两家即以姻亲来往;迎娶前,逢年过节男方都要向女方送礼,表示孝敬岳父岳母。送日子旧称“请期”,也有称“做定”、“脱鞋样”的。男方定下娶亲日子后,提前数月或半年用红贴写好送至女家,并附上若干彩礼,称为“压贴”,红贴内写明何时裁衣、何时上轿、何时进门等。媒人还带去男方公嬷、父母、舅公以及未来新郎的鞋样,让未出嫁的新娘制作布鞋,以示孝敬和闺女手工技巧。女家接到接亲日贴时,由母亲酌情择日,如嫌日子“不吉”,可通知男方另择佳期。日子一定,除非有突发重大事故可以推迟于归之期外,一般不得延误。此后,男方加紧置新房、置礼品、备花轿等,女方则为女儿赶置嫁妆,为女儿出嫁做准备,民间还有居丧3年不能操办婚事之俗,故在定亲与结婚之间,双方若有家长病危,即提前迎娶新娘过门,俗称“抢亲”。宁化真正“送日子”是在“归亲”的前四、五天。男家把备好的凤冠、红头巾、宫衣、霞披、宫裙、花烛喜炮和礼帖议定的未尽礼数,由媒人送到女家。客家人对聘金的尾数喜欢用“8”或“9”,图其谐音“发”或“久”的吉利,有“若要发,不离八”的歌谣。出嫁女客在这一天梳妆打扮试新衣,叫做“上

脑”。之后必须由内亲的童男伴睡,预祈来年生男孩。此后几天来送红蛋的邻里乡亲络绎不绝,多由妇女随带擂好的“茶泥”来煎擂茶招待女客,以示送别。 迎〓娶

迎亲之日,女方叫“行嫁”、也有叫“接亲”,“送花”、“起轿日”。男女双方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女方在出嫁前一天或迎亲后一天,将嫁妆送往男家。嫁妆厚薄不等,主要有四季衣服、家具箱笼之类,官绅人家还有奁田、使女等。嫁妆送到后,男家宴请亲朋“看嫁妆”。是夜,男方备花轿、礼担、礼贴及灯笼凉伞,请全堂鼓手,按新人入门的时刻,由“起嫁客”带领着出门接亲。接亲人数必须是单数去,双数回。女方则要等迎亲者上门,喜炮频催之后,接过腊烛火种,才开门恭迎。其母必须“哭担”,意为女儿到夫家才会得到疼爱;女方的母舅来“开担”,有意“骂担”(即嫌礼担欠丰厚,意为有骂,亲家才会亲)。女家收礼后,回拜礼贴。同时,请舅母或好命妈(公婆、夫婿、子女皆全的妇人)在闺房用线给新娘“挽面”,谓之“开脸”。出嫁日清晨前,由媒人和喜娘为之梳妆打扮,家长为戴上凤冠、红巾。

明溪有《梳妆歌》很形象:梳两鬓,黑似墨,调和胭脂把脸搽。点口红,画眉毛,一对金环坠耳下。金簪银钗插满头,压邪铜钱身边挂。大田新娘梳妆时桌上焚香点烛,坐在交椅上,脸朝厅尾,两脚踏在“七星斗”

上(米斗中点燃一盏七星油灯,斗上置一块米筛),左右两边站着童男童女,舅母或“好命妈”为其梳妆,童男童女也要为其梳三下头,再把头发挽成一个髻,插上簪子、白花(以示“白头偕老),母舅或兄长还要向厅尾开新伞三下,谓之“出伞”,边开伞边念:“阿使(女儿)到(某)姓做祖妈,人未去,魂先去,传枝传叶,旺子旺孙。”然后将挂红的伞,头朝上放在厅头。同时辰,男方开洞房,在厅头、洞房点灯火,表示将新娘灵魂迎进了男家房中。宁化在新娘出门前,要端来白米饭先给新人喂几口,再按自家的辈份由大到小,每人吃上一口,叫做吃“分田庄饭”,是一种告别仪式。上轿时,家长又用新娘梳妆用过的洗面水,从轿后泼回自家门口,这叫“长流水”,意味着两家好合长存。此时新娘要哭,表示“情深难舍”,否则“新人不哭,娘家没福。”尤其永安畲乡青水一带,女子出嫁要穿轿衣(白衣、青衣、蓝衣三件),母女等还要大哭一场。关于哭嫁还有个传说。相传,古代鬼谷子为儿子定了一门亲,听说未过门的儿媳妇很聪明,样样都会,特别是看相算命、择吉日这方面很厉害,甚至超过鬼谷子。鬼谷子自己早就精于看相算命、择吉日,据说他还是相命、择吉的鼻祖呢!他想,如今儿媳妇比自己更厉害,那还了得?往后自己往哪搁?于是,就起了害人之念。他选定了娶亲那天让新娘受死。新娘知道公公想害她,怎么办呢?最后她想了一个化解的办法。她叫人做一身白衣,梳妆时穿上白衣裳,跟母亲等人像哭丧一样大哭一场,邪气被驱散了,这样她就安然嫁到夫家。从那时起就有了哭嫁这一习俗了。

沙县旧时城关是凌晨接亲,男方四抬大花轿一直抬进女方的客厅下。由一小男孩进入闺房叫一声:“嫂嫂,请上花轿。”吹鼓手开始打奏乐,头披红巾的新娘在伴娘的挽扶下,娉娉婷婷走出闺房,撕去贴在新娘鞋底的红纸后,才跨上花轿。轿子一出大门,女家的人赶紧用新扫帚往台阶上扫三下,然后关紧大门,以免被女儿带走财气。城关喜欢白天接新娘,农村则在晚上点火把、提灯笼接亲,赶在卯时赶到男家。将乐、明溪迎亲队半夜路过村庄、凉亭、叉路口等,都要放土铳,以驱赶鬼神,让新娘平安到达。如今,各地县城迎亲已经鸟枪换炮,大车小车扎花披彩,一路鞭炮一路音乐,风光气派岂是昔日可比。然在农村,带着乡土风韵的抬花轿迎新娘习俗仍然不时可见,而踩米筛、鞋底贴红纸、扫地关门等传统习俗更是百代流传。轿到男家,如时辰未到,必须“顿轿”,即把娇放在两把长凳上,等吉时落地。还须在门前举行落桥仪式,有的地方要在轿前撒茶叶米和古钱,宰猪庆轿后新娘方能出轿;有的地方则在门口两侧燃两堆火,在厅堂放置火盆或火笼,并撒盐粒,让新娘跨火进门。新娘由伴娘扶下轿后,头不可顶天,脚不得踩地。须撑伞遮盖头顶,以两个米筛轮流交替为垫入大门。新娘下轿,亲朋争看。男方兄弟父母则应回避,到拜堂时相见,以避免“相撞”,恐造成日后不和。新郎则站到自家门槛上,向新娘撒三把米,口呼“迎新添丁”之类的吉利话。之后,新娘由媒人喜娘扶进洞房休息。

拜〓堂

新人迎回之后,男方在自己的前厅铺张摆设,燃起红烛高香,摆上“三牲”茶酒,铺上三个品字形的红毡拜垫,由司仪领着,在喜炮中,举行拜堂仪式。一拜天地神祗、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嗣后,还要依次由新郎奉茶、新娘作揖,拜外公外婆、拜娘舅、拜叔伯、拜姑姨,依个拜见行礼,受礼者要给新娘拜见红包。拜堂时还有《拜堂歌》,颇为生动:一拜天地日月光,乾坤赐福纳千祥。天地三光同拜毕,永保夫妻百年长。再拜星君共祖先,新人恰似并头莲。夫妻二人同交拜,喜结同心永团圆。拜堂毕,厅堂举办婚宴,民间多以女客参加午宴,男客参加晚宴,赴宴宾客均有一定规格的礼物和贺仪。

合〓卺

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俗称交杯酒(旧时用红线将两个酒杯拴在一起),这是新娘入门第一次与新郎进食,需选吉时。届时洞房中点起红烛高香,燃放喜炮。由长亲中两位德高望重者,一位持盘端鸡,一位持壶斟酒,侍候新郎新娘交换吃鸡、喝酒。围观者笑语喧天,说些“公口吃来婆口香,翻云复雨到天光”,“公口吃来婆口尝,甜甜密密日月长”之类的戏谑话。

闹洞房

入夜,大家便开始闹洞房,客家俗语说:“三天新娘无大小”,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可参加。方式多种多样,都是围绕着新娘取闹,要新娘说唱捧逗,一人出题,众人响应,尽情笑闹。旧志谓“俗闹新房,酗酒嘲谑,备极亵态”。另外还有“叠罗汉”的陋习,就是一层层压到新娘身上。这种现象,多少带着人类早期野蛮群婚的遗风,现已革除。

客家闹房,认为越闹越吉祥,这里还流传着一则“闹房驱邪”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皇帝微服民访,路上见到一乘花轿迎亲,后边跟着一个鬼怪,他担心这家迎亲会出事,便扮成乞丐跟踪而来,果然发现鬼怪躲在洞房里。他便召来几个留宿的亲朋到洞房里去喝酒谈笑,终于把那鬼怪撵走了。于是他第二天临走时,定下了闹房的规矩。闹房之后,新婚夫妻上床休息,洞房窗外却还有人偷听偷看,甚至还有人进房偷新娘的绣裙花鞋。据说也是吉利的事,把偷到的东西于第二天送还,还能得到新郎的酒菜赏赐。

婚后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拜见岳父母(父母亲),称“回门”(有的地方是第二天回门)。中午请“回门酒”,女方亲友要送给新郎见面礼。午后,新郎新娘回男家,晚餐男方请“三朝酒”。第四天,新娘去掉凤冠,开始下厨房、操持家务,并办“新亲酒”。有《新娘下厨歌》亦挺有趣:菜自菜,姜自姜,各样果子各样妆。肉自肉,鱼自鱼,莫把鸡蛋当凤梨。酒自酒,汤自汤,煮蛋不宜放生姜。三朝下厨手艺好,芥菜炒得喷喷香。

客家婚礼习俗 第7篇

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一般都要经过四个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

传庚——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现代意识较强的男女双方,一开始就在亲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圩镇的酒楼里互相见面(看妹子),若双方有意联姻,便在餐桌上当面交换信物,这就算相亲之后允婚了。

过聘——订婚 相亲允婚之后,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若双方都不“反悔”,女方则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大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是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行嫁与接亲 行嫁与接亲是赣南客家婚俗中最隆重的仪式,要举行一整套项目繁多的礼仪。第一天下午开始为暖轿夜(以前接亲用花轿),新郎要进行化妆(修饰礼仪),叩拜祖宗,然后在一派庄重的气氛下,由舅舅唱赞叹词并为新郎披红、戴花(插在礼帽上)。

第二天是正酒日子,新郎随同唢呐手、彩旗手(彩旗用红布绕着两根小桂竹)、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整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亲戚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等果品。然后开始就餐。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

拜堂与闹房 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入夜,青年宾客相聚新娘新郎洞房,尽情戏耍搞笑新郎新娘,直到淋漓尽致为止,新郎新娘洗澡更衣,同床入梦。婚嫁礼仪遂告完毕。

始兴客家节日习俗 第8篇

(一)客家“二月二”节概述

“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流传演变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现在具有鲜明特色和多种内涵的“二月二”节。

桂东客家地区,是指今天以贺州市、梧州市为中心的广西东部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其先人原居我国北方,后从北向南不停地迁徙,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独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广西客家人多数是明末清初由闽西、广东梅州、江西赣州——中国客家人共同的摇篮(闽粤赣三边地区)迁来,居住在桂东的客家人,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风俗。贺州客家人以二月初二这天为“二月二”,亦称“春龙节”、“开春节”。这天客家人备好祭品,祭土拜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贺州的“二月二”是既保留有北方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又结合当地祭社习俗的具有新特色的客家“二月二”习俗。

(二)习俗解读

“二月二”是贺州黄田客家人的传统节日。现在这个节日有两大特点:一是过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备足猪肉,杀鸡杀鸭,制作糍粑、糕点,热情款待亲戚朋友;二是节日期间开展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多种节庆活动。

1.女儿回门、吃社。

在黄田镇,人们早在“二月二”前几天就开始准备猪肉,杀鸡杀鸭,做好各式糍粑、糕点,以热情款待回门的女儿及来吃“二月二”的客人。客人既可以是主人的亲朋好友,也可以是主人不认识的但由亲朋好友带来的人,只要是“朋友之朋,亲人之亲”,都是客人。在黄田人看来,谁家来吃饭的宾客越多,就证明谁家的亲戚朋友越多,而朋友越多就显示这家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声望越高,越富有、越兴旺。这天主人要破费不少,但花钱也高兴,并且以此来驱邪,祈求开春大吉大利,五谷丰登。

2.舞龙、迎神赛会 。

贺州黄田镇在“二月二”这一天热闹非凡,遇上三年一次的“大庆”则更甚,有舞龙、舞狮、唱戏、抢炮及进文武庙烧香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并有瑶族人表演的上刀山、过刀梯、香火烧身、火炼等民间绝技。有乡民让过刀梯的作法者手触摸一下额头,并由作法者手牵其赤足走过刀梯,之后作法者就口念法咒,双手在该乡民的上身周围来回比划,认为此举可以消灾祛病。民俗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隐含着非常丰富的象征符号意义。上述上刀山、过刀梯的仪式正是人们祈福消灾的深层心理的象征表现。

3.游街、唱戏。

在贺州黄田,“二月二”这天进庙烧香许愿的人络绎不绝,人们抬着文武帝的神位及祭祀物品,敲着锣鼓舞着狮子,在黄田各大街小巷游行,各代表队后面还跟着腰鼓队前来助兴,黄田一派热闹景象,文武庙前人山人海。每年“二月二”前后几天,都会上演有当地特色的戏,如:桂戏、客家戏、彩调(俗称“调子”)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特色。

4.食俗。

是日在吃社中可以品尝到贺州客家人的美味佳肴。如贺州客家人多有“二月二”食糍粑之俗,做糍粑吃并且要放棠梨叶,传说是吃了不怕雷公叫。再如“白切鸡”,又名“白斩鸡”,其中又以信都白切鸡尤为著名,将熟鸡切成块状置于盘中,吃时蘸上佐料,其特点是鲜、嫩、软、脆。最有特色的菜非黄田双扣肉莫属,它味道鲜美,滑软而不腻,实为佳肴中的上品。此外,客家的各种“酿”也是久负盛名,有豆腐酿、竹笋酿、蒜酿、瓜花酿、萝卜酿、茄子酿、马蹄酿等等。

5.炮期。

贺州各地庙宇都定有会期,抢花炮活动在会期期间举行,客家人称之为炮期。[1]抢花炮前有烧香、磕头、请神保佑仪式。在黄田,客家人在“二月二”祭文武庙的文昌和关帝,还在抢炮坪进行抢炮活动。抢炮者奋勇当先,当仁不让,以抢到花炮为荣;抢到花炮的队伍,得到花炮和花炮盒,还可以得到奖品。等到来年花炮节会期,优胜者必须向筹备会提供比今年所得奖品更加丰厚的物资,叫做“还炮”,以表示本队五谷丰收,生活富庶,人丁兴旺。

二、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解读

(一)“三月三”节的原始意义及其发展演变

三月三歌节又叫“歌圩”,壮族的传统节日,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多在春秋两季农闲时举行。一般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都盛装赶来参加。歌圩上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此唱彼和,还有抛绣球、碰红蛋、演壮戏等活动,非常热闹。歌圩活动由来已久,一千多年前就有记载。“三月三”是与祭祀、酬神等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巫术信仰为载体进行的、以祈求和娱乐为主题的习俗节日。在本质和内涵上表现出与贺州客家“二月二”节很大程度的相似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逐渐提高,壮族 “三月三”祈婚配求生育的意味也日趋淡化,许多地方的“歌圩”不仅保持了传统的民族特色,而且增添了物资交流会、赛球演戏和放电影等活动,赋予社会主义的新内容,因而更加丰富多采。其娱乐性、竞技性和经济性日益增强,逐渐成为一种组织性越来越强、功能越来越繁杂的活动,这正体现了民俗的变异性特点。民俗一旦形成大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的因素。“社会生活变化了,许多新的内容必然要补充到旧的传统民俗之中,以适应新的生活的需要”,“使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变化。”[2]民俗的变异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二)“三月三”节日内容

1.对唱山歌,聚众畅饮,联络感情。

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是壮族“三月三”活动的主题。在《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就记载道:“大新三月初三,各地都祭拜祖坟。节日到来,各家准备酒肉各数十斤,糯饭成担,上山祭祖拜神,下午宴会亲友,酒饭后,男女对歌。”这段记载明显看出,对歌是祭拜完毕后最重要的活动。以唱歌为媒介开展社交活动,通过唱歌来交朋结友,寻求配偶。歌圩期间,除对唱山歌外,还有抛绣球、碰蛋、打扁担,唱师公戏、壮戏、采茶戏等传统活动。

2.进行抢花炮活动。

壮族的“三月三”还进行“抢花炮”活动。抢到花炮,就足以代表该村该寨的力量和能力,象征全村的团结协作、人丁兴旺。现在的抢花炮已不再是单纯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它还成了民族交往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盛会。抢花炮的功能意义体现人们“消灾祈福”的民俗心理。

3.经济贸易交流活动。

壮族“三月三”节日期间,随着前来参加的人数增多,随之就出现了为这些人服务的商贩,进而发展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资交流和商品交易盛会,促进了壮族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在“三月三”前后几天里,各种小商小贩满载商品纷至沓来,大到家具、小到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各民族特有的饰品、食品,各种商品货物应有尽有。

总之,壮族“三月三”已经变成了一种歌舞娱乐聚会和社交活动。它既是原始文化的积淀和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体现了古代各少数民族特有的心理和传统信念,同时又融入了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趣味。它与贺州客家“二月二”的发展表现出内在一致性。

三、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节日文化比较

(一)异同性比较

关于贺州客家“二月二”和壮族“三月三”的异同性,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显示出来。

1.习俗内容上的异同。

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的习俗内容大致相仿,都是以祈求和娱乐为主题的节日,只是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在求育习俗中,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中的祈福都是以祭拜的形式实现的,只是祭拜的对象不同,但目的都是祈求人丁兴旺。以抢花炮的相同形式表现,内涵却是一致的,都源于原初的祭祀酬神活动,目的是求育求兴旺。

2.本质、功能和信仰上的一致。

综观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都是以祭祀为信仰依托、以祈求娱乐为主题的节日,是同一种性质的礼俗。两个节日都是民间的一种消灾祈福的祭祀活动,主要通过祭祀土地或花婆等习俗,达到除灾避邪、祈求人丁兴旺的目的。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在信仰、本质和功能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二)相似性产生的原因

1.共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各个时代,又根据生活资料和生产的进步,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的不同阶段。与之相适应的婚姻家庭状态,依次有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即族外婚)家庭、对偶婚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婚家庭。”[3]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都具有这些时代及各个发展阶段的共同特征,而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人们往往有着相似的心理信仰,所以各民族可以产生习俗相似、性质一致的文化现象。

2.时间选择上的原因。

时间上都选择春天,反映出农业社会中节日文化的普遍规律和人们共同的信仰观念。这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季节变化上说,春天是“新生”的象征;二是从生产活动来说,节日的起源往往同人的四季节律活动有关。“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节气选择本身,便是农业社会生产、生活规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4]151客家“二月二”和壮族“三月三”正是农忙前夕,此时不仅要为农耕做好准备,也要重视求偶、祈求人丁兴旺。

3.文化传播论。

文化传播论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扩布性,也称传播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种新的民俗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形成,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完善之后,它的功能和价值被充分显现出来,它不仅为该民族、该地区的民众所接受,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开始向其他民族地区渗透。民俗文化的这种传递方式随处可见。”[4]15历史上南北民族的交往源远流长,伴随文化上的交流,客家“二月二”和壮族“三月三”必定产生相互的交流和影响。

(三)不同性产生的原因

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具体习俗表现方式上的不同,是在本质一致的前提下产生的正常现象。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的不同区域,即使是相同性质的民俗节日和出于同样动机的风俗,各民族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也会千差万别。这也正是民俗节日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所在。

四、结语

通过对客家“二月二”与壮族“三月三”的比较研究,可以了解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传统节日习俗文化发展的脉络,从中发现人类文化的相似和共同之处。客家“二月二”和 “三月三”的传承就显示出其更重要的文化史价值和意义。二者作为相同社会发展阶段上存在的性质相同、本质一致的民俗节日,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习俗内容上,都存在着众多的相似性。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历史的途径,显示出重要的文化史价值。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如何在开发利用节日文化旅游的同时,保护好具有多民族交融性、独特风韵的客家“二月二”节及壮族“三月三”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春,丁战.桂东客家文化风俗述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2]陶立?.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4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17.

上一篇:爱好作文800字高中下一篇:关于感恩之心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