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2024-09-06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精选8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第1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遏制方法,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和应用,并学习在辩驳中互相学习、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并进行分类。

2、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相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开幕式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建设“和平”与“和谐”的人类家园。而这一思想的源头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人的“以和为贵”的思想。我们先人思想光芒至今还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春秋战国时期哲人先贤的思想光辉。

2、学习新课:

(一)老子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在学生说出老子、孔子之后,让学生找到老子的思想。

⑵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出福祸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的道理。⑶独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试着列举一下。如学习成绩的好坏的转化,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利用哲人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二)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是本课知识重点,要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让学生从孔子政治理想以及他为实现理想所做的努力中感受至圣先师的魅力所在。

⑴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孔子“仁”“礼”的思想内涵。《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5次,孔子对“仁”特别崇敬,那么,“仁”到底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学呢?:学生归纳出“仁”就要求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之后问孔子“仁”的理想怎样推广到整个社会呢?引出孔子思想中的“礼”。“礼”就是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⑵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内涵。

⑶但是孔子生逢乱世,他的“仁”“礼”思想会得到崇尚霸术君主们的赏识和支持吗?他的“天下归仁”的理想在当时能得以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孔子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呢?过渡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

⑷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利用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如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总结教育家的真正含义就是传播一种思想、将理想的火种传遍天下,融入漫漫的历史长河。

⑸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柱石,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生活中“仁”的例子。

⑹20世纪人类文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两次世界大战,人类遭受巨大的灾难。20世纪末获世界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汇聚巴黎,其中一位瑞典物理学家说21世纪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回到25世纪前,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我们应该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怎样的智慧呢?从历史又回到现实,学生通过思考感受中国先贤哲人的思想光芒,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三)百家争鸣

以图表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思想主张,让学具备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局面的初步感知后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学生联系学过的旧知识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出示漫画,让学生判断漫画中的故事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出示辩论题目,“结合本班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班风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的情境。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3、课堂小结:启发学生谈本课学习的收获和感想,进行知识的加深和情感的深化。

4、板书设计: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第2篇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教学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展示“2015年全球祭孔”图片,教师解释:9月28日是孔子诞辰纪念日,也是全球祭孔日。在这一天临近之际,不少国家都开始自发祭典孔子。用祭典这种很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方式,在孔子诞辰之际来表达对孔子的追慕之情。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水平与2500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今天,世界还在怀念这位圣人贤者?

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孔子向谁请教? 【探究新知】

1.老子

(1)请同学们动手帮老子制作一份档案。

(2)动脑筋: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2.孔子(1)孔子的生平

活动:请同学们给孔子制作一张名片。(2)孔子的政治主张

①展示文字材料,提出问题:下列两则故事,反映孔子哪些政治主张? 故事一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回家后,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故事二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丈夫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感慨地说:“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②动脑筋:什么叫“仁”,怎么样才能做到“仁”?(3)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②让学生演短剧,加深理解和记忆。(4)影响 动脑筋

①展示“曲阜三孔”的图片,提出问题:“曲阜三孔”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②我们今天如果研究孔子的话,可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为什么? 3.百家争鸣(1)历史原因

教师用生产力发展引起一系列变化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①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②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③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才。

(2)①填一填:看课本,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兵诸家代表人物及他们生活的时期、著作、主要思想。

②猜一猜:下列句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兵诸家代表人物的名言,你们来猜猜它们分别是谁的名言?(展示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韩非子)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

活动与探究

全班分为儒、道、法家三组,对“如何建立良好校风”问题提出你们宝贵的建议,由各派的代表发言。【课堂小结】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四巩固练习

1.下图是我国一位著名历史人物。以下观点符合其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D.“为政以德” 2.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参考答案: 1.D 2.B 3.(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

(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爱好和平;保护环境等。

(3)喜欢儒家思想。理由: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喜欢道家思想。理由: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第3篇

案例回放: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以一位“老爷子”的身份,设置情境问题引入思考。主要思路如下:“变”———交通通讯之变、文化生活之变、社会习俗之变→“因”———近代社会变化的原因→“思”———启示

最后是以诗歌(顺口溜)形式进行课堂小结

19世纪变化大,车船飞机和电话。西方文明传中国,文化生活也变化。

照相电影和印刷,传媒报纸与广播。国民政府始觉悟,改变落后旧习俗。

剪辫易服废缠足,握手鞠躬换礼服。社会习俗趋平等,文明发展向前进。

这样的教学设计流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但三个环节“变”、“因”及“思”相对独立,因此,根据组块教学的原理,还需要整合,按照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原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我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改进,以第7课课后的“史海拾贝”———《人们的公仆》为例导入,具体思路如下:德高望重的老爷子,在1912年正月,晚辈给他拜年的时候,没有下跪,还发现他们的辫子不见了,服装也变成中山装或者旗袍,心里很不舒服,决定进京(南京)请愿,引入———交通工具之“变”,到了京城之后,进而发现了文化生活、生活习俗及通讯等之变,引发了老爷子的思考,渐渐的知道了这些“变”的原因,老爷子感慨万分,最后情不自禁赋诗一首(见上略)。这样的设计流程应该是比较流畅,抓住课题中“变”的主题,即由老爷子看见晚辈的“变”到自己亲身经历的“变”,从而引起老爷子的思“变”再到自己观念的“变”。这个案例,作为教师的我我认识到:

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现有教材为依托,教师应深入解读、消化教材内容,既要了然如胸,还要精心挑选、研读、整合,找出学生学习最基本、必须掌握的知识即核心知识点。从核心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选择有关的学习材料,整合学习内容,摈弃照本宣科、从头讲到尾的做法,将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

二、要对学生实际精心布局。核心知识点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或者学生面临的生活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过程,围绕核心知识,从生活中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重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需要的活生生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重组、整合,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场景,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及时与教材内容融通,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运用情境和时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迁移、运用,“以用促学”,以运用为主线,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带动起来,引领学生将学习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建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跳出教材教教材”。

三、要对学生精心渗透人文教育。教学应该实现内容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学目标的整体和谐发展,才是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世界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世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必须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将学生新学习的知识、经验、新体验到的情感等进行有机联系,整合,丰富已有知识、经验和情感等,让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快乐、在精神提升中享受快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灵性、焕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充分体验充分感受、充分展现智慧,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四、要精心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初中历史教学习惯于死记硬背,强化训练的大有人在,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然而,繁琐的训练让学生获得的零散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综合化的学习实践活动而难以整合,造成教学效益的低下,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学应增加探究性学习活动,将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转化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活动,并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中提升能力,在经历探究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总之,组块教学以学定教,删繁就简,教师选择、重组学习内容,设计、整合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围绕核心知识与生活情境的对接,积极挖掘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板块,教学流程就是在教师预设下,注重生成、调节的过程中组织教学板块的过程,达成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综合效益。

摘要:组块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人文教育及探究性学习活动等方面整合成学习实践板块,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关键词:组块,教学,历史,运用

参考文献

[1]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0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第4篇

——你的参与,就是你的成功,你的成功,就是你人生中的历史丰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课前预习】

1、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

2、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课前小练】

1.公元前年,领导农民

在发动起义。并在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第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精神,鼓舞后世人民的反抗残暴的统治。

2.公元年,在以少胜利多击败秦军主力。公元年,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3.公元年,建汉,史称,都。

【合作探究】

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暴政

(1)繁重。

(2)沉重。

(3)殘酷。

2.更加残暴。

【重难解析】

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当堂评价】

1、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2、楚汉战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有

①善于用人

②有关中作为后方

③约法三章

④军力强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第5篇

一、选择题

1.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2.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3.墨家的创始人是()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4.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5.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6.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盛宴,它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场“盛宴”是()A.春秋争霸

B.三家分晋

C.百家争鸣

D.楚汉之争

7.如图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的时期莫过于汉唐”。这里“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法家思想受到国君赏识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9.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A.鲁班

B.荀子

C.屈原

D.老子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1.“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A.老庄之学

B.孔孟之道

C.墨家学说

D.法家理论

12.(2017·西宁)以关爱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基本蕴含的人文情怀,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以下集中体现了人文情怀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研制白炽灯、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B.罗马帝国扩张、美国出兵轰炸南联盟、极端组织发动恐怖袭击 C.达尔文提出优胜劣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牛顿发现三大定律 D.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我国坚持人民至上

13.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无为”

B.“仁”

C.“法与时移”

D.“兼爱”、“非攻’ 14.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 15.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思想家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A.老子和孔子

B.孔子和庄子

C.老子和庄子

D.老子和韩非 17.下图中的书籍应和哪位思想家有关()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孙子

18.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等诸子百家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是()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9.“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的()

A.发展的观点

B.保护环境的观点

C.休渔政策

D.“仁政”的观点 20.下列关于战国时编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是商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B.编钟是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几件铜钟的组合

C.编钟的规模一般有三件一组,十几件一组甚至几十件一组。D.有的铜钟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乐音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孔子 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他创立的学派叫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这一建议被哪个皇帝所采纳?其影响如何?(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与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2.阅读下列材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这两句诗的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2)他生活在哪个时期的哪个国家?(3)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4)相传我国端午节吃粽子的民俗就是为了纪念他,他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2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1)材料一中,各学派之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2)今天我们提倡依法治国,可以借鉴法家的主张,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是谁?(3)战国时期,对国君最有用的是哪一学派?试简要说明理由。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第6篇

第 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撰稿人 姚红梅 审验人 赵瑞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难点

重点: 甲骨文、商是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 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教学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有编钟音乐的幻灯片

2、(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十二属相的哪一个属相?

同学们是依据什么来猜的呢?(图形,意思)

3.老师小结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刚才猜的十二属相并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一种文字。这种文字的产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勃兴。今天,我们就从文字的演变来了解中华文化的勃兴。

预习提示

1. 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什么文字?之后,文字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2. 归纳出当时天文、历法和医学的主要成就。

3. 屈原生活在什么年代?哪个国家?其代表作是什么?

4. 你知道“钟鼓之乐”指的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神奇之处? 授新课

一. 文字的演变:

(老师讲述)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提问一)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演示幻灯片)结绳记事“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强调)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演示幻灯片)仓颉造字:相传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小结)不论是结绳记事,还是仓颉造字,要么是一种记事方法,要么是一种古老的传说,都只能是作为一种治史的参考。

那么,我国的文字究竟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过来的呢?(引导学生看书P38《二里头遗志陶器上的符号》)(强调)这些还只是文字符号,还不能称其为文字。(再看导入框中的灰陶尊,以及内容)

(幻灯片,甲骨文)

(提问二)请同学们注意它的书写材料,笔画结构,以及从中你能会意到什么? 1. 书写材料是龟骨和兽骨,所以这种文字叫甲骨文。

2. 它的笔画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即: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假借、转注。

〈游戏〉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提问三)这些龟甲和和兽骨上都写的什么呢? 指导学生阅读P42自由阅读卡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提问四)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提问五)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呢?(请一位同学将王懿荣的故事)

(小结):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十年写育,衍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它已具备了传统的所谓“六书”,它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五千余字,考释过的约两千字。

还有三千多个甲骨文单字,我们现今仍无法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因此,商朝的历史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疑问无法解释,而要真正破译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就让辉煌灿烂的商周文化有朝一日在我们手中重见光明。

(幻灯片,猜一猜甲骨文)

(提问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答案一:说明了我国文字的时间很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答案二:说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继承它们,我们应该为有辉煌的文明而自豪。

答案三:甲骨文的出现,可以把文字记载的书籍上的内容与考古成果相结合。来证明文献资料的真伪。„„

[教师总结]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例如,大学者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而且,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

<游戏猜猜看>仔细观察下面文字,是不是我们刚才见到的甲骨文?比较与甲骨文有了哪些变化

(幻灯片,演示文字的演变)

[教师讲解]甲骨文之后是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也称“铭文”“钟鼎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当时,金文的字形因距甲骨文不远,故字形相近似。金文盛行于西周。西周时,许多青铜器均有铭文。其中,毛公鼎内有铭文近五百字,在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西周后期,金文字渐趋规整,东周青铜器也有许多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金文的内容,有国王、贵族的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祭典训诰等,反映了西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诸方面的情况。周代金文,从总的情况来看,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和简化、符号化了;若与后来的小篆相比,则结构仍未定型。部分字的增减,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种随意性。特点是周初金文也承袭商代文字,还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比甲骨文雍容厚重。这一点,从甲骨文的“马”字和金文中的“马”字中一比较,也可看得出来。在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文字。这里用的是狭义的说法,只指西周晚期以后至春秋战国的文字。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籀文传说是《史籀篇》里的字,石鼓文因字刻在石鼓上而得名。大篆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上或丝帛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到现在为止,“文字的演变”一目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用板书明确一下这个演变过程。

[板书]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字体又一次变化

(过渡):商人在占卜的时候,卜问吉凶都是向谁寻求答案呢?(天)。

小结:所以我们的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们就对无边的天际,浩瀚的星空顶礼膜拜,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变化的规律。

二、天文和医学的成就:

1、<指导阅读P39>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天文方向的成就?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填写本表格。

科目 时间 成果 天

文 夏朝 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春秋(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

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法 夏朝 农历又称“夏历”源于夏朝。

商朝 历法逐渐完备,历法称为“殷历” 战国 制定出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最大的成就。

学 商朝 甲骨文中记载的疾病有数十种。

周朝 医学分为内科、外科、营养保健科和兽医四科。

春秋战国 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

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3、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上黑板画出日食、月食现象中三大星球的位置变化示意图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西周末年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另外,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还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讲到商朝甲骨文记录日、月食时,指导学生看教材中《记有日月食的甲骨文》的插图,4、拿出准备好的一本挂历:问:什么是公历,什么是农历?(播放fiash 课件 农历)

公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世界通用,以耶酥诞生为公元元年。又称阳历。农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又称阴历。在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我国一直通用农历。农历又叫“夏历”。从其名称就可以知其制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

<播放幻灯片>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制定出一年24个节气。

<读一读,背一背>阴历里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背诵24节气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教师引导]关于24个节气。它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三要素(即朔、闰、节气)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这二十四个节气是根据太阳一周年运动中24个大体固定的位置确定的。是对太阳周年运动位置的一种特殊的描述形式,它们又能较好地反映一年中寒暑、雨旱、日照长短等变化规律。不但具有重要的天文意义,而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它编成歌谣。

[幻灯片显示]

《二十四节气歌》

(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

[教师解释]每个月两个节气,一个节气半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正好二十四个节气。上半年交节时间大多为初

六、廿一,下半年交节时间大多为初

八、廿三。即使有出入,最多相差一二天。二十四节气对于指导农事有特殊的意义。为此,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很多关于节气指导农事的谚语。例如:“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请同学们下去以后,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对理解课文大有好处。(参考谚语:春打河开,南雁北来。(江苏)立春天气晴,百谷好收成。

惊蜇点瓜,夏至开花。(四川)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清明刮了坟头土,一旱四十五。(河北)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山西))<放幻灯片>扁鹊

5、你见过中医看病吗?中医大夫是如何看病、治病的? 看病:看舌苔,问病情,切脉等

治病:针灸,开药方,按摩,拔火罐等 我们称医术高明的医生,常说:“神医扁鹊,起死回生”。为什么人们这样喜好“扁鹊”

[教师讲解]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群鄚(今河北任丘)人。为客舍舍长时遇隐士长桑君,得授异术,自此医术大进,曾经为晋大夫赵简子、齐桓公、虢国太子等治病(这与事实有些不符,扁鹊行医时间过长,可能是后人把许多事迹都附益到他身上了)、精通妇科、儿科、五官科,由于医术高明,处处受到时人欢迎。他创立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法,即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在治疗技术上,有砭石、针灸、按摩、汤药、手术等多种方式,而且汤药不是只用一种药物。而是多种药物互相配合。中医基本的内容和特点,当时可以说已都有了。扁鹊主张有病早治,无病早防。他发明的“导引”术类似今日的体操,起到健身强体、防病治病的作用。他还根据他的治病实践,总结出病有“六不治”。一是荒淫无度,二是轻身重财,三是衣食无节,四是阴阳已乱,内脏功能严重失调,五是形体瘦弱,不胜药力,六是信巫不信医。

结合其他史书上的记载,以及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扁鹊的事迹是可信的,战国时代中国的医学完全可能达到那种水平。但前面已提到过,扁鹊行医的时间太长了一些,可能是把其他的人的事迹也加到他头上了。而且很明显赵简子和齐桓公生活的时代也不一样,二人相差一百多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可以通过传说的扁鹊事迹来看待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发展的成就。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导入下一问题)扁鹊治病医人,而还有一种人医术更高尚,他治病的对象是国家、社会,屈原就是这种医国的人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播放屈原幻灯片 教师提问: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

2、指导学生阅读P40—41 ⑴、屈原是战国时期哪国人?(楚)⑵、其代表作是什么?(《离骚》)

⑶、41页《离骚》摘句里,有一个表达情感的叹词是什么?(兮)教师引导: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谁能讲一讲关于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大诗人,后跳汨罗江自杀。相传,他在五月五日投江,当地人民驾舟前往救援,终于不及。但这一举动在后来却变成为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赛龙舟,现在这个风俗已发展得规模宏大,非常壮观。另外,汨罗江人每年五月五日都要用箸叶包了粟(黍)米做成“角黍”投入水中,使屈原死后免于饥饿。这一举动在后世也发展成为全国性风俗,就是端午节要包粽子。粽子便是古代所说的“角黍”。继续提问:他为什么受到人们这样的爱戴呢?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课本上插图《屈原》和教材中有关内容,并配以画外解说:这位目视远方,面有愁容的人物就是屈原。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南方民歌之精华,采楚国方言,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写下许多优秀诗篇,《离骚》是其中名篇。

《离骚》是屈原被流放后用诗歌形式写成的自叙传,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愤怒谴责王室的昏庸和贵族的腐败,表达了崇高炽热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激情。作品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澎湃激越,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3、放幻灯片《编钟》。

⑴、现今已知春秋战国时期最盛行什么音乐?(钟鼓之乐)最珍贵的乐器是什么(出土的战国编钟)⑵、欣赏《编钟》音乐。

课堂小结:本课学习了文字的严谨,学习了这个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欣赏了优美的编钟之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诗人屈原”,使学生受到了道德情操教育。

板书设计

文字的演变:

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屈原和“钟鼓之乐”:

课堂检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教案 第7篇

课程目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知识与能力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点到线寻找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学生历史想像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鼎铸造过程的资料阅读及想象,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批注:

教学重点:甲骨文、金文的字体及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 教学难点:汉字的演变、司母戊鼎为什么是商王权力的象征。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学生在阅读、观察、讨论中感知历史,自主得出历史结论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商朝是谁建立的吗?甲骨文和青铜器是商代文明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代表,今天我们就走进甲骨文和青铜器,来了解它们。【新课教学】

一、青铜工艺

要求学生阅读第二目“青铜工艺”。教师帮助学生落实青铜技术产生、发展和走向鼎盛的时间。

多媒体从多角度展示司母戊鼎,同时选择局部展示它的纹饰。观看后,要求学生谈谈对它的感受。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注意落实两点:①造型雄伟。②纹饰古朴。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图片,并适当补充材料,指导学生欣赏,说明青铜器的造型除了雄伟外,还有精美的一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归纳前面所见的鼎有司母戊鼎和大盂鼎,四羊方尊、象尊。在此,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归纳青铜器的种类,从而说明青铜器种类繁多。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各种青铜器中,是不是见到了生产工具呀?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在商代青铜器为什么没有广泛地用于生产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这主要是由于青铜在当时还是稀少的,它比较贵重。

多媒体再次展示司母戊鼎,并提问:青铜如此贵重,为什么要拿这样多的青铜

铸这么大的一个鼎呢?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从这个鼎是用于祭祀的,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认识到商周时期权力的继承主要是通过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的。因而对祖宗的祭祀过程,也就是权力的认同过程。雄大的鼎也就是预示着权力的强大、稳固。教师解释“司母戊”三字的含义。

多媒体再次展示司母戊鼎,要求学生归纳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学生讨论后,教师注意从三个方面进行提示:①在青铜工艺方面;②在社会政治方面: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③在文字方面:它是甲骨文字的发展。教师总结: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二、甲骨文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找出本目的主要知识点。经过学生发言,最后确定本目有关甲骨文的主要知识点如下:①殷墟出土。②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③和今天的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④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多媒体打出《商朝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让学生找出殷墟的位置。补充材料介绍甲骨文出土的情况。提问:王懿荣为什么能发现甲骨文呢?学生经过讨论发言,教师可概括为:①王懿荣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平常刻苦学习、积累的结果。②王懿荣注意观察和思考,因而能够在很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

多媒体打出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辞”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问:同学们在这些图片上看到了些什么?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个代表发言。

综合后,得出如下结论:①形状不同,有的像龟甲,有的像兽骨。②上面有文字,而且不是写的,是刻在上面的。③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④上面的文字有的多,有的少。

教师根据前两点得出“甲骨文”的概念,并强调文字是刻上去的。

用多媒体在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辞”的图片中选出几个甲骨文字,放大后要求学生辨认;用多媒体打出它们相对应的今天的汉字后,请学生谈谈它们的造字方法。

多媒体显示一个刻有文字的甲骨,并打出其已被认出的文字,介绍甲骨文字的内容。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金文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本课第三目“金文”,了解金文的概念和价值。

教师利用多媒体就“夏”与“学”两个字,结合课本的小字部分,来介绍甲骨文、金文与今天汉字的联系。【本课小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 第8篇

一、历史课与政治课的相互补充

历史和政治同属社会科学, 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和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看法, 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历史更注重客观的史料和论从史出, 而政治则是把这些史料通过整合、加工, 抽象为一种理论。

历史与政治的关系反映在基础教育体系中也是如此。虽然历史与政治是两门不同的课程, 但实际上, 历史不可能没有政治的影子, 政治也贯穿于历史的每个角落, 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中, 很好地体现了政治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哲学原理。15世纪以后, 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 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但当时西欧的黄金却严重匮乏。自从《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流传以来, 欧洲人一直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因此,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寻金热”的流行, 是新航路开辟的内因。奥斯曼帝国造成的商业危机和当时具备的客观条件, 则是新航路开辟的外因。总之, 新航路的开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在新航路开辟前,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 但这一认识需要实践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 证实了地圆学说。因此,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依赖于实践,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 而不是一点, 因此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 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 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新航路的开辟,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西欧逐渐兴旺发达起来, 这是矛盾的一面;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政治控制、经济掠夺, 造成了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 这是矛盾的另一面。由此可见, 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二、历史课与地理课的密切关系

历史有很强的时空观。掌握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是纵的方面, 即要记住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 这样才能掌握历史的进程;一是横的方面, 即要知道在同一时间之内在不同空间都有哪些事件, 这样才能看到历史的全局。

谈到历史的不同空间, 就与地理产生了不可割裂的联系。历史课中的地点问题比时间问题复杂。人类活动在地球上, 人类的活动是和他们所在地方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地理条件是多种多样的, 又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不清楚有关的地理条件, 就谈不上对历史事件的真正理解。地理条件并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却是重要因素。所谓地理条件, 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物产、交通、居民点等, 这些在地理课上都可以学到;但就历史课来说, 还须注意历史地理条件, 即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地理条件。

在探索新航路方面, 具有雄厚航海实力的意大利城市应当唱起主角, 为什么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封建国家捷足先登, 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列?在学生初步回答的基础上, 我再归纳要点如下: (1) 两国都处在大西洋沿岸, 地理位置有利。随着欧洲范围内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意大利与尼德兰之间, 商业交往日趋频繁,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贸易地位和航海地位得到了加强, 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西班牙和葡萄牙, 从而使之掌握更先进的航海技术。 (2) 这两国都建立了中央集权, 已准备好向扩张殖民地和缔造殖民帝国这一步骤前进。特别是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国王———恩里, 在推进葡萄牙航海事业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被称为近代地理发现的鼻祖。 (3) 两国均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从8世纪初起, 这两国就处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和压迫下, 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在长期的民族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情绪, 因此, 当他们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天主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综上所述, 将地理条件和人类历史文明的变化联系起来学习, 是非常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历史现象的。但通过一系列的地理历史的讲述, 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认识:地理条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不是决定因素。

三、文科综合整合中的注意事项

历史课与政治、地理课虽然联系密切, 不可分割, 但是历史课毕竟不是政治课、地理课。历史课重点讲历史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了解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这其中会包括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 会涵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造就了不同历史、不同文明的地理条件, 但这不是“历史课”的目的。历史作为一门课程, 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史实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历史教学一定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即使是为了丰富和深化教学而联系政治、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或方法, 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内容, 而且这种联系要以历史为基础, 不可喧宾夺主。

上一篇:向你推荐一部电影作文400字下一篇:永通社区矛盾纠纷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