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2024-05-25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4篇)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1篇

泉州中远学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工作方案

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操、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基本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教育学生成为品德优良、行为文明、素质全面的青少年的迫切需要;是增进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在实践,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原则

1、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努力收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2、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3、协调配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网络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4、实效性的原则。坚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全校学生的原则,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三、工作目标

1、总目标:以“孝、勤、仁、忠”为切入点,通过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让 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断学美德、行美德、创美德;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水平,推进德育内容系统化、科学化、特色化的建设。

2、培养目标

以“孝”为主题,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懂礼貌、讲文明。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师长、关心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以“勤”为主题,培养学生勤奋的作风。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际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达到胜利的目标。

以“仁”为主题,培养学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关心他人,把他人利益放在前面的思想。在今天来说就是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

以“忠”为主题,培养学生忠心爱国,为国家、整体利益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须找准切入点,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成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动态链。从学生实际出发,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循序渐 进地去达到制定的培养目标。

(一)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自然进行、点滴渗透、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二)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诵读《弟子规》。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课堂,更应走出去,深入社会,贴近生活,贵在践行,难在持久。

1、深入德育基地开展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接受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看望孤寡老人,接受尊老爱幼教育。

2、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爱心捐助活动、安全教育日到街道发放交通常规宣传单等,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礼仪常识。

(四)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内容。物质文化要着重构建育人的“墙壁文化”。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处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精神文化要着重营造良好的校风和育人氛围。学校要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制度文化要着重健全各项制度和规范。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学校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五)开展“五个一”活动。

1、每逢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一次“传统文化”主题教育。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结合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

2、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定期举行演讲、讲座、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推动传统美德教育纵深发展。

3、每月开展一次“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集体大讨论。

4、每学期开办一次“道德讲堂”。

5、每学期评选一批“美德之星”。

各班要结合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美德教育活动,如“美德日记”、“诚信调查”等。以开展 “五个一”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天向师长说一句体贴性的话;每周搜集一篇美德故事;每月向师长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学期给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向他们反映自己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交流感情。

五、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 重要内容。由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和检查指导各项工作;各年段、各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推进、有序开展。

2、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实施“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要广泛收纳社会各界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推动传统美德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3、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亮点。要注重总结提炼,及时发现、宣传、推广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美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泉州中远学校

2014年元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2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 工作正能量》。

首先请允许我引用股份公司《内部控制手册》一句话:“公司明确要求,在正直守德的价 值取向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妥协。”可见我们股份公司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 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 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 “ 仁、义、礼、智、信 ” 五个要素。古 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历史的天空中如日月星辰, 照耀后世,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正逢太平盛世,世界和平,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 业,社会各行各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珍惜现在的大好局面,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 来,使各行各业继续快速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激发正能量,提高工作效率。

修德是安身立命的前提。试想,如果你不仁,别人对你也不义,你将处处树敌;如果你不 义,你将承受耻辱,被人鄙视,被社会所不容;如果你无礼,你将制造诸多矛盾,在社会上将 寸步难行;如果你无智,在社会上你将误入歧途,或者丢掉工作;如果你无信,别人将对你不 信任,你将无法在社会立足。所以,道德修养是我们立足于企业、服务社会国家、实现人生价 值的必修课。我个人认为, 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 “仁” 是爱心, 是维护企业利益、敬业爱岗、团结同事的爱心;“义” 是忠心, 是忠于国家忠于华能忠于营电的忠心;“礼” 是 “尊敬领导、尊重同事、尊重下属”的行为表现;“智”是对我们管理能力、技术技能的要求;“信”是同 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是我们忠于企业的信用。将“仁义礼智信”综合运用到工作岗位 上,就是敬业爱岗的精神。

近年来燃料部各项工作的开展, 离不开部门主任兼支部书记董长青同志对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的大力弘扬, 离不开全体职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不断提高自身

道德水平, 激发工作正 能量,敬业爱岗,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2014年,我厂顺利通过股份公司燃料管 理标杆电厂验收,燃料部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年,燃料部荣获辽宁分公司先进集体,也证明营 口电厂以及辽宁分公司领导充分肯定了燃料部的成绩。

2014年,燃料部狠抓设备治理工作:

一、采样设备的粉尘漏泄治理是一个难点,燃料部针对二期采样设备漏泄大的问题,集思 广益,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设备改造和封尘、除尘处理,有效制止了粉尘的外泄,彻底 解决了安装至投运以来严重的漏泄问题,使采样间文明卫生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凝聚着燃料人牺牲数月的休息日换来的;它体现了燃料职工维护企业利益的“仁”、提升技术的“智”。

二、新安装一台全自动汽车采样装置,解决了扎煤进厂人工采样的问题,避免由于人工采 样的偏差和引起的商务纠纷,减轻了采样人员的劳动强度;它体现了燃料职工尊重同事的 “礼”。

三、我厂一期煤场原建有煤场喷淋和抑尘系统,由于年限较长,管路腐蚀、损毁严重,燃 料部按着尽量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利用原有设备,对损坏腐蚀的管路、墙体基础进行修 复,安装喷枪装置,系统功能已完全修复,具备喷淋、抑尘的功能,有利于煤场的粉尘治 理和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燃料职工忠于国家,建设华能的“义”。

四、燃料部燃料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燃料的来耗存个个流程管理到位、监督到位、检查到 位、记录到位,数据真实准确。这体现了燃料职工对营口电厂的“信”。

第一, 由管理入手,狠抓细抓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继续执行厂部下发的《创标杆电厂管理 考评细则》、《燃料管理标杆电厂标准》 ,新制定了《入厂煤转运工作细则》 ,无缝覆盖来煤 的接卸、采样、中转、计量、存储、耗用流程,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依据,考核有依据, 工作人员职责分工明确。伴随生产流程,产生各种管理痕迹,各项记录详实准确,为检查 和考核提供依据,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第二, 燃料生产流程信息已全部纳入燃料管理全过程动态管理平台,在燃料部各级工作人员 和管理人员的努力下,燃料管理全过程动态管理平台运行顺畅,数据准确。

第三, 煤场布置井然有序,煤炭进出煤场井然有序。杜绝了煤场自燃,减少了煤量损失和煤 质损失。

上述设备治理、运行管理、燃料管理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 是燃料部全体职工在厂部和燃 料部的正确领导之下,承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工作正能量,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尽职 尽责地工作取得的。每个成绩都代表着一群人在那里曾经奋斗,回想 2014年,一个个熟悉的 画面不断浮现: 在输煤系统的设备旁, 总能看到检修职工不辞劳苦的或检查或检修设备:机务班班长李宝 军在 #1斗轮机更换轮斗工作中, 每天忙碌在现场, 每道工序亲自把关, 不允许出现一点纰漏, 施工人员几点下班,他就几点回家,始终坚守在现场„„

在输煤现场,总能看到运行职工在认真工作。在集控室,运行员工在认真地监盘;在输煤 廊道和转运站,运行员工及时发现和处理缺陷:发现电机过热、轴承过热,发现皮带起层、跑 偏,发现煤中杂物,发现落料管被卡等等,他们或者自己就地处理,或者通知检修人员,多次 避免缺陷扩大以及设备损坏„„

在煤场和转运煤的道路上, 总能看到煤管人员:他们经常检查煤场和转运情况, 及时排除 障碍;他们经常检查运煤车辆,发现超载或洒煤,及时制止并责令整改;他们经常检查汽车衡 工作情况,发现运煤车辆检斤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责任人员进行考核„„

在卸煤线和采样机旁, 总能看到采样职工在辛勤的采样, 管理人员监督采样过程, 检查采 样的子样数、子样位置是否符合标准,检查总样重量是否标准„„

在整个输煤现场,总能看到部领导在检查指导工作。在入厂煤采样机改造和倒运过程中, 部主任董长青经常带领检修专工和煤管专工到现场检查, 一般都是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去检查, 而采样机当时最严重的缺陷就是漏粉严重, 设备运行起来粉尘

满屋, 但他们不怕脏不怕累, 不 断提出整改意见,直到改造圆满完成;在输煤现场、煤场、运煤道路上,总能看到董主任带领 各专业人员,在检查、在指导工作,或是查缺陷,或是查卫生„„

这些画面,不只是上面提到的几个人在干工作,这些画面只是缩影,是所有班组、所有专 业、整个部门在努力工作。这些画面不是某一天也不是某一个时间段,而是时时刻刻、日日夜 夜在上演,也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继续上演。

2015年,燃料部将继续执行燃料管理标杆标准,提升燃料管理水平。燃料成本占火力发 电厂总成本的 70%以上, 燃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对电厂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燃料部深知责任重大, 2015年将继续确保“人防”到位, 提高“技防”水平,为降低我厂燃料成本、确保我厂燃料安全勇敢担当。2015年,燃料部将 继续治理设备,继续做好配煤上煤工作,安全生产,继续狠抓文明生产和环境建设,营造文明 整洁的工作环境。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3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美德,文化,武术教育

中华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而发展起来的传统人体活动方式, 其积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 折射出中国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新世纪, 学校武术要发展, 必须紧扣当前学校教育主题, 必须牢牢抓住武术最根本的文化意蕴价值, 将武术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 使青少年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教育的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 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 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人文素质危机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根本大计。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现实生活中, 许多大学生少有同情心、正义感、幻想与浪漫, 相反, 却越来越功利和实际, 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 缺乏耐心、专心和定力, 相反, 却越来越趋炎附势, 越来越虚娇、萎缩, 禁不住失败与挫折。人类理应“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理应砥砺自己的生命意志。所以, 必须在开放自身智力资源的同时, 花费更大的气力开发自身比智力资源更有价值、更为丰富的其他精神资源。

三、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及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1.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

武术的精神本质内涵具体体现为“止戈和平、整体为上、崇德重义、自强不息”精神, 这是武术在当今以至未来可以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于人的社会化的立足点。也是当代武术教育必须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止戈和平”的精神原先与军事格斗关联的武术, 在其发展中受到中国和平主义文化的影响, 而形成了“止戈为武”的文化精神, 使武术的“打”不仅有套路这个由自己“演绎”搏击的文化形态, 而且在比武中也有了“点到即止”的评价指标和行为期待。“整体为上”精神在武术中表现为对人体运动、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整体之上表现出武术对矛盾众多方面的和谐向往。“崇德重义”精神首先表现为武术将习武与道德涵养联系在一起, 武术也成了个体修身养性的手段。“自强不息”精神就整体而言, 表现为武术对技击范式的不懈的追求, 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套路。

2.武术教育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华武术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武术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它对促进和塑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 是武术精神对爱国主义美德的塑造。在中国武术史上, 很多武技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首要目标。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 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把武术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 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的尚武精神。由此, 中华武术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美德。其次, 是中华武术对追求真理、强调独立人格美德的塑造。中国武术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形成的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人到社会直到整个宇宙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使人的认识和实践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通过学习武术, 无疑培养了穷尽其理的人们的勇于探索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四、小结

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武术, 应充分发挥其传统美德教育的独特作用, 感化青少年, 振奋他们的精神气质, 以消解当今青少年的人性危机。因此, 面对新的历史责任, 高校武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武术教育之中, 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使命。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牛凯.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人文精神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9) .

[2]蒋玲玲.论民族传统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乔凤杰.论作为武术精神的自强不息[J].中州学刊, 2007, 157 (1) :161-163.

[4]邱丕相.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1-4.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4篇

关键词:礼仪之邦;美德;幼儿;礼仪教育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人在礼仪方面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曾经是世界各国的典范。礼仪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标尺,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

《汉书·贾谊传》中说道:“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古人对礼仪教育有较深刻的认识。如今,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幼儿阶段渗透礼仪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品质塑造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幼儿教育暴露出诸多问题,幼儿表现傲慢、自私、没礼貌、乱扔垃圾、不尊重长辈等。所以,幼儿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双管齐下

在幼儿礼仪教育中,除了幼儿园担负的教育任务外,家庭成员的礼仪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除了在幼儿园外,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幼儿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存在不良习惯或者错误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幼儿礼仪教育要坚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双管齐下。幼儿园可向家长传递文明礼仪的知识,督促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幼儿教师要与家庭保持及时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同时,教师也应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推动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礼仪环境和及时的礼仪教育。

二、幼儿礼仪教育与幼儿礼仪实践齐头并举

礼仪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的教育。幼儿礼仪教育是知、情、行三者的结合。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时要为幼儿提供一定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领会礼仪的含义。例如,在幼儿用餐时,在分发勺子和筷子时发现不够,幼儿教师可以请幼儿去询问食堂阿姨还有没有多余的餐具。当然,幼儿礼仪实践不应仅局限于幼兒园,还应该走向社会。例如,幼儿教师组织超市购物的活动,让幼儿独立购物,在购物中引导幼儿去有礼貌地向他人询问等。总之,幼儿礼仪教育要与幼儿礼仪实践齐头并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幼儿的礼仪素养。

三、幼儿礼仪教育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统筹兼顾

环境塑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儿礼仪教育要充分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创造整洁、和谐的幼儿环境,坚持有规律的生活行为,人与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通过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来对幼儿礼仪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例如,保持幼儿园教室、桌椅、楼梯等整洁、优美;在幼儿园的宣传栏和门口张贴“你好、谢谢、再见”等文明标语,让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无声地传递礼仪教育。同时,幼儿教师的行为也属于幼儿环境的一部分,幼儿教师要规范自身言行,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总之,幼儿的礼仪教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实践。这就需要礼仪教育和环境的结合,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氛围,让礼仪教育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幼儿学会善良、正直、谦逊、合作等品质,培养幼儿形成具有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张慧英.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5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以俭为本,以节理事的质朴之风,“己知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品行,历久弥新、世代相传。这些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道德的根脉,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们必须发扬光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华夏之地,历来崇尚公而忘家,精忠报国,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以报国为追求,在民族危亡之际,总是挺身而出,“我以我血荐轩辕”。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林则徐“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避避趋之”。这种关心国家命运,心系民族危亡的可贵品质,有口皆碑,流芳百世。

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炎黄子孙,重气节。讲立身,脊梁直,骨头硬,浩然正气之士灿若群星,他们立身做人光明磊落,对国家民族忠心耿耿。战国时的屈原、汉代的苏武、宋朝的文天被祥等,生活富裕时不骄奢淫逸,生活贫寒时不动摇志向,强暴面前不屈膝变节,留下了“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民族风骨,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一直是严酷的。

祖先们不屈不挠,艰辛创业,用勤劳的汗水,改造山河,建设家园,发展文明,铸就了不向困难低头、舍得吃苦耐劳的民族传统。“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开拓精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砥砺之志,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赞美、崇尚和仿效。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我国劳动人民历来崇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凡事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说到做到,言而有信,以至今天人们仍以“诚实贵如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言必信,行必果”等谚语、格言,当作处世、修身的根本。

勤学求索,自强不息。世代流传的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故事,张衡艰辛创制地动仪,祖冲之倾注毕生心血计算圆周率,司马迁发愤 60 年著《史记》,不都是我国人民勤奋学习,刻苦攻关,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吗?力戒靡奢,克勤克俭。中华民族倡导清廉节俭,千百年来一直以俭为本,以朴为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十分珍惜劳动成果。“俭以养德,奢必丧志”被人们奉为生活的宝鉴。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从孔子提倡“孝”开始,对父母尊重、赡养,被视为做人的起码道德;不孝,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由孝敬父母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童叟无欺,敬老尊贤,成为衡量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谦和礼让,严己宽人。

“满招损,谦受益”,先人后己,和睦邻里,宽厚待人,一直是我国人民在相互交往时所遵循的准则,为华夏神州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好,共同为国效力的故事,就是着眼大局,胸襟博大,不纠缠个人恩怨得失的典范。助人为乐,先人后己。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一向把慷慨解襄,救人之危、解人之难当着自己的最大快乐。友人、邻里、同事之间友好相处,彼此关之,相互照顾,亲密和谐。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历来受到人们的唾弃。尚德重义,厚德载物。古人强调立身做人“品德为先”、“道义为上”,认为美好的品德能够容纳天地万物,信奉“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君子之交淡如水”。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6篇

众知而敬。

敬父母,

小事常见,

泽若艳花亲情之美而又温馨,

暖似温阳亲情之光而又美好。

天地间,

又有什么比这能使社会温馨而又美好的孝

更加美丽?

更加温馨?

更加美好?

万事之中,

若不孝父母还谈何其他?

孝道传中华古今,

孝道送美丽年华,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7篇

七年级七班 冀雪丽 指导老师 刘慧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在专辑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它是我们的名族之魂。对高山你定会赞美她的高达苍劲,俯看小草你定会称赞他的坚忍不拔。是的那是因为它们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顽强意志。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名族精神。

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加美丽。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加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然而真正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什么呢?

语文老师说:“中华美德是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友诚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数学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条长长的线段,它连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过去,艰苦奋斗的创造灿烂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地理老师说:“中华美德位于地球的东半球,它是中国山川秀丽,晴空万里与第一轮阳光所组成的,它是东方不败。”

历史老师是说:“中华美德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气节,”美术老师说:“中华美德

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而耀眼的。”

音乐老师说:“中华美德是一首歌,它的音色美妙动人,他激励着所有中华儿女努力拼搏。”

我说:中华美德是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是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明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中华美德。当我们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我们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我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我们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中国的瑰宝,数不胜数,“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站在新世纪的起点,长城在我们脚下延伸,黄河在我们胸中沸腾,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滚滚流淌。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从身边事做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中华美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8篇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一) 处理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历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舍小家为大家。《诗经》提出“夙夜为公”的道德要求, 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 是一种高尚的事情;《尚书》提出“以公灭私, 民其允怀”的思想, 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代替自己的私欲, 这样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他们追求“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的道德境界。霍去病“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岳飞“精忠报国”;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先公后私, 尽忠报国”的崇高道德境界。人只有献身于社会, 才能实现生命价值。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郑成功“田横尚有三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这些都体现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身陷逆境、不辱大节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 以仁爱宽容为核心的社会道德。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第一个把“人”和“仁”联系, 并把“仁”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 这是一种早期人本主义思想。倡导“爱人”要以互爱为前提, 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 才能“人恒爱之”, 彼此相爱和谐, 因此,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应该“和为贵”,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一种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公德。提倡“厚德载物”的团结宽容精神, 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谦敬礼让的典范鲍叔牙千年以前就以举贤让位于管仲, 启示着青年走向成功……

二、弘扬传统道德的意义

(一)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表明, 现代化是不能从一个社会外部向内部作直接的嫁接和移入的, 同样, 我国的现代化应当是从自身文化传统背景的创造性转变中有机地、合乎规律地发展出来的, 这必然是一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对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过程。

(二)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是和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道德紧密在一起的, 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应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及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 值得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吸收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三)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建设, 有利于我们道德修养的提高, 有利于我们精神世界的丰富, 有利于我们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完善, 从而成为个人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我国现在的道德状况

(一 ) 失信现象泛滥。

(二) 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近年来, 社会上某些人的道德感、公德心缺乏, 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

(三) 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缺失。社会转型期, 传统家庭美德受到冲击, 家庭成员的义务感、责任感有所淡化……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出现新问题, 为某些不幸的家庭蒙上阴影, 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四) 价值理想失落。人人都去追逐金钱、崇拜物质、寻求感官刺激, 唯独缺少对灵魂、精神、信仰的关注和拯救, 使自己沦为金钱、物质的奴隶。

(五) 拜金主义泛滥、享乐主义蔓延。在现实生活中, 拜金主义逐渐滋生、抬头、发展, 并随着某些人“一切向钱看”口号的提出, 成为某些人追求的行为准则, “及时享乐”、“玩世不恭”、“奢侈浪费”等享乐主义现象普遍。

四、弘扬传统道德势在必行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总的来说对现代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包括两部分:精华和糟粕。其中精华部分, 表现出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糟粕部分, 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既不能全盘否定, 又不能全盘吸收, 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认真地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 是为了提示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自身的特点, 做出正确的事实判断, 这是把握事物的一种基本认识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 要谨慎地鉴别,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个人私利或好恶出发;对待传统道德伦理文化, 既要看在历史上是否曾经有利于社会发展, 又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承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就其整体结构和特定历史形态而言, 已经过时, 又要看到这个整体的某些内部构件, 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定势, 常常具有超时空的意义, 必须认真对待。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9篇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突出传统美德进校园的重要性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把这些传统美德以国学经典的形式走进校园,教育、熏陶、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言行,引领学生的情操,使仁、义、礼、智、信、忠、孝内化于学生思想中,外现于学生行动上。让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灵,就是要落实“先做人、再学习、后成才”的育人理念,就是要用高尚的民族气节净化学生心灵,用良好的民族礼仪熏陶学生言行,用深厚的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的品德和智慧一起成长。

二、制定规划,纳入日程,增强传统美德进校园的自觉性

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切实抓紧抓好。各校要把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日程,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规划,合理安排、力求实效,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1、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相结合。

学校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主战场,课堂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攻手。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资源,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本学科的教育内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例如语文课的名篇经典、古诗词诵读、历史课的历史典故、思品课的政治教育、数理化课的科学家简介、音乐课的歌曲欣赏等,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通过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良好的品德熏陶,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充足,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相结合。

传统美德教育需要环境和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落实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举措。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良好的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同时,学校要利用重大节庆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现今时代热点,彰显学生个性优点,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讴歌历史、赞美祖国、放飞理想,憧憬未来,寓教于乐,让生动活泼、乐观勤勉、积极向上成为青少年精神追求的主流。

3、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的师资建设相结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以教风促学风,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是落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根本保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思想境界、人格修养包括行为习惯都是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因此每位教師都要牢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历史使命,把“敬业、爱生、奉献”作为职业道德标准,“内炼素质、外树形象”,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各校要认真组织教师率先学习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深刻领会传统美德的内涵,这样在工作中才能自觉地践行传统美德。

4、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开展传统美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学生的品德养成,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引导是关键,只有三者协调统一,才能到达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今天倡导的热爱祖国、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友善、尊老爱幼、谦恭有礼、诚实守信等美德都可以在传统美德中找到渊源。但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赋予了它许多新的内容:如”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等美德在今天也为人们称颂。因此,我们也要关注当今社会舆论报道中的优秀人物事迹,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要及时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相关报道,挖掘人物背后蕴藏的思想内涵,体会时代赋予的新意义。各校要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把传统美德教育引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领导、强力推进,确保传统美德教育的时效性

1、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各校领导要率先更新思想观念,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审时度势、放眼未来,发挥主力军作用,组织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系列教育活动。要在活动中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普及文明礼仪,追求勤俭自强,倡导团结友善,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和谐校园。在工作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2、要层层发动,强力推进。各校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质,做到认识上更明确,思想上更清晰,措施上更得力。要遵循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团队组织和班主任正确实施、任课教师主动配合的原则,全面部署,全员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已先行开展活动的学校要再进一步深化,力争在形式上再有新突破,确保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稳步推进。

3、要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各校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好的学校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取长补短,做好下一步布署和安排。在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中我们要发展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哪所学校工作开展得好,我们就推广哪里的经验,真正让传统美德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彰显传统美德进校园的战略性

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灵,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既要靠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又要靠公民的道德水平、公民素质支撑。一个没有民族精神、民族素质的民族很难使这个国家强大、长盛不衰。党中央把“人才强国”当做战略任务来抓,优先发展教育突出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发展教育、振兴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培养人才,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和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

“教书育人结硕果,美德复兴教领航”。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就是让学生从小就讲人品重修养,讲大局有学问,讲奉献有理想,讲孝道敬师长,讲责任爱祖国,讲法制守纪律。让我们在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团队组织、政工队伍、班主任队伍的作用,通力合作,合力攻坚,去营造中小学德育教育美好的明天。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10篇

作为一名单位职工,我们要懂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改善当前社会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有利于造就优良品格;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改善和建立起适应我们当前社会的人与人的思维和道德标准,建造出一个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因此,它是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渴望拥有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走向兴盛繁荣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成为没有发生过断裂的社会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不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源流长,一以贯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团结统一的文化纽带与精神支柱。而这种民族精神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传统美德和高尚品格,都是由众多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地用自己闪光的思想和行动来塑造和形成的,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当今的青少年是未来的开拓者,但开拓者首先必须是一个优良传统的继承者,没有继承作基础,开拓进取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美德教育,并让学生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的。不仅具有倡寻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 意义,而且突出了要求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所以每当中华 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都起到了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作用。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 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 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未来,我们有更加坚强的信念,我们会用行动来完成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我们一直都很棒,我们一定会更强,我们因有这样的模范而骄傲。我们会以此为榜样,好好学习,掌握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为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而努力。所以,我们体会到的更深刻意义就是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做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而且应该做好的就是全心全意学习,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学习党的根本任务,学习一切我们应该学好的,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11篇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的最早国家之一,素以“崇尚道德”“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体,包容开放、兼收并蓄,包括了道、墨、法、释等各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于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可以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方面来概括提炼。

在家庭方面,强调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等等;

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社会和谐,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

在国家方面,强调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政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崇尚“天下为公”“精忠报国”“为政以德”等等;

在世界方面,强调民族之间要睦邻友好、以德服人、爱好和平,注重民族气节,崇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和为贵”等等。

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向自然学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

对到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既要看到其阶段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公共性的一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时代精神的进步,1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古为今用”。

二、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我们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弘扬者,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传承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民族精神。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也必将经历一个深刻嬗变的过程。可以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

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在我国现阶段,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主导作用,又要大力发挥共产主义道德的引领作用和积极作用。

2.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作为上层建筑,传统美德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道德要求,摈弃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并注入新的道德要素。

3.正确处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其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均应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在价值原则和调控方向上,应与法律规范保持一致。

4.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民族文化和民族道德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我们要大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5.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世界各种道德文明在相互激荡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形成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一是要切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

二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中充分吸取营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 3 源。要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彰显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深厚价值底蕴。

三是党员干部要带头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确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标准。

四要在全社会抓好教育、渗透、熏陶、践行等环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之中。

五是要使国家和社会的制度设计逐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既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要下大力气修改,或逐步取缔;新制度新政策的制定要经过广泛讨论、充分论证,做到基本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起码要求才予以实施。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第12篇

我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也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都知道,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的革命开放使我国形式大变,不仅社会主义以崭新发展模式稳稳地站住了脚,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正在崛起,这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实,但“盛世”之说还是为时尚早,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峻的,比如近明月的昆明伤人事件,惨无人道的抢砸烧杀事件,令全世界人都慷慨不己。

因此,一个国家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而今,我们满怀激情正大踏步的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这是党和人民坚定不移的信心与意志。我们青少年应责无旁贷的担负振兴祖国的神圣责任。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带的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之初祖的皇帝,到尧舜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得自好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课谁又真正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靠一个人,而是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所以“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谚语,连三个臭皮匠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就业说明只有团结力量才可以强大。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也得到了很大的体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各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因此,我们青少年应弘扬各族精神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历史。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让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吧!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13篇

一、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创设具有“传美”特色的育人氛围

俗话说的好,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不难想象, 一个天天置身于脏乱差环境中的学生, 怎么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之, 一个学生天天置身于一个浓郁教育的氛围中, 仅仅是环境的约束也会使其自觉地形成必要的好行为、好习惯。可见,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弘扬和渗透传美教育的有效平台。为创设这样的平台, 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宣扬传统美德精髓

我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底蕴, 处处渗透中华传统美德。一进校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八个雄浑有力的隶书大字“忠勤, 仁义, 厚德, 睿智”。这八个大字不仅是我校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也是全校师生的警示语。同时, 我们把经典篇目如《朱子治家格言》《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经典故事》一一上墙, 学生们在课间诵读这些经典文章, 从思想上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

2. 营造充满“传美”特色校园文化教育环境

为了使学生更直接地领悟中华传统美德, 我校在进大门的东西两侧分别敬立了古代教育家孔子和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铜像, 以及展示相关内容的古香古色的图文浮雕牌。紧接着在丁字形的主校道两边设计了近800米的“美德”文化长廊, 其中包括了中华灿烂文明史、辉煌的校史、伟人像以及美德格言、校园十大美德之星等内容。在学生公寓楼、教学楼内, 设置以“忠、孝、礼、义、尊、信、俭、勤、智、勇”为主题的教育展板, 其中有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 中华名人名言、名人画像, 王羲之吃墨、曹冲称象、程门立雪、孔融让梨、林则徐禁烟等故事, 图文并茂。这些传统美德教育设施, 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洗涤心灵, 启迪智慧, 培养情操, 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学校还在校园其他区域, 利用现有的设施和环境, 巧妙地融入传统美德教育布置。如经全体教师充分讨论确定的九个校园景点:扬帆出海、光明大道、绿茵竞技、休闲小径、展翅翱翔、友谊之桥、欢乐天地、耕种者园地、艺术之花, 每个景点都有深刻的寓意;还有由学生命名的建筑物:教学楼为“求真楼”“志远楼”“成美楼”, 学生公寓楼为“明德楼”“崇德楼”“秉德楼”等;漫步校园, 你还会看到师生推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孝行天下, 情暖人间”“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创造未来”等几十条制作精美的标语牌或刻着名言的观赏奇石。徜徉在桐岭校园, 处处能感受到“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寸土地都会说话”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传美”特色的校园文化, 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着我校师生。

二、在宣传阵地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

为传承美德文化, 用文学熏陶心灵, 培育文学新苗, 学校在每月一期的校报《桐蕾》增设了德育专栏《孝行天下》, 以发表学生感恩类习作为主, 同时开辟“经典诵读”栏目, 刊登学习《孝心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劝孝篇》等传统德育著作的体会文章。两年来, 发表160余篇学生感恩类习作, 发表教师习作60余篇, 发表社会知名人士习作20篇。

三、开展特色活动,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 创新活动载体, 充分挖掘我们身边的人文资源, 是我校践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之一

几年来, 我校持之以恒地在学生中开展“八个一”活动, 即“找一找自己名字的由来;忆一忆个人的成长经历;想一想老师、父母对你的关爱;问一问父母的生日;写一写赞美恩师、父母的诗文;洗一洗父亲的脚;梳一梳母亲的头;查一查你对父母的愧歉”。这项活动, 让学生体验到了“感恩”的真谛。

2. 布置特色作业, 是我校践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必修课

我们为学生设计“尽孝六个一”假期作业, 即:与父母、老人深入谈一次心;承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给父母写一封信;给老师或父母设计一份礼物;在学业上给父母一点惊喜;向弱者献一份爱心。去年暑期, 我们给每位学生布置的“母爱”调查报告, 此作业要求学生向父母了解, 并且写出自己从妈妈十月怀胎到出生, 把自己养大当中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的调查报告。一时间, 全校1000多份“母爱”调查报告摆在我们的面前, 每一份作业都倾诉了对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和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此项作业受到家长们的好评。

3. 每学年开展校园“十大美德之星”评比活动, 为学生树立可信可亲可学的身边典型

通过个人自荐或者同学互荐, 班级推选、政教处评选、校园公示等环节评选, 并将“美德之星”事迹制成“名人匾”悬挂在校园主干道上。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展, 陶冶了学生的心灵。据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和各班统计, 我校有20%的学生回家主动为长辈洗过脚, 65%的女生为母亲梳过头, 80%的学生记住了父母的生日, 71%的学生愿意和父母谈心写信, 63%的学生愿意听父母的劝告。不少家长反馈, 孩子变得孝顺多了, 过去回到家,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现在许多学生主动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打洗脸水, 变得勤快多了。如今, 在桐岭中学校园里, 美德之星辈出, 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已渐成风尚。德育推进智育的发展, 学生整体成绩普遍上升, 2010年中考, 有16人进入市级重点高中, 有102人进入自治区示范性高中, 近200名学生进入普通高中, 各种上线率居全县第一名。同时, 我校还积极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华传统美德”课题的研究,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得到了国家总课题组的嘉奖。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教育部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上, 我校吴海伦等老师撰写的12篇论文有5篇被评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有7篇被评为二等奖。我校2009年被评为来宾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在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20周年纪念论坛上我校教师谭桂英的论文《浅议感恩教育的途径》和谭文彩教师的论文《把中华传统美德渗透于初中数学课堂中》都被评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六个百佳”评比活动中, 我校被“传美”教育总课题组评为全国“百佳示范学校”;廖柳平、刘龙燕两位同学被评为全国“百佳少年”;吴海伦、黄新论两位老师被评为全国“百佳教师”。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计划 第14篇

关键词:传统美德;法治文化;法治建设

今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曾痛心疾首的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近年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加快我国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笔者就法治建设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谈谈个人的看法。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涵和缺失的突出表现

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古代中国就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德”内容,认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近代以来,人们将传统美德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近代以来,专制统治的腐朽、军阀混战的黑暗以及“五四”以來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传统美德与封建糟粕一起被当作垃圾扫到角落,受到冷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为盛行,近年来传统美德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其主要表现在:

仁爱孝悌方面。传统美德讲“仁”,讲“恻隐之心”,讲“见义勇为”。但是近年来,一方面暴力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日益严重,其暴力与血腥常常让我们目瞪口呆,南平郑民生举刀刺向幼儿的残暴,令人发指。另一方面,冷漠的社会常常让我们寒心,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悦悦在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竟然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不闻不问。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论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都把“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然而,近些年来,老人失养的恶劣事件时见报端,甚至出现自已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杀害父母的骇人听闻的极端事件。

诚实守信方面。传统美德讲诚信,讲“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近年来的诚信缺失的现象极为严重:从短斤少两到假冒伪劣,从欠债不还的“老赖”到诈骗手段的花样翻新,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不断挑战道德底线。

见利思义方面。传统美德重视“义”,强调“重义轻利”,推崇“舍生取义”而现在是“无利不起早”“一切向钱看”,“利字当头”的声音渐大起来,“唯利是图”、“尔虞我诈”、“钻法律空子”大行其道。

感恩知报方面。“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感恩教育,一些孩子在家里就是“小皇帝”一个,为所欲为;社会不重视创建感恩氛围,一些受救助者常常连一句感谢都没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还出现了被救着不仅不感恩,反而诬告救人者是肇事者的影响极为恶劣的事件。

勤俭廉政方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人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勤俭与养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从2009年的94亿美元攀升到2010年的107亿美元,并预计将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天价酒”“天价烟”“天价月饼”现象正是奢侈浪费的突出表现。同时腐败问题日益严重,腐败金额不断“创新高”,腐败从个体向群体演变,腐败从基层向高层蔓延等特征反映了腐败之风的严重程度。

2.传统美德缺失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推进法治建设,就是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唯一的基本治国方略,不能讲德治,讲德治就是与法治唱对台戏,就是偏离了法治。笔者认为,法治建设离不开德治,离不开弘扬传统美德。只讲法治不讲德治,法治国家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法治建设要以法治文化为基础,法治文化可以分为显型法治文化和隐型法治文化。显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及设施;隐型法治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吴邦国委员今年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形成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尚需时日。

古人说“徒法无以自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立法、守法、执法、司法都离不开人,而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都存在于人的思维意识,实现法治的目地也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美德的缺失,法治建设必然难以为继。

传统美德缺失,道德与法制之间出现裂痕,人们内心道德追求与法治的认同不一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就无法改变。法律制度具体规定不可能穷尽一切社会现象,对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可能做出完全描述,原则性的规定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在法律规定中,因而,当人们的内心是非标准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人们就会利用法律的不完善、不周密,达到自己的目的,法律规定就成为一纸空文。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个完整休息日。但是,不少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不顾员工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利,往往以“综合工时制”“末位淘汰”等绕开法律规定,在业务量大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加点,执法部门也无法监督与处罚。

传统美德缺失,法律与人情之间就会出现裂痕,人们机械的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而内心情感却与法律要求相背离。中国传统讲“和为贵”,传统美德重“谦和好礼”,讲“和睦相处”。法律有关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严格规定,可以强迫人们履行应尽的义务,但管不了亲情、友情、爱情为纽带的人情。例如赡养老人的法律义务的规定,可以强迫子女以金钱方式履行赡养义务,但无法恢复家庭的和睦,更无法强迫子女以孝心温暖老人内心的寂寞。《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起激烈的争论,其实不是争论法律条文的对与错,而是法律规定与传统爱情观的背离。同样,关于相邻关系和建筑物区分权利义务的规定越来越细致,“邻里守望”的和睦关系却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传统美德缺失,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会出现背离现象。2009年9月16日,上海闵行区的张军搭载自称胃痛的路人被指非法运营,做好事被当成黑车处罚。这一后来称为“钓鱼执法”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些地方,人们在车窗上贴上“谢绝搭乘,尤其是胃痛的”字样,上海闵行区交通执法部门处罚的是做好事的张军,损害的是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南京“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法院判决彭宇承担赔偿责任,委屈的不只是彭宇,还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缺失,难以避免某些部门或个人,以法律的名义,行不道德的行为。

3.弘扬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当前我们应以弘扬传统美德为突破口,坚持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主流,进而成为法治建设的坚实基础。温家宝:“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笔者认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法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法治德治结合。传统美德是德治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在以法治为基本治国方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德治,重塑以“八荣八耻”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结合起来。弘扬传统美德中“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人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明哲保身,莫谈国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阴暗心理的形成,盖因缺乏人权之保障也。”因此,切实培养公民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深化教育改革,培育合格公民。学校片面追求学历、学分、升学率,必然忽视对学生德育培养。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高文凭不等于高品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特别是学前和小学教育,应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传统美德的传承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加强舆论引导,让传统美德深入人心。道德的约束在于内心的自省和舆论的约束。当前就应该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弘扬传统美德,让失德行为无处藏身。对诚信缺失,就应该建立健全信用体系,让失信之人暴露在阳光下。

10月18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指出:“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要深刻反思如何在社会建设中注重重塑道德规范等问题。

上一篇:护理安全的心得体会下一篇:高一物理教学反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