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2024-07-25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精选10篇)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1篇

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县信访维稳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为确保“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牢记为民宗旨,发扬务实作风,紧紧围绕“事要解决”的要求,不断畅通信访渠道,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着力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上有新突破,为促进我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集中解决一批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集中解决一批长期积累的重信重访问题,集中解决一批当前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信访总量得到进一步下降,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明显减少,群众信访秩序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党的 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开展的组织、协调和督导。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AAA 局党组成员、局长 副组长:AAA 局党组书记

AAA 局党组成员、常务副局长 AAA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AAA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AAA 局党组成员、合医办主任

AAA 局党组成员、爱卫办主任

成 员: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AAA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并负责“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的日常工作。

四、活动安排

(一)接访下访方式

1、活动期间,局党组成员每人一天的接访活动,同时领导干部和职工每月至少开展下访活动两次。

2、接访工作原则上集中安排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

3、接访下访采取重点约访、现场接访、联合接访下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方式进行。接访下访前,领导小组办 公室要事先掌握和了解案情,按有关规定做好来访人员的预约和登记工作,并向接访领导报告接访事项的有关情况。

(二)工作步骤

接访下访活动从2012年4月开始至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组织筹划阶段(2012年4月30日前)。召开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认真梳理信访突出问题,确定工作重点,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为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2、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5月1日至11月30日)。把握好五个重点:一是公告接访下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二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三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四是解决合法合理诉求。五是开展调查研究。

3、检查总结阶段(2012年12月1日至12月31 日)。对接访下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全面检查接访下访工作开展情况,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要认真研究接访下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不断改进工作;要及时总结接访下访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带头参加接访、下访活动;分管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具体领导责任,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结合 分工积极参与并组织好分管工作方面的接访下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围绕工作目标,重点接待和处理好本部门(单位)的信访突出问题。

(三)充分准备,加强督查。在深入细致地做好对本部门(单位)不稳定因素排查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接访下访活动方案,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总结。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有效的宣传方式,加大对接访、下访活动的正面宣传报道,特别要公布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及接访人名单等,让广大群众知晓活动详情,让接访、下访活动工作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2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办事处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事要解决”,充分发挥党政职能部门的作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及时解决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安抚好因实际情况无法解决信访问题上访人的情绪,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为建国60周年纪念活动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干部接访、机关干部下访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吕绍华

副组长:蒋庭周琳

成员:蒋崇昆周顺治 钱华友 黄国英 秦满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周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领导干部接访时间、地点安排

(一)每周星期二为书记接待日。其它时间由处副职领导轮流负责接访,并安排一名负责人陪访,并根据实际需要,由处办公室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

(二)党政主要领导接访活动地点:办公室,接访电话:8224024。

(三)领导信访接待日的内容

1、现场预约或接待来访群众;

2、接听或办理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的信访电话;

3、批办重要群众来信和人民建议;

4、研究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和亟待解决的信访问题;

五、下访制度

(一)建立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处领导及陪访职能科室每月到挂钩基层下访一次,具体安排: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3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持续进行导致的社会结构调整和利益主体多元化, 进而致使各种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频频发生。 近年来不断爆发的“信访潮”、“信访洪流”、“信访洪峰” 等社会现象直接表明我国信访活动面临着严峻态势。 其中, 涉诉涉法信访案件数量占比居高不下, 据统计, 以往我国信访部门受理的案件中, 有超过七成是涉法涉诉案件, 解决涉诉信访问题已经成为司法机关面临的重大课题。

领导接访制作为实务部门解决信访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最早可溯源到1921 年, 毛泽东同志在接到工人的访信后, 亲自到安源煤矿视察了解情况;1938年, 毛泽东同志亲自处理一起关于延安、宜川等地因残疾医院医疗条件差、 医护人员工作不认真而引发的集体上访事件, 最终获得了圆满解决。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党的领导干部都积极接待群众来访, 毛泽东同志经常亲自回复群众来信, 在体察百姓需求的同时也获得大量敌情, 从而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建国初期,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不断强调要重视人民的来信来访, 将其作为政府联系群众的一种方法, 给予恰当处理, 故此各级机关普遍设立了信访机构, 在设置专、兼职信访干部外, 还组织领导定期接访。 至此, 虽未有明确的制度性规定, 但实践中已存在领导接访制度的雏形。

关于领导接访制的明确规定, 最早的法律依据是2005 年修订的《信访条例》, 其中第二章、第十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信访接待日制度, 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协调处理信访事项。 信访人可以在公布的接待日和接待地点向有关行政机关负责人当面反映信访事项。”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完善信访制度,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之后,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 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实施“部门领导接访”、“局长接访”乃至“区长接访”、“市长接访”。 2009 年3 月,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服务群众, 化解矛盾。 2009年4 月, 中办、国办转发 《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 》、《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 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等三个文件, 对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 及时解决纠纷等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定。 此后, 各地区将领导接访制度作为信访工作的重点, 在细化其具体方式方法发同时, 以领导接访为契机不断拓展新的信访渠道和途径, 为各机关所积极推广。2014 年2 月,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 指出要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重要制度。因此, 领导接访制是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的制度, 在实践中也收效显著, 普遍受到群众好评。

根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获的资料, 学术界关于领导接访的文献已有一定的积累, 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的学术性文章很少。 总体而言, 领导接访制在实践中运用广泛而学理上较少关注, 导致该制度不仅运作混乱无序, 也缺乏理论上的支撑, 而在全面法治化的背景下还面临“人治”的责难, 导致其日趋式微。 不过, 本文认为, 领导接访制不仅立基于深厚的儒家思想传统, 也符合社会心理学的一般规律, 具有文化层面的合理性;而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法治化转型过程中, 法治化的领导接访制是信访非法治化转型为法治化的中介因素, 对于涉诉上访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认真对待。

二、合理性:从 “仁者爱人” 到霍桑效应

通过上文对领导接访制发展脉络的梳理, 尽管其雏形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群众路线实践, 但却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深入关联。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 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孔子曰:“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 “仁”, 是儒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支点, 贯穿于儒学的各个方面。 仁的本质即爱人。 “仁”不仅要求我们爱自己, 人不仅要爱父母, 爱子女, 还要爱他人, 爱普通的老百姓, 尤其是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 应给与更多的关注。 在君民关系中, 孟子明确提出“民本”主张, 与其“民贵君轻” 思想一脉相承, 荀子也是民本主义者, 他在 《荀子·大略 》中指出:“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天之立君, 以为民也。 ”《大学》首句“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认为, 此处 “亲民”思想的第一要义就是“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 如保赤子”, 也就是说, 应像君子尊贤爱亲那样爱护人民, 应像父母爱护子女那样爱护人民, 对待人民首先要怀着一颗仁爱之心, 关爱人民, 保护人民。 作为领导者, 在要求下级忠于上级, 民众忠于国家的同时, 更要懂得关心下属, 亲民爱民。 总的来说, 儒家之道即人之道, 体现的是 “以人为本”。

领导干部接访制度作为实现领导干部访民情、知民怨、解民忧的重要途径, 这种 “接地气”的上下级交流方式本身就是践行“仁爱”、“亲民”思想的一种重要体现。 让领导干部深入问题一线、矛盾一线, 深入基层, 深入当事人, 不仅拉近彼此间距离, 进行更好的、有效的沟通, 而且有助于领导干部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问题和需求, 树立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事实上, 最高层一直在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亲近百姓,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例如, 胡锦涛同志2002 年12 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习近平总书记2012 年在赴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慰问困难群众时引用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 并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更要有这样的情怀, 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 鼓励领导干部多了解群众心声和诉求, 提高对群众情绪的感知、理解和化解的能力。 其“亲民爱民”的思想溢于言表。

关心、亲近民众, 缩小上下级间的心理距离, 营造和谐轻松的管理氛围的情感治理方式并非东方独有, 在西方的社会心理学中也早有论述, 其中以霍桑效应为典型, 与儒家 “仁爱”、“亲民”的传统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霍桑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 起源于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于1924 年至1933 年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 该系列试验研究中的 “谈话试验”———用两年多的时间, 专家领导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 规定在谈话过程中, 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并做详细记录; 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最后的结果是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实验者对此进行了分析:1.参加实验的底层员工多次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 他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誉, 被重视的自豪感激发了其工作热情;2.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 无处发泄只能自我压抑, “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 从而感到心情舒畅,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霍桑实验结果背后所反映出的是管理者尤其是被尊重信任的上级管理者在情感上的关心投入对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霍桑效应所传递出的心理学中的情感应用也可以在领导接访制度中得到印证。 领导接访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交换、情感交流的互动过程, 通常比信访者和信访办一线人员的互动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这种跨层级的互动不仅让领导 “近距离”倾听涉诉信访诉求, “面对面”交流信访问题, 还可以满足信访者渴望与对信任、尊重的领导接触、表达的心理需要。 在领导感化和引导的作用下, 信访者更容易在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产生一种感应力量, 从而把领导所解释表达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领导接访制度作为应对当代涉诉信访的重要举措, 其不仅与我国儒学贯穿始终的 “仁爱”理念相呼应, 符合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治理方式, 也与现代心理学中的霍桑效应传递出的情感策略不谋而合。 然而, 尽管存在上述合理性, 领导接访制度却面临被实务界抛弃之境况。 究其原因,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 普遍认为领导接访制度是 “人治”的, 与“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背道而驰。 那么, 领导接访制是否专属于“ 人治” 呢?

三、“人治”:领导接访制性质之反思

在解决涉诉信访的问题上, 领导接访制度推行多年, 在被群众所认可的同时, 近年来也陷入到“人治”漩涡中———一方面, 领导接访制度被认为是“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亲民举措, 有利于解决纠纷、缓解矛盾, 因而被实务部门普遍推行, 并以此为中心展开其他诸多的变形。 另一方面, 以于建嵘为代表的理论界一般认为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 带有“人治”色彩。而与之相对应的领导接访制度不仅天然带有“人治”基因, 在制度运作中也常常是领导擅自做主、随意指示, 显有“人大于法”之意。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将涉诉信访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后, 实务界也对领导接访制度进行新的审视, 如海南省高院以领导接访制“带有较强行政化色彩”而将其取消, 而这一做法立刻得到了司法实务人士的积极回应。

因此, 一个颇为明显的现象是, 在日益法治化的时代, 人们似乎有将领导接访制度置于人治一极而意欲废弃的价值倾向。 然而, 对领导接访制度必定专属于人治的这一论断显得过于武断。 笔者认为, 尽管领导接访制与人治有 “天然的亲和力”, 但其未必就一定从属于人治。

人治与法治是两种相对的国家与社会治理方式。 人治, 即以人的意志和想法作为决策判断的依据和理由, 人是最高的统治权威, 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 法治就是依据法律的治理, 一切都要按照既定的普遍为人们所知晓的法律规则办事, 强调法律至高无上的最高地位和权威。人治和法治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路径, 其本质差异在于行事最终所依据的标准是人的意志还是法的规则。领导接访制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治理方法和策略, 其是价值中立的, 既可以被“人治”所浸染, 也可以被“法治”所型塑。

当领导接访以以言代法、 以权压法、以人替法的制度状态存在时, 便成为一种“人治化”的领导接访制。 其典型表现是:对信访案件如何处理, 不是严格依照法律规定, 而是仅凭借主观经验和个人判断, 以领导权威自作主张, 随意命令、拍板、指示以结案了事。例如, 对于威胁要赴省、进京信访的无理闹访者, 领导为息事宁人、尽快让当事人息诉罢访, 而对案件处理随意许诺、通过“花钱买平安”等方式进行安抚。 人治化的领导接访制具有明显的“人治”弊端:涉诉信访问题解决的标准和依据是作为个人的领导自身, 由于接访领导所享有的级别、地位、权威、权力、资源不同, 因而面对同一信访问题, 上访人会因不同的领导接访而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 甚至连接访领导的作风品质、 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办案风格等都可能成为决定信访案件的处理速度、程度及结果的重要因素。此种状态下处理的非程序性与结果的不确定性特征明显, 容易产生权力寻租和司法腐败, 无法确保程序的正义和结果的正当。

与此相反, 当领导接访制与法治相结合, 以法律规定作为解决涉诉信访的准则和依据时, 便成为一种 “法治化”的领导接访制度。 其典型表现是:通过运用领导的权力与威信, 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将涉诉信访案件完全纳入法治化轨道; 同时法院也应该对涉诉信访案件完全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理。 此时接访领导的权力地位和个人意志将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尽管可能仍有领导的 “指示”、“命令”、“签字盖章”等, 但所有的“领导意志”都在法律的框架之下, 权力就此被关进制度的笼子。涉诉信访案件通过领导接访被纳入 “法的空间”中, 因而就能够通过程序的保障而获得结果的正当。

因此, 领导接访制度作为一种应对涉诉信访的制度设计, 其并不专属于“人治”, 那种认为其属于 “人治” 的观点是一种误判:简单的认定领导接访是“人治”的而予以取消的做法有些片面, 不够科学严谨, 不仅未能有助于涉诉信访问题的解决, 反而斩断了接访领导接近群众, 沟通感情、了解民意的途径。 本质而言, 领导接访制是价值中立的, 它可以是“人治”的, 也可以是“法治”的。 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路径, 领导接访制度便会随之涂抹上不同的色彩, 呈现不同的价值属性。故而, 将领导接访制度沿着“法治化”、“规范化”的路径推进, 构建“法治化” 的领导接访制度似乎更为明智。尽管此时的领导接访制度仍带有“人治”的外观, 但以法治的思维、理念、方式贯穿领导接访工作全过程, 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处理涉诉信访案件, 是决定其属于“法治化”的核心特征。

四、“外儒内法”: 领导接访制的法治化路径

在由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 涉诉信访的法治化改革已成为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大课题, 而构建法治化的领导接访制度将为涉诉信访的法治化提供契机, 但如何才能勾连传统人治与现代法治而发挥独特的中介功能呢? 笔者认为, 以人治为外观, 以法治为内核, 表现为 “外儒内法”的领导接访制是能够沟通二者的最优制度选择;而 “内外皆法”的领导接访制则因制度过于刚性而难以实现中介之功能。

领导接访制的“外儒”———在外观上, 领导一方面应该亲民爱民、重视与信访者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 为顺利转向下一阶段的“内法”而不至于太过突兀, 领导应该运用权威释法说理。 首先, 接访领导要真诚热情接待信访人, 拉近彼此间距离;其次, 耐心倾听信访人的诉求, 尽可能不干扰、 打断其表述以便完整了解案情;再次, 对于信访人的苦闷和不满情绪, 接访领导要积极给予情感上的回应和心理上的安抚;最后, 接访领导要利用自身权威进行法律的解释说明, 引导信访人回归法律路径。

领导接访制的“内法”———在内核上, 领导对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 以实定法为唯一标准。根据涉诉信访案件的具体情况及信访人的诉求, 进入不同的法律程序。

第一, 对于法院受理前的涉诉信访案件, 分别情况予以处理:针对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的案件, 告知信访人具有主管权限的机关部门, 引导其到相应部门解决纠纷; 针对属于法院管辖但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 先行受理后依法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 针对属于本院受理的案件, 依法受理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第二, 针对处于一审、二审程序当中的涉诉信访案件, 引导当事人将信访案件回归法院的诉讼程序, 在程序中依法提出自己的诉求,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

第三, 针对处于再审程序中的涉诉信访案件, 引导信访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依再审程序维护自身权利。 若依法符合启动再审条件, 法院裁定再审且由接访领导作为再审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参与再审程序。 若不符合启动再审条件, 则裁定驳回申请, 如果当事人对驳回申请再审的裁定不满而继续涉诉信访, 则按照法院自身启动再审的方式给予信访人一次再审的机会。

第四, 针对处于执行程序中的涉诉信访案件, 分别情况予以处理:若信访属于法院拖延、拒不执行等原因导致, 告知申请执行人依执行程序寻求救济, 同时法院执行部门应依法执行, 维护申请执行人权利;若信访属于被执行人确无执行能力导致, 则根据执行穷尽原则告知申请执行人案件应终结执行。

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 一方面传统社会中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 社会公众对权力的迷信和依赖一时难以消除;另一方面, 转型的终极目的是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最终还是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和调整。 “外儒内法”的领导接访制度立足于我国儒家思想浓厚的现实国情, 以领导的接访为人治外观, 而案件的处理则一准于法, 其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仁爱亲民”的儒家治理方式, 契合了民众信任领导、尊重权威的社会心理;更重要的是, “外儒内法”的领导接访制能够利用情感和权威将涉诉信访巧妙地引导至诉讼程序中, 以致其最终能通过法治的方式得到解决。 较之于“内外皆法”的领导接访制, “外儒内法”的领导接访制度更为柔性温和, 易于民众和信访者接受, 能够极为精巧地架构传统人治与现代法治的桥梁, 从而更为顺畅地实现涉诉信访的法治化。

参考文献

[1]陈朝兵.化解我国信访制度困境的理性路径论析——基于信访制度改革争论的反思[J].云南社会科学, 2013 (04) .

[2]王琳.法院不再“大接访”应全国推广[N].京华时报, 2015-07-10.

[3]蔡铭真.我国领导接访制度化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付新红.党的信访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 2010.

[5]胡锦涛.胡锦涛12月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EB/OL].人民网, 2003-01-02.

[6]孙非, 金榜.社会心理学词典[M].农村读物出版社, 1988.

[7]袁周斌.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运作中的问题探究[J].人民论坛, 2014 (11) .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4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三个文件。

《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要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市(地、州、盟)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一般每季度安排一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旗)党委书记、县(市、区、旗)长一般每月安排一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县(市、区、旗)党委和政府班子成员以及市、县两级的部门领导干部都要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要随时接待群众来访。信访问题突出的地方要适当增加接访次数。

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主要方式方法有:(一)公示。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接访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以及接访的时间、地点、形式等情况进行公示,方便信访群众了解和参与。(二)接访。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和带案下访等多种方式进行。(三)包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实行领导包案,并落实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的“四包”责任制。包案情况要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四)落实。要把领导干部接访的重点定位在“事要解决”上,努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工夫。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社会救助以及思想教育等手段,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北京 王胜力)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5篇

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

工作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做好我校信访工作,集中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根据《永昌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永教党发[2012]3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创造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这一目标,按照县教育局2012年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力度,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学校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下访,配合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解决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集中解决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中,把上访人员的问题解决在学校,确保实现我校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现象,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的领导,特成立接访下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冯开基 副组长:李玉怀

成 员:祝忠瑜 杨清 张 明 杨岳山 刘志兵 曹鸿武 张曙云 王金 王吉平赵加赟 许多青 校长接待日为每月第一周第二周的周二。书记接待日为每月第三周第四周的周二。其余领导接待日为每月每周的周五,并根据分管处室职能,负责处理群众临时来访事项。

接访地点:学校行政办公楼一楼会议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联系、汇总、报告本单位接访下访工作情况。

投诉电话:0935—7521375

四、工作步骤

主要工作内容是预防信访问题,杜绝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同时就受理的信访案件带案下访。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3月至5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学校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召开工作组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认真梳理、排查,逐案交办,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化解要求,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领导接待时间和地点。第二阶段:接访处理阶段(2012年6月至11月)各处室对学校交办的信访案件,以及处室的矛盾纠纷进行自行排查,做到该解决的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好疏导工作;对合理诉求已经解决仍不息访息诉的,可按程序依法终结。

(一)组织下访。工作领导小组在下访过程中要召集相关处室对案情逐个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妥善解决信访问题。各处室对自行排查出的信访不稳定因素,要进行认真整理、分析、研究,并报工作小组。

(二)认真接访。采取随时接待与约访相结合的方式接待上访群众,对有上访苗头性、倾向性的职工,可以进行重点约访。认真听取上访人的诉求和意见。在接待过程中,适时对上访群众进行有效的法律引导和宣传解释,引导教育群众通过合理的途径依法信访。

(三)解决问题。工作小组成员在处理案件过程上既要合情合理地为上访人着想,又要坚持原则,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对学校能解决且不违背原则的问题,要尽快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提出分步解决的办法;对信访人坚持过高要求或无理纠缠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不能回避矛盾,一推了之。

(四)登记建档。对领导接访、下访所受理的信访案件,要建好相关档案,包括案件台账、接访登记表、下访登记表、研究案件会议纪要、结案报告,做到一案一卷。

(五)督办落实。在工作小组下访活动中,对接待的信访案件及自行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在30日内督办落实,并及时将情况向学校进行通报。对疑难信访案件,由学校抽调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每一个问题、每一起案件都要从法律政策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确保每一起案件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完备,处理得当,适用法规政策正确,经得起检验。

第三阶段:检查总结阶段(2012年12月)工作小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确保信访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要认真研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上升为制度规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领导干部接访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参与,直接协调处理重大疑难问题;领导小组成员要结合分工,切实解决分管工作方面的信访问题。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严格落实责任,严禁推诿扯皮、上交矛盾。对在接待群众来访过程中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细心热情,讲究实效。要把来访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接待时笑脸相迎,一起立、二让座、三倒水、四办事、五送客,“一二三四五”部曲,使来访群众从心底感觉到温暖。耐心细致地听取诉求并积极做好解疑释惑和情绪疏导工作。要认真分析群众的诉求,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时就地化解矛盾。

(三)接访程序

1.依法解决。对学生、家长、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接待人自己能够解决的要主动予以解决;需要集体研究后解决的,要先做好解释工作,研究后及时答复;安排学校职能处室处理的问题,要在规定时间内批转或责成有关处室答复处理;学校解决不了的,要解释清楚并上报有关部门。

2.依法保密。在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来访者可以到学校各处参观。学校要为来访学生、家长、群众保密,不得散布学生、家长、群众来访和反映问题时要求保密的内容。

3.依法做好记录。每次接待家长、群众来访的内容、处理结果都要填入《校领导接访日记录》,有办公室负责保管,年终归档。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6篇

长效机制经验做法

针对信访问题突出的实际,**县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回访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深入基层下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创造良好政治环境。

一是明确程序。要在一定范围内对接访下访约访的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以及接访下访约访的时间、地点、形式等情况进行公示。通过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的形式,通过认真制定解决方案,建立信访问题发生地、责任单位、产生原因、处理意见、办理结果等要素齐备的的工作台帐,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二是明确责任。积极处理信访问题,协调解决信访问题,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有效化解矛盾的第一责任。领导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党政主要领导带头,班子成员积极参与,扎实开展接访下访约访回访工作,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县级领导每周一次接待日,主要领导每月开展一次接访下访约访回访,重点协调解决赴京非正常上访、赴省、市集体访和重复访等突出问题。对群众的各类诉求,县级领导包抓,部门、乡镇领导包案,实行包调查、包思想教 育、包稳控管束、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的“五包”责任制,确保信访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三是明确要求。要热情负责接待,耐心细致作好解疑释惑和情绪疏导工作。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责任主体难落实、工作难度大的复杂问题,涉及政策层面、需要完善相关规定的重大利益矛盾和突出问题。要及时就地化解矛盾,落实首接、首办责任,防止初信初访转化为重信重访、越级上访。要加强思想疏导,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理性合法表达诉求,自觉维护信访秩序。

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制度 第7篇

按照中央关于改革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大信访问题的化解力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提供和谐环境保障,根据《信访条例》及相关文件精神,建立本制度:

一、主要任务

干部定期接访、下访的主要任务是:督促检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上级交办的信访突出问题的办理情况,督导基层抓好群众举报的违法生产、畜产品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处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就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制定和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社情民意,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工作制度

(一)班子成员以轮流值班的形式,每周安排接待来访群众。接待群众来访的情况,做好记录、归档工作,并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对受理的信访事项妥善处理,限时办结。

(二)信访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受理属于我所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倾听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各种问题,不得推诿、敷衍、拖延。对不属于我所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三)对待来电、来访要热情周到,耐心听、认真记、主动问、尽心答。能够解决的及时给予办理,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力争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初发阶段。

(四)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到联系县区进行一次走访。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下访情况,由办公室做好记录、归档、备案工作。

(五)其它干部每季度到联系县区或基层村进行一次走访,及时了解并反馈基层工作中需要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征求基层组织和群众对本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需要上级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工作原则

(一)领导干部在接待群众来访时,要带着责任和感情耐心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在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同时,要积极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自觉维护信访秩序。

(三)对各类信访矛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落实首办责任制,依法、及时、就地进行化解,努力把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四)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按照相关政策,依据现行法规,及时妥善处理,努力实现“事要解决”。

四、工作方法

(一)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

1、信息公布。将所班子成员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等情况在党务政务公开栏、所动物卫生监督网等场所进行公布,方便信访群众。

2、实施包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信访问题,要实行领导包案,并落实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的“四包”责任制。

3、狠抓落实。要把接访的重点定位在“事要解决”上,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社会救助以及思想教育等手段,促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努力在“案结事了”上下功夫。

(二)领导干部定期下访

1、督促检查。到联系县区督促检查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

2、带案督查。对重点疑难信访问题进行现场核实、督查,推动信访问题的及时处理。

3、座谈走访,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以及走访基层干部和群众,听取反映、了解情况、宣传政策。

4、驻点指导。组织下访干部到信访问题突出的地方驻点,推动扭转被动局面。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8篇

灵司通„2012‟3号

关于印发《灵川县司法局开展领导干部接访

和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司法所,局机关各股、处、中心:

《灵川县司法局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实

施方案》已经局党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

照执行。

灵川县司法局

二○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1—

灵川县司法局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机关干部

下访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局领导干部接访及机关干部下访活动(以下简称 “接访、下访”)的规范化、制度化,按照《灵川县2012年领导干部接访和机关干部下访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组织和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改进作风,走出机关,走向社会,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信访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示范效应,通过领导干部接访,带动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矛盾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基层和当地,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组织领导

成立“接访、下访”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蒋启华担任,副组长由其他局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本局各股、处、所、中心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办公室,由曾一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活动安排时间

整个活动从2012年2月起至12月底止。局领导班子成—2—

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根据自己所分管、联系的工作实际,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接访、下访”活动。

五、领导干部接访和机关干部下访的主要任务及方式

(一)领导干部接访的主要任务、方式

1.任务:本局领导班子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充分认识做

好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持续深入地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要按照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工作原则,通过直接倾听群众呼声,亲自处理群众来访,了解利益诉求,发现和化解矛盾,使本单位内部问题及外部社会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2.方式: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信访接待日活动: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半个工作日,在开展接访的同时,局领导班子成员可根据职能和工作实际,下到群众诉求相对集中的乡镇,与当地领导联合或单独接访。

(1)公示。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接访领导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以及接访的时间、地点、形式等情况进行公示,方便信访群众了解和参与。

(2)接访。实行领导干部全员接访制和首办责任制。采取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和带案下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定点接访即局主要负责人(蒋启华)每月第一个周二上午在局长办公室面对面接待来访人;局其他领导班子成员(韦家荣、毛晓明、张海平、曾一贤)每天轮流值班接待信访群众。重点约访是指有针对性地约请信访人并协调解决相关信访问题。带案下访是指深入到矛盾突出、解决难度大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剖析问题症结,研究解决方法。

(3)落实。对领导干部接待的信访事项,建立包括问题发生地、责任部门、产生原因、接待处理意见、办理结果等要素在—3—

内的工作台帐,以便督办落实和回复来访群众。重点做好接访后的领导包案、帮扶稳控等工作,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二)机关干部下访的主要任务、方式

1.任务:指导推动和积极协助基层解决信访突出、疑难问题,及时就地化解矛盾;了解基层贯彻县委、政府部署情况,督导抓好落实;了解并推动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制定和完善本县司法行政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方式:立足解决和减少信访突出问题,专门组成下访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展下访工作。干部下访的时间、次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确定。

(1)督促检查。全面了解基层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县委、政府部署的情况,查找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带案督办。积极主动帮助基层协调解决重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并通过加强回访,巩固下访成果。

(3)座谈走访。通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走访基层干部和群众,听取反映,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指导工作。

(4)驻点指导。组织下访干部到信访问题突出的基层单位驻点,推动扭转被动局面。

(5)调查研究。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提出改进工作和完善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干部下访结束后要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工作报告。

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情况汇报 第9篇

按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的安排意见》,我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的安排意见》,进一步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现将我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高度重视。

3月7日,我镇结合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就干部下基层和领导接访下访活动召开动员大会。全体机关干部,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监委会主任,机关站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就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接访、下访、化解信访案件。镇村两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结合自身工作,切实服务群众。

二、明确目标,落实措施。

我镇以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包案处理信访积案为手段,要求领导干部积极下基层,主动了解掌握老百姓的困难,并在每个工作日至少安排一名领导在信访大厅接访来访群众;全面实行包案责任制,谁接访、谁负责,包调查了解,包化解稳控,确保案结事了,积极推进信访“三无”县创建工作。

三、深入基层,排查矛盾。

领导接访下访工作总结 第10篇

为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三解三促”、定期接访下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扣“密切党群关系、促进作风养成、夯实基层基础、健全长效机制”目标任务,市教育局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深入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三解三促”和接访下访活动,切实深入基层一线,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机关干部全员参与的接访下访工作机制,将“三解三促”活动与综治挂钩共建、社区结对共建和接访下访活动等紧密结合,一起部署,定期研究,联动推进。

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局主要领导为“三解三促”和接访下访活动第一责任人,带头参加并督促落实“三解三促”和接访下访活动;分管领导要坚持“一岗双责”,具体领导并组织好责任范围内的“三解三促”和接访下访活动。各处室要各负其责,细化工作计划,分解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三是注重工作实效。坚持将“三解三促”和接访下访活动与贯彻实施“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推进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排查梳理、调查核实、协调化解、扶贫帮困、预防稳控等措施,切实为民排忧解难,严肃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注重跟踪督查和考核,将“三解三促”和接访下访活动列入工作考评,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当,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

上一篇:简洁的个人伤感签名摘录下一篇:毕业生求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