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

2024-06-12

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精选11篇)

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 第1篇

教育惠民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位供给。继续推进自治区70周年大庆献礼项目,完成5所幼儿园建设任务;按照规划继续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完成10所中小学建设任务。启动市三中新校区建设,力争年底投入使用。

二、推进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围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落实完善各项惠民政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同标准。着力保障入园入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接纳进城居民子女就学,确保新居民子女就读公办学校享受本地居民子女的同等待遇,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学位供给率达到100%;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鄂尔多斯市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方案》要求,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好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切实落实现行各项资助政策,积极协调组织好社会捐资助学活动。

三、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程。深入实施《鄂尔多斯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落实乡村教育荣誉制度,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加快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2017年规划投资2417万元、建设251套教师周转房。鼓励和引导办学水平高的学校与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支援关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发展服务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职业教育。组织高校与乡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资源,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四、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义务教育段,进一步完善就近划片招生入学和“阳光分班”政策,旗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官方网站公布入学政策,设立专门的服务大厅或窗口,公布咨询电话和入学条件,接受家长咨询;普通高中教育段,各学校根据“两依据一参考”考试制度,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综合素质评价等前期规划工作。学前教育段,实行公办幼儿园“划片招生,就近入园”办法。职业教育争取更多的对口升学本科以及“3+2”或“2+3”对口升学高职招生计划,在机电一体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开展中高职一体化招生。逐步缩小普职招生比例。

五、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做好增量规划,各旗区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人口分布状况和地理特征,科学制定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加强存量治理,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强幼儿园精细化管理和类级评定工作,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推进早教试点工作,在全市35个试点幼儿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落实《鄂尔多斯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普惠性民办园的管理与认定,着力扩大民办幼儿园普惠资源供给量。各有关旗区对未达到认定条件的注册民办幼儿园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向普惠性发展,对已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切实落实有关保障政策,2017年秋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量达到民办幼儿园总数的20%以上。

六、把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贯彻落实李纪恒书记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讲话精神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始终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全面加强“双语”教学学校建设,大力支持校本教材研发、翻译或编写教辅资料。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进一步巩固、促进我市与内地和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

七、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在实施《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基础上,制定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普教与特教相融合,普惠与特惠相结合。推进特殊教育向高等教育延伸,积极畅通聋生高考渠道,加强与7所开办聋生高等教育本科院校的进一步对接,及时了解聋生高考相关资讯,进一步加强与绥化学院的联系,争取聋生升入本科院校实现新突破。

八、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段经费保障和各学段学生资助工作。及时下达义务教育阶段免补资金、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及在园幼儿资助资金等各类教育免补资助资金。

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 第2篇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校“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工作,实现教育政风行风的根本好转,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湖北电视台“落实责任,教育惠民”媒体问政节目的同时学习局下发“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的文件,结合前段时间自查自纠情况,针对学校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情况开展了回头看,认真组织开展了对服务对象的电话回访,结合回访结果与学校自查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疏理了存在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改进学校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工作真正成为促进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整体工作作风比较扎实。学校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学校自身作风建设。广大教师围绕“三抓一促”要求,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服务群众,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2、办学行为规范有序。坚持校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设立服务电话、征求意见箱,开通电子邮箱,广纳民意;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无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切实注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教师师德师风比较严谨。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地关爱学生,从未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同时,严格自律,做到了不以教谋私,不接受和索要学生及家长钱物,不接受学生家长宴请,不违规推销教辅材料,不搞有偿家教。

4、学校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各学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无乱发滥补、乱开滥支和超标准公务接待、报销条据的现象;严格落实食堂财务管理规定,无虚报、挤占学生生活费的现象;学生资助资金管理规范,有效使用,无挤占、挪用、截留、缓发学生资助资金的现象。

5、教育收费合理合规。各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现象。学校严格执行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范围、标准,无强制学生就餐、购校服、买保险、订学生奶、买饮用水等现象。严格执行教辅材料使用管理规定,落实“一科一辅”要求和遵循学校推荐、学生自愿原则,从未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6、后勤保障有力。基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推进规范有序,严格执行项目申报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无私自立项、擅自扩大规模和标准举债建设、党员干部插手项目建设的现象。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中小学学生安全管理的规定,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学校安全档案建设规范齐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对待学校工作缺乏大局意识,要求不高,眼光不长远,“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看似兢兢业业,实际上事倍功半;有的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办法不多,方法简单,办事效率不高,甚至于对工作中出现的与学校制度不符的现象,因抹不开情面,要么网开一面,要么视而不见,不能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

2、教师中还存在少数不符合师德规范的现象。一是还存在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极少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够耐心细致,出现超量布置作业、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让其站着上课、罚抄作业及批评学生言语过度等现象,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二是少数教师对自身要求不严,存在坐着讲课、不用普通话讲课、靠在学生课桌上讲课、上课接打手机等现象。

3、部分教师业务能力还存在不足。一是对待家长缺乏耐心,讲解教育政策不透彻,容易让家长产生误解。二是教育教学方法陈旧,不善于运用素质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不会用现代教育媒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三是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少数教师厚待优等生、兼顾中间生,而对于学困生,由于没有有效的转却不求其学知,但求其不闯祸,没有履行好教师的责任。

4、部分学校考勤制度不能很好地得到执行。由于少数学校管理较为松懈,部分教师不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考勤制度,利用上班时间做与教学无关的事,甚至有中途脱岗现象。

三、整改措施

为切实推进“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工作建设,践行学校“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的承诺,决心从以下方面切实进行整改:

1、加强政策宣传,统一思想认识。要求严格执行“落实责任 教育惠民”要求,召开党员会、干部座谈会和教职工大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挖思想根源,剖析问题本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2、制定考评机制,实行干部考核。针对少数学校领导干部思想滑坡,进取意识不强,工作能动力差的问题,办事处将制订针对学校主职干部的考评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同时,为全校教师统一制定形象牌,将教师的工作置于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

3、健全常规制度,强化学校管理。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校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制度要做到因校制宜,以人为本,据实长效,便于操作,彻底消除有违师德的现象,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上树立广大教师的良好口碑,进而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

4、建立长效机制,狠抓督办落实。将不定时开展检查,强化督。

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 第3篇

一、提升普及水平化解入学难题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发展指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已提前10年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普及目标。一是民办学前教育探索出了“规划控制+督导评估+民办公助”的办园模式, 按生均240元/生的标准考核奖励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按400元/生、年的标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目前, 我区幼儿学前1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 学前3年入园率达到91%以上。二是小学实行6周岁入学, 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99.8%、99.2%和100%。三是继续实施初中毕业生免试升入高中制度和本区户籍学生就读区内中职学校免学费制度, 高中阶段入学率提高到99%左右。四是2010年全区18周岁户籍青年中,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

二、推行学校捆绑促进均衡发展

将农村小学从镇中心校整体划转给城市 (城镇) 示范小学成为其分部, 实行城乡学校捆绑发展, 突破城乡学校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体制、机制上的束缚, 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城乡小学的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市小学、城镇小学、农村小学的在校学生比已调整为65:30:5。初中阶段, 区域内三所中学实现了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区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已经稳步控制在1%以内, 联招上线学生的质量明显提高。初中毕业生继续不受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的限制, 不交择校费和赞助费升入区内高中阶段学校就读。并实行均衡安排财政拨款, 全区所有中小学均按统一标准安排经常性运行经费, 2010年这一标准分别为小学810元、初中1190元、高中900元。

三、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

加快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进程, 形成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投资近6000万元的双路中学迁建工程已于2010年秋季竣工投入使用。二是完成了双桥中学和实验小学科技综合楼主体建设, 启动了双路小学、双路镇小学科技综合楼建设。三是完成校舍安全加固工程。通桥镇小学教学楼、双路小学教学楼、实验中学教学楼和双桥中学实验楼加固工程已完成投入使用, 加固工程完成三年规划总量的98%, 校安工程共完成33043平方米, 占三年规划总量36206平方米的91%。四是建成了双路中学、双路小学、实验小学3片塑胶运动场并投入使用。生均占地和校舍建筑面积方面达到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规定要求, 2010年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分别为30.53平方米、10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分别为40.02平方米、14.61平方米。全区标准化率达到100%, 超过市定标准40% (市定60%) 。

四、实施警务机制安全保障到位

实施网络“三防”全覆盖, 全年投入资金120万元新装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新聘专职保安64名, 在重点学校驻警5名, 新增加校园周边日均巡逻次数5次, 推行每周安全教育和每月安全演练。落实校园保安人员工资、社保、服装费 (500元/年、人) 、装备费、培训费等。建立工商、卫生、安监、城管等部门联合巡查机制, 实现师生自我防护、学校联动防护和全区协同防护。

五、妥善解决难点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建立并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依靠学生资助中心这个平台, 除严格执行国家和市级等学生资助政策外, 我区还新增4项资助政策:第一, 从2007年起低保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第二, 从2006年起对因村小撤并跨村就读的学生进行午餐补助。2008年起对因村小撤并跨村就读需乘车上学者, 试行上学、放学乘车补助。第三, 2009年起对学前一年城乡低保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园幼儿免保育费。第四, 2008年起对双桥户籍学生就读区内中职学校的实行免学费。2010年资助各类学生5764人次, 总金额约为168万元, 救助面达到35%。

二是基本解决“大班额”和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从规划入手, 全力实施“中小学布局与扩容计划”和标准化建设, 通过4年时间整治, 秋季学期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现象, 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班人数均未超过55人, 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在全市消除大班额。为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上学难问题, 全区所有学校均向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 只要申请就读的, 都能就近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三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富有成效, 2010年我区贷款学生还款违约率为零。

四是“学生营养促进计划”有序推进。从2006年起对跨村就读小学生按生均2元的标准进行午餐补助。2010年开始为非寄宿贫困生提供“爱心午餐”。从春季学期开始, 按每学期10元/生的标准安排财政专项资金, 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饮用纯净水。9月, 区政府办印发了《双桥区推进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实施方案》, 随后区教委、区财政局联合制发了具体实施办法, 12月24日学生饮用奶工程正式实施, 第一阶段实施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低保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五是通过不断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双桥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效显著, 社会各届对教育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从2006-2010年起连续五年荣获“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称号。

扎实办好惠民教育 第4篇

优化学校布局,方便就近入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区,城区学校服务半径增大、班容量严重超标。而农村学校由于生源急剧减少,撤点并校之后,学生上学变远。云梦县从三个方面入手,优化学校布局,解决就近入学难的问题:

升级农村教学点。一方面,严禁随意撤并学校;另一方面,恢复下辛店元通教学点,搬迁吴铺三湖小学,将义堂好石、曾店刘砦、曾店长和三个教学点恢复为完全小学,方便农村学生就近入学。同时,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将非标准校车升级为专用标准校车,保障学生上学安全。

扩容城区学校。一方面,扩大部分学校面积,将实验小学“一分为二”,把原棉纺厂子弟小学闲置校舍改造为实验小学北校区,方便城北学生就读,同时将实验小学南校区搬迁至校园面积更大的曲阳高中校址;另一方面,对部分学校进行增容,在县实验中学、城关二小、城关三小各新建一栋教学楼,增加学位数,缓解城区面积扩大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班容量过大的问题。

新建城东教育城。城东新区是云梦县城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地带,近年来发展很快,有大量居民入住。县委、县政府直面城东缺乏学校的难题,多方筹资5.8亿元,兴建占地344亩的城东教育城。教育城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可容纳学生8500名,不仅满足了城东居民教育需求,还可彻底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难题。

云梦县致力于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个家庭,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一是实施幼儿园建设推进工程。投资六千多万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形成每个乡镇至少一所公办园的格局,有效化解了“入园难”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二是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通过向上争一点、县级配一点、乡镇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2亿多元,改造薄弱学校50多所,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实施高中合并搬迁工程。随着高中生源总数的不断萎缩,云梦县顺势而为,将曲阳高中、梦泽高中优化重组,合并迁入高标准建设的教育城高中,促使全县高中整体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实施职教资源整合工程。将原来分散在中职、电大、成人培训、就业培训、技工学校等6处的职教资源整合为一体,组建新的职教中心,做大做强云梦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五是实施教育装备提升工程。投资四千多万元,进一步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设备“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努力达到信息资源全覆盖,让偏远学校通过网络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师资。针对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知识陈旧的现状,通过逐步完善“三个机制”,不断促进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

完善教师补充机制。近三年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省级和县级公开招考,共招聘新机制教师306人,幼儿教师40人,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幼儿园任教,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

完善培训交流机制。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培训,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参加在职学历提升,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加强城乡之间、学区之间教师、干部轮岗交流,每年交流教师四百多人。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培训,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和“学教进城”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

双语小学教育惠民服务站工作制度 第5篇

教育惠民服务站是潍坊峡山双语小学履行教育为民惠民服务工作责任的专门机构,学校成立为民惠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确定“教育惠民服务站”建设、管理、服务相关目标、职责、制度,指导监督“教育惠民服务站”开展日常工作,协调解决“教育惠民服务站”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一. 领导小组

组 长:石玉刚

组员:王乾顺 赵冠华 刘福长 逄洁 刘惠 禹萍 完颜锋  田文朋 刘立国 赵永东

二. 工作平台

“教育惠民服务站”设在潍坊峡山双语小学学生成长中心办公室,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咨询、投诉受理、学生资助、家校联系、培训指导、校外实践等项目。

“教育惠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接听服务热线和提供现场服务解答相关问题的`咨询答复和处理。

三. 工作制度

1. 首问负责制。依照规定权限和程序,“教育惠民服务站”第一个接听热线、接待来访的工作人员负责解答处理相关问题或做好引导、转接处理工作。

2. 服务承诺制。“教育惠民服务站”向社会公开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承诺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建立服务质量反馈监控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3. 限时办结制。“教育惠民服务站”接受咨询、接办事项原则上实行即时答复、即时办理,需要一定时间的,明确办理部门和办理人员,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4. 信息研报制。“教育惠民服务站”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和网络咨询内容认真登记和研究,定期编发工作动态和分析报告,及时向领导小组提报反馈信息,为优化服务提供建议。

5. 绩效考核制。明确“教育惠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每年度对各岗位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促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惠民服务热线

市教育热线:8791010

峡山区服务热线:5606660

学校服务站电话:7733557   7737577

潍坊峡山双语小学

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 第6篇

2008年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工作总结

二00八年九月

惠民县职教中心2008年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工作总结

按照县教育工会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九月份,在全校教职工中认真开展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队伍良好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月活动。在工作中,我校坚持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旨在大力弘扬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精神,着重解决我校教师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等问题。以师爱建设为核心,不断丰富师德建设形式和载体,大力推进和加强师德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师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现将我校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对师德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对于开展好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予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专人分管,并召开动员会,布置认真实施。

2、全面加强素质建设。根据惠教工【2008】2号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全体师生动员会,全面加强素质建设。广大教职工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切实做好素质建设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认清形势,促进自我发展;同时带动学生,影响家长、社会,发挥素质建设的影响效应。

3、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学习黄胜副省长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树立了教师职业的光荣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做强素质、树形象的带头人。

4、抓住重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活动。开展了师德师风评议活动。广大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师德师风方面的自评和互评,同时面向学生和社会广泛征求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50多条。注重校园育人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制作宣传布幅30余条,出专题黑板报、墙报四期。人人撰写师德教育论文、总结各一份,并进行了评优活动。

5、开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的师德建设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真情奉献师爱、凝聚团队力量、营造和谐环境、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服务。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广大教职工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树立了良好的教风,从教师教案书写到课堂板书、从语言表达到思维训练、从观察学生个性到因材施教,都做到了一丝不苟,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

6、加强师德建设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树

立师德师风榜样。我校县优秀教师宫俊义的先进事迹在惠民电视台和《惠民大众》上播出报道,《山东职教信息》、《惠民大众》、惠民教育信息网等报刊和网站共发表我校师德建设、学校发展变化、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稿件60余篇。我校构建了宽松、民主、和谐和奋发向上的校园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师德氛围,不断完善了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和评估、考核制度,促进了我校师德教育活动扎实深入的开展。

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 第7篇

宁教计„2009‟29号

关于开展教育惠民政策资金自查自纠 重点督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市惠民政策督查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开展惠民惠农政策资金自查自纠、重点督查工作的通知》(宁惠查„2009‟2号)和2009年全市纠风工作任务部署,为确保中央、省和我市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对教育惠民政策资金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项目

1、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

2、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宿舍建设工程。

二、工作目标

1、以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为原则,着重对中央、省和我市教育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纠、重点督查。

2、通过自查自纠和重点督查,找准教育惠民政策执行过程中存 1

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使教育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三、检查时限

2008年、2009年中央、省以及我市教育惠民政策资金落实情况。

四、检查内容

(一)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

1、年初预算和执行情况;

2、按规定设立特设专户情况;

3、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情况;

4、按有关政策落实配套资金情况;

5、截留、虚报冒领财政资金情况;

6、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情况

①按《中小学会计制度》要求,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以准确反映学校公用支出情况;

②挪用财政资金情况;

③挤占财政资金情况(用于行政经费支出、用于发放奖金福利、用于偿还债务等情况);

④用于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情况;

⑤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财产是否有登记造册,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是否有政府采购;

⑥虚列支出情况。

(二)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宿舍建设工程

1、工程项目预算、决算、验收情况

2、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①严格项目管理,是否擅自更改项目功能和面积情况; ②项目竣工情况;

③项目验收合格情况。

3、资金管理及到位情况

①建立健全中小学寄宿制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情况; ②县(市、区)财政按投资计划足额配套资金情况;

③寄宿制补助资金进入专户,单独设账,按“工程”项目分别核算情况;

④及时拨付工程款,确保工程进度情况。

4、工程管理情况

①领导重视,部门协调情况;

②建设项目按照基建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材料齐全情况; ③建设项目按规定对基建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并立卷归档,妥善保管情况。

五、工作步骤

(一)自查自纠(9月20日—10月15日)。各县(市、区)要按照检查项目和内容,认真负责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的自查自纠工作,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并于10月15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含附件

1、附件2)上报市教育局计财科,同时发送电子文档到ndjck2915661@126.com。

(二)重点督查(10月16日-11月15日)。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县(市、区)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对下属学校的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检查可采取听取被检查单位有关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的汇报,收集检查汇报材料,实地查阅相关政策文件、资料、账册,接受群众举报、进村入户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重点检查,要对所检查单位的惠民资金的拨付情况逐项进行核实,全面掌握到位惠民资金的种类、数额和发放标准以及使用情况。实地检查结束后,要向被检查单位通报情况,同时听取被检查单位的意见,并于11月15日前将重点检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教育局计财科,同时发送电子文档到ndjck2915661@126.com。

(三)总结整改(11月16日—12月5日)。各县(市、区)通过检查重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完善管理办法,并于12月5日前将总结情况上报市教育局计财科,同时发送电子文档到ndjck2915661@126.com。

市惠民政策督查工作小组将会同市政府纠风办对各县(市、区)开展自查和重点督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把督查结果作为年终有关考评的依据之一。

附件1:2008、2009年教育惠民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

(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

附件2:2008、2009年教育惠民专项资金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

(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宿舍建设工程)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教育惠民 自查 资金通知

教育局惠民信访工作 第8篇

一、高校音乐教育与惠民音乐建设的对接作用

(一)丰富高校音乐教学

用高校音乐教育引领惠民音乐的建设并把二者相联接,就高校而言,这是一个丰富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使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单一的对话,更体现在学生与民众之间的交流配合。

我们在高校内受到的音乐教育对培养惠民音乐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就拿二胡这件乐器来讲,两根弦,一把弓,看似容易,可是如果没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则也是很难信手拈来。二胡这件乐器没有固定的品相,声音是由演奏者移动指尖来调节琴弦震动的长短来发出。所以可以说,演奏者演奏乐曲的悦耳程度有一半的关系是来自于音准程度。专业演奏者有着较高的音高精准度,可业余音乐爱好者的音准程度普遍来讲就不见得有那么高了。加之喜欢这门艺术的人特别多,所以,借用艺术惠民的平台我们可以向业余音乐爱好者普及一些在学校老师教过我们的基础乐理知识。比如音程度数关系这一知识点就需要向民众普及,让大家深刻了解到大二度与小二度,大三度与小三度等的区别,并联系指距的变化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通过视觉与听觉间的观察和感受用语言指出艺术爱好者不规范的手型,运弓等错误,示范正确动作姿态,让大家通过临摹效仿等的方式步入正轨。

(二)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模式

在由浅入深专业的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笔者也对专业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所了解。专业老师多采用对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其中主要通过给学生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后在学生演奏时通过语言以纠正示范。这种教学方法更容易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思考与双手配合的重要性和情感与技巧的处理的细腻性,加快了学生学习进程。学生在演奏中遇到高难度演奏技巧等方面困难时,需要老师提醒动作要领,使得学生记牢后慢练,熟练,最后达到灵活运用的过程。

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形成良性的学习环境,但惠民工程不同于高校内部的音乐教育,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对于惠民工程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有所创新。

艺术惠民中的受教育者大多是普通群众,他们多以自身兴趣为主,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对应的理论基础。这时候我们不再适合把高校老师留课后作业的方法用在民众身上,我们则应采用更为通俗易懂直接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采用“手把手”教学方式来巩固其基础训练,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的创新理论。其中摆正手型,让艺术爱好者效仿标准动作坐姿等都直观的纠正了先前受培训者的错误。我们这些小老师要严格遵循教材系统,带领大家基础训练,多备课,总结出简易精炼的要领,这样助于改善他们拉琴的不良习惯并带领他们步入正轨。在艺术惠民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更多的耐心,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调节课堂气氛,这样助于高校音乐教育与惠民音乐建设的对接。

(三)增强学生的个性特征

作为我们学生来讲,艺术惠民虽然辛苦,但是有付出终究是会换来收获。通过我的努力和众多音乐爱好者的积极配合,现如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手法,以前的错误也得到了部分改观。以前某些民众在二胡演奏的运弓技巧方面不能灵活的运用手腕,这导致乐曲的衔接性差,粗糙,十六分音符模糊不清等。通过纠正规范,这些民众无论是在小型乐队组合还是单独演奏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在学期期末汇报展演中,我带领大家展示了多日编排的乐曲,其中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二、高校音乐教育与惠民音乐建设对接的可行性

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天华先生曾指出:习乐之法有三,日耳听,日目视,日言传。学习音乐的真正意义在于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总结。当我们耳濡目染,系统训练,刻苦钻研之后,学以致用的时刻便已到来。我们可以把知识传播的对象设定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当双方都互利需求的情况下惠民艺术建设工程也就开展起来了。

高校音乐教育与惠民音乐建设对接的可行性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另一方面是从音乐爱好者方面。从艺术专业学生自身角度而言,惠民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可以学以致用的很好的平台。学生不仅可以把学校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应用到惠民工程中,还可以得到大量的教学经验并从中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在与民众艺术交流的同时也共同完善,促进艺术文化的发展。另外学生在艺术惠民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巩固自我的过程。而这段艺术惠民的经历也将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相关工作的一门课程。

对于广大音乐爱好者而言,身入到艺术惠民工程建设的益处更是多之又多。首先他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了之前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其次众多音乐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无形中又增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在惠民工程中的学习也提高了自身音乐素养,丰富了业余时间。

三、高校音乐教育与惠民音乐建设对接的策略

艺术不分年龄,不分高低。对于如何把这样的一个双赢对接工程建设下去的问题引人深思。尽管艺术惠民工程可能在双方时间不协调,水平程度不尽相同等细小的方面存在漏洞,但是总体来说这项工程还要继续建设下去,我们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汇报、艺术展演等形式让艺术这类文化深深渗透在师生与民众之间,和谐发展,共同发展,为文化的传播事业做贡献,为艺术的继承事业做贡献。

面对不了解艺术惠民工程的,认识不到艺术指导重要性的,想走进高校参与学习但在时间安排方面出现问题的,已经进入高校学习但自身水平程度不尽相同的种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报刊和网络加大宣传力度,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加强思想建设教育,走进社区参与文艺汇演。在学院内,我们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开展相应课程,按照专业水平依次分班,进一步完善惠民工程建设。

尽管艺术惠民工程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漏洞,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要将这项工程更好的建设下去,让艺术这类文化深深的渗透在师生与民众之间,和谐发展,共同发展,为文化的传播事业尽力量,为艺术的继承事业做贡献。

(指导教师:郝宏歌)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惠民艺术建设的开展却又为群众艺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前提。鉴于二者的深度关联,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方法,就高校音乐教育与惠民音乐建设这一对接产生思考。

南华县教育局助推惠民政策落实 第9篇

南华县教育局把每年4、5、9月份定为资助政策宣传月,通过校会、班会、家长会、校园广播、板报、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各项学生资助政策。5年来,累计为149 663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提供免费教科书,累计为108 473人次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资金9 099.81万元,扎实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免费为26 891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早餐。

在强化贷款管理方面,南华县教育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审查助学贷款资格,做到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大学生应贷尽贷,5年累计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2 673人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 336.5万元,超额完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计划。同时,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所有贫困大学生毕业后都能如期偿还贷款。

与此同时,南华县强化对资助工作的督查考评。县教育局加强学籍督查,规范学籍注册行为,坚持月巡视制度,每月到学校逐班清点学生人数,核查受助学生信息,确保受助学生信息真实、完整、准确。并由局纪委牵头组成检查组,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电话访谈家长、查阅电子和纸质资助材料等方式,对学生资助资金工作的制度建设、政策落实、资金管理、信息档案管理、社会舆情等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同时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肃查处套取资助资金行为,确保资助工作规范实施。

玉溪市举办“十三五”高中及以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培训会

本刊讯(通讯员 董维彬) 为保障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玉溪市加快推进全市“十三五”高中及以下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近日,玉溪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十三五”高中及以下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培训会。

培训会对规划编制范围、总体目标、规划期限及内容、要求进行了说明。规划的范围是纳入2015年教育事业统计且校舍、设施设备未达标的独立设置的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期限重点是“十三五”,兼顾“十四五”。规划内容包括校园建设和设施设备购置两类。一是校园建设类。按照国家学校建设标准,摸清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到2020年校园建设总体需求,完善学校教育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浴室、运动场等教育生活设施和围墙、大门等附属设施,逐步实现未达标学校校园校舍标准化。二是设施设备购置类。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和中等职业中学设施设备购置标准添加购置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

玉溪市教育局副局长颜永宏在会上说,本次规划涉及高中及以下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10年内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是全市教育系统“十三五”“十四五”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的总纲,未来5~10年内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必须是规划里的项目。各县区和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教育惠民政策 第10篇

1、学前教育资助: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20%的比例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幼儿每年1000元的保教费,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全部纳入面上的保教费减免范围,并据实免除保教费。

申办程序:幼儿家长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学校组织评议→学校公示受助对象名单→县级资助中心审核→打卡发放。

2、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三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三免一补”是指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实施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校寄宿优先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

申办程序:学生在校填写《申请表》,由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后交班级初评→学校评审小组评审确定拟助名单→学校将拟助名单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集中发放生活补助。

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国家对连片特困地区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实施资助,其资助生活费标准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为每生每年2000元。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一、二年级学生再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生活补助,对连片特困地区三年级在校生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对公、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免除学费。

国家助学金申办程序:学生在学校申请备案→学校初审、公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公示→打卡发放;

中职免学费申办程序:学生在校申请备案→学校初审、公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公示→资金拨付到校。

4、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对普通高中教育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一、二、三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15年春季学期开始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资助,资助比例36%。按在校生30%的比例和当地当年学费标准据实免除符合条件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并据实免除学费。

普高国家助学金申办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申请→班级组织初评→学校进行评审、公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审核→打卡发放;

普高免学费申办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申请→班级组织初评→学校进行评定、公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审核→打卡发放。

5、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入学资助政策:资助中西部地区高考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路费及短期生活费,标准为省内院校每人500元,省外院校每人1000元。

申办程序:学生提出申请→学校初审、公示→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复审、公示→打卡发放。

6、大学新生学费生活费资助政策:

从2016年秋学期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专科、本科)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补助2000元)连续资助至学业结束。

申请办理:学生在线申请→高校审核→县级教育、扶贫部门审核、公示→打卡发放。

7、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借款人在学生读书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贷款金额本专科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0元。

申请办理:学生在线申请→县资助中心审核→资金拨付高校。

8、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首次就业后连续不间断服务满3年的省属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学费奖补,奖补标准最高不超过6000元/学年,奖补年限以毕业生最后学历实际学制年限为准。

教育惠民宣传册 第11篇

一、“两免一补”政策

(一)“两免一补”政策的内容

“两免一补”政策是指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教科书费、免除杂费,补助农村义务教学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我省从2005年春季起,对88个县(市、区、特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86万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免除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免费教科书资金由中央财政提供;免除杂费资金由省财政提供;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省财政提供,分两年到位。

(二)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重要意义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家村义务教育的高义重视和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认真落实好这项政策,对于促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巩固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可申请“两免一补”资助的对象

凡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可以申请“两免一补”资助;

1、父母均为农民,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

2、农村父母双亡家庭困难学生。

3、农村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学生。

4、农村因父母残疾家庭困难学生。

5、农村因病致贫家庭学生和农村因灾返贫家庭学生。

6、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学生。

(四)不能申请“两免一补”资助的对象

1、财政供养人员子女。

2、城镇居民的子女。

3、农村较为富裕农民的子女。

(五)申请“两免一补”资助的程序

1、提出申请。由符合受资助条件的学生向所就讯的学校提出资助申请,并提供村民委员会盖章的证明材料。

2、审核。由学校领导、村干部、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评审小组,对申请享受“两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并根据县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资助人数,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公示。对确定的受助学生名单,分别在学校、学生家庭所在村范围内和乡(镇)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

4、拟定名单。学校对公示期间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取消不符合条件学生受助资格,并将公示无异议的拟资助学生名单及学生有关信息报乡(镇)教育辅导站,乡(镇)教育辅导站将本辖区内拟资助的学生名单信息汇总后报县级教育、财政部门。

5、确定资助对象。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对各乡(镇)报送的拟定名单核实无误后确定资助对象,由学生本人、家长、班主任和校长对免费教科书的发放、杂费的免除、寄宿生生活费的补助进行签字确认。

(六)“两免一补”资助的标准

1、免费教科书金额核定标准。目前我省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为:小学每人每学期35元、初中每人每学期70元,特教中小学生每人每学期均为35元。

2、免除杂费标准:小学:每人每学期25元,初中:每人每学期30元。

3、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人

每学期100元。

(七)实施“两免一补”资助的原则

1、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受助学生的评选和公示工作。

2、“两免一补”资助实行动态管理,每学期根据学生家庭贫困善对资助对象进行调整。

3、已获免费提供教科书资助的学生必须同时免除杂费的资助。享受生活费补助的贫困寄宿学生必须是已获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免除杂费资助的学生。对于应享受免除杂费的学生,如学校在开学时已向这部分学生收取了杂费,学校必须将已收取的杂费逐一退还给学生。

4、对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学校及有关部门不得再向其收取教科书费用。

5、对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移民地区和100个一类扶贫开发重点乡镇的贫困家庭学生要予以重点倾斜,对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优先进行资助。

二、营养改善计划

(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贫困,关注人民群众生活,认真解决好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2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对他们加以特殊保护和关心显得尤为重要。

3、有利于消除社会的不公平,对农村地区学生加以特殊关注,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

4、有利于增强农村地区学生的整体体质,有了良好的体质才能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二)营养改善计划的基本内容

1、实施范围。按照“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根据国办发〔2011〕54号文件精神,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省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启动国家试点工作,同时鼓励非连片特困县逐步开展“计划”地方试点工作。

2、补助标准。按每生每天3元、全年学生在校200天计算,每生每年补助600元。65个连片特困县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为学生提供营养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严禁用于补贴教职工伙食和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非连片特困地区的县“计划”试点所需资金由各市(州)、县自行承担。对试点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在争取中央财政奖励性补助的同时,省财政给予一定额度的一次性奖励补助。

3、供餐方式。通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的实施,我省村级以上学校已全部建有食堂,村级以上学校原则上由学校食堂供餐。不具备食堂供餐条件的教学点,在严格规范准入的前提下实行个人或家庭托餐。有关地区和学校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营养食谱、原料供应、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配餐。供餐内容可包括完整的午餐,或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加餐或课间餐等。

4、鼓励参与。鼓励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慈善组织,在当地政府的统筹下,积极参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

三、“六个一”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六个一”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为纳雍县人民政府组织,县直各部门配合,在全县开展的

以留守儿童为对象的一项教育惠民行动政策,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一)亲情呼唤

“一月一封信”。各校学校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少年一月给家长写一封信,向家长汇报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由学校统一按时寄出,并要求家长向孩子进行亲情回信。

(二)亲情对话

“一周一对话”。各学校利用网络视屏或温馨电话等形式每周安排留守儿童少年进行一次亲情对话,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三)心理健康教育

“一月一辅导”。要求每个学校建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室,至少安排2名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工作,每月对留守儿童少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根据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他们感受活动的愉悦,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

(四)冬季温暖行动

“一人一冬衣”。组织全县干部职工牵手留守儿童,为贫困留守儿童准备一套冬衣或为住校贫困留守儿童准备一床过冬棉被,切实解决他们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五)部门结对帮扶

“一校一部门”。由县直各部门结对帮扶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共同谋划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六)建立“代管家长”机制

“一生一代管”。由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一人认管一名留守儿童,切实担负起“代管家长”责任。“代管家长”通过班主任准确掌握学生家

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等基本情况,密切与留守儿童、任课教师、家长(或第二监护人)的沟通,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

四、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学费补偿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

(一)、补偿、代偿资格

1.被批准入伍的学生,不论是在校报名,还是在学生原户籍所在地报名入伍均可申请学费补偿或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

2.被批准入伍的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可申请学费补偿或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

3.被批准入伍的能够完成学业具备毕业资格的,按照应届毕业生学费补偿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办法办理;暂不能够完成学业不具备毕业资格的,按照在校生学费补偿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办法办理。

(二)、补偿、代偿的标准、年限及方式 ①补偿、代偿的标准

入伍前在校期间每学年学费补偿或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的金额,按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生源地助学贷款金额计算,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

②、补偿、代偿的年限及方式

以入伍时间为准,入伍前应达到的学制规定年限,即是学费补偿或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

1.对获得学费补偿或生源地助学贷款代偿资格的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我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在学生入伍时实行一次性补偿或代偿。

2.在校期间学生欠缴学费的,获得的学费补偿款应优先于补交学费。3.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费补偿款或助学贷款代偿必须首先用于偿还生源地助学贷款。

五、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 基本概念: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

补贴对象: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面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

补贴程序:

1、县教育局和财政局根据各校高中在校学生实有人数,按比例向各校下达享受名额;

2、高中在校学生持所在村、社区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困难证明,向所在学校申请,学校在深入了解其家庭状况后初步确定享受补助的对象,并由补助对象填写《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3、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教务、总务、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的评议小组,对初步确定并申请补助的对象进行评议,确定出享受学生;

4、对评议小组确定的享受补助学生在学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将受助学生名单报县教育局审核;

5、对审核无异议的享受对象,由县财政局拨付到各学区(校),由学校发放到享受学生手中。

补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资金发放形式:发卡的形式发放。

六、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

1、资助对象

2、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

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其中就包括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和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等。

3、不享受资助的情况

上一篇:丢掉曾经作文600字下一篇:1 政府采购项目委托代理采购协议书(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