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2024-05-25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精选9篇)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1篇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

深小 张兰芳

内容摘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我们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都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不要说低年级的学生了,就算是高年级的学生也没有养成很好的做笔记习惯。那么,我们作为老师,要想让低年级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又该如何去做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一、从“认识”开始。

二、从“模仿”下手。

三、让“被动”变“主动”。

四、让“主动”成“习惯”。通过从这四个方面努力,让低年级的学生逐渐养成自觉做笔记的习惯。

关键词:做笔记习惯 主动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我在做学生的时候老师时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要我们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在我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在测验和考试中成绩要好得多。做笔记的人在测验前能够按照笔记进行系统的复习和背诵,而其他人只能依靠以前那点记忆。

那么,我们作为老师,要想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那又该如何去做呢?对于我来说,更有难度,因为我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要想让低年级的学生也能像高年级学生一样学会做笔记,并且养成一定的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我又十分清楚,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假

如能在这个时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于以后来说是终身受用的,我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我是从以下几点进行大胆尝试的。

一、从“认识”开始

我们都很明白,做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注意力,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但是,我们也十分清楚,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最多可以坚持十几分钟,假如我们只是单纯地让这些学生读、听是很难维持整一节课的完整性的,因此,我们得想方设法让这些低年级的孩子们把笔动起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所以,我们必须先从思想上去让他们知道做笔记的重要性。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利用了一个字来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这就是“聪明”的“聪”字。因为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别人说自己聪明,他们也希望自己变得聪明,而这个“聪”字,刚好体现了课堂的“四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于是我就利用这个字,把它拆分成四个部分,告诉学生: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就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怎样才能做到“心到”呢?那你必须用上你的双手,怎样用啊?跟着老师做笔记吧!学生听到有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于是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做笔记的做法了。

二、从“模仿”下手

低年级的学生该如何去做笔记呢?理所当然,他们不可能像高年级的同学那样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记,所以,我认为可以从“模仿”下手。因此,在让学生开始做笔记之前,我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每天上语文课除了书本外还必须准备好笔记本(软皮抄)。但是我并不让学生随意乱写,我要求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去记录。由于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主要是涉及字词句的知识巩固。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反义词、词语积累归类等。所以,我会对不同的知识让学生记录在不同的位置。例如对于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一般就随着教学进度根据需要适时提醒学生记录在相应的生字旁边,尤其是多音字,我会把多音字的拼音与组词抄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模仿我的格式抄写在该生字的旁边。对于近义词、反义词则记录在课文的行间。至于文中的好词好句或者补充的课外知识,我则让学生抄写在笔记本上。每一次我都会给予学生充分记录的时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要求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所有学生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三、让“被动”变“主动”

在老师的要求下模仿着做笔记,无疑是一种被动的做法,但是,只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可以变成学生主动的行为的。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做笔记,我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一些积极做笔记的同学,还给他们奖励小红花,也在展示台上展示他们的笔记,让所有同学都向他们学习,激起其他同学的不服输心理。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奖励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很有效的。现在,我班有不少的学生已经不再是每次都要老师叫做笔记才做笔记,而是每当看到

我在黑板上把一些例如多音字、课外知识等板书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抄写好在相应的位置。这点我班的严梦涵同学尤其主动,有时甚至还没有等我写出来,她早就把文中的多音字在相应的地方写好了。由此看来,只要使用一定的激励方式是可以让学生做笔记由“被动”变成“主动”的。可见,激励也是培养做笔记习惯的一种不错的方式。

四、让“主动”成“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做笔记,是十分难得的,这说明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习惯。但是,假如在课外又会怎样呢?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家长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常常主动联系家长,让家长帮忙留意并指导孩子在看课外书时做好相关的摘抄记录,提高孩子的阅读效果。我给了家长一些建议:

(一)大力的支持与鼓励:在家父母可以给孩子每一个笔记给予小奖励,让孩子能有成就感,这样很快就能养成这个习惯了;

(二)不直接揪出错误:孩子们能完成一个笔记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做错了还一味的批评和打骂,那就会前功尽废,所以一定要以引导为主;

(三)严格要求书写美观:好的书写习惯也能体现这个人的素质,如果孩子每一次都能认真地摘录课外知识,书写整洁大方,那么孩子不但可以真正学习到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也随之而形成。因此,家长也必须督促好孩子每次认真地做课外摘抄笔记。我让家长协助的同时,我也经常检查学生的课外笔记,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很多家长都反映不错,孩子能真真正正地学到了知识,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所以说,只有让孩子尝到了做笔记的甜

头,他们才会自愿地去做这样的事情,并且坚持下去,最终形成习惯,受益终身。

还是那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聪明的人,如果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质量也要大打折扣的。作为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就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学会做笔记非常重要,在孩子们以后整个读书生涯中都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好习惯,特别是在低年级正是思维开拓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因难而退却,我们必须从低年级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好习惯,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叩响语文的大门,从一年级做起,用美读和巧记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吧!我们小组精英荟萃,群策群力,取材实践,和大家分享低年级做笔记和美读课文的一些小窍门,欢迎品鉴。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2篇

一年级四位老师平均每人带着45个学生,对一年级教学工作来说,课多,学生多。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很不容易。但经过我们验收检查,清楚地看到了我们一年级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展示。现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合作共赢

教研组的精神要能配合,就会有凝聚力。团队不在于完美,而是是否有战斗力,一个有战斗力的教研组一定会将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蒸蒸日上。在验收课活动中,发现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团队。

在验收课之前组内四位老师共同研究教学方案,一起设计教学策略,不断反思教学细节......注定,他们是智慧共享!

在验收课中,老师们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互相启迪,不断地修改、完善,最终,三节课是越来越好。注定,他们是同思共研!

在验收课后,畅所欲言,自我反思与互相学习,彼此评价与不断思考。注定,他们收获丰厚!

这样的课,可谓是“组内共研接龙课”,这样的教研工作,正是加快课改所必需的一种工作方法。值得各组学习!

二、习惯培养情况效果显著

(一)学习状态好

学生从打铃开始,就能很快地、安静地等候上课;一开课,学生就能情绪饱满地投入进学习中;学生的坐姿、举手、倾听等也初有成效......(二)学习方法有效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已经能积极发言,能很敏锐地发现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简单地分析与思考,在解决问题时,能准确选择方法,并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三、努力方向

(一)学生的倾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

现状:学生只会听老师分析讲解,不会听同伴发言。建议: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一要靠我们明确的要求;二要靠我们的评价策略,既注重教师评价学生,也要注重学生互评,只有在评价中,他才会用心地倾听,也只有用心地倾听,才会进一步地思考,只有边听边思考,学生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三要靠我们的知识魅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形式多样,学习活动有实效,让所学知识富有生命力,这样,学生感兴趣了,就会自觉地投入学习中。

总之,倾听能力的培养,还需老师们做为自己的一个小课题,不断地学习、实践,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教学行为。

(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亟待培养 现状:学生心知肚明,但表达支离破碎。

建议:所谓“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我们必需从学生的“表达”抓起,让学生在表达中梳理,在表达中互相启迪。例如,算理,要让学生多说,才会深刻理解;数据,要让学生多说,才会初步培养数感......总之,一年级的老师们个个责任心强、工作热情洋溢,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初有成效。我们要趁势而上,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好,让我们的学生因为有我们而成为最幸福的学生!

东胜区第七小学 一年级组

培养学生记数学笔记的良好习惯 第3篇

一帮助学生认识记笔记的重要性

第一,记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起活动,可促进其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第二,记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课后整理笔记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复习,掌握其知识重点,理清顺序和思路。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又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第三,记笔记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知识。笔记可以记下书本上没有的或书本上没有明确描述的定义、计算方法、解题方法等;笔记可以记下老师在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如此不断积累,便会获得许多新知识。

二指导学生掌握记笔记的方法

第一,在新学期开始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式样,不一定要全班统一,记录的格式老师介绍几个例子给学生参考。开始学记笔记时,老师要提醒需要记的内容,课后抽出一定时间辅导学生做笔记,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

第二,引导学生搜集记笔记的方法与诀窍等方面的知识,老师也可以提供自己搜集的信息或自己的心得。可以组织大家讨论、分析、甄别、选择、制订最适合自己的笔记形式和方法,然后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要做好个别指导,好的更好,发挥榜样作用;后进的赶上队伍。

第三,笔记要体现知识内容的完整性。要善于补充已学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小学数学大多数学习内容是分段安排的,如果刚开始学习某个内容,就要留下一定页面记录后面要学的内容;如果是学习某个内容的中部或末尾,就要抽一定时间补上已学内容。这样能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是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其二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们会自觉地查阅还有哪些要学习的内容。

第四,指导学生当天的笔记尽可能当天整理完成,并经常提醒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以此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数学典型题的解题方法、难题的奇妙解法等要单独归类记笔记,可以放在笔记本的最后,因为这个内容老师无法预设,一般都是随检测或学生学习资料出现。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组织“成果交流会”,展示优秀的笔记,请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建议每个星期收一次笔记,进行批阅。定期抽查笔记本上的内容,对没有记笔记的同学进行教育帮助,并督促他们补齐笔记,对记笔记认真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笔记不但内容记得准确、完整,而且形式多样,最关键的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第二,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请家长谈谈记笔记的心得,介绍记笔记的方法,展示家长的笔记;同时开展学生笔记展,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的态度及努力的程度;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大手拉小手或小手拉大手。这样就缩短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缩小了家长与学生对学习认识的差距,初步达到学校、家庭共同关心孩子成长的目的。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4篇

【关键词】 数学学习习惯;课堂记笔记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习惯能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由此说明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课堂记笔记就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好习惯,但是上课记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老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它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记笔记的过程是语言操作过程,也是大脑积极思考过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记笔记还能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一、记笔记的原因

1、从感知规律来说,记笔记可以加强记忆。课堂上学到东西很容易忘掉,因为课堂的记忆只是短暂的,记得快忘的也快,如果笔记上不留些痕迹,哪里去找记忆的空缺。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记笔记看成是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途径。虽然有些同学没怎么记笔记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笔记在平日积累、期末复习中起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这一点不可否认。对于记笔记影响听课,要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取舍。

2、做笔记可以促使听课更加专心。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来说,一定要记笔记。除了极个别的学生,许多学生都有上课时听得很懂,似乎理解了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但下课后不会做题,也不知老师上课时对这些内容是怎么讲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事半功倍;同时对课堂上不能理解、消化的问题课后借助笔记、参考资料,再经过自己动脑推演、计算、写数学概念图等形式能产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出对某一问题的新理解,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对于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同学来说,记笔记还可以促使上课不睡觉。现在学生听课容易走神,如果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就不太容易走神了。有效地记笔记不仅可以积攒学习资料,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听课,预防开小差。

二、记笔记的重要性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不但是增强学生记忆的方法之一,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要想在听课的同时记好笔记,必须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光听不记则有可能使注意力分散到学习以外的其它方面。

记笔记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记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记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如果不记笔记,复习时只好从头到尾去读教材,这样既花时间,又难得要领,效果不佳。如果在听课的同时记下讲课的纲要、重点和疑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亲切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事半功倍;同时对课堂上不能理解、消化的问题课后借助笔记、参考资料,再经过自己动脑推演、计算、写数学概念图等形式能产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还可能会引发出对某一问题的新理解,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如何记笔记

1、记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备课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

2、记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3、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4、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5、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总之,数学课堂记笔记,并不是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来,要有筛选的记,把一些自己认为重点的,比较难的或者一时间想不通的记下来,以后有空再翻出来看看,加深印象,不明白的地方课后及时向老师请教。

参考文献

[1]《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J].2008.4

[2]朱家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8.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5篇

一、培养学生自信的习惯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 确信自己是聪明的, 是有能力的.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有坚定的信心, 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和挫折而获得成功.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消除做题前的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等不良情绪.自卑心理有的时候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动力, 有的时候可能转化为巨大的消极因素, 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让学生学会把自卑转化为自信.自信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方法, 要养成自信的习惯, 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必胜的信念.让学生常常默念“我行”、“我能行”.通过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 逐渐树立信心, 逐渐获得心理力量.

二、培养复习总结的习惯

复习知识要点、总结思想方法是做作业的前提.做作业前, 先回顾有关的知识点, 分清哪些是旧的、哪些是新的, 搞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回顾新旧知识过渡的思想方法, 总结例题类型及解题思路.有机会时, 不妨与同学议一议应用本节知识的技巧、容易出错的地方、解题规范化的要求等等, 再动手做作业, 就会心中有数.在练中学, 在学中练, 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 强化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回顾是一种习惯, 不回顾也是一种习惯.事实上, 许多学生做题前没有先复习, 一是没有这个好习惯, 二是怕耽误做题时间, 拿到题目就随感觉做.复习与不复习, 其效果截然不同.复习总结了, 做题事半功倍, 否则事倍功半.加之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概念不清或理解错误, 做题无从入手, 出错在所难免.久而久之, 负积累增多, 成绩下降, 厌学, 甚至放弃数学.其实复习总结花不了几分钟时间, 关键是要有这种好习惯.为此, 教师要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组织、引导学生复习, 直至学生从中尝到甜头, 形成习惯.

三、培养审题思考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前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万万马虎不得.审题时要排除障碍, 及排除现成题型的干扰, 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往往一个字, 一个单位互化, 会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分析题意时, 要进行联系和联想:以前遇到过类似或者部分类似的问题吗?本题与它们有哪些异同点?当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这里还有效吗?不同点将如何解决?就这一个或几个条件, 每个成功者都能解决一些什么样的类型问题, 能联系到哪些知识点等等?通过联系去沟通本题与已有题型, 通过联想去构建解题思路, 设计解题过程.

认真审题、勤于思考是一种习惯, 懒惰、马马虎虎也是一种习惯.不少学生审题粗略浏览、不假思索, 跟着现成题型走, 时常张冠李戴, 答非所问.如何审题、如何思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合作、组织, 使学生感到有法可依, 不是高谈阔论.良好习惯的培养, 必须依靠教师辛勤的诱导和持之以恒的督促.现在的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 学习主动性差, 只介绍方法、提要求, 不指导, 不检查, 是没有一点效果的.况且积习难改, 非真枪实弹不可.

四, 培养珍惜每一分钟时间的习惯

每一个成功者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观察学习好的学生, 他们做作业的共同特点是:不轻易放过每一分钟时间.他们常常在吃饭或活动时, 就在脑海中复习思考当天的知识点.拿到作业, 就能立即投入其中, 不理鸡毛蒜皮的事, 不拖拉, 干净利落.遇到难题, 他们一般是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 当解决不了时, 就先放一放, 赶紧做其他题.他们常常从其他题或同学的议论中能得到启发, 顿生灵感, 悟得本题的解法.他们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 知道先干什么与后干什么, 该干什么与不该干什么.

而常常抱怨作业太多、压力大, 成绩差的学生, 他们一般是:把弥足珍贵的时间花在无关紧要或者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他们不懂得珍惜时间, 更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他们懒惰、贪玩, 对待作业磨磨蹭蹭, 想做就做一点, 不想做就玩一会, 能拖则拖, 甚至于为应付检查而慌慌张张地抄袭.曾有一个学生在作业课上修理钢笔竟达10分钟之久, 实在令人惋惜.

有人说, 浪费时间是生命中最大的错误, 也是最具毁灭性的力量, 大量的机遇就蕴含在点点滴滴的时间当中.节约时间是一种习惯, 浪费时间也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的培养, 仅靠教师勤跟是不够的, 是不现实的.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让他们互相

五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数学学习, 没有足够的练习巩固是不行的, 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而是练出来的.但大量做题, 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 二是效率也不尽如人意.怎样以少胜多反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反思题型.

把刚做过的题与以前的题型进行对比, 分析、归纳其异同点, 或按知识点, 或按解题思想方法去分类.如同在电脑上建立文件夹, 一个文件夹下又有若干个子文件夹, 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桌面上

2.反思错误.

要从找问题的角度, 像排雷一样去检查解题过程.看看解题思路是否有问题, 概念使用是否正确, 计算是否有失误, 思考是否周密等等.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用不同的方法去演算, 尽可能地发现问题.也可以换个角度, 把自己的答案当做别人的, 专挑问题.千万别把检查答案当成“自我欣赏”, 反思不等于不自信.

3.反思方法.

一题多解, 并不少见.解完题后最好换个角度观察思考, 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不同的方法, 往往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不同的知识点, 演示不同的解题技巧.其实, 我们做题的目的, 不就是为了从中学习、掌握新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吗!

4.反思变化.

拓广探索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实许多数学问题蕴藏着许多变化, 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与发现的平台.不妨变换题设与结论, 或者改变条件, 换个思路进行探究, 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体验“柳暗花明”的兴奋.这时我们不仅会解题, 而且也能编题.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6篇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都必须做的事情,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的学习方法,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又取决于他养成的优良的学习习惯,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七年级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将对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英语的习惯,必须先了解学生学习行为上不同时期的特点。

七年级处于小学和初中的过渡期,小学课容量小,课业负担轻,初中课容量和课业负担有了质的飞跃。而七年级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仍停留于小学阶段,主要存在以下的缺点:

忽视课堂的重要性,上课爱讲话,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爱动,经常走神;课堂上只听不记,包括笔头记忆和动脑记忆,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上只要听得懂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课堂既是理解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并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巩固;考试爱交流,缺乏独立完成的意识,造成老师、家长、自己,无法判定知识掌握熟练的程度,无法及时补缺补漏;对待作业态度不严肃,不独立完成,抄袭现象严重;缺乏主动寻求帮助的习惯,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不主动去问老师,同学;缺乏协作学习的意识,没有学会在协助中培养探究学习的精神。时间利用率低,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加,新鲜感很快被“课业负担”代替,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安排完成英语口头任务的时间;对于确立的学习目标不会持之以恒。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时间占用了学生大部分时间,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老师给出每天的预习任务 ,要求将不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第二天检查书上是否有预习标记;培养课堂记笔记的习惯。记下老师课堂上讲解和板书的重点。把来不及内化的知识点放到课后去内化,根据笔记梳理所学知识;培养课堂上专心听的能力和动脑记忆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回答本节课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培养课堂记忆的习惯。

2.杜绝考试作弊现象。考试中发现交流、作弊现象,应及时制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阻止学生依赖和投机取巧的心理。

3.及时落实布置的任务。笔头作业的落实:1)未上交作业,雷同作业及时落实。2) 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3)无法批改的练习要给学生集体纠正的时间,可以采取教师讲或是个别提问、集体回答等方式,并要求说出解题理由。口头作业的落实:1)课堂听写。2)个别提问。3)集体默写。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口头或物质上的鼓励。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助学习的能力。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培养若干学生助手,由小组长组织每天活动课的口语对话和单词检测。课代表安排早读课的单词、对话、课文朗读及语言点的复习并听写,每次10个单词加基本句型。对于听写没通过的同学,要重新听写。为了防止学生的“作弊”,老师可以在第二天进行“抽测”。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经过正确的引导后强化训练形成的,制定具体要求并按要求去做,在反复纠正中强化养成,才会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越来越稳固。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使良好的习惯得到保持,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德国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正确的学英语的方法?

1.教会学生识记单词:英语单词的识记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要牢记单词首先要掌握好单词的发音规则,学好“音标”。熟练了26个字母以后,逐渐培养借助“音标”步入“单词记忆”的能力。音标教学应持续到学生看到一个单词,就能快速正确发音为止,其次运用句型操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单词的意思;最后运用对话交流和短文阅读帮助学生全面巩固单词的读音、意思和拼写。学生一旦掌握了识记英语单词的技巧可以“受益终身”。

2.加强学生口头训练,培养英语语感:利用教材对话模仿训练,给出关键词练习复述课文。

3.加强笔头练习:1)缩写或改写教材里编辑的文章。2)练习运用短语进行遣词造句。

四、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英语的习惯,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目标越明确,学习行动就越能够获得成功。“路曲心直”的故事告诉我们玄奘法师小时候去镇上买东西,走的路比别人远而且难走,可是回来得却比别人早,只是由于玄奘法师心中只有目标没有路。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一万名毕业生的调查,27%没有目标,60%有模糊目标,10%有明确目标,3%有非常明确目标。25年后的结果显示,目标与个人的成功是夕夕相关的。27%的毕业生靠社会救济度过一生,60%的毕业生成为蓝领阶层,60%的毕业生成为白领阶层,3%有明确目标的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

有了目标就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典型的故事和具体的数字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组织学生时常听听有说服力的讲座,帮助学生在思想上确立起自己的明确目标,为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提供坚持的动力与依据。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7篇

一、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认真听课、独立作业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从初一开始我就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 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每天布置预习和复习任务, 在第二天早自习或课前几分钟先检查预习和复习情况, 好的给予表扬, 不合格或没有完成任务的记下名字。课堂上对每一个学生都严格要求, 例如, 在上课喊起立时, 我会把每个学生扫视一下, 如果发现哪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就会不点名的提醒一下;讲课中发现哪位学生做小动作或走神了, 也会稍停一下, 待大家精力都集中了, 再开始讲课;作业中若哪位同学书写不认真或错误太多, 我都会对他 (她) 单独辅导, 手把手地教, 直到合格为止。

二、生活中勤观察、勤说教

课前或课间我都会到教室走一走, 提醒学生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发现有学生追逐、打闹的、往楼下吐痰的就说明其危险性, 及时制止。有一天放学后我发现我们班的侯帅、刘万等几个男生匆匆往操场西边外边跑, 我急忙过去, 看见他们几个正在翻墙, 我马上把他们叫了回来, 指出其危害性。这些看似小事, 时刻隐藏着安全隐患, 如果不及时制止和教育, 天长日久, 就有可能出现差错。

针对学生们上学迟到、爱吃零食、办事拖拉、抄袭作业、哄骗家长、老师等小事, 我专门召开了名为“习惯的力量”主题班会, 提前把题目告诉大家, 让大家下去准备, 同学们有的从网上或从书本上找了很多正、反方面的例子, 班会上个个争先发言, 讨论热烈, 指出了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影响, 邢英华说道:“养成好习惯不容易, 但你会终生受益;养成坏习惯很容易, 但你改掉很难, 它会成为你学习和工作中的大敌……”通过这次班会, 每个同学都受到了深刻地教育。

三、在活动中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

养成教育光靠说教不行, 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它需经常激励学生的自律性,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在实践中亲身体会才能长记性。为此, 我经常有目的地开展多种活动, 在活动中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指导学生看有意义的书。

有一段时间, 我们班上学生看《老夫子》、《冒险小虎对》等入了迷, 这些都是系列丛书, 一套100多本, 对中学生来说教育意义不大, 他们既学不到好的语言, 又学不到写作手法, 也没有故事情节, 只是好玩而已。我说了几次, 他们明着不看, 暗着看, 有的上课偷着看, 直接影响了学习, 家长们也很着急。我想硬压不行, 就想到在班内开展“读好书”活动, 范围是天文的、科普的、历史的、地理的、名人的、哲理的等每周摘抄一篇好文章或好的段落, 每周一班会大家交流, 比比谁读的书好, 一周评出五个“好读者”作为学期末评先的条件之一。

2、因势利导, 正确引导。

刚进入初一时, 男学生们爱玩玻璃球, 三五成群或跪在地上, 或趴在地上, 有的把裤子的膝盖都磨破了, 既脏又不文雅, 我就组织全班开展乒乓球比赛, 同样是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 结果同学们就放下玻璃球开始练习乒乓球了。

3、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人各有所长,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 所以, 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今年的春季运动会, 我鼓励学生们多参与, 找校长为他们要名额, 我动员从来没有参加过活动的刘豪、康毅、胡雨昊、刘万等参加, 并一再鼓励他们能行, 好好发挥。结果康毅拿了男子800米第二名, 刘万获得了男子400米第一名, 其他几个参加了男子3000米也都跑下来了, 感动了同学们, 当时大家都为他们喝彩, 王钰川则高兴地为他们买面包和饮料。他们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无比兴奋。

4、不以成绩论英雄, 全面看待每个同学。

有些成绩好的学生平时听到的赞扬比较多, 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自满情绪, 心理承受力比较差;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自信不足。针对这种情况, 我让全班开展了“为每个学生找优、缺点”活动。成绩好的学生才认识到自己也有很多缺点, 光学习好是不够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增强了自信, 鼓起了学习和生活的勇气。

5、辩论中明白是非。

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 刚开始很多学生不愿意, 嫌校服不好看, 太土气。为此, 我让学生展开了辩论赛, 正方观点“穿校服好”, 反方观点“穿校服不好”。正方说道:“作为中学生就应该穿校服, 一是显得统一, 二是可以避免攀比现象……”, 反方认为“穿校服显示不出个性等”双方辩论非常激烈。最后在老师有目的的总结中, 学生们心服了, 也乐意穿校服了。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8篇

一、培养学生自信的习惯

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确信自己是聪明的,是有能力的。在做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有坚定的信心,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和挫折而获得成功。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消除做题前的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等不良情绪。自卑心理有的时候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动力,有的时候可能转化为巨大的消极因素,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它。让学生学会把自卑转化为自信。自信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方法,要养成自信的习惯,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必胜的信念。让学生常常默念“我行”、“我能行”。通过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逐渐树立信心,逐渐获得心理力量。

二、培养复习总结的习惯

复习知识要点、总结思。想方法是做作业的前提。做作业前,先回顾有关的知识点,分清哪些是旧的、哪些是新的,搞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回顾新旧知识过渡的思想方法,总结例题类型及解题思路。有机会时,不妨与同学议一议应用本节知识的技巧、容易出错的地方、解题规范化的要求等等,再动手做作业,就会心中有数。在练中学,在学中练,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强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回顾是一种习惯,不回顾也是一种习惯。事实上,许多学生做题前没有先复习,一是没有这个好习惯,二是怕耽误做题时间,拿到题目就随感觉做。复习与不复习,其效果截然不同。复习总结了,做题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加之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概念不清或理解错误,做题无从人手,出错在所难免。久而久之,负积累增多,成绩下降,厌学,甚至放弃数学。其实复习总结花不了几分钟时间,关键是要有这种好习惯。为此,教师要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组织、引导学生复习,直至学生从中尝到甜头,形成习惯。

三、培养审题思考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前的至关重要的工作,万万马虎不得。审题时要排除障碍,及排除现成题型的干扰,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往往一个字,一个单位互化,会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分析题意时,要进行联系和联想:以前遇到过类似或者部分类似的问题吗?本题与它们有哪些异同点?当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在这里还有效吗?不同点将如何解决?就这一个或几个条件,每个成功者都能解决一些什么样的类型问题,能联系到哪些知识点等等?通过联系去沟通本题与已有题型,通过联想去构建解题思路,设计解题过程。

认真审题、勤于思考是一种习惯,懒惰、马马虎虎也是一种习惯。不少学生审题粗略浏览、不假思索,跟着现成题型走,时常张冠李戴,答非所问。如何审题、如何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合作、组织,使学生感到有法可依,不是高谈阔论。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依靠教师辛勤的诱导和持之以恒的督促。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学习主动性差,只介绍方法、提要求,不指导,不检查,是没有一点效果的。况且积习难改,非真枪实弹不可。

四、培养珍惜每一分钟时间的习惯

每一个成功者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争分夺秒、惜时如金。观察学习好的学生,他们做作业的共同特点是:不轻易放过每一分钟时间。他们常常在吃饭或活动时,就在脑海中复习思考当天的知识点。拿到作业,就能立即投入其中,不理鸡毛蒜皮的事,不拖拉,干净利落。遇到难题,他们一般是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当解决不了时,就先放一放,赶紧做其他题。他们常常从其他题或同学的议论中能得到启发,顿生灵感,悟得本题的解法。他们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知道先干什么与后干什么,该干什么与不该干什么。

而常常抱怨作业太多、压力大,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一般是:把弥足珍贵的时间花在无关紧要或者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他们不懂得珍惜时间,更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他们懒惰、贪玩,对待作业磨磨蹭蹭,想做就做一点,不想做就玩一会,能拖则拖,甚至于为应付检查而慌慌张张地抄袭。曾有一个学生在作业课上修理钢笔竟达10分钟之久,实在令人惋惜。

有人说,浪费时间是生命中最大的错误,也是最具毁灭性的力量,大量的机遇就蕴含在点点滴滴的时间当中。节约时间是一种习惯,浪费时间也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的培养,仅靠教师勤跟是不够的,是不现实的。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互相督促,互相激励,争做珍惜时间的榜样。

五、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数学学习,没有足够的练习巩固是不行的,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但大量做题,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效率也不尽如人意。怎样以少胜多,反思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1、反思题型。把刚做过的题与以前的题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异同点,或按知识点,或按解题思想方法去分类。如同在电脑上建立文件夹,一个文件夹下又有若干个子文件夹,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桌面上。

2、反思错误。要从找问题的角度,像排雷一样去检查解题过程。看看解题思路是否有问题,概念使用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有失误,思考是否周密等等。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演算,尽可能地发现问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把自己的答案当做别人的,专挑问题。千万别把检查答案当成“自我欣赏”,反思不等于不自信。

3、反思方法。一题多解,并不少见。解完题后最好换个角度观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点,演示不同的解题技巧。其实,我们做题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从中学习、掌握新的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吗!

4、反思变化。拓广探索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实许多数学问题蕴藏着许多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与发现的平台。不妨变换题设与结论,或者改变条件,换个思路进行探究,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体验“柳暗花明”的兴奋。这时我们不仅会解题,而且也能编题。

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好的习惯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够得到的,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学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也常常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一份辛苦就能得到一分收获。

培养低年级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小窍门 第9篇

关键词:笔记本;预习;听课;复习;习惯

好的学习成绩来自好的学习习惯。中国科学院的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通过对156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不良行为习惯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发现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有影响者占72.8%,其中轻度影响者占32%,中度影响者占20.1%,偏重度影响者占13.2%,严重影响者占7.5%。

为此,笔者对所在学校(农村)初二年段的学生从计划制订、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及复习策略等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学习计划:17%的学生有学习计划,并实施自己制订的计划;72%的学生想过要制订计划但没有制订与实施;11%的学生没有学习计划,进行盲目学习。

2.听课习惯:注意力方面14%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74%的学生偶尔会开小差,只有当教师点到时才回答问题;11%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几乎不回答问题。笔记方面37%的学生有做笔记和标注重点的习惯;50%的学生很少做笔记;有13%的学生从来不做笔记。

3.作业习惯:47%的学生能在家独立按时完成作业;30%的学生在家有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的习惯;23%的学生在家很少做作业或做作业时心不在焉。

4.复习习惯:11%的学生会先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再做作业和预习新课;60%的学生会把作业作为最主要的复习任务;29%的学生从来都不复习。

总的来说,约有3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49%的学生学习习惯一般;有21%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太端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改善。

凭借播种一种行动指令,收获一种习惯;有播种才有收获,有行动才有习惯的理念。笔者提出以笔记本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地做好预习、课堂记录和课后复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引领、指导和督促,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理念的引领,还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与完善,更需要积极推动班级氛围的形成,使好习惯成为一种正能量,引领和聚集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去尝试并坚持而成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以下是我在两年多的探索时间里所获得的一些体会与感悟,以抛砖引玉。

一、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思考、提问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都知道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课堂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做笔记的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教师也都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也想通过课前预习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首先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学生怎么做课前预习?教师如何确定学生已经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教师如何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

我的做法是以笔记本为载体有效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教师在新学期一开始就对学生预习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阅读课本、认真看书,每次上新课前先把课本内容(包括插图、表格、阅读材料等)认真看两到三遍;其次是列出提纲、知识点,在笔记本上列出本节课的提纲和主要知识点;最后要求做好标记、提出问题,把预习过程中看不懂的知识点和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并把这些问题归纳后记载到笔记本中。

认真的学生一般就会完成如下情形的笔记(学生笔记本照片):

我们通过班级展示、示范引领等方式,带动班级中的学生做好这一课前预习环节。而教师在上课前大致浏览一下学生的笔记本,不仅能看出学生是否预习了新课,还能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明确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学习、解决哪些问题,讲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预习、提问的积极性,我让学生在上课前把自己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当学生看到教师针对他的问题进行讲解时,学生在全神贯注听课的同时,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二、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专注的听课习惯,提高听课专注效率

经过认真预习的学生,已经把知识提纲和主要知识点整理好了,所以课堂笔记要记的内容不是很多,主要有两方面:根据教师的上课内容对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根据教师的讲解解决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上课首先就可以集中注意听讲了。因为一般学生的笔记就是把教师上课的板书和重点记下来,而经过预习整理的学生已基本把知识点整理好了,也就不必花很多时间摘抄教师的板书了,只要适当进行补充就可以了。避免由于摘抄教师的板书或投影片上的内容而分散注意力。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能提高自己听课的积极性和兴奋性。有些学生听课本来不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听课时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学生听课时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以笔记本为载体,在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减少课外复习整理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又可以用于新课的预习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每次听课都有所收获,都能解决一些问题,学习自然就有兴趣了。

三、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提高知识整理能力

学生在上完课后,往往都把作业作为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而对课堂中学习了什么内容,往往不得而知。这种现象既是记忆规律的作用结果,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结果。

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就可以改变这种前学后忘的现象。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就是要学生养成课后及时整理笔记的习惯,每次上课后能及时整理笔记,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成自己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图式,同时把整理过程中新产生的问题记载到笔记本中,记录下来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或求助教师的途径在课外时间解决。这样,经过预习、听课、课后整理这几次反复之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就有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能使知识从课本转到课堂,进而成为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结构与体系。

四、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及时整理错题的习惯,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收集整理错题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汇总和知识漏洞的大排查。许多学生都习惯单独用一个本子收集整理错题,笔者觉得还是把错题整理放到笔记本中比较好,学生与这些错题见面的机会多了,天天看一眼,不熟也难。随着不断地累积,从作业本、讲义或阶段检测上“腾挪”下来的错题越来越多,对错题集进行筛选和压缩成为必要。笔者教導学生在平时看或复习浏览错题时做总结,一方面把那些认为自己还会做错或者较重要、考试出现频率高的题目进行筛选,再作些记号,下次再看时,那些没有记号的就可以少花点时间。在之后可以进行二轮、三轮、四轮甚至更多的“筛选”,直到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完全掌握为止。人人都喜欢体验成功的快感,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平时学生将所有的错题都记录下来,复习的时候,学生每看一遍,就将自己认为不会再错的题目划去,需要重新回顾的错题越来越少,知识的累积越来越多,成就感油然而生,有了这种感觉,学生会感到学习的快乐,成绩怎能不提高?

通过笔者的实践,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以笔记本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高效课堂教学就这样不断延伸与深化,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边活动也变得更加有趣、充实、高效、和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主动学习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上一篇:有关手机短信的人生感悟句子下一篇:网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