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桂花飘香的季节

2024-07-25

又到桂花飘香的季节(精选5篇)

又到桂花飘香的季节 第1篇

又到桂花飘香的季节。走在路上,不时地随风飘过来一股香味,四下里张望寻找时,只见不远处总是伫立着一棵桂花树,那扑鼻而来的香气直沁人心脾,这时总要跑到树下,抬头极目,伸出双臂作深呼吸,围着树转上两圈,恨不能把所有香味都随身带了走。我爱桂花,不仅因其香味好闻,亦是因为自已出生在桂花飘香的中秋前,外公给我取的名字里,就有了一个桂字,自小与桂花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八月十五,举头望月之际,人们不仅在月圆中感受家的温馨,也定会想起月中桂子伴着嫦娥的那一份浪漫。“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月光下,桂花飘散,香气自天外而来,这样的香味定是空灵神秘。吴刚在月亮里砍伐桂树,桂树断了又长,永远歇不下手中的斧头,正是遥遥无期的期盼,吴刚才日复一日守着自已的梦想。因有桂树相伴,月宫嫦娥才少了独处的寂寞,因月中有桂树,国色天香的词语就有了来由。

李清照词“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须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由此可见,桂花在女词人的笔下,胜过梅胜过菊,为中秋时节花中之冠。秉性温雅柔和,情怀疏淡,其美在内,毫不张扬,好似暗角里的花朵,如果不是那醉人的香气,谁也不会注意绿叶下那细小的身影。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迷人的娇颜,没有夺目的身形。色淡雅,形细小,聪颖中透着灵气。抱团成簇,一个个花朵相拥在一起,个小无所惧,人多力量大,簇拥着的身躯散发出的浓香却是那么地吸人心魂。桂花质朴大气。生长于野外,扎根于贫瘠的土壤,经受着风吹雨打,依然在阳光下绽放。不像盆栽的花那样娇嫩,不需要精心呵护,不喜欢在人前娇艳。叶郁郁葱葱,呈墨绿色,颜色不艳也没有柔嫩的感觉,但它的繁盛却有着不似精雕细琢的美。

桂花形如雪花,色淡也如雪花一样地接近。最喜欢冬天的雪花,看到桂花,就要把它和雪花联想在一起。喜欢雪花晶莹剔透,白得让人思想单纯得只有一种色调,飘飘洒洒像天使,从不问自已要往哪里去,只管把微粒叠起来像花一样撒向人间。桂子又何尝不是如此,携一缕香从月宫而来,降落凡尘现出花身,品质不沾俗世之气,含着圣洁的天香绕行于人间树下,香尽了,就像雪花一样地坠落,无声无息化为泥土潜入地下,来年桂子又重新飘香。也许雪花和桂花是姐妹,否则怎么都从天庭而来,又如此地形色相近。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桂花飘香的月夜,诗人白居易徘徊在寺庙的桂丛中,找寻着月中的桂子,眼神在天地之间穿梭,看是否有桂子真的从月中飘落于桂花影中。这一幅浪漫的意境让人身临其境,谁不想陶醉在桂花丛中,在寂静的山寺中与月中桂子来个约会。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是多思的季节,因有桂花飘香,秋天又多了一层浪漫。桂花开在丰硕的秋天,开在思想的秋天,开在才情横溢的秋天,桂花又多了一份诗意。我爱秋天,我更喜爱有着一缕天香的桂花。

又到桂花飘香的季节 第2篇

这个俊俏秀雅的南方城市才迎来了几场绵绵细雨,秋天就不期而至,山峦映浅黛,林木形销花褪红,她们争相着似乎在冬天来临之前要把盈盈暗香、脉脉绿意尽情抒放。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一股幽香悠悠走近,仿佛一位绝色的倾城佳人,高擎着甜丝丝的冰激凌,故意要给我一个惊喜似的,俏皮地躲进我的诗行里,我翕动着鼻翼寻觅,馨香怡人,沁人心扉的香气若隐若现,忽然想到这定是李清照笔下所描述的“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之美称的桂花莫属。扳开手指细数一下,时间的年轮已然是悄然来到农历的八月间。

又到八月桂花飘香时,好一个万棵桂树缀金的好时节!好一个如痴如醉飘香的季节!

踏着这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我便来到了这些释放馥郁香味的桂花树旁,墨绿色的树叶透出绿油油的颜色,厚实又羞涩,斑驳的枝杈间全镶嵌了金黄色的小花,据说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之别,想来这就是金桂了,金桂星星点点的,犹如夜空中迸放的灿烂,又似刚淘出的沙金,缀满富足的光泽,正是这些小精灵们牵引着我的脚步,直将幸福的感觉传递到我的心头。

又恰好正逢中秋佳节,淡淡的乡愁难免萦绕心怀,美好情节的背后总是有着一串串时光背后的记忆。还记得小的时候,苍山如海的黔南大山里,在青瓦铺顶,油亮板壁装饰,苗家吊脚楼结构的教室里,我们听老师给我们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最喜欢听一个陈姓布依族老师讲那那嫦娥奔月,月宫玉兔,吴刚伐桂的故事,尤其到了农历的八月里,一面聆听娓娓动人的传说,一面嗅着沁人心脾的芬芳,我童年的心便会飞得很高很远,遥想着大山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心思早跟随月色到达了那遥远的天宫,繁星闪烁,也似吴刚伐桂时震落的花瓣一般;身子被桂树牢牢地包围住,堆积起金色的馨香来。

那时,乡村土地里庄稼已经收割完,家家户户房前屋檐下挂满了金黄的一提提玉米棒子、高粱和红辣椒,楼板上堆满金黄的稻谷,院坝里晒着一粒粒鼓囊囊花生。这不但是一个瓜果飘香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恋爱的季节,小伙姑娘们穿着民族盛装前往附近的乡镇赶集,通往场坝的乡间小路上一时间山歌飘荡,银饰叮咚,灿若繁星。

乡镇赶集的场坝边上有一株百年金桂,每到秋季,满树灿然,它可以在一年之内开几次花,特别是一场秋雨来时,第二天满地金黄细碎的花瓣惹人爱怜,许多人把这些花瓣悉数收集起来酿制香醇的桂花酒。后来,我阅读《红楼梦》当看到黛玉葬花那一段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这棵一地金黄的桂花树。一天,来了一个城里人他挎着一个有两只眼睛的叫不出啥名字的机器,在桂花树下摆一个摊,把一个木头框子挂在桂花树下,上面画着许多或站或倚的俊小伙和漂亮姑娘,在这个相对封闭以布依族和苗族居多的的地方,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些个“洋玩意”,大家像看西洋镜一样围过来看个究竟,经打听,原来那个长着两只黑眼睛的机器就叫做照相机,木头框子上的一幅幅小画叫照片。胆大的小伙和爱美的姑娘们就以桂花树为背景,拍下一张张靓丽可人的照片……这是我最初对桂花树的印象。

晚上,小区的亭阁间,公园的树丛里到处都弥漫了这种甜蜜的味道,好象是桂仙们约好了在一起怒放的,以至于偌大的一个城市都陷进了幸福的氛围中。

我突然明白了,小时候对月亮的无限向往,更多的是奔着形似的月饼而去的,为了满足节日里才能解馋的口福,现今大家早已走到了丰衣足食,月饼的形式已从口福上升为礼仪,而那嫦娥仙姑早已经下凡到普通百姓家电视里,不厌其烦地将那些缠绵悱恻的故事一遍遍演绎。

桂花品性高洁,古代有多少文人骚客对它咏之叹之,又有多少仁人志士借花抒情言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中赋予桂花为天香,这该是何等的荣誉和赞美啊,花开花谢,香气溢远,触不及,寻不见,只能在它渲染的一片闲情中,在不经意间,自由的想象一种温暖。它可能不够美,但是在几米之外,你却可以知道它的存在,你不必凑近鼻翼去闻,就能感受到被它的牵引。

桂花美在其内,而香在其外,沁入其心脾,回味之久远。它不求繁华,不求眩目,不求众多的簇拥,只纤薄柔嫩的低眉行于尘世间,不由让我想起我们栉风沐雨,风餐露宿的中国铁建人,他们就像临风玉立的桂花树一样,在深山峡谷,在城市边缘,„„默默无闻作贡献。他们一如桂花一样没有美丽而娇艳的容颜,但在我心里他们却是无比的秀美而高雅;他们没有妖娆的身姿,但它那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清新淡雅,脱俗不凡的高贵之气,却深深吸引了我;他们可能也不够艳,碎小的花朵,不需要任何的点缀,唯有它的清气幽香足以让人感受它内在的豁达和美丽„„

这真是香不醉人人自醉啊!

窗外,那棵飘香的桂花树 第3篇

记得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在安徽师范大学的西门口,我第一次遇见了我的导师———慈祥的潘啸龙先生。他站在赭山校园的桂花树下,只见他穿着白净的衬衫,银灰色的长裤,清瘦的面容精神矍铄,说话时而微笑时而严肃,当我说出我准备报考他的研究生时,他点点头,郑重地对我说:“欢迎你的选择,但研究生的学业很重,研究古代诗学也很苦,你必须扎扎实实地读书,知难而进……”考研前的一个傍晚,也是在那棵桂花树下遇见了潘先生,我非常兴奋,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仰慕已久的潘先生说了几句话,我大着胆子问了先生几个诗学专业方面的问题。也许我孤陋寡闻,问题梳理得不太清楚,先生突然脸色凝重而严肃起来,他告诉我要扎扎实实地复习好相关的专业课,必须打好诗学入门基础。我顿时感觉做先生的弟子看来真的很难,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那份求知与对先生的仰慕,最终我下定决心报考了潘先生的研究生。于是埋头于专业书堆中备考,幸运的是最终立于潘先生的门下了。记得当年考研分数下来时,我告诉了他,他没有往日的严肃,笑呵呵地说:“你考得不错,研究生院已经录取了!”看见先生脸上舒展的笑容,我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了。

潘先生是我的专业授课导师,给我们讲授的是《秦汉时期诗歌研究》。文学院的研究生们都知道,在文学院众多的教授里,潘先生以他的博学和人格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研究生。刚进师大时,就听以往的师兄师姐们说,潘先生治学甚严,学术研究要求很高,他的研究生弟子们流汗、流泪是家常便饭;另外潘先生家的藏书量最多,学术造诣早已名扬国内外的学术圈。图书馆里的一些学术杂志只要有潘老师的文章,那这些杂志的复印率最高,更有甚者会在潘老师的文章旁边写下“不见潘文,涕泪横流”的留言。后来我也在图书馆里找了一些先生见解独特的专著和文章来读,果然篇篇文章都有独特睿智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于是便盼望着潘老师早一点开课。

研一下学期,终于等到潘先生为我们上专业课了,当我置身于先生的课堂时,整个身心立刻被先生带入了古典诗歌王国中。原以为古典文学内容古板呆滞,没想到先生灵活的思辨令我们自愧弗如,从先秦到楚汉,从骈文到诗歌,从理论到作品,从上古的民风民谣到当下的文学批评,从王夫之的《薑斋诗话》到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先生信手拈来,立刻升腾化作一朵朵袅娜的莲花,令听者如坐春风,如沐细雨,让人忘却了啃古书时的枯燥与烦恼。《诗经》《离骚》是我们渴望读却很难读下去的古典名著,经潘先生的娓娓讲解,简直就如同聆听屈原的喃喃自语,他时而神采飞扬,时而紧锁眉头,面露忧郁。讲台上的先生一会儿带上眼镜,一会儿摘下眼镜,眯缝着双眼,讲稿也拿得忽远、忽近,有时还歪着头就着室外透进的光线。望着先生清瘦的身影和霜染的鬓发,我可以体会出这些朴素话语中深邃的思想内涵,那是被历代文人骚客融合了的诗一般的言语。

课间在走廊里休息时,潘先生经常微笑着和研究生们边抽烟边聊天,语气平和自然,俨然是一位知心朋友,没有一点大学教授的架子。先生经常吸着香烟,眯缝着眼睛,和研究生们谈学术理论方面的感受,谈生活体会。先生烟瘾有点大,一个课间休息,先生就抽了两支,然后才心满意足地走上讲台。先生给我们三四位研究生上课时,大多是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室里,他总拎着黑色的公文包,里面总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专业书,还有先生20多年前已经发黄的笔记。我利用下课的时间翻看了这些笔记,从那些工整的一摞摞的笔记,便可以看出先生的苦读功夫,才知道先生的那些手抄笔记的来之不易。现在我做了老师,也学着先生的方法给学生上课,才知道这种洒脱课堂背后要付出多少心血。上课时呈现的是一滴水,备课时准备的资料便是一大桶水,何况先生面对的是我们这些思维各异的研究生呢!

研三写硕士论文初稿时,自己没有付出多少的努力,先生一眼便看出许多破绽,并打电话约我去他家里一趟,从先生的语气里我知道他对论文很不满意,也许是对愚拙的我抱的希望太大吧,让他失望了。走在去先生家的小路上,校园里零落的人影和树影驳杂地布在湿漉漉的地面上,越发显得突兀而孤单,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与不安。坐在那黑色的方桌前,看到先生把我厚厚的论文改了个天翻地覆,上面满是红红的圈勾杠杠,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别字句读,真的让我大汗淋漓,不知所措,愧对先生之意充满了内心。最后先生又给了我一些鼓励的话语,让我紧张的心稍稍平静了一些。接着又谈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夜深了,尽管下山的台阶高低不平,但我还是踏踏实实地走了下去。

潘先生,一个能与屈原展开心灵对话的诗人,在诠释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平凡故事;一个充满着对文化失落忧患的学者,在实践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国”的醉翁诺言;一个启示学子求知接近真理的老师,在演绎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动人篇章。潘先生亦如高逸峻清的屈原,以淡然之心放眼,以超脱之态内视,在他赭山南麓的方桌旁,怡然自得地读书写作,孜孜不倦地布施雨露。

又到桂花飘香时作文 第4篇

还记得许多年前我奶奶家也有一棵又大又茂盛的,一到秋天,满树的桂花那叫一个香啊,站在十里之外都能闻到,那时奶奶常常搞一点花下来放在饼里做桂花饼给我吃,因为桂花树比较大,我喜欢坐在桂花树上睡觉看书,一边可以闻桂花的味道。一边闻桂花的味道一边忆起往事。

记得去年放暑假去奶奶家玩,奶奶已经砍掉了那一棵桂花树,奶奶告诉我那是种的……我整个人凝固了很久就像是一个一样伫立在那想了很久……

又到桂花飘香时,我家隔壁的邻居也种的一棵又大又茂的桂花树又一个秋天来临了,这个秋天发生了很多大事,让我的情绪一直很忐忑不安,我家的房子要拆迁了,那是我爸留下的,我真的很舍不得,当我看见我家的这个房子在拆迁办叔叔一锤一锤狠狠砸下的时候,我的心还是疼的,不舍得我家的房子,不舍得房子里外的一切,有多少东西放不下……

这次拆迁过后就是中秋,在中秋这天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或许是老天看了这一切也笑不出来了吧。

这个中秋很平凡,没有多少热闹,少了多少欢笑,多的是脸上酸辛的泪水和汗水,我好像懂了,我懂为什么每个人都把我当一个大人看,懂为什么每个人都让我好好学习,少让妈妈操心。

平时我一直以为我已经很听话了,我在家帮妈妈做家务,哄哄妈妈让妈妈开心就足够了,可我没有想到我心里想的孝顺,在意义上远不止这些,真正的孝顺是让妈妈从心底笑出来,我明白,这是我的责任。我知道我该好好学习,让妈妈付出的艰辛和汗水都值得,让妈妈的脸上和心里时刻漾溢出微笑。

又到桂花飘香时作文 第5篇

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若经不起清晨秋霜的击打,许是那桂花的花儿也不会如此的美丽吧?当你赞叹王羲之笔力千钧、精妙绝伦的书法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临池学书二十载,忘却门外春风秋雨,那一方墨池里又浸透了他多少的汗水呢?当我们慨叹中国达人秀刘伟用双脚弹奏的曲子震撼人心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背后超越常人的付出呢?

于是,我读懂了,桂花飘香的历程里一定浸润了无数的艰辛与努力,不惧秋霜。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咏桂的词里饱含赞美。细思量,在这秋风乍起的时节盛开,珍惜最后的一点暖阳,这是何等的不易啊。想那刘备为后人赞叹,不也是因为他人到中年仍心怀天下?巴尔扎克为世人钦佩,不也是因为他几经波折终于著成《人间喜剧》吗?

于是,我读懂了,桂花得到人们的赞叹也一定是因着它的坚持不懈。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朱熹诗句中一个独字,又令人几多深思。成长的.历程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志向,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尽管箪瓢屡空,却依然吟诵出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千古名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依然高歌一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于是,我读懂了,桂花独自芬芳的历程中一定有着它永不言败的坚定意志。

上一篇:体操比赛总结下一篇:颂党恩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