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三别范文

2024-07-27

杜甫三别范文(精选7篇)

杜甫三别 第1篇

三吏三别

“诗圣”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这其中的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译文:

旅客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按户籍册点兵。请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达,命令没有壮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来的中男实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好一点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运气不好的中男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著哭声呢!“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天地都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终归是无情的。我们官军(指九节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可是贼心难料(指史思明已归唐,又支援安庆绪),致使官军溃败。就去原先营垒就食(因离洛阳不远),练兵也依凭著洛阳。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指劳役不重),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指郭子仪)本像你们的父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官吏喊叫的声音是多么凶狠,老妇啼哭的情形是多么凄苦。我听到老妇上前对官吏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把守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另外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男丁了,只有个仍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没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裙在这里

泛指衣物)。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赶快应征河阳需要的劳役,兴许还赶得做明早的早炊。”

入夜了,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渐渐消失了,但好像还听到低声哭泣抽咽的声音。天亮后,我还要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译文:

士卒劳役是多么的艰辛,在潼关要道筑城。大城比铁还要坚固,小城也有万丈多。

我请问潼关吏:修道是为了防史思明军吗?(这是杜甫明知故问)潼关吏邀请我下马步行,为我指着山隅说:

潼关高与云相连,城上堡垒把城墙区分成一格格战栅,飞鸟也不能越逾。胡贼来犯只要守住,哪要担心西都长安。

您看这个要害的地方,狭窄到只能一辆车子通过。

艰难时刻就拿起长戟防守,因形势险要,利于防守,万古守关也只用一人。“悲哀啊!桃林塞(即潼关之古称)那一仗,哥舒翰潼关之败死伤极多,惨死黄河。

请嘱咐防守潼关竹将领,谨慎啊!千万别学哥舒仓卒促应战的覆辙。”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注释:

1.兔丝:即兔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蓬和麻的枝干都很短,所以兔丝子附在上面的引蔓自然长不了。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2.无乃:岂不是。

3.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4.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今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姑嫜:婆婆、公公。

5.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6.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将:带领,相随。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7.迫:煎熬、压抑。中肠:内心。

8.苍黄:犹仓皇。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9.事戎行:从军打仗。

10.久致:很久以前都已经制成。襦:短袄,裳:下衣。11.不复施:不再穿。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12.错迕:差错,不如意。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赏析:

这首诗写一对新婚夫妇,在结婚的次日清晨,新郎就要赴前线。全诗除开始两句“特用比兴发端”(《杜诗说》)外,全是新妇赠别劝勉的独白之词,这与“三吏”的对话体有别。通过大段悲怨而又沉痛的自诉,塑造了一个承受着苦难命运、又懂得以国事为重的善良坚毅的青年妇女形象,深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

诗写得回肠荡气,《唐诗品汇》引刘云:“曲折详至,缕缕凡七转,微显条达”。《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吴山民曰:“含几许凄恻,又极温厚。” 译文:

兔丝依附着柔弱的蓬麻而生长,当然是长不长了。一个女人家嫁给了出征的丈夫,还不如丢弃在路旁等死。我和你结为夫妻,没想到,连床被都来不及睡暖。我们傍晚才结婚的,你一大清早就要离开了,未免也太匆忙了吧?你这一去,虽然只是戍守在不远的河阳,而我的身分还没有真正确定,叫我怎么去拜见公公婆婆呢?想当初我爹娘抚养我时,把我当宝一样藏起来,不许我抛头露面。然而,身为女人的我,本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你现在就要去战场上送死了,我的心情沉痛得好像要断了肠一样!我真希望能跟着你一起去,但眼前的情势又是那么紧急。我只能忍着泪劝你,不要太过于思念这段新婚,要努力为国家效力才行。一个女人家如果真的跟到军中去,恐怕会影响了军威啊。我悲叹自己出身贫穷,好不容易才有机会穿上这件新婚礼服。我发誓,这件礼服不会再为第二个人穿了,我当着你的面,卸下了美丽的粉妆。哎!抬头看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论大鸟小鸟,都是成双成对地飞着。偏偏人世间的事情,是这么的违背人意,然而,尽管命运如此,我对你的爱情永远坚贞不渝!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题解:

写邺城败后还乡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军人,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农村的凋敝荒芜,人民生活的悲惨。

译文:

天宝以后,农村寂寞荒凉,家园里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乡里百余户人家,因世道乱离都各奔东西。活着的没有消息,死了的已化为尘土。因为邺城兵败,我回来寻找家乡的旧路。在村里走了很久只见空巷,日色无光,一片萧条凄惨的景象。只能面对着一只只竖起毛来向我怒号的野鼠狐狸。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

只有一两个老寡妇。宿鸟总是留恋着本枝,我也同样依恋故土,哪能辞乡而去,且在此地栖宿。正当春季,我扛起锄头下田,到了天晚还忙着浇田。县吏知道我回来了,又征召我去练习军中的骑鼓。虽然在本州岛服役,家里也没什么可带。近处去,我只有空身一人;远处去终究也会迷失。家乡既已一片空荡,远近对我来说都是一样。永远伤痛我长年生病的母亲,死了五年也没有好好埋葬。她生了我,却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终身忍受辛酸。人活在世上却无家可别,这老百姓可怎么当?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 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译文:

四野硝烟真叫人一刻不安,在这风烛残年却栖身无处。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一路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庆幸的牙齿完好胃口不减,悲伤的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

老伴闻说睡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那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

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

杜甫三别 第2篇

接下去,就出现了全诗最扣人心弦的描写:临离家门的时候,老翁原想瞒过老妻,来个不辞而别,好省去无限的伤心。谁知走了没有几步,迎面却传来了老妻的悲啼声。他唯一的亲人已哭倒在大路旁,褴褛的单衫正在寒风中瑟瑟抖动。这突然的发现,使老翁的心不由一下子紧缩起来。接着就展开了老夫妻间强抑悲痛、互相爱怜的催人泪下的心理描写:老翁明知生离就是死别,还得上前去搀扶老妻,为她的孤寒无靠吞声饮泣;老妻这时已哭得泪流满面,她也明知老伴这一去,十成是回不来了,但还在那里哑声叮咛:“到了前方,你总要自己保重,努力加餐呀!”这一小节细腻的心理描写,在结构上是一大跌落,把人物善良凄恻、愁肠寸断、难舍难分的情状,刻画得入木三分。正如吴齐贤《杜诗论文》所说:“此行已成死别,复何顾哉?然一息尚存,不能恝然,故不暇悲己之死,而又伤彼之寒也;乃老妻亦知我不返,而犹以加餐相慰,又不暇念己之寒,而悲我之死也。”究其所以感人,是因为诗人把“伤其寒”、“劝加餐”这类生活中极其寻常的同情劝慰语,分别放在“是死别”、“必不归”的极不寻常的特定背景下来表现。再加上无可奈何的“且复”,迥出人意的“还闻”,层层跌出,曲折状写,便收到了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土门”以下六句,用宽解语重又振起。老翁毕竟是坚强的,他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从眼前凄惨的氛围中挣脱出来。他不能不从大处着想,进一步劝慰老妻,也似乎在安慰自己:“这次守卫河阳,土门的防线还是很坚固的,敌军要越过黄河上杏园这个渡口,也不是那么容易。情况和上次邺城的溃败已有所不同,此去纵然一死,也还早得很哩!人生在世,总不免有个聚散离合,哪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这些故作通达的宽慰话语,虽然带有强自振作的意味,不能完全掩饰老翁内心的矛盾,但也道出了乱世的真情,多少能减轻老妻的悲痛。“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眼看就要分手了,老翁不禁又回想起年轻时候度过的那些太平日子,不免徘徊感叹了一阵。情思在这里稍作顿挫,为下文再掀波澜,预为铺垫。

“万国”以下六句,老翁把话头进一步引向现实,发出悲愤而又慷慨的呼声:“睁开眼看看吧!如今天下到处都是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丛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哪儿还有什么乐土?我们怎敢只想到自己,还老在那里踌躇徬徨?”这一小节有两层意思。一是逼真而广阔地展开了时代生活的画面,这是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真实写照。他告诉老妻:人间的灾难并不只是降临在他们两人头上,言外之意是要想开一些。一是面对凶横的敌人,他们不能再徘徊了,与其束手待毙,还不如扑上前去拼一场。通过这些既形象生动又概括集中的话语,诗人塑造了一个正直的、豁达大度而又富有爱国心的老翁形象,这在中国诗史上还不多见。从诗情发展的脉络来看,这是一大振起,难舍难分的局面终将结束了。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到狠下心真要和老妻诀别离去的时候,老翁突然觉得五脏六腑内有如崩裂似的苦痛。这不是寻常的离别,而是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家乡。长期患难与共、冷暖相关的亲人,转瞬间就要见不到了,此情此景,老翁难以承受。感情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汇聚成人间的深悲巨痛。这一结尾,情思大跌,却蕴蓄着丰厚深长的意境:独行老翁的前途将会怎样,被扔下的孤苦伶仃的老妻将否陷入绝境,仓皇莫测的战局将怎样发展变化,这一切都将留给读者去体会、想象和思索。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杜甫的三吏三别原文

2.杜甫三吏三别赏析

3.杜甫三吏三别是哪些

4.杜甫三吏三别

5.杜甫的三吏三别

杜甫三别 第3篇

一、忧国

当杜甫看到中原一带兵事不息, 人民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渴望能早日平定叛乱, 恢复生产和社会稳定时, 他心中的忧国之情被激起, 十分担心国家安危, 因此, 当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杜甫不得不鼓励人们去从军, 为国而战, 坚守自己的国土。

正如作者在《新安吏》中写道: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另外在《新婚别》中, 杜甫赞扬新婚之妇深明大义, 而且更把诗中的新娘写成鼓励爱人去参军, 离别时说:“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戌行。”作者认为虽然新婚时刻固然可贵, 但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 应当不要顾念个人的欢乐, 这可见杜甫伟大的爱国之情。“正由于热爱祖国, 杜甫一方面对人民所受兵役的痛苦表示无限同情, 一方面又不得不含着眼泪劝勉人民忍受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 效命疆场。”[1]而且《垂老别》中的老战士子孙阵亡殆尽, 老妻又缺衣少食自己却愤然投军, 诗人塑造了一个正直豁达大度, 又富有爱国心的老翁形象。诗人这种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 使得“三吏”、“三别”不再是一味地反战、控诉, 而是有控诉也有维护, 有哀悯也有赞颂。作者认为只要为国而战就是值得称赞的, 这也可以体现出杜甫的忧国之情所在。

由于战争持续不断, 大量年轻力壮的生产者都被征调到战场上为国效力, 但是, 战争使国家的经济生产力陷于崩溃的状态。在“三吏”、“三别”中, 不少的诗句都可以反映出杜甫的忧国之情, 如《垂老别》中“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杜甫通过对呜咽的河水, 抽泣的青山, 冈峦上的峰火, 旷野上积尸的描写, 沉痛地反映出国家的衰败, 显示内心的无比凄凉。《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写战乱后乡村的荒凉凄惨景象, 通过对战乱时期一个村庄的典型描写, 概括出整个中州大地上叛军所过的悲惨景象。

二、忧民

杜甫不但借“三吏”、“三别”将他的忧国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 更充分地道出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及对人民过着悲苦生活的痛惜之情。

公元758年, 为平息安史之乱, 朝廷急于为前线补充兵力, 便向各处征集壮丁, 甚至连少年, 垂暮的老人, 及妇人也不放过, 以致闹得鸡犬不宁。杜甫到处都遇到官吏们在征兵拉夫, 吏卒们不分昼夜在喧呼嚷叫, 妇孺老幼在啼哭倾诉, 此时此刻, 诗人的心和人民跳动在一起。他心痛人民被唐王朝那种杂乱无章的兵役制度所压迫。《新安吏》中因“县小更无丁”可征, 只得“次选中男行”来充数。杜甫借这两句简单的诗就把他心中担忧人民, 心疼人民之情表露无遗。而且, 在《石壕吏》中一家三兄弟, 已经有两人战死, 役吏又来抓丁, 面对此情此景, 家中的老翁唯有出逃, 役吏于是便将老妪强拉充丁。

除了上战场的战士过着痛苦的生活之外, 战士们的家属同样也过着牵挂亲人、想念亲人的凄凉、无奈生活。“三别”深刻地讽刺了造成这悲惨离别的社会现实和黑暗政治, 也是对朝廷中昏君庸臣的辛辣讽刺。诗中明指天、地, 暗喻朝廷, 嘲讽实施残暴兵役制度的朝廷是不讲情理, 不顾人民死活的昏庸政府。《新婚别》中写道:“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新婚别》全诗犹如新娘与新郎离别前的泣别词, 字字血、声声泪地控诉了唐王朝大量征兵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新郎“暮婚晨告别”去应役, 使新娘子“沉痛迫中肠”。《石壕吏》中“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老妪为了救下老伴和媳妇, 不顾年迈力衰, 宁愿牺牲自己, 请求差役带上她连夜“急应河阳役”。结果官吏不顾她的哭诉把她带走。这一家人凄惨至此, 显示出民不聊生至极。《无家别》中写道:“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无家别》里描写一个刚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 面对早已荡然无存的家, 当他再次被征召应役时, 自然也就无家可别了, 全诗展现出一幅恐怖凄凉的战乱时乡村图景。总之, “这几章诗里, 有暴露, 也有鼓舞, 是诗人热爱祖国人民的思想感情的高度统一。”[2]

“杜甫忧国, 却不能因此而泯灭良知, 回避眼前的事实;他忧民, 却又不能因此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 因此只能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中的途径。”[3]不少的评论家认为杜甫在写这六首诗时, 情感是矛盾的, 既鼓励人民上战场, 又担心人民遭受伤痛。笔者觉得杜甫正是借着这六首诗去反映他内心的终极思想----既忧国又忧民。他就是希望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杜甫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希望为百姓带来深重苦难的战争尽快停止, 百姓真正可以生活在安稳、和平的年代, 所以鼓励人民为了安稳的生活、国家的顺利发展可以勇敢地进行斗争。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感情反而更能体现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种情才更为深沉、难得、可贵!

参考文献

[1]萧涤非:《杜甫研究》, 第199页, 齐鲁书社, 1980年版。

[2]付庚生、付光:《杜甫论集》, 第261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徐志摩的三别康桥 第4篇

【关键词】徐志摩 再别康桥 我所知道的康桥 康桥再会吧

在短暂的34年时光里,徐志摩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0-1922年,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归国后写下了诗歌《康桥再会吧》;第二次是1925年3月-7月期间,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6月-11月,在归国途中,徐志摩写下了最为人称道的诗歌《再别康桥》。诗人笔下的康桥,古风古色,轻柔美丽,以至于每一次离开都流露出恋恋不舍之情。可是使诗人留恋了仅仅是康桥的美吗?他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康桥给予了志摩太多美好,那些美好,关乎美、自由,还有理想中的爱。

一、别康桥:体味异国风情,留恋爱情滋味

为了师从罗素,他毅然踏上去往伦敦的船。那一年他23岁,虽有妻子,还有儿子,却没有爱情。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1922年这两年,徐志摩在康桥接受资产阶级的贵族教育,他喜与英国名士交往,并且在与狄更生、罗素、蔓殊菲儿的接触中渐渐地树立起了自己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 “剑桥的家庭式的学院气氛,皇家学院的自由化革命化的传统,那种聪敏、诚恳、坦率、反成习、倡理想,没有宗教偏见、没有种族歧视、憧憬博爱大同的特质,都使志摩倾心悦服,深为仰慕。两年多他那被不自知地压抑着的灵性爆发了出来,他以惊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嚼、消化、吸收着英国文学,尤其是诗歌。”2,他对于蔓殊菲儿也有着特别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她的外表“至于她的眉目口鼻之清之秀之明净,我其实不能传神于万一……她仿佛是个透明体,你只感讶她纯粹的灵彻性,却看不见一些杂质”。

异国风情和名家的交流带给徐志摩革命一般的思想浪潮,正如他在《康桥再会吧》里说的:

康桥再会吧\你我相知虽迟,然这一年中\我心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泄\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康桥再会吧》3)

爱情,或许才是康桥之行最大的收获。那便是林徽因。那个时候虽然结发妻子在身旁,却毫无感情可言,自见到林徽因起,他的心便始终追随着她。他们志趣相投,常常一同谈论诗文,聊天南海北。他尝到了真正的恋爱的滋味,那与同床共枕的妻子决然不同的新鲜的滋味。他是一定会表白的,并且用一种非常直白的方式,放肆地向林徽因倾诉自己心中的爱慕。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或许就是林徽因那一句“不要说,不说,我们两人都不说,让它永远藏在心底,深深的。”无奈,他便落下孤独的自己。孤独地在康河游玩,榆荫下树叶的倒影绰姿,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样的自然风光让他忘却烦恼,投身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中,他开始变成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写那些理想中的意象,他找到了解脱的乐趣:

难忘榆荫中深宵清啭的诗禽\一腔情热\教玫瑰噙泪点首\满天星环舞幽吟\款住远近\浪漫的梦魂\深深迷恋香境(《康桥再会吧》)

踏上英国土地时,志摩的脑子里满塞着的是金融的法则和数字。现在,他带着诗的灵气,诗的梦幻,诗的美感,走了。国内的旧思想渐渐与徐志摩格格不入,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封建保守的环境中,注定是不得欢愉的,所以离开康桥回国的徐志摩一定不舍。美景哪里没有,唯独国外浪漫的氛围和所经历的真正的爱,让他不舍。

二、别康桥:留恋自由与解脱

1922年,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了。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热恋之时,写下了《爱眉小札》,浓烈炽热的文字,吐露着爱人的缠绵深情:“眉你真玲珑,你真活泼,你真像一条小龙……”4他们的恋情是受到诸多非议的。“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的眉,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们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5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书信中直接看出了当时他所受的压力。

1925年3月-7月期间,他再次去往剑桥。在离开故土的路上他说:“照我自己理想,简直想丢开北京,你不知道我多么爱山林的清静……”6中国的传统给他太多的束缚与非议了,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何以忍受,他选择逃。回到他所爱的康桥。康桥的单纯和諧内化成了徐志摩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用他的话来说,“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他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后往往去到康桥,因为那里给他安慰,给他轻松,还有自由: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7)

再次离别,回到那个充满礼教和非议的世界,他不舍的不止是康桥,还有那种舒适,那种情怀与宽恕。

三、别康桥:饱受折磨,惜别理想之恋

1928年,诗人只身来到康桥,故地重游,写就《再别康桥》。相对于前两次康桥写作,这一次,带着更深更浓的不舍。首先是与陆小曼的婚姻爱情走向破裂,1927年8月,他给陆小曼的信中说:“受朋友怜惜与照顾也得有个限度,否则便有界限不分明的危险……”暗指陆小曼和翁端午关系暧昧,加之陆小曼恶习难改,花钱大手大脚,渐渐地徐志摩对其失去信心。除了与陆小曼的感情出现严重危机,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婚更是给了他打击。在给恩厚之夫妇的信中,他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旧欢是什么?笔者认为便是林徽因。可是此时,物是人非,康桥还是康桥,康河还是康河,而心爱的徽因却已经成为他人的新娘。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再别康桥》)

他爱林徽因,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康桥承载的不止是一片油画一般的美丽,更多的是他对于理想化爱情的向往。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他泛舟寻梦,去找寻那段恋爱的感情,而终会发现那是梦境。自从与她相遇,这一生便少不了与她的故事,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还共同担任泰戈尔的翻译。就连意外的死亡,也是因为去参加林徽因的演讲会。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

诗人多潇洒,可他心中,又怎么舍得那份纯真的理想的爱情?

康桥在志摩心中已不再是一群学院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美学观点、一个博爱的载体、一个自由的象征、是一种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完全是形而上感觉的升华。8其实啊,更多的,是他的理想,他所追求的自由,还有完美纯真的爱。

【参考文献】

[1]谢冕主编:《徐志摩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2]展望之,张方晦:《飞去的诗人——徐志摩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3]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肖显惠:《徐志摩诗歌意象与人格》,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谢冕主编:《徐志摩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391页,以下简称《徐》,不一一

2展望之,张方晦:《飞去的诗人——徐志摩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43页

3《徐》,第146页

4《徐》,第412页

5《徐》,第414页

[6]《徐》,第462页

[7]《徐》,第203页

初中散文:三曲、三韵、三别 第5篇

夜晚的风有些凉,其中散漫着薄荷叶的气味,一下惊醒了,让人难眠。

窗外的叶子被风吻得簌簌作响,远处的橘色灯光忽明忽亮,像是呜咽的诉说着什么。

声音模糊得难以分辨得清明,只是醉醺醺的懵懂。

今夜有雨。

第一曲:十面埋伏

已是深夜了,阒寂无声。

我仰卧在床上,胳膊枕在脑后,翻来覆去,辗转难眠。

倏地,静了。

像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游移在身体周围,就像是四两拨千斤的精细灵巧,无与伦比的绚丽曼妙。他从不依附于无际的黑夜,却也让人知晓它的存在,细腻无声。是一种由单薄变稠浓的感觉。你无法看清他的面貌却可以触摸到他,只有咫尺之遥也难以体味他的精妙复杂。

比风更柔。

比剑更利。

比颠更高。

朦胧了一切,模糊了所有。

你无法捕捉到他的韵律,永远无法预测他的脚步和他的目的,因为他的骤急骤停让你难以捉摸。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他让你在他的怀抱中忘却伤痛,涅槃新生。

那清凉晶莹的透明体,像针。

第二曲:笑傲江湖

开始有轻轻的敲击声,卷走烦闷。

急切的击打,雨势愈大,节奏与强烈,愈欢快。

他们在狂欢。

是整体还是无数个体?他们在落到地面时乱成一团。

乱,乱,乱而有序,乱而有章法。

那声触动,撩动了我的心弦,使我再无法安逸的仰卧,索性坐了起来,胡思乱想着两位身怀绝技的高手乒乒乓乓的厮打声,用尽全力时的呼喝声,和各自使出绝招时咣咣啷啷的响声。火光电石般的触动,理好了我凌乱的思绪。

就是那般的豪爽清飒,熄灭了我心中那股燥热的火,医好了内心的焦灼。

雨,潇洒的来,放肆的淋湿了所有。

第三曲:水若镜平

他们已经开始收势,雨声渐弱。

声音缓缓停滞。

扭转了蹉跎的夜,即使再热忱也终究会离去。

此刻,亦该别去。

就像这首曲子中的哀婉愁苦,由繁华走向衰落,由奢侈滑向清贫——

都透明得泛出光泽。

最后的一滴雨水落于池中,泛起轻薄涟漪。

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第6篇

“三吏”、“三别”是杜甫叙述诗的代表作,“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与《无家别》。杜甫写作“三吏”、“三别”的时间是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是时唐朝平叛官军九节度之师与安史叛军交战于相州而遭大溃败,杜甫正是在这相州大溃败大混乱之际离开洛阳返回华州。在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沿途耳闻目睹男女老少被捕捉充当兵士役夫的惨痛景象,到处是惊惶恐怖和悲哀叹息,人们遭受极大痛苦和悲伤却无处申诉。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和深刻的印象,触发其内心深广的忧愤。公元759年3月,杜甫在回到华州之后,将他一路上亲身感受到的人民悲惨遭遇,经过艺术提炼有计划地写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使诗的主题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下面我将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一、对现实生活的概括

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概括。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角,对其加以叙述描写,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如《垂老别》中,写战争接连不断,杀伤之多的惨状很具有典型性,“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无家别》中,描写战后归乡,乡里的面目:“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田园房舍只残留一片野草,人宅已成狐穴,荒无人烟、无人居住。还有,诗中描写士兵未尽到儿子应有的孝心和责任的诗句,也具有深广的现实内容,“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壑。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全诗情景交融,以景暗示自己的伤感和无奈,以一人之苦反映了当时所有百姓的痛苦。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还表现在杜甫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中。如《无家别》中,“久行见空巷,日瘦气凄惨。”这样的景象之所以触目惊心不仅是因为它描写了士兵战罢无家可归的痛苦,还在于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黑暗,不体恤百姓,仅一“瘦”字写尽了满目荒芜,凄惨宛然在目。

二、个性化的语言

杜甫的叙事诗是在继承汉魏六朝叙事诗叙事艺术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他创造性地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不仅大量使用对话和人物独白,而且还做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如《新婚别》新娘的独白:“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哀叹不幸的命运,“暮婚晨告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述说处境的尴尬,“今君往死地,沉痛迫中肠”--------为丈夫前途不可知而忧虑。诗人通过新妇剧烈的内心冲突,展示了人物丰满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振颤读者心弦。

三、景物的渲染、烘托 在“三吏”、“三别”中,诗人常常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气氛的烘托来展开情节和展示人物的心理。例如《无家别》开头一段关于社会环境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生动真切,描写出安史之乱后广大农村荒凉寂寞的图景。安史之乱前,这里人烟稠密,鸡犬相闻,男耕女织,过着和平安定的田园生活。安史之乱后,“园庐” 成了一片“蒿藜”,人民东逃西散,流离失所,活着的没有消息,死去的早化为尘泥。六句诗没有一个字写情,然而通过这幅荒凉凄惨的农村图景,我们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触目伤怀的悲哀心情。诗中接着写这位“因阵败”而归来的战士,回到故乡,好不容易“寻”着了往日的“旧蹊”,走进了深深的“空巷”,日光惨淡,村落萧疏,不见人影,偶而见到几只狐狸向他竖毛怒啼。他好不容易找到旧时的住处,房屋已破败不堪,四邻也只剩下一二个年老的寡妇。这里,诗人通过士卒的亲身遭历,让我们看到那荆棘丛生的田园,断壁残垣的村庄,痛苦呻吟的人民;让我们活生生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灾难和血泪!

杜甫三别 第7篇

杜甫的叙事诗, 发扬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 开辟了一条“以时事入诗”的创作新路。他以现实主义的笔触, 沉痛地抒写了人民经历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 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愿望和“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社会的巨大变迁。

“三吏”“三别”作为杜甫叙事诗的代表作, 在思想内容和叙事艺术方面都胜于前代, 下面就以此为例略谈杜甫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一、对现实生活典型的概括

杜甫的叙事诗, 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概括。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角, 对其加以叙述描写, 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如《垂老别》中, 写战争接连不断, 杀伤之多的惨状很具有典型性, “万国尽征戎, 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无家别》中, 描写战后归乡, 乡里的面目:“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田园房舍只残留一片野草, 人宅已成狐穴, 荒无人烟、无人居住。还有, 诗中描写士兵未尽到儿子应有的孝心和责任的诗句, 也具有深广的现实内容, “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壑。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全诗情景交融, 以景暗示自己的伤感和无奈, 以一人之苦反映了当时所有百姓的痛苦。

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还表现在杜甫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中。如《无家别》中,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凄惨。”这样的景象之所以触目惊心不仅是因为它描写了士兵战罢无家可归的痛苦, 还在于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黑暗, 不体恤百姓, 仅一“瘦”字写尽了满目荒芜, 凄惨宛然在目。

二、叙事、抒情兼议论

杜甫的叙事诗在表达方式上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 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的同时, 也达到了艺术上的一体性。在这三者中, 杜甫的“三吏”“三别”更“善叙事”, “多纪当时事”, 具有“诗史”特征。如《新安吏》前十六句分别总述点兵之事, 和未成丁中男被征送别之惨景。《新婚别》全诗都是以新妇的语气叙述一对新婚夫妇“暮婚晨告别”的惨剧。可见, 杜甫的叙事诗更注重对现实生活客观真实的描述与揭露。

但是, 杜甫的叙事诗中的议论和抒情不是很明显, 或者说蕴含在叙事中, 寓主观于客观。他把内心强大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识融化在客观的具体叙事中, 并用自己冷静的头脑克制强大的内心感情。作于乾元二年三月的《石壕吏》是作者从新安去潼关经石壕村, 正遇官吏捉人从军的一幕。除了“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这句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憎恨之情外, 其余的篇章都是叙述事实。但是, 全诗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现实社会黑暗的深刻揭露和对朝廷统治阶层的痛恨。以“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开篇, 仅“捉人”二字虽是客观描述, 但是是对黑暗残暴的社会现实最有力的控诉, 更是作者给予的讽刺。通篇以答代问, 仅见老妇答辩,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这样客观真实的叙述, 处处隐含着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对官吏的愤怒、对朝廷黑暗的揭露。

三、人文主义情怀

“安史之乱”之后, 杜甫在战乱漂泊中度过, 盛世的熏陶和战乱的体验形成强烈的反差, 他对社会, 对局势的观察更为深刻, 内心更为沉重。叙事诗中饱含感伤的情感基调, 始终以“大丈夫”精神和深沉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成就着作品的人文主义情怀。

乾元二年三月, 杜甫路经潼关, 亲眼目睹了官吏筑城备战的紧急之状, 触目兴感, 遂作《潼关吏》。全诗旨在提醒守关将士不要重蹈三年前哥舒翰兵败的覆辙,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由此可见, 杜甫始终以天下为己任, 时刻关注国家大事。《新婚别》中,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反映了新妇的爱国精神。《新安吏》写国家战争频繁, 不断征夫从军, 不管老幼, 到处抓丁, 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诗中既表达了诗人忧念天下百姓的情怀, 又表现出诗人不得不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劝勉人民做出牺牲。“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关怀天下苍生的士人人格精神和人格魅力以及那种虽身处逆境, 却情系国家, 心想人民的博大深沉的赤子之心。

四、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杜甫的叙事诗是在继承汉魏六朝叙事诗叙事艺术的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 他创造性地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 不仅大量使用对话和人物独白, 而且还做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在《新婚别》中, 前十二句, 以新人语, 叙新婚惜别, 作为刚过门的新娘子, 态度不免矜持, 语含羞意。“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这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性格, 令我们读起来, 有一种真切的感觉。“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又写出了新妇的爱国精神和她的识大体、顾大局。“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从一个女子口中说出这些话语, 足见她内心的坚强和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全诗都是作新妇语气, 极其符合她的身份和人物的性格, 塑造了一个善良、坚贞、识大体的少妇形象。

杜甫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叙事诗, 在内容上, 往往取材于国家政治生活中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对其进行直言不讳的描述。在艺术上, 继承古乐府的传统, 善用白描, 将内在的思想感情蕴含在客观的事实中, 虽无明显抒情议论, 但是感情早已溢于言表。在“三吏”“三别”中, 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百姓的无限同情、对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和祸国殃民的罪行的无情揭露, 无不展示了诗人爱国爱民, 忧国忧民的感情。自此, 杜甫的叙事诗成为一个标杆, 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忠刚.杜甫诗选.中华书局, 2009.

[2] (唐) 杜甫撰, (清) 仇兆鳌 (注) .杜诗详注.中华书局, 1979.

[3]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杜甫三别】相关文章:

浅谈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09-13

杜甫精神07-02

子规杜甫06-06

杜甫《晚晴》09-02

李白杜甫诗歌05-30

杜甫《垂老别》05-29

杜甫后期诗歌06-10

新秋杜甫08-27

遣兴 杜甫翻译08-30

杜甫论文题目04-09

上一篇:机关临时用工合同下一篇:四一班评语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