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四个阶段

2024-08-04

学习的四个阶段(精选8篇)

学习的四个阶段 第1篇

蛮干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称蛮干阶段。

这段的特点是自己没有什么主意,买时不知为何买股票,卖时也不知为何卖。买卖的决定完全由他人或自己的一时冲动所左右。比如某某股评家推荐买这只股票,他认为这只股票最少还会升 10 点等等。卖时也没有章法,觉得有钱赚就可以卖了。在这时期是决不止损的。

我有位亲戚,他从未炒过股票,有一天他听我卖了两只亏钱的股票,立即就指出我的过错:”亏钱的股票怎么能卖?最少要等到升回有钱赚时才可以脱手。亏钱的股票快快卖掉,赚钱的股票不何卖,要等到跌回亏钱后才卖,你怎么可能从股市赚到钱?”这段话大概说出了新股民的心声。这本书读到这里,读者也应能明白为何带有这样心态的股民不可能在股市不断赚到钱。

新股民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不贪;二,不怕。“不贪”:他们只要有一点利润就赶快卖股获利。”我昨天 10 元价进了 500 股,今天升到 11 元,赶快卖掉, 500 块钱能买不少菜呢。”只要股票的价钱升到他们的买价之上,身上的每根神经都在喊:”卖!卖!卖!”生怕明天跌回来怎么办?他们不贪,满足于赚小钱。“不怕”:假如不幸 10 元一股进的股票跌到 9 元怎么办?答案是:”真倒楣,被套牢了,等到反弹再说。”套牢了不怕,反正我也不急用,等就是了。”亏钱时他们不怕,他们决不愿亏小钱。挺令人遗憾的是,就我的观察, 80 %以上的股民都无法从这个阶段毕业。问问你自己有这样的心态吗?如果有的话,你学股的道路还很漫长。你还处在原始阶段。

学习炒股的四个阶段

摸索阶段

我自己在蛮干阶段大约待了半年,幸运的是,我居然在这阶段赚到钱,使我对自己的悟性有极大的信心。或许这就是初始者的好运。这段时间我开始大量阅读有关炒股的书籍。我知道这样蛮干是不对的,我开始试验”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

首先我学习止损,我首先给自己定个规矩,只要股票从我的买价跌 1 美元,我就卖掉,以后这样的损失积累成很大的数目,股票常常一碰我的止损价就回弹,我便傻乎乎地不断止损,小损终于加成大损。我明白 1 美元的止损不对,我便开始把止损点放大,由 1 美元加到 10 %,最后加到 20 %。这段时间持续了两三年。结果还是不行。举例说, 30 美元的股票,我将止损点定在 27 美元,股票升到 35 元,我就将止损点定在 31.50 美元。实验的结果,我买卖的次数少了,但我常常是亏钱时在 27 美元卖股,赚钱在 31.50 美元出场。这样亏时亏 3 美元,赚时只有 1.5 美元,算算总账,还是亏钱。

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当股价从 30 美元跌到 28 美元时,我总是把止损点下移,有时移到 26 或 25 美元。我给自己定 10 %的止损,在实际中的损失常超出 10 %的数目。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我忍不住。我怕股价一碰到 27 美元就反弹。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当股票升时,我通常没有困难在进价之上卖股。如 35 美元的股票跌到 32 美元,我不会将 31.50 美元的止损价往下移,因为我已有 1.5 美元的利润。最惨的是这段时间,我试过专用基础分析来炒股,研究股票的盈利及公司资产值,研究成本收益比率,你想得到的指标我全试过。结果还是不赚钱。我试过用技术分析来炒股,找最低点,找最高点,结果不断以”止损”收场。止损,止损,止损,我不断止损,就是看不到盈利。止损把我止怕了。我还试过各种电脑的计算指标,如平均线、威廉%、MACD 等等,没有一样有效。结果总是不断地在止损。好不容易偶尔赚次钱,也常因为止损点定的太低,没赚多少。这段时间我不仅将蛮干阶段幸运地赚到的钱全赔了进去,还亏了一些老本。就是说我不仅白干了三年,还亏了本。别忘了,这段时间我是专职炒股,我把读到的、想像到的各种炒股方式全试过,就是赚不到钱。我也将华尔街的各种各样的家训读到能倒背的地步,在实际中似乎它们完全无效。你可以想像我是多么的彷徨。

我对炒股失去了信心,我决定试试自己在期货上的运气。我开始炒卖黄金、白银、外币、黄豆、石油、小麦。那些在炒股中学到的规矩似乎也完全无效。期货的人为操纵更厉害,我只是亏钱亏得更快。这时我的第一位女儿来到人间,我感觉身上的责任重大。我真正地开始考虑是不是应该放弃了,该转行了!如果付不起日后女儿上学的学费,我怎么向她交待?花了近四年的时间,什么也没有得到,亏了老本,换来一大堆经验。如果离行另谋他就,这些经验一钱不值,你可以想像我是多不甘心。期货炒卖是极特殊的行业,它不注重基础分析,你说日元或黄豆应定什么价?它极其注重技术分析,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走势和阻力线及支撑线的要领。把这些概念放回股票,我突然感觉股票运动其实有迹可循!我突然间觉得有灵光在脑海中闪耀。

让我先在这里停一下。因为上述的阶段可以称为学股的摸索阶段。你如果还处在蛮干阶段,这本书讲的一切对你可能太深,你还不明白我在讲什么。你如果正在摸索阶段,你开始明白这本书。

摸索阶段的特点是你已多多少少明白炒股的行规。你知道要止损,要让利润奔跑,但你还不清楚止损应怎么止。你用 10 %或 20% 等机械的方法定止损点。有时你能办到,有时你又想方法不去止损。让利润奔跑时你不知应让它跑多远,你不知怎么判定获利点。各种各样炒股的规则有时有效,有时无效,你还不知怎样有选择地应用它们。看到蛮干的炒手,你已知道他们在蛮干,你知道不能那么干。你自己有时赚到钱,有时亏了钱,但你还不明白为何亏钱,也不清楚怎么赚到了钱。你还没有有系统的买点和卖点,这只股的成本收益比率很低了,那只股的红利比较高,张证券行推荐这只股,李股评人看好那只股,你还在用自己的直觉加上”应该不会错”的理由来买卖股票。这些描述合适你吗?如果对的话,你还在摸索阶段。

体验风险阶段

摸索阶段的下一步是体验风险阶段。有时这两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遗憾的是,体验风险阶段的你常要亏大钱,不亏上一两次大钱,你不会明白什么叫风险,你也还不可能毕业。只有在亏钱亏得吃不下、睡不着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地反思炒股为什么会有这些行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行规的意思变得很清楚。有了这个经历,再去读读第三章第二节”资金管理(怎样在股市下注)”的内容,你就真正明白我在谈什么了。我每次赚了大钱,随即常常来一次亏大钱,因为每次赚了大钱,都让我自己觉得自己”懂了”。这样的经历重复了好多次。这或许就如同游泳一样,淹死的都是”自己觉得”会游泳的人。那些知道自己不会游泳或真正知道怎样游泳的人通常不会淹死。如果亏大钱的经历发生在你的蛮干阶段,我对你深表同情。但如果你确确实实有了几年的炒股经验,对研究股票及其运动规律下过苦功,这时亏大钱常常是你大成之前的最后考验,请千万不要放弃!那些著名的炒股名家,在他们成”家”之前通常都有一次甚至几次的破产经历。其中包括本书中提到的利弗莫尔和巴鲁克。在忍无可忍的时候,请再忍一忍。回到我的故事。我炒股的最大挫折,就发生在”有灵光在我脑海闪耀”之后。四年多,我白干了,股市对我而言成了”没钱人学到很多经验”的地方。我不知多想快快地捞上一笔。其间有两个星期,我亏掉 53000 美元。挫折不在金钱的数目,而在这次亏钱是完全不应该的。按我的规则,我会亏掉 4000 美元左右,那是我止损的极限。但我注下的太大,又不肯及时止损。我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我用希望取代了分析。我自以为懂股票了,其实还不全懂。

随后一个月,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总结五年来的经验及教训,综合我这些年来的广泛阅读,结果就是这本书所说的一切。这两年,我完全按照这本书所说的原理照办,每年的回报率都超过 100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回报是在极小的风险下取得的。日后是否还能持续这样的回报,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已定出了可行的炒股计划,只要按这个计划做,我久赌必赢。区别只在赢多赢少,那同运气有些关系。

久赌必赢阶段

现在我们谈炒股的最后阶段,久赌必赢阶段。

一个可行的计划,不能凭空想像,它必须有理有据。“理”就是数学的概率,如果你每次下注的赢面超过 50%,而且你只下本金的小部分,不会为几次坏运气就剃光头,从长期而言你是胜定了。道理和开赌场一样。“据”在于你知道怎样找临界点,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过程中,你知道这些点是出入场的关键点,在这些点操作,你的赢面超出 50% ,再加上应用“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原则,赢时赢大的,亏时亏小的,你的获胜概率其实远远超出了 50% 。

到久赌必赢阶段,你不应对亏钱和赚钱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你对止损不再痛苦,你明白这是游戏的一部分,你对赚钱也不再喜悦,你知道这是必然结果。你不再将胜负放在心上,你只注重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你知道利润会随之而来。

有些人认为股票的运动是可以预知的,有些说是不可以预知的。这两点都不对,股票游戏是概率的游戏,没有百分之百这回事。只有随着经验的增加,你才可能将预测股票运动的正确率从 50% 提高到 60% 、70% 。就算你能有 70% 的正确率,若不遵循“截短亏损,让利润奔跑”的原则,到头来可能还是白忙一场。

到这个地步,你不再执着成本收益比率或红利之类死的东西,你在用概率考虑问题。股票的大市怎么样?如果大市好,你买股的获胜概率增加了。股票的成本收益比率或红利怎么样?如果有吸引力的话,你的获胜概率增加了。这只股票本身的走势怎么样?如果正处在升势,你买股的获胜概率增加了。这只股票的运动用你的经验判定是否正常?是的话,你的获胜概率增加了。还有其它许多考虑的因素,你都试着用概率来评估它们的功用。你知道股票运动在短期必受大户的影响。某著名股评人极力推荐某只股,你可以看看这只股票的技术图形,如果股票刚突破好的买入临界点,在此之前有被人暗中囤积的迹象,你可以怀疑该股评人可能和某大户联手,想推高股价,但现在只是推高的开始,你买入应还有段升高的路好走,获胜概率较大。如果这只股票已暴升了很多,股评人还来这一手,则大约是在找最后的傻瓜,你此时买股就没有什么赢面。同样的“好消息”,你已知道怎样分析及判断,你不再迷信“权威”。

学习的四个阶段 第2篇

人的成长可分为四个时期,在这四年里同样我也走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年:懵懂期

那时在校园刚刚毕业,步入社会,对工作充满了幻想,同样也很怯懦;当时的我比较内向、自卑,我应聘的岗位是家装设计,恰好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经过很长的思想斗争、朋友及家人的鼓励才想要尝试这份工作的。刚上班什么也不懂,就当个小跟班在别人身后奔波,穿梭在各个工地;晚上就在办公室学习制图,我比较幸运,当时跟我一齐上班的同事也很乐意指导我,第一年上班,虽然很累,但是也摸索着、进步着。

第二年:探索期

那年我开始正式作图、接单,哇塞!接第一单的时候但是心里超级紧张的阿!记得签合同的时候我的手都在哆嗦阿!我使劲控制着自己不让别人看出我个性紧张。之后陆陆续续接单,接的工程多了,事情也就多了,需要经常跑现场,现场的状况、进度、质量,临时状况发生、解决。在这一年积累了好多装修现场的经验,也慢慢的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处理随机事件的发生。

第三年:建立期

这一年我应对着一个选取,是持续当时的专业,还是放弃此刻的专业;如果持续当时的专业就意味着要离开这个大家园,当时的我也是几经思考,最后选取留下来,被调到房产公司做文员,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当时的工作资料需要细心,但是马虎跟了我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还好当时的工作资料与我之前使用的软件一样。因为工作资料的改变,我需要学习的资料有很多。当时的领导也比较耐心的指导我,不只在工作上的指导,还有其他知识的掌握,问题的思考,学习的技巧等等好多好多。这一年我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机构,有了自己独立自考的潜力。

第四年到此刻:维持成长期

我换部门了,这次貌似有点与众不同了,文员、库管、现场管理员在这个部门全都做过了,供热公司是刚刚建立的部门,在不同的岗位工作也让我对这个部门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都是有人指导着工作,在工作上我不够独立,总是想依靠别人,但是供热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正处于摸索期,接触的同事也都是新人,我在办公室做文员,为施工做前期准备工作,冯卓经常说我,你的`活都是急活;确实我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都是着急的工作,这就需要提前设想我下一步着急的工作会有什么,怎样做。以前公司的墙上还贴过一个很励志的话:老板找你来是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你立马失业。这段话在我工作的时候我经常会回想起来,每次完成一项工作之后,都会觉得我在这个岗位上是有用的、是能体现我的价值的。这一年我觉得我是成长最快的一年,慢慢的学会独立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

论大学生学习钢笔书法的四个阶段 第3篇

一、选帖

对初涉钢笔书法学生们来说, 选帖是很很重要的“开场白”。选帖就是选择字帖。选帖如择师, 如果选对字帖, 对自身书法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初学者没有什么经验, 最好请教老师或者优秀的有成功经验的人士来帮助。

要选择公认的名人名作。古人云:取法乎上, 得乎其中, 取法乎中, 得乎其下。择帖要高古, 目光要长远。如三国时期的钟繇, 东晋时的王羲之等, 这些书法家的作品都很适合钢笔书法的临习。当今以硬笔书法名世的名家也大有人在。如王正良、卢中南、田英章等, 都是很好的学习钢笔书法的典范。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那些字形过大的毛笔楷书字帖最好不要选择, 如颜真卿的勤礼碑, 柳公权的玄秘塔等, 这些字体和钢笔字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

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风格。各种风格千差万别, 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风格,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避免选择个性特征过强的字帖。个人认为选择字帖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选择比较中庸一点的为好。那些有着很强个性的帖子, 往往离书法的基本规律性的东西较远, 不适合初学者的把握。

二、读帖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所选字帖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 对初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环节。所谓读帖, 不但要看, 更要动脑分析。通过读可以初步体会到字帖的特点、风格、韵味, 可以体会到外在的、整体的、宏观的美。比如, 精美的笔画、匀称的结体、疏密得体的章法等, 都在读帖中体会得到。同时还要积累一些该帖的资料, 了解书家书写该作品的时代背景, 情绪状态, 研究一下其他人如何评判的, 这些都有助于对字帖的全方位的认识。

读帖可以同欣赏书法作品一样, 先整体, 再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首先看大的效果, 然后深入局部。从一点一画研究开来, 按照笔画的书写顺序使目光游走下去。着眼于笔画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向背等。在结体上, 着眼于结构的分间布白、宽窄疏密、长短肥瘦等。读帖其实是对字帖字体特征的一个熟识和记忆的过程, 有人说:字一半是看会的, 这话一点不夸张, 只有认真的熟悉字帖, 才能为临帖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做到意在笔先。

三、临帖

临写是书法学习的重中之重, 只有进入到这一阶段, 才算真正接触到书法。前面的选帖和读帖都是为临帖做准备、打基础。这是一个实际操作期。要调动眼、手、脑各器官进行密切协作, 才能达到临习所要达到的目的。开始临帖时可能不太习惯, 很难与字帖上的例字相吻合,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会逐渐找到些感觉。在临摹中要全心全意地尊重所临习的对象, 做到一丝不苟、全神贯注, 不加个人色彩, 其目的就是用所学到的正确的东西, 来改掉以前书写上的不良习气。这一阶段不但要做到临习上的形神兼备, 而更重要是把这种形神兼备的古人的面貌, 深深地记忆在脑海里。通过艰苦地临习过程, 对古帖的艺术真谛, 作为自身的艺术成份, 沉淀在脑海中, 使之成为终生的书法艺术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临帖中, 一要宁少勿多。尤其是刚开始学习书法, 切忌贪多, 一曝十寒的坏习惯是坚决要摒弃的。哪怕每天只写十几个字, 只要按要求去做, 中规中矩, 心手合一地研习, 就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书法学习是个长期的事情, 要把目光放远一点, 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二要宁慢勿快。控制好书写的速度才能使自己更仔细、更用心地观察范字, 写出的字才能更接近例字。提高书写速度是可以的, 但不要着急, 功到自然成。三是持之以恒。前面已经提到了, 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没有什么诀窍而言。只有经过无数次的重复的练习, 才能把技巧熟谙于心。

临帖阶段对任何一个学习书法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是书法家成功的基石。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切忌急于求成, 放松对临帖的严格要求。要自约自律, 培养耐心, 要能“坐住”凳子, 力避毛躁, 坚持临写, 直至真正掌握了古帖艺术的真谛。

四、出帖

所谓出帖和入帖相对而言的。前面所谈到的临帖其实就是为了入帖。入帖是为了学习古人现有的经验, 而出帖是为了走出古人的藩篱, 跳出古人的影子, 全面地汲取各家所长为我所用, 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先与古人合, 后与古人离”, 说的就是入帖和出帖。临帖不是最终的目的, 只不过是学习书法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从临帖中走出来, 写出自己的风格, 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如何才能做到出帖呢?出帖的重要环节就是在原来入帖的基础之上, 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发展方向, 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展学习范围。以一家为主体, 有意识地从诸多家中有选择地提取、抽拔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加以融合、生化, 从而形成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风格特征。此阶段同样离不开临帖, 而且临帖的范围也逐渐扩大。这时的临帖和以前的临帖是不相同的, 是带着目的性临写的, 把自己想要汲取的东西拿来即可。这种吸收和继承是以原帖为纵坐标, 从古到今的直线式探究,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离不开临, 要想学得古帖的艺术真髓, 就必须遵循临习的规律。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开阔眼界, 只有把自己眼睛的鉴赏力提高一个层次, 才能为出帖做足准备。

前面所谈到的四个方面是学习书法的前半程。由选帖、读帖到临帖、出帖, 是一个吸收——融合的过程。走过以上四个步骤, 也就完成了书法艺术学习的一个小的、单程的循环过程。这样的吸收——融合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经过无数次的往复, 每一次的循环, 每一次的磨练, 都将是一个螺旋式的、曲折的上升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艺术的积淀也会越来越厚, 因而, 就会生化出多层次、多元化、多因素、多趣味的书法艺术效果。如果再加上对相关艺术门类的艺术营养的吸收 (如国画、音乐等) , 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加强字外功的磨练, 不断用中国古老文化艺术滋养身心, 就可能得到艺术的升华。所以说, 临帖并非仅仅是初学者的事情, 它几乎是伴随每一位勤奋书家一生的事情。只要我们与书法为伴, 那么, 选帖、读帖、临帖、出帖这四个阶段就永远会与我们结伴而行。

参考文献

伟大公司的四个阶段 第4篇

恋爱的四个阶段 第5篇

第二个阶段:反依靠。

等到情感稳定后,至少会有一方想要有多一点自己的时刻作自己想做的事,这时另一方就会感到被冷落。

第三个阶段:独立。

企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6篇

一、初创期: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有22%的企业在这个阶段死掉。

初创期,企业的目标就是生存,这个阶段谈什么公司管理,流程、制度建设,都不是很现实。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培训以业务和销售为主,几乎都是内部培训。

二、成长期(快速成长阶段):在我国,有67%企业在这个阶段死掉。

在经历过原始积累的生存努力之后,很多企业都会慢慢找到属于它的生存方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财务管理等,这些是一个公司运转的基础。这个阶段人员也开始增长得很快。企业进入到了一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呢是企业具有一定的营业额和规模,进入初步规范化管理,但是很多管理的决策还需要老板的参与,经营权和所有权没有分开,将会碰到管理危机。另一个问题就是,老板的战略很好,但是员工的能力却跟不在。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才能够更好地为团队完成任务。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所长,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协调一致,才能使团队更具活力,也才能使我们的方向更为正确,速度更快。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是业务的竞争,也是人的竞争,更是人与人之间能力的竞争,一个企业真正唯一的持久的生命力就是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快多少,你是不是一个更新换代、新陈代谢非常快的学习型组织。

所以,当企业进入快速上升期之后,面临最大挑战是企业人的问题。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如何找到正确的人来做正确的事情,如何提高人的积极性,如何提高领导自身的修养,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不要亲自主刀,而是指导、培养一批人,即使创业者不在的时候也依然能把企业做好。

那这个时候外部的培训是最好的方法,这个阶段的培训以管理类培训(包括通用能力、变革管理等)和全员培训为主。

三、稳定期:

基业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这个阶段就是企业需要找到一个蓝海,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在这个阶段企业就需要建立自己完善的培训体系。

四、衰退期/持续发展:精细化管理

上边的规范化过程曾经提到管理的科学规范化会影响个人的创造性,而这个阶段要就是要解决规范与创造并存的问题。这是把企业管理的粗放转变为精益化过程,包括:

1、组织的流程化运作

2、精益化制造

3、文化型组织

4、自主化组织

5、核心竞争力

6、扁平化组织等

正确创业的四个阶段 第7篇

如何循序渐进的创业,从工薪族进入到其它三象限呢?下面讲一下创业的四个阶段,你应该从这四个阶段开始创业。

第一阶段,你要珍惜工薪族的职业生涯。

建议:

1、尽量到大机构大企业去服务。因为他们触角广、关系广,能够给你搭建更大的舞台,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2、你要利用工薪族的这段时间,去“带薪”学习某种专业技能。

3、利用你工薪族职业的方便,去广泛的积累人际关系。那么如何积累人际关系呢?两个原则,第一先专后宽。生命有限,要集中在一个领域里面,把上上下下的关系全落实,先别忙活开宽度。第二个原则,多交往能够帮你赚钱的人,少交往帮你花钱的人。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被关进去了,你帮帮我吧!把我给救出来,怎么办?花钱。这是帮你花钱的人。什么是帮你挣钱的人?就是知识丰富的人。

4、存钱。工薪族阶段要存钱。存钱绝对不是为了以后做生意投资,是为了你一旦辞职做生意,成为自由职业者,你要作好准备,两年没有收入,你要存下一笔钱供你两年生活开销的支出,你一旦没有钱就辞职,生活没有保障,你根本不能创业,你心态就成问题,眼睛冒绿光,因为你疯狂。

当你透过学习有了一种专业技能之后,当你透过你的工作之便积累了广泛的尤其是先专后宽,能帮你赚钱的朋友很多,积累广泛的,有用的人际关系以后,当你透过存款有了一定的积蓄的时候,建议你,时候到了,你要考虑开始或专职也行或兼职也行,这个时候你不要犹豫了,要进入第二象限,靠自由职业谋生,先别想着一步到位投资去。从E象限进入S象限的条件是什么?当你学习到并掌握某专业投能,当你积累广泛的人际关系、存款能支撑这两年生活的时候,你开始考虑,你专职或兼职的方法进入第二象

限,靠自由职业谋生。第二阶段,你想靠自由职业谋生,先要选项目。

如何选项呢?几个原则:

1、作熟不作生。一定选择这个项目跟你技能是有联系的,跟你的人际关系是有联系的,要作熟悉的项目。

2、做长不做短。你要利用你的长处而不是做你的短处。我发现,人们就是分不清什么是你的长处,什么是你的短处。别人费半天劲才能干的事,你轻轻松松就干成,这就是你的长处。别人很轻松就干成的事,你却费老半天劲才干成,这就是你的短处。罗伯特·清崎,《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2002年5月份被请到北京作一个演讲。他预计有2000人,实际只来了1500人,真正卖票是1000张票,那500张是赠送的,1000张票打完平均150元一张票,收入是15万元。你们听后挺多吧。我帮你们算一笔账,他在北京地铁里面做灯箱广告,报纸上、杂志上做广告,雇人去推销,这些费用还不算,光清崎一晚上的演讲费就是8万元,15万元减8万元,他就落了7万元,刨去场租费、设备费、杂费2万元,剩5万元,然后那5万元能负担广告费吗?人员费、工资费呢?就他那个会议费了半天劲去运作,微利甚至还不赚钱。这就不是他的长处。我建议你们都做无形资产的生意才好,不用投钱的才好,只投在学习上的才好。那我讲一讲什么是好项目,未来是什么是好项目。你要注意未来发展,高科技的、生物工程的我们不说了,我们不懂,跟我们没关系。我们谈跟老百姓有关的未来几个项目,第一个营养咨询顾问、美容顾问;第二个直销商;第三个培训专家;第四个营销。选好项目后,要做一个2—5年的发展计划,很多人选完项就不做计划,就开始瞎干,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捡了芝麻丢西瓜,狗熊掰棒子,捡一个丢一个。做计划,这是一门学科,你要会做一个2—5年的业务发展规划及计划。你看人家日本人做计划,可不象中国人,项目一论证,两年收回投资,三年挣大钱,四年进入世界500强,胡说八道。日本人十五年收回投资。当然了,在我们这个业务中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但你心态上一定要做一个

2—5年的发展计划。你要会做计划,你要会给自己做,会给别人做。

3、要靠量来取胜。你前期的创业一定要靠量,记住:量永远比质重要。自己要靠量建立一个顾客群,这是你的财富。保险业也一样,都是靠量来完成的。大量的工作。所以你想进入自由职业技能有了,关系有了,积蓄有了。再从第一象限进入第二象限,开始选项,做熟不做生,做长不做短。然后做一个2—5年的计划,详细的规划,然后再去行动。你这样发展5年,你的生意是不是就有一个小的规模了,有了一定基础了对不对,你能够把一个动作做叁佰次会怎么样,你一定成功。有了规模以后,你要再思索如何进入第三象限,怎能十年不败,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经过自由职业的锻炼,2—5年有规模以后再考虑进入第三象限。

第三阶段,如何进入第三象限呢?有三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叫白手起家,单打独斗。就靠自己摸索,吃亏了不要紧,爬起来摸索,再摸索,再摸索也能成功。成功率很低,只有1%。各行各业都一样,一般行业的成功率是二、八定律,就是20%的人单打独斗,就有小成就,1%就有大成就。而且在今天这种已经变化的社会里面,你想白手起家,告诉你任何时机都没有,因为你没有资本,没有项目,没有关系,你和别人上千万上亿的身价怎么竞争?

第二条途径购买一个现成的系统。就是购买一个1%。什么叫购买一个现成的系统。有几种形式:1、特许加盟连锁店,购买一个系统。你相不相信,你在青岛开一家麦当劳你一定赚钱,你不要考虑什么风险。麦当劳已经经过几十年的验证,他已经是1%了,只要你加盟、购买他,他就给你培训,帮你装修,给你制度,给你供货,一套方案是现成的,直接复制给你,但你需要买来,只要买来这套模式,你一定成功,甭想赔钱,保你成功。但是这里有一个误区,不要加盟小连锁店,因为他没有十年不败,他还没有变成自己的1%,你加入他就有风险。2、知名品牌的代理和经销权。你取得任何一款知名品牌的代理和经销权,你不用考虑赔钱,一定赚钱。你一旦取得值得去做。什么叫知

名品牌,国际十大品牌之一,国内五大品牌之一,其他某种新产品、药品的代理,南方的小食品呀,不能轻易做。他没有广告支持,没有信誉度,他不是品牌,你要替他跑市场,替他谈客户。都进去,他把你甩了。能做成把你甩了,做不成就做不成。做,就做世界十大品牌、国内五大品牌,绝对可以做,别犹豫。但是购买一个系统,门槛太高了,麦当劳至少800万,还是排队等六、七年,石家庄排队批麦汉当劳批了八年,现在才有一个店,很难批上。干名品牌总代理,没有资金周转,你觉得人家挣80万,他们库存还算少的也在300——500万之间,你做不起,你没有这么大资金,没有创业资金,只能适合某些有关系、有资金的人做。

第三条途径,加盟一个成功的系统,加盟一个1%。这里不是购买了,而是加盟。那么什么又叫做成功的系统呢,美国商界对成功的系统有7条判断的标准:

1、低起步费用,因为做为普通创业者,你真没有百万千万的资本给你折腾。

2、无须雇佣或很少雇佣人员。你不懂人力资源管理,就给你一个万人的企业你也不知道怎么管,当人出了问题你的生意就会有很大的麻烦。

3、无须大量屯货。

4、无须固定资产的投入。

5、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生意机会。美国总统的两界经济顾问比尔茨博士在其著名的《财富报告》中指出:在21世纪,你要做3网合一的生意:国际互联网,人力资源网,营销网。

6、对经济危机有免疫力。最好是日用品。

7、有系统化的培训和辅导,有人教。

这就是我投资,你技术入股,赚了钱我要分你。这叫加盟一个系统。为什么中国很多企业拿人家技术不用买,但事后要跟人家分红。这样也能成功,因为他是成功的。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三种模式供你进入第三象限,要不然你单干去,做1%;要不然你去买

一个,没钱;要不然你前期不用花钱,后期双赢,让人家也挣钱。没有一种好事,前期也不花钱,后期发了还一毛不拔,世界上没这好事。你自己想一想,普通人一定要懂得用第三种方式,我建议你加入到一个系统中,双盈。

西方教育人种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8篇

人种志(ethnography,又译民族志、俗民志)一词源于人类学,狄阿斯(D.Dias)认为该词最初由坎普尔(Campl)于1807年提出,其基本含义是对民族的记录或描述(description),即人类学家将自己作为研究工具,深入某一原始民族或异域文化,经过长期的资料收集过程,最后完成对该民族或文化的详尽描述。西方人类学家们虽然对人种志的 “描述”属性几无异议,但关于人种志到底是什么, 在人类学中处于何种位置等问题,却是颇有争议。 其中,有部分人类学家将人种志视为人类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另有一部分人类学家则认为人种志通常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人类学家进行田野工作(field work)、做田野笔记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二是指人类学家通过田野工作而得出的研究结果,常以文章或书籍的形式体现。在这部分人类学家的笔下,ethnography一词常常在“方法论(methodology)”的意义上使用;有时, ethnography成为“做(do)”的宾语,从而拥有了“人种志研究”的含义;另外,ethnography也会转换成形容词ethnographic,与“method”“、approach”“、tech- nique”连用,形成“人种志方法”或“人种志策略”等词组。将人种志视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有人类学学科自身的合理性,但教育学对人种志的关注,则是出于人种志作为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和可借鉴性,这也正是本文的出发点之一。所以,本文拟采用第二种含义,主要将人种志视为一种研究方法来探讨。

一种完整的研究方法不只是某一项具体的资料收集策略,也不是一套研究程序那么简单,而应涉及三个层面:一是方法论层面,即指导整项研究的思想体系,包括理论基础、研究逻辑和思路等; 二是研究方式层面,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三是具体技术和策略层面,即在某一研究程序中所使用的工具、手段等。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构成一研究方法的整体,同时,也不可将三者简单地混为一谈。[1]综观西方人类学的相关文献,多数研究者认为,人种志属于质的研究方法,其研究逻辑主要是一种自然主义的探究,即事先没有严格的理论假设,追求自下而上的归纳,理论基础主要是人类学的跨文化视角和文化相对主义;主要的研究方式是田野工作,即研究者进入一研究现场进行长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最后归纳出一定层次的理论或做出相应的解释,这是人种志的第二个层面;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这是人种志的第三个层面。

在英文语境中,教育人种志最常见的表达是 “educational ethnography”和“ethnography in educa- tion”。这两种表述看似只存在语序上的差别,实则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倾向:“ethnography in education” 中“education”是“ethnography”的后置定语,可见是人种志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向教育研究领域的渗透,体现了研究方法本身的强大生命力,所以很多时候仍是从人类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而“edu- cational ethnography”中“education”乃前置定语,暗含着教育研究的主动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另外,在一些教育人种志的研究报告中,还可见“ethnographic method(ap- proach or technique)in education”的说法,这种表述虽然树立了“教育人种志方法”的旗帜,却同时存在这么一种危险,即将完整的教育人种志与某一教育人种志的策略混为一谈。所以,有些严格的教育人种志权威人士称之为“号称‘人种志’的方法”,[2]认为不可与真正的教育人种志相提并论。

由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对教育人种志进行如下界定:第一,教育人种志是教育研究对人种志的一种借用,它具有人种志的根本特征和研究规范, 又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学科特色;第二,教育人种志拥有完整的研究设计和方法规范,不是对人种志某一具体程序或策略断章取义式的借用,它具有研究方法三个层次的整体性。所以,笔者倾向于将 “educational ethnography”和“ethnography in educa- tion”两种表达视为真正的教育人种志,而对“ethno- graphic method(approach or technique)in education” 之说持谨慎态度,认为应视具体情况来判定是否为一种完整的教育人种志。

二、第一阶段——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传统(20世纪初)

在20世纪之前,早期的人类学家对某一原始民族的了解和勾勒多数通过二手资料(资料往往来自传教士、探险家、异域旅行者的书面记载、口头叙述或是殖民当局的档案材料),使用的研究方法尚无明显的学科特色,这使得他们被戏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到了20世纪初,欧美社会人文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并极为关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于是,被责怪为仅仅是“一种对于与世隔绝的‘原始’奇风异俗的描述”[3]的人类学日益步履维艰。而正是此时人种志的运用与逐步规范,使人类学完成了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从而发展成为一门现代社会人文学科。

人类学领域中人种志的成型大概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间美国的历史学派(又称批评学派或历史批评学派)和英国的结构功能学派起了关键作用。虽然早期人类学家也有过一些田野工作的实践,但人种志的鼻祖当属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F. Boas)。作为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博厄斯坚持文化相对论的观点, 反对进化论者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所作的抽象概括,认为人类学研究的关键是进行具体而深入的田野工作。英国结构功能学派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首先对人种志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他曾在1914~1918年间三次赴新几内亚考察,考察结果是构成其在1922~1935年发表的7部专著的基础,也是他确立现代人类学田野工作规范的依据。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 一书的导论中,马林诺夫斯基对田野工作的本质、 原则等进行了详尽介绍。[4]马林诺夫斯基总结出人种志者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一是用当地的语言进行学习和工作;二是与当地人一起生活,并尽可能地参与他们的活动;三是通过真实的个人观察收集很多案例;四是做好对付长时间的田野工作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准备。[5]由此,他的人种志理论成为后继人类学家进行田野工作的典范。

三、第二阶段———教育人种志的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后期)

20世纪30年代,人种志开始借助人类学这个学科母体,逐步向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各个领域进军,开启了教育人种志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对教育问题感兴趣的人类学家,英国以功能学派为代表,美国以历史学派为代表,对教育的影响尤以后者的研究为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与人格(culture-and-personality)研究,如本尼迪克特(R.Bendict)、卡迪特(A.Kardiner)和林顿(R.Linton)等人所倡导的“文化与人格”理论,其实质就是强调文化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涵义;最实质性地将人类学的理论和人种志运用于教育研究的要推米德(M.Mead),她运用自己在工业落后社会的田野工作经历,生动描述了快速变化的美国教育情景,并倡导教师运用观察和一手资料进行研究。[6]二是反对种族中心主义的研究,以博厄斯和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等人为代表,具体内容涉及移民教育、儿童的心理发展调查、民族特性的比较研究与教育等。[7]三是教育功能研究,如本尼迪克特研究了美国文化中教育的三种传统作用:传播(transmissive)作用、转变(transitional)作用和改造(transformative)作用。[8]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虽有诸多人类学家对现代社会的教育问题表示了关注,部分研究还运用了人种志,但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人种志尚未正式成型,原因在于:一是运用该方法的研究人员多数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而非教育工作者;二是研究内容与视角多出于人类学需要,与教育研究的视角少有交叉之处;三是倾向于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对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极少借鉴或运用人种志方法与程序。

四、第三阶段——教育人种志的成型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

教育人种志的成型与广泛应用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社会运动和思潮的影响;二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20世纪60年代,“二战”浩劫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危机、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以及殖民政策的失败,给西方人以极大的心理震撼,以追求平等、 关注弱势为总特征的社会运动和思潮风起云涌, 而这一切与人种志者文化相对主义的主张不谋而合。在此大背景下,教育研究方法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局面:具有实证主义传统的量的研究方法缺陷日趋明显,难以应付复杂的教育问题,而质的研究方法则因其人文性、民主化的追求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不少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出于各自的立场关注教育现象,尤其是贫民和少数民族子弟的教育问题,使得质的研究方法在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大环境中,人种志作为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源头和骨干成员,开始顺势向教育研究领域大规模进军,并相应地衍生出教育人种志。

另一方面,教育人类学1的兴起也为教育人种志的成型提供了直接的学科背景。关于教育人类学这门学科的起源以及历史分期问题,国内外研究界至今尚无定论,但有不少研究者认为1954年的“斯坦福研讨会(Stanford Conference)”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如:李复新老师将斯坦福研讨会视为教育人类学“范例性研究时期”开始的标志,[9]冯增俊老师认为该研讨会乃教育人类学应用性学科的开端,[10]而美国学者埃迪(E.M.Eddy)则坚持此次会议已经标志着教育人类学的制度化与专业化时期。[11]无论后人对这次会议的历史地位如何定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斯坦福研讨会使得教育人种志这种方法逐渐有了用武之地。因此,教育人类学与教育人种志的兴盛期大致相同,也是相当自然的现象。

在这一时期,教育人类学家对教育人种志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其运用领域涵盖宏观和中微观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宏观研究的运用仍集中于教育人类学的核心主题———教育与文化过程,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方面。典型代表为斯平德勒(G. Spindller)的经典教育人类学编著《教育与文化过程:教育人类学探索(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1974),在该书的第三部分 “传统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社会中的教育和文化过程(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izing Societies)”,作者用5篇文章探讨传统社会中现代学校教育的尴尬处境。教育人种志中微观研究的运用,主题主要有学业失败(尤以少数民族子弟为主)、教育公平、社会分层以及师生关系、教师概念、校长职能等。在具体的人种志研究中,学业失败、教育公平和社会分层等主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时也与师生关系紧密相连。 如麦克德莫特(R.P.Mcdermott)《学业失败:关于文盲和社会分层的一种人类学方法(Achieving School Fail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lliterac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一文的研究结论指出,少数民族子弟或下层社会出身的儿童出现阅读障碍,其原因在于文化差异造成了师生之间的误解和关系僵化。关于校长职能的研究,以沃尔科特(H.F. Wolcott)的《行使校长职权的人——— 一种人种志观(The Man in the Principal’s Office: An Ethnography)》 (1973)为代表。

笔者认为,判定教育人种志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基本成型,理由如下所述。第一,拥有明确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研究领域。如上文所述,无论按什么标准来衡量,到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教育人类学学科的成立,已为教育人种志提供了学科背景保障,也为其广泛运用呈现了丰富的研究领域。第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20世纪上半期教育领域人种志的运用,大多由人类学家所为,到了该阶段,教育学家和人类学家才有了充分的接触与合作,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研究群体———教育人类学家。同时,虽然教育社会学家的“教育人种志”常常受到教育人类学家的非议,但对教育人种志的历史发展同样功不可没。第三,在现代教育中,教育人类学家和教育社会学家对教育人种志的广泛运用,已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第四,开展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初步确定了教育人种志的研究规范。

五、第四阶段———教育人种志的多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教育人种志的理论探讨,仍只是少部分研究者对自身研究实践的一种自发反思,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人种志经历了十几年实践的磨练,并逐渐成长为教育研究界“家喻户晓”[12]的一种研究方法时,整个教育人类学领域的自觉反思意识才逐步形成。该阶段的理论探讨与反思,主要围绕三个主题进行:一是相关概念的辨析;二是优秀(学校)教育人种志的标准;三是教育人种志广泛运用的原因。在围绕着教育人种志而展开的概念辨析中,第一组是关于人种志与教育人种志,人种志与田野工作、个案研究以及参与性观察等概念的区别。第二组是关于教育人种志与学校教育人种志的区别。如斯平德勒认为,教育人种志指对所有教育过程的研究,而不论研究是否与学校有关;学校教育人种志的范围更小一点,它只指向与学校内部教育有关的教育过程,当然也包括同辈群体、暴力模式等与学校生活相关的一些方面。[13]关于优秀(学校)教育人种志的标准问题的探讨,沃尔科特在《学校研究的人种志方法标准(Criteria for an Ethnographic Ap- proach to Research in Schools)》一文中提出优秀教育人种志的四个标准:问题的妥当性(appropriation of the problem)、人种志者的妥当性(appropriation of the ethnographer)、研究气氛的妥当性(appropria- tion of the research climate)、完成研究的期望之妥当性(appropriation of expectations for the completed study)。[14]斯平德勒则在编著《做学校教育人种志: 教育人类学应用》的基础上,从该书各篇文章中归纳出11条优秀学校教育人种志的标准。[15]关于教育人种志广泛运用的原因,奥格布曾提出四个因素:一是在传统人类学的概念中,学校教育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二是教育人类学家先前对“文化与人格”以及人类语言学的研究背景;三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政治危机中诞生了教育人种志;四是教育界对学校教育人种志研究的赞助促进了人类学家的应用性研究。[16]

在实践层面的广泛运用和理论层面的探讨与反思之后,教育人种志的应用范围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纵深发展。该阶段教育人种志研究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对中微观研究的关注,其标志是学校教育人种志的广泛运用。具体而言,学校教育人种志的运用领域涉及:社会阶层、种族、语言交流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即受交流人种志和符号互动论的影响而展开的一系列研究;隐性课程,即研究文化和社区背景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着正规教育过程;各科语言教学过程的研究等。同时,教育人种志还在教育评价和教育政策等领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以弗特曼(D.M.Fetterman)主编的 《教育评价人种志(Ethnography in Educational E- valuation)》(1984)和弗特曼、皮特曼(M.A.Pitman) 合编的《教育评价:理论、实践与政治的人种志(E- ducational Evaluation: Ethnography in Theory , Prac- tice and Politics)》(1986)两书之问世为标志。可见,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更偏向于宏观领域,对中微观研究领域———学校教育现象的描绘,多属粗笔勾勒。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教育人种志才在学校教育研究中开辟了新的一方天地,而随着学校教育中微观研究的不断推进,教育人种志也日益规范和细致,并诞生了新分支———学校教育人种志。

摘要:教育人种志是教育研究对人种志的一种借用,它具有人种志的根本特征和研究规范,又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学科特色。自20世纪初人种志在西方人类学中确立其方法霸主地位之后,一些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将人种志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萌发了教育人种志的雏形。随着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兴盛以及教育人类学的诞生,教育人种志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逐渐成型,并在正规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关于教育人种志的理论探讨与反思,使得该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逐渐向纵深发展,并诞生了学校教育人种志。

上一篇:关于电影《唐人街探案》的优秀观后感下一篇:常见建筑结构主体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