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2018.11.1

2024-07-24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2018.11.1(精选6篇)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2018.11.1 第1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刺猬偷枣的内容,抓关键词,体会语言的生动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通过品读“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称呼,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刺猬偷枣的内容,抓关键词,体会语言的生动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称呼,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

1.上课,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小刺猬,齐读课题《带刺的朋友》谁还记得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课文讲了小刺猬偷枣的事儿。

过渡:是啊,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儿不禁让作者对小刺猬产生了钦佩之情,进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PPT出示)

A:什么是高明?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读出了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小刺猬的做法究竟高明在哪?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小刺猬是如何偷枣的。

二、细读课文,感受小刺猬的高明之处

1.读课文2到1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小刺猬偷枣过程的语句,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试着说说小刺猬是如何偷枣的?

预设1:爬上树,摇晃树枝,从树上掉下来,把红枣扎到背上,驮着红枣跑了

2.同学们读的真仔细,找的也非常准确,那么你能用上先,接着,然后,再,最后完整的说一遍么?

PPT出示:小刺猬先爬上树,接着摇晃树枝,然后从树上掉下来,再把红枣扎到背上,最后驮着红枣跑了 过渡:是啊,爬、摇、掉、扎、驮几个动词,将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写的清清楚楚,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月下身手敏捷的小刺猬。3.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呢?请你再读第二部分,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1: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的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选择这样的时间去偷枣很高明,不易被发现(是呀,看准时机正是小刺猬的高明之处)

如果找不到这点,可直接读读第二段描写环境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2: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的落了一地。小刺猬够不到枣,就把枣给摇掉了,这样他就能拿到枣了,说明他很聪明(遇到问题,用巧妙的办法达到了目的,这样的技巧可谓高超)

预设3: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个滚儿......它抱不动就利用身上的刺把枣都运走,所以它很高明(确实如此,小刺猬真有办法)

过渡:看来这个小家伙果真是如作者所说的那样PPT出示: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怪不得连作者也暗暗钦佩。

【设计意图】:通过抓小刺猬的动作,体会语言的生动以及小刺猬的高明之处

三、关注作者心理活动,体会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1.作为旁观者,作者目睹了小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那么,作者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描写作者内心活动的相关语句,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PPT出示:

1.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2.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3.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还摔得挺重呢!

4.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5.可是,他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 预设1:发现作者由最开始不喜欢刺猬,到后来很喜欢刺猬(你从哪看出来的?抓称呼变化)预设2:

A:作者对小刺猬的称呼有变化,由那个东西(不带情感)、那个家伙(比较亲近)到聪明的小东西(亲昵的爱称),我感觉到作者越来越喜欢小刺猬(观察的真仔细,作者就是通过对小刺猬称呼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刺猬情感上的转变)B;你能读出这种转变么?

预设3:作者对小刺猬产生了很多好奇,因为最后一连用了三个问号(是啊,你抓住了标点,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但作者不仅对小刺猬充满好奇,还有赞叹呢,谁来把这两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抓不同的称呼以及标点符号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四、借助板书和插图试着复述小刺猬偷枣的过程

过渡:看来作者是越来越喜欢这这本事高明的小刺猬,你呢?下面请试着根据板书和老师出示的这几幅图,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自己说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要求用上这些词语 PPT:出示图片和词语

缓慢 哗哗作响 噼里啪啦 噗的一声 匆匆 急火火 A:自己组织语言复述 B:小组合作交流 C:学生展示 D:小组合作纠正

预设: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它趁着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之时,缓慢的往树上爬。它爬向伸出的枝条停住了。用力地摇晃树枝,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之后,它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匆匆的爬来爬去把枣子拢在一起扎在背上,向墙外的水沟眼儿急火火的跑去了。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感受语言的生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提升

看来现在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已经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了,回看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通过抓小刺猬偷枣的一系列动作,以及“我”心里的变化两条线索为我们呈现了小刺猬月下偷枣的情景,这正是这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者宗介华用一系列细致的描写,将小刺猬的聪明可爱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难以忘怀。

五、课外拓展

其实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还不止这些呢,请看这个片段,说说你有看到了怎样的的小刺猬,了解了这些,我们也来做一篇关于刺猬的小文章 课外资料:

《带刺的朋友》原文第二件事——击退黑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我家的大黑狗——大老黑来了。我刚想叫住它,大老黑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走过来,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我追上大老黑一看,可不是,嘴上正滴着血哩。“刺猬身上的刺,是很好的护身法宝。”爸爸接着说,“甭说猫、狗,就是老虎,都拿它没有办法呀。”

“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我高兴得直拍手。

阅读练习: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来。

3、这段话是按()关系连句成段的。

A.总分

B.分总

4、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眼睛和耳朵(),牙齿(),门

牙()。它们四肢(),跑起来很快。爪

()、()。

满()。

5、用关联词“不但……而且……”造句。

6、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七、板书

带刺的朋友

小刺猬

本事高明

爬来爬去

打一个滚儿

“我”

越来越喜欢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2篇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新课文, 描述了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爱, 犹如平淡无奇的茉莉, 洁白纯洁, 素雅温馨。课文以“爱如茉莉”为题, 简洁、含蓄, 让人顿觉一股清新、芬芳之气扑面而来, 急于披文以体察具体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 感悟、理解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平淡却深厚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 引发探究的主题

(1) 复习:上一节课, 我们读通了课文, 认识了茉莉, 谁能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茉莉在你的头脑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看图:多媒体出示茉莉的图片, 学生欣赏。

(3) 练说:引导学生用“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等词语描述一下自己眼中的茉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茉莉图片,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为他们铺设了语言训练的台阶。学生通过运用文本中的词语练习表达感知到的事物, 不仅能够提高借助关键词进行遣词造句的能力, 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4) 质疑:为什么妈妈认为爱如茉莉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用心去捕捉、去体会父母间如茉莉般清香纯净的温情和真爱。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 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变化创设问题情境, 抓住文章隐含的线索, 使学生在探求“爱”和“茉莉”之间的关系时思路更加清晰, 更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2. 朗读感悟, 师生共品爱的细节

(1) 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 只要你们关注细节, 就能从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 捕捉到茉莉般淡淡的真情, 淡淡的爱。

(2) 要求:自读课文, 圈圈点点, 抓住关键词好好品一品, 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 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给学生写感受的时间, 就是给学生梳理自己思想和思考学习所得的时间。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笔表达出来。一节课学生肯定不会立竿见影, 去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是每节课都有这么一点时间, 学生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文字的温度。

(3) 小组讨论:从哪些细节、哪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 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4) 班级交流 (预设) 。

(1) 第二天早晨……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 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 便直奔医院。

引导1:爸爸是怎样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课文中没有给出答案, 和小组同学交流。

引导2:从“直奔”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有句唐诗说得好:“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

(2)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这段话中你从哪里感受到真爱?

引导2:一握、一笑、一探, 多么细微的举动, 关注这些生活中的细节, 你就能从平淡无奇中感受到真爱!像作者这样通过环境烘托和对人物细节的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 (停顿一下) 静静地守候, 默默地关心, 就连阳光也不忍心打搅他们。母亲那恬静的微笑, 父亲那紧握的手, 不正是真爱的姿势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病房, 感受那静静的爱。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 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 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 延伸学生的理解, 进行完善, 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 让学生感受到未曾感受或者感受不深的。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 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

师引读:一切都是……一切都……谁能将这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你的感受。

小结:手握着手, 心连着心, 没有惊天动地, 没有豪言壮语, 爱就是这静静的守候, 默默的关心, 这么简单, 这么纯净, 就像茉莉的幽香一样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心。

(3)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引导3: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幽香的是气味, 不可能钻进心里, 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 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小结:原来爱随处可见, 随处可感, 它果真如茉莉般平淡无奇, 却耐人寻味啊!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话: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 透过作者的情感变化, 体会作者父母朴实真挚的感情。展示父母在病房静静守候的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字词句去体会父母之间的深情, 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 分句练习朗读, 而后再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 将学生的感情推上一个新的高潮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段。教师进一步用自己的范读来推动学生的感情向纵深发展, 从而让学生达到借助图画, 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特定情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3. 赏读悟情, 生生互抒爱的感言

(1) 过渡: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 老师相信, 通过朗读你们一定在课文中捕捉到很多关于爱的信息, 请同学们在书的旁边写上几句关于爱的感言。

(2) 交流:让我们再一次来分享爱的感言。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鼓励, 引导学生写在黑板上, 评价语言:这么诗化的语言赶快留在黑板上;多么富有哲理啊;这是你独特的感悟;多么温情的感言;这么美的句子不写在黑板上太浪费了;多么细腻的话语;太精彩了;你说的真棒;这句话真经典……估计学生的交流会有: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嘱;爱是嘴角边一个恬静的微笑;爱是一双紧握的大手……

设计意图:本部分的设计看似平常, 仔细体会, 意味深长。“语言有温度, 字词知冷暖”, 正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 能够从课文语言中体会“冷暖”的情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板书这几句话本身也是语文的文化意味的体现。语文课上哪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应该是充满语文气息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来体会字词的冷暖, 给学生具体的方法, 让语文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教师用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引导学生, 学生知道做什么, 知道怎么做。这样长期训练就可以真正学到语文, 并且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

(3) 感悟:让我们凭借着语言文字来细细咀嚼消化这些爱的诠释。

(4) 配乐朗读与感言相关的语句。

4. 总结升华, 明了爱的真谛

(1) (指板书) 爱到底是什么?同学们给我们作了诠释, 难怪女儿情不自禁地吟出“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引读板书一首爱的小诗。 (根据老师的手势深情朗读)

(2) 小结:爱是细小的, 爱是琐碎的, 但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处处都弥漫着爱的痕迹。

5. 诵读积累, 深化爱的意义

(1) 朗读全文, 整体回归。

(2) 出示小诗, 练习诵读。

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

爱是妈妈羞红的脸,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谎言。

爱是轻轻的叮嘱,

爱是心情的坦然,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阳光的恬淡。

爱是真诚理解,

爱是沟通无限,

爱是会心一笑,

爱是温情款款。

爱如茉莉, 洁白纯净;

爱如茉莉, 清幽香远。

(1) 读一读, 背一背。

(2) 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想一想, 议一议, 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让带刺的玫瑰盛开 第3篇

杂文,常言是诗与政论的结合,也是文艺品种。那么,就从文艺刊物来看看吧:除了《××文艺》之类的刊物以外,按文学体裁来分,有《诗刊》,有《剧本》,有《散文》,有《小说月报》等等,就是没有《杂文》。杂文本来曾被鲁迅先生认为“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而现在竟不象其他的文学品种各有自己的园地,顶多也不过有个“玫瑰园”的栏目,所以,尽管眼前繁花似锦,仍然不能令人完全满足,这也不能为怪。

也许有人说,这杂文的专门刊物恐怕不容易办得好,首先是这刊物不会象小说、剧本之类畅销。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他的杂文,如果阅世不深的人,就不一定容易看得懂。可以類推,有不少青年人爱看小说、剧本,而不爱看杂文,也就在意料之中。但是,杂文以其短短的篇幅说透一个道理的特点,和能敏锐地反映社会问题的长处,在目前大家工作都很忙,埋怨长文章写得多的情况下,还是会受到不少人的欢迎。何况杂文也正如鲁迅先生所曾说的,“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所以,杂文的刊物完全有可能编得丰富多彩,令人爱读,拥有较广泛的读者。

也许又有人会担心稿源问题:即使编一本薄薄的杂志也该要多少篇短短的杂文呀!其实,现实生活促使人们不仅喜欢读杂文,而且也喜欢试写杂文。有感不发或不敢发,已经不是现时代年轻人的特征。虽然嫩芽未免幼稚,但这只是需要个培植过程而已。况且有些知名作家,很久以来不大写杂文,现在也都写出很可观的杂文了。象《鬣狗的风格》、《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五不怕”小议》等等作品的出现,就足以说明。在我们的生活里,杂文的题材本来就相当丰富,现在“四害”的流毒尚未彻底肃清,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尚须继续纠正,新长征道上还须为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呐喊助威,这一切都大有文章可作。只要有杂文这么块园地,必定有肯流汗水的人。再不然,象三十年代的《太白》办不成,就在报纸上搞个八十年代的《自由谈》,也是聊胜于无,必定会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热忱支持。

一篇杂文的战斗性和生命力,主要在于它能切中时弊,能回答现实生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要办好一个杂文刊物,当然更要注意干预生活,接触现实问题。这样,也许有人担心,谁有勇气来编辑这样一个刊物呢?人们可能仍旧记得,五十年代中有一家报纸曾经有过《辣椒》副刊,偏重于刊登杂文,但是没有多久,一场政治风暴起来,而且过了头,不只是编者和一些作者倒了霉,甚至这《辣椒》刊名是谁起的,也追究了好一阵子。至于十年浩劫期间,过去的杂文作者的遭遇不必提了,“三家村”这个栏目的几位作者的命运,留给人的印象就难以磨洗。现在“余毒”未尽,“余悸”未消,出来编辑这样的刊物,担心要冒些风险,这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不过,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象毛泽东同志当年所说的那种“志士仁人”,应该说不会只是少数的。

说到这里,还有一种情况应该补充几句。杂文的犀利可以用匕首和投枪来比喻,而真正尖刻得象匕首和投枪的东西,现在似乎只宜于对付敌人。现在我们还是多用适度的讽刺和不至于无聊的幽默来谈说人民之间的问题吧。再便是如上面所已经提到的,还应该为新长征道上涌现的新人新事大唱赞美诗。用杂文来唱赞美诗似乎有点不伦不类,其实不然,五十年代间出现的一篇《“三户”颂》不是至今还有人赞赏么?所以,写杂文和编杂文刊物,要紧的还是看站在什么立场上,抱着什么样的态度。这本来是老生常谈,但又不能不谈。

办杂文这么个刊物,应该说是件小事,但是能否办得成,还跟我们思想解放得怎样,我们社会的民主风气怎样,知识分子的“余悸”消失得怎样,大有关系。办不成,我们不妨深思一下,究竟是物质条件不具备,还是其他什么缘故;办得成,而且许多干部也都乐意看,我们就应该庆幸。这庆幸,不只是意味着杂文这种“花边文学”真的在文学界得到相应的一席地位,还意味着我们渴望的团结一致、生动活泼的局面庶几形成。文艺本来曾被认为是反映什么什么的晴雨表,其中杂文的灵敏度又应该算是最高,因而把办成杂文刊物说成是意味着一种新的局面的庶几形成,也不能算是过份夸张。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2018.11.1 第4篇

1.学生齐读课题。

2.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画出彭德怀下命令的句子 (生画句子, 师指名读) 。

4.过渡:仅仅为了杀一头牲口, 身为军团长, 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下命令呢?

评: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到浏览全文, 进而聚焦“三次命令”, 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又为整节课的教学选取了“切入口”, 并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追问“一次命令”, 感受“割爱”之迫

1.出示第一次命令, 指名读。

2.彭德怀为什么要下令把六头牲口全部杀掉呢?学生读1~4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指名读所画的语句)

3.补充背景资料:当时, 很多红军战士身体非常虚弱, 有的倒在泥浆里再也爬不起来了;有的看上去并没有死, 眼睛还睁着, 战友们好不容易把他们扶起来, 可是没走几步又瘫倒在地, 默默地死去。死亡人数越来越多, 后边的人无需向导, 循着络绎不绝的尸体, 就能准确找到行军路线。

4.假如你是彭德怀, 亲眼目睹了这样的情景, 你会作出怎样的决定? (杀牲口!) 指名再读这次命令。

5.从这道命令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相机板书:爱战士)

评:适当补充背景资料, 让学生对“燃眉之急”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深刻体会到“杀牲口”实属迫不得已, 从而自然地感受到彭德怀爱战士的情怀。

三、透视“再次命令”, 感悟“大爱”之诚

1.由彭德怀“不耐烦”的表层原因, 导读5~11自然段的人物对话。

(1) 谁来发出第二次命令? (出示第11自然段, 指名读)

(2) 怎样才能发布好这道命令?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反色显示第11自然段的“提示语”部分, 并突出“不耐烦”和“大声”)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已经给我们作了提醒, 这部分内容叫做“提示语” (板书:提示语) 。提示语也可以放在人物语言的后面或中间。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语调等, 是读好人物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在这句提示语中, “大声”好理解, “不耐烦”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 再读这次命令)

(3) 彭德怀对什么“不耐烦”了呢?请大家默读5~11自然段, 想一想。 (生读、思, 然后指名答)

(4) 饲养员和警卫员是怎样请求的, 彭德怀又是怎样解释的呢?请抓住提示语, 仔细体会, 读好5~10自然段中的人物对话。 (生练读)

(5) 检查反馈, 相机指导:

(1) 你读懂了哪句提示语?

(2) 我读懂了这一句 (也可能是其他句) , “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从“流着眼泪”我体会到:老饲养员内心非常难过。

(3) 请带着你体会到的感情读。 (生读)

(4) 老饲养员为什么难过? (学生一般理解较浅显:因为他舍不得大黑骡子, 大黑骡子为革命立过功)

(5) 仅仅因为大黑骡子为革命立过功才舍不得吗?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若说不出, 师再启发:彭德怀下令杀掉的有六头牲口呀, 老饲养员为什么单单舍不得大黑骡子呢?)

(6) 是呀, 从表面上看他是舍不得大黑骡子, 实际上他更是为彭德怀担心哪。带着你的理解, 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生读)

评:方法是在运用中掌握的, 能力是在历练中形成的。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后, 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 这样才能真正掌握。

(7) 面对老饲养员的担心, 彭德怀是怎样回答的? (指名读第9自然段)

(8) 从提示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一般会从“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这个动作中体会到, 彭德怀在安慰老饲养员)

(9) 好, 现在我就是老饲养员, 你就是彭德怀, 请你来安慰安慰我吧! (生读)

(10) 听了你的安慰, 我心情稍微好了些, 怎样说才能让我一点儿也不担心呢? (学生可能会说:说这番话的时候, 要非常坚定、自信等等) 请你来安慰安慰我吧。 (生读)

○11从彭德怀的这番话中, 你除了感受到他的自信与坚定, 还感受到了什么? (他能够与战士同甘共苦) 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再读这段话)

评:适时创设交际情境, 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角色, 既让学生顺利走进了人物内心, 又使朗读指导方便而有效。

你还读懂了哪句提示语?○12

预设:我还读懂了这一句,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 平静地说”。从“深情地望”我体会到彭德怀非常爱大黑骡子, 他舍不得杀大黑骡子。○13

是的, 他非常爱大黑骡子 (板书:将课题中的“和”改写成红色的“爱”) , 但是他为什么还会如此“平静”地说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机点拨, 让学生体会到:他在克制自己, 故作平静) 请读出你的理解。 (生读) ○14

○15撇开提示语, 大屏幕出示5~11自然段中彭德怀与老饲养员之间的对话, 同位分角色练读之后, 找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评:由逐句指导到连贯朗读, 由品味提示语独立读到撇开提示语分角色读, 循序渐进,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一步步深入, 阅读能力也逐步提高。

2.由彭德怀“不耐烦”的深层原因, 辐射2~4自然段

(1) 面对老饲养员等人的再三请求, 彭德怀“不耐烦”了。从“不耐烦”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彭德怀内心非常难过) 。

(2) 让学生读2~4自然段, 画出有关句子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一直看着它吃完。”) 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3) (师出示这段话) 要读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疼爱, 你觉得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值得注意?请你边读边将这些词语圈出来。

评:不作任何分析讲解, 让学生自读自悟, 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悟, 这就叫“以读见悟”。在确认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 尊重学生读、思、悟的差异性, 将个性化朗读落到了实处。

(4) 彭德怀为什么这么疼爱大黑骡子呢?请在这个自然段中找一找:“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小山似的。”并说理由 (朝夕相处, 情同手足;大黑骡子任劳任怨) 。指名再读:“有时……吃完。”

(5) 通过比较, 让学生体会彭德怀更爱战士。 (板书:更) 并进一步揭示“衬托”这种写作方法。 (板书:衬托)

评:适时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 这就叫“语文味”。

(6) 一边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大黑骡子, 一边是为革命出生入死的红军战士, 让他在这二者之间作出选择, 是多么无奈、多么痛苦啊, 所以他“不耐烦”了, 谁再来发布这个命令? (指名再读第2次命令)

评:语文教学需要抓住重点, 重锤敲打关键语句。综观这一环节, 教者从“不耐烦”切入, 分两个层次透视、辐射2~11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 通过品读感悟, 让学生一步步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

四、渲染“末次命令”, 彻悟“爱”之悲壮

1.彭德怀背过脸去, 在等待那一声刺耳的枪声。但是,

(师引读) 枪声没有响——— (生接读)

(师引读) 十分钟过去了——— (生接读)

(师引读) 二十分钟过去了——— (生接读)

2.军团长, 这是怎样的二十分钟?

(生答, 反复读第3次命令)

评:教者并未像前两个环节那样先揭示第三次命令, 再品读、点拨, 而是直接引读课文, 然后用“军团长, 这是怎样的二十分钟”的反复, 简洁地完成了学生由读者到军团长的角色转换, 使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这二十分钟的“漫长”、“痛苦”和“饱受煎熬”, 愤怒地发出第三次命令水到渠成。既省去了琐碎的分析, 又避免了教法雷同。)

3.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呀!副官长不得不开枪了。于是, 在茫茫草地上出现了这样悲壮的一幕。 (出示第19自然段并配以《过雪山草地》乐曲, 指名读)

4.大黑骡子倒下了, 与彭德怀朝夕相处的大黑骡子倒下了!它跟着彭德怀爬过了一座座山, 渡过了一道道水, 饱受饥寒, 出生入死。可是现在, 彭德怀却亲口下令杀了它, 此时此刻, 他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大黑骡子说, 他会对大黑骡子说些什么呢?请你们写下来。 (生写, 然后指名深情地诉说)

5.这千言万语, 这万般的敬意与歉疚, 都凝成了这样一个动作。 (指名再读19自然段)

评:教师深情的话语并辅之以悲壮、沉重的乐曲渲染, 将学生积淀的情感推向了极致, 一句“他会对大黑骡子说些什么呢?”为学生提供了抒写心声的机会, 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

五、缘疑回溯, 深悟“大爱”之神圣

1. (师引读) 漫漫征途, 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 (生接读)

2.“滚滚铁流”指什么?为什么把红军队伍称为“铁流”呢?

3.红军战士的力量来自哪里?仅仅来自大黑骡子吗?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2018.11.1 第5篇

一、教学理念的反思

21世纪的化学教育应该有新的面貌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课堂中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 由生活中的“酸雨”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分析、学习, 最后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再如课堂演示实验设置验证性实验 (由SO2和CO2的性质相似性做的性质验证实验) 和探究性实验 (探究SO2能否使其它强氧化性的有色物质如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曾经说过:“只重视传授知识的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学, 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 更应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 还应该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新课改要求确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1、课前反思

⑴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正确与否, 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而教学目标是否正确, 不仅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关, 也与学生的个性、能力、需要有关。在目标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 不应为全体学生设置同一个目标, 而应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智力特点、学习成就以及个性、需要的不同, 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设定教学目标, 要体现目标设计的人本观、整体性及突出重点目标。笔者认为, 有目标地进行教学, 可以规范教学行为, 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失控现象, 所以, 在未上课之前, 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用途;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思想并用辨证的眼光看待SO2。而在正式上课的时候, 笔者并没有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 使得整堂课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不够密切。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意图, 使得学生是被动在学。课后, 笔者经过反思明白:“通过问题情境或其它方式引入新课后, 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万一自己的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 学生就会主动地把信息反馈给教师。”笔者也明白了古语“治学必先知学, 因为知学, 然后能勉;勉, 然后日渐而不息”所蕴涵的道理。

⑵教学方法的反思。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例如,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漂白性的时候 (这个知识点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 , 笔者认为可在教师所做演示实验 (SO2使溴水褪色、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的基础上, 补充SO2使KMnO4 (H+) 溶液褪色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由教师对还原性和漂白性进行对比讲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课堂实验, 培养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再如, 对于SO2对空气的污染问题的讲解, 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其效果会大大提高。

2、课中反思

⑴引言的反思。新课的引入虽然只有几分钟, 但这几分钟或几句话起到的作用却很很大大。。教教师师应应针针对对不不同同的的课课型型, , 不不同同的的目目的的, , 将新课的导入设计得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笔者设计的教学引入如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美丽的地球, 然而,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地球也因为人类的肆意任为而变得千疮百孔, 那么同学们知道危害人类生存的三大环境问题是哪些么?”学生回答:“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质就和其中之一有很大的关系, 它被称作空中死神, 也就是我们经常都能听到的酸雨。”展示空中死神-酸雨污染的图片, 由此引出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这样的引言可以在学生学习了臭氧层空洞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环境问题, 引入自然流畅。同时, 触目惊心的酸雨污染情况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激发学生对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的学习和了解的兴趣。

⑵教学内容的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印发, 打破了化学教材单一的割据, 鼓励各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教师选用教材的余地进一步扩大。首先, 在本节的教学中, 笔者不单是讲解高一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与氧气的反应、其漂白性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 而且有机地将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为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等几个方面作系统的归纳讲解。对于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也作了一定的调整: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及其通性→还原性→氧化性, 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在于笔者对整节课的设计是先由酸雨的罪魁祸首引出二氧化硫, 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先讲还原性, 用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回应酸雨的相关问题, 课堂设计显得连贯, 前后呼应。但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只强调SO2的污染而忽视了它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如作漂白剂、防腐剂等,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给学生强调:化学是一把双刃剑, 要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其次, 是教学内容细节上的处理, 比如, 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差, 有关酸酐的问题在这里就可以不讲, 可留到讲解习题的时候再给学生专门讲解;运用对比教学法, 将SO2和CO2性质的异同进行比较, 使学生在对比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的事物, 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同时, 可针对学生在做题时可能会遇到很多有关亚硫酸及其盐的性质等知识点, 教师可结合学生习题用书中的知识点补充专题给学生加入亚硫酸及其盐的知识。

3、课后反思

⑴演示实验的反思。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的成功与否与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有关。在教学演示实验中, 教者最担心的就是实验失败而无明显的实验现象, 而这时一般教者就会直接给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这样的后果便会让学生猜疑, 甚至怀疑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 如果演示实验中出现意外状况, 应仔细给学生讲解影响实验的因素, 分析失败的原因,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例:在做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时候, 由于褪色较慢, 在讲课之前, 笔者先做了几次准备实验, 讲课时笔者给学生分析了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 (1) 在配制品红溶液的时候可加入少量的酸; (2) 配制浓度不宜过高; (3) 为便于观察, 可做对比实验。这些都是学生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 教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⑵与学生互动的反思。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 学习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学生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在本节课中, 如果教者能将更多的讨论、思考与学生思维互动, 效果会更好。

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的反思必须是多层面的, 这里笔者仅针对《二氧化硫》这一节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经过本次教学反思, 笔者认识到:教者在教学的同时要做好教学札记, 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 总结教学得失, 改进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育实践者。如果教师不善反思, 那么就算工作几十年也只是对相同工作的重复, 停滞不前不能进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 反思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新理念, 我们应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转化与自我价值, 并寻求一份自我实现的自信与肯定。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是适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学实践者,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已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 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反思了《二氧化硫》的相关教学。

关键词:教学意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鲁学军.《教学中的反思》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

[3]、吴星《反思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谈 第6篇

没有总体的课就像是一朵无魂的花, 所以我把课的总体设计看成是一棵完整的梅, 努力地种活一棵梅。

《梅花魂》是归侨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作者回忆外祖父身前的五件小事, 讲述了外祖父思乡落泪和托梅寄情的故事。反映了外祖父虽飘泊他乡但心眷祖国的赤子情怀,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深深思念和赞誉之情。文章叙事细腻, 用词妥帖, 但篇幅较长。写梅花、说思乡两条线索清晰, 其内在的联系需要悉心引导学生才能把握。梅花魂在文中有多层涵义:一是梅花的秉性;二是民族魂, 亦即民族气节;三是外祖父身上所体现的对于祖国的眷恋, 是梅花品格与他的爱国情怀的融合。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局限, 第二层含义学生很难理解, 是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据此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采用分类学习的方法理解“朵朵幽芳、风欺雪压、顶天立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以重点词语、句子为依据, 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梅花魂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含义, 感悟人物情怀。 (4) 摘录令人回味的词句。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这样的意图: (1) 词语分类教学, 解决新词量大的问题, 抓重点句反复品读, 做到长文短教, 提高教学效率。 (2) “总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和“细细品读、层层感悟”相结合, 实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两课时的教学完成“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过程。 (3) 作业的设计、布置与感悟这一学习难点相结合, 让学生收集关于“归国华侨”的爱国故事, 提升学生对文中“梅花魂——恋国情”的感悟。

按照这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 (1) 课前预习, 整体感知; (2) 检查预习, 学习词语; (3) 词句相连, 品读感悟; (4) 抓住节点, 分层展开;作业过度, 后继有据。主要是完成对“梅花魂———民族魂——爱国情”的理解。从梅花魂到民族魂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设想本课时的教学是要为后面“思乡爱国”的感悟作铺垫。所以, 在总体设计上还是花大量的时间来感悟“梅花魂”。

课前预习, 是把整体感知移前, 增加课堂的容量。作业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外祖父思乡的几件事情, 细细品味”, 则为下一课时的教学确定基调, 把第一课时学习是为了铺垫下一课时的学习感悟这一意图暗示给学生。

捡起数瓣花——词语教学

如果说课的整体设计是一棵梅, 那么词语就是这树上的一朵花, 而这堂课的词语教学就是捡起了几片花瓣。本篇课文新词的量很大, 所以, 在课堂中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一是词语分类学习。在检查词语自学情况时, 首先出示的是一组直接描写梅花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清白秀气

风欺雪压顶天立地

这里, 从指名学生读词开始, 重点指导“缕”的读音, 接着以“梅花——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梅花——清白、秀气;梅花——遭到风欺雪压, 却始终——顶天立地”引读结束。紧接着出示第二组词语:

不甚在意分外爱惜泪眼朦胧

训斥刮去抹净

眷恋衰老珍藏

针对这一组词, 学习的重点放在“分、抹”的读音上。并结合字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词语成为学习的切入点。在出示第二组词语后, 通过找反义词“不甚在意——分外爱惜”, 然后从“分外爱惜”的是什么切入, 让学生找出写外祖父“既不甚在意又分外爱惜”的句子, 再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找到句子: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 我偶尔摆弄, 老人也不甚在意。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 他分外爱惜, 家人碰也碰不得。

接着, 继续提出问题: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到底是什么?并由此展开后面的教学。还有, 像“稀罕”一词的教学也是这样, 在出示了句子“一枝梅花, 有什么稀罕的呢?”后, 在稀罕的后面板书了一个“?”, 然后让学生找出“到底有什么稀罕呢?”再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稀罕在什么地方。

三是词语学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如课堂中在学习“秉性”这个词时是这样安排的:

(1) 出示句子; (2) 齐读后提问:秉性是什么意思? (3) 句子中哪句是具体写梅花的秉性的?让学生完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

四是注重词语的积累运用。在学习了梅花的品格后向学生提出:“此时,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梅花的品格?”这一问题。在学生感受了民族魂的时候又提出:“此时, 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这些都为了学生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而设计的, 同时也避免了通常课堂上要问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某某说”的定式。

横斜几棵枝——句子教学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 文中又有许多比较难理解的句子, 如果学生能读懂这些句子, 就能比较到位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较好地感受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基于这样的认识, 课堂中出现了最最着墨的有这样3个句子的教学。本意是想设计成支撑本课时的骨架, 就像横斜的梅枝, 勾勒出树的姿态。

一是从“有什么稀罕的呢?”导入。

我五岁那年, 有一回到书房玩耍, 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 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 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 是玷污得的吗?”训罢, 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 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出示后随即从具体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句子。

1.“顿时拉下脸来”这一神态。

(1) 做一个“拉下脸来”的动作。

(2)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拉下脸来”?

(3) “顿时”是什么意思?

(4) 从外祖父这“顿时拉下脸来”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 是玷污得的吗?”这一语言。

(1) 同学们, 这可是“我”有生以来听到外祖父的第一次训斥!

(2) 从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训斥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3) 换位体验:谁也学着外祖父的样子训斥一下?现在, 你就是外祖父, 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指导读好训斥的话。如:你训斥得很响, 很生气。可是, 同学们想想看, 外祖父是一个老人, 他训斥的是谁?所以, 这训斥中除了“生气”、“责备”还应该带着什么? (齐读)

3.“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这些动作。

(1) 这里, 你留意了外祖父的哪些动作?

(2) 多么小心翼翼的动作!让我们也小心翼翼地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小结读。因为“我”不小心弄脏了梅花图, 一向慈祥的外祖父就大发脾气 (板书:大发脾气) , 外祖父对这墨梅图真是分外爱惜。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分外爱惜”!这三个细节的感悟, 随机进行, 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二是从为了解开“稀罕”的疑问导入。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一句的教学, 和上一句有所不同, 主要是采用引读的方式, 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加深理解。引读是这样安排的:

(1) 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2) 我们说梅花是最有品格的, 因为——

(3) 梅花是最有灵魂的, 也是因为——

(4) 梅花是最有骨气的, 还是因为——

三是为了理解“民族魂”而导入。

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句子的学习和前面又有所不同。这里, 设计的是从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入手的。先是让学生说说收集来的有气节人物, 再多媒体播放, 播放过程中配以《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背景音乐, 教师同时作画外旁白,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读:

(1) 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

生: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2) 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不正是这朵朵梅花吗?他们在凝视我们, 他们在告诉我们——

生: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上一篇:《诚实与信任》读后感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面试官着重考察求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