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2024-07-17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第1篇

篇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反思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设计理念:

从以上整个设计过程可以看出,我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和定位就是创设一个新的小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并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只是起了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参谋不代谋,指导但不指令,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2)教学得失:

我认为本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整堂课学生都是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不足是学生展示的时间和人次还是有点少,今后的备课还要兼顾这一问题的解决。

反思二: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这节课采用导学、探究、问题讨论法,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通过阅读理解方法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反思三: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本篇教学设计强调学习个体的独立思考、鼓励独立地发表见解。与此同时,历史学习者还能组织起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化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协作精神,而且注意培养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探索式>学习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节课给我有益的启示:第一,长期以来,教师不能放手,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把教材的内容调整得更有条理,前后结合得更巧妙些,对名词概念解释得更准确些。通过这节课,学生可以挑战教材,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第二,新课改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挑战,促使教师大量阅读,丰富自己,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去琢磨学生,教案的设计也要有所改变。

反思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1、农奴制改革与明治维新在背景、性质、意义等方面具有相同点,且二者都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教师先详细教学农奴制改革,再引导学生按学习农奴制的方式学习明治维新,既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通过观看图片和影视片段的形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事件的体验活动中,体现了新课标对历史过程的注重。

3、强调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感到历史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讲述的内容过多,教学方式仍停留在填鸭式的老套路中,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少讲精讲。

5、板书过于繁杂。篇二:《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与反思

12341234 篇三:第16课: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硖洲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篇四: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重点)

2、认识两次改革的性质及进步作用,树立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难点)

二、温故知新

(一)复习巩固(考考自己,独立完成下列习题,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

1、南美的解放者是()。

2、印度民族大起义中,被英国人誉为“魔鬼的化身”,同时也被印度人誉为“永不消逝

的巨人”的人物是()。

(二)知识梳理(依据提纲,理清线索,在教材上标出知识点,看谁记得快,记得好)

1.俄国废除农奴制

(1)原因: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俄国在__________战争中的失败,加深了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

(2)时间:__________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3)目的:摆脱日益严重的 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4)前提:保护 利益的前提下。

(5)内容: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得到__________(6)性质: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__________性质的改革。

(7)意义(评价):促进了俄国__________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但

保留了大量的__________。

2.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是一个_________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幕府统治的阻碍(根本原因)。1853年,___国强行打开日本大门(直接原因)。

(2)过程:武士、商人、__________、新兴地主等组成__________派,1868年,倒幕

派军队推翻__________统治。

(3)维新:

①时间:__________年,明治政府开始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②内容:消除封建割据,加强__________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技术;允许土

地买卖,承认__________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__________化军队;提倡__________,大力发展教育。

③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④影响(评价):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__________的危

机。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__________。

三、反馈练习(盘点收获)

(一)基础闯关(单选题)

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改革前面临外敌入侵

2、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a.日本 b.c.美国 d.法国

3、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这块土地的获取方

式是()a.高价赎 b.无偿分配 c.资产抵押 d.移民垦荒

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成为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其意义主要是

()a.维护了沙皇统治 b.使农奴获得解放 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维护了社会稳定

5、下列不属于日本明治维新任务的是()a.实现近代化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实现资本主义化 d.保证国家的独立

6、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不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共同的原因是

()a.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b.c.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7、“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这个

法令签署于()a.1855年 b.1925年 c.1861年 d.1868年

8、“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表明()①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时,已经一无所有;

③农奴已没有油水可榨,以后地主不会再敲诈农奴; ④改革的实质是对农奴进行大规模的

掠夺 a.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

由人”,并自己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改变的事件是()

10、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均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

日本以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努力发展教育

11、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a.促进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 b.实行了“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c.引进了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d.引进了西方技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2、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一

项措施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d.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13、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标志性事

件分别是()a.大化改新、明治维新b.大和统一、大化改新 c大和兴起、明治维新

(二)能力运用(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受到限

材料二:185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

农奴得到的土地,按当时的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而农奴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 亿卢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的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废除农奴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看法。

四、快乐体验(学习反思或教学反思)

1.我在享受(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我要求助(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请

写下来)。

五、课后征答

汉唐时期,日本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进步。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从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第16课参考答案:

11、(1)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3)1861年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是对农奴的一次掠夺,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为获得小块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善于吸收和消化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促进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篇五: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 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一、复习巩固

.新航路开辟后,最先侵人拉丁美洲的殖民国家是()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国、法国

c.英国、西班牙 d.法国、葡萄牙

2.罪恶的黑奴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a.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b.充裕的资本原始积累

c.广阔的原料市场 d.广阔的商品市场

3.1857—1859年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激化的民族矛盾

b.英国殖民当局取消了印度皇帝的称号

4.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 联赛冠名为“解放杯”。这是为了纪念南美的解放者()a.伊达尔哥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查马塔

5.16 世纪,一群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家属移民到下列殖民地,但有个地区他们没有权利去,这个地方是()a.哥伦比亚b.秘鲁 c.阿根廷 d.巴西

6.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动力的是()a.殖民掠夺b.殖民扩张 c.三角贸易 d.鸦片贸易:

7.罪恶的“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起止。地点是()a.欧洲、非洲 d.欧洲、美洲 c.亚洲、非 洲 d.非洲、美洲

8.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是在()a.17世纪初 b.17世纪末 c.18世纪初 d.18世纪中期

9.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领导这次起义的是()a.封建王公 b.资产阶级 c.农民 d.土兵

10.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杰出女英雄是()a.章西女王 b.圣女贞德 c.伊丽莎白女王 d.卓娅

二、导入新课

提问:英国、法国和美国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且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世界强国)。那么,后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国、日本又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三、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小组完成下列知识填空且在书上勾画出相关内容,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2、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a.目的:为了摆脱()的危机;维护()的统治。

b.前提:维护()的利益前提下。

c.性质:()推行的带有()的改革。d.内容:法令在保护()的前提下,宣布(),还规定(),但必须()。e.评价(影响):

(二)日本明治维新

3、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忧外患):

4、()年,美国打开日本大门。

5、倒幕派由()、()、()、()构成。

6、()年,倒幕派军队推翻幕府统治。()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7、()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史称“ ” 性质:

内容:

评价:

四、知识拓展

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2、想一想,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动力是什

么?

五、课堂生成根据本课已学习的内容,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把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记忆。

六、课堂达标测试

1、阅读下列材料: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取消大名单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上述材料反映了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主要反映了哪方面的内容?请写出要点。

(2)写出这一事件关于教育文化方面的内容。

(3)这一事件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材料一:与其等农材料二:诸位会相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第2篇

2013-11-3

第十六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的基础知识:

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培养: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性质,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

情感、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及影响

教学用时:一课时

讲 授 过 程

导入新课

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解放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另两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和日本又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呢?

讲授新课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农奴制阻碍了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1861年改革” 3、1861年改革的历史意义,分为两个方面:进步性和局限性。备课人:龙宏腾

2013-11-3

①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②改革是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的。③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利益。这样,改革存在局限性就不难理解了。

4、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

联系俄国近代对中国的掠夺和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二、日本明治维新

回忆中国历史上讲过的“甲午中日战争”,提问:“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

1、幕府统治的危机

2、“倒幕运动”

3、明治维新改革内容

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改革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4、“明治维新的影响”,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正面的评价主要是指改革对日本国内产生的影响,这里要注意和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进行比较,正面评价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反面评价主要指改革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史实加深理解。

小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第3篇

课16第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

19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影响 俄国农奴制危机机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及影响 武装倒幕 ①引导学生分析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历 史问题的基本方法。②通过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

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比较

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组织学生讨论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

件,从而理解废除农奴制在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意义。使学生认识日本明治录像资料等,世纪中期日本现状的图片、19②引导学生观看有关 维新的必要性,感受明治维新在日本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说明了改革是俄国和日本社会的巨大变化,①俄国农奴制改革及日本明治维新后,富国强国之路。“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对外政策的历史②通过认识日本由: 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4转变,培养 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1861难点:

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教法建议以教师启发、讲述为主,穿插学生的阅读议论。在读读、讲讲、议议中掌握知识,培

养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工业革命什么时候首先从哪国开始?对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提问:世纪六七十年19教师指出: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广泛开展起来。代,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新课教学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背景: .1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沙皇亚历山大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实际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沙皇1861二世在“诸位正如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的: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

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强调)2

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收取份地赎金。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年改革?1861.如何看待、评价3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农奴主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1861首先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可指导学生看插图《“解放”农奴》。这幅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级性质的改革。形象地反映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的脚,接受“恩赐”的特点)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资金。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力。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1861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个重大转折点。年改革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1861同时,比当时的地年改革又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呢?因为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1861为什么价还高,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9亿卢布,而需付出的赎金却高达5.6亿卢布。正如列宁所说的“当农民获得‘自由’20亿卢布,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 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二、日本明治维新(内忧外患)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危机19.1 世纪中期幕府统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吗?请说说其具体表现。19你能用几个字概括提问:

世纪中期,摆在日本面前的道路有哪些?他们选择了哪一条道路?19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第4篇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设计时力图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课本,通过小组的讨论和情景感受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体验、感悟权利还给学生。同时借助材料分析来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一一落实教学目标,最终突破重点和难点。

但不足之处仍有很多,如在课前指导方面应加强,授课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氛围方面仍需努力,课改之路虽艰辛,我辈必全力以赴!

一、在分析背景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前资本主义产生的表现以及弄清楚农奴制存在是如何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通过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必然冲击旧的生产关系,推动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在分析农奴制如何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时,教师切忌直接切入分析。应该先引导学生遇到这一问题时,如何分析解答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直接回答这一问题。有很多学生只是根据预习知道农奴制存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具体怎么阻碍的,却是不知如何入手解答。这个时候,我开始引导他们遇到问题时如何寻找切入点。我问他们阻碍什么发展了?学生:资本主义。我接着问:资本主义发展的要素有哪些?这时学生大都能够答出来,并且明白了农奴制存在从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方面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次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问题的本质,并且学会思考现象与本质等相关的一些问题。如阶级矛盾尖锐这一背景分析时,展示一组俄国农民起义的数据或引导学生看课本上关于农民起义的史实。告知学生农民起义是现象,通过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学生:阶级矛盾尖锐、激化。接着问:农奴制刚刚产生时是否存在阶级矛盾?学生:存在。为什么现在却异常尖锐?引导学生学着思考分析问题。最后指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其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的表现之一就是旧的生产关系不能更好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的分配,必然会使得阶级矛盾加剧甚至激化。再次,在分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这一内容时,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认识高度。即:这一战争不是简单的胜与败,而是落后的社会制度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落后必然会走向败落。由此认识俄国战败有其必然性。

二、在内容分析上,主要根据课本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改革的内容。这里,学生一般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所以点到即止就行,不需要太累赘。

三、在改革的影响内容分析时,主要是让学生懂得“近代化的概念”。通过对“近代化概念”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去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如何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所谓的近代化就是:是指以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推动力,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包括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的城市化。

本课教学重点应该是学法指导,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才是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对于本课,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切入问题、分析问题;其次是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再次是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分析,引导学生辩证的看问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二)在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度改革这一课 时,为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抱有新鲜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学生表现很好。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了学生人的发展,让学生有逼着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转变,这一学期来,我一直在不断的变着花样满足学生的需求,我知道一个好的老师正如一个好的厨师,他的需要不断的创新,做出更多的美味佳肴,才能吸引顾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采用过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复述法走进历史,采过让学生聆听用电子书。

在讲本节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内容3一句列出自己的提纲,(对于不会列提纲的学生,别看是高二学生了,有些语文能力真是让人惊诧,所以咱就从最底层让他做起,我让他先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然后用最简捷的话语写出自己的理解程度)在上课的时候,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提纲,并进行讲解,然后让其他学生有什么问题进行提问,列提纲的学生给与解答。解答不出的,其他学生帮忙。今天有个同学提问,俄国农奴生活地下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问题虽然不难。但通过这一问一答。()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了,答得同学回答的好,说明他理解内容了,问的同学敢于提问,说名他也认真看书,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我在把知识结构整合列出来。对于一些知识进行拓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的反映普遍较好,因为他预习了,贯通了,在听就象听自己会的东西,效果自然会好的,学生接受新知识都是以自己的旧经验为依据的。

一直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社真的参与课堂。不仅可以减少睡觉现象,而且效果也好,因为我们老时一直讲,哪怕讲了1000句,学生最终只记了10句。甚至有一句也没记住。还不如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去讲100句,他可能回记住90句。

课堂不在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学生知道了多少。在于学生发展了多少。

本学期以来,由于我不段的在变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有新鲜感。所以学生上课几乎没有睡觉的,各个精神状态好。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反思

(三)今天上午的历史课,讲授的内容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总体还算顺利,过度比较自然,过程符合要求。但是讲授的知识比较表面,没有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反思几点不足和需要以后加强的地方。

一、缺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宗教改革,比较其性质及方式。

二、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应联系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及代表国家。君主立宪制亦称资本主义政体形式一种(除此外还有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国王是虚位元首,没有实际权力,权力中心在议会。

三、为什么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它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俄国工业迅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第5篇

了解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及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各项措施;知道幕府统治面临的各方面危机和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及历史作用。通过思考: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用“练-学*讲-学*讲-练”的串珠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

2.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俄国与日本是怎样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通过思考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认识两次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以及改革对俄日两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教学重点

俄国、日本两国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

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打败清政府并强迫请政府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曾经弱小的日本是怎样摆脱民族危机并发展强大起来的?强大起来后对周边近邻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今天在本课中寻找答案吧!

[课件展示]《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美国人登上日本土地》和《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让学生思考:19世纪中期日本遇到哪些危机?

学生回答:日本遇到幕府统治危机和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教师点拨:谁能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前预习为大家介绍幕府遇到哪些具体危机?

学生根据《日本封建社会等级示意图》分别介绍各阶层的情况,由此说明幕府统治的危机。教师补充: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幕府首领称将军,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大名,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商人都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日本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同时日本的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封建经济的衰败打击了大名和武士,为维持生计,他们开始经商。幕府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大名和武士由原来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推翻幕府统治的主要力量,以上是幕府统治遇到的“内忧”。教师进一步点拨:使日本面临的“外患”表现在哪个方面?

学生观察《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图片总结出:19世纪中期欧美列强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主权受到破坏,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是日本遇到的“外患”。

过渡:面临内忧外患的日本幕府统治岌岌可危,为解决危机日本涌现出哪些新兴力量? 课件展示:《明治维新的日本》地图,找一名学生介绍倒幕情况。

教师点拨:成为资产阶级的长州、萨摩、土佐、肥前的一些有见识的中下级武士和新兴地主成为倒幕力量的核心。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课件出示: 1.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什么? 2.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 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这些改革措施的作用是:“废藩置县”打破了藩地界限,废除藩主对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允许土地买卖保护了新兴地主的权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推动日本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日本经济力量迅速增强。提倡“文明开化”倡导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接受西方思想文化观念,打破了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促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

3、改革之后,日本的封建等级不存在了人民可以自由择业。在政府鼓励下,工厂铁路迅速发展起来。明治政府普及初等教育,民间兴起盖楼房、吃西餐、穿西服等风潮。

情境问题导入:这场改革引起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那么该如何评价这场改革呢?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点拨: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过渡导入:同处在19世纪中期的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手段解决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讨论交流,由代表总结发言: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克服农奴制危机巩固自己的统治,1861年,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首的俄国政府被迫进行改革。[出示亚历山大二世画像] 教师补充讲解: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少大量的自由的劳动力;同时,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极低,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广阔的国内市场。残酷的封建剥削导致农奴起义连绵不断,因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设疑:1861年改革措施内容是什么?改革内容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课件展示[农奴制改革图片]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归纳:(1)法令内容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补充:因此说,1861年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启发学生思考角度: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实施者、及改革结果的不彻底性等方面探究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实施改革的沙皇代表统治阶级利益,改革措施也是为了维护他这个阶级而颁布的,因此改革结果一定对他们有利。

教师补充学生认识上的不足:1861年改革是由沙皇自上而下推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所以,改革后沙皇代表的贵族地主统治没有动摇,因此,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课堂练习:[动脑筋]观点一:“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二: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反思 第6篇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农奴制危机和要求变革的呼声;阐明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概述“解放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视频材料,结合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从内因、外因加上主观因素等方面分析,理解俄国为什么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

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昭示。

三、考点:北俄国农奴制改革

四、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评价

难点: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导学+问题意识

六、教学课时:2课时

导入新课: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 “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木战争中战败,向英、法和土耳其俯首。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俄国向何处去?

讲授过程 :

一 背景

1、军事:(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更加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落后。探究:克里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过程如何?实质是什么?

1、战争借口:

2、经过:1854——1856 英法加入土耳其语俄国在克里木半岛

3、实质:俄国与英法争夺土耳其遗产的斗争

4、结果:俄战败 签订《巴黎条约》

5、影响:暴露农奴制的落后

2、经济:(根本原因):俄国落后腐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探究:俄国落后腐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业、工业落后

3、思想舆论:19世纪,俄国出现要求变革农奴制的呼声:十二月党人起义: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启蒙:

4、政治: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俄国农奴制

5、外部:受欧美工业革命冲击。

二 方式: 以沙皇为首的封建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三 内容:

(一)经济: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A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在隶属于他

们的主人。

B 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部分土地

(二)政治:

1、司法改革

2、地方自治

(三)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俄国

(四)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式军事管理机构,促进军事近代

化 四 评价

2、积极:

(1)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折,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 义的过渡,使俄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

(2)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大了自由劳 动力来源,有利于俄国工业发展。

(3)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进步。

3、局限:(1)不彻底性:A沙皇专制未改变,局限于经济基础的改革

B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日后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2)掠夺性:农民为了赎地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3)引起知识分子不满,农民骚动 探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如何?

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实行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课堂小结:

探讨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近代化’含义: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

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俄类似西欧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运动始终难成气候,民主政 治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 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 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 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进行军事改革。开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理机构,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 籍。(5)思想近代化: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 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 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了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 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

(6)总之,改革后虽然俄国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却促使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了更快发展。

高考链接:

(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5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答案】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2008年上海高考34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答案】(1)农奴制。

(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 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33题)(10分)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略)

①图14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6分)(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①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若认为②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 第7篇

今天,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纪念这个日子,因为俄罗斯的总统们、政治家们都很喜欢回顾历史,他们很尊重他们沙皇的历史,他说他自己也是亚历山大沙皇的观念的拥护者。梅德韦杰夫说,低效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不够的社会是威胁国家的安全的,并且可能使这个国家走向崩溃。他说亚历山大二世和他的支持者们拒绝传统的方式,虽然这是一项很困难的做法,但是俄罗斯现在已经表示,已经显示它的未来一种前途的路径。梅德韦杰夫希望俄罗斯在21世纪将看到那种有权力,并且有远见的改革者,他继承19世纪改革者的一种未经的事业。

梅德韦杰夫激情演讲畅谈自由 与普京唱反调

2011年03月09日 12:39 来源:青年参考

参与互动(64)【字体:↑大 ↓小】

“美国方面并不准备利用副总统拜登对莫斯科的访问,表露对明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中某些候选人支持或者不支持的态度。”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和欧亚问题主任迈克尔·麦克福尔3月4日在回答媒体有关提问时说,“在拜登副总统的访问中,我们绝不会表露对任何一位俄罗斯总统候选人支持。我们不会去这么做。我们将会见梅德韦杰夫总统,会见普京总理以及其他一些政治家——那些希望并有可能成为俄罗斯总统的人。”

根据美国方面公布的访问计划,美国副总统拜登将于3月8日傍晚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在拜登的访问行程中,除了会见一系列的俄罗斯政要和商业精英,还将访问莫斯科大学以及号称俄罗斯硅谷的斯科尔克沃中心等地。

对于美国副总统将要对莫斯科进行的访问,俄媒体颇多猜测,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迈克尔·麦克福尔所驳斥的“表示出对某位俄罗斯总统候选人的支持”。

当地时间3月3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出席了名为《伟大的改革与俄罗斯现代化》的学术会议。俄媒体报道说,在这次会议上,梅德韦杰夫针对自由的问题,做了罕见的、热情洋溢的发言:“我们不能延缓自由的实现,也不应该对拥有自由的人们感到恐惧„„不能够再拧紧螺栓,多余的、严酷的制度和过剩的控制不是值得庆祝的好事,不能够帮助我们战胜腐败,反而会促成更多的腐败;不能帮助我们提高管理的效果,反而会降低管理的成效。因此,极其重要的是,给予社会和民众自治的可能。”梅德韦杰夫还强调,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已经给今日的俄罗斯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一些人认为,造成俄罗斯在20世纪悲剧历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成功地嫁接‘自由’。怀疑论者则认为,俄罗斯人民不适合那些重大的改革。我认为,亚历山大二世与那些志同道合者为俄罗斯指点了未来的道路„„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富有生命力的发展道路,不是什么特别的途径,也不是苏维埃的实践,而是正常的、人道的制度。这就是亚历山大二世曾思考的。从历史上看,只有他的选择是最正确的,不是尼古拉一世,更不是斯大林。”梅德韦杰夫激昂地发言说。

俄媒体分析称,梅德韦杰夫3月3日关于自由的激情演讲,更像是自己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的誓言。梅德韦杰夫通过表达自己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崇敬之情,向社会提出了另一条俄罗斯发展的道路,即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制度,而这与普京为俄罗斯规划的腾飞之路显然有所差别。

分析人士还指出,在梅德韦杰夫的激情演讲中,还有多处影射普京的内容,比如,呼吁不要拧紧螺栓,就被认为是暗指普京试图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梅德韦杰夫的讲话,无异于往普京的菜园子里扔了石头。”评论人士说。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不寻常的举动以及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即将到访,让俄罗斯新闻界躁动不已。人们纷纷猜测,再次强调自由主义风格的梅德韦杰夫将会得到美国人的公开支持,而这可能造成双头领导彻底分裂的明争,也可能造成暗斗中普京失利退出2012年的争夺。

俄《独立报》甚至开始推测普京未来的退路。“不排除拜登和梅德韦杰夫探讨在2012年大选结束后怎样安置普京的问题,也许普京将会担任一个国际职务,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或者联合国的一个什么领导职务。”《独立报》在报道中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

俄国农奴制改革3 第8篇

【内容标准】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讲述法与归纳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俄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学要点】

重点: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难点: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与此同时极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俄国,也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新课探究】

一、农奴制危机(背景)讨论明确: 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一定的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

2、但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奴生活贫困,导致俄国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3、俄国对外扩张战争失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4、新思潮的涌动是改革的重要原因。

5、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总言之,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的危机。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二、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农奴制改革的法令和宣言。规定: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享有拥有财产、从事工商等经济活动、参加选举等自由权利;地主不得买卖农民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交纳一定的赎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教材P152)

2、讨论:如何理解:“农民获得自由时,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相关材料: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为好。” “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说其改革初衷)

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农奴得到土地,按当时市价算仅值5亿多卢布,而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可以说:

亚历山大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大量资金,它的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3、讨论意义(P152)

(1)性质上: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3)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

(4)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改革后,俄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4、探究:如何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

点拨:对于一场改革性质的认定,关键要看导致改革发生的原因、改革的内容及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从改革的背景来看,一方面,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另一方面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充分说明封建落后的农奴制无法占用强大的资本主

用心

爱心

专心

义制度,它推动了俄国统治阶级的改革。因此,这次改革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和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

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从改革的影响来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综上所述,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应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去掌握相关的知识。农奴制危机,使俄国工业发展步履艰难,这是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新思潮的涌动是改革的重要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要求学生分析改革的内容后得出。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俄国1861年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B)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沙皇专制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笼络资产阶级,扩大政权基础 2.1854年3月,英、法对俄宣战,爆发的战争是(C)

A、克里木战争 B、葛底斯堡战役 C、克里米亚战争 D、萨拉托加战争

二、材料解析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回答:①材料一的引文讲话的人是谁?(亚历山大二世)

②两段材料反映的都是什么国家发生的什么事件?(俄国发生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地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回答:①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②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③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④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略)

三、问答

5.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你怎样评价1861年改革?(略)

6.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但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奴生活贫困,导致俄国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并使俄国对外扩张战争失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用心

爱心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第9篇

朝阳中学

刚刚讲完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俄国出现了严重的内外危机,为了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维护沙皇专制统治,改革必须进行。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自上而下的改革”。1861年3月3日也就是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两个文件?(“二一九宣言”、《农民改革法令》。)

“解放”法令做出了什么样的规定。大家阅读教材,按照这个表格给出你们的答案,在书上划出来。。。。政治上做出的规定是什么?在政治上,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还能不能再买卖农奴或干涉他们的生活。(不能)。经济上的规定,大家找到没有?农奴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是不是直接给你?(不是)要高价赎买。组织上,建立村社制度。村社实行连环保,保就是看守,农民一个套一个,使他们相互约束监督,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二一九法令”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性。学生回答。

我们说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自由的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原料。农奴制废除后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什么关系?(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被雇佣的自由劳动力。)还有,有些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后成为了农业中的小生产者,有的兴办工厂,慢慢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者。经济内容方面,农民赎买份地支付了高额的赎金,地主收取这样一笔巨额的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农奴制废除后,地主失去了农奴时代的优越条件,(无限制地剥削农奴),于是他们利用积累的资金开始采用机器生产,雇佣劳动力,这样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的进步性就表现在废除了农奴制(劳动力、资金、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它实现了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转折,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

那么“解放”法令的颁布和实施,实现农民想要的解放吗?农民想要的解放是什么?农民要求人身自由,完全不再依附于地主,要求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书上第87页插图下面一段文字讲到......但是土地赎金对农民来讲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能一次性付清的就要一直履行临时义务,直到将份地赎买为私有时,才能终止义务,所以农民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再看农民赎买土地的赎金,是远远超出土地的实际价格的,而且份地数量少,土质贫瘠,这是对农民的一次残酷掠夺。马克思恩格思也说“农奴在恢复自由身的同时已经被剥削的一干二净了。村社组织作为地方政权,负责人由地主贵族担任,调解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保护地主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农民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地主。所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具有这样一些局限性。总结出来就是不彻底性,掠夺性、欺骗性、落后性。说它不彻底,是因为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地主依然占据大部分土地,农民依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统治阶级依然实行的是沙皇专制统治。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最后是落后性,改革后的俄国是资本主义、农奴制残余、沙皇专制统治结合在一起的,形成了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所以改革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

我们前面提到改革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现在我们就来看,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大家对比两个时间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量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近代化,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第一,改革增加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第二,俄国沙皇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政策,第三,借鉴西欧技术,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动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富裕资阶和贵族地主包办),建立城市自治机构-城市杜马(议会)自治局。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这就使得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尽管本质山还是沙皇专制)。农奴制改革也推动了俄国军事上的改革,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另外俄国也出现了教育近代化和思想近代化。沙皇政府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是为了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改革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进入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但是相比之下,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落后于欧美。

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 第10篇

(二)地域:俄国

(三)历史背景(或原因):

①十九世纪中叶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农奴反抗、农民暴动不断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②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经济远落后于西欧。

③社会上出现主张解放农奴,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潮;

④革命民主主义者准备推翻沙皇封建统治。

⑤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统治者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

(四)主要内容:

①“二一九法令”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且享有公民权。

②规定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但是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要缴纳赎金,还需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赎金的20%至25%。剩余部分必须在之后的49年内还本付息,才能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

④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付清赎金后,经村社同意才能离开。

另外在1861年之后,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司法、教育、军事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

(五)历史作用:

①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之后工厂、工人数量增加一倍多。

②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渐转变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③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④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的发展,并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六)成败原因分析:(成功)

①改革有掌握实权的沙皇的领导。

②改革的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

上一篇:乡春季计划生育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商务英语试题库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