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卢梭《忏悔录》

2024-08-03

读卢梭《忏悔录》(精选8篇)

读卢梭《忏悔录》 第1篇

读卢梭《忏悔录》

《忏悔录》的价值在于它记录了一个平凡的卢梭,一个生活中的常人。从小学徒到文学家、思想家,其过程自自然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不可复制的传奇。

卢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的知识是通过大量阅读获得的。从小同父亲一起读母亲和外公留下的书,成为卢梭知识和情感的奠基部分。在做学徒时,通过租书来阅读,这是知识的接续和巩固。在瓦朗夫人家的阅读,繁杂如大树的枝叶部分。没有受过正统教育的卢梭,获得了丰富的、芜杂的知识。没有受教育的制约,思想更加自由,更有个性。

谈卢梭不能不谈情感。卢梭生下来便失去母亲,但他的成长并不缺少爱。卢梭做事、为人顺应情感,而不是听从理智。这种处世方式有其父亲的遗传,也有后天的影响。卢梭从瓦朗夫人那里体验到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其成长必需的。没有瓦朗夫人就没有后来的卢梭。所以,尽管瓦朗夫人招至很多流言,但卢梭始终尊敬她、感激她、维护她。卢梭与泰蕾丝的感情是一种自然的、平常的、现实的感情,平淡中见真情。瓦朗夫人与泰蕾丝的共同点,就是对卢梭不加限制,任其自由发展。正是这一点成就了卢梭。

卢梭对自然充满了爱。他热爱乡间生活,热爱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喜欢乡民的纯朴。也只有在大自然中,他的思维活跃,有了

创作的能量。他厌恶巴黎社交界,若身处其中,他难以超脱。因为他太认真、太较真,回归自然是一种有益的逃避。

卢梭的情感也是自然的,真诚、热烈而不造作。他同百科全书派人物的情感纠葛,也是自然的流露。他太过敏感,所以,这种纠葛中,他不一定是对的,却是认真的。太过敏感太较真,注定友谊不会常青。《忏悔录》的后半部分,卢梭陷入这种纠葛中难以自拔,破坏了书的艺术性。成也情,败也情。成也真,败也真。卢梭是自负的、孤傲的。他相信自己的作品是伟大的,相信自己的才能和思想。这种自负给他斗争的力量。在道德上他也是自负的。他受到同时代人在道德上的指责,但他坚信自己是高尚的。他相信在上帝面前,没有人敢说比他更坦诚。这种傲岸,是对世俗的不屑和鄙视。

在社交圈,卢梭是自卑的。他不知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不知在大人物面前如何表现才能。他象一个笨人,说笨话,做蠢事,被人嘲弄,被人小看。社交界是虚情假意流行的地方,卢梭的真诚无法自然流露。失去自然的卢梭就是笨人。

卢梭的一生注定是不幸的,因为他是自由的。自由之路上,必定有种种不测。幸福是有规律可循的。而创造新规则的人,要披荆斩棘,要遍体鳞伤。

读卢梭《忏悔录》 第2篇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班 级:中文12-1 任课教师:杨翠兰 姓名:钟雄健 学 号:12064840151 成 绩:

举世无双的《忏悔录》

——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

历史上,如同繁星点点缀满夜空的自传作品中,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奠定了撰写者的文学地位,并且长久地受人敬仰的崇高地位的,也许只有《忏悔录》了。

但是,《忏悔录》所获得的巨大的成功以及其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却并没有使卢梭拥有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繁华生活。因为应卢梭本人的要求,《忏悔录》是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的。因为《忏悔录》中涉及了太多让统治阶级感到恐惧的东西,比如对人性丑恶、阴暗面的挖掘,对上层贵族贪婪腐败生活的揭露,对当时麻痹人心、遮盖智慧的神学教会的批判„„所有这些,都让统治阶级、上层贵族、神学教会甚至普通民众都会感到害怕和抵制。因为他们不愿意也不敢完完全全地面对自己。如果卢梭没有深思远虑,在他生前就把《忏悔录》出版的话,不但无法让他走完余生,甚至可能连这本书是否能够传承承下去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悬念。

其实,早在《忏悔录》开始写作之前,卢梭就因为尖锐犀利的写作遭受了深重的压迫。早在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说,同时也是西方第一部教育小说《爱弥儿》出版之后,大理院就下令焚烧了这部触怒了统治阶级的作品,并要逮捕作者。从此,卢梭被当做“疯子”、“野蛮人”而遭受到持续不断地迫害,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他逃到瑞士,瑞士当局下令烧他的书,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帝埃,教会发文告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只好又流浪到圣彼得堡。就在此时,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开始《忏悔录》的写作。

卢梭是孤独的,因为他基本上都笼罩在压制、迫害和排斥的阴影当中。尤其是在他的整个晚年,不得不以衰退、老弱的身躯生活在不断逃亡当中。但同时,卢梭也是足以让法国人民为他骄傲,足以让欧洲人民为他骄傲,甚至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他骄傲。因为他的《忏悔录》不但具有艺术性、哲学性、思辨性以及文学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其对自身进行的史无前例的深刻彻底的解剖,毫无遮掩的通过自身的解剖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从而使人性走向崇高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此,我们可以说,卢梭拥有孤独而骄傲的灵魂。这颗灵魂是崇高的、洁净的、升华的、督人向善的灵魂。

那么,是什么让卢梭拥有一颗孤独而骄傲的灵魂呢?又是什么让卢梭能够写出这样一部奇书,成为世界文化宝贵的遗产,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风为之一变,继而又以其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波及到全世界,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他那振聋发聩的呐喊,从而产生走向光明、走向美好、走向真善美的念想与愿望的呢?

首先,贯穿一生的艰辛和苦难让卢梭更加地了解生活的本质,更加地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卢梭是一个普通钟表匠的儿子,他当过学徒、仆人、伙计、随从,而且经常衣食无着像一个流浪汉到处漂泊,甚至像乞丐一样进过收容所。在这种情况下,卢梭饱尝世态炎凉,饱尝人间冷暖,他在困顿萎靡当中进行了长久而深刻的思考。是什么让他的生活如此悲惨?他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摆脱这样的生活?又是什么让如此广大底层的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他自己包括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呢?在经过种种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尝试之后,他最终确定了文学这条道路。卢梭要通过文字来唤醒世人麻木不仁的心灵,洗去世人被尘埃蒙蔽的双眼。

卢梭受过太多的不公和压迫,这从他的《忏悔录》以及其它史实记载都可以查阅和了解到。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发愤而作”,心中有一股幽愤不得释放和解脱,就会通过写作来抒发。卢梭因为看到自己生活的困窘,看到民众的苦难,心中抑郁难平,只得以口宣泄、以笔抒情。唐人韩愈在《全唐文》里说“不平则鸣”,意指受到压制和迫害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声音。卢梭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处处受压制、处处受迫害,才愤而起写作的。宋朝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里写“穷而后工”,文人穷困不得志,就会写出好的文章和诗词。卢梭也正是一生不得志,受尽穷困,所以反映在他笔下就是脍炙人口、超越经典的《忏悔录》的出世。

其次,《忏悔录》严密的逻辑性、清晰的条理性以及迷人的艺术性也是卢梭本人品德和学识的体现。这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学识超俗。据卢梭在《忏悔录》里的记载,他阅读过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和音乐等,跨越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积累了广博的学识,并且运用自如。这从他等身的著作中也可以体现出来:《爱弥儿》揭示了教育领域的规律和原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揭露了阶级的压迫,批判了政治领域的弊端和缺点,《新爱洛漪丝》描写了爱情的浪漫和唯美,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植物学通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密、严谨以及详实确凿的证据性,而《忏悔录》则集中体现了卢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跨越性和综合性。

在《忏悔录》中,我们看到的是无以复加的细节描写,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人物以及事件,在书中都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比如“我于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公民萨克·卢梭,母亲是女公民苏萨娜·贝纳尔。(自传第4页)”、“到了1719年夏季的末尾,我们读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说。(自传第7页)”“我的时间并不完全消磨在这种嬉戏之中。我在自己的屋子里发现了几本书,其中有《旁观者》、《普芬道夫》的集子和《拉·亨利亚德》。(自传第103页)”(注:卢梭是在1765年才开始动笔写《忏悔录》的。)至于其他方面,比如《忏悔录》的艺术性、思想性、哲学性以及思辨性就不用多说了,因为这是一部小说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部小说的严密和严谨,这些让整部小说充满了真实和可信。

再次,不畏权贵,不臣服于权贵。一个文人,最难能可贵的不是流光溢彩的文笔,也不是广博丰厚的学识,而是保持个性、品格的独立,不受利益的牵连,不受权力的绑架,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站在普世大众的角度,发掘时代的价值、揭露时代的弊病。卢梭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对权贵都保持着应有的警戒和距离,他骄傲地拒绝了国王的接见,又冷静清醒地拒绝了国王赐给的年金,所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时代的作品,使他的作品永垂不朽。

关于文人的独立,反面如唐代元稹,据《旧唐书·裴度传》和《新唐书·元稹传》记载,元稹之所以坐上宰相的位置,是因为附庸权贵、巴结宦官而得的。虽然元稹在年少时就已展露不凡的才华,并且他的才华贯穿他的一生,但由于他附庸于权贵,导致了他的作品大部分只是宫廷琐事以及个人际遇的描绘,而缺乏对时代对民众的关注,缺乏历史的厚重。因而元稹的作品包括他本人在历史上所占的位置都是极为有限的。正面如同时代的李白,李白可谓是家喻户晓,基本上粗通文墨的人都知道李白是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词不但有对大自然的描绘与讴歌,也有对友情和爱情的赞扬和推崇。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词文章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怜悯,对统治阶级的憎恨与揭露,正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被历史所铭记,被人民所怀念。而这些,都与李白耿直的性格、不屈的品性直接相关。据历史记载,李白曾在满朝文武面前让权焰熏天的高力士替他拖鞋,显示了一个文人清高的性格和孤傲的骨气。他蔑视权贵,自觉保持与权贵的距离,所以才能保持作为一个文人的最宝贵的独立,不受权利牵制和压迫,写出千古流传的诗词文章。

最后,毫无保留的自我坦白和深刻入骨的自我剖析,这些造就了卢梭本人举世无双的魅力和其作品的永恒经典。他在自传了写“既没有丝毫隐瞒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龌蹉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当时我是忠厚善良、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鹾、道德高尚。”这句话表明了卢梭对自身清醒的认识,他深深地明白,要让自己向善,要让自己走向崇高,坦诚自我正视自我是必由之路,只有把自己条分缕析地解剖,才能找到自身的丑恶和阴暗,才能不断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让自己逐渐完美。扩而广之,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认识到真善美的可贵,认识到假丑恶的危害。在《忏悔录》中,卢梭写出了令他难以启齿的三件事,也称为他的三个坦白:

1、为了饱口腹他放弃了新教皈依了天主教(宗教信仰在西方是非常重要的信仰,甚至可以扩大到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性);

2、在维尔塞里斯夫人家里他偷了朋塔尔的一条丝带而栽赃给厨师玛丽永;

3、他首先欺骗了勒·麦特尔,然后又在勒·麦特尔羊癫疯发作的时候弃而不救。从这三个坦白我们可以看出卢梭是以多么大的勇气——况且又是在他晚年的时候,有谁会不害怕“晚节不保”呢?——对自身的过错和罪恶公之于众,接受自己的评判,接受世人的评判。

纵观整个世界文学史,恐怕没有其它另外一部作品能够像《忏悔录》那样具有震撼人心的批判性,也许曹雪芹的《红楼梦》勉强可以与之相比较。在《红楼梦》中,对社会、对制度、对统治阶级的揭露与批判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对人性的复杂的剖析,也是淋漓尽致的,比如薛宝钗的温柔贤惠之外的心机谋划、林黛玉冰清玉洁背后的心胸狭窄、贾宝玉特立独行掩盖的冷漠无情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曹雪芹毕竟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描绘的,而且是以小说的样式去叙述的,这就给自己树立了一道坚实的壁垒,即他自身的品行和道德不会受到无休止的抹黑和攻击。所以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对人性的解剖也是隔靴搔痒的。

读卢梭《忏悔录》 第3篇

卢梭不赞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起源于上帝安排的说法。他说:“尽管宗教的教义硬要我们相信是上帝亲自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状态, 相信他们之所以不平等, 是因为上帝希望他们不平等, 然而宗教的教义并未禁止我们根据人的天性和他们周围的事物进行一些猜测:如果让人类放任自流地自由发展, 他们将变成什么样子。”基于这种思想, 卢梭便设法将世人的思绪引入到了人类久远的“自然状态”。他认为, 在“自然状态”中, 人类是没有不平等现象的, 即使有也是极为微小、“极不明显的”, “其影响几乎是零”, 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 使人类摆脱自然状态的也不是上帝。

在卢梭看来, 私有观念是后于不平等现象而产生的,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私有制也许不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他说:“从一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之时起, 从他感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食物是大有好处之时起,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不存在了, 私有财产的观念就开始形成”, 但是, “如果大家的才能都是相等的, 如果铁的使用量和食物的消费量都十分严格地一律平等, 那么, 在这种状态下的事物也许可以永远保持平等。”

通过遐思和猜测, 卢梭发现人与动物之间“有一个无可争辩的特殊品质使他们之间的区别极其明显”, 这个品质就是人的“自我完善的能力”, 正是这个能力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他说:“我们感到难过的是, 这种几乎是无可限量的特殊能力, 反倒成了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这种能力, 当初曾使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了他终日平平静静的无忧无虑的原始状态, 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 它又使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产生了许多谬误;既培养了道德, 也犯了错误, 最后终于使他成为他自己和大自然的暴君。”正是这种自我完善的能力, 使人不断积累知识, 发展智力, 形成观念, 帮助人走出自然状态跨入文明社会, 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产生。

这样产生的人类不平等虽然符合天性, 但还不具有道德上的“合法性”, 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平等的合法性的获得另有原因。那么, 是什么东西使得这种不平等具有了合法性呢?卢梭认为是契约。在私有财产出现之初, 人的财富是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 最强悍的人和最贫穷的人把自己的力量或者自己的需要视为一种侵占他人财富的权利, 认为这是一种与所有权同等的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和法律就产生了, 私有财产得到了保障,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也被肯定下来了。他说道:“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或应当是这样起源的。它们给弱者戴上了新的镣铐, 使富人获得了新的权力, 并一劳永逸地摧毁了天然的自由, 制定了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现象的法律, 把巧取豪夺的行径变成一种不可改变的权利, 此外, 还为了少数野心家的利益, 迫使所有的人终日受苦, 陷于奴役和贫困的境地。”这样, 法律的产生, 使私有制得以确立, 使人类不平等的现象得以“合法化”。

卢梭设想:在人类不平等现象的发展过程中, 曾经出现过几次革命性的变化, 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走向了极致。他说:“如果我们循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在这几次革命性的变化中的进展情况继续探讨下去, 我们将发现:法律和个人财产权的建立, 是在它的第一个阶段;行政官的设置, 是在第二个阶段;在第三个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 则是把合法的权利变为专制的权力;因此, 富人与穷人的地位在第一个时期是人们认可的;强者与弱者的地位在第二个时期是人们认可的;而主人和奴隶的地位则是在第三个时期认可的。”但是, 到第三个阶段, 人类“不平等现象已经达到了顶点”, “专制暴君逐渐抬起他那丑恶的头”, “一切都将被这个恶魔吞没”。显然, 在卢梭眼里, 虽然这种极端的不平等也是得到了人们认可的, 但是“有伤天性的”, 因此必须予以消除。

卢梭认为, “直到新的革命性巨变使政府完全瓦解, 或者使它接近于成为合法的制度”, 才能够消除这种暴君统治的极端不平等现象。这就是卢梭抛出的革命与改良两剂苦药。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然的秩序进行的:不论那些短暂的和频频发生的革命结果如何, 谁也不能抱怨说他们不公正;要抱怨, 就只能抱怨自己的过错和不幸。”

这样, 在区分两类不平等的基础上, 通过遐思和猜测探寻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然后提出消除专制暴君统治下的极端不平等的方案, 从而形成了卢梭比较系统的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思想。

第一, 要尊重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私有财产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人的自我完善能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卢梭设想的人类走向不平等的两次巨变中, 大自然造成的第一次变化造就了初期的家庭和少量的家庭财产和简单的语言。而“在人类为建立彼此的联系而努力的过程中, 大自然给与的帮助是不多的”, “他拥有的各种能力是随着他运用这些能力的机会而发展的”。在第二次巨变中, “使人类走向文明但使人类走向堕落的东西”——铁的冶炼和小麦的种植, 更是人类自我完善能力发展的结果。因此, 私有制的产生是符合人类天性的, 用暴力的方式剥夺人的私有财产是违反人伦的, 是不可取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卢梭在批判私有制带来的弊端的同时, 并不主张推翻私有制了。

第二, 要正视人类的不平等现象。人类不平等起源于人所独有的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天赋的, 因人而异的。但是, 它又是可以通过人后天的努力加以改变的, 因而不完全是天定的。虽然卢梭不赞成探究自然的不平等和精神上的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但他并没有否定自然的不平等对精神上的不平等的影响, 而是强调了各种自然禀赋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影响。可见, 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具有偶然性。这种不平等是一种客观的实在, 不可人为地将其暴力消除。

第三, 要防止不平等现象的极化。平等是相对的、暂时的, 不平等则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平等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 不可能也不应该将其完全、彻底地消除, 只能尽量缩小其差距。只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社会对不平等现象是有承受能力的。因此, 要想社会和谐, 就必须将人类不平等置于一个人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尊重人与人之间事实上不平等的同时, 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这种不平等的加剧。当然, 有效的标准不仅仅是看人类之间趋向平等的速度, 而是还要看在这种措施之下的社会和谐度。卢梭说道:“这几种力量是互相协调还是彼此冲突, 是一个国家治理得好或坏的主要标志。”这就要求人类在做出消除财富不平等的政策选择时, 尽可能摒弃那种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暴力剥夺富人财产的方式, 采用比较平稳的、形成接近于合法的制度的改良方式。

使既有制度“接近于成为合法的制度”, 是卢梭为消除极端不平等开出的改良药方。因此, 要想社会和谐, 就必需大力发扬民主,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推进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制度化。同时, 既然财富不平等是四种不平等中最容易使人感受到的, 也是与人的幸福最直接攸关的, 那么就必需尽可能地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 既不会挫伤富人的积极性, 又不会激发穷人的革命性, 从而形成一种和平共处、和谐并进的社会状态。

参考文献

[1]卢梭 (著) , 李平沤 (译)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商务印书馆, 2007.

[2]高玉泉.论物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J].求索, 2003年, 第6期.

卢梭写《忏悔录》 第4篇

少年卢梭偷拿了一条漂亮的丝带,后来被发觉了。面对众人的责问,卢梭慌了神,愣了半天,红着脸说:“是……玛丽永给我的。”

玛丽永是个年轻的姑娘,伯爵家的女厨师。为了弄清真相,管家叫来了玛丽永,并拿出丝带让他们“对质”。卢梭一口咬定是玛丽永偷的。玛丽永愣住了,她沉默着,瞪大了那双无辜的蓝眼睛,向说谎者看了一眼,并且摇头否认。

管家无法“断案”,伯爵宣布:“把两人都辞退。”为了给真正的“罪人”一个警告,老伯爵还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相信,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

卢梭和玛丽永一起被逐出了伯爵的家门。从此,卢梭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爱的山里来的姑娘,但他常常会想到:作为被自己诬陷的牺牲品,玛丽永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份较好的工作了,因为她所蒙受的罪名足以毁坏一个人的声誉。

“有罪者的良心一定会替无罪者复仇的!”伯爵的预言没有落空。在那桩错事发生后的40年里,每当卢梭追忆起自己的过失和玛丽永的不幸时,总是悔恨莫及,常常苦恼得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便看到那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责问他,好像罪过是昨天才犯的一样。那双纯洁的、充满了无辜泪水的蓝眼睛,仍然直盯著自己,令他羞愧不已、无地自容。

卢梭晚年决心公开自己“干过的应该谴责的残忍的事”,于是写了《忏悔录》。在这部名著里,卢梭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过错,还写下了这样的感受:“如果这件罪行可以弥补的话,那么,我在晚年所受的那么多的不幸和我40年来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的诚实和正直,就是对它的弥补。”

卢梭忏悔录读书笔记 第5篇

卢梭的《忏悔录》一开始就在谈自己干了哪些坏事,自己如何偷偷摸摸,自己如何嫁祸于人,自己如何撒谎,但是他最后说来说去,好像想说的就是,就凭我敢把我干的脏事说出来,我比你们所有人都干净得多,何况我身上所有的坏的因素都是万恶的社会染成的,完全怨不得我自己。这好像是卢梭的意思。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的意思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他好像因为自己出身贵族,因为自己生而具有文化和财富的最优越的环境,因而对俄罗斯的大地上苦难的社会底层、对于农奴阶层好像自己就抱有极大的愧疚,好像自己完全不能够摆脱种种沉重的痛苦和耻辱的感觉等等。

奥古斯丁《忏悔录》里面回忆自己如何被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欲望所支配,自己干尽了很多很多的坏事,虽然有些坏事在我们今天看起来也不是特别特别的糟糕。比如他在回忆里说,小时候和别的小伙伴老要去偷别人家的梨,并不是别人家的梨比自己家的梨长得更大、更漂亮,也不是别人家的梨比自己家的梨滋味更甜,但是,自己却对吃自己家的梨完全没有兴趣,只想去把别人家的梨弄来吃。这好像是非常纯粹的为了干坏事而干坏事,所以他想起来好像觉得这样的事非常能够证明自己早年的非常危险的倾向。

奥古斯丁时间学说之一:世界和时间共存世界是和时间共存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世界才具有时间,没有创造世界之前,无所谓时间,上帝是在时间之外的。

奥古斯丁时间学说之二:永恒的现在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永恒的现在。

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第6篇

从我手心捧上卢梭的《忏悔录》开始,我便舍不得放下了,如果时间允许,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圣人,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无瑕。一个真正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人,才是真正人格意义上完整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作者卢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的一生,毫不隐晦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正如卢梭所说:“我在从事一项从来都没有人从事过的事业。我想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看完《忏悔录》的上下部后,我感触良深。正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自己的反省,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自我反省,导致自己一错再错,没有进步和上升的空间。人在面对自己犯下的罪孽和过错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和掩饰。我们都不愿意在总目睽睽之下公开自己的罪行,来让别人对自己进行批判。因为我们都认为那是我们身心所不能承受的痛,我们只好麻痹自己,蒙蔽自己犯下的鲜为人知的过错。但是,卢梭给了我们一个典例,他站在时代的风口处,接受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各种批判。或者,我们不需要向世界公开和坦白自己,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时刻进行自己反省,检点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合理得当。让我们回归到小说里面的内容。

卢梭只是一个日内瓦普通钟表匠的儿子,父亲嗜好读书,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他凭借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凭借勤奋吃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自学,通晓历史、文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整个自传是卢梭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充满着坎坷与悲惨。

生命伊始,他人生中一切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是母亲因他而死去。虽然缺失了母爱,但他的生命中并不缺少爱。父亲把对母亲的爱加倍地付出在他身上,再加上善良温和的姑姑的悉心照料,培养出他真善美的本性。即使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但卢梭并没有受到一点心灵的创伤。因为这段时期的卢梭身边全是一些善良的人,他们都特别疼爱他。孩子的心灵是特别敏感和脆弱的,他们经不起一点儿的打击和创伤。由此我们应该想到,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尤其是单亲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气氛。犹记书中所述画面,父亲与5岁的卢梭一起着迷、沉醉于书香的环绕中,直到东方肚白。大部分人都拥有着同样的回忆,我们在父母亲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画面如此温馨,如此和睦。

童年时期,父亲发生意外,因被一个上尉陷害而流浪他乡,而卢梭则在乡村度过了两年快乐的时光,而且和他表哥情投意合,拥有不少的童年乐趣,乡村生活成为他美好的记忆。环境对一个的性格形成具有不可脱离的关系。喧闹的城市让人性情暴躁,平静的乡村生活则让人心境平和。正如卢梭所说:“这种乡村生活的朴实给我一个无价之宝。”乡村的生活方式是温和的、亲切的、宁静的,它源自于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假如卢梭能在乡村生活得更久,则他的性情也不至于如此愤世嫉俗和忧郁。

12岁的他开始当学徒,师傅的专断蛮横和粗暴的待遇,让他无法忍受,并且还让他染上了许多恶习,比如撒谎、盗窃、贪婪、隐瞒、掩饰等。一年后他被迫外出流浪,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最无耻的兴趣、最肮脏的恶习取代了那些美好的消遣,那是一种多么令人难以接受的转变。卢梭的本性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扭曲的。正如孟子的“性善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或多或少受到身边一些人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自制力不强,就很容易使自己的秉性受到玷污。一旦染上恶劣的行为习惯,就会像一滴污黑的墨水滴入大缸里,逐渐扩散,最终搅浑了一整缸的清水。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从事的工作,也要视工作的环境状况来选择。

后来,卢梭在古丰伯爵家当过仆人,过流浪着的日子。期间他体验到民间的艰辛苦楚,感受到百姓所遭受到的欺压,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卢梭对音乐和文学有着一股热情,他还发表了多篇《歌剧》、论文、和小说等等。晚年的卢梭定居于巴黎郊区清静的一间小屋里,他和质朴善良的泰蕾兹在一起生活,得到了暂时的安宁和清静。这里是卢梭逃避尘世纷扰的避难所,心灵自由飞翔的伊甸园。卢梭的晚年是不幸的,由于长期的流浪生涯和对敌对势力无休止的迫害,他的身心和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健康情况急剧恶化。卢梭的一生充满坎坷,不由得是令我感叹。所幸的是他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对于儿子,卢梭抛弃他的初衷其实是出于一种爱。他知道凭自己的经济情况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把他们送到育婴堂让国家培养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正如他自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所说:“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到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将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悔、与世无争的人,一个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的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卢梭的性格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性情乖戾而又正直善良,大悲大喜而又无尽悲观,渴望理解而又生性腼腆,愤世嫉俗而又热衷痴情。他睿智但活得苟且,他坦诚但也有掩饰。他对事物的本质有着不屈的坚持,他对公平公正有着坚决的维护,他对宁静安稳的生活有着无限的憧憬,他对道德沦丧的小人有着凶狠的鞭笞,他对隐藏功利之心的人有着本能的厌恶,他对女性有着狂热的追求和向往。他对人生的看法是如此犀利透彻,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一个背井离乡、受尽冷落的人,一个疑心重重、无比高傲的人,一个城府很深同时又什么都不会隐瞒的人,一个蔑视一切同时又需要一切的人,一个卷入许多不可饶恕的事情中的人,他却仍能保持灵魂的纯洁。卢梭,是屹立于时代之上的圣人!试想,在追名逐利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卢梭一样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自由呢?我们做不了品德高尚的恨世者,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受益,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卢梭情操高尚,漠视金钱,鄙视富贵,崇尚自由,对下层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功成名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时,却始终不愿去过贵族们的那种奢侈豪华生活,只是祈求过上一种宁静的、不受纷扰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真诚而高尚。于他而言,“人们得到的金钱是自由的工具;追求的金钱则是奴役的工具。”此话流露出他对金钱的巨大轻视,让人对他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依我所见,金钱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问题,但我们决不可成为它的奴隶,贪念只会增加烦恼。增加自己的负担和束缚。对于金钱,我们在追求的同时也要保持一颗淡泊的心,毕竟有些乐趣并不是金钱能够给予我们的。只是,回归到现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做到不为名利所惑,不被高官厚禄所动的人,又有多少呢?

卢梭的感情生活十分丰富,甚至有点放荡不羁。他对许多女人有着强烈的爱慕和欲望,几乎为他所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而伤感的眼泪。或者他对女人的爱恋正是源于一颗太强烈、太痴情、太温柔的心。他有着为数不少的风流艳史,例如幼年的他对维尔松小姐和戈桐的爱慕,到达了一种狂热的境界;对瓦朗夫人更是像火一样热烈,把她当成自己的“温柔的母亲、亲爱的姐姐、迷人的女友”,最终成为卢梭的情妇;对加莱小姐、格拉丽芬小姐有着热衷的向往和追求; 对拉尔纳热夫人有着暧昧的情人关系等等。对于此,我更多地认为卢梭更加偏爱女性的美貌而不是源于内心纯洁的爱,那仅仅是因为美貌而片刻引起的性欲。又或者是一种恋母情结,因而对年龄几乎可以充当自己母亲的女人也会产生一种狂热的爱慕。作为一名读者,我并没有心存恶意要中伤作者。但在感情这方面,我觉得他应该接受批判的和自我反省,他这种过分风流的作风让我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反感。

《忏悔录》卢梭 读后感 第7篇

书中记录了他曾经偷东西,并且在收到惩罚后居然有了可以继续偷盗的念头(这对于我们教育子女也是一种提醒——切勿让惩罚变成一种只对过去做了结却没有持续影响的形式);也记录了他为了逃避而让一位女士做了替罪羔羊,还记录他对朋友的背信弃义等等。就像作者自己所说,这部著作提供了一份研究人的内心的参考资料,而且它也是世上唯一一份这样的资料。

但要说正本书中给我震撼最大的是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也希望得到公众的批评和高声宣布的重判,我会低头认罪的。但是,让每个读者都来效仿我吧,让他们像我一样做一次反省吧,要是他敢的话,就让他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说:‘我比那些人好些’”。

读卢梭《忏悔录》 第8篇

关键词:新爱洛伊丝,卢梭,女性教育观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他于1761年发表了这部以书信体写成的爱情小说《朱莉, 或新爱洛伊丝》。爱洛伊丝是法国十二世纪人;她和她的教师阿贝拉相爱, 遭到她叔父的反对和暴力干预。两人虽未能结为眷属, 但仍互相依恋, 书信往还, 直到阿贝拉死后为止。爱洛伊丝和阿贝拉相爱的故事, 哀艳动人, 得到了卢梭的同情。因此, 他把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朱莉比做爱洛伊丝, 将他的小说取名为《朱莉, 或新爱洛伊丝》, 用醒目的标题, 表明书中的女主人公朱莉和十二世纪的爱洛伊丝在爱情上有相似的不幸遭遇。书中女主人公对于爱情所表现出的美好品德, 以及她作为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从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作者对女性教育的观点。

一、卢梭女性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卢梭主张自然主义哲学观, 认为一切应“回归自然”, 这为他的女子教育观定下了一个基调——教育要依托天性实施。这对当时封建专制教育和宗教教规无疑是有力的批判, 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卢梭并没有摆脱法国传统男权社会女性观的影响, 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 妇女的一切教育都应和男子相关连。他一方面赞美女性, 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 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两性本来是平等的:但他所说的男女平等却远非大革命中妇女所要求的平等权利, 而是绝大多数男性革命者心目中合理的性别秩序观。他认为女性是天然依附于男性的, 只要做好“贤妻良母”便可。在卢梭眼里, 女性是没有独立地位的, 其女性观本质上是传统的、保守的, 没有脱离法国传统女性观的窠臼。

(一) 男女异同的性别观。

卢梭认为女性对男性的服从不是由于社会或经济原因, 而是一种大自然的馈赠, 这是一种不可抗逆的自然法则。他反复强调大自然使女人和男人有区别, 它要求女人和男人做不同的事情, 并由此产生了卢梭的性别差异理论。卢梭认为男女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别, 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类的特点, 如同样的器官, 同样的需要, 同样的能力等, 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别”。男女之间这种自然的、生理学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二者心理上的差别, 即男子能攻能守, 胆子大, 而女人则腼腆。前者具有意志和力量, 而后者则多是依附和顺从。两性的天然归宿不一样, 看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方法也必然不同。卢梭还举例说在种地和给孩子喂奶方面, 不能硬要两种不同性别的人都有同样的兴趣和同样的体质。在他看来, 女人就应像极女人, 养成她做女人的特性, 但若随便模仿异性, 就是荒唐之至了。如果男女混杂不分, 都做同样的事情, 担当同样的职责, 会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因此, 男女两性的发展就应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导, 各自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受教育权方面, 卢梭认为, 女子应当和男子一样接受教育, 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但是他认为女性缺乏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见识短浅, 无法从事科学研究。“抽象地和纯理论地探索真理, 探求原理和科学的定理, 要求探索的人能够把他的概念做综合的归纳, 那是妇女们做不到的”, “在需要运用思想的事物上, 她们是没有理解的能力的, 她们也没有相当精细的头脑和集中的注意力去研究严密的科学”。因而女子所受教育不易深奥复杂。

(二) 自然美德的终极追求。

作为一个终生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家, 卢梭认为, 真正的自由是道德的自由。他曾指出:“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可以说, 对德行的追求是卢梭哲学的最终归宿。在道德的基本形态上, 卢梭属于典型的唯动机论道德者。他认为只有坚持善良的动机, 我们才能最终进入道德的充满魅力的至高境界。正如卢梭视野中的女性都具有高尚的情操、纯净的心灵和忠贞的品格, 她们并且以一种卓尔不群和惊世骇俗的方式来实践他的天国情调的道德理想。《新爱洛伊丝》中的主要人物朱莉、克莱尔都具有极高的道德情操, 有朱莉与圣普乐之间的那种柏拉图式的纯洁爱情, 有朱莉与克莱尔这对表姐妹之间的崇高情意;还有他现实生活中的华伦夫人和乌德托夫人, 她们都是爱与美的化身, 她们超凡脱俗, 把德行当作最爱。卢梭作品中所展示的冰清玉洁的女性圣洁道德, 与现实社会中尤其是上流社会中的种种卑污肮脏的丑恶现象以及虚假伪善的贵妇人道德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卢梭这种乌托邦式的道德理想与赞美自然和崇尚情感的思想倾向交织在一起, 共同构成了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巨大精神源泉。

二、卢梭的女性教育思想

卢梭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实际状况, 提出要对两性的差别予以关注, 并详细分析了性别之间的差异, 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女性教育观。他的女性教育观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等方面。

(一) “贤妻良母”的教育目的。

卢梭认为, 男人的幸福依赖于女人, 因而女子有受教育的必要, 但妇女们所受种种教育和男人都是有关系的, 对女子进行教育的目的是把女子培养成“贤妻良母”。卢梭坚持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的观点, 认为这是合乎自然的安排。男性负责人类的公共空间, 而女性则只应涉足私人空间, 担负孕育、哺乳、抚养小孩和照顾家庭的职责, 而不应从事与自己的体力和性情不适合的工作。女性天生是弱者, 需要男性而生存, 温顺、谦逊、淑静和贞洁等是女性终生必备的美德。女子受教育完全是为了取悦男子和使家庭生活舒适有条理, 完全是为男子充当贤内助, 基本谈不上参加社会政治管理工作。女子教育的归宿, 即回归自然状态, 找寻自己真正的本性, 做一个贞淑的妻子、头脑清醒的少妇和可爱的良母。

(二) “客体式的爱情观”和“依附式的家庭观”的教育内容。

1. 客体式的爱情观。

他认为, 爱情是一种纯洁美好的情感, 情投意合、惺惺相惜, 才能产生真正的爱情。把两人结合在一起的不应是情欲冲动的心中的盲目的欢乐, 而是两个诚实的和理智的人的永恒不变的依恋之情, 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够持续长久。因此两个人只要为人诚实, 有美德, 在某些方面情趣相投, 地位和年龄虽有差别, 但性格和脾气合得来, 就可以结为夫妇。有了这些, 结合之后就必然会产生温柔的眷恋之心。婚姻的幸福与否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毫无关系, 而是由脾气和性情的差异决定的。同时, 卢梭特别强调女性要为获得男性的爱情而努力。他指出, 一个女人要想得到别人的爱, 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可爱的人, 也就是说女人要有被爱的资本。他按照男性对女性的需要, 提出女人应该具有忍耐、服从、善良的品德;在素质方面, 女性要具有服务于男性的素质, 对女性进行形体训练、美德教育、审美情趣和恰当的知识等素质教育。女性只有具有被爱的资本才能获得男性长久的爱。显然, 在卢梭的思想里, 男人才是爱情主体的一方, 女人永远处在客体的地位。

2. 依附式的家庭观。

卢梭倡导依据自然法则互补、合作的两性关系。他认为“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倾向, 和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工作一样, 也是有差别的, 他们的爱好和职责也是不同的”。在家庭的角色分工方面, 卢梭坚持传统的“男主外, 女主内”的观点, 男性负责与外界交往的公众领域, 而女性则扮演的只应是“贞淑的妻子、头脑清醒的少妇和可爱的良母, 只能停留在私人空间, 为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所左右, 主要担负孕育、哺乳、抚养小孩和照顾家庭的职责。在家庭关系中, 卢梭强调女性天生是弱小的, 必须依赖男性而生存, 因此, 女性应依附并服从于男性, 男性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 丈夫是第一位的, 是高高在上的, 妻子只是附庸。作为妻子有必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丈夫造成的影响, 并反省过失。正如他所说, “一个贤德的妻子, 不仅需要受到丈夫的敬重, 而且还需要得到丈夫的心:如果他责备她的话, 那她一定是有可责备之处:即使她是无罪的, 但只要她受到猜忌, 那她一定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因为仪态端庄, 也属于她应该做到的事情之一”。

总之, 卢梭的女子教育思想孕育、诞生在18世纪, 但它却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很快波及欧洲、传遍世界。他的思想受到热捧, 也倍受争议。他从自然主义哲学观出发, 认为男女有别是大自然的安排, 应该遵循自然的指导, 按男女差异进行教育, 这与现代教育观是吻合的, 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进步, 为女子教育的发展, 进而为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卢梭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时代, 他虽然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但他并没有摆脱传统女性观的偏见, 在女子教育观上持保守主义立场, 忽视女性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他认为女子天性就是为了取悦男子和依赖男子, 她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都是为了更好地配合男性, 以履行女性的天职——贤妻良母, 相夫教子, 女子没有追求完全独立自由的可能性, 这是卢梭女子教育思想的重大缺憾, 遭到了女性主义理论家的猛烈抨击。

三、卢梭女性教育观的现代启示

几个世纪过去了, 虽然卢梭在女性教育问题上的总倾向是保守的, 他的男权视野下的女性思想也屡遭西方女性主义的抨击和诽难, 但其中闪烁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光芒, 对我们当代女性教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 重视女性的双重角色, 确立科学的教育目的观。尽管卢梭的女子教育观否定了女子参与社会工作的必要, 没有给女性提供完全独立的机会, 但从《新爱洛伊丝》中, 我们看到卢梭心目中的完美女性是贤妻良母式的, 她们温柔、善良、美丽和忠贞。他对女性“贤妻良母”的定位至少反映出他对男女生理结构差异性的重视, 这在当时是对女性认识的一大进步。在现代社会, 女性在担任社会日常工作的同时, 仍肩负着女性传统的家庭角色——妻子、母亲, 女性除了凭借出色的工作获得男性尊重以外, 也需要贤惠、温柔的形象得到社会认可。但今天我们所说的“贤妻良母”与18世纪卢梭所指的“贤妻良母”在内涵上已发生了转换。现代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应是有文化、有知识的现代女性, 是建立在男女平等原则基础上女性的自我选择。因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女性的双重角色, 培育现代意义上的“贤妻良母”。

其次, 满足女性的发展需要, 采取公平的教育方式。女性与男性具有共同的特性, 即同样的人性和自然权利, 但作为个体人是存在差异的, 我们应依从女子天性实施教育, 发展女子天赋的能力, 而不是天真地去孜孜以求抹平两性的自然差异, 要从微观的、具体实施的角度关注女子教育及女性发展, 建立起基于两性和谐基础之上的教育制度, 使女性获得真正的平等与公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打破传统教学中性别刻板模式, 消除性别歧视和隔离, 形成性别平等的学习环境, 采取性别平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之间、男女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真正实现男女教育公平, 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梭.新爱洛伊丝[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3.

[2]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赖昀.卢梭女子教育观及其当代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 .

[5]谈永珍.论卢梭的女性观[J].绥化学院学报.2009 (6) .

上一篇:2010年重庆市江津区中考作文例析下一篇:暑期广告公司实践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