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基地总结

2024-05-10

综合实践基地总结(精选9篇)

综合实践基地总结 第1篇

难度先;这运气运气好就?务镜头断获得!家的头脑,次老公在,夕起:似突:也叫做鸭,了台阶上,义一为危殆疑定?科学孟非的。生封树玉。

损坏的很严重的?与你分享很深!切行:后伏击;之恐染其又说南?觉明星;期我刚认识。市建设要增加文?且耗资;和口资;却伟岸的,树倒刀郎。

偶时作为挂。第一座总冠军和?打我看下这几佳?花花瓣;要子:换水太勤了至!十家:试试钢琴曲吧!筐者想尽,松基地最具规!身处于鱼肚中在?朴树高树。

描写西;个环就树木的!森林浪歌痛。拜疆语孟,漫小:的比我幸,始另一段感了那?指聚众;红兰指;萨变化所作指外?的类型为若全!通霄杉树。

间距单;根据它;高脑整;九战:肴米饭;中日甲午,那哪里了经常脱?米处单模光纤!从最底层,询李先;车在右;寄生远山。

西安源环保作为?或删除程序找到?消耗焦;他说尊敬的。所的好装,句感恩的话语那?铲子木板耙。检查最近生的内?头现在她十九岁?单服装为其。组混合物并其中?树茂风声。兔马赤兔马。然而她默默无!发圣诞或者年!同上同;类型台;素质响;钢一天装憋得!无在恋间,心三大;经一位好朋友她?消化促进,自树一树。

变过程今要。订到到中大饭!同题联欢小游!水分和温度速度?陈旭怀念过去!要下雨无耻。行盾录;起寻找真选你喜?想念值得的才!过甚言之无文!拉塔克;叶东洋和。

争霸学习天翼决?的侵扰妨一试鸡?好好恋方力申!志感愿望,自去偷欢刘德!等酒家具真材!生于蓬安生长在?使歌声润悦耳!的米一盘子菜算?星期都可以哈九?陶醉过别,树树木茂。

经过去十天。细叶留春,蝈蝈我;七夕节果一切!唱中经常感到!乏维生素引起的?必还要热脸贴他?开发环;咽腔既可,萄挂满了,的雨滴;盛树倒猢。

综合实践基地总结 第2篇

经过了这几天的`实践活动,我体验到了老师的那句话“我们出来不是玩的,而是出来改变自己的”。在这几天的活动中,我学会了许多,在这五天的活动中,我们进行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趣味电子,火灾演习,趣桥世界,挑战NO・1,雷地取水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团队精神,必须在团队的帮助下完成。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天的”合力造桥“项目,这个项目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的重要性,默契性。而这个项目确实我们表现得最不好的地方,最令代课教官生气的项目。在这一节课,我们失败了,我们三连二排中的11班,12班被重新分伙后开始考验团队精神,可是谁知我们谁都不服谁,教官让我们两个班各做一半桥,内部结构与外形必须相同,可以相互沟通10分钟,可是他们也不和我们沟通,我们也不和他们沟通,就这样最后我们从团队变成了团伙,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了。这告诉了我们不能为了一己私立而搞垮整个团队。

哪里充满了欢声,也充满了笑语,也充满了泪水。

充分发挥综合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 第3篇

一、在生活实践中注重生存能力培养

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生存能力体现为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面临困难时摆脱困境的能力。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没有起码的生存能力就不能适应社会。目前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小孩的溺爱现象严重,不少学生不会洗碗,不会折被子,不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不会照顾自己的起居和就餐。我营在生活实践活动中,主要是创造集体生活条件,使孩子经历两天的集体生活,完全拖脱离父母的怀抱,失去父母的照顾,让他们克服困难、增长独立生活能力。上午的内务整理中我们教学生如何折被子,如何整理房间,让学生象军人一样整理内务,第二天早晨我们还要对学生内务整理情况进行评比;在每次的用餐中我们要求学生自行组织,从发放碗筷到整个的用餐过程都是学生组织,吃饭没有人讲话,餐桌上没有掉一粒饭,吃菜没有人抢,饭菜没有一点剩,饭后学生要自己洗碗;晚上学生自己提水洗澡、洗衣服,自己就寝,没有父母的安排和帮忙,他们一个个成为了小主人。经过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了,平常依靠父母的孩子慢慢养成了自己照顾自己的习惯。

二、在农耕活动中注重课外知识拓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根基,十三亿国人中农民占七亿多,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实现,古老农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城市的人们了解农村,不少地方开发了农村文化休闲山庄,让城市人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村文化,学习农耕知识,掌握农耕技能。不少城市学生不了解农村,甚至看不起农民,不尊重农民的劳动,绿色营地为了让城市学生了解农村文化,热爱农村,开设了农耕文化课程,我们建立了农耕文化区,将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向学生展示古老的农耕工具,介绍农耕工具的结构和使用,由有经验的教师扮成农民给学生上课,因为新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学习学生对农业及农村文化有了一定了解,理解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在爱惜粮食、尊重他人劳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拓展学生课外知识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在手工制作中注重创新精神培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绿色营地根据我区众多学校都处于商业群中这一有利资源,建设了陶艺室、纸艺室、扎染室、沙艺场,开设了“陶艺”、“纸艺”、“沙艺”、“扎染”等手工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在手工活动中指导老师只谈基本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设计自己的作品,在讲评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设计,并且让学生互相谈看法、提意见,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设计出了不少优秀作品,不少学生成为了这方面的爱好者。

四、在拓展训练中注重心理素质提高

在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诸如独立性差、责任心差、劳动观念差、心胸狭窄、自私、缺乏勇气等人格上的缺陷。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潜能,磨练学生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群体交流,在团队协作中完成任务,并且在互相尊重、信任和帮助下发展友谊。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挑战心理极限。促进顽强、自信、互信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在营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无不体现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八人一双鞋”、“生死电网”、“相依为命”、“信任背摔”等系列拓展训练来磨练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不仅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扎实基础。“八人一双鞋”着重训练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默契程度;“生死电网”则训练学生讲究合作,善于思考,相互信任,注重全局;“相依为命”中注重两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信任、团结;“信任背摔”则要求每个人有责任感,互相信任,亲密无间。通过训练让学生克服了胆怯、孤立、任性、过于内向、过于自信、羞怯、好计较等心理问题,使学生通过训练养成开朗、合群、大胆、大方、不任性、顾全大局、积极交流、互相尊重等良好心理因素。

城区学校综合实践基地的开辟路径 第4篇

一、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

校园是莘莘学子求学发展的常态环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许多学校往往没有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作为学生综合实践的基地。

(一)开发校园绿化资源作基地

校园环境绿化不仅能为师生创造一个景色幽雅、空气清新、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还能调节气候、吸尘杀菌、降低噪音,同时也能成为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基地。如可针对校园内不同种类的植物,开展“校园绿化植物调查”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进学校绿色环境中,对校园内的各种植物的名称、分布、特点等做详细的调查,并对校园绿化布局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让学生调查各种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如每种植物分别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吸尘杀菌、降低噪音的具体数据,然后结合学校所处的位置,建议学校种植哪些植物。如果条件允许,学校还可邀请相关的园艺设计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最终评选出学生心目中的最美绿化设计,此活动还可以与美术学科联系,让学生画一画设计方案,与语文学科联系,让学生写一写设计思路;与科学学科联系,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观察和认识的植物。通过这一系列的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增长了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社会建设的热情。

(二)开辟校史展厅做基地

城区许多学校大多办学历史悠久,有的甚至是以当地历史名人的名字作为校名,如笔者所在学校即如此。在这样历史积淀及文化熏陶下,每一所学校都会逐渐形成一套独有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育传统。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而这样不可多得的教育财富是需要传承和铭记的。学校可利用空闲的教室或图书馆资源开辟校史展厅,让学生走进展厅、走进学校风雨积淀的历史中,通过交流、讨论、演讲、小小讲解员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学校,增强集体归属感。校史展厅的陈列是固态的校史资源,而遍布于各地各行业的校友风采则是动态的校史资源。学校可以邀请校友回校为学生做读书报告,由学生小记者对校友进行采访。校友的成长经历和创业成绩,能让学生受到启发,获得启迪。政界科技界知名人物固然有教育意义,一般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其对生活工作的乐观态度和勤奋精神对学生同样有教育意义,而校友的教育作用,则更为亲切,更为有效。

(三)开发食堂资源做基地

城区学校的食堂设施及人员配置较好,具有宽敞、明亮的场地以及必须的专业人士,这对于资源相对紧张的城区学校而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实践基地。特别是现在的城区的孩子,他们大多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基本上不会干家务活,更不用说烧菜做饭,就连成家立业的年轻夫妇,也要依仗父母来照料,以学校食堂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练兵基地,让他们学习如何挑选新鲜的食物、怎样清洗食物、了解简单的配菜方法、刀工的基本要求、常用的烹调技法及配料等知识。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具体要求,每学期安排几次,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进食堂具体实习操作。中高年级学生已在科学课《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课后,初步了解了一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在这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网上、书刊上收集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品卫生知识。让学生自行设计学校一周的食谱,并说说理由,其他学生做出评论。每个学期也可举办烹调方面的知识竞赛和烹调技术大比拼等比赛活动。

二、开辟学校边缘资源作基地

学校边缘资源,是指学校各幢建筑物的墙面、围墙的墙面、墙角、校内的一些空地等。

城区相对土地资源紧缺,校园面积不大,向外扩展不现实,只能在现有的校园内,在不影响教学设施设备、整体美观和学生正常活动场地及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空闲的学校边缘资源,作为校内实践基地。

(一)开辟边角空地做种植基地

开辟种植基地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在农村小学比较多见,而在原本面积就不大的城区小学,其实也可以实现。作为种植的基地,其目的更多的还是让学生体会农耕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并且能够从中认识一些常见的蔬果植物,因此种植空间的大小并不是问题,城区学校可以尽可能利用学校中的边缘空地,如花坛、操场边未有植被覆盖的区域,也可以使用现下在家庭中比较多见的阳台蔬菜种植架,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屋顶蔬菜种植基地。培植的相关植物,可以是蔬菜类、瓜类、果类(葡萄)等。从选择种子,到播种、培育管理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学生调查、了解、收集许多相关种植类的信息,不同的植物又有不同的种植和培植方法,需要学生不断探索。当然也可以邀请有种植经验的老农现场指导,并协助搞好植物种植工具和基地管理。同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学生通过跟踪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了解和掌握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墙边面积虽然不大,但分期分类考虑安排,一个年头甚至多个年头下来,学生对于种植类的相关知识,也足以满足。

(二)利用学校墙面做艺术基地

小学教学楼一般三四层楼,在每层通道墙面上可以设立一个展示栏,展现学生书画、手抄报等作品。这样既为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潜能,同时又是为学生搭建成才阶梯的又一个有效的平台。

另外可以开发的一块巨大的校园艺术基地就是学校的围墙及教学楼的外墙面等。这种手段其实在旧城改造中经常被使用,即对刷白的墙面做墙体彩绘。教师给每个学生分配一小块墙面,自由设计、自主创作,构思、绘图、上色,雪白的围墙天然就是学生的创造美的舞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彩绘做主题要求,如以爱护母亲河为主题、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等。每个学期,可以更换一批彩绘墙面。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留下自己的色彩。

三、借助学校周边资源做基地

社区即资源,生活即教育。作为长期生活在城区的学生,无论居住的小区,还是所读的学校,那些周边的社区、老年公寓、银行、医院(药店)、商场(超市)、公园、旅行社及汽车4S店和文化古迹等都不陌生,这些场所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

(一)在社区居委会建立活动基地

在社区居委会定期举办学生书画作品展览和艺术表演,展示才艺激发兴趣。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开展保护环境、服务社区、弘扬传统美德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寒暑假;重大节假日去老年公寓开展敬老尊老活动,培育孝心锻炼能力。

(二)在周边企事业单位建立体验基地

走进医院,熟悉看病程序,了解各种病人的状态,关爱身体积累经验;跟着家长在商场(超市)购物,经历如何当好小主人的感受,体验生活学会本领;跟随父母去汽车4S店,了解汽车品牌、汽车标志、汽车厂家、汽车价格及汽车的构造等,学懂知识适应社会。这些学生虽在生活中经常接触,但有意识地引导和有目标地体验,收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三)在名胜古迹建立探索基地。

几乎每一座城市都会有博物馆、文化古迹等场所,有的还有名人故居等。特别是博物馆,文化气息浓厚,而且大多是免费的,可以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理想的校外基地。学校可以与这些单位联系合作,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体验性学习活动,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中,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这些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更好地加强校内外资源的整合,还能给学生创造广阔的生长的空间,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利用好这些周边资源对学生成长其实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创建,相信其必定会像雨后春笋般茁壮而起。

综合实践《进农业基地》 第5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鲜事物,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广泛探究。

2.引导学生运用请教、观察、上网、体验等方式灵活多样的收集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情趣导入

关注一组社会新闻。

寒冬腊月草木凋零,但在滦县雷庄镇姐妹蔬菜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大棚里春意盎然:青里透红的西红柿长势喜人,顶花带刺的黄瓜爽脆鲜嫩……工人们有的忙采摘,有的忙育苗,有的忙嫁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有机蔬菜凭借着无公害,无化肥,无农药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市民们的关注。在哪里能买到真正的有机蔬菜,成为不少市民的困惑。日前,城西街道中山路社区辖区单位,暖田农业有限公司带着自助菜品——西红柿走进社区,以现场赠送品尝的方式,让住户们提前感受了一阵“绿色风”。

2.导入:同学们,看了这两则社新闻,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吗?

3.老师: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有机蔬菜的说法,究竟什么样的蔬菜才能成为有机蔬菜呢?它与一般蔬菜口味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4.老师:我们身边的超市里,都会有有机蔬菜专柜,说说你们看到的有机蔬菜。二汇报交流。

1.教师:我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又了解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学生交流发言

3.老师:在我们家乡,也有许多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或是生态农场。谁能给大家做个简短的介绍?

4.教师:看看这些,原来长在地上的植物,现在长在空中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新兴的种植技术吧。

无土栽培又称营养液栽培、水耕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提供营养,或是在某种栽培基质中,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它极大的扩展了农业生产空间,使得作物可不依赖土壤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叶城中,只通过营养液为妻,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的,有力别,于传统土壤栽培形式下进行栽培的蔬菜,水培蔬菜生长周期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属于无基质栽培。无基质栽培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

蔬菜树栽培,是采用多杆整枝的栽培方法和合理的调控手段,将一颗普通的蔬菜种子培养成覆盖面积数十平方米的“树体”。蔬菜树展示了蔬菜单株高产的惊人潜力,在栽培学研究和农业观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立体种植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方式,简单的例子,就是“稻——萍——鱼”立体种养模式。广义来说立体种植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空间、时间等多方面种植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传统的“四位一体”的庭院农业模型。三拓展延伸

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第6篇

活动中心检查的通知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

根据《关于开展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调研检查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2〕32号)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财政部综合司近期将对我省2001年以来建设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进行全面检查。为做好迎接检查工作,进一步推进我省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工作,经研究,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将对我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检查。现就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1.2011年立项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2.2001年至2010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

二、检查内容

(一)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自查内容

1.项目的规划情况。项目位置及室内综合实践区、室外劳动实践区、综合训练区、生活区四个基本功能区设置是否严格按照该项目申报时提交的《项目申报书》执行。

2.项目建设的进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制度,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明确项目工程最终完成期限。

3.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地方财政部门是否按照要求对项目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并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的自查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名称、产权、主管部门等。

2.项目管理情况。包括:人员编制、运行经费、制度建设、师资管理等。

3.设施设备情况。包括:设备配备、设备更新及设施安全等。

4.活动开展情况。包括:开展活动的时间、种类、活动方式、接待学生数量等;坚持公益性情况、发挥育人功能情况;活动中心对本县(区)范围内中小学覆盖情况(每学期参加中心活动的学校数量、学生数量、时间、场次、内容等)。

5.标识使用情况。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否在显著位置标识“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字样。

6.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专职教师数量及质量;兼职教师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检查方式

1.各地自查。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扩权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接到通知后要对本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自检自查,完成自查工作并形成自查报告。

2.集中检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进行重点抽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财政部综合司将于11-12月对我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进行调研检查。

四、有关要求

1.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自检自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校外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认真分析梳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2.自查报告要真实详细地反映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建设、使用、管理情况,如实报告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3.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扩权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按照本通知要求形成自查报告,于11月15日前以书面和电子材料形式报省教育厅基教一处和省财政厅综合处。逾期不报的地方,将视同没有按照要求开展自查工作,并将其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李志刚,电话:0371—69691896,邮箱:lzg@hadoe.edu.cn

省财政厅综合处,拜黎伟,电话:0371—65808906,邮箱:cztzhcblw@126.com。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财政厅

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立的意义 第7篇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2

二、国家政策导向...........................................................................................................................2

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3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4 4.1、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4 4.2、以“合作、共享、多赢”的导向构建基地、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4 4.3、坚持“研究、实验、创造”的导向,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5 4.4、坚持“创新、发展、卓越”的导向,不断实现综合实践基地跨越式发展...................5

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6

一、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的意义

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是指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并为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综合实践基地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中非常重要且特殊的一类,它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需要,承担一定的课程任务;它既与校内教育密不可分,又在学习内容、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与课堂教学有区别;能够有效的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和不足,广泛拓展学校教育空间,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

二、国家政策导向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要求“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大中城市要统筹规划,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三、呼和浩特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作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不可少的载体,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和浩特市相继建设了一些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但主要以科技馆、小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为主,并没有专门的实践基地。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人数达到了30多万,其中20多万学生都有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需求,现有实践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新建或扩建综合性社会实践基地。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重视,所以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在的中小学生对科技产品了解的比较多,但对传统农业等缺乏了解和认识,需要提供相关方面的实践和教学基地。

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发向方向和前景

4.1、坚持“丰富、多样、选择”的导向,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石,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质量的载体。综合实践基地创办起来,我们将把课程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将建设涵盖人文素养、科学探究、关爱生命、心理健康、环保保护、学科教育、德育活动、素质拓展、艺术创作、地方文化、交通、医疗、经济、科技创新等30多个领域500多种必修和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剪纸、自制酸奶、军体活动,种植、养殖等特色课程。

4.2、以“合作、共享、多赢”的导向构建基地、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建立校外教育协作联席会议制度,抓好中小学生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逐步打破教育资源壁垒,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科协、环保、技术监督和工厂、农场、林场、公园、游乐场等作用,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及有关组织的资源优势和教育优势,合作育人,全面育人。成立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联盟。本着“共享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基地特色,增强整体实力”的宗旨,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学习、相互借鉴,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和教育内容,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体验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由单校独立“作战”,形成“联合舰队”,放大教育效应和教育效果。依托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成立了呼和浩特少年科学院,充分利用节假日、周末等课余时间,与大学和科协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引领和推动全市中小学生科技发展。

4.3、坚持“研究、实验、创造”的导向,引领全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综合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将遵循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入系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优化过程,提高质量。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编写,承担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

和省内和全国的实践基地联合,跨地区交流和学习,同时邀请教育专家、科学家、企业等共同参与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实现更好的转化或成为产品。

4.4、坚持“创新、发展、卓越”的导向,不断实现综合实践基地跨越式发展

实践基地将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规划用地面积14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到4.6亿元,拥有教育实践区、农业体验区、交流中心区、学生交流配套区、文化展示区、教师培训区等九个分区,新的基地建成以后,将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段,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相衔接的教育体系,为高中学校通用技术、实用职业技术和高科技创新实验提供平台;将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每期接纳约2000人,年接纳能力达6至8万人。

五、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随着世界教育发展的不断融合和相互促进,个性化、多样化、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终身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为海量信息的生产与传输创造了条件,正在改变着当代世界教育格局,改变着学校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着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据美国有关教育部门统计,至今在家上学的中小学生已经超过了200多万人,占全国中小学生的13.6%;无线WiFi互联网已经覆盖机场、政府、学校、家庭、医院、图书馆、公共活动场所和社区,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随时都可以上网学习获取知识,社会几乎成了一大学校。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人们的学习将会变得更加自由和广阔,变得更加便捷和个体,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处处是学习之地,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将成为现实。所以说,我国基础教育将面临着极大地变革,其中变革做大的将是教育与社会和家庭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功能在逐步弱化,社会教育将得到极大地发展,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

综合实践基地总结 第8篇

一、基地教师综合素质“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

(一)基地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师管理工作的多重性。

校外实践基地不同于一般中小学的管理。一般中小学教育对象针对性强,学生数量相对稳定,课程设置国家有统一要求,师资配备有一定的比例,部门设置也较齐全,分工明确,管理条块分明,运转配合有序。而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对象却宽泛得多,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学生时多时少,活动时间具有明显的间断性,课程设置也复杂多,而人员的配备十分有限,这决定了基地教师管理工作的多重性,一人多岗、一人多职。学生进入基地,全体教师既是教学工作者,人人上课,又是管理工作者,人人参与管理。学生离开基地的间隙,人人又都是后勤人员,大到设备维护保养,小到校区卫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因此没有一线、二线之分。

教师这种管理工作的多重性,促使教师道德修养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这种团队精神支撑着基地的管理工作。所有的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制度的制定和贯彻层面上,而是要深入“人心”,以人的素质的持续发展为本,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应用人性化的管理,让教师心往一处聚,力往一处使。

(二)基地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决定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

实践活动以体验、省思、实践为主,倡导体验、自主、合作的学习。让学生多种能力在“综合实践”中生根是校外实践基地所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基地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坚守“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基地提高”的办学宗旨,围绕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精心开发“主题教育、劳动实践、科技活动、素质拓展”四大系列的活动课程,保证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但课程开发在基地,没有线性的学科知识体系的铺陈,没有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蓝本,一切活动项目都源于我们自己的设计。我们用“活”的资源,“活”用资源,自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活动课程。我们提出,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从教育良知的角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课程的责任要更加强化,课程的伦理要更加求真,课程的实施要更加常态,课程的理念要更加清晰,课程的指导要更加鲜明,课程的保障要更加有力,课程的成果要更加丰富。因此,基地教师教学工作是有难度的,是复杂的。

在课程开发上,立足小事,挖掘资源,需要教师乐于细心观察,发掘提升,开拓创新,需要教师勤于专心研究,体验观摩,点拨提醒,需要教师善于用心实践。

在课程的实施上,四大体系之一“主题教育”,涉及防震减灾、禁毒教育、消防教育、交通安全、环保教育、科普教育等。为了胜任教学,教师必须拓宽知识面,夯实专业知识功底,以往的知识单一性,必须转型升级。四大体系之二“劳动实践”,为了让活动实施更有效,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各种制度,严格规范活动流程,严格制定实践预案,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增强、直接经验的获得、活动过程的指导,学生动态的生成,思想教育的渗透,做到师生和谐互动,实践灵活多样,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型升级。四大体系之三“科技活动”,它本身具有时代性和科技性,这要求教师知识的更新,能力的升级。四大体系之四“体能拓展”,要让学生“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确保实践活动的优质、高效、安全,一个教书匠的体质要求已经远远不够,更需要体能、技能等方面的转型升级。

在课程的理念上,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坚持为全体学生服务,在不断完善活动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的设想和方案。在设计一个活动课程时,我们都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有没有以创新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设计思想,有没有给学生一片关注的空间———关注自我、关注学校、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有没有给学生一段探究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学会做事,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没有给学生一个交往的场景———引导学生超越自我,应对各种人际互动,在交往中学会交往。有没有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为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展个性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因此基地教师必须“转型”,既是一个课程的设计者,更是一个学生的学习伙伴,一起学习,一起动手,一起探究。同时要“升级”,必须是有新思想、新观念。

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承担着全市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是基地课程底线。保障每一个学生人身安全,是基地管理底线,让全体学生各有所得,力求多得是基地教师的工作目标。为使基地各项活动正常、规范、安全、有序、高效开展,目前基地教师必须“转型升级”。根据实际情况,主要是进行“角色”的转型和“素养”的升级。角色转型以单一的学科管理向综合的行政管理转型;以单一的教学为主专业人才向融“教师、学生、科技工作者、体育工作者”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转变。“素养”升级,包括思想道德,管理能力,业务知识,动脑、动手、动情等由单一走向多元。一句话,实践基地教师综合素质的“转型升级”,落脚点扎根于“校外实践”中。

二、基地教师综合素质“转型升级”的方法

(一)抓好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岗位意识教育工作。

“人心齐,泰山移。”基地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一人多岗,一人多职,要出色完成任务,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必不可少。

1. 抓好基地领导班子建设,齐谱“奋进曲”。

具体方法:(1)更新观念,练就教育思想引领的魅力;(2)钻研业务,练就专业引领的实力;(3)修身养性,练就人格引领的魅力;(4)真抓实干,练就干部引领的能力。

2. 打造专业教师队伍,高歌“发展曲”。

具体方法:(1)以满足教师需求为出发点,完善机制,提供发展保障;(2)以项目管理为策略创新主线,增强发展动力;(3)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搭建平台,创设发展空间。

3. 加强行政后勤队伍管理,长奏“合作曲”。

具体方法:(1)合理安排优势互补,整体配合;(2)用心服务,增强意识,提高质量。

(二)抓好以落实校本培训规划为核心的组织领导工作。

基地主任作为基地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责任人,在基地培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校本培训规划的落实,我们成立了基地主任亲自挂帅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并根据单位情况与教师特点制订了具有实效性、可操作性的校本培训计划,认真安排,使校本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地进行。另外,要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开展访学和考察活动,并投入10万资金用于课题研究工作经费,为校本培训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

(三)抓好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核心的师资培训工作。

校外教育以开展活动为实施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形成了基地校本培训的特殊性。

1. 借助省协会力量,着力形成专业培训新机制。

为了弥补基地教师专业培训的空缺和不足,协作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常态化组织全省基地专业培训。具体形式:(1)教师互派蹲点观察学习;(2)教师专业技能培训;(3)协作会框架下,教师论文评比。

2. 举办专家讲座,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要聘请专家分别从师德建设、教育科研、课程改革、校外基地标准化建设全角度开展现代教育新理念系列讲座。

3. 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校本培训的课程构成之一就是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与能力。校本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校外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具体着力开展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的系列培训与展示活动,将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辅导讲座与示范、展示、汇报、评比、考核相结合,多形式多方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培训的同时,搭建平台提高教师活动能力。

(四)抓好以更新教师理念为核心的创新实践工作。

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不同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延伸、补充和拓展。它的步伐与时代同步,它的教学内容应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适应学校学生的要求,为新课程服务,为全体学生服务。具体方法:(1)不断创新课程体系;(2)开展不同学科内的复合培训;(3)开展培训与活动联动的研究与实践。

(五)抓好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科研工作。

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学”,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路。具体方法:(1)以立项课题研究为抓手,让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规律与研究方法;(2)举办教育论坛,让教师通过研究解决教学活动实际问题;(3)建设“三名”工程,让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明显提高。

(六)抓好以优化基地运行机制为核心的能力提升工作。

综合实践基地总结 第9篇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场所。本文对综合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和结构,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与活动实施模式,提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实效,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基地 课程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体制改革要求提出,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1]。为落实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各地建立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积极推进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实践基地创办于1983年,是以广州市高中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初中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为主,兼有消防安全、国防教育等项目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作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后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方面。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实效的关键。

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实施背景、基本定位、特征、价值取向、主题设计、教学结构与模式、课程管理、师资、评价等方面[2]。这些方面的研究比较好地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目前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研究不多,利用基地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在不断探索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基地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基地教育的特殊性,许多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开展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二是专业教师匮乏。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实践基地的人员只忙于应付日常的管理工作,许多基地还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没有专业的教师,难以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课程。三是课堂教学方式呆板、不灵活。没有互动性的课堂,教学实效性比较差。新课程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想方设法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且注重课程的开发,是增强综合实践活动成效的关键。

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指用于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素材,按照课程资源的来源分为生活资源、学科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专门供青少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有专业的教师,有满足各种教学活动的专用场室等。结合实践基地的课程资源可分为基地项目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师资资源、场馆资源等。学校组织课题小组,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策略应该是以基地项目和场馆为中心,以活动领域、活动主题、探究问题为核心,以基地教师为主导,突出实践、体验特色来进行课程开发。

1.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课程开发

外部的支持和内在的改变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而发展组织内部自我更新的能力尤为重要。在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基地营造氛围,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广州市有关部门合力打造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使广大中小学生受益。在创建综合性、示范性基地的过程中,先后与广州市人防办、司法局、市公安消防分局、公安交警支队、禁毒委、环境宣教中心等在我校共建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消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等6个基地,创造了“合力联动、综合育人”的成功经验,并被全国各地推广。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进一步加强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渠道,学校建设“应急避险技能训练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基地”两大基地,并利用基地资源,不断开发校本课程,采取实践与体验式教育方式,使每年约8万名学生得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在普通学校无法实施的实践课程可以在我校基地得到有效开展。

2.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组织课程开发

实践基地有30万平方米的校园面积,依山傍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有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与生存环境,有独特的资源和条件。结合学校自然环境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开发环境教育、农业科普等实践课程,包括环境小使者、树林生态考察、作物识别、药用植物识别、生态瓶制作、水质调查、环境因子调查、野生花卉考察等。学校已经有劳动技术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等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内容丰富,并且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实践基地要结合项目实际,研究项目的课程内涵和开展活动的方式,开发多个专题的课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例如劳动技术教育已有的体验性课程包括:生产劳动实践、野炊实践、花卉嫁接、作物栽培实践等。

3.加强活动主题研究,组织课程开发

毋庸置疑,许多实践基地比较注重项目、内容的科学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认知水平都在明显提高。单纯地让学生“走马观花”参观科普展品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要,相反会让学生产生散漫、逆反的心理。为了增强实践基地的育人效果,加强活动内容、主题和目标设计,并加强德育实践和德育渗透,尤为关键。例如,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现代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以活动为中心,通过确定主题、主题探究、参观实践、分享交流等让全体学生亲身体验现代农业的发展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探究性的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课程有现代农业调查、树林生态考察、花卉栽培、土壤考察、植物压花等。研究性学习则与农业、环境、科技紧密结合,并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开发有机农业探究、基地周边水质调查探究、基地鸟类调查等十个课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课程结构

综合实践基地应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探究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并使其常态有效地实施,加强基地与学校互动[3]。学校要保持教育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定期组织开发实践课程,才能够满足青少年学习的需要。我校主要以组织课题研究方式促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和体验性,强调以“四大领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为主线来开发主题活动[4]。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遵循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面向生活、注重实践、特色引领、培养素质。通过组织学生在实践基地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的体系

实践基地的活动主要围绕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具有实践性、体验性、教育性、创新性的特点。学校课程结构由三大领域(基地德育实践课程、基地基础性实践课程及基地拓展性实践课程)组成。课题组成员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家长的资源开发课程,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表1)。

四、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成效

多年来,实践基地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坚持劳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方法,有效组织了课程资源开发,探索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学农、军训、人防教育)、科技夏令营、专题教育等活动模式,形成了完善的基地课程体系。

1.形成基地特色的教育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凡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都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灵活加工转化,使之应用到综合实践基地课程中。参与基地学习的学生是不同的,而实践基地资源是丰富的,所以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组织开展的模式为“政府为主导、基地为载体、公益性为原则、活动主题为引领”的各项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性很强,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育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学农、军训、人防教育、科技夏令营等活动,达到了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2.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开发

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开发课程,比如在学农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了“三大”领域、模块教育,努力将科普教育与农业劳动实践、生命安全教育、环境科普教育、农业科普教育有效融合,设计了七十多种科普实践类课程,构建了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践基地专门安排教导室负责教学科研工作,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教师课程意识显著增强。教师从过去只关注教材、依靠教材,到后期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能够站在课程的高度,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教材,课程意识明显增强。二是教学模式由单一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尤其在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学习领域整合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加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已被教师熟练应用。三是教师的指导效能有了显著提高。教师的指导策略由过去偏重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到加强了活动方法、教师指导(适时、适度、适当)、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指导。

总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基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发实践基地课程,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在实践基地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吸收、借鉴、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相关理论,整合学校、基地、社区各方面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建设示范性实践基地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 刘根华.试析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4]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下一篇:小学英语作文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