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

2024-09-14

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精选7篇)

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 第1篇

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

Nowadays it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that som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late for or even absent from classes. And still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who slip out of the classroom before the class is over. Class attendance has become a thorny problem to both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f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attend their classes regularly. First, it will ensure you to catch up with the teachers in your learning. That is very helpful to you if you want to do a good job in your study. Second, attending classes regularly is a way of showing respect to your teachers ,too. Your teachers will feel bad if the students do not attend their classes, which, in turn, will affect their teaching and be no good for the students. Third, attending classes regularly will help to form a good habit of punctuality,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student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we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form the good habit of attending our classes regularly from now on. And some day we‘ll benefit from it.

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 第2篇

安工学院电气系11级电气(2)班

组长; 王志远 调查员:陈伟伟,潘超 记录员:程伟,徐付建 材料收集员:李翔宇

现在大学里流行一句话:“新大学三门必修课:谈恋爱,逃课,重修。”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大学的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时间,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父母的严格管教,我们恰恰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段。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12月 调查对象:安徽铜陵安工学院 调查方式:寻访法,观察法,问卷调查 调查范围:安工学院在校学生

调查目的:1了解我校学生对缺勤现象的看法。

2了解我校学生的出勤现状。

3了解缺勤现象的特点。

4了解我校学生缺勤的原因。

5为减少缺勤现象提供对策及建议 调查项目:

出勤状况,缺勤原因,个人对缺勤现象的看法等.调查结果分析:1本次调查共访问75人,其中,有效访问73人。其中男生61人,女生12人。分别涵盖全校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

.2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对于“晚自习可以不上”的说法普遍持有“可以接受”的态度,占人数的6%.虽然没有人支持逃课,但是明确反对的仅占78%,而抱“无所谓”心态的同学则可以理解为默许,占到总人数的16%.3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曾经逃过课的只占总人数的2%。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缺勤现象有如下特点: 1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上完2年大学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逃课经历;2缺勤现象随年级增加而增加.在课下的回访中,我们发现大二大三的学生缺勤次数明显高于大一,.大二同学或忙于考证,或忙于考研;担心自己毕业没有着落,很多人用上课时间找工作,忙实习.采访中很多同学表示有过逃课考证的经历,而当我们问起“专业课和自己要考证的科目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时,他们大多表示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认为应聘时证书最能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会替自己增加就业砝码.3男生缺勤率高于女生 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同学们逃课原因分析,分三大特点内容:一.自身原因二.教师原因三.其他原因.1在自身方面寻找原因

有1%的同学由于生理原因,或者是神经衰弱自闭症、抑郁症、与师生、同学交往中的恐惧症等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时,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入学比例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以自我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等。

2教师的个人风格,与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面临两难境地:即如何选择适应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容。课程考核标准松散。考试题基本上是考记忆力,许多逃课学生都有考前“突击思想”以应付考试。

3从调查中了解到,教学安排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也会引起同学们的逃课。55.67%的同学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他们认为课程之间没有很紧密地联系,学了一门课,却不知道它可以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什么基础。

建议及对策

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丢掉“60分万岁”等错误观念,点燃学习的信念和意志。其次,要远离网络游戏和其他不良因素的诱惑,找回现实中的自我。同时,本着尊师重德的思想,多向老师提建议,以便老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2注意及时沟通教,学,管之间的信息,加大对学生学习各环节的检查力度,通过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形式,让学习好的和考研的同学介绍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校在设置课程方面,也应顾及学生课外充电考证的需要,比如尽量别在晚上安排课程,让学生有争端业余时间可以利用。

3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社会,在这种环境下,崇尚自由,张扬个性,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性格追求。因此,我们主张实行“人性化管理”,即管理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充分的表现与发展个性。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们提升思想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珍惜时光,刻苦学习,把满腔激情化作振兴中华精神的动力,化作发奋求知的现实压力。4

对学校来说,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调整课程安排,减少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让学生过早地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所在的专业的社会动态。同时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

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体制,构建和谐的课堂秩序,更新教学内容,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新思路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5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师生和谐的互动。

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不仅要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放到工作的重要位置,更要将“教书”与“育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将“传教、授业、解惑”的古训在新形势下诠释出新的内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赢得学生的钦佩和信赖,引导他们自愿“回归”课堂

大学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方式,根据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提高老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学与用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

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 第3篇

关键词:出勤率,师生,博弈,纳什均衡,纯策略,混合策略

目前,用博弈的方法研究高校学生出勤率问题刚刚兴起。张忠德[1]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校方、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赵晓东[2]运用博弈论知识,建立老师和爱旷课的学生之间的课堂点名博弈模型,用经济学的原理解释了学生旷课的本质原因,最后仅从老师的收益最大化为出发点,通过采取策略性行动来改善老师在此博弈中的收益,从而减少旷课现象的发生。沈智祥和陈晨[3]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分析表明逃课现象是经济行为人在课程市场信号传递强度及逃课成本的约束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行为。预期收益与度量费用的比较,预期净收益越大,被选择作为市场信号的可能性越大,其市场信号传递强度越大,逃课成本取决于课程的性质特点。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博弈,特别是在考核方式和制度约束的软硬程度,成为控制逃课现象的重要因素。 汪晓文和张科举[4]用博弈论的知识,建立一个关于学生逃课与教师点名行为的博弈均衡模型,来解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这种学生逃课、老师点名的博弈现象。同时,试图把模型分析的范围扩大化。陈杰,蔡秒和殷智远[5]认为高校是以提升综合实力为根本利益诉求的整体利益主体,高校教师则是追求其个体利益诉求最大化的个体利益主体,二者之间存在合作与冲突并存的利益博弈—委托—代理关系。深入认识和分析二者之间的这种博弈关系,对于消除高校教师“棘轮效应”,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科研质量,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养成,最终实现高校整体利益诉求和教师个体利益诉求的“双赢”具有重要作用。

可见,前人虽有从经济学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但都不够充分,本文在比较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利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工具将出勤率低转化为学生与教师间的博弈分析,对在校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

本文假设教师采取的是无规律点名,即随机点名策略,使得每一名学生被点到的概率均相同。这样学生无规律可循,只有通过期望收益的考虑来做出决策。而对于那些教师在第一节课便做出不点名的承诺,或者点名有规律可行的情况都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此外,我们有必要对“点名”进行定义,本文中的“点名”泛指教师检查学生出勤的行为,只要是教师采取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出勤的行为都被称作“点名”。其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教师点名学生答到这最基本的方式,学生签到、目的是检查学生出勤的课堂小测、随机提问等。

1 基本假设及模型建立

1.1 基本假设

第一,在博弈过程中,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的。双方对各自及对方的特征、策略空间以及收益函数等都具有明确的认识,没有任何的不确定。博弈双方均能在客观约束条件下,做出最优化的实现其决策目标的理性决策,博弈双方的成本和收益均由制度外生的决定[6]。

第二,假定一名教师要教授一门课,其中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总数为N。学生分为两类:

一类是喜欢上这门课的,即他们上课的收益将大于旷课所得,我们称之为“勤奋学生”(本文中的勤奋与懒惰没有褒贬,只是方便讨论)。显然,“勤奋学生” 是不会选择旷课的。我们假设整体中“勤奋学生”的比例为θ,则“勤奋学生”的总数为N×θ

另外一类是不喜欢上这门课的,即他们上课的收益将小于旷课所得,我们称之为“懒惰学生”。他们可能会选择旷课的。具体是否选择旷课与对教师是否会点名的判断有关,且所有的“懒惰学生”是同质的。显然,“懒惰学生”的数量为N×(1-θ)。

第三,本文中“点名”的含义广泛,其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教师采取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出勤的行为我们都称之为“点名”。比如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教师点名学生答到这最基本的方式、学生签到以及目的是检查学生出勤的课堂小测、随机提问等等。此外学生在“点名”中没有“作弊”的可能性。

第四,教师在点名时不会全部都点,因为学生数量众多,全点的成本太高,所以教师点名时只会随机地点N0名学生,那么每一名学生在教师点名时被点到的概率为N0/N

第五,授课教师课上是否点名是在课前决定,这是因为大学教师课时较短,授课任务较重,教师不愿意牺牲授课时间,以未完成授课任务的代价去点名,只有当此次课程任务较少,教师有多余的时间的时候才会选择点名考勤。所以哪节课会点名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安排而定的,学生对此一无所知,老师做出点名与否的决策不受当时到课率影响。

1.2 建立模型

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课堂点名博弈总是重复进行的,但是重复的次数总是有限的,一般一周一次或数次地持续一个学期,根据前面的假设可知师生博弈属于有限次重复静态博弈。

在建立模型之前,我们首先对双方的收益函数进行一些假定和解释说明。我们假设教师的收益函数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点名的成本,惩罚被发现旷课的学生以促使其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

其中,我们用函数f(x) (N×θxN)(其中x表示的是上课时出勤人数)来表示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实际中,教师在学生出勤上的效用随着出勤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f(x)=ax+b(N×θxN,a>0),我们可以近似的用图像来表示函数f(x),如图1:

点名成本指的是上课点名占用教师的授课时间给教师带来的损失以及点名可能引起的学生对老师的喜欢度降低等等。我们假设点名的单位成本为C0,则点名总成本为点名的单位成本C0与被点人数N0的乘积,即CN0。

惩罚被发现旷课的学生,可以提高这些学生对出勤以及学习的重视度,规劝学生学习可以在职业道德上为教师带来效用,同时由于教师点名是随机的,所以我们用惩罚每一个被发现旷课的学生给老师带来的收益与被发现旷课人数的乘积表示教师在此方面的总收益。我们假设在这方面教师的单位收益为S0。

由于“勤奋学生”是不会选择旷课的,所以我们要分析的是N×(1-θ)个“懒惰学生”与教师的博弈。由于这类学生是同质的,我们可以将这N×(1-θ)个“懒惰学生”等效成一个决策主体。

当“懒惰学生”旷课被发现时,其利用旷课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获得效用U,但是又因为旷课被发现而遭受惩罚F,所以此时学生的收益为U-F;

当“懒惰学生”旷课而没有被发现时,其利用旷课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获得效用U;

当“懒惰学生”选择不旷课,而教师点到其时,由于其“忍受”上课而得到效用-U,但同时在教师点到自己的时候由于上课避免了被发现旷课的风险,所以获得一些补偿效用S,所以“懒惰学生”的收益为-U+S

当“懒惰学生”选择不旷课,而教师没有点到其时,其既“忍受”上课获得了效用-U,又因为教师没点到自己不能获得补偿效用S,故此时收益为-U

当“懒惰学生”选择旷课时,此时课堂上出勤的只有“勤奋学生”,即出勤的只有N×θ名学生。

如果教师选择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θ),点名的成本为CN0,而惩罚被发现的旷课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SN0×(1-θ)。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θ)+SN0×(1-θ)-CN0。此时“懒惰学生”被发现旷课的概率为N0/N,那么如果被发现旷课则收益为U-F,如果没有被发现,则收益为U。所以此时“懒惰学生”的期望收益为(U-F)×(N0/N)+U×(1-N0/N)。

如果教师选择不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θ),点名成本为0,而惩罚被发现的旷课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0,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θ)。而此时“懒惰学生”旷课不会被发现,所以其收益为U

当“懒惰学生”选择不旷课,则此时课堂上没有人旷课,即出勤的有N名学生。

如果教师选择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点名成本为CN0,而惩罚被发现的旷课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0。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CN0。此时“懒惰学生”被点到的概率为N0/N,当“懒惰学生”被点到时其收益为-U+S;当其未被点到时,其收益为-U,所以此时“懒惰学生”的期望收益为(-U+S)×(N0/N)+(-U)×(1-N0/N)。

如果教师选择不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点名成本为0,而惩罚被发现的旷课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0。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此时 “懒惰学生”的收益-U

我们可以建立博弈矩阵,如下:

其中:

N:学习这门课的学生的总人数;

θ: 学生中“勤奋学生”所占的比例;

N0: 教师点名时所点的个数;

C0: 教师的点名的单位成本,点名成本包括点名所占有的授课时间成本以及点名引起的学生对老师的喜欢度降低等;

S0: 惩罚每一个被发现旷课学生给老师带来的收益,前文提到大多数教师是出于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而以点名方式“强迫”学生上课, 惩罚被发现旷课的学生可以促使该学生来上课,从而提高教师效用;

U: “懒惰学生”旷课而没有被发现所获得收益,包括利用节约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F: “懒惰学生”旷课被发现而遭受的处罚;

S: “懒惰学生”上课时被点到从而得到的额外效用,包括因为自己不旷课而免遭旷课惩罚等。

1.3 模型分析

1.3.1 纯策略纳什均衡

我们来讨论这个博弈是否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显然,当“懒惰学生”选择不旷课时,教师应选择不点名;当教师选择不点名时,“懒惰学生”应该选择旷课。所以如果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那么只能是(不点名,旷课)。根据划线法,我们可以确定此博弈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等价于:

f(N×θ)>f(N×θ)+SN0×(1-θ)-CN0 (1)

因此,在C0>S0×(1-θ)的情况下,此博弈矩阵会存在(不点名,旷课)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这与现实也相符,如果点名成本较高,惩罚被发现旷课的学生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不足,会导致教师对点名激励不足,而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会选择旷课来应对,有些学校呈现了教师不点名,学生旷课这一均衡状态。

1.3.2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在现实情况中,很少出现“懒惰学生”同时旷课和不旷课的情况,更多的情况是部分“懒惰学生”选择旷课而部分不旷课,所以我们重点分析其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混合策略不如纯策略来得直观,因此许多建模者只要博弈中有纯策略均衡只谈纯策略均衡。对混合策略的一个批评是说人们在真实世界中是不会采取随机性行动的。其实这一批评并不能令人信服,因为混合策略是对真实世界的良好描述,它所需要的仅仅是参与人的行动对于观察者而言是随机的,而参与人对于自己将要采取什么行动可以是胸有成竹的[6]。

我们假定教师选择点名策略的概率为P1,“懒惰学生”选择旷课的概率为P2,那么很显然,教师选择不点名的概率为1-P1,学生选择不旷课的概率为1-P2。

教师的期望收益是:

π教师=P1×{[f(N×θ)+SN0×(1-θ)-CN0]×P2

(2)

经过化简可以得到,

π教师=PPSN0×(1-θ)-PCN0-Pa×N×(1-θ)+a×N+b (3)

在博弈的混合扩展中,P1和P2可以取0到1区间的任何值,纯策略仅仅是极端情况。按照解最大化问题的通常办法,我们求支付函数关于选择变量的导数来得到一阶条件:

π教师/∂P1=0 (4)

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Ρ2=C0×Ν0(S0×Ν0-a×Ν)×(1-θ)(5)

即如果“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低于C0×Ν0(S0×Ν0-a×Ν)×(1-θ),那么教师的最优选择是不点名;如果“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高于C0×Ν0(S0×Ν0-a×Ν)×(1-θ),那么教师的最优选择是点名;如果“懒惰学生”旷课概率等于C0×Ν0(S0×Ν0-a×Ν)×(1-θ),那么教师点名或不点名是无差异的。

在这里,“懒惰学生”均衡旷课概率可以理解为这些“懒惰学生”在每次课上选择旷课的比例,由于教师无法区分“勤奋学生”与“懒惰学生”,所以教师的最优选择是点名还是不点名取决于预测的出勤率。

我们知道学生出勤的总人数为N×θ+N×(1-θ)×(1-P2),则可知出勤率为θ+(1-θ)×(1-P2)。

那么如果“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低于C0×Ν0(S0×Ν0-a×Ν)×(1-θ),即课上“懒惰学生”出勤的比率高于C0×Ν0(S0×Ν0-a×Ν)×(1-θ),则出勤率高于1-C0×Ν0S0×Ν0-a×Ν,此时教师的最优选择是不点名;当“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高于C0×Ν0(S0×Ν0-a×Ν)×(1-θ)时,即课上“懒惰学生”出勤的比率低于C0×Ν0(S0×Ν0-a×Ν)×(1-θ),此时出勤率低于1-C0×Ν0S0×Ν0-a×Ν,此时教师的最优选择是点名;如果“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等于C0×Ν0(S0×Ν0-a×Ν)×(1-θ),即课上“懒惰学生”出勤的比率等于C0×Ν0(S0×Ν0-a×Ν)×(1-θ),则出勤率等于1-C0×Ν0S0×Ν0-a×Ν,此时教师点名还是不点名是无差异的。

同样,我们来计算学生的收益:

π学生=P2×{[(U-F)×(N0/N)+U×(1-N0/N)]×P1+U×(1-P1)}+(1-P2)×

{[(-U+S)×(N0/N)+(-U)×(1-N0/N)]×P1+(-U)×(1-P1)} (6)

经过化简可以得到,

π学生=PP2×[-(F+SN0/N]+2PU+P1×(S×N0/N)-U (7)

在博弈的混合扩展中,P1和P2可以取0到1区间的任何值,纯策略仅仅是极端情况。按照解最大化问题的通常办法,我们求支付函数关于选择变量的导数来得到一阶条件:

π学生/∂P2=0 (8)

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Ρ1=2U×ΝF×Ν0(9)

即如果教师点名的概率低于2U×ΝF×Ν0,那么该“懒惰学生”的最优选择是旷课;如果教师点名的概率高于2U×ΝF×Ν0,那么该“懒惰学生”的最优选择是不旷课;如果教师点名的概率等于2U×ΝF×Ν0,那么该“懒惰学生”旷课与否是无差异的。

由此得到均衡状态下,教师点名的概率为2U×ΝF×Ν0,“懒惰学生”中旷课的比例为C0×Ν0(S0×Ν0-a×Ν)×(1-θ),此时整体学生的出勤率为1-C0×Ν0S0×Ν0-a×Ν。因此,教师点名的概率和“懒惰学生”旷课而没有被发现所获得收益、“懒惰学生”旷课被发现而遭受的处罚、学生总人数N以及点名时所点的人数相关;而“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和点名成本、惩罚每一个旷课学生给老师带来的效用、学生总人数、教师每次点名时所点的人数以及整体学生中“勤奋学生”的比例是息息相关的。

2 模型的改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不管点名与否“勤奋学生”都不会选择旷课;而“懒惰学生”则不然。所以如果模型能够将“勤奋学生”与“懒惰学生”区分开来,将出勤的检查对象集中在“懒惰学生”上面,那么其效果会更好。比如,教师可以在第一次开课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是否作出“不旷课保证”。对于作出“不旷课保证”的学生,教师会在出勤方面上检查较少,但是一旦发现旷课给予足够大的惩处;而对于不作“不旷课保证”的学生,教师将会重点检查其出勤,但处罚没有像对作出“不旷课保证”的学生那么严重。下面我们对这一改进模型进行分析:

对于“勤奋学生”来说,做出“不旷课保证”对其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因为其不会选择旷课,而且通过这一措施可以减少点名所占用的时间使其收益增加。对于“懒惰学生”,他们有可能通过作出“不旷课保证”来冒充“勤奋学生”,这取决于发现作出“不旷课保证”旷课时教师给予惩处的大小而定。假定对于这一现象教师会直接给予学生不及格这一最严厉处罚,使得“懒惰学生”不敢冒充“勤奋学生”,从而使得这两类学生区别开来。

这样作出“不旷课保证”的学生都是“勤奋学生”,不作“不旷课保证”的学生都是“懒惰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教师点名中的人主要是未作“不旷课保证”的学生,而对作了“不旷课保证”的学生出勤的检查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当“懒惰学生”选择旷课时,此时课堂上出勤的只有“勤奋学生”,即出勤的只有N×θ名学生。

如果教师选择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θ),点名的成本为CN0,而惩罚被发现旷课的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SN0。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θ)+SN0-CN0。

此时“懒惰学生”旷课被发现的的概率为N0/[N×(1-θ)],那么“懒惰学生”若被发现旷课则收益为U-F,如果没有被发现,则收益为U。所以此时“懒惰学生”的期望收益为(U-F)×(N0/[N×(1-θ)])+U×(1-N0/[N×(1-θ)])。

如果教师选择不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θ),点名成本为0,而惩罚被发现旷课的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0,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θ)。而此时“懒惰学生”旷课不会被发现,所以其收益为U

当“懒惰学生”选择不旷课时,此时课堂上没有人旷课,即出勤的有N名学生。

如果教师选择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点名成本为CN0,而惩罚被发现旷课的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0。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CN0。此时学生被点到的概率为N0/[N×(1-θ)],当学生被点到时其收益为-U+S,当学生未被点到时其收益为-U,所以学生的收益为:(-U+SN0/[N×(1-θ)]+(-U)×{1-N0/[N×(1-θ)]}。

如果教师选择不点名,则此时学生出勤人数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f(N),点名成本为0,而惩罚被发现的旷课学生以促使学生来上课给教师带来的效用为0。所以教师的总收益为f(N)。此时学生的收益为-U

我们可以建立博弈矩阵,如图3:

2.1 纯策略纳什均衡

我们讨论这个博弈是否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显然,当“懒惰学生”选择不旷课时,教师应选择不点名;当教师选择不点名时,“懒惰学生”应该选择旷课。所以这个博弈如果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那么只可能是(不点名,旷课),根据划线法我们可以确定此博弈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等价于:

f(N×θ)>f(N×θ)+SN0-CN0 (10)

即在C0>S0的情况下,此博弈矩阵会存在(不点名,旷课)的纯策略纳什均衡。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即教师的点名的单位所得小于单位成本,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现实中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

2.2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下面我们按照上面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寻找思路来分析改进的模型:

我们假定教师选择点名策略的概率为P1,“懒惰学生”选择旷课的概率为P2,那么很显然,教师选择不点名的概率为1-P1,“懒惰学生”选择不旷课的概率为1-P2。

教师的期望收益是:

π教师=P1×{[f(N×θ)+SN0-CN0]×P2+[f(N)-CN0] ×(1-P2)}+(1-P1)×[f(N×θP2+f(N)×(1-P2)] (11)

经过化简可以得到,

π教师=PPSN0-PCN0-Pa×N×(1-θ)+a×N+b (12)

按照解最大化问题的通常办法,我们求支付函数关于选择变量的导数来得到一阶条件:

π教师/∂P1=0 (13)

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Ρ2=C0×Ν0S0×Ν0-a×Ν×(1-θ)(14)

在这里,“懒惰学生”均衡旷课概率可以理解为这些“懒惰学生”每次课中选择旷课的比例。则学生出勤的总数为N×θ+N×(1-θ)×(1-P2),即出勤率为θ+(1-θ)×(1-P2),那么均衡状态下学生整体出勤率为1-C0×Ν0×(1-θ)S0×Ν0-a×Ν×(1-θ)。如果“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低于C0×Ν0S0×Ν0-a×Ν×(1-θ),即学生整体出勤率高于1-C0×Ν0×(1-θ)S0×Ν0-a×Ν×(1-θ),那么教师的最优选择是不点名;如果“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高于C0×Ν0S0×Ν0-a×Ν×(1-θ),即整体出勤率低于1-C0×Ν0×(1-θ)S0×Ν0-a×Ν×(1-θ),那么教师的最优选择是点名;如果“懒惰学生”旷课概率等于C0×Ν0S0×Ν0-a×Ν×(1-θ),即学生整体出勤率等于1-C0×Ν0×(1-θ)S0×Ν0-a×Ν×(1-θ)那么教师点名或不点名是无差异的。

同样,我们来计算学生的收益:

π学生=P2×{[(U-FN0/[N×(1-θ)]+U×[1-N0/[N×(1-θ)]]×P1+U×(1-P1)} +(1-P2)×{[(-U+SN0/[N×(1-θ)])+(-U)×(1-N0/[N×(1-θ)])]×P1

+(-U)×(1-P1)} (15)

经过化简可以得到:

π学生=PP2×{-(F+SN0/[N×(1-θ)]}+2PU+P1×{S×N0/[N×(1-θ)]}-U (16)

按照解最大化问题的通常办法,我们求支付函数关于选择变量的导数来得到一阶条件:

π学生/∂P2=0 (17)

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Ρ1=2U×Ν×(1-θ)F×Ν0(18)

即如果教师点名的概率低于2U×Ν×(1-θ)F×Ν0,那么“懒惰学生”的最优选择是旷课;如果教师点名的概率高于2U×Ν×(1-θ)F×Ν0,那么“懒惰学生”的最优选择是不旷课;如果教师点名的概率等于2U×Ν×(1-θ)F×Ν0,那么“懒惰学生”旷课与否是无差异的。

2.3 模型改进前后的比较

下面我们把原先模型与改进后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改进是否有效,即可以降低学生旷课的概率同时降低教师点名的概率。

通过1.3.2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原先模型中,在均衡状态下,教师点名概率为2U×ΝF×Ν0,“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为C0×Ν0(S0×Ν0-a×Ν)×(1-θ),此时学生的整体出勤率为1-C0×Ν0S0×Ν0-a×Ν;而通过2.2的分析,我们知道在改进的模型中,教师可以将“勤奋学生”与“懒惰学生”区分开来,在均衡状态下,教师点名的概率为2U×Ν×(1-θ)F×Ν0,“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为C0×Ν0S0×Ν0-a×Ν×(1-θ),此时学生的整体出勤率为:

1-C0×Ν0×(1-θ)S0×Ν0-a×Ν×(1-θ)

经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

2U×Ν×(1-θ)F×Ν0<2U×ΝF×Ν0(19)

C0×Ν0S0×Ν0-a×Ν×(1-θ)<C0×Ν0(S0×Ν0-a×Ν)×(1-θ)(20)

1-C0×Ν0×(1-θ)S0×Ν0-a×Ν×(1-θ)>1-C0×Ν0S0×Ν0-a×Ν(21)

经过模型的改进,教师将“勤奋学生”与“懒惰学生”区别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点名的概率、降低学生旷课的概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出勤率。

3 结论

3.1 降低学生旷课率

从前文分析中我们得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博弈的均衡状态是教师点名概率为2U×ΝF×Ν0,而“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为C0×Ν0(S0×Ν0-a×Ν)×(1-θ),此时课上学生整体出勤率为1-C0×Ν0S0×Ν0-a×Ν

从均衡状态下,“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为C0×Ν0(S0×Ν0-a×Ν)×(1-θ)。我们可以知道“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和点名成本、惩罚每一个旷课学生给老师带来的效用、学生总人数教师每次点名时所点的人数以及整体学生中“勤奋学生”的比例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如果想降低学生旷课的概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降低教师的点名成本。点名成本包括点名占用的授课时间成本以及教师因为点名而“得罪”学生的成本,所以一方面应该降低点名的时间成本,比如学校排课时应当避免一个教室安排的学生过多等,另一方面不得不提到学生评教制度。现在高校推行学生评教制度,并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评定教师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点名成本,因为学生普遍不喜欢爱点名的教师,理性的教师会选择尽量少点名或者不点名以迎合学生。所以,从提高出勤率的角度出发,应该取消学生为教师打分的制度,而采取其他方式来考察教师的授课效果。

二是提高惩罚每一个旷课学生给老师带来的收益。在前面分析中,这种收益主要指授课教师出于职业道德等采取“点名”并给予一定惩罚的方式“规劝”学生上课。所以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使其意识到“规劝”学生上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收益。

三是适当缩小上课班级规模。因为从所得均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随着上课总人数N的增大而增加,这是因为上课总人数过多使得教师点名成本过高而点名较少,同时人数众多使得点名时被点到的概率较小。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不旷课保证”将“勤奋学生”与“懒惰学生”区别开来,从而将“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降低到C0×Ν0S0×Ν0-a×Ν×(1-θ),此时学生整体出勤率提高到1-C0×Ν0×(1-θ)S0×Ν0-a×Ν×(1-θ)

3.2 降低教师点名率

在均衡状态下,教师点名的概率为2U×ΝF×Ν0。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点名的概率和“懒惰学生”旷课而没有被发现所获得收益(U)、“懒惰学生”旷课被发现而遭受的处罚(F)、学生总人数N以及点名时所点的人数N0相关,所以如果想降低教师的点名概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降低学生旷课而没有被发现所获得收益。学生旷课主要是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以及受到外界的诱惑,所以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授课质量和方式,以更加吸引学生;二是通过学生工作等多种方式使得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实习等社会事物的关系。

二是提高学生旷课被发现而遭受的处罚。在这方面可以加大旷课扣分的力度,以及严格贯彻学校关于旷课处理的要求。

三是适当缩小上课班级规模。因为从所得均衡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随着上课总人数N的增大而增加,而因此使得教师点名概率上升,所以上课班级规模可以同时降低学生旷课率和教师点名率。

四是提高教师点名时所点的人数。教师点名率和教师点名时所点人数的多少是成反比关系的,点名时所点人数越多意味着点名概率越低。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不旷课保证”将“勤奋学生”与“懒惰学生”区别开来,从而可以将教师点名降低到2U×Ν×(1-θ)F×Ν0,此时懒惰学生”旷课的概率降低到C0×Ν0S0×Ν0-a×Ν×(1-θ),而学生整体出勤率提高到1-C0×Ν0×(1-θ)S0×Ν0-a×Ν×(1-θ)

在教学实践中“点名”应逐渐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发展成多种有效地形式。一个方向是降低教师的点名成本,另外一个方向是降低学生在点名上“作弊”的可能性:

降低点名成本,使得点名带来的副作用降低甚至转变为正作用,这应该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实践中已经有不少教师开始这么做,比如采取课堂小测的方式将点名和学习检查联系在一起,有些教师采取课堂随机提问的方式将点名和授课联系起来,但是这些改进的点名方式的效果由教师的授课能力及课程性质决定,在实践中教师应在此方面寻找点名和授课有机结合的方式,从而使之真正融为一体。

降低学生在点名上“作弊”的可能性也是教师在实践中应该追求的,因为现在学生在点名上“作弊”的手段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最基本的点名中有不少同学会采取请人帮忙答到的方式;在学生签到情况,请人代签更是家常便饭;课堂小测也可以让好朋友左手写一个右手写一个。如果学生存在“作弊”的可能性那么前面的分析均失效,点名的效果也将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在实践中应降低学生在点名上“作弊”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张忠德.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7(3).

[2]赵晓东.课堂点名的博弈分析[J].管理观察,2008(12).

[3]沈智祥,陈晨.经济学视角下大学生逃课的博弈分析[J].社会视野,2008(5).

[4]汪晓文,张科举.逃课现象的博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5]陈杰,蔡秒,殷智远.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高校与高校教师的博弈分析[J].中国科技产业,2007(6).

[6]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出勤率;上课;工作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0-0084-02

近年来,部分高校的上课出勤率出现了下降趋势,一些课程的听课率很低,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对学校的学风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学校的声誉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提高大学的上课出勤率,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出勤率工作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重点来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的完成大学学业。

1提高大学生上课出勤率的重要性

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的脊梁,以学风为核心的校风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上课出勤率的高低是反映学风好坏的重要标准,为了全面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学校的学习风气,建设良好的校风,我们应该从上课出勤率入手,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听课质量,让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出勤率是学校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教师授课情况的综合体现。抓出勤率,对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上课出勤率高,说明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反之,则说明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化工学院教学品牌,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把上课出勤率抓下去,抓出成效。

上课出勤率的高低也是学生学习状态好坏的体现,大学的学习时间紧,课堂内容丰富,长期缺课,必然会跟不上老师的思维,造成成绩的落后。所以提高上课出勤率对学生的学习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提高出勤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把提高出勤率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提高出勤率工作目标任务是:针对出勤率偏低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教学活动,不追求形式,注重实效,通过主抓提高出勤率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通过真抓实干,使学生的出勤率得到明显提高,使绝大部分课程的出勤率达到100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力争使高校的学风建设在一段时间内跃上一个新台阶。

3具体实施措施

3.1建立提高出勤率的组织领导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出勤率的重要性,成立学校提高出勤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提高出勤率工作的领导工作,保证工作效果。各学院也要成立提高出勤率工作领导小组,以二级学院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系辅导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召开专门的提高出勤率工作会议,研究分析本学院提高出勤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本学院提高出勤率工作的目标、工作制度、工作方案。

3.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确保提高出勤率工作的落实。各学院要加强学生对《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要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操作性强的出勤率检查方案。在制定方案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查找本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选好突破口和着力点来提高出勤率。

3.3加大宣传,营造气氛

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要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动员,即请学院有关领导对全院学生做思想动员;年级辅导员要对所带年级学生做进一步的动员工作;班级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明确提高出勤率工作的重要意义。

3.4建立学生考勤本工作

(1)学院各班级由团支书或者学委担任班级考勤员,负责对本班课堂出勤情况进行记录,每周向辅导员书面汇总一次。任課教师对学生考勤表实行签字制度,即考勤员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考勤后,如实填写考勤记录表,班长核实后签字。任课教师每堂课结束后核实考勤情况并在考勤记录表上签字。

(2)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将对各班进行不定时抽查,督促各班做好考勤工作。检查内容包括:听课质量、课堂效果、出勤人数(含迟到、早退、旷课者)及任课老师的评估意见。

(3)学院将安排辅导员或班主任每周听课1次~2次,并对抽查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4)学院每月将对各班级课堂考勤情况进行通报。对表现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班级进行批评,对旷课者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课堂考勤统计情况,是优秀班级、优秀个人评比的核心指标之一。

3.5加大听课检查力度,多部门齐抓共管

(1)班主任、辅导员要加大检查力度,减少在学生中存在的厌倦学习和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每周至少深入学生课堂两次,了解学生的学习、上课出勤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定期总结。

(2)教务处安排专人负责,每2节课查1次,主要负责了解教师上课情况,同时在上课随机时段核查学生到堂基本数据。

(3)系教学秘书每周至少3次到课堂,重点了解本系教师及学生上课情况,抽查学生到课率(每次至少3个班级)。周五下午在3:00前将本周资料转交教务处。

(4)要加强对学生通宵上网和沉迷网络游戏等的检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每天安排人员检查晚归和夜不归宿人员,并在第二日上午对违纪人员进行处理。

3.6辅导员、班主任发挥协调控制作用

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应主动与缺勤、迟到的学生沟通,了解学生违纪的真正原因。私下里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个别谈话,心平气和地给予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认识到缺勤的危害性。此外对于那些经常缺勤迟到的学生,我们要有耐心,在学习上、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爱,使其感到老师是真正的想帮助他改掉缺勤或迟到的毛病,从而从心里怕辜负老师的关爱,自觉地改掉缺勤或迟到的毛病。同时班主任还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家访、信访等手段与家长沟通,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这对提高出勤率和学习效率往往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7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实际开展生动活泼、具有特色的科技活动,这些活动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如读书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学术讲座、专业成果展览、专业论坛等。开展与学习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习经验交流、科技论文大赛、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讲课大赛、课堂笔记大赛等,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引领学习之风。

3.8处理流程

(1)定期将检查的情况在全院范围内通报,违纪的学生视情况由班主任、辅导员、副书记分别谈话、批评、教育,团总支不定期对检查结果较差的几个班级在全院范围内做出通报。

(2)各项检查结果纳入班级和团支部量化管理。

(3)对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又未事先请假获批准者。根据《沈阳化工学院学生手册》和《沈阳化工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之规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

3.9总结表彰

学院要把上课出勤情况作为学生评优选先、评选奖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的必要条件。对于经常旷课、屡教不改的学生,要进行严肃处理。要让同学们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在没有辅导员和检查人员的监督下,他们也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学校将根据检查情况,对在提高出勤率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学院,每年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各学院可根据学校评比方案,制定本学院具体奖励办法,按年级进行评比奖励,评出优良学风班和先进班集体。具体奖项:

提高出勤率工作,先进学院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獎金分别为5 000元、4 000元、2 000元人民币。

各学院分别进行优良学风班评比,每年级四个,每班奖励班费300元。在优良学风班的基础上评选先进班集体,每年级一个,每班奖励班费500元。学校根据各学院评比的先进班集体,评选出三个校先进班集体,每班奖励班费1 000元。

参考文献

1 程芳玲、杨百勒.大学生缺勤现象的分析及思考.中国轻工教育,2004.4

2 杨崇园.关于在校大学生上课出勤率问题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3 李 超.英国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出勤率.基础教育参考,2005.4

4 肖 慧.浅谈高校学风建设.现在企业教育,2007.7

Rais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Attending Alass

Rate the Work Program Exploration

Liu Qizhi,Zhou Kegang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tudent absents duty the phenomenon to be very common, this question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profession normal development with the university student specialized knowledge level enhancement, moreover also has not the good influence to university's prestige. Has the actual significance more and more to this question's research.

四级作文:大学生出勤率 第5篇

当今时代,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共识,时间常被人们看成是金钱,是效益,是生命,它已经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种资源。书法,历来讲究勤学苦练,凡习书者,对“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丞相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赵子昂国公十年不下楼;子山平章,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等故事皆能熟记于耳。正因如此,很多青少年包括很多老师、家长在内都对书法学习方法的认识不够,认为埋头苦练必有所成,大量的时间在机械性的抄帖和“工匠式”的惯性活动中白白流失,学习效率十分低下。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青少年学习书法的最大效率?带着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究,认为讲究学习方法便是挖掘时间资源的有效手段,合理地运用赏析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效率。

一、激励式赏析: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源动力

学生发展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积极暗示,来自于自尊和自信,要想使学生喜欢书法并不断进步就必须不断地激励。激励式赏析就是用积极赞赏的语言和手段合理地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调动学生发展潜力,是激发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1、课堂习作赏析,寻找并放大自我闪光点。

“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名责骂”,可见赞扬的效果远远胜过批评。书法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莫把金子当瓦片”,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他们学书过程中的闪光点,用天平称来计算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尤其是对于那些“潜质生”更要保护他们的自尊,爱护他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在当众评价作业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他人优点,充分肯定每位学生学习成果,使其不断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促使间接兴趣转变为直接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引导孩子在书法艺术的园地健康成长。

2、习作展览赏析,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肯定学生成绩是学生进步的源动力,它能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提升自我。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经常举行诸如优秀课堂习作展、古帖临摹展、主题创作展、获奖作品展等小型系列展览,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使其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让其心情愉悦,这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大有帮助,整个班级也会因此形成良好的学书氛围。同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观摩并现场点评,充分肯定成绩并提出努力方向;对于学书成绩优秀者可及时布置小型个展,这些激励作用更是不容小视。

3、延伸活动赏析,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的学习是幸福的,教师要在教学延伸活动中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在自主赏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书写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教学延伸活动有以下几种:

a.集字活动,让学生课后收集名家作品图片、古今碑帖或范字,做成书法剪贴报,并布置在学生周围,创设浓厚书法古典氛围,使学生自然受到环境熏陶。

b.书法沙龙,与学生交朋友,召集有兴趣的同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有主题的书法沙龙,教师也不居高临下,平等参与其中,融洽师生关系。

C、书法笔会,经常分批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笔会交流活动,学生在相互赏析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高,教师也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结对拜师,使其共同进步。

d.其它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赛、为民义务书写春联等活动,通过横向的对比,让学生在学用结合中得到社会肯定,从而强化兴趣,提高书法水平。

二、引导式赏析: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我国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文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既讲究“形”的优美与稳重,又力求“势”的险俊与变化。它们具有或刚毅雄强,或婉丽醇美的风格美;或徐缓,或激昂的韵律美;或铁画银钩,或绵里藏针的力感美,等等。对学生进行各种书法艺术作品的赏析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受到审美教育。

1、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了“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观点,由此可见,细致的观察力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书法教学多么重要。因而,在书法赏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赏析教学中,同样遵循“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观察顺序,具体表现为“整体字形――结构比例――偏旁部首――笔画特征”的顺序,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

2、引导学生正确地赏析,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汉字字型优美、稳定,笔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结构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其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为此,我们教学者应重视发掘汉字本身美的因素,通过创设优美的书香环境、欣赏名家字画、观摩书展等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赏析精美的范作与范字,提高学生对汉字美的感受、认识及评价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启发式赏析:帮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和要领

宋代书画家晃补之在其《鸡肋集》中提到“学书在法,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他指出学习书法在于规律法则,运用得好却在于人。因为规则可以通过书本传下来,而运用得巧妙一定是他独自领悟得好的缘故。因而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抓住合适的时机启发学生,旁征博引,因势利导,适时点拨,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惑。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探索,认为在赏析教学过程中以下几种方法对与学生理解和内化知识,掌握和巩固基本技能很有帮助。

1、类比赏析

书法家李溥光在其《雪庵八法》把常见的败笔、病笔的形态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描述为“牛头、鼠尾、蜂腰、鹤腿、竹节、棱角、折木、柴担”,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其实世界上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源于生活或自然现象给人的灵感,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同汉字的结构特征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感悟要领。例如:在赏析“成、武、弋、贰、夕”等范字时引导学生联系练武术时的要求:动作协调、重心平稳、姿势优美、刚劲有力,告诉学生书法也要做到重心平稳、形斜字正。

2、归纳赏析

总结规律,分类学习,自古有之,如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黄自元间架结构七十二法、李淳进结体八十四法等。在间架结构规律教学中,我从中提炼出了“横斜竖正、平行等距、主笔伸展、松紧得宜、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等经典的十多条规律,并找出各种典型范字进行分类赏析教学,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教学效果比较好。

3、图示赏析

绘画形象直观,在赏析教学中适当配合运用一些简笔画可以使教学更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例如笔画教学,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外形特征,我在指导学生分析范字时,在“竖弯钩”边上画上一只鹅;在“横钩”边上一只向下望的天鹅,寥寥几笔便把笔画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4、演练赏析

能让学生亲眼目睹别人的书写过程是最好的教材,百闻不如一见,它会让人感到亲切,因而演示教学在书法教学中至关重要,通过观摩教师、学生、或书法家的具体示范并现场逐步分析讲解,可使学生在充分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字形字义、笔画特征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对汉字的整体把握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可借鉴吸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效果很好。

学生出勤管理制度 第6篇

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营造学生学习、成长的优良环境,将加强学生出勤管理。特规定如下:

一、考勤范围

学生上课、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班级组织(经学校批准的)的各种活动,都纳入考勤范围。

二、管理要求

(一)加强学生出勤管理,认真填写《班务日志》。

1、学生上课和各种活动出勤,由纪律委员负责。纪律委员每节课前对班级学生出勤情况进行检查登记,请假的学生应有家长签字的书面请假条,如有无故缺席者立即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在第一时间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做好记录。班主任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政教处。

2、午休期间,纪律委员认真记录在操场上追逐打闹、说脏话的学生(注明第几周、年月日、原因等情况)。午间严格按照《三塘中学学生违纪处罚条例》执行,若纪律委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班主任报告。

3、租住在校外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到学生租住地了解情况,详细登记地址、房东联系电话等,要求房东督促学生按时上学、放学,排查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并做好记录。

(二)严格执行请假审批制度。

1、学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到学校正常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学生因病因事不能按时上学,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学生如因病因事等原因无法上课或上课期间需离校,事前应向班主任请假,请假必须有书面请假条(请假条要写明请假事由、去向、联系人、联系电话、请假时间),经班主任批准并签名方可有效,请假条须一式两份,一份交给小组纪律委员,一份交班主任保存。同时班主任要和家长联系并说明情况,让学生家长到校接走学生,以免中途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学生因病因事请假的,请假条上必须由家长签字。请假一天以内由班主任核实批准;请假二天以内由政教处批准;请假一周以上由学校批准。

4、学生因病因事请假不能按时到校,必须由家长来校或打电话请假,假满后,带回有家长签字的请假条;学生在上课期间因病因事请假回家,离校后,班主任须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政教处。

5、班级学生因不明原因不在校,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同时把处理情况做好记录。若情况异常应立即向政教处汇报。

大学生出勤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第7篇

学号:1111826 姓名:朱鲲1 专业:金融学 时间:2013年5月

朱鲲,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联系方式:towardslvy826@hotmail.com。感谢赵红梅老师的教学帮助。

中文摘要

进入大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出勤,现今大学生中缺勤状况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课程出勤状况和原因,展开此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主要来自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学生,主要关注同学们的课程具体出勤状况、对学校课程的态度、对自主的课程时间安排的现状、以及同学们对大学教育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有关问题。调查结果发现多数人有缺勤正常教学实践课程的行为,并且特定类型课程的缺勤率较高,也有不少课程出勤尚佳;对课程缺勤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个人支配课程时间的意义以及效用高于出席课程。

关键字:大学生出勤状况

原因分析

Abstract After going to university,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face the problem that is course attendance.Nowadays, college students always don’t attend the class, and more and more students do the same things.In order to know about the conditions and results of the low attendance rate, I launch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Respondents are mainly from Economics College in Nankai University.The questionnaires focus on how often the students attend the class, on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he subjects in university, on the evalu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 time arrangement,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The surveys found most people haven’t attended the class once, and there is a high absence rate on some of subjects.But there are some lessons that people would like to go to.Most people think this situation is caused by the higher utility and more value they will get, than attend the classes, if they use the lessons time on their arrangement.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attendance condition, analysis of causes

目录

一、调查背景..................................................................................................................4

二、调查对象..................................................................................................................4

三、调查方法..................................................................................................................4

四、调查结果..................................................................................................................4 1.有关当下大学生的上课状态.............................................................................................4 2.有关大学生时间利用规划.................................................................................................4 3.当下大学生对于大学教育的态度.....................................................................................4 4.调研分析及意见.................................................................................................................5

五、未来展望..................................................................................................................5 1.局限性及改进.....................................................................................................................5 2.学到的知识.........................................................................................................................5 附录1问卷.....................................................................................................................6 附录2问卷每题答案的汇总结果和数量化分析过程.......................................................7

一、调查背景:

初步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日常上课状态,以及了解其对南开大学教育的评价与意见,剖析当下大学生课业学习及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

经济学院2011级金融系学生。

三、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取的是在金融系学生内随机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5份。收集到的主要为分类数据,运用有关分类数据的分析方法和图表。

四、调查结果:

1-2题有关被调查者的课程基本情况;第3题主要关注同学缺席课程的个人原因;第4主要调查同学缺席课程类型的分布;第5题调查同学出席课程的主要原因;;第6、7题调查本科生课程时间的利用状况;第8、9、10题关注同学们对大学课程以及自身学习状态的评价。

1.有关当下大学生的上课状态:

(1)通过本次的抽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在校本科生有或有过缺席正常教学时间的课程的情况,缺席原因主要集中于过于疲劳,没有精力上课,而在女生中,更为明显的原因是认为个人支配时间更有意义。

(2)学生选择缺勤的课程主要是一些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开选修课,其它课程中作为A类课的外语读写缺勤状况十分严重(考虑原因为学分较低),而一些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缺勤率较低。

(3)学生出席课程的原因,教师点名占极大的比重,而由教师自身能力及魅力留住学生的课程相对较少。

(4)大学生上课状态普遍不佳,难以保证集中力的保持,大多数人因为课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对待态度。

2.有关大学生时间利用规划:

缺席课程的大多数人将时间用于自习以及休息、睡眠。只有少数人用于处理私人问题或单纯用于游戏娱乐。

3.当下大学生对于大学教育的态度:

(1)对于自身:不同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状况有着不同的评价,对于自身有着较高期望的人对当下状态并不满意,而其他人则处于尚可状态,比例成五五分状态。

(2)对于成绩:基本与大学生对于自身状态的评价一致,对于成绩的评价状况亦呈

现五五分的状态。

(3)对于大学教育:接近90%的人认为大学安排的课程中存在着对未来职场或未来生活中没有意义的课程,但有意义的课程占据了全部的50%以上,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认为大学教育完全没有意义。

4.调研分析及意见:

通过将数据整合起来观察,结合个人实际,我们可以得出,学生选择缺席与一部分学生自身作息不正常导致的疲劳和教师讲课过于遵照课程,使学生丧失了上课的积极性有关。而教师只能通过点名留住学生导致了恶性循环,学生即使在课上,也没有有心放在课程学习上,课程时间被浪费掉了。其中自制力较强且自理能力较强的人更能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收获,并相应得到更为令人满意的课程成绩,而那些能力较差的人课程成绩相比而言并不理想。调查发现,大学课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意义并不明显的课程,故我们应从自身和学校两个方面共同改进,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所塑造出更为适应社会的人才。

五、未来展望

1、局限性及改进:

①被调查者中,均是来自经济学院金融学的学生,与整个学校专业构成的实际情况有偏差,且文科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课程有较大区别,可能会对调查结果造成影响。

改进:应该先分类后抽样,即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将学生分为理工类、文史类和其他三个层次。

②样本量不够大,以至于不能够进行列联分析。

③问题选项设计还需完善,比如有些自主选填选项填答率很低,几乎没有人回答。信息量获取不足。

如6、10题选项的设计可以改进:应将两题的B选项的比例分布单独设题,并且将一些固定比例作为选项,并尽量细分,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详细。

2、学到的知识

①进行问卷调查前,应该收集相关信息对调查结果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以便更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及选项。否则可能出现被调查者的真实想法不再所列选项内,无法体现。

②设计问卷时,总会想要把题目和选项描述得越详细越好,而实际调查时,发现题目和选项越简洁明了越好,选择类的题型最好,填空类的最不好,题目不宜过多,做题时间要控制在一定时间内,这样首先能提高问卷回收率,其次问卷答题效率和质量也会较高。

③真正学好了统计学是在实际运用中能有所运用,使用效果不在于公式的繁复,而在运用的合理性。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附录一 调查问卷

-有关大学生日常上课状况的调查

1.你在一周的时间内(7个自然天)共有多少节课(以45分一节计)?

_________节

2.你曾经缺席过正常时间的课程吗? A.有 B.没有

3.若缺席过,缺席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病假 B.事假 C.教师讲授不佳 D.疲倦,无力上课 E.认为上课时间用来做个人事情更有意义 F.__________(其他原因)

4.你曾缺席的具体课程?(可多选)

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国际金融 C.财政学 D.外语读写 E.毛泽东思想概论 F.统计学 G.体育 H.公司理财 I.中级财务会计 J.________(其它,请标明课程类型)

5.你选择按时出席的课程的原因?(可多选)

A.教师课程讲解风趣幽默 B.内容讲解浅显易懂 C.教师的人格魅力 D.教师经常性的点名 E.课程内容艰涩,自学困难 F.除了上课,无事可做

6.你上课状态是什么?

A.全神贯注 B.玩一会儿,听一会儿(具体频数___:____)C.根据上的课程不同,状态不同 D.自主自习E.完全不听

7.未出席的课程时间,你用来干什么?

A.自习B.游戏 C.睡觉 D._______

8.你对你现在的上课状态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D.很不满意 E.无所谓

9.你对你现在的上课成本与你的上课成绩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D.很不满意 E.无所谓

10.你认为学校安排课程与自己未来职场发展的关系、意义?

A.很有意义 B.部分有意义,部分无意义(频数有:无=___:___)C.完全没意义

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选填部分题目,谢谢大家的配合!

附录2:问卷每题答案的汇总结果和数量化分析过程

1.本次调查问卷发放4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5份,其中男生问卷15份,女生问卷20份。

2.在一周的时间内(7个自然天)男生平均31.73节课,女生平均32.25节课,其中一周最多上48节课,最少有24节课。(以45分一节计)

3.是否缺勤中男生只有2人未曾缺勤,女生20人都曾缺勤过。

图2.缺勤状况

4.缺勤的原因的男女生分布及频数分布

病假

事假

教师讲授不佳 疲倦,无力上课

从事其他事情更有意义 忙 无 总计

男 3 5 6 9 4 0 1 28

女 5 8 9 8 12 1 0 43

总计 8 13 15 17 16 1 1 71

频数 0.11 0.18 0.21 0.24 0.23 0.01 0.01 1.00

图3.1 男女生缺勤原因对比

图3.2总体缺勤原因

5.缺勤的课程的频数分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国际金融 财政学 外语读写

毛泽东思想概论 统计学 体育 公司理财 中级财务会计 其它 总计

男 6 1 2 7 2 4 2 3 5 2 34

女 6 4 3 10 6 2 2 1 11 4 49

总计 12 5 5 17 8 6 4 4 16 6 83

频数 0.14 0.06 0.06 0.21 0.10 0.07 0.05 0.05 0.19 0.07 1.00

6.出席课程的原因的男女生分布及频数分布

教师讲课风趣幽默 内容讲解浅显易懂 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经常性的点名 课程内容艰涩难懂 除了上课,无事可做 总计

男 4 3 6 10 6 3 32

女 8 5 10 17 11 5 56

总计 12 8 16 27 17 8 88

频数 0.14 0.09 0.18 0.31 0.19 0.09 1.00

图5.出席课程原因

7.上课状态的频数分布

全神贯注 玩一会儿,听一会儿 不同课程,不同状态 自主学习完全不听 总计

男 2 4 8 0 1 15

女 1 4 14 1 0 20

总计 3 8 22 1 1 35

频数 0.08 0.23 0.63 0.03 0.03 1.00

图6.上课状态

8.缺勤时间的利用的男女生分布及频数分布

自习游戏 睡觉 其它 总计

男 8 4 7 2 21

女 14 3 15 3 35

总计 22 7 22 5 56

频数 0.39 0.13 0.39 0.09 1.00

图7.1男女生时间利用对比

图7.2 总体的时间利用状况

9.上课状态的满意程度的男女生分布及频数分布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无所谓 总计

男 1 6 7 0 1 15

女 0 10 10 0 0 20

总计 1 16 17 0 1 35

频数 0.03 0.46 0.48 0.00 0.03 1.00

图7.1上课状态的满意程度

10.对上课成绩的满意程度的男女生分布及频数分布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无所谓 总计 男 1 7 5 1 1 15

女 0 9 9 2 0 20

总计 1 16 14 3 1 35

频数 0.03 0.46 0.40 0.08 0.03 1.00

图8 成绩的满意程度

11.课程安排的意义的男女生分布及频数分布

很有意义 部分有意义,部分无意义 完全没意义 总计

男 2 12 1 15

女 0 19 1 20

总计 2 31 2 35

频数 0.06 0.87 0.07 1.00

上一篇:解说经典语录下一篇:个人网站的建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