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现中感悟在践行中养志

2024-08-26

在发现中感悟在践行中养志(精选8篇)

在发现中感悟在践行中养志 第1篇

在发现中感悟在践行中养志

摘要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一个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基所在。但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哲理,也蕴含着厚重的情感和催人奋进的动力。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发现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践行生活,在践行中培养崇高的生活理想,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将来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品德生活观察发现践行养志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将课程性质界定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从中我们不难理解“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属性。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基所在,它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迥然不同。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源泉,从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体系,从而摒弃了“以知识为本”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那么,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开掘好生活的源泉,用好生活的资源,让孩子们在生活的锤炼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建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呢?我的做法是:

一、在观察中发现生活

人生活的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指出:“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观察就是通过孩子们的感官细察生活中事物的现象、动向而进行的直接认识生活的活动。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石碑上曾经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梢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要想认识生活,观察是多么重要。

我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理解是:既然品德与生活课程是生活化的课程,那么它就应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应涵盖学生自身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就应该引导学生上述的各方面进行观察,而正因为观察的范围比较广泛,所以我们的观察生活应该将随时随地的普遍观察与即时即地的特定观察相结合。

在教学“我们的校园”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或意愿将孩子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去观察校园是多么的美丽,教室是多么的现代化,学校的历史是多么的厚重,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多么的清新等等。通过这样的观察使孩子们增强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并能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下增强责任感、自豪感和进

取精神。但是,要想真正认识我们的校园仅仅依靠一次有组织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观察:花圆里的鲜花开放了,学校的春天多么迷人;学校里的蝴蝶飞了,知了叫了,学校的夏天多么奇妙;学校里的黄叶铺垫了松软的一层,孩子们在上面跑一跑、躺一躺是多么的快乐;学校的房子啊、树啊,都穿上了一件白棉袄,学校的冬天是多么令人神往。是的,这样的观察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一年四季都是有着独特吸引力的。学校的每一天其实都在发生着变化,有时虽然只是细小的变化,也足以让孩子们欣喜若狂、欢呼雀跃。比如班级的学习园地换新了,楼梯上装新扶手了,体育室新购进了一批健身器材,漂亮的校服要发下来了„„这种平时进行的观察可以不断增强孩子对学校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使孩子们感受到学校在他们的生命和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随着观察的每一次深入,孩子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就会增强一次,这样的教育和熏陶是普通一节课无法比拟的。随时随地的普遍观察与即时即地的特定观察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观察体系,它开阔了学生们观察的视野,丰富了观察的内容,在观察中了解了自己的真实生活。说到真实的生活,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自然就不能回避生活中不如意之处,比如有学生随意扔垃圾、践踏草坪、不爱惜公物、不节约用水等都可以成为观察的对象和内容,生活化的课程反对的是一切不真实的“假大空”。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对于观察来说更是如此。只有真的才是可信的,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才会是被儿童所认同的。当然,我们提倡真实的观察,并不是要让这些不如意给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对生活产生某种厌恶感。相反,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不如意的发现,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要通过对话讨论的方式想办法去改变这样的不如意,用孩子的双手和智慧将生活建设得更美好。我在教“上学路上”一课时,学生就观察到了许多不如意,例如电动车违章行驶,小朋友在快车道上追跑打闹,小商贩在路边售卖不卫生食品等等。我引导学生想办法去改变这些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结果学生们想出了很多方法:给打闹的小朋友上一次交通安全常识课,组织他们看一部交通事故录像,派一个同学带着他们走人行道,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等等。应该说,改变生活不如意的行动使孩子们迈出了走向美好生活的更为坚实的一步。

二、在发现中践行生活

对于发现生活,我们只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了解了生活,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也了解生活中的假恶丑,使学生对生活有了一个真实的全面的印象,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奠定生活的基础。然而要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生活,仍然要做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引导学生去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两句名言都告诉我们真知的获得离不开实践。为此,在品德与生活的教育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调查等实践活动对生活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

在教学“盼盼迟到了”这一课中的“练一练、比一比,看谁书包

理得好”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生活实践活动。有些学生虽然整理得很辛苦,书本是塞进去了,但铅笔盒又掉出来了;有些学生整理得很快,但书包鼓鼓囊囊,形状怪异,原来他们是把书本胡乱塞进去的;有些学生直拍书包,原来他们嫌书包太小了,再仔细一瞧,好家伙,这哪里还是书包啊,书本、学习用具、乒乓球拍、食品„„这么多东西都能塞进才怪呢;有些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原来虽然早把书包整理好了,但是扣不上扣子„„笑过之后,孩子们懂得了一个书包的整理也有很多学问。于是,我就叫理得好的孩子上台“传经送宝”,并通过讨论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当孩子们再一次进行整理时,书和书放在一起,本子和本子放在一起,文具盒放在最上面,至于体育用品和食品,孩子们提出了用塑料袋另放的办法,以保证书包的整洁。有些同学还给书包贴上了卡通图案,使书包更美观、更有个性。课上完了,学生整理书包的技能也掌握了,而这个生活能力的提升离开生活实践是不可想象的。践行,不仅在生活能力的提升方面,在生活情感熏陶方面 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过新年”一课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包饺子的实践活动,结果也闹出了许多笑话。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些学生一个饺子也没有做出来,但也忙得满头大汗,原来和面的时候水分总是拿捏不准,面团不是硬得像块石头,就是软得拿不上手;有些学生面是和好了,但擀面的时候,饺子皮总会跟着擀面棍转,甩也甩不掉;有些学生捏出来的饺子不是开口笑,就是千疮百孔。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孩

子们知道了包饺子的不易,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同时还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面、擀面、调馅、捏制各道工序分工明确才能又快又好。实践使孩子与生活实现了零距离的接触,实现了生活能力的提升。

三、在践行中养志

发现生活、践行生活使学生们得以把课程和教材看作是“自己的”,它是一个“自己人”,避免了以往对课程和教材的疏离感。当课程和教材有了亲和力、感染力,其魅力自然而生。教育家拉斯说:“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接物。通过引发学生无忧无虑地表述内心活动,珍视自己的价值选择,并付诸行动,作为生活方式反复出现。”开设品德课,无论与生活链接还是与社会链接,对学生而言,都是激活向上的力量、蓬勃的朝气和感奋的势能。

“送给新年的礼物”一课的文本里面有一个导语:“新年到了,问问你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你又有了哪些进步?”并相应的设计了5个“写一写”的小栏目,分别为“爸爸、妈妈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我们不难发现,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不同人的评价对孩子自身在一年中的表现作出一个比较客观而全面的总结。但是我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讲,仅仅来个新年总结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新年的展望,并以这样的新年展望蓬勃起新的发奋向上的动力,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为此,我增添了诸多小栏目,如“新的一年,我要在学习上„„„”

“新的一年我要在身体上„„„”“新的一年,我要在行为习惯上„„”“新的一年,我还要学会„„”等,并以此让学生们自由地继续扩充未尽的志向。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的内涵得到了有益的拓展,使孩子们拥有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引导孩子立志,不仅要立近期的志向,还要立远大的志向,这两种志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送给新年礼物”一课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志向都是语文、数学、英语考满分。这样的志向显然是美好的,但实现的难度很大,树立这样的志向有可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减弱孩子的奋发动力,为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志向,原来及格的争取良好,原来良好的争取优秀,志向的实现又会进一步激励孩子们制定更远大的志向,并能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努力。远大的志向需要经过很多时间、花费很多精力才能完成,不会使孩子产生挫折感,相反会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灯塔。

围绕着“学习进步为了什么”,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有的说为了将来做一个科学家,要发明创造许多东西,让人们的生活更现代化;有的说为了将来做一个空军飞行员,驾驶飞机保卫祖国的领空;有的学生说为了做一名教师,把学生们都教育好„„从中,我们不能看出,近期的志向是成功基石,一块块基石铺就的是崇高的理想。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生活是培养道德的田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生活与品德的教育必须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导我们的孩子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践行,在践行中养志,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在对话中品味, 在发现中提高 第2篇

一、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内涵

1. 对话以生命发展为目的, 折射出民主、平等、自由的人性光辉

作为一种态度, 对话意味着“主体介入”, 意味着对话双方不仅作为认知体更作为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体亲临现场, 主动投入, 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 情与情的交融, 心与心的相互悦纳。

作为一种关系, 对话意味着“人格上平等, 心灵上自由”。哲学家马丁·布伯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的话语”。对话双方是“我—你”的关系, 而非“我—它”的关系。在“我—你”的对话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双方均作为有着独立人格、丰富内心世界和独特表达方式的人而存在。在这种人性化的师生关系中, 通过对话和相互交融, 双方可达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

在阅读教学中, “我—你”的对话关系, 涵盖了阅读教学活动的所有层面,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本然关系都应该体现为“我—你”的关系, 这就使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 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 更加生动, 也更充满了与“你”对话的渴望。

对话教学主张教师与学生要有对话心态, 坚持对话原则, 使教学和学生成为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他们真诚地敞开自己, 彼此欣赏, 相互悦纳。在对话中, 师生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 感情积累和运用的实践, 挖掘语言的人文底蕴, 求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 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对话理性, 并在启发式、探索式的对话中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

2. 对话以沟通合作为生态条件, 散发出交往、互动的气息

作为一种过程, 对话就是“沟通与合作, 交往与互动”。钟启泉说过:“教学, 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双方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在教和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 对话精神才得以体现。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围绕一定的学习主题而展开的“生—本”“生—境”“生—生”“生—师”等多维、多向沟通合作的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过程表现为相互讨论、相互辩驳、彼此倾听,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也可以表现为个人探索、展开想象、深入思考。这些表现形式并不固定, 需要视实际情况变化而交互呈现、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 对话双方进行着多元的 (多情境、多角色、多内容、多形式、多维度) 沟通互动,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师生彼此的认识, 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争论、问题的质疑、矛盾的激发、障碍的排除, 体验的不断发展提升, 从而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审美意义的精神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与课文对话, 通过体验与生活对话, 通过争鸣与同伴对话, 通过画画与课文对话, 通过展示与老师对话。不同的学习方式, 富有个性的情感和体验, 在对话中彼此交流, 彼此分享, 使课堂在诗意中开始, 在个性的张扬中进行, 在快乐和无尽的回味中结束。

3. 对话以动态生成为运行特点, 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作为一种结果, 对话意味着“创造与生成”。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的传递, 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 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既有知识, 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 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与他人的对话中, 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 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双方均作为具有主体精神、创造能力的人而介入其间。由于师生存在着情感与体验、观察与思维、学识与价值观等诸方面的差异, 他们的互动带来阅读教学的多变性, 使教学并不是完全按照预制的方案来行事, 常常因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 使教学过程或停顿、或迂回、或反复、或跳跃, 具有更多的容纳量、灵活性和空间性, 达到心有所悟、豁然开朗、心灵共鸣、思维共振的美妙境界。因此, 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和即时性。这种动态生成, 即兴式课堂的建构及其良好的发展, 不是由教师和学生来控制的, 而是对话舒展的结果。对话教学借助创造性的、生成性的过程, 使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 还是知识的发生器, 使阅读教学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迸射出创新的火花。

二、实施对话式教学, 探寻心灵深处的对话

1. 捕捉对话资源, 酝酿对话的前奏

捕捉对话资源, 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是阅读教学中对话得以顺利进行的前奏曲。对学生而言, 对话意识的培养更在于平时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的渗透, 努力给孩子们一种引领、一种意识、一种情怀, 一种视野。只要我们善于倾听, 善于用心和学生交流, 就能听到许多别人听不到的“美妙语言”。

独立思考是展开对话的必备前提。让学生个体带着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情感体验、审美趣味和直觉能力等充分展开阅读实践, 有所感悟和思考, 对文本产生一定的见解。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所思考的“我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我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为对话的有效展开提供了必备前提和铺垫。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阅读差异构成了对话的宝贵资源。阅读教学中, 对话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教材。教师在对话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围绕教学目标, 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或创设问题情境, 或营造探究氛围, 或促成角色体验, 使教材切实转化为“学材”, 转化为对话的载体。

对话资源的另一个生成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对话式教学往往是非全然线性预设的, 课堂进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如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受挫处、学生感悟的豁然开朗、精彩纷呈处等都构成稍纵即逝的宝贵的课程资源。它需要教师提醒学生仔细倾听, 对他人的主要观点由衷赞扬, 深入思考、真诚评价。它需要教师通过点拨、促进、讨论、改变等方法, 让学生的思维更积极, 情感更投入, 所得更清晰、更丰富。

2. 创设学生良好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内心体验和激情, 能使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积极起来,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会涌现, 而“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创设学生良好的内心体验, 让学生乐于学、勇于学。

教育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活动, 更多的是一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感染,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就需要一个友善的环境。教师如能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 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公正感、愉悦感, 对教师产生一种信赖感, 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这样的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中开展教育活动, 教师的要求乃至批评, 学生都会心服口服。“对话式”的课堂教学, 要求我们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从学习上、生活上、课堂内外关心和爱护学生, 敞开心扉多同学生谈心, 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时时刻刻把微笑带进课堂, 保持愉悦的心情, 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强烈追求和向往。我们不仅要爱学生, 而且要带着尊重去爱学生, 把自己融入学生中。

3. 精心备课, 巧妙设计

教师要在精神风貌上备好课, 要注重自身的风度仪表, 用自己良好的形象给学生以影响和熏陶。 (1) 穿戴整洁、儒雅却又不失轻浮, 做到整齐清洁。 (2) 语言力求准确简练、生动活泼、亲切和蔼, 便于与学生对话, 有利于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4. 合理分配时间, 讲读议相结合

“对话式”课堂教学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对话, 就是因为它的教育性。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地安排时间。课堂上应是书声琅琅, 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课堂上还应是议论纷纷,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还应是情趣融融, 以丰富学生的感情。在读、议、思的过程中, 教师的讲应该贯穿其中, 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5. 经常鼓励, 及时肯定

在“对话式”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时不时会提出一些新颖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发表不同想法的同学应给予表扬, 这样可以时时唤醒学生的心灵, 给学生以无限的思维的空间。

游学在践行中感悟 第3篇

张老师留学美国时,开始他也听不太懂美国人说话,但他摸索出一个诀窍,乘坐灰狗大巴(美国跨城市的长途商营巴士,客运于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游历美国各地与美国人聊天,他的英语口语水平是突飞猛进,而且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张老师40岁时去墨西哥玩,因为不会说一句西班牙语,走在街上找卫生间都需要比划。路人看明白了他的肢体语言后,捧腹大笑地把他带到卫生间,并教给他西语“卫生间”怎么讲。40天的旅行中,张老师边玩边和当地人学说西语,回程时已经可以用西语数字和小贩讨价还价了。为了“玩”得更好,回到北京后,张老师在塞万提斯学院学了3个月西语课程。感觉课本学习比较枯燥,于是他再次前往拉美。一番游历之后,张老师对西语更加有了感觉。他开始自学西语,从简单的西语小册子学起,如今已经可以阅读西语的书报。最近他计划着再次前往南美,说:“我要去和拉美人民聊聊天。”

把学习都当成玩的张老师,因为有了兴趣,一切困难都阻挡不了他继续前进的步伐。

古训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是真正的智慧。没有实践和运用,那么知识就是浮云。而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后,再去书本上、课堂里或老师处寻找答案便是提高学识的捷径。

古人说:“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教育家提倡让孩子们把学习当作兴趣,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游学就是这样一项兼容了游戏、游玩、游历和学习探索的活动。

我常说: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熏陶。一次美好的游学经历,可以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收获自己的感悟。我们的家长总希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游学就是一种有益的体验和尝试。它会帮孩子发现一个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兴趣,给他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它还会让孩子了解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懂得去敬畏自然,感受不同民族的风情。在行走中践行、在践行中感悟,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游学经历。

(陈光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委会副秘书长)

在活动中思考在探索中发现 第4篇

片段一

(一) 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在学生通过观察“变曲为直”的毛线, 得出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后,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 生生合作:同桌两名同学互相合作: 一人两手拉直毛线变出一条线段, 另一人摸一摸线段直直的地方从哪儿到哪儿, 并指一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 然后互相交换另一人拉紧, 对方摸一摸和指一指.

2. 师生合作:师拉紧毛线, 变出线段竖着放、 斜着放, 分别请学生来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3. 师:谁能完整的说说, 线段是什么样的?

师小结:不管是横着、竖着的、斜着的, 同学们都能摸出直直的、指出两个端点, 所以他们都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

片段二

(一) 找一找

(1) 在生活中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中就有很多线段的存在, 你能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吗?

师指名同学上来说一说、摸一摸线段直直的是从哪儿到哪儿, 并指一指两个端点在哪.

同桌两人合作, 提出要求:两人轮流像刚才的同学那样指一指、说一说直直的地方和两个端点.

(2) 在图形中找线段

师:其实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也都是有线段围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中找线段)

(二) 折一折

师:对折长方形纸, 展开后的折痕也是一条线段, 你能摸一摸这条线段直直的地方, 指出他的两个端点在哪儿吗?

师:你能自己折出一条与老师的不一样的线段吗? 动手试一试.

展示出几条不同的折痕线段.

师:请仔细观察:这几条线段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位置不同, 有长有短

片段三

(一) 画一画

1. 刚才我们在周围找到了线段, 又折出了线段, 那线段画出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请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

2. 展示、交流画法.

(1) 先展示不直的. (2) 再展示端点有问题的. (3) 最后展示正确的.

师:要想把线段画的又规范又漂亮, 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呢?

3. 再次画

请再画出一条跟刚才不一样的线段.

展示一些各不相同的线段.

请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对方画的线段, 如果他画得很好, 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 如果有画得不对的地方, 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回顾本课的设计思路, 笔者从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的“做中学”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认一认、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 主动经历一系列动手“做”的活动, 在“做”中帮助学生达到“学”的目的.

1. 线段究竟什么样? 动手试试就明了

“孩子的智慧在手指间”,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 讲得清的现象.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 这样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 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2. 线段究竟哪里有? “和和面团”能知晓

片段二中, 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 (认、摸、指、说) 初步感知到“线段”的两个特征后, 及时引导学生到周围和图形中去找一找线段. 这就需要学生自主调用前面对线段的初步感知来解决问题, 找到周围的线段后, 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个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哪里是线段直直的? 两个端点又在哪里? 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生成新的经验, 问题的解决深化了学生对线段的进一步认识. 接着让学生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与老师折的不同的线段, 学生不能简单的模仿操作, 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探究. 找一找、折一折的探究活动过程中, 学生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 同时改造、提炼自身的活动经验.

3. 线段究竟画啥样? 我们一起来说说

我们在组织数学活动时, 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关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关注学生的合作研究与相互交流, 让每一个人的智慧与经验得以共享.

在发现中感悟在践行中养志 第5篇

今年3月份以来,陕西、青海两省的各家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杰出青年志愿者熊宁的先进事迹,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个典型的推出在宣传报道方式上是一种创新,为丰富和发展典型报道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范例。为了探求宣传报道熊宁事迹的当代意义,提高典型宣传的水平,在回顾和总结前一段宣传报道熊宁事迹的基础上把熊宁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引向深入,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今传媒杂志社、陕西省传播学会于4月28日联合举办了“熊宁事迹报道与典型宣传”研讨会,来自省内新闻媒体、多家院校约50多位编辑记者和新闻学者参加了座谈会,这里摘要刊登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

“熊宁典型报道现象”值得关注

薛耀晗(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主任)

3月以来,陕西、青海两省的都市媒体、主流媒体,运用各种体裁,集中报道了爱心天使熊宁的事迹,使熊宁报道形成了热点、焦点,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沸点,并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和互动报道。

熊宁是西安最美的女孩,是三秦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的新偶像。我们陕西的媒体在发现、发掘和报道熊宁这个时代典型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自觉、高亢的声音、高强的频率、高超的艺术。可以将其称之为“熊宁典型报道现象”。

今天,由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今传媒杂志社和陕西省传播学会联合举办的“熊宁事迹报道与典型宣传”研讨会,主题鲜明,意义深远。我衷心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传媒工作者积极参加研讨,发表真知灼见,通过对“熊宁典型报道现象”的解读,探求宣传熊宁事迹的时代意义,总结媒体如何进行典型报道、提高典型报道水平的经验,使本次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进一步把熊宁的典型报道引向深入。

着力挖掘熊宁精神的内涵

杜耀峰(陕西日报社社长、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旗帜。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必须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剔除噪音,挖掘典型人物的内涵。对熊宁这样一个人今天我们研究关于进一步深入报道她的方式、方针,媒体一定要冷静思考,我们尊重她什么?这么多人说她的好话,谈她的事迹,论她的精神,她的精神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本次熊宁事迹报道集中凸显了这个典型人物身上的4个特点让人感动:

首先是她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特别需要这种精神,需要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依靠、互相尊重,这是我们民族生存的优势,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共鸣点。找准了这个点,就能拨动广大受众的心弦。

第二是悲悯情怀。熊宁身上的悲悯情怀,是人类身上特有的一种情怀。她心里有那种悲悯的情怀、情愫的寄托,这是促使她深入条件艰苦的藏区,做出不平凡事迹的驱动力之一。

还有就是实践真爱。爱到底是什么?是奉献、是给予,绝不是索取、绝不是等价交换、绝不是功利。爱的归宿只有一个,就是奉献的理想追求。熊宁在这里找到了爱的归宿。

再就是自我价值实现。80后、90后的青年人都追求自我实现,实现什么?怎样实现?熊宁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挖掘熊宁事迹、报道熊宁,就是要不断用这样一个典范去折射我们当代人身上的一些弊端、我们前进中一些不协调的步履。熊宁的事迹是平凡的,而它的价值是永恒的。

熊宁事迹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典型宣传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杨立川(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典型宣传是人类社会运行发展过程中,维系和强化有关价值观、行为规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通过这样一种典型宣传或者典型教育的机制,塑造了大批的典型形象。以我们中国历史上人们特别崇尚的两种价值观——忠和孝为例,在忠这一方面,有屈原、苏武、岳飞、关羽等。在孝这一方面,有二十四孝等等。这些典型的出现在价值观的形成规范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典型报道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一部分,在它形成和发展的半个多世纪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学界和业界也感到,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典型宣传规律。如果把典型报道放在人类典型教育这个大的框架中去思考,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去研究在人们的典型宣传或者说典型教育这样一种机制中,它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典型报道与人类的典型教育相比较,它的共性在哪里,个性又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发展典型报道理论和实践,这次熊宁事迹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这是我们身边一个有特殊性的典型。

熊宁事迹报道的当代意义

韩 隽(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熊宁是80后的青春典型,是新女性美的典型,其事迹报道对社会和新闻媒体改进人物典型报道有诸多启示:熊宁在时代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冲突中,带动了潜藏在众人心底的高尚善良的情感回归。她平凡而神奇的行为举动,给身边和远方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的精神和物质的支持,也有力地激活了现代化情境中人们的悲悯情怀。

熊宁事迹报道也与以往的典型报道不同:

一是行进式的即时报道探索了典型报道新样式。连续的报道由偶然突发事件而起,动态报道尤其是传统的消息体裁在事件传播中不断扩大新的信息,依靠对事件的追踪连续报道,不断发现发掘、提炼提升人物身上最宝贵的精神元素深度。各个媒体滚动报道中逐渐形成合力,强时效性增强了媒体传播的联动效应,新闻典型报道发布因而有了文学的张力。

二是自下而上的渗透报道丰富了典型报道新思路。大凡以往典型事迹宣传,多为自上而下的指导、主张、推广,以重要性见长,而熊宁事迹报道线索来自民间,追思来自民间和媒体的呼应,于是多了新颖,多了亲切,多了成倍的视觉化元素。

三是各个媒体的互动融合扩展了典型报道新模式。各个媒体在一月以内的强量强力强效传播,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加入使得报道呈现出许多新样态。

熊宁事迹报道是典型宣传方式的一种创新

齐树华(西安日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

以前的典型报道,一般情况下是由一个主流大报率先推出,像陕西的重大典型由《陕西日报》,西安市的地方典型由《西安日报》,全国性典型往往是新华社发通稿,或《人民日报》、中央台把他作为重点推出。不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焦裕禄还是后来宣传的一些典型,直到现在为止,都需要很长时间。往往是发现一个典型之后派出报道组,下去蹲点,有时候是一个礼拜,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挖掘、提炼,然后重磅推出。这是过去通常报道典型的做法。

这次关于熊宁的典型报道就带有很鲜明的由下而上的特色,是都市报先做起来的,而且都市报在开始做的时候只是按照都市报的新闻运作规律,就是在第一时间先报道。概括起来就是在报道中发现,在发现中挖掘,在挖掘中提炼。可以说是在不断的报道中来完善这个典型的,对传统的典型宣传报道方式而言是一种创新。它创造了一个新路子,就是都市类报纸怎样在事件进程中间去发现、挖掘、提炼真正能够感动人、影响人、激励人的这种社会典型。

细节决定采访的成败

阎晓鸿(三秦都市报社深度报道部主任)

从3月13日到现在,中央到省内媒体都高密度集中地报道了熊宁的事迹。这个默默无闻的女孩,在雪域奔走了四次为藏族老百姓做了大量善事、好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事迹感动了大家,同时也感动了全中国。作为最早参与熊宁报道的《三秦都市报》,作为指挥一线记者采访、甚至深入藏区采访的记者之一,我觉得在这一报道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能坐下来讨论这个问题,做一些思考、整理一下思路,是很有必要的。我想谈这样几点感受:首先,典型报道对都市报来说要注重一个原则——报道快速、准确。刚才《西安晚报》齐树华老师谈到这次关于熊宁的报道是在报道中发现,在发现中挖掘。我再补充一点,在挖掘中升华,在升华中提炼,可能效果会更好。二是贴近。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了整个报道的思路,细节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采访的成功与否。我们在采访熊宁事迹中,深入到了熊宁支学的藏区,同当地农民了解熊宁,寻找细节,其中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和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一个老妈妈用自己积累多年的钱专门请来“大师”为熊宁的灵魂超度。还有许多当地人,他们纷纷拿出钱来要求我们把这些钱一定要送到熊宁家人手中,表示一种安慰之情。

熊宁是一位时尚的大学生,她的时尚和别人不一样,熊宁快30岁了,夫妻俩不要孩子,却在藏区领养一位10岁的小孩。我们当时就感到这里面有故事。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这位小孩,采访时问他以后想做一位什么样的人,他说要做一位像熊宁一样有爱心的人。这些细节非常感人,细节决定了报道的质量。三是注意报道的时代精神。四是动态和静态、内地和外地、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结合。

还原一个真实的熊宁

方荣亮(华商报社深度新闻部主任)

熊宁事件是一件突发新闻,开始我们也的确只是把它以突发新闻来处理的。但后来我们发现了一些特殊:如熊宁的年轻、她的爱心等都可以做一系列的深度报道。所以从3月14日开始我们做熊宁事件的深度报道,选择的角度就是还原一个真实的熊宁。我们深入一线采访,采访熊宁的家人、朋友、同事等。我们要让人民知道熊宁为什么会坚持长期为偏远的藏区捐学,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熊宁在藏区不仅捐学还尽力帮当地的老人。她是想踏踏实实为人们做点好事,从而让自己活得充实。她感觉她所做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只是一件她喜欢做的事。这些是熊宁身上最为人性的东西。另外,我们在报道中还注意怎样去体现她的人生观、价值观。

亲临其境是采写典型的起码要求

王帅(陕西日报社记者)

我于4月14日到20日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熊宁事迹的采访团,沿着熊宁的足迹亲自走了一趟。结合此次采访我认为要写好一篇典型报道,以下几点很重要:一是真实。熊宁不是神也是人,我们只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人,所以我们不虚夸事件。二是要深入一线采访。平时我们爱用电话等来采访,这些不是第一手材料,我们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感受到那种场面,才能体会到熊宁是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为贫苦地区做好事。三要客观。采访中我们接触了当地许多人,听到了各种声音,最后客观地进行了综合。

希望我们的媒体找到更多活着的熊宁

李 震(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熊宁这样一个典型,她的内涵是什么?这样的典型与我们过去宣传过的很多典型有什么不同?我觉得有这样两点:第一,她是一个民间人物,她的民间性非常强,她是一个个人;第二,她表现出的是人性的光彩。

对于这样一个典型,我们在报道策略上应注意什么问题?据我所知,在我们西安地区有许多乐于助人的人,而我们只是发现了熊宁或是个别几个人。我想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真正有人性光彩,真正能成为典型的人却要付出死亡的代价才能被大家关心?”我觉得记者应该在活着的人中间发现更多的熊宁,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二是应该把她还原为一个普通人,这样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力;三是报道在选点的时候应该有反差意识,这个反差意识要非常的鲜明,如熊宁和熊宁这一系列的人与我们社会的强烈反差,这也是我们报道中应该注意的;四是注意社会文化领域的空间关系,如这种人物的出现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等等。希望我们的媒体能找到更多的熊宁,同时通过熊宁事迹的报道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希望理论界通过熊宁的典型报道做一个深刻的理论上的反思。

主动发现 渐进推出

卢愚(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审读员)

熊宁是建国以来许多慈善家、志愿者的典型,是市场经济下由民间自下而上推选的典型,熊宁虽没有很多轰轰烈烈的业绩和成就,但是这个典型令各阶层人都很感动。从媒体报道操作角度来看,这次典型报道有很多新的特点:一是挖掘典型的方式,以前推出典型往往都需要先向组织上报,经过审查同意以后,再组织媒体去采访,然后推出。熊宁的典型挖掘来自民间,是一个主动的发现。二是媒体有很强的敏锐性,10日下午两点消息传来之后,13日早晨采访稿件见报,很不简单,纸质媒体中《三秦都市报》做得最好。三是报道方式呈现出一种递进的推出模式,随着熊宁典型事迹的挖掘逐步深化、同步报道。

熊宁报道叙述方式贴近老百性,把熊宁作为普通人来写。典型报道社会效应的拓展使媒体主动拿出人力、财力进行报道,这与以往不同,以往都是党和政府派任务。

揭示熊宁精神的个性特征

张羽(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过去的典型报道,大都是自上而下安排的。但是这次的报道是来自民间的,是自下而上的。对我们如何做好典型报道有启示:第一,去神圣化,着力开掘熊宁的人性美;第二,高起点、低落势,用普通人能接受的语言来进行报道;第三,在报道过程中要突出个性,不要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写成僵化的人、平面的人,重视熊宁的个性,尤其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个性。

来自民间 回归民间

刘荣庆(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审读员)

熊宁不是经党和政府刻意浇灌、培养、选拔、树立起来的榜样,党和政府也没有“指令”媒体采集、发掘、撰写她的先进事迹,并自上而下地用“组织手段”加以推广。媒体在公权力指令文本“空位”下,出于职业责任与受众需求,敏感地意识到,这就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而自觉传播其行其事其言。不是 “马后炮”式的报道,而是独立自主做出判断、选择、介绍,实录了一个没有“豪言壮语”、“普普通通”又让人敬佩仰止的都市女孩的形象。

熊宁报道的最大理论启示是,“类的样本”来自民间,回归民间,乃是一条新闻传播的规律。“类的样本”没有、也不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消亡”,为典型报道“唱挽歌”的学术主张,不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中国各民族的民风习俗心理。

报道典型要有一种文化的解读

陈敏直(长安大学教授)

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是:熊宁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是有意识地去拔高他们,而是面对一个典型,我们应该去揭示她心灵深处的东西,这和一般的深挖和拔高是两个概念。当我们在传承美德的时候,好像有一种感人的力量。我们把这种传统的美德放在一个时代来看的话就会找到人与思想这样一个时代的表现,我觉得传统文化对美德的呼唤,在这一闪光点上找到了一种文化的共性。在报道时,在选择语言、细节时一定要有一种文化的解读。

新闻传播应主动向时代靠拢

南长森(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在体育教学中践行情感教育 第6篇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学会主动发展。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 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据美国《时代》周刊引用最新的脑部研究报告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并非智商, 而是情感。因为能善于控制自己情感的人, 拥有更多的成功机遇, 较易做出成绩。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平等、真挚的感情来启发、感动对方, 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情感教育益处甚广:

一、体育课中的情感教育能够激励学习动机并融洽师生关系

感情是教育基础,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所以, 教师应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 师生之间互相接受, 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抱有炽热的情感、诚挚的友善, 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 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回报。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产生情感的迁移, “亲其师, 信其道”, 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 学生学习就会变得更积极主动。

二、在体育课中践行情感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精神的需要

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干巴巴地讲授会使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参与欲望和表演能力受到压抑,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应使课堂丰富、形象、有趣味, 若教师教学热情高昂, 语言简洁幽默、妙趣横生, 引人入胜, 那么学生就会津津有味地投入其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 激发出对学习的无限热情。形象化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学生感到锻炼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一种负担, 情感教学就在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无穷的推进力量。

三、体育课中的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创新精神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情感

学生思维活跃, 充满憧憬, 可塑性很强, 处于世界观形成的萌芽阶段。因此,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情感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 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 会使他们更加努力, 向强大的苦难挑战, 从而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那么,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强情感教育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教师自身要注意用情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 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

在教学中, 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 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 多表扬少批评,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既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 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信息线路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情感, 注重情感修养和情感投入, 这更有助于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师的情感, 对学生内心的体验、情感的诱发是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如果教师的举止言谈、行为习惯能给学生展现一个美的情感, 使学生受到熏陶, 好比“润物细无声”, 这比无休止地讲大道理更具有感染力。

我们当教师的不可能给学生地位和金钱, 但我们可以授予他们真善美的情感, 师生有了共同的情感便能心心相印, 教育效果就佳。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游戏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为此, 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和游戏中的情感教育因素, 并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对体育课的情感,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 尊重事实的态度和为赢得荣誉而刻苦锻炼的决心, 要善于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领略到成功的愉快。

三、要注意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 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 因为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而教材搭配不当、没有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和充分的活动空间等因素会造成学生情绪低落, 往往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鼓励, 要学会和学生融为一体, 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锻炼, 把体育课上活, 学生才会喜欢体育课。

在生活中教师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 把不稳定的情绪带入课堂, 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课前教师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 发现情绪不良时, 一定要理智地进行克制, 及时调整情绪, 在学生面前做到和蔼可亲。体育教学中教师着装应该整齐大方, 仪表、动作要精神抖擞, 举手投足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不失威严。实践证明, 体育教学的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轻松愉快的氛围则是创造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能使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

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 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教育学生有多种方法, 只要渗透真挚的情感, 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每个人从小都有自己的情感, 有强烈的自尊心, 都有希望得到平等的待遇, 如果教育者能将心比心、以情动人, 受教育者的感激、内疚、悔恨等情感就会受到冲击, 便容易接受教育。

总之,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 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 在微笑中认识不足, 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 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成长为身心均能够健康卓越的新人。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育必须以爱学生为出发点, 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 和颜悦色、轻声细语, 用情感来教育学生。体育教育也是如此, 要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乐趣, 又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之在身心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率, 而且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益处甚广的。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季浏, 汪晓赞等.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范立仁, 顾美蓉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在合作中发展 在探究中发现 第7篇

一、构建学习小组,完善合作机制

科学地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探究的基本手段。在语文课上,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使学生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稍有难度的学习任务,然而,如果教师引导不好,形式上的合作就会失去意义,徒劳无功。因此,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就成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地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呢?

1.异智划分小组,科学合理搭配

科学划分对比小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使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它对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和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文化背景等,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其中最优先考虑的应是学习成绩,且小组内成员之间成绩要均衡,为此,必须进行异智分组,这样可以保证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互补,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

其次,为了保证每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小组间成员水平又要相对均衡,即组间异智,另外,考虑到学生的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变化,每学期进行一次小组重组,尽量做到随机,即学前分组法,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时分组。

再次,为便于操作,小组一般由邻桌学生组成,且每组成员3-5人为宜,最好是四人一组,优、中、差的比例大约为1∶2∶1,采用前后两桌排列的方式,合作时,前排同学可回过头来,面对面的进行活动。这种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利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确定小组组长,加强指导培训

开展小组合作學习,单靠教师组织教学,不能保证各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数量,需要有几个得力的助手,要在各小组中指定一个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加强对组长的培训,教他们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即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

3.鼓励人人参与,适时点拨提高

“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个体通过自学后多数能完成学习目标,但由于个体差异及问题难度差异,部分学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时,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便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小组合作中,由于每位学生都以平等的一员参与讨论、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要像小鸟一样信守诺言,珍惜友谊;有的学生说要像大树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学生说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还有的学生说不能像大门那样,对小鸟的问话不以为然,态度冷淡……学生参与性极高。

二、多措并举,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采取点面结合,综合推进,多管齐下的措施,全方位、多层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中产生碰撞,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意识

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具有合作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合作探究的兴趣,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强,利用这个特点,鼓励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善于提问。

如上《爬山虎的脚》一课,出示课题后,故作惊奇地说:“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人有脚,许多动物也有脚,爬山虎是植物,它怎么也有脚呢?它的脚究竟是怎样的?看看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他们渴求了解知识的欲望油然而生。

2.无疑之处能生疑,质疑问难获新知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题是儿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生疑能力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欲望,并渴望及时释疑,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就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质疑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发问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引发探究,获得新的发现。

如教学《农夫与蛇》,农夫被蛇咬中了毒,临死时说:“蛇是害人的东西,我不该怜惜它。”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蛇是害人的东西吗?我们该不该怜惜它?又如《钓鱼的启示》:有人认为,父亲让儿子放鱼固然是对的,可在夜深人静的环境下,不放也没问题。这鱼到底该不该放掉?如《放弃射门》,在学生都被福勒的人性美所感动的时候,教师摆出人们不赞成福勒放弃射门的看法,挑起“战火”:“福勒放弃射门,到底应不应该?”又如《将相和》当学生读到蔺相如坚决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片段,并为赵王占上风而快慰不已时,教师问:“要是秦王坚决不肯击缶呢?”当学生一致认为最喜欢与最值得钦佩的人是蔺相如时,教师却说,其实,廉颇也值得我们钦佩,无庸置疑,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这些疑问都很有价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独立读书思考,查阅资料再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疑问。对能提出独立见解的学生,要鼓励、表扬,逐步培养学生不盲从,敢于提问的探究品质。

3.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传统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发散思维是学生拓宽思路、培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问多答”、“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是“狼向小羊扑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想象结果会怎样?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想象合理都给予肯定,有的学生说:“狼把小羊吃掉了。”有的说:“小羊身子一侧,狼掉入河中淹死了。”有的说:“猎人来了,把狼打死了。”有的说:“小羊的妈妈来了,狼吓得逃跑了。”

4.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能力,我们就要真正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变单一课本为多种渠道,变狭隘课堂为广阔生活,让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或课后的实践活动。

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可请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去验证伽利略的话的正确性,在这些过程中,定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谈如何在践行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8篇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许多兴趣都是因为采用了正确的方法才“引”出来的。要解决小学生乐于写作文这个问题, 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觉得作文就是和说话一样, 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接下来就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因此, 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 我们要降低学生写作要求, 不需要给学生太多束缚, 让学生放胆去写。这就好比刚学走路的小孩, 你怎么能要求他走稳走快呢?首先鼓励他敢于迈开步子自己走路、虽然难免会有磕磕绊绊, 但经过训练会越走越稳。我们教师要像父母一样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学生进行写作时我们不必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 只要学生愿意写、乐于写就行, 鼓励学生把心里想的, 想说的话写下来, 消除写作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 我手写我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获得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产生喜欢写作文的动力, 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 改变作文教学单一, 单调的状况。例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 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 或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 或把学生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其他各类报刊发表, 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分段辅导

低年级学生词语积累不丰富的,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不同形式的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的说话训练, 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培养说话能力同时, 要注意指导低年级学生练习写话。经常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低年级就会逐步具有围绕一个中心说几句话或写一段连贯话的能力, 这就为三年级开始的命题作文, 条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教师要使学生理清句 ? 段 ? 篇的联系, 培养学生作文时做到有条有理, 内容紧凑。小学生课外的时间有限, 过分要求每一次写作时都写整篇文章, 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力而不足。我们不妨让学生进行片段训练, 让他们把自己觉得感兴趣的人或事记录片段的形式, 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并通过片段整合成篇, 即作为了。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 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 来自现实生活中……”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 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小学生年龄小, 对他们而言, 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地 ? 自觉地去参与, 才会有更为鲜明 ? 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 ? 写作上来。为此, 我们要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 让作文训练回到生活中去, 让孩子们写他们敢兴趣, 乐于写的作文。

三、积累素材

古人云:“不积硅步, 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 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情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 ? 才能薄发。鉴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因此要以读为本, 有仿到创, 写出“自我”来。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 知识面窄, 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说, 写出来的内容空洞。语言生硬, 没有美感。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途径, 因为学生习作有一个“模仿”的过程。

首先要加强阅读, 农村小学生要学会多背书, 背一些名家作品, 名人名言, 优美多大词句和精彩的段落。背诵也是一种模仿, 久而久之, 痕迹加深, 脑海里词汇量增多, 在写作文的时候, 好的词句情不自禁会从口中溢出。要求学生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阅读, 背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其次是摘抄。优美的词汇, 除了诵读, 还应该学会摘抄, 做到读抄结合, 相得益彰, 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 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 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 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 使习作更加形象, 更加生动。

上一篇:信息技术中期教学小结下一篇:芦苇哭了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