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2024-06-11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精选7篇)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第1篇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历史与民族学学院

社会工作09-12班 左如锐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不可否认新疆总体上还是较为落后,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除了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原因外,更主要的还有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劳动者素质较低等社会因素。为此,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切实帮助贫困户较早的脱贫。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贫困 成因 对策

一、新疆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的现状

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一人口大国,其减贫的成果对世界减贫的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贫困人口分布众多,而且贫困程度深,治理难度较大,给新疆乃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截至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约占60.5%。新疆共有67个民族成分,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新疆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集中分布在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个地州的19个县以及北疆牧区和其他一些零星县、乡、村,大多居住在边境山区、荒漠和半荒漠区,仅南疆三地州的贫困人口就占全疆贫困人口的88.35%。这些地区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共同特征:

(一)新疆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新疆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2002年末,新疆27个国家贫困县57.5万贫困人口中,南疆地区有56万人,占97.39 %。从贫困人口构成上看,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在南疆地区重点县中少数民族占96.85%。据统计资料显示,新疆贫困地区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高达96%,且贫困发生率达22%,贫困强度很大。

(二)新疆贫困人口整体人力资源水平较低

在新疆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一般高达50%以上,而在文盲半文盲中,又有60%是中青年人。1999年新疆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为10.36%,小学文化程度占46.42% ,初中文化程度占35% ,高中文化程度占6.12% ,中专文化程度占1.66% ,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有0.44%。2002年的统计监测资料显示:新疆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比重为7.08%,而这些文盲半文盲人口,绝大部分分布于贫困地区,新疆贫困县劳动力文盲率为9.16% ,高于新疆平均水平2.08个百分点,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只占劳动力总数的30.75%。

二、新疆少数民族贫困成因分析

(一)地域自然条件环境较差

地域的自然秉赋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人类至 今无法完全克服的困难。新疆农村贫困人口多处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膺、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高寒山区等,这些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差,自然灾害极其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限制了人力资源发展

新疆贫困地区文盲比率比全疆平均水平高,教育落后也即是知识贫穷,而人口素质低又是造成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人口素质低决定了贫困地区产业创新、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低下,同时也束缚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在我国的1亿名文盲、半文盲中,贫困地区人口占到 85%以上,贫困程度与文化程度成反比。

(三)贫困呈恶性循环

在缺水少地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贫困人口为了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掠夺有限的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灾害频繁、土地产出率低、收入水平低、加速开垦和砍伐,加剧了自然条件进一步恶化。和田、喀什地区多处沙漠边缘,农牧民无钱买燃料,于是砍伐胡杨林和红柳,而这些植物是阻止沙漠流动和扩大的最有利的屏障,造成沙漠侵占绿洲,人们的生活更加贫困,这是新强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的根源。还有贫困地区人口增长较快,人均占有资源少,基础设施差造成生产水平落后;教育和医疗卫生落后使得文盲比率高,人口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技术水平低导致生产能力差;收入水平低使得再生产积累能力弱等等。这些都是经济系统及人文系统的恶性循环。

三、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对策和建议

贫困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具有代际传递和福利依赖的现象,因此,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 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 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 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意义重大。以往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思路和措施,尽管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在贫困严重的少数民族地区和人群中收效相对不大,无论是开发式扶贫还是救济式扶贫,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经济的落后和贫困面貌,或者对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不太产生作用,需要我们重新进行一番思索,这对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要治贫先治愚——教育至关重要

教育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凡是教育发展落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就不高,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且教育程度与贫困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看贫困发生率高的地方其贫困人口的受教育就低,所以在反贫困方面就离不开对教育因素的考虑。因为教育不仅促使了人力 2 资本的形成,同时还能够扩展个人的反贫困能力。主要包括教育使人们具有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而且对个人的技术技能、理解力的提升也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会提升人的政治行为能力以及信息获分析力。

目前,国家出资大力实施“教育移民”和“对口支援”,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的汉语言能力,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能够尽快摆脱贫困。尤其是近几年内地几大城市为扶持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创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不仅为新疆培养了很多少数民族人才,也加强了内地与新疆少数民族的相互了解。但这只能使极少数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和和家庭受益。中央财政在加大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应考虑汉语教学方面的对口支援,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就掌握基本的汉语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人力资源素质,为将来的生存、就业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疆的农村和北疆的牧区。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国家通过向贫困地区集中地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加大以工代赈资金投入方式,以增加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造乡村道路和农村电网,建设适宜的区内和区际交通运输通道、邮电通讯、人畜饮水工程、农村沼气工程和农田基础设施等。另外,把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增加农村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东部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移民型、特色农贸型和旅游观光型小城镇,帮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三)加大对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南疆地区,有发展畜牧业、林果业、石油化工和旅游业的资源优势。首先,自治区已把畜牧业作为南疆的支柱产业,并要做大做强畜牧业,形成优势产业,从而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力发展林果园艺业,力争把南疆建成我国重要的特色优势瓜果生产基地。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具有生产优质瓜果的天然条件,在此形成一条大规模、大批量的产业带,让瓜果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南疆农民群众致富的主要支柱。其次,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二、三产业。很多的县市要紧紧依托优势资源,立足市场、技术、人才和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做文章,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广开增收渠道。最后,深挖南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旅游业。南疆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神奇特别,民族风情独特浓郁。如享誉中外的楼兰古城、尼雅遗址、石头城、公主堡等以及浩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原始的胡杨林、神秘的库车大峡谷、浓郁的维吾尔族民俗风情、颇具西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田地毯、玉石雕刻、英吉莎小刀),针对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 3 条,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

(四)加大扶贫力度,扩大扶贫资金来源渠道

在现有扶贫力度的基础上,利用西部大开发这一契机,以项目投入方式为主,有针对性地适当增加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贫投入;继续鼓励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省、市、县、镇与少数民族贫困区县之间在科技、人才、物资交流、资金等方面的对口扶贫。完善跨省(区)沟通渠道,不同程度地借鉴先进的发展成果,改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极端贫困人口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不具备脱贫所需要的人力资源,通过开发式扶贫很难脱贫,只有将其纳入社会救济系统,才能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五)解决贫困问题应与计划生育、技术培训相结合

针对于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来说,多育思想的存在导致更多贫困人口的产生。因此,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当地的人们如果有少生优生这样的观念,则能够进一步缓解贫困现状和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整体的人口质量。另一方面,计划生育的执行同时也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在以后的扶贫工作中,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妇女扶贫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妇女的文化和技术培训,帮助妇女发展家庭副业和庭院经济,以及兴办一些劳动密集型和适合妇女特点的扶贫项目,提高妇女素质和对家庭的贡献,从而提高其家庭地位。

【 参考文献 】

[1]佟新.人口社会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刘志江.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的教育因素分析[J].民族经济学,2011(5).[3]王哲,陈见影.新疆农村贫困成因分析 [J].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3).[4]蒲春玲,左新敏.新疆农村贫困特征及解决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2(4).[5]鲍敦全,常永胜.新疆贫困状况及其理论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1992(2).[6]敬莉.少数民族人口贫困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以新疆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8(3).[7]阿班·毛力提汗.论新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新疆农垦经济,2007(10).[8]童玉芬,戢广南.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与脱贫[J].新疆大学学报,2000(12).[9]王宁.新疆贫困状况分析及扶贫模式的比较和选择[J].新疆社会科学,2003(2).[10]阿布力孜·玉素甫.新疆贫困人口分布特点与扶贫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3(3).4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第2篇

一、培育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存在的问题

为扎实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指导下, 新疆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 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政府培训资源分散使用, 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目前,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在总体上仍然缺乏统一规划。从纵向层面看, 自治区、市、县、乡建立的各种培训机构及相应的培训资源未能有效衔接, 依然存在着各自审批、分散管理的现象;从横向层面看, 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20多个部门, 这些部门往往根据自身的职能和任务开展农民培训工作, 彼此信息隔绝、各自为政,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培训资源, 而且导致农民培训工作经常处于盲目无序状态, 结果出现了“昨天计划生育部门下乡讲优生、今天科技协会进村搞培训、明天消防部门入户讲防火”的现象, 致使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也搞不清楚究竟有多少部门要搞培训, 要搞多少培训;农民也不清楚自己一年要参加多少培训, 要参加什么培训。

2. 少数民族群众对培育新型农民的认识不到位。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据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抽样调查, 2008年新疆农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为7.8年, 新疆农村每百名劳动力中, 文盲或半文盲人数占4.2%, 小学文化程度占38.6%, 初中文化程度占46.93%,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9.27%[1]。与全国农民的总体水平比较,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文盲、小学的比例高出12个百分点、初中低9个百分点、高中及高中以上低3个百分点。由于文化程度低, 少数民族农民难以充分认识自身的劳动力价值, 缺乏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有的农民对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不了解, 不知道有的工作需要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后才能上岗;有的农民想法单纯, 把进城打工看做和耕种土地一样, 只要有力气、能吃苦就行, 根本就想不到还要参加岗前培训。少数民族农民对培育新型农民认识不到位的另一个明显表现就是, 重劳动技能培训, 轻思想政治培训, 甚至对参加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抱有抵触情绪, 认为自己只要不做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事情, 就没有必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及培训, 因而难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力量不足。

3. 部分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负担较重。

目前, 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 有一部分直接面向农民的培训是免费的, 有的培训项目甚至是由政府资助的, 农民只要按时参加培训, 就能得到政府提供的补贴和奖励, 但是, 这类培训大都是短期的, 有的就是几天, 有的可能也就是几个小时, 培训人员应邀开展培训, 常常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不仅培训内容不系统, 而且培训效果也不理想。相反, 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较好, 但这类培训大都是由社会培训机构承办的, 农民参加这类收费培训, 不仅要缴纳数额较高的听课费, 还要缴纳书本费、考试费、生活费、职业技能鉴定费、职业介绍费等, 有的培训项目还需要集中住宿、自行购买实训设备材料, 因而农民参加培训的费用动辄几百元, 多则几千元, 这对于相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农民来说, 无疑是相当严重的经济负担, 甚至有些农民因为无力承担培训费用, 理所当然地被挡在了培训大门之外。

4. 培训新型农民的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 新疆除个别地州、县依赖石油或煤炭等资源得以较快发展以外, 大部分县仍处于财政窘迫境地, 投入到新型农民培训方面的费用十分有限, 一些面向农民的政府培训项目缺乏必要的实训仪器设备作支撑, 有的培训仪器设备陈旧老化, 得不到及时更新, 制约了培训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有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依靠上级财政资金支持或社会无偿援助, 建起了标准的农民技术培训中心, 但其实际利用程度不高, 更多地被当做村民会议室使用;有的试点村建立了图书资料室, 但几乎所有的村级图书室都是摆设, 其主要用途还是应付上级部门的达标检查验收;还有的试点村在对口支援单位的扶持下, 建立起了农村远程教育中心, 但缺乏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由于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培训教师的待遇比较低, 有的短期培训还是免费的, 培训人员只是抽出工作时间进行培训指导, 缺乏合理的报酬, 难以激发培训教师的积极性。同时,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缺乏, 外面科技人员不愿来, 本地走出去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回, 已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人才也在不断外流。

二、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的思路与方法

加快培育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整体素质, 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调整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路和方法。

1. 整合培训力量, 健全培训体系。

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对农民进行系列的教育、引导、服务与培训, 是一项参与面广、工作量大、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整合各方资源, 共同参与, 齐抓共管。首先, 要提高认识, 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观念, 把培养新型农民工作摆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特点和农民素质现状, 进一步明确培养新型农民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 制定相应的培养规划;要积极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构, 加大经费投入, 推进培养新型农民工作不断深入。其次, 要推进培训体制改革,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自治区、地州、市县等各级政府应指定一个部门单独负责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制订统一的培训计划、集中管理和使用资金, 什么时候培训、如何培训、培训什么等都由这个部门统筹安排, 其他相关部门仅是按照要求提供培训技术资料, 派出合格的培训教师。最后, 要健全培养体系, 完善评价制度。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把政府部门、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举办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培训, 这部分培训费用由县级以上财政资金予以支持, 并由党委宣传部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有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生产技术的培训, 这部分费用要按照地方收益的原则, 由乡、村公共资金予以解决, 并由县级农经部门进行考核评价。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的培训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 重点是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 实行收费培训制度, 政府对参加此类培训的农民要给予适当补贴。社会举办的培训主要面向个体从业人员, 重点是开展实用专项技能培训, 实行自愿参加培训、自行协商收费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监督协调。

2. 明确培训对象, 优化培训内容。

从培训对象看,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的培训重点应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劳动力, 帮助他们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先进技术的带头实践者;同时要加强对种植、养植、加工大户和生产经营能手、科技示范户的培训, 帮助他们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实现增产增收, 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培训内容上, 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 把就业、创业技能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此外, 还要把技术培训和语言教育等内容结合起来, 让农民学好技术后能顺利走出农村, 到城市和内地就业。特别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反恐维稳形势任务的需要, 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边疆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大力宣传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 广泛开展“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 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大团结。

3. 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质量。

首先, 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对培训内容的兴趣特点, 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例如, 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案例说法, 以文艺节目演出等形式进行, 农民群众容易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宜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训相结合的形式, 培训效果有保障;养殖、种植知识培训, 更适合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 容易受到农民的欢迎。从实际情况看,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 大多数农民最愿意选择专项职业技能培训, 不仅有专业教师授课, 而且还有实习实训基地, 整体教学质量较高;农民也比较欢迎“田间地头授课”方式, 贴近实际, 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农民最不欢迎的是“夜校”培训形式, 事实上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夜校大都流于形式或名存实亡;其他诸如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培训形式, 尽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 少数民族农民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低, 目前还难以接受此类培训。其次, 典型示范形式的培训活动对农民的感染力最强。从物质文明建设层面看, 一个典型可以带动一大片, 农村的种植、养殖大户和手工业致富能手往往是当地农民的羡慕对象和学习榜样, 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 是培育新型农民最重要、最可靠、最有效的手段;从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看, 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 大力挖掘、培育各类先进典型, 以榜样的力量凝聚人心, 能够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民族团结等思想转化为少数民族群众的实践行为, 使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中华民族大家庭好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最后, 要把培育新型农民与实施“民心工程”结合起来, 重视少数民族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谋群众之所需, 积极为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事实上, 在为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办实事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比做千百个宣传牌、发亿万张宣传更有效。

4. 增加培训投入, 改善培训设施。

首先, 加大培育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的投入力度。要借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东风, 抓住国家政策向西部、向农村倾斜的机遇,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要把培养新型农民费用纳入新疆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摆在优先保障的位置;要拓展新型农民培训资金投入渠道, 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农民培训事业。其次, 要合理划分免费培训与收费培训的界限, 鼓励农民自觉自愿缴费培训, 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培养农民的人力成本意识。最后, 要积极增加和改善培训设施, 特别是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站、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建设, 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提高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依托;同时要在注重硬件设施达标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涉农类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播质量, 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节目的播出数量;要积极改善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 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5. 充分发挥兵团团场的示范带动效应。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和指导要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自身实际出发, 及时提出了扎实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战略部署, 有力促进了兵团小城镇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 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照标本。培育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农民, 应当让少数民族农民能够更多地走进兵团团场, 学习技术, 学习管理, 学习兵团艰苦奋斗的精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应当从兴疆固边的高度出发, 自觉发挥对少数民族群众的“传、帮、带”作用, 引导和示范少数民族地区尽快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整体和谐稳定的良性发展轨道, 使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尽快过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

参考文献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90-01

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是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是各级党委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各地州市党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市场引导和计划安置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提供岗位、加强培训、人才服务、职业介绍等多种方式,切实推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然而,结构性失业与一些岗位人才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还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多数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认为只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才叫就业,从事个体等自主经营,不叫就业。一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认为自己上了大学,就理应留在城市工作,对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心理准备不足,不愿意到连队工作,更不愿意从事包地、养殖等工作。

2.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一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习惯于“等靠要”,等政府安排工作,向政府要工作,没有就业的市场观念;一些毕业生找工作的态度消极被动,守株待兔,认为“工作”会主动上门找他们,在就业面试时,往往缺乏积极的表现;就业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就业危机感,他们不仅不能主动创造就业机会,甚至就业机会来了也不能抓住。

3.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结构不合理。

一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团场发展所需人才不匹配,学习专业面较窄,所学专业也多与团场长远发展所需人才资源不对口。

4.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障碍严重。

通过近几年公务员公开招录和事业单位招考工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影响了他们就业。一些少数民族毕业生在上大学期间预科汉语学习一年,只能书写、看懂汉语,语言交流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他们在社会上的交往能力和应付工作的能力,无法胜任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5.可提供就业的岗位严重不足。

一是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少,再加上逢进必考的制度约束,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没有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南疆现有的企业利润率不高,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生活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少数民族劳动者不愿意到企业就业。三是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没有充足的资金去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和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培训。

二、加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

1.优化就业环境,加强宏观指导。

一是出台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奖励重才、爱才企业, 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重才、爱才、育才环境;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尽最大努力满足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精神上、生活上和创业成才上的需要;三是大力宣传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及基层单位中奋斗成才、艰苦创业、做出贡献的毕业生优秀事迹, 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促使少数民族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总的来说,要精心营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舞台,关心他们的工作、事业和家庭,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在思想上、感情上融入到社会中去,这样才能切实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2.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注意增强扩大内需在解决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的针对性,出台扶持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让民营企业、基层就业或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成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对于自谋职业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在资金、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毕业生毕业后,由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就业知识技能培训;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异地就业,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等等。建立“少数民族人才基金”,用于解决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安置工作中诸如发放住房补贴、修建引进人才周转住房、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以及定期慰问等方面,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从而促进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采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就业市场,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实行统一组织的劳务输出,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二是突出“四个优先”:在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单位招录工作人员时优先考虑,在教育系统特定教师岗位招聘中优先考虑,在基层维稳力量队伍配备上按照“1+3+3”模式(即1个连队配备1名公安干警、3名协警和3名民兵)优先考虑,在南疆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人員招聘上优先考虑。三是在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中优先考虑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招录和使用。

4.加大少数民族毕业生培训力度,提高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

优先选拔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到对口支援省市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在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打开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转变他们的观念;利用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和疆内高校等培训机构,加强汉语学习和技能培训,重视提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依托培训机构和骨干企业,加快毕业生实(见)习基地建设,缩短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差距。

5.加强宣传引导,切实转变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优势,大力宣传教育,转变部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陈旧的就业观念、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和“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增强就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形成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和非公经济企业就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就业模式,全面推进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之,新疆南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比例较大,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惠及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需要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南疆地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才能妥善解决,才能有效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参考资料:

[1]何建忠《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

[2]刘会、刘艳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思考》。

[3]王天玉《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的促进和探究》。

[4]王建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第4篇

关键词:多维贫困,A-F法,维度贡献,农户,南疆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政策,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贫困人口逐渐向少数民族地区集中,使得少数民族区域贫困状况十分突出。2011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确定的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有11 个是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贫困面积大、程度深,贫困多元化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1]。因此,如何测定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程度,并探寻消除多维贫困的举措,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早在20 世纪60 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贫困作为福利的缺失是一个多维的概念。Morris[2]提出的物质生活质量指数就体现了多维贫困的思想。Sen[3]把能力方法纳入贫困分析框架,创建了能力贫困理论,该理论认为贫困的根源就是个人能力的匮乏,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获得足够的营养、基本的医疗条件、住房条件和一定的受教育机会等,如果缺少这些功能或者其中的一项功能,那就意味着处于一种贫困状态。该研究使得多维贫困研究有了开拓性进展,此后多维贫困测度和分析成为贫困问题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主要集中研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多维贫困,分析对象覆盖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不同区域。国内学者一般从反映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健康、教育、资产、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出发,基于能力贫困理论,利用Alkire和Foster[4]提出的A-F法测度中国和中西部地区城乡家庭的多维贫困状况。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王小林和Alkire[5]从住房、饮用水、卫生设施、用电、资产、土地、教育和健康保险8 个维度,对中国城市和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和农村的贫困状况远高于国家统计局以收入为标准测量的贫困发生率,卫生设施、健康保险和教育对多维贫困指数贡献最大。部分学者将能力贫困理论用于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研究中。杨龙等[6]对西藏的研究发现,农牧民的成人平均受教育程度、资产、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等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贫困状态,不同地区的贫困家庭的各贫困维度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差异较大。谭银清等[7]认为武陵山区农户总体多维贫困程度严重,对多维贫困指数贡献最大的依次是卫生设施、燃料和住房。对新疆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分析尚未见到最新报道。为全面了解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的状况,以新疆南疆三地州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户多维贫困的程度和特征,探析其贫困原因,为新时期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端,大部分地域是戈壁沙漠和山地,占全疆总面积的29%,周围分别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五国接壤。该区域以维吾尔族(占总人口90.37%,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主体,地理环境封闭,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民族宗教问题复杂。2013 年区域所辖24 个县及县级市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占全疆扶贫村总数的77%,扶贫对象占全疆农村扶贫对象的7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2014),是我国14 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1.2 数据来源

于2014 年1-3 月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开展农户调查,调查区域覆盖南疆三地州的18 个县市,占南疆三地州所有县市的75%。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基本结构、家庭收入、家庭资产、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饮用水来源、卫生设施、通电情况、房屋结构类型、做饭燃料等10 个方面的信息。共发放调查问卷1 200 份,回收1 200 份,其中有效问卷1 191 份,有效率99.25%。

1.3 分析方法

A-F法是目前应用最为成熟广泛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其步骤为[8]:

1)各维度的取值。通过家计调查获得n个家庭在d个维度上的取值,得到样本观测矩阵X :

式中:xij表示个体或家庭i在维度j上的取值,i=1,2,…,n ;j=1,2,…,d。行向量(xi1,xi2,…,xid)表示个体或家庭i在所有维度上的取值,列向量(x1j,x2j,…,xnj)表示j维度上不同个体或家庭的取值分布。

2)贫困的识别。对每个维度设定一个贫困标准zj(zj>0),由X矩阵可设计出元素均为0 或1 的贫困剥夺矩阵g0,具体设定为:

式中:g0=(g0ij)表示贫困剥夺矩阵,xij是矩阵中的元素,zj表示第j个维度的贫困线或被剥夺的临界值,元素1 表示为贫困,元素为0 表示非贫困。把元素设计为1 或0 主要是方便后面的计算。

3)多个维度被剥夺的识别。上述剥夺矩阵g0中的元素代表了每个家庭或个人在各个维度上是否存在剥夺,这是一种单维的方法。多维贫困主要考虑在多个维度下,该个体是否贫困。令pk为考虑k个维度时识别穷人的函数,则多个维度被剥夺的识别公式为:

式中:ci表示每个个体或家庭被剥夺的总维度数,k表示贫困的维度数,k=1,2,…,d,元素1 表示当个体或家庭i被剥夺的总维度数ci大于等于k时,pk定义个体或家庭i为贫困,元素0 表示当个体或家庭i被剥夺的总维度数ci小于k时,pk定义个体或家庭i在维度k下为非贫困。

4)贫困的加总。最简单的加总方法是计算多维贫困发生率(H):

式中:q表示同时存在k个维度贫困的人口或家庭数,n为总人口或家庭数。

由于该方法对贫困的深度和强度不敏感,Alkire和Foster(2007)对该公式修正,得到了新的多维贫困测度方法:

式中:MPI调整后的多维贫困指数,H是多维贫困发生率,A为平均剥夺份额,ci(k) 表示在k个维度下界定为贫困的第i个个体或家庭被剥夺维度数的总和,d表示最大维度数。

5)贫困分解。多维贫困指数(MPI)可以按照时间、地区、维度等不同组进行分解,通过贫困分解,可以计算出分组元素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若按维度分解,则各维度贡献率为:

式中:Gj表示第j个维度的贡献率,wj表示第j个维度的权重,CHj表示第j个维度被剥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4 指标选择

计算多维贫困指数需要确定贫困的维度、具体指标及其权重。现有的相关文献在此方面的设置往往由于研究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9]。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南疆三地州的实际情况,选取收入、教育、健康、生活质量4 个方面共9 个指标构建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其中收入、健康、教育方面各一个指标,生活质量有6 个指标,各指标及其贫困界定标准具体见表1。本文对指标体系中各维度和具体指标权重的确定沿用联合国公布的多维贫困指数计算中所使用的等权重法[10],即收入、健康、教育和生活质量领域的权重各为1/4,收入、健康、教育方面各有1 个指标,每个指标权重各为1/4,生活质量方面有6 个指标,每个指标权重各为1/24。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维度贫困分析

调研数据整理结果表明,2013 年被调查对象年人均纯收入4 182 元,相当于当年全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 296 元)的57.3%,被调查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1 480 元,贫困发生率为38.5%(表2),远高于2012 年全疆农村贫困发生率14.7%,说明新疆南疆三地州调查区域内收入贫困覆盖面积广,贫困现象严重。

把受教育年限在6 年及以下的16-65 岁人口视为教育贫困人口。按照这一标准,研究区域有58.25% 的人处于教育贫困状态。调研中发现,南疆三地州农村中小学辍学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教育基础设施差、教师队伍素质低;家中经济困难,无力供孩子继续求学;南疆三地州每个乡只有一个初中,没有高中,去县里上学路途遥远,交通非常不方便,这是农村孩子只上到初中就不愿意再继续求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自2013 年南疆三地州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后,虽然政府要求学生初中毕业后不论学习好坏,必须到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求学,但是实施效果很不理想,中途辍学的现象比较普遍,相关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思想工作劝其重新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学生初中毕业后不愿意继续求学,除了前述原因外,也与学生及其家长的落后思想观念有关,他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认为继续求学的话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早出来打工挣钱。

调研区域有18.25% 的人是健康贫困人口,这部分群体因为患有大病、慢性病或体弱多病等而劳动困难,摆脱贫困的难度很大。由于南疆三地州的贫困地区许多农村没有像样的卫生室,村民去县上看病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交通费用,更支付不起住院报销必须自付的门槛费和共付比例所规定的医药费,村民有病一般都是拖着。虽然该区域新农合参保率达到了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也全面推开,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要求16-59 岁的人群每年缴纳100 元,村民普遍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缴款不划算,每年缴款时期自愿缴纳保险金的村民不到10%,村长不得不先用村集体款项垫付,然后再逐家逐户催缴,在催缴过程中争吵时有发生。

调查区域绝大多数的农村都通电,但是一些偏远农村缺电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经常断电,日常照明主要依靠蜡烛和煤油灯,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把不通电或经常断电视为用电贫困。调查区域用电贫困为7.37%。

联合国把不安全的卫生设施看作是损害健康的重要因素,按照联合国标准,家中使用冲水厕所或干式厕所才算摆脱了贫困[11]。调查结果显示,南疆三地州绝大多数农牧民家庭在此方面没有摆脱贫困,在卫生设施上的贫困发生率达到了90.41%。

由于南疆三地州基本属于干旱、极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80 mm,年均蒸发量在2 300 mm以上[12],春季缺水、夏季洪涝、秋季干涸,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生产和生活用水匮乏问题十分突出。在接受调查的农村居民家庭户中,日常生活中饮用未经过处理的自来水、井水、小溪、泉水、河、湖泊等或经常断水的家庭达到了83.86%。

按照联合国规定,做饭时如果不能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沼气、液化气),就视为该维度的贫困[13]。南疆三地州的农村地区做饭使用的燃料基本采用原煤、柴草等,使用这种传统的做饭燃料不仅对人口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南疆三地州不能以电、液化气、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为生活燃料的农户家庭占90.16%,

家庭资产表明了一个家庭在多年的收入积累和消费后的财富状况,能够反映该家庭摆脱贫困的能力[14]。本文分析资产维度时,把拥有的生活耐用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数量小于2 项的家庭视为资产贫困家庭,2013 年南疆三地州资产贫困家庭占到了7.12%。

在农村地区,住房结构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所处的社会状态[15]。根据新疆农村住房的实际情况,把住房结构是“土坯房”的农户家庭视为住房贫困家庭。2013 年南疆三地州农村家庭住房为土坯结构的占50.64%。新疆从2010 年开始实施富民安居工程,以期通过政府补助和农民自建的方式改善农村的住房条件,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住房贫困,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但是由于政府提供的补助有限(每家补助24 000 元的建筑材料),贫困地区农牧民贷款盖新房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无疑加重了家中的经济负担,还有一部分经济条件很差的农牧民甚至盖不起新房,因此农户们都希望政府在此方面增加补助。

调查区域单维贫困状况按照贫困发生率大小排序结果为:卫生设施> 做饭燃料> 饮用水> 受教育年限> 住房结构> 人均收入> 健康状况> 通电情况> 家庭资产。做饭燃料、卫生设施、住房条件、饮用水、受教育年限等的贫困发生率均高于收入贫困发生率。非收入维度贫困测度结果与收入贫困测度结果差异较大,说明单维的收入贫困不能全面涵盖南疆三地州贫困的真正内涵。

2.2 多维贫困分析

对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计算结果表明,有98.5% 的家庭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存在贫困,有94.4% 的人至少在两个维度上存在贫困,有89.1%的农户至少在三个维度上存在贫困,有72.4% 的农户至少在四个维度上存在贫困(表3),远远高于按收入指标计算的收入贫困发生率(38.5%)。在七个及以上维度上存在贫困的农户比较少,在9 个维度上都存在贫困的农户并不存在。说明南疆三地州农村贫困具有类型多样化,面积广的特点,并且不同贫困类型彼此交叉融合,众多农户家庭不仅存在收入贫困,还存在其他多个维度的贫困。

如果一个农户家庭在9 个维度中的任意k个及以上维度同时存在贫困,就定义该家庭是k维贫困的。由于按人头计算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对多维贫困的分布和剥夺的深度不敏感[16]。A-F法利用贫困的剥夺份额(贫困强度,A)调整多维贫困发生率,得到多维贫困指数(MPI),克服了多维贫困发生率的缺陷[5]。比较k=1、k=3 时的贫困发生率、贫困的剥夺份额(贫困强度)、多维贫困指数(表3),k=3 时,以人头指数为基础的贫困发生率与k=1 时相比下降了将近10 个百分点,贫困强度增加了3.4 个百分点,但是反映贫困严重程度的多维贫困指数仅下降了不到1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随着贫困维度从一维增加到三维,多维贫困的覆盖面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贫困强度有所增加,贫困的严重程度几乎没有变化。因此仅以人头指数为基础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地区农户被剥夺的严重程度,有必要结合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UNDP把1/3 以上维度存在贫困的农户定义为贫困户[17]。因此本文沿用此标准把k=3 设定为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贫困临界值,也就是说,当一个农户家庭在3 个及以上维度上存在贫困时,就认为该农户家庭存在多维贫困。计算结果表明,当k=3,调查区域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为89.1%,平均被剥夺程度A为44.7%,多维贫困指数为39.8%,说明该区域多维贫困比收入贫困还要严重。现阶段,南疆三地州要提升扶贫开发效率,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维度出发展开精细化、专门化的扶贫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类型的贫困问题。

随着k的不断增加,调查区域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及多维贫困指数(MPI)不断下降,平均被剥夺程度(A)不断增加。说明随着贫困维度的不断增加,多维贫困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贫困程度也随之下降,但是贫困强度在不断上升。在多个维度上都处于贫困状况的人口摆脱贫困的能力更差,更容易陷入“贫困陷阱”。

2.3 多维贫困各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以贫困临界值k=3 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研究不同指标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度,进而剖析南疆三地州的致贫原因。计算结果表明,教育指标对贫困的贡献程度最大,达到了35.73%(表4)。说明南疆三地州农户家庭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困现象,并成为农户在多个维度上致贫的最重要的原因。教育是提高个人自我发展能力和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18]。南疆三地州农村以维吾尔族人口为主,在教育方面,贫困户表现出某些一致性的鲜明特点,即成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绝大多数不会说汉语,人力资本方面存在明显劣势,就业渠道十分有限,加上受传统的宗教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宁可苦熬受穷,坐等国家救济,也不愿意外出打工,严重影响了个人及其家庭的长远发展。

收入和健康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9.37% 和11.19%,说明这两个维度对南疆三地州农户多维贫困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做饭燃料类型、卫生设施、住房结构、饮用水来源对多维贫困的贡献度分别为9.22%、9.24%、5.18%、8.57%,是致贫的次要因素,通电情况和家庭资产的贡献度合计1.24%,对多维贫困的影响不大。

教育、收入、健康贫困共同构成了南疆三地州多维贫困的主要来源。调研中发现,虽然该区域收入贫困家庭和非收入贫困家庭不完全一致,但是非收入贫困的发生和收入贫困的发生更多地表现为双向因果关系,即收入贫困人口在获得健康、教育等方面更趋于弱势,这种情况反过来会使他们更加贫困。对南疆三地州贫困农户家庭来说,由于收入贫困人口无法获得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这将引起健康状况的恶化,从而无法工作并以此提高本人和家庭的收入;同样,收入贫困人口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没有能力送自己的孩子上学接受教育,这将妨碍他们提高未来的家庭收入,并有可能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农户收入贫困和非收入贫困相互影响、相互加强,由此形成无法突破的恶性循环[19],这也是南疆三地州呈现连片贫困、持久性贫困的根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南疆三地州农村非收入贫困发生率高于收入贫困发生率,多维贫困覆盖率高;虽然随着维度的增加,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程度不断下降,但是多维贫困人口的贫困强度不断加大,更多维度上处于贫困的人口更难摆脱贫困。收入贫困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南疆三地州农村贫困状况;教育、收入、健康依次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最大。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是大力投资教育,促进农牧民增收,加强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投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3.2 建议

第一,要把教育作为解决南疆三地州农村贫困问题的突破口。国家应采取特殊政策大力投入和扶持,解决南疆三地州教育的硬件软件建设。目前南疆三地州已经全面推行了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这一举措对摆脱该区域教育贫困具有重要意义。在该项举措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应通过细致调研和做思想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学生仍然不愿意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问题。对成年劳动力来说,应通过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技能培训改善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他们在非农务工中的工作机会。

第二,通过多渠道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南疆三地州可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适度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并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依托喀什经济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建设面向周边国家的国际物流通道;发挥丝绸之路的品牌效应,发展现代旅游业。

第三,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在南疆三地州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服务人口合理布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而不是根据乡镇数量设立乡镇医院;努力实现新农合和农村医疗救助的信息共享,探索两者的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投资基层卫生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以及基层卫生院室配备必要的医疗器具,必要时可动用扶贫资金扶持。这种投入不仅保证了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直接分享到了开发式扶贫的好处,也会促进以村为基础的社会发展。

第四,在扶贫过程中应把思想转化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指标。工作中可以用典范示范、经验介绍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的思想转化,使他们积极主动向汉族群众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树立他们脱贫的信心。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10-01

小学是学生各项能力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期,语文口语教学一方面契合了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在入学之前儿童虽然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文口语,但是这也只能是简单的交流,经常会出现用词不当、语句含糊不清等现象,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文口语教学可谓意义重大;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学习是一个听、写、说、读于一体的能力发展,口语则是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全面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

一、新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在新疆地区随机抽取了5所小学20名小学语文教师,对与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有关的内容展开了调研,具体的调研结果如下:

1.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概念的理解。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口语教学内涵较为模糊,认为其应该是对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基础性培养,而对于如何去运用口语语言没有把握好,由于对概念的误解使得其在教学当中将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听说教学等同了起来。

2.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重视程度。从调研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对于其重要性认可度还是较高的,认为其和阅读及习作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践当中,教师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投入时间明显的低于其他内容的教学时间,实际上是一种对口语交际教学不够重视的体现。

3.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调研结果。在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是没有硬性的目标的,只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口的引导即可;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目标的确定是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的,并无明确,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也只是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进行。

4.口语交际教学课程准备情况调研。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口语交际板块一般都是在课程单元当中的单元园地,很多教师认为其内容在编排上并不科学,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只有不到50%的教师会自行的去筛选、拓展口语交际教学内容。

5.口语交际教学指导情况。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教师并不能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正确的指导,而即使是进行指导更倾向的是对交际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而很少在情感及素养方面展开指导。

二、造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的论述,笔者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具体的有下面几点:

1.教学地位缺失。在小学新课标当中将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等同为了阅读、识字等,但是实际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缺失,这就使得口语交际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环境、教学任务等都得不到保证。

2.教师教学观不正确。是否能够将口语交际教学真正的实施,教师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纵观当前很多教师在观念上仍旧是重文轻语的观念,并且这种传统的思想非常的根深蒂固。

3.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素养较低。一方面是专业素养欠缺,另外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在人际交流方面素养不足,这就使得教师无法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很好的实施口语交际教学。

三、改善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措施

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改变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应该从教师的角度去着手:

1.树立教师正确的教学观。首先教师要改变重文轻语的传统思想,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教师来说要在日常当中就对学生的表达、倾听等能力全面进行关注,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做到不打断、不插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态度。

2.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素养。要想改变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需要做好教师的在职和职前培训,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加强对口语交际的学习。

3.不断提高教师相应的教学能力。一方面在教学过程当中实现提高,教师可以充分的进行教学设计,另外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教学的科学、合理的组织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

4.在教学反思中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施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反思,反思结果一方面来自于教师自我认知,另外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反馈,这就能够保证教师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从而进行后续的改进。

5.要将口语交际内容与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结合起来。在语文教科书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话题,而这些话题又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需一至二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面有限。要解决这个矛盾,最简便有效的措施就是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资源,善于将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教学、阅读、写作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以阅读教学为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中常有不少的对话段落出现,而这些课文又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的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6.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满足学生交往、求知、启智、审美等需要。改善当前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设置真实的口语交际情境,满足学生的交往需要。设置口语交际情况要符合学生生活的真实,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任务的情境,能进行实质性的交流。其二,要选择开放的口语交际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内容的选择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设置,还应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的需要。要善于突破三个局限:一是突破学科局限,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引入多个学科的内容;二是突破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由课内引向课外丰富的内容;三是突破现成的知识,让学生去自我发现、建构新知识。其三,要设计挑战性任务,以满足学生的启智需要。其四,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需做到:一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倾听、表达和应对;二是让学生体会到个体的就是独特的;三是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他自己能力水平的任务;四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参照式评价,以鼓励为主。

当前新疆地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概念的理解不足、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不明确、口语交际教学课程准备不足、口语交际教学指导情况不足,而要改变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师观念、教学素养、教学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参考文献: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第6篇

吐鲁番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 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也是中国丝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主要有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沟石窟洞和台藏塔等文化遗址。曾有著名国外学者赞叹新疆历史上没有一个地区像吐鲁番一样, 是一个多种民族, 多种文化和多种宗教充分交汇和融合的地区。维吾尔族的祖先早在9世纪就进入西域地区 (如:吐鲁番、库车、轮台、和田和喀什等) , 吐鲁番地区自然就成为维吾尔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当地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语言、生活习惯、建筑装饰和建筑风格等方面都具有魅力。因此, 对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传统聚落的研究对了解新疆传统聚落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重点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出发, 来研究吐鲁番地区聚落形态的形成机理。

1 自然因素对吐鲁番地区聚落形态的影响

1.1 地理气候的影响

吐鲁番四周由沙漠包围, 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夏季气候白天高温干燥, 而夜间温度较低。当地居民采用高蓄能材料如土坯、泥墙等作建筑防护结构, 来实现白天既能隔热又能吸收热量, 到了夜间再将墙体上热量慢慢释放出来以提高夜间室温。此外, 由于夏季炎热, 所以平面布局为求紧凑从而以最小的表面面积, 争取围合最大的空间。与此同时窗开的既少且小, 并且多采用高富的形式以减弱地面阳光的反射。而且, 房屋的色调采用反射性能好的浅色。为了增加房屋的大片的阴影, 房屋则尽量靠拢以缩小之间的间距。并且, 当地居民在房屋周围还种植大量植物, 特别是当地普遍种植的葡萄树, 葡萄树的藤条攀缘在房屋前的藤架上, 以防止由光线直射所产生的辐射热的影响。

1.2 地貌地形的影响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最低的内陆盆地。东为天山山脉东段南坡, 北为博格达山, 南为库鲁克山, 面积约20 000 km2。盆地中部有两列东西方向低山, 北为火焰山, 南为觉罗塔格山, 约1 000 m~1 500 m;两者之间为绿洲。如此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村落要坐落在靠近水源地的绿洲中。

1.3 地方材质的影响

吐鲁番地区的土质粘结性很好, 自古以来就有采用以土筑墙或做成拱的形式来建造住房的特点。并且, 由于干旱缺水, 林木资源并不丰富, 建筑建材没有大量使用木材。这些可以从唐代遗址交河和高昌故城来说明。直到目前, 当地居民建造住房也多采用土拱形式的结构。这种住房有的是单层, 有的是带有地下室, 这种地下室, 冬暖夏凉, 非常适合避暑。

2 社会因素对吐鲁番地区聚落形态的影响

除了自然因素对吐鲁番地区聚落形态的形成影响外, 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这里讲的社会因素可以大致包括:宗法、伦理、道德观念、血缘关系、宗教信仰、风水习俗和交往习俗等。其中宗教信仰对吐鲁番维吾尔聚落形态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传入到高昌地区, 到了南北朝时期, 已有很大的发展。佛教在隋唐时期出现了日渐昌盛的景象。维吾尔族祖先回鹘民族大约在公元9世纪西迁到高昌, 由于当地居民信仰佛教, 回鹘族也逐渐接受了佛教, 并逐渐成为统治地位的宗教。但是在宋淳五年 (1269) , 爆发了海都叛乱, 使高昌回鹘王国境内变成了战场, 高昌城陷落, 高昌王战死, 人民流散, 国势日渐衰微, 并开始强制推行伊斯兰教。大约到了15世纪末, 佛教在高昌地区逐渐消失。因此吐鲁番地区在历史上经历了从佛教到伊斯兰教的转变。

伊斯兰教的礼拜活动较为频繁, 有些教徒一天从清晨到傍晚要去清真寺做礼拜五次。伊斯兰教正是通过这种频繁的礼拜活动来向当地教徒宣传教义。正因为当地居民的这种宗教需求, 聚落布局中清真寺必须要在中心。例如吐鲁番地区的吐浴沟麻扎村, 清真寺位于整个乡村聚落的中心位置, 而且整个建筑非常高大。通常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内部空间开阔, 外部体量也很高大, 一般都有塔楼。内部色彩和装饰很富丽, 并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例如吐鲁番地区的苏公塔, 塔身呈圆柱形, 高37 m, 底部直径达10 m, 外部装饰有各种各样的花纹, 如变体四瓣花纹、山纹、菱格纹和水波纹等, 共有15种之多, 都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纹样。因此, 维吾尔乡村聚落布局主要以清真寺为中心, 这种聚落布局不仅能有利于当地居民的生活活动, 而且具有鲜明的宗教特点。

3 结语

本文以新疆吐鲁番地区聚落形态为研究对象, 从地理气候的影响、地貌地形的影响、地方材质的影响等自然因素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分析了吐鲁番地区民族聚落形态的形成机理, 这对新疆维吾尔传统聚落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3]陈震东.新疆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最新)详解 第7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 农业科技骨干特殊培养; 新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20

1 问题的提出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总量不足,比例偏低;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分布不均,人才效益受到制约。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培工作就是为了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素质优良和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科技人才队伍,既是为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需要,也是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人才保证的一项重要举措。

特培项目不仅调动了少数民族学员主动提高科研水平的热情,也为民族融合和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纽带。由于笔者在单位具体从事少数民族特培管理工作,所以能够利用工作关系,经常与少数民族特培学员深入交流,并进行深度专访,随时关注学员成长经历。本文以新疆农科院为重点,对少数民族科技骨干来院参加特培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入专访,并进行了访谈整理和汇总。

2 特培工作开展情况

2.1 调研样本选择

对新疆农科院23名特培学员进行长期的跟踪调研,其中长期2人、中期10人、短期11人,具体情况如下。

性别:男性比例35.4%,女性比例61.6%。

年龄:40~50岁年龄比例45.7%;30~40岁比例40.8%; 25~30岁比例4.5%。

受教育程度:研究生学历比例20.5%,大学学历比例65.3%,大专比例14.2%。

民族构成:维吾尔族比例63.6%,哈萨克族比例36.4%。

学员来源:单位在南疆五地州的比例为56.2%,单位在北疆的比例为34.3%,单位在东疆的比例为9.5%。

2.2 组织管理

新疆农科院发挥农业科技人才优势,自2007年开始接收疆内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培计划任务,围绕科技创新与发展,积极做好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已接收23名来自全疆各地州基层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到新疆农科院植保所、农机化所、园艺所等相关研究所学习培训。对于进修人员,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其所在单位培养需求、本人所从事专业领域与相关研究所进修对接,分别确定培养单位、制定培养计划、指定培养老师、明确培养任务。以支撑和服务新疆现代农业发展为人才培养方向,特培学员们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科研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本单位和培养院所建立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带动了本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

2.3 培养方案

新疆农科院妥善安排学员们在培养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一视同仁,按照本单位职工对待这些学员,包括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和节假日的联谊活动等。通过工作、学习、生活的接触,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使他们自觉地融入到单位大家庭中。在特培期间,采用“传、帮、带、管”的办法,组织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新疆农科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会、学术交流会、业务知识培训会等,集中开展实验室试验操作和试验田现场操作示范培训。同时,还鼓励支持他们积极参加国家、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确保多层次、全方位地为特培学员提供学习工作的条件,使特培人员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回去后成为当地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2.4 特培工作效果

2.4.1 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特培学员经过一至两年的研修学习后,无论是政治素质,还是业务水平均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接触到了学术前沿,拓宽了知识领域。经问卷调查,23位学员中,目前有15位学员现在独立主持自治区级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35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项,获地州科技进步奖8项。古丽·艾合买提提到特培经历时,总是激动地说:“那一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骄傲的事”。买买提说:“特培是少数民族科技人员成长的摇篮,是我科研工作的一个转折点”。他在培训期间,申请了两项自治区项目,晋升为副研究员。调研中与他们有一样感受的人还有很多。学员们普遍反映,在培训中充分感受到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关怀,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特培学员不仅成为学术骨干,更成为增进民族友谊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

2.4.2 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学员分配到课题组进行学习实践,学员们普遍反映,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非常紧密,学习的新技术和新知识非常适用,不仅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更提高了实践工作能力。培养过程中,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强化,更重视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植保所郭文超研究员,安排学员参与课题研究,对学员开放自己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带学员下基层指导生产实践,使学员深入了解自己科研领域的最新发展现状。经过系统学习,学员们能掌握3~5项科研试验技能,多数学员能在培训期间独立撰写专业论文,部分学员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了解专业前沿,增强了发展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阿克苏农机推广总站的古丽,带着实际工作中植保方面的问题而来,培训期间主动向导师请教,查阅文献资料,刻苦钻研,认真实践,带着答案满意而归。

2.4.3 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桥梁 调研中发现,特培学员在学习期间,都能主动与培养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有的把自己的课题带到培养单位中去研究,请专家帮助解决难题,利用先进的科研设备开展研究,有的直接参与到培养单位的重大科研项目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均获得提高,有的学成返回单位后,继续与培养单位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信息,跟踪学术前沿,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23位学员至今全部与自己的导师和培养单位保持着联系。古丽斯坦特培期间参加到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中,回到单位后,在导师的帮助下,独立申请了到了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她的科研事业从此起航。艾尔肯在特培学习期间,参加到培养单位的国家“863”计划的重大项目中,成为当年自治区参加该类项目为数不多的人员之一。endprint

2.4.4 提升了理想和信念 调研中发现,特培政策强化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扎根艰苦地区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更能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激发了广大少数民族科技人员爱党、爱国的热情,激发他们服务基层、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笔者为加深论文写作深度,以白灯莎研究员为典型进行了深入访谈分析。白灯莎研究员在特培期间,除完成导师科研任务外,还积极主动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回单位后,积极主动与导师联系,继续参与到导师的研究项目中实践锻炼。两年后,在导师的帮助下,她的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打顶对新疆陆地棉早衰的影响”获批,她的科研事业从此起航。她利用在特培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结合新疆农业生产实际,先后申请到国家和自治区项目14项,研究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3项,撰写论文28篇,获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访谈中,她说:“作为一名维吾尔族科技工作者,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特培单位和老师的心血,也得到同行的关怀和帮助。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必须树立为新疆农业科研事业献身、为各族农民致富贡献智慧的理想。作为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必须十分注重知识更新,必须用新知识武装和充实自己”。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和访谈,笔者发现,特培项目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培养地点不够合理 调研中发现,学员认为应根据选派单位的目的来确定特殊培养地点。新疆属于绿洲农业的典型形态,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内地明显不同,一些地州学员选择在疆内参加特培比较适合。特培地点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农业行业性质、特培目的及技术的差异,以便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3.1.2 培养范围和渠道较窄 从受惠群体的认可度来看,特培项目实际上是通过政策强调弱势补偿,符合群体需求。受制于民族习惯、语言不通、基础较差等因素影响,新疆与内地间的差距是客观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已经存在的,并且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消除的,这种事实上的差距导致了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平等。从政策本身的意义来说,只有政策价值选择满足和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要求时,政策才能获得较强的合法性。从这一层面上讲,特培项目的培养范围和渠道应进一步扩宽。

3.1.3 部分学员培养效果打折扣 调研中发现,派往科研院所进行理论学习的特培方式比较多见,派往相关机构提高实践技能的特培方式相对较少。其中,科研院所主要采用导师制,像新疆农业科学院,每名学员由一名或两名专业教师负责,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学习指导。学习方式以理论学习为主、参与导师科研课题为辅。但个别培养单位对学员完全以理论课程讲授为主,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比较少,使得学员仅仅更新了知识体系,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新疆农业生产实际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不能切实解决选派单位的专业提升问题,降低了培养效果。

3.1.4 缺乏学位认证制度 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相应的学位认证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参与特培和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特培时间一般为2年,并且特培学员已经有了社会实践和科研积累,已经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比较接近,仅相差1年,大多数接受特培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在特培期间都能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学习,期望拿到硕士文凭。但是,特培结束后,个别选派单位由于工作需要,不支持被选派者继续深造学习,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被选派者的学习积极性。

3.2 原因分析

3.2.1 掌握学员培养需求还不够 调研中,一些学员反映,特培时间和地点,不能完全满足接受学员的需求,降低了特培效果。特培时间之所以受到一些学员的质疑,是由于管理部门没有做好特培需求分析,有些选派单位也没有充分考虑本单位发展目标和特培学员的岗位特点。人社部门应进一步与选派单位和特培机构加强沟通,综合考虑农业行业生产周期、基层单位多样化特培目标,确定灵活的特培时间,以求实现良好的效果。

3.2.2 对学员的能力审查不够 调研中,一些导师认为,特培学员的汉语应用水平不能准确理解专业词汇,很难撰写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就需要他们在特培期间,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汉语,导致专业知识的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另外,个别选派单位对选派学员能力审查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专业技术一般、培养潜力一般的人享受了特培待遇。这些学员本身能力所限,特培期间提升的空间不大,学习效果也不太明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特培工作效果。

3.2.3 缺乏全过程管理 特培学员返回原工作单位后,他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为单位和当地农业生产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说,对于特培管理应该贯穿于培养前、培养中和培养后的整个过程。目前特培项目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统一、完整的管理机制。

3.2.4 缺乏特培效果考核机制 调研中发现,接受特培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回到工作岗位后,管理部门对其缺少相应的后续跟踪管理。例如:接受特培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的科研水平提升了多少?特培工作为选派单位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还需要进一步的总结、研究和探索。

3.2.5 培养计划执行控制缺位 由于政策执行过程是一个管理过程,因此,对政策的执行应该进行“控制”。特培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宣传、管理、执行由不同的部门承担,缺乏协同合作和信息沟通的意识,很难进行有效的执行控制,各管理部门或培养单位既没有控制的意识和观念,也没有控制的权威和措施。

4 进一步做好特培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特培实施方案

4.1.1 特培计划 按照国家开展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的目标任务,建议各选派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和选派人情况,制定较为详细的培养计划,这样更加有针对性,例如:更加突出农业科研的特点,学员学习结业后,可更有效地服务原单位。endprint

4.1.2 特培方式 由于现代教学和科研活动更加多样化,层面更加丰富,建议允许学员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安排进修工作,在保证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灵活地利用特培时间,为原单位更好更有效地工作。

4.1.3 特培时间 建议针对农业行业的生产周期和基层单位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对合理的培训时间。特培时间根据作物生长周期,以1年为宜。

4.1.4 特培地点 建议特培地点的选择由以高校为主体向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机构为主体转变。通过特培,切实提高特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选派单位培养有用的科技能手。

4.1.5 特培范围 建议加大政府以及社会的支持力度,从而使其惠及更多的人。在特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再扩展特培计划的范围,使优秀的汉族科技骨干也可以享受这个提高自身的机会。

4.2 加强特培全过程管理

4.2.1 加强调研 建议特培管理部门在实施特培计划、确定人员名额和专业之前,做好特培需求前期调研工作。提前同特培单位和导师取得联系,了解特培单位的技术优势、导师的课题立项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培单位,以满足选派单位和学员的特培需求。

4.2.2 前期摸底 主管部门要对特培学员所学专业、实际水平进行准确了解,以便于落实合适的培训单位。培训单位再根据本人实际专业技术能力、汉语水平和意愿,有针对性地安排导师。同时,组织管理部门要在特培前期做好行前教育工作,让他们做好生活上能吃苦的精神准备,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争取尽可能多的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增强适应能力。

4.2.3 后期交流 建立特培后续交流机制。特培任务完成不代表工作的结束,要在培养机构和当地政府、当地单位之间建立持续的交流联系机制,定期组织人才和干部交流,加强两地人才和技术的不断交流。

4.3 构建特培长效机制

4.3.1 继续加大宣传落实制度 继续加大宣传落实力度,稳步实现特培工作的培养计划。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逐步改善新疆人才层次结构,与此同时,兼顾考虑充分调动少数民族人才的积极性,例如:对于来内地特培的人员,在原单位给予他们一些优惠政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积极主动性。

4.3.2 建立经费投入增长机制 建立经费投入增长机制。用于培养单位的带教、实操等教学工作,同时更好地解决学员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从农业科研角度看,人才培养和投入需要更长的发展周期。对特培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探索特培工作长效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证特培工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3.3 对特培效果做长期跟踪统计 特培政策成果最终体现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上,而人才对区域发展的投资回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特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外界因素影响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因此,应该建立长期的跟踪反馈体系,以便随时调整政策以有效矫正政策偏差。

4.4 加大对特培学员的考核

特培学员都是在职人员,也是各单位的科技骨干,由于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应根据特培学员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为此,要充分尊重特培学员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上的差异,重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取得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需要多维度、多主体对特培学员进行考核,帮助特培学员找到差距和不足,确立进一步的成长目标。

建议由国家和自治区制定特培结业考核标准,并设置有一定高度的门槛,对于能符合结业标准的学员,考核结果合格,可授予特培学员相关的证书,视其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历。例如:正高级职称经2年特培,可认定获得相应的博士研究生同等学历;副高级职称经2年特培,可认定获得相应的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

4.5 加强自我发展能力

支援单位在信息、技术、人才、学科、科研等方面具有优势,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受援单位进行的短、中、长期的学术考察活动,以及干部挂职锻炼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另外,特培学员学成回原单位后,要将特培期间学习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其他科技人员,增强受援单位的“造血”功能,从而全面提高受援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

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培养只能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出发,从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出发,既要着眼于未来发展,又要立足现实,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形成各类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多功能、适应性强、特色突出的体系,并使之成为新疆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培工作的进一步推动还需要多方位共同协作,采取更加务实和灵活的方式提高现行模式的运作效率,创造出更加有效的模式,为特培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红英.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中斌.区域人才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

[3] 宋岭.21世纪新疆贫困地区发展论[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儒忠.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研究[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2):53-55.

[5] 方世巧.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启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8):246-247.

[6] 柳琴.试述西部开发中的民族教育问题[J].新西部,2009(12):156,158.

上一篇:导游员的贯口下一篇:四种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