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2024-06-06

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精选6篇)

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第1篇

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摘要:

我们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应充分认识河南的发展成就和工作总结其经验,也应该进一步发现其不足,分析原因,找到民族传统文化,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策,长远规划,实现国家的文化事业在新的突破,新的时代,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4301

1构建和谐民族文化工作体系

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党的理论和国家各行各业的经验,结合区域实际,全面、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携手构建和谐的民族文化体系。

各级政府应该有足够的支持和国家工作的了解充分,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成为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整理,保护和发展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传统文化的挖掘,给出了实际支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同级别的保护制度,负责协调和指导保护。当地政府实施保护单位和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负责对濒危的传统文化,特别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帮助解决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困难形势的保护传统文化。坚持科学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处理与经济,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和固定和保护当地人民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利益科学发展观的进步发展,实现保护传统文化。注重民族传统和文化适应。在自我保护,教学,机制,文化和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被称为一个更加成熟,也形成了多种文化的变革,社会发展机制的调整。要注意他们的权力和社会功能的精神,强制措施和人类的结合,适应法律的文化价值,以方便顺利实施保护传统文化的。民族,宗教,文化,旅游,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和管理。

2提高河南传统文化的少数民族工作的有效性

在民族文化、和谐体系的建设工作过程中,各方应关心的民族文化工作和长期目标的综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统和人类文化等关键环节,提高全国民族文化工作的实际效果。

如果有适当的措施,开发和保护传统文化,促进彼此,可以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载体,如清真寺,应该避免因为利益驱动的破坏。传统文化项目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的行业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但是项目的发展应该充经过组织的专家,通过相关审批,严格准入制度的发展得到最优解。政府应该倾听来自少数民族的意见,尤其是人的意见,及时纠正损害行为。几个街区的改造项目,此外,城市难以解决,也需要考虑,不要责怪,责任人,拒绝“不合理”、“胡搅蛮缠”。建筑、民族、宗教等首先,形成一个统一的正确的理解,和协会的少数民族和强度、民族平等、真诚的交流,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不是矛盾的可能性和现代办公楼周围的寺庙门口破碎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要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及时、妥善解决问题,确保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派和基本权利的心理需求,看似复杂的转换使困难的问题可以解决。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很多的因素,也有一些落后的因素,如何扬长避短,革故鼎新,是生存的唯一途径,是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基本方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提高自己的质量。孩子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儿童教育学习有着更大的影响。少数国家教育系统的一部分的小学和中学,位于国家学校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学校,老师明显优势,明确的目标群体和民族文化学习与交流的气氛。可以适当的和标准化教材或课程,或者采取其他适当形式,教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风俗、习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有许多优点:第一,按照国家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要求;其次,它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繁荣;第三,可以避免少数民族儿童,早期进入,在周末或假期接受神职人员的教育,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国家教育部门,成年人可以由个人和机构的传统文化讲座、研讨会、展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人们观察一个典型的大量的研究,也在适当的组织很好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传播,构建一个强大的传统文化的学习环境,使积极的,健康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继承。

3营造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开创河南的良好氛围参与社会和文化环境保护,等等,这是特别重要的是“文化意识”,不断激发少数民族人民的意识,提高文化的热情参与。

为了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多体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如《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文物保护法》、《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中有相关规定,河南省也定制了《河南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的需要。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和加强切实可行,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生动地出现在创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少数民族的人,它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继承和开发人员。群众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最当地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他们掌握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必须注意传统文化的主题,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国家语言教学,年长的民间艺术,民族历史和文化教学等多种渠道,深化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激发保护传统文化和各民族自治意识的发展,促进文化保护行动的影响。“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其他国家平等,否则,它将成为从属于另一个人,总是自卑。“我们应该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在全社会的教育,通过传统文化内涵,在全社会传播普世价值,创造有利于保护文化环境和氛围,使整个社会事业的关注和参与。

少数民族应该继续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位置。“文化自觉”的理解存在,强度,取决于所有成员的民族国家层面上的文化瑰宝的根源。只有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将会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文化,有意识的自我是非常危险的,无意识的自我的更危险。人类社会的过去被忽视的民族文化保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态度爱,只有他们的文化意识,是预防的关键坏运气。

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在21世纪是共生的时代,这是各民族的差异,可以使世界丰富多彩,青睐的世界上唯一真正的民族特色。今天,西方文化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威胁,现代文明的丰富是显而易见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民俗淡出。向现代化发展,中国文化面对世界和国家的未来,科学和流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今天的传统节日,保护文化遗产和非语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的继承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充分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他们自己的文化,继承和创新文化的变化,生存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化合物,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胡振华.中国少数民族[M].银川:宁夏出版社,1993.[2]马迎洲.河南少数民族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河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建议 第2篇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一、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功能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是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人民性、最具文化象征、最具历史积淀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存在。许多少数民族节日中还记载着本民族迁徙和成长的历史,记忆着久远的神话传说。节日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是人民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活态文化。

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感情和传承优良文化的重要精神纽带。

二、传统节日遭遇的现实状况

正当西方的其他文化大踏步占领神州大地的十户,西方的节日文化也开始疯狂的进攻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我们的节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是存在了生存的困难。

一方面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建设和利用不当,发展的脚步缓慢甚至是停止了。另一方面是西方节日席卷中华大地,俘获了许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我们的民族节日遭受了巨大的冷落.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六个大城市中2/3居民愿意过圣诞节,约60%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圣诞节是他们“向恋人、朋友或父母表达爱意”的一种途径,把圣诞节看作是“放松和娱乐”的机会的人也占到35%左右。国人不一定理解了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但是事实是国人已经开始为之有点疯狂.实也印证了这个报告:今年圣诞节前一个月,火红的圣诞帽、翠绿的圣诞树、处处可闻的圣诞歌曲已经出现在大街小巷,12月24日平安夜和25日圣诞节的节日气氛更达到高潮:各大商场火爆促销直达凌晨,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各大星级酒店纷纷推出平安夜狂欢活动和疯狂party等

洋节的火爆和“土”节的冷清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令人忧心。我们必须正视洋节在国内越来越火爆而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冷清的现实。

更可悲的事,韩国人居然“端午祭”申遗成功,中国的传统民族节日成了人家的专利,这对于国人的确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对于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不小的教训.

三、国人逐渐重新重视民族传统节日

民族节日的开发和保护势在必行。目前节日文化已开始引起社会关注,以节日文化共生推动民间艺术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急迫而又需要智慧推动的工作。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委员、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委员、香港旭日集团主席杨钊委员等百余名香港全国政协委员日前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他们认为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其实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香港委员们的提议,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龙瑞的想法不谋而合。龙瑞委员今年也向大会递交了名为《建设民俗,走文化民族化发展道路》的发言,建议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国家法定节日。他认为,民俗是民族文化生活的运作机制,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现实表征,是展开和延续民族文化生存的文化手段和力量,民俗作为历代相传、积久形成的风尚、习惯和礼仪,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最能体现文化的传承性。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认为,重续传统文化的文脉,是改变传统节日被冷落的根本出路。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随着时代生活的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继承中创新,不断产生新的载体形式,更多的人开始对民族节日的内涵和价值产生兴趣。产生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自觉,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孝正认为,传统节日背后蕴涵的是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民族魂。为此,政府有责任加强教育,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并喜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

年轻人也日益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这些年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北大、清华等校的10位博士发出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年轻一代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年轻一代清醒认识到问题,重视和珍惜中华民族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我们民族就会有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播种民族希望的历史重任的最坚固力量。

如今,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如何重振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传统节日怎样适应现代人的特点和要求、应当以什么样的文化标记去吸引不同的人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四、民族传统节日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重视洋节,冷漠传统节目。

近几年来,不少年轻人逐渐过起了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圣诞节,而且越过越火。每逢2月14日情人节,各地的鲜花总是走俏,而“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会,这样一个古老的、美好的民间传统“情人节”却无人问津。圣诞节也成了中国年轻人的宠儿,热度持续上升。国内的许多酒店、商场及个体户也热心在西方节日短的经济利益,声势浩大的利用西方节日文化争取最大利润。

2、民族节日的开发没有满足国人的需求。

传统节日的内容过于陈旧,表现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民众变化的文化需求.开发利用民族节日文化需要不断创新,眼球盯住人们的文化需求.

3、时尚冲击民族民间文化

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一些少数民族青年也开始赶时髦、讲时尚,平日里只穿流行服装,遇有节日,部分人才穿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建筑逐渐淡漠。

4、民族文化利用与市场脱节。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利用一直没有真正和市场接轨,也没有做产业化道路,而是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由于民族节日文化没有踏上产业化征程,民族节日文化的发展一直是比较缓慢,因为它缺乏了自我生存的能力。

5、投资力度不大、管理不适当。

民族节日文化的开发利用应该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经费和人才上的有利帮助;同时也需要得到足够的自我空间,不能被严重的束缚住,失去自身的文化活力。民族节日的开发利用需要政府作强有力的后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去自我的发展空间。

6、融投资渠道单一,发展资金不足

以往民族节日的开发基本上都是靠政府提供资金,有限的资金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节日文化的需求.由于资金的限制,传统节日文化的锐意革新就显得有些艰难.

7、宣传定位不够正确和科学。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本地区的旅游宣传,对民族节日的定位宣传常常冠以很西化的称谓,如将姊妹节冠以“东方情人节”,以此宣传内容和意义不同的节日,显然是以偏概全很不科学的,对外来旅游者是一种极大的误导,对本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五、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同步进行。

在保护方面,政府有责任做好民族民间节日全面抢救性的普查和研究等工作,建立信息资料档案库,在此基础上制定民族民间节日保护名录,为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制定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规划。

只有保护好节日资源,才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社会和公众。

开发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关键,我认为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民族节日文化的开发应建立在对民族节日文化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要张冠李戴、移花接木,这样对不知情的旅游者是误导,对民族节日文化是不正确的传播。应该在民族民间节日保护名录的基础上确定哪些民族节日适合用来旅游开发,哪些是不适合的。

2、充分尊重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尊重当地民族的节日文化,充分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不能因市场需要而随意杜撰、更改或开发那些当地居民不愿作为资源开发的文化内容,更不能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目的,以强势文化的习惯整理、加工、包装民族节日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舞台艺术化、程序化、甚至于庸俗化,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如果开发不当,被开发地区的民族节日文化变质,失去自身特点,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民族节日文化的开发利用就无法持续下去,资源优势也就无从谈起。振兴传统节日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并使这些文化内涵得到提升,使之与现代的价值取向接轨,使人们乐于接受。传统节日的形成,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继承,也有补充甚至有摒弃。那么年俗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生命力。

3、注意提高节日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其成为发展节日旅游的切实受益者,只有将民族节日文化的精神价值转化为重要的经济价值,使人民群众通过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获得收益,达到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目的,才能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可,才能提高各民族群众保护发扬本民族节日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才能同步进行

具体我们需要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大力支持。

传统节日文化凝聚、有利于丰富群众生活,政府都要给予扶植与保护。政府要以服务为主,提供资金和相关信息,引导广大民众共同遵守和发扬,让人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同时政府需要给传统节日足够的表现空间,政府和企业群策群力,搭建节日文化自我展示的平台,让民族传统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魅力.

2法律认可。

让传统节日通过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把有影响力的、在政府大力支持。政府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着关键作用,只要是有利于民族精神的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范畴,让后人怀有敬畏之心。

3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要重视节日文化的教育,把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制定系统的工作计划,从头抓起,从年轻人抓起,常抓不懈。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要大力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着的丰富人文精神,让民族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4通过旅游开发,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基地

通过旅游开发,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基地,把现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景点再现出来,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风俗、民族建筑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样既为旅游业增加了文化内涵,又使民间文化资源得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5传统节日文化的推陈出新

要对传统节日的某些习俗从观念到形式进行创新,在强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倡导具有新意的文化活动,使之成为节日的主潮。

6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走产业化道路

要把民族节日的开发完全纳入市场化轨道,把节日的开发当作产业来发展,而不仅仅是小打小闹.只有产业可以扩大我们传统节日在国人甚至是世界上的影响.

7与商业营销互动, 深挖传统节日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就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诠释着这个百折不挠的民族独有的个性与特色。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全球文化的多元性也需要中国文化,一个民族及其文化一旦失去了它的特性,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根基和存在的价值。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也只有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才能传承下去,才会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同。

除开单一的表现形式,需要把节日文化通过广告、出版、电影、音乐等等商业运作模式全方位展示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和风采。要让世界各地的人民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

8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战略道路

品牌代表实力,品牌代表质量。要争取把节日文化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做出自己的品牌节日。

9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知名度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同的文化需要交流与碰撞。我们必须扩大节日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民族传统节日有更多机会走向世界。

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建议 第3篇

一、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以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且能被打造成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进行深挖掘,成为当前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但选择性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是应对在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由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且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有些甚至濒临灭绝,因此解决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实践措施。目前,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在保护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立生态民俗村、建造民族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多民族性以及近些年来民族文化状况的恶化,使得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其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我国首先在立法方面制定相关法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3年8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同时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强化国民文化保护意识,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同时,国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找文化传承人,鼓励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支持民族文化传承等。各地政府与民间团体也进行了一系列民族文化保护的实践活动,尽管现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仍以开发为主,但各地的保护活动也在进行,如各地成立生态民俗村落、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形式,通过这种文化模式推动民族文化形式的永久化保存,生态民俗村的建立加强了民族地区村民的民族文化意识,进而也强化了其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心理;而民族生态博物馆将有关于民族历史的文物等进行某种形式的展出。目前在我国许多民族地区建立有博物馆,融水苗族也设立了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此外在云贵等多民族省区都设有相应的民族博物馆。民族生态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民众了解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民族文化保护的最根本力量在于少数民族民众。首先,目前在一些民族文化保护较好的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由于长期接触学者、文化保护工作者,对于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各地对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众的文化保护教育和文化保护宣传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少数民族群众亦能自发进行民族文化创造性保护,这也是提倡的做法。其次,学术界在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地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对于开展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二)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中的问题。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开发轻保护。重开发、轻保护仍然是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或者政府和开发商将文化资源保护仅限于书面口号,而不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当前经济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文化保护思想薄弱,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民族文化保护被忽视。

2、保护主体单一。根据调查显示,42.86%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政府文化部门应负更大的责任,28.57%的受访者认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取决于政府领导的意志,将近71.43%的人认为文化资源保护关键在于政府的力量,而民间团体组织和民主的参与度仅占28.57%。在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中,政府、民间团体和民众都是其参与者,政府无法承担起所有的文化资源保护责任,在政府的引导下,更需要的是民间组织团体和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当地的旅游开发商、游客、居民都是进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直接主体。

3、盲目抵制商业化。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作为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重要载体,必然在其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商品化的特征。如果盲目抵制商业化,保护“原生文化”,那么民族文化便无法进行传播;且民族文化作为落后地区少数民族人们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投资兴建缺乏规划。在民族文化保护过程中,为防止民族文化的异化,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各地纷纷建立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保护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统一的规划,民俗村亦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民俗村的形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然而各地不论其效果如何、成就如何,盲目投资建立民俗文化村,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也起不到保护作用。

二、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建议

(一)加强民族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山地丘陵区域,其地形因素使其交通和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交通不仅是制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亦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的居民因其地理环境的长期限制,非常渴望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所以,加强交通的可入行、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一方面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更促进了其对外沟通交流。

(二)提高民族文化旅游层次,加强文化旅游创新。为避免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盲目性,以减少对民族文化的损害,向游客提供更加深层次的体验与服务,所以在民族文化开发过程中要提高民族文化旅游层次,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改进与创新。在关于当地如何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查分析显示:64.3%的游客认为应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57.1%的人认为应该突出打造品牌。突出打造品品牌,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层次,找准民族文化定位,开发不同层面的民族文化资源,设计更为全面的民族文化产品和线路,丰富文化旅游的形式和层次。加强文化旅游创新,在开发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对于尚未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积极有益的开发;进行资源开发和保护理念的创新,提高文化体验和文化服务质量,使文化内容不流于其表,得到更好的呈现。

(三)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兼顾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利用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他们应该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主体,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社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使民族村寨能成为发展文化旅游、进行文化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居民开展民族风情体验等文化活动;其次,民族地区的居民是文化的活的载体,政府应积极扶持民族地区进行文化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如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民族歌舞的学习、民族餐饮等经济活动,带动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再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应正确引导民族地区居民开展民族旅游相关培训,如进行民族文化旅游知识普及,培养少数民族导游、讲解员,引导少数民族进行文化旅游创业等活动,鼓励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管理人才。

(四)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法制化。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涉及的利益不仅包含经济利益,更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同分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开发都带有着极大的不规范性,民众保护意识的缺失和法律法规政策上的松散性使得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出现了无章可循的局面,导致了开发过程中的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法制化的建立可以明确规范和约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政府和相关文化旅游部门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法规制定,涉及资源开发的程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禁止事项和可为事项,并制定相应的惩奖措施。规范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流程,明确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在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之外,还要进行具体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如景区的管理制度、游客的管理、景区资源的保护等,利用现代科技对于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如建立生态博物馆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规范文物管理;积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人等。

(五)加强科学普及,提高民众自觉意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但是其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中,其消亡具有自发性和不可逆性,加强少数民族自主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极为重要。应向少数民族群众强调文化旅游经济过程中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众保护文化的自觉意识,抵制文化侵蚀和文化破坏,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正性。加强游客的教育,使游客自觉尊敬少数民族文化,树立文化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减少对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破坏。

(六)坚持保护性开发,走可持续新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发展方向,树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能建立有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景区,更能建立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得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在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民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只有得到合理的保护,进行持久的传承与创新,才会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创造不竭的动力,才会为少数民族群众谋求长久的福利。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树立“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民族文化开发保护意识,必须在开发过程中杜绝破坏性开发,注重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发掘、保存和提高,实现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优化和持续化。

总之,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有了较稳定的发展模式,但是其在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民族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足,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严重。因此,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应兼顾少数民族群众受益的权利,将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民族文化保护为主,进行科学有效的可持续的保护性开发,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必须同时发挥政府、社会力量以及当地群众的力量,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与民众配合,形成全民参与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的氛围。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原因导致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本文通过实践经验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对策,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保护现状,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乔丽.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5.3.

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考察 第4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回族文化;蒙古族文化;满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6.010

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共计约145万人,其中回族1 241 085人,蒙古族91 545人,满族75 750人,其他少数民族45 110人[1],是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相对于聚居地区,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较小,居住地域比较分散。在与汉族长期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过程中,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并吸收了部分汉族文化,从而与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有所差别。长期以来,学界对河南省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略显不足。鉴于此,本文拟在对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这对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200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强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2]。河南省作为多民族的散居地,其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也是由中原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1.回族文化

河南省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原地域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经过上千年的本土化发展,既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质,同时还具有中原地区的地方特质。具体而言,河南省回族文化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筑文化。河南省回族建筑文化主要表现在作为回族宗教和文化中心的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上。河南省现有清真寺近千坊,清真寺作为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举办婚丧事务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对回族群众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3]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河南省清真寺在恪守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基础上,其建筑风格、布局、装饰等又别具一格。从郑州、开封、南阳等地的一些清真寺来看,其建筑风格充分吸收了中原地区传统建筑的特点,兼有中阿清真寺的特征。在建筑布局上,清真寺皆以座西向东为正,不同于中原地区传统建筑的座北朝南布局;在具体设计上,大多数清真寺采用了四合院式设计,这与中原地区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相似,不同于阿拉伯的穹顶式设计风格。由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河南省辖区内承载回族文化的郑州市北大清真寺、开封市东大寺、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清真寺、沁阳北大寺等,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饮食文化。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河南省回族群众以伊斯兰教及其教法规范为原则,借鉴汉族和其他民族的饮食习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回族饮食文化。河南省回族群众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基本上和当地汉民相同,传统食品有油香、三角、馓子等,油香有大小、甜咸之分。回族家庭若有祭祀等重大活动,常制作油香并分赠亲友邻里。开封地区回族群众在婚丧嫁娶和宗教仪式后,有办“经堂席”(俗称“八大碗”)的传统,“经堂席”以牛羊肉为主,深受当地回族群众的喜爱。此外,河南省回族群众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些特色清真食品品牌,如郑州合记烩面、开封马豫兴筒子鸡、驻马店王守义十三香等。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田烨: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考察三是体育文化。河南省回族群众有尚武健身的习俗,不少清真寺都设有习武场,每日晨昏礼拜后,一些回族群众便开始弹腿打拳,相互交流切磋演练。广泛流传于河南省回族群众中的优秀拳种有查拳、汤瓶七势、心意六合拳等。心意六合拳从清初开始一直在河南省回族群众中流传,涌现出了马兴、马三元、马梅虎、卢嵩高、吕瑞芳、于化龙等一大批心意六合拳大师。心意六合拳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武术外,河南省回族群众还经常从事撂石锁、掷沙袋等传统体育活动。撂石锁项目长期在开封市回族群众中流传,清代及民国时期,开封曾涌现出周开元、沈少三等一些撂石锁高手。开封回族石锁队代表曾在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大展风采,多次获得一等奖,目前撂石锁项目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是歌舞文化。河南省回族歌舞颇具特色,比较知名的主要有槐店回族镇的文狮舞和项城市南顿镇的回民秧歌。文狮舞流传于周口市沈丘槐店回族镇一带,属豫东平原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舞蹈,具有原生态的质朴美,主要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演出,由狮子舞、麒麟舞、独角虎舞组成。沈丘县槐店回族镇文狮舞历史悠久,在全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也独树一帜,2007年文狮舞入选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城市南顿镇的回民秧歌也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回族民间舞蹈形式,常年活跃于城乡的春节、开斋节或各种大型集会活动中,是一种民间集体表演,2013年回民秧歌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是节庆文化。伊斯兰教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开斋节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是河南省回族群众的盛大节日。伊斯兰教历中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只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后各用一次餐,中间不吃不喝,禁绝一切饮食,称为“把斋”或“守斋”,其目的在于体验生理上的饥饿、干渴等磨难,培养对弱者的同情心。到教历10月1日斋戒期满,将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即开斋节。开斋节当天回族群众早早起床,然后沐浴、燃香,接着到清真寺开展宗教活动,聆听教长讲经布道,还要制作馓子、油香等传统食品。古尔邦节为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古尔邦节也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在节前河南省回族群众先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节日当天,回族群众在清真寺里举行聚礼,听阿訇朗诵《古兰经》等教义。聚礼之后,男子们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准备节日食品以迎接客人。圣纪节为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是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纪念日。节日当天,回族群众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听阿訇们讲述穆罕默德的历史和创建伊斯兰教等功绩。除了庆祝伊斯兰节日外,河南省许多回族群众也过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与汉族一样吃元霄,看花灯。[4]在中原回族聚居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回族同胞制作的元宵;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许多回族同胞也要制作月饼。

2.蒙古族文化

河南省的蒙古族多数是元朝蒙古皇室成员的后裔,少数是蒙古功臣的后裔。由于封建王朝复杂的民族矛盾,居住中原地区的蒙古族群众为了生存,采取了隐姓埋名的方式生活,将蒙古族姓氏改为汉人姓氏,使用汉语和汉文进行交流沟通,逐渐失去了使用蒙古语和蒙古文字的能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同姓不能通婚的原故,隐姓埋名的蒙古族先人及其后裔大多与周围汉族通婚,母系基本上是汉族,发展至今已经与汉族融为一体,接受了大量的汉族文化,经济方面也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一样从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营,改变了蒙古族原有的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河南省许多隐姓埋名的蒙古族群众开始确认其蒙古族身份。历史上河南省蒙古族有八月十五不吃月饼、不过中秋节的习俗,但现在这一习俗已经逐渐消失,不少蒙古族人也开始过中秋节、吃月饼。

3.满族文化

目前在河南省留存的满族文化主要有武术文化和舞蹈文化。其一,武术文化。河南省满族武术文化主要有完式九节鞭、完式大洪拳,活动区域在满族聚居村鹿邑县马铺镇完老家村一带。目前全国共有女真(完颜)后裔11 590多人,其中河南省共有 6 600 多人,鹿邑县有5 830多人,完老家村有3 500多人,完老家村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完颜姓氏聚集村。相传河南省满族武术文化完式九节鞭、完式大洪拳由完颜宗弼(又名金兀术)创办,具有悠久的历史,仅限于在家族中传承。[5]其二,舞蹈文化。河南省满族舞蹈盛京舞流传于鹿邑县马铺镇一带。舞者身着五彩旗袍,头戴高耸华丽的旗首(现多称为格格帽),脚穿高底旗墩,手持团扇、手绢等饰物,踏着节拍,欢快地舞动。目前,在完老家村传承人完颜芝萍的影响和带领下,在马铺镇的镇南、镇北、蔡楼等自然村,已组建民间舞蹈娱乐团体10余个,参与人员达1 000多人。以《盛京舞》《寸子步》等为主导的民间娱乐舞蹈,成为许多群众喜欢、乐学、乐演的经典舞蹈,并很快风靡马铺镇周边乡镇。[6]

4.其他少数民族文化

河南省的少数民族除了回族、蒙古族、满族外,还有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52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45 110人[1]。因此,河南省的少数民族文化除回族文化、蒙古族文化、满族文化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但由于一方面这部分少数民族在河南省的人口较少,而且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群;另一方面还存在作者搜集不全面、挖掘不深入等原因,因而对河南省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总结尚不充分。

二、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先后出台了一些扶持措施,有力推动了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2010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一些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制定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八项政策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民族文化宣传;大力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费。2012年9月,国家民委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在实施有关文化工程中加大对河南省的支持力度,保护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支持河南省实施少数民族文化重点保护工程,支持加强少数民族精品文化建设。[7]

1.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成就

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业已得到重视。

一是成立了相关少数民族文化社团。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河南省建立了少数民族文化社团。2011年成立了河南省民族书画院,隶属于河南省民族团结发展协会,成员大部分是河南省少数民族书画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办院宗旨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充分发挥各族艺术家的特长,广泛团结热爱艺术事业的各界人士,坚持“两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通过各种笔会、艺术研讨、书画展览和艺术培训等活动,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2014年周口市沈丘县成立了由20多名机关/社区退休干部、学校退休文艺教师和广大文艺爱好者自发组成的少数民族艺术团,其成员大多为回族。少数民族文化社团的成立,为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是建立了少数民族文化名人人才库。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0〕79号)和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河南省民委按照个人作品获得过省级及省级以上奖励的标准,对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名人情况进行统计,建立了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名人人才库。截至2013年7月,河南省共有少数民族文化名人108人,其中,书法绘画71人,摄影雕塑12人,剪纸2人,戏曲12人,文学创作10人,其他1人。少数民族文化名人来自河南省各行各业的少数民族群众,有干部、工人、农民、教师等。河南省民委计划今后每年对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名人进行统计,及时更新人才库,以进一步推动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举办了专门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自1982年开始,河南省每4年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现已举办7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为河南省各族人民展示自己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载体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阵地。2007年,河南省民委、省文化厅、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举办了首届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展,收到来自省内外的作品907件,内容涵盖了书法、绘画、摄影、剪纸、汴绣、烙画、根雕等,作品主要反映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场景及其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举办,对于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提供经费支持。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管理单位还提供经费,用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2012年,河南省民委与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召开了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负责人和教练员座谈会,制定了《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管理办法》,下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补助经费10万元。此外,河南省财政曾拨付文物保护经费300余万元,专门用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相关工作。[8]

2.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由于不能得到稳定的资金投入,相关工作缺乏可持续性,在政策落实、人才培养等方面也缺乏有力支撑。二是少数民族文化社团建设有待完善。少数民族文化社团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无论是从数量上来看还是从质量上分析,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社团建设都相对不足,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社团的发展。三是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河南省有一些民族乡镇、民族聚居村还没有建立民族文化馆、民族文化站、民族文化大院等文化机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公共文化设施十分简陋,当地群众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十分有限。四是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基层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需要引起重视;另一方面,河南省比较缺乏国内外知名的少数民族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性人物,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创新培养方式。五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在全球一体化浪潮中,河南省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正在加速消亡,需要加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和整理。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亟需加大保护力度。

三、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些建议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是推动中原文化建设的重要优势资源,发展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推动河南省少数民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中原地区全面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资金投入力度

针对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扩宽投入渠道,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领域。一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捐建或助建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馆、民族文化站、民族文化大院、民族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通过捐助机构、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采取激励措施,对投入少数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活动等建设的民间资金进行物质奖励或税收减免。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并扶持民族城市区、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

2.深入挖掘整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与西北、西南、东北等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相比,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例如,河南省清真寺的建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汉族建筑的特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和砖木结构体系。与中原地区丰实厚重的汉文化相比,河南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显得不够充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河南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比较丰富,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展特色旅游、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体育项目竞赛,以及传统文艺等民族文化表演都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深入挖掘整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并对其进行产业化运作,不仅可增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和认识,还可增强这些少数民族的自信心,促进这些少数民族的发展。

3.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是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是推动河南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培育、发展和壮大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既能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能传承、发展和弘扬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

河南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等一批重要的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在税收、金融、土地、财政、工商等方面给出了诸多优惠措施,为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如回族、满族的舞蹈、武术,这些特色文化都可以通过培育和扶持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发展,将对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将给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4.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才队伍建设是其根本。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河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充分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将各级各类少数民族文艺专业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人才发展纳入其中。其次,应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机构编制、人员配备、财政投入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民族城市区、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聚居村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再次,应通过设立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聚居村基层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本地少数民族文化人才进行培养,可以与相关高校、相关文化团体开展合作。同时,还应通过建立健全民族城市区、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聚居村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专兼职骨干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培训、轮训力度,有计划地选送一批有能力、有特长、热心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基层专兼职骨干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新形势下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才能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

总之,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原文化建设的重要优势资源。发展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推动河南省少数民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二处.河南省民族经济统计汇编:2013[M].郑州:[出版者不详],2013:1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EB/OL].( 2009-07-23)[ 2014-11-12].http://www.gov.cn/zwgk/2009-07/23/content_1373023.htm.

[3]李尊杰.河南百坊清真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

[4]穆殿春.青海回族与河南回族风俗习惯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80.

[5]李现理,王进海.鹿邑三项传统民族文化同时命名“县级非遗” [EB/OL].(2014-12-18)[ 2014-12-25].http://hn.ifeng.com/hnzhuanti/henanshengzhiguanxianshi/lvyou/detail_2014_12/18/3306002_0.shtml.

[6]张莹莹.鹿邑特色文化站:以文惠民乐万家[N].中国文化报,2015-01-29(12).

[7]新华网.国家民委出台《意见》 全力支持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EB/OL].( 2012-09-04) [2014-12-25].http://www.ha.xinhuanet.com/ttxw/ttxw/2012-09/04/c_112946570.htm.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议书 第5篇

在认真考察河南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之后,笔者认为,还有必要对河南一些主要文 化产业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河南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于统计上 的原因及篇幅上的限制,我们主要对一些文化产业群中的主要行业进行分析。

1.1 媒体传播业是文化产业系统的导向性产业,包括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和音像制品业等,以纸质传媒和电子传媒为主要形式,以宣传或传播为主要特 征。

以新闻出版业为例,2006年新闻出版业机构数为17458个,虽然比2004年减少11%,但从业人员(20.4万)比2004年增加了2315人。自2004年成立出版集团以来,河南 出版集团的综合实力位居2006年中国服务企业500强第150名和全国新闻出版、图书 发行销售、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第2名;2006年图书定价总金额为15.2亿元,杂志定 价总金额3.5亿元,报纸定价总金额11.4万元。河南出版集团成立3年来,累计实现经 济总量161亿元,完成销售纯收入140.5亿元。2006年上半年河南出版集团系统资产总 额达59.2亿元。全省共有报纸8500多种,发行总数155.6亿份。2006年8月《大河报》 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跻身中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最具活力竞争力20强,是 河南唯一入围媒体,也是河南省唯一三度折桂的媒体。但是现阶段人们对图书、杂志 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闻媒体不断涌现,形成了新的商业 模式和细分市场,人们阅读纸质版图书、杂志数量不断下降,图书、杂志出版数也逐年 减少。图书出版数由2000年的35077万册下降到2006年24755万册,减少了10322万册,增长率为.29.4%:杂志出版数也呈负增长,由2000年的10721万册减少到8828万册,增长率为.17.7%。报业市场虽然也面临同样的冲击,但是因为报纸种类的增加,报纸出版数总量近年来没有下降,而是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129104万份增加到201574万份,增长率为56%。但是报纸广告增长率却在下降,2003年报纸广告增长率为28.9%,2004年为.5.1%;而同时,在2003年网络广告增长率为120.4%,2004年为75.9%。现代传媒业在刷新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对传统传媒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在广播、电视、电影等方面省广电局在和河南电影制片厂、黄河音像出版社等单位 改制基础上,成立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公司,积极开办广播农村频率、旅游频率和新 农村电视频道,开展数字电视、分众电视等新业务。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逐渐 增加(如图3.10)。到2006年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6 5%,比1995年增加了7个百分 点: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4%,比1995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

1.2文化旅游业现状分析

文化旅游业包括旅游观光、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其主要特征是蕴文 化内涵于观光与休闲中,体现集观赏、娱乐、休闲、雅兴和学习为一体。①

文化是河南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点,到河南的游客最感兴趣的是文物古迹、民俗风情、食品茶叶、瓷器陶器、文物字画等等。河南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天然优势: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河南有8座,数量居全国首位;全国8大古都河南占其4;还有20个省级历史 文化名城,2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不但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景观,如嵩山、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等,更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的人文景观,如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三皇寨、嵩岳寺塔、龙门石窟、白

马寺、关林、清明上河园、龙亭、相国寺、包公祠、函谷关、商丘古城、芒砀山等。

据统计,目前河南省共有旅行社近千家,导游1.1万人,旅游从业人员50万人。

2006年河南省接待国内游客1.3亿多人次,比2005年增加3亿人次,增长率为30%,比1999年增加7933万人次,增长率为155%,平均增长率为14.3%。其中省内游客2006 年比1999年增加了4771万人次,增长率为172%,平均增长率为15.3%;海外游客增 加了3162万人次,增长率为135%,平均增长率13.O%。实现旅游总收入1018亿元,比去年增加236亿元,增长率为23%,比1999年增加719亿元,增长率为240%,平均 增长率为19.1%(见表3.5)。其中2006年省内、外游客收入分别比1999年增加了426 亿元和29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63%、114%,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0.2%、17.8%。主 要指标在全国的位次由2004年第12位上升至2007年第6位,居中部地区首位,被业

内人事称为“河南旅游现象“。(由于近年来河南省将旅游主要定位为历史文化游,把历 史文化游作为旅游最大的亮点来培育,所以这些数字大部分由文化旅游创造)。

河南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业的投资,仅鹿邑县老子文化开发项目明道宫一期工程建设就投资6000万:太清宫一期工程投资1.2亿。目前建成的郑州黄河游览

区高106米、宽80米的炎黄巨塑,誉为世界第一塑。

1.3文博会展业现状分析

文博会展业主要包括文物博览、文化艺术品、交易会展及相关服务行业①。河南省

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198项),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洛阳龙门石窟和

安阳殷墟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多处,全省国有文物收 藏单位收藏的各类可移动文物140多万件,数量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1/8。2006年共 有79个博物馆,比1995年多13个,增长率为20%,平均增长率为1.6%;有历史文化 藏品65万件,比1995年增加21万件,增加了48%,平均增长率为3.6%;年收入11639 万元,比2005年增加1142万元,增长率为11%。2006年有232个文物机构,比1998

年多28个,增长率为14%,平均增长率为1.6%;有藏品54万件,比1998年增加4万 件,比1995年增加2万件;年收入18544万元,比2005年增加3591万元,增长率为

24%(见表3.6)。同时,河南省还有各具特色的宝贵传世民间艺术品,如汴秀、钧瓷、官 瓷、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板年画、汤阴剪纸、浚县泥塑、淮阳泥泥狗等。

从表3.6还可以看出,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经费支出和收入几乎持平,也就是说利

润非常少。博物馆和文物机构大都是事业单位,在“铁饭碗”的体制下缺乏市场经营动 力和活力。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博物馆的功能正由传统 的收藏、教育、科研的基础上向文物信息产业化、博物旅游一体化、文化保护与利用并 举、文化艺术品市场化等新领域拓展,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经营。文博业已成为 文化产业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但是,我省的文物与艺术品业增加值在文化服务业中增加值比重少的可怜,据《河

南省文化产业统计资料.2005))统计,以经营性文化产业计算,文物与艺术品业增加值,还占不到经营性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这与我省“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的称号极不 相称,所以河南省要积极发展文博会展业。

3.4文化信息业现状分析.

文化信息业主要包括互联网信息业、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与设备制造

业等。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省的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偏高,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文化产

业比重偏低,大力发展文化信息业是扩大现代文化产业份额、优化我省文化产业结构的 重要途径。

值得欣慰的是,过去5年,是河南省文化信息业发生显著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5年,到2006年底,全省文化信息业收入由2002年的25亿元增加到39亿元o;加快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先后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12个,县、乡、村三

级网点3.1万个,有力地推进了全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尤其快的是软件产业,2006 年5月,李成玉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微软公司董事局主席比尔·盖茨共同签署了《河南省 人民政府与微软公司合作备忘录》。此外,河南省15所大中专院校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 成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还有3所大学与印度MYSORE大学签署了软件人才培养合 同。

.现阶段河南省还有许多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因为缺少高新技术的支持而只能藏在博

临潭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第6篇

——采访稿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州东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总面积为1557.68平方公里,总人口14.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6%,居住着汉、回、藏等10个民族。目前全县有新华书店、影剧院、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一处,文化广场4处,文管会一处,建有乡镇文化站3个,农民文化书屋20处,县文化馆现有馆藏文物146件,其中:国家三级文物17件。全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即古战牛头城遗址、陈旗磨沟遗址、新城李家坟墓群,苏维埃旧址、明代洮州卫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流顺红堡子城堡、侯家寺、石旗崖遗址、吊坪遗址、庄子园遗址、园尼遗址、大庙台遗址、鸣鹤城遗址、尕路田大房子)。

临潭县是古洮州的中心地带,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共生共进的典型区域,璀璨夺目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得以集中体现,并独具特色。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融合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体系。为进一步保护与发展我县独特的民族文化,使优秀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不断传承和有效保护、发展,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央、省、州高度重视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县在文物保护、基层文化建设、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县上成立了民族文化遗产整理和研究机构,开展了抢救、搜集、整理、研究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的工作;一是2004年,公布了全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与竞技五大类38项,其中,万人扯绳、洮州花儿、新城花儿会(龙神赛会)、洮砚雕刻技艺、洮绣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将“万人拔河(扯绳)”和“洮砚雕刻技艺”、“新城花儿会”上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是并申报新城镇端午节十八位龙神赛会为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三是2008年,成功申报临潭县为“全国拔河之乡”。四是整理出版了《临潭县民俗文化大观》、《洮州花儿集锦》、《冶力关景点汇萃》。五是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技艺,采取重点扶持政策,2008年,对“洮绣”、“新城花儿会”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就卓著的人员9人申报为“临潭县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

2、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是先后投入了1千万元,先后修建了县图书、文化综合业务楼、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其中,洮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共有各类民俗藏品800多件套。二是完成了3个乡镇文化站的建设;2008年完成了总投资51万元的17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三是今年,政府还将投入120万元,建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四是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了城关、新城、冶力关文化广场4处。

3、强化市场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在文化市场的管理上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切实转变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能,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一是继续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强化宏观管理体制,结合省州扫黄打非活动,对全县文化市场进行整顿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的发展,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二是进一步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继续严把外地演出团体来我县演出的审核关,严防敲诈欺骗行为的发生,维护了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四是对新开设的文化经营户进行指导,使其尽快办理各种证照,合法经营。

4、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一是对临潭县城关镇寺裸村发现的宋金时期的古墓葬和挖掘的文物进行了保护,追回了被盗文物7件(酱釉白底瓷碗、酱釉白底瓷小盘、青釉压花白底瓷小碗、定窑印花芦雁水单纹白瓷碗2个、黑釉盘2个),并对原墓葬地进行了封存和派专人看管。二是将流顺侯家寺和古战尕路田大房子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积极开展全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古籍普查及保护工作。四是协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九甸峡库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挖掘的各类古墓352座,各类文物2600多件套,并积极申报中国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并在1月13日北京“200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会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为“2008全国六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五是从今年开始,我县还将借助旅游示范县、世行贷款建设项目,维修并开放包括洮州卫城、李家坟古墓群、流顺红堡子、侯家寺等在内的重要古文物建筑和寺庙多处。

上一篇:班组长质量培训记录下一篇:爸爸我长大了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