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2024-05-22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精选13篇)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1篇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导师制度的教学管理规定(试行)

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教育是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建设发展需要而确立的一种培养高层次医药信息管理人才的新模式。实行“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突出特色,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年制本科教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医药科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公共卫生学院特制定本教学管理规定。

第一条成立公共卫生学院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

公共卫生学院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针,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公共卫生学院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李娟

副组长:王伟

成员:李站兵、曹锦丹、于洗河

秘书:张云秋、徐坤

第二条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五年制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第10学期进行,包括医药信息管理实践技能训练和毕业论文(设计)两部分。毕业论文(设计)以医药信息学教研室为依托,贯穿毕业实践全过程。

通过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训练,使学生能够把信息管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医药信息管理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初步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第三条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实行导师制度 为了加强对本科生毕业实践教学,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达到本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学院决定实行导师制度,使医药信息管理专业科研基本技能训练更加严格、规范。

第四条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遴选条件

(一)担任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是具备中级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本专业教师。在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时,可由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聘请相当于讲师以上的科研、技术人员担任指导,由本专业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负责,掌握论文的进度、要求,协调有关工作。

(二)担任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应思想品质优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每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得超过2~4人。

第五条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职责

(一)指导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帮助学生做好选题工作。学生选定题目后,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论文题目的意义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必读的参考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等。

(三)指导学生拟定论文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论文初稿,指导学生完成论文写作。

(四)检查学生论文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定期向学院(或教研室)汇报指导论文(设计)进展情况。

(五)负责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第六条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办法

(一)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阶段,学院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组织本专业教师申报题目,学院向学生公布课题题目,组织学生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二)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阶段,学院责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小组对该阶段的教学过程进行检查,主要包括:课题安排、选题工作的落实、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成果验收及答辩资格审查等。

(三)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阶段,学院成立医药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组,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组织、实施和成绩评定工作。

公共卫生学院

2003年6月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2篇

谁知道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专业的情况,尤其是就业

[关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专业的情况]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3篇

学院设有卫生管理系和医药信息管理系, 有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农村卫生发展、医院管理与发展、药物政策与管理、健康信息资源、高等医学教育等6个研究中心;有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实验室, 以及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和1本专业杂志《医学与社会》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3人, 其中, 教授13人, 副教授17人, 兼职教授16人, 专兼职博导12人、硕导28人。其专职教授多数是国家卫生部中央级项目专家, 兼职教授均为卫生管理和医学信息领域的高级专家, 有多位教授在全国性学术机构和省级学会任职。

学院是本学科国内重要的教育机构。现有公共事业管理 (3个专业方向:卫生事业管理、药品监督与管理、医事法学) 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医学) 2个本科专业;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情报学4个研究生学科专业;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一个。学院还先后在深圳、重庆、天津、湖北等地建立了多家教学、科研基地。现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24人。几十年来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良好素质, 能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010年公共管理专业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 《中国大学评价》连续5年将我校该学科评为A++, 排名第二。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卫生部、卫生厅 (局) 及大型医院的领导者和骨干。

学院是国内卫生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 是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研究基地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卫生政策与管理、基本医疗保障、医院及护理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信息资源管理多个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 (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36项 (其中重点项目1项)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及省市科技计划课题287余项, 国际合作项目21项。2004年以来获省 (市) 科技进步奖26项, 中华医学奖3项,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 其中SCI (SSCI) 收录文献45篇;出版专著15部, 主编 (副主编) 各类教材52部。学院在卫生管理领域的众多科研成果为各级政府决策所采纳, 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依据, 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是国内最大的卫生管理培训机构和主要的咨询机构。1982年以来, 依托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培训了9300多名卫生行政部门、医院、CDC、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 参与了“医改”系列决策的咨询工作, 以及世界银行等多个主要项目的咨询。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4篇

关键词:学生工作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28-01

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的转变,辅导员不应再是“保姆式”的角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整体性引导应称为其主要职责。这恰巧也是我院当前学生工作转变工作方式及态度所面临的契机。

我院26名辅导员承担7000余名学生的日常管理,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过多,临时性和琐碎性工作又难成系统,占用的时间多,能够真正投入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上的时间就更少了。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不但可以提升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效率,而且能够成为学生教育管理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平台。

目前我院辅导员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学生事务性工作繁复、头绪多,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学生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到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从学生的日常管理到学生的毕业就业,事无巨细,事事都要参与。如新生入学教育、课堂考勤、请销假、考风考纪等,又如评奖评优工作、贫困生认定工作、党建工作、公寓管理等。学生之中又会有许多突发事件出现,例如急诊入院、摩擦打架、学生心理问题等。如此众多的事情决定了学生教育管理绝非简单、轻松的工作。

以学生教育管理较为成体系的基础医学院学生管理为例,虽然,以划分成年级辅导员管理模式并辅以专项负责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化了各项工作,但每个辅导员不可避免的采取“各自为政”的做法,“条块分割”造成学生管理各自为营,形成“信息孤岛”,任何一个孤立的信息只能回答局部的问题,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统一标准、所完成的管理工作单调、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协同工作等,造成重复建设,整体水平低下。其他学院学生管理可见一斑。例如,从学生党员发展审核一个环节,组织部核查各院系申报列入发展计划学生基本状况现行程序是先到教务处核查成绩,再到学工部核查违纪处分最后到公寓管理中心核查学生使用违禁电器情况,耗时少则一天多则一星期能得到反馈结果;再则到学生发放补助、奖助学金,学生需卡折号上报、核对,学生将个人基本信息报给辅导员、辅导员再将信息汇总报学工部,整套程序下来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类似这样基础性无效率工作占据辅导员及学生大部分课闲时间。

近年,我院附属医院、实习就业基地不断拓展,与此同时对于外埠学生管理却显得相形见绌,从近两年学籍清理情况可见一斑。学生工作部门对外埠学生信息的有限了解及外埠附属医院对学院相关学生管理信息的不同步性均制约学生管理的及时有效。

目前,我院学生管理模式仍为纸介存档,学生数据变更无法统一进行,由于各专项学生数据不能共享,使得各环节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很多信息来源不得不重新使用手工录入,这就不可避免造成效率低、失误率高的情况,加之学生数据的变更在各时期各项工作中时有发生,例如,学生寝室调整、学生请销假、困难学生认定变动、学生违纪与解除、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及科技文化活动等,基础数据的分项统计阻碍了基础数据在宽度和深度方面的增加,影响了数据的精度,加剧了数据的不一致性,无法给各类评奖评优提供精确考评依据。

建议学生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实现量化考核记录体系,建立了科学、规范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完整的学生信息网络体系后对于学生管理部门监控违规寻租现象也会得到极大的震慑效果。

目前,从随机访问高校学生工作网站中,采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高校高达80%,哈尔滨高校采用学生工作信息化基本全覆盖,哈尔滨工业大学早在2002年就已实施,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采用的第一步是建立真正符合学生工作日常管理实际需要、内容涉及学生管理各方面的学生工作系统。系统具体功能既可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传递、共享汇总、保存等,还能够高效便捷地统计学生工作的各项数据,并保证其准确性。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学生日常考勤管理模块、宿舍管理模块、学生党建工作模块、学生奖惩贷助管理模块以及毕业生就业管理模块。

以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为例,有学生个人信息查询和特定学生群体信息查询功能,即可查询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在校日常表现、评优获奖及资助、贷款等信息,又可根据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日常考勤情况、毕业环节等方面进行一个或多个条件设定,查询提取满足所设定条件的各项群体结果,还可分专业、分年级(班级)进行数据统计,各层级学生工作管理者均可随时查看、比较分析数据,便于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学生信息的分类统计查询在学生管理中应用非常的广泛和重要,可以改变过去以纸张书写、人工计算的传统方式,更加有效、快捷、科学。另外,学生各模块信息数据的变更在学生信息数据库中可以达到无间隙无时间差的同步变更,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度。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有明确的权限管理,数据可批量导入、审核、处理、备份,方便辅导员管理。它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工作量大、任务重、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的有效措施,可弥补辅导员管理大量学生精力上的不足,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更深入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证。如之前举例需一周完成学生党员发展审核工作在系统中可能仅仅需要几分钟便可成功导出所需数据。

对策与实施建议: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5篇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我校创办的重点专业之一。学生毕业后将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岗位上从事硬件维修、网络维护、多媒体制作、卫生统计、信息安全等工作,逐步成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的助理和参谋。根据本专业就业前景,结合卫生信息化要求,不断调整和修订专业课程,科学性规划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充分体现“突出专业特色,面向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的引领下,高职教育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件,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决定高职教育应加强实训力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实训基地正是开展实训教学,实施专业岗位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场所。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因素。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多方向、浅而精、重技能”的特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以我校——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作为一所卫生医药类院校,医药类实训基地建设较完善,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实训设备略有不足,某些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仍采用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适应新时期课改背景下,实施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与高职院校培养宗旨背道而驰。因此,集中力量加快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职业环境,是切实提高本专业教育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三、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实训基地主要分两类。其一,校内实训室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其二,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体验企业文化氛围,学习所学专业关键技术的核心场所。

1.校内实训室

以本专业开设的《网络技术》、《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等课程为例,可以考虑以下建设方案。

(1)组建网络技术实训室

鉴于网络设备价格昂贵,网络技术实训室可以考虑以虚拟仿真软件为主。该系统应具有图形化的网络模块、交互式的操作界面、简约细致的实训功能。此外还应具备升级功能,以便后期及时获得最新设备的模拟实训数据,从而解决网络设备更新换代频繁的问题[1]。

(2)组建综合布线实训室

通过创设智能大厦综合布线工程、机房工程施工及SOHO家居办公综合布线工程环境,实施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化教学,涵盖产品选型、方案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等环节;信息模块端接,配线架端接,管、槽、机柜安装,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光纤熔接,测试工具使用等知识和技能。

(3)组建电子商务P2P实训室

建立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购买合适的电子商务软件,让学生熟悉与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创立淘宝工作室、电子商务P2P外包服务等模式,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网络贸易实践操作平台。

2.校外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主流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学习内容是工作,工作目的是学习。而校外实训基地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场所,将是保证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结合专业特点,遵循重点突出、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参与共建的校企合作模式,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四、专业实训基地的运作机制

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具备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实训基地正常运作。

1.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训计划、大纲、考核办法等操作规程,保证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岗位。完善专业教师发展机制,培养优秀教师团队。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明确管理职责。校企合作确立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协助的校企共管模式。由学校牵头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五、结语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6篇

学生干部考核工作的通知

各学生组织、班级团支部: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管理,根据《浙江工商大学学生素质评价办法》(浙商大学〔2009﹞203)文件精神和校团委的相关规定,现将2011年度校学生干部考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对象:

1、团委、系团总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新闻汇编中心、学生助学中心副部长及以上干部;

2、党支部委员、团支部委员(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班委(学术科技委员除外,将进行单独考核);

3、十佳社团和优秀社团部长及以上干部(社团下设部门必须在校或院社团联合会登记备案),其他社团副社(会)长及以上干部。

上述范围中,如有学期中途无故退出学生组织,且在本年度任期少于一学期的学生干部不参与本次考核。

二、考核等级:

按年度记录、考核学生干部在本年度的任职工作情况,考核分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优秀名额原则上不超过各组织参与考核学生干部人数的25%,良好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0%。

三、加分标准:

凡所在班级被评为学风特优班或优良学风班的,且个人年度工作考核定为优秀的,可加(新综测20分,老综测6分);定为良好的,可加(新综测15分,老综测4分);定为称职的,可加(新综测12分,老综测2分);定为不称职的,可加(0分)。所在班级学风评估成绩列学院后10%的,依其年度工作考核等次降低一档加分。凡年度工作考核定为不称职的不加分。

任期为一学期的按一半计;在考核范围内的11级新生干部,任期按一半计。

在任职期间中,如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经学院团委大会商议后,该学生干部在当年度的干部考核中做降一级处理。

四、其他事项:

(一)对本学院指导社团中的非本院学生干部进行考核后,由本学院将非本院学生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及该生的学生干部登记表交至校团委,由校团委统一汇总后交给该生所在学院。

(二)校团委将在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团委学生科技指导中心、大学生艺术团、校级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任职、考核情况和建议加分交给各学院,学院开展学生综合测评时予以考虑,若有不同意见,请上报校团委并出具书面意见书。

五、材料上交要求:

1、上交两类考核汇总表和学生干部考核登记表书面稿一式一份,并上交所有材料电子版;不需要上交个人总结书面打印稿;

2、电子版上交时要求建类并命名。总文件夹命名为:某某学生组织干部考评材料;总文件夹内应有“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和“非本院学生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电子文档和 “学生干部考核登记表汇总”文件夹;每个学生的干部考核记表和材料的文档(文件夹)都以学生名字命名。

3、书面稿材料于2011年12月15日前(周四)将所有材料上交至各系团总支,由各系团总支审核材料后于2011年12月19日前(周二),在上交至团委办公室。电子版材料请于12月19日前发至ggxytuanwei@126.com(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组织名称)。通知电子版请于学院网站或者ggxytuanwei@163.com(密码:tuanwei)上下载。

4、“新综测”学生指08级二本学生和09、10、11级二本、三本学生,“老综测”学生指08级三本学生。

六、联系方式:

施少东 ***(519474);胡月娥 联系方式:***(517681)附件:1.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干部考核登记表

2.浙江工商大学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

3.浙江工商大学非本院学生干部考核汇总表

共青团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会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7篇

4月,原国家教委对当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目录与以往的目录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增设了管理学门类,从而使其学科门类增加到11个。在管理学门类下,也首次设立了信息管理专业,该专业由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归并组建而成。这个专业的设立标志着信息管理专业在国内的诞生。第二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该目录中,信息管理专业的名称被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成为《目录》中名称最长的专业。在卫生系统,我们常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药学方向)简称为医学信息管理(或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医药信息管理专业一个全新的专业,其研究领域涉及医学、药学学科与管理学、信息管理学科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专业。其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医药信息管理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医学科学理论、管理学与信息管理理论以及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能够胜任医药信息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每个专业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医药信息管理专业,也同样如此。回顾其发展过程,会使我们对这个专业设置的意义产生新的理解,同时也会发现这个专业的产生是必然的。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8篇

学院设有卫生管理系和医药信息管理系, 有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农村卫生发展、医院管理与发展、药物政策与管理、健康信息资源、高等医学教育等6个研究中心;有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卫生信息管理中心实验室, 以及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和1本专业杂志《医学与社会》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53人, 其中, 教授13人, 副教授17人, 兼职教授16人, 专兼职博导12人、硕导28人。其专职教授多数是国家卫生部中央级项目专家, 兼职教授均为卫生管理和医学信息领域的高级专家, 有多位教授在全国性学术机构和省级学会任职。

学院是本学科国内重要的教育机构。现有公共事业管理 (3个专业方向:卫生事业管理、药品监督与管理、医事法学) 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医学) 2个本科专业;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情报学4个研究生学科专业;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一个。学院还先后在深圳、重庆、天津、湖北等地建立了多家教学、科研基地。现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24人。几十年来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良好素质, 能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2010年公共管理专业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 《中国大学评价》连续5年将我校该学科评为A++, 排名第二。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卫生部、卫生厅 (局) 及大型医院的领导者和骨干。

学院是国内卫生管理领域重要的研究机构, 是国家卫生信息化标准研究基地之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农村卫生政策与管理、基本医疗保障、医院及护理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信息资源管理多个领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 (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36项 (其中重点项目1项)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及省市科技计划课题287余项, 国际合作项目21项。2004年以来获省 (市) 科技进步奖26项, 中华医学奖3项,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 其中SCI (SSCI) 收录文献45篇;出版专著15部, 主编 (副主编) 各类教材52部。学院在卫生管理领域的众多科研成果为各级政府决策所采纳, 为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了依据, 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是国内最大的卫生管理培训机构和主要的咨询机构。1982年以来, 依托卫生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培训了9300多名卫生行政部门、医院、CDC、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 参与了“医改”系列决策的咨询工作, 以及世界银行等多个主要项目的咨询。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33-01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再被推上风口浪尖,正因为如此,各大高校也在逐渐进行着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模式的调整,以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类专业因其专业限制,往往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显得不够具体,没有可操作性。独立学院往往受到母校的影响,采用较为一致的培养模式,但却又不具备母校丰厚的资源,因此,独立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专业领域划分模糊

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设置。在独立学院培养方案设置中,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往往相似度极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两个专业只有极个别课程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根本找不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长所在,也分不清与相近专业的区别,不知道自己应该掌握哪些方面的技能,不知道自己能够从事的职业类型等等。

2、重全才培养轻专才教育

基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就接踵而来。由于专业领域区分不清,直接导致培养方案毫无特色,进而采用“一锅烩”。受到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影响,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什么都学。再加上受到外界就业形势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竞争力为借口,让学生多学、乱学。第二学位教育、资格证考试等一系列看似拓宽就业面的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了“四不像”,与其他专业相比,半路出家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欠缺,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又没有建树。

3、培养方案落后

公共管理类专业作为近些年来的热门专业,很多独立院校在师资力量尚有欠缺的前提下,就开始招生,并且直接照搬照抄一本院校的培养方案。公共基课程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师资力量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专业性越来越强,专业教师的数量问题就凸显出来。在独立学院中,一名专业教师同时讲授两门以上的专业课现象也非常普遍。而教师疲于应对繁多的教学任务,授课质量都难于保证,更不要说与实践相结合,推出特色培养方案。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困境的成因分析

1、片面追求社会热门专业建设,忽视院校自身办学条件

独立学院自身办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自由选择一些社会热门专业来进行自主招生,而这种优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院缺乏对于开设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盲目上马一些受社会大众追捧的专业,盲目的扩大招生数量。在自身师资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学院就会大量聘请兼职教师,而兼职教师虽然解决了临时的上课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教学工作的不稳定及不确定性。自身专职教师没有时间结合实践情况完善培养模式,而外聘教师又没有义务和责任修改培养方案。

2、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缺乏有力技术骨干支撑

从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来看,大部分独立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还来不及做大量的人力资源储备,教师以大量的青年人为主要力量。这些青年教师,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但仍然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缺乏经验,缺乏历练。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一只脚从学校刚走出来,另一只脚就又跨入了学校。这样的青年教师,没有授课经验,没有社会阅历,没有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只凭空有理论,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支撑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

3、社会需求与院校培养目标脱节,社会需求与学生期望相背离

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独立学院制定公共管理类培养方案考虑的是有没有相应的教师来上课,能不能顺利的把培养方案执行下去,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更加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也造成了学生努力了四年,成为了一个所谓的“人才”,但是却不能被社会接纳,造成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方向

1、明确专业定位

要想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必须建立在学院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很显然科研型的培养方向与应用型的培养方向是截然不同的。独立院校要着眼于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必然要重视在培养模式中体现应用能力的培养,以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使学生走出校园之后,面对工作岗位,可以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缩减培训时间。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使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做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学院出发,了解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技能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具有相应技能的学生。增强实践环节、加大实验室建设,加强校企对接,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岗位和模拟环境中进行学习。

3、拓宽就业思路

学院应加强学生就业思路的拓宽,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并不是只能在行政单位中发挥所长,公共管理类专业也并非只有公务员一条出路,更不能让学生把择业的起点放的过高,认为管理类专业就是做管理的,不是领导我不做。学院应通过课程设置,增加基本技能比例,让学生的就业起点回归理性。

总之,独立学院有其自身特点及发展要求,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身也有其特征,在培养模式的制定过程中,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学院发展还是专业发展,都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陈华平,广西教育C版,2012年第10期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10篇

2010届毕业生实习方案

为了加强我院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竞争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学院决定 2010届毕业生从 2010年1月 26日开始进入实习教学环节。具体方案及要求如下:

一、目的和要求

毕业实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最后环节。通过专业实习,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热爱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充分理解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的技能。学生应在实习单位了解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对象、任务、性质和内容,熟悉并部分掌握其管理职能、管理体制及管理方法,学习与掌握处理一般的日常行政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操作及办公自动化的技能。并根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实习工作实际,自行选题,在实习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撰写一篇有关卫生管理理论、探讨卫生管理经验的毕业论文。

二、实习安排

(一)实习地点:河南省人民医院、一附院、二附院、三附院、新乡市中心医院、郑州科鸿公司、郑州市疾控中心等。

(二)实习时间:起止时间为2010年1月26日—4月19日,实习时间12周。(其中机动1周)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同时做好毕业论文资料的收集和准备。4月20、21日学生返校,到辅 1

导员处报到。4月20日—6月30日在学校撰写毕业论文,进行论文答辩、办理毕业手续时间。

(三)实习方式:采取分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形式。

(四)实习小组划分及实习地点安排(见实习分组名单)

三、实习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正晓马振江

副组长:蒋利国李新国张帆

成员:赵磊袁秀伟刘蕊余海峰王海燕

马帅鲁淑芳王冉孙翠勇

(二)分工

坚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原则,由马振江院长、王正晓书记负责统筹安排落实实习基地;李新国副院长、张帆副院长联系、安排实习轮转,落实实习大纲,检查实习质量、实习考核等;蒋利国副书记具体组织落实学生实习小组的划分、实习动员、实习纪律、接送实习学生等日常管理工作。

四、实习内容和要求

(一)实习内容

1、医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疾病防控中心:

根据实习单位实际情况,从医政处、办公室、药政处或医政科、办公室等部门中选择1-2个部门进行重点实习。

掌握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以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熟悉实习单位的管理职能、管理体制及管理方法。熟悉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熟悉组织贯彻执行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卫生条例、部署的医疗任务等。熟悉我国药品管理的政策法规。掌握行政事务承办工作,学习如何拟订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熟练掌握适应

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起草各类公文、文件,并进行文档归类收集、整理、反馈全局的管理信息,掌握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联系国家行政机关的实际,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如何作好协调工作等。

2、附属医院、教学医院:

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从医务科(科教科)、办公室、信息科等部门中选择1-2个部门重点实习。

熟悉医务科职责范围,学习如何拟定医疗工作计划和总结,如何组织贯彻有关卫生工作制度、条例和标准,如何组织调度医疗力量,指导、协调全院的医疗业务;了解各科室医疗工作情况,掌握有关医疗质量管理的指标标准,协助检查各科室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进度;了解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考核情况,学习如何建立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掌握行政事务承办工作。学习如何起草各类公文、文件,并进行文档归类收集、整理、反馈全局的管理信息,如何作好协调工作等。熟悉病案管理的意义、业务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等。

(二)实习要求

1、分散实习的学生,2010年1月15之前,提交毕业实习接收单位反馈单。

2、在实习过程中,要做好实习过程记录(填写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由学生写出总结,专业实习总结字数不少于3000字

4.按时参加实习单位(或带队教师)安排的各项政治业务活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5.尊敬实习单位的所有老师,服从老师安排。

6.严格遵循实习单位各项业务工作的规程,不得违背或擅

自更改。

7.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习制度,不迟到,早退,不得无故旷工,无特殊原因一般不得请假,因病或有特殊原因需请假时,必须严格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8.积极参加实习单位的各项活动和公益劳动,自觉保持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卫生整洁。

9.指导教师要做好对实习学生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实习结束时,公正合理地评价每个学生的成绩,并认真填写成绩鉴定表。

五、实习考核及成绩记载

1.毕业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2.毕业实习成绩均由实习单位指定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考核。

3.实习结束由学生写出总结,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总结及学生在整个实习期间的总体表现,全面综合,评定毕业实习成绩,并填写《毕业实习鉴定表》。

4.毕业实习结束时将《毕业实习鉴定表》交教学办公室存入学籍档案

六、实习安排及轮转办法(另定)

管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全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开拓进取,使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学院特设立“大学生科研基金”。

二、遴选条件

1、课题必须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2、课题组成员由大学二至四年级学生3至7人组成。

3、聘请至少一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三、立题和研究程序

1、查阅相关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并填写开题报告。

2、按要求填写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申请书。

3、课题通过答辩后,公示结果。

4、填写课题任务书。

5、开始科研课题研究。

6、科研成果展示(产品或研究原著)。

7、科研课题结题、评估。

8、科研成果评优及相应奖励。

四、组织形式

1、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组长由蔡建辉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科研学术处曹慧玲处长、学生处葛晓华处长共同担任,成员由课题指导老师担任。

2、科研学术处和学生处共同组织实施。

五、说明

1、每年拟资助项目不多于15项,每项拟资助金额不多于4000元人民币(含所发表文章版面费)。

2、每项课题周期为1~2年(自立项之日起算)。

3、每年10月份接受立项申请,当月确定立项项目。

4、研究过程中接受一次中期检查。

5、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按计划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前申请延期结题(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半年)。

6、优秀科研成果将在《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发表(省级刊物)。

六、奖惩办法

1、对于优秀科研成果,基金委员会将给予一定奖励,课题组成员依照学生奖励办法实施。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12篇

关键词:学情分析;卫生统计;中职;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09-03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朱丽娟(1983-),女,珠海市卫生学校教师,卫生信息管理助理教师职称。研究方向: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东 珠海/519000)

一、引言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说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学情分析对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达到有效学习的教育目标非常重要,是教师课前备课、课程教学及课后反思的系统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学情分析决定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考核、学生反馈的设计。摸准学情才能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依据。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等要素讨论和分析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的学情现状。

二、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课程分析

1.教学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卫生部颁发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设置。根据“具有必须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力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卫生统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解决统计计算的问题。

2.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强调理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特别注重了可操作性,并结合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强化了卫生业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卫生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医院统计、疾病分类等基础知识、技术操作方法、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如表1所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自我评价过低,自卑情绪较重

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不理想,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都是所谓的“失败者”。大部分中职生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不得已才选择了职业教育这条路,看着离“天之骄子”的梦想越来越远,致使学生产生了自卑失落、悲观失望的心理。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沉浸在这种中自卑失落的情绪中,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处理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中考失利变成了心里最大的阴影,时常否定自己,认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长此以往,循环往复,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有部分学生更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来学校混日子,找不到学习动机,降低学习兴趣,更降低了学习效率。

(2)对数学发“怵”

笔者与学生交谈,有学生曾说:“就是因为数学不好才选择了学医疗卫生相关的专业,希望总能比机械、电子类的专业少学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课程,没想到还是‘逃不开数学。”这种不良学习体验导致学生对于与数学有关的课程越来越发“怵”,产生了类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情绪体验,致使学生还在没有尝试了解课程和努力的情况下,就给自己下了“我做不到”的结论,这种心理制约了学生学习数学和卫生统计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学情分析

(3)耐受挫折能力较差

中职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接近成熟的时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但又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懂事知事的背后大都存在遇事冲动、缺乏理智,同时自尊心又极强的特点,稍微受到挫折就走极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导致情绪不稳定,再加上失落自卑,常常在经受挫折的时候放弃自己。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不写作业、课堂答不出问题等受老师批评或者感觉自己“丢面子”后,就放弃了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上表现为遇到看起来复杂的公式不去记,遇到需要计算的题目就抄作业,做错的题目不改,课下不复习。

(4)缺乏恒心,自制力较弱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自我认知良好,也想要认真努力学习,但在生活实践中却容易下决定,难以持之以恒,养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良学习习惯。经常有学生和笔者沟通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但最后经常是“说得容易,做到难”。

(5)好奇心重,对专业知识有较大兴趣

看着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口吐高深的专业术语,以专注的眼神进行专业操作时,学生是最兴奋的,因为他们知道,那就是他们未来的样子。大部分的中职生还是能认识到“毕业即就业”这个事实,因此他们希望有一天也用专业工作姿态来应对自己的工作,这是可以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的有益方面。

2.学生学习兴趣倾向分析

《卫生统计》是一门基于数学理论的课程,有大量的抽象而复杂的公式和计算。目前,大多数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以往在初中时就没有学好数学,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成绩差,对数学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大部分学生在进校之前本身就对数学发“怵”,从小数学没学好的经历导致了遇到与数学有关的课程就本能的逃避。

结合以往几届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和学习即时状态观察,学生关于某些学习内容的兴趣倾向及反馈情况如表2所示。

3.学生认知情况

(1)个人认知受限

受自卑心理限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认知有限,自我评价过低,在学习目标上没有清晰的认识,通常对于专业也了解不够,只是单纯认为“家长说好就是好”。对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致使个人认知扭曲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专业歧视”。无论是高等教育学院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都是一个招生人数和报读人数较少的专业,很多学生在不了解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情况下就“想当然”地认为“招生少代表不好就业”,所以在还没入学时就抵触这个专业,再加上以往数学基础差,遇到《卫生统计》这门课更是抱有“小专业受歧视”的态度。

(2)情境认知不足

受小时候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习惯也形成了定式。再加上耐受挫折能力较差,缺乏恒心,自制力低的情况,很少有学生能使用适合自己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走神、看小说、玩手机等不良行为习惯,也难以坚决杜绝。

4.学生生活经验与需求分析

综合以往几届学生的反馈来看,统计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还是有少量应用的,只是平时学生很少自己拿来用,看到别人应用时很难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是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卫生统计部分的知识专业性很强,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中很少用到,所以在遇到比较“难”又 “计算麻烦”的知识点时,很多学生倾向于选择放弃学习。

四、小结

综合中职往届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卫生统计》这门课程的学情,可以总结出学习《卫生统计》的障碍有:自卑厌学、小专业歧视、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有待提高、学习主动性较低。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有益方面,可以着重从职业规划、对于未来的展望、工作的专业魅力上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提出小组任务以引发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时尽量多用生活中的有趣的、能见到明显成效的例子做铺垫,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比较法、案例法、情景法、讨论法等引发同学们的主动思考和提问,在教学流程上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复习考核时引导学生做出适宜的学习计划等,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上能更科学合理,更“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达到“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田贻碧.中职生自卑心理成因探究[J].考试周刊,2009(29).

[2]刘俊杰.中职学生耐受挫折教育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2(19).

公共卫生学院关于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 第13篇

【摘要】本文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实践和考核要求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项目研究受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教科研项目(201446)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4-01

引言

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及收费情况,决定了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公办学生要差。独立学院的学生头脑大部分都很聪明,思维都很活跃。但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身纪律约束观念淡薄、持之以恒的能力欠缺、学习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学习挫败感强烈。[1]

交通运输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现代运输管理思想,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特点及学生培养要求,发现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课程存在错误认识,学习兴趣不高;(2)社会实践缺乏,学生自主创造性差。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改革措施来增强教学效果。

1.改革教学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现代管理理念、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对相关知识的有序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学生只有先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它的思想和方法。因此,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在学生学完计算机相关课程及管理学课程之后。

2.转变教学理念

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偏向管理方面,教学的侧重点要探讨运输过程中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运输企业的运作效率,在授课时注重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将以往的知识结构引入本课程,学会融会贯通,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考虑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剔除与专业相关不大的知识点,补充专业特色相关内容,还应注意补充最新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内容,将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有意识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2]

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课程的可听性和可学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专业特色案例教学相结合、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分组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使用,选择一本合理的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教学方法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讨论和研究式的跨越,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潜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注重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性强,深刻理解信息系统的各种概念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使学生能在具体应用环境下综合运用基本原理和规则,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个系统,使学生养成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应加强课程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实地参观调研;实行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讲座的形式邀请企业信息系统负责人为学生讲授现实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还可以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科研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5.改革考试方式,达到检验真实水平的效果

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一个常用工具,因此要改变传统考试只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做法,更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考核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比如具体一个案例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与此同时,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把各小组研究的系统开发的各过程讨论形成的文档以及最后的开发成果作为实践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能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结

交通运输专业旨在为交通运输领域输送掌握运输系统知识的优秀人才,其课程的学习应当时刻遵循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文章结合交通运输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方法。笔者在这几年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尝试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有一定适用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志萍,聂正英.关于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3(8).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论文下一篇:2010学习部 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