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与学生工作

2024-08-08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精选7篇)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 第1篇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

摘 要:工学结合是世界职业教育认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同时还要解决人才为谁服务的问题。思政教育要发挥引导人才的关键作用,就必顺与专业课进行融合。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思政课 专业课 融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6C-0066-02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行业进行优势互补,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的,而终归存在一个人才为谁所用的问题。即德与才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当然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正好发挥了这样一种功能。它既是对人才的一种保护,也是对人才的一种引导。

一、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体现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认真落实“05 方案”规定的三门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效融合的有利条件和不足及原因探析

专业课的长处在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专业技能也有一定的短处,比如重利轻义,自私狭隘。思政课的长处在于解决了为谁服务的问题,突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短处在于在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多样化思潮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觎。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开设高等职业教育时,要警钟长鸣,千万不能只突出专业技能的培训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长处正好弥补专业技能培训的短处,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以德为先。二者相得益彰,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什么会统一安排思政课。并且这样的课程安排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是要达到共赢的、一加一大于二的内涵式发展效果。

(一)不足方面

国家和地方对“工学结合”的政策扶持力度正逐渐增强,但由于企业的传统用工思维以及学生和社会认同的传统学习、工作思维的影响,导致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在提供与市场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上开拓不足,学生的半工半读的积极思想也受到了抑制。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置中诸如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人生态度、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思想的传播影响能对这些不利因素起到消除和逐步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是三年,相对于本科的学制,就明显缩短了。这本身就包含为了适应经济发展而快速培养人才的意思。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有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加快专业建设,一定程度上没有太多精力和资金支持思政课的发展,部分思政课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或正在逐步开展。即使是开展起来了,为了专业课正常开展,而挤压了思政课的课时。课时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就受到影响。

教材的使用。高职院校与本科类院校使用国家规定的同种教材。急切呼吁有关部门研究是否应该制定专门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材。在使用同种教材的情况下,本科院校的课时却比高职的多。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总有一种匆匆忙忙的感觉。

从教学对象而言,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整体上肯定不如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这就更为如何高效开展思政课增加了难度。

思政课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年轻教师在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时,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更懂得大学生的心理和处境。还有双师型教师在知识视野方面有优势,在参与社会实践时有着更多的亲身感受,这些经历在讲课时都容易提升教学吸引力。

(二)有利方面

改革开放的成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使得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

学生在专升本和将来考研、考公务员,求职面试时都会有包括思政内容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测试。这些现实压力让许多同学也因此主动学习思政课。

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经济面临下滑压力,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打造制造大国,才能让人生出彩。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高,要求越来越规范。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相较于那些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不太重视包括思政课在内的职业素质课的那些学生来说,专业课与思政课都重视都学得好的学生将来在岗位上向上发展的机会更大些,竞争优势更明显些。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路径探析

郭雄伟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革新:(1)教育理念的革新。(2)教育内容的革新。(3)教学方法的革新。

李志辉认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经验。(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2)加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3)加强隐形教育。(4)利用大众传媒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6)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王艳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的问题。(1)高等教育的相关决策。(2)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做法。(3)思政课教师自己的因素。(4)高职高专学生的亚健康心理。

综合上述几位作者的观点,要做好思政课教育与专业课的融合,离不了多方面的合力。

综观国内外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的研究,可以看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早就引起政府、教育、学术和实践的注意。但是也可以看出,仍存在追求大而全的意识控制,重宏观而轻微观,重统一的规模式大班思政课教育,轻个性化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从研究对象上看,重整体形势的宏观研究,缺乏对一校、一系、一班、一生(学生)的微观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没有“解部麻雀”得出的数据支撑。从研究内容上看,侧重于从上而下的内容灌输的效果,缺乏对学生多样化现实生活的关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下主体地位的凸显。

本文是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学改革方向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融合”(编号YJ2015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郭雄伟.“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革新研究[J].社会纵横:新理论版,2012,(1).[2]李志辉.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 第2篇

1 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分属于两个领域或两个阵地——学生工作和思政课, 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承担。这两个工作领域和工作群体虽有一定的交叉和协作, 但基本上还是在各自轨道上运行, 缺乏一种经常性、整体性和制度性的联系, 不能适应目前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需要。二者既有各自的优势, 也有不同的短板, 只有相互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 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从学生工作领域和工作群体来说, 由于学生工作人员长时间与学生接触, 他们对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需求和心理活动规律往往有着较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与教育客体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 加之与学生接触的便利性和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从而为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 学生工作领域和工作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也有自身的局限。一是工作性质所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不足往往影响学生工作群体对思政教育的投入, 有可能弱化学生工作中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二是由于学生工作群体知识背景的多元化, 以及工作中对思政知识和政治理论学习的忽视, 从而造成了不少学生工作人员思政教育中的经验化取向, 因此, 他们常常无法对一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思想和理论问题进行回答, 从而影响了其思政教育效果。

从思政课领域和工作群体来说, 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目标的专向化。与学生工作相较, 思政课及其工作队伍教育目标较为明确和专一, 主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是教育主体的政治理论水平较高。思政课教师一般都在某一领域受过较为系统的政治理论的教育和培训, 并专门从事思政课的教学和研究, 拥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三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逻辑结构严密、系统性强, 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 往往具有深刻的理论魅力。当然, 思政课领域及其工作队伍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短板, 如对教育客体了解和研究的不足往往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往往形成能力培养的弱化;集中性的教育模式造成对个体性关注的不足。

2 融合的可能性分析

2.1 目标的一致性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二者都是依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 从不同的侧面对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 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帮助大学生顺利地成长和成才。例如, 思政课通过系统地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近代以来的国史和国情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观念等, 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党的领导和三个“自信”, 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等。

2.2 内容的交融性

思政课和学生工作不仅具有目标的同向性, 而且二者的教育内容也具有相同性和交融性。如前所述, 思政课中具有爱党、爱国教育的内容, 学生工作中同样把爱党、爱国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中具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规范教育, 同样, 学生工作中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规以及各种规范教育等等。所不同的是, 二者的教育方法和载体存在着区别。由此可见, 教育内容的共通性和交融性有助于思政课和学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融合。

2.3 人员的交叉性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人员方面的交叉性也为二者能够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实现融合提供了可能。当前不少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不少都有学生工作的经历, 有的甚至在学生工作方面经验相当丰富。与此相应, 不少学生工作人员也都曾经或正在从事一些思政课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因此,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人员方面的交叉性, 既为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也为二者之间进行融合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可能性。

3 融合的现实路径分析

3.1 树立大思政教育观, 为融合提供思想引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工作和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要实现融合, 要求首先必须破除畛域分立、各自为战的传统思想观念, 树立有机、协作的大思政教育观和工作观。这一教育观念的实施, 既要求加强整体上谋划, 进行顶层设计;同时还要求两个工作群体的成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自觉意识, 并以此指导个人的教育和教学活动。

3.2 加强制度建设, 为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学生工作和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要实现融合, 除了要求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外, 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为二者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当前的学生工作和思政课, 虽然也有一定的联系和配合, 但是这种联系和配合是非经常性的和局部性的, 总体上仍是沿着两种轨道运行, 缺乏一种制度的保障和支持。因此, 要实现二者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持久和深度融合, 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 确保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主体以及相应的保障条件协调性、互益性和共益性。

3.3 相互学习和支持, 为融合提供现实支持

学生工作和思政课领域及其工作队伍, 二者之间必须自觉加强沟通和学习, 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互配合和支持。从学生工作领域来说, 在日常的工作中, 必须自觉强化自身的思政教育功能, 自觉学习有关思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自觉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等。作为思政理论工作者,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深入了解和研究教育对象, 要善于运用鲜活的经验和材料, 要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载体和方法, 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避免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总之, 通过二者的交流和学习, 相互取长补短, 并在实际工作中相互配合和支持, 形成教育合力。

3.4 加强理论研究, 为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要实现学生工作与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科学、有机和有效融合, 还必须重视融合的理论研究, 以为二者实现融合提供理论支撑。高校学生工作和思政课的有机和有效融合, 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 需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 如为何要进行融合?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融合的现实路径和机制是什么?等等, 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索和回答。只有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些问题, 才能有助于推动二者的科学融合和深度融合。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 第3篇

关键词:思政课 学生工作 有机结合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思政工作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建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更要求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新的挑战,但是就目前的整体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工作仍存在着资源整合不足的情况,急需开辟新的思路,将思政课与学生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培养高素质高校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 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机制

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单纯的教学工作承担者的身份,将思政课教师职责与学生管理干部职责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思政课教师认识到在教育工作中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教学成果,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提高对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对象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整体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学生对于世界、人生和价值的思考方式以及认知角度也随之而改变,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明确当代大学生真正的心理活动特点,这是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在准确把握大学生真正内心所想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针对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问题加以引导和解决。比如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应首先对大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看法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现代在校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见解和建议,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才更加具有针对性。教育界权威专家也曾经指出,教育就像培育花草树木,只有充分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和习性,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灌溉和施肥措施,才能够保证其健康茁壮成长。

教师对于教学对象的了解和认知,很大程度上都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活动,而学生管理工作干部对于学生的了解和认知则主要是从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日常表现中得来的,二者侧重于不同的方面,但是如果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就能够实现对教学对象的较为全面的认知,从而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干部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定期举行沟通和讨论会等,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有效的分享和探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以通过种联系和交流途径以学生工作干部的身份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思想活动的实际情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以学生工作干部的身份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因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像其他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测验等形式就能够得以检验,思政课教学成果的实效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日常思想和行为来体现的,因此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以检验。基于这个特点,思政课的教师必须树立理论教师以及学生干部的双重职责意识,才能够提高思政教学水平。

二、加强学生干部对思政课程的管理工作和资源整合

目前高校的思想整理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能够包含所有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科学理论的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再加上高校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一批专业的理论教师队伍,从理论方面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种理论环境的支持下,学生管理工作干部应该充分利用和把握教学资源,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一)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管理。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有通过学生的潜移默化的积累才能够显现,是一个从长期的量变发展为质变的过程,所以,学生管理工作干部应该重视每一堂思想政治课,将思政课作为自己实施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进行配合,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序进行。比如在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学生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同时,还应该配合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 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学生的评优、入党等工作时,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成绩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纳入到核定评审和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来,这样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学生工作管理在其中的重要性,不断发展创新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促进思政课与学生工作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高校思政工作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萍.论高校思政课与学生工作的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机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2]张辉华,曹爱萍.浅谈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价值工程,2011,30(16).

[3]王俊,陆林,王洪涛.构建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江苏高教,2010,(5).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 第4篇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思政课的开设不仅对于提高高校学生思想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是我国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之一。但是社会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 社会的复杂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者迎接挑战, 积极寻求与学生工作融合的可能性, 将思政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 形成相互援助、相互扶持、统一和谐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一、高校青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 教育理念保守。

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 旧有单一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由于当前大部分思政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偏差。本应该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之一的思政教育工作, 如今被大部分教育者视为一项独立的干部培养环节, 并没有真正明白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真正意义。这不仅仅不符合思想教育总体观点的要求, 更不利于思政教育其内容本身的深度和广度。真正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效融合全校教育资源, 将单一的青年干部培训融入高校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中去的形式。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应该被简单归纳为对青年干部进行单独的训练, 而应该被理解为对所有大学生统一进行的素质训练。所以, 眼前的有关思政教育的理念亟待更新。

(二) 教育手法单一。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 先进各高校主要以集中的理论宣传模式为思政教育形式, 辅之以一定的学生交流讨论内容。但在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 这种教育手法显得单薄孱弱, 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效果。思政教育内容本身的枯燥性加之教育者的传统教育方式, 只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烦, 无法正确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心度, 导致思政教育结果不甚乐观。为了达到思政教育最终效果的完整度, 就要求教育者自身及时更新教育方式, 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法。

(三) 教育成效模糊。

据了解, 目前各高校对于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效果的检查考核基本以感想或论文的形式完成。而实际上, 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一种思想的体现, 绝非一篇简单的论文感想所能概括的, 内在的思想使能够推动外在行为的变化。只要仔细观察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反应, 就有可能了解其内在的思想形式。因此, 如果能够将思政教育中的思政课与学生工作有效融合, 就可能将传统的论文考察模式转化为工作量化考核, 更直观的反映思政教育的最终成效。

二、高校青年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政工作有效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 更新教育理念。

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环境, 因此在教育理念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更新转变。思政教育不仅仅是青年干部的思政教育工作, 而是整个高校教育大格局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 思政教育者应主动融合学生工作于实际教育之中, 综合利用校园智力资源, 为高校大学生创造积极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这样既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带动学生工作热情, 提高学生积极性。有效保障思政教育课程的最终效果,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 搭建融合平台。

为保障思政教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地理解, 这就需要学生工作队伍与思政课之间构建良好的融合交流平台, 促进沟通, 相互援助。首先从学生工作部分来说, 日常工作实施需要工作参与者自我强化思政教育功能, 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思政教育内容, 对思政教育具备一定的理解, 从而能够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其次从思政理论工作者的角度而言, 必须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对象具有良好的了解基础, 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更新自我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手法, 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载体, 加强教育的时兴性于可行性, 避免传统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形式。在思政课与学生工作的分别开展中, 相互补充援助, 形成一种新型的教育合力。

(三) 完善思政教育体制。

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与学生工作的融合, 除推行先进的理念和搭建融合平台之外, 还需要完善思政教育体制, 加强制度约束力。强有力的制度能够为思政课与学生工作的融合带来一定的保障。由于目前的学生工作与思政课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非连续性, 因此, 为了保障二者的有效融合, 就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制度保障, 协调二者的运行轨道及运行方式。该制度需要包括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主体, 还需要保障双方一定的条件协调性以及互益性。

结语

综上所述,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同时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之一, 思政课的开设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积极寻求与学生工作的融合, 帮助高校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的双重规范下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大学生思政课与学生工作的有效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极具现实意义的教育模式, 不仅在思政教育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更是在全面教育中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传林, 张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与学生工作的融合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 (上旬刊) , 2015, 10:81-82.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 第5篇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人文素质教育;融通;困境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93-03

正确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当今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除了专业技能外的另一个重要要求。对于如何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有些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构建思政课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机制,充分挖掘思政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使思政课成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1]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理论所说的这么简单,思政课自身在当下都受到冲击,在不断寻求改革和发展,而将其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值得商榷的。我校这次公选课的选课情况恰好反映了思政课与人文素质课想融通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了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有待厘清

在高职教育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是个共识,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却是各有法宝,模式方法各不相同。有人提出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强人文素质教育,以便使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思政课教学互相促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很多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思政部门,甚至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就直接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本就是思政部门的事情,更有甚者简单粗暴地将二者等同起来,显然这是不对的。这说明了,许多学校在人文素质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

思政课是大学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大学的思政课与初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是由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各个高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但是大学思政课主要进行的是对党的指导思想、大政方针等基本观点的解读与讲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成长与时代、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它有助于涵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2]人文素质教育是统贯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的,它与思政教育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正如王义遒教授在说到人文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时,认为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即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一部分,思政教育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都是有意义的,其目标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所不同的是“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与养成教育共同构筑起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式。”[3]思政教育不是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而存在的,它是具有独立特性和特殊含义的一门“类专业”课。

对于理工科的高职院校来说,在课程上作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安排,就得向思政课学习:有专门的课程安排和时间保证。而充分利用好公选课,开出尽量多的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就是个不错的方法,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所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因为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涉及,所以容易搞混。

就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所开设的通识课为例,学校在经过初审之后给出了《中外交通史与文化交流》、《商务礼仪通识课》、《商务礼仪》、《中华经典导读与现代诠释》、《阅读与思考》、《大学生与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会计》、《交通概论》、《工程招投标》等17个通识课项目立项评审,很显然,其中有一些项目就不能说是通识课,因其带有明显的专业色彩,算是专业拓展课类;而在这17项中,真正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类的就更少了。若是用这些通识课来实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目的可能还是不够的。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境遇尴尬

相对于极具中国特色和有较长时间的思政教育而言,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推行和受到重视都比较晚。因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市场及用人单位除了在关心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外,也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要求,许多学校也为应对这种形势积极推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想像思政教育那样推开,但是又没有思政教育那样独特的条件,单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实际中受到学校和学生的两种不同的对待就可看出其尴尬境况。

(一)学校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正如上面所说言,因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许多学校都在积极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也日益得到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比如校园文化熏陶、社会活动渗透等,“但课程体系建设以及课堂教学的实施仍然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最广泛和最直接的方式。只有从体制层面上固化下来,从制度上加以保证,才能深入持续地开展。因此要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使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精品化”。[4]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校展开了全校性的通识课程的征集与立项,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课程规则的制订,其他各部门进行协助,根据通识性素质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目的、原则和学院现有专业设置,素质教育选修课分为思政类、创新创业类、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交通待业类四大模块。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通识课则交给了思政部,主要由思政部来设置具体课程和开设科目。思政部借鉴已经实行多年的“模块固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的思政教育选修课方式,牵头和承担了思政类的通识选修课,并计划最终建成30门(含网络平台课程)课程。

思政部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也为更好地实施思政教育,在学校原有的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高职工科类的学校特点,并依托部门的优势,从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模式三个层面,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努力营造好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对于通识课的开展,学校高度重视,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抓,教务处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同。通识课从酝酿提出到公布征集,从初次筛选到立项评审,时间经历了半年多,足可见受重视程度。学校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多开课程,开出高质量的课程,除了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资金上也给予了支持。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2015年全校就立项了16项通识课,开出四五十门的公选课,基本上形成了争开通识课和公选课的氛围。

(二)学生兴趣不高、反应平淡

学校上层的推动,只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为学生开启了大门,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能不能很好地铺开,真正取得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还得看接受教育的学生受众这个群体。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才是主体,他们有没有内在需要,兴趣高不高,参与度强不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成效。

那实际开展的情形如何呢?在上述四个模块中,学校和思政部门力推的人文学科模块里,拟设计的具体科目有《阅读与思考》、《阅读与人文修养》、《大学语文与实用写作》、《中外交通史与文化交流》、《中华经典导读与现代诠释》、《儒家智慧》、《周易与人生智慧》、《哲学与人生》、《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课程)等。很显然,人文学科模块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可以说是整个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从上面所设的课程开来看,涵盖了文史哲这三大块学科领域,这些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却在选课中遭遇了尴尬。下图就可以说明:

从上图中学生的选课情况可以看出,学生选课主要是依据课程本身难不难学,学分容不容易获得,或者直接就看课程题目的吸引程度,而没有深入地了解和思考这门课程所能给予自己的人文知识、人生熏陶和素质提升等。里面人文色彩比较重的,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影响比较大的几门课几乎都是选者寥寥,如《中华经典导读与现代诠释》《企业文建设与案例分析》《中外交通史与文化交流》《阅读与人文化修养》等课程。而在选择爆棚的四个课程中,选择人数最多的三门课程分别是《茶文化与社交礼仪》《视频编辑技术——绘声绘影X2》和《读心术与生活》,很显然这三门课程的文学思想性和人文气息就没有前面所列的四门课程强。在学生的选课中另一个爆满的选修课就是体育运动类课程,不论是足球、篮球、乒乓球还是游泳,几乎所有体育运动类的选课名额都供不应求,并且都是在第一时间就被抢完。我相信这种现象应该不只是在我校存在,其他学校可能也有这样的问题。

教育的推进往往是从上往下来展开与引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亦是如此,但是这个学生的选择与学校的引导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能途径

在高等学校推行的诸多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有着特别的作用。正如杨叔子院士说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灵魂、是方向,业务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证,而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支撑着其他三个方面”。[5]人文素质教育要渗透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不仅在开设课程中有体现,在教学中也要有体现;不只要有学校上层领导的单向推动,也要有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更要唤起广大学生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展开,还要渗透到课外实践活动中。确切来说就是:

(一)做好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

诚如前言,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行,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是直接、广泛和主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现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整个人文素质教育成败的核心和关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通过系统的调研,根据学校的特点与定位,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数量、质量。这样的顶层设计才能落到实处,这样的课程才能做到既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又能够健全学生思想人格、开发学生创造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课选课制度

为避免出现上述的学校引导和学生选择相脱节的情况,除了要做好顶层设计,上下贯通外,还要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课选课制度,从制度上引导和规范学生,让学生在选课时无空子可钻。通过制度的规范引导,逐渐将人文素质的需要内化于心,使其从“要学生学”,变成“学生要学”。当然,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广大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出精品课,让学生有课可选,选上满意的课。这中间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团队建设。因为“培养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的教学团队是有力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而且是形成各校选修课特色的关键环节”。[6]

(三)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科学评价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好坏,人文素质教育推进的成效,最终得有一个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衡量应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短期成绩和长效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在校时,可以建立人文素质档案,对学生取得的人文素质成果给予确认,同时举行评比和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调动大学生提升人文素质的积极性。学生毕业后,还可以通过定期回访和信息反馈来进行长效评价。

通过顶层来设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科学的开课和选课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借鉴思政教育的一些成熟经验和好的方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最后还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这样从顶层到群众,从教师到学生,从课程到实施,从过程到评价全面推进,相信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会有新的进展,呈现新的面貌。

[ 参 考 文 献 ]

[1] 汪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开发问题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

[2]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OL].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 / special / 6190 / .

[3] 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4] 董宇艳.以人为本,构建优化合理的文化素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0(3).

[5] 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6] 韩秀婷.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时空,2014(11).

思政课与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初探 第6篇

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一般要经历规模扩张、质量生存、品牌效应和文化生成四个阶段。面对日益多元、开放、民主、竞争的现代社会, 高职院校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 我们必须紧抓机遇, 直面挑战, 以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勇气, 筑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特色之路。

高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一门技术, 而更应当让他们学会“相互理解包容, 和睦相处的能力, 而这种对多元价值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则来自一种综合的人文素质底蕴。”[1]人文素养是指做人的基本涵养或修养, 它内含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之中, 外化为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与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准则。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身及客观世界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在自身经历的人文体验和文化交流的人文知识累积基础上, 通过内心的认定、积淀、升华而形成的对人全面发展的精神状态、高品位价值境界和深层次人格修养的追求。

但近些年来, 迫于就业和生存压力,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奉为圭臬, 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再加上高职生人文素养禀赋的先天不足, 使这一状况雪上加霜。这种过分“重专业, 轻通识”、“重技术, 轻素养”、“重短训, 轻积淀”的做法, 危害极大, 影响深远。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虽具“一技之长”, 但囿于人文素养的缺失或薄弱, 导致毕业后对岗位的适应性不强, 创业的稳定性不高, 发展的潜效性极差。而这些“劣根性”只有通过高水平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才能消弭。因此, 如何加强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 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

其次, 从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 人文素养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高职人才培养一直处于劣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整体上缺乏广泛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气质、远大抱负和追求理想境界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社会的感悟力和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把握。因为只有能够深切关心和把握人类与社会命运的人, 才可能对人类的科学问题保持高度敏感和清醒认识。科学发明本身可能并不具备道德意义, 但是科学精神却完全具有道德的意义。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一个人只有具备远大理想信念和科学世界观、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才可能真正进行哲学思辨和创造性思维, 而这种创新精神的形成只有通过人文教育的滋养, 才能获得。正因如此, 高职教育不仅要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更应加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健全人格和哲学思维等人文素养的培育。

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文素养培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决不能使高职教育在庸俗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状态中徘徊。我们应当借助一切有利政策及外部条件, 挖掘自身优势, 适应市场需要, 彻底更新观念, 积极主动抓住大好时机, 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专注人文素养培育的主旋律下, 发掘和整合课程资源, 构建立体化的职教人文课程体系, 实现专业课程、社会生产实践课程、校园文化课程、活动交往课程、家庭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合, 促进高职生职业品质、专业能力、创业素质、人文素养的充分、和谐发展, 迅速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规格, 向社会输送“满意”人才。

2 思政课培育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内在优势

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的思政课, 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高层次的多学科构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等特性。它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的智慧,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帮助学生不断地分析、认清自我, 找准定位, 从而有利于学生按照专业与职业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和完善自我。因此, 这门课程能为学生将来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其意义重大。另一方面, 科学发展的综合性趋势锐不可挡, 致使大学专业不断交叉融合, 界限再难以径渭分明, 综合素质在未来人才竞争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人文素养是个人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组成部分, 而思想政治素质又是人文素养的核心,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 使得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彰显。思政课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同时也成为人文素养培育的战略高地。充分挖掘思政课本身蕴含的丰硕人文资源, 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和吸收这些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通过明“理”、动“情”、笃“信”、导“行”达到言行一致、知情统一, 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懂得生活, 善于创造, 勤于求知, 精于审美。毫无疑义, 思政课为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广阔环境与空间。

人文素养教育致力于人性的形成、扩展和境界的提升, 引导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使人成为一个能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人。因此, 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都以如何做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 二者在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在内容上又相互渗透、融合、补充。把人文素养培育渗透进思政教育的全过程, 使其成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 既拓宽了思政教育的视野和内涵, 也开辟了实现思政教育的新目标和途径, 又可以满足学生人文关怀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可见, 人文素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也是思政工作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 重视和发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是思政教育的当务之急, 思政课的德育本性和内在优势, 决定了思政课可以也必须承担起人文素养培育的重任。

3 在思政课中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在思政课中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就是要把人文素养培育浸润到教学、生活中去, 以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悟、自身修养为方法, 以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为激励, 把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与人文精神“内化”成学生“勤于思考、懂得生活、坦荡做人、善于创新、精于审美”的内在素质, 使高职生成为有良好道德与文化素养, 心智健全、人文精神丰满的和谐发展的人。在具体实践上, 必须激活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思政课程蕴涵的人文精神内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学模式, 拓展人文培育空间;健全考核方式, 探索人性化考评体系;同时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浸润人文关怀,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志趣和要求, 真正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 使他们自由、全面、和谐发展[2]。

3.1 激活思政课教学内容, 挖掘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涵养是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 也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是一个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 成为学生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的过程[3]。人文知识涵盖政治、法律、历史、哲学、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等领域, 这些也是思政课必然涉及的内容。一方面, 教师应善于在教学中挖掘、拓展和呈现思政课程中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内涵, 有的放矢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以情境创设为中心, 联系实际展开讨论, 激活教材;在教学活动中, 挖掘教材, 活用教材, 把握人文教育的关键点, 寻找人文精神教育的亮点, 用这些引领教材, 使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 做好教材知识与人文精神的“会师”。另一方面, 教师还应依托自身人文知识素养, 突破教材局限, 寓人文素养教育于重大时政热点之中, 体现思政理论课的时代性与创造性, 在理论讲解中渗透人文思维与人文精神,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陶冶和激励学生, 提高其人文素养。

3.2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思政课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不仅要求在内容上充分挖掘其人文精神内涵, 还应改革现有教学方式方法,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首先, 尊重学生个性, 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 赞赏独特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灵活运用社会生活“模块”, 感召人文素养, 提升思政课的“向心力”, 并使学生能在快速变动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独立地甄别各种纷繁芜杂信息, 在主动学习中真正发现自己的价值, 自觉形成高尚品格和独特个性;其次, 培养合作精神,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在温馨、和谐、民主、宽松、平等、互动、开放的师生心灵对话环境中, 让其体验自由、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友善、宽容、理解、合作的快乐, 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态度, 夯实人文素养培育的情感基础;再次, 在工作、生活中, 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道德操守和人格魅力, 以自身蕴藏的人文魅力浸染学生, 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 让他们在感动中获得人文知识的滋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思想的启迪, 从而产生自觉升华自身人文素养的不竭动力。

3.3 创新教学模式, 拓展人文培育空间

重视实践、实操一直是高职教育的一抹亮色, 它比课堂理论教学更直接、持久、深刻。因而这类“践行”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深化和创新教学模式, 凸显实践探究教学环节, 拓展思政课人文素养培育的空间。首先, 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教学, 依托人文素质讲座、演讲、竞赛、文化艺术节、辩论、社团活动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生态, 寓思政教育于文化艺术活动之中, 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心灵获得净化;其次, 我们应充分发掘社会实践的价值, 依托社会实践培植人文素养教育的生长点。利用节假日, 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生活的第一线, 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顶岗实习、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 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了解社会、认识人生, 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价值取向, 同时培养和激发社会责任感、使命感[4];再次, 在探索问题和寻求真理的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感悟人文精神, 提升人文素养。实践活动中师生间互动交流, 各种不同观点充分涌流, 不以“分数论英雄”, 任何人的质疑、探究都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鼓励, 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信心, 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友善的人文关怀中, 熏陶人文精神, 浸润人文情怀。

3.4 健全考核方式, 探索人性化考评体系[5]

在思政课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应从高职生实际出发, 一改过去传统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考评方式, 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 他评、自评与互评、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相结合的、以学生为核心的知行合一的人性化考评体系[6]。首先, 在考核内容选取上, 应避免考“死知识”, 同时注重量精、面广, 多以社会热点相关材料、案例分析等为主观题型, 重点考察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 在考核方式上, 应采取诸如网络考试、开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小论文写作、小组答辩等更科学合理、人性现代化的考试或考查方式, 使考核经常化、全面化、过程化。再次, 在考核成绩评定权重上, 坚持知行合一, 侧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能力与素质, 加大平时成绩比例, 这样更契合职教特色。此种注重实际、知行合一、立体的人性化考评体系, 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理想人格自觉内化。

3.5 革新日常思政教育, 浸润人文关怀

党的十七大以来, 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而高职院校对日常思政教育一直不够重视, 流于形式, 致使吸引力不强, 教育效果堪忧。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状, 必须针对高职生的成长规律, 在党团组织、班级管理、社团活动等方面全方位入手, 拓宽教育途径, 创新教育方式, 把人文素养培育渗入日常思政教育全程, 使日常思政教育浸润人文关怀, 真正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自主接受, 促使他们主动追求真善美, 自觉提升精神生活品位, 进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4 结束语

在思政课中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通过课堂教学、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多种环节, 不断地提高高职生的人文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忠贞的爱国热情、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执著的事业追求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真正实现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实质性生长。

参考文献

[1]黄书光, 王伦信, 袁文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64.

[2]本书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 (第6卷)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55-62.

[3]姜海燕.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12) :27-28.

[4]钟心松, 李志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关怀的运用[J].文教资料, 2010 (03)

[5]王瑞兰.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12)

思政课与学生工作 第7篇

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读书指导课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有效途径。

读书指导课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开放型、实践型的教学形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从教学场地上讲,师生活动不是在教室里进行,而是在图书阅览室中进行。从教学方法上讲,不是一种机械地讲授、练习,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学习、自主实践、寻索探求,从中悟法、悟知、悟趣的过程。从教学目的上讲,它是起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作用。我们知道,图书阅览室是人类猎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读书指导课要以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兴趣为目的,引导学生进入自主读书的状态。

读书指导课的基本程序:

(一)帮助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图书阅览室中图书的摆放都是有一定顺序和编排序列的,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图书分类常识,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自己所喜欢阅读的图书。

(二)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

阅读开始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从书架上拿到一本书后,首先要阅读前言、说明及后记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全书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介绍和总结。通过阅读,了解本书的大致内容和梗概,然后考虑是否继续读下去。

2. 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再进入目录部分,选择自己要读的文章及章节。

3. 开始阅读正文,要准备好字典、笔和笔记本,以便随时地查找或作笔记。首先要边读边想:想文章中的字词句的意思,想文章的内容以及所描写和记叙的事物,想作者书面表达的方法,想自己读后的感受。

4. 写好读书笔记。

以上是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就应该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以后随着阅读量的增大,不断地提出一些更高的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教师巡视,要密切注意学生阅读的速度和在阅读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并给予个别解决,共性的问题在阅读小结中解决。

(三)阅读中的小结

阅读进行一半左右,在教师的主持下进行一次阅读小结。以学生汇报为主,要求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程序、阅读方法、阅读内容以及查阅工具书和摘抄的内容、作笔记的情况等。此过程中,学生间可以争论、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提出自己阅读中的体会和新方法的探索以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通过互相商榷、互相评议,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总结评议

阅读结束,教师给予阅读总结。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总结本次阅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哪些方面应该努力,哪些方面(特别是习惯、方法)应该在以后的阅读中注意纠正。

(五)布置阅读作业

阅读指导课只是起一个桥梁作用,通过此课做示范和引路,使学生逐步具备阅读能力,并对阅读感兴趣,能进入自觉地、主动地阅读状态。所以说,布置阅读作业不应是教师的指令,而是教师的提示、诱导,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去自愿读书。所以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给学生介绍有关的书籍和文章。介绍的时候一定要以激发阅读兴趣为出发点,面要广、数量要多,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

2. 提出阅读要求。精读的文章一般都按照上述要求做好笔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笔记来检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3. 提出阅读的数量、时间的要求。

在以后的读书指导课上,程序(一)、(二)可以省略,只进行(三)、(四)、(五)即可。

另外还要学习浏览。浏览就是快速地阅读,以便快速、准确地了解信息、掌握情况。所以,浏览时不要求学生对生字进行查阅,对词语和句子不去进行过细地斟酌,只要把握住段落的重点句和文章的重点段即可。

浏览阅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指导过程可参考以上阅读指导的程序进行,只是要求学生在作笔记时,只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信息和知识,其他的笔记可以不做,也可以只读书不做笔记。

读书指导课可以从二年级开始上,每学期的开始、期中、期末各上一两节课,每次课的阅读要求都要有所提高,最终使学生愉快地走进图书阅览室,达到喜欢读书的目的。

上一篇:《爱的五种能力》读后感下一篇:2023,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