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高中语文

2024-07-03

课例分析高中语文(精选6篇)

课例分析高中语文 第1篇

高中语文《我若为王》课例分析

高中语文《我若为王》教学设计----语文组/陈梅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3、把握课文所论述的主旨。

4、理解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的.使用。

2、学会写富有针对性的批判文章。

三、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敢于直面现实,痛斥国民奴性,改进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所论述的主旨。

2、学习本文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杂文的文体、作者、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等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重点分析、讲述,使学生在课堂上易于理解和接受。

2、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思考

[4][5][6][7]

课例分析高中语文 第2篇

戴方文

分享话题:

一、好课观: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怎样的?

二、优秀语文课例展示与评价

三、如何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行为 研修课例:

一、袁湛江《道士塔》(片段)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生: “恨”。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

生:(七嘴八舌)王道士„„外国侵略者„„满清官员„„还有„„ 师:作者最恨谁呢?我们不能七嘴八舌发表意见。我将以上意见分为四类:

一、恨王派;

二、恨官派;

三、恨洋派;

四、其他。

请同学们依次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从文章中找依据。

恨王派

生:我觉得作者最恨的是王道士。第一,文章题目叫道士塔,它直接点出了作者最恨的人。第二,王道士把中国的一些文化遗产卖给了外国的侵略者,有些遗产从他的手中遗失,他是中国文化遗失的直接肇事者。

生:王道士最可恨。因为是他亲手将这些洞壁刷白,亲手将这些文化瑰宝砸碎,这说明王道士是这些文化瑰宝的直接破坏者。

生:我觉得这个王道士的可恨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愚昧,还在于他的自大。就是说王道士这个人物从一定角度上反映了当时更多的中国人,像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提到的那样,中国人只知道给予,却不知道拿来,而给子孙后代留下 的只是些残羹冷炙而已。所以我觉得这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是他最最可恨的地方。

师:好,她仍然坚持认为王道士是最可恨的人,但是她补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据,或者说一个观点,她认为王道士不仅愚昧,而且还什么? 生:自大。

师:不仅愚昧,而且自大。愚昧就已经很让人感觉到可恶了,是吧?愚昧再加上自大,就更可恶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恨官派

生:我觉得作者最恨的是官员。作者对官员是一种希望幻灭之后的恨。师: 为什么说是希望幻灭之后的恨?这话说得好像有味道。你解释一下。

生:作者说“请等一等,请等一等”,我想作者等的是让官员们来挽救来保护这些文物,但是官员们没有做,却在他们的客厅里面喝着香茶、攀着家常话,所以我觉得作者对官员们是一种希望幻灭之后的恨。

生:王道士是没有能力保护的,所以不能把主要的责任放到他身上,他不是主要的罪人。而那些官员,他们意识到了这些文物的价值,也有能力保护、挽救这些文物,但他们却毫无作为,因此,最令人痛恨!恨洋派

生:我认为,作者最恨的是外国侵略者。因为如果不是他们来中国掠夺的话,中国的文物就不会流落到外面去了。中国现在的那些考古研究专家就不会屈辱地向外面买那些胶片了。还有,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使那些精彩的文物从黑暗走向光明,我认为这表现他

们很无耻。生:真正负责任的应该是那些外来的文化盗贼。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王道士手里骗取了大量的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个斯坦因骗王道士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足迹,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的。这是编制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在欺骗王道士,王道士是无知的,他不应该担负主要的责任。其他观点

生:我不同意王道士是作者最恨的人。文中有句话: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到处可以遇见”说明类似王道士的人数不胜数。事实上,当时不论是张道士,还是李道士,他们在处理民族瑰宝时绝对不会比王道士高明多少,因此可以看出,王道士虽然是直接肇事者,但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主要原因绝不应该是个别人。

生:我同意。我也认为作者恨的并不是王道士一个人,而是类似于王道士的这一类人,甚至可以说是当时的全体国民。

总结

师:看来我们这个官司啊,一时是打不清了。遇到打不清的文字官司,怎么办呢? 生:从书本中找。

师:对,回归课文。我从课文里面找出一个重要的语句(投影): “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这个“洞穴”指的是什么?一个洞穴为什么吞吐着“中国的荣耀和耻辱”? 生:这个洞穴指的是敦煌莫高窟那个藏经洞的洞穴。

生:莫高窟里那些无价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所创造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因此说它是民族的荣耀;可是,无法保全这些瑰宝,任其流失或毁灭,却体现了民族后人的愚昧、昏庸、自私,这又是民族的耻辱。生: 如果一个大悲剧只是由极少数人造成,那这个悲剧就一定是偶然的。我觉得这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是必然的,不能把责任归到个别人身上。王道士是可恨的,但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小丑,无法担当毁灭民族文化的罪责;外国掠夺者也是可恨的,但他们毕竟是外在因素;中国的满清官员是昏庸腐败的,但是他们也仅仅是这个社会的一个个符号。师: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这个悲剧的呢? 生:(沉吟)我觉得是整个民族都已经麻木、昏睡了。你看,当时,举国上下,无论下层百姓还是上层知识分子,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些瑰宝的价值,即使是叶昌炽,也不过朦朦胧胧有所感觉。而相比之下,西方那些敏锐、富有牺牲精神的探宝者让糊涂、慵懒的中国人相形见绌!当整个民族都沉沦了,才能够叫一个民族的悲剧!

师:我感到他多少读出了这篇《道士塔》的真正味道。看来,余秋雨批判的矛头,不仅仅是一些前台的小丑,还有小丑身后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制度生存的土壤——落后的文化意识。

二、于靖萱《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片段)

师:北固亭,引发了辛弃疾的无限遐想,他究竟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许多历史人物。

师:是的,在自己的作品中,借助一些经典的历史故事来表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这种手法叫“用典”。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典。(板书)请同学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生:一处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生:一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生:还有“人道寄奴曾住”。

生: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生: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是。

师:都找全了。看来,这首词全文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没有用典。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典故一:孙权

师: “千古江山„„”一句用了关于孙权的典故。“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是倒装句,正常的顺序应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请问,作者为什么要倒装?(生无语)

师:诗词中的倒装,一是音韵格律的需要,一是为了加以强调„„ 生:(插话)我觉得是为了强调孙权是个英雄!

师:三国时的英雄很多,曹操、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为什么只提孙权? 生:京口是孙权的地盘嘛。生:孙权的东吴与当时的宋王朝很类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入侵之敌。孙权打败了侵略他的曹操,而当时统治者却偏安江南,于是作者才会发出“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样的感慨。

师:不难看出,作者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对统治者的指责,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典故二:刘裕

师: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气壮山河。生:叱咤风云。

生:率军北伐英姿飒爽。

师:上片作者写到的孙权、刘裕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事业都在京口起步。生:都勇敢面对北方强敌。生:都建立了伟大功业。典故三:刘义隆

师:下片用刘义隆北伐的典故。刘义隆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的北伐战争有什么特点? 生:草草。师:其结果? 生:仓皇北顾。

师:作者用刘义隆的典故想说明什么? 生:反对草率出兵。典故四:佛狸祠

师:再看下一个典故——“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给你什么感觉? 生:人多,人们在祭祀,鼓响鸦鸣,场面热闹。师:那么,当时佛狸祠在谁的统治之下? 生:金的统治。

师:是谁在那里热闹?是金人还是汉人? 生:(七嘴八舌)金人„„汉人。

师: 如果说在金的统治下,金人过着这种安定的生活,那还有什么深意? 生:应该是汉人。

生:暗示汉人早已适应金人统治,安于现状。师:作者这样写到底想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气愤。

师:对老百姓“气愤”? 生:不,应该是忧虑。

师:是啊,作者担心忧虑:如果再不抓紧北伐,那么,北方汉人的人心都会改变了。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典故五:廉颇

师: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最后一个典故,大家怎样看这一典故? 生:作者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师:对。但是廉颇的结局如何? 生:没被起用。师:作者呢? 生:也没被起用。

师: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报国无门,所以发出“凭 谁问”这一慨叹!这个典故流露出了作者的满腔悲愤。

三、邓 颇《项脊轩志》(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归有光的散文往往只是记叙一些日常琐事,却写得感情真挚,细节生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那么,本文写了什么呢?有人用“一、二、三”三个数字为纲,串起了全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三个数字后各加上几个字,来概括本文的基本内容。生:一种手法,两种情感,三个细节。

师:你主要是从文章的写法上加以提炼,值得肯定。生:一个视角,两段经历,三件往事。

师:从叙事的角度来思考,这又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思路。生:一间书屋,两代情缘,三世变迁。师:这是从生活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分析。生: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

师:好的。“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位亲人(女性),这是比较大众 ” 化的一种概括方法,也是比较简洁、易于理解的一种概括。同学们善于开动脑筋,注意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找出了老师备课也没有想到的一些概括方法。

下面我们主要根据第四种概括方法,再结合其他方面来解读这篇文章。一间书屋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间书屋“项脊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本文以作者的书斋名为题,“项脊轩”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师:这篇文章在哪一段是集中描写书斋的呢? 生(众):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是一间怎样的书房? 生:狭小。

师:从哪里看出它很狭小? 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师:何谓方丈?

生:就是一丈见方的意思,说明它面积小。师: “方丈”现在是什么意思? 生:寺院里的住持。

师:对,那可是佛寺的最高领导人。据说他的办公室和寝室面积不过一丈见方。这里是古今异义。大家明白了归有光为什么将书房命名为“项脊轩”了 吗?不妨大家先摸摸自己的项脊。

生: “项脊”说明房子窄小。

师:项脊,是人的脊梁骨的最高的部分,脊梁骨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比喻意义吗? 生:比喻骨气,志气。

师:说得好。“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同时,“项脊”二 字,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顶梁柱的人生理想。师:这间书房除了狭小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特点吗?请结合原文回答。生:还有“百年老屋——陈旧”“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漏”“日过 午已昏——阴暗”。

师:面对这样一间又小又旧、漏雨又阴暗的书房,作者是怎样改造,使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 “稍为修葺”,进行了翻新,解决了“破” “漏”的问题。前面开了四扇窗,四周砌了围墙,来映照阳光,使阴暗的小屋变得明亮了。

生:还有,在庭院中种了兰桂竹木,使环境变得更幽雅了。

师:修葺后的项脊轩的确迷人可爱,令人留恋,已不仅仅表现在不漏、明亮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能否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作者潜心读书时的心情? 生:轻松自在。生:怡然自乐。生:充满快乐。

两种感情

师:在这样的一间书房里潜心读书,是快乐的,可喜的,但是不是只有快乐呢?文中有一句表示作者情感的过渡句是„„ 生(众)“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

师:谁来解说一下“喜”在哪里?“悲”在何处? 生:书房读书自得其乐,这是喜。生:读书之余,看窗外夜色如画,也是喜。

生:胸怀大志,发奋读书,乐以忘忧,这是更深层的喜。师:(插话)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课文注释说,第二段删了一节作者发表感慨的文字,我找来原文看了,觉得这段文字很能说明少年归有光身居陋室胸怀大志的气度。师:非常好!那么悲呢? 生:大家庭分裂之悲。生:诸父反目成仇之悲。师:理由何在?

生:文中有“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一句,说明诸父分家后 用篱笆隔开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用实墙彻底隔开。兄弟之间如同路人,让在书房 中读书的少年归有光心中隐隐作痛。

生:写祖母„„

师:对不起,打断一下,说到祖母,我们就进入第三环节了。三位亲人

师:祖母、母亲、妻子都与这书房有关系。作者充满着深情回忆自己生命中的三位女性。请

说一说你感受最深的一处。

生: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的话语,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写得很传神。

生:祖母离开小轩时,轻手关门的动作,自言自语的一句话: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既写出祖母对孙儿疼爱、老人爱喃喃自语等特点,又反映了祖母对孙儿读书光宗耀祖所抱的期望,形象很感人。

师:是呀,也因此,如今祖母已经去世,自己却没有实现她的愿望,每次看到她的遗物,都感到非常痛心。

生:妻子早年和自己在书房一同读书,跟着自己学写字,问“古事”,如今妻子却去世多年,只有门前所种枇杷树随风摇曳,前后对比,自然让人体会到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师:关于母亲,好像还没有同学发表意见。是不是觉得作者没有直接写母亲,因此没啥可说?(众生点头)

师:老师提示一下。大家发现了没有,对母亲的回忆,是通过谁来转述啊? 生(杂):奶娘。

师:对,家里的一个奶娘,为什么通过她来转述呢? 生(插话):因为他不记得了。

师:是啊,归有光八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对母亲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因此只有靠奶娘来转述。

生(悟):我明白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印象要靠别人来转述,单就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让人痛心了,更何况当年他的母亲就在这间房子旁边住着。如今,当他天天在书房读书的时候,他自然会时时想起以前那么关心自己姐弟俩的母亲了。

师:一间小书房,见证了三位亲人的真情,流露出动人的感情。文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四、吴然宏《阿Q正传》(片段)师:同学们,大家对解梦有兴趣吗? 生:(兴奋)有!

师:根据解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在白天的思维活动总是受到理智的自我压抑,在梦里这种审查机制相对松懈,于是许多欲望得以显现。这些梦中 欲望通常能够反映出比较深层的内在心理。今天,老师打算和大家一道给一个著名人物解梦,他就是鲁迅笔下的阿 Q。先看一看宣布革命后阿 Q 做的是什么梦。阿 Q 梦到了什么?

生:阿 Q 梦见自己和革命党一起革了未庄的“命”,指使小 D 等人搬了赵家和钱家的东西,想到了未庄的几个女子。

师:梦是愿望的达成,阿 Q 的这些梦体现了他的什么愿望呢? 生:梦见几个女子说明阿 Q 想要老婆。(生大笑)

师:哪位同学可以简要完整地概括一下呢?

生:阿 Q 的梦想有三个内容:一是杀人,二是抢东西,三是讨老婆。

阿 Q 因何而梦?

师:那么,阿 Q 为什么会梦到杀人、抢东西和讨老婆呢?

生:阿 Q 生活在未庄,经常受到周围人的欺辱和打骂,他杀的都是自己 的“仇人”。所以,在他心中,“革命”成功之日,就是报仇雪恨之时。

生:阿 Q 是未庄穷人中的穷人,穷得连吃的食物、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没有。

生:阿 Q 已经三十多岁了,可是还没有老婆。

师: 确实是非常不幸。但是,只是因为受到欺侮就一定要杀人来报仇吗? 没有财产没有老婆就一定要去抢夺吗?这于情于理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看来,阿 Q 是个穷凶极恶的坏人了? 生:也不是„„

师:那么,大家怎么看待一个在梦中都要杀人、抢劫的人呢?(生困惑,一时无人回答)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要 写阿 Q 的梦想?难道仅仅是为了有趣吗?

生:为了表达阿 Q 的真实想法。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鲁迅反映了生活 中的真实情形。生:为了表达某一类人的心声。师:哪一类人的心声呢? 生:未庄穷苦农民。

生:不,当时中国受压迫的穷苦农民。

生:我觉得应该将以上同学的意见结合起来。鲁迅不仅刻画了阿 Q 的典型心理,更为我们刻画了中国农民普遍的心理特点。其实,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 起义者,他们的理想和阿 Q 几乎一模一样,不外乎三点:杀人、抢财、掠女人。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杨秀清,哪一个又能逃脱?

生:对,历史上许多造反者都是这样,阿 Q 受到这种文化影响自然免不了如此。他自己不是说过“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吗?(同学大笑)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补充一点。鲁迅为什么要写小说?他自己说,“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大家是否可以再从这方面来思考鲁迅写阿 Q 的用意。

生:中国农民固然有美德,但也有许多丑恶的地方。鲁迅在这里就是要暴露中国农民身上的阴暗面。

生:鲁迅认为中国人的最根本病症不是身体的羸弱,而是精神的麻木。师:请结合阿 Q 的性格特点,来谈谈中国农民身上的“病苦”。

生:我认为,中国农民的愚昧落后表现在下面两点:要么只知道一味地忍辱负重,只知道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要么是沉迷于个人利益而不顾其他 受苦受难的民众,也就是比较自私,心胸狭隘。

师:这与阿 Q 的梦有关吗?

生: 是的。阿 Q 梦中的杀人、抢劫、抢老婆其实根本不是个人品德问题,而是民族共同的病症。

假如阿 Q 梦想成真?

师:大家想过没有,如果阿 Q 的“革命”成功了,阿 Q 还会是阿 Q 吗? 未庄会如何? 生:阿 Q 会成为未庄的又一个“赵太爷”,因为阿 Q 此时要什么就有什么,欢喜谁就要谁。生:赵太爷所做的一切,阿 Q 也会学着做一遍!生:未庄的现状将会依旧,中国的现状也将会依旧。

生:历史就没有进步,只是一次一次地循环,在原点上兜圈子。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阿 Q 就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从秦汉王朝到清末长达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农民的代表。其实,在今天,在我们身上,如果不能革除阿 Q 的弊病,恐怕阿 Q 的悲剧还将不断重演,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师:如果不想让历史再次循环,那该怎么办呢?

生:首先,要认识到阿 Q 思想的危害,鲁迅先生希望通过阿 Q 的梦让我们认识中国农民的病根问题,他是为了“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生:要用新思想取代旧思想。

五、陈钟梁《致橡树》(片段)

师:(板书:致橡树 舒婷;微笑面对由六人围坐成弧形的六组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是自读课,我们要自读的课文是舒婷的《致橡树》。自读,主要是大家自己阅读分析理解,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可以吗? 生:(齐声)可以!师: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读时要仔细些,并且要看一看课文的自读提示。

师:(几分钟后)这个女同学举手了,请你先读,要不要到前面来?(该生走到台前朗读)师:这个同学读得非常好!节奏、情感都把握得很不错,读出了诗人对爱情的观念。不过,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在读“不,这些都还不够”时读得比较柔弱,为什么你这样处理?为什么你不读成 “不,这些都还不够!” 这样的强烈语调? 你这样读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生:(思索,片刻)我觉得这样读感情深挚。师:你能够结合诗歌内容具体来讲一讲吗? 生:这样读,是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

师:既然是否定,按说就应该强烈一点,读成“不,这些都还不够!”为什么反而要弱化语调呢?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句怎样读才会更好,为什么?(学生开始 纷纷议论,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生: 我们这一组认为这一句是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下面的诗句则是提出自己的新的爱情观,所以还是要读得响亮一些、强烈一些才好。生:我们认为这一句朗读时语调应该弱化,这样读对感情的深化很有作用。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认为这一句读得弱化好一些。强烈的语调,显得急促,没有回旋的余地,给人一种被悬在空中的感觉,不实在,所以,弱化语调的读法更好。

师: 很好!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刚才对问题的思考很深入,回答得很好!这里到底读的语调强化好,还是弱化好,我在读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这里读得弱化,到下面再逐渐强烈起来,这样处理,也是很有道理的。为了后面的扬,前边应该怎样呢? 生:先抑。

师:对,先抑,然后再扬。但作者的感情到底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诗歌前半部分的几句“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中有两种 态度——“攀援” “痴情”,从诗句本身来看,作者认为这两种态度是全错呢还是部分错误呢? 生:全错了,所以诗人要彻底否定,诗人才会说“绝不像”。

师:接下来的“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险峰”中的“泉源”和“险峰”,也是全错的吗? 生:(议论)不全错的,诗人说“不止像”,就说明有一部分“像”,但还不够。

师:因此,这几句前后构成排比,否定的情感好像逐步在弱化,对不对呀?所以,后面读轻一些也是可以的。对吧?当然,同学们处理成强调的语气也可以,关键是你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六、钱梦龙《愚公移山》实录片段 师:这个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齐声):移山。

师:这件事做起来难吗?从文章里找出句子来说明。

生:很难。文章里有“高万仞” “方七百里”两句。“高万仞”就是很高的意思,“方七百里”就是方圆面积七百里。山又高又大,很难移。

师: 说得很好。移山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学生朗读)师:想一想,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生:智叟讲愚公很笨,太不聪明了。愚公妻没有讲。师:你再说说看,智叟讲的这个句子是怎样组织的? 生:倒装的。

师:那么不倒装该怎么说呢? 生:汝之不惠甚矣。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倒装吗? 生:强调愚公不聪明。

师:对,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到了极点。这句话愚公的妻子是不讲的。这里有一点不同。我们再来看一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 生(齐声):君。

师:那么智叟称愚公—— 生(齐声):汝。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生: “君”表示尊重,“汝”很不客气。

师:嗯,好!我再把这个“汝”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些不尊重的意思。智叟叫愚公为什么用“汝”啊? 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师:对,这是又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吗?

生:还有两句不一样。愚公妻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生:愚公妻说愚公不能把小山怎么样;智叟说连山上一根毛都不能动,有点讽刺的意思。师:啊,讲得好。这里的“毛”字,是什么意思? 生:小草。

师:请你把这个解释用到句子里去讲讲看。

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就是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小草。师:对,一棵小草也毁不了,这是一种什么语气? 生:轻蔑。

师:对,轻蔑的,这跟愚公的妻子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看,这里又有不同。还有“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同样是 “如„„何” 的句式,可是智叟的话里多一个 “其” 字,这里有什么不同? 生:智叟的话语气比较强,用个“其”字,有点强调愚公没有用。师:讲得好。最后还有一句不一样,是哪一句啊? 生:且焉置土石。

师:这句话怎么解释? 生:把土石放到哪里去?

师: “焉置”的“焉”字怎样解释? 生:疑问代词,哪里。

师:对,不过这句里的“哪里”放到“置”的前面去了,“焉置”就是 “置焉”,放在哪里。愚公妻的这个问题当时没解决,后来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师:怎么解决的?

生:大家说“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师:他妻子提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她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生:关心。生:担心。

师:关心又担心,两人都讲得对。她关心这个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还对 老头子有点担心,快九十的人了,去移那么大的山,能不叫人担心吗?智叟呢? “嘿,你这个笨老头,一根小草也毁不了的人,想去移山,瞧你有多笨!”两人 一样吗?不一样。现在请你们再在文章里找出两个字来,把两人的态度分别用一个字说明一下。先说愚公妻,好,你说!生:献„„ 师:献什么? 生:疑。

师:对,献疑。她对能不能移山只是有疑问。那么智叟呢? 生:笑。

师:对!笑,笑而止之。一个笑字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大家想想看。生:讽刺。师:请在这个“笑”字前面加一个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生:讥笑。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 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

七、范蕾《项羽之死》(完整)(PPT展示照片)师:此二者为谁? 生(齐):项羽,刘邦。

师:对,楚汉双雄项羽刘邦是也!一个是将门之虎,一个是寒门之子;一个是所向披靡的大将军,一个是望风而逃的小亭长;都有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野心和魄力。而最终一个乌江自刎,落得个悲情收场;一个威加海内,开启了大汉辉煌。为何?一样的事业,不一样的结局;一样的雄心,不一样的性格(PPT展示)。那么楚汉之争即将落幕之时,项王会怎样出演这人生的最后一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项羽之死》。

师: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根据画面的提示,以地点+事件的格式,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的三个场面。

生: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师:很好,首先来看垓下之围,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环节“再现项王悲情形象”。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历来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经典题材,现在,我们也请两位同学来配合再现末路时的项王。班长大人营造氛围,朗读叙述文字;王子羽(又是王子又是项羽,非你莫属)走上台前,出演绝境中的项王。四面楚歌声已起,有请!

(学生展示)

师:感谢两位同学!一个问题“表演到位吗?” 生:到位——

师:实乃“汝同窗之美汝者,私汝也!”请大家根据文中对项王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对刚才的表演做出具体的评价。

生:我觉得好!首先有一句“项王乃大惊”,王子羽同学把这种“惊”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他有意识的把语气加强!另外,他的《垓下歌》的语气起伏不错,“力拔山兮气盖世”读出了霸气豪情,“时不利兮骓不逝”读出了悲壮无奈,“骓不逝兮„„”读出了凄楚哀伤的感觉。生:我觉得他的感情还不够,霸王别姬应该是更加凄怆悲凉,又有许多复杂的情绪的。师:好,那你来读一遍试试!生读。

师:好!请坐。其他还有吗?对照文中的动作神态描写具体分析!

生:我觉得他设计背过身去表演有点不恰当,文中就是有动作提示的,像起、饮、歌、就没有表现出来了。这对表现项王当时的心境就做得不够了。师:非常好!惊,吃惊。起,站起来,为什么? 生:紧张,担心!师:饮,喝,喝什么? 生:酒。

师:为什么喝酒? 生:借酒浇愁!

师:是啊!高傲自恃的项王也会惶恐不安,愁肠满怀啊!生:还有一个,文中有“泣数行下”,他在表演的时候没有哭!师:对!还有很关键的“泣”字。

师:惊、起、饮、歌、泣,一“歌”一“泣”之中是多么复杂的情感啊!想到分封天下的霸气豪情,想到被围垓下的无奈悲怆,想到追随自己多年的宝马美人,喑呜叱咤、千人皆废的霸王也至于—“泣数行下”。无情未必真豪杰,落泪如何不丈夫,这一连串的动作神态描写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情无欲的神,而是一个真实、丰富、充满情感的人,正是他的铁骨且柔肠,才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

师:柔情的项王在战场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让我们进入东城快战,完成第二个环节“描摩项王神态动作”。大家先看2、3 两段中项王说了几句话? 生:3句!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三句话读一读!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瞻前顾后,根据前后文的内容,特别是项王自己所说三句话的内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在横线处填入项王的神态、动作描写,并说明理由。六个同学一个小组展开讨论,确定中心发言人,但每个同学都要动笔写!(附:题板)

1、项王自度不得脱。项王 乃谓其骑曰:„„

2、项王 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3、项王

曰:“何如?”

生:我们填的第一处,项王“捶胸顿足,蹙眉,无奈的摇摇头”因为后文中有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认为自己的失败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上天不眷顾他,毁了他一世伟业,所以他有无奈。捶胸顿足,蹙眉也是说他对上天的不满和无奈。师:很好!有其他小组补充吗?

生:我们写的是项王“乃上前捋须长叹,望汉军”,因为前文说他被汉军几千人围困在这里,项王看着汉军,悲凉而霸气的说了后面的话。师:好,这两位同学都着眼于项王此时的无奈凄凉的心境,有捶胸顿足,有仰天长叹,叹息„„来,看这位同学还有什么补充? 生:我们写的是“感慨万千,不甘”,其中感慨万千是因为这时项王的情绪很复杂,有前面的同学说的怪上天的无奈,也有一种狂妄,而这也构成了他末路英雄的形象。不甘也正是因为他本是世间少有的英雄而今却落得如此地步,所以有悲愤有怨恨!感慨之中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师:非常好,几位同学的见解大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而最后这位同学的分析更是集前两位之长,在“仰天长叹,感概万千”之间读出了无奈、不甘、悲愤„„和项王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他在叹些什么呢?叹兵少食尽,叹处境凄凉,叹刚才同学说到的天意弄人„„但在项王这些话语中只有叹吗?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遍,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补充!师生齐读。

师:读出来没有?好,你来说!

生:我觉得还有一种匹夫之勇,因为他一直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形象,而此时他要证明自己还是个英雄,仍然有英雄的豪情,只是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而已!

师:精彩,所以我们还要表现出项王身当绝境却毫无萎靡绝望的勇敢和决绝来,可以用什么动作或神态来体现? 生:挥手!

师:挥手?手中有什么? 生:宝剑

师:那就可以„„ 生:拔剑向天!

师:有气势!很好!同学们第一空的完成度非常高,继续!

生:第二空我们填的是项王“回望汉军,满脸轻蔑,转而拔剑,自信满满”,一来项王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向来不把汉军放在眼里,从他说“吾为公取彼一将”就可以看出。二来他也要振奋士气。

师:很好!条理清晰,思路完整。你带着这种情绪读一读!生读。

生:我们写的项王“仰天瞋目,带着一股豪情与悲壮”,因为前面他说起兵至今八岁矣„„而今垓下被困,自知不可脱,也要豪情万丈。

师:两位同学都很不错,项王抱着死战之决心,自信满满,豪情万丈!最后一处!“何如?” 生:我们填的是项王“双眉舒缓,高举宝剑,放声大笑”,因为前面他向部下承诺“吾为公取彼一将”后面他真的斩杀了很多汉军,自己这边损失只两人,所以他在这里应该是很霸气,所以大笑。

师:很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众人):豪迈!自信!霸气!得意!骄傲!师:很好!豪迈骄傲得意的笑啊,言辞之间,我们看到项王对自己的武功和战斗力极其自信,这是项王的自我夸耀,还是他确有其才呢? 生:确有其才!

师:那就请从第3段中找出几处侧面描写的句子来证明这一点!先找到就站起来说!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生: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具惊,辟易数里。师:好!大家齐读一遍!这里项王是什么形象?

生:勇猛的英雄,好像气场就能压倒别人!

师:好!气场强大啊!项王一声呵,汉军皆披靡!他将这场敌众我寡的绝境之战打得是气壮山河风云变色!然而我还是要问,这样的项王像一个“帝王”吗?你看他冲锋在前、一马当先,他勇猛难当、无人能敌,他在自己的部下面前得意邀功“看我何如?”像“帝王”吗? 生:不怎么像!师:那更像什么呢? 生(众人):将军!战士!战神!

师:战神!说得好!项羽心中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让他对战争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将自己定位成了一个战无不胜的战神,而非深沉谋划的君王。这就是所谓人生的错位么?正如“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惜薄命做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我们的项王也是“做个战神真绝代,可惜薄命为帝王”!正是这错误的人生定位,让项王至死不明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只能反复嗟叹:“天之亡我!天之亡我!”

师:项王的错位人生会走向怎样的结局?看最后一个部分乌江自刎,完成第三个环节:揣摩项王心理变化!既然是变化,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是—项王的心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现在,我来读叙述语言,女生读亭长的话,男生当然就是项王们了,要读出项王的气势来。读完之后大家告诉我答案!师生朗读。

学生七嘴八舌各有说法。

师:请同学们再齐读第一句话!抓住关键词!师:什么变化?

生:欲渡变成了拒渡!

师:对!那用项王自己的话回答我,为什么拒渡? 生:他说“天之亡我”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生:无颜见江东父老了!大家跟着自己打江山,现在人都死了,再也没脸回去了。师:两个理由哪个更充分呢?

生:无颜见江东父老,因为“天之亡我”在他欲渡之前就已经说过多次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刚才还找了一条“籍独不愧于心乎?”他对家乡父老心中有愧!

师:哦„„项王觉得对江东父老心中有愧!很好!大家再找找看,自刎前的项王这满副的柔肠只是对江东父老吗?对其他出现的人和事呢?找到的同学直接起来说!生:我找到的是对亭长!项王把马送给了他,还跟他说了掏心窝的话。师:很好,尊其“长者”,赠马。

生:那我想说的就是马,项王觉得不忍杀之,送给了亭长!生:我还想说一个,不知道合不合适。师:请讲!

生:大叛徒吕马童,他明明是个大叛徒、真小人,项王还说“吾为若德”,还把自己的头赐给他,让他去领奖!

师:大叛徒、真小人!说得好!蝼蚁之微,泰山之高,对比何其鲜明!

师:大家可有发现,项王做出拒渡、赠马、赐头这些近乎柔情的选择都是在一个关键的人说了几句关键的话之后!谁? 生(异口同声):亭长!

师:好!我们要更深入的了解项王的内心就一定要分析,亭长的话是怎样刺激或者说打动了项王,改变了其“欲渡”的初衷呢?我再来给大家朗读一遍亭长的话,而你们都是项王,请细细体会,告诉我你的感受!师范读。

师:项王们,你们是如何感受?

生:我听完就觉得项王像是落荒而逃的落水狗!师:何出此言?

生:因为说什么“江东虽小„„亦足王也!”而项王是要称霸天下的,这话提醒了他,回去的话,就只那么点地那么点人了,让他更后悔错过了曾经的辉煌。后面又说“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会觉得自己是落荒而逃,他不会想要这样的感觉。师:说得很好!还有谁?

生:我想接着这点说一下,亭长说的这些话,本来是对项王的支持,可是项王听来可能会觉得自己狼狈不堪,要靠一个小小的亭长来可怜,来保护,甚至得躲在小船里仓皇逃跑,他堂堂西楚霸王怎么忍受的了呢?

师:说得太好了,大丈夫可以被人爱,可以被人恨,不能被人怜,可以站着倒下,不能跪着求生。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我赞同刚才同学说的,这江东对项王曾经的辉煌事业而言微不足道,第二是心理的问题,刚才老师说了,项王对自己的定位发生了错误,他不适合做帝王,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和宝马都没有办法保护,这对男子来说也是莫大的屈辱。那他可能对以后在江东东山再起,争夺帝位也失去了信心。

生:我补充一点,亭长说江东之地和家乡父老都愿意陪项王东山再起,都是对项王的宽容和期待,而刚才同学说项王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追随自己的江东子弟也死光了,那他可能也会想到回江东,刘邦是不会放过自己的,那等待自己家乡父老的不又是血腥屠戮和残杀吗?自己能保护他们吗? 师:很精彩!柔情的选择,避免贻害江东,生灵涂炭。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精彩!无论如何,对此刻的项王而言,这都是一种高贵的选择,他拒绝了逃命的快船,拒绝了同情和宽容;也放弃了争斗、屠戮,再为枭雄的机会,选择了“生当作人杰„„” 生:死亦为鬼雄!师:项王只能死在自己的宝剑之下,用鲜血淋洗出高贵的灵魂。此刻,让我们齐背《垓下歌》,体味项王那壮烈苍凉的吟啸!(师生齐读)

师:项王啊!我想对你说,做皇帝是权谋和诡计催生的蝙蝠,柔情磊落的英雄无缘这个“尊讳”,对你而言,失败和死亡,不是一个英雄的毁灭,而是一个英雄的诞生!!下课!同学们再见!附板书

项羽之死

司马迁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神? 帝王? 枭雄?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课例分析 第3篇

一、对于教学内容的反思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在明亡后写的一篇追忆前尘往事的小品文。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表达了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这篇山水小品, 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 有人物、有对话, 淡淡写来, 情致深长, 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而全文仅一百多字, 笔墨精炼含蓄, 令人惊叹。

文章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以叙事写景为主, 交代了赏雪的天气背景, 通过视线的移动、色的变化, 以白描的写法, 描绘了西湖雪景, 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徐徐行进, 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第二段以写人为主, 交代了作者的奇遇, 在湖心亭上意外的相逢, 使作者的怅惆与失意荡漾心中, 平实的叙述, 简练的笔墨, 却把作者的悲与喜表现得淋漓尽致。

赏析白描手法描写雪后西湖奇景的文字, 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明亡后, 张岱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 他的文章追忆前尘往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总带有淡淡的哀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这一写作背景, 然后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感受明朝人的生活态度。对于文中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 应引导学生批判的对待、历史的分析。这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时, 我引导学生自主定目标, 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研读课文理清脉络, 品读感悟体味情感。找出自己难以理解和翻译的词语和句子, 以提问或提醒的方式解决课文翻译的问题, 掌握文章的重点。联系课文和有关背景, 通过品读课文和结合导学案上的有梯度习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适时的以动态的知识树形式加以点拨和指导, 领悟作者的情感, 从而突破难点。课后通过更深刻的反思, 我认识到在课文翻译时, 为了急于求成, 没能对字、词、句的注音和翻译做到步步落实, 忽略了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我想如果在学生翻译课文的环节中, 再加入小组间的交流, 从注音、解词到翻译句子, 使每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呈现或加以指正, 效果会更好。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作为一篇文言文, 既要整体把握文意, 又要注意字词句的落实。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借助工具书、教科书中的注释及教师的指导, 积累文言词语, 疏通文意, 从而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优美境界, 掌握借景抒情的方法和语言特色。

在教授这篇课文时, 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采用我校实施的“三·六”学案导学的方式, 并结合“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的思想, 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1. 导入示标, 设纲导学。

(1) 导入示标: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首先以描写西湖春夏娇艳美景的诗句导入, 呈现的是本单元的知识树, 让学生知道单元主题、每篇课题以及中心, 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本课学习目标。这样, 让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构建, 学生自己定目标, 让学生很快走入课文, 为课文教学作铺垫。

(2) 设纲导学: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朗读为切入点, 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学习) 进行学习。学生先自读课文,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 完成导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的习题, 其中包括作者、背景、注音、解词等基础知识。

2. 合作探究, 展示释疑。

通过自主学习, 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此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 先自主完成相关习题, 不会的再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包括三方面:探究一: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探究二:研读探究, 理清脉络;探究三:品读赏析, 体味情感。

(1) 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深入研读探究, 掌握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体会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的特点;品读赏析中, 使学生明确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以及白描手法的运用, 而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 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中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如此精美绝伦、形神兼备的小品文, 学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样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又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解读文言文。体现文言文学习的特点, 既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又要注意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知识树的不断呈现, 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知识树帮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顺序, 同时练习了背诵;学习白描手法时, 通过知识树的动态呈现, 进一步理解了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的美, 为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展示释疑。学生展示时, 我深感有一个不足:由于自己在这一环节上急于求成, 忽略了对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落实, 没能做到从作者到字词注音、解释的步步落实, 因此只是在个别学生对课文翻译的“提问”和“提醒”中, 我就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 这样做忽略了部分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想, 如果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中, 再加入小组间的交流, 把注音和解释掌握不准的地方呈现出来或小组间互相指正, 效果应该会更好。另外, 虽然每组都有分工, 有明确的标准, 根据每组的成绩也有相应的加分奖励。但是, 本节课对于小组的评价没有做到当堂体现, 以至于有些学生的兴趣没能充分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明显没有平时上课活跃。

3. 达标反馈, 拓展提高。

(1) 达标反馈。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双向活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按照一定的梯度, 我采用填空题与选择题相结合的形式设置了相关的习题, 当堂变式练习, 进行及时反馈。这样, 既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 也能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但是, 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以至于此环节感觉时间很紧, 没能做到人人落实、“人人清”。

(2) 拓展提高。此环节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没能做到人人落实、“人人清”, 有些流于形式。其实学完课文后, 可以再出示本课知识树, 通过知识树的动态呈现, 再配合教师的总结性语言,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整体把握课本内容,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还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下节课还要学习什么。我觉得这节课有成功、有遗憾, 今后我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亮点在于课上注重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较成功地体现了和谐教学法以及知识树的适时呈现, 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实施的“三·六”学案导学的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 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 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拨, 从而体现课堂的高效。

高中语文新闻阅读课例研究 第4篇

我国的语文教学目前是以文选型的课文教学为主,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的过程。我执教中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里面的文章,基本上以传统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文学体裁为主。只有在必修一第四单元设置了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但这个单元的教学往往没有突出新闻文本这一文本体式的特性,甚至被当作普通散文来进行赏析与解读,师与生走入了教与学的误区。本文以一堂新闻阅读课为例重点讨论新闻阅读教学如何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即新闻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

二、新闻阅读教学课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本则新闻,关注新闻的报道角度,挖掘新闻的独特价值。

2.注重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1.寻找本则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入研读,捕捉并分析文章中的“对比反差”。

【教学难点】

1.挖掘本则新闻重大而永恒的新闻价值。

【教学方法】

1.导读点拨:通过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关注文章精彩关键的内容,并掌握可迁移的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

2.合作探究: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理解与感受,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得到收获。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文章的情境。

师:新闻往往报道重大题材,20世纪的奥斯维辛就是集战争、灾难、死亡等重大题材于一身的新闻素材。同学们有谁了解奥斯维辛吗?

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文字、图片资料。

(二)整体感知——为深入研读做准备。

学生配乐默读文章(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

师:这就是《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14年后所写的一则关于奥斯维辛的报道!这则新闻发表后曾经引起了当时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评审委员们的注意。

(三)探讨研读——关注本则新闻的报道视角,捕捉并分析文章中设置的“对比反差”。

师: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新闻界公认的最高奖项,自首次颁奖以来,它几乎囊括了美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的最优秀的新闻作品。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一直被誉为“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

学生合作探究:如果你是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委员,你会向评选主席推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没有新闻的新闻吗?从文章出发说说你的理由。

(四)点拨提升——挖掘本则新闻的价值。

1.独特的新闻视角。

发生了新闻的主角是人,看新闻的人也是人,罗森塔尔没有把视点放在集中营的血腥与残暴上,他更看重事件背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把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作为新闻的侧重点,感受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都受到了暴力与杀戮的震撼,并且陷入了思考。

2.重大的新闻价值。

包括记者本人在内的参观者眼中恐怖与快乐、死亡与新生、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让他们终身难忘,陷入沉思,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为他们的情绪所感染,为他们的思考所带动:铭记历史,反对战争,停止杀戮,尊重生命,珍爱和平!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篇新闻具有永恒的新闻价值,这就是“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

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他们审视的是不测风云,浅滩暗礁,而不是一马平川,繁荣盛世,他们试图通过阻绝一个个罪恶来改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就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除恶扬善的使命感。

(五)本课小结——审读新闻的角度与方法。

对同样一个新闻题材的报道,报道角度的不同能分出新闻的高下。

本文的新闻题材并不新颖,甚至陈旧,但独特报道角度为本则新闻彰显了重大的价值。报道内容上无法独家,角度的“独家”同样造就独家新闻。正如美国新闻记者罗伯特﹒怀特说:“任何人都能在商场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却能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优秀的记者应该采用那种能够充分、全面挖掘新闻价值的报道角度。而不是一味地猎奇,或者只为迎合某一类人的阅读取向而庸俗地写作。

另外,新闻人最贵有的,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一种人文关怀精神。他们不仅揭露丑恶,维护正义,而且试图阻绝一切罪恶来改造这个不完美世界。这也就是新闻记者没有任何的官衔,却被人们奉为无冕之王的原因。

三、课例研讨:借助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成果,探索教学内容的最佳落点。

这里把新闻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分为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依据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根据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

首先,是一个新闻文本的阅读教学课例。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是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这个单元选入了中外新闻特写各一篇,通讯、报告文学各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两篇新闻特写中的一篇,是美国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经典之作。它描述了曾经的法西斯“杀人工厂”如今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的情形,似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出,然而在这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罗森塔尔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写出了“没有新闻”却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到对于文本的解读和把握应该严格地依据文本体式,所以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文本当成一篇新闻作品去审视,也引导着我的学生去用读新闻的方法品析这篇课文,而不是把课文当成散文阅读而去揣摩它的词句。

再看学情,学生雖然每天都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新闻资讯,但是往往读得浅、读得散、读得不精准、甚至读得碎片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准确地接受和审读新闻,如何从新闻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感受到优秀新闻作品的力量。

另外,本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可谓适切。这则新闻是新闻中感性与理性结合的非常好的作品,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高阶思维活动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上课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使课堂转变成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审现场,同时也使学生发生角色转变,转变成一个个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审委员,讨论话题是:“如果你是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委员,你会向评委会推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没有新闻的新闻吗?从文章出发说说你的理由”。在课堂上,学生在观点与观点的碰撞与整合中,对这则新闻的评价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这则新闻确实具有独特的新闻视角与重大的新闻价值。这恰恰是这则新闻两个最宝贵的闪光之处,也是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两大理由。

作者简介:

课例分析高中语文 第5篇

十九中高中语文组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典型课例研究》于2012年3月被立项为乌鲁木齐市重点课题,编号为:SJKY2011ZO23。一年多来,在各位专家、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开展顺利,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况 1.本课题研究内容

我们进行的是课例研究,我们的课例研究以高中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我们课例研究的对象是课堂、学生、教师。

我们研究的范围是高中语文的经典阅读课,涉及高中语文人教版的五本必修教材,和本市教研中心推荐的三本选修教材的阅读文本。我们把高中阅读课例分为五种类型:现代文文学类、现代文实用类、现代文论述类、古典诗歌类、文言文类。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艺术,打造一套高中语文典型阅读精品课例,按课例类型提炼出五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的一般模式,促进课题组教师的专业成长。

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将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师观念的改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同时,我们还力求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反思提炼,丰富高中阅读教学理论。

(2)通过本课题研究,增长课题组教师的实践智慧,促使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促使我校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向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转化,促进教师团队成果共享,促进我校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我校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3)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同时,提高我校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3、本课题研究的定位:工作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以问题为先导,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实干为保障。

4、本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设立了三个子课题组,每个子课题组设组长(分别为段希玉、黄莹莹、齐玉,他们是学校的备课组长)一名,采取分工合作方式开展研究。每月召开课例研究交流会,每月开展不同级别的课例研究展示课活动。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剖析,及时解决。不定期在网上,展示研究过程,分享研究成果;不定期向各级教育网站和报刊投稿。

二、课题研究进展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申报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完成的任务: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表,申报立项。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8月。完成的任务:

1、完成了课题开题报告。在理论学习、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课题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思路。

2、按照乌鲁木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通知书的要求,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课题开题报告论证。

3、组建课题队伍。确定了实验教师,讨论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以及课题组公约等规章制度。

4、积极开展了培训活动。

(1)课题组定期给子课题组印发培训资料,子课题组在备课组活动时间开展学习。

(2)课题组不定期给课题组成员邮箱发培训资料,并给课题组成员发放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自学。

(3)课题组召开了课题培训会。就本课题研究的各方面内容开展培训。(4)课题组不定期请专家指导工作,培训课题组成员。自治区教研员王耀芳老师,市教研员岳学贤老师,水区教研员康金娥老师都亲临我校,指导我们的课题组工作。

5、积极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第三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4年12月。

任务:按既定的方案组织实施、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并分阶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课题组成员牢固树立“工作即研究”的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渗透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的子课题组就是学校的备课组,备课组结合学校、水区、市上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各级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和课例研究课题组活动。

2、我们课题研究已开发出以下三种课例研究方式。

“单文本课例研讨”:第一种形式,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上课老师针对一定的问题就同一文本上几遍课,然后根据观课老师的意见和自己的改进过程,写出课例研究报告,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数次评课交流记录,如王建鸿老师的《故都的秋》,围绕的问题是“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才能有效”。杨凯老师的大赛课,围绕的主题是“学生活动、教师行为、师生互动怎样结合才合理”。

第二种形式,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针对同一问题,同一文本几个人上课,子课题组数次评课议课,最后一人汇集成果,写出课例研究报告。如吴靖、王建鸿、刘红都上了《兰亭集序》,并获了各级奖项,把她们的课综合起来写成课例研究报告,围绕的问题是“怎样的课才是优质课”。

“多文本课例研讨”: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针对同一问题,就不同文本展开研讨,比如齐玉组围绕“怎样营造古典诗歌高效课堂”,大家上了五节课,有评课议课,有反思,有最后写出的课例研究报告,并提炼出来论文。

“名课研习”:课题组子课题组组织观课或课题组成员自选名课研习。如课题组成员去研习特级老师余映潮老师的现场课,围绕的问题是“语文课到底要怎样上,要教给学生什么”。子课题组还不定期研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的获奖课例,和众多特级老师的课例。课例研讨时,从上课老师的角度,我们采用了一课多上(杨凯老师的市级大赛课,李娜老师的水区课题展示课,至少上三次才拿出去。);同课异构(2012年11月黄莹莹组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全组都上);异课同构(2013年10月份齐玉组围绕“实用类文本有效课堂的一般模式”这一主题上不同的课)。从听课老师的角度,我们采用了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课例研究形式。

3、我们课题组根据具体的课例研究,已初步提炼出“古典诗歌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文言文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现代实用类文本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4、按子课题组,给每个实验教师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要求实验教师的研究成果及时上传归档。子课题组长及时收集整理了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课例研究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评课稿、论文、课件、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等),子课题组长负责记子课题组活动记录,使各项工作有案可查,便于总结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效成果 本课题研究已有以下初步成效:

1.实验教师对课例研究的本质、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2.实验教师对高中语文阅读文本的解读能力有了提高。3.实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有了提高。4.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提高。5.实验教师的写作能力有了提高。

6.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教研意识,坦诚合作的课题研究团队。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实验教师的具体成果初步统计:

课例研究资料 45份,教学设计52 份,教学实录 22 份,教学反思 18份,评课稿 15 份录像课10节,课件52个,音频资料8份,论文:22篇

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获奖成果初步统计:

大赛课:全国一等奖1节,全国二等奖1节,市级一等奖一1节,水区级一等奖2节,三等奖3节,校级一等奖1节,水区交流课3节。

录像课:全国二等奖1节,自治区一等奖1节;市级一等奖1节;二等奖1节。

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7人次;二等奖3人次。教学实录:全国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

教学论文:全国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 7人次;市级一等奖2人次,市级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6人次。

教学课件:全国一等奖 1 人次;二等奖 1 人次。

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发表论文初步统计:水区级1篇,市级以上7篇,期中刘红老师的论文《让我们在课例研究的道路上一起成长》发表在2013年《乌鲁木齐教育》第三期上。

四、课题的后续研究

1.继续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内容,及时收集各种资料,为课题组结题工作做好准备。

2.组织课题组老师积极参加课题活动等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积极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和论文等,为最终形成的《课题组优秀课例选》(包括各种阅读课型的有效课堂一般模式和具体课例)《课题组优秀论文集》做好准备,并动员老师积极向各级报刊投稿。

3.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通过典型阅读课例的研究,用心归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不同课型的一般模式”,形成可推广和交流的经验和成果,在学校乃至水区、市上逐步推广应用。

4.继续争取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争取水区和学校的经费支持,不断调动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和困难。

十九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典型课例研究”课题组

三年级上册语文《花钟》课例分析 第6篇

我在2008年10月23日给三年级12班学生上了这节语文课。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学会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找出事物规律的习惯。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课我先进行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各种花开时间的不同,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品读词句,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开放时的形态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文第一段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出现的问题是,在讲第一自然段时时间过长,讲的内容过细,很多内容可以学生自学会,如“这一段描写了几种花,它们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这样的问题书上本来就有,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再提出来耽误了很多时间。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我感到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有偏差,还应注意先整体把握,再细节指导。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重点,分别是了解不同植物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和学习运用多样的表达句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提出三个“自学指导”,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学习。由于对第一个自学指导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对第二、第三个“自学指导”学习的时间稍微仓促了些。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出示自学指导

(一);理解不同植物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表达;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第二周期:出示自学指导

(二);了解植物学家如何修建的花钟;对词语“陆续”、“刚刚”、“大致”的理解运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第三周期:出示自学指导

(三);了解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三、教学效果的反思

上一篇:315消费维权走进校园下一篇: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