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2024-05-19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精选6篇)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第1篇

国家领导在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我们要增减双措并举,做到“开源节流”,“开”增产“之源”,“节”减损“之流”。

“开”粮食增产“之源”,提高粮食产量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虽然近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仓廪充足,粮食安全也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但面对我国粮食需求将随人口增长而刚性增长,和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双重挑战,我们必须增强粮食安全意识,通过增高粮食亩产量、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等方式,“开”粮食增产“之源”,提高粮食产量,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食为政首,地为粮本”,提高粮食亩产量,不仅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绝不触碰耕地红线这条“高压线”,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统筹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也要所有人一起行动起来,不为一己私欲,占用耕地,让耕地“非农化”,也不在耕地上实施任何“非粮”行为,让耕地“非粮化”。

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我们要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我们有袁隆平院士研究出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要做“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追求者和践行者,将现代化和高科技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支撑,向生产科技要亩产、要收益。

“节”粮食减损“之流”,减少粮食损耗

现在,粮食减损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并存在于粮食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粮食减损现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不同,发展中国家损失严重,发达国家浪费严重。对此,我们既要建立本国粮食减损的长效机制,也要以大国担当,推动国际社会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

建立本国粮食减损的长效机制,要在思想上形成节约粮食意识,在实践中推广粮食减损技术。受资源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粮食的增产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树立减少粮食损耗就是节约资源的意识,纠正“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推广粮食减损技术,要做到精细播种、精细收获,“颗粒归仓”,适度加工,标准物流,“颗粒少损”,将减损技术贯穿于从播种至消费的全过程。

推动建立国际粮食减损合作机制,要全球携手合作,共享信息、交流技术、培训人员,也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粮食损失严重的国家和地区,采取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加强技术研发合作,援助多余食物等方式助其减少粮食损失;对粮食浪费严重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传播节约粮食经验做法,加强沟通交流等方式纠正浪费粮食行为,齐心协力减少全球粮食损失浪费,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我们既要端稳自己手中的饭碗,也要帮助他人端牢他们手中的饭碗。“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们要在全球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保障粮食安全的行动中,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以大国担当推动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任何风险下世界粮食的安全韧性。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第2篇

提高单产要靠技术进步,推广技术则靠产业化经营

提高单产是必由之路

“吨粮田”首创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树安认为,进入21世纪后,粮食的增产途径再也不能走扩大面积,广种薄收和破坏环境的途径了,而是应该走大幅度提高单产的道路。我国现有粮食种植面积约10亿亩,其中生产水平较好的旱涝保收农田有5亿—7亿亩。如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的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123,234工程”,即在我国一、二、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亩产2000斤、3000斤和3500斤—4000斤的粮食超高产田,将可以实现粮食年总产6.4亿吨—7.2亿吨,从而实现“种好10亿亩田,养活16亿口人”的战略目标。

被称为我国“杂交大豆之父”的孙寰教授提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其实就是要提高全国粮食总产量,这可以通过在有限面积内提高单产和增加种植面积两种办法来实现。但是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所以只能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粮食总产量。

技术创新是根本保障

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曾指出,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技来解决问题。

孙寰教授提出,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科研投入占不到gdp的1%的现状。

产业化经营是最终出路

专家们认为,推广技术的最佳途径是产业化经营。

戴景瑞教授提出,我国不是没有好技术,而是因为生产形不成规模,导致农民生产成本过高,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就不高,使很多优良技术品种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要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生产。

张改生教授则表示,专家的成果要体现到农民田头,需要一个中间转化的环节,那就是企业,企业化运作可以为成果转化提供一个平台。他所在的研究所自从去年和杨凌控股集团合作以后,新品种的生产规模从以前50亩示范田猛增到现在的上万亩,规模效益明显,产量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我国粮食供需现状及发展对策 第3篇

1 近年来粮食总量供需分析

1.1 粮食生产状况

2007年以前, 我国曾经有3个年份的粮食产量突破了50000万吨, 其中1996年粮食产量首次达到50455万吨, 这是1984年达到40000万吨水平之后, 经过12年艰苦努力, 首次突破50000万吨大关;1998年达到51230万吨;1999年达到50840万吨 (见图1) 。但随后5年粮食生产连续下滑, 2003年粮食产量下滑到43070万吨。

针对粮食下滑, 2004~2007年,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重大举措,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加上农业科技的进步, 为中国新时期现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 推出系列惠农之举,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从2004年起, 连续5年下发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见表1) , 颁布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重大举措, 激发了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5年间, 逐年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06年彻底取消农业税后, 中央逐步建立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反哺农业投入机制。

注:资料来源于近5年中央一号文件。

(2)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5年来, 中央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产粮大县补贴、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植保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投入大量资金, 有力地促进了粮食连年增产。同时, 积极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保障了粮食安全。2003年, 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为3.2亿元, 2004年增加到145.2亿元, 2005年为230.7亿元, 2006年为404.5亿元, 2007年达到637.6亿元。2003~2007年5年间, 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累计1 421.2亿元 (见表2) 。

(3) 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粮食产量的增加。

2003年以来, 在气候、资源、市场制约加大的情况下, 农业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粮食增产正在由依靠单纯扩大面积向提高单产、稳定面积转变, 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与2003年相比, 2007年粮食产量增加了7080万吨, 其中因单产提高增产4418.5万吨, 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62.4%。粮食单产的提高, 主要得益于良种良法的广泛应用和农业科技进步。

注:数据来源于中央发改委。

在系列政策的促进下, 2004~2007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 增幅达16.4%, 累计增产粮食7080万吨 (见图2) , 其中2004年增产3877万吨,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加最多的1年。2007年, 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057亿公顷, 比2003年增加640万公顷;产量达到50150万吨, 比2003年增产7080万吨。2008年, 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超过1998年51230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 为近几年我国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物质基础。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2 粮食消费状况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平稳增加, 据测算, 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 粮食消费总量大体增加1 000万吨。另外,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工业用粮将继续增加, 预计年递增2.2%, 占粮食总消费的8.0%左右。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0 150万吨, 人均占有量为380kg, 而人均消费量为388kg, 产需总量基本平衡 (见表3) 。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进口弥补外, 小麦、稻谷、玉米3大品种消费量在4 250~4 350kg, 产需平衡有余。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 从消费结构上看。

口粮消费稳中趋降, 2007年城乡居民口粮消费 (口粮安全是狭义的粮食安全) 大致在26500万吨左右, 占粮食总消费的51.71% (见图3) ;饲料用粮持续增长, 由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来我国饲料用粮一般在16500万吨左右, 约占国内粮食总消费的1/3;工业用粮增加较快, 在国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推动下, 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业迅速扩张, 使工业用粮增长加快, 目前工业用粮大约为7000万吨;种子用粮变化不大, 稳定在1 150万吨左右。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从消费总量上看。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 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目前, 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态势, 其中间接粮食消费成为拉动粮食消费增长的主动力, 直接消费动力不足。2003年, 我国共消费粮食48800万吨, 2004年为49000万吨, 2005年为53 100万吨, 2006年为50750万吨, 2007年我国粮食消费量仍将超过50000万吨。

(3) 从品种结构上看。

稻谷是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品种。稻谷、小麦、玉米3大品种产需平衡有余 (见表4) 。小麦和稻谷作为主要口粮品种, 消费相对稳定, 玉米消费在加工业和饲料业的带动下增长较快, 大豆消费快速增长。未来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最大的不是小麦、水稻等主食品种, 而是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在当前形势下, 开发低成本饲草资源,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对我国宏观经济有重大支撑作用, 也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3 粮食库存状况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日表示,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库存充裕, 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 保持粮价稳定。即使不考虑当年收购量, 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库存也可以满足1年多的销售。我国粮食储备已具相当规模。目前, 国家储备粮以小麦、稻米、玉米为主, 其中, 小麦占50%以上, 稻谷占30%左右, 玉米占17%左右, 其他豆类占3%左右。粮食储备品种结构相对合理, 分布也比较适当, 有利于实现“储得进、调得出、用得上”的目标,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粮食储备率就一直呈上升趋势, 并且远远高出世界粮食储备率。20世纪80年代, 中国粮食储备率平均为27.49%, 90年代上升到34.80%, 1997年以后更是高达40.00%以上, 1999年继续攀升到创纪录的62.00%, 而1996~2000年世界粮食储备率只有16.50%。从1983~2007年, 中国已连续24年超过18.00%的安全库存指标。截至2007年年底, 我国国家储备总量保持在15000~20000万吨的水平, 其中大米的库存量为4000~5000万吨, 不包括民间的商品性周转储备和农民的自留储备。即使只按15000万吨的储备量计算, 也相当于我国全年总产量的30%, 相当于30000万吨左右市场需求量的50%。该储备水平是世界平均储备水平的2倍, 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由此可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粮食供给中的稳定性力量。

1.4 粮食贸易状况

2003~2007年, 我国净出口粮食3 157.51万吨 (见表5) , 5年来平均每年净出口631.5万吨。其中2003年净出口2 082.73万吨, 为5年来最高的一年。2004年, 为了补充库存, 我国不得不进口玉米和小麦等粮食, 以满足在经济迅猛增长推动下日益提高的粮食需求。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近年来, 国际粮食贸易基本趋于稳定, 年均贸易量大体保持在24000万吨, 约为我国粮食年度总产量的50%左右。我国粮食进口国内需求量的1%, 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 我国粮食进口存在着明显的“大国效应”, 因此, 在粮食安全战略上必须坚持基本立足于国内保障供给的方针。中国一直保持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且除大豆以外, 中国的谷物进口量减少, 出口量增加, 成为谷物净出口国, 而且进出口量占谷物产量的比重很小。

2 我国粮食继续增产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

2.1 供给方面

(1) 资源约束, 面对供求“紧平衡”。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 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全国耕地总面积从2003年的1.234亿公顷减至2007年的1.217亿公顷, 逼近1.200亿公顷的警界线, 人均耕地面积跌至0.092hm2,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 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目前,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m3,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 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 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水土资源很不匹配。

(2) 基础设施薄弱。

粮食生产始终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总耕地的40%左右, 仍有40%的耕地处于不断退化的状态。

(3) 种粮比较效益低。

近年来, 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 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 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 特别是粮食主产区1/2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 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的趋势。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 种粮效益明显偏低,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4)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9%左右, 比发达国家约低20%。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 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 科技推广能力弱,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 与发达国家相比约低40%。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低, 结构不合理, 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全国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1%, 尚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此外,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5) 气候影响因素日益严重。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每年洪涝灾害受灾面积为1 000多万公顷, 成灾面积500万公顷以上;干旱灾害受灾面积为2000多万公顷, 成灾面积1000万公顷左右。据统计, 我国因灾年均损失粮食在5000万吨左右, 相当于每年产量的1/10。据专家预测, 未来气候将会出现大的变化, 对农作物产量、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产生重大影响。

2.2 需求方面

(1) 人口数量增加导致粮食消费不断增加。

2007年我国人口已达13.2亿, 按5.178‰的自然增长率推算, 今后每年增加近700万人口, 直接推动了粮食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 将使我国本已偏紧的粮食产需形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更趋严峻。

(2)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据测算, 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 粮食消费总量大体增加1 000万吨。根据发展规划,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要从2006年的43.9%提升到2020年的58.0%, 提高14.1%, 至少要有14000万吨粮食作为基础, 相当于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的1/4强。

(3) 城乡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

农民虽增收很快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 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 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1年。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并没有明显改善, 甚至出现倒退。

(4) 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

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kg, 粮食需求总量达到26250万吨;粮食消费结构升级, 口粮消费减少。到2010年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12 925万吨, 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饲料用粮需求增加, 到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为9350万吨, 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36%。工业用粮需求趋于平缓。

2.3 区域方面

(1)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2007年13个粮食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其中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7个北方产区,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43.5%。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6个南方产区, 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1.6%。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6.3%;产需缺口由2003年2425万吨扩大到2007年2750万吨左右。此外, 西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 存在供需缺口。

(2) 产销区之间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形成。

受“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政策的影响, 各地区力求粮食供给自保, 积极发展区域内的粮食生产, 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也随之而来, 致使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趋同, 从而导致一些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得不到发挥, 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牺牲区域经济利益或生态利益为代价来发展粮食生产。

(3) 产销区之间利益分配机制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

从总量上看, 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是有保障的, 这要求我国粮食产销区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产销区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大, 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协调问题一直存在。在粮食供给不足或过多时, 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矛盾特别明显。

2.4 产业链方面

在粮食生产以及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过程中, 我国在整合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 优化产业链环节, 构建紧密型的粮食产业链方面 (见图4)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粮食产业链上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市场发展的、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 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1) 生产和消费未衔接。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链条上, 生产和消费衔接性较差,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我国现在粮食生产方式仍沿袭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但是市场需求却是大市场、大消费。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生产的低效率、高成本所生产的粮食数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及生产和消费信息的不对称方面。

(2) 生产和流通未衔接。

一家一户小生产方式决定了粮食流通产业处于尴尬的小、散、乱状态。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生产决定了粮食商品率低、品质不高, 难以发挥现代规模经济的优势, 粮食企业规模经营、做强做大难。这些因素导致了我国粮食流通企业流通速度慢、效率低, 对市场反应迟缓, 不利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3) 流通和消费未衔接。

当前我国粮食市场已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产区和销区以及高品质口粮和专用工业饲料转化用粮的格局, 大市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呼唤快速度、高效益的大流通。但是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存在粮食流通的观念滞后、基础设施水平和能力不足、粮食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等缺陷, 严重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

2.5 国际市场方面

近期以来, 国际粮食价格疯狂上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迅速上升的粮食价格已导致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 急需外部援助。粮价飞涨使得很多地区的社会发生动荡, 埃及、海地等多个国家都发生了与粮价上涨有关的骚乱。巴基斯坦和泰国还部署军队以防止人们哄抢粮食。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 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世界银行曾发表报告, 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 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在粮价上涨的同时, 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目前, 世界粮食年产量约为20~21亿吨, 粮食年贸易量仅2.5亿吨, 而中国年粮食消费量平均超过5.1亿吨。

近年来, 国际粮食贸易基本趋于稳定, 年均贸易量大体保持在2.4亿吨, 约为中国粮食年度总产量的50%, 因此国际粮食贸易对国内调剂空间有限。中国进口国内需求量的1%, 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 不仅会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 还将打破现有的世界粮食贸易格局。2006~2007年度全世界除中国之外的稻米库存只有4238万吨, 仅为我国年消费总量的33%。一旦中国出现稻米短缺需要从国际市场调剂, 则不仅会拉动国际米价更加走高, 而且回旋的余地非常小。

3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对策

3.1 政策建议

(1) 尊重市场机制, 逐步提高粮价。

粮价平均提高0.2元/kg, 粮农增收1 000亿元, 可直接惠及种粮农民。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 才能让农民种植粮食有利可图, 提高其种粮积极性, 避免耕地继续大面积抛荒;才能保障粮食的国内供应, 避免国内供应出现大的缺口, 需要花更高的价钱进口粮食, 这既对粮食生产者有利, 也不会损害粮食消费者利益。建议进一步放开市场,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使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尽快接轨。考虑到国内市场情况, 粮价上涨不宜过快, 应该分步骤、小幅度逐步放开, 目前可以适当允许粮食价格上涨20%~30%。

(2) 完善补贴政策, 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扩大农民直接补贴规模和范围, 使直补的“特惠制”向“普惠制”推进。在直补方式上, 既可考虑不与产量挂钩的直接收入补贴, 也可考虑与产量挂钩的直接补贴方式, 还可考虑选择某些对增效增收作用明显的生产环节进行补贴, 如良种、机耕、机收补贴, 推广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补贴等, 以改进补贴方式, 提高补贴效率。补贴向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倾斜, 采取多种形式扶持农业高科技的创新, 如设立农业新品种、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基金, 采取贴息的方式引导金融部门或企业投资农业高新技术;建立全球农业高新技术信息网;以股本投入的方式, 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资本金支持,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直接科研资助等。实施农民科技培训补助, 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 用于骨干农民的科技培训补助。搞好粮食风险基金的综合统筹, 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生产环节倾斜。改进粮食直接补贴方式, 实行与粮食商品量直接挂钩的粮食补贴政策。

(3) 加强土地流转, 开展规模经营。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或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 或通过土地入股等形式, 建立加盟农场、家庭农场、合作农场, 形成规模经营。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经费的补助力度。创新管理机制, 实行从生产到销售的统一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形成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4) 制定评价体系, 确保粮食安全。

打破粮食生产与地方GDP不协调这个怪圈, 必须调动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应根据全国的产业布局制定考核办法, 粮食主产区的考核以粮食生产为主, 而非过分强调GDP。只有这样, 地方政府才能沉下心来发展农业、抓粮食生产,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确保粮食安全。

(5) 建立保险制度, 撑起“保护伞”。

农业本身很脆弱, 一旦遭了天灾, 农民损失异常惨重, 他们迫切需要农业保险来分担压力、增强信心。建议政府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制。实行“政府财政补贴, 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 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 根据地方产业特点, 扩大保险覆盖面, 采取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分工经营的运作模式, 实现风险管理市场化。农业保险公司要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了解农民的现实需求, 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 政府要加强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疫情的预测、预报、预警机制, 有效防范各种灾害。

(6) 改造中低产田, 实施沃土工程。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民收入,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实施沃土工程, 大力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 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搞好中小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 提高防洪调蓄能力, 完善农田灌溉体系, 增加水稻生产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节水设施建设,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全国现有1.2亿公顷耕地面积中, 确保0.3亿公顷的水稻种植面积不被挤占。

3.2 技术建议

(1) 建立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要按照中央关于“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 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 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以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要求, 结合粮食工作实际, 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从关注民生的大局出发, 稳定粮食市场供应, 防止粮食价格过快上涨。要配合有关部门, 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农民的价格保护政策, 逐步建立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继续推广“订单粮食”, 积极扶持农村粮食合作组织, 培育种粮大户, 稳定省内粮食生产。

(2) 推行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制。

建议推行国家粮食安全3级责任制, 制定粮食安全法, 依法治粮。第1层次为省级。即争取实现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粮食自给, 或尽可能高比例的自给自足;第2层次为省际协作区, 即通过省际间协作, 建立邻省间紧密型的粮食安全合作关系。各合作区紧密协作, 互为左右手, 共同保证协作方的粮食安全;第3层次为中央政府。主要调控南北方间、东中西间、国际国内间粮食安全关系。3个层次间, 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力更生为主, 省际间协作为辅, 中央总体把握平衡, 统一管理, 平衡各方经济利益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分工合作, 全国联动, 国际国内互动, 共同保证全局粮食安全。

(3) 建立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

加快粮食质量监管制度建设, 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健全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合理布局粮食质检机构, 提升和完善粮食质检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例行监控, 主要包括政策性粮食监督把关检测、粮食竞价交易出证检测、粮食市场准入检测和粮食市场抽查检测等。建立粮油质量安全信息网络, 实现粮油质量动态监控。重点抓好原粮收购、入库、储存、销售、出库的质量卫生检查工作, 加大抽检力度, 增加抽样数量和品质检验指标。加强粮食检验检测队伍建设, 通过技术培训和业务考核, 引进优秀人才, 实施职业资格制度,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粮食检验检测技术人员队伍。加强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和粮油产品质量评价技术研究, 规范和推进粮油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配合质检、工商部门最大限度地预防、减轻和消除粮油产品安全危害与风险, 防止重特大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4) 建立粮食安全的预警机制。

加强对粮食生产、需求、库存、价格、储备和粮油市场动态以及相关突发事件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 形成信息搜集、反馈、发布网络。积极探索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模型, 确定调控预警指标, 实施先兆预警。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市场监测工作, 在现有的监测点基础上, 逐步扩大监测范围, 完善监测手段, 形成覆盖全国粮食宏观调控市场信息监测网络。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建设粮食应急加工设施, 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网络系统, 细化和完善粮食应急动用方案, 增强应急保障能力, 做到需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

(5) 增强科技增粮的技术储备。

依靠科学技术, 探索大面积粮食均衡增产新技术与新途径。严格保护1.2亿公顷耕地与基本农田, 积极开展新一轮以农田水利工程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与沃土工程建设。农业科学技术要以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为基本目标, 以东北区、冀鲁豫区、长江中下游区商品粮生产为重点, 同时兼顾其他区域布局研究探索大面积粮食均衡增产的新技术体系。建设科技推广体系, 提高科学种粮技能。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 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能。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建立合理选聘机制, 形成、完善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努力落实各项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丁声俊.论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价格[J].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8 (3) :9-10.

[2]李研.“中国能自己养活自己”——访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J].名人传记 (上半月) , 2007 (4) :16-22.

[3]黄季焜.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吗[J].科技导报, 2004 (9) :17-18.

[4]林毅夫.中国将来还能养活自己吗[J].中国经济信息, 1998 (13) :20-22.

[5]胡岳岷.中国未来粮食安全论[J].当代经济研究, 1998 (5) :3-11.

[6]杜青林.未雨绸缪确保粮食安全[J].瞭望新闻周刊, 2004 (6) :15.

[7][美]莱斯特.R.布朗.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J].未来与发展, 1995 (2) :7-1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第4篇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污染 质量监管 对策

1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粮食质量的内涵已不再是普通产品质量的概念,它应是粮食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卫生、品质、营养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粮食的特征指标必须达到相关标准的合格水平、卫生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强制标准的最低水平、品质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规范中的安全性要求、营养指标必须符合正常国民健康水平的合理要求。“合格、卫生、有品质、有营养”这就是新时期的粮食质量安全的内涵[1]。

1.1 粮食安全是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障

粮食不仅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且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维生素、食用纤维等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所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粮食质量安全的一个基本目标。目前,由于粮食业的食物链变得越来越复杂,粮食质量安全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容易被放大。在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中,有物理性危害,如杂草籽、金属碎屑、渣瓦石等;有化学性危害,如农药和重金属及有机溶剂残留、滥用添加剂染污、脂类物质酸败等;有生物性危害,如细菌和真菌及毒素的污染、害虫及鼠类的危害、转基因种质的危害等等。这些突出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 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在农业生产的直接成果就是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用说人类的现代文明。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就是农业,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粮食生产的农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所以,我们若想推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粮食安全工作。

1.3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

我国仍是农业大国,13亿总人口中有7.4亿是农民。所以粮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是不是能够取得稳定的发展,这对于国家的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农业无法为社会供应充足的粮食时,就必然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破坏社会的安定,使生产发展遇到阻碍,国家也就无法更好地实现自立。从这一角度来说,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因此,粮食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安全问题。当粮食安全有了保障,农民自然会有更多的收入,进而逐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繁荣,更顺利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2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我国目前在粮食种植、收割、加工、销售中存在如下危害:

2.1 物理因素

在收割粮食时,很可能将泥土、杂草或者是粪便带入到粮食中去;在对粮食进行加工时,粮食会比较容易受到附近烟尘的污染等等。

2.2 化学因素

2.2.1 重金属。粮食中之所以会混入有毒重金属(汞、镉、铅),其原因主要是使用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水,这样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在其生长过程中被慢慢侵蚀。当人们使用了这些被重金属污染过的粮食就很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中毒,损坏其神经系统、智力可能会变低、骨质疏松,甚至细胞癌变。

2.2.2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指残存在植物体内、土壤和环境中的农药及其有毒代谢物的量。当人们食用了带有农药残毒的粮食,很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舒服,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严重的话会造成死亡。我国粮食在出口时,要对粮食中的近50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包括:磷化铝、莠去津、敌菌灵、灭多威、久效磷、戊唑醇、氯化苦、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艾氏剂、狄氏剂、甲草胺、敌草快、六六六、甲基毒死蜱、乐果、滴滴涕、敌敌畏、甲拌磷、百菌清、、敌百虫、克百威、杀螟硫磷、七氯、马拉硫磷、氯氰菊酯、甲萘威、矮壮素、百菌清、溴氰菊酯、二嗪磷、乙硫磷、溴甲烷、氯菊酯、磷胺[2]。

2.2.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指由微生物引起的粮食质量问题。土壤、空气和水中都有不少的微生物,他们将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传播到粮食及其加工品上。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粮食本身的传带寄附在粮食籽粒上的病原菌,随播种传到田间。②自然媒介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雨水、尘埃等传播给粮食。③在进行粮食加工时,机具、器材上的灰尘和粮食粉屑中附有大量腐生微生物会污染粮食[3]。

3 保证粮食安全要有硬措施

我们要在粮食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以及食用的整个过程中保证粮食安全。因此我们首先要熟悉在这整个过程中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各个因素,进而做好预防措施,最终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3.1 技术对策

3.1.1 在面对物理因素导致的污染时:收割之后,要清洗粮食,还要对其进行分级、筛选;加工过程中,厂区要保持清洁,要做好对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要在粮食中掺入其它杂物;贮藏的库房需要有良好的通风,保持库房的干燥、阴凉、卫生。

3.1.2 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措施:农田不要靠近工业用地,使用符合各项标准规定的种植土壤和水。

3.1.3 解决农药造成粮食污染的措施:不使用或者是尽量更少的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硫胺、久效磷等剧毒、高毒农药。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加强以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微生物农药和以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4]。

3.1.4 粮食防霉变主要的措施有:①使粮食水分大约保持在13%。②降温熏蒸。③人工挑选、紫外照射去除已经感染黄曲霉毒素的粮食。

3.2 管理对策

3.2.1 质检支撑。检验检测是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建立在科学高效的检验检测基础之上。根据对质量安全的风险性评估,常规质量指标以企业自检为主体,重要品质和卫生质量指标以国家强制抽检为主体,国家要在通过国家计量认证的实验室中,通过能力验证和实验室考核授权一部分质量体系比较完善的质检机构承担粮食质量安全鉴定任务。重点监测储备、军供、救灾等政策性粮油的入库、储存、出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超过正常储存期的粮油品质。

3.2.2 长效监管。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经营主体都是国有粮食企业,质量监管比较单一,在市场经济时代由于经营主体的多样性、复杂性,监管任务比较繁重,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其中在市、县两级要成立粮政执法监察的专业队伍。坚持突击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坚持企业自检与政府监管相结合[5]。

3.2.3 加强监测。坚持粮油质量安全国家、省、市监督抽查制度,切实加强对收购储存环节粮油质量的监督抽检,定期公布检测信息,及时评估粮食质量安全的水平。

4 总结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中,无论是其米、面、豆、油等初端产品,还是其肉、蛋、奶、酒等高端产品,其80%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粮食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引导,前几个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协调的治理,粮食生产日趋稳定,粮食流通日趋顺畅。但毋容置疑,摆在我们面前的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令人担忧,给当今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杂音。

要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不但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指引,促进中国粮食结构的优化,还要政府在法律上进行强有力的限制,保证耕地安全。现状是中国没有近忧但却要面对很严重的远忧,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相信中国政府在严格的制度保证下可以从容面对粮食问题,毕竟这是中国能否平稳高速发展的最基本保证。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

[2]《试论新形势下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

[3]倪元颖.粮食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01.01.

[4]王耀忠.粮食品质分析与检验.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5]俞一夫.粮食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6.

作者简介:

我国粮食安全 第5篇

荣**

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的大事,一个国家要发展,粮食是基础。只有基础弄扎实了,构建社会和谐,才有希望。有许多学者从理论上论证了粮食安全,目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们要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分析我国粮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认为要落实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根据分析各种观点及见解,对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成就。关键词:粮食安全 综述 启示

社会要和谐,社会要发展,粮食是基础。粮食安全是关系着民生和国家的大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要注重粮食安全的意义,才会普遍的去关注,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才能走出困境。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障。

一、安全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否充足,人们的温饱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一个国家要发展,粮食是基础,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粮食的重要性。那么它为何这么重要呢?柯炳生就我国粮食安全认识其重要性,他从各方面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他认为,1、粮食安全不是短期问题,而是长期问题。

2、粮食安全主要不是流通问题,而是生产问题。

3、粮食安全不是谷物问题,而是食物问题。

4、粮食安全主要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数量问题。

5、粮食安全不是局部性问题,而是全局性问题。

6、粮食安全不是农民的目标,而是政府的目标。【1】

张宝利则是从确保粮食储备方面来探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他认为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和谐和稳定,我国用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来养活了世界上20%左右的人口,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要确保粮食安全,一般是通过国内生产,进出口和合理储备来实现的。

【2】

周问今认为只有确保粮食安全,才能构建好和谐的社会,他就当地的情况来阐述了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粮食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3】

万宝瑞则是从粮食的属性来分析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食具有以下三点属性:第一,粮食供给的价格弹性大,需求的价格弹性小,是一种特殊商品。第二,粮食是国民经济战略物质,是整个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性公共产品。第三,在现有的条件下,粮食既是弱质产品,又是多功能产品。【4】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游宏炳从国家与国际的视角来看待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他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国内的人地矛盾将长期存在。

2、粮食生产发展可能赶不上粮食消费的增加。

3、世界粮食出口国积极发展生物燃料。

4、生物燃料的发展可能推高世界粮价。目前这些问题都很明显。【5】

盛孝邦从粮食产能角度进行分析,他得出存在几点问题:

1、耕地减少,产能堪忧。

2、水利失修,基础堪忧。

3、环境污染,安全堪忧。

4、规模偏小,效益堪忧。

5、技术缺位,后劲堪忧。对此,他关于提 1

高粮食产能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2、加强粮食生产大县建设。

3、增强可持续生产能力。

4、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运用着这些能有效的解决粮食产能问题。【6】

刘清娟、周慧秋从新的角度审视,即商品粮基地建设角度分析了粮食安全存在以下问题:1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谈琰 从全面的、长远的视角看待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他认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制约。2.社会经济条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制约。3.中国人口总量仍将保持惯性增长的势头【】谈琰 加大对产粮区财政支持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1-05 10:34:00

何翠荣 窦彩霞 刘金付就关于干旱对粮食影响做出了四点对策:断健全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信息监测网络体系2气象科技创新为做好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3逐步拓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 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与宣传【】何翠荣 窦彩霞 刘金付 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0-12-14 14:04:00

张宝利从粮食储备角度来看待问题,他认为粮食储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多头管理中央储备粮。2各级储备粮功能定位不明确。3储备粮轮换运作不畅。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几点措施:1完善粮食储备制度。2逐步调整储备粮的主体。3注重周转储备和农户储备建设。4优化粮食储备区域结构。5建立粮食储备管理的信息系统。【】张宝利 健全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1-03 15:28:00

张璐用分析的观点看问题,他认为主要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存在六方面的因素1耕地与种粮面积减少。2.水资源及基础设施制约。3.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4.农业科技投入较低。5.粮食流通及粮食储备体制尚待完善。6.粮食进出口和国际因素对我国影响增大。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建议:1.进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6篇

在逐渐激烈的粮食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粮食流通面临现代物流的挑战,暴露出许多弊端,同时又有多年积累下来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要积极分析我国粮食流通的现状,发现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就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商机和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不仅能对我国的粮食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产生积极地影响和保证作用,更是解决中国“入市”后粮食问题的重要手段,将力的推动中国粮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接轨,顺应国际粮食流通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符合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流通模式。

关键词

现代粮食物流现状问题改革

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粮食购销已全面走向市场,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所以一个顺应市场需求,大规模,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应运而生—现代粮食物流。不难预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的许多特点与现代粮食物流业接轨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摩擦将日益升级,所以解决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的问题,突破以往僵化的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加快与国际接轨,是我们现在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正文

一我国传统粮食流通模式特点分析:

从建国初期开始,人多地少,粮食紧缺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尽管“以粮为纲”曾经打下时代的烙印,政府也曾千方百计试图解决粮食共给问题,但综合其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粮食流通模式一直是按照短缺经济的运行模式设计的。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粮食流通模式的计划性

由于粮食长期实行高度的封闭计划经济。因此粮食流通也是全国一盘棋,无论收购还是销售,无论是调拨还是加工,均受制于计划这根无形的“魔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名单是粮食依旧沿袭了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粮食流通效率并未提高流通规模流通组织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计划思想的约束。

(二)粮食部门思维的定向行

在计划经济时期马零食流通主要是靠政府统筹安排,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层层编制粮食调拨计划,国有粮食企业具体实施计划。粮食流通的目的、效果及费用全部由政府包揽。体现、企业不承担任何实际责任,也不直接体现经济效应,而是间接享受政府的费用补贴。因此,整个粮食流通全部由政府掌控,从上至下也就自然地形成了粮食部门两眼向上的思维定势。

(三)粮食购销范围的边界性

由于粮食长期执行“传统购销”政策,粮食购销范围对于某一特定的机构具有明确的边界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也不准越雷池半步,从而形成了粮食购销区域边界极强,管理者不能考虑“边界”管理范围以外的任何事情,无疑限制了粮食部门的发展空间。同时,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粮食流通也一直徘徊在效率低,流通成本偏高的低发展阶段。

二实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粮食商品流通不再受中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相对的自由调节。

(二)粮食价格经历了国家统一定价,价格双轨制,到订购价与保护价并存,以及随后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和顺价销售的政策,直至今天部分粮食退出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推向市场定价的变化过程。

(三)不同所有制的粮食企业在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后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实行垂直的粮食收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一批非公司成分的不形式的多渠道,少环节的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大规模。

(四)由于资产纽带的制约和经营利益倾向的分离,传统的粮食流通渠道发生变化,特别是原有和国营粮食商业网络已失去昔日控制市场的能力多种经营成份的粮食销售商逐步成为城镇销售市场的主力。

(五)伴随着进入高速信息化的时代,粮食流通与粮食市场信息成为一对忠诚的挚友,并与现代化书融合在一体,粮食商品流通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阶段和时期。三我国粮食流通业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局限,区域分割,功能单调

政府对国有粮食批发,储运企业限制太严,既有粮食定购任务,粮食保护价的限制,又有各地工商部门对夸地区粮食购销限制,还有粮食主管部门对粮食企业面向市场跨行业经营的限制,这不尽导致粮食流通链萎缩,经营机制不灵活,服务单一,而且造成大量剩余生产能力闲置,资源浪费,市场分割,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与此相反,欧美,日韩等国的流通体系中,几乎不存在单一的批发业,其批发业已经发展以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流通中心。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现代化,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一种现代流通形式发展起来,他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销售或消费,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批发企业。成为一条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渠道。

(二)政府对粮食物流市场建设投入少,重视不够,对发展粮食物流缺乏统筹规划

我国粮食流通业竞争较强,许多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组织协调和市场规划安排,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以致粮食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库存积压日渐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世界上大多数地区1/3的物流运作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发达国家甚至达50%——80%。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都实行“零库存”,而把仓储、包装、运输留给物流配送中心代理。美国目前约有许多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重视对物流系统

建设的投入,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以网络为支撑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三)粗放经营,力量分散,设备利用率低

我国现有粮食的70%左右仍由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在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几乎每个国有粮食企业都建立了仓库、车队,搞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多,自备仓储和自备运输利用率低,成本过高,粗放管理问题突出。这与中国“入市”背景下企业市场化趋势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格格不入。

(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信息不灵,物流运行效率不高

不少国有粮食企业的设备使用多年,早已落伍,粮食经营手段陈旧,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人力加工,人力管理经营,以致费用大、成本高、效率低。据统计,中国粮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2%-15%,如能挽回此项损失的50%,可供2000万人人口消费4年,相当于开发几百公顷的“无形粮田”。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流通信息滞后、管理不善。而新兴的现代物流产业都以信息网络为主导,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广泛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程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实行高效,便利的物流配送。

(五)经营观念落后,员工素质偏低,缺乏现代物流意识

许多国有粮食企业的员工们人沿用计划观念,面向上级,依赖国家扶持,用行政管理替代经济管理,忽视市场,缺乏物流服务意识,更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然而,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必须进一步开放物流服务业和粮食流通市场,国外成熟的物流配送企业将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经营观念,在我国广泛开展粮食物流配送业,这对我国传统的粮食流通企业势必形成一种巨大的冲击,按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不少未经市场化改革和物流现代化改造的国有粮食企业及其员工,难免会在残酷无情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

四建立现代粮食物流模式的思考

粮食流通体制正从计划经济的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时代过渡,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调高,粮食市场化运作改变了粮食原有的僵硬面孔,粮食与其商品一样逐步融入了社会大流通,积极研究和探索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仓储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加快培育粮食产业链

1在粮食产前要协助农业部门加强对农民选种、育种、栽培等技术指导和农资服务工作。

2在粮食产中要协助农技部门为农民提供防治病虫害等指导工作,并广开粮食信息渠道,为农民提供粮食行情,信息服务。

3在粮食产后,粮食部门要为农民提供粮食干燥、储藏、运输、加工等粮食流通服务工作。

(二)加快培育现代粮食物流市场体系

1选择在大中型城市尤其是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重点培育、扶持大中型骨干粮食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的思路重组现有资源,催生新的物流资源,提高其参与国际,国内粮食流通竞争力,增加辐射面,扩大影响力。

2在小城市,小城镇,重点培育面向零售网点的粮食配送中心

3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中小型粮食批发中心,向配送粮食及其制品的方向发展。

(三)加快粮食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

(四)加快实施粮食品牌战略

1粮食企业要树立品牌即资源的意识,鼓励支持粮食企业积极创立属于自

己的品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2粮食主要产区不仅要打响成品粮品牌,而且要打响原粮品牌。

(五)加快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六)加快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粮食行业要以“四散”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业。

(七)谋求与外资外贸企业合作合资,推进粮食流通的国际化

总之,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粮食物流的要求,实现物流业务流程重组。发现并改进我国现在在粮食流通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全面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粮食流通企业业务流程,变传统粮食流通重视功能管理,产品管理,存货管理为先代物流的过程管理,客户管理,信息管理。不断强化专属我国的竞争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印州 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以及引导物流业大发展.商业经济文萃,2011

2.曹正 改造传统批发商业,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商业经济文萃,2011

3.刘春浦 中国粮食流通业如何应对“入世”.粮食流通技术,2004

4.王遐见 论我国粮食物流管理体制的完善.经济体制改革,2002

5.张峻岭 散粮集装箱装卸运输的现状及技术发展研究.粮食加工,2009

6.唐蕾蕾发展我国粮食物流的对策思考.现代商业,2009

7.邢小苗 发达国家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08

8.杨海民 粮食物流通道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

9.朱东红 福建省粮食物流现状及策略分析.物流技术,2005

10.廖红丰 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5

上一篇:qq励志名言下一篇:学羽毛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