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读后感范文

2024-06-01

诗文读后感范文(精选14篇)

诗文读后感 第1篇

诗文读后感

心中,思念的泪——《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初次认识余光中先生,是初中时读他的《乡愁》,那首软绵绵的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诗文读后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至今,我都记忆犹新。

为什么呢,为什么对久远的尘封记忆如此清晰呢,我想,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缕淡淡的乡愁吧。如今,再次与余光中先生对话,再次尝试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文章一开头就写淋淋沥沥的雨,这场绵长的雨即使在梦中也不曾停止过。你是否想过逃避这场冷雨,但是,“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是啊,我们不是常说,逃避得了一时,逃避不过一世吗。或许说,这场冷雨是你心底久违的盼望。“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桑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你写这段话,是想说什么呢?我想,你是把满腔思念注入文字中吧。你久违的土地,是否也在等着你。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雨在你心里不是无形的,它有生命,有味道,有气息。我想,舔着那冷雨,该是一股咸咸的苦涩味,因为你远离那土地太久了。“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这场冷雨更像是一个女性在用哀怨的声音诉说着什么。在那片土地上,应该有你的亲人,有你的爱人,更重要的是,土地上有你的魂,有你的跟,你的血液里流淌着母亲的液汁。“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你听着淅沥的雨声,心情是否也随着韵律高低而起伏不定。我喜欢听雨打在瓦砖上的声音,城市里的雨打在玻璃上,那声音也够清脆,但始终缺少韵味。

你在日式的古屋听黄梅雨,听秋雨,该是多么惬意,但还是少了一种东西。雨是记忆彼端的开始,你想念的是在哪里听雨呢。是故土吧,最后你回到的那片土地,回到思念已久的大陆。我想问,你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听听下一场暖雨吗?

【扩展阅读篇】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 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索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我看过一个孩子的读后感,从头到尾除了概括引用原文之外,就是在对别人指手画脚,搞了很多名言名句镶嵌其中,满以为光彩夺目,实则堆砌材料。让人不愿意读下去。这是很多孩子写作的共性。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读后感《诗文读后感》。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注意:很多孩子的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就是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一盘散沙,主要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掌握“经典式”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拟主标题,这一部很重要。很多孩子直接写《 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拟主标题。过江龙进来的文章都学会了拟主标题,如:《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谦虚功的基石-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 》等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是好看了三分呢。

注意点: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第二步:述读--引

讲述: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点:

1、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2、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

3、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成功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5、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了一半。这一部分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

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

1、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你选的例子和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一些孩子在联系实际的时候,所选的题材和 感点貌似相似,仔细一对比,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样就让读者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了,切忌。

2、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3、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

注意点:

1、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2、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诗文读后感 第2篇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全诗所要表达的意思为:美好的春天的早晨,葵承朝露,晶莹青翠,正等着太阳的光和热,万物一派生机!但担心这好景不长,只要秋天一到,叶黄花落,便是一片萧条了。在想想百川东流归大海,一去不复返,哪里会再向西流回来呢?人生要趁少壮的时候努力,否则,只有到衰老的时候空自懊悔悲叹了。

在诗中有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句子,这句话说的没错。日子慢慢地过去了,人也慢慢变得衰老起来。转眼间,你不知不觉地由儿童变成中年人,然后再变成老人。到那时候,你会感到空虚,感到寂寞,感到悲哀。回想幼年的时候:日子从玩耍里过去;日子从电视的屏幕里过去;日子从洗澡时过去;日子从睡觉时过去;日子从逛街里过去;等你老时你当然会感觉到它从你眼前过去。

今天,我们还年少,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现在应当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多学知识,练好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回报祖国。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让我们珍惜时光,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吧!

诗文读后感 第3篇

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知, 以诗文名言为载体的试题, 从考查的内容看, 以哲学知识为主体, 在经济知识和政治知识中也零星可见;从考试方式分析, 以选择题为主, 非选择题为次;从切入点分析, 为了增强试题的效度和区分度, 在哲学试题中, 经常直接考查诗文名言所蕴涵的哲理, 而在经济学或政治学中, 则多以诗文名言为引子, 考查相关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的理论知识;从考试的目的分析, 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诗文名言鉴赏和领悟的能力, 体现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类试题的整体特色分析, 测试内容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考查的知识点并不难, 但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却较高。

解答此类题目,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应用理性思维, 把握诗词意境

哲理诗词不仅具有引人入胜的景色、耐人寻味的诗意、无尽暇想的意境, 而且具有发人深省的哲理, 其中诗词所描绘的生活图画和艺术形象、具体场景就是意境中的“境”。哲理诗词一般“意”和“境”融为一体, 和谐一致, 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在理解诗词的意境时,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一般来说, 意境中的“境”是“意”的物质载体, 是我们要占有的感性材料。广泛占有、全面领略诗词的景观是我们实现认识升华的前提, 也是解答哲理诗词类试题的关键。

二、联系历史背景, 揭示诗词哲理

诗词因时而作, 紧扣时代脉搏。因此, 要准确地理解诗词中蕴涵的哲理, 感悟作者的意图, 领会诗词的全意, 必须把诗词放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下, 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中去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就政治课本身学政治, 更要“走出”政治课学政治, 要广泛阅读, 深刻领会, 在学习政治课的同时把语文课学好, 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三、字斟句酌, 抓住诗词灵魂

每首诗词都有其主题和灵魂, 抓住了主题和灵魂, 就有利于通晓全诗的真正含义, 从而理解全诗。字斟句酌, 抓住诗词的关键字眼, 往往就能抓住诗词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诗词中的哲理跃然纸上。诗词哲理不仅有绮丽的“景”, 而且蕴涵深刻的“理”。在赏析哲理诗词时, 我们切不可把“景”和“理”人为地割裂开了, 而应该用哲学的方法、思维的力量, 促成认识的飞跃, 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实现认识的根本目的。

例如:

1.“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该诗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B.认识事物需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C.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答案D

解析诗句描述的是赶山路的场景, 翻过一道山还有一道山挡在人们的面前, A错误;BC与诗中哲理不符;D入选。

2.“过了沙头渐有村, 江平地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 只有篙师识水痕。”这首诗告诉人们:

A.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

C.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D.实践出真知

答案D

解析“暗潮已到”, 但却只有篙师从水痕中意识到潮水的到来, 突出了“实践出真知”这一哲理, ABC不符合题意。

3.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 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A.不同历史时期, 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 对梅花的认识会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 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受主客观条件限制, 认识具有无限性

答案B

陆游与毛泽东之所以对梅花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 故选B。

4.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下列诗句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B.草蚕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C.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D.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答案D

解析“草色遥看近却无”说明同一个人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 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故选D。

摘要: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诗词典故、名人名言为载体, 考查学生政治素质、人文素养, 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的一大特色。

诗文读后感 第4篇

关键词:曹丕 曹植 诗话 文论 文学

曹丕与曹植是曹魏文学的两颗璀璨明珠,更是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两个名字。在风骨遒劲的建安时代,这样一对背景相同却才情迥异的兄弟,创造了一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文学奇景。历史上曾有不少争储反目的皇家手足,却没有这样的高妙文采;文学上也有过不少名扬天下的俊才昆仲,却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与风格差别。曹植向来受到历代诗人与评论家的推崇,有着“世目绣虎”“才高八斗”的称誉,但曹丕也有着独特的文学风格,船山尊之为“诗圣”引得刘勰为之不平,可见除政治地位之外,关于他们在文学上的论争也是层出不穷。

在前人关于“丕植”的争论中,有立足二者个人气质的评价,也有以政治成败论英雄的说法;既有立足于后世背景的感慨之谈,也有追溯社会背景发展的公允之说;有对二者各自题材上的概述,也有对两人行文中情感的探索。凡一朝之文学大家,无不受二人影响;历朝的文学批评,也无不重点评述的。这些观点,是我们认识曹丕与曹植以及他们的文学的他山之石。

一、时人评价

(一)建安七子及邺下文人集团对“丕植”的主要评价

关于曹丕与曹植文学上优劣的争议,在他们的同一时代便已经出现了。在建安时代的声音中,推崇曹植的要占到多数。与曹植交好的文学之士杨修在信中称其作品为“仲尼日月,无得逾焉”(《答临淄侯笺》),而“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也称他“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1](《答东阿王笺》),其评价不可谓不高。如果说信中的评价可能是彼此间的溢美之词,那么正史的记录应当比较可信,如《三国志·魏略》记载,当时的书法名家邯郸淳在与曹植会面后,回到家中,“叹植之才,谓之‘天人” ;又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时的风评:“曹子建七岁成章,世目如绣虎。”[2]可见在当时的文人眼中,曹植的才气确实是令人惊异的。

而与此同时的曹丕,得到更多的赞扬却不是来自如曹植般与生俱来的先天才气,而是后天养成的“文气”。卞兰在《赞述太子赋》中提到曹丕“精研典籍,留意篇章,览照幽微,才不世出,禀聪睿之绝性,体明达之殊风”,显然是对他善于学习和厚积薄发的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而非笼统的溢美之言;“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赠五官中郎将》诗中也道出了他宽广、多思的风格特点:“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而吴质在答笺中回应他说:“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虽年齐萧王,才实百之。”[1]也表现了对曹丕文学素养的推崇。

(二)“丕植”相互的评价

曹丕与曹植作为亲生兄弟,在暗中争储的过程中,两人未有在文学评论中针锋相对,正面的互相攻击,因此我们只有在两人的言语中侧面找寻他们对待彼此的态度。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历数建安诸子,然后评论道:“然此诸子,犹复不能飞轩决计,一举千里。”其中相当自负的语气表现出曹植横绝诸子的信心,与其兄相较的结果自是不言自明。而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则对建安诸子有着比较推崇的评价,表示“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2]。言下之意,指曹植亦“不逮”诸子。自然也是对自己自负的弟弟看不入眼。

但双方彼此轻视的态度并不排除是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只是今天我们再也无法得知两兄弟是否在文学上有着惺惺相惜的一面。曹丕既然成为帝王,也再不可能轻易吐露对臣下的评价,因此也不复见其对曹植的文学评价。而曹植既已俯首,自然也会多有溢美之词,在《魏德论》中他赞美曹丕“复逍遥乎六艺,兼览儒林。抗思乎文藻之场囿,容与乎道术之疆畔”[1]。只是不知此言是否真心。

二、后人评价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刘勰、钟嵘为代表对“丕植”的评价

陈寿在《三国志》中更多的是对二人的生平记叙,对于文学上的评价,也只有简短的“文帝天资文藻”和“陈思文才富艳”[3]寥寥数语而已。之后的谢灵运则有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至高评价,使得六朝时期对曹植的推崇与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至钟嵘的《诗品》时不但将曹植的诗作列为上品,更有评价“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乃至“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4],几乎已列曹植为圣了。

六朝文坛对待曹丕的态度,则更少了曹魏时的奉承之词,越发难见不带偏颇的公允之词。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有评语道:“则所计百许篇,率皆鄙质如偶语。”[4]比较钟嵘对曹植的评语,可以看出钟嵘认为曹丕偶有妙语,差曹植远矣。所幸六朝时还有刘勰为曹丕鸣不平,《文心雕龙》中关于丕植的评价可谓公允,对于曹植,刘勰在《明诗》《乐府》《颂赞》等多篇中都有举隅与称道,虽无至高的大段好评,却是清晰地分析了曹植为文的长处,是非常有价值的评论。而对于曹丕,刘勰也在《诏策》中说他“辞义多伟”,更在《才略》中对他有着一段客观的论断如下:“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5]此番论断,不但客观地评价了曹丕,提升了曹丕的文学地位,更合理地分析了旁人评价曹丕与曹植时产生了抑丕扬植感情的原因。

(二)唐宋元时期对“丕植”的主要评价

刘勰对于“丕植”的评价在唐宋元时期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纵观唐宋时期的诗话与文论,多是抑丕扬植之说。有论及曹丕诗文的说法中,权德兴认为他“属词类事而已”;吕温认为他“以浮华相高”;陈严肖认为他“乏帝王之度”[1]。

而曹植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大多数名家的青睐与好评。初唐四杰对曹植推崇有加,骆宾王称之为“文苑之羽翼,诗人之龟镜”(骆宾王《和道士闺情诗启》);皎然的《诗式》也有云:“邺中七子,陈王最高”;李白称曹植为“建安之雄才”,表示“白之不敏,窃慕高论”(《上李长史书》)。“诗圣”杜甫也曾写过:“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子建文章壮,河间经术存”(《别李义》)[6],显然是曾诗法陈思;张戒的《岁寒堂诗话》中也有“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此乃不易之论”[4]这般的至高评价。

(三)明清时期王夫之为代表对“丕植”的评价

明清涌现出大批关于曹丕与曹植的诗话与文学批评,在这一时期,曹丕的文学地位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转折,甚至有了曹植不如曹丕的声音出现。“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1]王夫之又在这一议论上推波助澜,说曹植在声誉上压倒曹丕靠的是背后的手段:“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他还在《古体诗评选》中将曹丕尊为“诗圣”,讥曹植诗为“蠹桃苦李”。[2]

但同时期的文界也有人对曹植持较高评价,冯班就说:“千古诗人,唯子美可配陈思王。”也几乎是加了“诗圣”的冠冕在曹植头上。两种文学上的对立的看法在这一时期彻底迸发了矛盾,这恐怕是丕植两兄弟都不愿见到的场面。针对王世贞与王夫之的评论,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反驳王世贞道:“子桓……《杂诗》而外,去弟实远。谓子建实逊父兄,岂为定论!”王闿运《湘绮楼说诗》更是对王夫之不无讥讽地议论道:“看船山《诗话》,甚诋子建,可云有胆。然知其诗境不能高也,不离乎空灵妙寂而已。”[7]

三、近人、今人评价

(一)近、当代以郭沫若为代表对“丕植”的评价及综述

争辩丕植优劣的议论一直持续不断的延续到了现当代时期,民国时期黄节先生在《曹子建诗注》中论道:“陈王本国风之变,发乐府之奇,驱屈宋之辞,析杨马之赋而为诗,六代以前,莫大乎陈王矣。”[8]但建国以后的文学批评界风向突转,郭沫若撰文《论曹植》不但对曹植品行方面进行了抨击,对他诗赋也攻讦说是“抒情化、民俗化的过程在他手里又开始逆流”“由于他的好摹仿,好修饰,便开出了六朝骈俪文字的先河”以及“曹子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大半是封建意识凑成了他,人们要忠君,故痛恨曹操、曹丕,因而也就集同情于失宠的曹植”;而对曹丕的褒奖则是“曹丕恰恰和他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他的诗辞始终是守着民俗化的路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在论述曹丕时说:“由于曹丕在思想上与大贵族官僚地主们的接近,以及他后来大半生都过着宫廷游宴的生活,因此,他的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就比较狭窄,艺术风格不免流于纤弱。”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但改革开放以后,情形就不同了。章新建《曹丕诗歌的写实精神》、徐定祥《论曹丕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等都打破了旧说,肯定了曹丕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多的学者,则并不拘泥于甚至是干脆放弃沿用已久的现实主义的标尺来重新观照和衡量曹丕文学创作的特色、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四、总结

史上并不乏将两位大家拿来比较的例子:高悬千古的李杜诗才之争,司马迁与班固的史才之争,司马相如与扬雄的赋才之争,都是我们到今天都没有结论的比较。由此也可见能引起世人关注、比较的无一不是天纵英才之辈。况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不同于交战、考试,实在难分高下。诗人的才华或可以见高低,但运用于诗文中的情、理、事、景等因素与技法,这些观于不同心境不同水平的读者眼中,却又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实难一概而论。前人或有这般那般对于“丕植”的评论,但不排除文人相轻与厚古薄今的因素在其中,有时对曹植的推崇过度,又有时对曹丕的偏袒太不合理,若说比较公允的观点,仍属刘勰:“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注释:

[1]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第46至225页。

[2]李宗为著:《建安风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一版,第77至81页。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三版,第66页,第431页。

[4]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第65至67页。

[5]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一版,第428页。

[6]徐公持:《关于曹植的评价问题》,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

[7]逯钦立缉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一版,第389至406页,第421至465页。

[8][清]严可均著:《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余冠英选注.三曹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小慧.曹丕曹植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8.

读经典诗文读后感 第5篇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同学们博览群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学校借助读书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从小接受中华经典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并通过读书活动丰富思想、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让阅读成为打造亮丽人生的精神底色,打造和谐校园的亮丽风景。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同学们感受了经典诗文的气息,领略了经典文学的艺术魅力,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拓展了我们广大学生的思维。通过这种经典文化的传播和熏陶,促使不少学生改变了对父母的看法,我们更加尊敬长辈、体贴老人,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同时大家整改了不良的行为规范,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好人好事,为创建和谐家园、和谐学校、和谐社会提供了无穷的精神源泉。

读后感诗文 情意真 第6篇

读后感诗文 情意真

情意真 ――读博友方守挺先生博文《抗争 战胜荨麻疹》有感 方老情意真,疗疴话亲身。为解他人疾,献方撰博文。 附:方守挺先生博文 抗争13年 战胜荨麻疹 (-10-21 11:13:03) 从开始,每年10月份,我的肩、胸、腰等部位都会出现一片片的红斑,很痒。看医生说是得了荨麻疹,当时,吃一些抗过敏的.药就好了。但,到了发作时,服这些药就没有效果了。至先后两次去上海华山医院治疗,服用各种进口药也不见效 大约间浙江瑞安朋友朱金松,是生产医疗器械的,到四川成都开会专门拜访了一位名医生,用手机联系我,那位医生和我交谈了大约20分钟,第二天给我传真了一张打印的中药药方,说要服30帖。我到药店先买了10帖,共花了10元钱,只服了7帖,病就好了。荨麻疹又发作,用这个药方服了几贴也把荨麻疹摆平了。以后我把这个简单的药方存在手机短信里,听说别人得了同样的病就发给他。有人有效,有人无效。 到了我的荨麻疹再次发作,和20一样奇痒无比,全身包括脸部和头都红肿起来。抓痒抓破皮也没用。脚底手心痒在皮内,因为皮厚,抓都抓不到,这时服这个药方也没用了。一次在市政协开会,市医院主任医师狄民先生介绍了一个治法,开头我不屑一顾两种看表面和荨麻疹没有联系的药。后来看看其他药都用尽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一瓶西咪替丁3元,一瓶桂利嗪2.5元。每天早晚空腹各服西咪替丁1颗,每餐餐后服25毫克的桂利嗪两个,只4天左右荨麻疹就开始好转,到了第六天全身红肿消退,皮肤也不痒了。我很感激狄医生,我也想帮助其他荨麻疹患者早日康复。 那个中药方存在手机里,手机掉了。凭记忆有这么几味药:赤芍、白芍、防风、苍耳子、地龙、甘草、青高(草字头)。那个苍耳子好像是制的,我没注意看。

古诗文读后感 第7篇

读的名诗叫《游子吟》。原文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知寸草心,报得三春灰。”

当时我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意义,但瞧了瞧,又情不自禁的翻到了第2页。

这里面写了:

当孟郊第2天就要远行时,母亲点起油灯,用一条细细的小针头,对着一块灰白色的织布,一针一线的认认真真织着,针口密密麻麻,一点细缝儿都没有,衣服绣得端端正正,很好看!

到了第2天,孟郊就要远行了,母亲把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含着眼泪把衣服轻轻地交给了孟郊,孟郊忽然发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就连母亲在逢衣服时,把手都扎破了,手上还长起了几个小茧,磨破了手指头,孟郊心疼急了。

孟郊穿上了母亲为他织的衣服,心想:我想母亲时,就常常看着这件衣服,就像母亲还待在的身旁一样,那样温暖,那样幸福!

孟郊一路上,边走边看着件衣服,心想:等考了大壮元,一定好好孝敬母亲,让母亲吃的饱,穿得暖,看着自己的儿子成家立业,变成一个家和万事兴的.家庭!

体会:表明了孟郊的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染上风寒,自己在夜里埋头苦干的织着衣服,把手指头都扎破了,宁愿自己受苦,也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受累。孟郊对母亲感慨万分,争取考取状元,给母亲安心度过快乐的晚年,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中华经典诗文读后感 第8篇

三年级六班

韩可心

寒假中,我看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这本书,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许多知识,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爱读书。

在中华经典诗文这本书里,我学了弟子规,还知道了它们的意思。“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命,行勿懒”的意思是,父母有事交代应立即去做,不可以偷懒。“父母教,须敬听”的意思是父母教导我们道理我们应该安静的听着。“父母责,须顺承”的意思是,父母责备教诲时当虚心接受。“冬则温,夏泽清”的意思是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要为父母暖被窝,夏天睡前要帮父母把床铺扇凉。

中华经典诗文读后感 第9篇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学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对我启发很大。

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全诗所要表达的意思为:美好的春天的早晨,葵承朝露,晶莹青翠,正等着太阳的光和热,万物一派生机!但担心这好景不长,只要秋天一到,叶黄花落,便是一片萧条了。在想想百川东流归大海,一去不复返,哪里会再向西流回来呢?人生要趁少壮的时候努力,否则,只有到衰老的时候空自懊悔悲叹了。

在诗中有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句子,这句话说的没错。日子慢慢地过去了,人也慢慢变得衰老起来。转眼间,你不知不觉地由儿童变成中年人,然后再变成老人。到那时候,你会感到空虚,感到寂寞,感到悲哀。(读后感 )回想幼年的时候:日子从玩耍里过去;日子从电视的屏幕里过去;日子从洗澡时过去;日子从睡觉时过去;日子从逛街里过去;等你老时你当然会感觉到它从你眼前过去。

今天,我们还年少,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现在应当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多学知识,练好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回报祖国。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让我们珍惜时光,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吧!

中华经典读后感 三

青岛东胜路小学    六年级一班   于意

这一天,我在家里诵读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这本书。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让我受益匪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甘苦诗文集读后感 第10篇

甘苦诗文集读后感

昨天清早,接到甘苦新书后就迫不及待读了起来。新书字较小,我准备了放大镜来阅读,但用放大镜阅读速度太慢,满足不了我的急切阅读心情,只好放弃放大镜直接翻阅。

好在新书总字数只有二十万多,用了一天多时间我就看了近十分之一的 篇章,这个读书速度,比起我中学时代的读书速度当然是无法比拟了,那时,我一晚就可以读一本几十万字的小说,初中三年时间我就几乎读遍了中外主要近现代世界名着,我的高度近视就是由此而来的。近十多年来,我基本没完整读过一本文艺着作,只有最近时期才潜心读点文学书籍,这也是得益于在一个月之内有我的学生董太峰和老朋友甘苦相继出版了新书吧。

《甘苦诗文集》有新诗、散文诗、旧体诗、词,还有对联、散文、读书笔记和杂谈。我对这诸多文体都分别涉猎一些,受益匪浅。

《古诗文诵读》读后感 第11篇

我选择的是《古诗文诵读》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我对古诗文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中最动人的是《长歌行》这首诗。诗中这样写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啊,如果我们现在不知道珍惜时间,不努力学习,长大了只有空叹息,就会后悔莫及。

我国元朝著名画家、学者、诗人和纂刻家王冕出身贫寒,家中无力供他上学,他只得到一个姓秦的人家放牛。就在这种情况下,王冕还时刻想着学习。每次去放牛,他都借本书带在身上,有时骑在牛背上读书;牛吃草时,他就坐在树下读书。而且他每晚都借佛殿长明灯夜读。就是靠着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他学习了很多知识,终成一代名画家。

不仅我国的古人如此,外国的一些名人,像高尔基、安徒生等,也是通过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经这样讽刺社交活动与宴会:“这是把时间喂给了动物园。”他集中精力进行科学研究,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宴会上。为了躲避自己五十岁生日的庆祝活动,他在生日前几天,就跑到柏林近郊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隐居起来。有一次,几个物理学家想请爱因斯坦去看一出新戏,爱因斯坦这时正在书房里写科学论文,便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并语重心长地说:“等你们活到60岁,就感到时间的珍贵了。”爱因斯坦不论是在年轻时还是晚年都十分珍惜时间。

我把这首《长歌行》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贴在了自己的书桌前。当我忍不住想玩游戏时,我就会读读这首诗;当我写作业磨磨蹭蹭时,我就会读读这首诗;当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时,我也会读读这首诗,每次它都会告诉提醒我,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徐志摩诗文选集读后感 第12篇

徐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

《雪花》、《康桥》和《风》是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不仅是表面语言风格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气韵的相吸相连……这三首诗正好从这个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当然言下之意便是徐志摩的诗中理想与希望感情最为激烈。

在初中时代,就开始接触徐志摩了,阅读过他的《再别康桥》、《我所知道的康桥》和《雪花的快乐》等。他在诗中描绘的意境是如此之美,他的语言总能带给我很多的触动,为了读懂它,我找来一些他的作品和关于他的一些评传,认真品读,用心感悟,收获颇多。

徐志摩擅长经营一种独特的`意境,或者说是一种独特的心境,去阅读,去体会,他的诗文写得好细腻,好真切。描绘的景色中,有静静的山,高高的塔,轻浮的白云。有空中徘徊的苍鹰,还有黎明的晨曦、黄昏的落日,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有声的画卷。

那首《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如果在一个未知的情况下,你看到了这首诗,阅读一遍又一遍,是不是会像我一样:感叹!惊讶!种种疑惑,试想着是谁有如此隽秀的笔?描绘了雪花的轻盈欢快?是谁用如此明朗的抒情?展现了这样优美的意境?那句“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若你不懂是徐志摩所作,不懂他,不懂他那些艺术佳作,美妙的象征,或许你又是另一番理解。是的,这是一首爱情诗,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抒唱了他对爱与美的追求。升华了的神圣爱情,非常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

很多同学有问我为何对这首诗情有独钟,我的回答便是这雪花被徐志摩赋予了满满的信念,这是被灵魂穿着的雪花!

还有那首《再别康桥》,好吧让我最先开始接触徐志摩的便是这首了,那个时侯给我们上课的语文老师上的也是水里火里,硬逼着我们听了几节课,刚开始有点抵触,因我本就是个上课不爱听讲的主,后头不知哪个环节,听着那袁老师深情着复读徐志摩的原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得,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不做任何思维运转,第一反应便是无知的笑了几声,却随即引来班上同学一种嘲讽的眼神,顿时无地自容。从那以后又因后来多次无意识的接触徐志摩的那些诗文,可以感受到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华美,还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还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如此不得不让我敬佩,为之感叹,向之学习。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中,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结构形式也很严谨整齐,错落有致,语言节奏委婉,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亦能拨动我的心弦。

还有《翡冷翠的一夜》、《灰色的人生》等等佳作,都是我喜爱的,利用休闲时间去阅读,去享受,感受灵魂的高贵。于是我总结的好几文字便是:读诗并不是去钻研它的意思,更注重的是它的意境,令自己的心情随着诗歌文字的浮现而波动。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 第13篇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的岁月,没有一丝的褪色,仍然是那么博大精深,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岳阳楼记》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五千年的历史中,不知诞生了多少优秀的文学家,也不知诞生了多少优秀的古籍,每一个文学家,都用自己的汗水,谱写了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感情,都融入在他们的作品里,留给后人琢磨。

就说儒家的《论语》吧,每一句都富含着人生的真理,其中的一句“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深入我心。它是出于圣贤孔子老先生之口,告诉我们“当某些不理想的事发生后,小人往往会责骂别人,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君子则会先反省自己,找出缺点,改进自己。”这恐怕就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更是展现了学习的奥秘,如果你想学习优异,必须要善于思考,不真正理解,只思不学,只能是空想,读后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读后感》。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是我一生的启迪,它体现出古人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性,告诫我不能骄傲,要谦虚待人,是我们成就完美人格必不可少的一步。

而一首首诗给我带来的感觉则和名言不同,诗人们用自己的汗水,把自己的感情通过诗句表达出来,表现了他们的风格。读了很久,最令我赞叹的便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用古人的一句话说就是“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

《古诗文要籍叙录》读后感 第14篇

汉语言文学102班 张晓庆

今天上了文学院开设的第一节《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原本认为艰涩的课程,在吴浩军教授的精心备课和个人实例讲述下被上得妙趣横生,学生心底也激情澎湃,对中国古典文献及其保存、保护有了更为崇高的理解和体会。

课后,为完成考察作业而拜读了葛兆光先生为《古诗文要籍叙录》写的再版序言。还未读过的舍友问起来:“你读完有没有千思万想汹涌出来的感觉?”我的回答是“没有”,因为我的感受就是沉淀后的娓娓道来,而不再那般顶礼膜拜。

葛先生的这篇序言可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提起中华书局重印旧着的事,十七八年后再版写序,自然回想起了当年的种种艰辛。为了给导师金开诚先生编写教材而接下撰写《古代文学要籍介绍》(后定书名为《古诗文要籍叙录》)的任务,当年还心高气傲的葛兆光先生决心抛开讲义,彻底推陈出新,这必然要面临巨大的考验。严寒酷暑、精力与时间的投入,除了这些都还烙印在葛先生的记忆中外,还有的,就是从故纸堆里发现资料的喜悦感。

第二部分,葛先生开始介绍《古诗文要籍叙录》,其体例有三:一是梳理文献的成书、刊刻和流传;二是考察内容的缺佚和真伪;三是讨论选本和注本的优劣。葛先生在考察古籍成书、对比校勘、注释讨论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不可人云亦云,要“在不疑处有疑”。

第三部分,也是要细读的一部分——文献学的意义。葛先生认为,他与导师金开诚先生的这次合作,是他后来做学问的基础,有了这些打底夯实,才有了后来的巨大造诣。目录学让人迅速查找资料,校勘学使人发现新知,“小学”用以判断学术,于是,葛先生重提了古典文献的意义。

读过葛先生的再版序言之后,似乎原本崇高而不可捉摸的文献与文献学,变得亲切了许多。对我们个人来说,背负着巨大的民族责任去学习文献学,虽是动力,却也是束缚。正如葛兆光先生所说的,对这一学问的学习,不像百米赛跑般激动人心,而更像马拉松——后半程见功力,学习文献学时所下的苦功夫、笨功夫,是积累,也将是本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文读后感】相关文章:

阅读古诗文的读后感07-26

默写古代诗文09-05

楹联诗文范文05-19

诗文趣话范文05-19

古诗文默写09-03

经典诗文朗诵比赛05-31

中华古诗文07-20

清明诗文朗诵范文06-04

古典诗文名句解读07-11

红色经典诗文朗诵07-16

上一篇:游记的写作下一篇:春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