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习惯性违章成因与对策分析

2024-07-01

职工习惯性违章成因与对策分析(精选11篇)

职工习惯性违章成因与对策分析 第1篇

习惯性违章成因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形成的原因

一是图省事嫌麻烦。有些职工嫌安全措施多余、麻烦,作业中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方便就怎么干,随意性很强。长期如此,养成了错误习惯,作业中只想图省事。

二是心存侥幸,冒险蛮干。在工作中违章,但没有出过事,便认为如此下去也不会发生事故。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三是不知不觉,麻痹大意。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就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和习惯。对安全规程知之甚少;在工作中马马虎虎,心不在焉。

四是得过且过,贪图安逸。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发现安全工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中不求上进,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这种人随着其他人一起干活还可以,自己单独工作哪怕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五是反习惯性违章不力。管理人员反习惯性违章不力,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这是习惯性违章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的关键。

习惯性违章的防治对策

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

(一)预防是前提

1.要提高反习惯性违章的思想认识,真正把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前预防,预则立,不预则废。

2.要多做打基础的工作,进行超前预防。加强对职工尤其是新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技术素质;抓好劳动纪律,培养职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为预防习惯性违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善于抓苗头,举一反三,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4.把预防工作做到每一个作业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身上,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特别要关注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

5.摸索规律,掌握预防的主动权。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一定的必然性,预防的重点应放在作业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和换季时节。

(二)加深认识是重点

习惯性违章行为表面看起来简化了操作步骤又没酿成事故,既简单又方便。但“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事故必然出自违章”,这一规律表明习惯性违章的最终后果必然是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习惯性违章的本质及其危害性,深刻领会习惯性违章的特点。认识到安全规程及其相关规程是根据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及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多约束的、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只有严格遵守,对照执行,才能确保平安。

职工习惯性违章成因与对策分析 第2篇

习惯性违章是指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为求方便,已经习惯了的潜意识违章行为,是一种长期的习以为常的受心理定势支配的行为方式。明明知道要按规章操作,可一干起活来则以自己习惯为主,一些与安全规章相悖的习惯也不改正,再加上数次过后并没出问题,因此胆子便越来越大,直到发生事故,这就是典型的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形成的原因

反习惯性违章一直是各企业近几年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可以说,凡是企业都强调反习惯性违章,凡是安全检查都要查习惯性违章,而且安全监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还经常在现场巡视,即使这样,习惯性违章行为仍难以彻底杜绝。职工习惯性违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图省事嫌麻烦。有些职工嫌安全措施多余、麻烦,作业中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方便就怎么干,随意性很强。长期如此,养成了错误习惯,作业中只想图省事。

二是心存侥幸,冒险蛮干。有的职工在工作中违章,但没有出过事,便认为如此下去也不会发生事故。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有的职工操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拘小节,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明知违章还这么干。

三是不知不觉,麻痹大意。有的职工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就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和习惯。对安全规程知之甚少;还有的职工在工作中马马虎虎,心不在焉。

四是得过且过,贪图安逸。有的职工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发现安全工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自我保护意识差;还有的职工在工作中不求上进,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这种人随着其他人一起干活还可以,自己单独工作哪怕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五是反习惯性违章不力。管理人员反习惯性违章不力,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这是习惯性违章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的关键。

习惯性违章的防治对策

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

(一)预防是前提

1.要提高反习惯性违章的思想认识,真正把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前预防,预则立,不预则废。

2.要多做打基础的工作,进行超前预防。加强对职工尤其是新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技术素质;抓好劳动纪律,培养职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为预防习惯性违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善于抓苗头,举一反三,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

4.把预防工作做到每一个作业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身上,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特别要关注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

5.摸索规律,掌握预防的主动权。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一定的必然性,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检修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和换季时节。

(二)加深认识是重点

习惯性违章行为表面看起来简化了操作步骤又没酿成事故,既简单又方便。但“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事故必然出自违章”,这一规律表明习惯性违章的最终后果必然是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习惯性违章的本质及其危害性,深刻领会习惯性违章的特点。认识到安全规程及其相关规程是根据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及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多约束的、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只有严格遵守,对照执行,才能确保平安。

(三)坚持是关健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领导层的安全意识。各二级单位、车间与部门的行政一把手作为本单位(部门)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要坚定反习惯性违章的信念。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员发动,针对岗位、工种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每位职工都要熟记会背,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办标准事。

将班组作为反习惯性违章的前沿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每周一次的“班组安全日”活动,每天坚持10分钟的班前班后安全会。对工作场所进行危险预知,推行联保互保制度。

习惯性违章尽管是一种“恶习”,然而有的职工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企业可采用电视录象、照相等手段对习惯性违章行为予以曝光,从而使职工不至于“重蹈覆辙”。

浅析习惯性违章的成因及防止对策 第3篇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成因,防止对策

在安全工作中, 有这样一种说:为“习惯性违章作业无异于自杀”, “习惯性违章指挥等于杀人”。这初听似乎有些言过其实, 其实细分析确有其道理所在。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突出在一个“习惯”上, 人们对偶然发生的违章行为容易看清和纠正, 但对习惯性的东西反而失去应有的警惕, 虽然不是每次习惯性违章都会造成事故, 但长久来看, 习惯性违章必然造成事故, 所以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下就做以简要分析。

1 习惯性违章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什么是习惯性违章?是指固有守旧不良作业传统的工作习惯, 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这是一种长期传下来的违章行为就是把违章当正常, 违章已习惯成自然, 一时不易改变, 成为一种常发的、多发的违章行为。它的特点:经常反复地发生而且顽固;涉及面广, 有操作者、指挥者和管理者;有时可能不导致严重后果, 容易被人忽视, 成为一种普遍倾向。习惯性违章的主要表现为:由于未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等保证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而造成的人身和设备事故。据有关部门统计, 属于习惯性违章而发生的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 可见其危害性之大。

2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人为的失误。人为失误的原因有:操作者本身、作业特性、组织管理等。

2.1 操作者本身人的作业行为不仅受其技术水平的影响, 还受其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的支配。

习惯性违章是人的一种有意差错, 是明知故犯。例如作业者明知不执行工作票制度是违章行为, 但他认为工作票制度太繁琐, 没有工作票照样也能作业, 而且本人或他人的几次经历也证实过自己的作法。仔细分析, 有以下几种错误心理作用:2.1.1惰性心理。作业者贪方便、图省事、怕麻烦、走捷径, 因而越过某些规定, 置规程于不顾。2.1.2冒险心理。有些同志干活特别粗心, 爱冒险, 不动脑筋, 有章不循明知故犯。2.1.3自负和侥幸心理。从理论上讲, 着名学者海因里希得出过事故与违章之比为1:100。事故确实属于低概率事件, 于是, 许多人产生了撞大运的错误心理:”哪有这么巧的事故偏会碰到我身上, 我从来就这么干都没事“。尤其是技术熟练一点的工人, 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过于自信, 认为可以凭自己的能力避免误操作和危险点, 忽视潜在危险, 致使他们违背规程而擅自操作、指挥、扩大作业范围。2.1.4逆反心理。对规程、制度缺乏深刻的理解, 对其中的规定想有新的尝试, 结果逾越了规定作业。

2.2 作业特性电力生产中的习惯性违章主要发生在电气设备操作上作业、高空作业中。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作业本身技术并不复杂, 是比较单调的操作, 有很大潜在的危险, 所以必须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防止事故。例如, 重要电气设备操作, 安全工作规程规定了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等之外, 还要有监护制度, 但由于操作本身简单, 监护人容易失职, 去兼职做其他事情, 或操作者认为不必受监护, 因此, 监护制度常常被忽视。事实证实, 许多触电事故就是由于没有监护或没有认真监护才发生的。再如, 安全规程规定进入检修现场, 必须戴安全帽, 这是为了防止现场高空坠物伤人, 但并非每次去现场必有坠物而且必定“我被击中”, 所以常有人不戴安全帽进入工作现场。血的教训告诉我们, 高空坠物击伤事故都是由于没有戴安全帽。试想如果这些危险不是潜在的而是显而易见或是必然的, 人们是决不会冒着受伤、死亡的危险去违章的。规程规定的安全措施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非常有效而必须严格遵守的, 但许多措施是为预防万一的, 有的难免带来某些不方便, 这正是作业特性决定的易发生习惯性违章的内在原因。

2.3 组织管理领导安全意识差, 不营造本单位的安全氛围。

如不经常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宣传活动, 对个别人的偶然性违章不重视或处理不严肃, 进而发展成为多数人多次反复出现的习惯性违章;对习惯性违章的治理, 缺乏毅力、决心和持久性, 措施不力, 因而使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缺乏激励机制, 奖惩不明, 容易助长惰性和老好人风气, 久而久之就违章成风, 悲剧不发生就不能唤起安全意识。

3 习惯性违章的防止对策

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 即是操作者的有意差错和几种失误心理, 又是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差, 所以主要对策应是提高人的素质, 使人适应作业需要, 同时也要改善作业条件, 以适应人的状态。

3.1 首先要强化安全观念, 清除人们意识里对安全问题的淡漠意识。

习惯性违章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观原因, 是思想意识问题, 因此要从观念入手加以改变, 要从管理者, 操作者到生产者统一进行安全观念宣传动员, 让员工真正认识习惯性违章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以及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且要作为长期任务来规划、布置和组织实施。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培训, 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而不是一时宣传教育任务。

3.2 加强人员培训工作, 深入了解安全规程。

一是要逐条学习安全规程的具体条款, 对安全规程的系统性、整体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如在电气设备上作业的安全规程中规定以及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它们既互相独立, 又互相补充、互相制约, 是一个多约束的、有机的、完整的安全系统。如果操作者都能全面认真执行这些规定, 就能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若违反了其中之一, 就有触电事故发生的危险, 因此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安全规程措施。二要分析事故发生内在原因, 弄清偶然性违章与习惯性违章的关系, 事故频率与事故后果的关系。习惯性违章始于偶然性违章, 若不认真处理每一次的偶然性违章, 就有可能导致习惯性违章。三要坚持规范化训练加强监督管理。电力生产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 电力作业特点是由客观需要决定的。如电气设备上作业存在触电危险, 高空作业有坠落危险, 而人有很大潜能, 通过反复的、大量的、规范化的、形象化的作业训练, 可养成遵章作业的习惯。还要以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为依据, 制定出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细则, 如奖惩措施等, 并坚决贯彻执行严格监督。只有严格执行监督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习惯性违章行为。

3.3 人员选择。

人的素质、性格各异, 作业分配时应尽量使操作者性格与作业要求相适应。对于电气设备上作业或高空作业, 应挑选性格稳定、细致、耐心、自制力强的人。那些富有冒险、性格外向者从事上述操作或管理, 就容易发生违章行为, 应适当更换工作岗位。

3.4 防止误操作措施人的生理感官、心理承受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人的意识水平有波动性, 如人在正常情况下表现为工作主动、专心、高效, 在一定外界条件下 (如不良人际关系、环境、疲劳或疾病等) , 就可能处于低下状态, 此时就容易出现无意差错。因此, 人的偶然失误是难免的。针对人的这种特性, 可装设各种防误操作的装置, 如联锁装置、保险装置、报警装置等等, 并改善作业条件。要重视应用新的科研成果, 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馈, 不断研究和探索。同时安全规程也应不断完善, 使之更简洁明确, 更具可遵守性和可操作性。对于习惯性违章, 我们不能听之任之。现代企业运行的基础是科学的制度和规程, 这个制度和规程需要每个人来遵守制度和执行, 在实行以人为本的今天, 我们应该从更科学更理性的角度来处理安全工作, 包括改进生产条件完善条例等, 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减免事故伤害的发生, 让我们记住多年实践总结的安全措施十二字方针:“早高严、帽带线、票检验、人勤劳”, 创造更安全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美国.海因里希.工业事故预防.[1]美国.海因里希.工业事故预防.

浅析习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其对策 第4篇

【关键词】 习惯性;违章行为;对策;安全;事故

一、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若干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升到理性认识

1.内涵: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其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或没有认识,或随心所欲,但都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

2.表现形式:习惯性违章操作和习惯性违章指挥。

3.危害:违章可分为习惯性违章和偶然性违章。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偶然发生的违章行为看得较清楚,纠正也较容易。相比之下,对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其危害性突出表现在一个“习惯”上,由于见得多了,习以为常,对事故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从而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的种子,造成事故的机会更多,概率更高,因此,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比偶然性违章的危害更大,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

4.特点:习惯性违章行为具有一定的顽固性、潜在性、历史继承性和排他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危害性极大。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成因分析

通过对习惯性违章行为造成的大量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认识教育、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不到位。首先,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也没有认识到反习惯性违章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其次,没有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不能预见事故的发生。

2.心理原因。习惯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定势支配的。有的职工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行为和思维定式,习惯于以前的做法,不愿改变和纠正,从而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这种旧技能的干扰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多种不良心理作用(麻痹、侥幸、逞能、蛮干等)是支配习惯性违章的思想因素,也是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

3.领导不重视安全,人员配备不完善。

4.安全制度不完善,没有相应的反习惯性违章制度。

5.安全检查不力,不经常开展或者不深入,对发现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不能有效制止,使得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另外,没有将习惯性违章纳入安全绩效考核,奖罚不明,考核不严。

6.设备结构、工艺技术不合理,不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缺少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没有达到设备本质安全化,从而引起习惯性违章。

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防范对策

1.狠抓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认识教育、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

思想认识不到位,行动就不会到位,正确认识习惯性违章,是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极大危害及反习惯性违章的必要性和长期性。狠抓思想认识教育、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和意识,不断增强防范习惯性违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筑起稳固的安全防线。

2.加强管理和心理诱导,抛弃不良心理作用,树立良好的心态,练就过硬心理素质,熟练运用全新的安全技术。

3.领导重视就能感召众人,只要领导以身作则,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反习惯性违章的凝聚力,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另外,在习惯性违章行为多发的岗位,应配置性格好、心理素质好、责任心强、工作认真、技术能力好的员工承担。

4.创新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积极推行安全标准化作业。

创新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规程和标准。特别要制定习惯性违章整改及反习惯性违章的有关制度,并抓好落实,促使员工严守标准,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克服和纠正不良的习惯做法。对于习惯性违章,一经发现,就必须坚决整改,从而使反习惯性违章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5.加大检查力度,将习惯性违章纳入安全绩效考核。

必须加强检查,不断创新检查方式和手段,增强检查效果,经常深入一线,善于发现习惯性违章的苗头,形成一种对其人人制止的文化氛围,并及时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要奖罚分明,对于一贯按制度和规程工作的要给予重奖,以激励全体员工,而对那些违章的现象,要处理得当事者心痛、旁观者心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根除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的成因与对策 第5篇

习惯性违章,是固守旧有的违背规则的不良作业习惯,包括习惯性违章操作和习惯性违章指挥。它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少数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不仅对安全生产直接构成威胁,而且对周围的员工也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制止,很快就会蔓延开来,影响安全生产。因此,习惯性违章是诱发事故的温床,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大力倡导良好的安全生产行为,杜绝习惯性违章是有效防范事故,促进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

一、产生习惯性违章的原因

(一)侥幸心理

伤害事故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一次或多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伤害,一些职工偶尔习惯性违章没有受到伤害,就认为自己运气好,不会出事故,或者得出了“这种行为不会引起事故”的结论。要想确保事故为零的目标,就必须杜绝违章行为和消除一切事故隐患,从源头上遏制事故。但是在实际中,这一规律却被部分人曲解了,认为一次两次违章没有什么,不一定发生事故,于是对违章行为习以为常,慢慢地就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二)蛮干心理

其表现为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明知故犯,不遵守安全规程,无视安全管理制度,在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或安全措施不全的情况下冒险作业,如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但一些员工图省事,不系安全带。虽然一般情况下侥幸没有出事,但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引发事故。

(三)从众心理

每次违章并不是必定会发生事故,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好像事故是偶然的,违章违纪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特别是一些新参加工作的员工,由于安全教育培训不足,未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以致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术素质差,对违章违纪的危害性和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防护技能,看见别人违章了没有发生事故,也就跟着学,随大流,在特定的范围内也就形成了习惯性违章见惯不怪的不良风气。

(四)无所谓心理

一些员工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弱,不执行安全规程,而是凭经验,按习惯操作,对违章行为持无所谓态度,过高看重行为后果的价值,而又过低估计自己失败的可能性,认为一两次违章不会发生事故,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习惯性违章行为。

二、遏制习惯性违章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包括安全生产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感教育。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事故案例教育等,促使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通过道德教育,促使员工在工作中逐步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情感,做到“我不伤害别人”,当别人受到伤害时能及时抢救,尤其是当他人违章时能及时制止,并能及时提醒他人“预防为主”,落实防护措施。通过对员工的安全责任感教育,促使员工充分认识“我”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需要,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安全需要,认识到安全不仅要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还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从而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思想观念,自觉遵章守纪,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思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防止和纠正违章行为,形成珍惜生命,倡导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职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是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消除事故隐患,保护职工安全健康的一种有效措施。习惯性违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而知识的贫乏必然带来行动的愚昧。因此,应大力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三不伤害”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员的教育培训,在培训中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避免泛泛而谈。一方面提高员工现有安全技能,另一方面也引导职工熟悉与自己岗位相关的安全科学知识,使员工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要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倡导安全文化,着力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技能比赛、提合理化建议、职工身边无违章等群众性活动,进行多方位的安全文化渗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自觉纠正和克服违章行为。在企业这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安全文化氛围的熏陶,群体行为的诱导和集体精神的感染,去暗示和驱动员工自觉抵制一切违章蛮干行为发生,把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按规程操作视为高尚的道德行为,把违章操作视为丑恶的行为,从而强化员工遵章守纪意识。

(三)严格考核奖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 第6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习惯性违章的行为特点及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论述了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行为分析

一 引言

在我们企业的安全工作中,我们发生的各种事故,几乎都与习惯性违章分不开。那么什么是习惯性违章呢?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因此反“习惯性违章”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强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

1、麻痹性

有人曾经做过温水煮蛙的实验,把两只青蛙分别放入已经烧开的锅里和一个刚烧温的锅里,放入沸水锅里的青蛙会立即从沸水锅里拼命蹦出来,而放入温水锅里的青蛙,由于水温的适宜,仍然在锅里无动于衷,结果被煮死。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与这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处,违章的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的,就如同温水中青蛙没有被立即煮死一样,“水温”还没有升到使“青蛙”死亡的“沸点”。如果每次习惯性违章都必然导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受到伤害,也许就不会去做“温水之蛙”了。

2、多发性

习惯性违章具有多发性的特点。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紧下颌带这条规定已经讲了多少年,但实际上总有一部分员工有章不循,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戴好安全帽。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劳保用品穿戴规范的重要性,但在每年的安全检查中,至少还是会发现3起以上相关的违章行为。

3、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就把不良的违章作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些违章作业的不良习惯代代相传。

4、顽固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三、习惯性违章者的心理特征

1、麻痹心理

某厂的一名女工在立式压机上操作,上模下模行程很慢,通常都认为不会出事故,因行程较慢,即使手碰到上模也来得及抽脱开,但这位女工的手还是被压伤。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一是因模子行程慢产生不会压住手的麻痹思想;二是注意力不集中,眼睛不注意模子的下行,注意力转移至压机以外的事物上;三是操作过程中把手抽离模腔。分析其心理过程是:麻痹――不注意――忘记――触觉迟钝。其主要是麻痹心理问题。

2、贪图安逸

在工作中不求上进,缺乏积极性,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水平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差。与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一旦自己独立工作,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3、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普遍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在实际作业现场,以侥幸心理对待安全操作的人,时有所见。

4、自以为是

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相信不良的传统或习惯做法。对未造成事故的习惯性违章经历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荣,在人前吹嘘,甚至争强好胜,不顾后果地蛮干、胡干。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在安全规程面前“不信邪”,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群众提醒当成“耳边风”,把安监人员的监管视为“找麻烦”。盲目自信,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四、反习惯性违章的对策措施

1、规范安全行为,制定考核依据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反习惯性违章的基本准则。要反习惯性违章,首先得让职工明白哪些行为是违章行为。国家电网公司列举常见违章100条,并要求各科室组织职工找出习惯性违章现象。将找出的习惯性违章现象整理出来,组织员工学习,并纳入安全风险金奖励考核细则中,加大考核力度,发现习惯性违章行为及时劝阻教育,开据违章告知卡并处罚。

2、大力开展对职工的安全教育

通过查找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作业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其结果必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累及他人。我们要针对这些“习惯性违章”的特点,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使职工具备法治观念,懂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

3、安全生产,领导先行

有效的领导是企业或组织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安全管理的要求来说,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反习惯性违章”要以领导为龙头,从各级领导抓起。

⑴ 从提高各级领导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入手,针对个别领导容易出现的重生产、重效益,忽视安全的不良倾向,进行灌输宣传,使他们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做反“习惯性违章”的带头人。

⑵ 要求各级领导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习惯性违章”实行“四全”(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综合治理,把反“习惯性违章”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

4、班组是主阵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习惯性违章”的主要阵地。根据调查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80%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组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各种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消除造成的,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

5、三种人是重点

⑴ 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他们既是生产经营者,又是管理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人。建立一支好的班组长队伍是班组安全建设的中心环节。班组长敢于抓“习惯性违章”,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个班。

⑵ 特种作业人员。他们都在关键岗位,或者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

⑶ 青年职工。他们多为新工人,往往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好胜心强,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

6、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

和生产操作中重视安全生产,避免出现违章行为,有赖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通过激励措施,引导职工把安全需要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准则。

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第7篇

〔摘 要〕 分析了产生习惯性违章的各种心理状态,以及影响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客观因素,提出了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防范对策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因素

人的行为是人内在心理的反映,违章的行为来源于违章的心理。

1.1 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过于繁琐或机械,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1.2 取巧心理

在工作现场,一些工作人员为贪图方便、怕辛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1.3 逐利心理

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违章操作,盲目加快操作进度。

1.4 偷懒心理

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职,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中班长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该监督时也不监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1.5 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筹,逞能蛮干,造成事故。

1.6 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有些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而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有表现欲望,在不了解设备的情况下,盲目去帮忙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1.7 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有些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如在消除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变的跌落保险又未采用绝缘用具的情况下,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1.8 自负心理

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不是停止操作,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自以为是,认定是设备存在问题,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进行操作。

1.9 从众心理

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或班组内有人违章没有出现问题,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自己也就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1.10 盲从心理

电力企业的培训制度,一般都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徒弟如果不加辩识,全盘接受,就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1.11 好奇心理

生产工作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他们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或限制,也能诱发职工违章行为。

2.1 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器具,人机界面设计不适应操作安全、高效、宜人等要求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目前生产安全工器具的企业尚未全面实行产品安全质量认证制度,生产产品的企业对安全工器具人机界面是否适应操作需要的考虑很少,职工在使用过程中感到别扭难受,导致职工不愿意佩带或使用安全工器具。例如个别企业生产的安全帽,不具备透气功能,在炎热的气候下,职工佩带此类安全帽在野外露天作业时容易出现中暑现象。

2.2 作业环境不适

作业环境不适宜工人操作也是引发违章违纪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工作现场的噪音、高温、高湿度、臭气等使人难以忍受,导致工人急于避开那个环境,或者作业面空间过于窄小,难以按规程作业等。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原因,一方面容易导致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就易引发职工违章违纪冒险作业等。

2.3 生产管理不善

安全系统工程特别强调“管理”的作用。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实质上是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管理上的缺陷或不善,是潜在的事故隐患。生产管理不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组织不当。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安排工作班组成员时,由于安排不当使班组成员间产生人际纠葛,致使相互间配合不好,信息不通,或工作安排时间过长等,这些都容易导致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例如某供电局就发生过一起因安排不当造成的恶性误操作事故,当时变电站站长与某值班员发生了激烈的语言冲突,冲突稍平息站长就安排该值班员操作,值班员带着满腔的怒火去操作,结果走错位置。

(2)生产管理不当。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好人员,还应该管理好班组的安全工器具,否则,当职工使用了因质量存在问题或过期而失效的工器具,就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3)违章指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就容易在工作过程中违章指挥,带头违章,其影响是相当恶劣的。防范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的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的实施组织体制,不仅要建立完善工人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管理干部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在实处。企业内部要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企业奖励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责、权、利实现统一,从而激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企业风险抵押制度,通过实行严格的奖惩,把“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原则强化成工人和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3.2 完善企业的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培训制度应包括职工安全规章、纪律的内容教育、遵章守纪的意识教育及在生产中的实施培养。要求对新上岗的工人和干部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考试,达不到要求就不能上岗;已上了岗的工人和干部出现违章违纪者,按照违章管理考核办法需下岗重新学习,考核合格后才能再上岗。

3.3 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氛围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氛围,企业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每名工人和干部都能自觉地用“安全第一”的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班组、车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作业现场违章违纪检查、评比、公布制度,设立违章违纪爆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企业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3.4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企业组织中班组是企业活动的基础单元,现代工业生产及管理本身就是集体配合作业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作业的内容又是与大生产系统紧密相关的,是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成败,每一道工序的成败,都将影响集体的作业安全,他的不安全行为暴露在集体面前,自然会引起集体的反对和劝阻。这种反对和劝阻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自觉性的推动力。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自发的班组监控力量,在生产中可以有组织地建立起明确的互控机制,以提高这种互控效果。

3.5 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车间是企业生产中具有独立生产功能的系统,在车间管理工作中,工人及干部遵章守纪是车间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建议从3个方面进行考虑。

3.5.1 建立车间违章违纪信息搜集制度

违章违纪的信息搜集主要是充分发挥车间一级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采用每天巡查和重点巡查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次数必须有明确规定,检查结果应记录备案供分析。

3.5.2 建立违章违纪信息分析制度

收集的违章违纪信息是动态的,每日都有变化,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也是动态的、及时的。这种分析应是各级生产及安全管理干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违章违纪信息分析主要是宏观态势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宏观态势分析在于分析违章违纪发生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和原因,为制定遵章守纪的措施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微观结构分析在于详细分解每一个班组以至每一个工种,特别是违章违纪频率较高和造成事故险兆的班组及工种发生违章违纪的原因结构,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3.5.3 建立消除违章违纪行为的控制制度

车间要针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物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一是要制定具体的改进

措施,二是要制定对违章违纪行为的适时控制制度,消除可能产生人员违章违纪的客观原因,保证安全生产。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人,要实现控制人的违章行为首先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人的违章行为的动机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要控制人的违章行为,就需要对影响遵章守纪的一系列主客观因素进行动态的控制和管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人机环境硬件系统是生产力,而安全管理是生产力的生产力,安全生产取决于管理。所以只有针对影响遵章守纪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严格进行科学的管理,企业的安全情况和效益才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 第8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乘务员,惯性违章,安全

1概述

铁路运输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日常交通的畅通性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铁路运输速度的不断提升,铁路部门对行车过程中机车乘务员安全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实际行车当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受到一定影响。在机务行车安全中,乘务员惯性违章是较为普遍的一项隐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惯性违章,是铁路运输企业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之一。

2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

2.1惯性违章的表现乘务员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值乘中瞌睡,机车运行中需要乘务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充足的精力,瞌睡状态的乘务员势必会产生错误操作或迟钝反应;二是误认信号,信号是行车安全的保障,乘务员误认信号,其采取的措施也是错误的,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重大的行车事故;三是违章超速,超速问题虽然不常发生,但在调车状态或线路施行临时限速时可能会发生超速问题;四是臆测行车,乘务员的主观臆测可能与实际要求不符,会给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2.2原因分析①值乘瞌睡的产生原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规律,而乘务员却由于多种原因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睡眠不足,导致出现值乘瞌睡的现象。对于年轻乘务员来说,班前不注意休息,不按规定待班就会导致在值乘期间因精神不佳出现瞌睡状态;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老乘务员来说,瞌睡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无视规章制度,放任自己的违章行为,在值乘期间瞌睡;有的是夜班过多,或值乘时段过长导致的精神欠佳,产生瞌睡状态;有的是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如患有神经衰弱,而无法避免的产生瞌睡;有的则是缺乏良好的休息环境或休息时间不足,导致的精神状态不足,从而引发瞌睡。②误认信号的产生原因。行车信号分为听觉和视觉两种,无论哪种信号都需要乘务员对其进行准确辨认,以确保行车的安全性。信号误认主要是由于乘务员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严格按照呼唤应答制度执行信号确认、粗心大意、天气不良、地面信号设备存在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在以上原因中,除最后两项原因外,其余均属于人为因素,可通过乘务员责任心提升、专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加以改进。而信号设备问题,尤其是在特殊路线和车站,当瞭望距离或时机受到地形、天气等因素影响时,也会给信号的确认造成干扰,从而影响行车安全。③违章超速的产生原因。机车通常运行状态受到行车安全装备的监控,因此发生违章超速的情况较少,当机车运行在调车状态或临时限速区段,由于不受监控控制,可能会发生超速现象。违章超速多数是与乘务员的操作技能、工作经验、标准化执行以及责任心等因素有关。④臆测行车的产生原因。乘务员的本职工作是驾驶机车,担负着维护列车安全正点的责任。乘务员在值乘期间必须根据信号和情况,时刻调整机车操纵,保障列车的行车安全,绝不允许不负责任的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测或经验对机车进行违规操纵。乘务员可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其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但实际行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发状况,自己的臆测或经验可能会与客观实际不符,这就对行车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臆测行车发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仍是乘务员以自己的假想或经验取代了规章制度,没有将安全行车作为第一要务。⑤惯性违章行为原因总结归纳。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多样,其原因也是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a乘务员对惯性违章的重视程度不够。惯性违章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乘务员就会根据周边情况为自己的违章行为寻求借口,并不断放任自己的行为,使其愈演愈烈。b简化作业程序违反安全制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乘务人员会根据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经验,对工作程序进行简化,这就导致了部分乘务员为了少跑一步、少看一眼、少问一句,不惜违章。c存在侥幸心理。惯性违章是乘务员根据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经历而得出的一些“经验、技巧”,主观认为在正常的行车作业中,不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也不容易被发现,即便发现,其后果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就滋长了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恶习;而一旦行车作业遇到突发状况,乘务员无法在有效时间内采取措施,以至于安全问题无法避免。

3减少乘务员惯性违章的对策

3.1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减少惯性违章的基础性工作,管理者应明确责任,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发生严重违章行为的乘务人员要采取有效的卡控措施。使用数据监管和联合监督的方法,减少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如可让精神好、责任心强的员工与惯性违章人员搭配值乘;提升视频、录音、LKJ等数据的安全效益,监督并提升该部分职工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标准化作业执行效果。

3.2加强员工职业素质的培训力度惯性违章主要原因在于乘务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企业应通过专业的培训,提升乘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操纵行为的规范程度以及责任意识。根据培训和考核成绩,制定积极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乘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从而打造一支素质高、技能好、重责任的职工队伍,为机车的安全运行提供切实保障。

3.3建设高效安全的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建设高效安全的企业文化,为职工人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条件;通过安全文化活动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督促并协助乘务员主动改掉违规作业的不良习惯,使员工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惯性违章行为形成客观的认识,严格按照安全行车的各项标准要求自己,提高机车行车的安全性。

4结语

惯性违章是机车运行中的大忌,虽然惯性违章在某些环境下不会引发安全事故,但若不对其采取措施,任其发展,将成为机车运行过程中重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遭遇突发状况,就可能引发恶性事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而随着铁路发展,我们面临着技术、设备、规章制度、作业方法的新旧更替,这无疑会给惯性违章的内容和形式增添新的变化。因此无论从乘务员自身或是管理者层面,都应积极适应新环境、了解新变化、建立新常态;不断从工作中吸取经验、从反思中吸取教训,进而减少和控制惯性违章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勇.铁路机车乘务员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2]门金勇.铁路调车人因事故的控制与管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8.

职工习惯性违章成因与对策分析 第9篇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对策

海恩法则说:“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近30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征兆,以及1000多起事故苗头”。铁路行车事故是在机车车辆运动中发生的。机车乘务员,是列车牵引动力的直接操纵者,其在行车工作中惯性作业违章则有可能或直接、或间接地引发这些“事故苗头”。

因此,必须对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情况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制定有效对策,大力减少其惯性作业违章,防止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

一、乘务员惯性违章特点

(一)普遍性:某运用车间现有机车乘务员296人,经分析2013年机车乘务员违章情况发现,全年有违章机车乘务员268人,占机车乘务员总数90.5%,由此可知机车乘务员违章具有极大的普遍性特点。

(二)重复性:对全年机车乘务员违章问题分析统计发现:调车作业不确认信号问题327件,占违章问题的15%,运行瞭望问题435件,占违章问题的20%,停车盹睡问题209件,占违章问题的9.6%,人身安全问题312件,占违章问题的14.3%。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以上四类问题占到全部问题数的58.9%,类似问题在每天不断得重复发生。

二、导致乘务员惯性违章的原因

(一)机车乘务员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

1、盲从心理,导致个人业务水平低。鉴于机车乘务员这一工种的特殊性,其业务技能一般通过“师带徒”方式进行传授,师傅作为新职人员工作中的领路人,而新职人员往往照猫画虎,缺乏自我学习、自我鉴别能力。

2、侥幸心理,导致安全意识淡薄。横越铁路不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跳跃地沟等一些惯性违章问题根本原因是心存侥幸。而侥幸心理造成的违章行为往往具有群体性,一旦身边人违章作业后“平安无事”,往往会导致这种违章现象快速蔓延,即形成所谓的“羊群效应”。

3自负心理,导致冒险蛮干。有的乘务员自认为业务熟练、工作经验丰富,其日常作业中往往盲目自大,凭经验、凭感觉作业,视规章制度如无物,并且其对新技术、新设备本能抵触,不积极主动学习,还胡干盲干。

4、逆反心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个别乘务员总认为管理人员日常检查就是故意“找茬”,目的就是为了惩罚,因此日常作业中赌气、耍脾气,故意“两违”。

(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1、规章制度不健全。个别乘务员对一些惯性违章问题见惯不怪,根本原因是乘务员未意识到自己在作业中存在违章问题,经了解发现,自段至车间所有安全问题只是内部考核,对于责任人没有制定及时有效的帮教制度,同时对于安全问题缺少系统性的安全措施。

2、职工日常教育不到位。现有机车乘务员学习制度的突出问题是“工学矛盾”,由于机车乘务员工作特殊性,日常学习大多利用机车乘务员休息时间进行,有时通勤职工因为学习可能四五天不能回家,导致个别乘务员从心理上产生抵触,从而使部分机车乘务员不能及时了解最新要求及事故案例。

3、管理人员精力受限。书面台帐及日常上级各项整治活动增加,使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对日常工作的自我安排,日常管理停留在电脑分析及各项台帐,缺乏对作业现场的有效监管。

三、对于乘务员惯性违章防范措施

(一)规范乘务员作业标准,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一是加强新职人员教育工作。针对新职人员业务水平低的现状,改变传统的“师带徒”模式,改由段、车间组织新职人员学习《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乘务员一次作业标准》等规章制度,实现岗位作业的自觉性。同时将课堂转移到现场,通过各个环节实际操作,从而规范现场作业不标准的问题。二是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手段,通过宣传提纲、板报、标语等载体,大力宣传总公司、局、段对安全风险管理的部署和要求。同时,对发生的事故苗子、典型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专题分析、专题通报,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的安全理念。

(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规章制度是约束职工行为的准则。由段职能科室负责修订完善作业指导及岗位职责,明确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更进一步明确岗位安全生产的标准、程序。在完善岗位要求的同时对段教育制度、安全问题奖惩制度、安全问题整改制度及安全问题晾晒制度等进行完善。

(三)严格执行安全考核制度。各级管理人员要突出时效,严格发牌程序,变完成任务为督促警示。一是本着“帮教为主”的原则,凡发现安全问题,检查人员必须与责任人见面或通话,讲清危害、规定和整改要求。无法见面或通话的对单位进行通报,并与问题所属车间的有关具体负责人交换意见,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注重问题、隐患的解决。

(四)发挥指导司机的管理作用。指导司机在机车运用管理中是最下一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在整个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司机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要从现场违章问题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又必须转变作风,敢于较真,严格卡控现场,既要做好上传下达,又要做好车间领导的“谋士”。

五、结束语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话题,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中的顽症,要想彻底整治安全生产中的违章问题,必须严抓作业、狠抓制度,相信危及安全生产的惯性问题必将逐渐减少直至消除,从而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宜发,铁路职工违章违纪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经营管理2006(11)

[2]张强、张喜书,浅谈如何减少铁路习惯性违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4)

[3]王军,应用安全评价方法对铁路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分析[J].西铁科技,2007(增刊)

[4]]黄立强.机车乘务员惯性违章的成因及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S1)

如何有效防止职工习惯性违章 第10篇

摘 要 加大严管重罚管理办法,纠正职工的习惯性违章,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抓好对新入路职工的安全业务教育,防止职工习惯性违章。关键词 防止 职工 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职工在工作中不按照正确的工作方法方式操作,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很多人都听说过“学剃光头”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到剃头匠那儿去学手艺,师傅教他先学剃光头,他说不会剃,师傅就找来一个大冬瓜,用剃刀在冬瓜上面刮了几下,然后把刀随手往冬瓜上面一扔,插在冬瓜上,对徒弟说道:“按我这样学!”徒弟每天都这样学,完了之后也顺手将剃刀插在冬瓜上,过了不久已经可以将冬瓜刮得很干净了,师傅准他出师,出师那天,师傅叫他给一个人剃光头,只见他哗哗哗几下就将那人的头发剃了个精光,大家正在喝彩的时候,只见这个徒弟把剃刀习惯性地往那光脑袋上一扔,就像平常插冬瓜那样,结果可想而知。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习惯性违章的养成、结果以及造成的后果,而在我们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更是可怕,对企业和家庭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那么要如何制止职工的这一行为,防止习惯性违章带来的后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抓好对新入路职工的安全业务教育。新职工进入单位首先要接受理论教育和师带徒现场实践学习两部分。对新职工的理论培训必须严格要求,按照相关安全规程和业务进行教育培训,保证职工真正掌握过硬的技术理论知识,并要通过严格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师带徒学习方面,师傅一定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注意自己的操作方法,把自己好的一面教给徒弟,在操作中发现徒弟违反操作方法时,师傅一定要立即纠正,确保职工从开始工作起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是要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是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和约束职工的操作行为的有效方法。从我们公司以前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职工习惯性违章所导致,为此,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公司的相关部门一定要狠抓习惯性违章行为,把习惯性违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对每一起习惯性违章分析产生的根源,做到对症下药,对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确保今后不再发生同样的问题。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在铁路安全生产过程中,职工的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因此安全宣传教育就必须长期进行,通过安全教育,使职工真正明白习惯性违章的严重性,同时又要向职工指明如何改正。当然在宣传教育方面,不但要注重方法,避免走形式,而且要有针对性。

四是加大严管重罚管理办法,纠正职工的习惯性违章。由于少数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为了图省事,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总是存在。所以,公司必须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实行检查不分时段,监管人员不分区域,同时发动党员和安全意识强的职工配合监督,一旦发现职工的习惯性违章,分情节按上线给予严重的处罚,让职工深刻吸取教训,确保职工改掉恶习。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和事做到“零宽容”,绝不能纵容迁就,因小失大,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宁听职工骂声,勿闻家属哭声”,正是对安全制度最好的诠释。

习惯性供电违章的特点与对策探讨 第11篇

【摘 要】 违章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天敌”,事故是习惯性违章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危害更大,既有害于国家和企业,也有害于职工个人和家庭。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形成原因、违章者的心理状态,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习惯性违章;特点;对策

违章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违章不一定造成事故,但发生事故则一定存在着违章”,违章与事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因果关系,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天敌”,事故是习惯性违章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习惯性违章危害更大,既有害于国家和企业,也有害于职工个人和家庭。事故统计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保障安全供电是供电企业的神圣使命。可是尽管不少供电职工年年学、月月讲、天天喊,安全工作规程翻破了以本又一本,安全学习记录记了厚厚一叠,为什么一出事故,一进行分析,结果还是“违章所致”?特别是习惯性违章像噩梦一样如影相随,为事故的发生酿下了可怕的隐患。

习惯性违章行为有以下特点。一是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人为性。由于习惯性违章的人对自身作业行为的盲目自信,使他们在执行之前不思考,不对照,意识不到自身危险地存在。习惯性违章者凭着老经验、旧习惯,想当然的自行其是,将安全规程放在脑后全然不顾。二是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方式,它具有顽固性的特点。只要操作人员的不良的习惯动作不纠正,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发生,直到发生事故。三是习惯性违章有一定的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当事者有意所为,而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这说明事故当事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了这种习惯性动作而并未认识到是违章,也因从未出过问题,所以直到发生事故才发现自己的违章行为。四是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一些不良习惯性违章行为方式并不是自己“发明”的,而是从一些老职工身上“学”来的。看到老职工习惯性的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自己也盲目地效仿,而且又用自己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方式去影响下一代的职工。五是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职工对安全规程学不进或不遵守,可有可无,一直认定自己的习惯性方式“管用”、“有效”,所以他们坚持顽固守旧的不良传统,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

通常习惯性违章者有以下一些心理状态。一是麻痹心理。麻痹心理违章者通常认为不会出事故,甚至想不会那么巧,事故不可能都出在自己身上,思想不够重视。二是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普遍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是存在侥幸,结果却酿成了事故的发生。三是无所谓心理。无所谓心理常表现为违章者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片面认为安全制度都是用来卡人的。或者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在工作中根本不把安全条例等放在眼里。甚至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四是自以为是的心理。总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自以为绝对安全,我行我素。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那么,习惯性违章形成原因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部分供电员工安全意识不高,不能够潜心学习业务知识,对习惯性违章的损害认识不够,不能深刻理解其危害的影响和负面因素。二是工作人员不能认真遵守安规制度,不按标准化程序作业,使标准化工作不能有效执行,流于形式。三是反习惯性违章的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杜绝违章。四是管理人员的不作为,往往“戒尺高高举,惩杖轻轻落,声讨嗓子高,处置力度低”,起不到惩戒、震慑的作用,平庸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五是部门间推诿塞责思想严重,事故发生后第一责任部门,不能够正视事故处理,而是视安全事故为烫手的山芋,左推右躲,全力躲闪,无形中位事故发酵、扩大提供了温床。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于习惯性违章可以采取如下的防范对策。

建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我们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层层传递压力、落实责任。

加强标准化建设,杜绝事故发生。要从工作流程上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促进安全生产达到“可控、能控、在控”,人员的责任心得到全面提高,各工种的业务培训扎实有效,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得到提升。

严格依律办事。严格依律办事,是警示违章人员,遏止违章行为的有效之举。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阻止和帮教违章行为,将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阻止习惯性违章的一道重要防线。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认真抓好企业内部的职工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提高基础管理的水平,要搞好岗位技能练兵,要强化对其业务技术和安全知识、安全规程知识的教育培训,并积极开展事故警示教育。

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安全是天,我要安全”的安全理念,营造“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企业文化,使安全管理在企业文化中创新,使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中提升,共同抵制违章行为。

强化班组安全管理。搞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关键,只有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才会有全局的安全生产,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机制。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企业领导和职工能在工作和生产操作中重视安全生产,避免出现违章行为,有赖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通过激励措施,引导职工把安全需要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准则。

上一篇:逐梦初中作文下一篇:专心致志的哲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