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口语课课堂策略

2024-07-25

论汉语口语课课堂策略(精选8篇)

论汉语口语课课堂策略 第1篇

从示范综合课与口语课来分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特点

请下载后阅读;)

每个对外汉语的教学课型都有不同的要求,综合课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一般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方面进行教授,尽可能给零基础的留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对外汉语课堂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但综合课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由于教学任务很重,而课堂时间又有限,使得学生口头练习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这成为综合课的特点之一。而口语课作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技能的课型,它要求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可以开口说话,然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口语课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综合课的不足。

由于课型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对于不同课型的课堂设计也会相应地有不同的要求。综合课和口语课这两种课型的分别尤其明显,下面是先根据北语的教学示范课对两种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再对两种课型的不同进行总结。

1.初级综合课

刘希明讲

综合课一般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方面入手,力求给零起点的留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从示范课堂综合课的语法教学分析就能够了解其目的是要兼顾学生各种语言能力的同步发展。

示范课上,刘老师一开始是从一个听力练习导课:老师用较慢的语速念出一段文章,学生边听边做笔记。而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综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教词汇。这个示范课堂是通过让学生听写然后老师和同学一起纠正来预习生词。这是课堂开始时常用的方法,听写可以检查学生课外的预习情况。而由师生互动纠正,更能加深学生印象,减少以后再次写错的可能性。在学生课前有预习过生词的情况下,老师要讲解词义可利用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路,如刘老师问学生“收拾”后应该接什么词;学生则透过回答学会词义,并同时学会生词的语义搭配。当然,对于某些用实物或动作就很好理解的生词来说,老师就可以直接展示,不用多费口舌,如“挂历”和“递”。另外,刘老师在教新词时边讲边练,但采用较多的是记忆练习。如课上用整齐、漂亮来与“乱”比较。

而在语法点教学方面,刘老师首先和学生一起对板书好的例子进行解释,在学生明白句子结构后通过替换主语、把的宾语、动词等来让学生练习。学生就能知道句子中什么成分是必要的,然后替换练习,增加其实用性。在讲解语法点期间,刘老师讲练交错进行,这是因为当语法点规则较多,需要实时操练来巩固强化。如多项替换练习和扩展练习这样子的机械练习,学生可以慢慢熟悉把字句的框架结构。最后老师才试着进行其他难度较大的练习,如在没有提供语境下要求每个学生说出一个把字句。当学生都能听懂及运用把字句,老师便能确定达到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口语课需要把课堂组织成一个交际场所供学生练习言语交际技能,而综合课也同样需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因为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刘老师在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之间安排了一个欢乐时刻,本节课的内容是由学生唱汉语歌表演。还有,老师教完课文后让学生角色扮演,这样的课堂编排都可以减缓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和负担。课堂气氛轻松融洽,让学生能享受上汉语课的过程,自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 口语课 杨楠讲

在导课方面,杨老师用中国地图引出旅游计划的主题,然后给学生展示几张不同景点的照片,让学生说出地名并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确切位置。这种用图片展示的方法不但为老师省去了要用一大段言语来说明景点的麻烦和尴尬,也让学生对那些地方有更直观的认识。该课的生词由老师串联排列,为学生提供课文的发展线索,所以适合用于听力或口语课。同时因为相近的生词可能会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这样也有助于老师在讲解生词后把几个生词放在一起进行练习,使学生了解那些生词通常会出现的搭配和语境。

老师在领读过一篇生词后要求学生轮流认读,一方面能使每位学生都开口读,确保足够的练习量;另一方面老师也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读音是否准确。完成认读后,老师才开始对生词进行讲解,并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老师几乎没有对生词作出任何的讲解,而是利用简单的例句和语境释义,这是口语课的教学特点之一。如“来得正好”和“说具体一点儿”,老师通过描述一个语境来提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句子,并不会对生词作详细的解释,更重视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而且老师将讲解和运用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地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实时检查学生是否跟得上进度。

在口语课词汇教学的练习中,老师更多地会选择应用性练习。示范课上杨老师用得较多的是老师提问并要求学生用指定的词语回答问题或是老师设置情境让学生造句。可见,口语课词汇教学中的练习大都以句子为单位,很少出现对比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练习。这是为了迎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际的需求,学生只有在懂得如何运用生词造句后才能把学习到的生词在生活中实践,才能达到口语课培养言语交际技能的目的。

在课堂上以分散讲解降低语法知识的密度是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如在生词中遇到的语法点就在生词中讲,就像教学示范中,杨老师在讲“从来”这一生词时就给出情境让学生造句,之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例句中发现了语法规律,即“从来”后必须接否定。这种由师生互动而进行的发现法,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还能令学生对该语法点的认识更深刻,从而减少以后产生偏误的可能。

练习方面和综合课一样由浅入深,首先指定学生做机械练习,即由老师给出语境然后要求学生用刚学到的语法点进行模仿和替换练习。因为这种句型是有内部规律的,学生可以套用结构框架来造出新的并具有交际价值的句子。这种机械练习能在简单的情境下加强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并达到流利的程度,无疑能符合口语课中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机械练习,老师请学生来进行复述练习,即用自己的话语把课文复述一篇。这种复述练习比机械练习难,因为学生必须比较明确地理解所要练习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口语基础才能完成。不过这也是每个语言学习者的必经阶段,一旦能用自己的话语作成段的表达就代表他已经累积到一定的基础,可以过渡到交际练习了。

交际练习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利用或创造交际环境,使学生把所学的语法点运用到实际交际中,根据真实情况问答、谈话和讨论的练习,在交际练习中必须重复使用所学的语法点。就像杨老师给学生时间去练习的定向问答一样:同学们分组提议和讨论旅行的地点,一方面有练习固定的句型,另一方面也有学生自己的创作的空间。这样的定向问答练习一般谈论的是日常生活周边的问题,多用特指问句,少用是非问句,可以很好地模拟真实情况来进行交际。另外一种则是交际活动,即杨老师最后让一个同学出来接受大家给她提出的各种旅游建议。这是完全自由的交谈,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各种练习后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语法点进行交际,不过依然按照口语课的课堂要求,老师是起引导的作用。

口语课除了有与其他课型一样要以学生为主、精讲多练、多向互动等基本原则外,还有其他另外的课堂要求。首先,口语课是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技能,所以需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口语表现。在示范教学中,杨老师就多次向学生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如杨老师在领读生词时提醒学生注意读词的语速、在领读课文时提醒学生注意语气和语调,要像平常说话那样。通过提出这样的要求,能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与日常生活的口语表达拉得更近,养成用自然语速和有起伏的口语习惯。

在口语课上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是很重要的。口语课不要求老师对生词或语法点作详尽的讲解,省出来的时间就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练习机会。不过这样的想法仅仅是单方面的,要真正达到口语课教学的目的需要老师的精心而周到的课堂设计,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杨老师在造句练习上设置的情境,大都是围绕学生生活的话题,如送生日礼物、参加运动会等。因为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学生会感到有话可说,乐于和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另外,提问的技巧也是老师需要注意的,要难易适中和循循善诱。例如在示范教学中,杨老师利用提问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对于中高级班的学生,杨老师提的都不是是非题,而是用问题巧妙地鼓励学生多说。对问题本身是要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并能够开拓思路,在学生不懂得回答时,先启发引导再采用助答措施。然而,一个班上学生口语能力的参差不齐是在所难免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练习的机会,老师需要妥善地安排每次的提问对象。如一些比较简单的机械练习可以尽量请一些不敢开口或能力较低的学生,并适时给予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且毕竟口语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能在真实情景中对话,所以在练习时只要学生的语句通顺,基本符合语义规则就没必要有错必纠。杨老师不会在学生进行表达时中断学生来纠错,反而是等待学生完成后再对偏误进行纠正,如学生把「挺有意思」说成了「挺好意思」时。

口语课上,老师把课堂组织成了交际场所,并自始至终起主导作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情境进行口语练习,另一方面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不但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运用所学的内容进行交际,有很强的实践性。

总括而言,口语课和综合课作为两种不同的课程类型,有着共同的课堂教学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精讲多练和营造课堂气氛。不同的是口语课是训练学生的言语交际技能,强调交际性原则。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如何使学生多开口进行表达,而在课堂上则重视学生练习和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交际的表现。口语课上老师始终掌控节奏、规范任务和进行协调等,为学生进行流利的汉语口头表达铺垫。而综合课则着重习得语言的系统性原则,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无论是对听、说、读、写或是语用规则和文化背景知识的考虑,缺一不可,为求使学生能全面地习得语言,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两种课型相互配合的话,可以使学生一方面满足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需求,另一方面了解汉语的各种背景和内涵,成为一个真正的汉语习得者。

论汉语口语课课堂策略 第2篇

中级汉语口语课教案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案

使用教材《中级汉语口语》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扩展自我介绍的表达,学会介绍他人的表达

教学时间:共4学时

教学对象:中级学生12人左右

教学流程:

一、第一个教学循环

1、教师口述对话第一部分(开头——“好说,好说”),同时把对话中的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中级汉语口语课教案。

操作:口述对话,使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

板书关键词语:敲、打算、进修、感兴趣、得(děi)、刚、恐怕、打扰了、好说、见面熟

2、教师和学生就课文内容对话,使学生熟悉课文,记忆课文。

3、就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讲解。

4、学生进行成对会话练习,并要求学生尽量将课文内容记住,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的疑难,并适时进行纠音。

5、当学生练习熟练后,请每对学生进行对话操练,要求操练时尽量脱离书本。

6、教师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语音,语调,语气和影响理解的语法方面的问题。

7、利用练习三进行操练。

8、教师口述对话第二部分(“好说,好说”——文末),同时把对话中的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

板书关键词语:大吃一惊、没想到、交朋友、招呼、和„„一样、和„„差不多、挺„„的、见面、熟、拿„„开心

9、按相同步骤处理课文第二部分。

10、布置练习:请学生复习今天所学内容,课后完成练习一、二(可建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二、第二个教学循环

1、教师总结上次课的内容,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和学生利用课文所学内容进行“自我介绍”操练,教案《中级汉语口语课教案》。

操作:课前在黑板上写好相应的问题,给出表达框架——

“我的名字是/我叫/我是„„”

“(我)是„„人/我来自„„”

“(我)学习汉语已经„„了”

“(我)喜欢„„/我的爱好是„„”

教师自我介绍完毕后,向学生提问。

请学生由左到右依次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学生的表达至少要囊括上面所有问题,并鼓励学生发挥。然后将学生的名字和简单情况记录下来。

3、将事先准备好的写有学生姓名和简单情况的字条随机发给学生,请学生用课文所学语句及在“自我介绍”环节中所听到的信息介绍自己手中字条上的同学。

4、布置作业

掌握“介绍和自我介绍”的交际表达:

1、初次见面打招呼:(1)您贵姓?(免贵姓李);(2)您是从美国来的„„先生/女士/小姐吧?(是啊,请问您是„„)(3)你好。

2、第三方介绍:(1)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2)来,认识一下儿,这是„„(3)你们还没见过面吧,„„(4)这就是我跟你提起过的„„

3、正式场合的介绍:(1)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把出席这次„„的来宾介绍给大家。(2)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把出席这次„„的领导向大家介绍一下儿。(3)我们荣幸地请到了几位著名的„„来跟大家见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4、无人介绍时提出要求(一般用于朋友之间):(1)我很想认识„„,你能把我介绍给他吗?(2)这位姑娘是谁啊?怎么也不给我们介绍介绍?(3)我还没见过你的„„呢,什么时候给我们介绍介绍。【原课文】 来,认识一下儿

玛丽是中国一所大学新来的留学生,她的好朋友大卫也在这所大学学习。这天,她到大卫的宿舍去找他„„

玛丽:(敲门)

田中:谁呀?

玛丽:请问,大卫同学是在这儿住吗?

田中:是啊,可他现在不在,出去了。你是„„

玛丽:我叫玛丽,是他的朋友,刚从美国来。

田中:进来坐会儿吧,他马上就回来。

玛丽:打扰了。(进屋)

田中:请坐。我姓田中,日本人,是大卫的同屋。我是前年九月来这所大学的,现在是历史系二年级的学生。

玛丽:我也打算在历史系进修。我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

田中:那咱们以后就是同学啦!

玛丽:我的汉语还不行,今年恐怕入不了系。以后还得请你多多帮助。

田中:好说,好说。

(大卫和他的中国朋友王峰进来)

玛丽:大卫!还认识我吗?

大卫:玛丽!是你呀!好久不见了!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儿?

玛丽:我想让你大吃一惊。怎么样?没想到我们会在这儿见面吧?

大卫:是啊!(招呼王峰和田中)来,认识一下儿,这是我大学时的朋友玛丽,(对玛丽)这是我的中国朋友王峰。

玛丽、王峰:你好!

大卫:(指着田中)这是„

玛丽:他是你的同屋,叫田中,是日本人,历史系的留学生。

大卫:(吃惊地)你怎么知道?

玛丽:我们是刚认识的

大卫:你还是和以前一样,跟谁都“见面熟”,和我这位中国朋友差不多,是吧,王峰?

王峰:(对玛丽)我这个人是挺爱交朋友的,以后有什么要帮忙的,找我好了。

大卫:对,以后你有什么事就问他,他什么都知道。

论汉语口语课课堂策略 第3篇

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现状

设置口语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 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 通过练习把在综合和写作课上学到的语法、词汇真正地理解运用, 并能和同学们进行自由的交谈和沟通, 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地运用。但现在的口语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 口语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体, 虽然学生也进行了练习, 但缺乏主动性, 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第二, 留学生大都是围绕课文或根据课后的练习题进行练习, 教师一般会把学生分成两三人一组, 以相互对话的形式完成这些练习, 但练习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二、对外汉语口语课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模式问题

1. 教学模式单一

在口语课上, 教师一般会借助多媒体课件或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特点是借用多媒体课件———老师口述———学生复述———学生记忆,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是, 很多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能力和运用汉语的能力较弱, 所以大多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着课堂的话语权。虽说口语课以说为主, 但是汉语学习者很少会主动提出问题, 更多的是对老师所讲的知识进行记忆。因此, 教师便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知识, 但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 使得更多的汉语学习者逐渐养成了不主动提问、不主动开口说汉语的习惯。所以要改变留学生被动式的学习, 只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打好学习汉语的基础。因此, 对外汉语教师的责任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法, 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也难以升华所学知识, 不能使汉语学习者真正感受到中国汉语的魅力。

2. 教学地点的局限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所有的教学从未离开过课堂。汉语学习者, 其本身掌握的汉语水平较低, 又接触不到真实的语言场景, 所以, 使用汉语的频率很低。同时, 过分依赖课本, 重复练习, 导致学习过于枯燥, 也会增加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负担。在课堂上, 由于紧张的课堂氛围和怕被同学嘲笑的复杂心理, 很多留学生表现得不是很活跃, 因此, 汉语水平提高得很慢。汉语只有不断使用, 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补充就是课外教学。课外教学不仅可以营造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然环境, 也为其提供了接触汉语环境的机会, 让学和用紧密结合起来。

3. 教学内容单一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 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教材内容为主, 依附教材进行授课, 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 很少主动去找教材之外与学生相关、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内容进行教授。但对于刚来中国才接触到汉语的留学生来说, 他们的汉语程度处于初级阶段, 口语表达也不好, 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会有点难度。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增加讲解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讲解生词时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超过预计的时间, 然后就是知识点的讲解和机械的朗读, 硬生生地把口语课变成了综合课。

(二) 国别问题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 留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比如在我们的对外汉语口语课上, 一个留学生是来自于韩国的, 另一个留学生是来自中亚, 其中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高于中亚留学生, 这样就会造成沟通上的困难。在课堂自由练习的时候, 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会很轻松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 而来自中亚的留学生在表达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的学习目的也不一样, 一个纯属个人爱好, 另一个是以学习为目的的, 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经历、年龄等也有一些差异,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对外汉语口语课的教学策略

(一)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 培养他们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常识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流利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这是最终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口语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训练, 教师也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开口练习, 并确保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要开口。因此, 在口语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练习的机会都留给学生。而教师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听学生说, 然后用合适的方法纠正学生说汉语时出现的错误。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对学生不管不问, 让学生没有目的地自我发挥, 而是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语料和关键词汇, 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练习。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二) 采用多种练习方式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练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课堂上单一的练习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如果教师在练习的环节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热情。在练习过程中, 学生就会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在口语课堂上给学生多些时间和机会与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或对话, 让学生们能够畅所欲言。比如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 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在大脑里就会不断地回忆起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 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这种带有趣味性的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使学生们在练习口语表达的同时也会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加深记忆。

(三)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 学生除了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外, 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日常口语表达能力, 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流利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解决事情等。所以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 教师要将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加以扩展, 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四、结语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并能够让其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这是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教师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 要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加强口语练习, 培养语感能力, 最终能将在口语课堂上学到的汉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交流和沟通中。

参考文献

[1]刘津言.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 2014.

[2]杨寄洲, 崔永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

[3]王若江.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J].汉语学习, 1999 (2) .

论汉语口语课课堂策略 第4篇

关键词:提问类型 提问原则 提问层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在大四的实习课堂上常常出现一种问题,就是老师说话的时间,远远大于学生张口的时间。这样的问题在口语课堂上尤为突出,通常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老师在上面侃侃而谈,而学生在下面几乎没有开口的机会,对于口语课堂而言,这是不合时宜的。我们知道,在汉语口语课的初级阶段,学生开口率的高低,以及句型结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应该怎么安排我们的口语课堂?既能增加学生的开口机会,又能让句型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这就涉及到教师提问的艺术和原则。

一、教师提问的类型

教师提问的类型分为三类:分别是“事实型和理据型”、“封闭型和开放型”以及“演示型和参阅型”(Richardson & Lockhart,2000)。

1、 事实型和理据型

事实型问题就是可以通过“谁\什么\哪儿”来进行提问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并不需要做过多深入的思考,只是根据句型替代掉原句中的疑问代词即可,以马箭飞的《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第13课《您给我介绍介绍》中“牌子”这个词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提问:

你知道什么牌子?

你喜欢哪个牌子?

谁喜欢苹果这个牌子

苹果这个牌子是那个国家的?

那么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相应的替换掉里面的疑问代词就可以回答问题。理据型问题则是指需要用“为什么/怎么样”来进行提问,学生需要提供自己的个人观点,回答的问题相对比较开放,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因为……,所以……”,或者“我覺得……,所以……”这样的结构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认知思维,用更多的词汇组织自己的语言,同时也达到了练习生词和完整句型的目的。同样以“牌子”这个词为例,我们可以组织如下的提问: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牌子?

你觉得这个牌子怎么样?

2、 封闭型和开放型

一般说来,一般疑问句或者选择疑问句都为封闭型问题,回答的可能性只有两种,相对固定。开放型的问题则可能性比较多,一般来说特殊疑问句都属于开放型问题。所以上面我们所说的例子都属于开放型的问题,那么封闭型的问题有哪些呢?同样我们还是以“牌子”这个词为例:

你喜欢苹果这个牌子吗?

你喜欢的牌子是苹果还是三星?

在学生回答时很容易只回答“是,不是”“有,没有”,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回答完整句型,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

3、 演示型和参阅型

靳洪刚称之为“教学提问”和“信息提问”,第一种提问,是一种非交际性的提问,也就是教师需要通过提问来达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大部分与课文有关,是老师已知答案的问题。第二种提问“参阅型”就是一种交际性的提问,例如我们上面根据“牌子”这个词所举的所有例子都属于“参阅型”的提问,也就是信息提问。

二、教师提问的原则

在进行教师提问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六条原则:清楚,具有学习价值,能激发兴趣、刺激参与,具有扩展作用,适当的教师反馈。

三、教师提问的三个层级

根据上面的提问类型和提问原则,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堂上,结合句型教学,教师的提问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1、全封闭句型结构层级,即采用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进行提问,这类提问答案相对封闭,同样以上面的句子为例:

你喜欢苹果这个牌子吗?

你喜欢的牌子是苹果还是三星?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要求学生回答完整句型,即“我喜欢苹果这个牌子”,或者“我喜欢三星这个牌子”,这样的提问列为第一层级的好处是,第一,学生在回答时几乎不用改变句型结构,只是去掉了疑问词,或者做出选择,降低了难度;第二,让学生在开口初期就掌握一个正确的句型,避免学生产生偏误。

2、 半开放型句型结构层级,即采用特殊疑问词进行提问,一般半开放采用的特殊疑问词为“哪儿、哪、谁、谁的、什么”,同样以上面句子为例,我们可以采用的半开放式的提问句子有:

你知道什么牌子?

你喜欢哪个牌子?

谁喜欢苹果这个牌子

苹果这个牌子是那个国家的?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以第一个句子为例,学生可以说“我知道很多汽车和手机的牌子”,也可以说“我知道的牌子是三星、诺基亚和苹果”,因为我们在提问的时候用了“什么”,这样就使得问题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和交际性,学生的回答具有了多样性,但是半开放的问题因为只能相应的替换掉一部分词,这样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控制下更好的表达自己。

3、 全开放句型结构层级,即采用具有开放性的“为什么、怎么样”进行提问,同样以上面的句子为例,我们可以采用的句子有: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牌子?

你觉得这个牌子怎么样?

这类的问题,学生回答的可能性更多,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下,我得到的答案有:“因为这个牌子质量很好,所以我很喜欢这个牌子。”“因为这个牌子很有名,所以我很喜欢这个牌子。”程度好的学生还可以回答出来“因为这个手机很轻,很好用,而且是最有名的牌子,所以我很喜欢它。”在回答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要求学生回答出“因为……,所以……”的完整句型,第一,能在所以部分出现我们要练习的词,第二,学生的表达更丰富,更具有个人特点,更具有交际性,所以这类的句子可以放在第三个层级。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那我们在对学生提问时,我们提问的层级可以如下:

老师:你喜欢的牌子是三星还是苹果?

学生:我喜欢的牌子是苹果。

老师:这个牌子是哪个国家的?

学生:这个牌子是美国的。

老师:还有谁也喜欢这个牌子?

学生:我的朋友也喜欢这个牌子。

老师:你为什么喜欢苹果这个牌子?

学生:因为我觉得这个牌子的质量很好,所以我很喜欢。

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递进,问题从封闭型——半开放型——全开放型,使得口语练习能在老师的控制下展开,可以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偏误,同时,问题也从句型操练递进到交际性练习,更能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积极参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晓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英语辩论训练与英语专业大学生

思辨能力的提升

文雅桂鹏路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40)

摘要: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缺失是现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它直接妨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思英文辩论队的训练成果的分析入手,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倾听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英语辩论训练给大学生思辨能力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英语辩论思辨能力

一、 引言

明德尚行,学贯中西。作为一所以外语见长的国际化高水平教学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自成立之初就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当做是自己的重要教学目标,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学校于2012年5月成立了广外大英文辩论队,希望通过英文辩论队作为窗口和突破口来寻找到培养提高英文辩论能力的规律。在经过了2年左右的实践与摸索之后,英文辩论队发现了很多普遍性问题,找到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二、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以辨析、反思、质疑以及合乎逻辑的方式与态度对事物进行敏捷与明细的思考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①

英文辩论,最为注重辩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国议会制形式的辩论比赛中,选手现场才知晓题目,并仅被给予15分钟时间准备自己的辩论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被分配到的一方思考论点,尽可能为每一个论点提供充分的推理和论证,最后再以条理清晰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而到了正式比赛时,又需要找出对方论点背后的漏洞,并进行质疑和辩驳。在这样一个思考、辨析、推理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得到充分训练。

我校德思英文辩论队一直以来都定期组织队内模拟赛,与2013年上学期队员们的招新表现相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辩论训练,不少队员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显著提高。辩论初期,队员往往只会将本方观点搬上台面,而不对这些武断的论述进行合理的解释。

就拿“该不该合法化同性婚姻”举例。支持一方说:同性恋者应享有异性恋者一样的权力!论点总起句很有声势,但缺乏证据和解释支撑的论点,永远都只是一个漂亮的摆设,不具有实用性,亦即辩论中所需要的说服力。而今,就这一辩题,队员中支持的一方便会说:“同性恋者有权与异性恋者享有同样的权利,因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同样是人,只是个人情感倾向不同。而这倾向并不影响其享有权利的能力……”

队员学会了对观点进行阐释,但更一步问题出现了,即阐述细节逻辑性不强。何为逻辑性强?即一件事的发展可以由一节一节的常识顺畅地连接起来。队员初期常出现的问题是,逻辑跳跃太强,导致其观点的阐述无法显得流畅而有力。拿“该不该让孩子的玩具不具有性别偏向性”举例。正方想论述为何玩具具有教育意义,却不能有效将其表达出来。而今,队员便会说:“因为孩子依赖玩具,孩子又容易对熟悉的事物产生崇拜情绪,于是便倾向于模仿玩具,因此玩具对孩子具有教育的功能。同时,我们还会论证,为何玩具的教育意义比其娱乐功能还要重要,重要到要将其变为不具有性别偏向性的物品。”

經过一段时间的辩论训练,我校德思英文辩论队的思考、辨析、判断以及推理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可见,英语辩论训练作为提升学生思辨与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三、对大学生批判性倾听能力的培养

在英文辩论中,engagement,即交战,被视为最重要也最具辩论意义的一部分。没有交锋只能算各说各话,一场有不断思维交锋的辩论才能被称为是一场可观、成功的辩论。辩论新手往往在比赛开始时急于在台下筹备自己的演讲稿,而忽略了对方提出的论点,因此没能在建立自身观点前先将对方辩倒下去,进而削弱了自身观点的有效性。又或者知晓了对方论点,却永远认为对方的观点荒谬,因此难以在坦诚的基础上冷静地研究与对比双方的观点。只有当我们拷问双方对立背后的原因,才能弥合分歧,实现互信。否则,就只能在无休止的循环争吵中越陷越深。(郑博 2012)

再拿“该不该让孩子的玩具不具有性别偏向性”这一辩题举例。正方说这么做可以防止孩子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反方却说这社会本身就存在女性该是什么样,男性该是什么样的。双方都觉得对方很荒谬,因为正方坚信性别刻板印象肯定是不好的,反方则也坚定相信自身信条。这时双方便像两条平行线,自说自话,无法在一个基本的共识下进行讨论,无法形成交锋,至此辩论失去了意义。而今,通过不断的指点和再训练,队员才懂得,这时真正应该讨论和比较的是,性别刻板印象为什么不好,或为什么有存在的意义。比如说可能会带来性别歧视,也可能让社会分工更加合理。

在英文辩论中,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一个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想法,都可以被质疑,都应该被质疑。在长期的队内训练后,我校德思辩论队队员在抓住对方论点进行质疑,并从不同角度推翻其论点方面有了根本上的提高。由此,英语辩论训练的确对大学生批判性倾听思维有提升的作用。

四、对大学生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

辩论场上可谓瞬息万变,随时都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冯巧娥 2010)队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反映出对方所论述的观点,找出其中存在的逻辑漏洞。

有人认为反应能力是天生的,殊不知,一切能力都是一步步培养的。拿英文辩论作例子,在一方辩手发言过程中,对方辩手可以打断并就其中内容进行质询。此时就充分体现了一个辩手的反应能力。辩论初期,我校辩论队队员普遍会被问至停顿数秒,或者答不对题。至中期,他们普遍有一个固定的回答模式,诸如:“我们不是说…只是说…况且两者并不是互斥的;你说的方法需要时间,而我的则当下便解决了问题;正是!这一点我将会在下一个论点里详细阐述。”尽管队员现阶段仍无法巧妙自若地将对方向我方施加的压力转变为优势,但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通过不断地辩论训练,我校德思辩论队队员普遍的反应能力一直在得到提升。

五、结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辩论队还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从目前来看我们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说训练模式不成形,训练手段过于单一。但是通过前两年的经历,我们看到了我们这支队伍在培养校园辩论人才,发掘在校学生思辨能力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也会结合既有的经验,吸取其他学校在英文辩论培训方面的闪光点,为提高大学生思辨能力做出自己更多的努力。

注释:

①百度百科 批判性思维(http://baike.baidu.com/view/556718.htm?fr=aladdin)

参考文献:

[1]冯巧娥.思辨与创新——由大学生英语演讲、辩论比赛引发的思考[J].浙江:文教资料,2010.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第5篇

购物(1)在商店买东西

教学对象: 课程名称:

所用教材:初级汉语课本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生词。能运用相关其中的部分生词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课文,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就买东西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生词、课文

听两次课文——第一次由教师以较慢语速念诵,让学生边听边看,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第二次放录音,以日常语速进行适应训练,学生可以默默跟读。1.生词:①领读两遍拼音。②对部分发音难得生词重复教读。③讲解部分复杂生词。

2、一些:①表示数量少。犹一点。②表示不止一种或一次。“些”表示不定的数量:③一些、某些、些微、些许。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的程度:病轻些了。3。“块”:①整体的一部分,如一块布,一块石头等;②中国基本货币单位,如三块钱。

4、“支” ①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②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③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④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5、“瓶”是借用名词做量词,一般修饰用瓶子装的液体物品。如两瓶啤酒,一瓶醋等。

6、“种” ①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②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如种种,两种人等。③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7、买和卖的区别

其中对个别生词“支”、“种”拓展动词的用法。

8、检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让学生遮住拼音自己读汉字 教学难点:

1、量词“一些”、“块”、“支”、“种”的用法

2、代词“什么”、“多少”、语气助词“吗”的用法

3、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表达法

4、百以内的数字表达法 教学方法:

1、学习生词时,采用预习、跟读、重复练习

2、学习课文时,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朗诵,进行对话

3、学生两人一组自己练习

教学环节:组织教学 学习新课

课文中的重点词型用法

1、“您想买什么?” 代词“什么”

①表示疑问,在句中可以作宾语。指所要问的事物,如什么人,干什么,说什么呢?

②表示不定指,如什么时候来,有什么吃什么。

③用疑问词表示不满、惊讶等,如这是什么话,这是什玩玩意儿。

2、“一共多少钱?”

①代词,指数量的大小,如你们班有多少人?

②或多或少,如这句话~有点道理。③稍微,如一立秋,天气~有点凉意了。

3、“请问这儿买文具吗?”

①助词,表疑问,用在一般直陈句尾,如昨天布置的事办了吗?

②助词,表示含蓄的语气,用在句中停顿处,点出话题,如这辆汽车吗,早该报废了。

4、“二十三块六毛”“二十四块零五分”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口语里常说“块”“毛”“分”。人民币是十进制的,一块等于十毛,一毛等于十分。最后一位的“块”“毛”“分”可以省去不读,但是如果中间有两位以上的零,则最后一位的“块”“毛”“分”必须说出来。如①50.02元,读作五十块零二分;②50.20元,读作五十块二,但是现在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分”的概念,只用作计数单位。

5、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

汉语是十进制位法来称数的。

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一百 0 1 2 3 4 5 6 100 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生词的发音,讲解完课文请学生来朗读对话。通过对全文的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文章大意(以短文的形式,上交一篇小短文)

教学步骤:

1、发音训练

请学生发音,纠正其读音,教师教读学生一遍。个别重要韵母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多加练习。

2、声调和语调

请学生读一遍,教师教读学生一遍。

3、应答练习

请同学上讲台两两一组进行问答练习。

5、交际训练

①情景对话一:商店购物(学生上讲台自编自演,台下学生点评)

②情景对话二:物品交流(同上)

论汉语口语课课堂策略 第6篇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 第一课

一.教学准备: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年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

(二).了解教材:

1.汉语口语系列共有6本教材。是为短期来华留学生编写的以口语交际为主。分为入门、基础、提高、中级、高级。入门篇适合零起点的学生。

2.入门篇:分为上下两册。共30课。前5课主要以拼音讲解为主,系统说明汉语发音的特点及规律。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也是学好汉语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学生了解汉语的基本况。

(二).知道汉语拼音的构成。

(三).掌握以下读音 1声母:b p m f d t n l 2韵母:a o e i u ü 3四个声调及一个轻声

(四).应用目标:会说以下生词

北京横竖汉语 你好 谢谢 不客气 对不起 没关系 再见

请 进 坐 听 说 读 写

三.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略)

(二)汉语介绍(设定学生为欧美学生)

1.现代汉语有两个系统,拼音系统和文字系统。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发音基础。

2.汉语发音的难点是:四个音调。在汉语即使相同的音节,不同的音调意义就不一样。

3.汉字,是汉语的书写体系。拥有千年的历史,每个汉字背后都有它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三)拼音 1.声母:

(1)板书:b p m f d t n l(2)讲解发音特点(3)领读,齐读,2.韵母:

(1)板书:a o a o e i u ü(2)讲解发音特点

北京横竖汉语 (3)领读,齐读 3.声调:(1)板书:(2)讲解发音特点(3)领读,齐读 3练习

(1)拼读P9

(2)声调P11

(四)生词及课文 P4 –P6 1.领读 2.小组练习

(五)总结

高级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47个课文生词和理解文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能运用相关其中的部分生词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能把握好语气语调,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以课文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方的风俗习惯上的区别,并对比本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课后生词及日常交际用语

2、根据文中的内容引申话题并讨论。

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处于辅助的地位,给学生以指导。

1、学习生词时,采用预习、跟读、重复练习

2、学习课文时,听录音,学生朗读,进行对话

3、学生之间做引申对话练习

教学对象:高级班留学生

课时安排:全课共分三讲,共用6学时,每讲2学时,1学时50分钟 第一讲:

1、生词1-20

2、课文:开始到“硬是一个字一个字掰过来了” 第二讲:

1、生词21-47

2、课文:“聊了半天”到“zh,ch,sh分不清楚” 第三讲:

1、课文:“zh,ch,sh分不清楚”到结束

2、讲解补充材料《普通话与方言》

教学环节:

导入:问好并询问学生最近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复习以前所学对话内容,然后转入新课文。

第一部分——生词

先由教师代读生词,然后随机叫学生读生词,并纠正学生的发音。对部分生词进行详细讲解和引申讲解并提问,以便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1.零食:询问学生所喜爱的零食都有哪些。

2.入乡随俗:解释词义并询问学生了解哪些中国的风俗和习惯。

3.愣:用作形容词时:发愣,愣神;用作副词时指说话做事不考虑,愣+动 如:愣说,愣要,愣吃,愣买。

4.豪爽:引申一些形容性格的词,如:温柔、内向、腼腆、害羞、多疑、直率、活泼、开朗、大方、暴躁等

5.风味:在口语里一般带儿化音,风味儿。6.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7.细腻:形容做事小心仔细;形容细滑,如:皮肤细腻 8.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

9.馅儿:露馅儿: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暴露出来了。

10.抠门儿:古时候有一个财主,爱财如命,去寺里烧香看见庙门上的刷的金粉,他都要抠去带走。

11.竟然:先举例然后让学生造句并改正。12.不胜其烦:反义词,不厌其烦 13.糙:话糙理不糙

14.凑凑和和:凑凑合合,凑合;近义词:马马虎虎 15.百害而无一利:吸烟对健康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16.优势:反义词,劣势

一般的名词要举例,个别词要求学生造句,并指出错误加以改正。要讲到动词后边常用的成分要讲到(跟宾语、补语),形容词最经常的用法(作定语、谓语、状语)动词、形容词一般都要给几个句子做例子。在学习生词的过程中,要多花时间,多准备句子让他们练习。

第二部分——课文

一、请学生分角色先朗读课文买小吃这一部分,并纠正发音和语调

1、一下儿:形容时间短。如:等一下儿,看一下儿。

类似的惯用语:

一会儿:[名],一会儿就要上课了/休息一会儿 一块儿:[副],一块儿上课/一块儿玩儿 一点儿:[量],喝一点儿水/有一点儿事

2、恐怕:表示担心/大概,估计; 恐怕要下雨了。让学生造句。

3、这样吧:提意见或建议时使用

4、既„„又„„:并列关系,不仅„„而且„„:递进关系

5、介绍中国的重量单位:一斤(500克),一两(50克)

6、介绍本地小吃,并让学生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食物。

二、继续朗读课文并讲解难点和疑点,并思考课后的问题。

1、讲解口音这段时让学生分辨并发音。并举例有关“n,l,h,f”的词让学生发音。如:“蓝教练不是男教练,吕教练不是女教练”,“黑化肥发黑会挥发,灰化肥发挥会发黑”

2、让学生介绍一段自己的旅行经历并尽量用到文中的词语。如:参观、游览、经过、逛、游等等。

3、介绍南北方不同的风俗习惯并询问学生本国的风俗习惯。

4、根据文中“买伞”部分,让学生分组编有关买东西和砍价的对话。

5、在讲课文时讲解成语和俗语的含义

6、一不注意:不小心做事后带出某个后果。举例说明。

7、那才叫:这才叫,表示强调,一般后跟形容词和名词。

8、除了„„以外,最„„:最+偏正+就,除了他以外,最抠门儿的人就是你了;最+动:除了埃及以外,我最想去巴黎。

9、硬是:坚决做某事:他硬是要去打仗。勉强做某事:我硬是把那杯酒喝了。

三、补充材料

1、介绍中国的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捧哏和逗哏)、多口相声等。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说: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 逗:制造笑料。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其实是唱太平歌词

2、如有视频条件可以播放部分此段相声视频,主要让学生听其中的普通话和方言部分的区别。理解中国式幽默。

四、让学生按要求回答课后问题

1、劝外地人或外国人买东西时,通常用什么样的话更容易打动他们?

2、接受别人的劝告或建议时通常可以用那句俗语?

3、如果你想换座位或铺位的话,你准备怎么样做?

4、和车上的旅客怎样开始谈话?一般的话题是什么?

5、别人夸奖你时,一般怎样回答?

6、林志强和铃木花子怎样讨论买食品?

(小吃店 来不及 耽误 最烦 零食 随意 入乡随俗 体验)

7、售货员怎样劝志强他们买东西?

(要一点 一两 听口音 地方风味 尝尝 听人劝,吃饱饭 误不了)

8、铃木讲的地方口音的故事。

(那才叫 说成 费劲 记得 起源于 愣愣地 猜 原来)

9、老赵刚学普通话时的故事。

(家乡话 吃饭 前仰后合 不得了 咬牙 硬是 掰)

10、南方人与北方人在外表、性格上的不同。

(天气 身材 高大 性格 豪爽 细腻 儿化音 舌头)

11、南方人的精细表现在什么方面?

(讲究 馅儿 半两 饭量 脸色 外星人 小气 笑话)

12、复述杜女士讲的买伞的故事

(出差 顺便 连阴雨 伞 半开玩笑 仔细 不胜其烦 痛快)

13、复述林志强讲的南北两个企业发展的故事。

(运动饮料 起跑线 优势 创新 忧患 竞争 巨资 赞助 发展)

五、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细节:

一、生词:生词是的重点。当生词和课文都比较长时,可以把它们分解来学习,按照课文内容相应地把生词的学习也分为几部分,学习完一部分生词,再学习一部分课文,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不会觉得太过于负担。语义的解释越直观越好,比如用实物和图片解释最好,如果用解释,尽量不要用复杂和生僻的词。在举例造句时要把学生造的句子改正后并写在黑板上。

二、课文:

1、课文的知识点,除了书后提到的以外,应该从文中再找出一些应该是重点和难点的东西进行讲解。

2、课文后往往有针对课文内容涉及的问题,可以自己随机设计一些问题,问题的难易度视学生的水平而定。水平低的学生可以看着课文回到问题,水平高的应不看课文回答,另外在复述课文或某些段落的时候,可板书一些提示词。

关于高级汉语口语课

一、高级汉语口语课的问题和误区

留学生学习了汉语语音和基本词语及基本语法,并非就能自然掌握口语,很多学生课堂上学习了很多语言知识,但一到用时,就不会说话。为什么会场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就是传统的语言教学并没有把口语作为培养目标,而且还有人简单地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使用与研究不成为问题。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实了口语能力也有其自身的深度和广度,我们的口语课没有把系统的口语语法教学正式纳入到教学任务之中,致使学生学到的口语知识是零碎的,掌握的口语局势和词语也是有限的,甚至并没有在思想上建立起口语语法这一概念,因而他们在实际的口语对话中,往往习惯与使用“完整句”、“正规句”,而很少使用简约性极强的口语局势,语言使用显得不够自然、地道,交际质量也

因此受到影响。

既然是口语课,就应当承担两项任务:一向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一项是教学生掌握口语词语和句式。但目前我们的口语课,则主要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为主,就是通过“说”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基本语法和常用词语,而对于口语题的口语教学则比较忽视。甚至有的人还人认为,过分突出口语题的口语教学,就会造成口语教学的误区。由于对口语与口语课的关系缺乏统一的认识,大多数的口语教材中出现很多非口语的对话。

我们现有的口语教材对口语课的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不能令人满意,教材的内容和会话材料的语体不够生动和自然,有些句子带有容重的书卷气。过分追求语言规范化,忽视汉语口语交际中一些灵活多变的句式和它们在语义、感情色彩表达上的特殊功用。对于初,中级的学生应多注重其在语法和词语上的正确率,但是对高级口语课的学生,就应该把重点放在真正日常口语的运用上。口语教学不能知道言语技能训练为止。不进入言语交际技能训练,就不是高级口语教学。

目前高级口语的教学,总体上还是没有摆脱口语模仿训练或者是机械操练的模式。当然,在口语训练的初级阶段,学生必须首先做到将接收到的老是输入的言语信号如实地输出;但是,这种输出决不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实现,更不是高级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因此,在训练目标上,高级口语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成段表达的能力;训练方法上,高级口语课必须在言语技能训练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结合上做功课。

口语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书面语的语言特征,具有自己独立的语法体系和规范化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只用基本语法这一个标准去规范口语教学的不足,显然是不科学的。正因此,和其他课程比较起来,中高级口语教学,特别是高级口语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行状态更为,并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就直接影响到口语教学乃至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成功率。在有些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太多的俗话俚语甚至方言来填充教学空间或替代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是非常不当的,这样的教学虽然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但是会使学生对普通话和俚语方言产生混淆,会对今后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二、高级汉语口语课的心得

语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悟出来的。应该把交际活动作为高级口的主要活动,让学生从交际活动中学会语言形式的运用,我们就应该是高级口语课的设计和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自身的潜力,引发焦急地发生,保护交际的进行,促进交际的成功。

成功的高级口语课应该从话语着眼,从话题着手,是教学从以词语为中心转变到以交际活动为中心上来。在教学过程中,应由目的地按照教材编写者的思路去精心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扩展或演化话题,在模拟和演示话题,应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在真实或仿真的交际活动中自觉地完成交际。

教授一种语言,教材只是工具和手段,培养学生在世纪预言环境中的交际能力,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对外汉语角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实践课。言语交际是一种语言行为,高级口语教学就是要把这种交际的言语行为搬进课堂进行,教学活动应该仅仅遵循交际性原则,保持焦急的真实性,让学生在真实浓郁。从实践中掌握汉语,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学生要学的是标准刻板的课堂语言及教材语言,他们更需要接触千变万化、生动鲜活的实际语言。因此,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尽量把真实的生活引入课堂,引申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交际。如果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只是带领学生在教材所设定的狭小范围内周旋,便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事实上,对于高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生词句式,了解课文内容已不再是难点,他们波切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集对象、场合、目的,熟练地进行言语交际;如何学习并运用有关交集文化知识,从而使汉语交际更加得体;如何从表情、体态这些非语言因素中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全面深入地理解信息等等。而这些问题,仅仅依靠教材是难以解决的。

我们在高级口语的实际教学中,用大量的时间听课文录音或念课文,讲解课文、复述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提问,做课后练习等,这种认为的组织方法已不再适合高级水平的学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每一个教育学的环节,都是信息变换交流的过程。焦急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交际者说了多少话,而在于它是否确实告诉了别人未知的信息。利用人们不全信息的心理,促进焦急地发生和进行。在课堂中开展交际活动时,必须保证交流着占有的信息不能等同重叠,否则,交际就失去了意义。在传统的高级口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过于依赖教材,往往精心细致地给学生将节生词句型,反复不断地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回答课文的问题,然而对同一篇课文,会造成信息重叠,从而难以使有价值的交际活动在课堂展开,如果教师紧抱教材不放,那么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也会限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要通过课文中提供的信息引申话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只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语言实践活动,学生们才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课堂出现生动活泼的场面,这才是高级汉语口语课所要达到的效果和学生中引发的自然交际行为。

三、总结

在高级口语教学中,如何淡化教材,引申话题并突出交际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教师能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是考验教师综合素质的一门课,这需要教师有先天的语言性格优势和后天的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论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技巧 第8篇

关键词: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技巧

本文讨论汉语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技巧, 所以先解释一下“课堂教学技巧”。教育专家常提的“课堂教学技巧”包括两类课堂教学行为:第一类是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要学的语言技能应使用的手段, 比如介绍生词;第二类是为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技能,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操练, 比如通过各种练习让学生掌握新的语法项目。第一类主要是教师行为, 而第二类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行为。

为了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的研究和在汉语课堂上的实际应用, 我们根据目前汉语教学的现状, 既考虑到语言教学项目, 又结合语言技能训练, 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课程设置方式, 即精读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等。

而口语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 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讲话, 以提高语言交际的实际能力。学汉语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流利地使用汉语在任何场合下进行无障碍交流, 因此, 我们先讨论口语课的课堂技巧。

我们根据口语课和口语技能训练的特点, 拟分为以下六部分讨论:

一、教材处理过程

口语课一般都是围绕一段或数段课文进行的, 口语课的课文, 一般是口语课的核心, 处理好课文, 是口语课的关键之一。一般来说老师多先处理课文, 让学生先熟悉课文, 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操练、扩展和发挥, 最后达到掌握当堂学习的技能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练习目标集中, 课堂好组织, 但缺点是比较刻板, 和实际稍有脱离。

还有一种方法是先不直接进入课文, 而是围绕本课要学生掌握的功能、情景点或词语, 先组织小的练习, 然后再进入课文的练习。

例如:教师要引进下面这段“问路”对话:

A:请问, 去西单商场怎么坐车?

B:在校门口坐372到西直门, 然后换地铁。

A:在哪下车?

B:到建国门站下车。

A:麻烦您了。

B:不客气。

实际引进过程可能是:

师:请问, 去火车站怎么坐车?

生1:老师, 我不知道。

师: (对学生2) 请问, 去火车站怎么坐车?

生2:可以先坐54到财大, 再换BRT。

师:在哪儿开始坐车?

生2:在校门口。

师:坐BRT几号线?

生2:坐BRT1号线。

师:很好。请你完整再说一遍。

生2:在校门口坐54到财大, 再换BRT1号线。

师:好。在校门口坐54到财大, 然后 (!) 再换BRT1号线, 在哪下车?

生2:在终点站下车。

师:麻烦您了。

生:不客气。

……

通过这种方法, 练习了本课所要掌握的语言点之后, 再练习一两遍课文。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突出本课的语言点, 对它进行比较充分的练习, 容易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基础对话练习

基础对话练习, 主要是为了针对学生最急需的方面, 进行一些比较实用的练习。

(一) 定向提问

教师提出要提问的项目, 让学生对这些项目进行回答。

比如初级阶段可训练学生问:姓名、年龄、职业、家庭成员、住址、专业、价格、数量、时间等。中高阶段可训练学生问:兴趣爱好、个人感受、择友标准、民族风土人情、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等。

(二) 自由提问

学生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步骤:

1. 老师利用讲课前或快下课时的10~20分钟时间, 向学生发出指令, 每人可向老师提出1~2个问题。

2. 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作简短答复。

这一练习的优点是, 学生问的多是自己感兴趣或不解的问题。因老师的回答而得到了满足, 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融洽。

三、情景练习

即教师给出一个情景, 由学生说出在此情景中应当说的话或根据情景用所要求的语言项目对话。

一定的语言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由于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 如不设置情景, 学生只会问一些简单的话, 因此情景练习, 就是训练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 完成必需和实用的交际项目, 达到正确的交际目的。

例1:师:你宿舍的门锁坏了, 你要打电话找工人来修理, 怎么说?

生:麻烦您, 师傅, 我们宿舍的门锁坏了, 请马上来修理一下, 好吗?我住在A栋宿舍楼208室。

例2:情景:在商场, 乙是卖衣服的, 甲看见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 很想买, 但又觉得价格太贵了, 经过讨价还价, 甲买了衣服。

甲:请问, 这件衣服多少钱?

乙:150元。

甲:太贵了, 能不能便宜一点儿?

乙:你给多少钱?

甲:要是130元的话, 我就买。

乙:太少了, 你再加点。

甲:便宜点, 以后还常来呢!

乙:好吧, 就130元, 给你个批发价, 以后常来!

甲:好, 谢谢老板!

四、表演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表演。

口语课上的表演练习是以训练口语能力为目的的, 不需要什么表演技巧, 只是说话和动作 (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等) 的结合。表演练习便于加深学生对词语和句式的记忆, 把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项目用于交际中去, 是训练学生自动处理语料的一个生动活泼的方式。

表演练习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准备。先把全班同学分为几个表演小组, 然后每一组分角色、准备道具、设计台词等。

2.进行。请学生按所分配的角色上台表演。教师可在旁边稍稍提示。一组表演完毕, 轮换下一组。

3.总结。教师只就语言点进行强调,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 对于在交际中的错误予以纠正。

例:表演练习:撞车

练习目的: (1) 练习道歉; (2) 活用学过的语言项目

教师先介绍情景, 学生自己分配角色。学生A扮演骑自行车的小伙子, 学生B扮演行人, 学生A骑车把行人B撞倒……

A:对不起, 你怎么样?

B:我的腿疼得厉害, 哎呦……

A:我不是故意的, 现在我送你去医院吧!

B:我起不来了。

A:那我背你去医院吧!

B:你骑车太不小心了, 我可真倒霉!

A:你自己也有错儿, 在马路上怎么跑这么快?

B:你快点送我去医院, 我疼死了!

A:你太重了, 我背不动, 你等一下, 我去叫出租车。

B:你可别跑……

全班同学们集体鼓掌……

如果学生口语水平较好, 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话剧, 这种表演可以训练学生用汉语来思考和活用汉语的能力。

五、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讨论是训练汉语非母语的民族学生用汉语思维自由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最佳形式。教师所选择的讨论题目应该是大多学生关心的或很感兴趣的话题, 因为只有关心和感兴趣, 才能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欲望。讨论只是为了练习口语, 因此, 教师只针对学生的语法错误作总结, 而不应对讨论做什么结论。

讨论的步骤:

1.准备。公布讨论题目, 学生准备发言提纲。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发言时常用的句式或词语结构。

例如:我认为……,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我觉得……, 我同意或不同意这种看法……,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无论……都……, 等等。

2.讨论。教师应尽量让每个人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对于胆小汉语水平又较弱的学生要给以鼓励, 采用各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发言。

3.总结。纠正语音、语调和语法的错误。

六、辩论

口语课上的辩论是组织学生就某一个大家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或最近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展开辩论, 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一种课堂练习活动。

辩论是一种较高级的口语练习活动, 适合于中、高级水平的学生。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时,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每一次进行辩论练习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语言学习目的, 比如某些语言项目———语法、词汇和表达技能等等。切不可只定题目, 而不规定语言项目, 使学生辩论后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

第二, 辩论题目要选择那些容易引起争论的、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比如以下题目:老人是在家里养老好, 还是去敬老院好?大学生谈恋爱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第三, 教师要精心安排好辩论的组织与步骤, 题目可以在辩论前一周告诉学生, 让学生提前搜集材料做准备。辩论结束时, 教师在做总结时, 应避免有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之嫌, 要表扬和鼓励勇于发言的学生。

上一篇:二年语文 园地一教案下一篇:总经理职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