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2024-07-04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精选10篇)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1篇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的,以提高本教学质量为目标;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提高小学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水平、教学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结合“教育质量年”活动的开展,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课堂教学成果的舞台,诠释了全新课改理念、交流了最新教学成果,对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此次比赛,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贴近教学。竞赛内容包括教学整体设计、资源计划与说明、资源展示、说课、特色基本功五个方面;在形式上,力求新影独特,追求实效。通过高标准目标的设定和有效竞赛程序的安排,将此次大赛定格为语文教师展示先进教学理念、展现独特教学风貌、引领科学课堂教学方向的高标准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广大基层教师,以“关注教师、聚焦课堂、提升质量”为教育科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创新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科学设定教学进程,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一、计划周密,组织严谨。

为使竞赛达到最佳效果,以竞赛促训练,提高教师的基本功;从开学初起着手制定了详细的竞赛方案,通过互相交流、反复修改逐步完善了竞赛方案。

四月初开始一边接收教师报名单,一边着手准备竞赛工作。小教部开几次会议,统一认识从竞赛内容的选定、竞赛题的拟定到考场的安排、印卷,还有评分标准、评委的确定等都做到了精心准备。

二、领导重视,严格把关

李校长、杨校长亲自指导了教师基本功竞赛工作。听取了准备工作汇报,并要求争取做到精益求精。两位校长直接把关好竞赛题试题的拟订和印卷等工作。各年级组长也对本次竞赛特别重视,把竞赛作为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一种手段来认识。

三、内容丰富,实施严密

参加竞赛的教师们对竞赛的态度严肃认真,整个比赛达到了公平、紧张、求真、务实的要求。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所有参赛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各学科竞赛活动顺利进行,力求达到公平、公正、真实的原则。、四、强化训练,素质得到提高

竞赛通知下发后,各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进行了强化训练。大部分参赛教师扎实苦练,表现出了过硬的基本功、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邓志霞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深刻,把握的也非常到位。能够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各个环节。无论是口语训练、思维拓展,还是课堂小练笔,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在阐述“设计理念及意图”时,都能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很好地运用到各个环节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们的作文真切、感人,无不在抒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

大部分教师能根据文章的内容,运用不同的语速、不同的情感,自然流利地朗读课文;汉语书写规范、匀称、布局合理。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较深的了解,对教材熟悉,写出了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四、硕果累累,成绩突出 纵观本次比赛,我们欣喜地发现,此次基本功大赛举办的非常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1、本次比赛团队精神突出,教师参与热情高涨,表现出空前的团结与协作,展现出教育人的风采。(1)、各级组支持是教师基本功竞赛取得成绩的有利保证。为保证本次比赛工作顺利进行,各中小学领导为参赛选手作了大量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参赛选手才会有今天的成绩。

2、本次比赛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成为本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这些参赛教师表现出了过硬的基本功,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业务素质。他们用自己厚实的学科知识、深刻的教学剖析、感人的课改经历、纯熟课堂语言、精彩的才艺展示,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角色的定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诠释了教育人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比如小学教师参赛的五个学科的比赛成绩非常令人高兴

3、这次竞赛,促进了级组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为每一位选手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大多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高效灵活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展现了课改以来教学工作的丰硕成果,切切实实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为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五、完善反思,查找不足

总结本次基本功大赛,我们也不应该回避暴露出的问题:

1、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计划与说明”、“教学资源展示”两个基本功相对不是很强。

2、一些教师对新型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理解的不是很到位,导致教学设计的意图没有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反映到实际中就是,课堂设计呆板,不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手段陈旧,不能有效驾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够重视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和学生特征分析;一些教师对“教学设计”不是十分清楚,缺少具体的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学评价等项目。

3、参加决赛的教师中有些人教育技术能力不达标,在课件制作方面还应提高,对课件的针对性、实用性、示范性等方面要加强研究,对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有待提高。

六、下一步教科研工作

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开展教科研工作。加强实地调研力度,不断丰富教科研工作内涵,真正做到观念更新,行动到位,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2篇

水沟镇九年制学校

关于开展2013-2014学第二学期

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总结

各村小学:

根据九年制学校的安排,扎实开展了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这是我镇本学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活动,共有14位青年教师参加了竞赛。在校园内掀起了一次课程研究和听课、评课的高潮,推动了我镇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检验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综合水平,规范了教学行为,还促进了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经综合评价,蔡玲、吴慧获得一等奖;李娜、江玉兰、黄良峰、姚丹奇获得二等奖;吴晓

龙、范良栋、吴玉萍获得三等奖,汪娣、张远涛、王蓓、田晶、程博获得优秀奖。纵观整个活动过程,使参赛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听课老师也受到了启迪和熏陶。现就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本次竞赛的14节课,跨9个学科。本次教学基本功大赛最值得欣慰的是以下几方面:

1、有效的情境创设。本次基本功大赛的课堂中,惊喜于一个个善于激起学生认知矛盾的、能引起学生互动的情境。如曲宁老师的《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课,利用两个学生精彩的话剧表演读入课堂,引发学生探究思考;黄良峰老师的《编纸条》一课,教师提前编制精美的手工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都有动手一试冲动,加大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这些情境的创设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立足知识本身特点,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

2、有效的学习活动的组织。

本次基本功大赛的课堂中,教师善于捕捉、利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如吴慧老师的《小小魔术师》一课有效采用了魔术,即兴表演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增多,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这种敢于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再如范良栋老师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

一课教学上,让学生进行了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涂一涂等,创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如吴玉萍老师的《系红绳》一课让幼儿联系身边的生活,学习、学事、明理于潜移默化之中;突出了学科特点。

3、全体教师能虚心听课。

听评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我们要求没有课的教师参与听课活动,多数教师都能积极听课,虚心学习,并认真思考,从客观角度,公正的对听到的课给予评价。

二、存在的问题:

每次竞赛活动都会让我们欣喜于教师的成长,但同时也会暴露一些共性的问题,如:

1、大部分选择参赛教师的基本功还有待于加强。如在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无效的提问和评价;走过场的合作学习;媒体取代了点睛的板书等问题。另外对本次竞赛活动发现的问题的反思,更有不愿动脑的老师,人云亦云。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3篇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进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学校的体育教育靠体育教师。在青少年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今天,必须全面进行健康教育,努力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青年体育教师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重担,为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而担起责任。

今天的教学理念,已经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凸显,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如何做好“导演”,让学生利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时间达到身体与心理的健康?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平,以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而基本功比赛就是一条促进青年体育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1. 青年体育教师的年龄界定

青年年龄是在不同认识角度下的青年特征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和研究指标,包括青年的年龄上限和年龄下限两个相关界限。这是青年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以及各个国际组织都尚无明确统一的界定。

当前国家统计局在划分人口年龄结构时青年的定义在35周岁以下。对于青年教师的年龄,多数省市教育机构一般都是以男性40周岁、女性35周岁为界线,也有少数地方与国家统计局定义的一样:不论性别,以35岁及以下为青年教师。从月份来说,有的是从1月1日计算,也有的以8月份分界线。

2. 基本功竞赛的目的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旨在推动学生的健康,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目的是加强青年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能力水平和体育教学效益,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并且可以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现场救护与运动创伤处理的基本方法。相对来说,每个单位的基本功比赛目的大致相同,只是因为赛制或时间安排上不尽相同,所以目的性的明确方向不完全相同。有的对基础理论知识相对比较重视,有的主要考虑体育教师的基本运动技能,也有的主要是考核青年体育教师上课的能力等。总之,方向不完全相同,但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了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3. 竞赛的内容及形式

3.1 基本功竞赛的内容。

竞赛内容主要有:体育理论知识、田径类、体操类、传统体育项目、韵律操、球类、专项技能、教案设计、组织能力(上课)、教材分析能力(说课)、体育绘图能力(创编并绘图)、现场救护能力、哨音运用能力、口令指挥与队列队形调动等等,有的单位在比赛中还会有才艺展示。在较早的时候,还会有划场地这一项技能,但因为现在一般的学校都铺了塑胶跑道和塑料草皮,跑道、球场都是现成的,场地基本上已经不需要再划了,所以这一项技能已经被淡化了。

3.2 基本功竞赛的形式。

3.2.1 综合型

是指对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体能、球类、专项水平、上课、说课等等作全面的考核和比赛,满分一百分。每一项定好分值,最后把所有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每一项目的分值标准由具体操作的部门掌握。

理论知识一般都有规定的教材,基本运动技能中的田径大项,会设置跑、跳、投中的一些基本的项目,如100米、800米、110米栏、跳高、跳远、铅球等,随机抽签进行比赛。体操比赛一般包括技巧、单杠、双杠、跳马四个大项,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操的考核内容及动作不完全相同,一般根据教师所任课的水平设置并进行随机抽签比赛。上课和说课会有两种形式,一是主办单位规定题目,二是根据教师的任课年级选选择教材和课题进行比赛,最后由评委统一进行评定打分。

3.2.1 组合型

主要是指组织竞赛的单位或部门有侧重点地组织竞赛,或是对教师的个人运动技能,或是对教师的课堂组织、教材分析能力等等,目的不同,竞赛的内容也不相同。有的是体育理论知识加基本运动技能,有的是体操加球类,有的是体操、田径、说课、上课等等,组合方式各有不同。如2007年浙江省泰顺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包括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能项目两个大项。体育理论知识包括田径、球类项目的基本知识、竞赛规则与竞赛编排、体育运动保健知识、体育时事;体育技能和体能项目两个大项中包含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块。必测项目包括篮球全场往返运球投篮、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技能展示(队列、队形,徒手操);选测项目是在技巧、武术、健美操中任选一项。应该说泰顺县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侧重点在体育教师的理论与运动技能方面。

3.2.2 单一型

单一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针对其中的某一项进行比赛。一般内容是上课、说课、体育理论知识竞赛等,运动技能及体能方面涉及较少。

4. 分析与讨论

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师的中坚力量,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力军,在教育中必须完成对青少年体育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余暇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身心健全发展的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需要体育教师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也需要体育教师努力以自身深厚的学习“功力”来不断地“充电”,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整体素养、更新知识,才能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到实处。

对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改变旧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及精神状态,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这一活动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4.1 以赛促练,使青年体育教师保持较高的理论与运动技能水平。

一般的体育教师在中学时都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训练,有的教师是专业运动员,从很小就开始超负荷地训练,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很多人不愿意也已经没有兴趣去花时间再做运动,有的人仅有的运动就是上课做一些示范,所以有一些体育教师的身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变得“丰满”。这种运动量、这种身材,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又如何能保持呢?也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以前学的东西足够用一辈子了,也不再花时间充电,不去了解新的形式、信息及动态,天天抱着自己的老本过日子。而教师基本功的各项比赛,促使青年教师不能懈怠而停滞不前或退步,用比赛促使教师在上课和课余之外进行自己的运动技能的训练,进而保持自己的运动水平,并且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了解新的理念,加强思考,开拓眼界并不断进步。

4.2 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互通有无。

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圈子基本都是在单位和家庭,与其他学校的交流除了同学以外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基本功比赛为体育教师搭建了相互沟通、了解信息的平台,让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并发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在打破同事之间的小圈子走进大的世界后,教师可能会产生更强的思维火花和情感体悟,在增进彼此之间友谊的同时,也汲取了更丰富更深厚的精神食粮。

4.3 更新知识,改变观念,提高业务水平。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的体育教师仍走传统的体育教学老路,课堂生硬乏味,没有活力。症结就在于教学中缺乏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课堂上不能对教法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没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就不能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状态。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当前最前沿的信息动态,不断地学习充电,并及时调整心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在提高自己素养的同时,潜心钻研,理论联系实际,更快地提高业务能力。

4.4 提供了教师展示的舞台。

学校学生的竞赛内容形式多种多样,而教师参加比赛的机会相对较少,当教师踏上工作岗位以后,展示的空间相对较小,一般局限于学校内部或仅仅是一片操场。教师基本功比赛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展示个人技能及特长的舞台,使教师用另一种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展现个人的才华,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可以促使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更快地适应工作,也可以促进教龄相对较长的年轻教师较好地保持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不断学习,更新理念,让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运动技能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学生,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心动体勤。

5.2 建议。

5.2.1 教师基本功比赛可以采取模块式进行,对教师的体能、技能、上课、说课等各项能力可以采取组合的方式进行,全面促进教师的基本功技能提高。

5.2.2 比赛时间、赛制相对规范一些,比赛时间相对稳定,避开每学年学校较忙碌的时间,比如运动会、艺体节等。

参考文献

[1]周晓燕.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体育教师应有的变化[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29) :3.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14-2

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

2007年9月份我来到丹阳五中,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在三年的成长期内,我一直循着“有效教学”的理念,认真备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逐渐站稳讲台。2010—2013年,我先后多次获得丹阳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镇江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镇江市首届教坛新秀称号。正是基于我在历史学科上的优异表现,2013年3月份经学校推荐,我参加丹阳市初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功竞赛并获得第一名,从此开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下缘分。2013年5月份,我代表丹阳市参加镇江市初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功竞赛,再次斩获高中组第一名并获得参加2013年江苏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功竞赛的资格。

2013年5月28日上午,丹阳市首届高、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市教师发展中心隆重举行。开班仪式由市教师发展中心综合研训处狄留芬主任主持。市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王先进代表教师发展中心表示祝贺,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培训班同时聘请丹阳六中赵守拙老师为培训班兼职教师,并聘请我和徐闽老师担任本期培训班的正、副班长,以协助培训班班主任侯建成老师完成相关培训任务。

2013年7月2日我参加丹阳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员培训,镇江市一中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王生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的讲座,丹阳市第五中学教科室副主任、特级教师丁双六教授做了《青年教师教科研成长例谈》讲座,镇江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赵春生主任参加培训活动,并做重要讲话。培训活动中,我开设了《丹阳石头“会说话”》示范课。

2013年7月份我参加在扬州举行的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课标培训,聆听了南通大学张建平教授《综合实践活动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严建国老师的《漫谈“问卷调查”》;拿到了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万伟博士的《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一书。这些理论和实践都让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参加省综合实践基本功竞赛做了很好铺垫。

当我获得参赛资格之后,我深深明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首先,由于我在历史学科上优异的表现才获得学校的推荐。其次,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陌生领域,我敢于探索,有计划地进行赛前准备,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二、细节决定成败,常思常戒

在镇江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赵春声老师和地理特级教师侯建成老师的指导下,我首先熟悉了省基本功竞赛的流程和各个项目的权重,共有理论考试(分值25%)、教学设计(分值20%)、课件制作(分值10%)、课堂教学(分值20%)、粉笔字(分值5%),即兴演讲(分值10%)、才艺展示(分值10%)七大环节。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分值设置,我重点准备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在理论知识的准备中,我重点突破课程纲要,明确课程理念和课型。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以“光盘行动”为模拟课题,立足选题指导课和方法指导课的课型,实战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的书写,课件的制作。在行程安排上我和赵春声老师12月1日下午出发乘坐大巴于晚上7点半入住赣榆国际大酒店。提前入住让我们避开了雾霾的干扰,赢得平稳的心态和良好的状态。

三、赛出自信,博出精彩,收获友谊

由于天气关系,原定于1号中午开始的比赛一直被推迟。下午赛事组委会召开了发布会,会后选手熟悉场地和比赛顺序和规则,并进行了抽签,我是甲组T号,教学、演讲、才艺分别是11号、3号、25号。

在熟悉试场的时候,选手间开始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在了解中我探知来参赛的绝非等闲之辈,很多人都有后援团,也带来大量的助赛设备。

两天半的比赛日程,对于我们任何一位选手而言都是紧张而激烈的。为了充分利用好比赛的空闲时间,那三个晚上我都只睡了五个小时。

第一天晚上一个半小时的理论考试(分值25%),七道大题,时间很紧。我快速浏览题目后,根据分值和难易程度,调整了自己的答题顺序,铃声一响我刚好写完。晚上9点回到宾馆后,我根据镇江市教研员的建议,对第二天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和规划。

第二天进行教学设计(分值20%)与课件制作(分值10%)、课堂教学(分值20%)、粉笔字(分值5%),即兴演讲(分值10%)四个环节的考核,我印象深刻的项目是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我下午13点半进入机房,16点55分结束,17点05分到教室进行课堂教学。一共有两个素材包“健康问题”和“幸福指数”,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内容丰富。凭借第一感觉我果断选择主题“幸福中学生”,确立课型为方法论指导——问卷调查的设计。我用了2个小时进行PPT制作,1个小时进行教学设计的编排。最后半小时我按照教学设计流程逐一熟悉教学设计:活动背景、活动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方面体现过程与方法,并着眼于课堂细节,注重了过渡语的衔接。PPT的制作,图文并茂,色彩和谐,简洁大方。面对专家进行教学展示时,我拿出平时历史教学中培养出的功底,自我感觉良好。走下讲台,我就暗示自己:不错,继续努力。

吃过晚饭,我们开始粉笔字测试,每人一块小黑板,几只粉笔,一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10分钟内书写完毕,可能是由于紧张的情绪,粉笔断了几次,最后时刻幸运地纠正了一个错别字。在赛后的交流中我才得知很多选手都是自带优质粉笔,很遗憾,自己还是没有做到未雨绸缪,全面准备。

在即兴演讲环节,我是3号,我抽到的是“我的教育观”,原以为即兴演讲是自己的长处,所以并未像其他选手一样准备很多素材。再则,由于组委会没有给我们准备笔和纸,使得我在匆忙之中走上讲台,脑海之中一片空白。凭借自己不错的应变能力,我把我的教育观的升华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相联系,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信奉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念入手,阐述自身教育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确,由于准备不充分,5分钟我只用了3分半钟。走下舞台我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看了其他选手的演讲展示,我觉察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盲目自信,没有准备素材、纸和笔;面对大赛和专家还是有紧张的情绪,导致发挥受到限制。

第三天,才艺展示,经过两天的激烈赛程,才艺展示更像是选手们的汇报演出,很多选手的展示别出心裁,有绘画和书法;相声和小品、二人转、朗诵、舞蹈、弹唱等,更有创意者把茶艺也搬上舞台,都是有备而来。在才艺展示中,我以“情”动人,以父爱为主题,配乐朗诵和歌唱展示。

四、感悟、感动、感谢

通过这场比赛,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选手的差距,更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教学的瓶颈。

首先,缺乏思考力。在理论考试的开放性试题上,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展示中,在即兴演讲乃至综合才艺的编排上,我都有些忐忑乃至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思考力不够,没有灵感,没有创新。单纯的知识记忆,在真正考试来临时便忘得一干二净了。由此联想到我的历史教学,也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思考力从哪里来?阅读和思考教育理论书籍,关注课程改革的动态发展,提高对周围的人和事等对象的敏感度,联系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形成自己的评价,有机会就多练笔,坚持把自己的思考整理成文。

思考力不是靠短暂的突击集训就能达到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进行点滴的积累。同样,基本功的提高也是如此。

其次,课程理念没有与时俱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新课改的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

最后,教学基本功差强人意。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基本功竞赛中,选手完全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比拼,这完全是靠平时教学的历练。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教学基本功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新形势需要教师练就新的教学基本功。如,解读教材的基本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功等。

12月4日当最后一个比赛项目结束之后,我似乎对成绩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觉得有一种解脱的感觉,比赛结果出来后,我马上打电话给朱满华副校长、侯特、史主任和历史教研组同事,分享喜讯。我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一路走来,首先候特引领我走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一路过关斩将杀进决赛。候特不仅给了我课程理念的指导,还充分给予我展示的机会。为了我能更好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极帮我争取在扬州的培训学习机会;多次对我进行基本功竞赛各个项目的培训和指导。在他的关心指导下我增加自信,熟悉课程,为成绩的取得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让我感动的是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支持。为了保证我的备赛时间,备课组的同事主动承担起我的教学任务,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工作中去。高二年级部的领导朱满华副校长和史主任帮我安排好班级管理工作,并一再叮嘱不要有后顾之忧,放开手去比赛。

压力生成动力、动力使我充实、充实让我收获。我很感谢人生中有这样一次的机会,在大赛中能够品味这种紧张与快乐交集,压力与幸福并存这段丰盈的人生经历。一路走来,要感谢省教育厅能够组织这样公平公正的比赛,感谢省中小学教研室、连云港市教科研中心、海头中学的周密组织,感谢大赛组委会的辛勤付出,感谢我所在学校——丹阳市第五中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大家的鼓励让我坚持不懈地走到最后。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5篇

(2011-2012第二学期)

我校 “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历时有三天的时间,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是本学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活动,共有18位专任教师参加了竞赛。在校园内掀起了一次课程研究和听课、评课的高潮,推动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检验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综合水平,规范了教学行为,还促进了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经综合评价,毕艳萍、常泽宇,郭景瑞获得一等奖;徐景华、任桂娟获得二等奖;刘志军、王艳艳、郭丽敏获得三等奖。纵观整个活动过程,使参赛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听课老师也受到了启迪和熏陶。现就本次教学活动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精彩再现。

本次竞赛的18节课,跨5个学科。让人感受最深的是新课程的理念深入到了课堂,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两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习活动中平等的一员,是学生们探索知识的伙伴。我们看到每位老师都始终很自然地微笑着,总是用平等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沟通、探讨。并且在重视“双基”,也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还能结合教学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落实了三维目标。最值得欣慰的是以下几方面:

1、有效的情境创设。

如何确立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突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和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建构,走出被动的课堂,需要我们创设有利于激起学生自主构建的教学情境。本次基本功大赛的课堂中,惊喜于一个个善于激起学生认知矛盾的、能引起学生互动的情境。如常泽宇老师的《笔算乘法

(二)》一课,利用孩子们喜欢的羊羊运动会,同学们帮助老村长计算买奖品导入新课;利用羊羊运动会进行数学竞赛,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声情并茂的导入,学生感情丰富的朗读,透彻深入的批注都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情境的创设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立足知识本身特点,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

2、有效的学习活动的组织。

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应局限于学科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并吸纳师生及所在环境对其的完善,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活生生”的、“立体化”的“生成性”的。善于捕捉、利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才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本次基本功大赛的课堂中,欣慰于教师们有效采用了实验,即兴表演,小组PK,辩论,游戏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增多,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如郭景瑞的体育课,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以及英语老师的对话、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单词的设计,美术课上的自主探索画或制做的方法等,也都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学习、学事、明理于潜移默化之中;突出了学科特点。

3、有效的练习、作业设计。

练习及作业的有效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应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如常泽宇、王艳艳等老师的练习设计,徐景华、毕艳萍,刘志军等老师作业设计,都考虑到了其基础性和综合性应用的综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纵观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还比比皆是,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传授及渗透等,都值得我们珍藏。

(二)实时的课后反思,聪慧彰显。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具体对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也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

段和途径。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教后反思,它与一般的“思考”是有区别的,它不是模糊的、偶尔为之的、片断的,而是需要教师认真努力进行的,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时也需要教师之间合作进行。毕艳萍、常泽宇、任桂娟、郭丽敏等几位教师,都能从思考本节课原来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来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来进行反思。字里行间,彰显了教师的聪慧。

(三)虚心的听评析课,潜能无限。

听评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我们要求同组教师要互相听课,鼓励跨学年和跨学科听课,同时按指定对象进行评课。多数教师都能积极听课,虚心学习,并认真思考,从客观角度,公正的对听到的课给予评价。如毕艳萍、刘志军、王艳艳、常泽宇、徐景华等老师的评课,能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成功之处、存在的不足等全方面剖析,挖掘比较到位,看出我们教师的潜力所在。

二、存在的问题:

每次竞赛活动都会让我们欣喜于教师的成长,但同时也会暴露一些共性的问题,如:

1、选择参赛内容避难就简。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本次参赛的内容教师都选择学生好学易懂内容。什么时候我们能有勇气把自己的弱项搬到前台来,才可能让我们的教学基本功真正得以提高。即使选择了自己的拿手的内容的课堂,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无效的提问和评价;走过场的合作学习。更让我们失望的是本次基本功竞赛集体研讨、备课这一环节的失效。教师各自为战,和以往我们发挥团队互助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令我们不禁深思——我们竞赛的真正目的是选拔优秀选手还是为了共同提高呢?

2、开展课堂教学反思,在我校已经有很多年了,确实有大部分老师在经验和反思中成长了起来。但仍有一小部分老师的反思只局限于思成败,无再设计。甚至有的老师只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认为自己的课堂是完美的,反思缺乏针对性、批判性,不深刻,有失反思的真正意义。另外对本次竞赛活动发现的问题的反思,更有不愿动脑的老师,人云亦云。

3、对于此次竞赛的评课,我们给足了教师思考时间,力求让大家能客观、公正的进行听评析课。但因为我们是一对一的评课,所以有的老师评课较保守,不愿深入剖析,只提优点,避提不足;我们要求大家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评析。而很多老师对第一部分根本就没进行思考。使评课质量大打折。

4、年轻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听课中发现无论知识水平还是驾驭课堂的能力,年轻教师比老教师相差很远。有的教师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在今后工作中,还要加大年轻教师的培训力度。

三、改进的措施:

1、从竞赛形式上改进。针对我们教学亟待提高的科目或课型开展活动,诸如“同课异构”或给定课型的竞赛。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合作交流,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使每个人都真正得到提高。

2、要认真组织研读《课程标准》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教师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能明白自己所教的课程是什么?如何有效的实施课程?怎么有合理的教学策略等,达到教学理念的同构。

3、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为细节、更为直接的资源。它更强调特定群体和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更依赖教师对课程理念的准确理解与动态把握。所以教师只有内化新课程理念,才能外显出有效的教学行为,只有把课程资源与教学目标准确对接,并赋予它意义,才能使课堂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4、今后我们要将“实施生本教育,构建阳光课堂”这个教学课题深入开展起来。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6篇

为贯彻落实《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推动我区小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检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水平,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促使一批素质全面、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区进修学校于2009年5月上旬,在各校进行所有学科初赛选拔的基础上,组织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决赛,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从竞赛的组织上看,科学严谨,求实创新。这次竞赛活动是在多次研究确定竞赛方案下进行的。各校初赛共选拔出206名教师参加区里复赛,对各学科教师基本功技能进行了综合测试。这一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只要报名参赛就可以获奖的观念,使竞争更加激烈,真正体现了优中选优的原则。

2、从竞赛的过程上看,周密和谐,紧张有序。本次竞赛从赛前的筹备(包括竞赛方案的制定、评分标准的拟定、竞赛内容的确定以及比赛场地的选择)到竞赛过程中的分组、监考、评分等各方面工作真正做到了精心准备,周密安排。这次竞赛能成功顺利的举办,主要是全区各小学的大力支持,绝大多数学校都能按竞赛方案的要求在校内进行初评,然后按比例推荐能代表本校教学高水平的教师参赛。

3、从参赛教师的基本功看,成绩喜人,差距缩小。对于本次竞赛活动,所有评委都有这样的共识,参赛教师整体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技能有较大提升,各项基本功均有提高,城乡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多数参赛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二、主要问题:

1、个别学校对此次竞赛活动重视不够,没有按要求首先进行校内的初选,而是随便上报了竞赛选手,导致在区复赛中,整体成绩不理想。甚至个别学校及教师对参加市级比赛,表现出消极和怠慢的情绪。

2、部分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欠缺,明显表现出瘸腿现象:少部分教师知识底蕴不足,少部分教师的简笔画及板书水平急待提高,还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三、反思建议:

通过本次教学竞赛反映出的成绩和问题,也让我们有了一些反思。

1、要加大宏观指导力度,引导基层学校搞好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所学校有一个或几个教学优秀的教师不够,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养,使更多的“德艺双馨”的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优秀教师和学科拔尖教师脱颖而出。

2、我们搞竞赛,不是为了摆花架子,做样子,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要务本求实,从学校的教学领导做起,从我们每一位教师做起,扎实教研,扎实教学,扎实地推进教师的基本功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本次活动也为即将开展的全市在职教师“每人一绝”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希望全体教师继续高度重视自身教学基本功水平的不断提升,力争在全市在职教师“每人一绝”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此项活动我区将另行通知。

四、获奖情况

(一)以下教师在我区基本功竞赛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将代

表我区参加吉林市首届小学“学苑杯”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语文学科:(21人)

侯经纬、周红、欧艳红、王金坤、邹丽娟、赵春艳、石慧文、谭欣、张春光、刘宏伟、周春艳、韩卉、赫凌燕、李丽、朱文婷、黄睿、韩琳、张倩倩、秦剑、毕红芳、李丽

数学学科:(20人)

孙炳艳、马秋颖、霍忠福、刘移军、张丽、马艳君、左旭、王华、王厚吉、石海峰、王波、王枫、钟喜海、洪海英、牛海英、姜静、郑淑艳、初明明、王凤杰、尚玉龙

英语学科:(14人)

口语表达:郑敏、管宁、尹薇、徐晶

简笔画:殷春玲、张影、焦阳、刑晶、杨雪

教案设计:段凌峰、张宇鹏、赵雪冬、高旭、杨蓟

(二)获得昌邑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名单:

语文学科:

一等奖:(45人)

原博、刘艳秋、任薇、岳红锦、郭秀春、刘亚君、张岳宏、冯春玉、于辉、刘群英、王银玲、王红、岳秋华、隋淑敏、戚可欲、陈晓芳、陈丽花、邓宏波、姜凤莲、白琳娜、田龙飞、冯蕾、马贺、侯爱丽、庄秀芬、宋雪飞、王红、朱红艳、刘影、张芳、林梅、王颖安、张丹惠、魏海霞、谢春雨、王玲、仲丹、管翠红、于洋、任鸿雁、戴兵、庞忠丽、张琳、舒颖丽、张旭波

二等奖(25人)

李忠伟、刘香玲、陈桂英、董瀛、王艳芳、王凤云、张亚芬、王立新、黄北非、白宇男、周冰、李巍、孙翠云、付冬梅、宋艳红、付

敏艳、张艳梅、王洪迎、郭秀丽、洪海英、潘桂荣、张煨、杨雪红、于晓华、朱春瑞

数学学科:

一等奖:(44人)

陈琪、王玲、张天晓、王颖、吕秀娟、井春娟、姜淑秋、许丽梅、金立、孙玉国、赵雪、刘凤芹、刘亚茹、李秀成、吴辉、王伟峰、沙志茹、苏允雪、赵桂明、李忠伟、孙艳营、李晓华、郜静、由静杰、季小娉、高霞、钟敏、杨铸、毕玉昌、张薇薇、姜彬、周冰、顾亚男、田生、钟艳秋、毛俊岩、姜艳、王敏、宋永红、李国芳、奚媛、常波、尹玉波、张立华

二等奖:(21人)

孙颖、刘晓光、胡长伟、刘群英、曹雪峰、刘春才、王慧、祝春香、商英姿、黄金英、郭艳峰、韩秀丽、李红艳、刘宏波、李卓、张艳梅、赵雅娜、仲慧英、韩柏军、孙雪光、程洪艳

英语学科:

一等奖:(9人)

孙艳舒、刘海涛、周忠玲、林爽、张金婷、王凤英、李萍萍、张艳红、肖薇

二等奖:(4人)

鄢鸾莹、邓宏、殷杰、姜文帅

昌邑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7篇

海五小发【2016】30号

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海原县教育体育局转发《中卫市教育局举办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通知》(海教转发【2016】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全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批素质全面、教学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教务处于4月11日—22日组织全校各学科教师进行了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本次大赛活动各年级组初赛共选拔出23名教师参加学校复赛,参赛选手来自不同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体育共7门学科的教师,参赛教师竞争激烈,真正体现了优中选优的原则。

2、本次大赛从赛前的筹备(包括竞赛方案的制定、评分标准的拟定、竞赛内容的确定以及比赛场地的选择)到竞赛过程中的比赛顺序、评分等各方面工作真正做到了精心准备,周密安排,从而确保了本次大赛成功顺利的举办。

3、从参赛教师的基本功看,成绩喜人。参与本次大赛活动的所有评委都有这样的共识,参赛教师整体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技能有较大提升,尤其是特岗教师各项基本功均有提高。参赛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4、在“我的教学故事”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讲出了很多真实的案例,比如王晓圆老师讲出了一节成功的思想教育课,程冰老师讲出了农村学校条件的艰苦和自己与孩子们的真情,黑晓燕、摆彦兰老师同时讲出了她们与班里刺儿头的辛酸史等。这些经历很好的为全体教师上了一节师德教育课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年级组对此次大赛活动重视不够,没有按学校要求进行认真组织初赛,导致在学校复赛中,整体成绩不理想。

2、部分教师综合能力欠缺,明显表现出知识底蕴不足,大部分教师的粉笔字书写及板书水平急待提高,需要全体教师在经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练习。

3、在利用交互式一体机说课中,部分教师说课时间太长,说课语言组织不够精炼,多数教师没能够说出与学生间的互动,课件制作不够简练。如个别综合学科教师没说出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法设计的理由、与学生互动交流等,几位语文科任教师说课时间过长,课件制作不够简练,语言组织不够好。

三、反思与建议:

通过本次教学技能大赛反映出的成绩和问题,也让我们有了一些反思。

1、要加大指导力度,搞好平时学校教研工作,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一所学校有一个或几个教学优秀的教师不够,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养,使更多的“德艺双馨”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优秀教师和学科拔尖教师脱颖而出。

2、我们搞竞赛,不是为了摆花架子,做样子,目的是提升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要务本求实,从每一位教师做起,扎实教研,扎实教学,扎实地推进教师的基本功水平的提高,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3、本次活动也为即将开展的全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希望全体教师继续高度重视自身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提升,力争在今后的教学基本功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获奖情况

本次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8名,具体名单如下:

一等奖:(每人颁发荣誉证一个,并奖励现金500元)王晓圆 马清慧

二等奖:(每人颁发荣誉证一个,并奖励现金300元)黑晓燕 摆彦兰 蔡润菊 程 冰 马晓利 三等奖:(每人颁发荣誉证一个,并奖励现金200元)马小英 田晓玲 田士梅 马学贵 吕婷婷 卜治顺 田 佳 田志梅 优秀奖:(每人奖励现金200元)

金海军 马 雪 马海梅 田晓娟 杨 青 张娇娇 王吉林 丁 玲

海原县第五小学

2016年4月25日

下发:各年级组海原县第五小学教务处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FLL竞赛机器人搭建的基本要求 第8篇

一、驱动轮和从动轮的要求

乐高器材中可以用作驱动轮的轮子很多, 有大、有小、有宽、有窄, 在比赛中很多参赛队都各有采用。这些轮子在走直线时是没有什么误差的, 主要的误差来自于拐弯, 太宽的轮子由于场地不是绝对平整的, 在拐弯的时候中心点就没法确认, 导致拐弯的误差较大, 所以应选用较窄的轮子, 这样误差较小。直径大的轮子可以实现较快的速度, 但同时惯性较大引起误差;直径较小的轮子速度较慢, 但误差较小。轮胎与周围结构件要空开2 毫米以上的距离, 防止轮胎与结构件摩擦引起误差。

从动轮不宜选择万向轮, 因为万向轮在结构上不够稳定, 会引起转向的误差, 可以选择转动灵活的普通轮毂作为从动轮。通常两动力轮之间的距离在15~18 厘米左右, 动力轮与从动轮的前后轴距在14~20 厘米左右。

二、车体重心的要求

在垂直方向, 为了车体的稳定, 整机的重心应该尽量靠下, 在乐高所有的器件中控制器 (包括电池) 和电机的重量是比较大的, 所以这些零件应该装在较低的位置。在水平方向, 整机的重心应该离驱动轮较近, 离从动轮较远, 两者的距离大约为1:2。如果重心离驱动轮较远, 那么驱动轮就有可能会打滑, 引起比较大的误差;如果重心离驱动轮太近甚至就落在驱动轮上, 那么在行进的过程惯性就会引起车辆的点头和抬头, 从而引起误差。

三、传感器的使用

乐高提供的传感器种类很多, 但能够在FLL比赛中发挥作用的却很少。光电 (颜色) 传感器在比赛中使用频率较高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传感器, 可以用单光电来巡线定位, 常用的定位算法是PID算法, 但在实际比赛中往往只要用到P算法就可以达到要求。可以用双光电来进行垂直定位, 在车辆的左右水平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 左侧的传感器控制左轮, 右侧的传感器控制右轮, 左侧的传感器检测到黑线左轮就后退, 检测到白色左轮就前进, 右侧也是一样, 这样就可以达到与黑线垂直对齐的目的。可以用单光电光电巡线+ 光电定位, 一个光电传感器负责巡线, 另一个光电传感器负责检测旁边垂直的黑线, 一旦检测到黑线, 机器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 例如停下来完成任务等。

角度传感器也使用得比较多。它是集成在电机内部的, 用来反馈电机旋转的角度, 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电机的手段。

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用在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任务上, 因为小车前进的速度和超声波本身都会对距离的判断带来误差, 使用的距离也应该控制在4~12 厘米左右, 太近或太远都会有较大的误差。

触碰传感器可以用在启动机器和靠墙对齐时。可以利用按一下触碰传感器来启动机器或是在比赛过程中再次启动机器。靠墙对齐要求在机器的最后面的水平对称位置安装两个触碰传感器, 一旦两个传感器同时被按下就说明对齐成功, 可以进行下一步动作。

至于陀螺仪、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FLL比赛中都不适合使用。

四、车身形状的要求

首先, 整个车体的结构要非常稳固和结实, 不能在比赛中有零件松脱的现象。结构不稳固会在行进中引起跟距离成正比的误差。如有零件松脱了, 裁判会进行判罚。第二, 车辆的前后左右最好使用圆弧或倒角的结构, 不要使用直角, 这样在车体拐弯的时候可以减少碰到模型或墙壁的概率。第三, 车体后面做成一个平面或在左右两边做出两个凸起, 用来进行靠墙对齐。第四, 如果需要安装导向轮, 那导向轮的位置一定要在驱动轮的前面, 不要超过墙壁的高度。第五, 车辆的四周要平滑, 要留下固定点。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除策略物。

五、控制器和连接线的要求

控制器最好是横放在车辆上, 否则重心不太容易控制。控制器的下载口的空间要预留出来, 否则无法下载程序。控制器要方便拆卸, 这样可以方便更换电池和充电。连接线要尽量藏到车辆里面去, 千万不能鼓在旁边, 更不能碰到传动部件, 这样会严重影响任务的执行。

六、电机的选择要求

目前主流的电机主要是NXT电机和EV3 电机, 在实际使用中EV3 电机在启动时的误差要比NXT电机大, 所以我们通常使用NXT电机。电机要挑选两个最为接近的电机, 在挑选时可用一根轴连接两个电机, 然后让两个电机同时转动, 在启动时比较平顺, 没有跳动的即可作为一对电机来使用。

以上是在近几年的比赛中对于基础小车搭建的一些心得, 希望对读者能有所帮助。

摘要:在FLL机器人竞赛中, 基础小车的搭建是完成任务的基础, 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基础小车的搭建。本文从驱动轮、从动轮、重心、传感器、电机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基础小车的搭建问题。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9篇

[摘要] 高校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未来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是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使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就要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分析,阐述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争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分类号】BI28

课题: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35。

一、高校青年教师现状

青年教师是今后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更是高等教育的传播者。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青年教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认真做好教学本职工作。

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原属于军队院校,转入地方办学后的十年间,通过公开招聘、工作调动等方式接收了很多的青年教师。目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校专业教师总数的70%,教师队伍年轻化。这些青年教师分布在全校11个教学单位,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从教师学历层次来说,大多数青年教师具备硕士以上学历,部分青年教师具备博士学历,他们均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是一种有效推动;从教师年龄特征来说,多数青年教师思维活跃,观点新颖,敢于开拓创新和挑战自我,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均有所帮助;从引进渠道来说,很多青年教师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身份特征,如企業员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公务员等,不同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也得看到,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就是缺乏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这种能力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转化,也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在其他高校也都有所体现,作为高校的职能部门也很早就意识到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已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学历、组织听查课等方式,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加强岗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高校必须组织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参加高等教育教师岗前培训学习,通过学习高校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要求等有关知识,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再结合普通话考试、身体检查等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1]。

注重专业能力培养。青年教师在进入高校后,其所在教研室会有计划地进行专业能力培养。通过组织集体备课、说课,讨论教学案例等方式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青年教师按时进行听课,做好听课记录,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图书馆设备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学习,保证今后教学过程中各类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推进所学专业的理论纵深,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

这些做法虽然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帮助,但仍与理想的教学效果尚存差距,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还远远不够。以岗前培训为例,其内容多以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思想政治为主,有关教学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欠缺严重,培训过于形式化;多数培训工作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青年教师无法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

三、借助教学基本功竞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正是看到了青年教师与成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和问题,很多高校也在积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师培训方案,改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方式,重点解决他们缺乏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实际问题。自2004年起,我校由教务处牵头,开始组织每年一届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通过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比赛的方式,达到锻炼教学技能,加强教学交流,检验教学成果,促进教学能力提高的综合目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岗前培训中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缺失,还可以促使青年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从学校教学来说,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对青年教师的选题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姿教态的观察,专家和评委可以更好地检验他们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也为学校推荐各级精品课程大赛提供了较好的素材。

从青年教师来说,通过参赛能够从语言表达、板书书写、课件制作和教案编写等方面借鉴优秀选手的先进经验,吸取失败选手的经验教训,审视自己的教学能力,取长补短,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3]。通过赛前的对各项准备工作的筹备,青年教师经历了一次全方位的教学训练,从精心选材到课件演示,从组织语言到结构设计,均需要认真、细致地安排和构思,整个参赛过程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参赛,青年教师能够逐渐提高竞争意识,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四、对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几点建议

青年教师作为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参与者,除了应该重视比赛的过程,总结比赛的经验外,还要正确对待教学基本功竞赛。首先,教学基本功竞赛毕竟是一种汇报式的比赛,要以比赛为契机,抓好教学方面的各项基本功。其次,教学基本功竞赛不能只重视成绩而忽略了比赛的初衷,仅仅对准备比赛下工夫,想在比赛中一举成名,崭露头角。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比赛的形式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时间安排方面较日常教学还是有区别的,比赛所取得的成绩是日常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体现和积累,只有重视平时的教学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薛素铎,李庆丰.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长效机制 保证和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2]熊志勇.讲课比赛对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总结 第10篇

总结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锻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促进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叙永县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初中青年教师学科基本素质竞赛活动的通知’(叙教局函[2011]133号)”文件精神,我县2011年初中青年教师学科基本素质竞赛活动于2011年12月24日在教师进修校顺利举行。

教育局高度重视本次竞赛活动,为保证本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专门成立了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领导组,由局党委书记、局长赵燕友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其他三位局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竞赛活动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处理活动中的相关事宜。

2011年我县的初中青年教师学科基本素质竞赛科目为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思品九科,采取全县集中、闭卷笔试的竞赛形式进行。竞赛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教材教法理论(含课标)、教学片断设计三个部分,其中,学科知识70%,教材教法理论(含课标)15%,教学片断设计15%;学科知识以目前我县初中各学科教材内容为竞赛范围,难度为中考试题难度,题型结构参照了我市各学科中考试题;学科知识试题在中考试题难度层面上的易、中、难的比例略为2:4:4,各学科总分100分,答题时间均为

共11页

第1页

120分钟。

根据文件精神,各初中学校积极开展动员工作,认真组织报名,全县9个学科有共293人报名(有六名教师因故请假,实际参考287人),参赛教师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上(语文60人,数学59人,英语87人),另外六个学科分别有10~25人参赛。

竞赛活动办公室对此次竞赛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严密的组织,为了让参赛教师对试题题型结构、难易程度有所了解,同时也促进参赛教师认真复习、积极备战,命题组专门命制了两套模拟试题供参考;严格按照高考、中考要求组织考试和监考,赛后随即进行试卷的密封装订、流水判卷,按照“成绩计算方案”和“设奖方案”,共评选出集体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九名,并分学科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65名。

此次活动得到了各初中学校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通力配合,获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此次竞赛活动,使得每位老师对自己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与短处,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同时也创新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他们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和提升学科教学能力,为促进我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命题组对竞赛成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由于学科性质不同,命题人员对试题难易程度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不完全一致,学科间的成绩有一定差异,但整体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一是九个学科的学科知识除生

共11页

第2页

物学科有1人满分外,其余八个学科没有一个人得满分,绝大多数教师学科知识不过关;二是对学科的课标(含教材教法理论)极其不熟悉,课标(含教材教法理论)的整体得分率不足50%;三是教学片断设计相当部分教师不能准确确定内容的重、难点,教学方法设计单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体现,没有学生训练的设计等。具体情况概述如下:

语文:

60人报名,实际参考56人,及格23人,及格率41.1%,最高72分,最低20分。

第Ⅰ卷

学科知识

第一题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字音、汉字、词语、病句、文学常识等最基础的学科知识,属较易题,得分率0.60,明显偏低;

第二题古诗文默写,均来自语文教材,如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晏殊的《破阵子》、赵师秀《约客》、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是学生必背篇目,属容易题,该题总分10分,平均得分2.1,得分率仅为0.21,实在出人意料;

第四题文言文阅读,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所选文段是课内名篇,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属中等难度题,得分率0.50,偏低;

第五题现代文阅读,考题共选两个文段,一篇课内,一篇课外;一篇议论文,一篇散文;一篇较易,一篇较难;但得分率最高,为 0.72,基本符合要求;

第Ⅱ卷

教材教法

共11页

第3页

第一题新课程标准知识填空,内容均来自课标一书,考查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一些最基本要求,属较易题,但得分率为0.35,偏低。

数学:

59名教师报名,实际参考57人,80分以上的26人占参考人员的45.6%,60分以上55人占参考人员的96.5%,2人不及格,最高分94分,最低分49。

1.基本概念混淆,如:2小题把π、5当成了分数;

2.解题过程粗心粗糙,如11小题运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 忘记了检验过程,和其它一些数字计算上的错误;

3.教材教法理论得分率只有40%。英语:

87人报名参赛,80分以上49人,70~80分19人,60~70分15人,不及格1人。最高分95,最低分58。

学科知识:最高66分,最低43分(42分才及格),55分以上53人,50~54分19人,45~49分14人,40~44分1人,平均分54,平均得分率77.14%。时态或词义的填空应用中典型的如该填but(但是)填为 and(而且),把remember(记住)填为call(打电话),把 no(不)误填成an(不定冠词,意思为“一个”),把were(过去式,复数)误答为was(单数)/are(现在时)/ come(来)等,这些知识是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时态和词义,出现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共11页

第4页

书面表达出现知识性错误或语句不连贯的各占20%左右; 书写普遍较差,包括英语和汉语,书写美观大方的不到25%。思品:

10人报名参赛,80分以上1人,70~80分1人,60~70分6人,60分以下2人,最高82分,最低40分。

1.教材知识:平均47.3分,得分率68%,50分(得分率70%)以上仅有4人;

2.课标(含教材教法理论):平均仅4.3分,得分率为29%。有相当部分老师连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和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内容都不知道。

历史:

16人报名参赛,80分以上1人,70~80分11人,60~70分3人,不及格1人。最高分81,最低分56。

学科知识最高分62分,最低分46分,60分以上5人,50~60分8人,40~50分3人,总分70分的平均分为55.625分;课标(含教材教法)15分的最高分为9分(1人),最低分0分,7分以下6人,平均分为6.625。

地理:

报名参赛11人,除1人来自坛厂九校外,其余均来自单设中学;其考试成绩虽然均在及格以上,但得分都不高,其中80分(含80分)以上的仅1人,70~80分段7人,60~70分段3人;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为61.5分,平均分72.8。

共11页

第5页

1.学科知识:最高68.5,最低52.5,平均分61.9分,表明参赛教师的学科知识还基本过得去。个别教师错别字太离谱,把“洛杉矶”写成“洛山机”,还有个别教师对于世界第一号强国——美国的一些基本地理知识都不知晓,让人难以理解;

2.课标(含教材教法):15分的试题,没有一个人得分达40%以上,最高分仅5.5分,最低分为1分,平均分3.3分,多数参赛教师对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都完全不知道,真的太令人吃惊。

物理:

24人报名参赛,80分以上2人,70~80分13人,60~70分5人,不及格4人。最高分83,最低分52。

1.学科知识:总分70分,最高57分,最低38分,55分以上3人,50~54分10人,45~49分5人,40~44分5人,平均分48.96,平均得分率69.94%,表明绝大多数参赛教师的学科知识都没过关。本次物理学科知识竞赛试题全部来自2009~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绝大部分来自四川省内各地市、州),其中约五分之二(约30分)为原题,约五分之三为原题的改编(如选项调整、问题和结论的调整等),且这部分题中有19分为本期初

二、初三期末考试原题,但是一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模拟试题和学生用的单元检测试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如选择题的第8题和第10题均源自本学期九年级物理的单元检测题原题和改编,错误率却分别达到28%和33.3%;电线“超负荷”的原因有4人选填为电压过大,4人选填为电阻过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的关系7人判断为“相同”;计算题的第共11页

第6页

1小题选自09年泸州市中考原题,满分率只有62.5%,最低分为2分(3人),本题得分率只有74%;

2.课标(含教材教法):最高分10分(1人),最低分为1分,9分以上5人,6~8分7人,5分以下12人,平均分4.6分,平均得分率30.5%。“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有18人选择错误(比例高达75%);“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只有2人完全答对,得0分的老师居然多达13人;“试题的难度”理解只有一人基本答对,另有一人答对一半,其余教师全部答错;“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只有1人答对,其余全部答错。

化学:

15人报名参考,80分以上4人,70~80分6人,60~70分5人(其中64分以下4人),最高分85.5,最低分60。

学科知识:最高67分,最低47分,60分以上8人,50~60分4人,40~50分3人,平均分58.7,平均得分率83.86%;

课标(含教材教法):最高12分,最低0分,9分以上2人(其中1人9分),5分及其以下5分,平均分6.2,得分率41.3%;

教学设计:最高12分,9分及其以上6人,平均得分8.2,平均得分率54.7%。

生物:

报名参赛9人,全部及格,最高分85,最低分73;80以上4人,70~79分5人。

知识部分:满分70分1人,最高67分,65~69分1人,60~

共11页

第7页

65分4人,55~59分3人;平均分61.1,平均得分率87.3%;

课标(含教材教法):最高分12分,最低分4分;9分以上1人,6~8分4人,4~5分4人;平均分6.3,平均得分率42%。

知识上,有出现对知识不了解、专业名词不知道的情况;阅读题干不仔细,导致答错题目或答题不完整;对课标内容非常不熟悉,连最基础的、要求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必须知道的10个1级主题都是胡乱回答的。

以上学科竞赛的成绩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学科成绩都不理想,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不达标,教材教法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也还没有落实在行动上。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本次学科基本素质竞赛是在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县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后的二十多年后进行的第一次,没有引起学校领导和参赛教师的足够重视;二是本次竞赛的准备时间略显仓促,从发出通知到考试只有20几天时间,仅管教研室命制了学科模拟试题,但参赛教师复习迎考的时间也有限;三是本次参赛的青年教师中,有一部分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也有部分是近

一、两年参加工作的,对教材、课程标准和教法理论的熟悉程度不够,加之复习迎考意识不强等。但不管怎样说,成绩出来了,结果不能令人满意,这批教师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是学校

共11页

第8页

发展之本,为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学校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武装教职工的头脑;另一方面是加强教师理想信念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广大教师的三种精神即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勤学精神;第三方面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开展人生观、价值观讨论,形成一种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

校长应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把学校建设成“学习者共同体”,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工作的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论坛等活动,使教师逐步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使教师在学习型学校中受益,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三、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一套动力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研究表明,个别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通过个人的内驱动力来实现的,而多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则需要外部动力系统的支持。学校促进

共11页

第9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动力机制可以从外出学习制、专业提升制、发展性教师评价制、目标管理制等方面思考,将外出学习、进修等机会向在教学、管理、科研以及自我提高等多方面有成效的教师倾斜,将教师学习纳入综合考核,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职称和不同年限的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如师德建设、科研任务、观摩课和研讨课以及规定教师做一定数量的中考题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一个教师专业化程度如何主要表现在常规工作之中,学校要加强《叙永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实施细则(试行)》的学习,教导处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要对各个环节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加强和规范教学常规工作,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主观性,促使教师不断地钻研学习和总结思考,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五、实施同伴互助,构建竞争平台,激励教师专业化发展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应向教师构建自我实现的平台,从而实现教师“需要”的最高层次。校长应创造名师竞相成长的环境,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榜样、引领作用,实施结队帮扶、同伴互助工程,对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有适当的物质奖励,还要通过评优表彰等进行精神鼓励,成为其他教师学习的榜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共11页

第10页

六、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为了构建教师自觉学习和教学技能、业务素质提高的有效机制,激活教师的教学教研潜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使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整体业务素质上一个新台阶,教育局于2011年3月下发了《叙永县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方案(试行)》,该方案从教师学习、命制试卷、课件制作、课堂展示等八个文面的技能竞赛细则进行了说明,我们希望并要求学校认真进行组织和实施,学校要对竞赛项目的八个方面认真规划,按计划分期、分对象组织实施,并将教师的参与情况和竞赛成绩纳入教师年终绩效考核。学校要认识到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对培养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教研室和教育局的常规视导与检查中将对学校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教育局也要将学校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的情况纳入2012年的督导评估检查中。

我们希望借此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可以促进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用有效机制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锐意进取,锤炼内功,促进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以训导练、以练促学、以赛代评、学用结合,以提高师德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总体目标,坚持教、研、训、学、用相结合,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促进全体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全县初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共11页

上一篇:小学英语《盲人摸象》 课本剧下一篇:7大考试相关信息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