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2024-07-04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精选11篇)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1篇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创新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实施创新教育.既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创新教育理论,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要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就要优化教学过程诸要素,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闻的全新配合。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化教学领域的改革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而构建创新教育理论和与创新教育实践相统一的创新教学模式.又是夺取这场改革胜利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怎样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应该是我们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构建创新教学模式的立足点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学具体操作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简约化的诸要素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不同的教学模式,它们的要素组合方式及运作流程不同,原因是它们分别归属不同的教学理论。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它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学生素质的最高境界,要构建起与这种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对教学过程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教学过程的要素有哪些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

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是: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

4.教学形式;

5.教学效果。

因为这是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发生联系、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直接因素。在创新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如何优化各要素,分清层次.则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立足点。

二、创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是在创新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主体对教学过程直接要素的取舍与优化组合。其中,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师构成创新教学模式的两个关键因素。比如,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在教育对象上,取向于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的学生;在教学目标上,它取向的是培养应试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内容上,它取向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在教学关系上,它取向的是采取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在教学评价上,它取向的是以分数论英雄等。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直接要素的不同取舍,就构成了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一一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反复考―-学生仅注重应试。而创新教育则不同,它的实质是一种旨在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养成人的健全个性,培养人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人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的教育活动。要构建与上述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学模式,必须对教学过程的直接要素进行认真的取舍。一般人们认为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教学对象―-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克服一言堂:教学目标―DD发展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关系―民主合作互助;教学过程―主动生动活泼,教学方法一一一启发内化、转化,克服死记硬背;教学环境―DD和谐愉悦共振;教学评价―DD鼓励、相信、成功;教学主体―DD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组织引导教学手段―DD多媒体、网络教学内容DDD多样、开放、生动。这些基本特征反映了创新教学的固有属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教学观,而创新教学模式必须深刻而又完整地体现这种教学观―DD塑造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框架

创新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以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导学的教学程序为主线,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通过教学过程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创新地学习。课堂的主导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只是一种辅助,融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离开教师仍可以自己进行学习,但为了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必须加强教师“导”的作用,只有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其最佳效果。

这样的模式是: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掌握和使用创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艺术。主要地是要突出一个“实”字和一个“新”字,让教室变为学生充分展示其才能的舞台,变成实现自我创新的场地。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2篇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根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方针,为适应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专业代码080907T。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一个交叉学科,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交叉学科,立足于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适应国家对高质量的智能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研究与实践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1创新课程体系的意义

德国率先提出的“工业4.0”概念其实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嵌入式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相结合,形成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智能制造系统。人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采用电脑或任何移动终端,在互联网上选择标准的或定制的货品订单,系统会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信息、物品和人,以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制造出产品,快速交付给客户。

在制造领域,这种技术的渐进性进步可以被描述为工业化的第4阶段,即“工业4.0”,如图1所示。其中,第①阶段以1784年的英国蒸汽机为代表;第②阶段以1870年的电动机械发明与应用为代表;第③阶段以使用电子与IT技术的自动化时代为代表;第④阶段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智能制造时代。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连续两年行业增速在50%以上,行业进入成长期。另外,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智能装备的大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爆发趋势,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今后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将是服务于产业界的机器人领域。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3篇

芭蕾基训及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基训是经过几百年来形成的一套规范严谨的训练方法,是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芭蕾基训中的开、绷、直、立始终贯穿在芭蕾训练中, 科学、严谨、规范地训练学生,培养他们肢体的协调能力, 使动作舒展。

中国古典舞基训的练习中,同学们能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认识与了解中国古典舞形、神、劲、律的内涵,掌握好张弛有度、行云流水的韵味。芭蕾基训科学的练习方式与中国古典舞合理流畅的身韵呼吸方法的结合,是更适合中国舞的练习方法。

二、多样化的舞种学习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要逐步开设不同类别的舞蹈课程,让学生们在有着扎实的舞蹈基础的同时,也能跟随时代发展,适应市场需求。

不同的舞种有不同的魅力、特点和练习要领。例如:民间舞蹈的定义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让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各个民族的舞蹈风格,也了解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古典舞身韵倡导的是行云流水、身体柔软、细腻圆润、刚柔相济,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舞蹈。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张的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学习现代舞对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取长补短的方法。

接着就是让普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对流行舞蹈进行认识与学习。新一代的大学生对新鲜、流行的东西有着本能的兴趣与热衷。所以,对流行舞蹈会有更大的兴趣。流行舞蹈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包括了:街舞、拉丁舞、踢踏舞、肚皮舞等等。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习不同种类的流行舞蹈既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在就业时更有自信。

舞蹈理论知识在舞蹈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用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诠释舞蹈的内涵。首先就是要全面地了解舞蹈的中外历史;然后,艺术概论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艺术,只有较深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与精华。最后,舞蹈鉴赏课程,这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想鉴赏一部舞蹈作品,就要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并了解各舞种的风格特点。在鉴赏一个优秀作品时,还要不停的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抓住作品的特点。

三、各类丰富的辅助课程

要充分利用大学校园丰富强大的教学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是各大高校在教书育人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各类丰富的选修课程,如:书法,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中国古典舞的阴阳顿挫的神韵就和书法的用笔有切合之处。学生们更加科学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广泛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专业开设多样性、科学性的课程,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学生不仅仅能成为一个精通舞蹈的人,还可以成为一个拥有高素质的人。这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讲,将是一笔无可替代的财富。

摘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是提高学生们的社会竞争力。这也是普通高校在对舞蹈专业培养目标上的改革,这也将会直接影响课程的安排、教学体系的设计、活动组织等教学实践,将会对舞蹈艺术教育师资提出更多的要求,将把普通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最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们培养成在扎实的理论文化基础上能演、能导、能教的综合性舞蹈人才。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农村

长期以来,我国对教育界的关注相当大,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的下达,教育领域迅速而全面地进步。在教学形式变革的过程中,城市的效用明显比农村来得快、来地稳,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可配置的电子教学仪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内的教育环境优于农村,在现代教学手段的配合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为完善。在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教学内容的涉及范围相对较广,无法实现最优化的联系性教学,教师习惯于知识的讲解教学,这样的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远远不如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优越,而且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它应该与生活相联系并服务于生活,传统的教学缺乏一定的实践性。虽然农村小学数学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要改变教育环境也需循序渐进,但是,我们可以优先选择去改变教学模式,以创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便于学生接受和认可,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行性。

一、以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相对城镇较差,但是,所面对的学生是相同的,他们同样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认识外界事物,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探索心理,采用一定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以问题开头,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

数学是一门以探索和分析为核心的教学学科,虽然农村的数学教学课堂面临设施不足的状况,但是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创新方式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开始前,以提问的方式作为开头,带动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然后进行讨论,让他们分别讲述自己的答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教师选择的问题必须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具有较强的衔接性,便于教学的开展,同时这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设,小学阶段的不同年级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能力也是不同的,如果将较难的问题在课堂提出,反而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比如,在学习三年级数学教材“年、月、日”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一年有几个月份吗?每个月又有几天呢?不仅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迅速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使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产生较高的教学效果。

2.以生活中的物件提高学生对数学内容的认知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在农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加以创新,选取一些适当的生活元素带入数学课堂,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印象,同时有利于他们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数学的实践性。比如,在对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进行教学时,仅让学生通过课本学习,并不能最优化地认识这些图形。很可能产生许多疑惑,在这些时候,教师不妨携带一些明显的数学物件进入课堂,让学生以直观明确地认识图形,无形中解答了许多学生心中的疑问,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许多便利的地方。此外,在进行数学加减法计算时,教师可以直接选取周围的一些物件进行教学,如取出粉笔盒内的部分粉笔,留下5根,再放入3根,让学生计算盒子内的剩余粉笔数量。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师生间的关系能够迅速地拉近,学生自身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亲切感,渴望进行探讨和学习,为小学数学的学习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二、实行全新的教学方式,为数学教学带来活力

在全面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之后,教师要做地就是全方位地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习惯于对知识点的强调和集中讲解,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在这种教学的长期存在下,学生很容易失去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式地发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成崭新的教学活动。

1.以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给学生足够的知识以外,还要求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主要方式就是探究式教学,通过问题或者某一论点的提出,引导学生自主对其进行探究和解析,最终得出最切实的答案。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扮演的是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因此,要把主动权彻底地交由学生,让他们进行大胆地思考和探索,只有学生在某个点上遇到困难难以解决,教师要以引导的方式,便于他们的学习进程得以有效地展开。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提出这样的论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让大家共同探究,找到其中的中心点,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育。

2.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分层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认识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对数学十分感兴趣,思维活跃,有的则觉得数学解题思路较难,不容易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最有效的成长目标,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农村的小学生比起城镇具有更强的活泼好动心理,教师要对他们合理引导,全面开展分层教学。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在掌握好九九乘法表的基础上,尝试学习10以上的乘法。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合理掌握背诵九九乘法表即可。

总而言之,农村的教学环境虽然不如城镇,但是面对的学生是一样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加以创新,改变传統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洁.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付娜.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浅谈科学构建小学教育方式论文 第5篇

人类作为社会的主角,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正能量的人,其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且教育具有时代特征,不同社会时代对儿童教育的方式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小学阶段的教育,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小学教育方式的意义非同寻常。

一、科学构建小学教育方式的现实意义

小学阶段教育是各类教育的一个基础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因为社会进步使人接受教育的方式和接受教育的途径正在发生变化,时代特征明显。小学教育也不例外,从二十世纪的启蒙式教育变为现在的“前初等教育”。因此,本着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时代特征的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明晰小学阶段教育的地位

小学阶段教育的特殊性和具体作用不在于知识积累的多少,而在于良好习惯的逐渐养成和道德修养、思维品质、文明意识的初步形成。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学阶段正是他们成长方向和健全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的公共意识、群体意识、人文意识在儿童时期初步形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一生对社会的作用十分有限,极个别可能会走向反面,给社会带来危害。因此,必须把儿童的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均要为小学阶段的教育花费更多时间,同时给予更多正面的引导,做好小学阶段的教育,把基础打扎实,使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进一步明晰小学教育“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通用于包括从低到高的各个教育阶段,但对小学阶段来讲显得更为重要。与小学教育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小学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工作研究人员和相关管理机构人员等)均应从本着小学阶段全面打基础入手,着眼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真正完成以小学教育为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任务,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在小学阶段成为中心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与小学教育工作有关的人员才能找准方向,确定教育工作的重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小学阶段教育的作用。

(三)进一步明晰小学阶段教材内容的研究

社会进步了,时代发展了,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相对单薄,时代性要求不强,无法突出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教育的特殊性。新一代小学阶段教育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突出人文性、丰富性。人文性,不单单是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和教育管理方面的指导也极为重要。社会环境具有多样性,其重在日常养成;教育管理突出方向性,注重指导,这些要求必须在小学教材中得以体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培养会干活的机器,而是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干事业的人才。小学阶段知识的丰富性,要围绕这一终极目标,做到广泛性和引导性兼顾。当前的语文课程内容的调整就是非常好的实践机会,相信这只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

(四)探讨实践教育参与者的相关理论实践

小学教育实践性极强,参与者众多,包括小学教育工作者、小学教育工作研究人员和相关管理机构人员等。小学生的在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余时间他们会与社会接触,在社会中成长。因此,家长们的言行、大人们的举止等都可以影响他们;各类新闻、媒体的语言和宣传方式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生活态度、学校办学条件、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的正面性都能引导儿童积极成长;教育管理不应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应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发挥“正能量”的人,作为检验其成败的标准,若培养出的行业顶尖“人才”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给社会带来危害,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言论会影响教育的发展方向,因而不能标新立异,只强调个人观点,必须注重严肃性、增加科学性。

二、科学构建小学生教育方式的关键环节

小学阶段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使小学生成长为心智健全的自然人,更大地发挥其潜能,使其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必须进一步在这三方面做功课,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面和谐。

(一)健康的家庭教育是基础

家庭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也影响着人的一生。与现阶段儿童教育的需求相比,现阶段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和关注力度均远远不够,家庭教育资源也十分有限,有意识参与小学生教育的家庭比重还很少。许多家庭的家庭教育观还停留在以往:教育是教师的事,我只负责把他(她)送到学校,出现重养轻教的现象;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儿童等等。健康的人格无法自然成长,必须精雕细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身兼“监护人”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因而家长必须修好“内功”,即加强自身修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要做到奉公守法,身体力行地关心国家、社会,关爱朋友、同事,遵守社会法纪、法规,将健康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示范给孩子;家长应经营幸福家庭,在平等的家庭中,他们将学会自尊、自信,在和谐的家庭中,他们将学会公道等等。同时孩子们也有着好问好学、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人对事真诚直率等许多优点,家长应好好学习、有效保护、积极引导,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二)科学的学校教育是关键

小学阶段教育应着力增加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儿童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其长大后具有健康的思想、正确的观念、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社会行为习惯的关键。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事业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是否健康、是否合格与其在小学阶段形成的教育储备和人文素养密不可分,在学校接受教育时缺少正面引导,会使他们变得慵懒、消极、自信心不足、害怕竞争,甚至走向社会的对立面等。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不是从“零”开始的启蒙式教育,而是专家所称的“前初等教育”。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大部分家庭已经对其进行了启蒙,有的在幼儿园完成,有的在学前教育机构完成,有的在家庭内部完成,甚至在婴儿时期就开始进行“启蒙”教育,我们应特别注意这一变化,区别于以往的小学教育,在教育的丰富性上下功夫,注重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为小学生变得更文明、更幸福、更健全打基础,使他们未来的生命质量更高。

(三)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外部条件

除了家庭和学校外,小学阶段的成长还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孟母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一度三次搬家,择优而处,最终使孟子成才,突出的就是社会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消极的社会环境带给孩子的只有伤害。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影响显著,积极、正确的文化环境能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三观,并通过规范的言行表现在个体的行动中,产生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那些承载积极观念的社会群体,会通过舆论和其他社会强制力量使其他个体接受这种规范,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6篇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历来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被认为是单纯的技能教育,浪费教学时间和资源,是理论教学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因此师范类院校培养出了很多高学历低能力的“残疾教师”。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实践目标不够清晰,实践内容不够丰富,实践教学机会不多,实践形式相对单一,实践指导力量不强,实践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幼儿园、小学等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提高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应该同时兼顾两个方面一边通过授课完成师范生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储备,一边通过不断的实战演练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的目的。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成为高职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构建策略论文 第7篇

注重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全面提升自然科学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是目前广大小学科学教师应重点研究和探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对此问题阐述几点个人看法。

一、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育理念与体制下,学生视教师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对于教师所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都毫无条件地全盘接受,缺乏自我主体意识,学习主体性更是不能有效发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鉴于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教师滔滔不绝向学生讲解教材内容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转而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从而为高效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身边的动物》这一节时,在新授环节,我就向学生提出多个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回答,如:蟋蟀的叫声是怎么发出来的?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蚯蚓喜欢吃什么?壁虎是怎么捉蚊子的?等等。之后,让学生对教材上的动物园图进行讨论,如这些动物分别叫什么?如果生活在动物园中它们应该被分到哪些场馆?这些场馆中还有可能生活着哪些动物?等等。另外,在学完本节内容后,还可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理想动物园,设计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来进行:现在动物园有哪些地方应改进?如何改进?你觉得有哪些动物还可以生活在动物园?你觉得动物园该如何设计会让动物生活得更好?你觉得动物园该如何设计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去了解动物?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参与问题的讨论,既能深刻理解和感知本节知识,还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很好地践行。

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分层式教学

以生为本,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做到重视学生之间在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接受水平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并且以此为依据来提出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即,实施分层式教学,从而为班里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打造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提供有效保障。比如,在学习“热胀冷缩”这一节时,我就依据班里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给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各方面水平都比较低的学生,为C层学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热胀冷缩;各方面水平一般的学生,为B层学生,要在达到C层目标的基础上,还能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实现现象进行自主分析和归纳;各方面水平都比较高的学生,为A层学生,要在达到B层目标的基础上,还能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去完成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这样,通过给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也由此获得了良好且充分的体现。

三、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并且做到让学生以科学实验的主体,即让学生成为做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改变传统教师做实验,学生在旁边观察的实验现象,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此也是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充分贯彻,能够为打造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创造便利条件。比如,在学习“溶解与分离”中“溶解”的知识内容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如此,我们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通过经历探究过程,学生也能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得到了积极贯彻与实施。综上所述,以生为本是教育理念的核心,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贯彻和深入实施这一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学习活动中,进而打造高效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8篇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应依据社会发展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从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活动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完善,以保障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1.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动物科学专业的特点与课程设置现状,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机整合由公共基础课程实验、学科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八大环节组成的农业高等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保持实践活动内容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 1) 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基础教学,做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课程设置的调整: 专业类核心课由2008级的8门课程增加到2010级的10门课程,特别增加了畜牧微生物学和饲料分析及检测技术两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

教学内容的更新: 动物科学专业必修课程的教材全部选用“十一·五”规划教材或推荐教材,这些教材均配有相应实践教学内容,保障了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相适应。

( 2) 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下,重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既要保证让学生学到基本的实验技能,又要增开一些新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比例的调整: 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学分由2008级的121学分降低到2010级的119学分;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学分由30学分增加到36学分; 适当增加了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学时。

增开实验课程: 畜牧微生物学和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两门课程属于实践性操作很强的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训练,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着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3) 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入手,精选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统筹独立安排实践教学,增设综合性实验及学生自行设计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2010—2011学年,动物科学专业16门专业课程均设置了设计性实验或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4) 为了保证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障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修订和完善了实践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完善: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重新制订了动物科学专业合作教育教学大纲、动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习大纲、动物科学专业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大纲,确保各类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实习时间与内容的调整: 以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习以动物生理学、 动物解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4门课程为一体,制订2个实习大纲,分2个时间段进行,存在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能完全同步的问题。现在将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以及动物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分设为3个实习单元,随课程开设学期随期进行。

1. 2实践教学活动体系的研究

根据不同年级,配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立 “四段式”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即初级阶段—实践阶段—提高阶段—提炼阶段。

1. 2. 1初级阶段面向动物科学专业1年级本科生,主要是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普及。

配合新生公共基础课程开展一些创新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大学化学实验技能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长江大学科技文化节,用已有的学生科技作品进行展览和演示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把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训练普及到每个人。

1. 2. 2实践阶段面向动物科学专业2 ~ 3年级本科生。在本阶段,根据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与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通过增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0—2011学年,本专业16门专业课程均设置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结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实习,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操作。本专业共有6门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了课程教学实习,课程教学实习内容随学科发展及社会对人才培养新需求特点,不断进行更新,既训练了学生专业技能,又达到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目的。

利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动物科学行业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 学院举办一些科技竞赛( 如每年的解剖大赛) ,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

1. 2. 3提高阶段面向动物科学专业3 ~ 4年级本科生。本阶段,通过合作教育等形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具有个性化的学生脱颖而出。

通过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每年实习前,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组成实习指导小组,精心安排一些现代化的大型养殖场为实习单位,聘请实习单位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技术人员为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指导工作。

1. 2. 4提炼阶段面向动物科学专业3 ~ 4年级本科生,定期组织学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以老带新,建立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带动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

本专业拥有3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16个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在不同年级选择优秀学生参与校内外基地主管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让学生参与阶梯队伍建设,以老带新,保证学生参与科研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指导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申报学校及国家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对自己的创新过程和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和提炼,发表学术论文,使创新活动由量变到质变,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1. 3实践教学条件体系的研究

1. 3. 1实验室建设动物科学专业建有教学实验室( 实验中心) 1 200 m2,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学科的二级实验室( 动物基础实验室和动物科学实验室) 进行重组和改造,建立了3个专业实验室: 动物遗传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动物营养学实验室。

加强实验室设备投入。动物科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由建设初的2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近300万元,价值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仪器设备50件,5万元以上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10件,新增设备8台( 套) ,仪器设备完好率≥95 % 。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平台。本专业实验室除了承担专业课程的实验任务外,还有计划地接受大学生第二课堂科研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及教师科研任务。

1. 3. 2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与时俱进、思维活跃、学有专长、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创新活动中, 有利于形成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相互借鉴、和谐的学术气氛和共同提高的局面。

目前,本专业有专职教师13位,其中8位具有高级职称,9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 有5位湖北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及校企合作教师,长期从事相关专业科技研究实践工作,同时聘请了10多位校外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的各类实习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1. 3. 3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掌握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保障。

学校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本专业拥有3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更好满足学生各类实践需求,在加大实习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责任教师每年在不同年级选择2名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强化这些学生的专业技能,协助指导实践教学。

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通过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开发、科研产品的转化、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与攻关等途径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动物科学专业与校外多个企业建立了联系,通过校外基地让学生走出去,在了解自己相关知识不足的同时,加强对社会与市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目前已经签约16个校外基地,保障了学生各类实习的需要。

1. 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

1. 4. 1成立了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设置了实验室管理中心 “项目+ 基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开放式办学, 使人才培养面向市场、服务社会,有效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特色教育模式。为了确保该模式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完善,学院成立了动物科学院“项目+ 基地”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成员由各专业负责人及实验室管理中心主任组成。同时设置了实验室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实验课程材料的采购与准备、辅助任课教师实验课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1. 4. 2制订了完整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落实长江大学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大,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处置学生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了《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防火责任制》。为加强实验动物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学生动物疾病防控意识, 提高动物实验的效益,维护实验中心环境,制订了 《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条例》、《动物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使用管理规定》。

1. 4. 3建立健全了实践教学综合考核评价制度一是改革实验课的考核方法,综合评定实验成绩。在实验考核的内容上增加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并增加实验态度、考勤、值日等综合素质的考评,实验成绩可单独计算,如与理论课一起计算,则提高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这种考核能使学生认识到专业实验技术和实验教学重要性,因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上实验课时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了实验课教学的质量。

二是增加生产实践的考核内容。包括自我总结、 个人鉴定、实习日记、实习论文、实习单位指导教师鉴定、带队教师鉴定、实习单位鉴定,对学生的生产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通过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的开展,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适当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有机整合课程实验、专业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保持了实践活动内容的连贯性与完整性。根据不同年级,配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了“四段式”实践教学活动体系,即初级阶段—实践阶段—提高阶段—提炼阶段; 加强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设,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校外基地,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 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了地方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2动物科学专业实践创新体系的实践效果

2. 1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2010年,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在各类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1篇,毕业论文有3篇获湖北省优秀论文, 学生毕业论文有14篇来自指导老师科研项目; 2011年,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在各类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毕业论文有4篇推荐为湖北省优秀论文, 学生毕业论文有21篇来自指导老师科研项目; 2008—2010年,有7名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2. 2学生专业技能有明显提高,就业率稳步上升

2010年,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率达95. 89% ; 2011年,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率达96. 34% 。

2. 3密切了产学研关系,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

本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上海新农饲料有限公司、 湖南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湖北区、沙市通威饲料有限公司、上海奥登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约联合办班,设立动物科学奖学金。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9篇

海南大学“地球科学导论”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安排于大一的第一个学期讲授,3个学分,共6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6学时(第7-21周),实践教学12学时(第10-13周)。按照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学校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课程特点和学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授课情况,借鉴国内外著名院校的先进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设计等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一、课程特点和受众情况分析

“地球科学导论”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领域众多,天文、地理、生物几乎无所不包,充分适应了当今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3]但同时,又存在过多的理论,特别是一些较为艰深的假说、学说等,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加深了理解的难度。

本门课程的教授对象是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大一新生,按照教学计划,在入学之初,军训刚一结束就开始授课。一方面,作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相关地理、气象学基础,接受相关理论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作为“90后”的年轻人,对于高新技术、社会热点有着本能的兴趣,而对于过多的概念、理论,易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地球科学实验技能,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原则

根据“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特点和受众对象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了实践教学的以下授课原则:第一是系统性原则,通过实践教学,特别是实习课程的精心设计,将各学科、各章节的知识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并注意在逻辑结构和知识基础上的前后衔接,严格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第二是实践性原则,强调与实践的关联性,安排一些与时代脉搏共通的内容,诸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再生能源等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让学生感觉到“地球科学导论”并非只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启迪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第三是先进性原则,将基础知识与当前国内外学术热点、学术前沿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以激励学生的热情和科学探索精神;第四是可操作性原则,由于学生缺乏深厚的地球科学背景和实验技能,故在安排实验时,尽可能利用一些常用、简易的地球科学仪器和设备,让学生从基础的实验技能入手,培养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实习设计

实习教学环节在环境科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4]根据大一新生入校不久,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处于从高中-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期,面对丰富而紧张的大学生活无所适从的现状,结合“地球科学导论”的理论教学内容,将课程实习定位为环境科学专业进行的初次系统的认识性实习,即“综合环境实习”,其意义在于使大一新生结合所学课程内容,有一次接触环境、认识环境问题的机会,除增加对本课程的理解,激发专业热情外,还可为后续的专业课和高年级的生产实习奠定基础。[5]

1. “热带典型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实践”——美万生态村考察

目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球科学导论(生态工程部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主要内容是由教师及当地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并与参观海南典型文明生态村相结合。本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农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深入理解“山顶种树,山腰种胶,平地种果,水面养鸭,水底养鱼”等模式的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常用生态农业技术,如沼气、太阳能利用等有初步的了解,并对海南生态文明村的进一步建设提出建议。

2. “热带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野外实习考察

实习路线是由海南大学苗圃-果园-植物园-热带牧草种植资源圃-国家热带农业高新科技园区,通过步行,沿途可仔细观察农田、森林、草地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实地讲解溪流、集水区、湖泊等地球科学的相关概念。通过本次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理解,效果良好。

(二)实验课程设计

考虑到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进度和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实验教学环节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代表学科前沿且操作简便的先进地球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操作,以“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为例。其二是注重对经典环境生态仪器的运用,以及基本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统计分析技能的培养,這部分以“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为例。

1. “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现代设备的使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图片展示和资料片播放,使学生了解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使用精度、局限条件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操作示范和野外实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PS的基本操作技巧。在实验中分别选择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楼、课室、宿舍、食堂、植物园、云月湖,测定其地理坐标,描绘运动轨迹,并分别选择林内、空地、大楼前进行GPS测定,比较其地理坐标以及信号强弱。在本实验中除在理论层面GPS的一般知识外,还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发展动态:我国北极星系统的研制和进展及其背景,让学生在社会、经济、国防层面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对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加深理解。

2. “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 ——经典仪器的应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实验室操作示范,使学生了解土壤含水率的概念、用途,掌握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掌握土壤取样的技巧以及烘箱、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主要仪器包括烘箱、铝盒、天平等常用地球科学仪器设备。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含水率的定义和意义,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优缺点,分别测定不同生态系统(农田、草坪、橡胶林)、不同深度(0-5cm; 10-15cm; 20-40cm)以及不同坡位(上坡、下坡、中坡)土壤的含水率,要求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不同层次、不同坡位土壤含水率的差别,说明其原因。同时,根据测定的情况,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实验讲评过程中,教师综合各小组的研究结果,作出图表进行分析,就学生自己的实验作为案例,生动形象地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当前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往往着重于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或毕业实习等单一实践环节,而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则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地球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中,力图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深入分析学生知识背景、心理状况等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综合环境实习和实验课,各环节之间目的明确,紧密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具体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的工程,这里仅仅是一个探索,希望能对相关学科、相近课程提供一个参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顺兴,陈智熠,陈涣林,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 环境保护, 2005(4):35-39.

[2]李顺兴,邓南圣.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92-96.

[3]翼国盛. 简评《地球科学导论》[J]. 中国大学教学,2001(6):46.

[4]马俊杰,曹明明,王伯铎.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J]. 高等理科教育, 2003(2):87-89.

[5]曾正中,张明泉,赵转军. 环境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 2003(50):71-74.

[责任编辑:钟岚]

浅谈科学地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论文 第10篇

从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现状看,无论是教育管理体制,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无论是管理队伍和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方法和手段都不能适应教育面临的挑战。在当今社会,管理渗透于教育领域的一切方面,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教育科学化的目标相适应,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教育管理的创新科学发展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高校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

从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教育管理理念的滞后已成为教育落后众多因素的根源。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主动研究新情况,陈旧的管理理念保护了落后的管理方式。

(二)教育管理组织的不科学

当前实行的教育管理组织机构一般是以垂直控制的金字塔型为主,它容易造成组织结构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过小,从而造成组织结构层次重叠,工作效率降低,同时还容易导致部门和人员之间的隔膜,不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教育管理创新精神的凸现,既不利于创新,也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管理制度的内在特性角度来说,一方面,管理制度应充分体现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现实情况是管理制度往往是上级主管部门旨意的复制品。教育主管部门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造厂”、“加工厂”,脱离各层级管理实体的实际。

(四)教育管理队伍素质的不完备

目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在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管理主体往往能级不符,能人提不上来,庸人沉不下去,加上对管理队伍的重视不够,降格以求,导致了冗员堆积。严重制约了管理主体潜能的发挥。二是管理思维定势陈旧。由于长期以来,把教育管理单纯地作为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遵循“行政服从,执行照办”的工作方法,这从根本上扼制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二、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涵义

(一)教育管理创新是指教育管理主体实现的自我改造和变革,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活动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通过创造性活动,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扬弃并获得新的认识和创造新的发展的活动及过程。

(二)教育管理创新的核心在于创设一种新的观念、理论、体制、机制、技术和手段以激活人的创造力,为善于创新的人提供发挥其作用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求得新发展。当前教育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和健全教育管理创新体系,创造出良性教育创新管理机制和氛围,以促进教育创新,积极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现代公民,不断地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三)在国家教育创新体系中,教育管理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它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观念的创新、教育管理组织的创新、教育管理方法的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等几个方面。

三、高校教育管理向科学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1.教育管理者要尽所能地改善教师待遇

要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主动关心教职工,及时了解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所需所求,尽可能地帮助其解决诸如家庭住房、子女入学、两地分居、医疗保健等实际困难。教师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

所谓办公条件包括工作时所需要的设施和相应的设备,大到整个学校的建筑环境,小到教师办公室的大小、布置,以及所提供的办公用具、劳动工具和劳保。教育管理要舍得投入资金,重视校园内部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为教师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

3.建立宽松灵活的制度环境

规章制度是保障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常规管理内容,是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规则。教育管理应该抛弃那些刻板僵化的管理制度,在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淡化刚性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空间。

(二)注重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精神需要,实现更长久、更浓厚、更强烈的管理实效

1.深化学校分配制度改革

充分发挥经济分配的杠杆作用,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学校内部分配激励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原则,加大对有较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的奖励力度;根据各类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适当的拉开分配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真正起到调动绝大多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

学校根据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合理地设置岗位、聘任职务,同时逐步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自然减员、合理流动、低聘解聘等办法,改变以往的“唯职称决定论”,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使能力强的教师能够低职高聘,不称职的教师也能高职低聘。

3.提供教师职位晋升的机会,拓展教师个体事业发展空间,激发其自我发展欲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认为,工资、福利待遇固然重要,但教师的自身发展更重要。

4.逐步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要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类别、层次岗位的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考评要坚持“民主、公开、公正、透明”原则,程序要规范。只有这样,才会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5.要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诸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业务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自身素质高的教师,有高层次的追求,往往表现出高昂的士气和工作热情。自身素质低的则反之。因此,教育管理要积极疏通渠道、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接受高层次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才能的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高校教育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只有在高校中合理的科学发展教育管理,最大化地调动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教育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具实效,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思维下科学教学的论文 第11篇

一、注重氛围营造,开发创新思维

1.开放探究式教学,轻松快乐地学习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轻松、和谐、愉悦的。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使小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充分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开发其创新思维。因此,我坚持开放的探究式教学,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改变以往的严肃形象,把自己和小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多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和蔼可亲的形象更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其次,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让小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发言,鼓励提出疑问,且鼓励自主解决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中,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很多“奇思妙想”,好奇心很重,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真正地为其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敢说、敢问、敢做,从而真正地开发其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声音》这一单元后,有学生提出:“回声是怎么回事啊?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可以听到自己的回声呢?”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先去寻找答案或查找更多关于回声的资料,然后开展一节讨论课。这样教师鼓励小学生的做法,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追求自己的好奇心,更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开发。

2.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互帮互助,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教师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高低分为6人小组,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对班级成员做全面的了解,真正做到小组成员间能够和谐有效地互动学习,在组内形成合作的关系,组间是竞争关系,既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又培养其竞争意识。组内的合作使小学生充分发挥小主人的地位,生生之间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营造出一个自由沟通交流的学习环境,组间竞争更促使小学生不甘落后,激发斗志,敢于表现自己,提出质疑,这无疑开发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是真正坚持了新课程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生之间不同思想的碰撞,交流不同见解,积极探究。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一节《造一艘小船》时,我组织了合作小组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让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断改进小船的形状,增大船侵入水中的体积,加大装载量。此时教师就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完成后,教师也不急于评价,而是先让小组代表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小组的作品,然后再让小组间互评,指出对方作品的优点及缺点。这样小组间的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小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吸收不同见解,不仅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二、坚持科学实验,“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最终归宿都要“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分化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毛泽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坚持实践就是坚持科学实验的活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坚持注重科学实验课,积极做好指导,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使小学生敢于大胆地假设求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最后一节《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用语言表达一下实验工具、实验过程,以及实验中注意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共同准备实验工具,集体动手完成实验过程,然后让制作成功的小组讲解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没有完成的小组虚心听取,并在课后继续完成实验。最后一定要展示学生的实验作品,不论作品美观与否,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耐心指出作品的优点,婉转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加小学生动手实验的信心,使其真正感受到动手实验的乐趣,把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实验,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从而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三、结语

上一篇:开宠物店计划书下一篇:“心贴心”服务启动仪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