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报告的要求

2024-05-16

乡镇报告的要求(精选8篇)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1篇

报告的问题点,乡镇的,弱覆盖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弱覆盖的距离,弱覆盖的电平,弱覆盖的通话质量,弱覆盖的T。增加覆盖主要包括:直放站,拉远小区(卡特区域的RRH拉远,中兴区域的SDR拉远),建站,调整方位角,下倾角 弱覆盖的T=弱覆盖的TA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2篇

一、高度重视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今年,我认真学习党的十_大和十_届_中、_中、_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并能认真贯彻市委、临河区全委会会议精神。

通过积极参与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研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党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系列读本》、《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学习材料》、《易经》、《大学》、《中庸》、《人民教育》、《教育研究》、《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书报杂志以及参加党校培训班和参加___自治区干部自主选学培训,进一步深入理解了党的信仰、理念、发展道路和国家的制度、路线、方针、政策;这使得我的眼界进一步开阔,胸怀进一步宽广,能力进一步提高,境界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践行党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总干”精神,力促学校和谐发展

年初学校对我的分管工作做了调整,负责学校纪检监察、信息化、督导、教研、联盟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高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和学校政风行风评议以及学校年度考核等工作,分管信息处、督导室、教研室。

教育工作的性质所决定,我们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影响深远,不容丝毫马虎、懈怠。在实际工作中我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具体地说,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和践行:

1、着力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力求准确定位自己的每一个人生角色。只有这样学习、工作、生活才不迷茫、不盲目,才能带领好自己的团队,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以“中国梦“精神为引领,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结合上级的精神和学校的实际,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统领下,精心研究确定所分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做法。

3、注重团队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工作既讲分工更要讲合作。现代社会更需要集体的力量、团队的精神,事业方能更好的发展壮大。工作中,充分信任并依靠下属,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适度授权、放手是的信任,也最能有效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富有成效的开展工作。

4、注重调查研究。常常深入班级、宿舍、操场、食堂等老师、学生工作、学习、活动的地方,观察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决策、改进工作等提供一手资料。

5、注重学校形象,维护班子,当好校长的参谋、助手,积极为学校的决策、发展提合理化建议、意见,许多建议得到了采纳应用,如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新课改、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形象的塑造等等。

6、分管部门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安全教育常态化,安全意识明显提升,能及时化解处理各种问题,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7、着眼发展,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和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建设工作,初见成效。根据学校安排,制定了《____市外国语学校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方案》和《____市外国语学校高中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建设推进工作方案》。

带领新组建的督导室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标准、研读方案、分解评估细则、联系上级、协调各部门、跟踪督查工作进度以及做好信息反馈。到目前,我校的相关建设工作进度完全符合上级要求。

8、督导工作扎实、有效。4月份成立督导室,牵头选聘工作人员,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了《巴彦淖尔市外国语学校关于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组的决定》,创办《外校督导简报》,现升级为《外校简报》,目前已发行84期;全面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工作和高中“三化建设工作”;牵头组织申报__区学校创建工作,被评为四学校;牵头组织实施了__区关于我校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和市政府督导室对我学校年度考核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9、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牵头组建信息处,初步建立起紧要的信息化制度,完成了了必要人员分工及岗位聘用工作,制定了《____市外国语学校信息安全制度》、《____市外国语学校信息安全责任书》为信息化工作开展打好了必要的基础。

三、不断加强廉政建设

能够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条配套规定、市委政府26条规定和市教育局9项规定。能够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同时承担了学校纪检组组长,对学校“三重一大”工作事项、涉及广大师生切身利益的职称、评优、评先、招投标、校务政务财务公开、教职工“升学宴”、“谢师宴”、“婚丧嫁娶”及教师乱补课、乱办班、乱订资料、乱收费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程监督。__年学校没有发生违反办学行为和师德师风规定的事件,没有出现乱收费、违规收费、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等现象,受到上级检查部门好评。

四、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清醒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方能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取得进步。我清醒地认识到:

1、理论学习仍需进一步系统和深化,思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继续提高,以更好地做到与时俱进,超前思维,胸有全局,视眼开阔,决断得当。

2、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须继续加强,克服惰性,变革进取,有所作为。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3篇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 在写作时应注意论文名称一定要准确、简练, 即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对象、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常存在的问题有:论文题目不准确、选题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选题难易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同学们在确定论文题目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选题时应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 选择适宜自己完成的论题。

2. 论文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 解决学科建设、科学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 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问题, 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 论文选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大小适中。如果论文题目的研究范围太大, 将不适宜学生在短期内完成, 所以在确定论题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论题的创新性、严谨性, 还要考虑论题完成的可行性。

因此, 准确、简练、醒目、新颖的论文题目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能力与水平, 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从而实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选题依据

开题报告中选题依据主要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1. 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主要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 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 需要去研究、去解决, 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 然后, 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且有针对性, 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常存在的问题有:选题来源及意义混淆;选题的来源及意义表述不清、过于简单;语言组织口语化严重, 书面用语表述能力欠缺。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同学们在撰写选题的来源及意义时参考以下方式进行写作。如:××现象是当前音乐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本人大学期间或实习期间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或是对该问题比较感兴趣, 因此想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通过和指导教师沟通交流, 最终确定××××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选题来源及意义。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演奏能力及水平进行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 将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因此, 在教师命题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在钢琴学习中的感受, 通过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交流最终确定《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本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又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选题来源及意义。视奏能力是检验手风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 视奏能力不仅影响手风琴演奏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 还制约手风琴演奏者技术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手风琴教学中学生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本人自幼学习手风琴, 也对手风琴演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之后, 决定以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 同时通过分析研究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培养的方法, 为今后自己更好地学习演奏手风琴提供技术支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般是指与该论题相关的文献研究, 包括论著、文章中作者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 从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进而确定本论题研究的平台 (起点)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常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资料收集不充分;所列著作或文章与论题联系不紧密;语言组织缺乏概括能力, 对相关文献中的观点表述不准确。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表述。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外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如:国内的马永霞著的《教育评价》一书中以教育学的一些新学科新论点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 指出我国当前音乐教学的研究方向, 提出一些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国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谈到, 美国八年研究报告中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被人们接受之后, 人们普遍认为, 教育评价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使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以上文献资料都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 虽然有关评价在教学中的研究较多, 但目前尚未见到对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所进行的专门性研究。

3.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常存在的问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无法实现。关于论文的研究目标, 写作时一定要紧扣论题, 用词准确、精练、明了。确定论文研究目标, 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如:论文《谈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的研究目标。通过分析、研究评价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为自己今后从事钢琴教学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且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4. 内容创新点。

论文内容创新点主要是论文写作中与相关文献中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的不同之处或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应该是每篇论文都有创新点。常存在的问题有:内容创新点不明确;没有创新点。关于论文的内容创新点, 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角度来谈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如:论文《谈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的内容创新点。本文的内容创新点是结合自己在手风琴学习中的切身感受及认识, 对手风琴演奏中视奏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5. 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文的作者通常在选题、实验研究、资料整理及论文撰写过程中, 需要参阅和利用一些文献资料,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 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创新。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遵从科学性、真实性及新颖性的原则, 即: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 以便读者考证。常存在的问题有:引用文献数量过少;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按照学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每篇论文至少有10篇、部参考文献, 而主要参考文献应在6~8篇、部;其次, 在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应符合相关格式要求, 即: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社信息。如: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 (期号) :起止页码。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主要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常存在的问题有:有些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无相应的解释说明;个别学生选用的不是论文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法。一般情况下, 论文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写作时应注意结合自己的论题对选用的研究方法做简要解释说明。

四、论文的框架结构

良好的结构层次可以帮助作者明晰构思、贯通文脉, 同时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保证。“言之有序”的问题要靠结构层次来保证。强调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层层展开、环环相扣, 使整篇论文系统严密、浑然一体。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题之间条理不清, 缺乏逻辑性;标题概括性不够。一般情况下, 关于论文的框架格式首先要符合逻辑规律。论文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因为论文结构层次一般分成若干个自然段, 或是用若干个小标题来论述。所以在写作框架结构时, 应注意每层的小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 一个编码的两个数字之间用圆点 (.) 分开, 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如:1 (一级标题) ;1.2 (二级标题) ;1.2.3 (三级标题) ;1.3.4.1 (四级标题) ;所有的编码均左顶格书写。每一层次一般不超过4级, 最后一级如果还要分层次, 可用 (1) 、 (2) ; (1) 、 (2) 的形式表示。其次, 要衔接自然, 用语精练, 完整统一。关于论文框架结构层次不论是采用自然段还是小标题的形式, 都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 达到无懈可击。层次与层次之间还应协调一致, 各部分的先后次序、篇幅的长短, 都应根据逻辑顺序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 当略则略, 符合事物或现象的发展规律, 让人一目了然。因此, 在设计论文框架结构时一定要讲究层次、精心策划。如:论文《在乐谱上挖掘情感———谈视唱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框架结构。

引言:

1. 音高动态感。 (1) 同音进行; (2) 级进; (3) 跳进; (4) 曲折进行。

2. 节拍、节奏律动感。 (1) 注意乐谱中节拍的基本规律; (2) 特殊对待乐谱中的非常规节奏; (3) 特殊位置的音符特殊对待; (4) 重视休止符的重要作用。

3. 力度、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1) 力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2) 速度的走向感与变化感。

4. 音色、音量适应感。 (1) 音色适应感; (2) 音量适应感。

综上所述, 一份写作规范的开题报告不仅是对自己所选论题的初步研究, 更是对所选论题是否具有实际写作意义的检验。如果同学们在撰写开题报告中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部分的内容, 必将会为后期论文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 撰写开题报告不仅可以使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 同时也有助于作者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

参考文献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4篇

关键词:乡镇供水工程;要求;具体布置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持续提高,大大推进了国内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使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对供水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国内目前对乡镇供水的首要目标是,为广大乡镇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供水,保证乡镇企业正常的生产供水,推进新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因此,乡镇供水工程是乡镇非常重要的基础发展设施,必须保质保量的满足正常的生活生产用水,既要立足现在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未来的变化需求。

1乡镇生活生产对供水工程的要求

根据乡镇居民和乡镇企业对乡镇供水工程的不同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乡镇居民和乡镇企业对乡镇供水工程的要求。

1.1乡镇生活用水要求

乡镇生活用水主要包括乡镇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家禽家畜宠物饲养用水、乡镇企业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绿化清洁用水等。加强乡镇供水工程建设,能有效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推动乡镇经济发展,提高乡镇社会印象。

乡镇生活用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当地的环境气候、人员流动、生活环境、供水压力、温差等变化,乡镇生活用水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由于近年来乡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用水量也在逐年提高,给供水系统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因此,针对跟内人口多,人才回流现象,乡镇供水工程建设一定要保持前瞻性,超前建设,满足人们生活生产发展的需要。

生活用水的水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人身健康与安全,必须严格进行消毒净化处理,保证生活供水透明无异色无异味,尽可能将致病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健康的物质净化处理干净,必须符合国家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了解国际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对乡镇生活饮用水水质分级要求,提高国内乡镇生活用水质量。

在社会用水量方面,要充分考虑乡村城镇道路清洁洒水和绿地浇水用量等市政用水量。保证用水量应随市政路面种类、植被绿化、气候温差、土壤及当地条件等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规定确定,乡村城镇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同时,为保证乡镇居民生活用水使用上的需要,生活用水必须保证水压稳定正常,供水工程上通常叫做最小服务水头。就是根据供水区内的居民生活建筑物层数从地面算起确定水压,至于乡镇的高层建筑,要另行解决水压问题,减少这个乡镇生活用水网的压力,减小经济投入。

1.2乡镇企业生产用水要求

乡镇工矿企业部门繁杂,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相对落后。现在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设备及工艺改进,都会引发对企业生产用水的水量、水质和水压发生变化。因此,在设计乡镇企业供水系统时,要参照国际发展变化的供水设计和同类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生产发展需要,实地调查确定需要的水量、水质、和水压,保证企业的科学生产发展,推进当地企业经济发展。

1.3乡镇消防用水要求

消防用水量主要考虑居民居住密集的小区、防火需要高的工业企业、学校及农贸市场集散地等的消防用水,保证只在发生火灾时才从给水管网的消火栓上取用。消防用水对于水质基本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对于水压却有很高的要求。消防安全用水消火栓的水压一般不能小于12米。

2乡镇供水工程的具体布置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很多地方居住分散,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气候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供水方式也是多样的。进行乡镇供水工程布置,要统筹兼顾,处理好乡镇发展规划、水源实际情况、乡镇建设情况和乡镇居民对生活用水水量、水质、水压的不同要求,目前国内乡镇供水工程的具体布置常用以下五种方式。

2.1供水工程统一供水标准

统一以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统一供水管网供给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

2.2供水工程分质供水

在工业企业布局集中的区域,生产用水量较大,单独设置管网供应那些用水量大、水质要求不高或水质要求特殊的工业企业;对生活用水使用水质较高的供水管网统一供水;对消防采用简单处理的供水管网。

2.3供水工程分压供水

根据供水区要求压力的不同,采用分压供水,减小供水压力。

2.4供水工程分区供水

地形条件是影响供水工程布置的因素之一。针对地势较为平坦、城市规模集中的乡镇区域,比较适合采用统一供水系统。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乡镇区域,采用分区供水系统,也称并联分区供水系统。通过增压泵或增减压从某一区域取水,向另一区域供水的系统,就是串联分压供水系统。西南很多乡镇处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地势高低起伏不平,进行供水工程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采用分区或者分压的供水系统,分为高低两区,以降低供水管网内的水压,减少动力费用。

2.5供水工程实行区域供水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它的循环系统却遭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极大破坏,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供水工程最好采用相对集中地管理原则,扩大供水区域,以若干乡镇及其周边的集居点,形成一个较大的供水区域。目前,随着乡镇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国内在很多人口密集的平原乡镇均采用联合跨区供水系统。

除了以上五种常用的供水工程布置外,还有好几种布置方式,还可将几种供水工程布置同时联合进行。国内大型企业的生产用水根据企业生产发展,可分为直流供水、循环供水和复合供水,而循环供水和复合供水是目前大型企业最常采用的供水布置,当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3结束语

乡镇供水工程作为乡镇的基础发展设施,一定要引起乡镇的高度重视,要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保证乡镇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保证乡镇企业正常的发展生产和消防安全的正常需要,选择合适的供水工程布置方法,节约用水,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水资源浪费,促进乡镇经济建设的步伐,促进国内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凤娥,殷志宁,李宏.EPANET水力模型在供水管网优化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1(11).

[2]陈听杰,童秀华,陆坚.抽水蓄能原理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J].城镇供水,2011(2).

[3]覃家志.浅析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设计供水规模[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5篇

财政部预算司绩效处处长 蔡强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开展的背景

从前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看,部里一直没有放松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指导和要求。最早这项工作在地方司乡镇处,后来随着财政部机构改革,地方司与预算司合并,这项工作转到预算司地方处具体负责,对这项工作的指导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从2005年起,中央财政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保障基层运转为目标,实施了“三奖一补”政策,推进“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制度创新,分别于2006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的通知》,2009年印发了《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

近一段时间以来,谢部长对乡镇财政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重点加强“两基”管理,即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对于基础工作来说,各级财政都有基础工作,一般省市级基础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基层受到条件、人员等的制约,基础工作一般较为薄弱,更应该重点加强。对于基层财政建设来说,重点就是指加强县以下,尤其是乡镇的财政建设。在7月份马上要召开的年中财政会议上,要重点讨论“两基”工作,其中乡镇财政工作是最重要的议题。

按照谢部长的要求,2008年我们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发挥 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重点从明确乡镇财政职能定位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管理意见》中指出,“要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做好农村公共服务;要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要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创新体制机制,为乡镇财政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谢部长非常关心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几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针对当前财政管理链条最末端——乡镇财政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监管的新要求。谢部长曾说,田里有稻草人,鸟儿不敢来吃粮食,我们有20万人在乡镇财政所,这20万人就是稻草人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今年,我们按照谢部长的要求,围绕发挥乡镇财政职能,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在和部分地区、相关司局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印发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预„2010‟33号),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文件重点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目标,对补助性资金和项目资金提出了具体监管要求,要求乡镇规范本级、村级资金和财务的监管,要求省市县指导和督促乡镇财政开展资金监管工作。

二、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直接联系点” 《指导意见》下发后,我们立即印发了《关于推荐乡镇财政工作联系点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机构人员整齐、具备必要的办公条件、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基础较好、制度、规章健全、乡财县管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要求推荐乡镇财政所作为联系点。经确定的94个联系点,共有财政所工作人员739个,所在乡镇共有村民委员会1995个、农村人口298.1万人,耕地总面积630.2万亩; 69.1%的乡镇开展了乡财县管改革试点,92.6%实行了涉农补贴“一卡通”发放;财政供养人口总数为2.89万人。我们通过指导联系点开展资金监管工作,分析、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归纳总结出有效的财政资金监管模式和类型,为整体工作的开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各地按照我部要求,在支持和指导这些联系点开展资金监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建立省级、市级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直接联系点。安徽选择不同类型的乡镇建立了“百乡联系点”,制定了日常联系制度,加强分类指导;江苏在全省设立40个联系点,建立了乡镇财政收支季报制度;山东在每市设立一个乡镇联系点,专门明确了县级财政在资金监管工作中的重要责任,建立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机制。

(二)积极开展资金监管工作试点

各地按照自身情况,积极开展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尝试。江西把乡镇财政资金分为三类,采用不同方式开展监管工作: 3 补贴类资金统一采用“一卡通”方式发放,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公开公示;项目类资金统一在县级“扎口”,将资金通过乡财县管系统进行结算;乡镇、村级资金主要通过“乡财县管”和“村财乡代管”的方式进行监管。吉林采用分批实施的办法,首批在5个县区开展试点,选择几种资金探索监管办法,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四川细化监管目标和内容,创新监管方式,采用“就地监管、直接监管、一线监管”的工作方法,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监管体系。

(三)恢复乡镇财政决算

乡镇财政决算报表是我们掌握基层财政情况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经征求地方意见并请示部领导,我们从2009年起,恢复上报乡镇财政决算,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乡镇财政情况,为财政分配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今年作为决算上报的试点,我们把数据采集上来,会认真的分析研究,完善报表体系,并且准备把整理出的数据提供给相关司局,为下一步资金分配和管理提供参考。同时,我们会协商各司局修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乡镇财政职能定位要求,完善基本制度框架。

(四)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培训

我司和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起草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确定了培训工作“讲求实效,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各级财政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我部的其中一项职责“就是直接举 4 办示范性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班,为地方培训部分师资”,今天开始的这期培训班,就是我们举办的首期示范性培训班。随后,我们将定期举办,并在《中华会计学习》期刊上开辟“乡镇财政工作”专栏,对资金监管工作进行政策宣传和经验交流。

各地在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方面也积极开展了工作。江西、湖北等地按照我部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要求,建立了乡镇财政干部培训规划,计划三年内所有干部轮训一次,部分地区已举办了多期乡镇财政干部培训活动;宁夏等地采取与专业院校联合办班的方式,扎实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安徽在乡镇一级开展了职能、设施、业务、队伍“四项建设”活动,省级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乡镇财政建设的奖补资金,全面提升乡镇财政监管能力。

(五)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基础工作

各地在抓好资金监管工作的同时,认真组织开展了抓基层、打基础的“双基”建设工作。湖南省财政厅印发了《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考评办法》,设置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村账乡代理、惠农补贴发放、“两税”征管、基础建设五类共五十五项考评指标,分别制定了一百零一条考评标准,以随机抽查、量化打分的方式开展考评,扎实推进乡镇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四川省制定了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办法,从机构人员、账户设置、资金、收入及票据、支出、资产、预决算编制、债权债务、监督检查等十个方面分别做出原则性规定,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 5 转和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地使用。江西、贵州、厦门等12个省、市也都制定了加强乡镇财政基础工作管理的办法和规定。

三、关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已经印发的两个文件上来,切实重视起来,加快行动

资金监管工作要靠各级财政主动去做,只有认识到位、思想统一,工作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意见》提出了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制度框架,具体的实施办法要求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分别研究制定。目前,只有部分省市出台或草拟了本地实施办法,总体工作进度较慢。希望各地切实重视起来,加快工作步伐,跟上部里的工作节奏。

(二)要开展分类指导

各省的自然条件、财政经济状况不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不同,加之各项财政资金性质及下达的渠道不同,因此,各地要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分类指导,通过联系点财政所的工作实际,探索出几种适合本地实际的监管办法和措施,总结完善后加以推广。

(三)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信息通达。要做好资金监管工作,首先要建立信息通达制度,要让乡镇财政所知道各项涉农资金的政策规定、执行标准、管理办法和监管要求。目前涉农资金发放渠道比较多,有各级财政部门下达的,也有其他业务部门下拨的,这就要我们省、市、县级财政部门抓好协调,把信息及时传达到乡镇财政所。各地首先要对涉农资金进行梳理,摸清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研究制定保证信息通达的制度办法。中央和省级财政及相关部门在下达资金文件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时,要明确乡镇财政应承担的监管职责和监管要求,强调必须逐级通报有关信息。并要求县级财政将政策、资金信息传达到有关乡镇。二是公开公示。要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建立全面、可行、有效的公开公示制度非常关键。当前要细化公开、公示的制度要求,明确公示主体、公示形式等,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反馈渠道,做好“对下”和“对上”两个层面的公开。“对下”即对老百姓和项目实施单位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上”即对上财政和业务部门公开,及时反馈资金下达、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三是巡查抽查。抽查巡查作为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对监管实施效果起到重要督导作用,有助于及时发现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大力配合,研究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要建立督导制度和约束机制,对工作开展得好、监管工作成效明显、信息反馈及时的省市予以表扬;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要强化责任追究,并责令整改。

(四)要做好乡镇财政管理的基础工作

乡镇财政要建立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的台账、档案,详细反映资金和项目的基本情况,实时跟踪资金去向和项目进度,定期编制报表,为巡查抽查提供依据。定期做好整理归档,为日后的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估保存完整资料。各地要为乡镇财政介入事前 监管创造条件,防止重复立项、骗取财政资金的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五)要重视监管能力建设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6篇

2021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强化党的领导、“十条线”推进、精细化实施,全力攻坚工业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三大战役”等五项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双招双引”、民生保障、精神文明、干部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强和谐美丽新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突破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强优势、补短板,全面加强“双基”建设

一是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大力实施“63112”村级党建提升工程,积极推行基层党建“红、黄、蓝、”清单化管理制度,持续抓好“双基、六化、十二行动”,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二是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强化村情研判,坚持“一村一策”,分类实施,严明纪律、严格审查,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依法有序,实现“结构优化、人员优良、成员优组、结果优质”。

三是精准施策促进村级增收。突出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农业示范区,做强支部领办合作社品牌,发挥农业“飞地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建设4个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在城市规划区、项目建设区,创新推广“党支部+公司+新市民”“村企联创联建1+1”模式,个性化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年内打造瞪羚型产业村15个以上,力争95%以上的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

二、提质效、扩总量,保持经济发展强势头

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多措并举壮大镇域经济。

一是立足主导产业,狠抓双招双引。年内招引省“十强”产业项目6个,五百强项目2个,到位市外资金过5亿元;加强与地方高校的产研合作,推进院士工作站高效运转,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以上。

二是全力攻坚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良友食品年产12万吨精炼油项目、焦点生物年产260吨医药级透明质酸钠项目、天利公司年产1万吨药用辅料项目等8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全部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见效,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店小二服务直通车”品牌,全力服务经济发展,确保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破5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过10%的目标,新增“四上企业”10家以上。

三、高定位、精管理,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坚持高起点定位,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坚持小城镇“一轴六区”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功能集约、结构多元、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新型小城镇,努力争创“国家级园林城镇”、“省数字乡村试点镇”,在省级示范镇的基础上努力冲刺“省级新生小城市”。

二是坚持聚焦聚力,全面攻坚城建项目。全力推进外国语学校、新为民服务中心、崇文社区系列配套工程、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民生项目;加快启动孔子大道北片区、沂河沿线片区、学院周边片区综合开发,实现城镇发展要素快速集聚;加快推进蓼河新城、蓝城数字小镇、德邻府等12个新建和续建地产项目建设,实现人口向社区流动聚集;积极推进淘宝小镇、智慧康养小镇项目建设,努力培植经济发展“新业态”。

三是坚持统筹推进,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实施高新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建设成果城乡共享,年内整修村际道路20公里、“户户通”道路39万平米,完成26个村的污水管网改造,污水管网村级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四、建设农业大镇,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1、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扩大农业保险和良种覆盖面,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苗木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对上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产业。加快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新六产”。

2、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平原风光示范带建设,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市级示范片区建设水平和质量,构建穿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持续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推进循环农业推广项目建设,加强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技术应用,重点打造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以动植物互为纽带的农业再循环利用产业链。

3、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深入实施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一村一名农技员”工程。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引育和实用技能人才培育工程。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培育形成文明进步、崇德向善的淳美乡风,积极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特色村居、传统村落保护,挖掘文化内涵。

5、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村民监督委员会、代表小组、青妇团等下属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落实。

五、抢工期、提速度,坚决完成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任务

明确攻坚目标,紧扣时间节点,坚持工程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多措并举破解堵点卡点,全力攻坚安置房建设。确保4月底前实现红庙村搬迁上房;6月底前实现马庙、西宫、北店、五福庄、东家村5个村搬迁上房,完成仓门、前果庄2个高铁占地村安置房建设;10月底前启动苑庄、中疃、东宫3个村安置房建设;12月底前完成何家村首批安置楼主体工程。

六、守底线、防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全力做好镇域社会稳定。强化底线思维,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开展矛盾隐患起底式大排查,突出事要解决,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全力做到“六个不发生”。

二是坚决守好安全生产底线。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园区企业和采煤塌陷地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确保镇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七、建设和谐美镇,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1、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系列工程。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规范各村红白理事会运作,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树立文明时代新风。

2、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落实困难群众即时帮扶制度,完善救助体系,做好家庭生活困难群众低保、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工作,切实减轻困难群众经济负担。

3、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教育名镇”建设步伐,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全面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考评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加快“健康”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医疗惠民工程,对低保户等特殊群体进行二次医疗救助,减轻困难人群就医负担。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7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规范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镇政府,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理顺关系、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乡镇与县的权责关系,把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落到实处,完善乡(镇)与派驻乡镇机构的协调配合机制,促进乡镇更好地发挥功能。

(二)坚持精简统一、高效运行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机关和站所机构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实有人员控制在编制总额内。

(三)坚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兼顾各项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之间的紧密衔接和协调配合,妥善处理- 2 -

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主要任务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突出小城市管理,充分发挥城关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规范机构严控编制

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镇党政机关设5个综合性办公室,事业站所设7个,根据工作实际和职能重点,合理规范地进行机构设置。

1、党政机构

(1)保留党政办公室。

(2)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司法所牌子)调整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司法所按省规定已调整为司法部门的派出机构。

(3)保留经济发展办公室(增挂镇林业办公室、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

(4)撤销财经办公室,调整为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5)将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调整为社会事务办公室(挂民政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职能已经消失,保留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领导职数配备:镇领导职数按乡镇机构改革有关规定和乡镇换届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核定;镇行政机构领导职数按每个综合性办公室主任1名(由党政班子副职兼任)、副主任1名进行配备,考虑便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需要,另增设党政办副主任职数1名(兼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2、事业站所

(1)将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更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牌子、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牌子)。

(2)保留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挂动物防疫检疫站牌子)。

(3)保留镇财政所。

(4)保留镇水务站。

(5)镇文化站更名为文化和社区服务站。

(6)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

乡镇报告的要求 第8篇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财务报告里的主要应用

(1) 资产负债表; (2) 损益表; (3) 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表; (4) 现金流量表; (5)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披露等。

1.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发展历程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出现于1970年美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会计原则与基本概念》中, 198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呈现及编制财务报表结构》里, 也采纳了此项原则, 并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作了说明。目前, 随着全球的一体化发展, 国际经贸市场的不断扩大, 国际会计准则必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规模及其趋势有所影响, 为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 2000年国家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 第一次明确表示, 企业在财务核算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尤其是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 更要将其应用到实处, 以确保报告的质量。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财务报告的主要影响

财务报告是以簿试记账为基础, 编制加工财务信息, 并按报告使用者要求, 进行相应变换, 形成一组既相关又可靠的财务数据。在编制财务报告的同时, 也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现行财会计量方法主要是历史成本法, 其主要是源于报告受托责任观。因为该方法认为,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最能够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怎么样。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还必须强调“交易已经发生的”, 这就必然会导致大量重要的交易事项无法于财务报告中披露。而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量, 此类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 并可以充分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和真实性。此外, 对传统企业的经营成果报告模式, 是以“全面收益”的理念为基础, 其缺点就是无法反映企业已经确认的, 或者没有实现的损失和利得, 而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去计量, 企业已经确认的、以及已经实现或没有实现的损失和利得都会完整的反映出来。所以, 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对于传统财务报告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3 财务报告及其披露过程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分析应用

财务报告及其披露是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的最终反映, 是企业进一步经营、生产、并作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3.1 合并报表的编制和范围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33条中规定, 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合并资产负债表; (2) 合并损益表; (3) 合并现金流量表; (4)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 附注。如果合并主体并非是统一法律实体, 那么合并主体就应是统一经济实体, 这是其在范围确定时出现的实质与形式的背离。因此, 新会计准则针对此问题作出了说明, 规定了在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合并范围是要以控制为基础才能予以确定的。其中, 控制是指企业不仅能够从另一企业经营活动中获取利得, 还决定着另一企业的经营政策以及财务政策, 。此外, 新会计准则的第三章, 也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程序作了说明, 要求合并报表时要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编制个别财务报表的基础,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依据权益法, 调整对其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 则由母公司进行编制报表。所以,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范围的确定, 就都是实质重于形式的最充分体现, 这将充分避免了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 操纵企业利润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 也将满足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指定经济实体财务信息的需求。

3.2 关联方关系及其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36条中规定, 在企业的合并范围以外的经营决策及财务决策时,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和对其施加重大影响的, 以及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受同一方控制或共同控制甚至重大影响的, 则构成关联方。由此可见, 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才是关联方关系的重要判断标准, 这就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所以, 在判断交易的性质时, 就应该更加注意公平原则, 谨防关联交易和非关联化交易引起的利润操控现象发生。

4 财务报告质量要求的意义

我国的众多学者已经从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来评价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 并对其展开了诸多研究, 但纵观这些研究, 基本上都是从财务信息质量的某一特征作为了切入点, 并且大部分的研究都停留在定性角度的层面, 因此缺少一种综合性强、可操作性高、且定量的财务报告质量体系。所以, 要从定量角度的层面对财务报告质量要求进行研究, 对财务报告质量要求的理论架构进行有益的、且深入的探索, 以便为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评价出来的结果, 将有利于提供财务报告的质量的横向可比性、帮助报告使用者及投资者更好的作出经营决策、也使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甚至有利于企业的监管者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4.1 提供财务报告质量的横向可比性

在复杂的资本市场中, 管理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 不应该只是关注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 而是应该掌握同行业, 或者是具有相关业务联系公司的财务信息。我们极力要构建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体系, 目的就是要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进行量化的评价, 最终使其质量之间得以相互比较。会计师事务所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虽然也是对财务报告所发表的审计意见, 但它只是对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的披露, 无法提供各个公司之间的横向可比较的财务信息和财务报表。因此, 财务报告的质量评价体系便可使横向的可比性得以提高。

4.2 为投资者及报告使用者更好的作出经营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企业的投资者作出决策就是基于市场信息中进行的交易, 而财务报告作为市场信息里面的一种信息, 其质量的高低对投资者进行决策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一份财务报告质量的综合评价, 对其使用者鉴别报告可靠与否非常有利, 是识别所披露财务信息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 并且有利于降低财务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能够成为投资者作出经营决策的最有益参考。因此, 衡量财务报告质量高低与否, 对投资者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3 是财务报告向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 是其使用者可以获取的, 并能够加以充分利用的公共信息资源, 它会影响到企业外部的报告使用者去进行经济决策和经济研究, 也会最终影响到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使用者和编制者。但是, 目前不少企业对其所编制财务报告都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例如, 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不够重视、平滑利润造成的财务数据失真、财务舞弊行为的不断出现等, 这些都导致使用者会怀疑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因此, 对其进行质量的要求, 可使企业更加重视财务报告编制工作, 进一步改进财务报告里已经存在的问题, 使财务报告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并能够如实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等。

4.4 为会计准则向高质量的进一步迈进提供契机

我们都知道, 财务报告是财会工作最终成果的集中体现, 而企业所有的财务工作都应该依据企业的会计准则进行, 所以高质量的财务报告, 就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作指引。而对财务报告质量的要求就是要充分反映出日常的财务核算, 财务报告在编制中遇到的问题等, 此类问题会为会计准则的完善和改进提供依据。因此, 我国的会计准则若想向高质量进一步迈进, 就要坚持对财务报告的高质量要求。

5 对财务报告“实质重于形式”质量要求的探讨

5.1 强化实质重于形式在财务报告表内项目的应用

财务报告在我国传统的企业中, 大体上都是对财会主体的一个会计期间内进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财务报告上的项目, 一向也都主要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得到的财会信息在形式上确实具有可核实性以及可验证性。但是, 历史成本的计量方法仅仅只可以反映过去时态的价值, 用这种计量方法得出的财会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的现在以及未来的决策相关性都大幅度降低。现有的财务报告例如说资产负债表, 某些资产负债的项目已经依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取数, 并将计提的坏账准备、减值损失等披露在报表内, 某种程度上真实的反映出了资产的现时价值, 这就有利于提高财会信息的质量。同时, 某些资产或者负债, 尤其是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它在未来的风险变动以及现金流量都无法确定, 所以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原则显然不合适, 取而代之的则是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虽然, 目前尚没有完全形成活跃的市场环境下, 这种做法还无法实质的反映资产或者负债现行价, 但是, 不难看出实质重于形式的计量原则是对资产负债的真实反映, 势必是未来会计计量的一个趋势。

5.2 对合并报表的应用

在财务核算中,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即成本法和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在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 应根据具体的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权益法或者成本法进行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没有控制、没有共同控制并且没有重大影响的, 要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 控制、共同控制或者具有重大影响的, 要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正常情况下, 企业对其他单位投资占比是该单位的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大于等于20%, 或者虽然投资小于20%, 但具有重大影响的, 也都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比是占该单位的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小于20%, 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比是占该单位的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大于等于20%, 但不具备重大影响的, 均应该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由此可见, 制度上所谓的持股比例, 仅仅只是形式上的标准而已, 而是否具有控制权以及是否具有重大影响, 才是经济业务中最实质的内容。

5.3 加大对制造违规披露财务报告者的处罚力度

比如提高违法违规的成本。上市公司敢于违规操作, 社会上的中介机构敢于为一些公司或是上市公司造假, 究其主要原因是, 造假获取的利益和收益已经远远高出了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因此, 建议对于造假财务报告而上市的公司, 不仅要严厉的追究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如没收其非法所得, 并处以高额的罚款, 实行市场禁入等, 若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对那些参与造假财务报告的社会中介机构, 更应予以严重的处罚, 直至吊销其营业执照。并限定相关的财务从业人员, 在规定时间内, 甚至永久性不能再从事本职工作和相关职业, 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等。与此同时, 还要对因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虚假财务报告, 而给投资者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这样会在本质上杜绝此类违规事件的发生, 并对其他行业起到警示的作用。

5.4 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力

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是贯彻此项原则的可靠保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很多事项或交易在法律形式或经济实质方面都不一致, 有的甚至发生了背离, 因为制度所给予的不只是对事项或者交易的绝对规范, 这需要财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 不断的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力。同时, 必须真正做到以诚信为本、加强诚信教育, 遵守会计准则、操守为重、坚决不做假账。当事项或者交易的经济实质和其外在法律形式发生不一致时, 则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职业判断力。

6 结语

要想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 必须透过现象找其本质。而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 通过对特定的经济主体的业务来进行会计计量、确认以及报告, 其目的是向报告的使用者提供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等的财务信息, 并反映经济主体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情况, 有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相应决策。经济越发展, 财务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就越重要。虽然, 会计并不是经济主体业务的照相机, 但是, 通过财务行为加工处理过的财务数据所生成的信息, 至少要能真实的反映经济主体的事项或者交易的本质, 这样的财务信息才是有用性的。而从当今经济现状来看,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各类经济业务复杂化, 使得已经发生的或者将来发生的事项或者交易, 按法律形式的认定可能会掩盖其事项或者交易的经济实质, 这样, 经济主体为获取利益, 可能对某些事项或者交易按法律形式去选用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会计核算方法, 从而产生财务信息的质量低下, 严重的会使财务数据失真。所以, 在财务实务中, 坚持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具有理论依据, 并得到了国内外财会业界的广泛认同。坚持适度的应用实质重于形式核算原则, 对规范财务工作的核算行为, 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成果, 并对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企业形式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 对财务工作核算的质量要求以及财务报告的披露都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在实际财务工作中,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已经被广泛采用, 因为此原则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 也从制度角度上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与真实性, 为我国财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并与国际会计制度的接轨奠定了理论性基础。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企业财务报告, 其质量正是整个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石。众所周知, 会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财务报告, 究其在资本市场与企业之间就是一种可见的、极为重要的沟通桥梁, 并在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沟通、发展资本市场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报告,质量要求探讨,实质重于形式,企业

参考文献

[1]孙光国, 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 2012 (3) .

[2]杨金凤.财务报告:投资者事前保护的重要屏障[J].财务与会计, 2012 (12) .

[3]陈国辉.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J].财政监察, 2012 (11) .

[4]万宇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 (4) :68-70.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发展趋势下一篇:赴汤蹈火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