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2024-09-12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精选9篇)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第1篇

弘扬沂蒙精神 献身地税事业

2012年2月28日至3月1日,我参加了山东省地税系统2012年一期党性教育培训班,赴临沂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培训。培训期间观看了《沂蒙六姐妹》、《孟良崮》、《齐鲁红都》三部教学影片,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南县马牧池常山庄红嫂革命纪念馆、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拜谒了革命英烈,重温了入党誓词,听取了革命事迹报告。每到一处,我都被那一幕幕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与革命故事感动着、激励着,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无比的激动与振奋之中,特别是伟大的沂蒙精神,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此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深深感受到了沂蒙精神的伟大与宝贵。

沂蒙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渊子崖村民,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以及一大批英雄群体的动人事迹,的确令人感动与钦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伟大沂蒙精神,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沂蒙精神是情与义的表达、血和泪的结晶;是党和人民在长

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历练提升,总结升华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已经越过市门、省门而走向全国,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集中彰显了党的性质,反映了民族精神,体现了时代风采,凝聚了人心所向,伴随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沂蒙精神必将折射出愈加璀璨夺目的光芒,影响一代又一代革命后人,造就一代又一代民族脊梁。

二是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是基于这个根本宗旨,我们党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爱戴。就是因为坚持了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除了人民的利益就没有其它任何个人利益。那么,做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为实现党的根本宗旨而努力奋斗,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来到沂蒙,我们从革命前辈和老区人民身上看到了这种品格,体验到了这种党性。沂蒙精神就是对党性的最好诠释,通过学习沂蒙精神,使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教育。

三是追忆与体验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通过现场参观,听取介绍,重走革命道路,缅怀革命英烈,感受当年如火如茶的战斗岁月,不仅了解了老区的抗战史,了解了我们党所取得的革命宝贵经验,而且面对几万英灵,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净化,这样学习沂蒙精神就不是激动一阵子,而是受益一辈子。这样的学习方式其效果是无可比拟的。

四是激发了革命情感。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饮水思源,数典念祖,深切感受到我们党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深切感受到沂蒙革命老区的光辉革命传统。联系自己,何以报答党恩?何以对起先烈?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呢?”毛主席的话非常深刻,发人深醒。在当今社会的各种诱惑面前,我们首先选择的应该是理想信念、民族大义、责任义务、道德品行。通过这次活动激发了感情、振奋了斗志、开阔了胸襟、强化了责任,做好工作,创造一流。这个光荣的使命,是所有地税人义不容辞的。这也是我们的重要收获。

下一步我要继续学好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吃透沂蒙精神的实质。进一步学习沂蒙精神的高潮,加深对沂蒙精神实质的理解,真正使沂蒙精神扎根于灵魂之中,融入到品格之中,做到自觉弘扬沂蒙精神、主动践行沂蒙精神,使弘扬沂蒙精神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第二,要自觉弘扬沂蒙精神,加强党性锻炼。学习好、发扬好沂蒙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优良作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开阔的胸襟、淡泊的心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和对地税事业的热爱,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当一名合格的地税工作者。

第三,要以沂蒙精神为指引,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今天学习和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学习革命英烈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老区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这就是要求对党忠诚,对地税事业忠诚;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敢挑重担、甘于奉献、勇创一流。这就要求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卓有成效地履行好我们的神圣职责。要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克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倾向,真正做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地税工作者,不断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在地税系统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第2篇

专业论文

弘扬沂蒙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弘扬沂蒙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中上,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群众;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就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关键词】弘扬沂蒙精神,群众工作

沂蒙精神是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时代民族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上,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沂蒙精神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群众

(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群众就要抓好思想建设这个根本。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树立党的事业必胜的信心。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股为事业奋斗的精气神,要占领精神高地,让信心的旗帜高高飘扬。

(二)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群众就要抓好党性锤炼这个核心。沂蒙人民在战中年代的冲锋在前、浴血奋战,从根本上说是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在凝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锤炼,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群众就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根本。党风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当前我国精神领域出现了种种道德滑坡现象,有的党员干部道德失范、腐化堕落、社会影响恶劣。因此加强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员、干部道德建设,发挥道德引领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提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二、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当年以“红嫂”为代表的老区人民,为什么那么听信共产党,豁出命来跟党走,就是因为我们党、我们军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里,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弘扬沂蒙精神,把群众放在心上,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使干部与群众“心连心”。

(一)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在感情上真心关心群众,把群众当父母。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把群众作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时时感谢群众的养育之恩,处处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事事惦记群众的所思所想,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与人民群众保持休戚与共的关系。特别要关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凡事多来一些换位思考,把服务对象比作是自己父母,反思反问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尽了孝心、是不是付出了真心、是不是对得起良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之情。

(二)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在工作上诚心请教群众,把群众当老师。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动力,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就要在交住上热心亲近群众,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群众当朋友。党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党的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亲民应该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本分。我们党员、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当自己的朋友、当人生的知己,经常到群众家中串串门、拉拉家常,了解群众喜乐哀愁,切不可把群众作为自己作秀的道具,调查研究讲排场、搞形式,前呼后拥,走马观花。党员干部要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虚心向群众请教,说老百姓能够认同的话,讲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理,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在与群众接触交流中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三、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

“利益关系问题是党群关系的核心问题”。沂蒙一位90多岁的老党员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入党志愿书上说她的入党动机是这样的:“跟着共产党,能吃上,能喝上。”这句大实话从“能吃上,能喝上”这个最通俗易懂的角度,再明白不过地具体证明了党的理想信念是为群众谋利益,而人民群众之所以愿意“跟着共产党”,也是因为党的理想信念是为群众谋利益。弘扬沂蒙精神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都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就要夯实群众工作目标。要时刻注意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群众工作的第一目标,把切实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作为“第一任务”。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扰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积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就要从细微处满足群众需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的现实利益,要从柴米油盐、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毛蒜皮的小事做起,这是群众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当前,民生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越是困难越要关注民生”。应该看到,困难群体虽然在人数上占的比重不大,但他们的困难与多数群众特别是较富群体的生活水平形成明显反差,政治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不解决好这部分人的困难,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第3篇

1. 1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雷锋精神的理性所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雷锋精神的方向所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雷锋精神的活力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雷锋精神的境界所系。正像马克思所说: “人类生存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正是通过为他人的服务,才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越向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这种要求就越强烈。”雷锋精神展示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是共产主义社会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雷锋精神所展示的道德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1. 2 雷锋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国梦,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 “钉子” 精神,善于挤时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雷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无法预见的风险挑战,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中国梦,就要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努力奉献,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献青春和热血,尽显人生价值。实现中国梦,就要像雷锋那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行一致、勤勉自强,胸怀宽广、谦虚忘我,常为善小、持之以恒,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2 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做好雷锋精神的研究工作

2. 1 深入研究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

做好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工作,深入研究用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雷锋精神的弘扬指明了方向,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功能、形成发展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雷锋精神的弘扬结合起来。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用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新对策。

2. 2 深入研究雷锋精神与中国梦的关系

雷锋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有着持久的影响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通过人人学雷锋,有利于创建实现中国梦的良好局面。深入研究 “雷锋精神与中国梦的关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中央领导有关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探究雷锋精神在中国梦实现中的意义、把握雷锋精神与中国梦之间的内在契合性、研究雷锋精神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如何用雷锋精神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通过研究为雷锋精神与中国梦的结合点上寻找理论支撑,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 3 做好 “雷锋精神种子” 理论研究工作

做好 “雷锋精神种子”的理论研究工作,推进 “雷锋精神种子”工程的实施。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提出 “雷锋精神种子” 工程,提出要做 “五类” 种子,即弘扬雷锋 “一颗钉”的刻苦钻研精神,做进取创新的种子; 弘扬雷锋 “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做齐心合力的种子; 弘扬雷锋 “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做克己奉公的种子; 弘扬雷锋 “一块砖”的爱岗敬业精神,做恪尽职守的种子; 弘扬雷锋 “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做回报社会的种子。我们在原 《雷锋精神概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教材体例基础上,围绕做 “五类”种子,编辑了新的 《雷锋精神概论》教材。同时,用 “雷锋精神种子”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 “雷锋精神种子”工程的实施,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开花结果。

3 党员干部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做好雷锋精神的弘扬工作

3. 1 与更多的优秀企业合作,推进 “雷锋精神种子” 工程进企业,在企业中弘扬雷锋精神

推进 “雷锋精神种子”工程进企业是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学雷锋活动的一系列讲话精神,不断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辽宁省雷锋研究会相继与辽宁城际客运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公司、沈阳军威训练器材装备研究所等优秀企业合作,推进 “雷锋精神种子”工程进企业,在企业中弘扬雷锋精神,通过与企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与企业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对接雷锋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雷锋精神种子工程实践基地”作用; 二是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探索出与企业合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共同为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在企业中弘扬雷锋精神。

3. 2做好雷锋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的 “三进”工作

(1) 雷锋精神进校园。为传承雷锋精神,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要继续走进辽宁省高校,弘扬雷锋精神。通过雷锋精神进校园报告,可以让学生感受雷锋精神的 “真”、雷锋精神的 “实”,也深深感到雷锋精神作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是学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把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2) 雷锋精神进社区。向社区居民宣扬雷锋精神、宣扬爱岗敬业服务基层精神。为在基层干部群众中深化拓展学雷锋活动,进一步培育和弘扬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3) 雷锋精神进农村。为弘扬雷锋精神,普及志愿理念,倡导文明新风,营造 “学雷锋、见行动、促和谐” 的浓厚氛围,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要开展 “雷锋精神代代传、志愿服务进农村”活动,着力推进实施雷锋精神服务行动。3. 3 筹备好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第六届雷锋精神工作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第4篇

摘 要:沂蒙精神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党、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推进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中,沂蒙精神又体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时代党群关系。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沂蒙精神;群众工作能力;启示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66-04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党、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沂蒙人民靠着这种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我们党始终把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做群众工作的历史。“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基础性工作,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主要的实现方式,也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实现方式,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1]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主要包括心系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调节利益化解矛盾的能力,沟通群众的能力,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等方面。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而在推进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进程中,沂蒙精神又体现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新时代党群关系。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发扬“爱党爱军”的精神,筑牢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

一切的革命精神都是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理想而迸发出来的,只有对价值理想抱有深刻的认同和确信,并达到精神层面的信奉和信仰,才能产生赴汤蹈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伟大壮举。沂蒙精神就是这样一种革命精神。“沂蒙精神的首要特征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热爱”[2],“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立场是沂蒙精神的灵魂”[3],也就是“爱党爱军”,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革命年代,敌强我弱,要想坚持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共同的信仰,才会建立起党群之间牢固的信任。因为相同的理想意味着党群拥有共同的目标追求,而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可以相互信任、统一行动。因此,沂蒙精神的最闪光之处就在于对共产主义无限信仰和对中国共产党无限信任。之所以被人民群众无限信任,就是因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自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重视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把群众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上,这也是凝聚和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现在,我们党早已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地位变了,任务变了,时代条件变了,但成败得失由民心民意决定的真理和实践逻辑丝毫没有改变。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当作一面镜子来“正”我们今天的群众工作能力的“衣冠”,以此来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沂蒙精神启示我们,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首要的思想前提还是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只有筑牢坚定的“执政为民”的信念,才能保证党在行动中时时处处代表人民利益,才能保证党与人民群众拥有共同的信仰和奋斗目标,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要树立“执政为民”的信念,一是要从理念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思想革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我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现今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治理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这样就离不开党与群众的协商、对话和沟通,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了;二是要注重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5],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的事情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只有树立这种“亲人观”,才能在思想上筑牢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為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提供思想基础。

二、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无私奉献”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生动地展现了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的支前群众依靠人力和相当落后的工具,用肩挑、用车推、用驴驮、用船运等方法,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最后取得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沂蒙人民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利益来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舍己为人,充分展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孕育和发展了沂蒙精神;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党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沂蒙精神启示我们,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发扬光大,推向新的时代高度。奉献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服务群众是落实群众路线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讲,衡量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的高低,要看这项工作在多大程度上给群众提供了服务。党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以此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要涉及到政府自身权力的改革,使一向比较艰难的改革,这是很现实的考验。共产党员要牢记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的先进性要求,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正确对待眼前的困难,切实践行党的宗旨。在工作中如何更好的践行党的宗旨,就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首先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时刻想着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需;其次服务群众最终还要体现在为群众办事谋利益上,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为群众服务;再次要有服务群众的作风,经常深入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困难。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何种精神的指导下,实践到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密切了,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發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提高为民谋利、化解矛盾的能力

政党是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政党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他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党和群众关系中,决定党群关系的是人心向背,而人心向背又取决于利益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6]因此,利益关系问题是党群关系的核心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跟着共产党走就有能够满足基本的利益需求。在革命根据地,党不仅发动和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使农民分得了土地,实现了农民世世代代的愿望,在政治上也翻了身,党时刻关心人民疾苦,切实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从而使得广大贫苦农民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正是党一切维护农民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制定的相应政策,使人民群众以尽其所能的人力、物力大力支援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要凝聚中国力量,更需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党的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党通过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工作就是给予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就是使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那么,如何实现为民谋利?沂蒙精神给启示我们,共产党人要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人民群众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发扬脚踏实地的吃苦耐劳精神,都能保持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论是战争年代的“红嫂精神”、“支前精神”,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厉家寨精神”,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九间棚精神”、“沈泉庄精神”、“经济开发区精神”、“兰田商城精神”等,人民群众顽强创业,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共产党人应该发扬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提高为民谋利的能力,领导群众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出现了不同的阶层与群体,各阶层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已成为社会常态,党的群众工作要面对这样的变化,无疑增加了难度;由于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复杂多样,贫富分化的程度还在扩大;一系列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以利益为核心内容的复杂矛盾时有发生。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给我们党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还要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利益关系。应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建立起公共资金向扩大民生倾斜的财政制度,让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让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得到彻底扭转,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紧跟共产党,支持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

四、发扬开拓奋进的精神,增强沟通群众、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

“开拓奋进”体现了沂蒙人民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意识和领先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开拓奋进的精神使沂蒙人民敢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战胜各种危险和考验支持革命、参与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沂蒙人民继续发扬了这种开拓奋进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前列。当前,沂蒙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全面建成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发展创新沂蒙精神,使沂蒙精神不断深化和升华,发展为始终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的坚定信心和信念。沂蒙精神开拓奋进的思想品格,启示我们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方面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地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着不少新挑战,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的能力,亟需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针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任务新情况新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并运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实现法律手段、政策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发挥整体功能,提高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建立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增强沟通群众的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突出“直接”二字。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就是要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直接联系群众中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二是方式方法上由“行政”转为“法治”,提高依法决策的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4],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要求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实现群众工作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增强民主决策的本领。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既能有效拓展群众工作资源,扩大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有利于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又能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到政府群众工作的宏观体系中来,把各种社会力量的意愿纳入到决策中去,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四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障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利益和民意表达机制。制定民意表达、民意调查、信息通报的规章制度,使群众敢于说真话、愿意说真话,以便准确地把握民情民意,为完善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执政为民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新型沟通机制。沟通的实质就是平等交流,互相妥协,互为主体,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奖惩措施,以此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建立服务对象考评制度,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群众工作成绩的标准,形成党员领导干部正确的政绩观。

五、启发群众的内在要求,提高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

“沂蒙精神并不是外力强加的,更非行政命令的产物,而是沂蒙人民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将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转变、融化为自己的思想、精神的结果。”[7]沂蒙精神就是沂蒙人民一种群体自觉的精神创造。我们应该看到,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群众中存在的为自身和公共利益服务的潜力难以估量。要把群众的积极性和潜力发挥出来,就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共产党及其理论、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采取正确的途径去宣传动员和教育引导群众。宣传群众和教育群众,就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大力宣传党的理论、主张和政策,从具体的环境和群众情绪出发,全面了解群众不同的、最迫切的要求,采取形势报告、政策宣讲、“乡土教材”等多种形式,讲清道理,讲清形势,讲清前景,启发起群众的内在要求,鼓舞和激励群众起来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因此,在新形势下,通过提高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让群众在思想政治和道德义务上理性地自觉地认同党的领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进而使群众更加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更加支持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我们党一直都十分注重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群众,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以高尚的精神塑造群众,以优秀的作品鼓舞群众”,并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在各个领域开展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活动。更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服务群众和教育群众有效結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关心和保护群众。

六、发扬“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增强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

“勇往直前”说的是一种拼劲。沂蒙人民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前,具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犟劲和拼劲。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沂蒙人民那种倔强劲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永不服输”和“敢于胜利”体现了一种活力。在困难面前,沂蒙人具有一股永不服输的革命精神。这也是沂蒙经济在沂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的所在。沂蒙精神最突出的特质便是这种精神创造于人民群众之中,凸显的是沂蒙老百姓的人民之魂。我们党能够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顺应人民的期盼。当前党面临着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局面,面临着诸多考验和危险,与共产党崇高理想和追求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如何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更要虚心向人民学习,视人民为真英雄,发扬“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以实际成绩取信于民。也就是要带领人民不断的取得胜利,让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有组织发动群众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共产党人要发扬“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精神,创造震撼天地的伟业,以实际成绩取信于民,然后把十三亿人民群众有力地组织起来,紧紧地依靠群众、团结群众,这就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最深的泉源。

综上所述,沂蒙精神植根并发展于沂蒙大地这片红色的沃土,历久弥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沂蒙精神折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辐射力。重温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发展沂蒙精神,就是要以宝贵的历史经验自我警醒,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努力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的能力,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铭刻在心并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待。

参考文献:

〔1〕杨金卫.网络环境下的群众工作创新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讨会”发言摘登[R].光明日报,2012-06-04.

〔3〕〔7〕施九青.论沂蒙精神[J].理论学刊,1992(1).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第5篇

单项选择题

1、“便民春风行动”是税务部门实施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A、扎根工程

B、学习环节

C、整改环节

D、“三个三”工程

2、“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启动时间为()

A、2014年2月

B、2013年12月

C、2014年3月 D、2013年9月

3、在“便民办税春风活动”公开行政审批清单内容中要求,“要摸清行政审批底数,公开行政审批目录,实行()制度。” A、行政审批报备

B、行政审批清单

C、行政审批管理

D、行政审批复议

4、在“便民办税春风活动” 提高办税服务效率内容中要求“要提速政策服务,明确税收政策发布时限,缩短咨询答复时限,试行涉税事项()制度,增强税收政策确定性和执行统一性。” A、事先告知

B、事后通知

C、事前合并

D、事先裁定

5、在“便民办税春风活动” 公开纳税人信用状况清单内容中要求“要修订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对不同信用等级纳税人实施()管理”

A、分级分类

B、分批分类

C、分层分类

D、分级分层 多项选择题

1、国家税务总局在2013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向全国税务系统干部职工提出的“三个三”工作要求是指什么()A、三个服务

B、三个实在C、三个禁止

D、三个职能

2、各地税务机关要深刻认识税务总局开展“春风行动”的重要意义,树立并筑牢()的理念 A、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 B、最大限度服务纳税人 C、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 D、最大限度信任纳税人

3、“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总体目标是()

A、确保党的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地

B、切实解决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的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C、便利纳税人办税,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 D、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社会形象

4、“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主要内容()

A、公开行政审批清单

B、提高办税服务效率

C、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

D、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E、促进诚信纳税

F、公开执法权力清单

5、“便民服务春风行动”着力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A、行政审批

B、办事效率

C、服务意识

D、办税负担 E、纳税诚信

F、规范执法

6、便民服务春风活动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A、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

B、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C、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D、重点查找和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慵懒散拖”、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执法不公问题

7、在“便民办税春风活动” 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中要求有哪些()A、减轻资料报送负担,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资料 B、减轻表单填写负担,简并涉税报表 C、扩大通用文书报表使用范围 D、规范涉税文书报表格式 E、推行免填单和预填单服务

8、在“便民办税春风活动” 公开执法权力清单内容中要求有哪些()

A、厘清税收执法权力事项

B、编制税收执法流程

C、公开税收执法权力目录

D、实施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制度 E、“弘扬沂蒙精神、争做地税先锋”

主题活动部分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题:

1、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A、临沂精神

B、沂蒙精神

C、商城精神

D、革命精神

2、沂蒙精神的核心和实际是什么()

A、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不怕牺牲 C、艰苦奋斗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全市地税系统“弘扬沂蒙精神,争做地税先锋”主题活动的启动时间是()

A、2012年4月25日

B、2012年4月26日 C、2012年5月24日

D、2013年5月26日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主题活动的“六项工程”()A、典型培育工程

B、素质提升工程

C、优质服务工程 D、收入质量工程

5、下列哪些不属于市局主题活动2012年表彰的十六项十佳()A、十佳计算机能手

B、十佳行政管理能手 C、十佳税收执法能手

D、十佳税收稽查能手

6、为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典型带动作用,市局组织的道德讲堂十佳事迹巡回展共在全系展出()场,约()干部职工聆听。A、5 1900 B、4 1800 C、3 800

D、6 1900

7、要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四比四看”活动,全面启动()工程 A、环境优化工程

B、素质提升工程

C、优质服务工程 C、程序执法工程 多项选择题:

1、沂蒙精神的具体内涵是()

A、爱党爱军

B、开拓奋进

C、艰苦创业

D、无私奉献

2、在全系统开展“弘扬沂蒙精神、争做地税先锋”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A、解决地税系统发展领域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B、是推动地税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要求 C、是凝聚力量,培育地税精神的现实需要 D、是建设一流团队的有效载体

3、下列哪些项属于“弘扬沂蒙精神、争做地税先锋”主题活动2013年工作要点内容()

A、强化素质建设,锻造一流干部队伍 B、强化效能建设,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C、强化作风建设,打造一流执法服务水平D、强化品牌建设,塑造一流社会形象

4、下列哪些属于主题活动典型培育工程评选的十佳先进典型()A、十佳沂蒙税官

B、十佳中心所长

C、十佳好人好事 D、十佳工作标兵

5、开展主题活动,要着力解决系统内现实存在的那些方面的问题()

A、学习方面

B、创新方面

C、和谐建设方面

D、效能建设方面

E、艰苦奋斗和廉洁自律方面

6、在全市地税系统深入持久开展 “弘扬沂蒙精神、争做地税先锋”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其()的作用 A、表彰模范

B、激励先进

C、弘扬正气

D、鼓舞士气

7、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十佳事迹巡回报告会,充分发挥十佳典型的()的作用

A、示范

B、带动

C、表率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第6篇

各县区团委:

团市委承担了团省委研究课题《坚持群众路线弘扬沂蒙精神 努力开创临沂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目前课题研究已近尾声。为进一步完善课题内容,请各县区将近几年来的工作典型、亮点工作进行梳理,主要围绕:基层团组织建设、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志愿者、青少年权益维护、团队工作、团的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整理好发送团市委youthlyline@163.com。截止时间:10月28日下午5点。

共青团临沂市委

弘扬沂蒙精神实践报告 第7篇

荏苒的时光提醒我们,我们以一个大学生的的身份在这片红色革命孕育的热土上生活了两年,临沂作为红色历史革命的根据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精神-沂蒙精神。当代我们不能说沂蒙精神仅仅是临沂人民的精神财富,它已成为全国人民的财富。它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荣誉责任、健全的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次学校组织的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实践,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为目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沂蒙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呢?

我们所说的沂蒙精神,就是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爱党爱军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临沂的不断发展正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社会责任就是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对他人和社会承担的义务。

今天,我把自己这次实践的心得向大家分享,首先要思考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即:沂蒙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和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一 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临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对于沂蒙精神的形成会有影响。但是,我们所讲的沂蒙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我们都知道,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8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指示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到达沂蒙山区之后,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相继在沂蒙山区建立;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当时的沂蒙山区成了山东乃至华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历史实践,就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出发,我们可以注意到,沂蒙精神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心一意为民族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为的感染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而奋斗的纲领,经过大革命时期、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从井冈山走出来,在延安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老红军本色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给沂蒙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全新的景象,给这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质朴民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沂蒙精神的基本来源。

同样,从这样的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应该看到,沂蒙精神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通过自觉的模范行动展现出来的。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饱受“三座大山”压迫之苦、对新生活充满强烈向往的沂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和崇高的精神,积极参军参战,碾小米、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参军入伍,100多万人参战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同仇敌忾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著名”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先进典型。党的培育,血与火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逐渐形成了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政治信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沂蒙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觉悟,无疑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今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73周年,也是建国63周年。为了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沂蒙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临沂大学做出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实践活动的决定深层开展弘扬、宣传沂蒙精神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事。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呢?

首先,要看到,沂蒙精神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以新的实践为基础给沂蒙精神赋以新的内容。我的了解中,沂蒙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诞生于战争年代,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仍在不断发展着。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说,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面对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向愚昧和贫困宣战,为了修建水库,有40万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并勒紧腰带,省下粮食支援国家,支援灾区。沂蒙人民靠沂蒙精神,艰苦奋斗,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成为60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先进典型,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表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发扬沂蒙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迅速发展经济,于1996年在国务院确定的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涌现出了被江泽民同志称为”了不起"的王廷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九间棚等一大批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如火如荼的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推动着沂蒙精神不断发展完善。沂蒙精神逐渐成为临沂最大的政治优势。

另一方面新时期如何利用红色资源弘扬沂蒙精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革命老区形成的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凝炼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临沂的具体体现,是临沂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莒南县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全县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级8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位居全市第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军区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长期驻扎在这里,莒南是当时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这里出现过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的渊子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山东省政府,山东第一个团支部等都诞生在这里。所有这些红色资源都传承了沂蒙精神底蕴深厚的内涵。在新时期,如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运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导向、教育、激励功能,莒南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莒南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沂蒙精神是最生动的教材。围绕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莒南县深入挖掘境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切实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爱国主义教育优势。一是依托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打造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自2010年开始,莒南县依托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荣历史进行整合,新建了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此基础上,开办了红色教育大课堂。“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莒南县先后在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建立了纪念馆,总结了他们组织群众、尊重群众、发扬群众首创精神的群众观,依托这三个纪念馆,打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基地。三是依托中国首届红色运动会场址,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二 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学生来说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学习,这里我们所说的学习不仅是指学习理论知识,还包括学习专业技能。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甚至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有责任意识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责任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手段,是一种发展自我份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让我们听从责任的召唤,珍惜自己的每一份责任!为先锋事业发光、发热!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感是工作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追求:

第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第二,强化责任履行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第三,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第四,完善责任监督机制,继续提升监管能力。任何一项决策作出之后,关键是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做到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部门的客观条件不相上下,发展思路也大同小异,但发展速度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抓落实的力度不一样。少数同志在工作中往往口头承诺多,具体承办少;遇到难题推诿多,破解难题行动少;执行决策计划多,具体落实措施少;开头轰轰烈烈的多,收尾富有成效的少。这就使许多好的发展计划只是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为了促进工作发展,必须坚决克服那种看似大家都在抓、实则大家都没抓的现象,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批评“不落实的人”,让每个人都能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自觉担负起抓落实的责任。

愿不愿抓落实,反映的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会不会抓落实,反映的则是工作能力的问题。抓落实不能只凭工作热情,还要讲究科学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抓具体、具体抓。所谓抓具体,就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把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把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分解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具体行动方案,找到过河的桥和船。所谓具体抓,就是在抓落实的步骤上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一环套一环地去落实,逐个解决问题。既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能够从小处入手,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小”处上下功夫,落实思路举措尽可能紧贴实际、周详具体。

弘扬沂蒙精神 做好地税工作 第8篇

自2006年至今, 河南省已有5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基层服务, 得到锤炼。有的扎根基层继续服务, 有的顺利实现择业。目前仍有1600人在岗服务。他们中间, 有研究生, 有本科生;有的学文, 有的学理;有的来自乡村, 有的来自都市;有的是独生子女, 有的家庭生活优裕。尽管情况各异, 但他们都立下报国之志, 怀揣赤诚之心, 来到偏僻的农村, 或支农, 或支医, 或支教, 或扶贫, 或从事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扎根基层, 融入农村, 播种希望, 在躬身实践中丰富阅历, 磨炼意志, 增长才干, 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 成果丰硕, 获得了组织的肯定、群众的好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对“三支一扶”计划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评价, 科学地提炼和概括了“三支一扶”精神, 即“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甘于奉献的精神追求、全心全意的服务态度、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这既是对广大“三支一扶”工作者的肯定, 更是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的肯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盛道同志对河南省“三支一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批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是我厅工作的亮点, 支持了基层, 安置了就业, 也是学教活动的成效”。实践证明,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卫生、农业与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当地的人才队伍结构, 为基层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 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 了解民情, 不断增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弘扬“三支一扶”精神, 总结“三支一扶”经验, 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 建功立业,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市场处与《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特开设“三支一扶”栏目, 联手推出互动式报道, 从河南省“三支一扶”征文比赛中挑选出若干篇优秀文章, 分期刊发, 以飨读者。我感到这种形式很好, 很有意义。

让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工作, 分享他们的故事, 倾听他们的心声, 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和成长进步鼓劲加油。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第9篇

《走向世界》: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并在社会主义車命、建设、改車中不断发展。请简单评价一下沂蒙精神?

孙守刚:沂蒙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展现和升华,她不只是仅限于临沂的地域精神的概念,是与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反映。

沂蒙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它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420万沂蒙老区人有20万人参军,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形成的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为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涌现出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的厉家寨、三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集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坚持艰苦创业,奋力开拓,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开创了革命老区向大临沂、新临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既继承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又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沂蒙精神被浓缩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十六个字。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表达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舍生取义、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体现,展示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明确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

沂蒙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又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沂蒙精神的产生发展,始终与时代同步伐,既是沂蒙人民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又是整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财富。它秉承齐鲁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沃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所以它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沂蒙精神产生发展于沂蒙大地,无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沂蒙精神不是一种单纯地域性的精神文化形态,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表现出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的高度一致性。沂蒙精神不仅仅属于临沂,也是山东的、中国的。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她新的使命和时代内涵,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走向世界》:对于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孙守刚:沂蒙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展现和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光辉精神财富,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的真谛所在。

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表现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为夺取革命胜利而奋斗;人民群众信任党、热爱党、紧跟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斗争,这些特质在今天更具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讲到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都用了“党紧紧依靠人民”这个前提语。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学习沂蒙精神、更加自觉地弘扬沂蒙精神,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积极努力。最近,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部署开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目的就是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一种理念,无论想问题、做决策,还是做工作,都要心中有群众。

当今时代,继续弘扬并提升沂蒙精神,对于解决信仰、信念和信任问题,树立群众观念,加强群众王作,密切党群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历史充分证明,这种精神,用在抗日战争,我们能够赢得民族的独立;用在解放战争,能够使人民当家做主人;用在脱贫致富,能够很快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可以说,沂蒙精神战争年代需要,和平致富年代需要,全面奔小康更需要。

《走向世界》:沂蒙精神的时代性决定了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內容,新时期应该如何弘扬沂蒙精神?

孙守刚:沂蒙精神一直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弘扬沂蒙精神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明确要求。199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创立了光辉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临沂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把发扬革命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李长春同志今年6月到山东考察时,专程参观沂蒙精神展,他指出:“沂蒙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体现和升华,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进一步加强沂蒙精神的宣传,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学习研究宣传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形势下,我们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弘扬沂蒙精神,要坚持两个基本“支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支点:一是信仰,即人民群众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一种坚定追求和无比信赖。人民群众信赖党、热爱党、紧跟党:二是群众观,即我们党植根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一个落脚点:即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与“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弘扬沂蒙精神,要立足山东,放眼全国,突破时间和地域界限,赋予沂蒙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山东精神、民族精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注重加强沂蒙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注重内涵的挖掘、理论的概括、高度的提升。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解答一些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活跃载体,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上讲坛、网络行、巡回展等活动,扩大社会效果。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形成学习宣传热潮,在更高层面上把沂蒙精神学习宣传研究引向深入。

上一篇:社团各部门职责下一篇:履职尽职心得体会